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80763A - Rf线圈组件 - Google Patents

Rf线圈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80763A
CN117980763A CN202280058634.5A CN202280058634A CN117980763A CN 117980763 A CN117980763 A CN 117980763A CN 202280058634 A CN202280058634 A CN 202280058634A CN 117980763 A CN117980763 A CN 1179807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op
coil assembly
turn
loops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586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赫梅莱夫斯基
S·科尼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ewRay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ViewRay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ewRay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ViewRay Technolog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7980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807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 G01R33/34046Volume type coils, e.g. bird-cage coils; Quadrature bird-cage coils; Circularly polarised coils
    • G01R33/34053Solenoid coils; Toroidal co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 G01R33/3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comprising surface coils
    • G01R33/34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comprising surface coils comprising arrays of sub-coils, i.e. phased-array coils with flexible receiver chann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 G01R33/34007Manufacture of RF coils, e.g. us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technology; additional hardware for providing mechanical support to the RF coil assembly or to part thereof, e.g. a support for moving the coil assembly relative to the remainder of the MR syste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6Electrical details, e.g. matching or coupling of the coil to the receiver
    • G01R33/3642Mutual coupling or decoupling of multiple coils, e.g. decoupling of a receive coil from a transmission coil, or intentional coupling of RF coils, e.g. for RF magnetic field amplification
    • G01R33/365Decoupling of multiple RF coils wherein the multiple RF coils have the same function in MR, e.g. decoupling of a receive coil from another receive coil in a receive coil array, decoupling of a transmission coil from another transmission coil in a transmission coil arra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44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 G01R33/445MR involving a non-standard magnetic field B0, e.g. of low magnitude as in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 or in nanoTesla spectroscopy, comprising a polarizing magnetic field for pre-polarisation, B0 with a temporal variation of its magnitude or direction such as field cycling of B0 or rotation of the direction of B0, or spatially inhomogeneous B0 like in fringe-field MR or in stray-field imag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公开的RF线圈组件包括由被配置成在MRI期间从患者接收RF信号的导体形成的多匝环路。多匝环路包括内环路和外环路,该内环路和外环路基本上位于RF线圈组件的平面内。内环路至少部分地嵌套在外环路内。

Description

RF线圈组件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21年8月4日提交的、题为“RF线圈组件”的美国临时申请No.63/229,455的优先权和权益,该临时申请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MRI)或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成像技术,其利用射频脉冲、强磁场(用施加在其上的弱梯度场进行修改以定位和编码或解码相位和频率)和身体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获得患者体内平面或体积的投影、频谱信号和图像。RF线圈可用于激发患者组织中的原子以发射RF辐射,然后该RF辐射可被RF线圈检测到(以通过RF线圈的变化磁通量的形式)并用于重构患者的图像。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成像特别有帮助,并且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实时或电影MRI可用于诊断需要对患者体内的移动结构进行成像的医疗状况。实时MRI还可以与介入过程(例如放射疗法或图像引导手术)结合使用。
发明内容
公开了RF线圈组件及其与MRI系统的使用。RF线圈组件的一些实施方式包括由被配置为在MRI期间接收来自患者的RF信号的导体形成的多匝环路。多匝环路包括内环路和外环路,二者基本上位于RF线圈组件的平面内,内环路至少部分地嵌套在外环路内。
在一些变型中,内环路和外环路可以形成螺旋形状。多匝环路可以包括第一多匝环路和第二多匝环路,其中每一者中的外环路由公共导体形成。第一多匝环路可邻近第二多匝环路。无源隔离电路可以设置在公共导体中,以电磁隔离第一多匝环路和第二多匝环路。
在其他变型中,RF线圈组件可包括第一多匝环路和不邻近第一多匝环路的第三多匝环路。电感器对可以连接在第一多匝环路和第三多匝环路之间,以电磁隔离第一多匝环路和第三多匝环路。
在一些变型中,多匝环路形成相控阵线圈。RF线圈组件可以是表面线圈或头部线圈的一部分。
本文描述的主题的一个或多个变型的细节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从说明书和附图以及权利要求,本文描述的主题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虽然出于与特定实施方式相关的说明性目的而描述了当前公开的主题的某些特征,但是应当容易理解的是,这些特征并不旨在进行限制。随附本公开的权利要求旨在限定受保护主题的范围。
附图说明
并入本说明书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文公开的主题的某些方面,并且与描述一起帮助解释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相关联的一些原理。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磁共振成像系统(MRI)的一种实施方式,
图2A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RF线圈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
图2B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将单匝环路与多匝环路组合的RF线圈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
图3A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RF线圈组件的表面线圈实施方式,
图3B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RF线圈组件中的重叠隔离的实施方式,
图3C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RF线圈组件中的重叠隔离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图4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RF线圈组件的头部线圈实施方式,
图5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头部线圈的线圈壳体,并且
图6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头部线圈的电子器件壳体的内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RF线圈可用于磁共振成像(MRI)中以接收可用于构建患者的内部解剖结构的图像的信号。虽然许多常规MRI机器试图以较高的磁场强度(1.5T及以上)操作以便在成像期间获得改进的RF信号,但是其他系统,例如预期与本公开的RF线圈一起使用的那些系统,也可以适于以较低磁场强度(例如,小于1.0T、约0.5T或约0.35T)操作。低场MRI的优点可包括例如减少患者发热、减少伪影、更小且更便宜的MRI磁体、改进的安全性等。因此,本公开提供了对RF线圈技术的改进,其通过具有更灵敏的检测系统促进在较低磁场下的成像。然而,虽然所公开的实施例有利于低场MRI,但是可以在任何MRI场强度下实现类似的优点。因此,所公开的系统不应被认为仅限于低场MRI应用。
图1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磁共振成像系统(MRI)100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图1中,MRI 100包括主电磁体102、梯度线圈组件104和RF线圈系统106。MRI 100内是患者卧榻108,人类患者110可以躺在其上。
MRI 100的主电磁体102可以是由具有间隙116的支撑件(buttress)114隔开的有间隙螺线管电磁体,如图1所示。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间隙”是指图1中所示的螺线管磁体间隙116的类型;它不是指偶极磁体布置中患者被定位以进行成像的开放空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图1中所示的间隙116是28cm。也如图1所示,主电磁体102中的电流可以在第一方向118或第二方向120上,以产生沿轴线122所示的主磁场B0,其中场的方向取决于主电磁体电流方向。
梯度线圈组件104包含在主电磁体102的磁场的顶部添加小的变化磁场所需的线圈,以便允许对成像数据进行空间编码。梯度线圈组件104可以是连续的圆柱形组件、如图1所示的分裂梯度线圈组件或对于所使用的特定MRI配置可能需要的其他设计。
磁共振成像系统包括被配置用于采集和处理来自患者110的磁共振成像数据(包括图像重构)的控制系统。这样的控制系统可以包含许多子系统,例如,控制梯度线圈组件104、RF线圈系统106、这些系统本身的一些部分的操作的子系统,以及处理从RF线圈系统106接收的数据并执行图像重构的子系统。例如,当介入设备(例如放射疗法设备)与MRI100集成时,可以包括附加的控制系统功能。
图1描绘了可以以任意组合存在的三种不同类型的RF线圈。身体线圈106可以是集成到MRI系统中并且通常至少延伸患者身体长度的RF线圈。身体线圈可用于提供用于在执行MRI时使用的原子激励的RF信号和/或从患者接收RF信号。图1中描绘了两种其他类型的RF线圈——表面线圈130和头部线圈140。表面线圈130可以是RF线圈的集合,其提供对MRI过程期间从患者传出的RF信号(及其变化的磁通量)的更局部且准确的检测。在一些实施例中,表面线圈可以是比身体线圈更靠近患者表面的毯或笼。图1中描绘的最后一种类型的RF线圈是头部线圈140。头部线圈可以与表面线圈相似,因为它可以定位成更靠近患者,但也可以被成形为主要围绕患者的头部。因此,头部线圈140也可以被实施为圆柱形笼或其他开放结构以允许患者的头部适配在其中。虽然本公开提供了对RF头部和/或表面线圈的改进,但是本文公开的特征一般可应用于MRI RF线圈系统,包括应用于RF身体线圈。
图2A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RF线圈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图2A中,描绘了示例性RF线圈组件210,其可以具有由导体212形成的多匝环路(220、230、240),导体212被配置为在MRI期间接收来自患者的RF信号。这样的导体可以充当天线以收集用于MRI图像重构的信号。如本公开所证明的,利用多匝可以显著增加在多匝环路包围的区域上收集的信号。
与多环路一起使用的附加导电材料会增加线圈损耗。然而,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是所收集的信号的增加超过了任何增加的线圈损耗。例如,RF线圈组件的一些实施例可以收集从患者发射的RF信号量的约三倍,同时仅使线圈损耗大约加倍。因此,在某些实施例中,所得到的信噪比(SNR)可以比用单匝环路构造的对应组件高约35%。
为了说明的目的,图2A中的每个多匝环路(220、230、240)由虚线边界表示。应当理解,该边界不是实际的结构特征,而是被提供来指示总体形成相应的多匝环路的导体。图2A中描绘的示例性RF线圈组件示出了一个实施例,其中每个多匝环路具有两个环路,即内环路222和外环路224。然而,应当理解,可以实现任何数量的匝(或环路),例如3、5、10等。在存在三匝的示例中,RF线圈组件因此可以具有至少部分地嵌套在内环路222内的第三环路。以这种方式,本公开进一步设想,环路的嵌套行进可以根据各种设计继续。然而,可以选择特定的匝数来针对线圈损耗优化SNR的增加、设计复杂性、包括附加材料的费用等。因此,本公开的两匝多匝环路不仅是任意的设计选择,而且是已证实的实施方式的一个示例,该已证实的实施方式已被证明产生SNR的显著改进,同时对构造复杂性仅具有微小影响。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环路(loop)”指的是基本上(但不一定完全)闭合的导体布置。环路不必由单个导体制成,而是可以由任意数量的导体组成。例如,在图2A所示的第一多匝环路220中,内环路222从内终端214开始并继续环绕以形成大致矩形形状的环路。然而,它不是自身闭合,而是向外行进以形成外环路224,该外环路224继续直至其到达外终端216。这样,环路基本上包围要检测RF信号的区域。例如,任何特定环路可以具有该区域的至少80%、90%或95%的封闭。然而,这样的区域的100%封闭可以通过可以形成另一个环路的一部分或者可以形成两个环路之间的过渡的导体来实现。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多匝环路(multiturn loop)”指的是具有至少两个环路的导体布置。这由图2A中所示的虚线轮廓来说明,其总体包围导体的布置,其中在大多数位置,两个导体从外边缘到中心越过(crossed)。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匝”是指多匝环路中的环路数量。例如,图2A描绘了多个多匝环路,每个多匝环路具有两匝。
图2A中的RF线圈组件示出了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环路和外环路(例如,多匝环路220的内环路和外环路)可以串联布置。术语“串联”意味着外环路中的电流直接流向内环路,因为内环路是外环路的“串联”延续。相反,“并联”设计可以具有分开到内导体和外导体中的电流。因此,术语“串联”区别于可以使用“并联”导体来具有电感减小的高度耦合线圈的设计。应当注意的是,在本公开的嵌套多匝环路中使用的相邻导体在某些实施例中不被认为是“并联的”,至少因为使内环路嵌套在外环路内可以增加RF线圈组件的电感,并且这样电感的增加与行为方式减少电感的可能的并联设计形成对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环路和外环路都可以基本上位于RF线圈组件的平面内。图2A中描绘了这样的示例,其中内环路可以至少部分地嵌套在外环路内。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平面”或“平面的”指的是给定实施例平放时的物理布局。例如,图1中的表面线圈130和头部线圈140一般为半圆柱形以符合患者的形状。然而,如果此类设计“平放”,则可以看出它们如何被视为平面的,因为在从患者轴线大致径向的方向上没有堆叠的环路。相比之下,“螺线管”设计被认为是一种形成环路的导体彼此叠置的设计,因此绕组在垂直于环路区域的方向上延伸。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平面”或“平面的”还旨在包括诸如图4的设计,其中平放多个多匝环路组件(420和430)中的每一个可以不产生完美平坦的平面(因为该设计不是完美的圆柱形),但是其中组件内的导体仍然相邻并且不重叠或螺线管形。
与许多非平面设计相比,所公开的平面RF线圈组件的实施例可以具有减小的寄生电容。本发明的平面设计可以由在垂直于环路平面的方向上薄的导体构造而成。本公开中使用的导体可以具有约20微米的厚度,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达到0.2mm、或0.4mm、1.0mm、或大于1.0mm。这样的导体所使用的RF频率的示例可以是约5-300MHz。可以使用非常薄的导体,其厚度小于3、小于5趋肤深度(skin depth)、或在3-5趋肤深度之间。对于放射疗法应用,可以折中一些趋肤深度以降低辐射衰减。由于嵌套的导体很薄,因此导体之间的寄生电容非常低。然而,可以预期,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实现混合方法,其中一些环路嵌套(即,在平面中)并且其中其他环路可以堆叠成螺线管配置中。这样的混合设计将不被视为平面的。
图2A中描绘了平面多匝环路的一个示例,其中内环路和外环路形成螺旋形状。然而,这样的螺旋形状不需要是常规的圆形螺旋,而是可以替代地是各种形状,例如近似矩形(如图所示)、八边形、圆形、椭圆形或甚至不规则的(即,不是多边形)。
RF线圈组件中的特定多匝环路与其他多匝环路的电磁隔离可以通过本文公开的隔离方法的任意组合来执行。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电磁隔离”指的是任意两个特定环路之间的电磁耦合的总体减少。电磁隔离减少耦合的程度可以根据特定的线圈几何形状和/或给定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电子部件的选择而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相邻多匝环路之间的公共导体来减少电磁耦合,包括例如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无源隔离电路。例如,RF线圈组件的多匝环路可以具有第一多匝环路和第二多匝环路,其中每一者中的外环路可以至少部分地由公共导体235形成。以这种方式,多匝环路的至少一部可以物理连接(即由相同的不间断导体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并非RF线圈组件中的每个外环路都需要具有公共导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如图2A所示,RF线圈组件可包括无源隔离电路262,无源隔离电路262可设置在公共导体235中以电磁隔离第一多匝环路和第二多匝环路。无源隔离电路可以包括电容器、电感器等的任意组合,以减少多匝环路之间的电磁耦合。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不相邻的多匝环路之间实现进一步的去耦。在一些实施例中,仅需要单个电容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RF线圈组件可包括第一多匝环路和不邻近第一多匝环路的第三多匝环路。电感器对264可以连接在第一多匝环路和第三多匝环路之间,以电磁隔离第一多匝环路和第三多匝环路。可以为任何和/或所有不相邻的多匝环路设置电感器对。例如,在存在第四多匝环路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和第三、第一和第四、以及第二和第四多匝线圈之间可以存在电感器对。而且,可以预期,电感器对可以位于相邻元件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去耦元件(下面进一步对其详细描述)可以位于RF线圈组件之外。电子去耦元件可以通过诸如同轴电缆、编织线等的布线连接至RF线圈组件。这样的实施例可以非常适合放射治疗应用,其中在辐射束的路径中不具有电路元件会是有利的。例如,图2A中的虚线指示示例部件边界280。这样的部件边界280可以指示RF线圈组件的其中可以没有电子去耦元件,或者电子去耦元件的数量减少的区域。因此,部件边界可以界定RF线圈组件的一部分,该部分可以对辐射束的传送具有减少的干扰。
RF线圈组件的任何所公开的实施例中的电子去耦元件可以包括有源失谐电路272、匹配电容器274和前置放大器276。有源失谐电路可以包括二极管开关以允许在需要时(例如在RF发射阶段期间)失谐(关断)对应的多匝线圈。匹配电容器274可用于将多匝线圈的阻抗与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的阻抗匹配,以改善功率传输和/或减少信号反射。然后前置放大器可以放大从多匝环路接收的RF信号并将放大的信号提供给图像重构系统。类似的电子元件被描绘为与第二多匝环路230和第三多匝环路240相关联。
虽然图2A示出了在RF线圈组件中的特定位置处的用于调谐/隔离的各种电子元件(例如,电容器、电感器、二极管等),但是应当理解,这样的描绘仅是示例并且所描述的元件可以位于RF线圈组件中的不同位置处。
在又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多匝环路可通过利用前置放大器隔离而彼此电磁隔离。失配放大器可以包括例如如图2A所示的放大器。通过使给定多匝环路的整体电子电路与其他多匝环路不同,可以削弱它们的电磁耦合能力。
多匝环路的某些实施例可以形成相控阵线圈。这样的RF线圈组件的相控阵应用可以提供比单个线圈或可切换线圈阵列更高的信噪比,因为可以组合来自相控阵线圈中的多个线圈的RF信号。在此类相控阵应用中,RF线圈组件的一些实施例可包括与第二多匝环路相邻且与第二多匝环路电磁隔离的第一多匝环路。本文之前已经描述了隔离技术的示例,然而,一些具体实施例可以包括第一多匝环路和第二多匝环路之间的电容器以提供电磁隔离。
图2B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将单匝环路与多匝环路组合的RF线圈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除了任意数量的多匝环路294之外,某些实施例还可在RF线圈组件290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单匝环路292。单匝环路可在导体之间提供更大的孔径,诸如以允许接近患者的面部(对于头部线圈)或其他解剖结构(对于表面线圈)。在图2B中,在RF线圈组件的平面中示出了类似于多匝环路的单匝环路。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单匝环路可设置在多匝环路中的两个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单匝环路可以位于RF线圈组件的一端。因此,可以有任意数量的单匝环路设置在整个RF线圈组件的任何地方。
图3A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RF线圈组件的表面线圈实施方式。如图3A所示,RF线圈组件310是表面线圈的一部分,其可以类似于图1所示的线圈130。在图3A的底部更详细地示出了表面线圈310的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多个RF线圈组件并且多个RF线圈组件可以包括重叠隔离。例如,如图3A所示,表面线圈310可包括具有多个多匝环路的RF线圈组件320和具有第二多个多匝环路的第二RF线圈组件330,并且第二RF线圈组件可至少部分地与RF线圈组件中的多个多匝环路重叠。具体地,第二多个多匝环路中的每个多匝环路可包括第二内环路334和第二外环路332。如图3A所示,外环路322至少部分地重叠相邻的第二外环路332,并且每个内环路324至少部分地重叠相邻的第二内环路334。重叠区域340可以在RF线圈组件320和第二RF线圈组件330之间提供电磁隔离。在某些实施例中,表面线圈310中的任何RF线圈组件可以包括RF线圈组件210的其他特征,例如去耦电子器件、公共导体等。本实施例中的每个RF线圈组件的多匝环路仍然被认为是平面的,因为分层/重叠是在单独的RF线圈组件之间。
图3B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RF线圈组件中的重叠隔离的实施方式。图3B中的实施例与图3A中所示的实施例类似,但示出了替代的重叠方案。图3B描绘了一个实施例,其中外环路390至少部分地重叠相邻的第二外环路391以形成重叠区域392。内环路393不被重叠。出于说明性目的以虚线示出第二RF线圈组件的第二多个多匝环路以与其他RF线圈组件区分。尽管仅标记了一对环路,但是图3B示出了所公开的重叠可以扩展到任意数量的环路。
图3C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RF线圈组件中的重叠隔离的另一实施方式。如图3C所示,外环路395至少部分地重叠相邻的第二外环路396和相邻的第二内环路397以形成重叠区域398。图3A、3B和3C中的重叠方案可以用在本文公开的RF线圈组件的任何实施例中。
图4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RF线圈组件的头部线圈实施方式。与上述表面线圈实施例类似,头部线圈4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RF线圈组件。如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具有第一RF线圈组件420和第二RF线圈组件430,但通常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RF线圈组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匝环路可形成为围绕轴线440的大体圆柱形,使得头部线圈具有近端450和远端460。然而,头部线圈的实施例也可被构造为大体矩形、六边形、八角形(如图5所示的设计所示)等。
某些实施例可以在近端450处具有比在远端460处更大的半径。如本文所使用的,“近端”指的是头部线圈的旨在更靠近患者头部或颈部的底部的部分。术语“远端”是指头部线圈的旨在更靠近患者头部的顶部的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头部线圈的特定位置处的半径可以被选择以提供与患者头部的大体保形配合。因此,沿着轴线的半径的变化可以变化以产生圆顶形状、截头台形状等。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选择半径以至少部分地抵消轴向方向上的磁场衰减。因此,一些实施方式可以包括RF线圈组件中的渐缩部470,其导致半径沿着头部线圈的轴线向内或向外渐缩。
本文公开的RF线圈组件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包括凭借重叠的单独的RF线圈组件的隔离。例如,在图4的头部线圈实施例中,RF线圈组件420中的多匝环路中的第一多匝环路422和第二RF线圈组件430中的第二多匝环路432在一些位置重叠,类似于图3A、3B或3C所描绘。虽然(一个或多个)重叠区域可以位于围绕轴线440的任何(一个或多个)位置,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图4中的实施例,重叠区域及其对应的重叠导体可以位于头部线圈的侧面。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有利于改进通过头部线圈的辐射传送,因为许多辐射传送模式可能主要来自患者上方而不是来自侧面或底部。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电容器或其他隔离电子器件而不是重叠。因此,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一RF线圈组件中的多匝环路中的第一多匝环路和第二RF线圈组件中的第二多匝环路可以不重叠。然后可以将一个或多个电容器连接在RF线圈组件和第二RF线圈组件之间以提供电磁隔离。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头部线圈的线圈壳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RF线圈组件的一些部分可以至少部分地包含在线圈壳体510中。例如,任何或所有多匝环路可以在线圈壳体内并受线圈壳体保护。在一些实施例中,线圈壳体可包括具有开口520的线圈壳体,以允许患者的头部进入。RF线圈组件的多匝环路可以至少部分地由线圈壳体容纳。
RF线圈组件导体可以用在泡沫柔性PCB上,泡沫柔性PCB是与许多其他塑料相比具有降低的辐射衰减效率的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线圈壳体可以是硬质塑料、橡胶等。如图5的示例所示,导体包含在壳体内,但也可存在穿过线圈壳体的一个或多个空间530。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线圈壳体可以基本上没有空间地围绕患者的头部。在一些情况下,线圈壳体然后可以被配置成均匀地衰减辐射束,而不管辐射束被传送通过的角度如何。这种配置可以通过利用适当的材料组合来实现,使得无论束是否通过导体,该束都有基本上相等的衰减。
与本文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一致,用于解耦和/或放大RF信号的电子器件可以位于电子器件壳体540中。电子器件壳体540可以具有与线圈壳体510不同的材料。例如,为了提供电和/或磁屏蔽,电子器件壳体可以由金属箔、板等制成。电子器件壳体还可以具有电缆550或馈通件以向诸如放大器的电子系统提供电力并且还可以允许传出信号被传输到MRI系统的其他部分。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头部线圈的电子器件壳体的内部视图。在图6中,示出了电子器件壳体540的后视图,其中外壳610被绘制为透明的以允许观察其中包含的各种电子部件。特别地,为了便于安装各种电子部件,例如用于RF线圈组件的放大器,电路板620可以设置在电子器件壳体内并且成形为允许用于射频线圈组件中每个多匝线圈的电子器件的基本相等的几何分布。这可以在图6中通过RF线圈组件的近似八边形形状(被线圈壳体510遮蔽)和电路板620的类似八边形形状来示出。
下面,将按照可任选地以任意组合要求保护的项目来描述本公开的进一步的特征、特性和示例性技术方案:
项目1:一种RF线圈组件,包括:多个多匝环路,所述多个多匝环路由被配置为在MRI期间接收来自患者的RF信号的导体形成,所述多个多匝环路中的每一个包括内环路和外环路,所述内环路和外环路基本上位于所述RF线圈组件的平面内,所述内环路至少部分嵌套在所述外环路内。
项目2:根据前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内环路和所述外环路形成螺旋形状。
项目3:根据前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多匝环路内的所述内环路和所述外环路串联布置。
项目4:根据前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内环路嵌套在所述外环路内增加了所述RF线圈组件的电感。
项目5:根据前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RF线圈组件,所述多个多匝环路包括第一多匝环路和第二多匝环路,其中,每一者中的外环路至少部分地由公共导体形成。
项目6:根据前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多个多匝环路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至少部分地嵌套在所述内环路内的第三环路。
项目7:根据前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RF线圈组件,还包括:第一多匝环路和邻近所述第一多匝环路的第二多匝环路,其中,每一者中的外环路至少部分地由公共导体形成;和无源隔离电路,所述无源隔离电路设置在所述公共导体中,以电磁隔离所述第一多匝环路和所述第二多匝环路。
项目8:根据前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RF线圈组件,还包括:第一多匝环路和不邻近所述第一多匝环路的第三多匝环路;和电感器对,所述电感器对连接在所述第一多匝环路和所述第三多匝环路之间,以电磁隔离所述第一多匝环路和所述第三多匝环路。
项目9:根据前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多个多匝环路形成相控阵线圈。
项目10:根据前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多个多匝环路中的第一多匝环路邻近所述多个多匝环路中的第二多匝环路,但被电磁隔离。
项目11:根据前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RF线圈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多匝环路和所述第二多匝环路之间的电容器,以提供电磁隔离。
项目12:根据前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RF线圈组件,还包括在所述RF线圈组件的平面中的单匝环路。
项目13:根据前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单匝环路设置在所述多个多匝环路中的两个多匝环路之间。
项目14:根据前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RF线圈组件是表面线圈的一部分。
项目15:根据前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表面线圈还包括具有第二多个多匝环路的第二RF线圈组件,并且所述第二RF线圈组件至少部分地重叠所述多个多匝环路。
项目16:根据前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多个多匝环路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二内环路和第二外环路,并且其中,所述外环路中的每一个至少部分地重叠邻近的第二外环路,并且其中,所述内环路中的每一个至少部分地重叠邻近的第二内环路。
项目17:根据前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多个多匝环路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二内环路和第二外环路,并且其中,所述外环路中的每一个至少部分地重叠邻近的第二外环路。
项目18:根据前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多个多匝环路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二内环路和第二外环路,并且其中,所述外环路中的每一个至少部分地重叠邻近的第二外环路和邻近的第二内环路。
项目19:根据前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RF线圈组件是头部线圈的一部分。
项目20:根据前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多个多匝环路围绕轴线圆形地形成,并且在近端处具有比在远端处更大的半径。
项目21:根据前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头部线圈还包括具有第二多个多匝环路的第二RF线圈组件,并且所述第二RF线圈组件至少部分地重叠所述多个多匝环路。
项目22:根据前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RF线圈组件,所述头部线圈包括:第二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多个多匝环路中的第一多匝环路与所述第二RF线圈组件中的第二多匝环路不重叠;和电容器,所述电容器连接所述在RF线圈组件和所述第二RF线圈组件之间以提供电磁隔离。
项目23:根据前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RF线圈组件,还包括柔性泡沫壳体,所述柔性泡沫壳体具有允许患者头部进入的开口,其中,所述多个多匝环路至少部分地由所述柔性泡沫壳体容纳。
在上面的描述和权利要求中,诸如“……中的至少一个”或“……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短语可以出现在元素或特征的联合列表之后。术语“和/或”也可以出现在两个或更多个元素或特征的列表中。除非与其所使用的上下文隐含地或明确地矛盾,否则这样的短语旨在表示单独列出的任何元件或特征或者任何所列举的元件或特征与任何其他所列举的元件或特征的组合。例如,短语“A和B中的至少一个;”“A和B中的一个或多个;”和“A和/或B”分别意指“单独的A、单独的B、或A和B一起”。类似的解释也适用于包含三个或更多项目的列表。例如,短语“A、B和C中的至少一个;”“A、B和C中的一个或多个;”和“A、B和/或C”各自意指“单独的A、单独的B、单独的C、A和B一起、A和C一起、B和C一起、或A和B和C一起”。上文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基于”旨在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使得未叙述的特征或元素也是允许的。
取决于期望的配置,本文描述的主题可以体现在系统、装置、方法、计算机程序和/或物品中。附图中描绘的和/或本文中描述的任何方法或逻辑流程不一定需要所示的特定顺序或连续顺序来实现期望的结果。前述描述中阐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文描述的主题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仅是与所描述的主题相关的方面一致的一些示例。尽管上面已经详细描述了一些变化,但是其他修改或添加是可能的。特别地,除了本文所阐述的特征和/或变化之外,还可以提供进一步的特征和/或变化。上述实施方式可以针对所公开的特征的各种组合和子组合和/或上述其他特征的组合和子组合。此外,上述优点并不旨在将任何所发布的权利要求的应用限制为实现任何或所有优点的过程和结构。
另外,章节标题不应限制或表征可能从本公开内容得出的任何权利要求中阐述的发明。此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描述不应被解释为承认该技术是本公开中的任何发明的现有技术。“发明内容”也不应被视为对已发布的权利要求中阐述的发明的特征。此外,对本公开的任何总体引用或单数形式的“发明”一词的使用并不旨在暗示对下文所阐述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任何限制。根据本公开的多个权利要求的限制可以提出多个发明,并且这些权利要求相应地限定了受其保护的发明及其等同物。

Claims (23)

1.一种RF线圈组件,包括:
多个多匝环路,所述多个多匝环路由被配置为在MRI期间接收来自患者的RF信号的导体形成,所述多个多匝环路中的每一个包括内环路和外环路,所述内环路和外环路基本上位于所述RF线圈组件的平面内,所述内环路至少部分嵌套在所述外环路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内环路和所述外环路形成螺旋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多匝环路内的所述内环路和所述外环路串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内环路嵌套在所述外环路内增加了所述RF线圈组件的电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线圈组件,所述多个多匝环路包括第一多匝环路和第二多匝环路,其中,每一者中的外环路至少部分地由公共导体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多个多匝环路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至少部分地嵌套在所述内环路内的第三环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线圈组件,还包括:
第一多匝环路和邻近所述第一多匝环路的第二多匝环路,其中,每一者中的外环路至少部分地由公共导体形成;和
无源隔离电路,所述无源隔离电路设置在所述公共导体中,以电磁隔离所述第一多匝环路和所述第二多匝环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线圈组件,还包括:
第一多匝环路和不邻近所述第一多匝环路的第三多匝环路;和
电感器对,所述电感器对连接在所述第一多匝环路和所述第三多匝环路之间,以电磁隔离所述第一多匝环路和所述第三多匝环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多个多匝环路形成相控阵线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多个多匝环路中的第一多匝环路邻近所述多个多匝环路中的第二多匝环路,但被电磁隔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RF线圈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多匝环路和所述第二多匝环路之间的电容器,以提供电磁隔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线圈组件,还包括在所述RF线圈组件的平面中的单匝环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单匝环路设置在所述多个多匝环路中的两个多匝环路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RF线圈组件是表面线圈的一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表面线圈还包括具有第二多个多匝环路的第二RF线圈组件,并且所述第二RF线圈组件至少部分地重叠所述多个多匝环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多个多匝环路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二内环路和第二外环路,并且其中,所述外环路中的每一个至少部分地重叠邻近的第二外环路,并且其中,所述内环路中的每一个至少部分地重叠邻近的第二内环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多个多匝环路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二内环路和第二外环路,并且其中,所述外环路中的每一个至少部分地重叠邻近的第二外环路。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多个多匝环路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二内环路和第二外环路,并且其中,所述外环路中的每一个至少部分地重叠邻近的第二外环路和邻近的第二内环路。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RF线圈组件是头部线圈的一部分。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多个多匝环路围绕轴线圆形地形成,并且在近端处具有比在远端处更大的半径。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头部线圈还包括具有第二多个多匝环路的第二RF线圈组件,并且所述第二RF线圈组件至少部分地重叠所述多个多匝环路。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RF线圈组件,所述头部线圈包括:
第二RF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多个多匝环路中的第一多匝环路与所述第二RF线圈组件中的第二多匝环路不重叠;和
电容器,所述电容器连接所述在RF线圈组件和所述第二RF线圈组件之间以提供电磁隔离。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RF线圈组件,还包括柔性泡沫壳体,所述柔性泡沫壳体具有允许患者头部进入的开口,其中,所述多个多匝环路至少部分地由所述柔性泡沫壳体容纳。
CN202280058634.5A 2021-08-04 2022-08-03 Rf线圈组件 Pending CN1179807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29455P 2021-08-04 2021-08-04
US63/229,455 2021-08-04
PCT/IB2022/057231 WO2023012706A1 (en) 2021-08-04 2022-08-03 Rf coil assembli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80763A true CN117980763A (zh) 2024-05-03

Family

ID=83004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58634.5A Pending CN117980763A (zh) 2021-08-04 2022-08-03 Rf线圈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41633A1 (zh)
CN (1) CN117980763A (zh)
CA (1) CA3228129A1 (zh)
WO (1) WO202301270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329196D0 (en) * 1983-11-02 1983-12-07 Bydder G M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pparatus
US5565778A (en) * 1992-06-01 1996-10-15 Conductus, In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probe coil
US5585723A (en) * 1995-03-23 1996-12-17 Conductus, Inc. Inductively coupled superconducting coil assembly
US5594342A (en) * 1992-06-01 1997-01-14 Conductus, In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probe coil with enhanced current-carrying capability
DE10157039A1 (de) * 2001-11-21 2003-06-05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HF-Spulenanordnung für Magnetresonanz-Bildgerät
JP4118833B2 (ja) * 2004-04-16 2008-07-16 ジーイー・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グローバル・テクノロジー・カンパニー・エルエルシー Mri用コイル
US7282915B2 (en) * 2004-05-14 2007-10-1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ulti-turn element RF coil array for multiple channel MRI
JP5179820B2 (ja) * 2006-10-27 2013-04-10 株式会社東芝 高周波コイル装置
GB2490548B (en) * 2011-05-06 2016-08-17 Renishaw Plc RF coil assembly for magnetic resonance apparatus
CA2757209C (en) * 2011-11-04 2017-06-13 Imris Inc. Stacked coil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US10448858B2 (en) * 2017-04-18 2019-10-22 Synaptive Medical (Barbados) Inc. Indwelling radio frequency coils for intraoper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US20190310330A1 (en) * 2018-04-10 2019-10-10 Quality Electrodynamics, Llc Multi-tur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rray coil operable at low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US11656305B2 (en) * 2020-10-20 2023-05-23 Quality Electrodynamics, Llc MRI saddle based flexible array coi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228129A1 (en) 2023-02-09
WO2023012706A1 (en) 2023-02-09
US20230041633A1 (en) 2023-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14054B (zh) 用于介入和手术过程中所用的mri系统的rf线圈阵列
US11280858B2 (en) Systems for a radio frequency coil for MR imaging
US11079450B2 (en) Systems for a radio frequency coil for MR imaging
US5050605A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tennas with spiral coils and imaging methods employing the same
EP3544500B1 (en) Radio frequency coil array for 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US8487615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signal detection using remotely positioned receive coils
CN108051764B (zh) 磁振造影系统
US20210132164A1 (en) Conforming posterior radio frequency (rf) coil array for 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system
US20120242337A1 (en) MRI Imaging Probe
KR20010020841A (ko) 알에프 바디 코일
JP2013128857A (ja) 遠隔に配された受信コイルを用いる磁気共鳴信号検出
US10031192B2 (en) Antenna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magnetic resonance signals
US11054491B2 (en) Dipole antenna assembly for capturing images by means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methods
CA3002050C (en) Indwelling radio frequency coils for intraoper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US11415649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coils for simultaneous imaging and B0 shimming
US20230041633A1 (en) Rf coil assemblies
US20230258749A1 (en) Magnetic resonance coil array and self-compensated radiofrequency choke
US20230198309A1 (en) Magnetic resonance local coil for percutaneous mrt-guided needle intervention
US20230133077A1 (en) Radio-frequency coil assemblies of a magnetic resonance system and assembling methods thereof
EP4302107A1 (en) Cable harness with multiple rf chokes and magnetic resonance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