CN118003872A - 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03872A
CN118003872A CN202311237193.8A CN202311237193A CN118003872A CN 118003872 A CN118003872 A CN 118003872A CN 202311237193 A CN202311237193 A CN 202311237193A CN 118003872 A CN118003872 A CN 1180038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set
planetary
drive train
planetary gear
rotor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3719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哈根·德普费特
克里斯托夫·格拉德尔
马蒂亚斯·赖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F Friedrichshafen AG
Original Assignee
ZF Friedrichshafen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F Friedrichshafen AG filed Critical ZF Friedrichshafen AG
Publication of CN118003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038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06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48/08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comprising bevel ge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1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ne motor mounted on a propulsion axle for rotating right and left wheels of this ax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该驱动系包括电机(2)以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行星轮组(P1)的传动装置(3),第一行星轮组具有多个呈太阳轮(P1.1)、行星架(P1.2)和齿圈(P1.3)形式的轮组元件,其中,电机(2)包括转子(4),转子使得驱动功率经由转子轴(5)至少间接传递至第一行星轮组(P1)的其中一个轮组元件上,其中,转子轴(5)经由花键(6)与第一行星轮组(P1)的第一轮组元件抗相对转动地连接。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至少一个这种驱动系(1)的机动车(100)。

Description

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该驱动系包括电机以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行星轮组的传动装置,第一行星轮组具有多个呈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形式的轮组元件。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至少一个这种驱动系的机动车。
背景技术
包括电机的用于机动车的驱动器已由现有技术已知,该电机的转子轴与同电机驱动作用地连接的传动装置的太阳轴一件式地连接。所已知的是,转子轴以经由至少两个支承元件以能相对于传动装置壳体或驱动器壳体转动的方式受支承。如果太阳轴设有斜齿部,则在驱动器的牵引-惯性滑行切换的情况下,整个转子轴将在支承元件的轴向间隙内被来回推动。由此导致电机的整个转子受到机械负载,这可能会对也许存在的转子位置传感器的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在构造和设计具有一件式转子轴-太阳轴组合的驱动器中,还应当注意,太阳轴齿部的外径小于传动装置侧的转子轴轴承(即电机与传动装置之间的轴承元件)的内径。
此外已知的是,与太阳轴一件式连接的转子轴被浮动支承。如果转子轴的浮动式支承部利用弹簧轴向被预紧,则可能导致如下运行状态,其中,由于太阳轮的斜齿部产生的轴向力抵消轴向预紧力,并且使得支承元件在运动学方面并不平稳地运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电机和传动装置的结构紧凑的驱动系,其不受电机与传动装置之间同轴误差的影响并且简化了驱动系的设计和装配。该任务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的驱动系和根据权利要求14的机动车解决。实施方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包括电机以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行星轮组的传动装置,第一行星轮组具有多个呈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形式的轮组元件,其中,电机包括转子,转子使得驱动功率经由转子轴至少间接传递至第一行星轮组的其中一个轮组元件上,其中,转子轴经由花键与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抗相对转动地连接。第一轮组元件可以经由花键直接与转子轴耦接。第一轮组元件可以备选与在其上针对花键成形有内齿部和外齿部的轴一件式连接。在此意义下,转子轴要么区段式在空间上布置在第一轮组元件之内或布置在与该第一轮组元件一件式连接的轴之内,要么第一轮组元件或与其一件式连接的轴区段式在空间上布置在转子轴之内。
也被称为配合齿部的花键被理解为形状锁合的轴-毂连接部,在其中,转子轴具有外齿部,而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具有内齿部,或者反之亦然,其中,齿部基本上形状锁合地交错嵌套并由此形成多重带动连接部。花键优选可以是尖齿部或锯齿部,也就是具有锯齿齿面的配合齿部,或者是渐开线齿部,也就是具有渐开线齿面的配合齿部。原则上也能想到具有笔直和平行的齿侧面的花键。花键的齿或带动部和齿隙不仅在转子轴上而且也在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上或与其一件式连接的轴上优选轴向笔直地构成,也就是非螺旋状或类似形式构成。花键一方面实现了在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与转子轴之间的扭矩传递。因而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与转子轴之间存在抗相对转动的连接,其中,花键能够实现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相对于基本上轴向固定的转子轴轴向的运动。另一方面,花键尤其在负载情况下实现第一轮组元件相对于转子轴的定心。
转子轴和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的两件式的实施方案确保,尤其是在驱动器发生牵引-惯性滑行切换时仅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能在其轴向间隙之内轴向运动,而转子轴基本上保持在其轴向定位处。
通过花键使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充当补偿元件,其可以抵消转子轴与传动装置、尤其是至少是第一行星轮组之间的也许有的同轴误差。因而可以补偿制造公差。此外,改善了转子轴和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的可操作性,这是因为这些在装配前分开的部件轴向结构较短,也就是转子轴和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被一件式地布置。这尤其有利于建立齿部。
电机除了具有以能转动的方式布置的转子(该转子与转子轴驱动作用地连接)之外还具有位置固定的定子。电机优选与给电机供电的蓄电池连接。此外,电机优选能通过功率电子器件进行控制或调节。
行星轮组被理解为具有太阳轮、齿圈和一个或多个在围绕太阳轮的圆形轨迹上由行星架引导的行星轮的单元,其中,行星轮与齿圈和/或太阳轮处于齿嵌接中。行星轮组的其中至少一部分轮组元件、优选是所有轮组元件可以构造成直齿式或斜齿式。
转子轴优选经由第一支承元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支承元件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位置固定的结构元件上,其中,第一支承元件轴向布置在电机与传动装置之间,而第二支承元件布置在电机的背对第一支承元件的一侧上。换而言之,电机的转子轴向布置在两个支承元件之间。各自的支承元件优选被构造成深沟球轴承。借助深沟球轴承能传递轴向力和径向力。然而针对在此所述的驱动系来说也能想到其他轴承类型,它们至少传递径向力,优选既传递径向力也传递轴向力。这两个支承元件被理解为转子轴轴承。
优选地,第一支承元件借助弹簧元件轴向被预紧。轴向预紧力朝向第二支承元件的方向预紧转子轴,从而将转子轴保持在其轴向定位中。此外,弹簧元件优选被构造为波形弹簧。通过弹簧元件对轴承运动学和轴承刚度产生积极影响。预紧优选在第一支承元件上进行,这是因为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或与其抗相对转动地连接的轴朝向第一方向轴向被支撑在转子轴上。在第一支承元件上被轴向预紧时,在发生牵引-惯性滑行切换时,转子轴的轴向定位不发生变化。由此可以确保电机的转子位置传感器的可靠且无故障的功能。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经由推力轴承相对于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二轮组元件受支承。推力轴承优选是推力滚针轴承。借助推力轴承实现第一行星轮组的两个轮组元件彼此相对的轴向支撑。
优选地,传动装置是整体式差速器。在此是组合式变速和差速传动装置,其一方面实现扭矩转换,且另一方面实现扭矩分配至输出轴,其中,还实现功率分流。因而该传动装置是差速传动装置。因此提供一种传动装置,即,扭矩转换和扭矩分配功能可以通过唯一的整体式结构组件来表现。在这种传动装置中,两个车轮力矩之和不会汇总或者说组合成旋转构件中的共同车桥力矩。取而代之地,导入到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的驱动功率将在整体式差速器中进行分配并且根据行星轮组的构造和接驳方式被进一步导引到与其作用连接的输出轴中。由此,基于各自相对较小的扭矩,使得整体式差速器的构件可以被构造得更薄。此外,还减少了构件并减轻了重量。
整体式差速器在本发明范围内被理解为具有第一行星轮组和第二行星轮组的差速器,其中,第一行星轮组与转子轴、与第二行星轮组以及与第一输出轴驱动作用连接。第二行星轮组与第二输出轴驱动作用连接。借助这种整体式差速器,使得在转子轴处的输入力矩能被转换并且能以限定比例分配或传递至两个输出轴上。优选地,输入力矩将各50%地,也就是说对半分地传递至输出轴上。因而,差速器不具有其上存在两个从动力矩之和的部件。换而言之,避免出现总和扭矩。此外,在输出轴的从动转速相同的情况下,整体式差速器不具有整体周转的或者说无滚动运动周转的齿部。因而,无论输出轴的从动转速如何,整体式差速器的彼此处于齿嵌接的构件始终进行相对运动。整体式差速器的输出轴尤其被设立成用于至少间接与机动车的车轮连接。
在此意义下,被构造为整体式差速器的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二行星轮组,其具有多个呈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形式的轮组元件,其中,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二轮组元件至少间接与第一输出轴抗相对转动地连接,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三轮组元件与第二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抗相对转动地连接,其中,第二行星轮组的第二轮组元件与位置固定的结构元件抗相对转动地连接,而第二行星轮组的第三轮组元件至少间接与第二输出轴抗相对转动地连接,并且其中,借助第一行星轮组能将第二从动力矩至少间接传递至第一输出轴上,其中,第一行星轮组的支撑力矩能在第二行星轮组中转换,使得相当于第一从动力矩的第二从动力矩能传递至第二输出轴上。
原则上,传动装置的、尤其是整体式差速器的行星轮组可以相互间任意布置并彼此作用连接,以便实现所期望的传动比。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轮组元件是各自的行星轮组太阳轮,第二轮组元件是各自的行星轮组的行星架,第三轮组元件是各自的行星轮组的齿圈。因而,转子轴经由花键与第一行星轮组的太阳轮抗相对转动地连接,其中,第一行星轮组的行星架至少间接抗相对转动地与第一输出轴连接,第一行星轮组的齿圈至少间接与第二行星轮组的太阳轮抗相对转动地连接。尤其地,第一行星轮组的齿圈经由耦接元件、尤其是耦接轴与第二行星轮组的太阳轮抗相对转动地连接。此外,第二行星轮组的行星架抗相对转动地尤其是布置在传动装置的壳体上。另外,第二行星轮组的齿圈至少间接与第二输出轴抗相对转动地连接。在行星轮组的轮组元件之间还布置有另外的构件,例如中间轴或耦接轴。因而,这在前面的以及随后的关于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的描述部分都适用,尤其是针对第一行星轮组的太阳轮或者说与第一行星轮组的太阳轮抗相对转动地连接的太阳轴。
优选地,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经由至少一个第一定心部径向固定在转子轴上,或者反之亦然。换而言之,通过至少第一定心部支持了花键的定心效果。此外,至少第一定心部即使在这种运行状况下也承担了不是借助花键来实现定心的定心作用。当转子轴与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之间不发生负载传递时,例如存在这种运行状况。要么是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相对于转子轴定心,要么是转子轴相对于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定心。
至少第一定心部通过如下方式来实施,即,要么是转子轴几乎无间隙地被引导到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或者是与其一件式连接的轴)中,要么备选地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或者是与其一件式连接的轴)几乎无间隙地在转子轴中引导。因而存在一种适当配合(Passsitz),其中转子轴相对于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或者是与其一件式连接的轴)具有较小的径向间隙,然而却能够实现第一轮组元件(或者是与其一件式连接的轴)的轴向可运动性。由此尤其在高转速和/或低负载情况下确保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的更平稳运转。尤其是通过各自的定心部,使得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相对转子轴同轴取向。
优选地,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经由至少一个第二定心部径向固定在转子轴上,或反之亦然。第二定心部优选与第一定心部实施相同,从而参引关于第一定心部所述的内容。
根据一个实施例,花键轴向布置在两个定心部之间。通过两个定心部相对于花键轴向相邻的特殊布置方式,使得可以有效抵制转子轴相对于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的倾斜,或反之亦然。此外,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与转子轴之间的径向无间隙通过另外的定心部改善。备选地,定心也可以直接在齿部中实现。具体而言,例如轴齿部的齿顶圆在毂齿部的齿根圆中定心,或反之亦然。
本发明还包括这样的技术教导,即,至少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是斜齿式。相应地,至少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二和第三轮组元件也实施成斜齿式。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行星轮组的轮组元件也实施成斜齿式。有利的是,齿部的倾斜方向被选择成,使得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其经由花键与转子轴耦接)、尤其是太阳轮或者与太阳轮一件式连接的太阳轴在驱动器的牵引模式下轴向被压靠到更能承载的推力滚针轴承。在惯性滑行模式下(与牵引模式相比通常负载更低),第一行星轮组的第一轮组元件经由转子轴被压靠到第二支承元件。
优选地,各自的行星轮组被构造为负行星轮组或正行星轮组。负行星轮组对应于具有行星架(第一行星轮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其上)、太阳轮和齿圈的行星轮组,其中,至少其中一个行星轮的齿部不仅与太阳轮的齿部咬合也与齿圈的齿部咬合,由此,当太阳轮在行星架不动情况下旋转时,则齿圈和太阳轮沿反方向旋转。正行星轮组与负行星轮组的区别在于,正行星轮组具有第一和第二行星轮或内和外行星轮,它们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行星架上。第一或内行星轮的齿部一方面与太阳轮的齿部咬合,另一方面与第二或外行星轮的齿部咬合。此外,外行星轮的齿部与齿圈的齿部咬合。这导致,在行星架不动情况下,齿圈和太阳轮朝相同方向旋转。
在一个或两个行星轮组被构造为正行星轮组的情况下,行星架和齿圈的接驳方式发生调换并且定轴传动比的值增加了1。按意义地这方面也可能发生颠倒,即当应当在一个正行星轮组的部位处设置负行星轮组时。在此,与正行星轮组相比,齿圈接驳方式和行星架接驳方式同样彼此调换,并且传动装置定轴传动比减少一,并符号发生变换。然而,在本发明范围内,两个行星轮组优选分别被实施为负行星轮组。负行星轮组具有良好的效率并且可以轴向并排布置或径向嵌套。
此外能想到的是,一个或两个行星轮组被构造为阶梯式行星轮组。各自的阶梯式行星轮组的每个阶梯式行星轮优选包括第一齿轮和与其抗相对转动地连接的第二齿轮,其中,第一齿轮例如与太阳轮处于齿嵌接,而第二齿轮相应与齿圈处于齿嵌接,或反之亦然。这两个齿轮例如可以经由中间轴或空心轴抗相对转动地彼此连接。在空心轴情况下,该空心轴可以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行星架的栓上。优选地,各自的阶梯式行星轮的两个齿轮具有不同的直径和齿数,以便调节传动比。此外也能想到组合式行星轮组。
术语“作用连接”理解为两个构件之间的不能切换的连接,它们被设置成用于持久传递驱动功率、尤其是转速和/或扭矩。在此,连接可以直接或者经由固定传动比部实现。连接例如可以经由固定的轴、齿部,尤其是圆柱齿轮齿部,和/或皮带缠绕机构实现。
术语“至少间接”理解为,两个构件经由布置在这两个构件之间的至少一个另外的构件彼此(作用)连接或者径直且因而直接彼此连接。因而在轴或齿轮之间还可以布置另外的构件,它们与该轴或齿轮作用连接。
“轴”理解为传动装置的能旋转的构件,传动装置的各所属的部件经由该能旋转的构件抗相对转动地彼此连接或者在操作相应切换元件情况下经由该构件建立这种连接。在此,各自的轴可以使部件轴向彼此连接或径向彼此连接或者不仅轴向也径向彼此连接。轴不仅被理解为例如呈圆柱形、以能转动的方式受支承的用于传递扭矩的机器元件,而且其更确切地说也被理解为一般性的使得单个构件或元件彼此连接的连接元件,尤其是使得多个元件彼此抗相对转动地连接的连接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设置有至少一个根据前述实施方案的驱动系。因而,驱动系可以被用在机动车内,尤其是被用在乘用车(例如重量低于3.5t的乘用车辆)、公交车或载重车辆(例如重量超过3.5t的公交车和载重车辆)。机动车尤其是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机动车包括至少两个车桥,其中,其中一个车桥形成能借助驱动系驱动的驱动车桥。根据本发明的驱动系有效地布置在驱动车桥上,其中,驱动系将驱动功率传递至该车桥的至少其中一个车轮上,优选是两个车轮上。也能想到,针对机动车的每个车桥都设置了根据本发明的驱动系,从而使得每个车桥都是驱动车桥。
根据本发明的驱动系的上述定义以及技术效果的陈述、优点和有利的实施方式按意义同样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并反之亦然。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更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相同或类似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其中:
图1示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驱动系的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的简化示意图;和
图2示出根据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驱动系的简化示意性的局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示出具有两个车桥11a、11b的机动车100,其中,在第一车桥11a上驱动作用地布置有根据本发明的驱动系2。第一车桥11a不仅可以是机动车100的前车桥也可以是后车桥并且形成机动车100的驱动车桥。在此,第一车桥11a是机动车100的后车桥。
驱动系1包括电机2以及与电机作用连接的传动装置3,其中,在图2中详细阐述了驱动系1的结构和布置方式。电机2包括位置固定的、尤其是相对底盘固定的定子8以及根据图2能经由两个支承元件L1、L2以能相对于定子转动的方式受支承的转子4,转子具有转子轴5。支承元件L1、L2使得转子轴部分径向、部分轴向支撑在位置固定的结构元件G上。位置固定的结构元件G被理解为驱动系1的壳体。
电机通过(此处未示出的)蓄电池供电能,蓄电池相应与图2所示的定子8作用连接。此外,电机2与(此处未示出的)用以控制和调节的功率电子器件连接。通过给定子8通电,使得转子4连同转子轴5一起相对于定子8置于转动运动。电机2的驱动功率经由转子轴5被导引到被构造为整体式差速器的传动装置3中并且在那里被分配到第一输出轴A1和第二输出轴A2上。电机2与传动装置3同轴布置。彼此同轴布置的输出轴A1、A2分别间接地与第一车桥11a的图1中所示的车轮101联接,以便驱动车辆1。在各自的车轮101与输出轴A1、A2之间可以布置(此处未示出的)关节和轮毂,以便补偿输出轴A1、A2也许存在的歪斜。因而第一车桥11a可以相对于同轴的输出轴A1、A2的旋转轴线R同轴或轴线平行地布置。机动车100在此是电动车,其中,驱动纯电地进行。
根据图2,被构造为整体式差速器的传动装置3包括第一行星轮组P1以及第二行星轮组P2,第一行星轮组具有多个呈太阳轮P1.1、行星架P1.2和齿圈P1.3形式的轮组元件,第二行星轮组同样具有多个呈太阳轮P2.1、行星架P2.2和齿圈P2.3形式的轮组元件。这两个行星轮组P1、P2在此被实施为负行星轮组。因而,第一行星轮组P1具有一组行星轮P1.4,它们与第一行星轮组P1的太阳轮P1.1和齿圈P1.3咬合并且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行星架P1.2上。此外,第二行星轮组P2具有一组行星轮P2.4,它们与第二行星轮组P2的太阳轮P2.1和齿圈P2.3咬合并且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行星架P2.2上。行星轮P1.4、P2.4经由各自的行星栓14支承在所属的行星架P1.2、P2.2上。
在此,各自的行星轮组P1、P2的各自的第一轮组元件是太阳轮P1.1、P2.1,各自的行星轮组P1、P2的各自的第二轮组元件是行星架P1.2、P2.2,并且各自的行星轮组P1、P2的各自的第三轮组元件是齿圈P1.3、P2.3。在此,行星轮组P1、P2的所有轮组元件被实施成斜齿式。
第一行星轮组P1的太阳轮P1.1抗相对转动地与太阳轴10连接,太阳轴经由花键6与转子轴5耦接。花键轴向布置在第一定心部Z1与第二定心部Z2之间,其中,定心部Z1、Z2使得转子轴5与太阳轴10之间的径向间隙最小化。定心部Z1、Z2确保在高转速且低负载情况下太阳轴10更平稳地运转。转子轴5与太阳轴10之间的扭矩传递借助花键6进行。在有负载情况下,花键6也充当转子轴5相对于太阳轴10的定心部。在此情况下,太阳轴10被压入到转子轴5中。
第一行星轮组P1的太阳轴10和太阳轮P1.1经由被实施为推力滚针轴承的推力轴承9轴向被支撑在第一行星轮组P1的行星架P1.2上。第一行星轮组P1的行星架P1.2经由第二花键12抗相对转动地与第一输出轴A1连接。第一输出轴A1轴向延伸穿过电机2,由此更进一步节约结构空间。第一行星轮组P1的齿圈P1.3一件式地与第二行星轮组P2的太阳轮P2.1连接。第二行星轮组P2的行星架P2.2被放置在位置固定的结构元件G上,其中,第二行星轮组P2的齿圈P2.3经由耦接元件13抗相对转动地与第二输出轴A2连接。借助第一行星轮组P1能将第一从动力矩传递至第一输出轴A1上,其中,第一行星轮组P1的支撑力矩能在第二行星轮组P2中转换,使得相当于第一从动力矩的第二从动力矩能被传递到第二输出轴A2上。
用于支承转子轴5的第一支承元件L1轴向布置在电机2与传动装置3之间,其中,用于支承转子轴5的第二支承元件L2布置在电机2的背对于第一支承元件L1的一侧上。因此,在根据图2的图示中,第一支承元件L1布置在电机2的右侧,第二支承元件L2布置在电机2的左侧。第一支承元件L1借助被构造为波形弹簧的弹簧元件7轴向朝电机2的方向预紧,以便将转子轴5保持在其轴向定位处。第二支承元件L2同时轴向支撑在位置固定的结构元件G上。预紧优选在右侧的支承元件L1处进行,这是因为太阳轴10在第一方向上轴向被支撑在转子轴5上。在第一支承元件L1处发生预紧时,转子轴5的轴向定位在发生牵引-惯性滑行切换时将不发生变化。
由于轮组元件上的斜齿部,使得在牵引模式下太阳轴10轴向被压靠向更能承载的推力轴承9。在惯性滑行模式下,太阳轴10将反向地经由转子轴5被压靠第二支承元件L2,该第二支承元件轴向被支撑在位置固定的结构元件G上。
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应用本发明以及在对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准确分析情况下将获得其他实施方式或变型方案。尤其地,本领域技术人员以认识到,转子轴5同样可以区段式(即在花键6区域内)空间上布置在太阳轴10之内。此外能想到的是,机动车100的第二车桥11b同样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驱动系2。
附图标记列表
1 驱动器
2 电机
3 传动装置
4 转子
5 转子轴
6 花键
7 弹簧元件
8 定子
9 推力轴承
10 太阳轴
11a 第一车桥
11b 第二车桥
12 第二花键
13 耦接元件
14 行星栓
100 机动车
101 车轮
A1 第一输出轴
A2 第二输出轴
G 位置固定的结构元件
L1 第二支承元件
L2 第二支承元件
P1 第一行星轮组
P1.1 第一行星轮组的太阳轮
P1.2 第一行星轮组的行星架
P1.3 第一行星轮组的齿圈
P1.4 第一行星轮组的行星轮
P2 第二行星轮组
P2.1 第二行星轮组的太阳轮
P2.2 第二行星轮组的行星架
P2.3 第二行星轮组的齿圈
P2.4 第二行星轮组的行星轮
R 旋转轴线
Z1 第一定心部
Z2 第二定心部

Claims (14)

1.用于机动车(100)的驱动系(1),所述驱动系包括电机(2)以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行星轮组(P1)的传动装置(3),所述第一行星轮组具有多个呈太阳轮(P1.1)、行星架(P1.2)和齿圈(P1.3)形式的轮组元件,其中,所述电机(2)包括转子(4),所述转子使得驱动功率经由转子轴(5)至少间接传递至所述第一行星轮组(P1)的其中一个轮组元件上,其中,所述转子轴(5)经由花键(6)与所述第一行星轮组(P1)的第一轮组元件抗相对转动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系(1),其中,所述转子轴(5)经由第一支承元件(L1)和至少一个第二支承元件(L2)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位置固定的结构元件(G)上,其中,所述第一支承元件(L1)轴向布置在所述电机(2)与所述传动装置(3)之间,并且所述第二支承元件(L2)布置在所述电机(2)的背对所述第一支承元件(L1)的一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系(1),其中,所述第一支承元件(L1)借助弹簧元件(7)轴向被预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系(1),其中,所述弹簧元件(7)被构造为波形弹簧。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系(1),其中,所述第一行星轮组(P1)的第一轮组元件经由推力轴承(9)相对于所述第一行星轮组(P1)的第二轮组元件受支承。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系(1),其中,所述传动装置(3)是整体式差速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系(1),其中,
-所述传动装置(3)还包括第二行星轮组(P2),所述第二行星轮组具有多个呈太阳轮(P2.1)、行星架(P2.2)和齿圈(P2.3)形式的轮组元件,
-所述第一行星轮组(P1)的第二轮组元件至少间接与第一输出轴(A1)抗相对转动地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行星轮组(P1)的第三轮组元件与所述第二行星轮组(P2)的第一轮组元件抗相对转动地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轮组(P2)的第二轮组元件与位置固定的结构元件(G)抗相对转动地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行星轮组(P2)的第三轮组元件至少间接与第二输出轴(A2)抗相对转动地连接,
-借助所述第一行星轮组(P1)能将第一从动力矩至少间接传递至所述第一输出轴(A1)上,其中,所述第一行星轮组(P1)的支撑力矩能在所述第二行星轮组(P2)中转换,使得相当于所述第一从动力矩的第二从动力矩能传递至所述第二输出轴(A2)上。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系(1),其中,各自的行星轮组(P1、P2)的各自的第一轮组元件是太阳轮(P1.1、P2.1),各自的行星轮组(P1、P2)的各自的第二轮组元件是行星架(P1.2、P2.2),并且各自的行星轮组(P1、P2)的各自的第三轮组元件是齿圈(P1.3、P2.3)。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系(1),其中,所述第一行星轮组(P1)的第一轮组元件经由至少一个第一定心部(Z1)径向固定在所述转子轴(5)上,或反之亦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系(1),其中,所述第一行星轮组(P1)的第一轮组元件经由至少一个第二定心部(Z2)径向固定在所述转子轴(5)上,或反之亦然。
11.根据权利要求9和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系(1),其中,所述花键(6)轴向布置在两个定心部(Z1、Z2)之间。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系(1),其中,至少所述第一行星轮组(P1)的第一轮组元件是斜齿式。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系(1),其中,各自的行星轮组(P1、P2)被构造为负行星轮组或正行星轮组。
14.机动车(100),所述机动车包括至少一个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系(1)。
CN202311237193.8A 2022-11-10 2023-09-21 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 Pending CN11800387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2211900.2 2022-11-10
DE102022211900.2A DE102022211900A1 (de) 2022-11-10 2022-11-10 Antriebsstra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03872A true CN118003872A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46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37193.8A Pending CN118003872A (zh) 2022-11-10 2023-09-21 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59302A1 (zh)
CN (1) CN118003872A (zh)
DE (1) DE10202221190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8302A (en) 1994-09-27 1998-02-17 Aisin Aw Co., Ltd. Hydraulic circuit for electric car drive train
US9914349B2 (en) 2014-01-08 2018-03-13 Ntn Corporation In-wheel motor drive device
DE102015200842A1 (de) 2015-01-20 2016-07-21 Zf Friedrichshafen Ag Welle-Nabe-Verbund, Getriebe sowie Kraftfahrzeug
DE102019205747A1 (de) 2019-04-23 2020-10-29 Zf Friedrichshafen Ag Getriebe und Antriebsstrang und Fahrzeu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59302A1 (en) 2024-05-16
DE102022211900A1 (de) 2024-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38302B2 (en) Electric axle with a two gear transmission
US8430779B2 (en) Power-dividing gear train assembly for motor vehicles
US7686726B2 (en) Electric drive transmission
JP4320668B2 (ja)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US20150267798A1 (en) Spur differential gear
US10989297B2 (en) Electric powertrain with sun bearing
CN113710524A (zh) 用于具有车轮所用的可转换直通式驱动的混合动力机动车辆的驱动系统和机动车辆
CN113597383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换挡装置、驱动系统和机动车辆
US20230037299A1 (en) Gear unit and drive train for a vehicle
WO2019074119A1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EP3805608B1 (en) Axle assembly having a differential assembly
CN111819098A (zh) 电桥驱动系统和车辆
US11807102B2 (en) Gear unit and powertrain for a vehicle
CN118003872A (zh) 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
CN115704462A (zh) 用于车辆的传动装置以及具有这种传动装置的传动系
EP2458247B1 (en) Basic gearbox and range gearbox for motor vehicle
US20230135813A1 (en) Transmission for a vehicle and powertrain with such a transmission
US11732789B2 (en) Assembly for use in an electric vehicle
US11754158B2 (en) Gear unit for a vehicle and powertrain with such a gear unit
US11761521B2 (en) Gear unit and powertrain for a vehicle
US20240167557A1 (en) Transmission for a Vehicle, and Power Train Having Such a Transmission
CN115704455A (zh) 用于车辆的变速器以及具有这种变速器的传动系
US11738633B2 (en) Gear unit and powertrain for a vehicle
US11752849B2 (en) Gear unit and powertrain for a vehicle
CN116783085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