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48237A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48237A
CN116248237A CN202111486593.3A CN202111486593A CN116248237A CN 116248237 A CN116248237 A CN 116248237A CN 202111486593 A CN202111486593 A CN 202111486593A CN 116248237 A CN116248237 A CN 116248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network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rlc
ind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865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酉春华
娄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8659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4823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6579 priority patent/WO202310395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248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482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并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时,使用默认RLC配置;相应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在非激活态下使用默认RLC配置进行数据传输,无需转换到转换到连接态再进行数据传输,从而能够有效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和信令开销。进一步地,通过引入默认RLC配置,当终端设备移动至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覆盖区域后,终端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使用默认RLC配置进行数据传输,从而使得第二接入网设备无需从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专用RLC配置,有效节省传输资源的开销。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第五代(the 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存在三种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状态,分别为RRC连接(RRC-connected)态、RRC空闲(RRC-idle)态和RRC非激活(RRC-inactive)态。
其中,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可以和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而非激活态(或空闲态)的终端设备想要与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先完成多次信息交互以转换到连接态。采用该种方式,由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需要转换到连接态再与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对于很小且不频繁传输的数据包来说,会导致不必要的功耗和信令开销。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于实现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进行数据传输,从而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和信令开销。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以该方法应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为例,在该方法中,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时,使用默认无线链路控制RLC配置;以及,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RNA。
采用上述方案,在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在非激活态下使用默认RLC配置进行数据传输,无需转换到连接态再进行数据传输,从而能够有效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和信令开销。此外,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接入网设备侧和终端设备侧引入默认RLC配置,使得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可以使用默认RLC配置进行SDT;比如终端设备从第一接入网设备的覆盖区域移动至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覆盖区域后,终端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使用默认RLC配置进行SDT,从而使得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不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终端设备进行SDT所需要的RLC配置,降低第一接入网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信令开销,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由于省去了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RLC配置的过程,从而可以提高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数据传输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释放消息,所述第一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所述第一RRC释放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寻呼消息,所述第一寻呼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寻呼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一寻呼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第一区域,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所述终端设备位于第一区域且处于非激活态时,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RNA。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M个RLC层实体,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所述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时,所述M个RLC层实体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M为正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M个RLC层实体为所述第一无线承载对应的RLC层实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至少一种RLC模式,所述M个RLC层实体为使用所述至少一种RLC模式的RLC层实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传输方向,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所述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时,在所述传输方向上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支持所述默认RLC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RL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第一RLC PDU是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处理得到的;其中,所述第一RLC PDU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或第二RRC释放消息,所述第二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结束在所述非激活态下的数据传输并继续保持在所述非激活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RLCPDU,所述第二RLC PDU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对所述第二RLC PDU进行处理得到第一PDCP PDU。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为使用存储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中所包括的RLC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PDCP PDU,所述第二PDCP PDU是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处理得到的;其中,所述第二PDCP PDU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锚点重定位信息和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锚点重定位信息用于指示不执行锚点重定位,所述上下文信息不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部分或全部RLC配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二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二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以该方法应用于第二接入网设备为例,在该方法中,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以及,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最后服务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RNA。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寻呼消息,所述第一寻呼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寻呼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一寻呼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所述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时,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根据所述第一寻呼消息,发送第二寻呼消息,所述第二寻呼消息用于寻呼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二寻呼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RLC PDU,所述第三RLC PDU是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处理得到的;其中,所述第三RLCPDU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或第二RRC释放消息,所述第二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结束在所述非激活态下的数据传输并继续保持在所述非激活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RLC PDU,所述第四RLC PDU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或RRC恢复请求消息;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对所述第四RLC PDU进行处理得到第三PDCP PDU。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为使用存储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中所包括的RLC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锚点重定位信息和终端设备的第二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二锚点重定位信息用于指示不执行锚点重定位,所述第二上下文信息不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部分或全部RLC配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中的芯片,以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为例,在该方法中,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或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所述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时,使用默认RLC配置;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或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最后服务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RNA。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或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RRC释放消息,所述第一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所述第一RRC释放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寻呼消息,所述第二寻呼消息用于寻呼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二寻呼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终端设备移动至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覆盖区域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支持所述默认RLC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五RLC PDU,所述第五RLC PDU是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或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处理得到的;其中,所述第五RLC PDU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或第二RRC释放消息,所述第二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结束在所述非激活态下的数据传输并继续保持在所述非激活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包括: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六RLC PDU,所述第六RLC PDU是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处理得到的,所述第六RLC PDU包括RRC恢复请求消息或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或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为使用存储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中所包括的RLC配置。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CU或者CU中的芯片,以该方法应用于CU为例。在该方法中,CU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时,使用默认RLC配置;以及,CU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CU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CU通过DU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释放消息,所述第一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所述第一RRC释放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CU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寻呼消息,所述第一寻呼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寻呼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一寻呼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CU通过DU发送第三寻呼消息,所述第三寻呼消息用于寻呼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三寻呼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CU向所述DU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或者,CU接收来自DU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时,使用默认RLC配置;以及,CU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CU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CU通过DU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释放消息,所述第一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所述第一RRC释放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CU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寻呼消息,所述第一寻呼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寻呼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一寻呼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CU通过DU发送第三寻呼消息,所述第三寻呼消息用于寻呼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三寻呼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DU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或者,CU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以及,CU向DU发送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DU或者DU中的芯片,以该方法应用于DU为例。在该方法中,DU接收来自CU的第一RRC释放消息或者第三寻呼消息,第一RRC释放消息或者第三寻呼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时,使用默认RLC配置;所述第一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所述第三寻呼消息用于寻呼所述终端设备;以及,DU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RRC释放消息或者第三寻呼消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DU接收来自所述CU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或者,DU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时,使用默认RLC配置;以及,DU向CU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DU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包括:DU接收来自CU的请求消息;以及,根据所述请求消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或者,DU接收来自CU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以及,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一接入网设备或者设置在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所述通信装置具备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功能,比如,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涉及操作所对应的模块或单元或手段(means),所述模块或单元或手段可以通过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通信单元,其中,通信单元可以用于收发信号,以实现该通信装置和其它装置之间的通信;处理单元可以用于执行该通信装置的一些内部操作。处理单元、通信单元执行的功能可以和上述第一方面涉及的操作相对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可以用于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可以保存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涉及的功能的必要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可以保存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涉及的功能的必要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其中,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接口电路与其它装置通信,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二接入网设备或者设置在第二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所述通信装置具备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的功能,比如,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涉及操作所对应的模块或单元或手段,所述模块或单元或手段可以通过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通信单元,其中,通信单元可以用于收发信号,以实现该通信装置和其它装置之间的通信;处理单元可以用于执行该通信装置的一些内部操作。处理单元、通信单元执行的功能可以和上述第二方面涉及的操作相对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可以用于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可以保存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涉及的功能的必要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中任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可以保存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涉及的功能的必要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中任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其中,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接口电路与其它装置通信,并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任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所述通信装置具备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涉及的功能,比如,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涉及操作所对应的模块或单元或手段,所述功能或单元或手段可以通过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通信单元,其中,通信单元可以用于收发信号,以实现该通信装置和其它装置之间的通信,比如,通信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系统信息;处理单元可以用于执行该通信装置的一些内部操作。处理单元、通信单元执行的功能可以和上述第三方面涉及的操作相对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可以用于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可以保存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涉及的功能的必要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上述第三方面任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可以保存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涉及的功能的必要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上述第三方面任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其中,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接口电路与其它装置通信,并执行上述第三方面任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以理解地,上述第六方面至第八方面中,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此外,以上处理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芯片上,本申请实施例对存储器的类型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定。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上述第六方面所提供的通信装置、上述第七方面所提供的通信装置和上述第八方面所提供的通信装置。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它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协议层结构示例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U-DU分离架构的示意图;
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CU-DU分离架构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通过四步随机接入过程进行SDT的一种可能的流程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通过两步随机接入过程进行SDT的一种可能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5A、图5B、图5C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通信方法所对应的一些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通信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通信方法所对应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通信方法所对应的又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通信方法所对应的又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10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通信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装置的可能的示例性框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1000包括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100和核心网(core network,CN)200,可选地,通信系统1000还可以包括数据网(data network,DN)300。
下面分别对图1中所涉及的RAN100、CN100、DN300进行详细说明。
一、RAN100
RAN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无线接入网设备(也可称为接入网设备,如图1中的110a和110b),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如图1中的120a-120j),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无线接入网设备相连。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以及接入网设备和接入网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相互连接。
(1)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
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移动终端等。终端设备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车物(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机器类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工业控制、自动驾驶、远程医疗、智能电网、智能家具、智能办公、智能穿戴、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辆、无人机、直升机、飞机、轮船、机器人、机械臂、智能家居设备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终端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基站、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odeB)、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5G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NodeB,gNB)、第六代(6th generation,6G)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未来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也可以是完成基站功能的模块或单元。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宏基站(如图1中的110a),也可以是微基站或室内站(如图1中的110b),还可以是中继节点或施主节点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接入网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和人造卫星上。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此外,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的角色可以是相对的,例如,图1中的直升机或无人机120i可以被配置成移动接入网设备,对于那些通过120i接入到无线接入网100的终端设备120j来说,120i是接入网设备;但对于第一接入网设备10a来说,120i是终端设备,即110a与120i之间是通过无线空口协议进行通信的。当然,110a与120i之间也可以是通过接入网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协议进行通信的,此时,相对于110a来说,120i也是接入网设备。因此,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都可以统一称为通信装置,图1中的110a和110b可以称为具有接入网设备功能的通信装置,图1中的120a-120j可以称为具有终端设备功能的通信装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的功能也可以由接入网设备中的模块(如芯片)来执行,也可以由包含有接入网设备功能的控制子系统来执行。这里的包含有接入网设备功能的控制子系统可以是智能电网、工业控制、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上述应用场景中的控制中心。终端的功能也可以由终端中的模块(如芯片或调制解调器)来执行,也可以由包含有终端功能的装置来执行。
(2)协议层结构
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遵循一定的协议层结构,例如控制面协议层结构可以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用户面协议层结构可以包括PDCP层、RLC层、MAC层和物理层,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PDCP层之上还可以包括业务数据适配(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其中,SDAP层、PDCP层、RLC层、MAC层、物理层也可以统称为接入层。有关上述各个协议层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的相关技术规范。
当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进行用户面数据传输时,数据需要经过用户面协议层,比如经过SDAP层、PDCP层、RLC层、MAC层、物理层。示例性地,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通过建立至少一个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来传输数据,每个DRB可以对应一组功能实体集合,比如该功能实体集合可以包括一个PDCP层实体、该PDCP层实体对应的至少一个RLC层实体、至少一个RLC层实体对应的至少一个MAC层实体以及至少一个MAC层实体对应的至少一个物理层实体。
以下行数据传输为例,图2A示意出了下行数据在各层间传输。如图2A所示,从接入网设备的角度来看,接入网设备的SDAP层实体取得数据后,可以根据数据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流标识(QoS flow indicator,QFI)将数据映射到相应DRB的PDCP层实体,PDCP层实体可以将数据传送到该PDCP层实体对应的至少一个RLC层实体,进而由至少一个RLC层实体传输到对应的MAC层实体,再由MAC层实体生成传输块,然后通过对应的物理层实体进行无线传输,以发送给终端设备。
其中,下行数据可以在接入网设备的各个层中进行相对应的封装,某一层从该层的上层收到的数据视为该层的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经过层封装后成为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再传递给下一个层。例如PDCP层实体从SDAP层接收到的数据可以称为PDCP SDU,PDCP层实体对PDCP SDU进行封装后,得到PDCP PDU并发送到RLC层;RLC层实体从PDCP层接收到的PDCP PDU可以称为RLC SDU,RLC层实体对RLCSDU进行封装后,得到RLC PDU并发送到MAC层。其中,不同层之间可以通过相应的通道来传输数据,比如RLC层实体与MAC层实体之间可以通过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LCH)来传输数据,MAC层实体与物理层实体之间可以通过传输信道(transport channel)来传输数据。
当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进行控制面信令传输时,信令需要经过控制面协议层,比如经过RRC层、PDCP层、RLC层、MAC层、物理层。示例性地,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通过建立至少一个信令无线承载(signalling radio bearer,SRB)来传输信令。其中,SRB和DRB可以统称为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
以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RRC信令为例,其中,RRC信令也可以称为RRC消息。图2A示意出了RRC消息在各层间传输的示意图。如图2A所示,从接入网设备的角度来看,接入网设备的RRC层实体生成RRC消息后,可以将RRC消息递交给相应SRB的PDCP层实体,PDCP层实体可以将RRC消息传送到该PDCP层实体对应的至少一个RLC层实体,进而由至少一个RLC层实体传输到对应的MAC层实体,再由MAC层实体生成传输块,然后通过对应的物理层实体进行无线传输,以发送给终端设备。
从终端设备的角度来看,终端设备的物理层接收到来自接入网设备的传输块后,可以从物理层依次往上层递交,在各个层中可以进行相对应的解封装。也就是说,终端设备中的各个层所执行的处理可以为接入网设备中的各个层所执行的处理的逆过程。
(3)CU-DU分离架构
5G通信系统中,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一个或多个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多个DU可以由一个CU集中控制,该种架构可以称为CU-DU分离架构。作为示例,CU和DU之间的接口可以称为F1接口,其中,控制面(control panel,CP)接口可以为F1-C,用户面(user panel,UP)接口可以为F1-U。
CU和DU的处理功能可以根据无线网络的协议层划分:比如图2B所示,PDCP层及以上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PDCP层以下协议层(例如RLC层和MAC层等)的功能设置在DU。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对CU和DU的处理功能按照协议层的划分仅仅是一种举例,也可以按照其他的方式进行划分,比如RLC层以上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RLC层及以下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DU,又比如可以将CU或者DU划分为具有更多协议层的功能,又比如CU或DU还可以划分为具有协议层的部分处理功能。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进一步地,CU的功能可以由一个实体来实现,或者也可以由不同的实体来实现。例如,可以对CU的功能进行进一步切分,即将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并通过不同实体来实现,分别为控制面CU实体(即CU-CP实体)和用户面CU实体(即CU-UP实体),CU-CP实体和CU-UP实体可以与DU相耦合,共同完成RAN设备的功能。CU-CP实体与CU-UP实体之间的接口可以为E1接口,CU-CP实体与DU之间的接口可以为F1-C接口,CU-UP实体与DU之间的接口可以为F1-U接口。其中,一个DU和一个CU-UP可以连接到一个CU-CP。在同一个CU-CP控制下,一个DU可以连接到多个CU-UP,一个CU-UP可以连接到多个DU。图2C为一种空口协议栈分布示意图。如图2C所示,针对用户面和控制面来说,空口协议栈都可以是RLC、MAC、PHY在DU,PDCP及以上协议层在CU。
在上述图2B和图2C所示意的架构中,CU产生的信令可以通过DU发送给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产生的信令可以通过DU发送给CU。DU可以不对该信令进行解析而直接通过协议层封装后透传给终端设备或CU。以下实施例中如果涉及这种信令在DU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此时,DU对信令的发送或接收包括这种场景。例如,RRC或PDCP层的信令最终会处理为物理层的数据发送给终端设备,或者,由接收到的物理层的数据转变而来。在这种架构下,该RRC或PDCP层的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和射频装置发送的。
二、CN
CN200中可以包括多个核心网网元,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核心网网元连接。核心网网元与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独立的不同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是将核心网网元的功能与无线接入网设备的逻辑功能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上,还可以是一个物理设备上集成了部分核心网网元的功能和部分的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功能。
以5G通信系统为例,CN200中的核心网网元可以包括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网元等。有关上述各个核心网网元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3GPP的相关技术规范。
三、DN300
DN300也可以称为分组数据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PDN),是位于运营商网络之外的网络。DN300中可部署有多种业务对应的应用服务器,为终端设备提供多种可能的服务。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可以适用于多种可能的通信系统中,比如5G通信系统或者未来的6G通信系统中。上述网元或者功能既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软件功能,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此外,图1只是示意图,该通信系统的RAN中还可以包括其它接入网设备,如还可以包括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
基于图1所示意的网络架构,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相关技术特征进行解释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解释是为了让本申请实施例更容易被理解,而不应该视为对本申请所要求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一、非激活态
终端设备的状态可以包括RRC空闲态、RRC非激活和RRC连接态。其中,RRC空闲态可简称为空闲态,RRC非激活态可简称为非激活态,也可以称为第三态,RRC连接态可简称为连接态。
接入网设备的覆盖区域可以包括为一个或多个小区。示例性地,终端设备接入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小区a1进入连接态后,第一接入网设备可指示终端设备从连接态切换为非激活态。比如,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RRC释放消息,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到RRC释放消息后,可以进入非激活态。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与第一接入网设备之间断开了RRC连接,但第一接入网设备中仍存储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此种情形下,第一接入网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最后连接的接入网设备,又或者说最后服务终端设备的接入网设备。
二、基于RAN的通知区域和RAN寻呼区域
(1)基于RAN的通知区域(RAN-based notification area,RNA)
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RNA,并向终端设备发送RNA配置信息。比如,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RRC释放消息可以包括RNA配置信息。RNA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RNA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1)一个或多个小区的标识,其中,多个小区可以属于一个接入网设备或多个接入网设备,比如RNA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小区a1和第二接入网设备的小区b1,则RNA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小区a1和小区b1的标识;2)至少一个RAN跟踪区域码(RAN tracking area code),一个RAN跟踪区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当一个RAN跟踪区域以包括多个小区时,这多个小区可以属于一个接入网设备或多个接入网设备。
当终端设备在RNA内移动时,不需要进行RNA更新;当终端设备的RNA定时器超时或者终端设备移动出了RNA时,终端设备需要发起接入网通知区域更新(RAN-basednotification area update,RANU)流程。
在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后,当核心网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后,会直接把下行数据发给终端设备最后连接的第一接入网设备。由于第一接入网设备不能确定终端设备是否在其覆盖范围内,因此,在寻呼终端设备时,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为终端设备配置的RNA,在RNA(比如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小区a1和第二接入网设备的小区b1)内进行寻呼。具体来说,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在小区a1内发送寻呼消息,以及通过Xn接口向小区b1对应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RAN寻呼(XnAP RAN Paging)消息。
(2)RAN寻呼区域
沿用上述示例,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RAN寻呼消息;相应地,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到RAN寻呼消息后,可以根据RAN寻呼消息确定RAN寻呼区域,进而在RAN寻呼区域内寻呼终端设备。其中,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的RAN寻呼区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该一个或多个小区为第二接入网设备的小区,且该一个或多个小区属于终端设备的RNA。
示例性地,当终端设备的RNA内包括多个接入网设备的小区时,多个接入网设备中的每个接入网设备均可在各自的RAN寻呼区域内寻呼终端设备。
三、RAN寻呼消息和寻呼消息
(1)RAN寻呼消息
RAN寻呼消息可以用于通知接入网设备寻呼终端设备,RAN寻呼消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示例性地,以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RAN寻呼消息为例,该RAN寻呼消息还可以包括RAN寻呼区域信息,进而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RAN寻呼区域信息确定RAN寻呼区域。
(2)寻呼消息
寻呼消息可以用于寻呼终端设备,寻呼消息可以包括寻呼记录列表(PagingRecordlist),寻呼记录列表中包括需要寻呼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标识。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接收到寻呼消息后,若确定寻呼记录列表中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标识,则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过程;若确定寻呼记录列表中不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标识,则可以继续在下一个寻呼周期接收寻呼消息。
四、SDT
如背景技术所述,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时,如果想要进行数据传输,则需要恢复RRC连接转换到连接态后才能进行数据传输。然而,在某些场景下,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所需要传输的数据包通常很小(即小数据(small data,SD)),如果终端设备每次进行数据传输都发生RRC连接建立过程,以从非激活态转换到连接态,则会导致不必要的功耗和信令开销。为了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一种可能的解决方式为,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进行数据传输,比如终端设备可以在非激活态下向接入网设备发送小数据和/或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小数据,即小数据传输(small data transmission,SDT)。
其中,SDT的场景可以有多种,具体可以涵盖智能手机相关业务,比如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的心跳包或推送消息;以及非智能手机的相关业务,比如可穿戴设备的周期性数据(例如心跳包)、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所发送的周期性数据等等。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小数据的具体大小可以不做限定,比如100~300字节的数据包可以认为是小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下文中所描述的数据传输可以是指SDT,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均可以为小数据。
五、SDT过程
终端设备可以通过随机接入过程来进行SDT,比如终端设备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向接入网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和/或接收下行数据。随机接入过程可以包括四步随机接入过程和两步随机接入过程。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四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发送上行数据,和/或通过消息4接收下行数据;或者,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两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A发送上行数据,和/或通过消息B接收下行数据。
图3A为终端设备通过四步随机接入过程进行SDT的一种可能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A所示,包括:
S300-a,接入网设备通过系统消息发送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配置SDT对应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资源和/或SDT对应的前导码,PRACH资源用于承载前导码。相应地,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配置信息。
S301-a,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可以包括前导码;相应地,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可以称为四步随机接入过程的第1消息或消息1(Msg1)。
此处,Msg1所包括的前导码可以为SDT对应的前导码,和/或,承载Msg1所包括的前导码的PRACH资源可以为SDT对应的PRACH资源。
S302-a,接入网设备根据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向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消息;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可以称为四步随机接入过程的第2消息或消息2(Msg2)。
S303-a,终端设备根据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向接入设备发送上行消息;相应地,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消息。该上行消息可以称为四步随机接入过程的第3消息或消息3(Msg3)。
示例性地,该上行消息可以包括RRC恢复请求消息,可选地,还可以包括上行数据。
S304-a,接入网设备根据Msg3,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消息;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下行消息。该下行消息可以称为四步随机接入过程的第4消息或消息4(Msg4)。
示例性地,该下行消息可以包括下行数据。
上述301-a至304-a即为一种四步随机接入过程,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可以在该四步随机接入过程中进行数据传输,比如在S303-a中,终端设备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在S304-a中,接入网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示例性地,在执行完四步随机接入过程后,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还可以继续进行数据传输,比如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动态调度的方式来调度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又比如终端设备可以基于配置授权(configured grant,CG)资源发送上行数据。
可选地,当接入网设备确定SDT即将完成时,可以执行步骤305-a。其中,接入网设备确定SDT即将完成的具体实现可以有多种,比如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缓存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确定SDT是否即将完成。
S305-a,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RRC释放消息,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结束SDT并继续保持在非激活态;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RRC释放消息,并根据RRC释放消息,结束SDT并继续保持在非激活态。或者,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RRC恢复消息,RRC恢复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结束SDT,并转换到连接态;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RRC恢复消息,并根据RRC恢复消息转换到连接态。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通过S303-a和S304-a能够完成SDT,则接入网设备也可以通过Msg4向终端设备发送RRC释放消息或者RRC恢复消息(即将S305-a合并到S304-a)。
示例性地,上述S301-a至S305-a可以称为一次SDT过程。
图3B为终端设备通过两步随机接入过程进行SDT的一种可能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B所示,包括:
S300-b,接入网设备通过系统消息发送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可以用于配置SDT对应的PRACH资源和/或SDT对应的前导码,以及还可以用于配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资源。相应地,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配置信息。
S301-b,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相应地,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该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可以称为两步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A(MsgA)。
示例性地,MsgA可以包括前导码和RRC恢复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上行数据(上行数据可以承载于S300-b中的配置信息所配置的PUSCH资源)。
S302-b,接入网设备根据MsgA,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消息,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下行消息。该下行消息可以称为两步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B(MsgB),MsgB是MsgA的响应消息。
示例性地,MsgB可以包括下行数据。
上述301-b至302-b即为两步随机接入过程,其中,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可以在该两步随机接入过程中进行数据传输。在执行完两步随机接入过程后,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还可以继续进行数据传输(即SDT)。当接入网设备确定SDT即将完成时,可以执行步骤303-b,S303-b的具体实现和S305-a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通过S301-b和S302-b能够完成SDT,则接入网设备也可以通过MsgB向终端设备发送RRC释放消息或者RRC恢复消息(即将S303-b合并到302-b)。
示例性地,上述S301-b至S303-b可以称为一次SDT过程。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从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或RRC恢复请求消息)到终端设备接收到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结束SDT,并继续保持在非激活态)或RRC恢复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结束SDT,并转换到连接态)这一过程可以称为一次SDT过程。
六、MO-SDT过程、MT-SDT过程
第一接入网设备指示终端设备从连接态转换到非激活态后,终端设备发起SDT过程的场景可能有多种。下面描述两种可能的场景,即场景一和场景二。
场景一:终端设备移动至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覆盖区域后,当终端设备需要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时,可以发起SDT过程。该SDT过程可以称为移动引起的小数据传输(mobile originated-small data transmission,MO-SDT)过程。
场景二:第一接入网设备从核心网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需要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终端设备,则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在为终端设备配置的RNA内寻呼终端设备。比如,第一接入网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RNA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的小区,则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RAN寻呼消息,进而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RAN寻呼消息,发送寻呼消息来寻呼终端设备。当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寻呼消息后,可以发起SDT过程。该SDT过程可以称为移动终止的小数据传输(mobile terminated-small datatransmission,MT-SDT)过程。
七、终端设备的专用RLC配置、默认RLC配置
RLC配置可以包括RLC层实体对应的参数,比如RLC配置可以包括RLC层实体对从上层接收到的RLC SDU进行处理时所使用的参数,以及RLC层实体对从下层接收到的RLC PDU进行处理时所使用的参数。
终端设备的专用RLC配置是指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中所包括的RLC配置,终端设备的专用RLC配置可以是由第一接入网设备提供给终端设备的,不同终端设备的专用RLC配置可以不同。默认RLC配置是指预先配置在接入网设备(比如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中的RLC配置,不同终端设备的默认RLC配置可以相同,即默认RLC配置可以是多个终端设备共用的。也就是说,终端设备中可以存储两套RLC配置,一套为专用RLC配置,另一套为默认RLC配置,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存储终端设备的专用RLC配置和默认RLC配置,而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存储有默认RLC配置,未存储终端设备的专用RLC配置。
以默认RLC配置为例,从传输方向的角度来看,默认RLC配置可以包括上行传输对应的默认RLC配置(称为上行默认RLC配置)和下行传输对应的默认RLC配置(称为下行默认RLC配置)。上行默认RLC配置用于对上行数据进行处理,比如当终端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时,终端设备可以使用上行默认RLC配置对包含上行数据的PDCP PDU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并将RLC PDU发送给第二接入网设备;相应地,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到RLC PDU后,可以使用上行默认RLC配置对RLC PDU进行第二处理得到PDCP PDU。下行默认RLC配置用于对下行数据进行处理,比如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使用下行默认RLC配置对包含下行数据的PDCP PDU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并将RLC PDU发送给终端设备;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到RLC PDU后,可以使用下行默认RLC配置对RLC PDU进行第二处理得到PDCPPDU,进而解析得到下行数据。
从传输模式的角度来看,由于不同RLC层实体可以使用不同的传输模式,比如RLC层实体使用的传输模式可以包括非确认模式(unacknowledged mode,UM)和确认模式(acknowledged mode,AM),因此,默认RLC配置可以包括UM对应的默认RLC配置(称为UM默认RLC配置)和AM对应的默认RLC配置(称为AM默认RLC配置)。可以理解的是,RLC层实体使用的传输模式还可以包括其它可能的传输模式,本申请实施例中是以UM和AM为例进行描述。当RLC层实体使用的传输模式为UM时,RLC层实体可以对递交到RLC层实体的SDU进行处理(比如可以添加额外信息),进而发送RLC PDU,且不需要对等实体的确认,也不再进行重传。当RLC层实体使用的传输模式为AM时,RLC层实体可以对递交到RLC层实体的SDU进行处理(比如可以添加额外信息),进而发送RLC PDU,且需要对等实体的确认,若对等实体确认该RLCPDU已成功接收,则无需在对该RLC PDU进行重传,否则需要对该RLC PDU进行重传。
结合传输方向和传输模式来看,默认RLC配置可以包括:上行UM默认RLC配置、上行AM默认RLC配置、下行UM默认RLC配置和下行AM默认RLC配置。
其中,①上行UM默认RLC配置可以包括:sn-FieldLength。
②上行AM默认RLC配置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参数:sn-FieldLength,t-PollRetransmit,pollPDU,pollByte,maxRetxThrehold。
③下行UM默认RLC配置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参数:sn-FieldLength,t-Reassembly。
④下行AM默认RLC配置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参数:sn-FieldLength,t-Reassembly,t-StatusProhibit。
上述sn-FieldLength,t-PollRetransmit,pollPDU,pollByte,maxRetxThrehold,t-Reassembly,t-StatusProhibit等参数可以参见3GPP标准规范中的定义。
八、第一处理、第二处理
如前文所述,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涉及PDCP层、RLC层、MAC层、物理层等协议层,针对于RLC层来说,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的RLC层实体可以对从上层(PDCP层)接收到的RLC SDU(或者说PDCP PDU)进行处理得到RLC PDU,并递交到下层,以及也可以对从下层(MAC层)接收到的RLC PDU(或者说MAC SDU)进行处理得到RLC SDU,并递交到上层。
为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将RLC层实体对从上层接收到的PDCP PDU所进行的处理称为第一处理,将RLC层实体对从下层接收到的RLC PDU所进行的处理称为第二处理,第二处理为第一处理的逆过程。
此外,为便于说明RLC层实体所进行的处理,本申请实施例下文中在描述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通信时,可能会涉及如下描述:“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RLCPDU”、“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RLC PDU”等,以及本申请实施例下文中在描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通信时,可能会涉及如下描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PDCP PDU”、“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RLC PDU”等。
其中,“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RLC PDU”可以是指,终端设备的RLC层实体向下层递交RLC PDU,以发送给接入网设备。比如,终端设备的RLC层实体将RLC PDU递交到MAC层,再由MAC层实体生成传输块,然后通过对应的物理层实体发送给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RLC PDU”,可以是指,接入网设备的RLC层实体向下层递交RLC PDU,以发送给终端设备。比如,接入网设备的RLC层实体将RLC PDU递交到MAC层,再由MAC层实体生成传输块,然后通过对应的物理层实体发送给终端设备。
“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PDCP PDU”可以是指,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Xn接口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PDCP PDU;“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RLCPDU”可以是指,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Xn接口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RLC PDU。
九、锚点重定位
锚点重定位可以理解为:当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时,网络侧为终端设备创建的无线承载对应的PDCP层实体的重定位。在执行锚点重定位之前,网络侧为终端设备创建的无线承载对应的PDCP层实体位于第一接入网设备,即由第一接入网设备为终端设备创建无线承载对应的PDCP层实体;比如,在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之前,终端设备与第一接入网设备建立有RRC连接,此时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创建无线承载对应的PDCP层实体。在执行锚点重定位之后,网络侧为终端设备创建的无线承载所对应的PDCP层实体位于第二接入网设备,即由第二接入网设备为终端设备创建无线承载对应的PDCP层实体;比如,在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移动至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覆盖区域后,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执行锚点重定位的指示和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为终端设备创建无线承载对应的PDCP层实体。可选地,在执行锚点重定位之后,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释放之前为终端设备创建的无线承载对应的PDCP层实体。
基于上述相关技术特征的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方案为,当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时,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比如第一接入网设备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使用终端设备的专用RLC配置进行数据传输。
比如,终端设备在第一接入网设备的覆盖区域,则终端设备与第一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具体来说,以上行传输为例,终端设备可以使用专用RLC配置对包含上行数据的PDCP PDU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并将RLC PDU发送给第一接入网设备;相应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到RLC PDU后,可以使用终端设备的专用RLC配置对RLC PDU进行第二处理得到PDCP PDU,进而解析得到上行数据。
又比如,终端设备从第一接入网设备的覆盖区域移动至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覆盖区域,则终端设备可以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具体来说,以上行传输为例,当终端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时,终端设备可以使用专用RLC配置对包含上行数据的PDCP PDU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并将RLC PDU发送给第二接入网设备。由于第二接入网设备未存储终端设备的专用RLC配置,因此,第二接入网设备需要先从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专用RLC配置,进而使用终端设备的专用RLC配置对接收到的RLC PDU进行第二处理得到PDCP PDU,进而解析得到上行数据。
针对于终端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情形,下面结合图4描述一种可能的实现流程。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流程可以包括:
S401,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RRC释放消息1,RRC释放消息1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RRC释放消息1。
S402,终端设备从第一接入网设备的覆盖区域移动至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覆盖区域,并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RRC恢复请求消息。
此处,比如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四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或者两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A,其中,消息3或消息A包括RRC恢复请求消息。
S403,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到RRC恢复请求消息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UE上下文索取请求(retrieve UE context request)消息;相应地,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接收UE上下文索取请求消息。
此处,UE上下文索取请求消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非激活态-无线网络临时标识(inactive-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I-RNTI),进而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I-RNTI,确定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S404,第一接入网设备判断是否执行锚点重定位,若确定执行锚点重定位,则执行S405-a至S410-a,若确定不执行锚点重定位,则执行S405-b至S408-b。
S405-a,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UE上下文索取响应(retrieve UEcontext response)消息;相应地,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UE上下文索取响应消息。
此处,UE上下文索取响应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和锚点重定位信息1,锚点重定位信息1用于指示执行锚点重定位。其中,上下文信息包括终端设备的专用RLC配置,进而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从上下文信息中获取到终端设备的专用RLC配置。
S406-a,第二接入网设备执行路径切换,比如第二接入网设备向AMF网元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消息,相应地,AMF网元接收路径切换请求消息。
S407-a,AMF网元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路径切换响应消息,相应地,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路径切换响应消息,进而完成路径切换。
此处,路径切换是指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路径由“UPF网元─第一接入网设备─终端设备”切换为“UPF网元─第二接入网设备─终端设备”。也就是说,在路径切换后,下行数据可以由UPF网元发送给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而由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上行数据可以由终端设备发送给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而由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给UPF网元。
S408-a,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地址指示信息。
此处,地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即下行数据)转发的地址。
如果在路径切换之前,第一接入网设备从UPF网元接收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则可以根据地址指示信息,将该下行数据转发给第二接入网设备,由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
S409-a,第二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使用终端设备的专用RLC配置进行数据传输。
比如,针对于上行传输,终端设备可以使用专用RLC配置对包含上行数据的PDCPPDU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进而将RLC PDU发送给第二接入网设备;相应地,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使用专用RLC配置对RLC PDU进行第二处理得到PDCP PDU,进而解析得到下行数据,并将下行数据发送给UPF网元。
针对于下行传输,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从UPF网元接收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可选地,第二接入网设备也可能从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并使用终端设备的专用RLC配置对包含下行数据的PDCP PDU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进而将RLC PDU发送给终端设备;相应地,终端设备可以使用专用RLC配置对RLC PDU进行第二处理得到PDCP PDU,进而解析得到下行数据。
S410-a,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数据传输即将完成时,可以生成RRC释放消息2,并使用终端设备的专用RLC配置对包含RRC释放消息2的PDCP PDU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进而发送给终端设备,RRC释放消息2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结束SDT并继续保持在非激活态。相应地,终端设备可以接收RLC PDU,使用专用RLC配置对RLC PDU进行第二处理得到PDCP PDU,进而解析得到RRC释放消息2,并根据RRC释放消息2结束SDT并继续保持在非激活态。
S405-b,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失败响应消息,失败响应消息中包括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和锚点重定位信息2,锚点重定位信息2用于指示不执行锚点重定位。
S406-b,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二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使用终端设备的专用RLC配置进行数据传输。
比如,针对于上行传输,终端设备可以使用专用RLC配置对包含上行数据的PDCPPDU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并发送给第二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到RLCPDU,使用终端设备的专用RLC配置对RLC PDU进行处理得到PDCP PDU,并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PDCP PDU。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PDCP PDU,解析得到上行数据,进而将上行数据发送给UPF网元。
针对于下行传输,UPF网元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下行数据,并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包含下行数据的PDCP PDU。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PDCPPDU,使用专用RLC配置对包含下行数据的PDCP PDU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并将RLCPDU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到RLC PDU,使用终端设备的专用RLC配置对RLC PDU进行处理得到PDCP PDU,进而解析得到下行数据。
S407-b,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数据传输即将完成时,可以生成RRC释放消息2,并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包含RRC释放消息2的PDCP PDU;其中,RRC释放消息2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结束数据传输并继续保持在非激活态。
S408-b,第二接入网设备使用终端设备的专用RLC配置对包含RRC释放消息2的PDCP PDU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进而发送给终端设备。相应地,终端设备可以接收RLCPDU,使用专用RLC配置对RLC PDU进行第二处理得到PDCP PDU,进而解析得到RRC释放消息2,并根据RRC释放消息2结束数据传输并继续保持在非激活态。
基于上述相关技术特征的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能的方案为,当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时,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比如第一接入网设备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使用默认RLC配置进行数据传输。
下面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对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进行数据传输的一些可能的实现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图5A至图5C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通信方法所对应的一些流程示意图。其中,图5A至图5C中的S501至S504是相同的。
S501,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时,使用默认RLC配置。
S502,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此处,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释放消息,第一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第一RRC释放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相应地,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第一RRC释放消息,并获取到第一指示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RRC释放消息之前可能处于连接态或非激活态,若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RRC释放消息之前处于连接态,则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RRC释放消息从连接态转换到非激活态;若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RRC释放消息之前处于非激活态,则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RRC释放消息继续保持在非激活态。
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第一接入网设备从核心网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此时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的下行数据,需要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终端设备,则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在为终端设备配置的RNA内寻呼终端设备。比如,第一接入网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RNA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的小区,则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寻呼消息,第一寻呼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寻呼终端设备,第一寻呼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相应地,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第一寻呼消息后,可以在第二接入网设备的小区内发送第二寻呼消息,第二寻呼消息用于寻呼终端设备,第二寻呼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终端设备的标识。以及,第一接入网设备还可以发送第三寻呼消息,第三寻呼消息用于寻呼终端设备,第三寻呼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终端设备的标识。若终端设备在第二接入网设备的小区内,则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第二寻呼消息,并从第二寻呼消息中获取第一指示信息;若终端设备在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小区内,则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第三寻呼消息,并从第三寻呼消息中获取第一指示信息。该实施例将以终端设备在第二接入网设备的小区内为例进行描述。
可以理解地,在前文所描述的场景一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第一RRC释放消息将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在前文所描述的场景二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第一RRC释放消息将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或者第一接入网设备也可以通过第一寻呼消息将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而由第二接入网设备将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
下面针对第一指示信息的一些可能的实现进行描述。
(1)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对应第一SDT过程,此种情形下,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当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时,在第一SDT过程中使用默认RLC配置。
示例性地,第一SDT过程可以是协议预先约定的,比如第一SDT过程为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之后的首次SDT过程,首次SDT过程可以为MO-SDT过程或MT-SDT过程,具体不做限定。
(2)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对应第一区域,此种情形下,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当终端设备位于第一区域且处于非激活态时,使用默认RLC配置。
示例性地,第一区域可以是协议预先约定的;或者,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确定第一区域,或者说第一信息用于配置第一区域。比如,第一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则第一信息可以为小区列表信息,小区列表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的标识。可以理解地,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一信息;或者,第一指示信息不包括第一信息,此种情形下,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的方式可以和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方式相同,比如第一信息和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同一消息。
示例性地,第一区域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RNA,或者第一区域可以为终端设备的RNA。
(3)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M个RLC层实体,此种情形下,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时,M个RLC层实体使用默认RLC配置。其中,M为正整数。
示例性地,M个RLC层实体可以是协议预先约定的。或者,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确定M个RLC层实体。可以理解地,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二信息;或者,第一指示信息不包括第二信息,此种情形下,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的方式可以和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方式相同,比如第二信息和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同一消息。
①比如,第二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的标识,则M个RLC层实体为该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对应的RLC层实体。其中,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可以包括第一无线承载,第一无线承载可以为DRB或者SRB。举个例子,第一无线承载对应的RLC层实体为RLC层实体1,RLC层实体1使用的传输模式为AM,则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RLC层实体1可以使用上行AM默认RLC配置对从PDCP层接收到的PDCP PDU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以及使用下行AM默认RLC配置对从MAC层接收到的RLC PDU进行第二处理得到PDCP PDU。
可选地,第二信息还可以包括重配置信息,重配置信息用于重配置M个RLC层实体使用的传输模式。当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二信息时,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无线承载的标识和RLC配置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第一指示信息所包括的内容示例
无线承载的标识 对应的RLC配置
RB1 AM默认RLC配置
RB2 UM默认RLC配置
假设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如表1所示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前,RB1对应的RLC层实体的传输模式为UM,RB2对应的RLC层实体的传输模式为AM,则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如表1所示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后,RB1对应的RLC层实体可以使用AM默认RLC配置(具体地,RB1对应的RLC层实体可以使用上行AM默认RLC配置对PDCP PDU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以及使用下行AM默认RLC配置对RLC PDU进行第二处理得到PDCP PDU),RB2对应的RLC层实体可以使用UM默认RLC配置(具体地,RB2对应的RLC层实体可以使用上行UM默认RLC配置对PDCP PDU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以及使用下行AM默认RLC配置对RLC PDU进行第二处理得到PDCPPDU)。
也就是说,当第二信息包括第一无线承载的标识,而不包括重配置信息时,第一无线承载对应的RLC层实体可以沿用之前的传输模式,并使用之前的传输模式对应的默认RLC配置。当第二信息包括第一无线承载的标识和重配置信息时,第一无线承载对应的RLC层实体可以使用重配置后的传输模式对应的默认RLC配置。
②比如,第二信息可以指示一种或多种传输模式,则M个RLC层实体可以为使用该一种或多种传输模式的RLC层实体。举个例子,该一种或多种传输模式中包括第一传输模式,假设第一传输模式为AM,使用AM的RLC层实体包括RLC层实体2,则RLC层实体2可以使用AM默认RLC配置。
(4)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第一传输方向,此种情形下,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时,在第一传输方向上使用默认RLC配置。
示例性地,第一传输方向可以是协议预先约定的。或者,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信息,第三信息用于确定第一传输方向。可以理解地,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三信息;或者,第一指示信息不包括第三信息,此种情形下,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信息的方式可以和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方式相同,比如第三信息和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同一消息。
其中,第一传输方向可以为上行传输方向,或者第一传输方向也可以为下行传输方向,又或者第一传输方向包括上行传输方向和下行传输方向。
可以理解地,针对第一指示信息,上述(1)至(4)中的实现可以分别独立存在,或者(1)至(4)中的至少两种实现可以共存。比如,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对应第一区域、第一SDT过程、M个RLC层实体以及第一传输方向,此种情形下,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终端设备位于第一区域且处于非激活态时,在第一SDT过程中M个RLC层实体在第一传输方向上使用默认RLC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下文中,将以“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第一区域、第一SDT过程、M个RLC层实体以及第一传输方向,其中,第一区域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的小区,第一SDT过程为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之后的首次SDT过程,M个RLC层实体为第一SDT过程所涉及的所有RLC层实体,第一传输方向包括上行传输方向和下行传输方向”为例进行描述。
S503,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使用默认RLC配置对包含RRC恢复请求消息的PDCP PDU1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1,进而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RLC PDU1;相应地,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RLC PDU1。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使用默认RLC配置。比如,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终端设备位于第一区域且处于非激活态时,使用默认RLC配置,则当终端设备需要发送RRC恢复请求消息时,若满足“位于第一区域且处于非激活态”这一条件,便可以使用默认RLC配置对PDCP PDU1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1,进而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RLC PDU1。
作为又一种可能的实现,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以及其它可能的信息,确定是否使用默认RLC配置。比如,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是否使用默认RLC配置。具体地,若第二接入网设备支持默认RLC配置,则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使用默认RLC配置对PDCP PDU1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1,进而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RLC PDU1;若第二接入网设备不支持默认RLC配置,则终端设备使用专用RLC配置对PDCP PDU1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1,进而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RLC PDU1。
其中,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是否支持默认RLC配置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能力信息可以包括1个比特,当该比特的取值为“1”时,表示第二接入网设备支持默认RLC配置,当该比特的取值为“0”时,表示第二接入网设备不支持默认RLC配置。终端设备获取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能力信息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终端设备在移动至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覆盖区域后,可以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系统消息中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能力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能力信息”可以替换为“使能信息”。以第二接入网设备为例,“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能力信息”可以替换为“第二接入网设备的使能信息”,第二接入网设备的使能信息用于指示是否使能第二接入网设备的默认RLC配置,若使能第二接入网设备的默认RLC配置,则表示第二接入网设备支持默认RLC配置,若去使能第二接入网设备的默认RLC配置,则表示第二接入网设备不支持默认RLC配置。
S504,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请求消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比如终端设备的I-RNTI;相应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请求消息。
可选地,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其它可能的信息。比如,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能力信息。又比如,针对于场景一,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信息a,信息a可以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请求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的原因为终端设备发起MO-SDT过程,针对于场景二,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信息b,信息b可以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请求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的原因为终端设备发起MT-SDT过程。其中,信息a和信息b也可以称为原因值。
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请求消息所包括的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终端设备是否使用默认RLC配置。若终端设备不使用默认RLC配置,则后续实现可以参见现有技术;若终端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则可以确定是否执行锚点重定位,以及是否允许第二接入网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并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具体可以参见下述情形一至情形三。
关于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是否执行锚点重定位,以及是否允许第二接入网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依据,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依据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能力信息(此种情形下,请求消息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是否执行锚点重定位,以及是否允许第二接入网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比如,若第二接入网设备支持默认RLC配置,则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确定执行锚点重定位,并允许第二接入网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参见下文的情形一);又比如,若第二接入网设备不支持默认RLC配置,则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确定不执行锚点重定位,并由第一接入网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参见下文的情形二);又比如,若第二接入网设备支持默认RLC配置,则第一接入网设备也可以确定不执行锚点重定位,并允许第二接入网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参见下文的情形三)。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一接入网设备在确定是否执行锚点重定位,以及是否允许第二接入网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也可以不考虑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能力信息(此种情形下,请求消息可以不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能力信息)。比如,不论第二接入网设备是否支持默认RLC配置,第一接入网设备都可以确定不执行锚点重定位,并由第一接入网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参见下文的情形二)。
下面结合情形一至情形三描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到请求消息后的三种可能的实现。
情形一:参见图5A所示
S505-a,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相应地,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接收响应消息。
此处,响应消息可以包括锚点重定位信息1、第二指示信息以及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上下文信息中包括终端设备的专用RLC配置。其中,锚点重定位信息1用于指示执行锚点重定位,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指示信息所包括的内容可以和第一指示信息所包括的内容相同。
S506-a,第二接入网设备执行路径切换等操作。
S507-a,终端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对包含上行数据的PDCP PDU2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2,进而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RLC PDU2,RLC PDU2包括上行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S507-a可以合并到上述S503中,也就是说,在S503中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RLC PDU1和RLC PDU2。
S508-a,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到RLC PDU2后,使用默认RLC配置对RLC PDU2进行第二处理得到PDCP PDU2,进而解析得到上行数据。
S509-a,第二接入网设备将上行数据发送给UPF网元。
S510-a,UPF网元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相应地,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下行数据。
S511-a,第二接入网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对包含下行数据的PDCP PDU3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3。
此处,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在从UPF网元接收下行数据后,使用默认RLC配置对包含下行数据的PDCP PDU3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3。或者,在路径切换之前,UPF网元也可能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此种情形下,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地址指示信息,将包含下行数据的PDCP SDU3发送给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而,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在接收到包含下行数据的PDCP SDU3后,处理得到PDCP PDU3,进而使用默认RLC配置对PDCP PDU3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3。
S512-a,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RLC PDU3,RLC PDU3包括下行数据;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到RLC PDU3后,可以使用默认RLC配置对RLC PDU3进行第二处理得到PDCPPDU3,进而解析得到下行数据。
S513-a,第二接入网设备生成第二RRC释放消息(例如,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数据传输即将完成时,生成第二RRC释放消息),并使用默认RLC配置对包含第二RRC释放消息的PDCP PDU4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4,进而向终端设备发送RLC PDU4,RLC PDU4包括第二RRC释放消息;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到RLC PDU4后,可以使用默认RLC配置对RLC PDU4进行第二处理得到PDCP PDU4,进而解析得到第二RRC释放消息,并根据第二RRC释放消息结束在非激活态下的数据传输并继续保持在非激活态。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情形一中,终端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在SDT过程中可以始终使用默认RLC配置进行通信。或者,在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在SDT过程结束之前,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切换为使用专用RLC配置,则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指示信息后,可以切换为使用专用RLC配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三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RRC消息。此种情形下,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使用默认RLC配置对包含RRC消息的PDCP PDU5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5,并向终端设备发送RLC PDU5;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到RLC PDU5后,可以使用默认RLC配置对RLC PDU5进行第二处理得到PDCP PDU5,并解析得到RRC消息,进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RRC消息中的第三指示信息切换为使用专用RLC配置,进而第二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使用专用RLC配置继续进行数据传输。后续,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数据传输即将完成时,可以生成第二RRC释放消息,并使用专用RLC配置对包含第二RRC释放消息的PDCP PDU4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4,进而向终端设备发送RLC PDU4,RLC PDU4包括第二RRC释放消息;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到RLC PDU4后,可以使用专用RLC配置对RLC PDU4进行第二处理得到PDCPPDU4,进而解析得到第二RRC释放消息,并根据第二RRC释放消息结束在非激活态下的数据传输并继续保持在非激活态。
在一个示例中,若终端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了上行数据1,在接收上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反馈信息用于指示上行数据1是否被成功接收)之前,接收到了第三指示信息,由于终端设备尚未接收到上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无法确定上行数据1是否被成功接收,且终端设备切换为使用专用RLC配置后,即使接收到上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可能也无法解析(比如接入网设备在发送第三指示信息之前,使用默认RLC配置发送了反馈信息),因此,终端设备可以使用专用RLC配置重传上行数据1。
作为又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三指示信息可以为RRC恢复消息,终端设备接收到RRC恢复消息后,可以转换到连接态,后续第二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使用专用RLC配置进行通信。
情形二:参见图5B所示
S505-b,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相应地,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接收响应消息,响应消息包括锚点重定位信息2,锚点重定位信息2用于指示不执行锚点重定位。
示例性地,响应消息可以不包括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S506-b,终端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对包含上行数据的PDCP PDU2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2,进而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RLC PDU2,RLC PDU2包括上行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S506-b可以合并到上述S503中,也就是说,在S503中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RLC PDU1和RLC PDU2。
S507-b,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RLC PDU2,并向第一接入网设备转发RLC PDU2。
S508-b,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RLC PDU2,使用默认RLC配置对RLC PDU2进行第二处理得到PDCP PDU2,进而解析得到上行数据。
S509-b,第一接入网设备将上行数据发送给UPF网元。
S510-b,UPF网元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S511-b,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下行数据,并使用默认RLC配置对包含下行数据的PDCP PDU3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3。
S512-b,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包括RLC PDU3,RLC PDU3包括下行数据。
S513-b,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RLC PDU3,并向终端设备转发RLC PDU3;相应地,终端设备可以接收RLC PDU3,并使用默认配置对RLC PDU3进行第二处理得到PDCP PDU3,进而解析得到下行数据。
S514-b,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数据传输即将完成时,可以生成第二RRC释放消息,并使用默认RLC配置对包含第二RRC释放消息的PDCP PDU4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4,进而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RLC PDU4,RLC PDU4包含第二RRC释放消息。
S515-b,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RLC PDU4,并向终端设备转发RLC PDU4;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到RLC PDU4后,可以使用默认RLC配置对RLC PDU4进行第二处理得到PDCPPDU4,进而解析得到第二RRC释放消息,并根据第二RRC释放消息结束在非激活态下的数据传输并继续保持在非激活态。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情形二中,终端设备和第一接入网设备在SDT过程中可以始终使用默认RLC配置进行通信。在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在SDT过程结束之前,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切换为使用专用RLC配置,则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指示信息后,可以切换为使用专用RLC配置。比如,第三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RRC消息,具体参见上述情形一中的描述。
情形三:参见图5C所示
S505-c,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相应地,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接收响应消息。其中,响应消息包括锚点重定位信息2和第二指示信息,锚点重定位信息2用于指示不执行锚点重定位,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此处,响应消息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上下文信息中不包括终端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专用RLC配置。比如,当第一指示信息对应上行传输方向时,上下文信息中可以不包括上行传输对应的专用RLC配置。又比如,当第一指示信息对应M个RLC层实体时,上下文信息中可以不包括M个RLC层实体对应的专用RLC配置。
S506-c,终端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对包含上行数据的PDCP PDU2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2,进而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RLC PDU2,RLC PDU2包括上行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S506-c可以合并到上述S503中,也就是说,在S503中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RLC PDU1和RLC PDU2。
S507-c,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到RLC PDU2后,使用默认RLC配置对RLC PDU2进行第二处理得到PDCP PDU2。
S508-c,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PDCP PDU2。
S509-c,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PDCP PDU2,并从PDCP PDU2中解析得到上行数据,进而将上行数据发送给UPF网元。
S510-c,UPF网元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S511-c,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下行数据,并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PDCP PDU3,PDCP PDU3包括下行数据。
S512-c,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PDCP PDU3,使用默认RLC配置对包含下行数据的PDCP PDU3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3,并向终端设备发送RLC PDU3。
S513-c,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RLC PDU3,RLC PDU3包括下行数据。相应地,终端设备可以接收RLC PDU3,并使用默认配置对RLC PDU3进行第二处理得到PDCPPDU3,进而解析得到下行数据。
S514-c,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数据传输即将完成后,可以生成第二RRC释放消息,并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PDCP PDU4,PDCP PDU4包括第二RRC释放消息。
S515-c,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PDCP PDU4,使用默认RLC配置对包含第二RRC释放消息的PDCP PDU4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4。
S516-c,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RLC PDU4;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到RLCPDU4后,可以使用默认RLC配置对包含第二RRC释放消息的RLC PDU4进行第二处理得到PDCPPDU4,进而解析得到第二RRC释放消息,并根据第二RRC释放消息结束在非激活态下的数据传输并继续保持在非激活态。
针对于上述情形二和情形三,可以理解的是:针对于上行传输,在情形二中,由于第一接入网设备未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与终端设备通信(以及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给第二接入网设备的响应消息不包括终端设备的专用RLC配置),因此,当第一接入网设备从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到PDU后,可以获知该PDU为RLC PDU(即未经RLC层处理的PDU),并使用默认RLC配置对RLC PDU进行处理得到PDCP PDU;在情形三中,由于第一接入网设备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与终端设备通信,因此,当第一接入网设备从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到PDU后,可以获知该PDU为PDCP PDU(即经RLC层处理后的PDU)。下行传输可以参照上行传输,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通信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
S601,终端设备确定使用默认RLC配置。
示例性地,当终端设备需要发起SDT过程(为便于描述,称为第二SDT过程)时,可以确定在第二SDT过程中是否使用默认RLC配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或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是否使用默认RLC配置;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的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是否支持默认RLC配置,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是否支持默认RLC配置。比如,当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或第二接入网设备支持默认RLC配置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使用默认RLC配置,并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上行信息。
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接入网设备的能力信息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系统消息,系统消息中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的能力信息。终端设备获取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能力信息的方式可以参见实施例一。
S602,终端设备通知第二接入网设备:终端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
示例性地,若终端设备在SDT过程中通知第二接入网设备,则表示终端设备在该SDT过程中使用默认RLC配置;否则,表示终端设备在通知第二接入网设备之后的首次SDT过程中使用默认RLC配置。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可以通知第二接入网设备:终端设备在第二SDT过程中使用默认RLC配置;其中,第二SDT过程可以为终端设备通知第二接入网设备时的当前SDT过程,或者也可以为终端设备通知第二接入网设备之后的首次SDT过程。
终端设备通知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下面结合实现方式1至实现方式3描述三种可能的实现。
(1)实现方式1
在实现方式1中,终端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通知信息,第一通知信息用于通知第二接入网设备:终端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
终端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通知信息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RLC PDU5,RLC PDU5包括RRC恢复请求消息,第一通知信息承载于RRC恢复请求消息。RLC PDU5是使用默认RLC配置处理得到的。又比如,第一通知信息也承载于SRB1,或者第一通知信息也可以承载于MAC CE,具体不做限定。
①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一通知信息可以对应N个RLC层实体,此种情形下,第一通知信息用于通知第二接入网设备:终端设备的N个RLC层实体使用默认RLC配置。其中,N为正整数。
其中,N个RLC层实体可以是协议预先约定的。或者,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四信息,第四信息用于确定N个RLC层实体。可以理解地,第一通知信息可以包括第四信息;或者,第一通知信息不包括第四信息,此种情形下,终端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四信息的方式可以和终端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通知信息的方式相同,比如第四信息和第一通知信息可以承载于同一消息。
比如,第四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的标识,则N个RLC层实体为该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对应的RLC层实体。又比如,第四信息可以指示一种或多种传输模式,则N个RLC层实体可以为使用该一种或多种传输模式的RLC层实体。
②作为又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一通知信息可以对应第二传输方向,此种情形下,第一通知信息用于通知第二接入网设备:终端设备在第二传输方向上使用默认RLC配置。
其中,第二传输方向可以协议预先约定的。或者,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五信息,第五信息用于确定第二传输方向。可以理解地,第一通知信息可以包括第五信息;或者,第一通知信息不包括第五信息,此种情形下,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五信息的方式可以和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通知信息的方式相同,比如第五信息和第一通知信息可以承载于同一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以“第一通知信息对应N个RLC层实体和第二传输方向,其中,N个RLC层实体为终端设备在第二SDT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RLC层实体,第二传输方向包括上行传输方向和下行传输方向”为例进行描述。
(2)实现方式2
在一个示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系统消息中可以包括默认RLC配置对应的PRACH资源和/或默认RLC配置对应的前导码,PRACH资源用于承载前导码。进而,当终端设备确定使用默认RLC配置后,可以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四步随机接入过程的Msg1。Msg1所包括的前导码为默认RLC配置对应的前导码,和/或,承载Msg1所包括的前导码的PRACH资源可以为默认RLC配置对应的PRACH资源。相应地,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到Msg1后,可以获知:终端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比如终端设备在当前SDT过程中使用默认RLC配置)。
在又一个示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系统消息中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默认RLC配置对应的PRACH资源、默认RLC配置对应的前导码、默认RLC配置对应的PUSCH资源。进而,当终端设备确定使用默认RLC配置后,可以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两步随机接入过程的MsgA。其中,MsgA符合以下至少一项:MsgA所包括的前导码可以为默认RLC配置对应的前导码、承载MsgA所包括的前导码的PRACH资源可以为默认RLC配置对应的PRACH资源、MsgA所包括的上行数据承载于默认RLC配置对应的PUSCH资源。相应地,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到MsgA后,可以获知:终端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比如终端设备在当前SDT过程中使用默认RLC配置)。
(3)实现方式3
终端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RLC PDU6,RLC PDU6对应的逻辑信道为默认RLC配置对应的逻辑信道,则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获知:终端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比如,RLCPDU6可以包括RRC恢复请求消息和/或上行数据。其中,默认RLC配置对应的逻辑信道可以为协议预先约定的,或者也可以是第二接入网设备配置的,比如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系统消息中包括默认RLC配置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现方式1中,终端设备是通过显式的方式来通知第二接入网设备,实现方式2和实现方式3中终端设备是通过隐式的方式来通知第二接入网设备。
S603,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请求消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相应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请求消息。
此处,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二通知信息,第二通知信息用于通知第一接入网设备:终端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可选地,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其它可能的信息,比如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能力信息,又比如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信息a或信息b。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通知信息也可以承载于其它可能的消息,具体不做限定。
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到请求消息之后的流程可以参见实施例一。
采用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方案,终端设备可以在非激活态下与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而无需转换到连接态再进行数据传输,从而能够有效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和信令开销。此外,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接入网设备侧和终端设备侧引入默认RLC配置,使得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可以使用默认RLC配置进行SDT,比如终端设备从第一接入网设备的覆盖区域移动至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覆盖区域后,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比如第一接入网设备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使用默认RLC配置进行SDT,从而便于降低第一接入网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信令开销(比如在上述情形二或情形三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无需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SDT所需要的RLC配置),提高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数据传输效率。
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是将接入网设备(比如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描述的,参见前文有关接入网设备的描述可知,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包括分离的节点,比如参见图2B所示。
下面将基于上述图2B所示意的分离架构,结合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对接入网设备所包括的CU和DU之间的交互进行描述。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三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CU-1和DU-1。
(1)针对于上述实施例一,当第一接入网设备包括CU-1和DU-1时,则可以由CU-1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或者也可以由DU-1确定第一指示信息。
实现方式1:由CU-1确定第一指示信息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通信方法所对应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701,CU-1确定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时,使用默认RLC配置。
S702,CU-1向DU-1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相应地,DU-1可以接收第一指示信息。
示例性地,CU-1向DU-1发送F1接口消息,F1接口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示例性地,CU-1存储有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CU-1还可以向DU-1发送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上下文信息中不包括终端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专用RLC配置。比如,当第一指示信息对应上行传输方向时,上下文信息中可以不包括上行传输对应的专用RLC配置。又比如,当第一指示信息对应M个RLC层实体时,上下文信息中可以不包括M个RLC层实体对应的专用RLC配置。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DU可以存储有终端设备的专用RLC配置,此种情形下,CU-1可以无需向DU-1发送上下文信息。
此处,CU-1向DU-1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便于后续DU-1使用默认RLC配置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比如在上述实施例一的情形二中,可以由DU-1使用默认RLC配置对RLC PDU2进行第二处理得到PDCP PDU2,以及可以由DU-1使用默认RLC配置对PDCP PDU3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3,还可以由DU-1使用默认RLC配置对PDCP PDU4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4。
S703,CU-1向终端设备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示例性地,CU-1向终端设备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方式可以有多种。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CU-1通过DU-1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释放消息,第一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第一RRC释放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CU-1从核心网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此时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的下行数据,需要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终端设备,则CU-1可以在为终端设备配置的RNA内寻呼终端设备。比如,CU-1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寻呼消息,第一寻呼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寻呼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第一寻呼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相应地,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第一寻呼消息后,可以在第二接入网设备的小区内发送第二寻呼消息,第二寻呼消息用于寻呼终端设备,第二寻呼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终端设备的标识。以及,CU-1还可以通过DU-1发送第三寻呼消息,第三寻呼消息用于寻呼终端设备,第三寻呼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终端设备的标识。若终端设备在第二接入网设备的小区内,则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第二寻呼消息,并从第二寻呼消息中获取第一指示信息;若终端设备在DU-1的小区内,则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第三寻呼消息,并从第三寻呼消息中获取第一指示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S702为可选步骤,比如在一个示例中,CU-1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后,可以先执行S703,后续CU-1接收到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请求消息后,若确定DU-1需要使用默认RLC配置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比如参见实施例一中的情形二),则可以向DU-1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若确定DU-1不需要使用默认RLC配置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比如参见实施例一中的情形一或情形三),则可以不向DU-1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者,CU-1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后,便可以向DU-1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无需考虑后续DU-1是否需要使用默认RLC配置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采用上述方式,第一接入网设备包括CU-1和DU-1,CU-1在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后,便可以通过第一RRC释放消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通过第一寻呼消息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从而能够实现快速地向终端设备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此外,由于CU还可以向DU-1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从而使得终端设备与DU-1可以使用默认RLC配置进行SDT(比如上述情形三),且CU-1无需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SDT所需要的RLC配置,提高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数据传输效率。
实现方式2:由DU-1确定第一指示信息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通信方法所对应的又一种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801,DU-1确定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时,使用默认RLC配置。
示例性地,CU-1可以向DU-1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是否允许终端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相应地,DU-1接收到请求消息后,可以判断是否允许终端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若允许,则可以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其中,DU-1判断是否允许终端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依据可以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比如,CU-1可以在确定需要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且允许终端设备发起SDT过程后,向DU-1发送请求消息。又比如,CU-1可以在从UPF网元接收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且允许终端设备发起SDT过程后,向DU-1发送请求消息。
S802,DU-1向CU-1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示例性地,DU-1可以向CU-1发送F1接口消息,F1接口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S803,CU-1向终端设备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示例性地,S803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S703。
(2)针对于上述实施例二,CU-1可以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通知信息。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通信方法所对应的又一种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901,CU-1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通知信息,第二通知信息用于通知:终端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
S902,CU-1向DU-1发送第二通知信息。
示例性地,CU-1向DU-1发送F1接口消息,F1接口消息包括第二通知信息。
此处,CU-1向DU-1发送第二通知信息,以便于后续DU-1使用默认RLC配置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比如在上述实施例一的情形二中,可以由DU-1使用默认RLC配置对RLC PDU2进行第二处理得到PDCP PDU2,以及可以由DU-1使用默认RLC配置对PDCP PDU3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3,还可以由DU-1使用默认RLC配置对PDCP PDU4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4。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S902为可选步骤,比如在一个示例中,CU-1接收到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通知信息后,若确定DU-1需要使用默认RLC配置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比如参见实施例一中的情形二),则可以向DU-1发送第二通知信息;若确定DU-1不需要使用默认RLC配置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比如参见实施例一中的情形一或情形三),则可以不向DU-1发送第二通知信息。或者,CU-1接收到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通知信息后,便可以向DU-1发送第二通知信息,无需考虑后续DU-1是否需要使用默认RLC配置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四中,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CU-2和DU-2。
针对于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CU-2可以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通信方法所对应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1,CU-2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
S1002,CU-2向DU-2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示例性地,CU-2向DU-2发送F1接口消息,F1接口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此处,CU-2向DU-2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以便于后续DU-2使用默认RLC配置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比如在上述实施例一的情形一或情形三中,可以由DU-2使用默认RLC配置对RLC PDU2进行第二处理得到PDCP PDU2,以及可以由DU-2使用默认RLC配置对PDCP PDU3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3,还可以由DU-2使用默认RLC配置对PDCP PDU4进行第一处理得到RLC PDU4。
采用上述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中的方案,当接入网设备采用CU-DU分离架构时,通过CU与DU之间的通信,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在非激活态下与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而无需转换到连接态再进行数据传输,从而能够有效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和信令开销。此外,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接入网设备侧和终端设备侧引入默认RLC配置,使得终端设备与DU可以使用默认RLC配置进行SDT,比如终端设备从第一接入网设备的覆盖区域移动至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覆盖区域后,终端设备与DU(比如第一接入网设备的DU或第二接入网设备的DU)可以使用默认RLC配置进行SDT,从而便于降低第一接入网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信令开销(比如在上述情形二或情形三中,第一接入网设备的CU无需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SDT所需要的RLC配置),提高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的数据传输效率。
针对于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可以理解的是:
(1)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所描述的各个流程图的步骤编号仅为执行流程的一种示例,并不构成对步骤执行的先后顺序的限制,本申请实施例中相互之间没有时序依赖关系的步骤之间没有严格的执行顺序。各个流程图中所示意的步骤并非全部是必须执行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各个流程图的基础上删除部分步骤,或者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各个流程图的基础上增添其它可能的步骤。
(2)上述侧重描述了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不同实施例之间的差异之处,除差异之处的其它内容,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之间可以相互参照;此外,同一实施例中,不同实现方式或不同示例之间也可以相互参照。
上述主要从设备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接入网设备或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接入网设备或终端设备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装置的可能的示例性框图。如图11所示,装置1100可以包括:处理单元1102和通信单元1103。处理单元1102用于对装置11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通信单元1103用于支持装置1100与其他设备的通信。可选地,通信单元1103也称为收发单元,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和/或发送单元,分别用于执行接收和发送操作。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101,用于存储装置1100的程序代码和/或数据。
该装置1100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接入网设备、或者还可以为设置在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处理单元1102可以支持装置1100执行上文中各方法示例(比如图5A、图5B、5C或图6)中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动作。或者,处理单元1102主要执行方法示例(比如图5A、图5B、5C或图6)中的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内部动作,通信单元1103可以支持装置1100与其它设备之间的通信。
比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102用于: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时,使用默认无线链路控制RLC配置;通信单元1103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RNA。
该装置1100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接入网设备、或者还可以为设置在第二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处理单元1102可以支持装置1100执行上文中各方法示例(比如图5A、图5B、5C或图6)中第二接入网设备的动作。或者,处理单元1102主要执行方法示例(比如图5A、图5B、5C或图6)中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的内部动作,通信单元1103可以支持装置1100与其它设备之间的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单元1103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处理单元1102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该装置1100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或者还可以为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芯片。处理单元1102可以支持装置1100执行上文中各方法示例(比如图5A、图5B、5C或图6)中终端设备的动作。或者,处理单元1102主要执行方法示例(比如图5A、图5B、5C或图6)中的终端设备的内部动作,通信单元1103可以支持装置1100与其它设备之间的通信。
比如,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单元1103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或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所述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时,使用默认RLC配置;处理单元11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当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非激活态时,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最后服务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RNA。
应理解以上装置中单元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装置中的单元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单元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部分单元以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各个单元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中,由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该单元的功能。此外这些单元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又可以成为处理器,可以是一种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的集成电路。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操作或以上各个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实现或者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
在一个例子中,以上任一装置中的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这些集成电路形式中至少两种的组合。再如,当装置中的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处理器,比如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的处理器。再如,这些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以上用于接收的单元是一种该装置的接口电路,用于从其它装置接收信号。例如,当该装置以芯片的方式实现时,该接收单元是该芯片用于从其它芯片或装置接收信号的接口电路。以上用于发送的单元是一种该装置的接口电路,用于向其它装置发送信号。例如,当该装置以芯片的方式实现时,该发送单元是该芯片用于向其它芯片或装置发送信号的接口电路。
参见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接入网设备(或基站)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或第二接入网设备的功能。如图12所示,接入网设备12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DU 1201和一个或多个CU 1202。所述DU 120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12011,至少一个射频单元12012,至少一个处理器12013和至少一个存储器12014。所述DU 1201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以及部分基带处理。CU120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2022和至少一个存储器12021。
所述CU 1202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接入网设备进行控制等。所述DU1201与CU 1202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基站。所述CU 1202为接入网设备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例如所述CU 1202可以用于控制接入网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接入网设备的操作流程。
此外,可选的,接入网设备1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单元,一个或多个DU和一个或多个CU。其中,DU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2013和至少一个存储器12014,射频单元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12011和至少一个射频单元12012,CU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2022和至少一个存储器12021。
在一个实例中,所述CU120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指示的无线接入网(如5G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5G网或其他网)。所述存储器12021和处理器120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所述DU1201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指示的无线接入网(如5G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5G网或其他网)。所述存储器12014和处理器12013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
图12所示的接入网设备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涉及接入网设备的各个过程。图12所示的接入网设备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述描述。
参见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实现以上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操作。如图13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天线1310、射频部分1320、信号处理部分1330。天线1310与射频部分1320连接。在下行方向上,射频部分1320通过天线1310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将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发送给信号处理部分1330进行处理。在上行方向上,信号处理部分1330对终端设备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部分1320,射频部分1320对终端设备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1310发送给网络设备。
信号处理部分1330可以包括调制解调子系统,用于实现对数据各通信协议层的处理;还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子系统,用于实现对终端设备操作系统以及应用层的处理;此外,还可以包括其它子系统,例如多媒体子系统,周边子系统等,其中多媒体子系统用于实现对终端设备相机,屏幕显示等的控制,周边子系统用于实现与其它设备的连接。调制解调子系统可以为单独设置的芯片。
调制解调子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元件1331,例如,包括一个主控CPU和其它集成电路。此外,该调制解调子系统还可以包括存储元件1332和接口电路1333。存储元件1332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但用于执行以上方法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的程序可能不存储于该存储元件1332中,而是存储于调制解调子系统之外的存储器中,使用时调制解调子系统加载使用。接口电路1333用于与其它子系统通信。
该调制解调子系统可以通过芯片实现,该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接口电路,其中处理元件用于执行以上终端设备执行的任一种方法的各个步骤,接口电路用于与其它装置通信。在一种实现中,终端设备实现以上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例如用于终端设备的装置包括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处理元件调用存储元件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存储元件可以为与处理元件处于同一芯片上的存储元件,即片内存储元件。
在另一种实现中,用于执行以上方法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的程序可以在与处理元件处于不同芯片上的存储元件,即片外存储元件。此时,处理元件从片外存储元件调用或加载程序于片内存储元件上,以调用并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
在又一种实现中,终端设备实现以上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一个或多个处理元件,这些处理元件设置于调制解调子系统上,这里的处理元件可以为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ASIC,或,一个或多个DSP,或,一个或者多个FPGA,或者这些类集成电路的组合。这些集成电路可以集成在一起,构成芯片。
终端设备实现以上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SOC的形式实现,该SOC芯片,用于实现以上方法。该芯片内可以集成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由处理元件调用存储元件的存储的程序的形式实现以上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或者,该芯片内可以集成至少一个集成电路,用于实现以上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或者,可以结合以上实现方式,部分单元的功能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程序的形式实现,部分单元的功能通过集成电路的形式实现。
可见,以上用于终端设备的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接口电路,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元件用于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处理元件可以以第一种方式:即调用存储元件存储的程序的方式执行终端设备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也可以以第二种方式:即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结合指令的方式执行终端设备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当然,也可以结合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执行终端设备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这里的处理元件同以上描述,可以通过处理器实现,处理元件的功能可以和图11中所描述的处理单元的功能相同。示例性地,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CPU,还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SP,或,一个或者多个FPGA等,或这些集成电路形式中至少两种的组合。存储元件可以通过存储器实现,存储元件的功能可以和图11中所描述的存储单元的功能相同。存储元件可以是一个存储器,也可以是多个存储器的统称。
图13所示的终端设备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终端设备的各个过程。图13所示的终端设备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述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至少一种”是指一种或者多种,“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个”包括A,B,C,AB,AC,BC或ABC。以及,除非有特别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1)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或者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时,使用默认无线链路控制RLC配置;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无线接入网通知区域RN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释放消息,所述第一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所述第一RRC释放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寻呼消息,所述第一寻呼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寻呼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一寻呼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第一区域,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所述终端设备位于第一区域且处于非激活态时,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RN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的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M个RLC层实体,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所述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时,所述M个RLC层实体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其中,M为正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无线承载的标识,所述M个RLC层实体为所述第一无线承载对应的RLC层实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至少一种RLC模式,所述M个RLC层实体为使用所述至少一种RLC模式的RLC层实体。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传输方向,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所述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时,在所述传输方向上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支持所述默认RLC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RL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第一RLC PDU是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处理得到的;
其中,所述第一RLC PDU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或第二RRC释放消息,所述第二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结束在所述非激活态下的数据传输并继续保持在所述非激活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RLC PDU,所述第二RLC PDU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
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对所述第二RLC PDU进行处理得到第一PDCP PDU。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为使用存储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中所包括的RLC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PDCP PDU,所述第二PDCP PDU是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处理得到的;其中,所述第二PDCP PDU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锚点重定位信息和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锚点重定位信息用于指示不执行锚点重定位,所述上下文信息不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部分或全部RLC配置。
17.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第二接入网设备或者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使用默认RLC配置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最后服务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RNA。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寻呼消息,所述第一寻呼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寻呼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一寻呼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所述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时,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
根据所述第一寻呼消息,发送第二寻呼消息,所述第二寻呼消息用于寻呼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二寻呼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RLC PDU,所述第三RLC PDU是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处理得到的;
其中,所述第三RLC PDU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或第二RRC释放消息,所述第二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结束在所述非激活态下的数据传输并继续保持在所述非激活态。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RLC PDU,所述第四RLC PDU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或RRC恢复请求消息;
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对所述第四RLC PDU进行处理得到第三PDCP PDU。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为使用存储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中所包括的RLC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7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锚点重定位信息和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锚点重定位信息用于指示不执行锚点重定位,所述上下文信息不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部分或全部RLC配置。
23.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终端设备或者所述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或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当所述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时,使用默认RLC配置;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或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最后服务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RNA。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或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RRC释放消息,所述第一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所述第一RRC释放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寻呼消息,所述第二寻呼消息用于寻呼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二寻呼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支持所述默认RLC配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3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五RLC PDU,所述第五RLC PDU是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或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处理得到的;
其中,所述第五RLC PDU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或第二RRC释放消息,所述第二RRC释放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结束在所述非激活态下的数据传输并继续保持在所述非激活态。
27.根据权利要求23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包括:
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六RLC PDU,所述第六RLC PDU是所述终端设备使用所述默认RLC配置处理得到的,所述第六RLC PDU包括RRC恢复请求消息或上行数据。
28.根据权利要求23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或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为使用存储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中所包括的RLC配置。
2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模块。
3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8任一所述的方法。
3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
CN202111486593.3A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62482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86593.3A CN116248237A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CT/CN2022/136579 WO2023103958A1 (zh) 2021-12-07 2022-12-05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86593.3A CN116248237A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48237A true CN116248237A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35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86593.3A Pending CN116248237A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48237A (zh)
WO (1) WO202310395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12021002355A2 (pt) * 2018-08-09 2021-05-04 Zte Corporation recurso dedicado pré-configurado para transmissões em modo ocioso
CN111586886B (zh) * 2019-02-15 2022-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回传链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2022550B2 (en) * 2019-03-15 2024-06-25 Lg Electronics Inc. Small data transmission without path switch procedure
CN113498152A (zh) * 2020-04-01 2021-10-12 夏普株式会社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03958A1 (zh) 2023-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77703B2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fronthaul interface, method for performing access for a U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 handover for a UE, data forwarding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20200022203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nd user terminal supporting dual connectivity
RU2578666C2 (ru) Уменьшение избыточной сигнализации при переходах между состояниями управления радиоресурсами (rrc)
KR20220140605A (ko) Sidelink 릴레이 통신 방법, 장치, 설비 및 매체
CN108886748B (zh) 用于减少信令开销和减少终端电池的方法和设备
CN111149419A (zh) 用于rrc恢复/暂停时的nr pdcp保留的方法和设备
CN110754112B (zh) 网络接入方法以及移动性支持和数据传送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201794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12840739B (zh) 资源控制状态更改和多节点连接性的高效处理
CN115699816A (zh) 用于在双连接下进行侧行链路中继通信的方法
CN114097299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JP2023542304A (ja)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端末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KR102381375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Cellular IoT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2019525538A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装置、端末装置とネットワークエンティティ
JP7101675B6 (ja) 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EP4132035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552966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248237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JP2023510974A (ja) 第2ネットワーク装置、端末装置及び方法
CN11270280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141332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267883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016338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4007822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217076A1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