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53583A - 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感光数组及影像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感光数组及影像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53583A
CN117953583A CN202410146446.9A CN202410146446A CN117953583A CN 117953583 A CN117953583 A CN 117953583A CN 202410146446 A CN202410146446 A CN 202410146446A CN 117953583 A CN117953583 A CN 1179535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s
images
photosensitive
distance rang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4644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汉昌
杨恕先
陈世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xart Imag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Pixart Imag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xart Imaging Inc filed Critical Pixart Imaging Inc
Priority to CN20241014644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535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53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535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mage Analysi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感光数组及影像传感器,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提供一感光数组,用于侦测位于一第一距离范围或一第二距离范围内的一待测物体的影像,其中感光数组包括多个不可见光感光像素以及多个可见光感光像素。之后,在第一距离范围内使用不可见光感光像素进行影像侦测,以得到多个不可见光影像。接着,在第二距离范围内使用可见光感光像素进行影像侦测,以得到多个可见光影像。然后,利用一处理单元处理不可见光影像与可见光影像,以得到待测物体的一动作信息。克服利用手势辨识系统来侦测手势影像时,仅能进行近距离手势影像的侦测或是远距离手势影像的侦测,而无法达到同时进行远近距离手势影像侦测的问题。

Description

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感光数组及影像传感器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7月1日,申请号为201610512148.2,发明名称为“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感光数组及影像传感器”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及感光数组,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同时侦测在远近距离范围内的动作信息的方法、感光数组及影像传感器。
背景技术
一般用来控制电子产品多使用触控式的方法,例如:遥控器、鼠标、触控屏幕等。近年来,为了提高人机互动的便利性,非触控式控制系统中的手势辨识系统或是声控系统,都纷纷地导入游戏机、智能型电视、智能型手机、平板装置和汽车电子产品等消费性电子产品中。手势辨识系统的发展,除了能够让人机互动更加地不受到限制外,还提供了使用者更便利且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
然而,在利用一般的手势辨识系统来侦测动作信息时,例如:手势动作、靠近判断甚至其他对象感测,只能进行单一功能的对象侦测,例如:近距离的手势影像判断或是远距离的手势影像。也就是说,当能够侦测近距离的手势影像时,就无法侦测远距离的手势影像,反之亦然。
因此,为了能够让手势辨识系统更灵活地被运用,如何改善仅能在近距离的手势辨识或是远距离的手势辨识中二择一的问题,已成为所述领域欲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同时侦测在远近距离范围内的动作信息的方法、感光数组及影像传感器。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感光数组,其中所述感光数组包括多个不可见光感光像素以及多个可见光感光像素,以用于侦测位于一第一距离范围或一第二距离范围内的一待测物体的影像。在第一距离范围内使用多个不可见光感光像素进行影像侦测,以得到多个不可见光影像。在第二距离范围内使用多个可见光感光像素进行影像侦测,以得到多个可见光影像。利用一处理单元处理多个不可见光影像与多个可见光影像,以得到待测物体的一动作信息,其中多个所述不可见光感光像素的数量小于多个所述可见光感光像素的数量,且多个所述不可见光感光像素和多个所述可见光感光像素分別检测所述待测物体在近距离范围内和远距离范围内的所述动作信息。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侦测动作信息的感光数组,其包括多个不可见光感光像素以及多个可见光感光像素,以用于侦测位于一第一距离范围或一第二距离范围内的一待测物体的影像。多个不可见光感光像素在第一距离范围内进行影像侦测,以得到多个不可见光影像。多个可见光感光像素在第二距离范围内进行影像侦测,以得到多个可见光影像。不可见光影像与可见光影像分别利用一处理单元内含的一第一演算单元以及一第二演算单元进行分析,以得到待测物体的一动作信息,其中不可见光感光像素的数量小于可见光感光像素的数量,且不可见光感光像素和可见光感光像素分別检测所述待测物体在近距离范围内和远距离范围内的所述动作信息。
本发明所采用的又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影像传感器,包括一感光数组及一处理单元。感光数组包括多个第一感光像素与多个第二感光像素,第一感光像素感测一可见光波长范围的光线,第二感光像素感测一不可见光波长范围的光线,第一感光像素的数量大于第二感光像素的数量,且第二感光像素和第一感光像素分別检测待测物体在近距离范围内和远距离范围内的动作信息。处理单元于一第一模式下根据第一感光像素所感测的数据输出一影像信息,且处理单元于一第二模式下根据第二感光像素所感测的数据输出一对象移动信息。
本发明所采用的再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影像传感器,包括一感光数组及一处理单元。感光数组包括多个第一感光像素与多个第二感光像素,第一感光像素的数量大于第二感光像素的数量,且第二感光像素和第一感光像素分別检测待测物体在近距离范围内和远距离范围内的动作信息。处理单元于一第一模式下根据第一感光像素所感测的数据输出一影像信息,且处理单元于一第二模式下根据第二感光像素所感测的数据判断是否切换成第一模式。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同时侦测在远近距离范围内的动作信息的方法及感光数组,能够同时进行近距离和远距离动作信息(例如:手势影像)的侦测,以得到彼此交错排列的多个不可见光影像与多个可见光影像。因此,克服了以往利用手势辨识系统来侦测手势影像时,仅能进行近距离手势影像的侦测或是远距离手势影像的侦测,而无法达到同时进行远近距离手势影像侦测的问题。
此外,在本发明同时侦测远近距离手势的方法中,在近距离的条件下,会利用红外光加强判断手势影像的重心,更增加了手势影像判断的准确度,突破了以往手势判断的限制。因而达到不论远近距离都能正确、快速、且较不受限地判断手势的效果。
另外,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影像传感器在第二模式下,第一感光像素处于休眠状态,当第二感光像素所感测到的数据属于对象移动信息时,切换成第一模式。通过第二模式与第一模式的切换方式,可让影像传感器更为省电。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说明书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步骤S107中更进一步的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侦测动作信息的使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侦测动作信息的功能方块图;
图5A~图5C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可见光感光像素影像取点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侦测待测物体的功能方块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影像传感器的感光数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侦测待测物体的功能方块图;
图9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侦测待测物体的功能方块图;以及
图10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影像传感器的感光数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来说明本发明所公开有关“一种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及感光数组”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发明的优点与功效。本发明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另外,本发明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先予叙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并配合图4予以说明。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流程图,以及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演算单元21和第二演算单元22分别分析不可见光影像与可见光影像的流程图。
如图1的步骤S101至S107以及图3并配合图4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首先,提供一感光数组1,以用于侦测位于一第一距离范围或一第二距离范围内的一待测物体S(例如:手势)的影像,如步骤S101所绘示。在本实施例中,感光数组1包括多个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以及多个可见光感光像素12,如图3与图4所绘示,其中本实施例的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的数量是以9个作为举例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以下将分别根据不同侦测距离来进行说明。
上述的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可配合一光源L(例如红外光(Infrared,IR))进行影像侦测,以得到多个不可见光影像,以判断待测物体S是否在第一距离范围内,如步骤S103与图4所示。相对地,可见光感光像素12可不使用光源L而直接在第二距离范围内进行影像侦测,以得到多个可见光影像,以判断待测物体S是否在第二距离范围内,如步骤S105与图4所示。
具体来说,判断待测物体S是否处于第一距离范围与第二距离范围则是利用一处理单元2来处理上述的不可见光影像与可见光影像以进行判断,并可据此来获得待测物体S的动作信息,如步骤S107所示。
上述步骤S107可以包含有步骤S107(a)~S107(c),如图2所示,以下将进行说明。
于步骤S107(a)中,可通过上述的处理单元2来判断在不可见光影像以及可见光影像之中是否有待测物体S的影像,若处理单元2判断在不可见光影像之中有待测物体S的影像,则利用第一演算单元21分析不可见光影像,以得到待测物体S的动作信息,如步骤S107(b)所示,相对地,若是在可见光影像之中有待测物体S的影像,则可利用第二演算单元22分析可见光影像,以得到待测物体S的动作信息,如步骤S107(c)所示。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动作信息以“手势影像”的动作信息来举例说明,其中第一距离范围可介于0至15厘米之间,且第二距离范围可介于15至100厘米之间。较佳地,第一距离范围可介于1至15厘米之间,且第二距离范围可介于15至80厘米之间。
具体而言,在利用第一演算单元21以及第二演算单元22分别分析不可见光影像与可见光影像时,可以是先判断手势的影像是出现在不可见光影像或是出现在可见光影像,若是手势的影像出现在不可见光影像之中,可利用第一演算单元21分析不可见光影像,以得到手势在不可见光影像中的动作信息。若是手势的影像出现在可见光影像之中,则利用第二演算单元22分析可见光影像,以得到手势在可见光影像中的动作信息。具体来说,处理单元2可含有第一演算单元21以及第二演算单元22,其中第一演算单元21包含一第一算法,且第二演算单元22包含一第二算法。如此一来,不可见光影像与可见光影像便分别通过处理单元2的第一算法以及第二算法来进行分析,以得到手势影像的动作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可配合红外光源在0至15厘米之间的第一距离范围的近距离范围内进行影像侦测。于另一实施态样中,可见光感光像素12可不使用红外光源而直接在15至100厘米之间的第二距离范围的远距离范围内进行影像侦测的步骤。需要说明的是,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与可见光感光像素12可以是同时进行上述的影像感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处理单元2可以是采用硬件架构,也就是上述的演算单元可以是采用实体电路而与感光数组1整合于单一芯片中,如此虽然降低了算法的弹性,但相对的却可提升演算效能,减小整体尺寸与整体耗能。
以下将以图4与图5A~图5C来针对不同距离的演算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侦测动作信息的功能方块图,而图5A~图5C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影像取点的示意图。
在以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配合光源L在第一距离范围内进行影像侦测时,若待测物体S位于第一距离范围内,此时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便会感测到被待测物体S所反射的光线,如图5A所绘示。此时,若是待测物体S进行移动时,则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所感测到被待测物体S所反射的光线,便会呈现如图5B和图5C所绘示的移动状态。
具体来说,处理单元2会接收到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的影像数据,并据此计算待测物体S的影像重心,因此当待测物体S在第一距离范围内移动时,待测物体S的一影像重心C1便会跟着移动,而可得到一移动轨迹。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进行影像侦测的方式可以是采用一种影像取点的方式,其能够配合上述所利用的红外光来加强判断手势的影像重心C1。当手势移动时,影像重心C1会形成一移动轨迹,而此时处理单元2便可通过算法来追踪手势的移动轨迹,以增加手势判断的准确度。
举例而言,如图5A~图5C的感光数组1上所示,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可以是采用会感测红外光或远红外光的感光像素,如此一来,当待测物体S(例如:手)出现在0至15厘米之间的第一距离范围时,红外光照射到手的时候会产生反射,而在感光数组1上所设置的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会感测到反射光,此时,处理单元2则是根据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所感测到的数据并通过算法来侦测手的影像重心,以追踪手的移动轨迹。具体来说,假设手势是从左边挥到右边,所反射的光线在像素画面上,会先经过最左边一排的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接着再依序经过由左而右排的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如图5A~图5C所示,此时可通过处理单元2的第一演算单元21(如图4所示)的第一算法进行计算来判断手势是由左挥到右,而得到手势的动作信息。
当手势在15至100厘米之间的第二距离范围时,则可利用可见光感光像素12进行影像侦测,其中感测方式可以是为完整影像撷取的方式,于实施例中无须使用光源L,可见光感光像素12即可直接框出手势的形状,再接着追踪手的移动轨迹。例如:当手指伸出来时,可见光感光像素12就会侦测到手指的形状而呈现在画面上,并且开始追踪手的移动轨迹,例如是当手从左边往右边挥时所产生的移动轨迹,则可通过处理单元2的第二演算单元22中的第二算法得知手势为往右边挥动的手势,以取得完整的手势影像的动作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与可见光感光像素12可以是交错得到不可见光影像与可见光影像。举例来说,在同一时间会有两部分的信息进来,第一部分是在0至15厘米之间的第一距离范围内所得到的第一距离影像信息,第二部分是在15至100厘米之间的第二距离范围内所得到的第二距离影像信息,且第一距离影像信息和第二距离影像信息会互相交错。具体来说,不可见光影像为排序成第1、3、5、…、n-1个的奇数张影像,而可见光影像为排序成第2、4、6、…、n个偶数张影像,且n为正整数。例如:一秒钟得到200张手势影像,其中不可见光影像为奇数张影像,也就是排序在第1、3、5、…、199张的影像,而可见光影像为偶数张影像,也就是排序在第2、4、6、…、200张的影像。在另一实施例中,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与可见光感光像素12可以是同时得到前述不可见光影像与前述可见光影像。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相似,相似之处可参考上述,在此不再予以赘述。请再参阅图4,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中,处理单元2于一第一模式下根据可见光感光像素12所感测的数据输出一影像信息,且处理单元2于一第二模式下根据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所感测的数据输出一对象移动信息。
具体而言,在第二模式中,可见光感光像素12是处于休眠状态,但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为开启状态,其中第二模式可为待机模式。如此一来,当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感测到的数据为对象移动信息时,处理单元2启动可见光感光像素12进入第一模式。在第一模式中,可见光感光像素12为开启的状态,此时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可同时为开启的状态,亦可进入休眠状态,其中第一模式为正常模式。详细来说,在第一模式中,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与可见光感光像素12若是皆处于开启的状态,则代表无需关掉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如此一来,电路设计便会较简单。
相对来说,若在第一模式时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便会进入休眠状态,虽然电路设计上需要有切换机制而较为复杂,但相对来说整体耗能则是会较为省电。举例来说:当本发明的感光数组1与处理单元2设置在一车用摄影机(如行车记录器)时,在停车的状态下会进入第二模式,意即待机模式,因不需进行录像,仅有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开启,而可见光感光像素12进入休眠状态。当车子开动或有人从前面走过造成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感测到影像改变时,此时影像传感器会从第二模式进入第一模式,可见光感光像素12会被唤醒,也就是处理单元2会启动可见光感光像素12,以进行影像的拍摄或录制。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6和图7并配合图5A~图5C所示,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侦测待测物体的功能方块图,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影像传感器A的感光数组1a示意图。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影像传感器A,包括一感光数组1a以及一处理单元2。感光数组1a包括多个第一感光像素14与多个第二感光像素15,第一感光像素14感测一可见光波长范围的光线,第二感光像素15感测一不可见光波长范围的光线,且第一感光像素14的数量大于第二感光像素15的数量,原因在于,第一感光像素14所感测的是可见光范围的影像,也就是一般拍照时会用到的像素数组,所呈现的就是一般所看到的影像,而第二感光像素15所感测的是不可见光范围的影像,其影像侦测的方式可以是采用前述利用影像取点并判断影像重心C1后以追踪对象的移动,所呈现的是对象的移动轨迹,而无需使用完整影像,因此第一感光像素14的数量大于第二感光像素的数量15。
此外,处理单元2于一第一模式下根据第一感光像素14所感测的数据输出一影像信息,且处理单元2于一第二模式下根据第二感光像素15所感测的数据输出一对象移动信息。第一感光像素14包括一红光感测像素、一绿光感测像素与一蓝光感测像素至少其二,且第二感光像素15包括一红外光感测像素或一远红外光感测像素其中之一。由于,第一感光像素14包括红光感测像素、绿光感测像素与蓝光感测像素至少其二,因而在第一模式下,第一感光像素14感测到数据后所输出的影像信息为彩色的影像信息。而由于第二感光像素15包括红外光感测像素或远红外光感测像素,因而在第二模式下,第二感光像素15感测到数据后所输出的对象移动信息为对象移动的轨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模式可为正常模式,而第二模式可为待机模式。
要说明的是,第一感光像素14可相同或不同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可见光感光像素12,第二感光像素15可相同或不同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第一感光像素14的结构、功能、及作用方式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可见光感光像素12相似,且第二感光像素15的结构、功能、及作用方式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相似。因此,相似之处请参阅上述内容,在此不再予以赘述。
[第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8并配合图7所示,图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侦测待测物体的功能方块图,图7亦可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影像传感器B的感光数组1b示意图。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影像传感器B,包括一感光数组1b及一处理单元2。感光数组1b包括多个第一感光像素14与多个第二感光像素15,且第一感光像素14的数量大于第二感光像素的数量15。处理单元2于一第一模式下根据第一感光像素14所感测的数据输出一影像信息,且处理单元2于一第二模式下根据第二感光像素15所感测的数据输出一对象移动信息。具体而言,于第二模式下处理单元2不处理第一感光像素14所感测的数据,且于第一模式下,处理单元2不处理第二感光像素15所感测的数据。也就是在第二模式中,第一感光像素14是处于休眠状态,但第二感光像素15为开启状态,其中第二模式可为待机模式。如此一来,当第二感光像素15感测到的数据为对象移动信息时,处理单元2启动第一感光像素14进入第一模式。在第一模式中,第一感光像素14为开启的状态,此时第二感光像素15可同时为开启的状态,亦可进入休眠状态,其中第一模式为正常模式。详细来说,在第一模式中,第二感光像素15与第一感光像素14若是皆处于开启的状态,则代表无需关掉第二感光像素15,如此一来,电路设计便会较简单。
相对来说,若在第一模式时第二感光像素15便会进入休眠状态,虽然电路设计上需要有切换机制而较为复杂,但相对来说整体耗能则是会较为省电。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影像传感器B还包括一坏点补偿单元200。详细来说,在第一模式中,第一感光像素14与第二感光像素15若是皆处于开启的状态,处理单元2根据第一感光像素14所感测的数据输出一影像信息,其为可见光影像,处理单元2根据第二感光像素15所感测的数据输出一对象移动信息,其为不可见光影像,因此在最后所呈现的画面中,会出现坏点,这是因为在感光数组1b中所设置的第二感光像素15的位置不会产生可见光影像,因此在呈现可见光影像的整个画面中便会有不连续的地方,此部分称为坏点。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影像传感器B所包括的坏点补偿单元200具有坏点补偿的功能,可修补这些坏点,进而使影像传感器B能够输出正常的画面。
要说明的是,图8虽绘示坏点补偿单元200可接收第一演算单元21与第二演算单元22的数据,但实际上,也可直接接收第一像素14的数据或是仅接收第一演算单元21,以输出正常画面,此部分端视使用者的设计需求而定,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制。也就是说,要先进行补偿后再进算法的计算,或是先进行算法的计算后再进行补偿,此部分皆可弹性调整,本实施例仅是举例说明,非仅限于此。
另外,第一感光像素14可相同或不同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可见光感光像素12,第二感光像素15可相同或不同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于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第一感光像素14的结构、功能、及作用方式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可见光感光像素12相似,且第二感光像素15的结构、功能、及作用方式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相似。因此,相似之处请参阅上述内容,不再予以赘述。
[第五实施例]
请参阅图9和图10,图9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侦测待测物体的功能方块图,图10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影像传感器C的感光数组1c示意图。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影像传感器C与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影像传感器B相似,相似之处可参考上述,在此不再予以赘述。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影像传感器C与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影像传感器B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影像传感器C的感光数组1c,更进一步包括一环境侦测感光像素13,如图10所示,环境侦测感光像素13设置于感光数组1c的内部,且第一感光像素14设置于感光数组1c上的数量大于环境侦测感光像素13,而第二感光像素15环绕地设置在感光数组1c的外围,其中本实施例的环境侦测感光像素13的数量是以9个做为举例说明,但并不限于此。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环境侦测感光像素13也可环绕地设置在感光数组1c的外围,而第二感光像素15也可设置于感光数组1c的内部,亦即环境侦测感光像素13与第二感光像素15的设置位置可以互相交换。
举例而言,环境侦测感光像素13可为不含有滤光层或滤光片的感测像素,也就是不含红、绿、蓝色的滤光层的感测像素,也或者是可以仅为绿色滤光层的感测像素。例如:当环境侦测感光像素13应用于手机上时,可侦测外在环境的光线,当环境光线暗时,手机屏幕的亮度会增加,而当环境光线亮时,手机屏幕的亮度则会减少。因此,得以配合环境光线,让用户在适宜的屏幕亮度下观看屏幕。
此外,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影像传感器C与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影像传感器B同样包括有前述的坏点补偿单元200。于本实施例中,在感光数组1c中设置有环境侦测感光像素13的地方即为坏点之处,坏点补偿单元200同样可修补这些坏点而进而使影像传感器C能够输出正常的画面。
同样要说明的是,第一感光像素14可相同或不同于本发明上述所有实施例中的可见光感光像素12,第二感光像素15可相同或不同于本发明上述所有实施例中的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于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第一感光像素14的结构、功能、及作用方式与本发明上述所有实施例中的可见光感光像素12相似,且第二感光像素15的结构、功能、及作用方式与本发明上述所有实施例中的不可见光感光像素11相似。因此,相似之处请参阅上述内容,不再予以赘述。
综合上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在于,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同时侦测在远近距离范围内的动作信息的方法及感光数组,能够同时进行近距离和远距离动作信息(例如:手势影像)的侦测,以得到彼此交错排列的多个不可见光影像与多个可见光影像。因此,克服了以往利用手势辨识系统来侦测手势影像时,仅能进行近距离手势影像的侦测或是远距离手势影像的侦测,而无法达到同时进行远近距离手势影像侦测的问题。此外,在本发明同时侦测远近距离手势的方法中,在近距离的条件下,会利用红外光加强判断手势影像的重心,更增加了手势影像判断的准确度,突破了以往手势判断的限制。因而达到不论远近距离都能正确、快速、且较不受限地判断手势的效果。另外,包含了本发明的感光数组与处理单元的影像传感器,在第二模式下,第一感光像素处于休眠状态,当第二感光像素所感测到的数据属于对象移动信息时,切换成第一模式。通过第二模式与第一模式的切换方式,可让影像传感器更为省电。
此外,本发明的感光数组可以应用在,例如手机、平板、蓝牙小音响、或是车载等便携式装置中。通过辨识手势的动作,可以用来调整音量的大小声、换下一首或上一首音乐、接电话和拒接电话等,不仅突破了以往人机互动的距离限制,也提升了人机互动的便利性,更提供了人类具有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感光数组,其中所述感光数组包括多个不可见光感光像素以及多个可见光感光像素,以用于侦测位于一第一距离范围或一第二距离范围内的一待测物体的影像;
在所述第一距离范围内使用所述多个不可见光感光像素进行影像侦测,以得到多个不可见光影像;
在所述第二距离范围内使用所述多个可见光感光像素进行影像侦测,以得到多个可见光影像;以及
利用一处理单元处理所述多个不可见光影像与所述多个可见光影像,以得到所述待测物体的一动作信息,
其中多个所述不可见光感光像素的数量小于多个所述可见光感光像素的数量,且多个所述不可见光感光像素和多个所述可见光感光像素分別检测所述待测物体在近距离范围内和远距离范围内的所述动作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利用所述处理单元处理所述多个不可见光影像与所述多个可见光影像的方法还进一步包括:
判断在所述多个不可见光影像以及所述多个可见光影像之中是否有所述待测物体的影像;
若是在所述多个不可见光影像之中有所述待测物体的影像,利用所述处理单元的一第一演算单元分析所述不可见光影像,以得到所述待测物体的动作信息;以及
若是在所述多个可见光影像之中有所述待测物体的影像,利用所述处理单元的一第二演算单元分析所述可见光影像,以得到所述待测物体的动作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不可见光感光像素配合一光源在所述第一距离范围内进行影像侦测的步骤以及所述多个可见光感光像素不需使用所述光源而直接在所述第二距离范围内进行影像侦测的步骤会同步进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多个不可见光感光像素配合所述光源在所述第一距离范围内进行影像侦测的方法还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待测物体在所述第一距离范围内时,所述光源判断出所述待测物体的一影像重心;以及
当所述待测物体在所述第一距离范围内移动时,所述待测物体的所述影像重心通过所述多个不可见光感光像素的追踪以得到一移动轨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不可见光感光像素与所述多个可见光感光像素为交错得到所述多个不可见光影像与所述多个可见光影像。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不可见光影像为排序成第1、3、5、…、n-1个的奇数张影像,且所述多个可见光影像为排序成第2、4、6、…、n个偶数张影像,其中n为正整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距离范围介于0至15厘米之间,且所述第二距离范围介于15至100厘米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处理单元于一第一模式下根据所述可见光感光像素所感测的数据输出一影像信息,且所述处理单元于一第二模式下根据所述不可见光感光像素所感测的数据输出一对象移动信息。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光源为红外光或远红外光。
10.一种侦测动作信息的感光数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不可见光感光像素以及多个可见光感光像素,以用于侦测位于一第一距离范围或一第二距离范围内的一待测物体的影像;
其中所述多个不可见光感光像素在所述第一距离范围内进行影像侦测,以得到多个不可见光影像;
其中所述多个可见光感光像素在所述第二距离范围内进行影像侦测,以得到多个可见光影像;
其中所述多个不可见光影像与所述多个可见光影像分别利用一处理单元内含的一第一演算单元以及一第二演算单元进行分析,以得到所述待测物体的一动作信息,
其中多个所述不可见光感光像素的数量小于多个所述可见光感光像素的数量,且多个所述不可见光感光像素和多个所述可见光感光像素分別检测所述待测物体在近距离范围内和远距离范围内的所述动作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侦测动作信息的感光数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不可见光感光像素与所述多个可见光感光像素为交错得到所述多个不可见光影像与所述多个可见光影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侦测动作信息的感光数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不可见光影像为排序成第1、3、5、…、n-1个的奇数张影像,且所述多个可见光影像为排序成第2、4、6、…、n个偶数张影像,其中n为正整数。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侦测动作信息的感光数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距离范围介于0至15厘米之间,且所述第二距离范围介于15至100厘米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侦测动作信息的感光数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处理单元于一第一模式下根据所述可见光感光像素所感测的数据输出一影像信息,且所述处理单元于一第二模式下根据所述不可见光感光像素所感测的数据输出一对象移动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侦测动作信息的感光数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不可见光感光像素配合一光源在所述第一距离范围内进行影像侦测,且所述光源为红外光或远红外光。
16.一种影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感光数组,包括多个第一感光像素与多个第二感光像素,所述第一感光像素感测一可见光波长范围的光线,所述第二感光像素感测一不可见光波长范围的光线,其中所述第一感光像素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感光像素的数量,且多个所述第二感光像素和多个所述第一感光像素分別检测待测物体在近距离范围内和远距离范围内的动作信息;以及
一处理单元,于一第一模式下根据所述第一感光像素所感测的数据输出一影像信息,且所述处理单元于一第二模式下根据所述第二感光像素所感测的数据输出一对象移动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影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感光像素包括一红光感测像素、一绿光感测像素与一蓝光感测像素至少其二,所述第二感光像素包括一红外光感测像素或一远红外光感测像素其中之一。
18.一种影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感光数组,包括多个第一感光像素与多个第二感光像素,其中所述第一感光像素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感光像素的数量,且多个所述第二感光像素和多个所述第一感光像素分別检测待测物体在近距离范围内和远距离范围内的动作信息;以及
一处理单元,于一第一模式下根据所述第一感光像素所感测的数据输出一影像信息,且所述处理单元于一第二模式下根据所述第二感光像素所感测的数据判断是否切换成所述第一模式。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影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于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处理单元不处理所述第一感光像素所感测的数据。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影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于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处理单元不处理所述第二感光像素所感测的数据。
CN202410146446.9A 2016-07-01 2016-07-01 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感光数组及影像传感器 Pending CN1179535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46446.9A CN117953583A (zh) 2016-07-01 2016-07-01 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感光数组及影像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12148.2A CN107563259B (zh) 2016-07-01 2016-07-01 检测动作信息的方法、感光数组及影像传感器
CN202410146446.9A CN117953583A (zh) 2016-07-01 2016-07-01 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感光数组及影像传感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12148.2A Division CN107563259B (zh) 2016-07-01 2016-07-01 检测动作信息的方法、感光数组及影像传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53583A true CN117953583A (zh) 2024-04-30

Family

ID=6096976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46446.9A Pending CN117953583A (zh) 2016-07-01 2016-07-01 侦测动作信息的方法、感光数组及影像传感器
CN201610512148.2A Active CN107563259B (zh) 2016-07-01 2016-07-01 检测动作信息的方法、感光数组及影像传感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12148.2A Active CN107563259B (zh) 2016-07-01 2016-07-01 检测动作信息的方法、感光数组及影像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795358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36703A1 (zh) * 2018-01-12 2019-07-18 吕官谕 加强影像辨识清晰的影像传感器及其应用
US20220161748A1 (en) * 2020-11-26 2022-05-26 Pixart Imaging Inc. Multiple detection system
CN113037982B (zh) * 2021-03-25 2022-09-27 北京灵汐科技有限公司 传感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8277A (zh) * 2008-07-04 2010-01-06 英属维京群岛速位互动股份有限公司 可感测使用者身体影像的电子游戏操控装置及方法
CN102740003A (zh) * 2011-04-01 2012-10-17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同时侦测红外线和可见光的光学感测装置
CN103294182A (zh) * 2012-03-05 2013-09-11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动作识别系统及动作识别方法
TWI479362B (zh) * 2012-09-19 2015-04-01 Wistron Corp 雙模式遙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3259B (zh) 2024-03-08
CN107563259A (zh) 2018-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97477B2 (en) Foreign matter recogni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9122354B2 (en) Detecting wave gestures near an illuminated surface
US8610670B2 (en) Imaging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formation input apparatus, object detection medium, and object detection method
US11094267B2 (en) Proximity detection method,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4915367B2 (ja) 表示撮像装置および物体の検出方法
US20210327073A1 (en) Method and pixel array for detecting motion information
US20110193778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ouse pointer
TWI540462B (zh) 手勢辨識方法及其裝置
US20150022481A1 (en) Dry/wet touch screen
JP2006244446A (ja) 表示装置
US20160054858A1 (en) Portable device using passive sensor for initiating touchless gesture control
US2017004596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touch pressure in mobile terminal
US11537215B2 (en) Ambient light sens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interactive device using same
CN107563259B (zh) 检测动作信息的方法、感光数组及影像传感器
SE1450769A1 (sv) Förbättrad spårning av ett objekt för styrning av ett beröringsfritt användargränssnitt
JP2006243927A (ja) 表示装置
CN109164917B (zh)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5721786A (zh) 图像感测装置与图像感测的方法
TW201510772A (zh) 手勢判斷方法及電子裝置
US20100134446A1 (en) Optical output device
JP4270247B2 (ja) 表示撮像装置、物体検出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物体の検出方法
JP5271936B2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方法
CN107678818B (zh) 一种用户界面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JP4788755B2 (ja) 表示撮像装置、物体検出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物体の検出方法
CN113743166A (zh) 光学指纹模组和信号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