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98322A - 载具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载具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998322A CN117998322A CN202410188784.9A CN202410188784A CN117998322A CN 117998322 A CN117998322 A CN 117998322A CN 202410188784 A CN202410188784 A CN 202410188784A CN 117998322 A CN117998322 A CN 1179983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nitoring
- target carrier
- intelligent
- determining
- conn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136 deep learning model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806 monitoring devi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815 fa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06010016256 fatigu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01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97 real-time det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41 toxic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098—Interfacing with an on-board device of a vehicl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5—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for remote control of applian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04M1/7243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for image or video messag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1—Transmitting camera control signals through networks, e.g. control via the Interne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5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functional features of a camer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载具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响应于需要对目标载具进行监控,确定与目标载具的连接状态;响应于连接状态为无法稳定连接,确定与目标载具对应的驾乘人员绑定的智能设备,建立与智能设备的连接;确定监控目的,根据监控目的向智能设备传输对应的监控指令,根据智能设备回传的监控数据对目标载具进行实时监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具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承运危险品的运输载具是流动的重大危险源,相比普通载具更易发生事故,相关技术对于危险品载具的安全监控方案中,仅能根据载具回传的部分数据对危险品、危险品运载载具及驾乘人员进行简单的监控,然而在运输过程中时长会途径信号较弱的地域,同时受当前载具性能影响,时长会遇到无法获得定位等监控信号或者信号非常不稳定等问题,从而无法实现远程对载具和/或驾乘人员进行实时的安全管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载具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或部分解决上述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载具监控方法,包括:
响应于需要对目标载具进行监控,确定与所述目标载具的连接状态;
响应于所述连接状态为无法稳定连接,确定与所述目标载具对应的驾乘人员绑定的智能设备,建立与所述智能设备的连接;
确定监控目的,根据所述监控目的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对应的监控指令,根据所述智能设备回传的监控数据对所述目标载具进行实时监控。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监控目的,包括:定位监控;
所述根据所述监控目的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对应的监控指令,根据所述智能设备回传的监控数据对所述目标载具进行实时监控,包括:
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第一监控指令;其中,所述第一监控指令至少用于获取所述智能设备的定位信息;
响应于获取到所述智能设备的所述定位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载具预存的轨迹路线;
响应于所述定位信息在所述轨迹路线的设定范围内,确定当前时间,根据所述当前时间及所述定位信息对所述目标载具完成所述轨迹路线的时间进行确定。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目标载具预存的轨迹路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定位信息在所述轨迹路线的设定范围外,生成并输出报警信息,根据所述定位信息对所述轨迹路线进行更新,对所述目标载具完成更新后的轨迹路线的时间进行重新确定。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监控目的,包括:疲劳监控;
所述根据所述监控目的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对应的监控指令,根据所述智能设备回传的监控数据对所述目标载具进行实时监控,包括:
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第二监控指令;其中,所述第二监控指令至少用于控制所述智能设备生成用于与所述目标载具的图像捕捉设备建立连接的提示信息;
响应于所述智能设备完成与所述图像捕捉设备的连接,获取通过所述图像捕捉设备捕捉到的驾乘人员的面部图像及姿态图像;
对所述面部图像及所述姿态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对提取出的数据进行疲劳比对;
根据比对结果,执行对应的监控策略。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第二监控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驾乘人员的驾驶时长;
比较所述驾驶时长与预设时长的关系,根据比较结果,执行对应的监控策略。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响应于所述智能设备完成与所述图像捕捉设备的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图像捕捉设备获取到的图像,对驾乘人员的闭眼时间及面部朝向进行监控;
响应于所述闭眼时间及所述面部朝向达到预设条件,生成并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警报指令。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监控目的,包括:泄漏监控;
所述根据所述监控目的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对应的监控指令,根据所述智能设备回传的监控数据对所述目标载具进行实时监控,包括:
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第三监控指令;其中,所述第三监控指令至少用于控制所述智能设备生成用于与所述目标载具的泄漏检测设备建立连接的提示信息;
响应于所述智能设备完成与所述泄漏检测设备的连接,获取通过所述泄漏检测设备检测到的测量数据;
比较所述测量数据与预设阈值的关系,根据比较结果,执行对应的监控策略。
基于同一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载具监控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需要对目标载具进行监控,确定与所述目标载具的连接状态;
连接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连接状态为无法稳定连接,确定与所述目标载具对应的驾乘人员绑定的智能设备,建立与所述智能设备的连接;
监控模块,用于确定监控目的,根据所述监控目的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对应的监控指令,根据所述智能设备回传的监控数据对所述目标载具进行实时监控。
基于同一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基于同一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载具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响应于需要对目标载具进行监控,确定与目标载具的连接状态;响应于连接状态为无法稳定连接,确定与目标载具对应的驾乘人员绑定的智能设备,建立与智能设备的连接;确定监控目的,根据监控目的向智能设备传输对应的监控指令,根据智能设备回传的监控数据对目标载具进行实时监控。本申请通过在目标载具的网络状态或连接状态不理想的情况下,利用与驾乘人员绑定的智能设备进行连接的方式,通过智能设备做中转或直接进行数据获取,达到对载具进行监控的目的,实现在载具连接状态不稳定时的监控目的,保证在一些特殊场景下对载具和/或驾乘人员的安全管控,保证运输安全、提高整体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说明书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说明书进一步详细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在使用本申请各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之前,均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恰当的方式对本申请所涉及个人信息的类型、使用范围、使用场景等告知用户并获得用户的授权。
例如,在响应于接收到用户的主动请求时,向用户发送提示信息,以明确地提示用户,其请求执行的操作将需要获取和使用到用户的个人信息。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根据提示信息来自主地选择是否向执行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操作的电子设备、应用程序、服务器或存储介质等软件或硬件提供个人信息或监控图像。
作为一种可选的但非限定性的实现方式,响应于接收到用户的主动请求,向用户发送提示信息的方式例如可以是弹窗的方式,弹窗中可以以文字的方式呈现提示信息。此外,弹窗中还可以承载供用户选择“同意”或者“不同意”向电子设备提供个人信息的选择控件。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通知和获取用户授权过程仅是示意性的,不对本申请的实现方式构成限定,其它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方式也可应用于本申请的实现方式中。
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方案所涉及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本身、数据的获取或使用)应当遵循相应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的要求。
为使本说明书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说明书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物件或者方法步骤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物件或者方法步骤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物件或者方法步骤。“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当前化工产品等危险品的运输通常通过公路、铁路、海运等运输方式进行,与普通的快递运输等的区别在于,由于危险品的危险性,一旦出现相应问题,就会造成较大的危害,从而对危险品的运输监控的等级或要求要远高于普通的快递运输。从而在运输载具运行到网络信号较弱或信号不稳定的区域时,普通的快递可以短暂的断开与监控端的连接,直到网络信号恢复,重新进行连接,其本身对普通快递的运输影响较小。然而对于危险品的运输,其一般都需要对运输全程有全面的把控,以在出现特殊情况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从而亟需在载具网络不稳定、信号较弱时,能够有效保证监控效果的解决办法。
结合上述实际情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载具监控方案。本申请通过在目标载具的网络状态或连接状态不理想的情况下,利用与驾乘人员绑定的智能设备进行连接的方式,通过智能设备做中转或直接进行数据获取,达到对载具进行监控的目的,实现在载具连接状态不稳定时的监控目的,保证在一些特殊场景下对载具和/或驾乘人员的安全管控,保证运输安全、提高整体运输效率。
参考图1,其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具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载具监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响应于需要对目标载具进行监控,确定与所述目标载具的连接状态。
在本步骤中,载具即为交通工具,用于运送物资、人员等的机械或装备的统称。其具体可以是车辆、火车、船舶、飞行器等等。当确定需要对某个载具进行监控时,该载具即为目标载具,监控的目的可以是对目标载具的运行路线(例如汽车或火车的行驶路线、船舶或飞行器的航线等等)的监控,可以是对目标载具的驾驶或承载人员在合理合法范围内的监控,也可以是对运载货物的监控等等。
之后,为了完成监控任务,需要建立监控的数据通道,从而需要先确定目标载具的连接状态。一般的,连接状态分为能够稳定连接和无法稳定连接。而如果检测出来能够与目标载具建立稳定的连接时,则可以直接通过该连接进行相应的正常监控,利用载具的相应设备进行数据的传输。而如果是无法稳定连接,则说明目标载具当前所处的环境对于载具的信号较弱,或者载具所在的网络环境不稳定,影响载具和系统的稳定连接,通过这样不稳定的网络进行的连接,往往无法获得准确的信号,或者传输的数据会出现残缺等问题。
步骤104,响应于所述连接状态为无法稳定连接,确定与所述目标载具对应的驾乘人员绑定的智能设备,建立与所述智能设备的连接。
在本步骤中,在检测到连接状态是无法稳定连接的状态之后,为了能够完成监控数据的传输,可以查找与目标载具关联的驾乘人员,并确定驾乘人员绑定的智能设备。其中,在进行货物运输等场景中,每次运输一般都会登记好载具与驾乘人员的相关信息并建立关联,同时为了方便与驾乘人员取得联系,也会确定并关联一个驾乘人员相关的智能设备,这里的智能设备可以是手机、智能平板等智能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预先统计好的记录表等进行相应的查询确定。
当确定了相应的智能设备后,即可建立与该智能设备的连接。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目标载具所在的网络环境较差,但这并不能代表该载具所在环境的全部各类网络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同时由于当前载具的部分性能限制,其能够连接的网络有限;并且其网络信号的收发装置,根据不同的载具可能也存在不同的限制或缺陷等;从而对于载具的网络不稳定问题可能来源于各种方面。而对于手机等移动智能设备来说,其能够兼容连接多种网络,在移动通信方面,其可以通过G、2G、GPRS、E、3G、H、4G、LTE、5G等等网络进行连接,而一些特定的设备还可以直接通过卫星信号进行卫星通信,同时还有一些设备甚至可以同时连接多种网络,进行“多卡多持”,可以看出对于这些智能设备,其连接能力是明显强于载具自带的连接组件的。并且在当前环境的具体场景中,如不能获取载具的设备定位的情况或环境下,通过不同的信号链路,能够适配到市面上90%移动智能设备,并通过这些移动智能设备进行相应数据的传输。
最终在无法建立与目标载具的稳定连接的情况下,建立与对应的驾乘人员的智能设备之间的连接,以此保证有一条可行的数据传输线路。
步骤106,确定监控目的,根据所述监控目的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对应的监控指令,根据所述智能设备回传的监控数据对所述目标载具进行实时监控。
在本步骤中,监控目的即为想要监控的项目,其可以是对载具所在位置的监控、驾乘人员驾驶状态的监控、运载货物的安全性监控等等。当确定了相应的一个或多个监控目的之后,即可向连接的智能设备发送相应的监控指令,使智能设备能够根据指令进行相应数据的传输,或者与相应的监控设备建立连接,或者提醒驾乘人员主动设置该智能设备与相应监控设备的连接等等。在智能设备根据监控指令建立了相应的连接和/或收集到了相应的数据了之后,可以将这些监控数据传回,以通过这些监控数据对目标载具进行实时的监控。
在一些实施例中,监控目的可以包括:定位监控、疲劳监控、泄漏监控等等。当监控目的为定位监控时,由于载具的网络并不稳定,其自身的定位信息可能也是不准确的,此时一般不采用载具确定的定位信息,而智能设备本身一般都是能够提供相应的定位的,从而可以根据智能设备自身的定位进行载具当前位置的定位,这里可以通过发送监控指令的方式向智能设备发送相应的请求。在具体场景中,对于定位监控,一般是为了保证目标载具运行在设定好的轨迹路线上,该设定好的轨迹路线一般是在运输开始时确定下来的,即可以确定一个目标载具预存的轨迹路线。通过智能设备对自身位置的“报点”,可以确定当前目标载具是否在轨迹路线上或一定范围内进行运输,其中一定范围是由于当前定位精度无法达到十分精确的程度决定的,同时考虑到具体路况、海况以及其他需求,实际行驶路线可能存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动(例如去服务区等),并且海运、空运等也无法做到十分精确的线路控制。从而根据定位信息,只要认定该定位信息在轨迹路线的一定范围内,即可认为当前目标载具是在预存的轨迹路线上进行运输。在确定了运输线路正确之后,进一步的可以对完成运输的到达时间进行预估及更新。即,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监控目的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对应的监控指令,根据所述智能设备回传的监控数据对所述目标载具进行实时监控,包括: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第一监控指令;其中,所述第一监控指令至少用于获取所述智能设备的定位信息;响应于获取到所述智能设备的所述定位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载具预存的轨迹路线;响应于所述定位信息在所述轨迹路线的设定范围内,确定当前时间,根据所述当前时间及所述定位信息对所述目标载具完成所述轨迹路线的时间进行确定。
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如若定位信息是在轨迹路线的设定范围外,则可以认为目标载具偏离了运输路线,从而需要进行报警,同时为了完成运输,可以根据该定位信息对轨迹路线进行更新,例如重新进行路径规划等,同时对完成所述轨迹路线的时间进行重新确定。其中进行报警的方式可以根据具体场景进行具体设定,例如对智能设备进行报警信息的推送,以发送相应的文字或语音报警信息,或是提醒相应的监控工作人员,使监控工作人员能够根据报警信息进行相应处理(例如电话联系驾乘人员,或是直接通过连接对驾乘人员进行沟通等)。即,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目标载具预存的轨迹路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定位信息在所述轨迹路线的设定范围外,生成并输出报警信息,根据所述定位信息对所述轨迹路线进行更新,对所述目标载具完成更新后的轨迹路线的时间进行重新确定。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以车辆陆路运输为例,驾驶人员可以通过对应的智能设备实时回传定位信息,监控人员可在运单地图中进行查看驾驶人员的实时轨迹,同时可以查看每个报点的位置及时间是否有异常,如根据轨迹路线目标载具到达报点的点位时间应该是10点55分,但智能设备回传到达该点位的时间为11点15分,则可以记录为异常,并重新进行到达装卸货点的预计到达时间的预估。而如果回传的点位与规划的轨迹路线发生了偏移,则可以进行报警,并进行路线及时间的重新预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监控目的为疲劳监控时,其目的一般是对驾驶人员进行相应的疲劳或危险行为的监控,一般需要通过图像进行疲劳检测等,从而一般需要与设置于驾驶舱或驾驶位的图像捕捉设备(例如摄像头等)建立连接,以获取相应的图像。而建立连接的过程可以是根据预先的授权,直接建立相互的连接;也可以是以发出通知的方式,提示驾乘人员需要建立相应的连接,从而使驾乘人员主动建立设备间的连接,这里可以通过发送监控指令的方式向智能设备发送相应的请求。在检测到完成智能设备与图像捕捉设备的连接之后,即可通过图像捕捉设备去获取驾乘人员的面部图像及姿态图像。之后可以利用相应的图像处理技术对这些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提取出设定的关键部位的特征信息,例如提取驾乘人员的眼部图像,进行眼睛状态、瞳孔大小、眨眼频率等信息的确定。之后可以利用深度学习模型等进行疲劳状态的识别检测学习,通过训练后的模型对提取出的特征进行疲劳鉴别,其训练过程可以是进行有监督的分类训练,以此形成用于疲劳甄别的深度学习模型,最终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模型进行疲劳的比对。对于比对结果,如果确定是疲劳图像,则可以生成报警信息等方式,对驾乘人员进行文字和/或语音的报警。即,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监控目的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对应的监控指令,根据所述智能设备回传的监控数据对所述目标载具进行实时监控,包括: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第二监控指令;其中,所述第二监控指令至少用于控制所述智能设备生成用于与所述目标载具的图像捕捉设备建立连接的提示信息;响应于所述智能设备完成与所述图像捕捉设备的连接,获取通过所述图像捕捉设备捕捉到的驾乘人员的面部图像及姿态图像;对所述面部图像及所述姿态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对提取出的数据进行疲劳比对;根据比对结果,执行对应的监控策略。其中,监控策略可以是根据相应的结果进行报警处理(发生疲劳)或进行默认执行(没有发生疲劳)。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疲劳比对的同时,还可以对驾乘人员的驾驶时长进行统计,如果统计结果超过一定的预设时长(例如4个小时等),则可以直接认为驾乘人员处于疲劳状态,需要进行报警。即,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第二监控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驾乘人员的驾驶时长;比较所述驾驶时长与预设时长的关系,根据比较结果,执行对应的监控策略。其中,监控策略可以是根据相应的结果进行报警处理(超过预设时长)或进行默认执行(再预设时长内)。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一并监控驾乘人员的一些危险动作,例如在进行车辆驾驶时,驾驶员面部朝向离开前方一定时间(例如面朝后方3秒以上等)或闭眼时间超过一定时间、坐姿发生偏移(例如驾驶员整个身体转向侧面等),此时可直接认为驾乘人员正在进行危险动作,需要进行报警。即,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响应于所述智能设备完成与所述图像捕捉设备的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图像捕捉设备获取到的图像,对驾乘人员的闭眼时间及面部朝向进行监控;响应于所述闭眼时间及所述面部朝向达到预设条件,生成并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警报指令。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以车辆陆路运输为例,针对驾乘人员的疲劳监控,可以分为图像采集、特征提取、疲劳检测等几部分。其中,图像采集:通过车载摄像头或者红外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驾驶员的面部图像和眼睛特征。这些摄像头可以安装在车辆的前部、驾驶室内。特征提取:可以利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对采集到的驾驶员面部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关键的特征信息。例如,可能会检测驾驶员的眼睛状态、瞳孔大小、眨眼频率等。疲劳检测:基于特征提取的结果,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或者深度学习模型,对驾驶员的疲劳状态进行识别和监测。这些算法和模型通常会经过训练,以学习和判断不同疲劳状态下的特征模式。在进行疲劳检测的同时,可以对驾驶时长及其他疲劳鉴定条件进行监控,其中,驾驶时长:车辆启动监测系统开始运行,驾驶时长满4个小时定义为疲劳驾驶,开始报警提示驾驶人员。而其他疲劳鉴定条件可以包括监控驾驶员的眼睛状态,上车时与实时检测对比,如闭眼超过3秒,即可发出报警并且会进行语言提示,提示驾驶员已出现危险驾驶行为,请立即停止危险驾驶行为。检测驾驶坐姿,如果检测坐姿发生偏移或者面部未朝向前方,即可发出报警并且会进行语言提示,提示驾驶员已出现危险驾驶行为,请立即停止危险驾驶行为。通过以上疲劳监控方式可以帮助驾驶员及时发现并应对疲劳驾驶的风险,从而提高运输交通安全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监控目的为泄漏监控时,其目的一般是对运载的货物进行建立,在进行危险品的运输时,这项监控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在进行危险品运输时,对应的载具上也会设置好相应的检测设备,例如有毒气体的报警传感器等,而为了实时的进行监控,此时可以使智能设备与相应的检测设备建立连接,建立连接的过程可以与前述实施例中智能设备与图像捕捉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相同或类似,可以通过预先的授权或驾乘人员主动的设置建立相应的连接,同样的这里可以通过发送监控指令的方式向智能设备发送相应的请求。在确定完成连接之后,即可获取对应的泄漏检测设备的数据,并通过与相应的阈值进行比较的方式,确定是否发生了货物泄露,如若发生泄露,即可进行及时的报警。即,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监控目的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对应的监控指令,根据所述智能设备回传的监控数据对所述目标载具进行实时监控,包括: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第三监控指令;其中,所述第三监控指令至少用于控制所述智能设备生成用于与所述目标载具的泄漏检测设备建立连接的提示信息;响应于所述智能设备完成与所述泄漏检测设备的连接,获取通过所述泄漏检测设备检测到的测量数据;比较所述测量数据与预设阈值的关系,根据比较结果,执行对应的监控策略。其中,监控策略可以是根据相应的结果进行报警处理(在预设阈值范围外)或进行默认执行(在预设阈值范围内)。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可以通过安装泄漏报警传感器硬件设备,及时探测船舱或车厢内外化学品泄漏,超过设定阈值报警传感器会发出警报声,同时通过无线通信传送报警信息。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具监控方法,包括:响应于需要对目标载具进行监控,确定与目标载具的连接状态;响应于连接状态为无法稳定连接,确定与目标载具对应的驾乘人员绑定的智能设备,建立与智能设备的连接;确定监控目的,根据监控目的向智能设备传输对应的监控指令,根据智能设备回传的监控数据对目标载具进行实时监控。本申请通过在目标载具的网络状态或连接状态不理想的情况下,利用与驾乘人员绑定的智能设备进行连接的方式,通过智能设备做中转或直接进行数据获取,达到对载具进行监控的目的,实现在载具连接状态不稳定时的监控目的,保证在一些特殊场景下对载具和/或驾乘人员的安全管控,保证运输安全、提高整体运输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单个设备执行,例如一台计算机或服务器等。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分布式场景下,由多台设备相互配合来完成。在这种分布式场景的情况下,这多台设备中的一台设备可以只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某一个或多个步骤,这多台设备相互之间会进行交互以完成所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本申请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基于同一构思,与上述任意实施例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载具监控装置。
参考图2,所述载具监控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210,用于响应于需要对目标载具进行监控,确定与所述目标载具的连接状态。
连接模块220,用于响应于所述连接状态为无法稳定连接,确定与所述目标载具对应的驾乘人员绑定的智能设备,建立与所述智能设备的连接。
监控模块230,用于确定监控目的,根据所述监控目的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对应的监控指令,根据所述智能设备回传的监控数据对所述目标载具进行实时监控。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监控目的,包括:定位监控;
所述监控模块230,还用于:
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第一监控指令;其中,所述第一监控指令至少用于获取所述智能设备的定位信息;
响应于获取到所述智能设备的所述定位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载具预存的轨迹路线;
响应于所述定位信息在所述轨迹路线的设定范围内,确定当前时间,根据所述当前时间及所述定位信息对所述目标载具完成所述轨迹路线的时间进行确定。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监控模块230,还用于:
响应于所述定位信息在所述轨迹路线的设定范围外,生成并输出报警信息,根据所述定位信息对所述轨迹路线进行更新,对所述目标载具完成更新后的轨迹路线的时间进行重新确定。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监控目的,包括:疲劳监控;
所述监控模块230,还用于:
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第二监控指令;其中,所述第二监控指令至少用于控制所述智能设备生成用于与所述目标载具的图像捕捉设备建立连接的提示信息;
响应于所述智能设备完成与所述图像捕捉设备的连接,获取通过所述图像捕捉设备捕捉到的驾乘人员的面部图像及姿态图像;
对所述面部图像及所述姿态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对提取出的数据进行疲劳比对;
根据比对结果,执行对应的监控策略。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监控模块230,还用于:
确定所述驾乘人员的驾驶时长;
比较所述驾驶时长与预设时长的关系,根据比较结果,执行对应的监控策略。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监控模块230,还用于:
根据所述图像捕捉设备获取到的图像,对驾乘人员的闭眼时间及面部朝向进行监控;
响应于所述闭眼时间及所述面部朝向达到预设条件,生成并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警报指令。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监控目的,包括:泄漏监控;
所述监控模块230,还用于:
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第三监控指令;其中,所述第三监控指令至少用于控制所述智能设备生成用于与所述目标载具的泄漏检测设备建立连接的提示信息;
响应于所述智能设备完成与所述泄漏检测设备的连接,获取通过所述泄漏检测设备检测到的测量数据;
比较所述测量数据与预设阈值的关系,根据比较结果,执行对应的监控策略。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实施例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上述实施例的装置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相应的载具监控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构思,与上述任意实施例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载具监控方法。
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更为具体的电子设备硬件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通信接口1040和总线1050。其中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和通信接口1040通过总线1050实现彼此之间在设备内部的通信连接。
处理器1010可以采用通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方式实现,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1020可以采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等形式实现。存储器102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相关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1020中,并由处理器1010来调用执行。
输入/输出接口1030用于连接输入/输出模块,以实现信息输入及输出。输入/输出模块可以作为组件配置在设备中(图中未示出),也可以外接于设备以提供相应功能。其中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麦克风、各类传感器等,输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振动器、指示灯等。
通信接口1040用于连接通信模块(图中未示出),以实现本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交互。其中通信模块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例如USB、网线等)实现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例如移动网络、WIFI、蓝牙等)实现通信。
总线1050包括一通路,在设备的各个组件(例如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和通信接口1040)之间传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述设备仅示出了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通信接口1040以及总线1050,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其他组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设备中也可以仅包含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方案所必需的组件,而不必包含图中所示的全部组件。
上述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用于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相应的载具监控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构思,与上述任意实施例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载具监控方法。
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
上述实施例的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载具监控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构思,与上述任意实施例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由计算机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使得所述计算机和/或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载具监控方法。对应于所述的载具监控方法各实施例中各步骤对应的执行主体,执行相应步骤的处理器可以是属于相应执行主体的。
上述实施例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使所述计算机和/或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载具监控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申请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申请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另外,为简化说明和讨论,并且为了不会使本申请实施例难以理解,在所提供的附图中可以示出或可以不示出与集成电路(IC)芯片和其它部件的公知的电源/接地连接。此外,可以以框图的形式示出装置,以便避免使本申请实施例难以理解,并且这也考虑了以下事实,即关于这些框图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细节是高度取决于将要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平台的(即,这些细节应当完全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在阐述了具体细节(例如,电路)以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这些具体细节有变化的情况下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因此,这些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尽管已经结合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其它存储器架构(例如,动态RAM(DRAM))可以使用所讨论的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载具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需要对目标载具进行监控,确定与所述目标载具的连接状态;
响应于所述连接状态为无法稳定连接,确定与所述目标载具对应的驾乘人员绑定的智能设备,建立与所述智能设备的连接;
确定监控目的,根据所述监控目的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对应的监控指令,根据所述智能设备回传的监控数据对所述目标载具进行实时监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目的,包括:定位监控;
所述根据所述监控目的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对应的监控指令,根据所述智能设备回传的监控数据对所述目标载具进行实时监控,包括:
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第一监控指令;其中,所述第一监控指令至少用于获取所述智能设备的定位信息;
响应于获取到所述智能设备的所述定位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载具预存的轨迹路线;
响应于所述定位信息在所述轨迹路线的设定范围内,确定当前时间,根据所述当前时间及所述定位信息对所述目标载具完成所述轨迹路线的时间进行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载具预存的轨迹路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定位信息在所述轨迹路线的设定范围外,生成并输出报警信息,根据所述定位信息对所述轨迹路线进行更新,对所述目标载具完成更新后的轨迹路线的时间进行重新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目的,包括:疲劳监控;
所述根据所述监控目的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对应的监控指令,根据所述智能设备回传的监控数据对所述目标载具进行实时监控,包括:
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第二监控指令;其中,所述第二监控指令至少用于控制所述智能设备生成用于与所述目标载具的图像捕捉设备建立连接的提示信息;
响应于所述智能设备完成与所述图像捕捉设备的连接,获取通过所述图像捕捉设备捕捉到的驾乘人员的面部图像及姿态图像;
对所述面部图像及所述姿态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对提取出的数据进行疲劳比对;
根据比对结果,执行对应的监控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第二监控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驾乘人员的驾驶时长;
比较所述驾驶时长与预设时长的关系,根据比较结果,执行对应的监控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智能设备完成与所述图像捕捉设备的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图像捕捉设备获取到的图像,对驾乘人员的闭眼时间及面部朝向进行监控;
响应于所述闭眼时间及所述面部朝向达到预设条件,生成并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警报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目的,包括:泄漏监控;
所述根据所述监控目的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对应的监控指令,根据所述智能设备回传的监控数据对所述目标载具进行实时监控,包括:
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第三监控指令;其中,所述第三监控指令至少用于控制所述智能设备生成用于与所述目标载具的泄漏检测设备建立连接的提示信息;
响应于所述智能设备完成与所述泄漏检测设备的连接,获取通过所述泄漏检测设备检测到的测量数据;
比较所述测量数据与预设阈值的关系,根据比较结果,执行对应的监控策略。
8.一种载具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需要对目标载具进行监控,确定与所述目标载具的连接状态;
连接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连接状态为无法稳定连接,确定与所述目标载具对应的驾乘人员绑定的智能设备,建立与所述智能设备的连接;
监控模块,用于确定监控目的,根据所述监控目的向所述智能设备传输对应的监控指令,根据所述智能设备回传的监控数据对所述目标载具进行实时监控。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188784.9A CN117998322A (zh) | 2024-02-20 | 2024-02-20 | 载具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188784.9A CN117998322A (zh) | 2024-02-20 | 2024-02-20 | 载具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998322A true CN117998322A (zh) | 2024-05-07 |
Family
ID=90899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188784.9A Pending CN117998322A (zh) | 2024-02-20 | 2024-02-20 | 载具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998322A (zh) |
-
2024
- 2024-02-20 CN CN202410188784.9A patent/CN117998322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145043B2 (en) | Usi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to inspect autonomous vehicles | |
EP3523155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vehicle collisions | |
US10243867B2 (en) | Vehicle security system | |
KR20200133385A (ko) | 승객 관련 물품 손실 완화 | |
US20180097884A1 (en) | Trailer identification, inspection, and verification using a vehicle gateway | |
US10387737B1 (en) | Rider ra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hared autonomous vehicles | |
CN109383519B (zh) |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系统和记录介质 | |
US20200342503A1 (en) | Evaluation device, evaluation system, vehicle, and program | |
CN112700198A (zh) | 危化品运输监测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 |
US20220028186A1 (en) | 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 (vin)-based telematics device location tracking | |
Josephinshermila et al. | Accident detection using automotive smart black-box based monitoring system | |
CN114677848B (zh) | 感知预警系统、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 |
CN111325088B (zh) | 信息处理系统、记录介质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 |
CN112634558A (zh) | 防止由不当方从车辆取走物品的系统和方法 | |
JP2019109794A (ja) | 運行管理システムに係るサーバ、端末装置、サーバの制御方法及びサーバ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 |
JP7186749B2 (ja) | 管理システム、管理方法、管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端末 | |
CN117998322A (zh) | 载具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782200A (zh) | 一种物流车的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 |
US10643460B2 (en) | Monitor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
KR20140059677A (ko) | 운송 차량의 사고 인식 시스템 | |
US11037449B2 (en) | Autonomous bus silent alarm | |
US20220392274A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 |
US11623655B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stricting the use of a vehicle operator's electronic device | |
US11790703B2 (en) | Method to be executed by a server to evaluate a vehicle being used in disaster relief | |
US20230137962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stricting the use of a vehicle operator's termina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