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67182A - 梯子 - Google Patents

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67182A
CN117967182A CN202410153634.4A CN202410153634A CN117967182A CN 117967182 A CN117967182 A CN 117967182A CN 202410153634 A CN202410153634 A CN 202410153634A CN 117967182 A CN117967182 A CN 1179671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rail
ladder
rail
state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536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杰里米·巴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phy Ladd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phy Ladd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6/219,83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20220154530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phy Ladd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phy Ladd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967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671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1/00Ladders in general
    • E06C1/02Ladders in general with rigid longitudinal member or members
    • E06C1/14Ladders capable of standing by themselves
    • E06C1/16Ladders capable of standing by themselves with hinged struts which rest on the ground
    • E06C1/18Ladders capable of standing by themselves with hinged struts which rest on the ground with supporting struts formed as ladd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1/00Ladders in general
    • E06C1/02Ladders in general with rigid longitudinal member or members
    • E06C1/38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ladders, e.g. ladders with more or less than two longitudinal members, ladders with movable rungs or other treads, longitudinally-foldable ladders
    • E06C1/383Foldable ladders in which the longitudinal members are brought together on fold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1/00Ladders in general
    • E06C1/02Ladders in general with rigid longitudinal member or members
    • E06C1/38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ladders, e.g. ladders with more or less than two longitudinal members, ladders with movable rungs or other treads, longitudinally-foldable ladders
    • E06C1/387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ladders, e.g. ladders with more or less than two longitudinal members, ladders with movable rungs or other treads, longitudinally-foldable ladders having tip-up step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可折叠和可收缩的梯子。梯子包括第一侧栏杆和第二侧栏杆,它们通过在第一和第二侧栏杆之间延伸的多个横档而彼此间隔开。横档可枢转地联接到第一和第二侧栏杆。梯子可在多种配置之间折叠,梯子是栏杆至栏杆可折叠的。

Description

梯子
本申请是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19800836071;发明名称:梯子)的分案申请。
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以下优先权:(1)2019年6月2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865,185;(2)2018年12月13日提交的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16/219,834,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直梯和阶梯具有左右侧栏杆和多个刚性连接在侧栏杆之间的横档。由于横档和栏杆之间的大的开放空间,这种传统的梯子占据了大量的空间。对于没有大卡车的人来说,将这种传统梯子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是非常困难的,包括将这种梯子从可以购买的实体店运回家。此外,由于狭窄的楼梯或其他阻碍进入的障碍物,传统的梯子即使不是不可能也很难进入较旧的房屋和建筑物。因此,需要一种可以折叠和收缩减小其尺寸以用于存储和运输而不影响梯子的稳定性和可用性的梯子。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可以是一种梯子,包括:第一梯段,包括:沿第一轴线延伸的第一侧栏杆;沿第二轴线延伸的第二侧栏杆;多个第一横档具有可枢转地联接到第一侧栏杆的第一端和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侧栏杆的第二端;第一侧栏杆上的第一把手;第二侧栏杆上的第二把手;通过相对于第一侧栏杆折叠第二侧栏杆以引起围绕多个第一横档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枢转,第一梯段可在以下状态之间改变:(1)梯承载状态,其中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在轴向上相互错开;(2)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其中第一侧栏杆和第二侧栏杆彼此相邻并且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在轴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彼此对齐。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可以是一种梯子,包括:第一梯段,其包括:沿第一轴线延伸的第一侧栏杆;沿第二轴线延伸的第二侧栏杆;多个第一横档具有可枢转地联接到第一侧栏杆的第一端和可枢转地联接到第二侧栏杆的第二端;锁定组件可在以下状态之间切换:(1)锁定状态,其中第一梯段被锁定在梯承载状态;(2)解锁状态,其中第二侧栏杆可相对于第一侧栏杆折叠以使得第一梯段在梯承载状态和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之间变化;用户操作的致动器位于第二侧栏杆上并且可操作地联接到锁定组件,以在从第二侧栏杆的底端朝第二侧栏杆的顶端移动的向上轴向方向上施加到用户操作的致动器的力时,将锁定组件从锁定状态改变为解锁状态;并且其中,在锁定组件呈现解锁状态时,在向上轴向方向上继续向用户操作的致动器施加力导致围绕多个第一横档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枢转,从而导致第二侧栏杆提升并且向第一侧栏杆折叠,由此将第一梯段从梯承载状态改变为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
在又一方面,本发明可以是一种梯子,包括:第一梯段,其包括:沿第一轴线延伸的第一侧栏杆;沿第二轴线延伸的第二侧栏杆;多个第一横档具有可枢转地联接到第一侧栏杆的第一端和可枢转地联接到第二侧栏杆的第二端;锁定组件可在以下状态之间切换:(1)锁定状态,其中第一梯段被锁定在梯承载状态;(2)解锁状态,其中第二侧栏杆可相对于第一侧栏杆折叠以使得第一梯段在梯承载状态和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之间变化;用户操作的致动器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改变,用户操作的致动器可操作地连接到锁定构件以在从第一状态改变到第二状态时将锁定组件从锁定状态改变到解锁状态;第一弹性元件将用户操作的致动器偏压到第一状态;第二弹性元件将锁定组件偏压到锁定状态。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可以是一种梯子,包括:第一梯段,其包括:沿第一轴线延伸的第一侧栏杆;沿第二轴线延伸的第二侧栏杆;多个第一横档,其具有可枢转地联接到第一侧栏杆的第一端和可枢转地联接到第二侧栏杆的第二端;第一锁定组件可在以下状态之间改变:(1)锁定状态,其中第一梯段被锁定在梯承载状态;(2)解锁状态,其中第二侧栏杆可相对于第一侧栏杆折叠以使得第一梯段在梯承载状态和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之间改变;第一用户操作致动器位于第二侧栏杆上并且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锁定组件以将锁定组件从锁定状态改变为解锁状态;第二梯段包括:沿第三轴线延伸的第三侧栏杆;沿第四轴线延伸的第四侧栏杆;多个第二横向构件在第三侧栏杆和第四侧栏杆之间延伸并联接至第三侧栏杆和第四侧栏杆;第二锁定组件可在以下状态之间改变:(1)锁定状态,其中第二梯段被锁定在第二梯子状态;(2)解锁状态,其中第四侧栏杆可相对于第三侧栏杆折叠以使得第二梯段在梯子状态和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之间改变;第二用户操作的致动器位于第二侧栏杆上并且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二锁定组件以将第二锁定组件从锁定状态改变为解锁状态;一对铰链可枢转地将第一梯段和第二梯段彼此联接,当第一梯段和第二梯段均处于承载状态时,这对铰链可在多个可选角度配置之间调节并锁定,该可选角度配置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i)直梯配置,其中第三侧栏杆的第三轴线与第一侧栏杆的第一轴线基本同轴,第四侧栏杆的第四轴线与第二侧栏杆的第二轴线基本同轴;(ii)阶梯配置,其中第一侧栏杆的第一轴线与第三侧栏杆的第三轴线之间形成第一锐角,第二侧栏杆的第二轴线与第四侧栏杆的第四轴线之间形成第二锐角;折叠配置,其中第一侧栏杆和第三侧栏杆彼此相邻地延伸,并且第二侧栏杆和第四侧栏杆彼此相邻地延伸,使得第一用户操作的致动器和第二用户操作的致动器在轴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彼此对齐。
在更进一步的方面,本发明可以是一种梯子,包括:第一梯段,其包括:第一侧栏杆和第二侧栏杆;多个非锁定第一横档具有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侧栏杆的第一端和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侧栏杆的第二端;至少一个锁定横档具有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侧栏杆的第一端和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侧栏杆的第二端,该至少一个锁定横档包括轨道;锁定组件包括:锁定杆,其可滑动地联接到轨道内的锁定横档;锁定构件可枢转地联接至锁定横档和第二侧栏杆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用户操作的致动器,其可操作地联接到锁定构件以使得锁定组件在以下状态之间改变:(1)锁定状态,其中锁定杆被锁定构件接合,从而防止锁定杆在锁定横档的轨道内滑动;(2)解锁状态,其中锁定杆脱离锁定构件,使得锁定杆可在锁定横档的轨道内自由滑动;其中,当锁定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一梯段保持在梯承载状态,其中第一侧栏杆和第二侧栏杆彼此间隔开第一距离;并且其中当锁定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一梯段可以从梯承载状态改变为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其中第一侧栏杆和第二侧栏杆彼此间隔第二距离,该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
在又一方面,本发明可以是一种梯子,包括:第一梯段,其包括:沿第一轴线延伸的第一侧栏杆;沿第二轴线延伸的第二侧栏杆;多个第一横档具有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侧栏杆的第一端和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侧栏杆的第二端;锁定组件可在以下状态之间切换:(1)锁定状态,其中第一梯段被锁定在梯承载状态;(2)解锁状态,其中第二侧栏杆可相对于第一侧栏杆折叠以使得第一梯段在梯承载状态和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之间改变;用户操作的致动器可操作地连接到锁定组件以将锁定组件从锁定状态改变为解锁状态;以及锁定组件包括指示锁定组件是否处于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的标记。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可以是一种可收缩的梯子,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左侧细长纵梁,铰接地固定在可收缩的梯子的中点处;两个或多个右侧细长纵梁铰接固定在可收缩的梯子的中点处;具有左终端和右终端的多个横档,横档在每个终端处铰接地固定到纵梁;其中,当梯子在铰接中点折叠时,梯子可操作以在纵向轴线上收缩;其中,当左侧纵梁相对于右侧纵梁纵向移动时,梯子可操作以在横向轴线上收缩。
在更进一步的方面,本发明可以是一种梯子,包括:第一梯段,其包括:沿第一轴线延伸的第一侧栏杆;沿第二轴线延伸的第二侧栏杆;多个第一横档,其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至第一侧栏杆,其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至第二侧栏杆;第一锁定组件可在以下状态之间改变:(1)锁定状态,其中第一梯段被锁定在梯承载状态;(2)解锁状态,其中第二侧栏杆可相对于第一侧栏杆折叠以使得第一梯段在梯承载状态和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之间改变;第一用户操作的致动器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锁定组件以将锁定组件从锁定状态改变为解锁状态;第二梯段包括:沿第三轴线延伸的第三侧栏杆;沿第四轴线延伸的第四侧栏杆;多个第二横档在第三侧栏杆和第四侧栏杆之间延伸并连接至第三侧栏杆和第四侧栏杆,通过将第四侧栏杆向第三侧栏杆折叠以引起围绕多个第二横档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枢转,第二梯段可在以下状态之间改变:(1)梯承载状态;(2)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其中第三侧栏杆和第四侧栏杆彼此相邻;一对铰链可枢转地将第一梯段和第二梯段彼此联接,当第一梯段和第二梯段均处于承载状态时,这对铰链可在多个可选择的角度配置之间调节并锁定,可选择的角度配置包括:直梯配置,其中第三侧栏杆的第三轴线与第一侧栏杆的第一轴线基本同轴,第四侧栏杆的第四轴线与第二侧栏杆的第二轴线基本同轴;阶梯配置,其中第一侧栏杆的第一轴线与第三侧栏杆的第三轴线之间形成第一锐角,第二侧栏杆的第二轴线与第四侧栏杆的第四轴线之间形成第二锐角;折叠配置,其中第一侧栏杆和第三侧栏杆彼此相邻地延伸,第二侧栏杆和第四侧栏杆彼此相邻地延伸。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可以是一种梯子,包括:第一梯段,其包括:沿第一轴线延伸的第一侧栏杆;沿第二轴线延伸的第二侧栏杆;多个第一横档具有通过枢转连接组件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侧栏杆和第二侧栏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该枢转连接组件嵌套在第一侧栏杆和第二侧栏杆的前壁和后壁之间;每个枢转连接组件包括:端盖部件,其包括:横档接收管,该横档接收管具有限定有接收腔的内表面的侧壁,其中第一横档中的一个横档的第一端或第二端定位在接收腔中,接收腔沿横档轴线延伸;第一间隔管和第二间隔管从横档接收管的外表面的相对侧延伸,第一间隔管和第二间隔管中均沿着第一横档中的一个横档的第一端或第二端的枢转轴线延伸;以及沿该枢转轴线延伸的枢转销,并且枢转销具有联接到第一侧栏杆的第一端和联接到第二侧栏杆的第二端,枢转销延伸穿过第一间隔管和第二间隔管以及位于接收腔内的第一横档的端部。
从下文提供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其他应用领域将变得显而易见。应当理解,详细描述和具体实施例旨在表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铰接横档的可完全收缩的梯子的侧面立体图。
图1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铰接横档的可完全收缩的梯子的前侧立体图;
图1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铰接横档的可完全收缩的梯子的前侧立体图。
图1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铰接横档的可完全收缩的梯子的前侧立体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铰接横档的可完全收缩的梯子的前侧立体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铰接横档的可完全收缩的梯子的前侧立体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铰接横档的可完全收缩的梯子的后部分解立体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铰接横档的可完全收缩的梯子的侧面立体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铰接横档的可完全收缩的梯子和承载管的侧面立体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铰接横档的可完全收缩的梯子的前侧立体图。
图8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可折叠梯子的互锁铰链的侧面立体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梯子的立体图,其中梯子处于展开且未收缩的配置。
图10是图9的展开和收缩配置的梯子的立体图;
图11是图9的阶梯配置的梯子的立体图;
图12是图9的折叠和未收缩配置的梯子的立体图;
图13是图9的折叠和收缩配置的梯子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的梯子的侧视图;
图15是沿图14的线VII-VII截取的剖视图;
图16是沿图15的线VIII-V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17是图15的区域IX的特写视图,示出了处于第一状态的致动器;
图18是图17的特写视图,示出了处于第二状态的致动器;
图19是图15的区域X的特写视图,示出了处于锁定状态的锁定构件;
图20是图18的特写视图,示出了处于解锁状态的锁定构件;
图21-23是图20的特写视图,顺序地示出了从图12的未收缩配置改变到图13的收缩配置的过程;
图24是图9的折叠和非收缩的梯子的另一个立体图;
图25是图24的区域XVII的特写视图,锁定构件处于锁定状态;
图26是图24的区域XVII的特写视图,锁定构件处于解锁状态;
图27是根据本发明的替代实施例的阶梯配置中的梯子的立体图;
图28是当梯子开始从栏杆至栏杆的收缩状态改变到梯承载状态时,锁定组件的特写视图;
图29是当锁定杆的锁定部件接触锁定构件的凸轮表面以在锁定构件上施加开启力从而导致锁定构件枢转时,锁定组件的特写图。
图30是锁定组件越过凸轮表面且锁定构件被偏压回到锁定状态之后,锁定组件的特写图;和
图31是沿图12的XXXI-XXXI视图截取的剖视图,示出了横档的端部如何可枢转地联接到第一侧栏杆和第二侧栏杆的细节。
具体实施方式
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决不旨在限制本发明、其应用或用途。
根据本发明原理的说明性实施例的描述旨在结合附图阅读,这些附图被认为是整个书面描述的一部分。在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对方向或取向的任何提及仅是为了描述方便,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对术语,例如“下”、“上”、“水平”、“垂直”、“之上”、“之下”、“向上”、“向下”、“顶”和“底”及其派生词(例如、“水平地”、“向下地”、“向上地”等)应被解释为是指当时所描述的或所讨论的图中所示的方向。这些相对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除非明确指出,否则不要求以特定方向构造或操作设备。诸如“附接”、“固定”、“连接”、“联接”、“互连”等术语指的是一种关系,其中结构通过中间结构直接或间接地相互固定或附接,以及两者兼而有之可移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另有明确说明。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和益处通过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来说明。因此,本发明不应该被明确地限制于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该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可以单独存在或以其他特征组合存在的一些可能的非限制性特征组合;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图1A-1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铰接横档1104的可完全收缩的梯子的前侧立体图。
多个横档构件1104a-b铰接地固定到两个或更多个细长纵梁1102a-b。每个横档1104包括两个终端1122a-b,每个终端1122铰接地固定到纵梁1102。
每个横档构件1104包括细长轴、管、梁、杆、或具有第一终端1122a和第二终端1122b的挤压聚合物或铝台阶或横档部分。
纵梁1102还可以设有孔1142,其用作手提梯子1100的把手。
梯子1100在固定在相邻纵梁1102之间的铰链1800处折叠。铰链1800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并在下面结合图8进一步描述。
图1A示出了在两个轴线上处于完全收缩配置的梯子1100,而图1B示出了梯子1100在单个轴线上是半收缩配置。当梯子1100处于完全收缩或半收缩配置时,梯子1100可操作以通过在梯子1100的相对侧上沿着纵梁1102的纵向轴线、沿着横档1104的一侧移动纵梁1102而在其横向轴线上折叠。梯子1100可操作以在半收缩或完全伸展位置在纵向和横向轴线上收缩。
图1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铰接横档的可完全收缩的梯子1140的前侧立体图。
以打开的半收缩位置示出,梯子1140也可以在铰链1800处折叠打开,以配置为图1D中描绘的完全伸展的位置。
梯子1140设有闩锁机构1144。闩锁机构1144可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简单铰链或更复杂的铰链1800,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
图1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铰接横档的可完全收缩的梯子的前侧立体图。
在其所示的完全伸展位置,梯子1160可操作以通过在垂直相对方向上移动纵梁1102而在其宽度方向或横向轴线上收缩。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铰接横档的可完全收缩的梯子1200的前侧立体图。
横档1104可以形成有在其上模制或以其他方式形成的脊部,以增加定位在横档1104上的用户的轨道和稳定性。这些脊部1702用于在踏板上提供相对防滑的表面。可以替代地提供其他防滑表面,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铰接横档的可完全收缩的梯子1300的前侧立体图。
横档1104可操作以围绕与纵梁1102的附接点枢转。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铰接横档的可完全收缩的梯子1400的后部分解立体图。
在各种实施例中,梯子1400包括位于每个横档1104下方的斜撑杆1402。如图所示,斜撑杆1402在第一终端1404处铰接地固定到纵梁1102。在第二终端1406处,斜撑杆1402固定到横档1104和/或第二终端1406在其中行进的滑轮或轨道之一。第二终端1406可以固定到安装支架1408,该安装支架在诸如所示滑轮1410的行进机构内行进。
斜撑杆1402适于限制斜撑杆1402所连接的横档1104的运动超过90度。在所示实施例中,当横档1104从前方视角垂直于纵梁1102取向时,横档1104被限制绕其左终端沿顺时针方向轴向旋转。
梯子1400可以包括多个聚合物支脚1412。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铰接横档的可完全收缩的梯子1500的侧面立体图。梯子1500以半收缩配置示出。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铰接横档的可完全收缩的梯子和承载管1600的侧面立体图。
完全收缩的梯子1100可以插入管1602中,这允许梯子1100在运输过程中无需展开而被携带。管1602可以是圆筒形的并且由聚合物或金属合金形成。
如果需要,用户可以一个接一个地堆叠多个完全收缩的梯子1100。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铰接横档的可完全收缩的梯子1700的前立体图。
在各种实施例中,横档1104被铰接地固定以与纵梁1102的垂直取向枢转小于90度,每个横档1104在一个终端处在垂直(或纵向)轴线上向前枢转,在相对的垂直端处在垂直轴线上向后枢转。
图8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可折叠梯子的互锁铰链1800的侧面立体图。
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用于折叠梯的铰链1800包括与主盘一体成型的第一接头构件、与副盘一体成型的第二接头构件、具有按钮的锁定装置、连接销、螺旋弹簧、矩形锁定块和用于控制锁定或解锁锁定装置的压力锁定控制装置。第一和第二接头构件通过使它们能够旋转的中心轴的公共轴线结合在一起。第二接头构件的副盘插入在第一接头构件的一对平行间隔的主盘之间。第一接头构件的主盘具有用于插入锁定装置的狭槽开口。第一凸弧形挡块设置于主盘的内表面。第二凸弧形挡块形成于第二接头构件的副盘的后表面,与主盘的第一凸弧形挡块相配合。围绕副盘的外围形成多个棘爪。在主盘的狭槽开口一侧处安装有压力锁定控制装置,用于弹性地启动该装置。
如图所示,铰链1800可以集成到梯子1100中,位于两个纵梁1102之间。在各种配置中,铰链1800定位在梯子1100上的两个相同长度的纵梁之间的中间点处。
参照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梯子100。梯子100通常包括第一梯段300和第二梯段400。包括第一锁定铰链115和第二锁定铰链125的一对锁定铰链将第一和第二梯段300、400可枢转地相互联接。如下文将更详细地讨论的,当第一和第二梯段300、400均处于承载状态时,这对铰链115、125可在多个可选择的角度配置之间调节并锁定。可选择的角度配置包括直梯配置(如图9所示)、阶梯配置(如图11所示)和折叠配置(如图12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梯子100可以被设计成使得可选择的角度配置仅包括阶梯配置(如图11所示)和折叠配置(如图12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梯子100可以仅包括第一梯段300,其中省略了第二梯段400和一对铰链115、125。
第一梯段300通常包括沿第一轴线A-A从底端111延伸至顶端112的第一侧栏杆110和沿第二轴线B-B从底端121延伸至第二端122的第二侧栏杆120。第一侧栏杆110包括内表面116和外表面117,第二侧栏杆120包括内表面126(图15)和外表面127。
第一梯段300还包括在第一和第二侧栏杆110、120之间延伸的多个第一横档(其包括第一非锁定横档130和第一锁定横档140)。多个第一非锁定横档130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端131和第二端132(如图15所示),第一端131沿着或邻近第一侧栏杆110的内表面116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侧栏杆110,第二端132沿着或邻近第二侧栏杆120的内表面126可枢转地联接到第二侧栏杆120。第一非锁定横档130的第一端131包括孔,连接到第一侧栏杆110的前侧壁102和后侧壁103的销/杆穿过该孔延伸以允许第一非锁定横档130相对于第一侧栏杆110枢转。类似地,第一非锁定横档130的第二端132包括孔,连接到第二侧栏杆120的前侧壁105和后侧壁106(不可见)的销/杆穿过该孔延伸以允许第一非锁定横档130相对于第二侧栏杆120枢转。第一非锁定横档130都可相对于第一和第二侧栏杆110、120自由枢转,以便于使得第一梯段300在梯承载状态(如图9、11和12所示)和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如图10和13所示)之间变化,这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
更具体地,现在同时参考图12和31,第一非锁定横档130的第一和第二端131、132均通过枢转连接组件可枢转地联接到第一和第二侧栏杆110、120,枢转连接组件通常包括端盖部件750。虽然下文将关于第一非锁定横档130之一的第一端131可枢转地联接至第一侧栏杆110来描述可枢转连接,但应理解,第一非锁定横档130的第二端132以相同的方式可枢转地联接到第二侧栏杆120。此外,第二梯段400的第二横档430也以相同的方式可枢转地联接到第三和第四栏杆410、420。
如图31所示,端盖部件750嵌套在从内壁212延伸的第一和第二侧栏杆110、120的前壁102和后壁103的部分之间。端盖部件750包括横档接收管751,横档接收管751具有侧壁,内表面752限定接收腔753,第一非锁定横档130的第一端131定位在接收腔753中。接收腔753沿横档轴线R-R延伸。端盖部件750还包括从横档接收管751的外表面752的相对侧延伸的第一和第二间隔管755、756。第一和第二间隔管755、756均沿着枢转轴线P-P延伸,当第一梯段300在梯承载状态和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之间改变时,第一非锁定横档130的第一端131在枢转轴线P-P上枢转。
设置枢转销760,其沿着枢转轴线P-P延伸并且具有联接到第一侧栏杆110的前壁102的第一端和联接到第一侧栏杆110的后壁103的第二端。可以看出,枢转销760延伸穿过第一和第二间隔管755、756,穿过位于接收腔753中的第一非锁定横档130的第一端131,并穿过第一侧栏杆110的前壁102和后壁103中的孔。间隔管755、756的外径大于销760延伸穿过的第一侧栏杆110的前壁和后壁102、103中的孔。因此,间隔管755、756将第一非锁定横档130保持与第一侧栏杆110的前壁和后壁102、103适当间隔的关系。最后,横档接收管751具有防止第一非锁定横档130在端盖部件750内滑动的封闭端壁。
再参考图9,类似于第一梯段300,第二梯段400通常包括沿第三轴线F-F从底端411延伸至顶端412的第三侧栏杆410和沿着第四轴线G-G从底端421延伸到顶端422的第四侧栏杆420。如图9所示,其中梯子100处于直梯配置中,第三侧栏杆410的第三轴线F-F与第一侧栏杆110的第一轴线A-A基本同轴,第四侧栏杆420的第四轴线G-G与第二侧栏杆120的第二轴线B-B基本同轴。当在阶梯配置中时,如图11所示,第一侧栏杆110的第一轴线A-A与第三侧栏杆410的第三轴线F-F之间形成第一锐角Q1,第二侧栏杆120的第二轴线B-B与第四侧栏杆420的第四轴线G-G之间形成第二锐角Q2。当处于折叠配置时,如图12所示,第一和第三侧栏杆110、410彼此相邻地延伸并且第二和第四侧栏杆120、420彼此相邻地延伸。此外,在某些实施例中,当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和第三轴线A-A、F-F基本上彼此平行,第二和第四轴线B-B、G-G基本上彼此平行,如图12所示。
第三侧栏杆410包括内表面413和外表面414,第四侧栏杆420包括内表面(不可见)和外表面424。第二梯段400还包括多个横向构件,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为多个第二横档430,其为非锁定横档(如下所述,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图27A-B中所示的实施例,多个第二横档430可以包括锁定横档435。在不希望第二梯段是承载梯段的其他实施例中,横向构件可以采用可收缩和/或可枢转地联接到第三和第四侧栏杆410、420的支柱的形式。
多个第二横档430以与第一非锁定横档130联接到第一和第二侧栏杆110、120的相同方式可枢转地联接到第三和第四侧栏杆410、420。因此,虽然在图中没有详细标出,但多个第二横档430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沿着或邻近第三侧栏杆410的内表面413可枢转地联接到第三侧栏杆410,该第二端沿着或邻近第二侧栏杆420的内表面可枢转地联接到第四侧栏杆420。因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横档430都可相对于第三和第四侧栏杆410、420自由枢转以有助于第二梯段400在梯承载状态(如图9、11和12所示)和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如图10和13所示)之间改变,如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
如上所述,第一和第二锁定铰链115、125可在多个可选择的角度配置之间调节并且锁定。当旋转到可选择的角度配置之一(例如,直梯结构、阶梯结构和折叠结构)时,第一和第二锁定铰链115、125将由于弹性元件(例如螺旋弹簧)而自动呈现锁定状态,将第一和第二锁定铰链115、125偏压成机械互锁。第一和第二锁定铰链115、125将保持在锁定状态,直到用户向铰链致动器施加力,该力将克服弹性元件的偏压并释放机械互锁。一旦机械互锁被释放,第一和第二梯段300、400可以绕着横向于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轴线A-A、B-B、F-F和G-G的旋转轴线C-C相对于彼此旋转.因此,梯子100可以在可选择的角度配置之间改变并且锁定。
第一和第二锁定铰链115、125可以是上面关于图8所示和描述的铰链。此外,用于第一和第二锁定铰链115、125的合适铰链的示例在美国专利No.7,364,017、美国专利No.7,264,082、美国专利No.6,220,389、美国专利No.7,047,597、美国专利No.6,886,117和美国专利No.4,182,431中有所描述,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现在同时参见图9、15和31,第一侧栏杆110包括第一封闭通道101和第一开放通道201。第一侧栏杆110包括具有外表面117的第一外壁211、具有内表面126的第一内壁212、第一前壁102和第一后壁103。第一封闭通道101包括由第一外壁211、第一内壁212、第一前壁102和第一后壁103形成的封闭横截面轮廓。第一开放通道201包括由第一内壁212、第一前壁102的向内延伸超过第一内壁212的部分和第一后壁103向内延伸超过第一内壁212的一部分形成的U形开放横截面轮廓。
类似地,第二侧栏杆120包括第二封闭通道104和第二开放通道202。第二侧栏杆120包括具有外表面127的第一外壁221、具有内表面126的第一内壁222、第二前壁105和第二后壁(不可见)。第二封闭通道104包括由第二外壁221、第二内壁222、第二前壁105和第二后壁形成的封闭横截面轮廓。第二开放通道202包括由第二内壁222、第二前壁105的向内延伸超过第二内壁222的一部分和第二后壁向内延伸超过第二内壁222的一部分形成的U形开放横截面轮廓。
从上面的讨论中可以理解,第一和第二侧栏杆110、120具有相同的构造和相同的横截面轮廓,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是相同挤出的栏杆的部分。此外,虽然本文没有详细讨论以避免冗余,但第三和第四侧栏杆410、410也具有与第一和第二侧栏杆110、120相同的构造和相同的横向横截面轮廓,并且因此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开放通道和封闭通道。
现在同时参考图12和13,当处于折叠配置时,第一和第二梯段300、400都可在梯承载状态(图12)和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图13)之间改变。通过相对于第一侧栏杆110折叠第二侧栏杆120以引起围绕多个第一非锁定横档130和第一锁定横档140的第一和第二端131、132枢转,第一梯段300从梯承载状态改变为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当第一梯段300处于梯承载状态时,第一和第二侧栏杆110、120基本上平行并且彼此间隔第一距离,多个第一非锁定横档130和第一锁定横档140基本上垂直于第一和第二侧栏杆110、120(以及第一和第二轴线A-A、B-B)。当第一梯段300处于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时,第一和第二侧栏杆110、120基本平行并且彼此间隔第二距离,多个第一非锁定横档130和第一锁定横档140相对于第一和第二侧栏杆110、120(以及第一和第二轴线A-A、B-B)倾斜。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
类似地,通过相对于第一侧栏杆410折叠第二侧栏杆420以引起绕多个第二横档430的第一端431和第二端431(不可见)枢转,第二梯段400也从梯承载状态改变为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当第二梯段400处于梯承载状态时,第三和第四侧栏杆410、420基本上彼此平行并且彼此间隔第一距离,多个第二横档430基本上垂直于第三和第四侧栏杆410、420(以及第三和第四轴线F-F、G-G)。当第二梯段400处于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时,第三和第四侧栏杆410、420彼此基本平行且彼此间隔第二距离,多个第二横档430相对于第三和第四侧栏杆410、420(以及第三和第四轴线F-F、G-G)倾斜。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
因为第一梯段300和第二梯段400通过一对铰链115、125联接在一起(并且具体地,第二侧栏杆120通过铰链125联接到第四侧栏杆420,第二和第四侧栏杆120、420作为一个单元移动。因此,第一和第二梯段300、400以一致的方式在它们的梯承载状态和它们的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之间同时改变。另外,在第一梯段300从梯承载状态到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的过渡期间,第一侧栏杆110、第二侧栏杆120和多个第一非锁定横档130和第一锁定横档140保持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类似地,在第二梯段400从梯承载状态过渡到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的过程中,第三侧栏杆410、第四侧栏杆420和多个第二横档430保持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
如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的,第一梯段100还包括用户操作的致动器160和锁定组件190。用户操作的致动器160可操作地联接到锁定组件190,以在沿向上轴向方向(从第二侧栏杆120的底端121朝向第二侧栏杆120的顶端122移动)向用户操作的致动器160施加致动力时将锁定组件190从锁定状态改变为解锁状态。当锁定组件190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一梯段300(以及第二梯段400)被锁定在其梯承载状态并且不能改变为其栏杆至栏杆收缩配置。当锁定组件190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二侧栏杆120可相对于第一侧栏杆110折叠以使得第一梯段300在其梯承载状态与其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之间改变(如第二梯段400)。
当第一和第二梯段300、400处于梯承载状态时(如图9、11和12所示),第一非锁定横档130、第一锁定横档140、第二横档430中的每一个都被配置为支撑梯子100的用户的重量。此外,第一非锁定横档130、第一锁定横档140、第二横档430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带纹理的上表面以在用户使用期间防滑。
同时参见图12-14,第一梯段300还包括第一侧栏杆110上的第一把手118和第二侧栏杆120上的第二把手119。第一和第二把手118、119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二侧栏杆110、120上,使得当第一梯段300处于梯承载状态时,第一和第二把手118、119彼此沿轴向偏移(如图12和14所示)。可以看出,第一把手118位于距第一侧栏杆110的底端111第一距离,第二把手119位于距第二侧栏杆120的底端121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
当第一梯段300变成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时,第一和第二把手118、119在轴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彼此对齐。最优选地,如图13所示,当第一梯段300改变为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时,第一和第二把手118、119在轴向方向上彼此完全对齐。使第一和第二把手118、119如上所述至少部分对齐,用户可以单手抓握和运输梯子100(当第一和第二梯段300、400都在栏杆至栏杆配置时)。
第一和第二侧栏杆110、120均包括分别具有内边缘241A、241B和外边缘242A、242B的前表面240A、240B。第一把手118定位在第一侧栏杆110的前表面240A的内边缘241A附近的第一侧栏杆的前表面上。第二把手119定位在第二侧栏杆120的前表面240B的内边缘241B附近的第二侧栏杆120的前表面240B上。这种设置的结果是,进一步促进了用户用单手搬运处于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的梯子100的能力。此外,第一和第二把手118、119的这种定位在第一和第二把手被抓握时将第一和第二梯段300、400保持在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把手118、119中的每一个包括带部件。在其他实施例中,把手118、119可以是柔性或刚性结构、突起、切口或其他抓握结构的形式。
同时参照图9和图15-16,第一梯段300还包括至少一个锁定横档140,其具有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侧栏杆110的第一端141和连接到第二侧栏杆120的第二端142(图1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端142可枢转地联接到第二侧栏杆120,尽管这在所有实施例中可能不是必需的。锁定横档140与第一和第二侧栏杆110、120的联接可以以上述第一非锁定横档130与第一和第二侧栏杆110、120的联接相同的方式实现(使用孔/销结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只有一个锁定横档140,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有实施例,并且梯子100可以根据需要在第一和/或第二梯段300、400上包括多于一个第一锁定横档14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锁定横档140是第一梯段300的最下面的横档,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有实施例并且第一锁定横档140可以位于沿着梯子100的其他位置。第一锁定横档140还被配置为当第一梯段300处于梯承载状态时支撑用户的重量。
第一锁定横档140具有与第一非锁定横档130不同的横截面形状。具体地,第一锁定横档140包括上表面143、下表面144和形成在下表面144中的轨道145,在下表面144中具有开口。轨道145本质上是形成在第一锁定横档140中的通道。轨道145被配置为可滑动地接收锁定杆150的一部分,使得当第一梯段300在梯承载状态和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之间改变时,锁定杆150可以相对于锁定横档140在轨道145内滑动。
现在同时参考图9和15,第一梯段300包括锁定组件190,该锁定组件通常包括锁定杆150、锁定构件170和弹性元件275(图19)。示例为扭力弹簧的弹性元件275可操作地联接到锁定构件170,如下文将关于锁定组件190的功能更详细地描述。用户操作的致动器160可操作地联接到锁定组件190以能够在致动力施加到用户操作的致动器160时,将锁定组件190从锁定状态(参见图19)改变为解锁状态(参见图2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致动器160通过连杆180可操作地联接到锁定组件19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杆180是刚性杆,但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柔性缆线、棒或联接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杆180位于第二侧栏杆120的第二封闭通道104内,使得连杆180不会暴露给用户,而是在梯子1100的正常使用和操作期间定位在内部且不可见。
现在参考图15和17-20,将描述使用致动器160将锁定组件190从锁定状态(其中第一梯段300锁定在梯承载状态)变化到解锁状态(其中第一梯段300可以从梯承载状态改变为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
从图17和19开始,第一梯段300处于梯承载状态(如图12所示)。当处于该状态时,锁定组件190处于锁定状态(如图19所示)并且致动器160处于第一状态(如图17所示)。致动器160包括滑动触发器161和呈螺旋弹簧162形式的弹性元件162。滑动触发器161嵌套在第二侧栏杆120的外表面127中的凹部165内。可以看出,滑动触发器161联接到连杆180并且滑动触发器161和连杆180都设置在第二封闭通道104内。
弹性元件162被布置成使得致动器160被偏压到第一状态。当致动器160处于第一状态时,锁定构件170也处于锁定状态,如下所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弹性元件162是压缩螺旋弹簧。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所有实施例,弹性元件162可以是由橡胶等形成的柔性构件,或者它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弹簧。
触发器161位于致动器160的壳体163内并且可以向上移动以致动,如图17中的箭头所示。用于致动的触发器161的移动距离可以相对较小,例如0.1至3英寸,或更具体地0.1至2英寸,或更具体地0.1至1英寸。
锁定构件170可枢转地安装到第二侧栏杆120。图示的锁定构件170(和锁定杆150)所处于的位置与处于第一状态的致动器160相对应。如上所述,连杆180在一端可操作地联接到锁定构件170,在另一端182处可操作地联接到致动器160的滑动触发器161。因此,如果连杆180由于致动器160从第一状态到第二状态的致动而沿箭头方向向上移动,则锁定构件170将围绕枢转轴线D-D枢转,如弧形箭头所示。
锁定构件170包括位于第二封闭通道104内的第一部分176和从第二内壁222突出的第二部分177。可以看出,锁定构件170延伸穿过第二侧栏杆120的第二内壁222中的开口175,使得第二部分177位于第二侧栏杆120的第二开放通道202内。连杆180联接到锁定构件170的第一部分175。锁定构件170的第二部分177包括呈插座形式的接合特征172,其接合锁定杆150的锁定部件155。由于接合特征172与锁定杆150的锁定部件155之间的接合,锁定杆150被锁定就位并且不能相对于锁定横档140滑动。如果锁定部件155没有被接合特征172接合,则锁定杆150将可相对于锁定横档140自由滑动。
弹性元件275是与锁定构件170和锁定横档140的边缘接合的扭力弹簧,将锁定构件170偏压到图19所示的锁定状态。锁定构件170包括细长的弧形狭槽171,并且连杆180的第二端181联接到狭槽171内的锁定构件170。
致动器160可操作地联接到连杆180,使得触发器161的向上轴向运动(远离第二侧栏杆120的底端121)也导致连杆180的向上轴向运动。
现在参考图18和20,致动器160被图示为移动到第二状态并且锁定构件170被图示为已经枢转到解锁状态。为了将致动器160从第一状态改变到第二状态,用户接合触发器161并且向上拉触发器161,从而在触发器161上产生沿轴向向上朝向第一和第二锁定铰链115、125的致动力(即,远离第二侧栏杆120的第一端121)。在这样做时,弹性元件162压缩,触发器161在壳体163内轴向向上移动。因为触发器161可操作地联接到连杆180,连杆180也轴向向上移动,从而克服弹性元件275的偏压并使锁定构件170从锁定状态(图19)绕轴线D-D枢转至解锁状态(图20)。在该运动期间,连杆80的第二端181接合细长狭槽171的端壁178,从而当致动器160从第一状态移动到第二状态时,使锁定构件170绕轴线D-D枢转。
为了将锁定组件190从锁定状态(图19)改变为解锁状态(图20),施加到用户操作的致动器160的在向上轴向方向上的力必须克服弹性元件162、275两者的偏压力。当用户释放触发器161时,触发器161将自动从图18的第二状态变化到图17的第一状态。这是因为弹性元件162和弹性元件275被偏压以返回到它们的正常状态。
现在参考图21-23,一旦锁定组件190(通过锁定构件170的旋转)达到解锁状态,沿向上轴向方向继续向第一用户操作致动器160施加力导致第二侧栏杆120相对提升并朝第一侧栏杆110折叠。结果,第一梯段300可以从梯承载状态(图12)改变为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图13)。如前所述,由于它们的联接,第二梯段400也将从梯承载状态(图12)改变为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图13)。
当用户相对于第一侧栏杆110升高第二侧栏杆120(并将第二侧栏杆120朝向第一侧栏杆110折叠)时,锁定杆150将在锁定杆140的轨道145内在远离锁定构件170的方向滑动。在该移动期间,通过使非锁定轨道130和锁定轨道140均围绕它们各自的枢转轴线枢转,第二侧栏杆120朝向第一侧栏杆110移动。如图21所示,当第二侧栏杆120相对于第一侧栏杆110被提升时,锁定杆150的第二端152在锁定横档140的轨道145内沿远离锁定构件170并且也远离第二侧栏杆120并朝向第一侧栏杆110的方向滑动。一旦锁定杆150的锁定部件155已经移动到与接合特征172不对齐,用户就可以释放致动器160。因为锁定杆150的锁定部件155已经移动远离接合特征172,释放致动器160将不会锁定锁定组件190。图22和23示出了随着第二侧栏杆120继续朝向第一侧栏杆110移动,锁定杆150的第二端152在锁定横档140的轨道145内的持续滑动运动。锁定杆150的第二端152移动得越来越远离锁定构件170和第二轨道120以促进梯子110的收缩。因为每个第一非锁定横档130自由地可枢转地联接到第一和第二侧栏杆110、120,一旦锁定组件190改变为解锁状态,无法阻止用户如本文所述收缩梯子100。
应当理解的是,梯子100不会自动改变到其折叠状态。相反,如本文所述,需要用户动作以将第二侧栏杆120朝向第一侧栏杆110移动。这是因为锁定杆150具有将锁定杆150保持在锁定位置(其可以联接到锁定构件170的位置)的惯性矩。用户必须采取行动将锁定杆150从锁定位置移开,这种行动是朝向第一侧栏杆提升/枢转第二侧栏杆120。如附图中所见和本文所述,为致动致动器160而发生的相同的向上致动运动也用于促进梯子100的栏杆至栏杆收缩。
现在参考参照图28-30,将描述当第一梯段300从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改变为梯承载状态时锁定组件190呈现锁定状态的过程。参照图28,当第一梯段300从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改变为梯承载状态时,第二侧栏杆120被降低并远离第一侧栏杆110折叠。结果,锁定杆150的第二端152开始在锁定横档140的轨道145内朝着第二侧栏杆120滑动,如运动箭头所示。如图29所示,这种滑动不受阻碍地继续,直到锁定杆150的锁定部件155接触锁定构件170的凸轮表面179。随着第二侧栏杆120相对于第一侧栏杆110的下降和折叠继续进行,锁定部件155对锁定构件170的凸轮表面179施加开启力,从而克服弹性元件275的偏压并且导致锁定构件170绕轴线D-D枢转。然而,由于连杆180的第二端181可以在弧形狭槽171内自由滑动,当致动器160保持在第一状态时,锁定构件170从锁定状态朝向解锁状态枢转。换言之,开启力必须仅克服弹性元件275的偏压力(而不是弹性元件275、162两者的组合偏压力)以将锁定组件190从锁定状态改变为解锁状态。这不同于施加到致动器160的致动力,其必须克服两个弹性元件275、162的组合偏压以将锁定组件190从锁定状态改变为解锁状态。
锁定部件155继续沿着凸轮表面179行进(并旋转锁定构件170)直到锁定部件155与接合特征172对齐。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弹性元件275的偏压使锁定构件170旋转回到锁定状态,从而迫使锁定部件155与接合特征172接合,如图30所示。
一般而言,锁定杆150从可枢转地联接到第一侧栏杆110的第一端151延伸到在锁定横档140的轨道145内可滑动地联接到锁定横档140的第二端152。当梯子100处于梯承载状态时(如图9所示),锁定杆150相对于第一和第二轴线A-A、B-B(并且因此也相对于第一和第二侧栏杆110、120)倾斜地延伸。如上所述,锁定杆150包括锁定部件155,其在轨道145内滑动并且接合锁定构件170以将梯子100锁定在梯承载状态。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锁定部件155是嵌套在位于相对侧壁上的轨道145的通道内的杆,使得锁定杆150保持联接到锁定横档140,而不管锁定部件155相对于锁定横档140的具体位置。因此,无论梯子100是处于梯承载状态还是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图10),锁定杆150都保持可滑动地联接到锁定横档140。
在图9中,梯子100处于直梯配置中。在该配置中,第一和第二侧栏杆110、120彼此间隔开第一距离D1。在直梯配置中,梯子100准备用作常规梯子。这种配置的梯子100使用起来非常稳定。
如上所述,致动器160可操作地联接到锁定构件17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致动器160经由沿着第一侧栏杆110延伸的连杆180可操作地联接到锁定构件170,但是在替代实施例中用于这种联接的其他结构布置也是可能的。致动器160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改变,对于第一状态,参照图9和图15,其中锁定构件170联接到锁定杆150,使得锁定组件190处于锁定状态;对于第二状态,参照下文描述的图19,其中锁定构件170与锁定杆150分离,使得锁定组件190处于解锁状态。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致动器160包括触发器161并且在与重力相反的方向上(或者,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朝向第二锁定铰链125的方向上)向上拉动触发器161使致动器160从第一状态转变到第二状态。换句话说,致动器160通过沿远离第二侧栏杆120的第一端121(并且还远离第一锁定横档140和远离锁定杆150)的方向拉动触发器161来致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致动器160位于第二侧栏杆120的第一部分123的上部区域上,与第二锁定铰链125相邻。因此,如果第二侧栏杆120的第一部分123被分成三部分,则致动器160将位于第二侧栏杆120的第一部分123的上三分之一处。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致动器160位于第二侧栏杆120的外表面127上。致动器160的这种定位使得致动非常容易使得梯子100在未收缩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改变。然而,将触发器161向上拉离第一锁定横档140的要求使得触发器161不太可能被意外致动,这是安全特征。
参照图10,如上所述,梯子100可以直接从图9所示的直梯配置改变为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具体地,通过致动致动器160,锁定杆150可以与锁定构件170分离,使得第一侧栏杆110和第二侧栏杆120能够相互靠近地移动。在此过程中,当第二侧栏杆120朝向第一侧栏杆110移动时,第一非锁定横档130和第一锁定横档140相对于第一和第二侧栏杆110、120枢转。当处于收缩状态时,第一和第二侧栏杆110、120以小于第一距离D1的第二距离D2间隔开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零距离。此外,在收缩状态下,第二侧栏杆120相对于第一侧栏杆110纵向升高,使得第一和第二侧栏杆110、120的第一端111、121彼此偏移,第一和第二侧栏杆110、120的第二端112,122彼此偏移,如图10所示。
图11图示了阶梯配置中的梯子100。具体地,第一和第二锁定铰链115、125可以被致动以允许第一和第二梯段300、400围绕旋转轴线C-C折叠。如几个图中所示,梯子100包括连接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侧栏杆110、120、410、420的底端的支脚199。为了符合ANSI标准要求的阶梯,梯子100具有所需的栏杆长度的最小外展度。例如,对于每个侧栏杆的支脚,梯子100具有至少1.25英寸的外张口。因此,支脚199旨在增加第一和第二梯段300、400的底部宽度以满足阶梯安全标准。
参照图24-26,将描述梯子100的另一个特征。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锁定杆150包括孔156,锁定构件170的一部分通过该孔暴露。更具体地,锁定构件170通过孔156暴露的部分包括标记。图25示出了当锁定组件190处于锁定状态时,通过孔156可见的第一标记157a。图18示出了当锁定组件190处于解锁状态时,通过孔156可见的第二标记157b。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标记157a是处于锁定状态的挂锁的图像,而第二标记157b是处于解锁状态的挂锁的图像。当然,本发明不限于这些特定标记。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标记157a可以是第一颜色(即,红色),第二标记157b可以是不同于第一颜色的第二颜色(即,绿色)。第一和第二标记157a、157b旨在向用户指示锁定组件190是处于锁定状态还是解锁状态,以便用户知道是否可以收缩梯子和/或以常规方式安全地使用梯子。
梯子100可以具有各种不同的尺寸,包括但不限于从第一和第二侧栏杆110、120的第一端111、121到第一和第二侧栏杆110、120的第二端112、122测量的五英尺、七英尺、九英尺、十一英尺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梯子100可以小于五英尺或大于十一英尺。在一些实施例中,无论梯子的长度如何,梯子100都可以与在本文中描述的相同。
简要地参考图27A-B,根据一个替代实施例示出了梯子100B,其中梯子100B的长度大于梯子100的长度。除了梯子100B包括两个锁定组件390B和两个致动器160B之外,梯子100B在结构上和功能上与梯子100相同。锁定组件390B和致动器160B在结构和功能上与上述梯子100的锁定组件190和致动器160相同。因此,将省略梯子100B的这些元件和其他元件的详细描述,理解为以上关于梯子100的讨论适用于梯子300B(除非下文另有说明)。
在图27A中,梯子100B被示出为阶梯配置,而在图27B中,梯子100B显示为折叠配置。可以看出,第一梯段300B和第二梯段400B都包括它们自己的锁定组件190B和致动器160B。第二梯段100B上的锁定组件190B和致动器160B对第三和第四侧栏杆410B、420B的操作与上面关于第一和第二侧栏杆110、120的梯子100所讨论的相同。
致动器160B中的第一致动器位于第二侧栏杆120B上,而致动器160B中的第二致动器位于第四侧栏杆420B上。致动器160B定位在第二和第四侧栏杆120B、420B上,使得在梯子100B改变为折叠配置时(图27B),致动器160B在轴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彼此对齐。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致动器160B彼此完全对齐。致动器160B中的第一致动器位于第二侧栏杆120B的外表面上,而致动器160B中的第二致动器位于第四侧栏杆420B的外表面上。在折叠配置中,致动器160B中的第一和第二致动器彼此相邻。
尽管用于两个锁定组件390的致动器360被示为位于图27A-B中梯子300的同一侧,在其他实施例中,它们可以定位在梯子300的相对侧上。增加锁定组件390的数量增加了梯子300的稳定性以适应梯子300长度的增加。
正如通篇所用,范围用作描述范围内的每个值的简写。可以选择范围内的任何值作为范围的端点。此外,本文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均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如果本公开中的定义与引用的参考文献中的定义发生冲突,则以本公开为准。
虽然本发明已经针对包括实施本发明的当前优选模式的特定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存在上述系统和技术的多种变化和排列。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并且可以进行结构和功能修改。因此,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应该如所附权利要求所述被宽泛地解释。

Claims (20)

1.一种梯子,包括:
第一梯段包括:
沿第一轴线延伸的第一侧栏杆;
沿第二轴线延伸的第二侧栏杆;
多个第一横档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可枢转地联接到所述第一侧栏杆,该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侧栏杆;
锁定组件,其能够在以下状态之间改变:(1)锁定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梯段被锁定在梯承载状态;(2)解锁状态,其中所述第二侧栏杆可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栏杆折叠以使得所述第一梯段在所述梯承载状态和所述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之间改变;
用户操作的致动器,其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变化,所述用户操作的致动器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锁定构件以在从所述第一状态改变到所述第二状态时,将所述锁定组件从所述锁定状态改变到所述解锁状态;
第一弹性元件,其将所述用户操作的致动器偏压到所述第一状态;和
第二弹性元件,其将所述锁定组件偏压到所述锁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子,其中施加到所述用户操作的致动器的力必须克服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两者的偏压力,以使用所述用户操作的致动器将所述锁定组件从所述锁定状态改变为所述解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梯子,还包括:
锁定组件包括锁定构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锁定构件;
其中所述锁定组件能够通过直接施加到所述锁定组件的锁定构件的开启力从所述锁定状态改变为所述解锁状态;和
其中,所述开启力必须仅克服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偏压力才能将所述锁定组件从所述锁定状态改变为所述解锁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梯子,其中通过锁定杆的锁定部件将所述开启力施加到所述锁定构件,所述锁定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侧栏杆,该第二端可滑动地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一横档之一;其中,当所述第一梯段从所述栏杆至栏杆折叠状态改变为所述梯承载状态时,所述锁定杆的第二端沿着所述多个第一横档之一滑动,从而所述锁定部件接触锁定构件并施加所述开启力,从而允许所述锁定部件进入所述锁定部件的接合特征,在所述锁定状态下,该接合特征与所述锁定部件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梯子,其中在所述锁定部件进入所述锁定构件的接合特征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将所述锁定组件偏压到所述锁定状态,在该锁定状态中所述接合特征关闭并接合所述锁定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子,还包括:
连杆,该连杆将所述用户操作的致动器连接到所述锁定组件;
所述锁定组件的锁定构件包括细长狭槽,所述连杆的第二端可操作地接合在该细长狭槽中;
当所述用户操作的致动器从所述第一状态改变到所述第二状态以枢转所述锁定构件时,所述连杆的第二端接合所述细长狭槽的端壁;和
当所述锁定杆的锁定部件对所述锁紧构件施加开启力时,所述连杆的第二端在所述细长狭槽内自由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梯子,
第二梯段包括:
沿第三轴线延伸的第三侧栏杆;
沿第四轴线延伸的第四侧栏杆;和
多个第二横档,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至第三侧栏杆,该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至第四侧栏杆;
通过将所述第四侧栏杆向所述第三侧栏杆折叠以引起围绕所述多个第二横档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枢转,所述第二梯段能够在以下状态之间改变:(1)梯承载状态;(2)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其中所述第三侧栏杆和所述第四侧栏杆彼此相邻;和
所述第二梯段通过一对铰链可枢转地相互联接,当所述第一梯段和所述第二梯段处于承载状态时,所述一对铰链能够在多个可选角度配置之间调节并锁定,所述可选角度配置包括:(1)直梯配置,其中所述第三侧栏杆的第三轴线与所述第一侧栏杆的第一轴线基本同轴,所述第四侧栏杆的第四轴线与所述第二侧栏杆的第二轴线基本同轴;(2)阶梯配置,其中所述第一侧栏杆的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三侧栏杆的第三轴线之间形成第一锐角,所述第二侧栏杆的第二轴线与所述第四侧栏杆的第四轴线之间形成第二锐角;(3)折叠配置,其中所述第一侧栏杆和所述第三侧栏杆彼此相邻地延伸,所述第二侧栏杆和所述第四侧栏杆彼此相邻地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梯子,其中,当所述锁定组件处于所述锁定状态时,由于所述第一梯段和所述第二梯段之间通过所述一对铰链联接,所述第二梯段被禁止从所述梯承载状态改变为所述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子,其中,由于在所述致动器保持在第一状态时施加到所述锁定组件的开启力,所述锁定组件能够从所述锁定状态改变为所述解锁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梯子,其中当所述锁定部件沿着所述多个第一横档之一向所述第二侧栏杆滑动时,通过锁定杆的锁定部件将所述开启力施加到所述锁定组件的锁定构件的凸轮表面。
11.一种梯子,包括:
第一梯段包括:
沿第一轴线延伸的第一侧栏杆;
沿第二轴线延伸的第二侧栏杆;和
多个第一横档,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至第一侧栏杆,该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至第二侧栏杆;
第一锁定组件,其能够在以下状态之间改变:(1)锁定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梯段被锁定在梯承载状态;(2)解锁状态,其中所述第二侧栏杆可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栏杆折叠以使得所述第一梯段在所述梯承载状态和所述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之间改变;
第一用户操作致动器,其位于所述第二侧栏杆上并且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第一锁定组件以将所述锁定组件从所述锁定状态改变为所述解锁状态;
第二梯段包括:
沿第三轴线延伸的第三侧栏杆;
沿第四轴线延伸的第四侧栏杆;和
多个第二横向构件,其在所述第三侧栏杆和所述第四侧栏杆之间延伸并联接至所述第三侧栏杆和所述第四侧栏杆;
第二锁定组件,其能够在以下状态之间改变:(1)锁定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梯段被锁定在第二梯子状态;(2)解锁状态,其中所述第四侧栏杆可相对于所述第三侧栏杆折叠以使得所述第二梯段在所述梯子状态和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之间改变;
第二用户操作的致动器,其位于所述第二侧栏杆上并且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第二锁定组件以将所述第二锁定组件从所述锁定状态改变为所述解锁状态;
一对铰链,其可枢转地将所述第一梯段和所述第二梯段彼此联接,当所述第一梯段和所述第二梯段均处于承载状态时,所述一对铰链能够在多个可选角度配置之间调节并锁定,所述可选角度配置包括:
(1)以下配置中的至少一个:(i)直梯配置,其中所述第三侧栏杆的第三轴线与所述第一侧栏杆的第一轴线基本同轴,所述第四侧栏杆的第四轴线与所述第二侧栏杆的第二轴线基本同轴;(ii)阶梯配置,其中所述第一侧栏杆的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三侧栏杆的第三轴线之间形成第一锐角,所述第二侧栏杆的第二轴线与所述第四侧栏杆的第四轴线之间形成第二锐角;和
(2)折叠配置,其中所述第一侧栏杆和所述第三侧栏杆彼此相邻地延伸,所述第二侧栏杆和所述第四侧栏杆彼此相邻地延伸,使得所述第一用户操作的致动器和所述第二用户操作的致动器在轴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彼此对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梯子,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横向构件是第二横档,每个所述第二横档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可枢转地联接到所述第三侧栏杆,该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四侧栏杆;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梯子状态是第二梯承载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梯子,其中,所述一对铰链被配置成使得所述可选择的角度位置包括所述直梯配置、所述阶梯配置和所述折叠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梯子,还包括:
所述第一个用户操作的致动器被配置为在从所述第二侧栏杆的底端向所述第二侧栏杆的顶端移动的向上轴向方向对所述第一用户操作的致动器施加力时,将所述第一锁定组件从所述锁定状态改变为所述解锁状态;和
所述第二用户操作致动器被配置为在从所述第四侧栏杆的底端向所述第四侧栏杆的顶端移动的向上轴向方向对所述第二用户操作的致动器施加力时,将所述第二锁定组件从所述锁定状态改变为所述解锁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梯子,其中,在所述第一锁定组件呈现所述解锁状态时,在向上轴向方向上对所述第一用户操作的致动器持续施加力导致所述第二侧栏杆提升并向所述第一侧栏杆折叠,从而将所述第一梯段从所述梯承载状态改变为所述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二锁定组件呈现所述解锁状态时,在向上轴向方向上对所述第二用户操作致动器持续施加力导致所述第四侧栏杆提升并向所述第三侧栏杆折叠,从而将所述第二梯段从所述梯子状态改变到所述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任一项所述的梯子,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侧栏杆的外表面上的第一凹部;
在所述第四侧栏杆的外表面上的第二凹部;
所述第一用户操作致动器包括嵌套在所述第一凹部内的第一滑动触发器;和
所述第二用户操作致动器包括嵌套在所述第二凹部内的第二滑动触发器。
17.一种梯子,包括:
第一梯段包括:
第一侧栏杆和第二侧栏杆;
多个非锁定第一横档,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侧栏杆,该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侧栏杆;
至少一个锁定横档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侧栏杆,该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侧栏杆,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横档包括轨道;
锁定组件,包括:
锁定杆,该锁定杆可滑动地在所述轨道内联接到所述锁定横档;
锁定构件,其可枢转地联接至所述锁定横档和所述第二侧栏杆中的至少一个;和
用户操作的致动器,其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锁定构件以使得所述锁定组件在以下状态之间改变:(1)锁定状态,其中所述锁定杆被所述锁定构件接合,从而防止所述锁定杆在所述锁定横档的轨道内滑动;(2)解锁状态,其中所述锁定杆脱离所述锁定构件,从而所述锁定杆能够在所述锁定横档的轨道内自由滑动;
其中,当所述锁定组件处于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梯段保持在梯承载状态,其中所述第一侧栏杆和所述第二侧栏杆彼此间隔开第一距离;和
其中,当所述锁定组件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一梯段能够从所述梯承载状态改变为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其中所述第一侧栏杆和所述第二侧栏杆彼此间隔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
18.一种梯子,包括:
第一梯段,其包括:
沿第一轴线延伸的第一侧栏杆;
沿第二轴线延伸的第二侧栏杆;
多个第一横档,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侧栏杆,该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侧栏杆;
锁定组件,其能够在以下状态之间变化:(1)锁定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梯段被锁定在梯承载状态;(2)解锁状态,其中所述第二侧栏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栏杆折叠以使得所述第一梯段在所述梯承载状态和所述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之间改变;
用户操作的致动器,其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锁定组件以将所述锁定组件从所述锁定状态改变为所述解锁状态;以及
所述锁定组件包括标记,该标记指示所述锁定组件处于所述锁定状态或所述解锁状态。
19.一种梯子,包括:
第一梯段,其包括:
沿第一轴线延伸的第一侧栏杆;
沿第二轴线延伸的第二侧栏杆;
多个第一横档,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至第一侧栏杆,该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至第二侧栏杆;
第一锁定组件,其能够在以下状态之间改变:(1)锁定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梯段被锁定在梯承载状态;(2)解锁状态,其中所述第二侧栏杆可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栏杆折叠以使得所述第一梯段在所述梯承载状态和所述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之间改变;
第一用户操作致动器,其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第一锁定组件以将所述锁定组件从所述锁定状态改变为所述解锁状态;
第二梯段包括:
沿第三轴线延伸的第三侧栏杆;
沿第四轴线延伸的第四侧栏杆;和
多个第二横档,其在所述第三侧栏杆和所述第四侧栏杆之间延伸并联接至所述第三侧栏杆和所述第四侧栏杆;
通过将所述第四侧栏杆向所述第三侧栏杆折叠以引起围绕所述多个第二横档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枢转,所述第二梯段能够在以下状态之间改变:(1)梯承载状态;(2)栏杆至栏杆收缩状态,其中所述第三侧栏杆和所述第四侧栏杆彼此相邻;和
一对铰链,其可枢转地将所述第一梯段和所述第二梯段彼此联接,当所述第一梯段和所述第二梯段均处于承载状态时,所述一对铰链能够在多个可选角度配置之间调节并锁定,所述可选角度配置包括:
(1)直梯配置,其中所述第三侧栏杆的第三轴线与所述第一侧栏杆的第一轴线基本同轴,所述第四侧栏杆的第四轴线与所述第二侧栏杆的第二轴线基本同轴;
(2)阶梯配置,其中所述第一侧栏杆的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三侧栏杆的第三轴线之间形成第一锐角,所述第二侧栏杆的第二轴线与所述第四侧栏杆的第四轴线之间形成第二锐角;和
(3)折叠配置,其中所述第一侧栏杆和所述第三侧栏杆彼此相邻地延伸,所述第二侧栏杆和所述第四侧栏杆彼此相邻地延伸。
20.一种梯子,包括:
第一梯段包括:
沿第一轴线延伸的第一侧栏杆;
沿第二轴线延伸的第二侧栏杆;
多个第一横档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和第二端通过枢转连接组件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侧栏杆和所述第二侧栏杆,所述枢转连接组件嵌套在所述第一侧栏杆和所述第二侧栏杆的前壁和后壁之间;和
每个所述枢转连接组件包括:
端盖部件,其包括:
横档接收管,其具有侧壁,该侧壁具有限定接收腔的内表面,其中所述第一横档之一的第一端或第二端定位在该接收腔中,该接收腔沿横档轴线延伸;和
第一间隔管和第二间隔管,其从所述横档接收管的外表面的相对侧延伸,该第一间隔管和该第二间隔管均沿着所述第一横档之一的第一端或第二端的枢转轴线延伸;和
枢转销,其沿着所述枢转轴线延伸并且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联接到所述第一侧栏杆和所述第二侧栏杆的前壁,该第二端联接到所述第一侧栏杆和所述第二侧栏杆的后壁,所述枢转销延伸穿过所述第一间隔管和所述第二间隔管,并且延伸穿过位于所述接收腔中的所述第一横档的端部。
CN202410153634.4A 2018-12-13 2019-12-13 梯子 Pending CN1179671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219,834 2018-12-13
US16/219,834 US20220154530A1 (en) 2018-12-13 2018-12-13 Step Ladder with Hinged Rungs Operable to Collapse on Multiple Axes
US201962865185P 2019-06-22 2019-06-22
US62/865,185 2019-06-22
CN201980083607.1A CN113195863B (zh) 2018-12-13 2019-12-13 梯子
PCT/US2019/066162 WO2020123905A1 (en) 2018-12-13 2019-12-13 Ladder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3607.1A Division CN113195863B (zh) 2018-12-13 2019-12-13 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67182A true CN117967182A (zh) 2024-05-03

Family

ID=7107703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53634.4A Pending CN117967182A (zh) 2018-12-13 2019-12-13 梯子
CN201980083607.1A Active CN113195863B (zh) 2018-12-13 2019-12-13 梯子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3607.1A Active CN113195863B (zh) 2018-12-13 2019-12-13 梯子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2) EP3894654B1 (zh)
CN (2) CN117967182A (zh)
CA (1) CA3123005A1 (zh)
MX (1) MX2021007027A (zh)
WO (1) WO202012390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5127A (en) * 1884-03-11 miller-
US4182431A (en) 1978-03-13 1980-01-08 Little Giant Industries Inc. Combination extension and step ladder rungs therefor
US4245717A (en) * 1979-08-23 1981-01-20 Soucy Donald P Fire escape ladder
JPS571298U (zh) * 1980-06-02 1982-01-06
US4463829A (en) * 1982-02-25 1984-08-07 Ariy Grin Foldable ladder
KR900009116Y1 (ko) * 1987-06-04 1990-09-29 유희관 사다리
DE29703876U1 (de) 1997-03-04 1998-07-02 Krause Werk Gmbh & Co Kg Auszugsleiter
US6536558B2 (en) * 2001-02-16 2003-03-25 Harold E. Price Folding ladder
US6886117B2 (en) 2001-11-20 2005-04-2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ield repairable embedded memory in system-on-a-chip
US6857503B2 (en) 2002-02-07 2005-02-22 Tricam Industries, Inc. Convertible ladder
WO2003089750A1 (en) * 2002-04-19 2003-10-30 Laddaloc Pty Ltd Collapsible ladder
CA2508885C (en) 2002-11-11 2011-01-18 Wing Enterprises, Inc. Combination ladders, ladder component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same
KR200317046Y1 (ko) 2003-02-19 2003-06-25 이상규 접철식 사다리용 힌지장치
NL1039300C2 (nl) * 2012-01-17 2013-07-18 Robert Dartel Deelbare combinatie van een universele steekwagen met een taps toelopende ladder c.q. huishoudtrap welke laatste door het uitschuiven en verwijderen van de borgas uitgenomen en als ladder tegen een wand of anderszins geplaatst kan worden of uitgeklapt als huishoudtrap of anderszins dienst kan doen.
EP2878760A1 (en) * 2013-11-29 2015-06-03 Teräs-Kari OY Foldable ladder
EP3263827B1 (en) * 2016-06-27 2019-02-27 Otis Elevator Company Locking system for foldable ladd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21007027A (es) 2021-09-30
EP3894654B1 (en) 2024-01-24
WO2020123905A1 (en) 2020-06-18
CN113195863A (zh) 2021-07-30
EP3894654A4 (en) 2022-01-19
EP3894654A1 (en) 2021-10-20
CA3123005A1 (en) 2020-06-18
CN113195863B (zh) 2024-02-27
EP4325024A2 (en) 2024-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6254208B2 (en) Locking mechanism for a ladder
EP3299251B1 (en) Child stroller apparatus
US9879480B2 (en) Locking joint for collapsible ladders and other structures
US4493392A (en) Convertible fold-up ladder
CA1047994A (en) Ladder
JPS59206588A (ja) 梯子
CA3172553A1 (en) Ladders and hinge for ladders
EP0657614A1 (en) Convertible ladder assembly
CN113195863B (zh) 梯子
US20220025703A1 (en) Ladder
WO2008052438A1 (fr) Escabeau capable de s'élever
US6536079B2 (en) Folding furniture hinge/locking device
US3978944A (en) Ladder
US20200187673A1 (en) Play yard
EP0136904A2 (en) Collapsible ladder
EP1447520A2 (en) Ladder Accessory
WO1999051848A1 (en) Collapsible stepladder
GB2398339A (en) Combined telescopic extension and stand off for ladd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