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81936A - 新冠口罩 - Google Patents

新冠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81936A
CN117981936A CN202211250145.8A CN202211250145A CN117981936A CN 117981936 A CN117981936 A CN 117981936A CN 202211250145 A CN202211250145 A CN 202211250145A CN 117981936 A CN117981936 A CN 1179819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medicine
mask
woven fabric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501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梦
高大红
王友刚
杨楠
黄海燕
李佩芳
丁文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HUTCM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HU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HUTCM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HUTCM
Priority to CN20221125014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819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81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819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冠口罩,包括口罩层,口罩层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褶皱,口罩层的另一侧外壁固定有药袋,药袋包括无纺布一和无纺布二,无纺布一和无纺布二之间设置有药环一和药环二,药环一和药环二靠近无纺布二的一侧设置有金属条,药环一和药环二之间留有间隙。本发明将中药功效、穴位刺激同医用口罩三者结合,既切断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又通过中药刺激穴位起到治疗作用,进而实现了过滤、预防和治疗三种功能合一的效果,进而能够有效的阻止新冠病毒的传播。

Description

新冠口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冠口罩。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乙类传染病,按甲类进行预防和管控,有隐匿性高、潜伏期长、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变异性高等特点。临床上轻型患者通常表现为咳嗽、发热、头痛、气短、乏力等类似感冒症状,而上呼吸道的鼻塞、流涕相对少见,同时可有消化道症状;重型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多器官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该病可通过飞沫及接触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患病年龄最小者仅有数月,而老年患者亦不少见,具有广泛流行性,自2019年来迅速波及全球数百个国家,且其病毒不断出现新的变异株,至今仍然困扰着全球各国人民。当前除西医常规治疗和注射疫苗外,中草药等中医疗法在COVID-19的防治过程中凸显了独特优势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480065316.7提供一种口罩,口罩主体侧部很好地紧贴于脸面部,抑制在口罩主体与脸面部之间产生间隙,抑制微颗粒向口罩内的侵入。口罩包括口罩主体、和在该口罩主体的横向两端部形成的挂耳部,形成有多个压褶,其中,多个压褶由通过热封缄而形成的熔接部固定,熔接部在口罩主体的横向两侧在纵向等间隔地呈直线状形成,以相邻的熔接部的间隔为3mm以上的方式形成。
在后疫情时代这个大背景下,口罩成为人们日常出行必备之物,但当前市面上大多数口罩非医用,根本无法起到隔离新冠病毒的作用,使佩戴者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且日常佩戴医用口罩,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对于该病的预防以及新冠早期患者包括无症状感染者并没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因此,亟需设计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口罩来解决上述问题。因此,亟需设计新冠口罩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新冠口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新冠口罩,包括口罩层,所述口罩层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褶皱,所述口罩层的另一侧外壁固定有药袋,所述药袋包括无纺布一和无纺布二,所述无纺布一和无纺布二之间设置有药环一和药环二,所述药环一和药环二靠近无纺布二的一侧设置有金属条,所述药环一和药环二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口罩层一侧固定有弹性带一,所述口罩层的另一侧外壁固定有弹性带二。
进一步地,所述口罩层包括防潮层和吸湿层,所述防潮层和吸湿层之间设置有过滤层,所述吸湿层位于靠近药袋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口罩层的一侧外壁设置有铝塑条,所述口罩层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压边。
进一步地,所述无纺布一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粘接层一,所述基层的另一侧外壁设置有粘接层二。
进一步地,所述基层通过粘接层一与口罩层粘接,所述药环一和药环二通过粘接层二与基层粘接,所述金属条和无纺布层二通过粘接层与基层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药环一和药环二均包括环形袋,所述环形袋的内部设置有中药粉。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粉的包括:取石菖蒲、藿香、丁香、鹅不食草、薰衣草、艾叶、浮萍、防风、薄荷、白芷和辛夷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成份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的称取步骤:取石菖蒲15g-20g、藿香10g-20g、丁香1.5g-20g、鹅不食草15g-20g、薰衣草15g-20g、艾叶15g-20g、浮萍9g-20g、防风10g-20g、薄荷6g-20g、白芷9g-20g和辛夷9g-20g;
打粉步骤:将石菖蒲15g-20g、藿香10g-20g、鹅不食草15g-20g、薰衣草15g-20g、艾叶15g-20g、浮萍9g-20g、防风10g-20g和白芷9g-20g用高速粉碎机研制成粉末以备用;
混合研磨步骤:将薄荷6g-20g、丁香1.5g-20g和辛夷9g-20g与打粉步骤中的粉末依次加入至高速多功能粉碎机进行混合粉碎研磨形成中药粉;
装袋步骤:将研磨后的中药粉装入环形袋内,通过高频焊接压制成中药包。
进一步地,在所述装袋步骤中,所述环形袋采用无纺布制成,在所述打粉步骤中,高速粉碎机转速为1800转/分钟-2000转/分钟,在所述混合研磨步骤中,高速粉碎机转速为2000转/分钟-3000转/分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新冠口罩,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将中药功效、穴位刺激同医用口罩三者结合,既切断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又通过中药刺激穴位起到治疗作用,进而实现了过滤、预防和治疗三种功能合一的效果,进而能够有效的阻止新冠病毒的传播;
(2)本发明所使用的中药方是结合研发团队近两年治疗新冠的临床实践基础,研发了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通焦益神、辟秽解毒的方剂——防疫祛邪方,根据临床验证通过防疫祛邪方对新冠的预防以及新冠早期患者包括无症状感染者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3)本发明的新冠口罩使用方便,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患者易于接受,实用性强,价格低廉,容易广泛的推广应用。
(4)本法明通过将基层的两侧分别设置粘接层一和粘接层二,使得药包在进行组装时,能够通过粘接进行组装,便于自动化进行生产,进而使得整个口罩的制造成本得到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新冠口罩实施例提供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新冠口罩实施例提供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新冠口罩实施例提供的药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新冠口罩实施例提供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新冠口罩实施例提供的口罩层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新冠口罩实施例提供的药环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口罩层、2铝塑条、3压边、4弹性带一、5弹性带二、6褶皱、7药袋、8无纺布一、9药环一、10金属条、11无纺布二、12药环二、13基层、14粘接层一、15粘接层二、16中药粉、17环形袋、18吸湿层、19过滤层、20防潮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冠口罩,包括口罩层1,口罩层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褶皱6,口罩层1的另一侧外壁固定有药袋7,药袋7包括无纺布一8和无纺布二11,无纺布一8和无纺布二11之间设置有药环一9和药环二12,药环一9和药环二12靠近无纺布二11的一侧设置有金属条10,药环一9和药环二12之间留有间隙。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包括口罩层1,口罩层1为现有技术的口罩,口罩层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褶皱6,通过褶皱6使得口罩展开后能够对口部进行包裹,口罩层1的另一侧外壁固定有药袋7,药袋7内部都具有抗新冠的中药,药袋7包括无纺布一8和无纺布二11,无纺布一8和无纺布二11之间设置有药环一9和药环二12,药环一9和药环二12靠近无纺布二11的一侧设置有金属条10,通过金属条便于药袋7定型,药环一9和药环二12之间留有间隙,使得当患者正确配戴口罩后,口罩所置的药环一9和药环二12刚好贴合人体鼻部两侧的迎香穴,口罩层1一侧固定有弹性带一4,口罩层1的另一侧外壁固定有弹性带二5,弹性带一4和弹性带二5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口罩便于进行佩戴。
本发明提供的新冠口罩,本发明将中药功效、穴位刺激同医用口罩三者结合,既切断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又通过中药刺激穴位起到治疗作用,进而实现了过滤、预防和治疗三种功能合一的效果,进而能够有效的阻止新冠病毒的传播。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口罩层1包括防潮层20和吸湿层18,防潮层20和吸湿层18之间设置有过滤层19,吸湿层18位于靠近药袋7一侧,过滤层19为熔喷布,对新冠病毒起到过滤的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口罩层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铝塑条2,利用铝塑条2便于口罩进行定型,口罩层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压边3,利用压边3防止口罩层1的防潮层20、吸湿层18和过滤层19发生开散的现象。
本发明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无纺布一8包括基层13,基层13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粘接层一14,基层13的另一侧外壁设置有粘接层二15,基层13通过粘接层一14与口罩层1粘接,药环一9和药环二12通过粘接层二15与基层13粘接,金属条10和无纺布层二通过粘接层与基层13粘接,通过将基层13的两侧分别设置粘接层一14和粘接层二15,使得药包在进行组装时,能够通过粘接进行组装,便于自动化进行生产,进而使得整个口罩的制造成本得到降低。
本发明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药环一9和药环二12均包括环形袋17,环形袋17的内部设置有中药粉16,中药粉16的包括:取石菖蒲、藿香、丁香、鹅不食草、薰衣草、艾叶、浮萍、防风、薄荷、白芷和辛夷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成份组成。
本发明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中药粉16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的称取步骤:取石菖蒲15g、藿香10g、丁香1.5g、鹅不食草15g、薰衣草15g、艾叶15g、浮萍9g、防风10g、薄荷6g、白芷9g和辛夷9g;
打粉步骤:将石菖蒲15g、藿香10g、鹅不食草15g、薰衣草15g、艾叶15g、浮萍9g、防风10g和白芷9g用高速粉碎机研制成粉末以备用,高速粉碎机转速为2000转/分钟;
混合研磨步骤:将薄荷6g、丁香1.5g和辛夷9g与打粉步骤中的粉末依次加入至高速多功能粉碎机进行混合粉碎研磨形成中药粉16,高速粉碎机转速为3000转/分钟,二次研磨使得石菖蒲15g、藿香10g、鹅不食草15g、薰衣草15g、艾叶15g、浮萍9g、防风10g和白芷9g成粉更加的细腻,采用对薄荷6g、丁香1.5g和辛夷9g进行加入的方式,防止薄荷6g、丁香1.5g和辛夷9g研磨次数过多产生药效挥发;
装袋步骤:将研磨后的中药粉16装入环形袋17内,通过高频焊接压制成中药包,环形袋17采用无纺布制成。
本发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包中,各原料药的药效如下:
石菖蒲味苦、微辛,性温,能开窍宁神,化湿和胃,解毒杀虫,不仅具有芳香开窍、宁心安神之功且有化湿、豁痰、避秽之效。《神农本草经》云:“主风寒痹,欬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石菖蒲所含的挥发油如:α细辛醚及β细辛醚等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的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同时还能对多种神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对呼吸系统有平喘和抗过敏的能力,可促进消化,调节胃肠运动]。
藿香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可化湿、止呕、解毒。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藿香对胃肠道平滑肌呈双向调节作用,促进消化液分泌,并对肠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此外藿香还能抗炎抗病原微生物。
丁香味辛,性温,归脾、胃经,有温中散寒,益胃降浊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丁香挥发油主要表现出抗癌、抗抑郁、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等多种药理作用。其中,丁香酚具有抗菌、抗癌、抗氧化等作用,β石竹烯显示出抗炎、抗焦虑和局部麻醉等活性,乙酸丁香酚酯具有保肝和抗氧化作用,a-蘀草烯具有抗菌和抗炎活性。
鹅不食草味辛,性温,归肺经,有发散风寒、通窍止咳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鹅不食草所含的挥发油成分,能够降低鼻腔粘膜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含量,降低组胺在鼻腔粘膜中的含量,从而减轻鼻腔黏膜的过敏反应。
薰衣草味辛,性凉,归肺、肾经,可清热解毒、散风止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薰衣草对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具有抑制作用,其挥发油类成分可以平衡细胞内氧化状态,提高巨噬细胞抑菌能力。
艾叶味辛,性温,归肝、脾、肾经,能解表散寒、祛风通窍、温肺化痰。艾叶挥发油、艾叶提取物、艾烟对多种细菌、真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艾叶倍半萜聚合物artemisianeB可通过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还具有止血、抗肿瘤、保肝利胆、抗氧化、止咳平喘、镇痛抗炎、降血糖、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
浮萍味辛,性凉,归肺、膀胱经,可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神农本草经》云:“血热则为须发焦枯而易堕,(浮萍)凉血则荣气清而须发自长矣。”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浮萍具有保护内皮细胞免受氧化、促进机体康复、解热、降低血压、收缩血管、抗感染、利尿的作用,其有效成分芹菜素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防风其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肺、脾、肝经。可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本草汇言》曰:“防风辛温轻散,润泽不燥,能发邪从毛窍出……为卒伍之职,随引而效,如无引经之药,亦不能独奏其功。”防风乃风药中润剂,随引而至。相关研究表明,防风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菌和抗过敏的作用。
薄荷味辛,性凉,入肺、肝经,具有解表祛风、芳香通窍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薄荷能抑制多种病毒和细菌,具有抗炎,阵痛,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功能。故在组方中除了抗炎作用以外,还可以促进其他药物的有效吸收,起到增强药效的功能。
白芷其味辛,性温,归胃、大肠、肺经,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之功能。《本草求真》:“白芷,气温力厚,通窍行表,为足阳明经祛风散湿主药。故能治阳明一切头面诸疾。”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芷可有效解热、镇痛、抗炎、抗菌,白芷中挥发油的成分可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及IgE的产生,起到抗过敏的作用,进而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
辛夷其味辛,性温,归肺、胃、大肠经,可助胃气清阳上行,祛风通利九窍,尤善通鼻窍。《本草纲目》云:“辛夷之辛温走气而入肺,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天,所以能温中治头面目鼻之病。”有研究报道辛夷所含的挥发油中含有的柠檬醛、丁香油酚等生物碱,能够促进鼻腔及鼻窦局部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促进炎症的吸收,同时还具有抗过敏及止咳平喘、抗微生物的作用。
本发明所使用的中药方是结合研发团队近两年治疗新冠的临床实践基础,研发了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通焦益神、辟秽解毒的方剂——防疫祛邪方。选择石菖蒲、藿香、丁香、鹅不食草、薰衣草、艾叶、浮萍、防风、薄荷、白芷、辛夷中药配伍。石菖蒲开窍宁神,化湿和胃,解毒杀虫;藿香可化湿、止呕、解毒;丁香有温中散寒,益胃降浊之功,三药合为方中之君药。鹅不食草发散风寒、通窍止咳、解毒;薰衣草清热解毒、散风止痒;艾叶能解表散寒、祛风通窍;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痉;五药合为臣药。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白芷散寒除湿、通窍止痛;辛夷发散风寒;三药合为佐使药,即有卫外之功,又可引君臣之药入经至脏腑。诸药合用,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共奏通焦益神、辟秽解毒之效,从而能够有效防治新冠病毒感染,且具有使用方便、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价格低廉等优势。
本发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选穴位迎香穴的功效如下:
《针灸甲乙经》曰:“窒洞气塞……迎香主之。”迎香穴位于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左右各一。迎香穴为手足阳明经之会,手阳明之脉上挟鼻孔,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两脉相接于本穴,中药刺激该穴,使之温通阳明之经脉。而鼻通于肺,病毒的传播从呼吸道而入,中药发挥疗效,正好切中该病毒的传播途径,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阻挡了病毒的传播。
工作原理:当患者正确配戴口罩后,口罩所置的药环一9和药环二12刚好贴合人体鼻部两侧的迎香穴,而药环一9和药环二12的环形设计使其更好地刺激穴位,通过中药功效的发挥,刺激穴位,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0)

1.新冠口罩,包括口罩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层(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褶皱(6),所述口罩层(1)的另一侧外壁固定有药袋(7),所述药袋(7)包括无纺布一(8)和无纺布二(11),所述无纺布一(8)和无纺布二(11)之间设置有药环一(9)和药环二(12),所述药环一(9)和药环二(12)靠近无纺布二(11)的一侧设置有金属条(10),所述药环一(9)和药环二(12)之间留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冠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层(1)一侧固定有弹性带一(4),所述口罩层(1)的另一侧外壁固定有弹性带二(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冠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层(1)包括防潮层(20)和吸湿层(18),所述防潮层(20)和吸湿层(18)之间设置有过滤层(19),所述吸湿层(18)位于靠近药袋(7)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冠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层(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铝塑条(2),所述口罩层(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压边(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冠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一(8)包括基层(13),所述基层(13)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粘接层一(14),所述基层(13)的另一侧外壁设置有粘接层二(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冠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3)通过粘接层一(14)与口罩层(1)粘接,所述药环一(9)和药环二(12)通过粘接层二(15)与基层(13)粘接,所述金属条(10)和无纺布层二通过粘接层与基层(13)粘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冠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环一(9)和药环二(12)均包括环形袋(17),所述环形袋(17)的内部设置有中药粉(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冠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粉(16)的包括:取石菖蒲、藿香、丁香、鹅不食草、薰衣草、艾叶、浮萍、防风、薄荷、白芷和辛夷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成份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冠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粉(16)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的称取步骤:取石菖蒲15g-20g、藿香10g-20g、丁香1.5g-20g、鹅不食草15g-20g、薰衣草15g-20g、艾叶15g-20g、浮萍9g-20g、防风10g-20g、薄荷6g-20g、白芷9g-20g和辛夷9g-20g;
打粉步骤:将石菖蒲15g-20g、藿香10g-20g、鹅不食草15g-20g、薰衣草15g-20g、艾叶15g-20g、浮萍9g-20g、防风10g-20g和白芷9g-20g用高速粉碎机研制成粉末以备用;
混合研磨步骤:将薄荷6g-20g、丁香1.5g-20g和辛夷9g-20g与打粉步骤中的粉末依次加入至高速多功能粉碎机进行混合粉碎研磨形成中药粉(16);
装袋步骤:将研磨后的中药粉(16)装入环形袋(17)内,通过高频焊接压制成中药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冠口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袋步骤中,所述环形袋(17)采用无纺布制成,在所述打粉步骤中,高速粉碎机转速为1800转/分钟-2000转/分钟,在所述混合研磨步骤中,高速粉碎机转速为2000转/分钟-3000转/分钟。
CN202211250145.8A 2022-10-13 2022-10-13 新冠口罩 Pending CN1179819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50145.8A CN117981936A (zh) 2022-10-13 2022-10-13 新冠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50145.8A CN117981936A (zh) 2022-10-13 2022-10-13 新冠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81936A true CN117981936A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01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50145.8A Pending CN117981936A (zh) 2022-10-13 2022-10-13 新冠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8193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12502B (zh)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2178923A (zh) 一种治疗外耳道肿胀型中耳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CN103316146B (zh) 一种麻醉用中药制剂
CN105456865B (zh) 气味疗法中药包及其制备方法与中药气味疗法装置
CN107485081A (zh) 一种预防感冒口罩
CN111419927A (zh) 缓解鼻塞和咽喉干痒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包及保健口罩
CN110652544A (zh) 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24622B (zh) 一种治疗心悸型闭合性骨折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CN102600343B (zh) 治疗口腔疾病和/或牙痛中药制剂
CN117981936A (zh) 新冠口罩
CN102366547B (zh) 一种治疗便秘型褥疮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CN116115689A (zh) 七窍通鼻炎喷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32C (zh) 保健药枕
CN102793868B (zh) 一种治疗喘促型闭合性骨折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CN112220123A (zh) 一种中药保健口罩
CN111345531A (zh) 一种鼻炎保健口罩
CN1062750C (zh) 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的外用药袋及制作方法
CN107334817A (zh) 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
CN103251701B (zh)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2038928A (zh) 用于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及皮肤病的中药
CN108186829B (zh) 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3492A (zh) 一种外敷中草药制剂及其应用
CN116236008A (zh) 防治过敏性鼻炎中药口罩及药液
CN105663874A (zh) 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15607525A (zh) 一种缓控释易换药熏鼻贴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