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98672A - 链路配置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链路配置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98672A
CN117998672A CN202211379749.2A CN202211379749A CN117998672A CN 117998672 A CN117998672 A CN 117998672A CN 202211379749 A CN202211379749 A CN 202211379749A CN 117998672 A CN117998672 A CN 1179986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terminal
access network
remote terminal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797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晓丹
彭文杰
王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7974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9867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29544 priority patent/WO202409416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998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986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quality or channel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链路配置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向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接收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其中,所述目标中继终端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的。

Description

链路配置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链路配置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与UE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设备进行数据通信,也可以不借助网络设备,直接进行UE与UE之间的通信。UE与UE之间的链路称为侧链路(Sidelink),可以有效地减少通信时延。
为了进一步扩展网络和Sidelink的覆盖、提升功率效率、支撑更广泛的应用和业务,3GPP在R17开展了侧链路中继(Sidelink Relay)技术的研究,引入了用户到网络中继(UE-to-Network relay,U2N relay)技术。作为R17 Sidelink Relay的演进,3GPP在R18设立了R18 Sidelink Relay增强课题。R18 Sidelink Relay增强的一个子研究方向为多链路中继(multi-path Relay),也就是在支持通过中继(relay)UE建立中继链路的基础上,还支持remote UE通过Uu口和基站建立连接,其中,中继链路中remote UE和relay UE之间通过Sidelink连接。这种建立multi-path的方式,remote UE需要通过发现(discovery)流程发现周边的候选relay UE。
随着R18的演进,remote UE和relay UE之间可以通过Sidelink连接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非3GPP链路进行通信。当选择为remote UE进行中继的relay UE未处于连接态时,如何为remote UE配置多链路,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配置方法,通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息,实现接入网设备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远端终端可以使用多链路进行通信,提高通信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配置方法,该方法应用于远端终端,该方法包括:
向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后,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分配的;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其中,所述目标中继终端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的。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原因值,所述第一原因值用于指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为所述远端终端提供中继服务;或者,所述第一原因值作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所使用的原因值。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请求信息还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信息;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负载,剩余电量以及用户设备接口连接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与所述远端终端配对的候选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和/或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信息,其中,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信息包括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负载,剩余电量以及用户设备接口连接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和/或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信息,从所述候选中继终端中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远端终端的通信状态与阈值之间的关系,决策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所述非直通链路,其中,所述阈值由所述远端终端确定或者由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状态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上行速率、上行带宽、丢包率以及在直通链路上的信号质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配置方法,应用于中继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从远端终端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向所述远端终端发送所述中继终端的标识,其中,所述中继终端的标识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后,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中继终端分配的;
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所述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继终端的标识为所述中继终端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继终端给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包括第二原因值,所述第二原因值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需求。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指示信息中携带第一原因值时,将所述第一原因值作为所述第二原因值;或者,当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携带所述第一原因值,且所述第一原因值为高优先级业务相关的原因值时,将所述第一原因值作为所述第二原因值;或者,从多个候选原因值中确定一个原因值作为所述第二原因值。或者,第二原因值为协议定义的用于指示中继终端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是用于提供中继服务的原因值。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配置方法,应用于接入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从远端终端接收第一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后,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分配的;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向所述远端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向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非直通链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包括: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中继终端;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负载,剩余电量以及用户设备接口连接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配置方法,应用于远端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
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所述目标中继终端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的。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为连接态时,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为空闲态或者非激活态时,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包括用于请求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所述非直通链路的第一指示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向所述目标中继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中继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三原因值,所述第三原因值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中继终端为所述远端终端提供中继服务或者,作为所述目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所使用的原因值。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请求信息还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信息;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负载,剩余电量以及用户设备接口连接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与所述远端终端配对的候选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和/或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信息,其中,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信息包括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负载,剩余电量以及用户设备接口连接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和/或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信息,从所述候选中继终端中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远端终端的通信状态与阈值之间的关系,决策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所述非直通链路,其中,所述阈值由所述远端终端确定或者由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状态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上行速率、上行带宽、丢包率,以及在直通链路上的信号质量。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配置方法,应用于接入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从远端终端接收第二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根据所述第二请求信息,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
向所述远端终端发送第三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向所述目标中继终端发送第四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四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目标中继终端提供所述非直通链路上的中继服务。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请求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所述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包括:
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请求信息包括用于请求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的指示信息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请求信息,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二请求信息,从核心网获取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
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包括:
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负载,剩余电量以及用户设备接口连接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配置方法,应用于远端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为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分配标识;
向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括所述远端终端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分配的标识;
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请求信息,所述第三请求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三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五配置信息,所述第五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其中,所述目标中继终端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的。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原因值,所述第一原因值用于指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为所述远端终端提供中继服务;
或者,所述第一原因值作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所使用的原因值。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请求信息还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信息;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负载,剩余电量以及用户设备接口连接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与所述远端终端配对的候选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和/或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信息,其中,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信息包括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负载,剩余电量以及用户设备接口连接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和/或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信息,从所述候选中继终端中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远端终端的通信状态与阈值之间的关系,决策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所述非直通链路,其中,所述阈值由所述远端终端确定或者由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状态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上行速率、上行带宽、丢包率以及在直通链路上的信号质量。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配置方法,应用于中继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从远端终端接收第三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第六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六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所述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远端终端为所述中继终端分配的标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括所述远端终端为所述中继终端分配的标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远端终端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分配的标识包括所述远端终端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索引值和/或所述远端终端的标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继终端给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包括第三原因值,该原因值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为所述远端终端提供中继服务。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三指示信息中携带原因值时,将所述原因值作为所述第三原因值;或者,当所述第三指示信息中携带所述原因值,且所述原因值为高优先级业务相关的原因值时,将所述原因值作为所述第三原因值;或者,从多个候选原因值中确定一个原因值作为所述第三原因值。或者,该原因值为协议定义的用于指示中继终端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是用于提供中继服务的原因值。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配置方法,应用于接入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获取所述远端终端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分配的标识;
从所述远端终端接收第三请求信息,所述第三请求信息包括所述所述远端终端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分配的标识;
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
向所述远端终端发送第五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五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向所述中继终端发送第六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六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非直通链路。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配置方法,应用于远端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向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发送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以及指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向所述接入网设备请求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七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七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所述非直通链路,所述目标中继终端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的。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远端终端的标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指示信息包括第四原因值,所述第四原因值用于指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为所述远端终端提供中继服务;
或者,所述第四原因值作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所使用的原因值。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远端终端的通信状态与阈值之间的关系,决策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所述非直通链路,其中,所述阈值由所述远端终端确定或者由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状态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上行速率、上行带宽、丢包率以及在直通链路上的信号质量。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配置方法,应用于中继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从远端终端接收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以及指示所述中继终端向所述接入网设备请求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
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四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四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第八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八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所述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所述非直通链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继终端给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包括原因值,所述原因值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为所述远端终端提供中继服务。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当第四指示信息中携带第四原因值时,将所述第四原因值作为所述原因值;或者,当所述第四指示信息中携带所述第四原因值,且所述第四原因值为高优先级业务相关的原因值时,将所述第四原因值作为所述原因值;或者,从多个候选原因值中确定一个原因值作为所述原因值。或者,该原因值为协议定义的用于指示中继终端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是用于提供中继服务的原因值。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配置方法,应用于接入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接收第四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四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
向所述远端终端发送第七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七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所述非直通链路;
向所述目标中继终端发送第八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八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非直通链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从远端终端接收远端终端的标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四请求信息包括所述远端终端的标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远端终端的标识包括所述远端终端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和/或所述远端终端为所述远端分配的标识。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配置方法,应用于远端终端,包括:
向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发送第五指示信息,其中,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五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五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远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九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九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其中,所述目标中继终端是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的。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配置方法,应用于中继终端,包括:
从远端终端接收第五指示信息,其中,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从接入网设备接收第十配置信息,其中,第十配置信息用于为远端终端配置通过所述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提供一种链路配置方法,应用于接入网设备,包括:
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从远端终端接收第五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五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远端远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
向远端终端发送第九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九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向目标中继终端发送第十配置信息,第十配置信息用于为远端终端配置通过所述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
从核心网获取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配置方法,应用于远端终端,该方法包括:
获取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状态;
根据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状态,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请求信息,其中,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接入网设备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
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请求信息,第二请求用于为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所述目标中继终端为所述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二请求信息确定。
其中,所述目标中继终端和远端终端一一对应,即目标中继终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提供中继服务。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当目标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为连接态时,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包括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标识;
当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为空闲态或者非激活态时,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包括用于请求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所述非直通链路的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择地,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的标识为接入网设备为目标中继终端分配的标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向所述目标中继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中继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三原因值,所述第三原因值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中继终端为所述远端终端提供中继服务或者,作为所述目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所使用的原因值。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配置方法,应用于接入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从远端终端接收第二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根据所述第二请求信息,确定目标中继终端;
向所述远端终端发送第三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向所述目标中继终端发送第四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四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非直通链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请求信息包括目标中继终端的标识,所述接入网设备基于目标中继终端的标识确定所目标中继终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请求信息包括用于请求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的指示信息时,所述确定目标中继终端;,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二请求信息,从核心网获取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所述目标中继终端和远端终端一一对应。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配置方法,应用于接入网设备,该方法包括:
从远端终端接收第二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获取与所述远端终端配对的目标中继终端;
向所述远端终端发送第三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向所述目标中继终端发送第四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四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非直通链路。
第十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相连,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第一方面至第十七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实现第一方面至第十七方面中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远端终端、中继终端和网络设备,所述远端终端用于执行上述由远端终端执行的方法,所述中继终端用于执行上述由中继终端执行的方法,所述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第二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口;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指令以执行。
第二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运行时,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十七方面中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切换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链路配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远端终端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终端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首先在此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相关技术知识。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与UE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设备进行数据通信,也可以不借助网络设备,直接进行UE与UE之间的通信。UE与UE之间的链路称为Sidelink,可以有效地减少通信时延,提高通信效率。
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扩展网络和Sidelink的覆盖、提升功率效率、支撑更广泛的应用和业务,3GPP在R17开展了侧链路中继Sidelink Relay技术的研究,引入了用户到网络中继(UE-to-Network relay,U2N relay)技术。如图1所示,所谓U2N中继技术,就是当远端(remote)UE与基站间的链路质量变差时,remote UE可以选择合适的中继(relay)UE,通过relay UE与基站进行通信,从而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在R17层二用户到网络中继(Layer-2 UE-to-Network relay,L2 U2N relay)中规定,remote UE在移动过程中,根据链路信号质量的变化,将进行链路的切换。例如,remoteUE可以从direct链路切换至indirect链路。下面结合图2介绍remote UE如何从direct链路切换至indirect链路。
201:remote UE接收基站发送的移动性相关测量配置。
remote UE接收基站发送的移动性相关测量配置。基站通过给remote UE配置测量上报事件,例如Event Y,来限定remote UE的测量上报行为。Event Y定义为当remote UE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小于阈值Y1并且周边可选relay UE在sidelink上的信号质量大于阈值Y2。
remote UE根据基于基站的测量配置,remote UE通过discovery流程接收周边relay UE广播的discovery消息,从而测量得到周边relay UE的侧链路发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idelink Discovery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SD-RSRP),即周边relayUEUE在Sidelink上的信号质量;并根据周边relay UE的SD-RSRP,在测量结果中将合适的周边relay UE上报给基站。
202:基站根据remote UE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决策。
具体地,remote UE上报的测量结果包括周边relay UE的源L2 ID,SD-RSRP测量结果以及周边relay UE的服务小区ID信息。然后,基站基于测量结果从上报的周边relay UE为remote UE选择目标relay UE,并确定remote UE的RRC配置。基站选择的目标relay UE可以处于连接态(CONNECTED),也可以处于非连接态,即空闲状态(IDLE)或者非激活态(INACTIVE)。
203:基站向remote 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
其中,RRC重配置消息包括remote UE的RRC配置。该RRC配置包括目标relay UE的源L2 ID、remote UE和基站之间的端对端承载配置、remote UE和目标relay UE之间的RLC承载配置,以及remote UE的侧行链路中继适配协议(Sidelink Relay AdaptationProtocol,SRAP)配置等。
204:remote UE与目标relay UE之间建立连接。
若remote UE与目标relay UE之前未建立连接,则remote UE在接收到基站下发的RRC重配置消息后,会与relay UE建立连接,即remote UE与目标relay UE之间建立PC5连接。
205:若目标relay UE处于空闲态或者非激活态,remote UE向relay UE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以触发目标relay UE进入连接态。
若目标relay UE处于空闲态或者非激活态,基站将无法直接给目标relay 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因此首先需要将目标relay UE触发进入连接态。协议规定,remote UE通过给目标relay UE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例如,SRB1,触发目标relay UE进入连接态。
应说明,remote UE向relay 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是通过PC5接口发送的,即通过3GPP链路所发送的。
具体地,remote UE会通过默认配置的Sidelink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RLC承载,即侧链路无线链路控制承载1(Sidelink Radio Link Control-1,SL-RLC1),给目标relay UE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触发目标relay UE进入连接态。
206:目标relay UE从remote UE接收RRC重配置消息,并进入连接态。
207:基站向relay 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
其中,RRC重配置消息包括为remote UE进行非直通链路通信所需的链路参数。
208:relay UE向基站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作为R17 Sidelink Relay的演进,3GPP在R18设立了R18 Sidelink Relay增强课题。R18Sidelink Relay增强的一个子研究方向为多链路中继(multi-path Relay)。R18multi-path relay的通信系统架构如图3所示,在支持通过relay UE建立中继链路的基础上,还支持remote UE通过Uu口和基站建立连接,也即基于multi-path relay技术。如图3所示,remote UE和基站之间可以同时建立两条通信链路,一条为通过Uu口与基站直接通信的直连链路(direct链路),另一条为通过relay UE的中继与基站进行通信的非直连链路(indirect链路),这种通过两条链路通信的场景,又可以称为UE(聚合)aggregation。因此在UE aggregation场景下,remote UE可以在两条链路上同时收发相同或者不同的数据,从而提高数据收发的吞吐率和可靠性。
在R18课题中,remote UE和relay UE之间可以通过Sidelink连接进行通信,即通过3GPP链路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非3GPP链路进行通信。例如,remote UE和relay UE可以通过非3GPP的有线、WIFI、蓝牙等链路进行通信。
由于remote UE与基站之间可以建立两条链路,若某个remote UE当前只跟基站有direct链路的连接,当该remote UE有建立multi-path的通信需求时,则基站可以为该remote UE额外建立indirect链路。下面结合图4介绍一种可能的基站为remote UE建立indirect链路的过程。
401:remote UE通过discovery流程发现周边的候选relay UE。
402:remote UE根据基站的配置,向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其中,测量报告包括候选relay UE的源L2 ID、候选relay UE所在小区的ID信息,以及remote UE和候选relay UE之间的SD-RSRP。
403:基站根据remote UE的测量报告确定目标relay UE,并决策为remote UE建立multi-path。
404:基站向relay 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
405:基站向remote 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
406:若remote UE和目标relay UE之间没有连接,remote UE和目标relay UE建立连接。
需要说明,在为remote UE配置multi-path过程中,remote UE可以一直保持和基站之间的直连通信链路。
407:remote UE向基站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指示配置完成。
可以看出,图2中,当基站为remote UE配置的目标relay UE处于IDLE或INACTVIE状态时,remote UE向relay UE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触发relay UE进入连接态,即remote UE通过3GPP链路触发relay UE进入连接态。然而,在图3示出的UE aggregation场景中,remote UE和relay UE之间可能是通过非3GPP链路进行通信。所以,通过3GPP链路向目标relay UE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触发目标relay UE进入连接态的方案,将无法适用UE aggregation的场景。进一步地,在R17切换到indirect时,remote UE触发relay UE进入连接态时,remote UE的RRC重配置完成消息通过relay UE发送给基站的,但是,在UEaggregation场景中,在为remote UE配置多链路时,remote UE的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并不一定通过relay UE发送给基站。
故现有R17中触发IDLE或INACTVIE的目标relay UE进入连接态的方式,无法适配到为remote UE建立多链路的场景。其次,目前remote UE和relay UE之间的配对关系是固定的,因此基站为remote UE选择目标relay UE,将remote UE从只有直连链路配置为multi-path的流程和图4示出的方式将不完全相同。比如,至少remote UE不再需要通过discovery流程确定周边relay UE,所以,现在如何利用remote UE和relay UE之间的配对关系,如何重新设计为remote UE配置multi-path目前仍处于空白阶段。
因此,在UE aggregation场景中,如何触发IDLE状态或者INACTVIE状态的relayUE进入连接态,并选择其为目标Relay UE,用于为remote UE配置多链路,目前均处于空白阶段,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比如,第四代通信系统(4thgeneration,5G)、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以及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等。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remote UE和relay UE,例如,均可以为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用户设备可以为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该UE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与RAN交换语音和/或数据。UE可以包括无线用户设备、移动用户设备、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device,D2D)用户设备、车到一切(vehicle-to-everything,V2X)用户设备、机器到机器/机器类通信(machine-to-machine/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2M/MTC)用户设备、物联网(internet ofthings,IoT)用户设备、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装备(user device)等。例如,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用户设备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移动装置等。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还包括受限设备,例如功耗较低的设备,或存储能力有限的设备,或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等。例如包括条码、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UE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或智能穿戴式设备等,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头盔、智能首饰等。
而如上介绍的各种UE,如果位于车辆上(例如放置在车辆内或安装在车辆内),都可以认为是车载用户设备,车载用户设备例如也称为车载单元(on-board unit,OBU),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本申请的remote UE和relay UE还可以为同一个设备中的两个通信模块,例如,两个SIM卡,等等。
结合上述remote UE和relay UE的形态,本申请的典型应用场景可以为remote UE为车载设备、relay UE可以为用户终端;或者,remote UE和relay UE可以是车辆上的两个摄像头,等等。本申请不对remote UE和relay UE的形态进行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涉及网络设备,例如可以为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设备。该AN设备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口通过一个或多个小区与无线用户设备通信的设备,例如基站NodeB(例如,接入点),该NodeB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际协议(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UE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该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IP网络且。例如,该NodeB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或高级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Node B),或者也可以包括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5th generation,5G)NR系统中的新空口网络设备gNB。该AN设备还可以是一种车到一切(Vehicle to Everything,V2X)技术中的接入网设备为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RSU)。该RSU可以是支持V2X应用的固定基础设施实体,可以与支持V2X应用的其他实体交换消息。另外,AN设备还可以包括云接入网(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CloudRAN)系统中的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此时,该AN设备协调对空口的属性管理。本申请实施例对AN设备不作限定。
首先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主要应用于UE aggregation场景,这种场景下remote UE又可称为业务终端/业务用户(Service UE,SUE),relay UE又可称为协作终端或协作用户(Collaborative UE,CUE)。本申请以remote UE和relay UE统一描述。remote UE和relay UE之间可以通过3GPP链路连接,也可以通过非3GPP的理想链路进行连接,例如,remote UE和relay UE之间可以通过有线、WIFI、蓝牙等理想链路进行通信。
此外,本申请所说的多链路和multi-path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也可以理解为配置multi-path。应说明,本申请所说的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其实就是为远端终端配置一条基于中继与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的非直通链路和一条直接与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的直通链路。
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通信系统包括远端终端10、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20和接入网设备30。其中,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20是与远端终端10配对的中继终端,即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10中的任意一个中继终端20都有可能作为远端终端10的目标中继终端,为远端终端提供中继服务。进一步地,任意一个中继终端20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状态可以为连接态,也可以为IDLE态或者INACTIVE,即INACTIVE态。本申请重点讨论中继终端20的RRC状态处于非连接态的情况。
基于图5示出的通信系统,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远端终端10向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20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相应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20与接入网设备建立RRC连接,并获取接入网设备30分配的标识,然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20向远端终端10发送接入网设备分配的标识。远端终端再获取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后,向接入网设备30发送第一请求信息,其中,第一请求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20的标识,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接入网设备30为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相应地,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第一请求信息后,会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20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并向远端终端10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为远端终端10配置通过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此外,第一配置信息中还可以包括远端终端10在直连链路上的配置信息,用于重配远端终端10原有的直连链路。此外,接入网设备30也会向目标中继终端发送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上述非直通链路。最后,远端终端10基于第一配置信息可通过目标中继终端的非直通链路与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同时,通过直通链路与接入网设备直接进行通信。
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在远端终端10决策配置多链路时,远端终端10会先向配对的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20发送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提前触发中继终端进入连接态,然后中继终端将建立连接态的标识发送给远端终端,并由远端终端上报给接入网设备,这样接入网设备就可以从处于连接态的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为远端终端配置目标中继终端,建立非直通链路。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当中继终端处于IDLE状态或者INACTIVE状态时,如何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的技术空白。
基于图5示出的通信系统,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远端终端10获取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20的RRC连接状态;然后远端终端10根据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请求信息,其中,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接入网设备30为远端终端10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相应地,接入网设备30获取到第二请求信息后,基于第二请求信息,确定与远端终端配对的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20。然后,接入网设备30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20确定出目标中继终端。最后,接入网设备30向远端终端10发送第三配置信息,第三配置信息用于为远端终端配置通过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当然,第三配置信息还包括远端终端在直连链路上的配置信息,用于重配远端终端原有的直连链路。此外,接入网设备30也会向目标中继终端发送第四配置信息,第四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上述非直通链路。最后,远端终端10基于第三配置信息可通过目标中继终端的非直通链路与接入网设备30进行通信;同时,通过直通链路与接入网设备直接进行通信。
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图5示出的通信系统。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内容:
601:远端终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六请求信息。
应说明,远端终端发送第六请求信息之前,决策出需要请求接入网设备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multi-path)。可选地,远端终端基于所述远端终端的通信状态与阈值之间的关系,决策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非直通链路,即配置多链路,其中,所述阈值由所述远端终端确定或者由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其中,通信状态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上行速率、上行带宽、丢包率以及在直通链路上的信号质量。
示例性的,通信状态与阈值之间的关系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上行速率小于第一阈值;上行带宽小于第二阈值;丢包率大于第三阈值;在直通链路上的信号质量小于第四阈值。其中,上述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以及第四阈值是由远端终端确定的。具体地,可以由远端终端的应用层确定,或者由远端终端的接入层(Access stratum,AS层)基于实现决定。
可选地,端终端侧自主决策需要配置多链路。
具体来讲,远端终端自主感知到当前的通信状态不能满足上层业务需求,或者,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不能达到业务要求时,自主决策需要配置多链路。
举例来说,当预设条件为上行速率时,远端终端会监测当前的上行速率,自主感知到上行速率相对较小时,即上行速率小于第一阈值时,决策需要配置多链路。
可选地,远端终端决策需要配置多链路,可以由远端终端侧与接入网设备侧相互配合。
示例性的,接入网设备可以为每种预设条件配置相应的阈值,即上述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以及第四阈值是由接入网设备所配置的。具体地,远端终端会监测当前的通信状态,当监测到通信状态超过接入网设备所配置的阈值时,则决策需要配置多链路。
应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以及第四阈值中的部分可以由远端终端自主确定,另一部分可以由接入网设备配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以及第四阈值也可以由协议预定义。
可选地,远端终端决策需要配置多链路可以基于接入网设备的指示实现。
示例性的,接入网设备可以监测远端终端的通信状态,当监测到通信状态满足上述预设条件时,接入网设备向远端终端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远端终端需要配置多链路。相应地,远端终端接收到指示信息后,确定出需要配置多链路,相应地远端终端可以基于接入网设备的指示上报中继终端的信息,以配置多链路。
示例性的,上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为与远端终端配对的所有中继终端。
具体来说,当远端终端决策需要配置多链路时,可以获取与该远端终端配对的所有候选中继终端,将该所有候选中继终端作为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也就是说,远端终端不去对配对的候选中继终端进行区分和筛选。
示例性的,上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是远端终端基于所有候选中继终端的信息和/或每个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状态,从候选中继终端中选择的;候选中继终端的信息包括候选中继终端的负载,剩余电量,Uu口连接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远端终端可以通过与每个候选中继终端的通信链路获取每个候选中继终端的RRC状态和/或每个终端的性能状况。其中,远端终端与每个候选中继终端的通信链路可以是3GPP链路(如sidelink)或者非3GPP链路,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远端终端可以选择所有候选中继终端中性能状况较优的N个候选中继终端作为中继终端,得到上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
可选地,远端终端可以将候选中继终端中RRC状态为非连接态的候选中继终端作为中继终端,得到上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
可选地,远端终端可以将候选中继终端中性能状况符合条件的候选中继终端作为中继终端,得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例如,性能状况为负载时,可以将负载小于第五阈值的候选中继终端作为中继终端。
可选地,远端终端还可以将所有中继终端中RRC状态为非连接态,且性能状况符合条件的候选中继终端作为中继终端,得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
在实际应用中,远端终端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从配对的中继终端中选择一个或者多个中继终端,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本申请中主要以远端终端选择所有中继终端作为中继终端为例进行说明,即远端终端会向配对的所有候选中继终端发送第六请求信息。
应说明的是,当与远端终端配对的所有候选中继终端的数量仅有一个时,远端终端可以直接将这个候选远端终端作为中继终端,不再筛选;也可以基于上述的选择方式,确定是否将这个候选中继终端作为中继终端。可以理解的是,若基于上述的选择方式,不将这个候选中继终端作为中继终端,即此时没有适合为候选远端终端作为中继的终端,远端终端也就不会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六请求信息,也不会请求接入网设备配置多链路,即放弃建立多链路。
其中,第六请求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和/或第六指示信息,第六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接入网设备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其中,第六指示信息可以为一个1bit的指示信息或者一个default值等等。
可选地,第六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接入网设备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
具体地,当第六请求信息包括第六指示信息时,则远端终端可通过该第六请求信息请求接入网设备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例如,该第六请求信息为专用请求配置多链路的信息,当接入网设备接收到该第六请求信息时,则可确定出需要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当第六请求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时,则远端终端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请求接入网设备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例如,可规定一些特殊的终端标识用于请求配置多链路。因此,当远端终端确定使用上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配置多链路时,则可以将上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即特殊标识)发送给接入网设备,这样接入网设备就可以基于上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当第六请求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和第六指示信息时,则远端终端通过第六指示信息请求接入网设备进行多链路配置,通过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指示接入网设备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示例性的,元旦可复用已有的消息,比如在RRC消息携带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和第六指示信息,这样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这个RRC消息后,可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为远端终端进行多链路配置。
602:接入网设备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确定目标中继终端。
应说明,若第六请求信息中包括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则接入网设备可直接基于该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确定目标中继终端。若第一指示信息不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时,则接入网设备需要先确定出上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然后再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下文会详细介绍如何确定上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在此不做过多描述。
603:接入网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十一配置信息,第十一配置信息用于为远端终端通过目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的非直通链路。
其中,第十一配置信息用于为远端终端配置通过目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的非直通链路。可选择地,第十一配置信息还可以包含远端终端直接与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的直通链路的重配置信息。
示例性的,该第十一配置信息包括无线承载、直连链路以及非直连链路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指示remote UE的哪些无线承载数据在直连链路上进行传输,哪些无线承载数据在非直连链路上进行传输;以及端到端PDCP层配置参数,直连链路上的remote UE和基站之间的RLC承载配置等。
特别地,当与远端终端配对的中继终端为多个,也就是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数量为多个时,如果接入网设备只为远端终端配置链路参数,则远端终端并不知道接入网设备所选择的目标中继终端是哪个,也就无法知道通过哪个中继终端去进行非直通链路的通信。因此,第十一配置信息还包括目标中继终端的标识。即接入网设备通过目标中继终端的标识指示远端终端选择哪个中继终端进行非直通链路的通信。
604:接入网设备向目标中继终端发送第十二配置信息,第十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非直通链路。
其中,第十二配置信息用于在目标中继终端侧为远端终端配置通过目标中继终端和基站进行通信的非直通链路。
示例性的,第十二配置信息包括remote UE的无线承载和Uu口上的用户设备中继无线承载通道(Uu relay RLC channel)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Uu Relay RLC channel的配置参数。
特别的,当一个relay UE可以为多个远端终端提供中继时,若只是单纯的给该目标中继终端配置了链路参数,该目标中继终端并不知道为哪个远端终端使用这个链路参数进行中继。因此,第十二配置信息包括远端终端的标识,接入网设备将远端终端的标识配置给目标中继终端,可通过远端终端的标识指示该目标中继终端是作为哪个远端终端的中继。这样目标中继终端在为其中一个远端终端进行中继时,则可使用与该远端终端对应的链路参数进行中继。
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图5示出的通信系统。本实施例与图6示出的相同内容,在本实施例中不再重复描述。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内容:
701:远端终端分别向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发送第五指示信息,其中,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同样的,远端终端分别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五指示信息之前,也需要决策出请求接入网设备配置多链路,可参见步骤601的远端终端决策需要配置多链路的过程,不再叙述。
702: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首先说明,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与远端终端所配对的所有中继终端中,有部分中继终端在远端终端发送第五指示信息之前,已经处于连接态。因此,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会基于该中继终端的RRC状态确定是否与接入网设备建立RRC连接。
具体来讲,若某个中继终端在接收到第五指示信息之前,就已经与接入网设备建立RRC连接,则该中继终端在接收到第五指示信息后,继续保持与接入网设备的RRC连接即可,无需与接入网设备建立RRC连接;若该中继终端在接收到第五指示信息之前,未与接入网设备建立RRC连接,即该中继终端处于IDLE状态或者INACTIVE状态,则该中继终端在接收到第五指示信息后,会与接入网设备建立RRC连接。
下面以任意一个处于空闲态或者非激活态的中继终端为例,说明本申请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RRC连接的过程。
示例性的,中继终端接收到第五指示信息后,会按照3GPP中RRC建立流程,与接入网设备建立RRC连接。具体地,中继终端先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建立请求(RRCSetup Request)消息,请求与接入网设备建立RRC连接;然后接入网设备给中继终端回复RRC连接建立(RRC setup)消息,与中继终端建立RRC连接;最后,中继终端向接入网设备反馈无线资源控制建立完成(RRC Setup Complete)消息,告知接入网设备完成RRC建立。
目前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在建立RRC连接时,会在RRC Setup Request消息配置原因值(cause value),通过该cause value指示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RRC连接的原因。例如,当终端所携带的cause value为emergency时,指示终端建立RRC的原因是有紧急业务需求。相比较现有的RRC建立过程,本申请中继终端建立RRC连接的目的是作为远端终端的中继,以转发远端终端的信令或者数据。因此,为了适配性的解释中继终端建立RRC连接的目的,本申请给出了中继终端设置cause value的规则。因此本申请所提到的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RRC连接的过程,均需要在RRC Setup Request携带原因值,且后续提到的原因值均可以参见此处的原因值设置过程。
下面叙述本申请中继终端设置cause value的过程。
可选地,中继终端基于远端终端的指示,配置RRC Setup Request消息中的causevalue。具体地,在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RRC连接之前,远端终端先生成一个causevalue,例如,可以从多个候选cause value中或者从现有协议中定义的cause value中选择一个cause value。然后,远端终端向中继终端发送这个cause value,中继终端接收到远端终端指示的cause value后,会将该cause value配置为RRC Setup Request消息中的causevalue。示例性的,远端终端可以在第五指示信息中携带该cause value,即通过第五指示信息将该cause value发送给远端终端。
可选地,中继终端自主配置RRC Setup Request消息中的cause value。具体地,远端终端在发送RRC Setup Request,从现有协议中定义的cause value中自主选择一个cause value,将该cause value作为RRC Setup Request消息中的cause value。例如,每次总是应用一个固定的cause value;或者,从多个候选cause value值中或者从现有协议中定义的cause value中选择一个作为该cause value。
在中继终端自主配置RRC Setup Request消息中的cause value的情况下,在一实施方式中,若中继终端接收到远端终端所指示的cause value,中继终端可以完全忽略远端终端的指示,自主配置cause value,即中继终端从多个候选原因值中确定一个原因值。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中继终端接收到远端终端所指示的cause value,先确定远端终端指示的cause value是否为特定的cause value,若是,则将远端终端指示的cause value设置为RRC Setup Request消息中的cause value;若否,则允许忽略远端终端的指示,中继终端从现有协议中定义的cause value中自主选择一个cause value,设置RRC SetupRequest消息中的cause value。
其中,特定的cause value可以是用于指示紧急业务需求的cause value。例如,特定的cause value包括但不限于:远端终端给中继终端发送的emergency、mps-priorityaccess或者mcs-priority access。
示例性的,上述多个候选cause value包括但不限于:
Emergency,highPriorityAccess,mt-Access,mo-Signalling,mo-Data,,mo-VoiceCall,mo-VideoCall,mo-SMS,mps-PriorityAccess,mcs-PriorityAccess,spare1,spare2,sspare3,spare4,spare5,spare6。
在一实施方式中,专门定义新的cause value值,用于指示relay UE建立RRC连接的原因是为remote UE提供中继服务或者用于为remote UE建立multi-path。
应说明的是,中继终端与接入网络设备进行RRC连接的目的,主要是作为远端终端的中继,以转发远端终端的信令或者数据,也就是说,不是传输自己的业务数据。故中继终端在建立RRC连接后,需要跳过统计准入控制(Unified access control,UAC),即中继终端不会根据系统消息判断是否可以接入接入网设备或者接入接入网设备下的小区,从而保证中继终端可以成功接入接入网设备,可以为远端终端转发数据或者信令。
可以理解的是,后续提到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RRC连接过程,都需要跳过UAC过程。
703:远端终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五请求信息。
首先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可以获取到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配对信息。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五指示信息可以为一个指示信息,例如,该指示信息可以是一个1bit的指示信息或者default值等等,即第五请求信息中可以不携带中继终端的标识,远端终端只是请求接入网设备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的情况,故本申请实施例会详细介绍,接入网设备如何自主获取与远端终端配对的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
应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701和步骤703可以是并行执行,这两个步骤的执行过程并无先后时序,即远端终端在触发中继终端进入连接态的同时,可以请求接入网设备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
704:接入网设备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
接入网设备获取到第五请求信息后,可获取与远端终端配对的所有中继终端。当远端终端触发进入连接态的中继终端是配对的所有中继终端,则接入网设备所确定出的配对的所有中继终端即为上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两者是一致的,不再区分。
示例性的,接入网设备可从核心网获取与远端终端配对的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例如,核心网中存储有各个remote UE和relay UE之间的配对信息,即remote UE的标识与该remote UE配对的relay UE的标识之间的配对信息,其中,remote UE的标识和relay UE的标识包括但不限于用户隐藏标识(Subscription Concealed Identifier,SCI),用户永久标识(subscription permanent identifier,SUPI)。因此,接入网设备可基于远端终端的标识,从核心网处获取与该远端终端配对的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
进一步地,接入网设备可基于每个中继终端的信息,确定出目标中继终端,例如,可以将性能状况最好的中继终端作为目标中继终端。
可选地,接入网设备可以在与每个中继终端建立RRC连接后,通过RRC消息从每个中继终端获取每个中继终端的信息。
705:接入网设备向远端终端发送第九配置信息。
其中,第九配置信息的内容可参见步骤603中第十一配置信息中所携带的内容,在此不做过多描述。
706:接入网设备向目标中继终端发送第十配置信息。
其中,第九配置信息的内容可参见步骤604中第十二配置信息中所携带的内容,在此不做过多描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接入网设备在确定出目标中继终端后,可释放该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除该目标中继终端之外的中继终端的RRC连接。进一步地,接入网设备可根据该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除该目标中继终端之外的中继终端自己的业务情况,确定是否释放该中继终端的RRC连接。例如,当该中继终端当前有业务传输需求,则可以不释放该中继终端的RRC连接,当该中继终端当前没有业务传输需求,则释放与该中继终端的RRC连接。
应说明,后续涉及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RRC连接,若该中继终端不是目标中继终端,则接入网设备也都会根据该中继终端的业务情况,确定是否该中继终端的RRC,后续不再赘述。
应说明,图7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的方式,是由remote UE请求配置流程,而且只是单纯的请求配置多链路,无需remote UE上报与自己配对的relay UE,主要依赖于接入网设备可以直接获取到remote UE和relay UE的配对信息。下面介绍若由remote UE上报与自己配对的relay UE配置多链路的过程。
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6和图7中所示出的相同内容不再重复描述。该方法应用于图5示出的通信系统。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内容:
801:远端终端向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首先说明,远端终端在向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也会先从与该远端终端配对的候选终端选取出该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
示例性的,远端终端获取与所述远端终端配对的候选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和/或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信息,其中,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信息包括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负载,剩余电量以及用户设备接口连接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和/或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信息,从所述候选中继终端中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具体可参见步骤601中的内容,不再详细叙述。
同样,远端终端也会先决策请求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示例性的,远端终端基于所述远端终端的通信状态与阈值之间的关系,决策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所述非直通链路,其中,所述阈值由所述远端终端确定或者由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其中,所述通信状态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上行速率、上行带宽、丢包率以及在直通链路上的信号质量。同样,可参见步骤601中的内容,不再详细叙述。
802: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其中,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的每个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RRC连接,以及设置cause value,以及UAC,可参照步骤702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RRC连接的过程,不再叙述。
其中,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给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包括第二原因值,所述第二原因值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为所述远端终端提供中继服务。
示例性,当第一指示信息中携带第一原因值时,将所述第一原因值作为所述第二原因值;或者,当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携带所述第一原因值,且所述第一原因值为紧急业务相关的原因值时,将所述第一原因值作为所述第二原因值;或者,从多个候选原因值中确定一个原因值作为所述第二原因值。或者,第二原因值为协议定义的用于指示中继终端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是用于提供中继服务的原因。
应说明,中继终端设置原因值的过程可参考步骤702中的设置过程,不再叙述。
803:远端终端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接收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其中,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后,接入网设备为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分配的。
示例性的,每个中继终端的标识可以是接入网设备分配给每个中继终端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
804:远端终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示例性的,远端终端接收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后,可将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上报给接入网设备,从而便于接入网设备确定出与远端终端配对的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
可选地,第一请求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
示例性的,该第一请求信息为专用请求配置多链路的信息,当接入网设备接收到该第一请求信息时,则可确定出需要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因此,远端终端可以在第一请求信息中携带上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上报给接入网设备。这样接入网设备再接收到该第一请求信息后,可确定出远端终端需要配置多链路,然后基于上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出目标中继终端,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请求信息还可以复用现有的信息,但是远端终端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请求接入网设备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例如,可规定一些特殊的终端标识用于请求配置多链路。因此,当远端终端确定使用上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配置多链路时,则可以将上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即特殊标识)发送给接入网设备,请求接入网设备基于上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出目标中继终端,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可选地,当复用现有的信息时,还可以在第一请求信息中携带指示信息,即该第一请求信息还包括指示信息,远端终端通过该指示信息请求接入网设备进行多链路配置,通过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指示接入网设备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示例性的,可复用已有的消息,比如,RRC消息,在RRC消息携带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和第一指示信息,这样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这个RRC消息后,可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为远端终端进行多链路配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请求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但是,由于每个中继终端返回给远端终端标识的时间可能是不同的。这样远端终端就没法同时拿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针对这种情况,远端终端可以定时上报第一请求信息,每次定时时间到来时,上报当前所获取到的中继终端的标识,当上报一定数量的周期后,就不再上报第一请求信息;或者,当累积的中继终端的标识的数量满足要求时,也停止上报第一请求信息;或者,上报预设次数的第一请求信息后,就不再上报第一请求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虽然远端终端触发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进入连接态,但是,并不是每个中继终端都完全适合作为远端终端的中继终端,比如,某个中继终端在进入连接态后,突然新增了业务需求,需要使用大量的通信资源传输自己的业务,已经没有太多能力去转发远端终端的数据,故此时该中继终端不再适合作为中继。因此远端终端可以从上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选择部分中继终端上报给接入网设备,这个时候第一请求信息就不再是上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而是上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的部分中继终端的标识。
可选地,远端终端可以通过与每个中继终端的通信链路获取每个中继终端的信息。然后基于每个中继终端的性能信息,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选择适配的部分中继终端上报给接入网设备。其中,每个中继终端的信息包括每个中继终端的负载,剩余电量,Uu口连接质量,无线资源控制状态中的一种或多种。
应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以远端终端将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上报给接入网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应说明的是,由于中继终端的标识是由接入网设备分配的,即接入网设备知道每个标识所对应的中继终端是哪个,所以,当远端终端将每个第一中继终端的标识上报给接入网设备之后,接入网设备就可以将远端终端和至少一个中继终端配对成功。
可选地,第一请求信息还包括包括第一原因值,所述第一原因值用于指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为所述远端终端提供中继服务。或者,所述第一原因值作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所使用的原因值。
可选地,该第一请求信息还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信息;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负载,剩余电量以及用户设备接口连接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805:接入网设备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
相应地,接入网设备基于远端终端发送的中继终端的标识,确定出与远端终端配对的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
示例性的,接入网设备可以基于每个中继终端的信息,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可以在每个中继终端建立RRC连接后,直接从每个中继终端获取每个中继终端的信息;端终端可以通过每个中继终端之间的通信链路获取每个中继终端的信息,然后将每个中继终端的信息上报给接入网设备。例如,第一请求信息还包括每个中继终端的信息。
可选地,接入网设备还可以向核心网查询远端终端和一个或者多个中继终端之间的配对关系,进行确认。
806:接入网设备向远端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其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可选择地,第一配置信息还可以包含远端终端直接与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的直通链路的重配置信息
示例性的,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无线承载、直连链路以及非直连链路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指示remote UE的哪些无线承载数据在直连链路上进行传输,哪些无线承载数据在非直连链路上进行传输;以及端到端PDCP层配置参数,直连链路上的remote UE和基站之间的RLC承载配置等。
进一步地,第一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目标中继终端的标识。
此外说明,关于第一配置信息的更详细说明,可以参见步骤603中对第十一配置信息的说明,两者类似,不再叙述。
807:接入网设备向远目标中继终端发送第二配置信息。
其中,第二配置信息用于为远端终端配置通过目标中继终端的非直通链路。
示例性的,第二配置信息包括remote UE的无线承载和Uu口上的用户设备中继无线承载通道(Uu relay RLC channel)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Uu Relay RLC channel的配置参数。
进一步地,第二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远端终端的标识。
此外说明,关于第二配置信息的更详细说明,可以参见步骤604中对第十二配置信息的说明,两者类似,不再叙述。
图8中远端终端通过上报中继终端的C-RNTI,向接入网设备上报自己所选择的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接入网设备基于远端终端上报的中继终端,确定出目标中继终端,以及配置多链路。实际应用中,中继终端的标识也可以由远端终端来配置,下面结合图9,说明远端终端为中继终端配置标识,来配置多链路的过程。
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链路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6~图8中所示出的相同内容不再重复描述。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内容:
901:远端终端为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分配标识。
同样的,远端终端在为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分配标识之前,也会先从与该远端终端配对的候选终端选取出该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选择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过程,可参见步骤601中远端终端选择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过程,不再叙述。
同样的,远端终端为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分配标识之前,需要决策请求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远端终端决策请求配置多链路的过程,可参见步骤601中远端终端决策请求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
902:远端终端向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其中,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第三指示信息包括远端终端为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分配的标识。
示例性的,远端终端先为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分配一个标识,然后将该标识发送给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示例性的,远端终端可以在第三指示信息携带为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分配的标识。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通过其他消息将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发送给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本申请只是以将标识携带在第二指示信息中为例进行说明。
可选地,远端终端可以为中继终端所分配的标识可以为索引值(index),即远端终端为每个中继终端分配一个索引值作为该中继终端的标识。
可选地,远端终端还可以将自己的标识分配给中继终端,作为中继终端的标识。例如,远端终端可以将自己的C-RNTI分配给中继终端,或者,远端终端为生成一个ID分配给中继终端。应说明的是,若远端终端将自己的C-RNTI分配给中继终端,由于接入网设备是知道远端终端的C-RNTI,则在步骤804中,可以不用向接入网设备上报自己的C-RNTI。
应说明的是,当一个relay UE可以为多个远端终端中继时,则可能会有多个远端终端给这个relay UE分配相同的索引值,这个时候光依靠索引值,接入网设备无法将relayUE和remote UE配对起来(因为会有多个远端终端给接入网设备发送了相同的索引值)。因此,针对一个relay UE可以为多个远端终端中继的情况,单纯的分配索引值并无法将remote UE和relay UE配对起来,此时远端终端可以将自己的标识和生成的索引值同时分配给中继终端,这样多个远端终端所分配的标识就会是不同的,从而成功将remote UE和relay UE配对。
应说明的是,当一个remote UE所配对的relay UE为多个的时候,若为relay UE分配的标识为remote UE的标识,这个时候这些relay UE的标识都是相同的,那么接入网设备最后所选择的目标中继终端的标识,也会是这个标识,将这个标识配置给remote UE,对于remote UE来说,并无法知道这个目标中继终端是与自己配对的多个relay UE中的哪个。因此,针对一个remote UE所配对的relay UE是多个的情况,本申请中远端终端可以将自己的标识和生成的索引值同时分配给中继终端,这样每个中继终端所拿到的标识是不同的,这样remote UE就可以区分出接入网设备所选择的目标中继终端是哪个。
903: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其中,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的每个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RRC连接,以及设置cause value,以及UAC,可参照步骤702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RRC连接的过程,不再叙述。
904: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远端终端为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分配的标识。
示例性的,每个中继终端在与接入网设备建立RRC连接的过程中,将远端终端为每个中继终端分配的标识发送给接入网设备。可选地,每个中继终端可以在该中继终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的RRC建立完成消息中携带该标识,实现将该标识发送给接入网设备。当每个中继终端通过RRC建立完成消息将每个中继终端的标识发送给接入网设备时,步骤902和步骤903都是中继终端建立RRC连接的过程。
此外,中继终端还可以通过其他消息将标识发送给接入网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905:远端终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请求信息,第三请求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第三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接入网设备为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可选地,远端终端通过第三请求信息请求接入网设备配置非直通链路的方式,与上述远端终端通过第二请求信息请求接入网设备配置非直通链路的方式类似,不再叙述。
首先说明,由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是由远端终端分配的,即使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将这个标识发送给了接入网设备,但是对于接入网设备来说,并不知道这个标识是由谁分配的。因此,为了能够让接入网设备将远端终端和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配对,远端终端还需要将自己所分配到的标识上报给接入网设备。也正是因为是由远端终端分配标识,故步骤904和步骤902无先后关系,可以一起执行。
示例性的,远端终端可以通过在第三请求信息中携带每个中继终端的标识将每个中继终端的标识同步给接入网设备。
906:接入网设备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确定确定目标中继终端。
示例性的,每个中继终端将远端终端分配的标识发送给了接入网设备,同时,远端终端也将自己给中继终端分配的标识发送给了接入网设备。这样接入网设备就可以将发送的标识相同的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进行关联匹配,即将远端终端和上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关联,从而接入网设备会从上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为远端终端确定目标中继终端。
907:接入网设备向远端终端发送第五配置信息。
其中,第五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可选择地,第五配置信息还可以包含远端终端直接与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的直通链路的重配置信息
示例性的,第五配置信息包括无线承载、直连链路以及非直连链路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指示remote UE的哪些无线承载数据在直连链路上进行传输,哪些无线承载数据在非直连链路上进行传输;以及端到端PDCP层配置参数,直连链路上的remote UE和基站之间的RLC承载配置等。
进一步地,第五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目标中继终端的标识。
此外说明,关于第一配置信息的更详细说明,可以参见步骤603中对第十一配置信息的说明,两者类似,不再叙述。
的内容可以参考步骤603中的内容,不再重复描述。
908:接入网设备向目标中继终端发送第六配置信息。
其中,第六配置信息用于为远端终端配置通过目标中继终端的非直通链路。
示例性的,第二配置信息包括remote UE的无线承载和Uu口上的用户设备中继无线承载通道(Uu relay RLC channel)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Uu Relay RLC channel的配置参数。
进一步地,第六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远端终端的标识。
此外说明,关于第六配置信息的更详细说明,可以参见步骤604中对第十二配置信息的说明,两者类似,不再叙述。
图7~图9示出的链路配置过程,远端终端都是根据特定的上报方式,请求接入网设备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比如,基于中继终端的C-RNTI请求配置多链路;或者,分配索引值的方式请求配置多链路。也就是说,远端终端发送给接入网设备的请求信息的类型是固定的,并不会基于中继终端的RRC状态,选择适配的请求信息内容,请求接入网设备配置多链路。下面结合图10,说明远端终端基于中继终端的RRC状态配置多链路的过程。
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链路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6~图9中所示出的相同内容不再重复描述。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内容:
1001:远端终端获取一个或者多个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状态。
同样的,远端终端在为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分配标识之前,也会先从与该远端终端配对的候选终端选取出该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选择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过程,可参见步骤601中远端终端选择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过程,不再叙述。
同样的,远端终端为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分配标识之前,需要决策请求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远端终端决策请求配置多链路的过程,可参见步骤601中远端终端决策请求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
示例性的,远端终端通过与中继终端之间的通信链路获取每个中继终端的RRC状态。
或者,远端终端从一个或者多个中继终端获得接入网设备分配的中继终端的标识,根据是否能够获得中继终端的标识来确定中继终端的RRC状态。
1002:远端终端根据一个或者多个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状态,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请求信息,其中,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接入网设备为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可选地,若一个或者多个中继终端的RRC状态均为连接态,则第一请求信息包括中继终端的标识(如C-RNTI);或者,第一请求信息包括每个中继终端的标识(即C-RNTI)和第一指示信息。也就是说,远端终端通过获取中继终端的RRC状态来确定第一请求信息中携带的内容,当中继终端的RRC状态为连接态时,可在第一请求信息中携带中继终端的C-RNTI,请求接入网设备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并且接入网设备可以获取到该中继终端的C-RNTI,确定出与该远端终端配对的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且可确定该一个或多个中继终中继终端处于连接态,则可以直接为远端终端进行多链路配置。
可选地,若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任意一个中继终端的RRC状态为IDLE状态或者INACTIVE状态,则第一请求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此外,若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存在RRC状态为IDLE状态或者INACTIVE状态的中继终端,远端终端可以自主决策第一请求信息中的内容。例如,远端终端忽略IDLE状态或者INACTIVE状态的中继终端,则第一请求信息包括处于连接态的中继终端的标识,即仅在第二请求信息中携带处于于连接态的中继终端的标识;或者,远端终端决策第一请求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1003: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二请求信息,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
应说明的是,当第二请求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接入网设备基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先确定出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然后再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具体可参见步骤805中接入网设备确定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过程,不再叙述;
当第二请求信息包括用于请求为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的指示信息时,即不包含标识时,响应于第二请求信息,从核心网获取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然后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具体可参见步骤704中接入网设备确定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过程,也不再叙述。
1004:接入网设备向远端终端发送第三配置信息,其中,第三配置信息用于为远端终端配置通过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其中,第三配置信息可参照上述的第一配置信息中的内容,不再叙述。
1005:接入网设备向目标中继终端发送第四配置信息,其中,第四配置信息用于配置非直通链路。
其中,第四配置信息与上述第二配置信息类似,不再叙述。
应说明的是,若远端终端接收到第三配置信息时,目标中继终端处于IDLE或者INACTIVE,则远端终端可以向目标中继终端发送指示信息,触发目标中继终端进入连接态,远端终端触发目标中继终端进入连接态的方式,与上述远端终端触发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进入连接态的方式类似,不再叙述。
应说明,若目标中继终端已处于连接态,此时远端终端也就不会向目标中继终端发送该指示信息。
可选地,触发目标中继终端进入连接态的指示信息包括远端终端的标识。
需要解释的是,存在一个中继终端为远端终端服务的情况,故接入网设备也有可能将该目标中继终端分配给其他远端终端,作为其他远端终端的中继,如果目标中继终端只是单纯的告知接入网设备自己需要进行中继服务,接入网设备并不能为该目标中继终端配置链路参数。因此,远端终端还可以通过该指示将自己的标识发送给目标中继终端,这样目标中继终端将这个标识上报给基站,基站就能够确定出该目标中继终端所服务的远端终端。
下面结合图11叙述remote UE只跟一个relay UE配对时,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的情况。
参阅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链路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链路配置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1101:远端终端获取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状态。
示例性的,远端终端通过与中继终端之间的通信链路获取每个中继终端的RRC状态。
或者,远端终端从中继终端获得接入网设备分配的中继终端的标识,根据是否能够获得中继终端的标识来确定中继终端的RRC状态。
1102:远端终端根据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状态,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请求信息,其中,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接入网设备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
可选地,若继终端的RRC状态为连接态,则第二请求信息包括中继终端的标识(如C-RNTI);或者,第二请求信息包括中继终端的标识(即C-RNTI)和指示信息。也就是说,远端终端基于中继终端的RRC状态来确定第二请求消息的内容,当中继终端的RRC状态为连接态时,可在第二请求信息中携带中继终端的C-RNTI,请求接入网设备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并且接入网设备可以获取到该中继终端的C-RNTI,确定出与该远端终端配对中继终端,且可确定该中继终中继终端处于连接态,则可以直接为远端终端进行多链路配置。
可选地,若中继终端中为IDLE状态或者INACTIVE状态,则第二请求信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一个default value或者一个1bit的指示信息,专门用于指示基站为远端终端配置非直连链路。
1103: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请求信息,并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
应说明的是,若第二请求信息包括中继终端的标识,则接入网设备可以参照步骤805中接入网设备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的过程,不再叙述;若第二请求信息包括用于请求接入网设备进行多链路配置的指示信息,则接入网设备可以参照步骤704中接入网设备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的过程。
1104:接入网设备向远端终端发送第三配置信息,其中,该第三配置信息包括目标中继终端的标识。
第三配置信息可参见上述第一配置信息,不再叙述。
1105:远端终端向目标中继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其中,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应说明的是,若目标中继终端已经处于连接态,也就是说远端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信息包括中继终端的标识时,此时远端终端也就不会向目标中继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即不会再执行步骤1105中的内容。
其中,第三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远端终端的标识。
1106:目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同样的,目标中继终端也与接入网设备建立RRC连接。若中继终端在1005中接收到了远端终端的标识,中继终端将远端终端发送给自己的远端终端的标识发送给接入网设备。例如,目标中继终端通过RRC建立完成消息将远端终端的标识发送给接入网设备。Causevalue那些方案如上。
1107:接入网设备向目标中继终端发送第四配置信息。
第四配置信息可参见上述第二配置信息,不再叙述。
同样的,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目标中继终端发送的远端终端的标识后,就可以确定出该目标中继终端是作为哪个远端终端的中继,从而可以给该目标中继终端配置相应的链路参数,下发相应的第四配置信息
上述实施例都是由remote UE先触发与自己配对的relay UE进入连接态,并不会关注接入网设备所选择的目标中继终端是哪个,下面介绍一种先由接入网设备给remoteUE配置目标中继终端,然后再由remote UE触发特定的目标中继终端进入连接的过程。
参阅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链路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内容:
1201:远端终端为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分配标识。
其中,远端终端选择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方式,与上述选择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方式类似,不再叙述;远端终端为每个第三中继终端分配标识的方式,与上述远端终端为每个中继终端分配标识的方式类似,也不再叙述。
1202:远端终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息,其中,该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接入网设备为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多链路,第三请求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
1203:接入网设备向远端终端发送配置信息。
其中,该配置信息用于为远端终端配置通过目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的非直通链路以及直通链路,配置信息包括目标中继终端的标识,且目标中继终端为接入网设备基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的。
其中,接入网设备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选择目标中继终端的方式,与步骤805中接入网设备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选择目标中继终端的方式类似,不再叙述。
1204:远端终端向目标中继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其中,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示例性的,远端终端可以基于步骤1203中的配置信息中的目标中继终端的标识,可确定出接入网设备所选择的目标中继终端是哪个,然后向该目标中继终端发送该指示信息。
1205:目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示例性的,目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与步骤702中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RRC连接的方式类似,不再叙述。
1206:目标中继终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远端终端分配的标识。
示例性的,目标中继终端将自己的标识发送给接入网设备,这样接入网设备就可以知道目标中继终端是为哪个远端终端进行中继。其中,目标中继终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远端终端分配的标识的方式,与步骤904中中继终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标识的方式类似。
可选地,与目标中继终端可以通过RRC建立完成消息,将远端终端分配的标识发送给接入网设备。此时,步骤1305和步骤1306都是目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RRC连接的过程。
1207:接入网设备向目标中继终端发送配置信息。
其中,该配置信息用于为远端终端配置通过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上述实施例中,都是由remote UE请求接入网设备配置多链路,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由relay UE请求接入网设备为remote UE配置多链路。下面结合图13,并且以与远端终端配对的中继终端为一个为例,介绍由relay UE请求接入网设备为remote UE配置多链路的过程。
参阅图13,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链路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内容:
1301:远端终端向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发送第四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以及指示中继终端向接入网设备请求为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
同样的,远端终端在为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分配标识之前,也会先从与该远端终端配对的候选终端选取出该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选择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过程,可参见步骤601中远端终端选择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过程,不再叙述。
同样的,远端终端为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分配标识之前,需要决策请求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远端终端决策请求配置多链路的过程,可参见步骤601中远端终端决策请求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
可选地,远端终端还可以将远端终端的标识发送给接入网设备。其中,远端终端的标识包括远端终端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和/或远端终端为远端分配的标识。
应说明的是,当remote UE和relay UE一一配对时,则可以不用将远端终端的标识发送给接入网设备。
1302: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其中,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的每个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RRC连接,以及设置cause value,以及UAC,可参照步骤702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RRC连接的过程,不再叙述。
1303: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四请求信息,其中,第四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接入网设备为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四请求信息请求接入网设备为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的方式,与步骤804中远端终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的方式类似,不再叙述。
可选地,该第四请求信息还包括远端终端的标识。同样,若当remote UE和relayUE一一配对时,则不需要携带远端终端的标识,可以直接请求为远端终端配置多链路即可。
1304:接入网设备向远端终端发送第七配置信息,其中,第七配置信息用于为远端终端配置通过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第七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可选择地,第七配置信息还可以包含远端终端直接与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的直通链路的重配置信息
示例性的,第七配置信息包括无线承载、直连链路以及非直连链路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指示remote UE的哪些无线承载数据在直连链路上进行传输,哪些无线承载数据在非直连链路上进行传输;以及端到端PDCP层配置参数,直连链路上的remote UE和基站之间的RLC承载配置等。
进一步地,第七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目标中继终端的标识。
此外说明,关于第七配置信息的更详细说明,可以参见步骤603中对第十一配置信息的说明,两者类似,不再叙述。
1305:接入网设备向目标中继终端发送第八配置信息,其中,第八配置信息用于为远端终端配置通过目标中继终端的非直通链路。
示例性的,第八配置信息包括remote UE的无线承载和Uu口上的用户设备中继无线承载通道(Uu relay RLC channel)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Uu Relay RLC channel的配置参数。
进一步地,第八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远端终端的标识。
此外说明,关于第八配置信息的更详细说明,可以参见步骤604中对第十二配置信息的说明,两者类似,不再叙述。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所涉及的由remote UE触发中继终端进入连接态可以由接入网设备实现。可选地,接入网设备确定与远端终端配对的中继终端,例如,接入网设备从核心网处获取与远端终端配对的中继终端,也可以由接入网设备触发中继终端进入连接态。例如,接入网设备可以寻呼配对的中继终端,使relay UE进入连接态,然后再进行multi-path配置。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当relay UE处于RRC IDLE/INACTVIE状态时,remote U可以获取relay UE的S-TMSI/I-RNTI,并上报给基站。基站根据relay UE的S-TMSI/I-RNTI标识,触发寻呼。若接收到relay UE的I-RNTI,则基站触发RAN寻呼,若接收到relay UE的S-TMSI,则将S-TMSI上报核心网,并触发核心网进行CN寻呼,从而使relayUE进入连接态。
参阅图14,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远端终端的示意图。远端终端包括处理单元1401和收发单元1402;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1401,用于控制收发单元1402向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后,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分配的;
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其中,所述目标中继终端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的。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1401,用于控制收发单元1402获取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
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所述目标中继终端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的。
关于处理单元1401和收发单元1402,更加详细的功能,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不再叙述。
参阅图15,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终端的示意图。中继终端包括处理单元1501和收发单元1502;
处理单元1501,用于控制收发单元从远端终端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向所述远端终端发送所述中继终端的标识,其中,所述中继终端的标识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后,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中继终端分配的;
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所述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关于处理单元1501和收发单元1502,更加详细的功能,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不再叙述。
参阅图16,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示意图。接入网设备包括处理单元1601和收发单元1602;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
收发单元1602,用于从远端终端接收第一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后,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分配的;
处理单元1601,用于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
向所述远端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收发单元1602,用于向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非直通链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
收发单元1602,用于从远端终端接收第二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处理单元1601,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请求信息,确定目标中继终端;
收发单元1602,用于向所述远端终端发送第三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向所述目标中继终端发送第四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四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目标中继终端提供所述非直通链路上的中继服务。
参阅图17,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17所示,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1801、处理器1802、通信接口1803以及总线1804。其中,存储器1801、处理器1802、通信接口1803通过总线1804实现彼此之间的通信连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服务器。处理器1802可以为上述服务器中的处理器,存储器1801可以为上述服务器中的硬盘。
其中,存储器1801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或者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1801可以存储程序;当存储器1801中存储的程序被处理器1802执行时,处理器1802和通信接口1803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固件升级方法的步骤。
处理器1802可以采用通用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与存储器1801相互配合,以实现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固件升级方法。
处理器1802还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本申请的固件升级方法可以通过处理器180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802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801,处理器1802读取存储器1801中的信息,与存储器1801相互配合,以执行固件升级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通信接口1803可以为收发器一类的收发装置,来实现通信装置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之间的通信;通信接口1803也可以为输入-输出接口,来实现通信装置与输入-输出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其中,输入-输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键盘、鼠标、显示屏、U盘以及硬盘。总线1804可包括在装置通信装置各个部件(例如,存储器1801、处理器1802、通信接口1803)之间传送信息的通路。
应注意,尽管图17所示通信装置仅仅示出了存储器、处理器、通信接口,但是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通信装置还包括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须的其他器件。同时,根据具体需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通信装置还可包括实现其他附加功能的硬件器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通信装置也可仅仅包括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必须的器件,而不必包括图17中所示的全部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中与终端设备相关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中与网络设备相关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个通信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上述所涉及的设备的各组成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需要说明的是,当处理器为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时,存储器(存储模块)集成在处理器中。
应注意,本文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还应理解,本文中涉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申请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31)

1.一种链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远端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向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后,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分配的;
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其中,所述目标中继终端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原因值,所述第一原因值用于指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为所述远端终端提供中继服务;
或者,所述第一原因值作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所使用的原因值。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请求信息还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信息;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负载,剩余电量以及用户设备接口连接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与所述远端终端配对的候选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和/或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信息,其中,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信息包括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负载,剩余电量以及用户设备接口连接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和/或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信息,从所述候选中继终端中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远端终端的通信状态与阈值之间的关系,决策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所述非直通链路,其中,所述阈值由所述远端终端确定或者由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状态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上行速率、上行带宽、丢包率以及在直通链路上的信号质量。
8.一种链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中继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从远端终端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向所述远端终端发送所述中继终端的标识,其中,所述中继终端的标识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后,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中继终端分配的;
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所述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终端的标识为所述中继终端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终端给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包括第二原因值,所述第二原因值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需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第一指示信息中携带第一原因值时,将所述第一原因值作为所述第二原因值;
或者,当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携带所述第一原因值,且所述第一原因值为高优先级业务相关的原因值时,将所述第一原因值作为所述第二原因值;
或者,从多个候选原因值中确定一个原因值作为所述第二原因值;
或者,第二原因值为协议定义的用于指示中继终端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是用于提供中继服务的原因值。
12.一种链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入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从远端终端接收第一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后,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分配的;
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
向所述远端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向所述目标中继终端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非直通链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包括:
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负载,剩余电量以及用户设备接口连接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14.一种链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远端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
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所述目标中继终端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为连接态时,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为空闲态或者非激活态时,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包括用于请求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所述非直通链路的第一指示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目标中继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中继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三原因值,所述第三原因值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中继终端为所述远端终端提供中继服务;或者,作为所述目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所使用的原因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请求信息还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信息;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负载,剩余电量以及用户设备接口连接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19.根据权利要求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与所述远端终端配对的候选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和/或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信息,其中,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信息包括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负载,剩余电量以及用户设备接口连接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和/或所述候选中继终端的信息,从所述候选中继终端中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
20.根据权利要求14-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远端终端的通信状态与阈值之间的关系,决策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所述非直通链路,其中,所述阈值由所述远端终端确定或者由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状态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上行速率、上行带宽、丢包率,以及在直通链路上的信号质量。
22.一种链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入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从远端终端接收第二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根据所述第二请求信息,确定目标中继终端;
向所述远端终端发送第三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通过所述目标中继终端进行中继的非直通链路;
向所述目标中继终端发送第四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四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目标中继终端提供所述非直通链路上的中继服务。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二请求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所述接入网设备从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包括:
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标识,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二请求信息包括用于请求为所述远端终端配置基于中继的非直通链路的指示信息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请求信息,确定目标中继终端,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二请求信息,从核心网获取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
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
25.根据权利要求22-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确定目标中继终端,包括:
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中继终端;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的负载,剩余电量以及用户设备接口连接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2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模块。
2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相连,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9.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远端终端、中继终端和网络设备,所述远端终端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7或14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中继终端用于执行权利要求8至11或者,22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网络设备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2或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
30.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口;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379749.2A 2022-11-04 2022-11-04 链路配置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9986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79749.2A CN117998672A (zh) 2022-11-04 2022-11-04 链路配置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PCT/CN2023/129544 WO2024094160A1 (zh) 2022-11-04 2023-11-03 链路配置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79749.2A CN117998672A (zh) 2022-11-04 2022-11-04 链路配置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98672A true CN117998672A (zh) 2024-05-07

Family

ID=90889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79749.2A Pending CN117998672A (zh) 2022-11-04 2022-11-04 链路配置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98672A (zh)
WO (1) WO202409416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8221A (zh) * 2020-03-05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965923B (zh) * 2020-07-21 2024-01-0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49516A (zh) * 2020-11-05 2022-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630389A (zh) * 2020-12-14 2022-06-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远端终端业务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87067A (zh) * 2021-03-12 2022-09-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路径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94160A1 (zh) 2024-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77703B2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fronthaul interface, method for performing access for a U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 handover for a UE, data forwarding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07645779B (zh) 一种数据发送、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038528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将数据分组路由到用户设备的基站
CN109729566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7371193B (zh) 一种带宽受限设备及其通信方法
US11399361B2 (en) V2X sidelink communication
CN110831075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业务切换方法及装置
US2016037413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de Switching
CN108886748B (zh) 用于减少信令开销和减少终端电池的方法和设备
CN112055423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836220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9076639A (zh) 信息传输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CN113747516B (zh) 一种实现业务连续性的方法及装置
WO2021258766A1 (zh) 一种配置终端设备的方法及设备
CN109804708B (zh) 控制通信的方法、无线通信设备、接入点和无线通信系统
US11503664B2 (e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infrequent small data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1213014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4094160A1 (zh) 链路配置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770366B (zh) 一种通信方法与通信装置
WO2023102907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第一终端以及网络设备
CN117560727A (zh)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18120332A (zh) 信息发送方法、信息接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701490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JP2023542318A (ja) 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116248237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