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57621A - 螺线管、电磁阀、悬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螺线管、电磁阀、悬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57621A
CN117957621A CN202380013667.2A CN202380013667A CN117957621A CN 117957621 A CN117957621 A CN 117957621A CN 202380013667 A CN202380013667 A CN 202380013667A CN 117957621 A CN117957621 A CN 1179576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enoid
cover
housing
inclined surface
intersect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8001366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野刚太
柳泽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stem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stem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stem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957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576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6Characteristics of dampers, e.g. mechanical dampers
    • B60G17/08Characteristics of fluid dam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44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 F16F9/46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allowing control from a distance, i.e. location of means for control input being remote from site of valves, e.g. on damper external wa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128Encapsulating, encasing or sea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16Rectilinearly-movable armatures

Abstract

螺线管(1)具备:螺线管部(20),其具有线圈(31)和由模制树脂覆盖线圈(31)的周围的内侧突出部(41);壳体(60),其供内侧突出部(41)插入;以及密封体(90),其对螺线管部(20)与壳体(6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螺线管部(20)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的方向与内侧突出部(41)相对于壳体(60)插入的插入方向交叉,壳体(60)具有与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倾斜面,密封体(90)通过与螺线管部(20)的倾斜面和壳体(60)的倾斜面接触来对间隙进行密封。

Description

螺线管、电磁阀、悬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线管、电磁阀以及悬架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螺线管具备:壳体,其具有上端开口部,将在线轴上卷绕有线圈的螺线管主体从所述上端开口部收纳;一次外装体,其由覆盖所述螺线管主体的模制树脂构成,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上端开口部,在与该上端开口部之间形成间隙;以及二次外装体,其以封闭所述间隙的方式覆盖所述一次外装体。
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将螺线管用作用于产生安装于车辆的缓冲器的阻尼力的部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68520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990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螺线管在抑制泥水向壳体内的侵入、壳体内的油的泄漏这一点上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壳体内的密封构造的可靠性的螺线管。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基于该目的而完成的本发明是一种螺线管,其具备:螺线管主体,其具有线圈和由模制树脂覆盖所述线圈的周围的周围部;壳体,其供所述周围部插入;以及密封体,其对所述螺线管主体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所述螺线管主体具有第一交叉面,该第一交叉面的方向与所述周围部相对于所述壳体插入的插入方向交叉,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第二交叉面,所述密封体通过与所述第一交叉面和所述第二交叉面接触来对所述间隙进行密封,所述第一交叉面和所述第二交叉面中的任一方的交叉面相对于所述插入方向倾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壳体内的密封构造的可靠性的螺线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悬架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螺线管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图2的III-III部的截面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螺线管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外侧壳体的变形例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螺线管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螺线管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螺线管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螺线管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螺线管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悬架装置100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悬架装置100是撑杆式悬架,如图1所示,具备液压缓冲装置102和配置于液压缓冲装置102的外侧的螺旋弹簧103。另外,悬架装置100具备:下弹簧座104,其对螺旋弹簧103的位于后述的杆120的轴向一侧(图1中为下侧)的端部进行支承;以及上弹簧座105,其对螺旋弹簧103的位于杆120的轴向另一侧(图1中为上侧)的端部进行支承。
悬架装置100具备:车身侧托架106,其安装于杆120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用于将该悬架装置100安装于车辆;以及车轮侧托架107,其固定于后述的缸部110的位于杆120的轴向一侧的端部,用于将悬架装置100安装于车轮。另外,悬架装置100具备覆盖缸部110以及杆120的至少一部分的防尘罩108。车身侧托架106安装于杆120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
液压缓冲装置102具备:缸部110,其收纳作为工作流体的一例的油;以及杆120,其一侧的端部从缸部110突出设置,并且另一侧的端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插入到缸部110内。另外,液压缓冲装置102具备设置于杆120的一侧的端部的活塞部130和设置于缸部110的一侧的端部的底部140。而且,液压缓冲装置102具备设置于缸部110的外部而产生阻尼力的外侧阻尼部150。
缸部110具有收纳油的缸111、设置于缸111的外侧的外筒体112、以及设置于外筒体112的外侧的阻尼器壳体113。另外,缸部110具备:杆引导部114,其将杆120支承为能够移动;防撞帽115,其安装于阻尼器壳体113的一侧的端部;以及油封116,其防止阻尼器壳体113内的油泄漏、或者异物混入阻尼器壳体113内。
[外侧阻尼部150]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螺线管1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图2的III-III部的截面的一例的图。
外侧阻尼部150具备产生阻尼力的阻尼力机构部160和调整阻尼力机构部160的阻尼力的螺线管1。
阻尼力机构部160具有形成有流路的孔板161和使孔板161的流路开闭的先导阀162。另外,阻尼力机构部160具有:压缩螺旋弹簧163,其对先导阀162施加使孔板161的流路关闭的方向的力;和支承部件164,其将后述的柱塞11支承为能够滑动。阻尼力机构部160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任意结构。因此,在图2中,省略表示构成阻尼力机构部160的其他部件。
以下,对螺线管1进行详细说明。
螺线管1具备:阀部10,其进行流路的开闭;螺线管部20,其驱动阀部10的后述的柱塞11;壳体60,其收纳阀部10、螺线管部20的后述的线圈31等;以及圆环状的作为弹性体的密封体90,其对螺线管部20与壳体6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以下,有时将柱塞11的轴向称为“轴向”。轴向也是圆筒状的壳体60的中心线方向。在轴向上,有时将图2的下侧、上侧分别称为“第一侧”、“第二侧”。另外,将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例如,垂直方向)称为“半径方向”。在半径方向上,有时将壳体60的中心线侧称为“内侧”,将远离中心线的一侧称为“外侧”。
(阀部10)
阀部10具有:柱塞11,其保持对形成有流路的孔板161中的油的流动进行控制的调整阀170;以及磁铁等磁性体12,其固定于柱塞11。
调整阀170在轴向上设置于与先导阀162对置的位置。另外,调整阀170能够在轴向上移动,通过朝向第一侧移动而能够与先导阀162接触。这样,调整阀170能够在与先导阀162接触的状态和最远离先导阀162的状态之间取得任意的状态。由此,调整阀170能够调整在孔板161的流路中流动的油的流量。因此,调整阀170作为通过螺线管1来调整位置、并对油开闭流路的力进行调整的阀的一例发挥功能。此外,由调整阀170和螺线管1构成电磁阀180。
柱塞11是沿轴向形成的杆状的部件。柱塞11在第一侧保持调整阀170,并且在轴向的中央部保持磁性体12。柱塞11经由轴承以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支承于后述的固定铁芯21、支承部件164。在螺线管部20为通电状态时,柱塞11与调整阀170一起被螺线管部20朝向第一侧推出。另一方面,在螺线管部20为非通电状态时,柱塞11与调整阀170一起被压缩螺旋弹簧163朝向第二侧推回。
(壳体60)
壳体60具备设置于外侧的大致圆筒形状的外侧壳体70和设置于比外侧壳体70靠内侧的位置的内侧壳体80。能够例示出外侧壳体70和内侧壳体80由金属成型。或者,能够例示出外侧壳体70由金属成型,内侧壳体80由树脂成型。
外侧壳体70的第一侧的部位例如通过焊接等固定于缸部110的阻尼器壳体113的外周面。在外侧壳体70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70a。
如图3所示,外侧壳体70具有:第一圆筒状部71,其设置于第二侧的端部;第二圆筒状部72,其设置于比第一圆筒状部71靠第一侧的位置。第一圆筒状部71的内径与第二圆筒状部72的内径相同,第一圆筒状部71的外径比第二圆筒状部72的外径小。在第二圆筒状部72的第二侧的端部的内侧的部位,遍及整周地形成有从第二侧的端面73向第一侧凹陷的槽部74。槽部74在外侧的部位具有倾斜面75,该倾斜面75以随着从第二侧向第一侧而直径逐渐变小的方式相对于轴向倾斜。
在包括第一圆筒状部71的外周面76、第二圆筒状部72的外周面77、端面73以及槽部74在内的外侧壳体70的外表面实施了涂装。能够例示出涂装是耐腐蚀性高的阳离子电沉积涂装。
另外,槽部74的由与轴向平行的面切断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是半圆状。
内侧壳体80具有大致圆筒形状的圆筒状部81和从圆筒状部81的内周面向内侧突出的圆环状的圆环状部82。
在圆筒状部81的第一侧的端部形成有外螺纹83,该外螺纹83紧固于在外侧壳体70的内周面形成的内螺纹70a。另外,在圆筒状部81的比外螺纹83靠第二侧的部位形成有从外周面凹陷的凹部84,在凹部84保持O形环85,该O形环85对内侧壳体80的外周面与外侧壳体70的内周面之间进行密封。
另外,在圆筒状部81的第二侧的端部遍及整周地形成有从内周面凹陷的第一卡合部86。
(螺线管部20)
螺线管部20具有:罩部30,其覆盖壳体60的开口部61;固定铁芯21;以及卡子22,其进行罩部30相对于壳体60的轴向的定位。并且,螺线管部20通过成为通电状态而将柱塞11朝向第一侧推出。
卡子22是如下的金属制的部件:由与轴向平行的面切断的情况下的截面形状为轴向为短边方向、半径方向为长边方向的长方形,由与轴向垂直的面切断的截面形状为C字状。
罩部30具有:线圈31;覆盖部40,其保持线圈31并且覆盖壳体60的开口部61;以及连接器部32,其用于向线圈31通电。罩部30通过如下的嵌件成型而成型:在将金属制的线圈31等保持于模具的状态下,在与覆盖部40、连接器部32对应的部位,将加热到软化温度的树脂填充于模具。
覆盖部40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内侧突出部41,其从覆盖壳体60的开口部61的圆盘状的部位向第一侧突出,并插入到壳体60的内部;和大致圆筒状的外侧突出部50,其在内侧突出部41的外侧向第一侧突出。这些内侧突出部41及外侧突出部50由模制树脂成型。
内侧突出部41设置在比固定铁芯21靠外侧且比壳体60靠内侧的位置,在轴向上与固定于柱塞11的磁性体12的移动区域重叠的位置具有线圈31。
另外,在内侧突出部41的比轴向的中央部靠第二侧的部位,遍及整周地形成有从外周面凹陷的第二卡合部45。第二卡合部45在轴向上形成于与形成于内侧壳体80的圆筒状部81的第一卡合部86对应的位置。在第二卡合部45及第一卡合部86嵌入有卡子22。
外侧突出部50设置于比外侧壳体70的第二侧的端部靠外侧的位置,并覆盖外侧壳体70的第二侧的端部的周围。外侧突出部50与外侧壳体70之间的间隙被密封体90密封。
外侧突出部50具有设置于第一侧的端部的第一圆筒状部51和设置于第二侧的端部的第二圆筒状部52。第一圆筒状部51的外径与第二圆筒状部52的外径相同,第一圆筒状部51的内径比第二圆筒状部52的内径大。在第二圆筒状部52的第一侧的端部的外侧的部位形成有从第一侧的端面53向第二侧凹陷的槽部54。槽部54在内侧的部位具有倾斜面55,该倾斜面55以直径随着从第二侧向第一侧而逐渐变小的方式相对于轴向倾斜。
另外,槽部54的由与轴向平行的面切断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是半圆状。
密封体90在组装于罩部30与外侧壳体70之间之前由与轴向平行的面切断的截面形状是长边为轴向的椭圆状。而且,密封体90被夹入罩部30的外侧突出部50的槽部54与外侧壳体70的槽部74之间,受到来自外侧突出部50的倾斜面55和外侧壳体70的倾斜面75的力而弹性变形,将外侧突出部50与外侧壳体70之间的间隙密封。
另外,密封体90不限于截面形状为椭圆状的密封体。例如,密封体90也可以是O形环或X形环。
通过在外侧壳体70与罩部30的外侧突出部50之间以弹性变形的状态夹入密封体90,从而在罩部30沿轴向作用有从第一侧朝向第二侧的方向的力。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该力作用于罩部30,通过嵌入罩部30的第二卡合部45的卡子22与内侧壳体80的第一卡合部86抵接,也能够抑制罩部30向第二侧的移动。
能够例示出如上构成的螺线管1如下进行组装。即,作业者在固定于阻尼器壳体113的外周面的外侧壳体70的内部组装孔板161、先导阀162、压缩螺旋弹簧163等构成阻尼机构的部件、调整阀170、柱塞11、磁性体12等构成阀部10的部件、支承部件164、固定铁芯21等。然后,作业者将内侧壳体80紧固于外侧壳体70。然后,在将密封体90配置于外侧壳体70的槽部74的状态下,将罩部30组装于壳体60。此时,在将卡子22嵌入罩部30的内侧突出部41的第二卡合部45的状态下,将内侧突出部41插入到内侧壳体80的内侧。在卡子22通过与内侧壳体80的内周面接触而缩径并以完全埋入内侧突出部41的第二卡合部45的方式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内侧突出部41被插入到内侧壳体80的内部。然后,卡子22在被插入到与形成于内侧壳体80的第一卡合部86对应的位置时扩径,卡子22的外侧的部位嵌入第一卡合部86。由此,在将罩部30组装于壳体60之后,能够抑制罩部30从壳体60脱落。即,通过使卡子22的第一侧的面与第二卡合部45的第一侧的面抵接,并且使卡子22的第二侧的面与第一卡合部86的第二侧的面抵接,即使罩部30从密封体90受到远离壳体60的方向的力,也能够抑制罩部30从壳体60脱落。
以上说明的螺线管1具备螺线管部20(螺线管主体的一例),该螺线管部20具有线圈31和由模制树脂覆盖线圈31的周围的内侧突出部41(周围部的一例)。另外,螺线管1具备供内侧突出部41插入的壳体60和对螺线管部20与壳体60之间的间隙S进行密封的密封体90。螺线管部20具有倾斜面55(第一交叉面的一例),该倾斜面55的方向与作为内侧突出部41相对于壳体60插入的插入方向的一例的轴向交叉,壳体60具有与轴向交叉的方向的倾斜面75(第二交叉面的一例)。而且,密封体90通过与倾斜面55和倾斜面75接触来对间隙S进行密封。
根据如以上那样构成的螺线管1,密封体90与罩部30的倾斜面55及外侧壳体70的倾斜面75接触,因此与密封体90例如与平行于轴向的面或垂直于轴向的面接触的结构相比,倾斜面55及倾斜面75与密封体90的接触面积变大。其结果是,根据螺线管1,螺线管部20与壳体60之间的间隙S的密封性能提高,因此能够提高壳体60内的密封构造的可靠性。
特别是,本实施方式的密封体90为椭圆状,因此与截面形状例如为圆形状的O形环相比,与倾斜面55及倾斜面75的接触面积变大,密封性能提高。
另外,倾斜面55与倾斜面75相对于轴向朝相同的方向倾斜,因此密封体90容易被倾斜面55与倾斜面75夹入,与倾斜面55及倾斜面75的接触面积变大,密封性能提高。
另外,密封体90配置于从外侧壳体70的第二圆筒状部72的第二侧的端面73凹陷的槽部74与从罩部30的外侧突出部50的第一侧的端面53凹陷的槽部54之间,因此例如能够抑制以椭圆状的长边与半径方向平行的方式倾倒。其结果是,罩部30与壳体60之间的密封性提高。
另外,在螺线管1中,密封体90是具有对罩部30与外侧壳体70之间进行密封的功能和作为施加使罩部30离开壳体60的方向的力的反作用力部件的功能的部件。而且,在螺线管1中,卡子22抑制罩部30从壳体60脱落。因此,根据螺线管1,能够省略固定罩部30所需的部件,因此能够减少部件件数,能够实现成本降低。另外,作业者能够容易地组装螺线管1。另外,密封体90是通用的部件,因此也能够与用于其他产品的密封的部件共用。
另外,外侧壳体70为金属制,在外周面77、以及倾斜面75的至少比与密封体90接触的部位靠外侧的部位实施了涂装。由此,能够抑制外侧壳体70生锈。进而,涂装为阳离子电沉积涂装,由此与例如实施镀覆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耐腐蚀性。
<第二实施方式>
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螺线管2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第二实施方式的螺线管2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螺线管1的不同点在于与外侧壳体70相当的外侧壳体270。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对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外侧壳体270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外侧壳体70的不同点在于与第二圆筒状部72相当的第二圆筒状部272。第二圆筒状部272在第二侧的端部具有倾斜面275,该倾斜面275以直径随着从第二侧向第一侧而逐渐变大的方式相对于轴向倾斜。倾斜面275相对于轴向朝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倾斜面75不同的方向倾斜。因此,倾斜面275和倾斜面55相对于轴向朝不同的方向倾斜。
根据如以上那样构成的螺线管2,密封体90与罩部30的倾斜面55及外侧壳体270的倾斜面275接触,因此倾斜面55及倾斜面275与密封体90的接触面积变大。其结果是,罩部30与外侧壳体270之间的间隙S的密封性能提高,因此能够提高外侧壳体270内的密封构造的可靠性。
另外,在螺线管2中,也与螺线管1同样地,能够省略固定罩部30所需的部件,因此能够减少部件件数,能够实现成本降低。另外,作业者能够容易地组装螺线管2。另外,密封体90是通用的部件,因此也能够与用于其他产品的密封的部件共用。另外,密封体90配置于从罩部30的外侧突出部50的第一侧的端面53凹陷的槽部54,因此例如能够抑制以椭圆状的长边与半径方向平行的方式倾倒。
在螺线管2中,外侧壳体270的倾斜面275与外周面277所成的面为钝角。因此,对外侧壳体270的倾斜面275与外周面277的连接部实施的涂装的膜厚难以小于例如对外周面76等其他部位实施的涂装的膜厚。其结果是,螺线管2的耐腐蚀性变高。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外侧壳体270的变形例的一例的图。
外侧壳体270也可以在第二圆筒状部272的倾斜面275与外周面277之间具有曲面278,该曲面278以直径随着从第二侧向第一侧而逐渐变大的方式弯曲。即,外侧壳体270也可以具有将倾斜面275与外周面277相连的曲面278。通过设置曲面278,对作为外侧壳体270的倾斜面275与外周面277的连接部的曲面278实施的涂装的膜厚难以小于例如对外周面76等其他部位实施的涂装的膜厚。其结果是,螺线管2的耐腐蚀性变高。
<第三实施方式>
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螺线管3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第三实施方式的螺线管3相对于第二实施方式的螺线管2的不同点在于分别与罩部30、外侧突出部50相当的罩部330、外侧突出部350。以下,对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中,对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外侧突出部350相对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外侧突出部50的不同点在于与第二圆筒状部52相当的第二圆筒状部352。第二圆筒状部352在第一侧的端部具有倾斜面355,该倾斜面355以直径随着从第二侧向第一侧而逐渐变大的方式相对于轴向倾斜。倾斜面355相对于轴向朝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倾斜面55不同的方向倾斜。因此,倾斜面355和倾斜面275相对于轴向朝相同的方向倾斜。
根据如以上那样构成的螺线管3,密封体90与罩部330的倾斜面355及外侧壳体270的倾斜面275接触,因此倾斜面355及倾斜面275与密封体90的接触面积变大。其结果是,罩部330与外侧壳体270之间的间隙S的密封性能提高,因此能够提高外侧壳体270内的密封构造的可靠性。
另外,在螺线管3中,也能够省略固定罩部330所需的部件,因此能够减少部件件数,能够实现成本降低。另外,作业者能够容易地组装螺线管3。
<第四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螺线管4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第四实施方式的螺线管4相对于第三实施方式的螺线管3的不同点在于与外侧壳体270相当的外侧壳体470。以下,对与第三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在第三实施方式和第四实施方式中,对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外侧壳体470相对于第三实施方式的外侧壳体270的不同点在于与第二圆筒状部272相当的第二圆筒状部472。第二圆筒状部472在第二侧的端部具有与轴向垂直的垂直面475来代替相对于轴向倾斜的倾斜面275。
根据如以上那样构成的螺线管4,密封体90与罩部330的倾斜面355及外侧壳体470的垂直面475接触,因此与两端部与垂直于轴向的面接触的结构相比,倾斜面355与密封体90的接触面积变大。其结果是,罩部330与外侧壳体470之间的间隙S的密封性能提高,因此能够提高外侧壳体470内的密封构造的可靠性。
另外,在螺线管4中,也能够省略固定罩部330所需的部件,因此能够减少部件件数,能够实现成本降低。另外,作业者能够容易地组装螺线管4。
<第五实施方式>
图8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螺线管5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第五实施方式的螺线管5相对于第三实施方式的螺线管3的不同点在于分别与罩部330、外侧突出部350相当的罩部530、外侧突出部550。以下,对与第三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在第三实施方式和第五实施方式中,对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外侧突出部550相对于第三实施方式的外侧突出部350的不同点在于与第二圆筒状部352相当的第二圆筒状部552。第二圆筒状部552在第一侧的端部具有与轴向垂直的垂直面555来代替相对于轴向倾斜的倾斜面355。
根据如以上那样构成的螺线管5,密封体90与罩部530的垂直面555及外侧壳体270的倾斜面275接触,因此与两端部与垂直于轴向的面接触的结构相比,倾斜面275与密封体90的接触面积变大。其结果是,罩部530与外侧壳体270之间的间隙S的密封性能提高,因此能够提高外侧壳体270内的密封构造的可靠性。
另外,在螺线管5中,也能够省略固定罩部530所需的部件,因此能够减少部件件数,能够实现成本降低。另外,作业者能够容易地组装螺线管5。
<第六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螺线管6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第六实施方式的螺线管6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螺线管1的不同点在于,与罩部30相当的罩部630不同,并且在罩部630嵌入有后述的套筒650。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和第六实施方式中,对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罩部630相对于罩部30的不同点在于不具有外侧突出部50。另外,在罩部630形成有从覆盖壳体60的开口部61的端面631凹陷的凹部647。凹部647由与轴向平行的平行面648和形成于第二侧的端部的与轴向垂直的垂直面649形成。
而且,在螺线管6中,具有与外侧突出部50相当的套筒650作为与罩部630分体的部件。套筒650是与罩部630分体地使用模具成型的模制树脂制品。
套筒650具有分别与外侧突出部50的第一圆筒状部51、第二圆筒状部52相当的第一圆筒状部651、第二圆筒状部652。另外,套筒650具有分别与外侧突出部50的端面53、槽部54、倾斜面55相当的端面653、槽部654、倾斜面655。
而且,套筒650具有从第二圆筒状部652的第二侧的端面的外周部向第二侧突出的凸部656。凸部656是呈圆筒状突出的部位,内周面的直径比罩部630的平行面648的直径小。并且,套筒650通过将凸部656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嵌入罩部630的凹部647而被压入到罩部630。或者,套筒650的凸部656以间隙配合的方式嵌入罩部630的凹部647。
根据如以上那样构成的螺线管6,密封体90与罩部630的倾斜面655及外侧壳体70的倾斜面75接触,因此倾斜面655及倾斜面75与密封体90的接触面积变大。其结果是,罩部630与外侧壳体70之间的间隙S的密封性能提高,因此能够提高外侧壳体70内的密封构造的可靠性。
另外,在螺线管6中,也能够省略固定罩部630所需的部件,因此能够减少部件件数,能够实现成本降低。另外,作业者能够容易地组装螺线管6。另外,密封体90是通用的部件,因此也能够与用于其他产品的密封的部件共用。另外,密封体90配置于套筒650的槽部654与外侧壳体70的槽部74之间,因此例如能够抑制以椭圆状的长边与半径方向平行的方式倾倒。
另外,罩部630和套筒650也可以不是分体部件,而是使用树脂,通过一次成型模具成型出罩部630,通过二次成型模具成型出套筒650并将两者接合。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罩部30、第三及第四实施方式的罩部330、第五实施方式的罩部530中,也可以如第六实施方式的罩部630和套筒650那样,由嵌合的两个分体部件或接合的两个部件构成。
<第七实施方式>
图10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螺线管7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第七实施方式的螺线管7相对于第三实施方式的螺线管3的不同点在于,与罩部330相当的罩部730不同,并且在罩部730嵌入有后述的套筒750。以下,对与第三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在第三实施方式和第七实施方式中,对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罩部730相对于罩部330的不同点在于不具有外侧突出部350。另外,在罩部730形成有从覆盖外侧壳体70的开口部的端面731呈圆筒状凹陷的凹部747。
而且,在螺线管7中,具有与外侧突出部350相当的套筒750作为与罩部730分体的部件。套筒750是与罩部730分体地使用模具成型的模制树脂制品。
套筒750具有分别与外侧突出部350的第一圆筒状部51、第二圆筒状部352、倾斜面355相当的第一圆筒状部751、第二圆筒状部752、倾斜面755。另外,套筒750具有从第二圆筒状部752的第二侧的端面的内周部向第二侧突出的凸部756。凸部756是呈圆筒状突出的部位。并且,套筒750通过将凸部756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嵌入罩部730的凹部747而被压入到罩部730。或者,套筒750的凸部756以间隙配合的方式嵌入罩部730的凹部747。
根据如以上那样构成的螺线管7,密封体90与套筒750的倾斜面755及外侧壳体270的倾斜面275接触,因此倾斜面755及倾斜面275与密封体90的接触面积变大。其结果是,罩部730与外侧壳体270之间的间隙S的密封性能提高,因此能够提高外侧壳体270内的密封构造的可靠性。
另外,在螺线管7中,也能够省略固定罩部730所需的部件,因此能够减少部件件数,能够实现成本降低。另外,作业者能够容易地组装螺线管7。另外,密封体90是通用的部件,因此也能够与用于其他产品的密封的部件共用。
另外,罩部730和套筒750也可以不是分体部件,而是使用树脂,通过一次成型模具成型出罩部730,通过二次成型模具成型出套筒750并将两者接合。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罩部30、第三及第四实施方式的罩部330、第五实施方式的罩部530中,也可以如第七实施方式的罩部730的圆筒状的凹部747和套筒750的圆筒状的凸部756那样,使用圆筒状的凹部和圆筒状的凸部嵌合或接合。
标号说明
1、2、3、4、5、6、7:螺线管;20:螺线管部(螺线管主体的一例);30、330、530、630、730:罩部;31:线圈;41:内侧突出部(周围部的一例);50、350、550:外侧突出部;55、355:倾斜面(第一交叉面的一例);60:壳体;70、270、470:外侧壳体;75、275:倾斜面(第二交叉面的一例);80:内侧壳体;90:密封体;100:悬架装置;160:阻尼力机构部;170:调整阀;180:电磁阀;475:垂直面(第二交叉面的一例);555:垂直面(第一交叉面的一例);650、750:套筒。

Claims (9)

1.一种螺线管,其具备:
螺线管主体,其具有线圈和由模制树脂覆盖所述线圈的周围的周围部;
壳体,其供所述周围部插入;以及
密封体,其对所述螺线管主体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所述螺线管主体具有第一交叉面,该第一交叉面的方向与所述周围部相对于所述壳体插入的插入方向交叉,
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第二交叉面,
所述密封体通过与所述第一交叉面和所述第二交叉面接触来对所述间隙进行密封,所述第一交叉面和所述第二交叉面中的任一方的交叉面相对于所述插入方向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线管,其中,
所述第一交叉面和所述第二交叉面相对于所述插入方向朝相同的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线管,其中,
所述第一交叉面和所述第二交叉面相对于所述插入方向朝不同的方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线管,其中,
所述第一交叉面和所述第二交叉面中的任一方的交叉面是与所述插入方向垂直的面,另一方的交叉面相对于所述插入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线管,其中,
所述密封体的由与所述插入方向平行的面切断时的截面形状是所述插入方向为长边的椭圆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线管,其中,
所述壳体为圆筒状,
所述第二交叉面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外周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线管,其中,
所述螺线管主体具有覆盖所述壳体的周围的圆筒状的圆筒状部,
所述第一交叉面形成于所述圆筒状部的内周部。
8.一种电磁阀,其具备:
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螺线管;以及
阀,其位置被所述螺线管调整,该阀对工作流体开闭流路的力进行调整。
9.一种悬架装置,其具备:
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阀;以及
阻尼力机构部,其通过所述电磁阀来调整阻尼力。
CN202380013667.2A 2022-05-10 2023-05-01 螺线管、电磁阀、悬架装置 Pending CN1179576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77805 2022-05-10
JP2022-077805 2022-05-10
PCT/JP2023/017028 WO2023219027A1 (ja) 2022-05-10 2023-05-01 ソレノイド、ソレノイドバルブ、懸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57621A true CN117957621A (zh) 2024-04-30

Family

ID=88730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80013667.2A Pending CN117957621A (zh) 2022-05-10 2023-05-01 螺线管、电磁阀、悬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57621A (zh)
WO (1) WO202321902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70603A (ja) * 2012-02-17 2013-09-02 Yamaha Motor Co Ltd 2つの部材の嵌合構造、容器、及び減衰力制御弁
WO2015020227A1 (ja) * 2013-08-09 2015-02-12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減衰力調整式緩衝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19027A1 (ja) 2023-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51453B2 (en) Valve cartridge for a solenoid valve, and associated solenoid valve
EP2341237B1 (en) Pump for supplying high-pressure fuel
EP2182199B1 (en) Electromagnetically-driven valve mechanism and high-pressure fuel supply pump using the same
EP1860357B1 (en) Seat block and valve device
EP2570648B1 (en) Electromagnetic fuel-injection valve
US6176256B1 (en) Gas pressure-reducing valve
JP6732040B2 (ja) 緩衝器および緩衝器の製造方法
US20200011314A1 (en) High pressure fuel pump
KR20150018461A (ko) 완충기
WO2021117800A1 (ja) ソレノイド、減衰力調整機構および減衰力調整式緩衝器
US6321725B1 (en) Valve for metered introduction of evaporated fuel
CN117957621A (zh) 螺线管、电磁阀、悬架装置
GB2276435A (en) Shut-off valve assembly for a vibration damper
US11828381B2 (en) Switching valve and valve arrangement with such a switching valve for controlling a mass flow
CN109843664B (zh) 具有可调节的弹力的电磁阀
WO2023219028A1 (ja) ソレノイド、ソレノイドバルブ、懸架装置、ソレノイドの組立方法
US11808367B2 (en) Valve, device for regulating the pressure of a flow medium using the valve, and device for securing the valve in a transmission component
US20220082072A1 (en) Metal Diaphragm Metal Damper and Fuel Pump Provided With Same
US20230386717A1 (en) Solenoid, damping force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damping force adjustable shock absorber
JP2022088126A (ja) 弁装置
JP7164421B2 (ja) ガバナ付き電磁比例弁
CN113574267B (zh) 燃料泵
US20240083208A1 (en) Solenoid, damping force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damping force adjustable shock absorber
WO2023157503A1 (ja) ソレノイド、減衰力調整機構および減衰力調整式緩衝器
US20230011647A1 (en) Solenoid valv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