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00511A - 一种中柱伞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柱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00511A
CN118000511A CN202410266412.3A CN202410266412A CN118000511A CN 118000511 A CN118000511 A CN 118000511A CN 202410266412 A CN202410266412 A CN 202410266412A CN 118000511 A CN118000511 A CN 1180005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mbrella
rod
post
spanner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664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金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41026641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005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8000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005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olders For Apparel And Elements Relating To Appare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柱伞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柱伞,包括中柱杆和伞架,所述中柱杆包括伞柱、下滑支撑管和顶部升降杆,所述顶部升降杆位于伞柱内且二者之间滑动配合,所述下滑支撑管套设在伞柱外且二者滑动配合,所述伞架设置在顶部升降杆和下滑支撑管之间;所述伞架包括上固定盘、中固定盘、下滑支撑部、伞杆、短支撑杆和长支撑杆,所述上固定盘固定在顶部升降杆的上端,所述中固定盘固定在伞柱上靠近伞柱上端的位置,所述下滑支撑部位于下滑支撑管的上端,多根伞杆的内端与上固定盘转动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中柱伞,解决了现有中柱伞结构复杂,成本高,且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中柱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柱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柱伞。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柱伞款式很多,升降方式是手推下伞盘开合,身高不够的操作极为不方便,也有拉绳子实现开合,但时间长了绳子容易晒坏、不美观、需要更换浪费时间。此外,面料是做了个布套,套在伞杆顶端固定,时间长了经过风的震动,套在伞杆顶端的布套容易坏,伞杆的受力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柱伞,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柱伞,包括中柱杆和伞架,所述中柱杆包括伞柱、下滑支撑管和顶部升降杆,所述顶部升降杆位于伞柱内且二者之间滑动配合,所述下滑支撑管套设在伞柱外且二者滑动配合,所述伞架设置在顶部升降杆和下滑支撑管之间;
所述伞架包括上固定盘、中固定盘、下滑支撑部、伞杆、短支撑杆和长支撑杆,所述上固定盘固定在顶部升降杆的上端,所述中固定盘固定在伞柱上靠近伞柱上端的位置,所述下滑支撑部位于下滑支撑管的上端,多根伞杆的内端与上固定盘转动连接,多根短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伞杆和中固定盘转动连接,多根长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伞杆和下滑支撑部转动连接,所述长支撑杆位于短支撑杆的下方;为了保证伞架的稳定支撑效果,同时精简伞架的支撑结构,所述短支撑杆的数量是长支撑杆的数量的一半。
所述伞柱上沿着伞柱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一拉索杆,所述第一拉索杆的上端与顶部升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索杆的下端与下滑支撑管之间设有第一锁扣结构,所述下滑支撑管与伞柱之间设有第二锁扣结构。
本技术方案中,顶部升降杆具有一定的重量,由于顶部升降杆位于伞柱内且二者之间滑动配合,伞柱竖直状态下,顶部升降杆在重力作用下下移,此过程中,由于伞架设置在顶部升降杆和下滑支撑管之间,伞架包括上固定盘、中固定盘、下滑支撑部、伞杆、短支撑杆和长支撑杆,长支撑杆位于短支撑杆的下方,顶部升降杆向下压的力通过短支撑杆的翘板作用使得伞架自动打开,伞架打开过程中,下滑支撑管沿着伞柱上移,上移到合适的位置,由于下滑支撑管与伞柱之间设有第二锁扣结构,第二锁扣结构能够使得下滑支撑管在伞柱上的位置保持固定,由于伞柱上沿着伞柱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一拉索杆,第一拉索杆的上端与顶部升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拉索杆的下端与下滑支撑管之间设有第一锁扣结构,第一锁扣结构与第一拉索杆的锁定,能够使得第一拉索杆对顶部升降杆进行支撑,限制顶部升降杆继续下移,结合下滑支撑管的位置也固定,从而保证下滑支撑管和顶部升降杆之间的伞架处于稳定的支撑状态,实现对伞架上伞面的撑开。第一锁扣结构和第二锁扣结构的设计,也方便解锁后,操作下滑支撑管沿着伞柱下移,伞架逐渐收拢并拉动顶部升降杆上移,直至整个伞完全折叠。上述结构设计,安装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更可靠,操作更便捷。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顶部升降杆能够相对于伞柱下移,所述顶部升降杆位于伞柱内的一端设有配重或升降装置,顶部升降杆底部安装有配重,用来通过支撑杆平衡伞杆的重量,可以根据伞杆的需求安装重量,也可以用升降装置替换配重,升降装置可以是电动推杆,丝杆传动结构等现有升降装置。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伞柱和顶部升降杆之间滑动配合结构的设置及提升二者之间滑动配合关系的可靠性,所述顶部升降杆为方形升降杆,所述伞柱内侧设有四个三角座,所述三角座的端部卡接有第一摩擦块,所述第一摩擦块与方形升降杆上对应的边角滑动配合;所述下滑支撑管的内侧设有多个第二摩擦块,所述第二摩擦块与伞柱外侧设置的定位滑道滑动配合。顶部升降杆为方形升降杆,方形升降杆的好处是抗扭矩大,方形升降杆底部安装有配重,用来通过支撑杆平衡伞杆的重量,可以根据伞杆的需求安装重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扣结构和第二锁扣结构设置在便于用户操作的高度位置,方便用户操作。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伞杆和支撑杆之间的安装,所述伞杆的下端设有U型卡槽,所述短支撑杆和长支撑杆分别与对应的U型卡槽转动连接;所述U型卡槽与伞杆的下端滑动卡接后通过螺丝固定,所述短支撑杆和长支撑杆分别通过B型销与对应的U型卡槽转动连接,所述U型卡槽的外侧设有防止B型销转动的限位凸条。
进一步的,所述伞柱上设有防压尼龙盘,所述防压尼龙盘位于中固定盘和下滑支撑部之间,所述防压尼龙盘上周向均匀设有多个限位凹槽。防压尼龙盘有两个作用,第一是限位,控制短支撑杆在收起状态下倾斜角度不能小于0度,第二是伞收起状态下运输中间有个支撑点,防止压坏伞柱。
进一步的,为了提供一种方便操作的锁扣结构,所述第一锁扣结构包括第一张紧扳手,所述第一张紧扳手包括第一扳手座、第一弧形扳手、第一齿槽卡销和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扳手座固定在下滑支撑管的下端,所述第一弧形扳手的上端与第一扳手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槽卡销转动设置在第一扳手座的下端,所述第一弧形扳手的下端设有与第一齿槽卡销卡接配合的第一齿槽,所述第一挂钩的下端与第一弧形扳手转动连接,所述下滑支撑管上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挂钩的上端通过第一避让孔后与第一拉索杆的下端挂接。
进一步的,为了提供一种便于下滑支撑管和伞柱之间位置锁定的结构且方便操作,所述第二锁扣结构包括第二拉索杆和第二张紧扳手,所述第二拉索杆沿着伞柱的长度方向内嵌设置在伞柱上的弧形安装腔内,所述第二拉索杆伸出弧形安装腔的上端与伞柱的上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张紧扳手包括第二扳手座、第二弧形扳手、第二齿槽卡销和第二挂钩,所述第二扳手座固定在下滑支撑管的下端,所述第二弧形扳手的上端与第二扳手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槽卡销转动设置在第二扳手座的下端,所述第二弧形扳手的下端设有与第二齿槽卡销卡接配合的第二齿槽,所述第二挂钩的下端与第二弧形扳手转动连接,所述下滑支撑管上设有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二挂钩的上端通过第二避让孔后与第二拉索杆的下端挂接。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对伞面与伞杆的固定安装,所述伞杆的上端设有压布槽,为了方便安装LID灯,所述伞杆的下端设有LID灯安装槽,为了方便短支撑杆的折叠与打开,所述短支撑杆的内端设有避让斜面。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安装伞面同时提升伞面的张紧效果及伞面固定的稳定性,还包括伞面,所述伞面的外端与伞杆的外端之间通过面料张紧器连接,所述伞面的内端与伞杆的内端通过挂钩挂接,所述伞面与压布槽对应的位置设有O型兜,所述O型兜内设有防止面料从压布槽内脱出的压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方案中,顶部升降杆具有一定的重量,由于顶部升降杆位于伞柱内且二者之间滑动配合,伞柱竖直状态下,顶部升降杆在重力作用下下移,此过程中,由于伞架设置在顶部升降杆和下滑支撑管之间,伞架包括上固定盘、中固定盘、下滑支撑部、伞杆、短支撑杆和长支撑杆,长支撑杆位于短支撑杆的下方,顶部升降杆向下压的力通过短支撑杆的翘板作用使得伞架自动打开,伞架打开过程中,下滑支撑管沿着伞柱上移,上移到合适的位置,由于下滑支撑管与伞柱之间设有第二锁扣结构,第二锁扣结构能够使得下滑支撑管在伞柱上的位置保持固定,由于伞柱上沿着伞柱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一拉索杆,第一拉索杆的上端与顶部升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拉索杆的下端与下滑支撑管之间设有第一锁扣结构,第一锁扣结构与第一拉索杆的锁定,能够使得第一拉索杆对顶部升降杆进行支撑,限制顶部升降杆继续下移,结合下滑支撑管的位置也固定,从而保证下滑支撑管和顶部升降杆之间的伞架处于稳定的支撑状态,实现对伞架上伞面的撑开。第一锁扣结构和第二锁扣结构的设计,也方便解锁后,操作下滑支撑管沿着伞柱下移,伞架逐渐收拢并拉动顶部升降杆上移,直至整个伞完全折叠。上述结构设计,安装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更可靠,操作更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中部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中另一部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中伞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锁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隐藏部分组件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伞柱1;下滑支撑管2;第一避让孔2.1;第二避让孔2.2;条形槽2.3;下U型安装座2.4;顶部升降杆3;上固定盘4;上圆柱筒4.1;上端板4.2;下端板4.3;上U型安装座4.4;上安装槽4.5;中固定盘5;中安装槽5.1;中U型安装座5.2;下滑支撑部6;伞杆7;压布槽7.1;LID灯安装槽7.2;长伞杆7.3;短伞杆7.4;短支撑杆8;避让斜面8.1;长支撑杆9;第一拉索杆10;第一锁扣结构11;第一扳手座11.1;第一弧形扳手11.2;第一齿槽卡销11.3;第一挂钩11.4;第一齿槽11.5;第二锁扣结构12;第二扳手座12.1;第二弧形扳手12.2;第二齿槽卡销12.3;第二挂钩12.4;配重13;三角座14;第一摩擦块15;第二摩擦块16;定位滑道17;U型卡槽18;B型销19;限位凸条20;防压尼龙盘21;限位凹槽22;第二拉索杆23;弧形安装腔24;面料张紧器25;伞面26;O型兜26.1;压条2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发明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柱伞,包括中柱杆和伞架,中柱杆包括伞柱1、下滑支撑管2和顶部升降杆3,顶部升降杆3位于伞柱1内且二者之间滑动配合,下滑支撑管2套设在伞柱1外且二者滑动配合,伞架设置在顶部升降杆3和下滑支撑管2之间;
伞架包括上固定盘4、中固定盘5、下滑支撑部6、伞杆7、短支撑杆8和长支撑杆9,上固定盘4固定在顶部升降杆3的上端,中固定盘5固定在伞柱1上靠近伞柱1上端的位置,下滑支撑部6位于下滑支撑管2的上端,多根伞杆7的内端与上固定盘4转动连接,多根短支撑杆8的两端分别与伞杆7和中固定盘5转动连接,多根长支撑杆9的两端分别与伞杆7和下滑支撑部6转动连接,长支撑杆9位于短支撑杆8的下方;具体的,如图4所示,多根伞杆7包括多根交叉设置的长伞杆7.3和短伞杆7.4,为了保证伞架的稳定支撑效果,同时精简伞架的支撑结构,短支撑杆8的数量是长支撑杆9的数量的一半,短支撑杆8始终与长伞杆7.3对应。
伞柱1上沿着伞柱1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一拉索杆10,第一拉索杆10的上端与顶部升降杆3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拉索杆10的下端与下滑支撑管2之间设有第一锁扣结构11,下滑支撑管2与伞柱1之间设有第二锁扣结构12。
本技术方案中,顶部升降杆3具有一定的重量,由于顶部升降杆3位于伞柱1内且二者之间滑动配合,伞柱1竖直状态下,顶部升降杆3在重力作用下下移,此过程中,由于伞架设置在顶部升降杆3和下滑支撑管2之间,伞架包括上固定盘4、中固定盘5、下滑支撑部6、伞杆7、短支撑杆8和长支撑杆9,长支撑杆9位于短支撑杆8的下方,顶部升降杆3向下压的力通过短支撑杆8的翘板作用使得伞架自动打开,伞架打开过程中,下滑支撑管2沿着伞柱1上移,上移到合适的位置,由于下滑支撑管2与伞柱1之间设有第二锁扣结构12,第二锁扣结构12能够使得下滑支撑管2在伞柱1上的位置保持固定,由于伞柱1上沿着伞柱1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一拉索杆10,第一拉索杆10的上端与顶部升降杆3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拉索杆10的下端与下滑支撑管2之间设有第一锁扣结构11,第一锁扣结构11与第一拉索杆10的锁定,能够使得第一拉索杆10对顶部升降杆3进行支撑,限制顶部升降杆3继续下移,结合下滑支撑管2的位置也固定,从而保证下滑支撑管2和顶部升降杆3之间的伞架处于稳定的支撑状态,实现对伞架上伞面的撑开。第一锁扣结构11和第二锁扣结构12的设计,也方便解锁后,操作下滑支撑管2沿着伞柱1下移,伞架逐渐收拢并拉动顶部升降杆3上移,直至整个伞完全折叠。上述结构设计,安装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更可靠,操作更便捷。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为了更好的实现顶部升降杆3能够相对于伞柱1下移,顶部升降杆3位于伞柱1内的一端设有配重13或升降装置,顶部升降杆3底部安装有配重13,用来通过支撑杆平衡伞杆7的重量,可以根据伞杆7的需求安装重量,也可以用升降装置替换配重13,升降装置可以是电动推杆,丝杆传动结构等现有升降装置。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如图8所示,为了方便伞柱1和顶部升降杆3之间滑动配合结构的设置及提升二者之间滑动配合关系的可靠性,顶部升降杆3为方形升降杆,伞柱1内侧设有四个三角座14,三角座14的端部卡接有第一摩擦块15,第一摩擦块15与方形升降杆上对应的边角滑动配合;如图5所示,下滑支撑管2的内侧设有多个第二摩擦块16,第二摩擦块16与伞柱1外侧设置的定位滑道17滑动配合。顶部升降杆3为方形升降杆,方形升降杆的好处是抗扭矩大,方形升降杆底部安装有配重13,用来通过支撑杆平衡伞杆7的重量,可以根据伞杆7的需求安装重量。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第一锁扣结构11和第二锁扣结构12设置在便于用户操作的高度位置,方便用户操作。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如图6所示,为了方便伞杆7和支撑杆之间的安装,伞杆7的下端设有U型卡槽18,短支撑杆8和长支撑杆9分别与对应的U型卡槽18转动连接;U型卡槽18与伞杆7的下端滑动卡接后通过螺丝固定,短支撑杆8和长支撑杆9分别通过B型销19与对应的U型卡槽18转动连接,U型卡槽18的外侧设有防止B型销19转动的限位凸条20。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伞柱1上设有防压尼龙盘21,防压尼龙盘21位于中固定盘5和下滑支撑部6之间,防压尼龙盘21上周向均匀设有多个限位凹槽22。防压尼龙盘21有两个作用,第一是限位,控制短支撑杆8在收起状态下倾斜角度不能小于0度,第二是伞收起状态下运输中间有个支撑点,防止压坏伞柱1。需要说明的是,防压尼龙盘21设置在中固定盘5与下滑支撑部6之间距离的3/1处。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为了提供一种方便操作的锁扣结构,第一锁扣结构11包括第一张紧扳手,第一张紧扳手包括第一扳手座11.1、第一弧形扳手11.2、第一齿槽卡销11.3和第一挂钩11.4,第一扳手座11.1固定在下滑支撑管2的下端,第一弧形扳手11.2的上端与第一扳手座11.1转动连接,第一齿槽卡销11.3转动设置在第一扳手座11.1的下端,第一弧形扳手11.2的下端设有与第一齿槽卡销11.3卡接配合的第一齿槽11.5,第一挂钩11.4的下端与第一弧形扳手11.2转动连接,下滑支撑管2上设有第一避让孔2.1,第一挂钩11.4的上端通过第一避让孔2.1后与第一拉索杆10的下端挂接。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为了提供一种便于下滑支撑管2和伞柱1之间位置锁定的结构且方便操作,第二锁扣结构12包括第二拉索杆23和第二张紧扳手,第二拉索杆23沿着伞柱1的长度方向内嵌设置在伞柱1上的弧形安装腔24内,第二拉索杆23伸出弧形安装腔24的上端与伞柱1的上端固定连接;
第二张紧扳手包括第二扳手座12.1、第二弧形扳手12.2、第二齿槽卡销12.3和第二挂钩12.4,第二扳手座12.1固定在下滑支撑管2的下端,第二弧形扳手12.2的上端与第二扳手座12.1转动连接,第二齿槽卡销12.3转动设置在第二扳手座12.1的下端,第二弧形扳手12.2的下端设有与第二齿槽卡销12.3卡接配合的第二齿槽12.5,第二挂钩12.4的下端与第二弧形扳手12.2转动连接,下滑支撑管2上设有第二避让孔2.2,第二挂钩12.4的上端通过第二避让孔2.2后与第二拉索杆23的下端挂接。
具体的,第一锁扣结构11与第二锁扣结构12对称在设置在下滑支撑管2下端的两侧,伞柱1的下端设有伞座。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如图10所示,为了更好的实现对伞面与伞杆7的固定安装,伞杆7的上端设有压布槽7.1,为了方便安装LID灯,伞杆7的下端设有LID灯安装槽7.2,为了方便短支撑杆8的折叠与打开,如图2所示,短支撑杆8的内端设有避让斜面8.1。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如图10所示,为了方便安装伞面同时提升伞面26的张紧效果及伞面26固定的稳定性,还包括伞面26,伞面26的外端与伞杆7的外端之间通过面料张紧器25连接,伞面26的内端与伞杆7的内端通过挂钩挂接,伞面26与压布槽7.1对应的位置设有O型兜26.1,O型兜26.1内设有防止面料从压布槽7.1内脱出的压条27。
需要说明的是,上固定盘4包括上圆柱筒4.1、上端板4.2、下端板4.3和多个上U型安装座4.4,上端板4.2和下端板4.3分别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安装在上圆柱筒4.1的上端和下端,上圆柱筒4.1的外壁周向均匀设有多个上安装槽4.5,上U型安装座4.4卡接在上安装槽4.5内,并通过螺丝固定在上圆柱筒4.1上,伞杆7的内端与U型安装座4.4转动连接。第一拉索杆10的上端依次穿过下端板4.3、上圆柱筒4.1和上端板4.2之后通过螺母固定在上端板4.2和下端板4.3上。
中固定盘5的外侧设有周向均匀设有多个中安装槽5.1,中安装槽5.1上卡接有中U型安装座5.2,中U型安装座5.2通过螺丝固定在中固定盘5上,短支撑杆8的内端与中U型安装座5.2转动连接。
下滑支撑管2的外壁上周向均匀设有多个条形槽2.3,多个下U型安装座2.4卡接在下滑支撑部6处的条形槽2.3内,并通过螺丝将下U型安装座2.4固定在下滑支撑部6处,长支撑杆9的内端与下U型安装座2.4转动连接。
本产品的组装过程及工作原理:
第一步:先安装上固定盘4、中固定盘5和下滑支撑部6的下U型安装座2.4,下U型安装座2.4与用沉头螺丝固定。下滑支撑管2长度800mm,下滑支撑部6距地面1200mm高,下滑支撑管2下端两侧的第一张紧扳手和第二张紧扳手最好用力张紧,张紧扳手上面有第一避让孔2.1和第二避让孔2.2,可以用第一挂钩11.4和第二挂钩12.4分别勾住第一拉索杆10和第二拉索杆23下端的槽。下滑支撑管2上下两头内安装第二摩擦块16,第二摩擦块16为尼龙滑块。
第二步:伞柱1上对应位置安装中固定盘5,下面安装防压尼龙盘21。
第三步:伞柱1内安装方形升降杆,先将方形升降杆的下端安装配重13及尼龙摩擦块,放入伞柱1内在安装对称的4个三角座14内安装第一摩擦块15,方形升降杆上端安装上固定盘4,上固定盘4上端有预留伞帽的安装螺丝孔。
第四步:组装伞杆7,在对应位置打孔,安装面料张紧器25及U型卡槽18。
第五步:安装伞杆7,按着伞盘的顺序依次安装,注意短支撑杆8始终对应长伞杆7对应。
第六步:安装支撑杆,先安装短支撑杆8,再安装长支撑杆9。
第七步:调试机构之间的摩擦力。
第八步:安装伞面,先让与伞面26一端连接的挂钩勾住伞杆7的内端,再将与每个伞杆7对应的O型兜26.1塞入压布槽7.1,穿上压条27。伞面26用环形尼龙织带连接,环形尼龙织带另一头与面料张紧器25螺栓连接。
第九步:安装底座,将伞装在底座上,打开用张紧扳手勾住拉锁杆的槽向下张紧并卡在齿槽卡销内固定,面料要平整。
第十步:收起,下按张紧扳手的齿槽卡销就松开张紧扳手,伞就可以收起来,收起来后用插扣捆绑。
本技术方案中,中柱杆和伞架都采用铝合金型材,结实、抗风载大;采用长伞杆和短伞杆结合,收合的方式遮阳面积大,运输方便,成本低。升降方便,高度比例省力。伞杆7与面料用尼龙带连接方便还结实,面料张紧器25方便更换面料。伞盘直径大小更好,可以更好的收合。方形升降杆内加装配重13,可以更好的体现短支撑杆8的翘板作用。方形升降杆还可以加装丝杠升降驱动,做成电动,可以安装多种遮阳材料。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中柱伞,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柱杆和伞架,所述中柱杆包括伞柱、下滑支撑管和顶部升降杆,所述顶部升降杆位于伞柱内且二者之间滑动配合,所述下滑支撑管套设在伞柱外且二者滑动配合,所述伞架设置在顶部升降杆和下滑支撑管之间;
所述伞架包括上固定盘、中固定盘、下滑支撑部、伞杆、短支撑杆和长支撑杆,所述上固定盘固定在顶部升降杆的上端,所述中固定盘固定在伞柱上靠近伞柱上端的位置,所述下滑支撑部位于下滑支撑管的上端,多根伞杆的内端与上固定盘转动连接,多根短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伞杆和中固定盘转动连接,多根长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伞杆和下滑支撑部转动连接,所述长支撑杆位于短支撑杆的下方;
所述伞柱上沿着伞柱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一拉索杆,所述第一拉索杆的上端与顶部升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索杆的下端与下滑支撑管之间设有第一锁扣结构,所述下滑支撑管与伞柱之间设有第二锁扣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柱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升降杆位于伞柱内的一端设有配重或升降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柱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升降杆为方形升降杆,所述伞柱内侧设有四个三角座,所述三角座的端部卡接有第一摩擦块,所述第一摩擦块与方形升降杆上对应的边角滑动配合;所述下滑支撑管的内侧设有多个第二摩擦块,所述第二摩擦块与伞柱外侧设置的定位滑道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柱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扣结构和第二锁扣结构设置在便于用户操作的高度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柱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杆的下端设有U型卡槽,所述短支撑杆和长支撑杆分别与对应的U型卡槽转动连接;所述U型卡槽与伞杆的下端滑动卡接后通过螺丝固定,所述短支撑杆和长支撑杆分别通过B型销与对应的U型卡槽转动连接,所述U型卡槽的外侧设有防止B型销转动的限位凸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柱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柱上设有防压尼龙盘,所述防压尼龙盘位于中固定盘和下滑支撑部之间,所述防压尼龙盘上周向均匀设有多个限位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柱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扣结构包括第一张紧扳手,所述第一张紧扳手包括第一扳手座、第一弧形扳手、第一齿槽卡销和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扳手座固定在下滑支撑管的下端,所述第一弧形扳手的上端与第一扳手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槽卡销转动设置在第一扳手座的下端,所述第一弧形扳手的下端设有与第一齿槽卡销卡接配合的第一齿槽,所述第一挂钩的下端与第一弧形扳手转动连接,所述下滑支撑管上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挂钩的上端通过第一避让孔后与第一拉索杆的下端挂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柱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扣结构包括第二拉索杆和第二张紧扳手,所述第二拉索杆沿着伞柱的长度方向内嵌设置在伞柱上的弧形安装腔内,所述第二拉索杆伸出弧形安装腔的上端与伞柱的上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张紧扳手包括第二扳手座、第二弧形扳手、第二齿槽卡销和第二挂钩,所述第二扳手座固定在下滑支撑管的下端,所述第二弧形扳手的上端与第二扳手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槽卡销转动设置在第二扳手座的下端,所述第二弧形扳手的下端设有与第二齿槽卡销卡接配合的第二齿槽,所述第二挂钩的下端与第二弧形扳手转动连接,所述下滑支撑管上设有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二挂钩的上端通过第二避让孔后与第二拉索杆的下端挂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柱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杆的上端设有压布槽,所述伞杆的下端设有LID灯安装槽,所述短支撑杆的内端设有避让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柱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伞面,所述伞面的外端与伞杆的外端之间通过面料张紧器连接,所述伞面的内端与伞杆的内端通过挂钩挂接,所述伞面与压布槽对应的位置设有O型兜,所述O型兜内设有防止面料从压布槽内脱出的压条。
CN202410266412.3A 2024-03-08 2024-03-08 一种中柱伞 Pending CN1180005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66412.3A CN118000511A (zh) 2024-03-08 2024-03-08 一种中柱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66412.3A CN118000511A (zh) 2024-03-08 2024-03-08 一种中柱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00511A true CN118000511A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48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66412.3A Pending CN118000511A (zh) 2024-03-08 2024-03-08 一种中柱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0051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07655A (en) Garden or sun umbrellas
US6889699B2 (en) Umbrella frame and operating system
US4011881A (en) Large shelter standing umbrella
US6401739B1 (en) Cantilever umbrella
US7114544B2 (en) Cord tensioner for covering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CN201547712U (zh) 一种可倾斜的灯杆
CN118000511A (zh) 一种中柱伞
CN201001460Y (zh) 一种简易香蕉吊伞
CN109380830B (zh) 一种组合式手推开合吊伞
US10758016B1 (en) Adjustable umbrella canopy shade
CN107143233B (zh) 具有门缝间隙调节功能的门铰链结构
CN213272308U (zh) 一种便于吊挂灯具的户外帐篷
CN115708614A (zh) 一种具有自助力扶手机构的户外伞
WO2022227130A1 (zh) 一种采用独立摇手机构的罗马伞
CN210810132U (zh) 多功能双层折叠床
US11523664B2 (en) Cantilever umbrella and devices therefor
CN209403790U (zh) 一种组合式手推开合吊伞
EP1202647B1 (en) Umbrella frame and operating system
CN205913103U (zh) 桌面高度同步快速调整机构
JP3072096B1 (ja) 自動車のル―フトップに設置する日よけ装置
CN219742040U (zh) 一种户外遮阳伞
CN212617841U (zh) 一种可多种方式进行固定的野外用led照明灯
CN221082949U (zh) 一种无绳遮阳伞开伞定位结构
CN210006368U (zh) 一种电力铁塔标识牌固定支架
CN220269027U (zh) 显示器立柱新型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