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80191A - 用于机动车辆的负载载体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机动车辆的负载载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80191A
CN117980191A CN202280064724.5A CN202280064724A CN117980191A CN 117980191 A CN117980191 A CN 117980191A CN 202280064724 A CN202280064724 A CN 202280064724A CN 117980191 A CN117980191 A CN 1179801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carrier
vehicle
attachment
base
eng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647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卡万维克
F·尼斯特罗姆
R·斯拉格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ule Sweden AB
Original Assignee
Thule Swede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ule Sweden AB filed Critical Thule Sweden AB
Publication of CN117980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801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9/00Supplementary fittings on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e.g. luggage, sports gear or the like
    • B60R9/06Supplementary fittings on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e.g. luggage, sports gear or the like at vehicle front or rear
    • B60R9/065Enclosure-type carriers, e.g. tru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Control Of Direct Current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负载载体系统,其包括底座(12)和负载载体(10)。该负载载体(10)构造用于安装到车辆的后部。该负载载体(10)构造成与不具有安装的负载载体的车辆相比特别是通过减小空气动力学阻力来改善具有安装的负载载体的车辆的空气动力学。该系统可构造用于通过附接元件(66)的互锁接合将负载载体(10)附接到底座(12)。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负载载体(10)和一种用于将负载载体(10)附接到底座(12)的方法。

Description

用于机动车辆的负载载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车辆(诸如机动车辆)的负载载体系统。本公开还涉及负载载体并涉及将负载载体附接到底座的方法,该负载载体例如构造用于安装到车辆的后部和/或构造用于经由底座附接到车辆。
背景技术
负载载体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和大小可供选择,以在汽车上提供额外的外部储存。例如,负载载体允许在车辆的车顶上安全地储存和运输滑雪板。作为另一个示例,当车辆中的内部货物空间不足时,负载载体允许在车辆的后部处安全地储存和运输大量露营装备。
为此,负载载体需要能够牢固地附接到车辆。特别地,当带着重负载在高速下行驶时,很强的力可能作用在负载载体上。负载载体到车辆的附接需要承受这些力,这可能导致难以处理且沉重的附接概念。
此外,当随车辆行驶时,负载载体可能导致额外的空气阻力。安装的负载载体还扩大了车辆的整体外部尺寸,这可能使机动变得复杂,并且可能使得寻找停车位更加困难。
此外,负载载体的成本需要较低。同时,需要适应不同用户的特定需求的负载载体。例如,一个人通常将比一个大家庭需要更小的负载载体。类似地,用于运输自行车的负载载体通常不同于用于冲浪装备的负载载体,以便于搬运这种运动装备。这种调适导致种类繁多的产品,但是针对每个种类数量少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涉及用于车辆的负载载体系统。车辆可构造为诸如汽车或货车的机动车辆或者移动房屋。负载载体系统包括底座和负载载体。底座可构造成支撑负载载体。例如,底座可永久地或可移除地附接到车辆。负载载体可构造用于运输和/或储存诸如运动装备、露营装备和/或个人行李的货物。例如,负载载体可包括用于自行车的附接的夹具。负载载体可构造成提供内部储存空间。例如,负载载体可包括盆形部和盖件,该盆形部和盖件可为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调节的。在关闭状态下,盆形部和盖件可封闭内部容积。
该系统构造用于通过附接元件的互锁接合将负载载体附接到底座。负载载体到底座的附接可为可拆卸的。因此,负载载体可从底座上移除。互锁接合可为附接元件在对应的接收元件中的形锁定。附接元件可为底座或负载载体的一部分。互锁接合可构造为卡扣配合。互锁接合可防止负载载体在附接位置中相对于底座的移动。互锁接合可构造成需要例如成特定顺序的某些接合移动,诸如倾斜和/或滑动移动。接合移动可不同于在使用期间主要作用在负载载体上的力的方向。互锁接合可构造成在接合期间要求附接元件和/或接收元件的某种变形。例如,附接元件可在接合期间偏转。互锁接合可包括例如由于附接元件在附接状态下不再偏转导致的锁定到位。该系统可构造用于通过多个附接元件的互锁接合将负载载体附接到底座。相应地,负载载体到底座的附接可由至少第一附接元件和第二附接元件提供,该第一附接元件和第二附接元件与公共接收元件或对应的第一接收元件和对应的第二接收元件形成互锁接合。附接元件可均为底座或负载载体的一部分,或者一个附接元件可为底座的一部分和负载载体的另一部分。多个附接元件可布置成彼此间隔开。
互锁接合提供负载载体到底座的非常牢靠的附接,这可承受大的力并且易于使用。由于负载载体系统,负载载体可容易地更换,例如甚至在底座保持安装到车辆时。用户可更换多种负载载体,例如从构造用于自行车的负载载体切换到具有用于行李的内部储存容积的负载载体,同时相同的底座用于两者。因此,可为需要不同负载载体和/或频繁更换负载载体的用户提供模块化系统,该系统是低成本的,因为可能只需要一个公共底座。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实施例中,附接元件构造为互锁接合的突出部分。接收元件可构造成提供对应的凹部或孔,以用于附接元件的插入和接合。此外,接收元件中的底切可由突出的附接元件的部段接合。突出部分易于识别和对齐,以进行接合。例如,附接元件可至少部分地从负载载体的本体、壁元件和/或框架突出。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实施例中,附接构造为卡口接头和/或键孔接头。卡口接头可构造用于旋转附接移动。键孔接头可构造用于滑动附接移动。例如,接收元件可包括具有较大部段和较小部段的键孔。较大部段允许插入附接元件。然后,附接元件滑动到较小部段,该较小部段将附接元件固持在键孔中。键孔接头和卡口接头使用起来直观,并且非常牢固,以防止不希望的拆开。附接元件可形成接头的一部分,特别是突出部分。
键孔接头的底座侧部分可为附接到形成底座的框架的部分。例如,底座侧部分可接收在杆的凹部中。底座侧部分可通过螺纹件附接。键孔接头的底座侧部分可构造为接收元件。
附接元件可构造为具有从负载载体的底部突出的头部的螺纹元件。头部可对应于键孔接头的底座侧部分形成,从而防止在附接位置中沿着螺纹元件的纵向方向拔出螺纹件,特别是从接收元件拔出螺纹件。螺纹元件可为成本有效且坚固的附接元件。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实施例中,该系统构造用于至少通过将负载载体相对于安装位置向上倾斜到倾斜位置的步骤以及将负载载体的附接元件在倾斜位置中插入底座中的步骤将负载载体附接到底座。倾斜可有利于实现互锁接合。在正常使用期间,没有力或仅很小的力作用在负载载体上,导致倾斜,因此可实现非常牢靠的附接。例如,为了拆开,负载载体需要再次在倾斜位置中倾斜。否则,互锁接合可能阻碍拆开。倾斜位置可为这样的位置,其中负载载体不布置成底板处于基本上水平的位置和/或负载载体的底侧不布置成平行于底座和/或其中附接元件的互锁接合尚未实现和/或其中负载载体不能用于运输物体。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实施例中,该系统构造用于至少通过将负载载体向下倾斜至与安装位置对齐的步骤将负载载体附接到底座。例如,将负载载体附接到底座的用户可将负载载体从倾斜位置释放,这可导致重力将负载载体拉动到安装位置。安装位置可为这样的位置,其中负载载体布置成底板处于基本上水平的位置和/或负载载体的底侧布置成平行于底座和/或其中实现了附接元件的互锁接合和/或其中负载载体可用于运输物体。附加地或备选地,该系统可构造用于至少通过将负载载体沿着底座滑动到安装位置中的步骤将负载载体附接到底座。滑动移动可能非常容易和直观。特别地,在滑动移动期间,底座可能已经支撑负载载体。负载载体可在倾斜至与安装位置对齐之前、之后和/或同时滑动。滑动移动也可用来在附接元件已经插入键孔中之后实现互锁接合。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实施例中,底座包括接收元件。如果附接元件是负载载体的一部分,则接收元件可为底座的一部分,并且反之亦然。这种构造有利于互锁附接的设计。接收元件可构造成与附接元件形成互锁接合。接收元件可具有在大小和/或形状上与附接元件相对应的孔和/或凹部。孔和/或凹部可构造成仅允许在预定取向上插入附接元件和/或阻止在至少一个取向上插入附接。当负载载体附接到底座时,附接元件和/或接收元件可具有形成互锁接合的一部分的底切。例如,接收元件可为底座的本体和/或框架的一部分。附接元件和/或接收元件可为单独的部件和/或在失效的情况下可更换。
负载载体系统可构造用于将负载载体的附接元件插入接收元件中。插入可例如通过滑动移动和/或通过向下朝向底座移动负载载体来实现。具有插入接收元件中的附接元件的附接可保护附接免受操纵,提供整体光滑的外部和/或保护用户在将负载载体附接到底座期间免受挤压。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实施例中,底座包括框架。框架可在负载载体系统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当安装到车辆上时,该前后方向可对应于车辆的前后方向。框架可由一个或几个棒和/或管形成。棒和/或管可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和/或彼此平行。例如,管和/或棒可具有矩形或圆形横截面。框架可为至少部分地中空的。框架可由金属制成。框架可构造成支撑负载载体。接收元件可构造为框架的一部分。例如,接收元件可为框架的部段或完整的管或杆。框架可产生轻质和坚固的底座。如果接收元件构造为框架的一部分,则可能没有必要将接收元件作为单独的部件提供。接收元件可与框架成整体。因此,该系统可以成本有效的方式制造。
接收元件可附接到框架,例如焊接、胶合或螺纹连接到框架。作为另一个示例,接收元件可通过卡扣式连接附接到框架。这种连接易于组装和拆卸。例如,接收元件可卡扣到底座的杆的接收空间中。接收元件可附加地固连到卡扣式连接,例如通过螺纹件。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实施例中,接收元件是中空杆。中空杆可具有用于插入附接元件的至少一个孔。用于插入的孔可布置在中空杆的顶侧处。该孔可形成在接收元件的圆周表面和/或上表面中。当底座安装到车辆时和/或当负载载体附接到底座时,顶侧可被限定为面向上和/或朝向负载载体的侧。在顶侧处的孔的布置可有利于负载载体附接到底座。
备选地或附加地,接收元件可附接到框架的中空杆。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实施例中,底座包括平行布置且彼此间隔开的两个接收元件。相应地,负载载体可包括平行布置且彼此间隔开的两个附接元件。附接可更安全,特别是当附接到底座时非常抵抗负载载体的不希望的旋转。如果两个接收元件各自构造为框架的一部分,例如中空杆,则负载载体可提供非常抵抗作用在负载载体上的倾斜力的支撑。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实施例中,接收元件形成键孔。例如,键孔可由在形成框架的一部分的中空杆的顶侧处的孔形成。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实施例中,接收元件具有倾斜表面,该倾斜表面构造成引导附接元件进入与底座的互锁接合。例如,倾斜表面可向下倾斜,使得当沿着倾斜表面滑动时,搁置在倾斜表面上的负载载体被向下引导,其中负载载体的附接元件在键孔的较小部段下方。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实施例中,附接元件通过端部附接到负载载体的本体和/或支撑框架。与将接收元件设置到负载载体相比,将附接元件设置到负载载体可导致可用于运输物体的更大空间。附接元件可例如在不延伸到负载载体的内部的情况下附接到负载载体的本体和/或支撑框架的外部。本体可封闭负载载体的内部容积。例如,本体可由盆形部和盖件形成。附接元件可附接到盆形部。负载载体的支撑框架可由一个或多个棒和/或管形成。当负载载体不附接到底座时,附接元件的相对端部可形成自由端部。当负载载体附接到底座时,相对端部可接合接收元件。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实施例中,附接元件包括至少两个凸缘,所述至少两个凸缘将附接元件抵靠负载载体的本体和/或支撑框架和/或接收元件支撑。例如,当负载载体安装在其预期使用位置时,两个凸缘可向上延伸。这两个凸缘可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当负载载体安装在其预期使用位置时,另一组的两个凸缘可向下延伸。另一组的两个可在前后方向上和/或平行于接收元件延伸。凸缘可构造为一体附接元件的整体壁或单独的部件,例如呈注射模制塑料部件或金属部件的形式。凸缘可彼此平行地成对延伸。凸缘可允许附接元件承受更高的力,特别是导致负载载体围绕底座上的水平轴线扭曲的力。因此,附接可能更安全。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实施例中,附接元件通过附接装置附接到负载载体的本体和/或支撑框架。附接装置允许更换和/或重新调节附接元件。例如,附接装置可构造为螺纹连接或夹紧装置。附接装置还可构造成将负载载体的互锁接合接合到底座。例如,附接装置可被紧固以使附接元件与接收元件互锁接合,特别是在附接元件已经插入接收元件中之后。因此,附接装置可允许负载容易地附接到底座和/或拆开。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实施例中,附接装置仅能够从负载载体的内部接近。这种构造可提供简单的防盗。例如,在附接装置可被接近之前,需要打开负载载体的盖件。接近附接装置可允许用户将附接元件从互锁接合松开,从而允许将负载载体从底座拆开。例如,通过简单地将负载载体的盖件锁定到关闭位置中,未经授权的人因此不可从底座上移除负载载体。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实施例中,附接装置构造用于提供偏置的卡入式连接。因此,安装附接元件可快速且容易。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实施例中,附接装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螺母、螺纹件、螺栓或张力杆件。螺纹件和螺栓是用于附接附接元件的非常成本有效的构件。张力杆件可提供容易且免工具的调节,例如以快速地使附接元件与接收元件互锁接合和/或快速地使附接元件脱离与接收元件的互锁接合。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实施例中,该系统构造用于至少通过将负载载体向上倾斜至与安装位置不再对齐的步骤将负载载体从底座拆开。当经由底座附接到车辆时,在正常使用期间,很少由或根本不由作用在负载载体上的力引起倾斜以拆开,从而导致非常牢靠的附接。备选地或附加地,该系统构造用于至少通过在倾斜位置中将附接元件滑出底座的步骤将负载载体从底座拆开。滑动允许底座在拆开期间进一步支撑负载载体,从而允许非常舒适的拆开。例如,为了将负载载体从底座拆开,可能需要与附接相反的步骤。因此,拆开可能是非常直观的。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实施例中,该系统构造用于通过将负载载体布置成与安装位置间隔开、特别是实质上平行于安装位置和/或搁置在底座上来附接负载载体。此外,该系统构造用于通过将负载载体的附接元件插入底座中、特别是通过向前滑动运动来附接负载载体。这种附接可能特别容易。例如,底座,特别是接收元件,可包括倾斜表面,该倾斜表面引导附接元件进入附接,而不需要负载载体的倾斜。这种构造非常适合于用键孔接头实现附接。
该系统可构造用于通过额外地紧固将负载载体连接到底座的螺纹件来将负载载体附接到底座。螺纹件可防止在向前/向后方向和/或横向方向上移动,并且因此防止不希望的脱离。因此,螺纹件可将负载载体牢靠地附接到底座。螺纹件可布置成与接收元件和/或附接元件间隔开。螺纹件可将负载载体固定到底座。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实施例中,插入底座中的附接元件的端部包括突起,该突起构造成在安装位置中接合底座,以阻止附接元件在底座中的滑动移动。例如,接收元件可包括用于接收突起的附加凹部或孔。附接元件可通过突起嵌入接收元件的附加凹部或孔中。可形成互锁接合。在用于突起的附加孔的情况下,外部视觉验证附接元件已经正确地接合底座也许是可能的。在附加凹部的情况下,突起从接收元件的外部意外脱离也许是不可能的。附接元件可包括纵向延伸(例如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主要部段。当负载载体附接到底座并且整个系统安装到车辆时,突起可横向地延伸到主要部段,例如在上下方向上。突起的脱离可通过将负载载体的一部分向上倾斜远离底座而引起。向上倾斜可能需要事先松开附接装置。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实施例中,附接元件的突起在安装位置中接合底座的框架的凹部或孔。除了用于插入附接元件的凹部或孔之外,还可提供该凹部或孔。该凹部或孔可布置成使得突起可从下方插入。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实施例中,该系统构造用于通过将附接元件的突起从底座脱离以允许附接元件在底座中滑动移动的步骤而将负载载体从底座拆开。该系统可构造成在不预先脱离突起的情况下阻止任何拆开。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用与附接元件间隔开的至少一个附加螺纹件固定到底座,特别地其中,螺纹件阻止负载载体相对于底座的滑动移动。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实施例中,附接元件从负载载体的底表面突出。底表面可为负载载体的下侧和/或外表面。当负载载体附接到底座并安装到车辆时,底表面可面向下。底表面可为外部底表面,例如与负载载体的底板相对。当负载载体附接到底座并安装到车辆时,底座可布置在负载载体下方。由于附接元件从负载载体的底表面突出,负载载体与底座的对齐被简化。此外,底座可在附接和/或拆开过程的大部分期间支撑负载载体。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实施例中,附接元件是基本上钩形的。钩形附接元件可包括至少一个弯曲或成角度的部段,例如在突起和主要部段之间。钩形状的制造成本低,并且易于由用户操纵。此外,钩形状可避免具有锋利的边缘、尖部和/或角部,这些边缘、尖部和/或角部可能在负载载体的附接和/或拆开期间潜在地导致损伤或疼痛。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实施例中,附接元件相对于负载载体的底表面是不可移动的。在这种情况下,附接元件和负载载体之间的连接可非常牢固和简单。例如,附接元件可胶合、焊接和/或螺纹连接到负载载体的本体。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实施例中,附接元件实质上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因此,负载载体与底座的附接和/或拆开可能需要主要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从而导致直观的操纵。此外,这种布置允许附接元件与底座的框架的类似地延伸的部分对齐,从而产生紧凑的底座。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包括平行布置且彼此间隔开的两个附接元件。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实施例中,底座构造用于附接到机动车辆。例如,底座可构造用于车顶安装,特别是车顶导轨,和/或安装到车辆的后盖件。附接可为可移除的,使得如果不需要,底座可从机动车辆上移除。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实施例中,底座构造用于可移除地附接到车辆的牵引装置。牵引装置可构造为例如拖车挂接装置或拖车球。牵引装置可布置在车辆的后部处。负载载体和底座在这样的位置将是能够容易接近的,从而有利于负载载体与底座的附接和拆开。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用于车辆的负载载体。负载载体构造用于通过互锁附接安装到负载载体系统的底座。负载载体可构造成不能够直接地和/或在没有底座的情况下安装到车辆。
在根据第二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包括从负载载体、特别是底表面突出的附接元件。负载载体可构造用于在负载载体相对于安装位置倾斜的位置中将附接元件插入底座中,特别是底座的接收元件中。负载载体可构造用于将附接元件在平移移动中从上方直接向下插入底座中,例如如果附接构造为键孔接头的话。
在根据第二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构造为根据第一方面的负载载体系统的负载载体。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示例和特征构成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示例和特征,并且反之亦然。
在根据第二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附接元件是基本上钩形的,其具有附接到负载载体的本体的一个端部和构造为用于插入底座中的自由端部的相对端部。
在根据第二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附接元件是实质上L形的、C形的或J形的。例如,L形或J形的较短的腿可形成附接到负载载体的本体的端部。
在根据本段中描述的第二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具体实施例中,负载载体构造用于安装到车辆的后部。例如,负载载体可经由底座安装到车辆的后部,但不是在没有底座的情况下直接安装。负载载体可包括第一壁元件和第二壁元件。第一壁元件可形成盆形部,并且第二壁元件可形成盖件。两个壁元件可能够在封闭负载载体的内部容积的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相对于彼此移动。例如,两个壁元件可通过铰链连接到彼此。负载载体还可包括用于在关闭状态下将两个壁元件可释放地接合到彼此的锁系统。锁系统可防止负载载体不希望地调节到打开状态。例如,为了打开负载载体,用户首先需要致动诸如按钮或杆件的致动元件。锁系统可包括附接到第一壁元件的锁元件和附接到第二壁元件的第一接合元件以及附接到第二壁元件的第二接合元件,该第二接合元件与附接到第二壁元件的第一接合元件间隔开。例如,锁元件可为可移动的棒或杆,其构造成接合第一接合元件和第二接合元件中的孔眼,以在关闭状态下将两个壁元件接合到彼此。锁元件可构造成沿着预定接合路径移动以接合接合元件。例如,锁元件可通过导轨附接到第一壁元件。备选地,锁元件也可构造为可变形元件,其被变形以接合接合元件。锁元件可朝向其接合位置被偏置,以在负载载体被调节到关闭状态时自动地将两个壁元件接合到彼此。锁系统可能够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调节,其中,在锁定状态下,锁元件与第一接合元件和第二接合元件的脱离被防止。例如,在锁元件可脱离之前,可能有必要用钥匙、密码或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将锁解锁。这可提供负载载体中的物体的防盗。第一壁元件或第二壁元件可具有非平面部段。锁系统的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可附接到非平面部段。负载载体构造成将锁元件和接合元件与预定接合路径对齐。因此有利于锁的使用。此外,由于对齐,可使用用于锁系统的廉价标准部件。例如,锁元件可构造为直部件和/或两个接合元件可由于对齐而彼此相同。为了对齐,负载载体可包括补偿由于非平面部段引起的任何偏移的间隔件。备选地,具有非平面部段的壁元件可具有补偿非平面部段的突起和/或凹部。尽管有非平面部段,但是突起和/或凹部可为布置在公共平面中的锁系统的元件提供不同的附接区域。负载载体还包括附接到第一壁元件或第二壁元件的加强元件。加强元件可覆盖例如在负载载体的外部上的突起和/或凹部。加强元件可补偿增强具有突起和/或凹部的区域。加强元件可邻近和/或平行于负载载体的两个壁元件中的一个布置。锁系统的至少一个元件可附接到壁元件和加强元件中的一者。负载载体可具有远离车辆向上倾斜的底表面。例如,当系统安装到车辆的后部时,底表面可在向后方向上向上倾斜。这种倾斜可提供额外的离地间隙。此外,当负载载体安装到车辆时,它可能导致储存在负载载体中的物体朝向车辆偏移。重心更靠近车辆有益于驾驶稳定性。另外,如果负载更靠近车辆的附接位置,诸如拖车球,则作用在附接上的扭矩可能更小,从而潜在地允许运输更高的最大负载。此外,由于倾斜的底表面,在制动操纵期间和当加速时,负载可能不偏移或偏移较少。负载载体可包括安装装置,该安装装置构造用于将负载载体可移除地附接到车辆的牵引装置,其中安装装置的部段布置在构造用于附接到车辆的安装装置的安装部段的下方。在这种情况下,负载载体还可包括底座,该底座可包括安装装置。这可防止用负载载体覆盖车辆的尾灯。此外,具有安装的负载载体的汽车的空气动力学可得到改善。此外,负载载体将布置在车辆上的较低位置,并且因此更容易接近以进行装载和卸载。可增加与车辆的后盖件的间隙,使得车辆的行李箱可打开,而不需要调节和/或拆开负载载体。负载载体可在顶前部区域处具有下沉外部区域。下沉外部区域可增加与车辆的后盖件的间隙,使得车辆的行李箱可打开,而不需要调节和/或拆开负载载体,同时不会导致后盖件的遮挡的负载载体的相邻区域可进一步朝向车辆延伸,以增加整体内部容积。负载载体构造成当安装到车辆时不遮挡车辆的尾灯、车辆的牌照和/或驻车辅助系统的传感器。因此,负载载体可能不需要额外的灯和/或牌照,并且/或者驻车辅助系统可保持功能正常。负载载体可构造成提供扰流器效果。当负载载体被安装时,扰流器效果可降低在车辆向前行驶期间的空气阻力。因此,与不具有负载载体和/或具有不同负载载体的车辆的行驶相比,负载载体可在行驶期间不导致额外的能量消耗,或者甚至减少能量消耗。负载载体可包括支脚,该支脚构造用于当放立在地面上时支撑负载载体。因此,当没有安装到车辆时,负载载体可安全地放置在地面上,例如,即使物体仍然储存在负载载体中。支脚可具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至少一个通孔构造用于从负载载体的内部排出液体。因此,可能需要更少的用于排出液体的附加通孔或不需要用于排出液体的附加通孔。
与不具有安装的负载载体的车辆相比,负载载体可大体上构造成改善具有安装的负载载体的车辆的空气动力学。例如,与不具有安装的负载载体的车辆相比,负载载体可减少具有安装的负载载体的车辆的空气动力学阻力。附加地或备选地,负载载体可提供前述扰流器效果。负载载体可被成形为避免在其后端部处和/或在车辆的后端部处的显著低压区。
在根据第二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构造用于后部安装。在根据第二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构造为车顶负载载体。在根据第二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构造为箱子。例如,当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和第二壁元件可形成箱子。在根据第二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构造为自行车载体、滑雪板载体和/或踏板车载体。负载载体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臂,该支撑臂可将自行车或踏板车直立地保持在负载载体的托盘上。在根据第二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构造为托盘。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一种将负载载体附接到底座的方法。该方法可适用于将负载载体附接到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底座和/或附接根据第二方面的负载载体。
该方法可包括将负载载体相对于安装位置向上倾斜到倾斜位置的步骤。例如,负载载体面向向后方向的侧可向上倾斜,而负载载体的下前角部搁置在底座上。
备选地或附加地,该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与安装位置间隔开地将负载载体基本上平行地布置到底座上。这种位置允许负载载体容易地沿着底座滑动,以便将负载载体的附接元件插入底座中。
该方法可包括将负载载体的附接元件插入底座中的步骤,例如在倾斜位置中和/或基本上平行于底座的位置中。
在根据第三方面的方法的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在将附接元件插入底座中之前和/或在向上倾斜负载载体之前将负载载体搁置在底座上的步骤。例如,在向上倾斜负载载体之前,负载载体可以其底表面放置在底座上。
在根据第三方面的方法的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将负载载体向下倾斜至与安装位置对齐的步骤。例如,在附接元件已被插入之后,负载载体可离开倾斜位置向下倾斜。在对齐位置中,附接元件可例如与接收元件互锁接合。在对齐位置中,负载载体的底表面可搁置在底座上和/或平行于底座布置。
在根据第三方面的方法的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在插入附接元件之后将负载载体沿着底座滑动到安装位置中的步骤。例如,当滑动负载载体时,负载载体可能已经布置在对齐位置中。备选地,负载载体可倾斜到对齐位置中,同时将负载载体滑动到安装位置中。滑动可为在向前方向上的滑动。在安装位置中,附接元件可被引入互锁接合中,使得在反向方向上的滑动被阻止。
根据第三方面的方法还可包括将底座附接到车辆的步骤。例如,底座可在将负载载体附接到底座之前和/或之后附接。
在根据第三方面的方法的实施例中,向上倾斜是负载载体的端部部段远离底座的旋转。远离底座旋转的端部部段可为负载载体的后端部部段。旋转可围绕负载载体的相对端部部段进行,该端部部段可搁置在底座上。
在根据第三方面的方法的实施例中,向下倾斜是负载载体的端部部段朝向底座的旋转。在向下倾斜之后,负载载体的内部底表面可朝向车辆在向前方向上向下倾斜。
在根据第三方面的方法的实施例中,当底座安装到车辆时,向上倾斜是横向于车辆的行驶方向的旋转。例如,旋转轴线可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延伸。
在根据第三方面的方法的实施例中,沿着底座的滑动是负载载体朝向底座的前端部的横向移动。当底座附接到车辆时,底座的前端部可为底座邻近车辆的端部。
在根据第三方面的方法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在倾斜期间以端部部段搁置在底座上,和/或负载载体在倾斜位置中以端部部段搁置在底座上。在安装位置中,负载载体可以底表面搁置在底座上。负载载体的底表面的至少在安装位置中搁置在底座上的部段在倾斜位置中可与底座间隔开。在倾斜位置中,负载载体可沿着底座滑动,以用于插入附接元件。
在根据第三方面的方法的实施例中,该方法可包括提供根据第一方面的负载载体系统的步骤。该方法可包括提供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负载载体和根据第一方面的系统的底座。
在根据第三方面的方法的实施例中,该方法可包括提供根据第二方面的负载载体的步骤。
第四方面涉及一种负载载体,该负载载体构造用于安装车辆,特别是安装到车辆的后部和/或车辆的车顶。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可构造为根据第一方面的负载载体系统的负载载体和/或根据第二方面的负载载体。第一和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示例和特征构成第四方面的实施例、示例和特征,并且反之亦然。
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包括第一壁元件和第二壁元件,其中这两个壁元件可能够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相对于彼此移动。在关闭状态下,储存在负载载体中的物体可被保护免受环境的影响。在打开状态下,负载载体的内部可能够接近以进行装载和卸载。在关闭状态下,接近内部可被阻止。例如,两个壁元件可为热成型元件,特别是热成型塑料元件,或者通过深拉形成的金属元件。壁元件可具有一体单件构造。
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还包括用于在关闭状态下将两个壁元件可释放地接合到彼此的锁系统。锁系统包括附接到第一壁元件的锁元件和附接到第二壁元件的至少第一接合元件。锁元件可能够移动地附接到第一壁元件。锁元件可能够沿着对应于接合路径的移动路径移动。接合元件可固定到第二壁元件的适当位置。锁元件可接合第一接合元件,从而防止两个壁元件在接合预先释放的情况下从关闭状态调节到打开状态。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锁系统包括与第一接合元件间隔开的附接到第二壁元件的第二接合元件。两个间隔开的接合元件允许更好的锁定接合。与单个接合元件相比,锁系统可更好地承受负载,并且在关闭状态下更好地防止两个壁元件之间不希望的间隙,从而实现整体上更均匀的关闭。负载载体可仅包括单个锁元件。因此,由于用户仅需要调节单个锁元件,以使得负载载体可打开,因此锁调节被简化。此外,仅单个锁元件需要在锁定状态下固定在适当位置,以提供防盗功能。锁元件可构造成能够沿着预定接合路径移动以接合接合元件。这确保锁元件接合两个接合元件。相应地,接合元件可布置成与接合路径对齐。接合元件可由金属材料制成。接合元件可具有用于附接到第二壁元件的附接部段和用于由锁元件接合的接合区域。例如,接合元件可构造为通孔。例如,附接部段可包括用于将接合元件螺纹连接到壁元件中的一个的孔。锁系统可包括多于两个的间隔开的接合元件。
第一壁元件或第二壁元件可具有非平面部段。非平面部段可为接合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或锁元件提供附接。由于非平面部段,接合元件与接合路径的对齐可能变得困难。由于非平面部段,锁元件的可移动附接可能变得困难。负载载体构造成将锁元件和接合元件与预定接合路径对齐。因此,尽管有非平面部段,锁系统仍可可靠地调节。非平面部段例如可为弯曲的和/或成角度的。非平面部段可允许负载载体的形状的更高程度的设计自由。例如,非平面部段允许容易地构造负载载体,以不妨碍诸如通过后盖件接近车辆。此外,由于非平面部段,负载载体可具有具有更好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的形状,而不会损害关闭。由于非平面部段提供了更大的储存空间,可更好地利用负载载体的几何形状的边界。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接合路径基本上是直线。因此,锁元件可为简单的,诸如是基本上直的棒或金属条。沿着直线接合路径移动锁元件可非常简单和可靠。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锁元件能够移动地附接到第一壁元件。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锁元件是刚性元件。刚性元件可抵抗锁操纵并承受高负载。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锁元件是形状可调的,以用于接合接合元件。例如,锁元件可具有类似快门的设计。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锁系统构造用于通过锁元件同时接合第一接合元件和第二接合元件。同时接合可确保所有接合元件都由锁元件接合,以确保负载载体的可靠和正确关闭。备选地,当沿着预定接合路径移动锁元件时,接合元件可一个接一个地接合,以减少移动锁元件所需的力。例如,锁系统仅包括一个可移动锁元件,该锁元件构造成接合所有接合元件。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壁元件具有非平面部段,并且锁元件附接到非平面部段。例如,锁元件可在第一壁元件的彼此间隔开的两个附接区域处附接到第一壁元件,其中这两个区域彼此倾斜和/或不布置在平行于预定接合路径的平面中。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第二壁元件具有非平面部段,并且接合元件附接到非平面部段。例如,第一接合元件可在第二壁元件的第一附接区域处附接到第二壁元件,并且第二接合元件可在第二壁元件的第二附接区域处附接到第二壁元件。这两个附接区域可倾斜于非平面部段的其它区域和/或可不布置在平行于预定接合路径的平面中。除了任何附接区域之外,非平面部段的其它区域可不是平面的和/或彼此平行的。两个壁元件都可具有非平面部段,特别是分别包括锁元件或接合元件的附接区域的非平面部段。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非平面部段具有用于锁元件或用于第一接合元件和/或第二接合元件的附接区域,该附接区域相对于相邻的第一区域下沉,该第一区域将锁元件和/或接合元件与预定接合路径对齐。下沉区域可例如在内部内的相应壁元件中形成突起。下沉附接区域可将附接到该附接区域的元件与锁元件的预定接合路径对齐。下沉构造可加强相应的壁元件,导致更可靠的关闭和/或允许使用更薄的壁元件。每个壁元件可包括几个附接区域。例如,第二壁元件可包括锁系统的每个接合元件的对应附接区域。附接区域可为平面的或非平面的。相邻区域可为非平面的和/或在附接区域和相邻区域之间的过渡部可为非平面的。附接区域和相邻区域之间的过渡部可为阶梯状过渡部,其可进一步加强相应的壁元件。第一壁元件和/或第二壁元件可具有一体单件构造。每个壁元件可为单个零件。备选地,下沉区域可由第一部件形成,并且相邻区域由第二部件形成。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区域相对于相邻的第二区域下沉。因此,相应的壁元件是双下沉的。这种构造允许附接区域在一个方向上进一步突出,提供了更高程度的设计自由(例如在不使相应壁元件的材料在成型过程中过度受压的情况下)。在第一相邻区域和第二相邻区域之间的过渡部可为阶梯状的。第二相邻区域可邻近第一相邻区域,但不与附接区域直接接触。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区域围绕附接区域。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二区域围绕相邻的第一区域。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附接区域相对于相邻的第一区域朝向负载载体的内部下沉。利用这种设计,下沉构造可在外部为用户提供操纵构件。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区域相对于相邻的第二区域朝向负载载体的内部下沉。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锁系统包括第一间隔元件。间隔元件可将锁系统的元件与预定接合路径对齐,而不需要凹部和/或突起,例如在壁元件中形成下沉区域。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接合元件通过第一间隔元件附接到第二壁元件,其中第一间隔元件构造成将第一接合元件与预定接合路径对齐。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锁系统包括第二间隔元件。第二间隔元件可构造成将第二接合元件与预定接合路径对齐。第一间隔元件可不同于第二间隔元件,例如更薄或更厚。因此,两个间隔元件可补偿两个接合元件的附接区域到预定接合路径的不同距离。不同的间隔元件可允许使用相同的接合元件,尽管它们到壁元件的相应附接到预定接合路径的距离不同,因此可能地降低成本。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锁系统包括第三间隔元件,其中锁元件通过第三间隔元件附接到第一壁元件,其中间隔元件构造成将锁元件与预定接合路径对齐。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接合元件是相同的。特别地,相同的接合元件可具有相同的几何形状。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锁元件的形状对应于预定路径。例如,如果接合路径是弯曲的,则锁元件可具有对应的弯曲形状。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锁元件包括基本上直的杆。锁元件可在直杆上具有突起,该突起构造用于接合接合元件。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锁元件附接到第一壁元件的内部。备选地或附加地,接合元件附接到第二壁元件的内部。因此,可保护锁系统免受外部操纵。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接合元件不完全相同地形成以将接合元件与预定接合路径对齐。因此,可能不需要突起或凹部来对齐锁系统的元件,从而允许壁元件的成本有效的制造。与用间隔件对齐相比,部件的总数可能较低。例如,锁系统可包括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至少两个接合元件。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接合元件各自具有构造用于由锁元件接合的接合区域,其中,第一接合元件的几何形状不同于第二接合元件的几何形状,以将接合区域与预定路径对齐。接合区域可由接合区域形成,该接合区域可包括通孔。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锁系统构造成当调节处于关闭状态的两个壁元件时自动地将锁元件接合到接合元件。例如,如果用户将盖件抵靠盆形部向下按压,则锁可自动地接合。这有利于负载载体的使用,并且还避免了用户忘记接合锁系统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负载载体可能在行驶期间意外打开。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锁系统构造成当两个壁元件处于关闭状态时沿着预定路径移动锁元件,以将锁元件从接合元件脱离。例如,用户可拉动或推动诸如手柄或杆件的致动元件,以脱离锁元件,使得负载载体可打开。这允许所有接合元件的中心脱离。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锁元件朝向与接合元件的接合被弹簧偏置。锁元件可包括倾斜部段,该倾斜部段导致锁元件被接合元件偏转远离接合位置,使得负载载体可关闭,而不需要锁元件的手动移动。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壁元件构造为负载载体的盆形部元件。例如,盆形部可为负载载体的底部部分。当打开或关闭负载载体时,盆形部可保持在原位。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第二壁元件构造为负载载体的盖件。例如,盖件可为负载载体的顶部部分。当打开或关闭负载载体时,盖件可被移动。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壁元件和第二壁元件在关闭状态下封闭负载载体的内部容积。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壁元件和第二壁元件铰接地连接到彼此。铰链可允许在负载载体已经打开之后可靠地将锁元件和/或接合元件返回到与预定接合路径对齐。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壁元件和/或第二壁元件是热成型元件。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壁元件和/或第二壁元件包括塑料材料和/或玻璃纤维。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壁元件和/或第二壁元件具有整体式单件构造。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非平面部段和接合路径被不同地成形。例如,接合路径可不平行于连接第一接合元件的附接区域与第二接合元件的附接区域的第二壁元件的内表面。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当负载载体处于关闭状态时,非平面部段的内表面不平行于接合路径。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非平面部段是弯曲的和/或被不规则地成形和/或包括角部。接合路径可没有弯曲部和/或角部。弯曲的非平面部段的表面可不具有与接合路径相同的形状。例如,第一壁元件和/或第二壁元件的表面都不平行于接合路径。非平面部段可包括彼此不直接相邻和/或可平行于接合路径布置的几个平面附接区域。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还包括附接到第一壁元件或第二壁元件的加强元件。加强元件可形成盆形部或盖件的第二层。加强元件可小于相应的壁元件。加强元件可仅沿着相应的壁元件的一部段延伸。加强元件可由与相应的壁元件相同的材料形成和/或可用与相应的壁元件相同的过程制造。例如,加强元件可为热成型元件。加强元件可加强相应的壁元件,特别是在锁系统和/或铰链的元件的附接区域中。所述区域可接收最高负载和/或需要在关闭期间在作用于负载载体上的力下保持它们的形状,以可靠地关闭。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加强元件附接到第一壁元件,并且锁元件延伸穿过第一壁元件和加强元件以用于附接。备选地,加强元件附接到第二壁元件和第一接合元件,并且可选地,其它接合元件也延伸穿过第二壁元件和加强元件以用于附接。除了相应的壁元件之外,加强元件可用作用于附接的第二层材料。负载载体还可包括用于第一壁元件的第一加强元件和用于第二壁元件的第二加强元件。加强元件也可附接到第二壁元件,并且第一接合元件和第二接合元件都可延伸穿过第二壁元件和加强元件以用于附接。例如,所有接合元件都可延伸穿过一个加强元件。负载载体还可包括每个锁元件和/或接合元件的单独加强元件。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加强元件构造为片。片可为基本上平坦的件。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加强元件包括塑料材料和/或玻璃纤维。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加强元件具有整体式单件构造。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加强元件具有与加强元件所附接到的壁元件不同的颜色。因此,用户可区分加强区域和非加强区域,特别是如果加强元件布置在外表面上和/或如果相应的壁元件为至少部分地透明的。这可指示用户在哪里最好地按压负载载体以关闭负载载体,从而实现锁系统的可靠接合。加强元件可附接到负载载体的外部和/或标记用于操纵盖件的区域。加强元件也可附接到负载载体的内部。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加强元件的形状对应于加强元件所附接到的壁元件的形状。例如,加强元件可基本上平行于加强元件所附接到的壁元件延伸。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加强元件布置成与加强元件所附接到的壁元件齐平。这可覆盖锁系统的元件的附接,诸如将接合元件中的一个附接到盖件的螺纹件或螺栓。齐平布置还可最小化加强元件所附接到的壁元件和加强元件之间的间隙,该间隙可能收集污物。由于齐平布置,在加强元件所附接到的壁元件和加强元件之间可不存在或仅存在小的脊,从而可避免钩住用户的衣服和在行驶期间额外的阻力。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加强元件小于加强元件所附接到的壁元件。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加强元件仅部分地覆盖加强元件所附接到的壁元件。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包括附接到第一壁元件和第二壁元件的铰链。铰链也可附接到加强元件,例如延伸穿过加强元件和加强元件所附接到的壁元件。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加强元件的边缘朝向加强元件所附接到的壁元件弯曲。这种构造可提供非常光滑的外部。此外,在这种设计中可能不存在可能钩住衣服或用户的皮肤的锋利边缘。例如,加强元件的所有边缘都朝向加强元件所附接到的壁元件弯曲。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加强元件覆盖附接区域,并且相对于相邻的第一区域和/或相邻的第二区域下沉。因此,加强元件可标记附接区域,并且形成一个或几个槽作为用于推动壁元件的操纵区域。
备选地,加强元件覆盖附接区域并与相邻的第一区域和/或相邻的第二区域齐平。因此,尽管相应的壁元件具有下沉区域,但是加强元件可提供在附接区域中不具有凹陷的负载载体的光滑外表面。当驾驶带有安装的负载载体的汽车时,这种构造可最小化空气阻力和噪音。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具有第一附接区域和第二附接区域,第一附接区域和第二附接区域各自相对于相邻的第一区域下沉。加强元件可覆盖第一附接区域,并且相对于相邻的第一区域下沉。加强元件可覆盖第二附接区域,并且与相邻的第一区域和/或相邻的第二区域齐平。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加强元件构造成提供用于从其关闭状态打开负载载体的把手。这可有利于打开负载载体。提供把手的加强元件的区域可包括不朝向加强元件所附接到的壁元件弯曲的加强元件的唯一边缘部段。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把手由从加强元件所附接到的壁元件突出的加强元件的部段形成。突出部段可从下面被抓住或推动,以打开负载载体。例如,把手可由在向后方向上在顶部侧处从负载载体的盖件突出的部段形成。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锁系统能够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调节,在锁定状态下,锁元件从至少第一接合元件的脱离被防止。例如,锁系统可包括锁芯,该锁芯构造成在锁定状态下至少在脱离方向上阻止锁元件的移动。在解锁状态下,锁元件可从接合元件脱离。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在锁定状态下,锁元件从第一接合元件和第二接合元件的脱离被防止。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锁系统包括与第一接合元件和第二接合元件间隔开的附接到第二壁元件的第三接合元件。在锁定状态下,锁元件从第一接合元件、第二接合元件和第三接合元件的脱离可被防止。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构造用于安装到车辆的后部,并且负载载体具有远离车辆向上倾斜的底表面。向上的倾斜可相对于车辆和/或地面的纵向方向成角度。例如,内部底表面可远离车辆向上倾斜。例如,诸如盆形部的面向底部侧的底壁远离车辆向上倾斜。这种倾斜可导致装载到负载载体的物体布置得更靠近车辆。这种倾斜可提供额外的离地间隙。此外,当负载载体安装到车辆时,它可能导致储存在负载载体中的物体朝向车辆偏移。重心更靠近车辆有益于驾驶稳定性。另外,如果负载更靠近车辆的附接位置,诸如拖车球,则作用在附接上的扭矩可能更小,从而潜在地允许运输更高的最大负载。此外,在制动操纵期间,负载将因此不偏移。
例如,当负载载体安装到车辆时,底表面可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约5°至20°,更特别是约10°至15°,并且甚至更特别是约13°。这样的角度可提供良好的离地间隙。此外,这样的角度可改善负载载体的空气动力学,并且甚至改善带有附接到其的负载载体的车辆的空气动力学。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底表面由第一壁元件或第二壁元件形成。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当负载载体安装到车辆的后部时,底表面远离车辆向上倾斜。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构造成在使用位置和装载位置之间调节。例如,负载载体可在装载位置中从车辆向后倾斜和/或偏移。使用位置可为用于行驶和运输物体的直立位置。装载位置可向下倾斜和/或在水平方向上远离车辆偏移。当车辆静止时,特别是当安装到车辆的后部时,装载位置可有利于装载。负载载体可包括调节装置,其例如构造成将负载载体在两个位置之间倾斜和/或水平地偏移。调节装置可为负载载体的安装装置的一部分。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包括安装装置,该安装装置构造用于将负载载体可移除地附接到车辆的牵引装置和/或负载载体系统的底座。例如,安装装置可构造成将负载载体附接到车辆的拖车球。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安装装置构造成允许人站在车辆的后端部和负载载体的前侧之间。这可允许用户即使在负载载体附接到车辆的情况下也容易地接近车辆的后部货物空间。前侧可由第一壁元件和/或第二壁元件形成。在负载载体的装载位置和/或使用位置中,人可能够站在车辆的后端部和负载载体的前侧之间。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包括安装装置,该安装装置构造用于将负载载体可移除地附接到车辆的牵引装置。在这种情况下,负载载体还可包括底座,该底座可包括安装装置。安装装置的部段可布置在安装装置的安装部段下方,该安装部段构造用于附接到车辆。布置在安装部段下方的部段可为负载载体的本体附接到安装装置的部段。因此,安装装置可将负载载体支撑在相对于车辆的牵引装置向下偏移的位置。例如,负载载体的底表面因此可部分地布置在车辆的拖车球下方。这为车辆的尾灯、传感器提供了更大的间隙和/或允许接近带有安装的负载载体的车辆的后盖件(甚至可能在使用位置中)。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当负载载体安装到车辆的后部时,安装装置的部段布置在车辆的牵引装置的下方。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安装装置包括连接元件,当负载载体安装到车辆的后部时,该连接元件至少部分地向下延伸。连接元件例如可为金属轴或金属片。当负载载体安装到车辆的后部时,连接元件可连接安装部段和布置在车辆的牵引装置下方的部段。当负载载体安装到车辆的后部时,安装部段和布置在车辆的牵引装置下方的部段可形成安装装置的相对端部。安装部段可包括夹具。当负载载体安装到车辆的后部时布置在车辆的牵引装置下方的部段可包括用于附接到负载载体的壁元件的附接构件,或者可永久地固定到负载载体和/或底座。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安装部段构造用于附接到车辆的拖车球。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当负载载体安装到车辆的后部时布置在车辆的牵引装置下方的安装装置的部段附接到第一壁元件和/或第二壁元件。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当负载载体安装到车辆的后部时,倾斜的底表面部分地或完全地布置在车辆的牵引装置下方。因此,可改善负载分布和作用在车辆的牵引装置上的力。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构造用于安装到车辆的后部,并且其中,负载载体在顶前部区域处具有下沉外部区域。下沉外部区域可增加与车辆的后盖件的间隙,使得车辆的行李箱可打开,而不需要调节和/或拆开负载载体,同时不会导致后盖件的遮挡的负载载体的相邻区域可进一步朝向车辆延伸,以增加整体内部容积。备选地或附加地,负载载体可布置得更靠近车辆的后部,潜在地改善空气动力学。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下沉外部区域形成在负载载体的顶前角部处。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下沉外部区域形成在负载载体的盖件中。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下沉外部区域在左右方向上至少与车辆的后盖件的下边缘延伸得一样远。在左和/或右方向上邻近下沉区域的负载载体的部段可比下沉区域进一步朝向车辆的后部突出。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从下沉外部区域到负载载体的相邻区域的过渡部是阶梯状过渡部。这可加强负载载体的前顶部段,其可至少部分地支撑铰链。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当负载载体安装到车辆时,下沉外部区域在向上方向和/或向前方向上最靠近车辆的后盖件。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在左右方向上的中间区域中具有布置在下沉外部区域中的伸出的外部区域。伸出的外部区域可为铰链的安装提供额外的空间和/或加强。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壁元件和第二壁元件在伸出的外部区域处铰接地附接到彼此。例如,为此,铰链可布置在负载载体的内部中。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构造用于安装到车辆的后部,并且负载载体构造成当安装到车辆时不遮挡车辆的尾灯、车辆的牌照和/或驻车辅助系统的传感器。例如,负载载体可能不遮挡摄像机或距离传感器。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当负载载体安装到车辆时,负载载体的顶表面在虚拟平面下方延伸,该虚拟平面从车辆线的尾灯的后底部边缘以15°的向下角度向后延伸。因此,负载载体可遵守规定而不需要附加尾灯。顶表面可由负载载体的盖件形成。顶表面可相对于水平线倾斜。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的顶表面相对于底表面在向后方向上向下成至少15°的角度。因此,上述情况提供了负载载体在向后方向上的渐缩的高度,该渐缩的高度有利于降低在负载载体后面和/或周围形成显著低压区的风险,该低压区可提供不期望的阻力。当负载载体安装到车辆时,负载载体的顶表面可在向后的方向上向下成角度。
附加地或备选地,当负载载体安装到车辆时,负载载体的顶表面的部段,特别是下沉外部区域的向后部段,在向后方向上向下成约-2°至10°、特别是约0°至5°、更特别是约1°至4°的角度。这样的角度可改善负载载体的空气动力学,并且甚至改善带有附接到其的负载载体的车辆的空气动力学。例如,下沉外部区域的顶侧可不在向后方向上向下成角度,以允许负载载体中更多的储存空间。此外,由于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布置在车辆的滑流中,顶表面的这种部段可能与负载载体的空气动力学效果不相关或仅具有很小的相关性。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构造用于安装到车辆的后部,并且其中,负载载体构造成与不具有安装的负载载体的车辆相比特别是通过减少空气动力学阻力来改善具有安装的负载载体的车辆的空气动力学。备选地或附加地,负载载体可提供扰流器效果以改善空气动力学。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的前向侧在负载载体的俯视图中弯曲,其中前向侧的左端部部段,特别是左前角部,和/或前向侧的右端部部段,特别是右前角部,比负载载体的前向侧的中间部段更向前延伸。中间部段可包括下沉区域和/或可由下沉区域形成。安装装置可布置在左右方向上的中间部段中。这种构造可允许容易地打开负载载体,同时最小化在车辆的后部和负载载体之间的间隙。例如,在车辆的后部和安装的负载载体的前部之间的间隙可由于这种设计而沿着其宽度基本上等距,或者在左前角部和/或右前角部处可更小。这可由于比在车辆和左和/或右前角部之间具有大间隙的负载载体引起更少湍流而减少阻力。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当负载载体安装到车辆时,前向侧的左端部部段,特别是左前角部,和/或前向侧的右端部部段,特别是右前角部,比负载载体的前向侧的中间部段更靠近车辆的后部布置。特别地,这可通过在车辆移动期间减少或防止在负载载体和车辆的后部之间的空间中的气流捕获来改善空气动力学。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与具有在俯视图中基本上直的基本上前向侧的负载载体相比,当负载载体安装到车辆时,负载载体的前向侧的弯曲形状减小负载载体的前向侧到车辆的后部的平均距离。这也可能具有有益的空气动力学效果。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弯曲形状至少部分地由下沉区域形成。这可有利于负载载体的制造。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构造用于安装到车辆的后部,并且负载载体构造成提供扰流器效果。例如,当车辆向前行驶时,负载载体可导致扰流器效果。扰流器可改善车辆的空气阻力。
例如,当车辆行驶时,扰流器效果可避免或减少在车辆后面和/或在负载载体后面的低压区。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构造用于安装到车辆的后部,并且负载载体从较大的前端部朝向较小的后端部渐缩。这可提供扰流器效果。备选地或附加地,负载载体可构造成翼形以提供扰流器效果。
例如,负载载体可构造成提供延伸的和/或以比仅仅不具有安装的负载载体的车辆的情况更不陡峭的后向侧结束的后端部。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是实质上翼形的。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的高度从较大的前端部朝向较小的后端部渐缩。
高度渐缩部段的最大高度可为高度渐缩部段的最小高度的约1.1至1.5倍,更特别是约1.2至1.4倍,甚至更特别是约1.3倍。例如,高度渐缩部段可布置在下沉区域的后方。最大高度可紧邻下沉区域的后方。高度可为当安装到车辆时和/或当放立在地面上时在竖直方向上从负载载体的底部外表面到顶部外表面的距离。该高度可为从负载载体的底部到负载载体的顶部正交地延伸的距离。高度渐缩部段可在负载载体的后角部处结束。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的宽度从较大的前端部朝向较小的后端部渐缩。宽度可为负载载体在左右方向上的延伸。
宽度渐缩部段的最大宽度可为最小宽度的约1.05至1.5倍,更特别是约1.1至1.4倍,甚至更特别是约1.2倍。例如,宽度渐缩部段可布置在下沉区域的后方。最大高度可紧邻下沉区域的后方。宽度可为当安装到车辆时和/或当放立在地面上时在水平方向上从负载载体的左外表面到右外表面的距离。宽度渐缩部段可在负载载体的后角部处结束。
下沉区域在前后方向上的深度可为负载载体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的约0.02至0.2倍。特别地,下沉区域在前后方向上的深度可为负载载体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的约0.03至0.1倍,更特别是约0.05倍。当驾驶车辆时,这种构造可在下沉区域上方提供平滑的气流。下沉区域的深度可为在俯视图中负载载体的最前角部和负载载体的前表面的最向后部段(例如弯曲前侧的中间)之间的长度。负载载体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可为从最向前部段(诸如负载载体的最前角部)到最向后的后侧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特别是在没有安装装置的情况下和/或在俯视图中。
负载载体可包括用于尾灯的附接构件。负载载体还可包括附接到附接构件的尾灯。顶部外表面可向后延伸超过尾灯,例如由负载载体的盖件形成。附加地或备选地,尾灯布置成在负载载体外表面中凹进,例如由负载载体的底部部分形成。因此,灯可布置在悬伸部下方。这可提供负载载体的高度的进一步渐缩和/或箱子的更平缓的后端部。这可进一步降低形成可导致额外不希望的阻力的显著低压区的风险。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的任何外角部都是倒圆的。这可提供光滑的外部并减少由负载载体引起的空气阻力。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顶角部,其中,角部的半径从负载载体的前端部朝向后端部减小,和/或其中,角部在锐度方面从负载载体的前端部朝向后端部增加。例如,所述顶角部可为负载载体的左或右顶角部。这可允许在负载载体上方的非常平稳的气流,从而导致空气阻力减小。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构造用于安装到车辆的后部,并且负载载体构造成使得当负载载体安装到车辆并且车辆向前行驶时在车辆上方的层流气流作为在负载载体上方的层流气流继续。负载载体可增加车辆的空气动力学长度,从而导致空气阻力减小。在负载载体的后端部处,扰流器效果可将层流转变为湍流。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包括支脚,该支脚构造用于当放立在地面上时支撑负载载体。负载载体还可包括彼此间隔开布置的几个支脚。负载载体可构造成当放立在地面上时与当安装到车辆时实质上以相同的取向布置。备选地,负载载体可构造成当放立在地面上时具有基本上水平的内部底表面,而当安装到车辆时具有倾斜的内部底表面。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支脚具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至少一个通孔构造用于从负载载体的内部排出液体。因此,负载载体不需要用于液体排出的附加机构。此外,支脚可在负载载体的底部中形成槽,该槽可自动地从内部收集液体。因此,排水可被优化。此外,支脚允许容易地集成用于防止回流到内部的构件,诸如通孔的塞子、阀或迷宫构造。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支脚从负载载体的下侧突出。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支脚是第一壁元件或第二壁元件的一部分。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支脚整体地形成在第一壁元件或第二壁元件中。例如,支脚可成本有效地热成型为第一壁元件的一部分。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包括多个支脚,这些支脚构造用于当放立在地面上时一起支撑负载载体。每个支脚可包括用于液体排出的通孔。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具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至少一个通孔构造用于从负载载体的内部排出液体。如前所述,这种通孔可除了在支脚中的通孔之外设置,或者可形成在支脚中。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构造用于从负载载体的内部排出液体的通孔布置在负载载体的最低区域处。最低区域可为当负载载体安装到车辆时和/或当负载载体放立在地面上时的最低区域。第一通孔可设置到当负载载体安装到车辆时的最低区域,并且第二通孔可设置到当负载载体放立在地面上时的最低区域。最低区域可位于支脚处或不同的位置处。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的内部底表面由突起流体地分割成至少两个部段。例如,突起可在负载载体的外部上提供接收底座的一部分的容座。负载载体可包括用于每个部段的通孔,该通孔构造用于从负载载体的内部排出液体。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构造用于从负载载体的内部排出液体的通孔布置在当负载载体安装到车辆时负载载体的每个流体分割部段的最低区域处。备选地或附加地,构造用于从负载载体的内部排出液体的第二通孔布置在当放立在地面上时负载载体的每个流体分割部段的最低区域处。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包括框架,该框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由流体地分割内部底表面的突起形成的容座中。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负载载体包括用于构造用于从负载载体的内部排出液体的通孔中的至少一个的塞子。塞子可防止不希望的回流到内部。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中,通孔构造成在向前行驶期间防止或最小化喷雾液体进入内部。例如,通孔的外口可远离地面成角度和/或向后成角度。
第五方面涉及负载载体系统。根据第五方面的负载载体系统可包括车辆和根据第二和第四方面的负载载体。根据第五方面的负载载体系统可包括车辆和根据第一方面的负载载体系统。其它方面的实施例、示例和特征构成第五方面的实施例、示例和特征,并且反之亦然。
条款列表
以下条款列表涉及另外的实施例、示例和特征。条款A2涉及锁系统。条款A18涉及加强元件。条款A30涉及倾斜的底表面。条款A36涉及负载载体的向下移位安装。条款A41涉及下沉顶前部区域,其可为车辆的后盖件提供额外的间隙。条款A47涉及避免遮挡诸如尾灯的车辆部件。条款A49至A58涉及负载载体的外部形状,这可能影响空气动力学。条款A59至A61涉及支撑支脚和液体排出。条款B涉及负载载体到底座的附接。条款列表C涉及本发明的另外的构造。
条款列表A
A1.一种构造用于安装到车辆的后部的负载载体(10),
其中,负载载体(10)包括第一壁元件(14)和第二壁元件(16),其中,两个壁元件(14,16)能够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相对于彼此移动,
其中,负载载体(10)还包括用于在关闭状态下将两个壁元件(14,16)可释放地接合到彼此的锁系统,
其中,锁系统包括附接到第一壁元件(14)的锁元件(200)和附接到第二壁元件(16)的至少第一接合元件(204),并且
其中,锁元件(200)构造成接合第一接合元件(204)。
A2.根据条款A1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锁系统包括与第一接合元件(204)间隔开的附接到第二壁元件(16)的第二接合元件(204),
其中,锁元件(200)构造成能够沿着预定接合路径移动以接合接合元件(204),
其中,第一壁元件(14)或第二壁元件(16)具有非平面部段,并且
负载载体(10)构造成将锁元件(200)和接合元件(204)与预定接合路径对齐。
A3.根据条款A2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接合路径是基本上直的线(216),
和/或
其中,锁元件(200)能够移动地附接到第一壁元件(14),
和/或
其中,锁元件(200)为刚性元件,
其中,锁元件(200)是形状可调的,以用于接合接合元件(204)。
A4.根据前述条款A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锁系统构造用于通过锁元件(200)同时接合第一接合元件(204)和第二接合元件(204)。
A5.根据前述条款A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其中
第一壁元件(14)具有非平面部段,并且锁元件(200)附接到非平面部段。
A6.根据前述条款A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其中
第二壁元件(16)具有非平面部段,并且接合元件(204)附接到非平面部段。
A7.根据前述条款A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其中
非平面部段具有用于锁元件(200)或用于第一接合元件(204)和/或第二接合元件(204)的附接区域(206),该附接区域相对于相邻的第一区域下沉,该第一区域将锁元件(200)和/或接合元件(204)与预定接合路径对齐。
A8.根据条款A7所述的负载载体(10),其中
相邻的第一区域相对于相邻的第二区域下沉。
A9.根据条款A7或A8的负载载体(10),
其中,相邻的第一区域围绕附接区域(206),
和/或
其中,相邻的第二区域围绕相邻的第一区域,
和/或
其中,附接区域(206)相对于相邻的第一区域朝向负载载体(10)的内部下沉,
和/或
其中,相邻的第一区域相对于相邻的第二区域朝向负载载体(10)的内部下沉。
A10.根据前述条款A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锁系统包括第一间隔元件,
其中,第一接合元件(204)通过第一间隔元件附接到第二壁元件(16),其中,第一间隔元件构造成将第一接合元件(204)与预定接合路径对齐,
和/或
其中,锁系统包括第二间隔元件,
其中,第二接合元件(204)通过第二间隔元件附接到第二壁元件(16),其中,第二间隔元件构造成将第二接合元件(204)与预定接合路径对齐,
和/或
其中,锁系统包括第三间隔元件,
其中,锁元件(200)通过第三间隔元件附接到第一壁元件(14),其中,该间隔元件构造成将锁元件(200)与预定接合路径对齐。
A11.根据前述条款A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接合元件(204)是相同的,
和/或
其中,锁元件(200)的形状对应于预定路径,
和/或
其中,锁元件(200)包括基本上直的杆,
和/或
其中,锁元件(200)附接到第一壁元件(14)的内部,
和/或
其中,接合元件(204)附接到第二壁元件(16)的内部。
A12.根据前述条款A1至A10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接合元件(204)不相同地形成以将接合元件(204)与预定接合路径对齐。
A13.根据条款A12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接合元件(204)各自具有构造用于由锁元件(200)接合的接合区域(208),
其中,第一接合元件(204)的几何形状不同于第二接合元件(204)的几何形状,以将接合区域(208)与预定路径对齐。
A14.根据前述条款A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锁系统构造成当调节处于关闭状态的两个壁元件(14,16)时自动地将锁元件(200)接合到接合元件(204),
和/或
其中,锁系统构造成当两个壁元件(14,16)处于关闭状态时沿着预定路径移动锁元件(200)以使锁元件(200)与接合元件(204)脱离。
A15.根据前述条款A14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锁元件(200)朝向与接合元件(204)的接合被弹簧偏置。
A16.根据前述条款A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第一壁元件(14)构造为负载载体(10)的盆形部元件,
和/或
其中,第二壁元件(16)构造为负载载体(10)的盖件,
和/或
第一壁元件(14)和第二壁元件(16)在关闭状态下封闭负载载体(10)的内部容积,
和/或
其中,第一壁元件(14)和第二壁元件(16)铰接地连接到彼此,和/或
其中,第一壁元件(14)和/或第二壁元件(16)是热成型元件,和/或
其中,第一壁元件(14)和/或第二壁元件(16)包括塑料材料和/或玻璃纤维,
和/或
其中,第一壁元件(14)和/或第二壁元件(16)具有整体式单件构造。
A17.根据前述条款A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非平面部段和预定接合路径被不同地成形,
和/或
其中,当负载载体(10)处于关闭状态时,非平面部段的内表面不平行于接合路径,
和/或
其中,非平面部段是弯曲的和/或被不规则地成形和/或包括角部。
A18.根据前述条款A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负载载体还包括附接到第一壁元件(14)或第二壁元件(16)的加强元件(300)。
A19.根据条款A18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加强元件(300)附接到第一壁元件(14),并且锁元件(200)延伸穿过第一壁元件(14)和加强元件(300)以用于附接,
其中,加强元件(300)附接到第二壁元件(16),并且第一接合元件(204)延伸穿过第二壁元件(16)和加强元件(300)以用于附接。
A20.根据条款A18或A19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加强元件(300)构造为片,
和/或
其中,加强元件(300)包括塑料材料和/或玻璃纤维,
和/或
其中,加强元件(300)为整体式单件构造,
和/或
其中,加强元件(300)具有与加强元件(300)所附接到的壁元件(14,16)不同的颜色,
和/或
其中,加强元件(300)的形状对应于加强元件(300)所附接到的壁元件(14,16)的形状,
和/或
其中,加强元件(300)附接到负载载体(10)的外部或内部,
和/或
其中,加强元件(300)布置成与加强元件(300)所附接到的壁元件(14,16)齐平,
和/或
其中,加强元件(300)小于加强元件(300)所附接到的壁元件(14,16),
和/或
其中,加强元件(300)仅部分地覆盖加强元件(300)所附接到的壁元件(14,16)。
A21.根据条款A18或A20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其中
负载载体(10)包括附接到第一壁元件(14)和第二壁元件(16)的铰链(20),并且
其中,铰链(20)也附接到加强元件(300)。
A22.根据条款A18或A21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其中
加强元件(300)的边缘朝向加强元件(300)所附接到的壁元件(14,16)弯曲。
A23.当重新参考条款A7和/或A8时根据条款A18或A22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其中
加强元件(300)覆盖附接区域(206)并相对于相邻的第一区域和/或相邻的第二区域下沉,
加强元件(300)覆盖附接区域(206)并与相邻的第一区域和/或相邻的第二区域齐平。
A24.根据条款A23所述的负载载体(10),其中
负载载体(10)具有第一附接区域(206)和第二附接区域(206),这些附接区域各自相对于相邻的第一区域下沉,
加强元件(300)覆盖第一附接区域(206)并相对于相邻的第一区域下沉,
并且
加强元件(300)覆盖第二附接区域(206)并与相邻的第一区域和/或相邻的第二区域齐平。
A25.根据条款A18或A24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其中
加强元件(300)构造成提供用于将负载载体(10)从其关闭状态打开的把手。
A26.根据条款A25所述的负载载体(10),其中
把手由从加强元件(300)所附接到的壁元件(14,16)突出的加强元件(300)的部段(302)形成。
A27.根据前述条款A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锁系统能够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调节,在锁定状态下,锁元件(200)从至少第一接合元件(204)的脱离被防止。
A28.当重新参考条款A2时根据条款A27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在锁定状态下,锁元件(200)与第一接合元件(104)和第二接合元件(204)的脱离被防止。
A29.当重新参考条款A2时根据条款A28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锁系统包括附接到第二壁元件(16)的第三接合元件(204),该第三接合元件与第一接合元件(204)和第二接合元件(204)间隔开,
其中,在锁定状态下,锁元件(200)与第一接合元件(204)、第二接合元件(204)和第三接合元件(204)的脱离被防止。
A30.根据前述条款A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负载载体(10)构造用于安装到车辆的后部,并且
负载载体(10)具有底表面(54),当负载载体(10)安装到车辆时,该底表面(54)远离车辆向上倾斜,特别是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约5°至20°,更特别是倾斜约10°至15°。
A31.根据条款A30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底表面(54)由第一壁元件(14)或第二壁元件(16)形成。
A32.根据条款A30或A31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当负载载体(10)安装到车辆的后部时,底表面(54)远离车辆向上倾斜。
A33.根据条款A30至A32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负载载体(10)构造成在使用位置和装载位置之间调节。
A34.根据条款A30至A33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负载载体(10)包括安装装置(24),该安装装置构造用于将负载载体(10)可移除地附接到车辆的牵引装置和/或负载载体系统的底座(12)。
A35.根据条款34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安装装置(24)构造成允许人站在车辆的后端部和负载载体(10)的前侧之间。
A36.根据前述条款A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负载载体(10)包括安装装置(24),该安装装置构造用于将负载载体(10)可移除地附接到车辆的牵引装置,
其中,安装装置(24)的部段布置在安装装置(24)的安装部段(48)下方,该安装部段构造用于附接到车辆。
A37.根据条款A36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当负载载体(10)安装到车辆的后部时,安装装置(24)的部段布置在车辆的牵引装置下方。
A38.根据条款A36或A37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安装装置(24)包括连接元件(50),当负载载体(10)安装到车辆的后部时,该连接元件至少部分地向下延伸。
A39.根据条款A36至A39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安装部段(48)构造用于附接到车辆的拖车球,
和/或
其中,当负载载体(10)安装到车辆的后部时,布置在车辆的牵引装置下方的安装装置(24)的部段附接到第一壁元件(14)和/或第二壁元件(16)。
A40.当参考条款A30至A35中的任一项时根据条款A36至A40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当负载载体(10)安装到车辆的后部时,倾斜底表面(54)部分地或完全地布置在车辆的牵引装置下方。
A41.根据前述条款A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负载载体(10)构造用于安装到车辆的后部,并且
其中,负载载体(10)在顶前部区域处具有下沉外部区域(30)。
A42.根据条款A41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下沉外部区域(30)形成在负载载体(10)的上前角部(26)处,和/或
其中,下沉外部区域(30)形成在负载载体(10)的盖件中,
和/或
其中,下沉外部区域(30)在左右方向上至少与车辆的后盖件的下边缘延伸得一样远。
A43.根据条款A41或A42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从下沉外部区域(30)到负载载体(10)的相邻区域(34)的过渡部(32)是阶梯状过渡部。
A44.根据条款A41至A43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当负载载体(10)安装到车辆时,下沉外部区域(30)在向上方向和/或向前方向上最靠近车辆的后盖件。
A45.根据条款A41至A44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负载载体(10)具有在左右方向上的中间区域(36)中布置在下沉外部区域(30)中的伸出的外部区域(38)。
A46.根据条款A45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第一壁元件(14)和第二壁元件(16)在伸出的外部区域(38)处铰接地附接到彼此。
A47.根据前述条款A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负载载体(10)构造用于安装到车辆的后部,并且
其中,负载载体(10)构造成当安装到车辆时不遮挡车辆的尾灯、车辆的牌照和/或驻车辅助系统的传感器。
A48.根据条款A47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当负载载体(10)安装到车辆时,负载载体(10)的顶表面(44)在虚拟平面(46)下方延伸,该虚拟平面从车辆线的尾灯的后底部边缘以15°的向下角度向后延伸。
A49.根据条款A47或A48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负载载体(10)的顶表面(44)相对于底表面(54)在向后方向上向下成至少15°的角度,
和/或
其中,当负载载体(10)安装到车辆时,负载载体(10)的顶表面(44)的部段,特别是下沉外部区域(30)的向后部段,在向后方向上向下成约-2°至10°、特别是约0°至5°、更特别是约1°至4°的角度。
A50.根据前述条款A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负载载体(10)构造用于安装到车辆的后部,并且
其中,负载载体(10)构造成与不具有安装的负载载体的车辆相比特别是通过减小空气动力学阻力来改善具有安装的负载载体的车辆的空气动力学。
A51.根据前述条款A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负载载体的前向侧在负载载体的俯视图中弯曲,其中前向侧的左端部部段,特别是左前角部,和/或前向侧的右端部部段,特别是右前角部,比负载载体的前向侧的中间部段更向前延伸。
A52.根据条款A51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当负载载体安装到车辆时,前向侧的左端部部段,特别是左前角部,和/或前向侧的右端部部段,特别是右前角部,比负载载体的前向侧的中间部段更靠近车辆的后部布置,
特别地,通过在车辆移动期间减少或防止在负载载体和车辆的后部之间的空间中的气流捕获来改善空气动力学。
A53.根据条款A51或A52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与具有在俯视图中基本上直的基本上前向侧的负载载体相比,当负载载体安装到车辆时,负载载体的前向侧的弯曲形状减小负载载体的前向侧到车辆的后部的平均距离。
A54.根据条款A50或A54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弯曲形状至少部分地由下沉区域形成。
A55.根据前述条款A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负载载体(10)构造用于安装到车辆的后部,并且
其中,负载载体(10)构造成提供扰流器效果。
A56.根据前述条款A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负载载体(10)构造用于安装到车辆的后部,并且
负载载体(10)从较大的前端部朝向较小的后端部渐缩。
A57.根据前述条款A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负载载体(10)是实质上翼形的,
和/或
其中,负载载体(10)的高度从较大的前端部朝向较小的后端部渐缩,特别地其中,高度渐缩部段的最大高度是最小高度的约1.1至1.5倍,更特别是约1.2至1.4倍,甚至更特别是约1.3倍,和/或
其中,负载载体(10)的宽度从较大的前端部朝向较小的后端部渐缩,特别地其中,宽度渐缩部段的最大宽度是最小宽度的约1.05至1.5倍,更特别是约1.1至1.4倍,甚至更特别是约1.2倍,
和/或
其中,负载载体包括用于尾灯的附接构件,其中,顶部外表面向后延伸超过尾灯,和/或其中,尾灯布置成在负载载体外表面中凹进,
和/或
其中,负载载体(10)的任何外角部都是倒圆的,
和/或
其中,负载载体(10)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顶角部,其中,角部的半径从负载载体(10)的前端部朝向后端部减小,和/或其中,角部在锐度方面从负载载体的前端部朝向后端部增加。
A58.根据前述条款A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负载载体(10)构造用于安装到车辆的后部,并且
其中,负载载体(10)构造成使得当负载载体(10)安装到车辆并且车辆向前行驶时车辆上方的层流气流作为负载载体(10)上方的层流气流继续。
A59.根据前述条款A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负载载体(10)包括支脚(100),该支脚构造用于当放立在地面上时支撑负载载体(10)。
A60.根据条款A59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支脚(100)具有至少一个通孔(80),所述至少一个通孔构造用于从负载载体(10)的内部排出液体,
和/或
其中,支脚(100)从负载载体(100)的下侧突出,
和/或
其中,支脚(100)是第一壁元件(14)或第二壁元件(16)的一部分,和/或
其中,支脚(100)整体地形成在第一壁元件(14)或第二壁元件(16)中,
和/或
其中,负载载体(10)包括多个支脚(100),所述多个支脚构造用于当放立在地面上时一起支撑负载载体(10)。
A61.根据前述条款A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负载载体(10)具有至少一个通孔(80),所述至少一个通孔构造用于从负载载体(10)的内部排出液体。
A62.根据条款A61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构造用于从负载载体(10)的内部排出液体的第一通孔(80)布置在当安装到车辆时负载载体(10)的最低区域处,
和/或
其中,构造用于从负载载体(10)的内部排出液体的第二通孔(80)布置在负载载体(10)当放立在地面上时的最低区域处。
A63.根据条款A61或A62所述的负载载体(10),
负载载体(10)的内部底表面(56)由突起(70)流体地分割成至少两个部段,
其中,负载载体(10)包括用于每个部段的通孔(80),该通孔构造用于从负载载体(10)的内部排出液体。
A64.根据条款A63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通孔(80)布置在负载载体(10)在安装到车辆时的每个流体分割部段的最低区域处,该通孔构造用于从负载载体(10)的内部排出液体,
和/或
其中,构造用于从负载载体(10)的内部排出液体的第二通孔(80)布置在负载载体(10)在放立在地面上时的每个流体分割部段的最低区域处。
A65.根据条款A63或A64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负载载体(10)包括框架(62),该框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由突起(70)形成的容座中,该突起流体地分割内部底表面(56)。
A66.根据条款A60至A65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负载载体(10)包括用于通孔(80)中的至少一个的塞子,该通孔(80)构造用于从负载载体(10)的内部排出液体。
A67.根据条款A60至A66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通孔(80)构造成在向前行驶期间防止或最小化喷雾液体进入内部。
A68.根据前述条款A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负载载体(10)构造为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和/或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的负载载体(10)。
A69.一种负载载体系统,
该负载载体系统包括车辆和安装到车辆的根据前述条款A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条款列表B
B1.一种用于车辆的负载载体系统,包括:
底座(12)和负载载体(10),
其中,该系统构造用于通过附接元件(66)的互锁接合将负载载体(10)附接到底座(12)。
B2.根据条款B1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
其中,附接元件(66)构造为互锁接合的突出部分,
和/或
其中,附接构造为卡口接头或键孔接头。
B3.根据条款B1或B2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其中
其中,该系统构造用于通过以下步骤将负载载体(10)附接到底座(12):
-将负载载体(10)相对于安装位置向上倾斜到倾斜位置;
-在倾斜位置中将负载载体(10)的附接元件(66)插入底座(12)中。
B4.根据条款B3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其中,该系统进一步构造用于通过以下步骤将负载载体(10)附接到底座(12):
-将负载载体(10)向下倾斜至与安装位置对齐;
和/或
-将负载载体(10)沿着底座滑动到安装位置。
B5.根据前述条款B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
其中,底座(12)包括接收元件(58),
其中,负载载体系统构造用于将负载载体(10)的附接元件(66)插入接收元件(58)中。
B6.根据条款B5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
其中,底座(12)包括框架,并且接收元件(58)构造为框架的一部分,
和/或
其中,接收元件(58)为中空杆,在其顶侧处具有用于插入附接元件(66)的孔(72),
和/或
其中,底座(12)包括平行布置且彼此间隔开的两个接收元件(58),和/或
其中,接收元件(58)形成键孔。
B7.根据前述条款B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
其中,附接元件(66)通过端部附接到负载载体(10)的本体和/或支撑框架(62),
和/或
其中,附接元件(66)包括至少两个凸缘(76,68),该凸缘将附接元件(66)抵靠负载载体(10)的本体和/或支撑框架(62)和/或接收元件(58)支撑。
B8.根据前述条款B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其中
附接元件(66)通过附接装置附接到负载载体(10)的本体和/或支撑框架(62)。
B9.根据条款B8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
其中,附接装置仅能够从负载载体(10)的内部接近,
和/或
其中,附接装置构造用于提供偏置的卡入式连接,
和/或
其中,附接装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螺母、螺纹件、螺栓或张力杆件。
B10.根据前述条款B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
其中,该系统构造用于通过以下步骤将负载载体(10)从底座(12)拆开:
-将负载载体(10)向上倾斜至与安装位置不对齐;
和/或
-在倾斜位置中将附接元件(66)滑出底座(12)。
B11.根据前述条款B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其中
插入底座(12)中的附接元件(66)的端部包括突起(70),该突起构造成在安装位置中接合底座(12),以阻止附接元件(66)在底座(12)中的滑动移动。
B12.根据条款B11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其中
附接元件(66)的突起(70)在安装位置中接合底座(12)的框架的凹部或孔(74)。
B13.根据前述条款B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其中
该系统构造用于通过以下步骤将负载载体(10)从底座(12)拆开:
-将附接元件(66)的突起(70)从底座(12)脱离,以允许附接元件(66)在底座中滑动移动。
B14.根据前述条款B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
其中,附接元件(66)从所述负载载体(10)的底表面(54)突出,
和/或
其中,附接元件(66)是基本上钩形的,
和/或
其中,附接元件(66)相对于负载载体(10)的底表面(54)不可移动,和/或
其中,附接元件(66)实质上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和/或
其中,负载载体(10)包括平行布置且彼此间隔开的两个附接元件(66)。
B15.根据前述条款B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其中
底座(12)构造用于附接到机动车辆。
B16.根据前述条款B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其中
底座(12)构造用于能够移除地附接到车辆的牵引装置。
B17.一种用于车辆的负载载体,其中,负载载体(10)构造用于通过互锁附接安装到负载载体系统的底座(12)。
B18.根据条款B17所述的负载载体,
其中,负载载体(10)包括从负载载体(10)的底表面(54)突出的附接元件(66),并且
负载载体(10)构造用于在负载载体(10)的相对于安装位置倾斜的位置中将附接元件(66)插入底座(12)中,
和/或
其中,负载载体(10)构造为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的负载载体(10)。
B19.根据条款B17或B18所述的负载载体(10),其中
附接元件(66)是基本上钩形的,其具有附接到负载载体(10)的本体的一个端部和构造为用于插入底座中的自由端部的相对端部。
B20.根据条款B19所述的负载载体(10),其中
附接元件(66)是实质上L形的、C形的或J形的。
B21.根据条款B17至B20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66),
其中,负载载体(66)构造用于安装到车辆的后部,
其中,负载载体(10)包括第一壁元件(14)和第二壁元件(16),其中,这两个壁元件(14,16)能够在封闭负载载体(10)的内部容积的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相对于彼此移动,
其中,负载载体(10)还包括用于在关闭状态下将两个壁元件(14,16)可释放地接合到彼此的锁系统,
其中,锁系统包括附接到第一壁元件(14)的锁元件(200)和附接到第二壁元件(16)的第一接合元件(204)以及附接到第二壁元件(16)的第二接合元件(204),该第二接合元件与附接到第二壁元件(16)的第一接合元件(204)间隔开,并且
其中,锁元件(200)构造成沿着预定接合路径移动以接合接合元件(204),
其中,锁系统能够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调节,其中,在锁定状态下,锁元件(200)与第一接合元件(204)和第二接合元件(204)的脱离被防止,
其中,第一壁元件(14)或第二壁元件(16)具有非平面部段,并且
其中,负载载体(10)构造成将锁元件(200)和接合元件(204)与预定接合路径对齐,
负载载体(10)还包括附接到第一壁元件(14)或第二壁元件(16)的加强元件(300),
其中,负载载体(10)具有远离车辆向上倾斜的底表面(54),
其中,负载载体(10)包括安装装置(24),该安装装置构造用于将负载载体(10)可移除地附接到车辆的牵引装置,
其中,安装装置(24)的部段布置在安装装置(24)的安装部段(48)下方,该安装部段构造用于附接到车辆,并且
其中,负载载体(10)在顶前部区域处具有下沉外部区域(30),
其中,负载载体(10)构造成当安装到车辆时不遮挡车辆的尾灯、车辆的牌照和/或驻车辅助系统的传感器,
其中,负载载体(10)构造成与不具有安装的负载载体的车辆相比特别是通过减小空气动力学阻力和/或通过提供扰流器效果来改善具有安装的负载载体的车辆的空气动力学,并且
其中,负载载体(10)包括构造用于在放立在地面上时支撑负载载体(10)的支脚(100),其中,支脚(100)具有至少一个通孔(80),所述至少一个通孔构造用于从负载载体(10)的内部排出液体。
B22.根据条款B17至B21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其中
负载载体(10)构造
用于后部安装,
和/或
为车顶负载载体,
和/或
为箱子,
和/或
为自行车载体,
和/或
为滑雪板载体,
和/或
为托盘,
和/或
为踏板车载体,
和/或
为根据条款A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
B23.一种将负载载体(10)附接到底座(12)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负载载体(10)相对于安装位置向上倾斜到倾斜位置;
-在倾斜位置中将负载载体(10)的附接元件(66)插入底座(12)中。
B24.根据条款B23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个:
-在将负载载体(10)向上倾斜之前,将负载载体(10)搁置在底座(12)上;
-将负载载体(10)向下倾斜至与安装位置对齐;
-将负载载体(10)沿着底座滑动到安装位置。
B25.根据条款B23或B24所述的方法,其中
向上倾斜是负载载体(10)的端部部段远离底座(12)的旋转,
和/或
向下倾斜是负载载体(10)的端部部段朝向底座(12)的旋转,
和/或
向上倾斜是当底座(12)安装到车辆时横向于车辆的行驶方向的旋转,
和/或
沿着底座滑动是负载载体(10)朝向底座(12)的前端部的横向移动。
B26.根据条款B23至B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倾斜期间,负载载体(10)以端部部段搁置在底座(12)上,
和/或
在倾斜位置中,负载载体(10)以端部部段搁置在底座(12)上,和/或
在安装位置中,负载载体(10)以底表面(54)搁置在底座(12)上,和/或
负载载体(10)的底表面(54)的至少在安装位置中搁置在底座(12)上的部段在倾斜位置中与底座(12)间隔开,
和/或
在倾斜位置中,负载载体(10)沿着底座(12)滑动,以用于插入附接元件(66)。
B27.根据条款B23至B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个:
-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和
-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8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条款列表C
C1.一种用于车辆的负载载体系统,包括:
底座(12)和负载载体(10),
其中,该系统构造用于通过附接元件(66)的互锁接合将负载载体(10)附接到底座(12)。
C2.根据条款C1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
其中,附接元件(66)构造为互锁接合的突出部分,
和/或
其中,附接构造为卡口接头和/或键孔接头,
和/或
其中,附接元件构造为具有从负载载体(10)的底部突出的头部的螺纹元件。
C3.根据条款C1或C2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其中
其中,该系统构造用于通过以下步骤将负载载体(10)附接到底座(12):
-将负载载体(10)相对于安装位置向上倾斜到倾斜位置;
-在倾斜位置中将负载载体(10)的附接元件(66)插入底座(12)中,
其中,该系统还可选地构造用于通过以下步骤将负载载体(10)附接到底座(12):
-将负载载体(10)向下倾斜至与安装位置对齐;
和/或
将负载载体(10)沿着底座滑动到安装位置,
其中,该系统可选地构造用于通过以下步骤将负载载体(10)从底座(12)拆开:
-将负载载体(10)向上倾斜至与安装位置不对齐;
和/或
-在倾斜位置中将附接元件(66)滑出底座(12)。
C4.根据条款C1或C2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其中
其中,该系统构造用于通过以下步骤将负载载体(10)附接到底座(12):
-将负载载体(10)布置成与安装位置间隔开,特别地实质上平行于安装位置和/或搁置在底座上;
-将负载载体(10)的附接元件(66)插入底座(12)中,特别是通过向前滑动运动,
其中,该系统还可选地构造用于通过以下步骤将负载载体(10)附接到底座(12):
紧固将负载载体连接到底座的螺纹件。
C5.根据前述条款C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
其中,底座(12)包括接收元件(58),
其中,该负载载体系统构造用于将负载载体(10)的附接元件(66)插入接收元件(58)中,
可选地其中,底座(12)包括框架,并且接收元件(58)构造为框架的一部分,和/或其中,接收元件(58)附接到框架,特别是通过卡扣连接,
和/或
可选地其中,接收元件(58)为中空杆,在其顶侧处具有用于插入附接元件(66)的孔(72),
和/或
可选地其中,底座(12)包括平行布置且彼此间隔开的两个接收元件(58),
和/或
可选地其中,接收元件(58)形成键孔,
和/或
可选地,接收元件具有倾斜表面,该倾斜表面构造成引导附接元件进入与底座的互锁接合。
C6.根据前述条款C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
其中,附接元件(66)通过端部附接到负载载体(10)的本体和/或支撑框架(62),
和/或
其中,附接元件(66)包括至少两个凸缘(76,68),该凸缘将附接元件(66)抵靠负载载体(10)的本体和/或支撑框架(62)和/或接收元件(58)支撑,
和/或
附接元件(66)通过附接装置附接到负载载体(10)的本体和/或支撑框架(62),
特别地其中,附接装置仅能够从负载载体(10)的内部接近,和/或
特别地其中,附接装置构造用于提供偏置的卡入式连接,
和/或
特别地其中,附接装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螺母、螺纹件、螺栓或张力杆件。
C7.根据前述条款C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其中
插入底座(12)中的附接元件(66)的端部包括突起(70),该突起构造成在安装位置中接合底座(12),以阻止附接元件(66)在底座(12)中的滑动移动,
其中,附接元件(66)的突起(70)在安装位置中可选地接合底座(12)的框架的凹部或孔(74),
和/或
其中,该系统可选地构造用于通过以下步骤将负载载体(10)从底座(12)拆开:
-将附接元件(66)的突起(70)从底座(12)脱离,以允许附接元件(66)在底座中滑动移动。
C8.根据前述条款C1至C7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其中
负载载体(10)通过与附接元件(66)间隔开的至少一个附加螺纹件固定到底座(12),特别地其中,螺纹件阻止负载载体(10)相对于底座(12)的滑动移动。
C9.根据前述条款C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
其中,附接元件(66)从负载载体(10)的底表面(54)突出,
和/或
其中,附接元件(66)是基本上钩形的,
和/或
其中,附接元件(66)相对于负载载体(10)的底表面(54)不可移动,和/或
其中,附接元件(66)实质上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和/或
其中,负载载体(10)包括平行布置且彼此间隔开的两个附接元件(66)。
C10.根据前述条款C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
其中,底座(12)构造用于附接到机动车辆。
和/或
其中,底座(12)构造用于能够移除地附接到车辆的牵引装置。
C11.一种用于车辆的负载载体,其中,负载载体(10)构造用于通过互锁附接安装到负载载体系统的底座(12),
其中,负载载体(10)可选地包括从负载载体(10)的底表面(54)突出的附接元件(66),并且
负载载体(10)可选地构造用于在负载载体(10)的相对于安装位置倾斜的位置中将附接元件(66)插入底座(12)中,
和/或
其中,负载载体(10)可选地构造为根据前述条款C1至C8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的负载载体(10)。
C12.根据条款C11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附接元件(66)是基本上钩形的,其具有附接到负载载体(10)的本体的一个端部和构造为用于插入底座中的自由端部的相对端部,
和/或
其中,附接元件(66)是实质上L形的、C形的或J形的。
C13.根据条款C10至C12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66),
其中,负载载体(66)构造用于安装到车辆的后部,
其中,负载载体(10)包括第一壁元件(14)和第二壁元件(16),其中,这两个壁元件(14,16)能够在封闭负载载体(10)的内部容积的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相对于彼此移动,
其中,负载载体(10)还包括用于在关闭状态下将两个壁元件(14,16)可释放地接合到彼此的锁系统,
其中,锁系统包括附接到第一壁元件(14)的锁元件(200)和附接到第二壁元件(16)的第一接合元件(204)以及附接到第二壁元件(16)的第二接合元件(204),该第二接合元件与附接到第二壁元件(16)的第一接合元件(204)间隔开,并且
其中,锁元件(200)构造成沿着预定接合路径移动以接合接合元件(204),
其中,锁系统能够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调节,其中,在锁定状态下,锁元件(200)与第一接合元件(204)和第二接合元件(204)的脱离被防止,
其中,第一壁元件(14)或第二壁元件(16)具有非平面部段,并且
其中,负载载体(10)构造成将锁元件(200)和接合元件(204)与预定接合路径对齐,
负载载体(10)还包括附接到第一壁元件(14)或第二壁元件(16)的加强元件(300),
其中,负载载体(10)具有远离车辆向上倾斜的底表面(54),
其中,负载载体(10)包括安装装置(24),该安装装置构造用于将负载载体(10)可移除地附接到车辆的牵引装置,
其中,安装装置(24)的部段布置在安装装置(24)的安装部段(48)下方,该安装部段构造用于附接到车辆,并且
其中,负载载体(10)在顶前部区域处具有下沉外部区域(30),
其中,负载载体(10)构造成当安装到车辆时不遮挡车辆的尾灯、车辆的牌照和/或驻车辅助系统的传感器,
其中,负载载体(10)构造成与不具有安装的负载载体的车辆相比特别是通过减小空气动力学阻力和/或通过提供扰流器效果来改善具有安装的负载载体的车辆的空气动力学,并且
其中,负载载体(10)包括构造用于在放立在地面上时支撑负载载体(10)的支脚(100),其中,支脚(100)具有至少一个通孔(80),所述至少一个通孔构造用于从负载载体(10)的内部排出液体。
C14.一种将负载载体(10)附接到底座(12)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负载载体(10)相对于安装位置向上倾斜到倾斜位置和/或与安装位置间隔开地将负载载体(10)基本上平行地布置到底座(12)上;
-将负载载体(10)的附接元件(66)插入底座(12)中。
C15.根据条款C14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个:
-在将附接元件(66)插入底座(12)中之前和/或在将负载载体(10)向上倾斜之前,将负载载体(10)搁置在底座(12)上;
-将负载载体(10)向下倾斜至与安装位置对齐;
-将负载载体(10)沿着底座滑动到安装位置;
-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和
-提供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C16.根据条款C14或C15所述的方法,其中
向上倾斜是负载载体(10)的端部部段远离底座(12)的旋转,
和/或
向下倾斜是负载载体(10)的端部部段朝向底座(12)的旋转,
和/或
向上倾斜是当底座(12)安装到车辆时横向于车辆的行驶方向的旋转,
和/或
沿着底座滑动是负载载体(10)朝向底座(12)的前端部的横向移动。
C17.根据条款C14至C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倾斜期间,负载载体(10)以端部部段搁置在底座(12)上,
和/或
在倾斜位置中,负载载体(10)以端部部段搁置在底座(12)上,和/或
在安装位置中,负载载体(10)以底表面(54)搁置在底座(12)上,和/或
负载载体(10)的底表面(54)的至少在安装位置中搁置在底座(12)上的部段在倾斜位置中与底座(12)间隔开,
和/或
在倾斜位置中,负载载体(10)沿着底座(12)滑动,以用于插入附接元件(66)。
附图说明
图1在后透视图中图示了构造用于在后透视图中安装到车辆的后部的负载载体的实施例。
图2在后透视图中图示了带有附接的牌照保持器的图1的负载载体。
图3图示了在前透视图中的图1的负载载体和在底部透视图中构造用于将负载载体附接到车辆的底座,底座和负载载体一起形成负载载体系统。
图4在侧视图中图示了图1的负载载体。
图5图示了图1的负载载体。
图6在截面图中图示了底座到图1的负载载体的附接。
图7在俯视图中图示了图1的负载载体。
图8在顶部透视图中图示了图1的负载载体的内部的底部部分。
图9至图11在几个不同的透视图中图示了构造用于将图1的负载载体互锁附接到底座的附接元件。
图12至图16在几个透视图中图示了用于将图1的负载载体附接到底座的方法。
图17在透视后视图中图示了图1的负载载体的内部,还示出了负载载体的锁系统的一部分。
图18在后立面图中图示了图1的负载载体的内部。
图19在另一个透视后视图中图示了图1的负载载体的内部。
图20至图23在不同的视图中图示了锁系统的细节。
图24在透视图中图示了锁系统的接合元件。
图25在后立面图中图示了锁系统的三个接合元件和锁元件。
图26在透视图中图示了用于致动锁系统的构件。
图27至图29在不同的视图中图示了形成图1的负载载体的盖件的第二壁元件。
图30在透视图中图示了带有拆开的加强元件的图1的负载载体。
图31在透视图中图示了带有附接到第二壁元件的加强元件的图1的负载载体。
图32在底视图中图示了负载载体的另一个实施例,该负载载体包括用于将负载载体支撑在地面上的支脚。
图33在透视图中图示了负载载体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底座。
图34在透视图中图示了图33的底座的接收元件的细节。
图35在截面图中图示了图33的底座的接收元件的细节。
图36在底部透视图中图示了第一壁元件,该第一壁元件形成负载载体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负载载体的底部。
图37在底部透视图中图示了从第一壁元件的底部延伸的负载载体的附接元件的细节。
图38在顶部透视图中图示了图36的第一壁元件的细节。
图39在截面图中图示了图37中详细图示的附接元件到图36中示出的第一壁元件的附接的细节。
图40图示了负载载体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壁元件如何固连到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在透视后视图中图示了负载载体10的实施例。负载载体10构造用于经由附接的底座12安装到车辆的后部,该底座在图3和图5中可最清楚地看到。负载载体10和底座12一起形成负载载体系统。
负载载体10具有本体,该本体主要由第一壁元件14和第二壁元件16形成。第一壁元件14构造为盆形部。当安装到车辆时,盆形部形成负载载体10的底部。第二壁元件16形成盖件。当安装到车辆时,盖件形成负载载体10的顶部。因此,负载载体10具有上下方向,当安装到车辆时,该方向实质上对应于竖直轴线,并且该方向对应于图1的平面中的上下方向。负载载体在上下方向上的延伸是负载载体10的高度。两个壁元件14、16各自构造为在热成型过程中制造的一体单件。
两个壁元件14、16在关闭状态(在图1中示出,并且封闭用于储存物体的内部容积)和打开状态之间相对于彼此可移动。例如,在图19中可部分地看到负载载体10的内部容积。第二壁元件16通过铰链20在两个相对的端部处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壁元件14。第二壁元件16相对于第一壁元件14的枢转轴线位于第二壁元件16的前下角部处,并且因此位于两个壁元件14、16的结合部处。两个相对的端部布置在负载载体10的左侧和右侧处。当负载载体10安装到车辆时,左右方向对应于车辆的左右方向。负载载体在左右方向上的延伸是负载载体10的宽度。第二壁元件16相对于第一壁元件14的枢转轴线在左右方向上延伸。
负载载体10包括用于尾灯的两个附接构件18。图1中面向观察者的负载载体10的一侧是后侧。相对侧在负载载体10安装到车辆时面向车辆并形成前侧。后侧和前侧之间的轴线对应于负载载体10的前后方向。负载载体10的前后方向对应于车辆的前后方向。车辆的负载载体10可安装到的一侧是后侧。
图2示出了安装到第一壁元件14的后侧的附加牌照保持器22。为此,如在图1中可看到的,第一壁元件14包括几个孔,这些孔构造用于安装牌照保持器22。
负载载体10包括安装装置24,该安装装置例如可在图3至图5中看到。安装装置24包括夹具,该夹具构造用于将底座12可移除地固定到呈拖车球形式的车辆的牵引装置,以使得底座12可将其上的负载载体10支撑件附接到车辆。
由顶前角部26形成的负载载体10的外部区域30是下沉的。如在图3中可看到,所述下沉外部区域30因此不像在左侧和右侧上的负载载体的最外顶角部那样朝向车辆向前延伸那么远。当负载载体10安装到车辆时,下沉外部区域30增加相对于车辆的后盖件的间隙。该额外间隙在图4中用箭头28标记。因此,即使负载载体10非常靠近车辆的后部安装,车辆的后盖件仍然可打开,而不需要将负载载体10移开。下沉外部区域30仅在左右方向上与车辆的后盖件的下边缘延伸得一样远,以使得整体内部容积较大。
下沉外部区域30位于第二壁元件16中。在下沉外部区域30和围绕下沉外部区域30的相邻区域34之间的过渡部32构造为阶梯状过渡部32。阶梯状过渡部32增加盖件在该区域中的刚度,以使得第二壁元件16可比不具有此类阶梯状过渡部时更薄,而没有在负载载体10的打开和关闭期间变形过大的风险。
伸出的外部区域38布置在下沉外部30的中间区域36中。伸出的外部区域36为铰链20的可选部分提供额外的空间。因此,铰链构造可被加强,而不会损失用于在负载载体10中储存物体的内部容积。伸出的外部区域38布置在顶前角部26的下方,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延伸到顶前角部26中。
当在俯视图中看时,下沉区域30在前后方向上具有深度518,该深度是负载载体10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520的长度的约0.02至0.2倍,如图7中所图示。深度518可为负载载体10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520的长度的约0.03至0.1倍,如图4中所图示。在所示示例中,深度518是负载载体10的长度520的长度的约0.05倍。深度518被测量为在伸出的外部区域38的左或右方向上紧邻的前向侧500之间的长度。长度520可为在俯视图中看到的负载载体10的最大长度。长度520可从前表面500的最前部段测量到负载载体的后表面。
负载载体10构造成提供扰流器效果。负载载体从较大的前端部朝向较小的后端部渐缩。如在图4中可看到的,负载载体10的高度在前部处比在后部处大。如在图7中可看到的,负载载体10的宽度在前部处比在后部处大。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在负载载体10的左侧上的顶角部40和在负载载体10的右侧上的顶角部42具有从负载载体10的前端部朝向后端部减小的半径。角部40、42在前端部处相当圆,并且在后端部相当尖。负载载体10的整体构造可被认为是翼形的。负载载体10可改善其安装到的车辆的空气动力学,例如允许围绕车辆的更长的平滑流和/或减少在向前行驶期间的阻力。
与不具有安装的负载载体10的车辆相比,负载载体10进一步成形为向具有安装到车辆的后部的负载载体10的车辆提供改善的空气动力学,特别是通过避免湍流的产生和降低低压区的风险来改善。如在图7中可最清楚地看到的,负载载体10的面向前方且直立的侧500在负载载体10的俯视图中是弯曲的,其中左前和直立延伸的角部502和右前和直立延伸的角部504比与负载载体10的向前伸出区域38相邻的前向侧500的中间部段506更向前延伸。中间部段506可理解为由下沉区域30形成,并且不包括向前伸出区域38。当负载载体10安装到车辆时,左前和直立延伸的角部502和右前和直立延伸的角部504布置得比分别在左前角部502和向前伸出区域38之间以及右前角部504和向前伸出区域38之间的前向侧500的中间部段506更靠近车辆的后部。因此,可避免或减少在车辆移动期间在负载载体10和车辆的后部之间的空间中的气流捕获。
负载载体10的高度渐缩部段具有向后紧邻下沉区域30的最大高度508。负载载体10的高度渐缩部段在悬伸出用于尾灯的附接构件18的区域处具有最小高度510,该区域刚好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后角部的前方,该高度510从负载载体10的底表面54的虚拟延伸部测量。最大高度508是最小高度510的长度的约1.2至1.4倍,在所示示例中是该长度的约1.3倍。高度508、510在图4中图示。
负载载体10的宽度渐缩部段具有横跨下沉区域30的最大宽度512。最大宽度512也可紧邻下沉区域30的后方。负载载体10的宽度渐缩部段在悬伸出用于尾灯的附接构件18的区域处具有最小宽度514,该区域刚好横跨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后角部和加强元件300。最小宽度514也可紧邻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上后角部的前方。最大宽度512是最小宽度514的长度的约1.1至1.5倍,在所示示例中是该长度的约1.2倍。宽度512、514在图7中图示。
负载载体10构造成在安装到车辆时不遮挡车辆的尾灯。为此,当负载载体10安装到车辆时,负载载体10的顶表面44在虚拟平面46下方延伸,该虚拟平面从车辆线的尾灯的后底部边缘以15°的向下角度向后延伸。虚拟平面46和顶表面44两者都在图4中图示。
如在图4中可看到的,顶部外表面44向后延伸超过用于尾灯的附接构件18,并且因此延伸超过尾灯本身。尾灯布置成在负载载体10的后侧处凹进到负载载体外表面中。
为了在不遮挡尾灯的情况下仍然获得足够大的负载载体10,并且为了改善用户对负载载体10的可达性,负载载体10构造成安装在车辆的后部上的较低位置。安装装置24包括安装部段48,该安装部段包括夹具并构造成直接安装到车辆的拖车球。夹具由两个连接元件50支撑,每个连接元件都呈向下并远离夹具弯曲的金属板的形式。每个连接元件50将夹具连接到底座12的其余部分,该其余部分主要包括另外的框架元件,并将安装装置附接到负载载体10。在其它实施例中,安装装置24包括不同的附接部段,诸如具有附接到连接元件50的孔的板,该连接元件可螺栓连接到负载载体10的本体,而不需要底座。安装装置24也可为负载载体10的一部分。
结果,安装装置24的至少一部段以及因此负载载体10的部段布置在车辆10的拖车球下方。这在图4中由线52图示。如可看到的,在所示示例中,负载载体10的整个底表面54布置在线52下方,并且因此在车辆的拖车球下方。底表面54由第一壁元件14的外部下侧形成。
当负载载体10安装到车辆时,底表面54远离车辆向上倾斜。例如,底表面因此相对于水平面向上倾斜。因此,即使当在坡道上向上和向下行驶时,并且尽管安装得如此之低,负载载体10也实现足够的离地间隙,并且同时仍然提供较大的内部容积。相比之下,不具有此类倾斜底表面但安装得同样低并具有用于尾灯的间隙的负载载体仅提供非常小的内部容积。
在所示示例中,并且如图4中所图示,当负载载体10安装到车辆时,底表面54相对于水平面向上倾斜约5°至20°的角度516。更特别地,底表面54可向上倾斜约10°至15°。在所示示例中,角度为约13°-15°。
例如可在图6中看到的负载载体10的内部底表面56在安装到车辆时与底表面54相等地倾斜。结果,储存在负载载体10中的物体将倾向于靠近负载载体10的前端部搁置。这可避免在制动时负载偏移。此外,倾斜还可防止在加速期间的负载偏移。此外,重心将位于负载载体10中的前方,从而减少车辆的拖车球上的负载。此外,在负载载体10的前部处的较大内部高度和在负载载体10的后部处的较小内部高度也将导致重心位于负载载体10中的前方,特别是当重物储存在负载载体10中时。
图5示出了底座12的细节。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两个连接元件50通过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横杆60连接到彼此。横杆60还连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呈杆的形式的两个平行且间隔开的接收元件58。当负载载体附接到底座12时,接收元件58布置在负载载体10的盆形部下方并支撑负载载体10。
负载载体10通过两个附接元件66附接到底座12,该两个附接元件安装到负载载体10的底部框架62和第一壁元件14。底部框架62包括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两个杆64。杆64中的一个可在例如图12中看到。底部框架62的每个杆64接收在第一壁元件14的底部中的对应凹部中。类似地,底座12的每个接收元件58也接收在第一壁元件14的底部中的对应凹部中。此类构造提供了非常牢靠的附接,对于负载载体10相对于底座12的不必要的移动几乎没有或没有空间。图8中的第一壁元件14的内部顶部透视图示出了内部底表面56中的所得到的突出形状。在其它实施例中,内部底表面56可为光滑的,或者负载载体10可包括搁置在内部底表面56上的底板板材,该底板板材构造成在内部中提供平面底板。
如从图6可看出,负载载体10包括两个附接元件66,当负载载体10附接到底座时,每个附接元件插入底座12的接收元件58之一中。每个附接元件66例如用螺栓或螺纹件安装到第一壁元件14和两个杆64中的前一个两者。负载载体10还包括两个直销68,每个直销从两个杆64中的后一个向下延伸到接收元件58中的一个。
附接元件66的细节在图9至图11中示出。附接元件66中的每一个在一个端部处包括向上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一对平行凸缘76。凸缘76构造成将附接元件66抵靠杆64的外侧支撑,以防止旋转和/或增加稳定性。每个附接元件66在同一端部处包括向下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另一对平行凸缘68。凸缘68构造成将附接元件66抵靠接收元件58的外侧支撑,以防止旋转和/或增加稳定性。在相对端部处,附接元件66包括从附接元件66的顶侧延伸的突起70。总体上,附接元件66形成钩形形状。附接元件66是注射模制部件,并且构造用于互锁接合。
图12至图16图示了通过附接元件66的互锁接合将负载载体10附接到底座12的方法。如在图12中可看到的,底座12的接收元件58是中空的,并且在其顶侧处具有通孔72,该通孔足够大,以允许当负载载体10向上倾斜且后端部远离底座12时插入附接元件66。在这样的倾斜位置中,附接元件66被插入接收元件58中。在插入之后,负载载体10在倾斜位置中沿着底座12向前滑动或移动,从而进一步将附接元件66驱动到接收元件58中。为了这种移动,负载载体10可用前下角部搁置在底座12的框架上,从而需要很小的力来保持负载载体10。一旦每个附接元件66的后侧已进入通孔72,如图13中所图示,负载载体10可向下倾斜至与安装位置对齐。例如,负载载体10可向下倾斜,直到其外部底表面54搁置在底座12上。这种对齐的位置在图14中示出。之后,负载载体10可在向前方向上进一步滑动,直到突起70到达接收元件58中的在大小和形状上相对应的第二通孔74。该位置在图15中示出。如图16中所示,突起70将卡入该第二通孔74中。因此,负载载体10沿着底座12的向后滑动被阻止。
由于在到达第二通孔74之前连接附接元件66的两个端部的纵向部段的弹性变形和/或偏转,突起70可卡入第二通孔74中。备选地或附加地,通过用将附接元件66附接到第一壁元件14和杆64的杆件紧固螺纹件或螺栓,可将附接元件66向上朝向外部底表面54拉动。此类紧固装置未示出,但是示出了用于附接的对应孔。备选地或附加地,负载载体10可利用已经抵靠外部底表面54紧固的附接元件66附接到底座12,例如仅仅依靠附接元件66变形来将负载载体10附接到底座12。通过从外部底表面54松开附接元件66来脱离互锁接合,并以相反的顺序执行针对图12至图16所述的步骤,可将负载载体10从底座12拆开。
第一壁元件14可收集已经进入负载载体10的内部的液体。如在图8中可看到的,第一壁元件14可具有至少一个通孔,该至少一个通孔将负载载体10的内部连接到外部,以用于排出这种液体。当安装到车辆时,通孔80可布置在负载载体10的最低区域处。用于接收第一壁元件14下方的框架部件的内部底表面56中的突起可将负载载体10的底板分成不同的部段。在这种情况下,通孔可设置在每个此类部段的最低区域处。在图8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内部底表面56和围绕底板中的突起的非突起区域的倾斜将整个底板与通孔80流体连接,使得不需要额外的排水孔。
图32示出了负载载体10的另一个非常相似的实施例。仅相关差异将被详述,这些差异主要与从内部排出液体有关。图32的负载载体10具有整体地形成在第一壁元件14中并从外部底表面54突出的附加支脚100。支脚100构造成当放立在地面上时一起支撑图32的负载载体10。在每个支脚100中,形成有通孔,以在放立在地面上时从图32的负载载体10的内部排出液体。当放立在地面上时,负载载体10将定向成不同于当安装到车辆时。特别地,底侧将不再倾斜。因此,支脚100将形成最低区域,并且允许完全排出包含在图32的负载载体10中的几乎所有液体。
图17至图26图示了负载载体10的锁系统。锁系统包括呈实质上直的金属条形式的锁元件200。锁元件200能够移动地附接到第一壁元件14的内部,并且可与在图1和图26中示出的外部致动元件202一起在左右方向上移动。此外,锁系统的三个相同的接合元件204固定地附接到第二壁元件16的内部。
锁元件200能够沿着预定的直线接合路径移动以接合接合元件204。相应地,在每个接合元件204的底侧处带有孔眼的接合区域208与直线216(图18中示出)平行地布置到其处,并布置在公共平面中。锁元件200可同时接合和脱离接合元件204。当接合元件204由锁元件200接合时,盖件固定到负载载体10的盆形部,并且负载载体不可被打开。
然而,如也可从附图中看出,第二壁元件16是非平面的,而是凹形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中部具有峰,在那里,第二壁元件在向上方向上进一步延伸。此外,第二壁元件16还在前后方向上从高前端部朝向较低的后端部倾斜。为了将接合元件204与预定接合路径对齐,非平面第二壁元件16中的每个附接区域206相对于相邻的第一区域下沉。因此,附接区域206突出到负载载体10的内部中。附接区域206构造成使得它们布置在平行于线216的公共平面中。因此,附接区域206中的中间一个比外部附接区域206进一步下沉。如从图23看出,每个接合元件204通过两个螺纹件附接到附接区域。相邻的第一区域围绕每个附接区域206,并且两者间的过渡部构造为阶梯状过渡部。因此,相同的接合元件204可用于负载载体10。每个相邻的第一区域由相邻的第二区域围绕,该第二区域对应于围绕在顶前角部26处的下沉外部区域30的相邻区域34。过渡部也构造为阶梯状过渡部。
锁元件200朝向与接合元件204的接合被弹簧偏置,从而自动防止负载载体10的不希望的打开。当将第二壁元件16向下按压在第一壁元件14上时,锁元件200将首先由接合元件204偏转出接合位置以允许完全关闭,并且然后通过弹簧力返回到接合位置以接合接合元件204。拉动致动元件202将使锁元件200从接合位置移位到脱离位置,以使得负载载体10可被打开。
如在图26中可看到的,锁系统的本体210保持锁元件200和致动元件202。此外,锁系统的本体210具有用于锁芯的容座214。利用此类锁芯,锁系统能够在防止锁元件200脱离接合元件204的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调节。因此,可防止储存在负载载体10中的物体被盗。
如在图30中可看到的,附接区域206在第二壁元件16的顶侧中形成凹部。所述凹部中的中间凹部由加强元件300覆盖,以提供与区域34齐平的外表面,如图在31中可看到的。在该中间区域中,加强元件300的后边缘远离第二壁元件16突出。该突出部段302形成把手,该把手允许用户容易地向上拉动负载载体10的盖件。
在其左端部和右端部处,加强元件300相应地凹进到附接区域206。当向下推动盖件以关闭负载载体10时,该凹进区域304适合用户将手放在其中。因此,用户将自动地将他的手对称地放在盖件上和接合元件204中的最外面的两个的区域中。因此,在负载载体10的关闭期间避免或减少了盖件的扭曲,使得接合元件204和锁元件200更精确地对齐。因此,有利于闭合,并且降低了未对齐接合的可能性。
加强元件300可通过过盈配合和/或通过诸如螺纹件的附接元件安装到第二壁元件16。加强元件300在接合元件204的区域中加强盖件,以支持正确的锁系统接合。加强元件300的外边缘朝向第二壁元件16弯曲,以提供齐平且实质上无间隙的过渡部,该过渡部没有可导致缠绕的角部或突起。加强元件300形成为平片,并且也可为热成型部件。在附接区域206之间,第二壁元件16包括突出区域212。这些突出区域212不延伸到与区域34齐平。相反,突出区域212从下方支撑加强元件300。
如在图31中可看到的,加强元件300在凹进区域304中具有通孔。凹进区域304中的通孔允许左接合元件和右接合元件204一起附接到加强元件300和第二壁元件16。例如,附接这些接合元件204的螺纹件延伸穿过第二壁元件16和加强元件300两者。因此,加强元件300可进一步加强在左侧和右侧上的附接区域206。通过延伸穿过第二壁元件16和加强元件300两者来附接这些接合元件204的螺纹件可为用于将加强元件300附接到第二壁元件16的唯一手段。
图33至图40涉及包括负载载体10和底座12的负载载体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负载载体10到底座12的附接构造是负载载体系统的该实施例与上述其它负载载体系统的主要差异。照此,将仅描述这些差异,并且可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具有相同目的和/或功能的元件和装置。
图33图示了底座12。底座还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连接元件600,该连接元件连接到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横杆60。底座12示出为不具有第二此类横杆,其它实施例也可具有此类第二横杆。横杆60连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两个平行且间隔开的杆58。
一个接收元件602安装到每个杆58中相应地形成的凹部。接收元件602构造成提供负载载体10到底座的键孔接头附接。接收元件602具有向下倾斜的引导表面604,该引导表面布置在第一部段中,该第一部段在上侧处具有宽开口608。与第一部段相邻并在第一部段前方的是第二部段,由于接收元件602的壁朝向开口606的中间向内伸出,第二部段在上侧处具有较小的开口606。
如在图35的截面图中可看到的,接收元件602在第二部段处不具有底表面。不存在邻近倾斜的引导表面604的底表面。因此,接收元件602非常轻。备选地,可存在此类表面以防止污物和/或水进入杆58中。接收元件602具有卡扣连接元件610,该卡扣连接元件构造成接合杆58。此外,接收元件602可选地在与卡扣连接元件610相对的端部处用螺纹件612固连到杆58。
图36图示了负载载体10的第一壁元件14。负载载体10包括安装在负载载体10和第一壁元件14的底部框架62的杆64上的两个附接元件66。附接元件66的细节可在图37中最清楚地看到。附接元件66包括附接到杆64的螺纹元件614,该杆布置在第一壁元件14的下侧上的凹部中。螺纹元件614具有头部,该头部的宽度可穿过接收元件602的上侧处的宽开口608,但不穿过在接收元件602的上侧处的较小开口606。
负载载体10可以其底表面54实质上平行地放置在底座12上,其中附接元件66在接收元件602的稍微向后处。然后,负载载体10可向前滑动,使得螺纹元件614将沿着接收元件602的倾斜表面604滑行。这将引导螺纹元件614的头部进入接收元件602的第二部段中,从而在不需要倾斜负载载体10以用于附接的情况下提供键孔接头连接。
一旦负载载体10已到达连接到底座12的这样的位置,底座12可另外固连到负载载体10。为此,螺纹件616可接合螺纹件孔618,该螺纹件孔设置在与接收元件602相对的每个杆58的端部处。螺纹件616仅能够从负载载体10的内部接近,如在图38中可看到的。因此,螺纹件616提供了防盗,因为在负载载体10可从底座12拆开之前需要进入负载载体10的内部。螺纹件616还保持另一个横杆620,该横杆布置在第一壁元件14的下侧上的另一个凹部中。
图39在截面图中图示了附接到底座14的负载载体10。螺纹元件614布置在接收元件602的第二部段中的最前方位置中,其中小开口606防止向上运动,并且因此防止螺纹元件614和负载载体10从接收元件602拆开。图40在另一个截面图中示出了螺纹件616已经接合到杆58的螺纹件孔618,从而防止负载载体10和螺纹元件614相对于底座12向后移动。因此,螺纹件616防止螺纹元件614移动到具有宽开口608的接收元件602的第二部段,这将允许螺纹元件614从接收元件602脱离。
如在图39中还可看到的,螺纹元件614包括螺纹件622和布置在螺纹元件614的头部部段处的套筒元件624。套筒元件624为螺纹元件614的头部部段提供大的横截面,从而有利于固持在接收元件602中。此外,套筒元件624可保护接收元件602免受损坏,例如通过由塑料材料而不是金属材料形成和/或通过具有倒圆的边缘。此外,套筒元件624允许使用成本有效的标准螺纹件622。

Claims (15)

1.一种用于车辆的负载载体系统,包括:
底座(12)和负载载体(10),
其中,所述负载载体(10)构造用于安装到所述车辆的后部,并且
其中,所述负载载体(10)构造成与不具有安装的所述负载载体的所述车辆相比特别是通过减小空气动力学阻力来改善具有安装的所述负载载体的所述车辆的空气动力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所述负载载体(10)构造成提供扰流器效果。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所述负载载体(10)从较大的前端部朝向较小的后端部渐缩。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所述负载载体(10)构造用于安装到所述车辆的后部,并且
所述负载载体(10)具有底表面(54),当所述负载载体(10)安装到所述车辆时,所述底表面(54)远离所述车辆向上倾斜,特别是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约5°至20°,更特别是倾斜约10°至15°。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所述负载载体(10)是实质上翼形的,
和/或
其中,所述负载载体(10)的高度从所述较大的前端部朝向所述较小的后端部渐缩,特别地其中,高度渐缩部段的最大高度是最小高度的约1.1至1.5倍,更特别是约1.2至1.4倍,和/或
其中,所述负载载体(10)的宽度从较大的前端部朝向较小的后端部渐缩,特别地其中,宽度渐缩部段的最大宽度是最小宽度的约1.05至1.5倍,更特别是约1.1至1.4倍,
和/或
其中,所述负载载体包括用于尾灯的附接构件(18),其中,顶部外表面(44)向后延伸超过所述尾灯,和/或其中,所述尾灯布置成在所述负载载体外表面中凹进,
和/或
其中,所述负载载体(10)的任何外角部都是倒圆的,
和/或
其中,所述负载载体(10)包括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顶角部,其中,所述顶角部的半径从所述负载载体(10)的所述前端部朝向所述后端部减小,和/或其中,所述顶角部在锐度方面从所述负载载体的所述前端部朝向所述后端部增加。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所述负载载体(10)构造用于安装到所述车辆的所述后部,并且
其中,所述负载载体(10)构造成使得当所述负载载体(10)安装到所述车辆并且所述车辆向前行驶时所述车辆上方的层流气流继续作为所述负载载体(10)上方的层流气流。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所述负载载体的前向侧(500)在所述负载载体的俯视图中弯曲,其中所述前向侧(500)的左端部部段,特别是左前角部(502),和/或所述前向侧(500)的右端部部段,特别是右前角部(504),比所述负载载体(10)的所述前向侧(500)的中间部段(506)更向前延伸。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当所述负载载体(10)安装到所述车辆时,所述前向侧(500)的所述左端部部段,特别是所述左前角部(502),和/或所述前向侧(500)的所述右端部部段,特别是所述右前角部(504),比所述负载载体(10)的所述前向侧(500)的所述中间部段(506)更靠近所述车辆的所述后部布置,
特别地,通过在车辆移动期间减少或防止在所述负载载体(10)和所述车辆的所述后部之间的所述空间中的气流捕获来改善空气动力学。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与具有在俯视图中基本上直的基本上前向侧的负载载体相比,当所述负载载体(10)安装到所述车辆时,所述负载载体(10)的所述前向侧(500)的所述弯曲形状减小所述负载载体(10)的所述前向侧(500)到所述车辆的所述后部的平均距离。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所述弯曲形状至少部分地由所述下沉区域(30)形成。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10),
其中,所述负载载体(10)包括第一壁元件(14)和第二壁元件(16),其中,两个所述壁元件(14,16)能够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相对于彼此移动,
和/或
其中,所述系统构造用于通过附接元件(66)的互锁接合将所述负载载体(10)附接到所述底座(12)。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
其中,所述附接元件(66)构造为所述互锁接合的突出部分,
和/或
其中,所述附接构造为卡口接头和/或键孔接头,
和/或
其中,所述附接元件(66)构造为具有从所述负载载体(10)的底部突出的头部的螺纹元件(61)。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其中
其中,所述系统构造用于通过以下步骤将所述负载载体(10)附接到所述底座(12):
-将所述负载载体(10)相对于安装位置向上倾斜到倾斜位置;
-在所述倾斜位置中将所述负载载体(10)的所述附接元件(66)插入所述底座(12)中,
其中,所述系统还可选地构造用于通过以下步骤将所述负载载体(10)附接到所述底座(12):
-将所述负载载体(10)向下倾斜至与安装位置对齐;
和/或
将所述负载载体(10)沿着所述底座滑动到所述安装位置,
其中,所述系统可选地构造用于通过以下步骤将所述负载载体(10)从所述底座(12)拆开:
-将所述负载载体(10)向上倾斜至与所述安装位置不对齐;
和/或
-在所述倾斜位置中将所述附接元件(66)滑出所述底座(12)。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其中
其中,所述系统构造用于通过以下步骤将所述负载载体(10)附接到所述底座(12):
-将所述负载载体(10)布置成与安装位置间隔开,特别地实质上平行于所述安装位置和/或搁置在所述底座上;
-将所述负载载体(10)的所述附接元件(66)插入所述底座(12)中,特别是通过向前滑动运动,
其中,所述系统还可选地构造用于通过以下步骤将所述负载载体(10)附接到所述底座(12):
紧固将所述负载载体连接到所述底座的螺纹件。
15.一种具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载体系统的车辆,所述负载载体系统安装到所述车辆的后部。
CN202280064724.5A 2021-07-26 2022-07-08 用于机动车辆的负载载体系统 Pending CN1179801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1187657.8 2021-07-26
EP21187657.8A EP4124509A1 (en) 2021-07-26 2021-07-26 Load carrier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PCT/EP2022/069141 WO2023006388A1 (en) 2021-07-26 2022-07-08 Load carrier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80191A true CN117980191A (zh) 2024-05-03

Family

ID=77050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64724.5A Pending CN117980191A (zh) 2021-07-26 2022-07-08 用于机动车辆的负载载体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2) EP4124509A1 (zh)
CN (1) CN117980191A (zh)
CA (1) CA3231025A1 (zh)
WO (1) WO202300638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60304A (en) * 1993-10-05 1995-10-24 Porter; Lawrence T. Modular vehicular carrier system
US5439151A (en) * 1994-06-01 1995-08-08 Clayton; Kenneth C. Cargo carrier attachment for a vehicle
DE19855776A1 (de) * 1998-12-03 2000-06-0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Koffer
US6202909B1 (en) * 1999-05-04 2001-03-20 Draw-Tite Corporation Storable hitch mounted cargo carrier
US7246733B2 (en) * 2003-08-14 2007-07-24 Everthere Carriers, L.L.C. Apparatus for carrying cargo
US11130436B2 (en) * 2017-12-23 2021-09-28 Dma, Corp. Vehicle haul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06388A1 (en) 2023-02-02
CA3231025A1 (en) 2023-02-02
EP4377156A1 (en) 2024-06-05
EP4124509A1 (en) 2023-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56789B2 (en) Universal accessory mounting system for golf cars and utility vehicles
US6422567B1 (en) Storage system for vehicles
US7401833B2 (en) Cargo bed step
CA2813224C (en) Vehicular storage system
US11738627B2 (en) Accessory system for vehicles
US8646668B2 (en) Storage container for a vehicle
US20090195035A1 (en) ATV having arrangement for a passenger
US20080169322A1 (en) Load carrying system for motor vehicles
KR20010051325A (ko) 차량 짐칸용 자전거 운반 장치
CA2465806C (en) Vehicle hitch rack
US20220001809A1 (en) Cargo hold assembly for a pickup truck cargo bed
US7900989B2 (en) System for storing a spare tire
US5007567A (en) Support rack for bicycles and the like
CN117980191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负载载体系统
US20130015221A1 (en) Adjustable hi-low hitch mounted cargo carrier
US20080296330A1 (en) Mountable storage arrangement
US10794656B2 (en) Gun transport system for utility vehicle
US20030155390A1 (en) Adjustable hitch mounted cargo carrier
US20220355870A1 (en) Tire Carrier and Bedslide Attachment Systems
US20190308550A1 (en) Cargo hold clamp assembly for a pickup truck cargo bed
US20240140315A1 (en) Support devices for facilitating access to a vehicle and related methods
EP3849889B1 (en) Easy-installation top box for saddle vehicle
US9132767B2 (en) Cargo catch
US20230183928A1 (en) E-Track Curb Ramp Device
CA3212257A1 (en) Vehicle rooftop sliding carrier for sports equip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