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75882A - 显示面板及其像素修复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像素修复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75882A
CN117975882A CN202311868102.0A CN202311868102A CN117975882A CN 117975882 A CN117975882 A CN 117975882A CN 202311868102 A CN202311868102 A CN 202311868102A CN 117975882 A CN117975882 A CN 1179758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pair
driving circuit
display panel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ran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681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迟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6810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758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75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758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像素修复方法、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和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多个像素驱动电路行和多个发光元件,像素驱动电路行包括多个像素驱动电路,一像素驱动电路与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电连接;显示面板还包括修复驱动电路和修复连接线,修复连接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垂直于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修复驱动电路与修复连接线至少部分交叠;沿第一方向,像素驱动电路行对应设置至少两条修复连接线。本公开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使一个像素驱动电路行对应设置多条修复连接线,缩短每条修复连接线的长度,减小修复连接线上的寄生电容,保证修复驱动电路驱动发光元件正常发光。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像素修复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像素修复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是一种利用多层有机薄膜结构产生电致发光的器件,它很容易制作,而且只需要低的驱动电压。OLED显示屏比传统的液晶显示屏更加轻薄、亮度高、功耗低、响应快、清晰度高、柔性好、发光效率高,能满足消费者对显示技术的新需求。在显示面板中需要设置像素电路来驱动OLED器件发光,如果像素电路存在缺陷则其对应的OLED器件不能显示正确的亮度,使得显示面板存在显示缺陷,影响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像素修复方法、显示装置。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和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像素驱动电路行和多个发光元件,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行包括多个像素驱动电路,一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与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电连接;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修复驱动电路和修复连接线,所述修复连接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修复驱动电路与所述修复连接线至少部分交叠;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行对应设置至少两条所述修复连接线,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行至少与两条所述修复连接线至少部分交叠。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像素修复方法,适用于如上述任意一项显示面板,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缺陷像素;断开所述缺陷像素的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电连接;将所述缺陷像素的所述发光元件与对应设置的所述修复连接线电连接。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公开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使一个像素驱动电路行对应设置多条修复连接线,缩短每条修复连接线的长度,减小修复连接线上的寄生电容,保证修复驱动电路驱动发光元件正常发光。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布线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有源层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一金属层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电容金属层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二金属层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三金属层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时序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时序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时序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布线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布线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2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2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3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3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3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3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像素修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3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实施例,但本公开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实施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和显示区,以图1为例,显示区AA包括多个像素驱动电路行310和多个发光元件32,像素驱动电路行310包括沿第一方向h1排列的多个像素驱动电路31,一像素驱动电路31与至少一个发光元件32电连接。具体地,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信号线,其中包括第一扫描线scan1、第二扫描线scan2、第三扫描线scan3、、横向复位电压线vref-1、纵向复位电压线vref-2、发光控制线emit、像素数据线DL以及电源电压线PVDD,每个像素驱动电路31均与第一扫描线scan1、第二扫描线scan2、第三扫描线scan3、横向复位电压线vref-1、发光控制线emit、像素数据线DL、以及电源电压线PVDD连接并驱动对应的发光元件32发光。
在图1中,每个像素驱动电路31以及修复驱动电路20还均与纵向复位电压线vref-2连接,且纵向复位电压线vref-2与横向复位电压线vref-1电连接,形成网格化设计,进而降低显示面板中各像素的负载(loading)差异。因此,实际显示面板中,并非每个像素驱动电路31或修复驱动电路20都需要直接与纵向复位电压线vref-2连接,图1中仅为一种示意,下述实施例中的修复驱动电路20与纵向复位电压线vref-2的连接关系同理,将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显示面板中,像素驱动电路31能够用于实施多种驱动方式,从而需要对信号线的数量和种类进行多种设置(如只设置两条扫描线),因此,一个像素驱动电路行310也可以对应其他的信号线设置,图1中仅为一种示意,并非限定实际显示面板中的信号线设置。
显示面板还包括修复驱动电路20和修复连接线14,修复连接线14沿第一方向h1延伸,且沿垂直于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h3上,修复驱动电路20与修复连接线14至少部分交叠。显示面板还包括修复数据线RDL,每个修复驱动电路20均与第一扫描线scan1、第二扫描线scan2、第三扫描线scan3、横向复位电压线vref-1、发光控制线emit、修复数据线RDL、以及电源电压线PVDD连接并在用于修复时驱动对应的发光元件32发光。具体地,如图1所示,修复驱动电路20与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行中的像素驱动电路31连接同一条第一扫描线scan1、第二扫描线scan2、第三扫描线scan3、横向复位电压线vref-1以及发光控制线emit,因此,修复驱动电路20能够直接利用缺陷像素的扫描信号、复位信号以及控制信号驱动对应的发光元件32发光。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缺陷像素,指的是与像素驱动电路电连接的发光元件不能显示正确的亮度(即不能正常发光),比如说,同样的灰阶电压下,缺陷像素比其他正常的像素显示的更亮(亮点)或更暗(暗点),或者说,缺陷像素直接无法被点亮(坏点)。
沿第一方向h1,像素驱动电路行310对应设置至少两条修复连接线14,即,沿垂直于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一像素驱动电路行310与至少两条修复连接线14存在交叠。以图1为例,一个像素驱动电路行310对应设置了修复连接线14-1以及修复连接线14-2,在其他实施例中,一个像素驱动电路行310可以对应设置三条及以上的修复连接线14。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后续对显示面板中显示区出现的缺陷像素进行修复,可以优选的将像素驱动电路31与发光元件32之间的连接结构与修复连接线14在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至少部分交叠,像素驱动电路31与发光元件32之间的连接结构可以是与像素驱动电路31中的晶体管以及发光元件32均电连接的转接结构。
具体地,像素驱动电路31正常工作时,仅与其对应设置的修复连接线14-1在垂直于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h3上交叠,并非直接电连接,如图2至图4所示,图2示出了部分显示面板的版图结构,图3为与图2的版图结构对应的电路原理图,图4示出了图2中沿B1-B1’切割的部分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其中,像素驱动电路31与修复驱动电路20均包括多个晶体管T1~T7以及第一存储电容C,修复驱动电路20还额外包括晶体管T8以及第二存储电容C’;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00以及驱动电路层,上述像素驱动电路以及上述修复驱动电路均位于驱动电路层内,上述发光元件位于驱动电路层远离衬底100的一侧。驱动电路层具体包括依次层叠的有源层S、第一绝缘层101、第一金属层M1、第二绝缘层102、电容金属层MC、第三绝缘层103、第二金属层M2、第四绝缘层104、第三金属层M3以及第五绝缘层105,其中,第一金属层M1、电容金属层MC、第二金属层M2、第三金属层M3可以统称为布线金属层,用于布设信号线或者转接结构。有源层S位于衬底100的一侧,第一绝缘层101位于有源层S远离衬底100的一侧,第一金属层M1位于第一绝缘层101远离有源层S的一侧,第二绝缘层102位于第一金属层M1远离有源层S的一侧,电容金属层MC位于第二绝缘层102远离第一金属层M1的一侧,第三绝缘层103位于电容金属层MC远离第二绝缘层102的一侧,第二金属层M2位于第三绝缘层103远离电容金属层MC的一侧,第四绝缘层104位于第二金属层M2远离第三绝缘层103的一侧,第三金属层M3位于第四绝缘层104远离第二金属层M2的一侧,第五绝缘层105位于第三金属层M3远离第四绝缘层104的一侧。
示例性的,结合图2、图4和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源层的俯视示意图,有源层S包括第一沟道区S10、位于第一沟道区S10的两侧的第一掺杂区S11和第二掺杂区S12、第二沟道区S20、位于第二沟道区S20的两侧的第三掺杂区S21和第四掺杂区S22、第三沟道区S30、位于第三沟道区S300的两侧的第五掺杂区S301和第六掺杂区S302、两个第四沟道区S40、位于两个第四沟道区S40的两侧的第七掺杂区S41和第八掺杂区S42(以及两个第四沟道区S40之间的掺杂区)、两个第五沟道区S50、位于两个第五沟道区S50的两侧的第九掺杂区S51和第十掺杂区S52(以及两个第五沟道区S50之间的掺杂区)、第六沟道区S60、位于第六沟道区S60的两侧的第十一掺杂区S61和第十二掺杂区S62、第七沟道区S70、位于第七沟道区S70的两侧的第十三掺杂区S71和第十四掺杂区S72、第八沟道区S80、位于第九沟道区S80的两侧的第十五掺杂区S81和第十六掺杂区S82。位于各个沟道区两侧的两个掺杂区的其中一者为源极区,另一者为漏极区。源极区和漏极区中掺杂有杂质。杂质包括P型杂质或N型杂质。示例性的,有源层S包括低温多晶硅、非晶硅、氧化物有源层中的任意一者或多者。
如图2和图5所示,有源层S还包括横向复位电压线vref-1。示例性的,横向复位电压线vref-1分别与第九掺杂区S51、第十四掺杂区S72连接。如此设置,相当于将横向复位电压线vref-1设置在有源层S,如此,可以避免占用有源层S远离衬底一侧的布线金属层的空间,从而使其上方的布线金属层有足够的空间布设其他信号线或结构。
结合图2和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金属层M1的俯视示意图,第一金属层M1包括上述发光控制线emit、第一存储电容C的第一极板C1、第二存储电容C’的第一极板C1’、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栅极G2、阈值补偿晶体管T4的栅极G4、第一复位晶体管T5的栅极G5、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栅极G7。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栅极G2和阈值补偿晶体管T4的栅极G4可以电连接。
结合图5和图6所示,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h3,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栅极G2与上述第二沟道区S20交叠。阈值补偿晶体管T4的栅极G4与上述第四沟道区S40交叠。第一复位晶体管T5的栅极G5与上述第五沟道区S50交叠。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栅极G7与上述第七沟道区S70交叠。发光控制线emit与上述第一沟道区S10、第六沟道区S60和第八沟道区S80交叠的部分分别对应形成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1的栅极G1、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栅极G6和修复控制晶体管T8的栅极G8。第一存储电容C的第一极板C1中与上述第三沟道区S30交叠的部分对应形成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G3。
结合图2和图7所示,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金属层的俯视示意图,电容金属层MC包括第一存储电容C的第二极板C2、第二存储电容C’的第二极板C2’以及上述修复连接线14。
结合图2和图8所示,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金属层的俯视示意图,第二金属层M2包括第一扫描线scan1、第二扫描线scan2、第三扫描线scan3、第一转接结构X1、第二转接结构X2、第三转接结构X3、第四转接结构X4、第五转接结构X5、第八转接结构X8以及第九转接结构X9。
结合图2、图5和图8所示,第一扫描线scan1通过贯穿第一过孔K1与位于第一金属层M1的第一复位晶体管T5的栅极G5电连接。第二扫描线scan2通过第三过孔K3与位于第一金属层M1的阈值补偿晶体管T4的栅极G4以及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栅极G2电连接。第三扫描线scan3通过第二过孔K2与位于第一金属层M1的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栅极G7电连接。
结合图2、图5、图7以及图8所示,第一转接结构X1通过第一转接过孔Kx1与位于有源层S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第十二掺杂区S62电连接,并如图9所示(图9示出了图2中沿B2-B2’切割的部分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第一转接结构X1同时与位于电容金属层MC的修复连接线14在垂直于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h3上至少部分交叠,并形成第二寄生电容Q2。
结合图2、图5、图7以及图8所示,第二转接结构X2通过第二转接过孔Kx2与位于有源层S的修复驱动电路的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第十二掺杂区S62电连接,并同时与位于电容金属层MC的修复连接线14在垂直于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h3上至少部分交叠。可选地,第二转接结构X2可以通过过孔与位于电容金属层MC的修复连接线14电连接。
结合图2、图5、图7以及图8所示,第三转接结构X3通过第三转接过孔Kx3与位于有源层S的修复驱动电路的修复控制晶体管T8的第十五掺杂区S81电连接。第三转接结构X3与位于电容金属层MC的修复连接线14在垂直于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h3上至少部分交叠。
结合图2、图6以及图8所示,第三转接结构X3通过第九过孔K9与位于第一金属层M1的修复驱动电路的第二存储电容C’的第一极板C1’电连接。
结合图2、图5、图6以及图8所示,第五转接结构X5通过第七过孔K7与位于有源层S的第一复位晶体管T5的第十掺杂区S52以及阈值补偿晶体管T4的第七掺杂区S41电连接。第五转接结构X5还通过第八过孔K8位于第一金属层M1的第一存储电容C的第一极板C1电连接。
结合图2和图10所示,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金属层M3的俯视示意图,第三金属层M3包括像素数据线DL、修复数据线RDL、纵向复位电压线vref-2、电源电压线PVDD、第六转接结构X6以及第七转接结构X7。纵向复位电压线vref-2和上述横向复位电压线vref-1电连接。
如图2、图9和图10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阳极金属层RE,阳极金属层RE位于驱动电路层远离衬底100的一侧,上述发光元件的阳极位于阳极金属层RE,发光元件的阳极通过第六转接结构X6、第一转接结构X1而与有源层S电连接,从而可以避免阳极金属层RE通过一个较深的孔而直接与有源层S电连接,也即是说,利用第二金属层M2和第三金属层M3充当转接结构,并灵活设置对应的过孔,避免占用像素的显示区,有助于增加开口率,提高显示亮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七转接结构X7可以与第二转接结构X2电连接,第七转接结构的设置可以使得显示区AA中的边缘位置和中部位置的刻蚀效果更加一致,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也可以不包括第七转接结构Y2。
结合图2、图5、图8和图10所示,位于有源层S的横向复位电压线vref-1通过过孔与第四转接结构X4电连接,第四转接结构X4通过过孔与位于第三金属层M3的纵向复位电压线vref-2电连接,进而实现位于有源层S的横向复位电压线vref-1通过第四转接结构X4与位于第三金属层M3的纵向复位电压线vref-2电连接,即实现复位电压线的网格化设计。
结合图2、图5、图8以及图10所示,像素数据线DL通过过孔与位于第二金属层M2的第八转接结构X8电连接,第八转接结构X8通过过孔与位于有源层S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第三掺杂区scan21电连接,进而实现位于第三金属层M3的像素数据线DL通过第八转接结构X8与位于有源层S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数据写入晶体管T2电连接,以向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源极或漏极传输数据电压。修复数据线RDL通过过孔与位于第二金属层M2的第八转接结构X8电连接,第八转接结构X8通过过孔与位于有源层S的修复驱动电路的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第三掺杂区scan21电连接,进而实现位于第三金属层M3的修复数据线RDL通过第八转接结构X8与位于有源层S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数据写入晶体管T2电连接,以向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源极或漏极传输数据电压。
结合图2、图5、图8以及图10所示,电源电压线PVDD通过过孔与位于第二金属层M2的第九转接结构X9电连接,第九转接结构X9通过过孔与位于有源层S的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1的第一掺杂区S11电连接,进而实现位于第三金属层M3的电源电压线PVDD通过第九转接结构X9与位于有源层S的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1电连接,以向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1的源极或漏极传输电源电压。可以理解的是,位于第三金属层M3的电源电压线PVDD与位于电容金属层MC的第二极板C2电连接时,也可以利用第二金属层M2进行转接,本实施例不再示意。
结合图2、图7以及图10所示,电源电压线PVDD通过第十过孔K10与位于电容金属层MC的第一存储电容C的第二极板C2以及第二存储电容C’的第二极板C2’电连接,以向第一存储电容C以及第二存储电容传输电源电压。
如图2与图3所示,像素驱动电路31包括驱动晶体管T3、数据写入晶体管T2、第一复位晶体管T5、第二复位晶体管T7、阈值补偿晶体管T4、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1、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以及第一存储电容C,其中: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1的第一极与电源电压线PVDD电连接,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T3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的栅极与发光控制线emit电连接。第一复位晶体管T5的第一极与复位电压线vref电连接,第一复位晶体管T5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电连接,第一复位晶体管T5的栅极与第一扫描线scan1电连接。阈值补偿晶体管T4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T3的第二极电连接,阈值补偿晶体管T4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电连接,阈值补偿晶体管T4的栅极与第二扫描线scan2电连接。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第一极与像素数据线DL电连接,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T3的第一极电连接,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栅极与第二扫描线scan2电连接。第一存储电容C的第二极板与电源电压线PVDD电连接,第一存储电容C的第一极板与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电连接。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T3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栅极与发光控制线emit电连接,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第二极与发光元件32的阳极电连接。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第一极与复位电压线vref电连接,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栅极与第三扫描线scan3电连接,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第二极与发光元件32的阳极电连接。
在该像素驱动电路31工作时,结合图2、图3和图11所示,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时序示意图,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过程包括第一复位阶段t1,充电阶段t2,第二复位阶段t3和发光阶段t4。
在第一复位阶段t1,第一扫描线scan1控制第一复位晶体管T5导通,复位电压线vref提供的参考电压通过第一复位晶体管T5对第一节点N1进行复位。在充电阶段t2,第二扫描线scan2控制数据写入晶体管T2和阈值补偿晶体管T4导通,像素数据线DL所提供的数据电压Vdata通过数据写入晶体管T2写入第二节点N2。在该阶段,驱动晶体管T3导通。第一节点N1的电位不断变化,直到第一节点N1的电位VN1变化至VN1=Vdata-|Vth|,Vdata为像素数据线DL所提供的数据电压,Vth为驱动晶体管T3的阈值电压。在第二复位阶段t2,第三扫描线scan3控制第二复位晶体管T7导通,复位电压线vref提供的参考电压通过第二复位晶体管T7对第四节点N4进行复位。在发光阶段t4,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1、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和驱动晶体管T3导通,在电源电压线PVDD所提供的第一电源电压和第二电源电压线PVEE所提供的第二电源电压的作用下,电源电压线PVDD和第二电源电压线PVEE之间的电流通路导通,与像素驱动电路31电连接的发光元件32点亮。
或者,在该像素驱动电路31工作时,结合图2、图3和图12所示,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时序示意图,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过程包括复位阶段t1,充电阶段t2和发光阶段t3。
在复位阶段t1,第一扫描线scan1与第三扫描线scan3控制第一复位晶体管T5与第二复位晶体管T7导通,复位电压线vref提供的参考电压通过第一复位晶体管T5与第二复位晶体管T7对第一节点N1与第四节点N4进行复位。在充电阶段t2,第二扫描线scan2控制数据写入晶体管T2和阈值补偿晶体管T4导通,像素数据线DL所提供的数据电压Vdata通过数据写入晶体管T2写入第二节点N2。在该阶段,驱动晶体管T3导通。第一节点N1的电位不断变化,直到第一节点N1的电位VN1变化至VN1=Vdata-|Vth|,Vdata为像素数据线DL所提供的数据电压,Vth为驱动晶体管T3的阈值电压。同时,在充电阶段t2,第三扫描线scan3控制第二复位晶体管T7导通,横向复位电压线vref-1提供的参考电压通过第二复位晶体管T7对第四节点N4进行复位。在发光阶段t3,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1、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和驱动晶体管T3导通,在电源电压线PVDD所提供的第一电源电压和第二电源电压线PVEE所提供的第二电源电压的作用下,电源电压线PVDD和第二电源电压线PVEE之间的电流通路导通,与像素驱动电路31电连接的发光元件32点亮。
或者,在该像素驱动电路31工作时,结合图2、图3和图13所示,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时序示意图,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过程包括第一复位阶段t1-1,第一充电阶段t1-2、第二复位阶段t2-1、第二充电阶段t2-2、第三复位阶段t3-1、第三充电阶段t3-2、第四复位阶段t4和发光阶段t5。在第一复位阶段t1-1,复位电压线vref提供的参考电压通过第一复位晶体管T5对第一节点N1进行复位;在第二复位阶段t2-1和第三复位阶段t3-1,复位电压线vref提供的参考电压通过第一复位晶体管T5对第一节点N1进行复位,并且复位电压线vref提供的参考电压通过第二复位晶体管T7对第四节点N4进行复位;在第四复位阶段t4,复位电压线vref提供的参考电压通过第二复位晶体管T7对第四节点N4进行复位。与图11和图12相比,图13示意的时序中,通过对第一节点N1和第四节点N4多次复位,对第一节点N1多次进行数据写入,可以使显示面板在低灰阶下闪烁最小化。
如图2与图3所示,修复驱动电路20包括驱动晶体管T3、数据写入晶体管T2、第一复位晶体管T5、第二复位晶体管T7、阈值补偿晶体管T4、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1、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以及第一存储电容C,其中: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1的第一极与电源电压线PVDD电连接,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T3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的栅极与发光控制线emit电连接。第一复位晶体管T5的第一极与复位电压线vref电连接,第一复位晶体管T5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电连接,第一复位晶体管T5的栅极与第一扫描线scan1电连接。阈值补偿晶体管T4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T3的第二极电连接,阈值补偿晶体管T4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电连接,阈值补偿晶体管T4的栅极与第二扫描线scan2电连接。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第一极与修复数据线RDL电连接,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T3的第一极电连接,数据写入晶体管T2的栅极与第二扫描线scan2电连接。第一存储电容C的第二极板与电源电压线PVDD电连接,第一存储电容C的第一极板与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电连接。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T3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栅极与发光控制线emit电连接。
如图2所示,在修复驱动电路20中,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第二极与第二转接结构X2电连接,第二转接结构X2则与修复连接线14沿垂直于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h3上存在交叠。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二转接结构X2与修复连接线14也可以通过过孔直接电连接。
如图2所示,在修复驱动电路20中,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第一极与横向复位电压线vref-1电连接,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第三极与第三转接结构X3电连接,第三转接结构X3则与修复连接线14沿垂直于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h3上存在交叠,并形成图3中示出的第一寄生电容Q1。并且,结合图2与图3,修复连接线14与第一转接结构X1的交叠处形成第二寄生电容Q2。在图3中,修复驱动电路20所对应的修复连接线14与一个像素驱动电路31-1中的第一转接结构X1的交叠处形成第二寄生电容Q2-1,修复驱动电路20所对应的修复连接线14与另一个像素驱动电路31-2中的第一转接结构X1的交叠处形成第二寄生电容Q2-2。
修复驱动电路20在参与像素修复时,其工作时序与像素驱动电路31相同,不再赘述。
如图2与图3所示,修复驱动电路20还包括第二存储电容C’,第二存储电容C’的第二极板与电源电压线PVDD电连接,第二存储电容C’的第一极板与第二复位晶体管M7的第二极电连接。
第二存储电容C’的电容存储量通常比第一存储电容C的电容存储量大,比如说第二存储电容C’为第一存储电容C的3-5倍。当修复驱动电路20参与像素修复时,即修复驱动电路20用于驱动发光元件32发光时,第二存储电容C’的设置可以使被修复的发光元件比其他正常的发光元件启亮更慢,从而在低灰阶显示时可以抑制该发光元件产生亮点现象。
如图2与图3所示,修复驱动电路20还包括修复控制晶体管M8,修复控制晶体管M8的第一极与第二复位晶体管M7的第二极电连接,修复控制晶体管M8的第二极与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M6的第二极以及修复连接线14电连接,修复控制晶体管M8的栅极与发光控制线emit电连接。
修复控制晶体管M8用于在修复驱动电路20不参与像素修复时,在除发光阶段以外的阶段,避免横向复位电压线vref-1提供的参考电压反复写入修复连接线14上的寄生电容中,进而避免修复连接线14反复充放电,节约电能。
如图14所示,当显示面板中存在一像素驱动电路31-1出现故障,导致该像素驱动电路31-1对应的发光元件32-1无法正常发光,此时就需要利用与该像素驱动电路31-1对应的修复连接线14-1以及修复驱动电路20-1驱动发光元件32-1发光。具体地,如图14所示,当像素驱动电路31-1出现故障,需要先切断发光元件32-1与像素驱动电路31-1的电连接,具体地,如图3所示,需要切断发光元件32与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电连接,再将修复连接线14与图2所示的第一转接结构X1交叠处熔接,实现修复连接线14与发光元件32-1的电连接,进而使修复驱动电路20-1能够通过修复连接线14驱动发光元件32-1发光。
如图2以及图14所示,当修复驱动电路20-1参与像素修复时,除了需要将发光元件32-1与修复连接线14电连接,还需要将修复驱动电路20-1与修复连接线14电连接,即,还需要将第二转接结构X2以及第三转接结构X3与修复连接线14交叠处熔接(在第二转接结构X2已经与修复连接线14电连接的实施例中,仅需再将第三转接结构X3与修复连接线14交叠处熔接)。
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元件,发光元件能够在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下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从而实现画面显示。在一个发光阶段结束到下一个发光阶段开始前,会向发光元件的阳极提供复位信号,以使发光元件的阳极进行复位,以防上一个发光阶段影响下一个发光阶段的发光亮度,且在发光元件进行发光时,需要先将发光元件的阳极的电位充电至其能够发光的电位,即达到工作电压,该发光元件才能进行发光。
当需要采用上述方式对显示面板中的缺陷像素进行修复时,修复连接线会与缺陷像素的发光元件电连接,修复连接线会与多个像素驱动电路和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信号线(如数据线)交叠。现有技术中,修复连接线会从显示面板的一侧非显示区延伸至另一侧非显示区,从而导致修复连接线上引入较大的寄生电容,当需要对与该修复连接线连接的发光元件进行复位时,由于寄生电容较大,即修复连接线上的电荷量多,且复位时间有限,会导致复位电压线上复位电压信号写入不充分,从而导致对应的发光元件的阳极无法充分写入复位电压信号,进而使得发光阶段发光元件的阳极的工作电压的写入不充分,造成显示异常。
本公开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使一个像素驱动电路行对应设置至少两条修复连接线,避免修复连接线贯穿显示面板,缩短每条修复连接线的长度,进而减少与每条修复连接线交叠的像素驱动电路数量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信号线的数量,减小修复连接线上的寄生电容,使得在发光前对发光元件的阳极进行复位时,可以使复位电压线上的复位电压信号充分写入,以及使发光元件的阳极充分写入对应的复位电压信号和后续发光阶段工作电压的充分写入,从而使修复驱动电路驱动的发光元件正常发光。
图1至图3示出的像素驱动电路31以及修复驱动电路20中,横向复位电压线vref-1和纵向复位电压线vref-2电连接,所以第一复位晶体管T5以及第二复位晶体管T7相同的复位电压。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横向复位电压线vref-1和纵向复位电压线vref-2可以彼此绝缘,从而传输不同的复位电压,如图15所示,第一复位晶体管T5与第一复位电压线vref1电连接,第二复位晶体管T7与第二复位电压线vref2电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根据本实施例其他内容以及图15所示的电路原理图实施对应的电路版图,在此不过多赘述。
可选地,第一绝缘层101包括无机材料,诸如氮化硅、氮氧化硅、氧化硅、氧化钛和氧化铝中的至少一者。
可选地,第二绝缘层102包括无机材料,诸如氮化硅、氮氧化硅、氧化硅、氧化钛和氧化铝中的至少一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绝缘层102可以包括多个无机层。
可选地,第三绝缘层103包括无机层,诸如氮化硅层、氮氧化硅层、氧化硅层、氧化钛层和氧化铝层中的至少一者。
可选地,第四绝缘层104包括有机绝缘材料,诸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中的至少一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四绝缘层104可以包括多个有机层。
可选地,第五绝缘层105包括有机绝缘材料,诸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中的至少一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五绝缘层105可以包括多个有机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图1为例,沿第一方向h1,与同一像素驱动电路行310对应设置的该至少两条修复连接线14的长度之和小于像素驱动电路行310的长度。
相关技术中,修复连接线14会沿第一方向h1贯穿像素驱动电路行310,其长度会大于等于像素驱动电路行310的长度。本申请实施例由于使一个像素驱动电路行310对应设置多条修复连接线14,相邻两条修复连接线14之间具有间隙,进而可进一步每一条修复连接线14上的寄生电容。可以理解的是,与同一个像素驱动电路行310对应设置多条修复连接线14,可以位于同一条虚拟直线上,即如果将任一条修复连接线沿第一方向延长的话,会与该行对应的其他修复连接线重叠。如此设计可以确保不同的修复连接线与其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致,有利于确保显示均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非显示区NA,非显示区NA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AA,图1实施例中,非显示区NA包括位于显示区AA两侧的第一非显示区NA-1以及第二非显示区NA-2。第一非显示区NA-1以及第二非显示区NA-2均包括修复驱动电路20,修复驱动电路20沿第一方向h1位于显示区AA的两侧。
如图1及图2所示,像素驱动电路31在显示区AA呈整齐的行列排布,与像素驱动电路31连接的信号走线整体沿第一方向h1或第二方向h2延伸,将修复驱动电路20设置于非显示区NA能够避免其打乱位于显示区AA中像素驱动电路31的布局以及信号走线,进而提升显示面板的生产制造效率。如图1所示,沿第一方向h1,一像素驱动电路行310对应设置两条修复连接线14,且包括X个像素驱动电路;其中,n个像素驱动电路31对应设置一条修复连接线14-1,m个像素驱动电路31对应设置另一条修复连接线14-2,n、m、X均为正整数,n+m=X。
n+m=X可以保证一像素驱动电路行310中的每一个像素驱动电路31都能与修复连接线14存在交叠,进而保证该像素驱动电路行310中任一像素驱动电路31都可以在无法驱动对应的发光元件正常发光时,利用修复驱动电路20驱动其对应的发光元件32发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n-m|≤10,即每个像素驱动电路行310对应设置的两条修复连接线14所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31的数量近似相等,两条修复连接线14的长度也近似相等,进一步减小两条修复连接线14上存在的寄生电容,使得在发光前对发光元件的阳极进行复位时,可以使复位电压线上的复位电压信号通过修复连接线充分写入,以及使发光元件的阳极充分写入对应的复位电压信号和后续发光阶段工作电压的充分写入,从而使修复驱动电路驱动的发光元件正常发光。
同时,两条修复连接线所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数量近似相等,使两条修复连接线所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出现故障的概率也近似相等,两条修复连接线所对应的两个修复驱动电路被启用的概率也近似相等,进而保证了修复驱动电路的利用率以及像素驱动电路的故障容错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显示面板中,一像素电路驱动行可以包括几百或上千个像素驱动电路,例如,相关技术中存在一种显示面板的分辨率为3456*2160,则可以粗略理解为其具有3456个像素电路驱动行,且每个像素电路驱动行均包括2160个像素驱动电路,此时,当上述两条修复连接线所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数量相差小于10个,则可以认为是两条修复连接线所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数量近似相等。
一种实施例中,|n-m|≤1。当一像素驱动电路行310中包括偶数个像素驱动电路31时,n=m;当一像素驱动电路行310中包括奇数个像素驱动电路31时,n=m+1。将一像素驱动电路行310中的像素驱动电路31尽可能两等分,进一步减小每条修复连接线上存在的寄生电容,并进一步保证修复驱动电路的利用率以及像素驱动电路的故障容错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非显示区NA还包括虚拟像素驱动电路40,虚拟像素驱动电路40位于修复驱动电路20远离显示区AA的一侧。
显示面板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对导电材料(像素结构中的导电部,如晶体管的栅极、源极、漏极、电容的极板、信号线、发光元件的阳极等)进行刻蚀。为了提高显示区AA中的边缘位置和中部位置的刻蚀环境的一致性,在每显示区AA中形成像素驱动电路20时,同时在非显示区NA中与显示区AA相邻的位置形成虚拟像素驱动电路40,从而使得显示区AA中的边缘位置和中部位置的刻蚀效果更加一致,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虚拟像素驱动电路40通常情况下是无法驱动发光元件发光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如显示面板并未设置与虚拟像素驱动电路40电连接的发光元件;或者有电连接的发光元件,但是发光元件的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像素定义层未去除等;或者虚拟像素驱动电路40相对于正常的像素驱动电路20来说缺少部分结构,使其无法正常工作。可以理解的时,也可以将虚拟像素驱动电路40设置的与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完全一样,只是无法驱动发光元件发光。
虚拟像素通常可以设置于显示区中显示像素的四周,并且可以设置多行或者多列,具体情况可以视显示面板的需要进行选择。可以理解的是,当修复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显示区内的发光元件发光,其作用就相当于显示像素驱动电路,因此,虚拟像素驱动电路可以设置在修复驱动电路靠近显示区的一侧,也可以设置在修复驱动电路远离显示区的一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图5仅示意虚拟像素驱动电路设置在修复驱动电路远离显示区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当修复驱动电路没有用于驱动显示区内的发光元件发光时,可以复用为虚拟像素驱动电路,并起到与虚拟像素驱动电路相同的效果。
一种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在非显示区NA还包括周边驱动电路,如图17所示,周边驱动电路包括与发光控制线emit连接的发光控制电路50、与第一扫描线scan1连接的第一扫描控制电路51、与第二扫描线scan2连接的第二扫描控制电路52以及与第三扫描线scan3连接的第三扫描控制电路53。当非显示区NA包括修复驱动电路20时,周边驱动电路可以位于修复驱动电路20远离显示区AA的一侧。
参考图1和图17,发光控制电路50接收第一输入信号in0,并根据第一输入信号in0向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发光控制信号。第一扫描控制电路51接收第二输入信号in1,并根据第二输入信号in1向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第一扫描控制信号。第二扫描控制电路52接收第三输入信号in2,并根据第三输入信号in2向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第二扫描控制信号,其中,第二扫描控制电路52接收的第三输入信号in2为第一扫描控制电路51输出的第一扫描控制信号。第三扫描控制电路53接收第三输入信号in3,并根据第三输入信号in3向第三扫描线scan3提供第三扫描控制信号。发光控制电路50、第一扫描控制电路51、第二扫描控制电路52和第三扫描控制电路53提供的信号时序可以参考图11、图12或图13。与不同像素电路驱动行310对应的同一周边驱动电路通过级联的方式传输对应的输入信号,并按照输入信号级传的方向将对应的发光控制信号、第一扫描控制信号、第二扫描控制信号以及第三扫描控制信号依次提供至每个像素电路驱动行310。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18,发光控制电路50接收第一输入信号in0,并根据第一输入信号in0向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发光控制信号。第一扫描控制电路51接收第二输入信号in1,并根据第二输入信号in1向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第一扫描控制信号。第二扫描控制电路52接收第三输入信号in2,并根据第三输入信号in2向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第二扫描控制信号。第三扫描控制电路53接收第三输入信号in3,并根据第三输入信号in3向第三扫描线scan3提供第三扫描控制信号。与图17不同的是,在图1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扫描控制电路52接收的第三输入信号in2并不依赖于第二输入信号in1和第一扫描控制电路51。发光控制电路50、第一扫描控制电路51、第二扫描控制电路52和第三扫描控制电路53提供的信号可以参考图11、图12或图13。与不同像素电路驱动行310对应的同一周边驱动电路通过级联的方式传输对应的输入信号,并按照输入信号级传的方向将对应的发光控制信号、第一扫描控制信号、第二扫描控制信号以及第三扫描控制信号依次提供至每个像素电路驱动行3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修复驱动电路20可以位于像素驱动电路行310内,即修复驱动电路20可以位于显示区AA内。
修复驱动电路20设置在显示区AA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此外,由于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应用在中尺寸产品(如笔记本、平板、插在车载显示屏等)中,所以显示区中有较大的空间可以设置修复驱动电路20,并不会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一像素驱动电路行310对应设置至少三个修复驱动电路20,其中,至少一个修复驱动电路20位于显示区AA内。
将修复驱动电路20设置于显示区AA内,可以使每个像素驱动电路行310对应设置更多的修复驱动电路20和修复连接线14,从而进一步缩短每条修复连接线14的长度,减小每条修复连接线14上的寄生电容。并且,将修复驱动电路20设置于显示区AA内还可以使显示面板整体包括更多的修复驱动电路,提升显示面板的故障容错率,进而提升产品良率。
在图19中,一像素驱动电路行310对应设置了两个修复驱动电路20,图19仅为示例性,在实际显示面板中,一像素驱动电路行310内可以对应设置三个及以上的修复驱动电路2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修复驱动电路20位于显示区AA,且一像素驱动电路行310对应设置了至少两个修复驱动电路20,可以保证该像素驱动电路行310中任一像素驱动电路31都可以在无法驱动对应的发光元件正常发光时,利用修复驱动电路20驱动其对应的发光元件32发光,围绕显示区AA设置的非显示区NA可以不包括修复驱动电路20,但包括上述虚拟像素驱动电路4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一个修复驱动电路20对应设置的像素驱动电路31可以均位于该修复驱动电路20沿第一方向h1的同一侧,如图20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一条修复连接线与一个修复驱动电路以及多个像素驱动电路对应,当一个修复驱动电路与多个像素驱动电路与同一条修复连接线对应,可以理解为该修复驱动电路与该多个像素驱动电路相对应,下述实施例同理,不再赘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沿第一方向h1,同一像素驱动电路行310中,与同一条修复连接线14对应的P个像素驱动电路31,a个像素驱动电路31位于修复驱动电路20的一侧,b个像素驱动电路31位于修复驱动电路20的另一侧,P=a+b,P、a、b均为正整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与同一条修复连接线14可以对应100个像素驱动电路31,30个像素驱动电路31位于修复驱动电路20的一侧,70个像素驱动电路31位于修复驱动电路20的另一侧,即P=100,a=30,b=70。在实际的显示面板中,由于不同显示面板的尺寸不同,对应的一像素驱动电路行310中像素驱动电路31的数量也不同,故上述P、a、b的值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其他数值。
一个修复驱动电路20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31位于该修复驱动电路20两侧,可以避免待修复的像素驱动电路31距离对应的修复驱动电路20太远导致显示延迟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a-b|≤10,即一个修复驱动电路20两侧对应设置的像素驱动电路31的数量近似相等,能够避免待修复的像素驱动电路31距离对应的修复驱动电路20太远导致显示延迟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显示面板中,一像素电路驱动行可以包括几百或上千个像素驱动电路,例如,相关技术中存在一种显示面板的分辨率为3456*2160,则可以粗略理解为其具有3456个像素电路驱动行,且每个像素电路驱动行均包括2160个像素驱动电路,即使一像素驱动电路行内设置10个修复驱动电路以及10条修复连接线,每条修复连接线也需要对应设置约200个像素驱动电路,此时,当上述一个修复驱动电路两侧对应设置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数量相差小于10个,则可以认为是该修复驱动电路两侧对应设置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数量近似相等。
一种实施例中,|a-b|≤1。具体地,当一修复驱动电路对应设置偶数个像素驱动电路,a=b;当一修复驱动电路对应设置奇数个像素驱动电路,a-b=1。使一个修复驱动电路两侧尽可能设置数量相同的像素驱动电路,进一步避免待修复的像素驱动电路距离对应的修复驱动电路太远导致显示延迟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条修复连接线14对应设置数量相同的像素驱动电路31,即至少两个修复驱动电路20对应设置数量相同的像素驱动电路31,使显示面板中任一像素驱动电路31在无法驱动对应的发光元件正常发光时,其对应的发光元件32到对应的修复驱动电路20的距离都不会相差过大,避免修复驱动电路20驱动发光元件32发光时的显示差异。
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每条修复连接线14对应设置数量相同的像素驱动电路31,同时,每条修复连接线14对应的修复驱动电路20两侧设置的像素驱动电路31的数量近似相等,如图19所示,这就能够使位于不同像素驱动电路行310中的修复驱动电路20在第二方向h2上存在交叠(第二方向h2与第一方向h1交叉),进而使位于不同像素驱动电路行310中的修复驱动电路20对应的一条修复数据线RDL、电源电压线PVDD以及纵向复位电压线vref-2能够大致上呈直线布局,进而简化显示面板的整体走线布局。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显示面板在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可以同时包括修复驱动电路20。图21中在显示区AA的两个侧的非显示区NA和显示区AA中均包括修复驱动电路20,当然也可以仅在显示区AA的一侧和显示区AA中设置修复驱动电路2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利用图21所示的实施例结合本公开上述任一实施例从而得到新的实施例,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将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2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行间连接线15,行间连接线15沿第二方向h2延伸,第一方向h1和第二方向h2交叉。一行间连接线15与至少两条修复连接线14电连接。
具体地,如图10所示,同一条行间连接线15电连接的修复连接线14对应设置同一个修复驱动电路20,修复驱动电路20可以与位于不同像素驱动电路行内的像素驱动电路31对应设置,提升了修复驱动电路20布局的灵活性。
可选地,由于行间连接线15中也会存在寄生电容,为了避免行间连接线15与其连接修复连接线14的整体寄生电容过大,当一修复驱动电路20通过行间连接线15与位于不同像素驱动电路行内的像素驱动电路31对应设置时,修复驱动电路20在每个像素驱动电路行内分别对应设置的像素驱动电路31的数量就可以相对减少,从而实现显示面板的修复灵活性。
具体地,如图23以及图24所示(图24为图23中沿B3-B3’方向的截面图),至少部分行间连接线15位于第二金属层M2,至少部分修复连接线14位于电容金属层MC,第二金属层M2位于电容金属层MC远离衬底100的一侧。行间连接线15与修复连接线14通过交叠处的过孔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与同一条行间连接线15电连接的至少两条修复连接线14对应设置的像素驱动电路31数量可以相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一条行间连接线15与一条第一修复连接线14-1以及至少一条第二修复连接线14-2电连接,且沿垂直于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h3上,仅第一修复连接线14-1与修复驱动电路20至少部分交叠,第二修复连接线14-2对应设置的像素驱动电路31的数量为g,第一修复连接线14-1对应设置的像素驱动电路31的数量为k,g<k,g、k均为正整数。如图25所示,当修复驱动电路20-1参与修复与第二修复连接线14-2对应设置的像素驱动电路31时,行间连接线15的存在增加了修复驱动电路20-1到与第二修复连接线14-2对应设置的像素驱动电路31的距离,故相对减少与第二修复连接线14-2对应设置的像素驱动电路31的数量,能够保证与第二修复连接线14-2对应设置的像素驱动电路31到对应的修复驱动电路20的距离相比于与第一修复连接线14-1对应设置的像素驱动电路31不会太远,避免显示延迟,同时还能够减小行间连接线15与其连接修复连接线14的整体寄生电容。
可选地,如图25所示,在一像素电路驱动行310内,一条行间连接线15连接的第二修复连接线14-2与另一条行间连接线15连接的第一修复连接线14-1邻接。当一条行间连接线15连接的多条修复连接线14对应设置的像素驱动电路31的数量不相等,该修复驱动电路20对应的所有像素驱动电路31在边缘呈图25所示的阶梯状分布。在一像素电路驱动行310内,使第二修复连接线14-2与第一修复连接线14-1交替分布,能够保证该像素驱动电路行310中任一像素驱动电路31都可以在无法驱动对应的发光元件正常发光时,利用修复驱动电路20驱动其对应的发光元件32发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2所示,沿第二方向h2,行间连接线15与修复驱动电路20至少部分交叠。
具体地,当修复驱动电路20用于参与像素修复时,行间连接线15与修复驱动电路20交叠可以使修复驱动电路20到任一待修复的像素驱动电路31及其电连接的发光元件32都是最短路径,避免显示延迟。
具体地,如图26所示,行间连接线15与修复驱动电路20至少部分交叠,可以是行间连接线15与修复驱动电路20中的第二转接结构X2至少部分交叠。当行间连接线15与第二转接结构X2均位于第二金属层M2时,行间连接线15可以直接与第二转接结构X2在第二金属层M2中连接,并同时通过过孔与修复连接线14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2所示,沿第二方向Y行间连接线15与修复驱动电路20交叠,与同一条修复连接线14对应的K个像素驱动电路31中,c个像素驱动电路31位于修复连接线14与行间连接线15的交叠处151的一侧,d个像素驱动电路31位于修复连接线14与行间连接线15的交叠处151的另一侧,K=c+d,|c-d|≤10,K、c、d均为正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与同一条修复连接线14可以对应100个像素驱动电路31,46个像素驱动电路31位于修复连接线14与行间连接线15的交叠处151的一侧,54个像素驱动电路31位于修复连接线14与行间连接线15的交叠处151的另一侧,即K=100,c=46,d=54。在实际的显示面板中,由于不同显示面板的尺寸不同,对应的一像素驱动电路行310中像素驱动电路31的数量也不同,故上述K、c、d的值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其他数值。
一条修复连接线14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31位于修复连接线14与行间连接线15的交叠处151两侧,可以避免待修复的像素驱动电路31距离对应的修复驱动电路20太远导致显示延迟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c-d|≤10,即修复连接线14与行间连接线15的交叠处151两侧对应设置的像素驱动电路31的数量近似相等,能够进一步避免待修复的像素驱动电路31距离对应的修复驱动电路20太远导致显示延迟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显示面板中,一像素电路驱动行可以包括几百或上千个像素驱动电路,例如,相关技术中存在一种显示面板的分辨率为3456*2160,则可以粗略理解为其具有3456个像素电路驱动行,且每个像素电路驱动行均包括2160个像素驱动电路,即使一像素驱动电路行内设置10个修复驱动电路以及10条修复连接线,每条修复连接线也需要对应设置约200个像素驱动电路,此时,当上述修复连接线14与行间连接线15的交叠处151两侧对应设置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数量相差小于10个,则可以认为是修复连接线14与行间连接线15的交叠处151两侧对应设置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数量近似相等。
一种更为具体的实施例中,|c-d|≤1。使修复连接线14与行间连接线15的交叠处151两侧尽可能设置数量相同的像素驱动电路,进一步避免待修复的像素驱动电路距离对应的修复驱动电路太远导致显示延迟的情况。
具体地,上述c、d不一定为整数,修复连接线14与行间连接线15的交叠处151在第二方向h2上可能与像素驱动电路31存在交叠,此时c、d可以不为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以及图27所示,修复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T3,如图27所示,沿第二方向h2,行间连接线15与修复驱动电路20交叠,一行间连接线15与Y条修复连接线14电连接,在第二方向h2上,e条修复连接线14位于修复驱动电路20的驱动晶体管T3的一侧,f条修复连接线14位于驱动晶体管M3的另一侧,Y=e+f,|e-f|≤5,Y、e、f均为正整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一行间连接线15与20条修复连接线14电连接,12条修复连接线14位于修复驱动电路20的驱动晶体管T3的一侧,8条修复连接线14位于修复驱动电路20的驱动晶体管T3的另一侧,即Y=20,e=12,f=8。在实际的显示面板中,由于不同显示面板的尺寸不同,上述Y、e、f的值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其他数值。
|e-f|≤5即修复驱动电路20在第二方向h2两侧对应设置的修复连接线14的数量近似相等,使修复驱动电路20尽量位于其对应的多个像素驱动电路31中间,避免待修复的像素驱动电路31距离对应的修复驱动电路20太远导致显示延迟的情况。一种更为具体的实施例中,|e-f|≤2。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修复连接线14与整个修复驱动电路20存在交叠关系,故采用上述驱动晶体管T3作为参照物确定修复连接线14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显示面板中,一像素电路驱动行可以包括几百或上千个像素驱动电路,例如,相关技术中存在一种显示面板的分辨率为3456*2160,则可以粗略理解为其具有3456个像素电路驱动行,且每个像素电路驱动行均包括2160个像素驱动电路,此时,当上述修复驱动电路20在第二方向h2两侧对应设置的修复连接线14的数量相差小于5个,则可以认为是修复驱动电路20在第二方向h2两侧对应设置的修复连接线14的数量近似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8与图29所示(图29将像素驱动电路31以及修复驱动电路20简化示出,电路具体结构可参考图2),沿垂直于衬底100所在平面的方向h3上,一个修复驱动电路20与至少一个发光元件32至少部分交叠。
由于修复驱动电路20位于驱动电路层,且其没有直接对应设置的发光元件,因此,可在修复驱动电路20的上方设置发光元件32,如图29所示,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开口率,提升显示效果。
具体地,如图28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发光材料层321以及阴极金属层322,发光材料层321与阳极金属层RE以及阴极金属层322接触后,能够通过阳极金属层RE以及阴极金属层322提供的电流电致发光,发光材料层321、阳极金属层RE以及阴极金属层322共同构成发光元件32。显示面板还包括第六绝缘层106和封装层107,第六绝缘层106位于阳极金属层RE远离衬底100的一侧,第六绝缘层106用于限定像素的发光区域;封装层107位于阴极金属层322远离衬底100的一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六绝缘层106包括有机绝缘材料,诸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和聚酰亚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六绝缘层106可以包括多个有机层。封装层107中通常至少包括一层无机封装层和至少一层有机层,并且,当封装层107包括多个层叠的封装层时,最靠近显示膜层的封装层为无机封装层时,能够更好的实现对水氧的阻隔。
具体地,如图29所示,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发光元件32-1、第二发光元件32-2以及第三发光元件32-3,第一发光元件32-1、第二发光元件32-2以及第三发光元件32-3分别为蓝色、绿色以及红色发光元件,并共同构成一个显示像素。
需要说明的是,图29中,像素驱动电路31也与发光元件32在h3方向上至少部分交叠,但像素驱动电路31与发光元件32交叠的部分不包括该像素驱动电路31(具体为图2所示的第一转接结构X1)与修复连接线14交叠的部分,避免在进行像素修复时无法将像素驱动电路31中的发光元件32与修复连接线14电连接。
可选地,图28与图29中,修复驱动电路20与一个发光元件32在h3方向上至少部分交叠,实际的显示面板中,一个修复驱动电路20也可以同时与多个发光元件32在h3方向上至少部分交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9所示,沿垂直于衬底100所在平面的方向h3上,与一个修复驱动电路20交叠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32-1包括蓝色发光元件。
具体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蓝色像素、红色像素与绿色像素,每个像素通过对应的蓝色发光元件、红色发光元件与绿色发光元件发光,其中,每个像素的面积可以根据发光元件的发光材料自身的发光效率或者材料寿命来设置,例如材料的发光效率或材料寿命较高,则子像素的面积可以较小,材料的发光效率或材料寿命较低,则子像素的面积可以较大。
由于红色发光材料与绿色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以及材料寿命高于蓝色发光材料,所以蓝色发光元件的投影面积会大于红色发光元件与绿色发光元件发光,故修复驱动电路20通常会与蓝色发光元件在h3方向上产生交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0以及图31所示,图31将像素驱动电路31以及修复驱动电路20简化示出,电路具体结构可参考图2;图30,仅示意支撑柱结构60及其靠近衬底100一侧的部分膜层,在支撑柱结构60远离衬底100一侧还设置有阴极金属层322和封装层107,具体可参考图28,图30中不再示出。显示面板还包括支撑柱结构60;沿垂直于衬底100所在平面的方向h3上,支撑柱结构60与修复驱动电路20至少部分交叠。
如图30所示,支撑柱结构60位于像第六绝缘层106远离衬底100的一侧,且位于发光元件32之间的非发光区域,可防止在在掩模工艺期间出现刮擦。可以理解的是,当压力施加到显示装置时,支撑柱结构60可以保护发光材料层321。支撑柱结构60包括有机绝缘材料,诸如聚酰亚胺。支撑柱结构60可与第六绝缘层106包括不同的材料,也可与第六绝缘层106包括相同的材料。当支撑柱结构60和第六绝缘层106包括相同材料时,第六绝缘层106和支撑柱结构60可以在使用半色调掩模的掩模工艺中一起形成。由于修复驱动电路20位于驱动电路层,且其没有直接对应设置的发光元件,因此,可在修复驱动电路20的上方设置支撑住结构60,如图31所示,从而增加支撑住结构60的设置数量或者面积,提升支撑效果,提高显示面板的制作良率和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2所示(图32将像素驱动电路31以及修复驱动电路20简化示出,电路具体结构可参考图2),支撑柱结构60包括第一支撑柱61和第二支撑柱62,沿垂直于衬底100所在平面的方向h3上,第一支撑柱61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二支撑柱62的投影面积。具体地,第一支撑柱61的投影面积为A1,第二支撑柱62的投影面积为A2,A1>n*A2,n为正数。沿垂直于衬底100所在平面的方向h3上,第一支撑柱62与修复驱动电路20交叠。
具体地,支撑柱结构60位于显示面板中发光元件之间的空隙处,并且显示面板中通常会设置不同尺寸的支撑柱结构60。修复驱动电路20设置在显示区时,其上方有较大的空间可以设置支撑柱结构60,因此,可以将面积较大的第一支撑柱61设置为与修复驱动电路20至少部分设置,也即是说,投影面积较大的支撑柱结构61下方的驱动电路层更便于设置修复驱动电路20。从而提升支撑效果,提高显示面板的制作良率和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垂直于衬底100所在平面的方向h3上,像素驱动电路31与修复驱动电路20的投影面积相同。
具体地,当修复驱动电路20与像素驱动电路31的电路结构相同,即可用于驱动发光元件32发光,此时像素驱动电路31与修复驱动电路20的投影面积相同,便于电路在驱动电路层中的布局,并且便于显示面板的生产制造。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像素修复方法,适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如图33所示,该方法包括:
Step101、确定缺陷像素。
具体地,可以先确定发光异常的发光元件,进而将该发光元件对应的像素确定为上述缺陷像素。
Step102、断开缺陷像素的发光元件与像素驱动电路的电连接。
具体地,如图14所示,当显示面板中存在一像素驱动电路31-1出现故障,导致该像素驱动电路31-1对应的发光元件32-1无法正常发光,此时就需要利用与该像素驱动电路31-1对应的修复连接线14-1以及修复驱动电路20-1驱动发光元件32-1发光。具体地,如图14所示,当像素驱动电路31-1出现故障,需要先切断发光元件32-1与像素驱动电路31-1的电连接。具体地,如图34所示,需要切断发光元件32与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电连接,可以保留发光元件32与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电连接,进而简化像素修复时的工艺流程。断开显示面板中两个部件的电连接可以通过激光熔断实施。
Step103、将缺陷像素的发光元件与对应设置的修复连接线电连接。
具体地,如图2所示,S103具体包括将修复连接线14与第一转接结构X1交叠处熔接,由于第一转接结构X1与发光元件32的阳极RE电连接,故修复连接线14能够通过第一转接结构X1与发光元件32的阳极RE电连接。使显示面板中两个部件相互电连接可以通过激光熔接实施。
一种更为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Step104、将缺陷像素的发光元件与对应设置修复驱动电路与对应的修复连接线电连接。
如图2以及图14所示,当修复驱动电路20-1参与像素修复时,除了需要将发光元件32-1与修复连接线14电连接,还需要将修复驱动电路20-1与修复连接线14电连接,即,还需要将第二转接结构X2以及第三转接结构X3与修复连接线14交叠处熔接(在第二转接结构X2已经与修复连接线14电连接的实施例中,仅需再将第三转接结构X3与修复连接线14交叠处熔接)。
修复驱动电路20参与像素修复之前,其与像素驱动电路31的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结合图2与图3,修复连接线14与第一转接结构X1交叠处形成第二寄生电容Q2,修复连接线14与第三转接结构X3交叠处形成第一寄生电容Q1。修复驱动电路20参与像素修复时的电路原理图如图34所示,第一寄生电容Q1以及第二寄生电容Q2对应的位置熔接成导线。
并且,由于修复控制晶体管T8用于在修复驱动电路20不参与像素修复时,在除发光阶段以外的阶段,避免横向复位电压线vref-1提供的参考电压反复写入修复连接线14上的寄生电容中,即,修复控制晶体管T8可以不参与像素修复。第一寄生电容Q1熔接成导线后,可以将修复控制晶体管T8短路,使其不参与像素修复。
上述实施例的方法用于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相应的显示面板,并且具有相应的显示面板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与上述显示面板实施例相对应的,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电视机、智能手表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设备。如图35所示,图3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DP。当该显示面板应用在汽车、船只或飞机等交通工具中,作为运载显示屏使用时,其可以为独立于交通工具中的固有结构,也可以与交通工具中的其他结构部件集成设置的局部结构,例如,该显示面板可与前挡风玻璃集成设置,也可与仪表盘周边的台面集成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均不作限定。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屏等中尺寸显示装置。现有技术中,修复连接线会从显示面板的一侧非显示区延伸至另一侧非显示区,从而导致修复连接线上引入较大的寄生电容,当需要对与该修复连接线连接的发光元件进行复位时,由于中尺寸产品的显示面板的宽度较大,进而导致修复连接线上的寄生电容较大,即修复连接线上的电荷量多,且复位时间有限,会导致复位电压线上复位电压信号写入不充分,从而导致对应的发光元件的阳极无法充分写入复位电压信号,进而使得发光阶段发光元件的阳极的工作电压的写入不充分,造成显示异常。
本公开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使一个像素驱动电路行对应设置至少两条修复连接线,避免修复连接线贯穿显示面板,缩短每条修复连接线的长度,进而减少与每条修复连接线交叠的像素驱动电路数量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信号线的数量,减小修复连接线上的寄生电容,使得在发光前对发光元件的阳极进行复位时,可以使复位电压线上的复位电压信号充分写入,以及使发光元件的阳极充分写入对应的复位电压信号和后续发光阶段工作电压的充分写入,从而使修复驱动电路驱动的发光元件正常发光。
上述实施例的装置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相应的显示面板,并且具有相应的显示面板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上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上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3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和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像素驱动电路行和多个发光元件,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行包括多个像素驱动电路,一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与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电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修复驱动电路和修复连接线,所述修复连接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修复驱动电路与所述修复连接线至少部分交叠;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行对应设置至少两条所述修复连接线,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行至少与两条所述修复连接线至少部分交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与同一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行对应设置的该至少两条所述修复连接线的长度之和小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行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所述修复驱动电路,所述修复驱动电路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显示区的两侧;
沿所述第一方向,一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行对应设置两条所述修复连接线,且包括X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其中,n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对应设置一条所述修复连接线,m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对应设置另一条所述修复连接线,n、m、X均为正整数,n+m=X。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n-m|≤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还包括虚拟像素驱动电路;
所述虚拟像素驱动电路位于所述修复驱动电路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驱动电路位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行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行包括至少两个所述修复驱动电路;
沿所述第一方向,同一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行中,与同一条所述修复连接线对应的P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a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位于所述修复驱动电路的一侧,b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位于所述修复驱动电路的另一侧,P=a+b,P、a、b均为正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a-b|≤1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两条所述修复连接线对应设置数量相同的所述像素驱动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间连接线,所述行间连接线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一所述行间连接线与至少两条所述修复连接线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一条所述行间连接线与一条第一修复连接线以及至少一条第二修复连接线电连接,且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修复连接线与所述修复驱动电路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二修复连接线对应设置的g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所述第一修复连接线对应设置k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g<k,g、k均为正整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行间连接线与所述修复驱动电路至少部分交叠。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与同一条所述修复连接线对应的K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中,c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位于所述修复连接线与所述行间连接线的交叠处的一侧,d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位于所述修复连接线与所述行间连接线的交叠处的另一侧,K=c+d,|c-d|≤10,K、c、d均为正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
一所述行间连接线与Y条所述修复连接线电连接,且与一个所述修复驱动电路至少部分交叠,在所述第二方向上,e条所述修复连接线位于所述修复驱动电路的所述驱动晶体管的一侧,f条所述修复连接线位于所述修复驱动电路的所述驱动晶体管的另一侧,Y=e+f,|e-f|≤5,Y、e、f均为正整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路层,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以及所述修复驱动电路,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一个所述修复驱动电路与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元件至少部分交叠。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与一个所述修复驱动电路至少部分交叠的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元件包括蓝色发光元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阳极金属层,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位于所述阳极金属层;所述驱动电路层还包括电容金属层和第一转接结构,至少部分所述修复连接线位于所述电容金属层中,所述第一转接结构位于所述电容金属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转接结构与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电连接;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修复连接线与所述第一转接结构至少部分交叠。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间连接线,所述行间连接线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一所述行间连接线与至少两条所述修复连接线电连接;
所述驱动电路层还包括布线金属层,所述布线金属层位于所述电容金属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至少部分所述修复连接线位于所述电容金属层中,至少部分所述行间连接线位于所述布线金属层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条数据线,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与所述修复驱动电路分别与不同的所述数据线电连接;
所述驱动电路层还包括至少一层布线金属层,所述数据线位于同一所述布线金属层中。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柱;
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支撑柱结构与所述修复驱动电路至少部分交叠。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投影面积;
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修复驱动电路至少部分交叠。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与所述修复驱动电路的投影面积相同。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光控制线、电源电压线、第一扫描线、第二扫描线、第三扫描线、修复数据线、第一复位电压线、第二复位电压线;
所述修复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数据写入晶体管、第一复位晶体管、第二复位晶体管、阈值补偿晶体管、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以及第一存储电容,其中:
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电源电压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的栅极与所述发光控制线电连接;
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复位电压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扫描线电连接;
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扫描线电连接;
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修复数据线电连接,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扫描线电连接;
所述第一存储电容的第一极板与所述电源电压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存储电容的第二极板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发光控制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位于有源层,且与第二转接结构电连接,所述第二转接结构位于所述有源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转接结构与所述修复连接线至少部分交叠;
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复位电压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位于所述有源层,且与第三转接结构电连接,所述第三转接结构位于所述有源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三转接结构与所述修复连接线至少部分交叠。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电压线与所述第二复位电压线电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复位电压线复用为所述第二复位电压线。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接结构与所述修复连接线电连接。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存储电容,所述第二存储电容的第一极板与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二存储电容的第二极板与所述电源电压线电电连接。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驱动电路还包括修复控制晶体管,所述修复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修复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修复连接线电连接,所述修复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发光控制线电连接。
29.一种显示面板的像素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28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缺陷像素;
断开所述缺陷像素的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电连接;
将所述缺陷像素的所述发光元件与对应设置的所述修复连接线电连接。
3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28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311868102.0A 2023-12-29 2023-12-29 显示面板及其像素修复方法、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79758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68102.0A CN117975882A (zh) 2023-12-29 2023-12-29 显示面板及其像素修复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68102.0A CN117975882A (zh) 2023-12-29 2023-12-29 显示面板及其像素修复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75882A true CN117975882A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60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68102.0A Pending CN117975882A (zh) 2023-12-29 2023-12-29 显示面板及其像素修复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7588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5475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265458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610684B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9449547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US20190221160A1 (en) Display device
US11444143B2 (en) AMOLED display panel and corresponding display device
US8164267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matrix substrat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994709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178912B1 (ko) 유기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US20090262046A1 (en) High aperture ratio pixel layout for display device
CN113078174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00188391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0085646A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037715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540200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US20230419905A1 (en) Pixel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1342386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each having a data line connecting sub-pixels of different colors
CN110571238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包括其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US20220246711A1 (en)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repair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7975882A (zh) 显示面板及其像素修复方法、显示装置
CN11514808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22641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7975883A (zh) 显示面板及其像素修复方法、显示装置
CN111952347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修复方法、显示面板
CN107180610B (zh) 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