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59837B - 一种油烟净化过滤装置以及油烟净化过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烟净化过滤装置以及油烟净化过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59837B
CN117959837B CN202410370694.1A CN202410370694A CN117959837B CN 117959837 B CN117959837 B CN 117959837B CN 202410370694 A CN202410370694 A CN 202410370694A CN 117959837 B CN117959837 B CN 1179598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filter layer
oil smoke
layer group
prim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706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959837A (zh
Inventor
陈尼青
周荣
费本开
任富佳
陈晓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959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598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9598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598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烟净化过滤装置,包括限定了上升油烟通道的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初次过滤层组和二次过滤器;所述初次过滤层组转动连接在壳体上,并且配置有驱使其转动的驱动器;还包括检测器和控制器,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初次过滤层组的积油量,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驱动器转动调节初次过滤层组;所述壳体设置有排油机构,在初次过滤层组处于倾斜状态下用于将初次过滤层组上的油排出壳体外。本发明还公开了具有该油烟净化过滤装置的油烟净化过滤系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及时排油,避免油滴向下滴落所导致的清洗困难以及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油烟净化过滤装置以及油烟净化过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烟净化过滤装置以及油烟净化过滤系统,属于厨房电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烟净化过滤装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厨房油烟净化的设备,其主要通过初次过滤层组(或过滤网)和二次过滤器(例如静电过滤器)对油烟进行过滤净化处理,从而分离出油烟中的油分。具体的工作原理为:油烟先经过初次过滤层组(或过滤网),使得大颗粒油滴被拦截,沉积到一定程度后由于重力滴落,初步净化后油烟再经过二次过滤器(例如静电过滤器),沉淀到一定程度后由于重力滴落,最后油滴收集在下方的集油盒中。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油烟净化过滤装置通常是水平放置,即油烟净化过滤装置内部的油烟通道为水平油烟通道,由于油烟流向为水平进出,所以油烟净化过滤装置的底部便于设置集油盒。然而在某些应用场景下,由于空间布局受限,油烟净化过滤装置只能竖立设置,使得内部的油烟通道为上升油烟通道,因此初次过滤层上的油滴容易滴落下来,甚至滴落至进口风管烟道内,不但不易清洗,还会引发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烟净化过滤装置以及油烟净化过滤系统,能够及时排油,避免油滴向下滴落所导致的清洗困难以及安全隐患。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油烟净化过滤装置,包括限定了上升油烟通道的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初次过滤层组和二次过滤器;
所述初次过滤层组转动连接在壳体上,并且配置有驱使其转动的驱动器;
还包括检测器和控制器,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初次过滤层组的积油量,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驱动器,使得所述驱动器转动调节初次过滤层组;
所述壳体设置有排油机构,在初次过滤层组处于倾斜状态下用于将初次过滤层组上的油排出壳体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初次过滤层组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壳体上,所述驱动器设置在壳体外,用于驱使转轴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器设置为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提供对转轴的支撑,并且用于检测初次过滤层组的重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配置有提示器,用于所述控制器在判断出所述初次过滤层组存在无法排放的油脂时发出提示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油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壳体外壁上的排油结构、连接所述壳体内壁上的接油结构,所述接油结构用于所述初次过滤层组转动至倾斜状态时接收其滴落的油滴,使得接油结构上的油滴由排油结构排出壳体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初次过滤层组的周边具有边框,所述初次过滤层组对应接油结构的边框设有排油孔,使得初次过滤层组上的油滴通过排油孔流至接油结构上,再由排油结构排出壳体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初次过滤层组包括相互间隔的下层过滤层和上层过滤层,所述下层过滤层的下层油烟孔和上层过滤层的上层油烟孔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错开布置,使得由所述二次过滤器滴落的油滴落于下层过滤层的顶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层过滤层的顶面在下层油烟孔的外围设有挡油部,所述挡油部朝向下层油烟孔逐渐隆起,用于阻挡下层过滤层和上层过滤层之间的油滴从下层油烟孔处滴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层过滤层的底面在下层油烟孔的外围设有导流部,所述导流部背向下层油烟孔逐渐隆起,使得所述下层过滤层在底面上在导流部之间形成了油烟过道,所述油烟过道用于引导油烟流向下层油烟孔,并且所述油烟过道的宽度沿着油烟的流向逐渐缩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部分为靠近下层油烟孔的第一区域、远离下层油烟孔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附有亲油层,所述第二区域附有疏油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层过滤层的顶面在相邻的所述挡油部之间形成了汇油部,用于汇流上层过滤层和下层过滤层之间的油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层过滤层具有经过交替反折形成的多个折板,相邻所述折板的相交处形成了波峰折角或波谷折角,所述下层油烟孔设置在波峰折角上,使得所述折板的顶面形成所述挡油部、底面形成所述导流部,使得所述波谷折角的顶面形成所述汇油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层油烟孔设置在上层过滤层对应所述波谷折角的部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次过滤器设置为静电过滤器。
一种油烟净化系统,包括所述油烟净化过滤装置、进风管、出风管,所述进风管连接所述壳体的底端,并且用于向所述油烟净化过滤装置输入来自厨房的油烟,所述出风管连接所述壳体的顶端,并用于向大气排放经所述油烟净化过滤装置净化后的气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 根据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驱动器转动调节初次过滤层组,使得初次过滤层组上的积油顺着倾斜方向流通并通过排油机构排出,避免初次过滤层组由于积油量过多而导致油从初次过滤层组上向下滴落,并且滴落在连接壳体的进风烟道或者其他设备上,从而导致清洗不便甚至是安全隐患的情况发生;
2. 将检测器设置为重力传感器,能够通过对初次过滤层组的实时重力检测来判断初次过滤层组上的积油量;
3. 通过检测器的检测,能够判断初次过滤层组上的油垢量是否需要清洗,并通过提示器来给用户发出提醒;
4. 由于上层油烟孔和下层油烟孔相互错开,可以避免油滴直接穿过下层油烟孔而滴落出壳体,继而滴落在连接壳体的进风烟道或者其他设备上,避免发生清洗不便甚至引发安全隐患的情况,油烟穿过下层油烟孔向上流动时会直接撞击在上层过滤层的底面上,从而在上层过滤层的底面形成了油层或油滴,起到对油烟的初步净化过滤作用;
5. 下层过滤层的顶面在下层油烟孔的外围设有挡油部,使得下层油烟孔处于较高的水平高度位置,挡油部则起到了阻挡下层过滤层和上层过滤层之间的油滴从下层油烟孔处滴落;
6. 导流部的设置以及油烟过道的变化,使得导流部上所形成的油滴会在逐渐增大的风力下沿着导流部流动并且穿过下层油烟孔,最终流动到下层过滤层的顶面上,避免油烟在下层过滤层的底面上形成油滴并且从底面上滴落的情况发生;
7. 油烟过道的变化,配合第一区域的亲油层以及第二区域的疏油层,使得油烟更加容易在第一区域形成油滴,更加难于在第二区域形成油滴,能够进一步减少下层过滤层的底面上所形成的油滴。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中优选实施例,以助于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实施例1的油烟净化过滤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油烟净化过滤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初次过滤层组的示意图一;
图4为实施例1的初次过滤层组的示意图二;
图5为实施例1的初次过滤层组的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1的下层过滤层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的上层过滤层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的油烟净化过滤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实施例1:
一种油烟净化过滤装置,参照图1-7,用于对油烟的净化处理,包括壳体1、初次过滤层组2、二次过滤器3,其中,壳体1在其顶端和底端设置有开口,其内部空间限定了上升油烟通道p,即油烟沿着上升油烟通道p由下往上流动,初次过滤层组2和二次过滤器3设置在壳体1内,初次过滤层组2位于二次过滤器3的下方,使得油烟由下往上流动过程中,依次由初次过滤层组2、二次过滤器3对油烟进行净化过滤处理,滤除掉油烟中的油成分。
本实施例的油烟净化过滤装置,油烟经过初次过滤层组2和二次过滤器3都会分离出油,二次过滤器3上的油会滴落到初次过滤层组2上,经过一定的使用时间后初次过滤层组2会产生一定量的积油,因此需要对初次过滤层组2进行排油。在本实施例中,初次过滤层组2转动连接在壳体1上,使得初次过滤层组2能够通过转动调节使其由水平状态改变为倾斜状态,使得初次过滤层组2上的油滴能够沿着倾斜方向流动,初次过滤层组2配置驱动器52,驱动器52用于驱使初次过滤层组2转动调节。
油烟净化过滤装置还包括检测器6和控制器(图中未显示),其中,检测器6用于检测初次过滤层组2的积油量,控制器能够接收检测器6的检测结果,根据检测器6的检测结果来控制驱动器52转动调节初次过滤层组2。当检测器6检测到过滤层组2的积油量达到阈值时,检测器6即控制驱动器52来驱使过滤层组2转动调节,使其由水平状态调节为倾斜状态。壳体1设置有排油机构,当初次过滤层组2由驱动器52驱使转动至倾斜状态时,排油机构用于初次过滤层组2上的油滴排出壳体1外,从而实现了将油烟所净化过滤掉的油分排出,避免初次过滤层组2由于积油量过多而导致油从初次过滤层组2上向下滴落,并且滴落在连接壳体1的进风烟道或者其他设备上,从而导致清洗不便甚至是安全隐患的情况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初次过滤层组2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转轴51,转轴51的设置位置靠近中部,两个转轴51分别转动连接在壳体1上,驱动器52设置在壳体1外,用于驱使转轴51转动。驱动器52具体可以设置为电机,可以设置一个,即对其中一个转轴51进行驱动,也可以设置两个,分别对两个转轴51同时驱动。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器6设置为重力传感器,转轴51套接有轴承511,使得转轴51的回转性能更佳,重力传感器设置在轴承511的底部,用于检测初次过滤层组2的重量。
通过检测器6能够检测出初次过滤层组2的初始重量,即初次过滤层组2没有积油状态下的重量,通过检测器6的实时监控,当初次过滤层组2的重量大于预设重量时,控制器即控制驱动器52启动,使得初次过滤层组2由水平状态转动调节至倾斜状态,初次过滤层组2上的积油能够通过排油机构排出壳体1外,待初次过滤层组2完成对积油的排放后,控制器再控制驱动器52启动,使得初次过滤层组2由倾斜状态转动调节至水平状态。
当本实施例的油烟净化过滤装置长时间使用后,初次过滤层组2上会形成油垢,导致在倾斜状态下不分积油无法流动,即使得初次过滤层组2的重量无法降低至初始重量,基于此,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还配置有提示器,用于控制器在判断出初次过滤层组2存在无法排放的积油时发出提示信号,来提醒用户对初次过滤层组2进行清洗去除油垢,提示器可以采用声控提醒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指示灯提醒的方式。
对于排油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其包括排油结构41以及接油结构42,排油结构41连接在壳体1的外壁上,排油结构41可以设置为排油管,也可以设置成其他能够将油排出壳体1外的结构。排油结构41的设置数量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设置。接油结构42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上,接油结构42用于所述初次过滤层组2转动至倾斜状态时接收其滴落的油滴,使得接油结构42上的油滴由排油结构41排出壳体1外。接油结构42可以设置为接油板,也可以设置为接油槽或者接油壳。接油结构42略微倾斜设置,从而能够避免接油结构42上的油滴滴落在壳体1内,并且也能使得油滴流向排油结构41。此外,接油结构42可以支撑初次过滤层组2的向下倾斜的一侧,起到了对初次过滤层组2最大转动幅度的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初次过滤层组2的周边具有边框23,初次过滤层组2对应接油结构42的边框23设有排油孔24,使得初次过滤层组2上的油滴通过排油孔24流至接油结构42上,再由排油结构41排出壳体1外。排油孔24的位置对应下层过滤层21的波谷折角d2,使得储存在波谷折角d2顶面上的油滴可以直接通过排油孔24出油,提高排油效率。
对于初次过滤层组2,在本实施例中,包括相互间隔的下层过滤层21和上层过滤层22,下层过滤层21和上层过滤层22可以设置为板状结构,本实施例的上层过滤层22设置为一个,即本实施例的初次过滤层组2为双层板结构,也可以设置多个上层过滤层22,使得初次过滤层组2为多层板结构。下层过滤层21上设置有多个下层油烟孔h1,上层过滤层22上设置有多个上层油烟孔h2,上层油烟孔h2和下层油烟孔h1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错开布置,油烟经过初次过滤层组2和二次过滤器3时分别会被过滤掉油分,由于二次过滤器3位于初次过滤层组2的上方,因此二次过滤器3上形成的油滴会掉落到初次过滤层组2上,由于上层油烟孔h2和下层油烟孔h1相互错开,可以避免油滴直接穿过下层油烟孔h1而滴落出壳体1,继而滴落在连接壳体1的进风烟道或者其他设备上,避免发生清洗不便甚至引发安全隐患的情况。由于下层油烟孔h1和上层油烟孔h2相互错开布置,油烟穿过下层油烟孔h1向上流动时会直接撞击在上层过滤层22的底面上,从而在上层过滤层22的底面形成了油层或油滴,起到对油烟的初步净化过滤作用。
此外,由于下层油烟孔h1和上层油烟孔h2相互错开布置,油烟竖向穿过下层油烟孔h1,撞击在上层过滤层22的底面后向四周扩散,再竖向穿过上层油烟孔h2,使得下层过滤层21和上层过滤层22之间形成了湍流。二次过滤器3所滴落的油滴中,大部分油滴由于重力会直接滴落在下层过滤层21的顶面,然而小部分重量较轻的小油滴穿过上层油烟孔h2后,在湍流的影响下会偏离竖直向下滴落的路径,并且会向四周漂流,导致这部分小油滴会漂流到下层油烟孔h1的范围内,并且从下层油烟孔h1中滴落。此外,滴落在下层过滤层21的顶面上的油滴在湍流的作用下,也会向四周流动,也会出现从下层油烟孔h1中滴落的情况。基于此,在本实施例中,下层过滤层21的顶面在下层油烟孔h1的外围设有挡油部21a,挡油部21a朝向下层油烟孔h1逐渐隆起,使得下层油烟孔h1处于较高的水平高度位置,挡油部21a则起到了阻挡下层过滤层21和上层过滤层22之间的油滴从下层油烟孔h1处滴落。
在本实施例中,下层过滤层21的底面在下层油烟孔h1的外围设有导流部21b,导流部21b背向下层油烟孔h1逐渐隆起,并且基于导流部21b的设置,下层过滤层21在底面上在导流部21b之间形成了油烟过道p1,油烟过道p1用于引导油烟流向下层油烟孔h1,即使得油烟由下往上流动至下层过滤层21时,油烟由各个油烟过道p1分流,沿着油烟过道p1流动并且向上穿过下层油烟孔h1,油烟过道p1的宽度沿着油烟的流动方向逐渐缩小。首先,由于油烟过道p1由下往上逐渐缩小,使得油烟沿着油烟过道p1流动时会逐渐受到导流部21b的挤压作用,在逐渐增强的挤压作用下,使得油烟和导流部21b的接触强度逐渐提高,继而使得油烟在导流部21b上所形成的油滴量逐渐增大,也就是说,导流部21b上所形成的油滴越靠近下层油烟孔h1量则越大。其次,由于油烟过道p1由下往上逐渐缩小,使得油烟沿着油烟过道p1的流动速度逐渐增大,即风力逐渐增大,使得导流部21b上所形成的油滴会在逐渐增大的风力下沿着导流部21b流动并且穿过下层油烟孔h1,最终流动到下层过滤层21的顶面上,避免油烟在下层过滤层21的底面上形成油滴并且从底面上滴落的情况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部21b分为靠近下层油烟孔h1的第一区域s1、远离下层油烟孔h1的第二区域s2,其中,导流部21b的第一区域s1附有亲油层,导流部21b的第二区域s2附有疏油层。由于油烟过道p1的宽度沿着油烟的流向逐渐缩小,相比第二区域s2,油烟在第一区域s1更易形成油滴,配合第一区域s1所附的亲油层以及第二区域s2所附的疏油层,使得油烟更加容易在第一区域s1形成油滴,更加难于在第二区域s2形成油滴,再配合第一区域s1更加接近下层油烟孔h1,以及油烟过道p1对应第一区域s1更高的风速,使得油烟在下层过滤层21的底面上所形成的油滴更易穿过下层油烟孔h1,并流动到下层过滤层21的顶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下层过滤层21的顶面在相邻的挡油部21a之间形成了汇油部21c,由于挡油部21a朝向下层油烟孔h1逐渐隆起,使得汇油部21c在结构上形成为凹陷结构,具有储存油滴的功能,因此,上层过滤层22和下层过滤层21之间的油滴,由上层过滤层22的底面滴落的油滴以及由下层过滤层21的顶面上流动的油滴,最终都会汇集到汇油部21c内。
对于下层过滤层21的具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下层过滤层21具有经过交替反折所形成的多个折板211,可以是平折也可以是弯折,从而使得下层过滤层21呈现为波浪状的板体结构,相邻折板211的相交处形成了波峰折角d1或者波谷折角d2,下层油烟孔h1设置在波峰折角d1上,即下层油烟孔h1呈多列设置,每列的多个下层油烟孔h1沿波峰折角d1间隔布置,由于下层油烟孔h1设置在波峰折角d1上,使得下层油烟孔h1两侧的折板211的顶面形成挡油部21a,使得下层油烟孔h1两侧的折板211的底面形成导流部21b,使得波谷折角d2的顶面形成汇油部21c。
在本实施例中,油烟在上升油烟通道p内由下往上流动,流动到下层过滤层21时由相邻折板211之间所形成的油烟过道p1分流,油烟沿着油烟过道p1继续向上流动,并且流速逐渐增大,油烟和折板211的底面的接触强度也逐渐增大,配合亲油层在折板211的底面的第一区域s1形成油滴,油滴在风力作用下向上穿过下层油烟孔h1后,顺着上层油烟孔h2两侧的折板211的顶面流淌至波谷折角d2的顶面;油烟穿过下层油烟孔h1直接撞击在上层过滤层22的底面上,并且形成油滴,这些油滴逐渐从上层过滤层22的底面上滴落,直接滴落在波谷折角d2的顶面上,或者滴落在折板211的顶面上再流淌至波谷折角d2的顶面;由二次过滤器3所过滤的油滴向下滴落,其中,大部分油滴穿过上层油烟孔h2后直接滴落在波谷折角d2的顶面上,或者滴落在折板211的顶面上再流淌至波谷折角d2的顶面,小部分重量较轻的小油滴受到湍流的作用下向四周漂流,并且被折板211的顶面所阻挡截留,随后沿着折板211的顶面流淌至波谷折角d2的顶面。
在本实施例中,上层油烟孔h2设置在上层过滤层22对应波谷折角d2的部位,即上层油烟孔h2设置为多列,和下层油烟孔h1相互错开,并且由于上层油烟孔h2的设置位置对应波谷折角d2,使得二次过滤器3所滴落的油滴大部分能够直接滴落在波谷折角d2的顶面即滴落在汇油部21c。
在本实施例中,二次过滤器3设置为静电过滤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静电场对油烟进行电离,使得油烟颗粒带上正或负的电荷,使得这些带电的油烟微粒随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被吸附,从而实现高效的油烟过滤和净化。
实施例2:
一种油烟净化系统,参照图8,包括油烟净化过滤装置101、进风管102、出风管103,其中,油烟净化过滤装置101如实施例1所示。进风管102连接壳体1的底端,并且用于向油烟净化过滤装置101输入来自厨房的油烟,例如进风管102可以连接厨房烟罩或者烟机的排烟管道,出风管103连接所述壳体1的顶端,并用于向大气排放经所述油烟净化过滤装置101净化后的气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油烟净化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定了上升油烟通道(p)的壳体(1)、位于壳体(1)内的初次过滤层组(2)和二次过滤器(3);
所述初次过滤层组(2)转动连接在壳体(1)上,并且配置有驱使其转动的驱动器(52);
还包括检测器(6)和控制器,所述检测器(6)用于检测所述初次过滤层组(2)的积油量,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器(6)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驱动器(52),使得所述驱动器(52)转动调节所述初次过滤层组(2);
所述壳体(1)设置有排油机构,在所述初次过滤层组(2)处于倾斜状态下用于将所述初次过滤层组(2)上的油排出所述壳体(1)外;
所述初次过滤层组(2)包括相互间隔的下层过滤层(21)和上层过滤层(22),所述下层过滤层(21)的下层油烟孔(h1)和上层过滤层(22)的上层油烟孔(h2)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错开布置,使得由所述二次过滤器(3)滴落的油滴落于下层过滤层(21)的顶面上;
所述下层过滤层(21)的顶面在下层油烟孔(h1)的外围设有挡油部(21a),所述挡油部(21a)朝向下层油烟孔(h1)逐渐隆起,用于阻挡下层过滤层(21)和上层过滤层(22)之间的油滴从下层油烟孔(h1)处滴落;
所述下层过滤层(21)的底面在下层油烟孔(h1)的外围设有导流部(21b),所述导流部(21b)背向下层油烟孔(h1)逐渐隆起,使得所述下层过滤层(21)在底面上在导流部(21b)之间形成了油烟过道(p1),所述油烟过道(p1)用于引导油烟流向下层油烟孔(h1),并且所述油烟过道(p1)的宽度沿着油烟的流向逐渐缩小;
所述导流部(21b)分为靠近下层油烟孔(h1)的第一区域(s1)、远离下层油烟孔(h1)的第二区域(s2),所述第一区域(s1)附有亲油层,所述第二区域(s2)附有疏油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净化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次过滤层组(2)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转轴(51),所述转轴(51)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驱动器(52)设置在所述壳体(1)外,用于驱使所述转轴(51)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烟净化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6)为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提供对所述转轴(51)的支撑,并且用于检测初次过滤层组(2)的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净化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配置有提示器,用于所述控制器在判断出所述初次过滤层组(2)存在无法排放的油脂时发出提示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净化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壳体(1)外壁上的排油结构(41)、连接所述壳体(1)内壁上的接油结构(42),所述接油结构(42)用于所述初次过滤层组(2)转动至倾斜状态时接收其滴落的油滴,使得接油结构(42)上的油滴由所述排油结构(41)排出所述壳体(1)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烟净化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次过滤层组(2)的周边具有边框(23),所述初次过滤层组(2)对应接油结构(42)的边框(23)设有排油孔(24),使得初次过滤层组(2)上的油滴通过排油孔(24)流至接油结构(42)上,再由排油结构(41)排出壳体(1)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净化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过滤层(21)的顶面在相邻的所述挡油部(21a)之间形成了汇油部(21c),用于汇流上层过滤层(22)和下层过滤层(21)之间的油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烟净化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过滤层(21)具有经过交替反折形成的多个折板(211),相邻所述折板(211)的相交处形成了波峰折角(d1)或波谷折角(d2),所述下层油烟孔(h1)设置在波峰折角(d1)上,使得所述折板(211)的顶面形成所述挡油部(21a)、底面形成所述导流部(21b),使得所述波谷折角(d2)的顶面形成所述汇油部(21c)。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烟净化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油烟孔(h2)设置在上层过滤层(22)对应所述波谷折角(d2)的部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油烟净化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过滤器(3)设置为静电过滤器。
11.一种油烟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油烟净化过滤装置(101)、进风管(102)、出风管(103),所述进风管(102)连接所述壳体(1)的底端,并且用于向所述油烟净化过滤装置(101)输入来自厨房的油烟,所述出风管(103)连接所述壳体(1)的顶端,并用于向大气排放经所述油烟净化过滤装置(101)净化后的气体。
CN202410370694.1A 2024-03-28 2024-03-29 一种油烟净化过滤装置以及油烟净化过滤系统 Active CN1179598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61511X 2024-03-28
CN202410361511 2024-03-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59837A CN117959837A (zh) 2024-05-03
CN117959837B true CN117959837B (zh) 2024-06-07

Family

ID=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037393U (zh) * 2015-10-20 2016-02-17 浙江科恩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的油烟机
CN111288527A (zh) * 2020-03-31 2020-06-1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吸油烟机
CN111457437A (zh) * 2020-05-09 2020-07-28 佛山市卓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抽油烟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037393U (zh) * 2015-10-20 2016-02-17 浙江科恩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的油烟机
CN111288527A (zh) * 2020-03-31 2020-06-1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吸油烟机
CN111457437A (zh) * 2020-05-09 2020-07-28 佛山市卓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抽油烟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24828A (zh) 高速烟尘处理系统
CN216825482U (zh) 一种油雾除尘器
CN117959837B (zh) 一种油烟净化过滤装置以及油烟净化过滤系统
JP4679589B2 (ja) 横型除塵装置
CN204880300U (zh) 厨房高效油气分离及集油装置
CN117959837A (zh) 一种油烟净化过滤装置以及油烟净化过滤系统
CN1628229A (zh) 从气流中高效分离悬浮颗粒的设备
CN211302504U (zh) 一种多风道综合除尘系统
CN1282440C (zh) 吸尘器拥有的旋风水循环过滤的过滤装置
CN117959844B (zh) 一种油烟净化过滤装置以及油烟净化过滤系统
CN117959844A (zh) 一种油烟净化过滤装置以及油烟净化过滤系统
CN117959836B (zh) 一种油烟净化过滤装置以及油烟净化过滤系统
CN118089080A (zh) 一种油烟净化过滤方法
CN113739233B (zh) 油烟净化一体机
JP2000279739A (ja) 集塵装置
CN102240494A (zh) 一种油烟净化机
EP0033801A1 (en) Scrubber utilizing wetted screens
CN214050854U (zh) 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
CN118089079A (zh) 一种油烟净化过滤方法
CN210993350U (zh) 多重气旋式的滤尘装置
CN117959836A (zh) 一种油烟净化过滤装置以及油烟净化过滤系统
CN1895151A (zh) 吸尘器的水过滤除尘装置
CN1625430A (zh) 两级空气过滤器
CN206304524U (zh) 一种组合式空气滤清器
CN105727679B (zh) 水洗空气净化器及具有水洗空气净化器的电视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