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48308A - 盘车控制系统及盘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盘车控制系统及盘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48308A
CN117948308A CN202211346933.7A CN202211346933A CN117948308A CN 117948308 A CN117948308 A CN 117948308A CN 202211346933 A CN202211346933 A CN 202211346933A CN 117948308 A CN117948308 A CN 1179483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ipe
drive
jigger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469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静
章钟伟
张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4693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483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48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483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盘车控制系统及盘车装置,用于控制盘车装置,盘车装置包括连接盘以及多个驱动盘,多个驱动盘设置于连接盘的外周且均与连接盘啮合,包括:能源站,用于盛放流体并提供流体运行的动力,包括第一能源管、第二能源管和动力源;驱动模块,包括液压驱动件、集成阀块以及第一驱动管和第二驱动管,液压驱动件用于与驱动盘连接,集成阀块连接于第一驱动管和第二驱动管之间;控制阀组,连接于能源站以及多个驱动模块之间,用于控制各驱动模块的流量。本申请提供的盘车控制系统能够控制驱动模块的转速,使得盘车装置在带不同大小的负载时能够保持稳定、均匀的转速。

Description

盘车控制系统及盘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盘车控制系统及盘车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现有的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将风力发电机组中的部件运输至待安装地点,再在安装现场进行组装,在组装以及后续检修、维护过程中,均可能存在需要外接动力源驱动发电机转子转动或直接驱动叶轮转动的操作步骤,此时所采用的外接装置即为盘车装置。由于风电机组中的轮毂在安装过程的不同步骤中具有连接有不同数量的叶片的状态,且叶片未全部安装前对轮毂施加的作用力为偏载作用力,此时该不对称的作用力就会对盘车装置驱动下的转速造成影响,使其转动不均匀,对叶片的安装造成阻碍。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在带不同大小负载的情况下相应地改变提供的扭矩大小、保持转速恒定的盘车控制系统以及相应的盘车装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盘车控制系统及盘车装置,该盘车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在叶轮带动不同负载的情况下驱动叶轮进行恒转速变扭矩旋转,且安全可靠性高。
第一方面,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盘车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盘车装置,盘车装置包括连接盘以及多个驱动盘,多个驱动盘均与连接盘啮合,盘车控制系统包括:能源站,包括动力源和多个驱动管路,能源站用于盛放流体并能够提供流体运行的动力;多个驱动模块,每个驱动模块包括液压驱动件,液压驱动件与至少一个驱动盘连接,液压驱动件与能源站通过驱动管路相连,以将能源站中的流体引导流经液压驱动件,驱动液压驱动件带动驱动盘转动;控制阀组,连接于能源站以及多个驱动模块之间,用于控制各驱动模块的流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驱动管路包括第一能源管、第二能源管、以及成对设置的第一驱动管和第二驱动管,动力源设置于第一能源管和第二能源管中的至少一者,第一驱动管的一端连接至第一能源管和第二能源管中的一者,第二驱动管的一端连接至第一能源管和第二能源管中的另一者,第一驱动管的另一端和第二驱动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液压驱动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盘车控制系统包括集成阀块,集成阀块连接于第一驱动管和第二驱动管之间并用于使得液压驱动件在转动状态以及锁定状态下切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控制阀组包括第一换向阀,第一换向阀设置于驱动管路中,第一驱动管、第二驱动管以及第一能源管、第二能源管均与第一换向阀连接,第一换向阀可以为比例电磁阀,第一换向阀能够控制通过该阀门的流量,并且,第一换向阀能够在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状态,第一能源管与第一驱动管连通,第二能源管与第二驱动管连通;在第二状态下,第一能源管与第二驱动管连通,第二能源管与第一驱动管连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控制阀组还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一通断阀,第一单向阀和第一通断阀依次设置于第一能源管,第一单向阀由能源站至第一换向阀单向导通,第一通断阀能够控制第一能源管与第一换向阀之间的通断。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盘车控制系统还包括辅助控制模块,辅助控制模块包括辅助能源管、设置于辅助能源管的辅助动力源和辅助控制阀组,辅助能源管连接于能源站与辅助控制阀组之间,辅助控制阀组连接于辅助能源管与驱动模块之间,辅助控制阀组与控制阀组结构相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盘车控制系统还包括锁定模块,锁定模块包括与液压驱动件相连接的减速制动器;和/或,锁定模块包括设置于集成阀块中的液压平衡阀,液压平衡阀连接于第一驱动管与第二驱动管之间。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锁定模块包括减速制动器,且锁定模块还包括制动控制模块,制动控制模块连接于减速制动器与能源站之间,将能源站中的流体引导至减速制动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制动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换向阀,第一能源管和第二能源管均连接至第二换向阀,第二换向阀能够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下切换;在第三状态下,第一能源管与减速制动器相连通;在第四状态下,第二能源管与减速制动器相连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锁定模块还包括辅助制动模块,辅助制动模块连接于减速制动器与能源站之间且与制动控制模块并联,辅助制动模块的结构与制动控制模块的结构相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集成阀块包括贯通阀,贯通阀连接于第一驱动管与第二驱动管之间,贯通阀能够将第一驱动管与第二驱动管相连通,以使得流体绕过液压驱动件回流至能源站。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集成阀块还包括第一溢流阀,第一溢流阀设置于集成阀块中且包括第一子阀和第二子阀,第一子阀和第二子阀均连接于第一驱动管和第二驱动管之间,且两者的导通方向相反。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动力源为变量泵,且盘车控制系统还包括反馈模块,反馈模块连接于第一驱动管、第二驱动管与变量泵之间,用于根据第一驱动管和/或第二驱动管中的流体压力调整变量泵的流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反馈模块包括梭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一驱动管和第二驱动管均连接至梭阀,第一驱动管和第二驱动管中流体压力较大的一者与变量泵相连通,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梭阀与变量泵之间且由梭阀至变量泵单向导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盘车控制系统还包括辅助反馈模块,辅助反馈模块连接于第一驱动管、第二驱动管与变量泵之间并与反馈模块并联,辅助反馈模块的结构与反馈模块的结构相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盘车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二溢流阀,第二溢流阀连接于第一能源管与第二能源管之间。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盘车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二通断阀和第三通断阀,第二通断阀设置于第一驱动管和第二驱动管中的一者,且第三通断阀设置于第一驱动管和第二驱动管中的另一者,第二通断阀和第三通断阀分别控制第一驱动管以及第二驱动管与控制阀组之间的通断。
第二方面,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盘车装置,包括:机架;传动组件,包括连接盘以及多个驱动盘,连接盘转动连接于机架,多个驱动盘设置于连接盘的外周且均与连接盘啮合;如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盘车控制系统,盘车控制系统中每个驱动模块的液压驱动部件与多个驱动盘中的一者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多个驱动盘以连接盘的直径为对称轴呈轴对称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盘车控制系统具有至少一个能源站、多个驱动模块以及连接于能源站与驱动模块之间的控制阀组,其中能源站提供流体以及驱动流体在控制系统中流动的驱动力,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机械结构旋转,而控制阀组连接于前述两个模块之间,能够控制由能源站进入各个驱动模块的流体流量,能够有效调节各个驱动模块中的流体流量,从而相应调节驱动模块中液压驱动件的驱动力大小,通过控制阀组与算法程序的配合,就能够在所带负载大小不同的情况下提供不同大小的扭矩、保持相同的转速,避免叶轮偏载对盘车装置的转速造成影响,提高盘车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盘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盘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区域P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区域Q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盘车控制系统中控制阀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盘车控制系统中制动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盘车控制系统中反馈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盘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盘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00-盘车控制系统;200-盘车装置;
10-能源站;20-驱动模块;30-控制阀组;40-辅助控制模块;50-锁定模块;60-反馈模块;70-辅助反馈模块;80-机架;90-传动组件;
11-第一能源管;12-第二能源管;13-动力源;
21-液压驱动件;22-集成阀块;23-第一驱动管;24-第二驱动管;
31-第一换向阀;32-第一单向阀;33-第一通断阀;34-第二溢流阀;35-第二通断阀;36-第三通断阀;
41-辅助能源管;42-辅助动力源;43-辅助控制阀组;
51-减速制动器;52-液压平衡阀;53-制动控制模块;54-辅助制动模块;
61-梭阀;62-第二单向阀;
91-驱动盘;92-连接盘;
221-贯通阀;222-第一溢流阀;531-第二换向阀;
2221-第一子阀;2222-第二子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申请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申请的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中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随着风力发电领域的技术发展,现有风力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也随之增加,相应地,叶片长度也随之增加。在将风电机组的叶片安装至轮毂的过程中,因叶片未处于工作状态,轮毂不能够依靠风力驱动转动,因此在对多支叶片进行安装时需要外接盘车装置,并通过盘车装置驱动轮毂旋转,以将安装叶片的安装孔依次旋转至便于进行安装固定的位置,并依次将叶片安装至轮毂,形成完整的叶轮。
在此基础上,申请人发现,在多支叶片依次安装的过程中,由于均匀分布的叶片未全部安装完成,轮毂会承担不均匀的负载,由此使得盘车装置驱动轮毂旋转至不同角度时需要对抗不同的负载,导致轮毂的转速也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对叶片的安装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盘车控制系统,其中包括能源站、多个驱动模块以及连接于驱动模块与能源站之间的控制阀组,其中驱动模块用于通过液压驱动件直接或间接地驱动轮毂的旋转,控制阀组则能够控制各个驱动模块中的流量以及流速,从而能够为带动不同负载的轮毂提供不同大小的扭矩,以使其具有相同的旋转速度,便于进行叶片的安装以及维修等,提高盘车装置的安全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以下的实施例仅以用于驱动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叶轮或发电机转子为例进行说明,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盘车控制系统以及盘车工装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还可以用于其它需要驱动变载部件进行转动的场合,并对其进行保护。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图1至图9进行详细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盘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盘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区域P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区域Q的放大示意图。
第一方面,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盘车控制系统100,用于控制盘车装置200,盘车装置200包括连接盘92以及多个驱动盘91,多个驱动盘91设置于连接盘92的外周且均与连接盘92啮合,该盘车控制系统100包括能源站10、多个驱动模块20以及控制阀组30,能源站10用于盛放流体并能够提供流体运行的动力,能源站10包括第一能源管11、第二能源管12和动力源13,动力源13设置于第一能源管11和第二能源管12中的至少一者。每个驱动模块20均包括液压驱动件21、集成阀块22以及成对设置的第一驱动管23和第二驱动管24,液压驱动件21用于与其中一个驱动盘91连接,第一驱动管23的一端和第二驱动管24的一端分别连接至液压驱动件21,且第一驱动管23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能源管11和第二能源管12中的一者,第二驱动管24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能源管11和第二能源管12中的另一者,以将能源站10中的流体引导流经液压驱动件21并回流至能源站10,驱动液压驱动件21带动驱动盘91转动,集成阀块22连接于第一驱动管23和第二驱动管24之间并用于使得液压驱动件21在转动状态以及锁定状态下切换。控制阀组30连接于能源站10以及多个驱动模块20之间,用于控制各驱动模块20的流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盘车控制系统100,其中包括能源站10、多个驱动模块20以及连接于每个驱动模块20与能源站10之间的控制阀组30。其中,能源站10用于提供、存贮、驱动流体,能源站10中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一能源管11、第二能源管12以及设置于前述两者中至少一者的动力源13。第一能源管11以及第二能源管12分别连接至能源站10中盛放流体的位置,以将流体自该位置抽出或送回至该位置,可选地,第一能源管11与第二能源管12可以分别作为流体的进管和出管。
本申请实施例中能源站10中的动力源13可以为电驱动的流体泵,在使用盘车控制系统100时,动力源13可以从风电机组中的机舱取电,并通过相应的电气控制系统控制动力源13的启泵、停泵以及转速等。可以理解的是,动力源13设置于第一能源管11以及第二能源管12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一能源管11以及第二能源管12中的一者设置有动力源13的实施例中,设置有该动力源13的一根管路将作为将流体输送出能源站10的出管使用,同时另一根管路就可以作为将流体引导回到能源站10的进管使用。相对应地,在第一能源管11以及第二能源管12均设置有动力源13,可以通过控制动力源13的启动与关闭来切换进、出管,动力源13启动的一侧即相应地作为出管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盘车控制系统100中包括多个驱动模块20,每个驱动模块20中都包括液压驱动件21、集成阀块22以及成对设置的第一驱动管23和第二驱动管24,其中第一驱动管23和第二驱动管24与第一能源管11以及第二能源管12一一对应连接,同时,第一驱动管23的另一端以及第二驱动管2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液压驱动件21的流体进、出口,由此能够使得流体自能源站10经由第一驱动管23和第二驱动管24中的一者流进液压驱动件21,再由液压驱动件21的出口经由第一驱动管23和第二驱动管24中的另一者回流至能源站10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并经由流体的流动带动液压驱动件21,再通过液压驱动件21驱动相应的机械结构,最终带动相连接的轮毂旋转。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每个驱动模块20中均设置有集成阀块22,集成阀块22包括多个阀门,这些阀门分别连接于第一驱动管23与第二驱动管24之间,并能够在不同的条件下导通,以达成相应的锁定以及解锁功能。可选地,集成阀块22中的至少一个阀门可以使得液压驱动件21被锁定、停止转动,以起到安全保险的作用。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驱动模块20的液压驱动件21可以分别连接至一个驱动盘91,该驱动盘91具有轮齿并通过轮齿与连接盘92相互啮合,连接盘92即可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至待驱动旋转的轮毂或转子。可以理解的是,多个驱动模块20中的液压驱动件21对应的多个驱动盘91可以同时与同一个连接盘92啮合传动,或者,多个驱动盘91可以分别与不同的连接盘92啮合连接。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例准确、效率高且工作可靠,能够有效承担较大的负载,因此驱动盘91与连接盘92可以通过轮齿啮合进行传动,或者,该连接还可以通过链传动等方式达成,可以根据具体载荷大小以及加工条件自行设计。
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有连接于能源站10与驱动模块20之间的控制阀组30,控制阀组30用于控制流径各个液压驱动件21的流量、流速等参数。可以理解的是,盘车控制系统100中包括多个驱动模块20,每个驱动模块20与能源站10之间可以分别设置有一个控制阀组30,或者,也可以首先将各个驱动模块20的进管连接至同一总进管,将各个驱动模块20的出管连接至同一总出管,再在总进管、总出管与能源站之间设置一个控制阀组30,从而对多个驱动模块20进行统一控制,使其中的各个液压驱动件21具有相同的转速。
通过控制阀组30能够控制能源站10与驱动模块20之间流体的流速以及流量等,从而通过调控流速来调控液压驱动件21提供的扭矩大小,并可以根据轮毂负载的不均匀来相应地调整流速大小,即将液压控制阀门与算法相结合,使得各个液压驱动件21在受到不同大小负载的情况下保持均匀、一直的转动速度,同时提供不同大小的扭矩。
可以理解的是,能源站10中可以设置有用于盛放流体的容器,该流体可以为常用的液压油,同时该容器例如可以为液压油箱。在此基础上,液压油箱上可以设置有相应液压油循环工作所需的各种常规结构件,例如:杂质吸附结构、液位计、油温计、加热器、回油过滤器、空气过滤器以及散热风扇等,具体液压油箱的结构以及各部件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自行设计,本申请对此不做特定的限定。
请参阅图5,图5是图1所示盘车控制系统中控制阀组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控制阀组30包括第一换向阀31,第一换向阀31设置于驱动模块20与能源站10之间,第一驱动管23、第二驱动管24以及第一能源管11、第二能源管12均与第一换向阀31连接,第一换向阀31可以为比例电磁阀,第一换向阀31能够控制通过该阀门的流量,并且,第一换向阀31能够在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状态,第一能源管11与第一驱动管23连通,第二能源管12与第二驱动管24连通;在第二状态下,第一能源管11与第二驱动管24连通,第二能源管12与第一驱动管23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控制阀组30可以包括第一换向阀31,该第一换向阀31可以为比例电磁阀,比例电磁阀可以具有四个连接口,分别连接至第一能源管11、第二能源管12、第一驱动管23以及第二驱动管24,比例电磁阀能够根据所接收到的电信号而采取相应的动作,即使得阀芯在内部产生相应的位移,从而控制各个连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连接口大小,进而调控流径该阀的流体流速或使得第一换向阀31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通过改变第一换向阀31接收到的电信号,在第一状态下,第一能源管11与第一驱动管23连通,第二能源管12与第二驱动管24连通,在第二状态下,第一能源管11与第二驱动管24连通,第二能源管12与第一驱动管23连通,也即将能源管、驱动管对调连接。由此能够在不改变动力源13的设置位置的前提下,对调液压驱动件21的进、出管管路,从而通过改变流径液压驱动件21的流体的流动方向来改变液压驱动件21自身的旋转方向,使得液压驱动件21具有可控的正反转功能,更便于控制盘车装置的工作,提高效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控制阀组30还包括第一单向阀32和第一通断阀33,第一单向阀32和第一通断阀33依次设置于第一能源管11,第一单向阀32由能源站10至第一换向阀31单向导通,第一通断阀33能够控制第一能源管11与第一换向阀31之间的通断。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控制阀组30还可以包括第一单向阀32和第一通断阀33,这两个阀门沿着能源站10指向第一换向阀31的方向依次设置。在第一能源管11设置有动力源13、作为流体流出能源站10的出管的实施例中,第一单向阀32和第一通断阀33可以设置于第一能源管11上,用于控制流体仅能够在第一通断阀33开启的前提下沿着能源站10至驱动模块20的方向流动,避免流体在错误的管路中出现回油,保证流体循环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前述第一单向阀32和第一通断阀33中,一者用于控制流体流动方向,一者用于控制流体流动的通断,两者均应设置于具有动力源13并能够驱动流体从能源站10中流出的管路上,并且仅能够设置于第一能源管11以及第二能源管12中的一者,以避免阻断正确的回油管路导致流体出现不能够形成循环的问题。
如图3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盘车控制系统100还包括辅助控制模块40,辅助控制模块40包括辅助能源管41、设置于辅助能源管的辅助动力源42和辅助控制阀组43,辅助能源管41连接于能源站10与辅助控制阀组43之间,辅助控制阀组43连接于辅助能源管41与驱动模块20之间,辅助控制阀组43与控制阀组30结构相同。
为了进一步提高盘车控制系统100的安全、可靠性,使其在部分管路出现故障时仍能够保持正常工作,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盘车控制系统100可以采用“一用一备”的设置方式,即为部分重要管路设置一套结构相同的备用系统,以作为安全保障。该备用系统可以与原有的部分管路并联设置,以在启用后形成与原有的部分管路相同的连接关系,提供相同的作用。
在此技术上,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盘车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辅助控制模块40,其中包括辅助能源管41、辅助动力源42和辅助控制阀组43,其中辅助能源管41作为第一能源管11以及第二能源管12中设置有动力源13的一者的备用,设置于辅助能源管41的辅助动力源相应作为动力源13的备用,辅助控制阀组43相应作为控制阀组30的备用,辅助控制模块40中的管路与原有管路具有相同的部件、相同的连接结构以及相同的设置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盘车控制系统100具有成对设置且分别作为进、出管的第一能源管11以及第二能源管12,其中作为回油管路的能源管故障风险较小,因此在设置备用系统时可以跳过该部分管路,仅对设置有动力源13的出管部分进行备用,以节约成本,减少盘车控制系统100整体所需的空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盘车控制系统100还包括锁定模块50,锁定模块50包括与液压驱动件21相连接的减速制动器51;和/或,锁定模块50包括设置于集成阀块22中的液压平衡阀52,液压平衡阀52连接于第一驱动管23与第二驱动管24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盘车控制系统100还具有对液压驱动件21的锁定功能,该锁定功能可以由锁定模块50达成,锁定模块50可以通过液压锁定以及机械锁定两方面对液压驱动件21进行驱动。其中,通过机械结构进行锁定的锁定模块50可以为直接作用于液压驱动件21和/或驱动盘91的减速制动器51,该减速制动器51能够降低液压驱动件21的转速,直至其停止并被锁定于预设位置,进一步通过驱动盘91与连接盘92之间的轮齿啮合连接,就能够相应地锁定住风电机组中的轮毂或转子,使其安全可靠地停留在叶片的安装位置。
相对应地,通过液压进行锁定的锁定模块50可以为设置于第一驱动管23与第二驱动管24之间的液压平衡阀52,第一驱动管23与第二驱动管24原本为液压驱动件21的流体进、出管,在该液压平衡阀52开启后,能够使得液压驱动件21在自身的流体进、出口处受到相同的压强,从而从两侧将液压驱动件21锁定在预设位置,制止其转动。
可选地,盘车控制系统100中可以在前述两种锁定方法中采用一种,或者,盘车控制系统100可以同时采用权属两种锁定方法,以使得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请参阅图6,图6是图1所示盘车控制系统中制动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锁定模块50包括减速制动器51,且锁定模块50还包括制动控制模块53,制动控制模块53连接于减速制动器51与能源站10之间,将能源站10中的流体引导至减速制动器51。
在采用机械手段进行锁定、即锁定模块50包括减速制动器51的实施例中,锁定模块50还可以包括制动控制模块53,并通过该制动控制模块53控制减速制动器51的锁定以及放开。可选地,制动控制模块53可以设置于减速制动器51与能源站10之间,更进一步地,可以设置于减速制动器51与动力源13之间,通过动力源13驱动流体流动至制动控制模块53,再在预设控制信号下通过制动控制模块53流至减速制动器51,以通过流体对减速制动器51进行控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制动控制模块53包括第二换向阀531,第一能源管11和第二能源管12均连接至第二换向阀531,第二换向阀531能够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下切换;在第三状态下,第一能源管11与减速制动器51相连通;在第四状态下,第二能源管12与减速制动器51相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制动控制模块53可以为第二换向阀531,该第二换向阀531可以具有三个连接口,两个进口分别连接至第一能源管11以及第二能源管12,一个出口连接至减速制动器51,第二换向阀能够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控制第一能源管11和第二能源管12之中的一者与减速制动器51相连通,并将流体传输至减速制动器51。可选地,可以采用二位四通电磁阀作为第二换向阀531。
可选地,减速制动器51可以具有由弹性件控制的常闭式开关,该弹性件例如可以为弹簧。在盘车控制系统100未运行或未启动减速制动器51时,依靠弹性件的弹力使得减速制动器51保持机械锁定状态,在需要解除机械锁定使得液压驱动件21能够正常运行时,则需要将流体经由前述制动控制模块53传输至减速制动器51,通过流体压强使其保持放开锁定的状态。采用前述弹性件机械锁定、高压流体解锁的设置方法能够避免在需要进行锁定的时期因扰动等导致机械锁定接触,从而进一步提高锁定功能的可靠性,进而提高盘车控制系统100的安全性。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制动控制模块53还可以包括单向节流阀,该单向节流阀设置于第二换向阀531与减速制动器51之间,能够沿第二换向阀531指向减速制动器51的方向单向导通,并且能够通过改变节流截面或节流长度来控制流径该阀门的流体流量,由此能够确保流体单向流动且流量在预设范围内,从而避免对减速制动器51造成损伤。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锁定模块50还包括辅助制动模块54,辅助制动模块54连接于减速制动器51与能源站10之间且与制动控制模块53并联,辅助制动模块54的结构与制动控制模块53的结构相同。
与前述辅助控制模块40的设置相类似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锁定模块50还可以包括辅助制动模块54,该辅助制动模块54可以作为制动控制模块53的备用系统使用,即辅助制动模块54具有与制动控制模块53相同的结构并与其并联,以在制动控制模块53损坏或故障时提供相同的控制作用,进一步提高盘车控制系统100的可靠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集成阀块22包括贯通阀221,贯通阀221连接于第一驱动管23与第二驱动管24之间,贯通阀221能够将第一驱动管23与第二驱动管24相连通,以使得流体绕过液压驱动件21回流至能源站10。
本申请实施例的集成阀块22连接于第一驱动管23与第二驱动管24之间,该集成阀块22可以包括贯通阀221,贯通阀221能够将第一驱动管23与第二驱动管24直接导通,使得液压驱动件21“短路”,在开启了贯通阀221的驱动模块20中,此时管路中的流体会经由第一驱动管23、贯通阀221以及第二驱动管24直接回流至控制阀组30,并经由控制阀组30中原有的回流管路返回至能源站10,即在该部分管路中仍能形成流体循环,但该流体循环不经过液压驱动件21,相应地也不提供驱动力。通过设置贯通阀221能够在液压驱动件21出现驱动故障时紧急屏蔽该液压驱动件21,从而避免对液压驱动件21或相关管路造成进一步更严重的损坏。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多个液压驱动件21可以分别连接至多个驱动盘91,这些驱动盘91可以均与同一个连接盘92通过轮齿啮合传动。在贯通阀221开启、其所对应的液压驱动件21被屏蔽的实施例中,此时液压驱动件21可以为反过来受到连接盘92的驱动并随之转动,处于随动空转的状态,由此避免液压驱动件21卡顿对连接盘92的转动造成影响,保证盘车控制系统100工作的安全可靠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集成阀块22还包括第一溢流阀222,第一溢流阀222设置于集成阀块22中且包括第一子阀2221和第二子阀2222,第一子阀2221和第二子阀2222均连接于第一驱动管23和第二驱动管24之间,且两者的导通方向相反。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集成阀块22还可以包括第一溢流阀222,该溢流阀中可以包括导通方向相反的两个子阀,即第一子阀2221和第二子阀2222,这两个子阀分别连接于第一驱动管23与第二驱动管24之间。第一溢流阀222能够对液压驱动件21起到相应的安全防护作用,溢流阀能够在管路内压力超过预设值时将管路中的至少部分流体排出,以避免管路内压力超过预设值,从而保证管路整体的安全性。通过将溢流阀的预设溢流压力值设定为低于液压驱动件21的压力极限,能够有效地保证液压驱动件21的安全性,从而提高盘车控制系统100整体的安全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溢流阀222中的两个子阀可以为相对设置或相背设置,只需使得在第一驱动管23指向第二驱动管24的方向以及与其相反方向上均能够形成对管路内部压强的极值防护即可,本申请对此不作特定的限定。
请参阅图7,图7是图1所示盘车控制系统中反馈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动力源13为变量泵,且盘车控制系统100还包括反馈模块60,反馈模块60连接于第一驱动管23、第二驱动管24与变量泵之间,用于根据第一驱动管23和/或第二驱动管24中的流体压力调整变量泵的流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驱动流体在系统内循环流动的结构即为动力源13,该动力源13可以为液压泵,且可以为变量液压泵,即其流量是可变、可调的。在此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盘车控制系统100中还可以设置有反馈模块60,用于将管路中的流体流速、压强等参数反馈至变量泵,并根据前述参数调整变量泵的流量,由此能够有效减小流体的损耗,延长盘车控制系统100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反馈模块60可以连接于第一驱动管23和/或第二驱动管24与变量泵之间,并将第一驱动管23和/或第二驱动管24内部的流体压力、流速情况反馈给变量泵,从而使得变量泵能够根据实时的具体工作情况调节自身流量,以降低损耗。同时,将变量泵、反馈模块60以及能够调节流量的第一换向阀31相结合,能够更加平稳有效地调节经过每个驱动模块20的流体流量,使得盘车控制系统100整体具有更好的调速型,进一步保证在驱动不同负载时盘车装置200的旋转速度均匀、平稳。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反馈模块60包括梭阀61和第二单向阀62,第一驱动管23和第二驱动管24均连接至梭阀61,第一驱动管23和第二驱动管24中流体压力较大的一者与变量泵相连通,第二单向阀62设置于梭阀61与变量泵之间且由梭阀61至变量泵单向导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反馈模块60主要包括梭阀61以及第二单向阀62,其中梭阀61的两个进口分别连接至第一驱动管23和第二驱动管24,梭阀61的出口则连接至变量泵,根据梭阀61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在采用前述连接方法后,第一驱动管23和第二驱动管24中管路内部流体压强较大的一者会推动梭阀61内部的阀芯向另一者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流体压强较大的管路与出口连接的变量泵相导通,流体压强较小的一者则在梭阀61处被阻断,从而将所需的流体参数反馈至待调整流量的变量泵。第二单向阀62则设置于梭阀61与变量泵之间,用于确保管路内部流体的流动方向为由梭阀61流向变量泵,避免流体逆向流动对管路造成损伤,同时确保变量泵接收流体压强反馈的准确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盘车控制系统100还包括辅助反馈模块70,辅助反馈模块70连接于第一驱动管23、第二驱动管24与变量泵之间并与反馈模块60并联,辅助反馈模块70的结构与反馈模块60的结构相同。
与前述辅助控制模块40以及辅助制动模块54的设置相类似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盘车控制系统100中还可以设置有辅助反馈模块70,以作为反馈模块60的备份使用,辅助反馈模块70的内部结构与反馈模块60相同,并且具有与反馈模块60相同的连接关系,以在反馈模块60不能够正常工作时提供与其相同的作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盘车控制系统100还包括第二溢流阀34,第二溢流阀34连接于第一能源管11与第二能源管12之间。
与前述第一溢流阀222的设置及功能相类似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能源管11与第二能源管12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二溢流阀34,从而保持能源站10的进、出管之间的压力低于预设值,以保证控制阀组30以及其他连接部件的安全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盘车控制系统100还包括第二通断阀35和第三通断阀36,第二通断阀35设置于第一驱动管23和第二驱动管24中的一者,且第三通断阀36设置于第一驱动管23和第二驱动管24中的另一者,第二通断阀35和第三通断阀36分别控制第一驱动管23以及第二驱动管24与控制阀组30之间的通断。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每个驱动模块20与控制阀组3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用于控制该位置通断的第二通断阀35以及第三通断阀36。这两个通断阀分别设置于第一驱动管23以及第二驱动管24,以便于分别控制两根驱动管与控制阀组30、能源站10之间是否连通。在盘车控制系统100正常工作状态下,第二通断阀35以及第三通断阀36可以保持常开状态。
可选地,在盘车控制系统100的各个管路末端可以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以在国内工作过程中对盘车控制系统100整体的管路内部压力情况保持监测,以确保系统内部的流体工作在正常压力范围内,以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盘车控制系统100的安全可靠性。
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9,图8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盘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盘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第二方面,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盘车装置200,包括:机架80、传动组件90以及如前所述的盘车控制系统100。其中,传动组件90包括连接盘92以及多个驱动盘91,连接盘92转动连接于机架80,多个驱动盘91设置于连接盘92的外周且均与连接盘92啮合;如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盘车控制系统100,其中每个驱动模块20的液压驱动件21与多个驱动盘91中的一者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盘车装置200,其中包括机架80,用于构成主要骨架结构并承载其他部件,传动组件90以及盘车控制系统100均装设于机架80上,传动组件90包括多个与盘车控制系统100中的液压驱动件21对应设置的驱动盘91,这些驱动盘91与机架80转动连接,并可以均与同一连接盘92相互啮合,连接盘92同样与机架80转动连接,由此,液压驱动件21带动驱动盘91转动,驱动盘91带动连接盘92转动,连接盘92即可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至待旋转的结构部件,例如:轮毂、发电机转子等。
可选地,多个驱动盘91沿周向间隔分布于连接盘92的周侧,为了便于进行同步控制,这些驱动盘91的直径以及轮齿参数应保持相同,以使得连接盘92受力均匀。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盘车装置200还可以包括液压柜和电控柜,盘车控制系统100可以设置于液压柜中,同时对盘车控制系统100进行操作及控制的相关电路元件可以设置于电控柜中,设置液压柜与电控柜能够保护其中的元件以及结构,避免受到外力冲击损伤。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多个驱动盘91以连接盘92的直径为对称轴呈轴对称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盘车装置200可以包括多个驱动盘91,例如可以设置有四个驱动盘91,这些驱动盘91可以均与同一个连接盘92相啮合,为了进行减速以及便于进行排布,连接盘92的直径可以大于驱动盘91的直径。在此基础上,为了使得多个驱动盘91对连接盘92施加的驱动力更加均匀、稳定,可以将多个驱动盘91以连接盘92的某一条直径为对称轴,按照轴对称分布,该对称轴可以选取竖直方向的直径,使得所需的机架结构更为规整,以便于进行加工。可以理解的是,在轴对称的基础上,多个驱动盘91还可以为沿连接盘92的周向等间隔分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盘车装置200具有前述第一方面提供的盘车控制系统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盘车控制系统100的具体说明,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9)

1.一种盘车控制系统(100),用于控制盘车装置(200),所述盘车装置(200)包括连接盘(92)以及多个驱动盘(91),多个所述驱动盘(91)均与所述连接盘(92)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盘车控制系统(100)包括:
能源站(10),包括动力源(13)和多个驱动管路,所述能源站(10)用于盛放流体并能够提供所述流体运行的动力;
多个驱动模块(20),每个所述驱动模块(20)包括液压驱动件(21),所述液压驱动件(21)与至少一个所述驱动盘(92)连接,所述液压驱动件(21)与所述能源站(10)通过所述驱动管路相连,以将所述能源站(10)中的流体引导流经所述液压驱动件(21),驱动所述液压驱动件(21)带动所述驱动盘(91)转动;
控制阀组(30),连接于所述能源站(10)以及多个所述驱动模块(20)之间,用于控制各所述驱动模块(20)的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车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管路包括第一能源管(11)、第二能源管(12)、以及成对设置的第一驱动管(23)和第二驱动管(24),所述动力源(13)设置于所述第一能源管(11)和所述第二能源管(12)中的至少一者,所述第一驱动管(23)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能源管(11)和所述第二能源管(12)中的一者,所述第二驱动管(24)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能源管(11)和所述第二能源管(12)中的另一者,所述第一驱动管(23)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驱动管(2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液压驱动件(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车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盘车控制系统(100)包括集成阀块(22),所述集成阀块(22)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管(23)和所述第二驱动管(24)之间并用于使得所述液压驱动件(21)在转动状态以及锁定状态下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车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组(30)包括第一换向阀(31),所述第一换向阀(31)设置于所述驱动管路中,所述第一驱动管(23)、所述第二驱动管(24)以及所述第一能源管(11)、第二能源管(12)均与所述第一换向阀(31)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31)可以为比例电磁阀,所述第一换向阀(31)能够控制通过该阀门的流量,并且,所述第一换向阀(31)能够在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能源管(11)与所述第一驱动管(23)连通,所述第二能源管(12)与所述第二驱动管(24)连通;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能源管(11)与所述第二驱动管(24)连通,所述第二能源管(12)与所述第一驱动管(2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车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组(30)还包括第一单向阀(32)和第一通断阀(33),所述第一单向阀(32)和所述第一通断阀(33)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能源管(11),所述第一单向阀(32)由所述能源站(10)至所述第一换向阀(31)单向导通,所述第一通断阀(33)能够控制所述第一能源管(11)与所述第一换向阀(31)之间的通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车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盘车控制系统(100)还包括辅助控制模块(40),所述辅助控制模块(40)包括辅助能源管(41)、设置于所述辅助能源管(41)的辅助动力源(42)和辅助控制阀组(43),所述辅助能源管(41)连接于所述能源站(10)与所述辅助控制阀组(43)之间,所述辅助控制阀组(43)连接于所述辅助能源管(41)与所述驱动模块(20)之间,所述辅助控制阀组(43)与所述控制阀组(30)结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车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盘车控制系统(100)还包括锁定模块(50),所述锁定模块(50)包括与所述液压驱动件(21)相连接的减速制动器(51);
和/或,所述锁定模块(50)包括设置于所述集成阀块(22)中的液压平衡阀(52),所述液压平衡阀(52)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管(23)与所述第二驱动管(24)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盘车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模块(50)包括减速制动器(51),且所述锁定模块(50)还包括制动控制模块(53),所述制动控制模块(53)连接于所述减速制动器(51)与所述能源站(10)之间,将所述能源站(10)中的流体引导至所述减速制动器(5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盘车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控制模块(53)包括第二换向阀(531),所述第一能源管(11)和所述第二能源管(12)均连接至所述第二换向阀(531),所述第二换向阀(531)能够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下切换;
在所述第三状态下,所述第一能源管(11)与所述减速制动器(51)相连通;
在所述第四状态下,所述第二能源管(12)与所述减速制动器(51)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盘车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模块(50)还包括辅助制动模块(54),所述辅助制动模块(54)连接于所述减速制动器(51)与所述能源站(10)之间且与所述制动控制模块(53)并联,所述辅助制动模块(54)的结构与所述制动控制模块(53)的结构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车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阀块(22)包括贯通阀(221),所述贯通阀(221)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管(23)与所述第二驱动管(24)之间,所述贯通阀(221)能够将所述第一驱动管(23)与所述第二驱动管(24)相连通,用于使流体绕过所述液压驱动件(21)回流至所述能源站(10)。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车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阀块(22)还包括第一溢流阀(222),所述第一溢流阀(222)设置于所述集成阀块(22)中且包括第一子阀(2221)和第二子阀(2222),所述第一子阀(2221)和所述第二子阀(2222)均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管(23)和所述第二驱动管(24)之间,且两者的导通方向相反。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13)为变量泵,且所述盘车控制系统(100)还包括反馈模块(60),所述反馈模块(60)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管(23)、所述第二驱动管(24)与所述变量泵之间,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驱动管(23)和/或所述第二驱动管(24)中的流体压力调整所述变量泵的流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车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模块(60)包括梭阀(61)和第二单向阀(62),所述第一驱动管(23)和所述第二驱动管(24)均连接至所述梭阀(61),所述第一驱动管(23)和所述第二驱动管(24)中流体压力较大的一者与所述变量泵相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62)设置于所述梭阀(61)与所述变量泵之间且由所述梭阀(61)至所述变量泵单向导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车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盘车控制系统(100)还包括辅助反馈模块(70),所述辅助反馈模块(70)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管(23)、所述第二驱动管(24)与所述变量泵之间并与所述反馈模块(60)并联,所述辅助反馈模块(70)的结构与所述反馈模块(60)的结构相同。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车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盘车控制系统(100)还包括第二溢流阀(34),所述第二溢流阀(34)连接于所述第一能源管(11)与所述第二能源管(12)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车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盘车控制系统(100)还包括第二通断阀(35)和第三通断阀(36),所述第二通断阀(35)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管(23)和所述第二驱动管(24)中的一者,且所述第三通断阀(36)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管(23)和所述第二驱动管(24)中的另一者,所述第二通断阀(35)和所述第三通断阀(36)分别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管(23)以及所述第二驱动管(24)与所述控制阀组(30)之间的通断。
18.一种盘车装置(2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80);
传动组件(90),包括连接盘(92)以及多个驱动盘(91),所述连接盘(92)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80),多个所述驱动盘(91)设置于所述连接盘(92)的外周且均与所述连接盘(92)啮合;
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盘车控制系统(100),所述盘车控制系统(100)中每个所述驱动模块(20)的所述液压驱动件(21)与多个所述驱动盘(91)中的一者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盘车装置(20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驱动盘(91)以所述连接盘(92)的直径为对称轴呈轴对称设置。
CN202211346933.7A 2022-10-31 2022-10-31 盘车控制系统及盘车装置 Pending CN1179483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46933.7A CN117948308A (zh) 2022-10-31 2022-10-31 盘车控制系统及盘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46933.7A CN117948308A (zh) 2022-10-31 2022-10-31 盘车控制系统及盘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48308A true CN117948308A (zh) 2024-04-30

Family

ID=90802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46933.7A Pending CN117948308A (zh) 2022-10-31 2022-10-31 盘车控制系统及盘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4830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0430B (zh) 变传动比齿轮
CN101644236B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上的电液制动系统
EP2267304B1 (en) Hydrauli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brake of a wind turbine
CN102859185A (zh) 转子叶片调节装置
EP2284390B1 (en) Hydraulic station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ressure in a hydraulic system of a wind turbine
EP2759702B1 (en) Renewable energy-type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renewable energy-type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JP4641481B2 (ja) 風力発電装置
CN117948308A (zh) 盘车控制系统及盘车装置
CN109707567B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变压力偏航制动液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P3017190A1 (en) Overrun protection for wind turbines
US11795913B2 (en) Turner gear assembly for wind turbines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WO2013083677A1 (en) Assembly for fixing a rotor blade of a wind power plant
CN102733360B (zh) 卷扬启闭机的应急操作装置及闸门系统
KR101997489B1 (ko) 배열 파력용 유압 pto 에너지 변환 시스템
KR102051561B1 (ko) 풍력발전기 블레이드 조립용 로터 회전 장치
CN219827302U (zh) 一种液压偏航驱动系统
CN218062878U (zh) 风电主轴制动阀组
CN215186510U (zh) 电机控制系统
CN114165387B (zh) 大功率等级的储能式液压型风电机组调频控制系统及方法
US11795916B2 (en) Hydraulic continuous variable speed system having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speed controls and a method of use
CN212177321U (zh) 一种水轮发电机转轮高效制动结构
CN113864563B (zh) 一种调节管道局部流速的工质收束装置及方法
CN108443062B (zh) 一种采用液压缓冲制动和锁紧的风力发电机组
JP2004100798A (ja) ウインチの油圧モータ駆動装置
KR101314549B1 (ko) 하이브리드형 밸브 액추에이터 및 그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