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00797A - 一种内窥镜用微创医疗器械的手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窥镜用微创医疗器械的手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00797A
CN118000797A CN202410266084.7A CN202410266084A CN118000797A CN 118000797 A CN118000797 A CN 118000797A CN 202410266084 A CN202410266084 A CN 202410266084A CN 118000797 A CN118000797 A CN 1180007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shaft
elastic support
minimally invasive
medical instrument
handl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660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eidekang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eidekang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eidekang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eidekang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6608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007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8000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007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用微创医疗器械的手柄装置,包括芯杆及滑动套设在其上的滑环,两者之间设置有末端执行机构定位组件,其包括弹性支架,弹性支架上设有固定销轴及活动销轴,滑环内壁开设有与活动销轴卡接配合的定位槽,芯杆内部开设有安装槽,固定销轴可伸出安装槽与滑环的近端侧壁卡接配合;本发明针对内窥镜用微创医疗器械的手柄装置增加了末端机构定位组件,利用固定销轴及弹性销轴分别与弹性支架配合形成弹性销轴,通过弹性销轴槽和/或滑环近端侧壁的卡接与脱离,来对末端执行机构的缩回与伸出进行锁定,减少术者长时间的疲劳及降低末端执行机构误出及缩回的风险从而提高产品安全使用性,缩短手术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内窥镜用微创医疗器械的手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用微创医疗器械的手柄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借助内窥镜进行微创手术已经逐渐成为当下肠胃病的主流。内窥镜本身作为一种检查器械,并不能实现手术功能,通常需要术者使用微创医疗器械,穿过内窥镜的钳道孔,从而跟随内窥镜的镜头达到目标病变位置,术者再使用微创医疗器械对目标病变位置进行相应的手术操作。常见的微创医疗器械有止血夹、圈套器、取样钳、黏膜切开刀等。这类微创医疗器械通常包括手柄装置以及可被手柄装置操纵的末端执行机构。
以黏膜切开刀为例,黏膜切开刀一般用于借助内窥镜进行黏膜剥离术,需术者需要将黏膜切开刀从内窥镜的钳道口进入患者体内,随内窥镜的移动配合进行病灶标记/切除等微创手术,当医生将黏膜切开刀穿入内窥镜后必须勾住滑环防止前后移动,若有移动可能会触碰滑环前移误使末端执行机构伸出,对患者造成误伤,同时医生操作使用一次性使用黏膜切开刀标记与切割过程中必须长时间将手指一直推紧滑环保持出刀状态进行标记与切割,一旦将手指松开会使末端执行机构出现缩回,从而不仅降低操作的准确性,而且操作手指疲劳强度极高,同时影响切割效率及手术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微创医疗器械使用时,医生需要长时间勾住滑环或者推紧滑环,降低了操作的准确性,而且操作手指疲劳强度极高,同时影响手术效率及手术进度的问题,现提供一种内窥镜用微创医疗器械的手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窥镜用微创医疗器械的手柄装置,包括芯杆及滑动套设在其上且用于驱动末端执行机构伸出或缩回外管的滑环;
滑环与芯杆之间设置有末端执行机构定位组件,末端执行机构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芯杆内部的弹性支架,弹性支架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销轴及与其活动连接的活动销轴,固定销轴与弹性支架配合形成弹性销轴且其位于近端,活动销轴与弹性支架弹性连接也形成弹性销轴且其位于远端。
滑环内壁开设有与活动销轴卡接配合的定位槽,芯杆内部开设有供弹性支架安装的安装槽,所述固定销轴可伸出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滑环的近端侧壁卡接配合。位于远端的定位槽与位于远端的活动销轴配合来对末端执行机构的缩回状态进行锁定,滑环的近端侧壁与位于近端的固定销轴配合来对末端执行机构的伸出状态进行锁定,固定销轴与弹性支架固定连接,节省了两者的装配步骤,提高了整体的装配效率,且固定连接提高了两者的连接强度,使整体结构更为稳定,另外固定销轴与活动销轴形成双轴结构,在其中一个销轴滑入或滑出其所对应的槽时,另一个销轴始终与滑环内壁抵接,从而可避免末端执行机构运动过程中出现单轴歪斜的风险,提高定位组件的稳定性。
弹性支架开设有供活动销轴穿过的穿孔,且活动销轴的横截面积小于穿孔的横截面积,即穿孔孔壁与活动销轴轴壁之间留有间隙;当固定销轴受压,使弹性支架变形后,弹性支架上的穿孔位置与形状也会发生相应变形,上述间隙可防止活动销轴与弹性支架之间发生卡滞现象。
初始状态时,活动销轴位于定位槽内使末端执行机构保持缩回状态可避免其误出导致误伤,需要切割时向远端推动滑环,活动销轴脱离远端的定位槽,同时末端执行机构逐渐伸出,当固定销轴与滑环近端侧壁卡接配合时可将末端执行机构锁定在伸出状态来进行手术操作。
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固定销轴及弹性销轴分别与弹性支架配合形成弹性销轴,在滑环的滑动过程中通过弹性销轴与定位槽和/或滑环近端侧壁的卡接与脱离,来对末端执行机构的缩回状态与伸出状态进行锁定,使术者在使用时不会误出末端执行机构导致误伤也无需术者手指一直推紧滑环再进行操作,减少术者长时间的疲劳及降低末端执行机构误出及缩回的风险从而提高产品安全使用性,缩短手术时间。
进一步的,定位槽为沉孔结构,活动销轴的定位端为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球头,便于快速进入或脱离定位槽,且定位球头头部铆压形成定位平面,可提高定位球头与定位槽配合的稳定性,固定销轴的定位端为定位柱,其为圆柱结构,定位柱的轴线与固定销轴的轴线交叉设置;定位球头与定位柱为两种不同的定位结构,定位球头与定位槽配合,定位柱与滑环近端侧壁配合,圆柱结构的定位柱卡入后可获得更大的接触面,使定位结构更结实稳定。
进一步的,弹性支架为框架结构,且一端为位于近端的开口端,另一端为位于远端的封闭端,固定销轴位于弹性支架的开口端,开口端更易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可使固定销轴获得更大的弹性以提高与滑环近端侧壁的配合程度。
进一步的,固定销轴有两个,两个固定销轴沿芯杆的纵长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可对固定销轴及弹性支架提供弹性支撑,来提高固定销轴与滑环近端侧壁配合的稳定性,同时使弹性支架在弹性变形后具备足够的复位能力。
进一步的,活动销轴有两个,两个活动销轴沿芯杆的纵长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活动销轴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可卡入或脱离定位槽。
进一步的,定位槽设有两组,两组定位槽沿滑环运动方向依次分布,两者分别为位于远端的第一定位槽及位于近端的第二定位槽,当活动销轴位于第一定位槽中时,末端执行机构呈缩回状态,当向远端推动滑环,活动销轴逐渐脱离第一定位槽,末端执行机构逐渐伸出,当活动销轴进入第二定位槽中时,此时为第一工作状态,当继续向远端推动滑环,活动销轴脱离第二定位槽的同时,末端执行机构继续伸出,直至固定销轴与滑环近端侧壁卡接配合,此时为第二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滑环的近端侧壁设置有卡槽,所述固定销轴可伸出所述安装槽并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卡槽便于固定销轴的端部卡入,增加术者的操作手感反馈。
进一步的,安装槽内插设有用于固定弹性支架的插销,插销开设有供弹性支架插入的插槽,插槽沿插销轴向延伸且贯穿其一端端面。
进一步的,弹性支架包括供固定销轴和/或活动销轴安装的横向段、供插销安装的纵向段及连接横向段与纵向段的倾斜段,且两个倾斜段自纵向段向横向段的方向逐渐远离,形成近似“V”形结构的弹性支架,提高了弹性支架的弹性变形能力,从而可使固定销轴获得更大的弹性以提高与滑环近端侧壁的配合程度。
进一步的,弹性支架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槽壁与插销外壁抵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针对内窥镜用微创医疗器械的手柄装置增加了末端机构定位组件,利用固定销轴及弹性销轴分别与弹性支架配合形成弹性销轴,在滑环的滑动过程中通过弹性销轴与定位槽和/或滑环近端侧壁的卡接与脱离,来对末端执行机构的缩回状态与伸出状态进行锁定,术者在使用时不会误出末端执行机构导致误伤也无需术者手指一直推紧滑环再进行操作,减少术者长时间的疲劳及降低末端执行机构误出及缩回的风险从而提高产品安全使用性,缩短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末端执行机构缩回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末端执行机构伸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弹性支架与销轴配合的三维示意图;
图8是弹性支架与销轴配合的主视图;
图9是弹性支架与销轴配合的爆炸图;
图10是弹性支架的三维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二中末端执行机构缩回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二中末端执行机构伸出与软组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二中末端执行机构伸出与硬组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芯杆;101、安装槽;102、弹性支架;1021、限位槽;1022、穿孔;1023、横向段;1024、纵向段;1025、倾斜段;103、固定销轴;1031、定位柱;104、活动销轴;1041、定位球头;105、插销;1051、插槽;106、第一弹性件;107、第二弹性件;
2、滑环;201、定位槽;202、侧壁;
3、末端执行机构;
4、外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本申请中的“远端”为靠近患者的一端,“近端”为靠近手术操作者(以下简称术者)的一端。
实施例一: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内窥镜用微创医疗器械的手柄装置,微创医疗器械可为但不仅限于止血夹、圈套器、取样钳及黏膜切开刀等,前述微创医疗器械在手柄装置的操作基本相同,均为推拉手柄装置上的滑环从而驱动末端执行机构进行相应的操作,本实施例以黏膜切开刀为例进行结构原理说明,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用微创医疗器械的手柄装置包括芯杆1、滑动套设在芯杆1上的滑环2、与滑环2连接且用于驱动末端执行机构3(黏膜切开刀的末端执行机构为刀头)的拉索及固定在芯杆1远端的外管4,外管4套设在末端执行机构3外部,拉索的一端与末端执行机构3连接并对末端执行机构3施力,使末端执行机构3伸出或缩回外管4,末端执行机构定位组件设置在滑动配合的滑环2与芯杆1之间。
其中,参见图7-图10,末端执行机构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芯杆1内部的弹性支架102,弹性支架102为弹片围合形成的框架结构,其一端为位于近端的开口端,另一端为位于远端的封闭端;芯杆1内部开设有供弹性支架102安装的安装槽101,安装槽101内插设有用于固定弹性支架102的插销105,插销105开设有供弹性支架102插入的插槽1051,插槽1051沿插销105轴向延伸且贯穿其一端端面,弹性支架102开设有限位槽1021,限位槽1021槽壁与插销105外壁抵接以实现弹性支架102与插销105的相对固定。
弹性支架102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销轴103,固定销轴103与弹性支架102配合形成弹性销轴且其位于近端(即弹性支架102的开口端),例如,固定销轴103的上下两端与弹性支架102焊接固定,相当于固定销轴103与弹性支架102成为一个整体,弹性支架102被滑环2挤压变形,导致固定销轴103的上下两端相互靠近,而套设在固定销轴103上的第一弹性件106给予固定销轴103在滑环2解除压力之后的恢复力,使固定销轴103的上下两端相互远离;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固定销轴103的上端伸出安装槽101,当滑环2相对芯杆1后撤直至其近端侧壁202抵接到固定销轴103的上端之后,即被限位固定而无法进一步后撤,从而实现对末端执行机构3的伸出状态锁定。在另一个实施方式当中,滑环2近端侧壁202设置有卡槽,固定销轴103可伸出安装槽101并与卡槽卡接配合,卡槽便于固定销轴103的端部卡入,增加术者的操作手感反馈;固定销轴103位于弹性支架102的开口端,开口端更易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可使固定销轴103获得更大的弹性以提高与滑环近端侧壁202的配合程度,同时固定销轴103与弹性支架102固定连接,节省了两者的装配步骤,提高了整体的装配效率,且固定连接提高了两者的连接强度,使整体结构更为稳定。
本实施例中,固定销轴103有两个,两个固定销轴103沿芯杆1的纵长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106,每个固定销轴103均沿径向凸出有用于安装第一弹性件106的第一限位部,第一弹性件106可对固定销轴103及弹性支架102提供弹性支撑,来提高固定销轴103与滑环2近端侧壁202配合的稳定性,同时使弹性支架102在弹性变形后具备足够的复位能力。
且弹性支架102上设有与其活动连接的活动销轴104,活动销轴104与弹性支架102弹性连接也形成弹性销轴且其位于远端,具体来说,弹性支架102上设有穿孔1022,活动销轴104的两端穿过弹性支架102的穿孔1022,弹性支架102在受到滑环2的挤压作用力下形变,但并未影响活动销轴104。
如图1和图2所示,滑环2内壁开设有与活动销轴104卡接配合的定位槽201,位于远端的定位槽201与位于远端的活动销轴104配合来对末端执行机构3的缩回状态进行锁定,本实施例中定位槽201设有一组。
活动销轴104设有两个,两个活动销轴104也沿芯杆1的纵长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107,每个活动销轴104均沿径向凸出有用于安装第二弹性件107的第二限位部,活动销轴104在第二弹性件107的作用下可卡入或脱离定位槽201;且第二弹性件107的长度大于第一弹性件106的长度,以使活动销轴104获得足够的弹性。
本实施例中的定位槽201为沉孔结构,活动销轴104的定位端为与定位槽201配合的定位球头1041,便于快速进入或脱离定位槽201,且定位球头1041头部铆压形成定位平面,可提高定位球头1041与定位槽201配合的稳定性;固定销轴103的定位端为定位柱1031,其为圆柱结构,定位柱1031的轴线与固定销轴103的轴线交叉设置;定位球头1041与定位柱1031为两种不同的定位结构,定位球头1041与定位槽201配合,定位柱1031与滑环2近端侧壁202配合,圆柱结构的定位柱1031卡入后可获得更大的接触面,定位时更结实稳定。
弹性支架102包括供固定销轴103和/或活动销轴104安装的横向段1023、供插销105安装的纵向段1024及连接横向段1023与纵向段1024的倾斜段1025,且两个倾斜段1025自纵向段1024向横向段1023的方向逐渐远离,形成近似“V”形结构的弹性支架102,提高了弹性支架102的弹性变形能力,从而可使固定销轴103获得更大的弹性以提高与滑环2近端侧壁202的配合程度。
固定销轴103与活动销轴104形成双轴结构,在其中一个销轴滑入或滑出其所对应的槽时,另一个销轴始终与滑环内壁抵接,从而可避免末端执行机构3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单轴歪斜的风险,提高定位组件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定位槽201设有两组,两组定位槽201沿滑环2运动方向依次分布,两者分别为位于远端的第一定位槽201A及位于近端的第二定位槽201B;如图11所示,当活动销轴104位于第一定位槽201A中时,末端执行机构3呈缩回状态,可避免其误出,导致自身受到损伤或者划伤内窥镜钳道孔;当向远端推动滑环2,活动销轴104逐渐脱离第一定位槽201A,末端执行机构3逐渐伸出,当活动销轴104进入第二定位槽201B中时,此时为第一工作状态(如图12所示),该状态适用于病灶位置为软组织的情况;当术者根据经验以及内窥镜镜头判断病灶位置确实存在硬组织时,此时为避免末端执行机构3被硬组织顶回外管4,则继续向远端推动滑环2,活动销轴104脱离第二定位槽201B的同时,末端执行机构3继续伸出,直至固定销轴103与滑环2近端侧壁202卡接配合以获得更大的锁紧力,此时为第二工作状态(如图13所示)。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内窥镜用微创医疗器械的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杆(1)及滑动套设在其上且用于驱动末端执行机构(3)伸出或缩回外管(4)的滑环(2);
所述滑环(2)与所述芯杆(1)之间设置有末端执行机构定位组件,所述末端执行机构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芯杆(1)内部的弹性支架(102),所述弹性支架(102)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销轴(103)及与其活动连接的活动销轴(104),且固定销轴(103)位于近端,活动销轴(104)位于远端;
所述滑环(2)内壁开设有与活动销轴(104)卡接配合的定位槽(201),所述芯杆(1)内部开设有供弹性支架(102)安装的安装槽(101),所述固定销轴(103)可伸出所述安装槽(101)与所述滑环(2)的近端侧壁(201)卡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用微创医疗器械的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销轴(104)的定位端为与定位槽(201)配合的定位球头(1041),且所述定位球头(1041)头部铆压形成定位平面,所述固定销轴(103)的定位端为定位柱(1031),且所述定位柱(1031)的轴线与固定销轴(103)的轴线交叉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用微创医疗器械的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架(102)为框架结构,且其一端为位于近端的开口端,另一端为位于远端的封闭端,所述固定销轴(103)位于弹性支架(102)的开口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用微创医疗器械的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销轴(103)有两个,两个固定销轴(103)沿芯杆(1)的纵长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1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用微创医疗器械的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销轴(104)有两个,两个活动销轴(104)沿芯杆(1)的纵长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10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用微创医疗器械的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201)设有两组,两组定位槽(201)沿滑环(2)运动方向依次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用微创医疗器械的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环(2)的近端侧壁(202)设置有卡槽,所述固定销轴(103)可伸出所述安装槽(101)并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用微创医疗器械的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01)内插设有用于固定弹性支架(102)的插销(105),所述插销(105)开设有供弹性支架(102)插入的插槽(105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用微创医疗器械的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架(102)包括供固定销轴(103)和/或活动销轴(104)安装的横向段(1023)、供插销(105)安装的纵向段(1024)及连接横向段(1023)与纵向段(1024)的倾斜段(1025),且两个倾斜段(1025)自纵向段(1024)向横向段(1023)的方向逐渐远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用微创医疗器械的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架(102)开设有限位槽(1021),所述限位槽(1021)槽壁与插销(105)外壁抵接。
CN202410266084.7A 2024-03-08 2024-03-08 一种内窥镜用微创医疗器械的手柄装置 Pending CN1180007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66084.7A CN118000797A (zh) 2024-03-08 2024-03-08 一种内窥镜用微创医疗器械的手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66084.7A CN118000797A (zh) 2024-03-08 2024-03-08 一种内窥镜用微创医疗器械的手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00797A true CN118000797A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48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66084.7A Pending CN118000797A (zh) 2024-03-08 2024-03-08 一种内窥镜用微创医疗器械的手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0079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03427B2 (ja) エンドエフェクタ連結及び作動システム
JP4102393B2 (ja) 器官の全厚を切除するデバイス及びシステム
EP2123225B1 (en) Endoscope device
JP3672618B2 (ja) 光学トロカール
US6149607A (en) Multiple sample biopsy device
US7618416B2 (en) High-frequency knife, endoscop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resecting lesioned mucosal part using high-frequency knife
US5445617A (en) Automatic retractable safety penetrating instrument for portal sleeve introduction and method of use
US5456683A (en) Dismantalable medical instrument
JP4632887B2 (ja) 内視鏡用穿刺針
WO2000007502A1 (en) Articulated medical device
CN105636634B (zh) 具有主动回直机构的导管
US9993233B2 (en) Large capacity biopsy forceps
CN111658128A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高频刀具
CN118000797A (zh) 一种内窥镜用微创医疗器械的手柄装置
US11696672B2 (en) Endoscopic puncture needle
JP2020506014A (ja) スネア注入装置
WO2006067917A1 (ja) 内視鏡用穿刺針
JP2001170063A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の操作装置
US7258691B2 (en) Working instrument with handle element for use in a resectoscope, and handle element for a working instrument
CN113499134A (zh) 角度可调式脊柱射频消融电极刀头
WO2021011517A1 (en) Endoscopic tool stabilization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
JP2008253352A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JP4503038B2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JP2006087609A (ja) 生体組織採取装置
JP2005137815A (ja) 穿刺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