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41415A - 一种控制紧急承载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紧急承载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41415A
CN117941415A CN202180101826.5A CN202180101826A CN117941415A CN 117941415 A CN117941415 A CN 117941415A CN 202180101826 A CN202180101826 A CN 202180101826A CN 117941415 A CN117941415 A CN 1179414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mergency
target cell
cell
emergency bear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1018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开放
贾国才
孙吉谭
强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941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414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4Reselecting a cell layer in multi-layered ce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90Services for handling of emergency or hazardous situations, e.g. 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 systems [ET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紧急承载的方法和装置。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终端确定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包括所述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和所述目标小区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确定是否执行抑制操作,所述抑制操作用于抑制异系统行为,所述异系统行为包括所述终端从存在紧急承载的当前小区重选或切换到所述目标小区。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终端执行抑制操作,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异系统行为,尽量保证紧急承载的连续性。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紧急承载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加具体地,涉及一种控制紧急承载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和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中,存在LTE网络语音业务(Voice over LTE,VoLTE)和NR网络语音业务(Voice over NR,VoNR),对于VoLTE和VoNR紧急呼叫,用户可以在LTE和NR网络建立紧急呼叫专有承载、进行紧急注册并发起紧急呼叫,这种方案就叫做网际多媒体子系统(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IMS)紧急呼叫。由于IMS紧急呼叫与人身安全密切相关,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在正常情况下不允许主动释放紧急服务,而在发生小区重选与切换、重定向到异系统邻区的行为时如何尽量保证紧急承载的连续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紧急承载的方法,在终端挂断紧急呼叫且当前小区存在紧急承载的情况下,终端尽量抑制异系统行为,从而保证紧急承载的连续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紧急承载的方法,包括:终端确定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包括所述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和所述目标小区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确定是否执行抑制操作,所述抑制操作用于抑制异系统行为,所述异系统行为包括所述终端从存在紧急承载的当前小区重选或切换到所述目标小区。
可选地,该终端在该当前小区挂断紧急呼叫时,该终端在该当前小区存在紧急承载,该紧急承载由终端发送紧急呼叫后建立,紧急承载期间,终端再次紧急呼叫时不用重新建立紧急承载。
可选地,在该终端的无线链路RRC层为空闲态时,该异系统行为是从该当前小区重选到该目标小区;在该终端的RRC层为连接态时,该异系统行为是从该当前小区切换到该目标小区。
基于该方案,该终端在确定是否执行抑制操作之前,对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进行判断。终端根据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确定是否执行抑制操作。当终端对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的判断结果为目标小区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或对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未知时,若终端从存在紧急承载的当前小区切换或重选到此类目标小区,终端仍会在此类目标小区中尝试发起紧急承载,这就可能导致紧急承载被释放或无法正常工作,这类切换或重选是不必要的异系统行为,当终端对这类不必要的异系统行为确定执行抑制操作时,阻碍了终端可能发生的切换或重选,这样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异系统行为, 避免终端因异系统重选或切换到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的目标小区,导致紧急承载不连续,避免紧急承载被释放或无法正常工作,避免出现与人身安全密切相关的事故,当终端对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的判断解决结果为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时,若终端从存在紧急承载的当前小区切换或重选到此类目标小区,终端在目标小区时不需要再次建立紧急承载,终端的紧急承载仍然是连续的。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确定是否执行抑制操作,包括:在所述终端在所述当前小区挂断紧急呼叫的情况下,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确定是否执行抑制操作。
基于该方案,该终端在该当前小区拨打紧急电话后,当前小区建立紧急承载,终端挂断电话,当前小区紧急承载维持。即在终端在存在紧急承载的当前小区挂断紧急呼叫的情况下,终端进一步确定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能力,在终端判断目标小区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或对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未知时,终端确定执行抑制操作,通过终端的抑制操作避免不必要的异系统行为,从而尽量保证紧急承载的连续性。本申请控制紧急承载的方法能够尽可能保持终端在电话挂断后的紧急承载连续性,避免终端不必要的异系统行为,避免终端因异系统重选或切换导致的紧急承载被释放或无法正常工作,避免终端在紧急呼叫挂断后不能及时再次建立紧急承载而导致出现与人身安全相关的事故。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包括:所述终端根据历史小区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所述历史小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驻留过的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
可选地,该历史小区信息可以包括该终端驻留过的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或该终端驻留过的小区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能力。还有另一种情况,当目标小区不是该终端驻留过的小区时,该终端对该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未知,该历史小区信息不包括该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即该历史小区信息未记录该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可选地,该历史小区信息还可以包括驻留过的小区ID,该终端可根据驻留过的小区ID判断该目标小区是否是曾经驻留过的小区。
可选地,该历史小区信息包括该终端驻留过的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该紧急承载服务能力为普通服务状态的紧急承载能力。
终端记录曾经驻留过的历史小区信息,存储该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该能力在现网环境下,一般是稳定的,不变更。因此终端能够根据存储的曾经驻留过的小区的历史小区信息,在异系统重选或切换之前判断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终端根据判断的结果决定是否执行抑制操作,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异系统行为,避免因异系统重选或切换到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的目标小区而导致的紧急承载不连续。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目标小区发送的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广播消息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
终端通过接收到的广播消息的指示,知晓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并进一步决定是否执行抑制操作。广播消息可以是该终端未曾驻留过的小区发送的,即终端无法通过记录的历史小区信息知晓未驻留过的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但是可以通过该目标 小区发送的广播消息知晓该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
基于该方案,终端在异系统重选或切换之前避免不必要的异系统行为,避免终端因异系统重选或切换到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的目标小区,导致紧急承载不连续。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广播消息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包括:所述广播消息包括网际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紧急服务支持标志,所述IMS紧急服务支持标志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
可选地,目标小区发送的广播消息包括SIB1,如果SIB1消息中携带了IMS紧急服务支持标志,则认为该目标小区支持限制态下和普通业务下的紧急服务。限制态是指不能让提供PS服务的场景,如欠费,无卡等场景。在普通服务状态时,需要根据Attach和TAU中的紧急承载服务指标(Emergency bearer services indicator)字段判断该目标小区是否支持紧急承载服务。
可选地,如果终端在异系统重选或切换前接收的广播消息带有IMS紧急服务支持标志,即可认为发送该广播消息的目标小区支持限制态下的紧急承载服务,且支持普通业务状态下的紧急承载服务
可选地,如果终端接收的广播消息不包括IMS紧急服务支持标志,终端对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未知。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在所述当前小区挂断紧急呼叫的情况下,所述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层的状态包括空闲态或连接态。
基于该方案,终端可根据RRC的不同状态,采用不同具体的抑制操作,尽量抑制不必要的异系统行为。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确定是否执行抑制操作,包括:当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小区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或所述终端未记录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时,所述终端执行所述抑制操作。
可选地,该终端未记录该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包括历史小区信息中未记录该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也就是说,该终端未驻留过该目标小区)或广播消息中未记录紧急服务支持标志。基于该方案,终端在异系统重选或切换之前,若该目标小区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终端异系统重选或切换至该目标小区,会导致紧急承载被释放或无法正常工作;若终端对该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能力未知,则终端异系统重选或切换至该目标小区,存在紧急承载被释放或无法正常工作的风险,因此在目标小区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或该终端未记录该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时终端执行抑制操作,尽量保证紧急承载的连续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终端未记录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包括:所述历史小区信息未记录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或所述广播消息未记录所述IMS紧急服务支持标志。
可选地,该历史小区信息未记录该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表示该目标小区不是该终端驻留过的小区,该目标小区具有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的风险。
可选地,该广播消息未记录该IMS紧急支持服务标志表示该目标小区至少不支持限制态下的紧急承载服务,对于该目标小区是否支持普通状态下的紧急承载服务未知,此时该终端判断该目标小区具有不支持普通状态下紧急承载服务的风险。
基于该方案,终端对具有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风险的目标小区执行抑制操作,尽可能保证紧急承载的连续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确定是否执行抑制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终端的RRC层为空闲态时,所述终端确定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目标小区的优先级。
可选地,在该当前小区的优先级低于该目标小区的优先级时,即满足异系统行为的条件,但此时该终端需要根据历史小区信息进一步判断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并且确定是否执行抑制操作。
基于该方案,进一步提高了抑制不必要的异系统行为的可能性,尽可能保证紧急承载的连续性,避免异系统行为可能造成的紧急承载释放或无法正常工作。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执行所述抑制操作,包括:所述终端设置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为最高优先级。
可选地,将当前小区的优先级默认设置为最高优先级,目标小区的优先级默认低于当前优先的优先级,保证使用高优先级重选规则,此时终端不满足重选条件,能够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异系统行为,保证紧急承载的连续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执行所述抑制操作,包括:
所述终端降低所述当前小区的驻留标准或提高所述目标小区的驻留标准。
可选地,通过修改当前小区SIB3中广播的服务小区重选门限(threshServingLow),从而降低当前小区的驻留标准;或者通过提高目标小区的高优先级重选阈值,例如:NR邻区SIB24中广播的NR频点低优先级重选门限(threshX-High-r15),从而提高重选到目标小区的难度,尽量抑制不必要的异系统行为,保证紧急承载的连续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执行所述抑制操作,包括:当所述终端的RRC层为连接态时,所述终端抑制B1测量报告的上报。
可选地,B1事件为异系统邻区信号质量变得高于对应门限事件,根据当前小区处于NR或者LTE的不同,该B1事件的进入条件与退出条件有所差异。当终端收到测量配置信息后,按照指示进行测量,且满足上报条件,终端会将测量报告上报,先上报的测量报告先执行目标小区判决。测量报告中主要存在目标小区的RSRP信息,该终端通过抑制测量报告上报的抑制操作,从而达到保证紧急承载连续性的目的。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确定是否执行抑制操作,包括:当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时,所述终端禁止执行所述抑制操作。
可选地,该终端根据历史小区信息确定该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时,该终端禁止执行该抑制操作。
可选地,该终端根据广播消息确定该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能力,即该广播消息中的IMS紧急服务支持标志指示该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时,该终端禁止执行该抑制操作。
基于该方案,终端在发生异系统重选或切换之前,知晓该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若终端异系统重选或切换至该目标小区,也不会导致紧急承载被释放或无法正常工作。在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时终端禁止执行该抑制操作,紧急承载是连续的。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确定是否执行抑制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终端的RRC层为空闲态时,所述终端确定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目标小区的优先级;所述终端禁止执行所述抑制操作。
可选地,在该当前小区的优先级等于或高于该目标小区的优先级时,该终端不需要根据历史小区信息进一步判断该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能力,即可确定该终端禁止执行抑制操作,从而提高控制紧急承载的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当前小区存在紧急承载时启动抑制异系统定时器;当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时,所述终端停止所述抑制异系统定时器;或当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小区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或所述终端未记录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时,所述终端在所述抑制异系统定时器超时时释放所述紧急承载。
可选地,如果紧急承载存在,且当前小区可用时,启动抑制异系统定时器,在抑制异系统定时器运行期间,终端应在指定场景抑制从当前无线接入技术网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重选、切换和重定向。抑制异系统定时器开启期间,抑制异系统定时器保护紧急承载,当抑制异系统定时器超时后不再保护紧急承载。通过抑制异系统定时器可以实现对紧急承载的灵活保护。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判断模块,用于确定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包括所述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和所述目标小区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确定是否执行抑制操作,所述抑制操作用于抑制异系统行为,所述异系统行为包括所述终端从存在紧急承载的当前小区重选或切换到所述目标小区。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在所述当前小区挂断紧急呼叫的情况下,所述执行模块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确定是否执行抑制操作。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模块包括: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根据历史小区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所述历史小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驻留过的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模块包括: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根据广播消息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所述广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广播消息包括IMS紧急服务支持标志;所述第二判断单元根据所述IMS紧急服务支持标志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在所述当前小区挂断紧急呼叫的情况下,所述终端的RRC层的状态包括空闲态或连接态。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判断模块确定所述目标小区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或所述判断模块未记录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时,所述执行模块执行所述抑制操作。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模块未记录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 承载服务能力包括:所述第一判断单元中的历史小区信息未记录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或所述第二判断单元中的广播消息未记录所述IMS紧急服务支持标志。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模块还包括:第三判断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在所述终端的RRC层为空闲态时,所述第三判断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目标小区的优先级。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执行模块包括:第一执行单元,用于设置当前小区的优先级为最高优先级。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执行模块包括:第二执行单元,用于降低所述当前小区的驻留标准或提高所述目标小区的驻留标准。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执行模块包括:第三执行单元,用于抑制B1测量报告的上报;当所述终端的RRC层为连接态时,所述第三执行单元抑制B1测量报告的上报。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判断模块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时,所述执行模块禁止执行所述抑制操作。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模块还包括:第三判断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在所述终端的RRC层为空闲态时,所述第三判断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目标小区的优先级;所述执行单元禁止执行所述抑制操作。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还包括:抑制异系统定时器;所述终端在所述当前小区存在紧急承载时启动抑制异系统定时器;当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时,所述终端停止所述抑制异系统定时器;或当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目标小区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或所述判断单元未记录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时,所述终端在所述抑制异系统定时器超时时释放所述紧急承载。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信号和发送信号;所述存储器用于储存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调用所述程序代码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当所述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被执行。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所述终端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紧急呼叫挂断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紧急承载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MS紧急呼叫架构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紧急注册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紧急呼叫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紧急承载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DLE状态下的TAU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CONNECTED状态下的TAU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Attach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换的基础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E-UTRAN到NR和NR到E-UTRAN切换策略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量控制事件下发的流程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E-UTRAN重定向至NG-RAN的流程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NG-RAN切换至E-UTRAN的流程图;
图1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紧急承载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E-UTRAN至NG-RAN异系统重选流程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NG-RAN至E-UTRAN异系统重选流程图;
图1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紧急承载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9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紧急承载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0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紧急承载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1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紧急承载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执行终端示意图;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未来的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指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 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到紧急呼叫场景中,图1示出了紧急呼叫挂断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终端在当前小区拨打紧急电话,并与当前小区建立紧急承载,紧急呼叫挂断后,由于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或者当前小区的优先级不满足服务条件时,终端可能会发生异系统重选或切换的行为,在终端发生异系统重选或切换时,如果重选或切换的目标小区不具有支持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的条件时,紧急承载会被释放或者无法正常工作,此时终端如果需要再次拨打紧急电话,由于不存在紧急承载,需要重新建立紧急承载,同时,也不能接收到紧急呼叫中心的回呼,紧急呼叫定位也会受到影响。紧急呼叫与人身安全密切相关,如果紧急呼叫不能正常服务,将会导致严重事故发生。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紧急承载的方法,在紧急呼叫挂断后,且当前小区存在紧急承载时,尽量抑制终端不必要的异系统行为,尽量保证紧急承载的连续性。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紧急承载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通过该方法200,终端可以确定是否需要执行抑制操作,以抑制终端不必要的异系统行为。参见图2,该方法可以包括S210和S220,下面对各步骤进行说明。
S210,终端确定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
终端确定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的方式包括:终端储存曾经驻留过的小区的历史小区信息,历史小区消息中可能存在目标小区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的信息;终端接收目标小区发送的广播消息,广播消息中可能携带有关于目标小区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的信息。
S220,终端确定是否执行抑制操作。
终端根据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确定是否执行抑制操作,该抑制操作用于抑制异系统行为,该异系统行为包括该终端从存在紧急承载的当前小区重选或切换到目标小区。即终端根据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可能执行抑制操作,也可能禁止执行抑制操作。
应理解,终端在是当前小区挂断紧急呼叫的情况下,终端根据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能力确定是否执行抑制操作。
应理解,终端在当前小区挂断紧急呼叫的情况下,当前小区仍然存在紧急承载。
应理解,终端在当前小区挂断紧急呼叫的情况下,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层可以是空闲态也可以是连接态;终端的RRC层释放无线链路时,RRC处于空闲态,终端的RRC 层未释放无线链路时,RRC处于连接态。
应理解,在终端的RRC层是空闲态时,终端的异系统行为为重选;在终端的RRC层是连接态时,终端的异系统行为为切换。根据终端RRC层状态不同,终端的异系统行为不同,相应地抑制操作也不同。
应理解,当前小区存在紧急承载需要终端在当前小区建立紧急承载,即本实施例方法中终端确定是否执行抑制之前还包括终端在当前小区建立紧急承载,下面,如图3-5将对有关紧急承载的相关流程作出详细描述。
应理解,紧急承载的建立首先需要终端在当前小区紧急呼叫。紧急呼叫是指当用户拨打紧急号码(如110、119、120等),网络侧将该次呼叫就近接续到紧急呼叫中心。通常,紧急呼叫的优先级要比普通呼叫高,即使用户未注册或者欠费的情况下,或者是一个无卡终端,网络侧也要尽可能地保证紧急呼叫的接通。对于LTE网络语音业务(Voice over LTE,VoLTE)和NR网络语音业务(Voice over NR,VoNR)紧急呼叫,用户可以在LTE和NR网络建立紧急呼叫专有承载、进行紧急注册并发起紧急呼叫,这种方案就叫做网际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紧急呼叫。
为更好理解IMS紧急呼叫,图3示出IMS紧急呼叫架构。如图3所示,该紧急呼叫架构中包含有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roxy-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P-CSCF)、紧急呼叫会话控制功能(emergency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E-CSCF)、紧急接入转换功能(emergency access transfer function,EATF)、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媒体网关控制功能(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MGCF)、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PDN网关(PDN gateway,P-GW)、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分组交换域(packet switched,PS)、服务类型的会话控制功能(serving-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S-CSCF)、查询-呼叫会话控制功能(interrogating-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I-CSCF)等网元。其中,P-CSCF识别紧急注册,将注册请求路由到归属域的S-CSCF,识别紧急呼叫,将紧急呼叫路由到E-CSCF。E-CSCF根据用户当前位置信息就近选择紧急呼叫中心,如果紧急呼叫中心在IMS域,则路由到I-CSCF,如果在电路交换域(circuit switched,CS),则路由到MGCF。EATF进行紧急呼叫的会话连续性业务处理,提供会话锚定功能和LTE网络到2G/3G网络的会话切换功能。MME将本地配置的紧急号码列表封装在Attach Accept消息中,下发给UE根据UE的紧急呼叫标识,来选择紧急接入点名称(Access Point Name,APN)。MGCF负责选路到紧急呼叫中心。S-GW是单一访问点,并充当多项服务的代理。服务网关启用了跨所有服务的变换、路由和公共处理。P-GW作为连接点,为UE提供与公共数据网(Public Data Network,PDN)之间的传输,一个UE可以同时通过多个P-GW访问多个PDN,P-GW实现控制策略的实施、针对用户的数据包过滤、计费、合法监听与数据包筛选。P-GW的另一个关键作用的是作为3GPP和非3GPP网络之间的移动性管理锚点。PCRF是3GPP标准中定义的架构,是PDF和CRF的融合体,完成动态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策略控制和动态的基于流的计费控制功能,同时还提供基于用户签约信息的授权控制功能。PS域为用户提供“分组型数据业务”。
应理解,终端实现IMS紧急呼叫首先需要紧急注册,如上所述,P-CSCF识别紧急注册请求,将紧急注册请求路由到归属域的S-CSCF,图4示出了紧急注册流程示意图,如 图4所示,下面对紧急注册流程中的各步骤进行说明:
S410,UE请求紧急注册。
UE首先读取全球用户识别(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USIM)卡信息获取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再从IMSI推导出网际协议多媒体私有标识(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Private Identity,IMPI)和网际协议多媒体公共标识(Temp-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Public Identity,T-IMPU),UE向IMS拜访网络入口P-CSCF发送消息请求紧急注册。请求消息中联系(Contact)头域的统一资源标识符(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URI)参数携带“sos”标识,指示紧急注册。该参数中还携带紧急注册的地址,该地址为紧急呼叫缺省承载建立过程中P-GW分配的终端的地址。
P-CSCF向I-CSCF转发UE请求紧急注册。P-CSCF根据请求-同一资源标识符(Request-URI)(sip:ims.mnc101.mcc732.3gppnetwork.org)头域中域名查询网域名称系统(Domain Name Server,DNS)服务器,获得归属域网络入口I-CSCF网元地址,向I-CSCF转发请求注册(REGISTER)消息。
S420,I-CSCF向网际多媒体子系统-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Home Subscriber Server,IMS-HSS)发送用户鉴权请求(User Authorization Request,UAR)消息。
I-CSCF收到REGISTER消息后,I-CSCF从经由(Via)头域获取P-CSCF的地址或主机名,并检查P-CSCF的地址或主机名是否在信任域或本地域,获取IMS-HSS网元的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向IMS-HSS发送UAR消息,请求获取S-CSCF的地址或者能力集。
S430,IMS-HSS向I-CSCF返回用户鉴权响应(User Authorization Answer,UAA)消息。
IMS-HSS查询本地数据库信息判断用户已开户,则返回UAA消息,返回S-CSCF的地址或能力集。I-CSCF根据融合IMS-HSS返回的S-CSCF地址,向S-CSCF转发请求紧急注册消息。
S440,S-CSCF向IMS-HSS发送多媒体鉴权请求(Multimedia Authentication Request,MAR)消息。请求获取认证向量(Authorization Vector,AV)。
S450,IMS-HSS向S-CSCF返回多媒体鉴权响应(Multimedia Authentication Answer,MAA)。
S460,S-CSCF返回401响应。
S-CSCF保存期望的鉴权响应参数期望响应(Expected response,XRES),以备后续对用户的鉴权响应进行验证。UE基于共享密钥和随机数(Random number,RAND)计算出RES(Response),重新构造请求紧急注册消息,携带RES,按照初始请求紧急注册消息的路径发给P-CSCF,相同步骤不再赘述。
S470,S-CSCF向IMS-HSS发送服务器分配请求(Server Assignment Request,SAR)消息。请求下载用户的签约数据。
S480,IMS-HSS向S-CSCF返回服务器分配响应(Server Assignment Request,SAA)。携带用户的签约数据。
S490,S-CSCF向UE侧返回200OK响应,表明初始注册成功。消息中Contact头域的URI参数携带“sos”标识,且仅携带紧急注册的地址,不携带正常注册的地址。
应理解,紧急注册的部分流程与普通用户注册类似,与普通用户注册的唯一区别是紧急注册不会触发到传输接入(access stratum,AS)层。
图5示出了紧急呼叫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下面对各步骤进行说明。
S501,UE发送紧急会话请求。UE在紧急呼叫APN上发起紧急呼叫会话请求。紧急会话请求消息中的Request-URI头域携带有紧急呼叫号码。
S502,P-CSCF返回呼叫进展响应100Trying给UE。100Trying表示已经接收到请求消息,正在进行处理。P-CSCF根据被叫号码识别该呼叫为紧急呼叫。
S503,P-CSCF向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发送认证授权请求(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 Request,AAR)消息,请求建立紧急呼叫专有承载。
S504,PCRF通过随机接入响应(RACH response,RAR)消息下发给P-GW。
S505,P-GW向PCRF返回重认证应答(Re-Auth Answer,RAA)消息,随后建立紧急呼叫语音专用承载。
S506,PCRF向P-CSCF返回成功的认证授权计费(authentication authorisation accounting,AAA)消息,其中携带PCRF返回的用户位置信息。P-CSCF根据被叫号码识别该呼叫为紧急呼叫,则将该呼叫路由到E-CSCF。根据被叫号码和UE位置信息,E-CSCF查找本地路由表确定紧急呼叫中心的地址,将紧急呼叫路由到适合的紧急呼叫中心,相同步骤不再赘述。
S507,UE和PSAP之间的紧急呼叫成功建立。
S508,UE和PSAP之间的紧急呼叫挂断。UE发送BYE消息到PSAP结束会话。
S509,P-CSCF向PCRF下发字符串(String,STR)消息,释放承载会话。
PCRF收到STR消息后,删除相关流信息,并向P-GW下发RAR指示删除专有承载。P-GW收到RAR后,根据RAR携带的删除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规则(Remove QoS Rules)指示,删除专有承载并返回RAA消息给统一策略与计费控制系统(Unified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ler,UPCC)。UPCC收到RAA响应,返回会话终止应答(session termination answer,STA)响应消息。语音流专有承载的删除过程完成。PSAP返回BYE消息,后续步骤重复S504,S505,S507和S508,相同步骤不再赘述。
应理解,终端发起紧急呼叫会话请求后,建立紧急承载,通话结束后,网络主动释放承载会话,紧急承载被释放。
应理解,3GPP协议中规定UE不能主动注销其紧急公共用户身份。这是由于IMS紧急呼叫与人身安全密切相关,为保证紧急呼叫及其附带功能可以正确持续,紧急承载由网络主动释放,UE在正常情况下不允许主动注销紧急服务。只有在紧急注册超时后,UE的紧急注册才会及注销。紧急承载存在时,网络可用通过紧急承载进行紧急呼Call Back,紧急呼叫定位,UE如果短时间内需要再次发起紧急呼叫,不需要进行紧急承载的重建。
3GPP协议中对当前基站和对应核心网是否支持紧急承载进行了描述:提供IMS紧急呼叫支持指示以通知UE支持紧急承载服务。在正常服务状态下,通过附着(Attach)和跟踪区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TAU)过程中的紧急服务支持指示符通知UE其PLMN 是否支持紧急服务。在限制态服务状态下,对于除了IMS上的紧急呼叫(Emergency call,eCall)之外的紧急服务,UE从广播指示(ims-Emergency Support)中获知小区是否支持NG-RAN上的紧急服务。如果非共享环境中的任何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或共享环境中的至少一个PLMN支持IMS紧急承载服务,则广播指示符设置为“支持”。其中,协议中指出的限制态指的是不能提供PS服务的场景,如欠费、无卡等场景,根据系统信息块类型1(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Type1,SIB1)消息中携带的ims-EmergencySupport标志,判断是否支持限制态的紧急呼叫。在普通服务状态时,需要根据ATTACH和TAU中的紧急承载业务指标(Emergency bearer services indicator)字段判断当前驻留的基站是否支持紧急承载服务。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例控制紧急承载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通过该方法600,终端可以根据历史小区信息确定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以抑制终端不必要的异系统行为。参见图6,该方法可以包括S610,S620,S630和S640下面对各步骤进行说明。
应理解,示例性地,方法600为终端的RRC层连接态时的一种控制紧急承载方法的示意性流程。
S610,终端判断历史小区信息是否记录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能力。
应理解,该历史小区信息包括终端驻留过的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和驻留过的小区ID。当历史小区信息未记录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时,表示终端未驻留过该目标小区,也就是说,此时终端对该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是未知的,该目标小区可能支持紧急承载服务,也可能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该目标小区具有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的风险。当历史小区信息记录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时,终端还需要进一步判断历史小区信息中记录目标小区是否支持紧急承载服务。
应理解,上文所述历史小区是否记录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包括普通服务状态时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在普通服务状态时,需要根据Attach和TAU中的Emergency bearer services indicator字段判断当前驻留的基站是否支持紧急承载服务。下面是3GPP协议中关于Attach和TAU流程的详细描述:
在LTE系统中,终端的位置定位到跟踪区(Tracking Area,TA),终端的位置更新称为TAU。简单的说,终端改变所在的TA后就需要通过TAU流程告诉网络自己新的TA。UE在空闲(IDLE)或连接(CONNECTED)状态下都有可能发起TAU流程,TAU包括常规TAU和周期TAU。常规TAU流程的目的是通知网络UE的注册跟踪区域信息和演进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EPS)承载状态,网络根据上报的TA信息和EPS承载状态同步本地参数,并决定是否分配新的位置区标识列表(TAI LIST)。周期TAU受T3412协议定时器控制。当UE由CONNECTED状态进入IDLE状态时,启动T3412定时器,定时器时长通过MME可配置,在附着接受(ATTACH ACCEPT)或跟踪区域更新接受(TAU ACCEPT)消息中携带。周期TAU的目的是UE周期通知MME UE仍在跟踪区列表(TA LIST)内,希望继续接受服务,否则,经过一段时间(可达定时器,比T3412大四分钟),若MME没有收到该UE的周期TAU消息就认为UE已经离开该TA LIST,或UE非正常关机等情况,从而释放该UE占用的相关资源。TAU发生的场景主要有:
1.注册状态下TA发生改变(重选或切换之后,新TA不在原TAI LIST内);
2.周期TAU定时器T3412超时;
3.注册状态下覆盖区丢失后UE本地EPS承载去激活,重新进入覆盖区;
4.UE网络能力参数或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DRX)参数发生改变时;
5.发生异系统重选,没有缓存用户面数据;
6.RRC连接释放原因为:需要加载TAU流程。
图7和图8分别示出IDLE状态下和CONNECTED状态下的TAU流程,图9示出了Attach的流程,详细步骤说明可详见图7,图8和图9的具体描述。
S620,终端抑制B1测量报告上报。
应理解,当终端判断历史小区信息未记录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时,终端对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未知,此时,若终端发生了异系统行为,即终端切换至目标小区,目标小区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终端无法在该目标小区重新建立紧急承载或紧急承载不能正常持续,使得终端无法实现紧急呼叫以及与紧急呼叫相关的附带功能。
应理解,B1事件为异系统邻区信号质量变得高于对应门限事件,根据当前小区处于NR或者LTE的不同,该B1事件的进入条件与退出条件有所差异。当终端收到测量配置信息后,按照指示进行测量,且满足上报条件,终端会将测量报告上报,先上报的测量报告先执行目标小区判决。测量报告中主要存在目标小区的RSRP信息,该终端通过抑制测量报告上报的抑制操作,从而达到保证紧急承载连续性的目的。
S630,终端判断目标小区是否支持紧急承载服务。
应理解,历史小区信息记录了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之后,终端需要根据记录的历史小区信息进一步判断目标小区是否支持紧急承载服务。
应理解,当历史小区信息记录目标小区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时,终端执行S620步骤,即终端抑制B1测量报告上报;当历史小区信息记录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时,即使终端发生了异系统行为,也不会破坏紧急承载的连续性,此时终端不需要执行抑制操作。
S640,终端禁止执行抑制操作。
应理解,当历史小区信息记录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时,终端禁止执行抑制操作,此时,终端包括但不限于禁止抑制B1测量报告的上报。
应理解,在终端的RRC层为连接态时,连接态系统间的业务移动包括切换。终端禁止执行抑制操作表示终端的RRC层为连接态时,终端不抑制系统间的切换过程。为进一步理解切换过程,图10示出切换的基础流程,图11示出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到NR和NR到E-UTRAN切换策略流程,详细步骤可见图10和图11的具体描述。
应理解,基于基础切换流程,更进一步涉及到基于覆盖的E-UTRAN至NG无线接入网(NG Radio Access Network,NG-RAN)系统间业务移动性和基于覆盖的NG-RAN至E-UTRAN系统间业务移动性,示例性地,本申请控制紧急承载的方法可以包括E-UTRAN与NG-RAN系统间的业务移动。其中基于覆盖的E-UTRAN至NG-RAN系统间业务移动性,即基于覆盖的E-UTRAN重定向至NG-RAN的功能相对于基本功能,在测量控制下发、目标小区或目标频点判决、切换执行阶段存在差异。其中演进型Node B(Evolved Node B,eNodeB)会根据上报的B1事件测量报告生成目标小区或目标频点列表,其中会携带小区的RSRP值,根据RSRP选择信号质量最好的小区执行重定向,此时切换执行仅支持 E-UTRAN至NR的重定向。图12示出了测量控制事件下发的流程,详细步骤可见图12的具体描述。图13示出了E-UTRAN重定向至NG-RAN的流程,详细步骤可见图13的具体描述。
应理解,上述另一种基于覆盖的NG-RAN至E-UTRAN系统间业务移动性,即基于覆盖的NG-RAN切换至E-UTRAN的功能相对于基本功能,在测量控制下发、目标小区或目标频点判决阶段存在差异。其中下一代基站(generation Node B,gNodeB)会根据上报的B1/B2事件(通过参数NRInterRatHoParam.InterRatHoTriggerEventType控制)测量报告生成目标小区或目标频点列表,从中选择信号质量最好的小区执行重定向。图14示出了NG-RAN切换至E-UTRAN的流程,详细步骤可见图14的具体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涉及到判断目标小区普通服务状态下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需要通过Attach和TAU流程进行判断,如图7所示,空闲状态下的TAU流程的详细步骤如下:
S710,UE网络附属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触发RRC发起接入流程。
S720,MME接收UE的跟踪区域更新请求(TAU Request,TAU REQ)。当MME接收到TAU请求消息后可能触发公共流程。
S730,MME下发TAU接受消息。
S740,如果在TAU接受消息中包含全球唯一临时UE身份(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 UE Identity,GUTI)信元,UE将发送跟踪区域更新完成(TAU COMPLETE)消息给MME;若TAU不是由于交出触发或TAU过程中不需要为已激活演进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EPS)承载重建承载时,TAU完成后,MME将释放与UE之间的信令连接。
如图8所示为,连接状态下的TAU流程,连接状态下的TAU流程与空闲状态下的TAU流程存在以下不同:
S810,MME接收TAU请求。该TAU请求通过上行直传消息发送至MME。
用户要想从网络侧那里获得自己想要的服务,只有在附着成功后才可以接收来自网络的服务。通过分组核心演进(Evolved Packet Core,EPC)的初始附着流程,终端用户可以完成到4G网络的注册登记,EPS初始承载建立等一系列过程。附着流程可以发生在以下场景:
1.刚开户的4G用户在LTE覆盖的范围内首次开机;
2.4G用户关机后再开机。关机前可能连接的是2G/3G网络;
3.从Non-3Gpp网络到3Gpp网络的切换。
其它步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实施例终端的RRC层为连接态,所以对应的TAU流程应为图8示出的,连接状态下的TAU流程。
如图9所示,Attach流程详细步骤如下:
S901,UE发送Attach注册请求。UE发起附着请求(Attach request)。附着请求消息被封装在RRC连接消息中一起传给eNB。
S902,MME发送鉴权请求。
S903,MME收到返回的鉴权请求。ME可根据旧的全球唯一临时UE身份(old GUTI)中的移动性管理实体身份(MME Identity,MMEI)部分在DNS处查询从而得知旧的移动性管理实体(old MME)的IP地址,然后从old MME处获取UE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IMSI)。但有时候旧的移动性管理实体已 将UE数据删除(eg.UE失联的时间太长),MME无法从旧的移动性管理实体处获得IMSI信息。
S904,MME发送ID请求。
S905,MME收到UE反馈的ID返回消息。
S906,UE发送加密选项请求。如果在第1步的Attach注册消息中携带的加密选项传输标志(ciphered options transfer flag)被设置了,就必须完成加密选项请求。
S907,MME发送删除请求。如果在新MME存在着UE活动的承载上下文,新的MME就删掉这些上下文。
S908,MME发送更新请求。
S909,HSS发送取消位置消息。
S910,HSS接收删除会话请求。
S911,HSS返回更新消息。HSS完成用户的位置登记,HSS返回更新未知响应(update location answer)消息进行确认,。
S912,MME请求建立缺省承载。MME向选择的SGW发送消息,请求建立缺省承载。
S913,S-GW发送建立会议消息。S-GW根据MME所提供的P-GW地址,向-PGW发送创建会话请求(create seesion request)消息,请求建立缺省承载。
S914,P-GW与PCRF建立缺省承载规则。PCRF可以根据本地的策略数据库以及一些外部的辅助数据库,制定相应的建立EPS缺省承载的EPS规则。向PGW返回控制信用响应(control credit answer)消息。
S915,P-GW返回建立会议请求消息。至此EPS缺省承载的核心网部分已建立完毕。
S916,MME发送Attach接受消息。MME向eNB发送attach accept消息,并请求eNB分配无线资源建立无线接入承载(Evolved radio access bearer,ERAB)。在初始上下文设置请求(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消息中,包含了需要建立的ERAB承载列表,建立ERAB所需要的QoS等参数。
S917,RRC连接重新配置。eNB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该消息包含透传的attach accept等消息,并分配资源建立空口承载。UE向eNB回复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息。此时RRC连接完成确认。按照对状态的理解,UE状态从空闲态变成了连接状态。
S918,eNB发送建立回复消息。eNB向MME返回初始上下文设置响应消息。
S919,Attach完成。UE发送Attach完成消息,并封装到空口直传消息中发送给eNB。
S920,MME发送修改承载请求。MME向S-GW发送修改承载请求消息。
S921,MME收到修改承载请求响应。S-GW向MME回复修改承载响应消息。
S922,MME发送修改请求。在MME收到承载更新响应消息后,如果承载被建立并且签约数据显示用户可以切换到非3GPP网络中去,如果MME选择了不同于HSS中签约数据PDN签约上下文制定的P-GW,那么MME就要把APN连同P-GW ID一起发送到HSS(为和非3GPP之间的切换移动做准备)。
S923,MME收到修改请求响应。
本实施例中,终端的RRC层为连接态,因此异系统行为具体表现为切换,如图10所示为基础的切换流程,详细步骤如下:
S1001,切换功能启动判决。对于不同的切换功能,UE在当前服务小区是否存在切换发起需求的条件完全不同,主要包括:切换功能的开关、是否配置邻频点、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以及邻区的信号质量。
S1002,处理模式选择。根据切换前是否对邻区进行测量,切换的处理模式可以分为测量模式、盲模式。
S1003,测量模式切换。测量模式是对候选目标小区信号质量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报告生成目标小区列表的过程。
S1004,盲模式切换。盲模式是不对候选目标小区信号质量进行测量,直接根据相关的优先级参数的配置生成目标小区或目标频点列表的过程。采用这个方式时UE在邻区接入失败的风险高,因此一般情况下不采用,仅在必须尽快发起切换时才采用。
S1005,测量控制下发。在UE建立无线承载后,eNodeB/gNodeB会根据切换功能的配置情况,分别通过RRC连接重配置/RRC重配置(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RRC Reconfiguration)给UE下发测量配置信息。在UE处于连接态或完成切换后,若测量配置信息有更新,eNodeB/gNodeB会通过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RRC Reconfiguration消息下发更新的测量配置信息。
测量任务的测量对象主要由测量系统、测量频点或测量小区等属性组成。指示UE对哪些小区或频点进行信号质量的测量。测量任务的报告配置主要包括测量事件信息、事件上报的触发量和上报量、测量报告的其他信息等。指示UE在满足什么条件下上报测量报告,以及按照什么标准上报测量报告。另外,测量任务还包括其他配置,例如测量GAP、测量滤波等。测量事件包括A1,A2,B1,B2。对于不同的切换功能,具体使用的测量事件不同。表1示出了测量事件的定义。SRAN15.1版本eNB/gNB的触发量仅支持RSRP。对于eNB来说,如果参数InterRatHoComm.InterRatHoA1A2TrigQuan配置为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或,RSRP和RSRQ,此时依然下发基于RSRP的异系统测量。
表1 测量事件定义
上表的条件公式中相关标量的具体含义为:Ms、Mn分别表示服务小区、邻区的测量结果;Hys表示测量结果的幅度迟滞;TimeToTrig表示持续满足事件进入条件的时长,即时间迟滞;Thresh、Thresh1、Thresh2表示门限值;Ofs、Ofn分别表示服务小区、邻区的频率偏置;Ocn分别表示E-UTRAN邻区的小区特定偏置CIO(Cell Individual Offset)。
事件A1、A2用于切换功能启动判决阶段,衡量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情况。B1、B2事件用于目标小区或目标频点判决阶段,衡量邻区的信号质量情况。各事件(A1、A2、B1、B2)的测量控制下发和测量报告机制相同。
S1006,测量报告上报。UE收到eNB/gNB下发的测量配置信息后,按照指示执行测量。当满足上报条件后,UE将测量报告上报给eNB/gNB。
S1007,目标小区或目标频点判决。目标小区或目标频点判决是由eNB/gNB控制并执行,各切换功能主要参考切换模式、测量报告及切换策略等信息对候选小区或频点进行评估决策。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测量报告的处理,这部分内容仅测量模式切换涉及;切换策略的确定;目标小区或目标频点列表的生成。
eNB/gNB按照先进先出方式处理测量报告,即先上报的测量报告先执行目标小区判决。
切换策略是指eNB/gNB将UE从当前的服务小区变更到新的服务小区的流程方式,涉及的基本切换策略定义如下:切换是将业务从原服务小区的PS域变更到目标小区的PS域,保证业务连续性的过程;重定向是eNB/gNB直接释放UE,并指示UE在某个频点选择小区接入的过程。
目标小区或目标频点过滤掉邻区列表中PLMN不在PLMN列表中的小区,过滤掉MME/AMF发送的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中信元切换限制列表/移动限制列表指示禁止的相关小区,从而生成目标小区或目标频点列表。
S1008,切换执行。
本实施例中主要涉及E-UTRAN与NG-RAN系统间的业务流动,如图11所示,E-UTRAN到NR和NR到E-UTRAN切换策略流程的详细步骤如下:
S1110,系统间移动性管理。
S1120,处理模式选择,可选择测量模式或者盲模式。
S1130,选择测量模式后,需要进一步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
S1140,满足切换条件时,执行切换;不满足切换条件时,执行重定向。
S1150,选择盲模式后,直接执行盲重定向。
应理解,基于覆盖的E-UTRAN至NR-RAN系统间业务移动性的切换流程中,测量控制下发步骤与基本功能存在差异,如图12所示为该切换流程中,测量控制时间下发流程示意图,详细流程如下:
S1201,判断eNodeBAlgoSwitch.HoSignalingOptSwitch中的子开关“ReduceInvalidA1A2RptSigSwitch”是否打开。
在InterRatHoA1A2TringQuan取值为RSRP或RSRQ或BOTH的情况下,进一步判断子开关是否打开,基于覆盖的异系统切换中事件A1相对事件A2的下发顺序可以通过eNodeBAlgoSwitch.HoSignalingOptSwitch中的子开关“ReduceInvalidA1A2RptSigSwitch”控制。若开关打开,在UE建立连接时,则eNB先下发事件A2,收到事件A2上报后,再下发事件A1,减少无效的事件A1上报;若开关关闭,在UE建立连接时,则eNB同时下发事件A2和事件A1。
S1202,子开关未打开时,同时下基于RSRP的异系统A1A2时事件测量控制。
S1203,收到A2事件测量报告。
S1204,InterRatHoEventType取值为B1或B2。
S1205,只启动异系统B1事件测量。
S1206,收到异系统A1事件测量报告。
S1207,停止异系统B1测量。
S1208,子开关打开时,只下发基于RSRP的异系统A2事件测量控制。
S1209,收到A2事件测量报告。
S1210,InterRatHoEventType取值为B1或B2。
S1211,只启动异系统B1事件测量。
S1212,下发异系统A1事件测量控制。
S1213,收到异系统A1事件测量报告。
S1214,停止异系统B1测量。
UE收到异系统A2事件测量报告时,基于覆盖的测量模式切换功能启动,测量处理过程中如果收到异系统A1事件测量报告时,功能停止。
示例性地,如图13所示E-UTRAN重定向至NR-RAN的流程,详细步骤陈述如下:
S1301,UE发送RRC连接请求。UE发起RRC连接请求(RRC Connection Request)。
S1302,eNB发起RRC连接建立。eNB发起RRC连接设置。
S1303,UE回复RRC连接建立。
S1304,eNB发送初始UE消息。eNB发送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给EPC。
S1305,EPC发送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EPC发送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给eNB,eNB接收到该消息后建立UE上下文。
S1306,eNB发送安全模式命令。
S1307,UE回复安全模式命令完成。
S1308,eNB发起UE能力查询。
S1309,UE上报自身NR能力。
S1310,eNB发起RRC连接重新配置。eNB发起RRC连接重新配置(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建立SRB2。
S1311,UE回复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
S1312,eNB回复EPC。UE上下文建立完成。
如果满足:UE携带了SupportedBandListNR-SA信元;E-UTRAN至NG-RAN系统间业务移动性开关和NR重定向开关同时打开条件时,eNB主动查询UE NR能力,后续流程如S1308和S1309,此处不再赘述。如果不满足上述条件时,本流程结束。S1313,eNB下发A2事件测量配置。
UE回复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如S1311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S1314,UE上报A2时间测量报告。
S1315,eNB下发B1事件测量。eNB收到A2事件测量报告,下发A1事件测量并根据NR频点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序下发异系统B1事件测量。
UE回复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如S1311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S1316,UE上报B1或A1事件。如果UE上报B1事件测量报告,执行下一步。如果UE上报A1事件测量报告,则表示服务小区信号较好,不需要触发异系统重定向。eNB删除A1/B1事件测量,UE持续进行A2事件测量,UE回复RRC连接重配置完成。
S1317,eNB重定向判决。
S1318,eNB下发RRC连接释放消息。eNB根据重定向判决,向UE下发RRC连接释放消息,携带目标NG-RAN小区频点信息。
S1319,UE执行随机接入。UE根据目标频点等信息执行到目标NG-RAN小区的随机接入。
S1320,UE收到随机接入响应。
示例性地,如图14所示为基于覆盖的NR切换至E-UTRAN流程图,详细流程陈述如下:
S1401,UE发送RRC连接请求。
S1402,gNB发起RRC连接建立。gNB发起RRC Setup建立SRB1。
S1403,UE回复RRC连接建立完成。
S1404,gNB发送初始UE消息。gNB通过初始UE消息透传。
S1405,5G核心网(5G Core Network,5GC)发送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5GC发起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给gNB。
S1406,gNB发送安全模式命令。gNB发起AS层的安全模式命令。
S1407,UE回复安全模式命令完成。
S1408,gNB发送UE能力查询。
S1409,UE上报自身NR能力。
S1410,gNB发送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gNB发起RRC连接重新配置建立SRB2。
S1411,UE回复连接重新配置消息。重新配置完成。
S1412,gNB发送上下文建立完成消息。gNB给5GC回复UE上下文建立完成。
S1413,gNB下发A2事件测量控制。
S1414,UE回复测量控制完成。
S1415,UE上报A2事件测量报告。
S1416,gNB下发B1或B2事件测量。gNB收到A2事件测量报告,下发异系统A1事件测量,并根据异系统切换触发事件类型,下发异系统B1或B2事件测量。
S1417,UE上报B1或B2事件测量。
S1418,gNB发送切换请求。gNB收到B1或B2事件测量报告,根据测量报告中上报的小区信号质量排序生成目标小区列表,选择信号质量最好的小区作为目标E-UTRAN小区,向5GC发送切换请求。
S1419目标E-UTRAN小区完成切换准备过程。
S1420,5GC通知切换准备。
5GC通知gNB完成切换准备,
S1421,gNB发送切换控制。S1422,eNB通知EPC切换完成。
S1423,EPC通知5GC数据转发隧道已建立。
S1424,gNB收到UE上下文释放消息,并释放UE上下文。
S1425,5GC向EPC反馈数据转发已完成。
图15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例控制紧急承载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通过该方法1500,在终端的RRC层为空闲态时,终端可以根据历史小区信息确定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以抑制终端不必要的异系统行为。参见图15,该方法可以包括S1510,S1520,S1530和S1540,下面对各步骤进行说明。
应理解,示例性地,方法1500为终端的RRC层空闲态时的一种控制紧急承载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在终端的RRC层为空闲态时,终端的异系统行为为重选。
S1510,终端判断历史小区信息是否记录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
应理解,S1510终端判断历史小区信息是否记录目标小区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的方法与上文中S610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S1520,终端设置当前小区优先级为最高优先级。
应理解,当终端判断历史小区信息中未记录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时,终端对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未知,目标小区可能支持紧急承载服务,也可能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即该目标小区具有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的风险。为了避免终端异系统重选至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的目标小区,终端执行抑制操作。示例性地,终端执行抑制操作包括设置当前小区优先级为最高优先级。即终端将当前小区与目标小区的优先级进行对比,将当前小区的优先级默认设置为最高优先级时,目标小区的优先级低于当前小区的优先级,并且保证使用高优先级小区重选规则,只有当当前小区信号质量不满足服务条件时才重选到目标小区。
S1530,终端判断目标小区是否支持紧急承载服务。
应理解,当终端判断历史小区信息记录了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时,终端需要进一步判断目标小区是否支持紧急承载服务。当目标小区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时,终端执行抑制操作,示例性地,终端设置当前小区优先级为最高优先级,终端可以通过设置当前小区优先级为最高优先级的方式尽量避免终端的异系统重选行为,保证紧急承载的连续性。当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时,即使终端异系统重选至目标小区也不会导致紧急承 载的连续性被破坏。
S1540,终端禁止执行抑制操作。
应理解,当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时,终端禁止执行抑制操作。示例性地,终端禁止设置当前小区为最高优先级。此时,终端存在异系统重选的可能性。根据当前3GPP的方案,异系统重选或切换的行为只与小区优先级,终端RRC层的测量行为有关,与紧急承载的状态无关。
应理解,当终端选择PLMN后,会在该PLMN中选择一个小区驻留。终端在该小区驻留后,通过监听系统消息,根据邻区测量规则和小区重选规则,对当前小区以及邻区进行测量,用于选择一个信号质量更好的小区进行驻留。
示例性地,图16示出E-UTRAN至NG-RAN异系统重选流程,详细步骤如下:
S1610,eNB发送系统广播消息。UE空闲态读取系统广播消息。系统广播消息的小区重选规则中包含:服务频点低优先级重选门限、重选定时器时长、邻区频点的高优先级重选门限、邻区频点的低优先级重选门限、邻区优先级、服务小区最低接入电平、UE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等。
S1620,小区重选登记流程。UE根据高低优先级重选规则进行小区重选。如果邻频点优先级高于服务小区的频点优先级,会一直测量邻频点的小区,满足高优先级小区重选规则时重选到高优先级的邻区:E-UTRAN的频点优先级通过CellResel.CellReselPriority配置。E-UTRAN上的NR邻频优先级通过参数NrNFreq.NrFreqReselPriority配置。如果邻频点优先级低于服务小区的频点优先级,且服务小区的重选过程中计算得到的电平值Srxlev小于等于异频或异系统小区启动测量门限S nonIntraSearchP时,开启低优先级的小区频点测量。满足低优先级小区重选规则时重选到低优先级邻区。
其中高优先级小区重选规则如下:对于E-UTRAN系统,如下条件同时满足时,小区重选将选择高优先级NG-RAN小区。
1.UE在当前服务小区驻留超过1s。
2.eNB在SIB24中广播的NR邻区重选时间(通过CellReselToNr.NrCellReselectionTimer配置)内,被评估邻区的Srxlev持续大于SIB24中广播的threshX-High-r15(通过参数NrNFreq.NrFreqHighPriReselThld配置)。
其中低优先级小区重选规则如下:对于E-UTRAN系统,当如下条件同时满足时,小区重选将选择低优先级NG-RAN小区。
1.不满足高优先级小区重选的条件。
2.UE在当前服务小区驻留超过1s。
3.eNB在SIB24中广播的异系统邻区重选时间(通过CellReselToNr.NrCellReselectionTimer配置)内,服务小区的Srxlev值持续小于SIB3中广播的服务小区重选门限(threshServingLow)(通过参数CellResel.ThrshServLow配置),并且被评估邻区的Srxlev持续大于SIB24中广播的NR频点低优先级重选门限threshX-Low-r15(通过参数NrNFreq.NrFreqLowPriReselThld.配置)。
示例性地,图17示出NG-RAN至E-UTRAN异系统重选流程,详细步骤如下:
S1710,gNB发送系统广播消息。UE空闲态读取系统广播消息。系统广播消息的小区重选规则中包含:服务频点低优先级重选门限,重选定时器时长、邻区频点的高优先级 重选门限、邻区频点的低优先级重选门限、邻区优先级、服务小区最低接入电平、UE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等。
S1710,TAU流程。如上文中详细的TAU流程。
如果邻频点优先级高于服务小区的频点优先级,会一直测量邻频点的小区,满足高优先级小区重选规则时重选到高优先级的邻区:NG-RAN的频点优先级通过NRCellReselConfig.CellReselPriority配置;NG-RAN至E-UTRAN的邻频点优先级通过NRCellEutranNFreq.EutranFreqReselPriority配置。
如果邻频点优先级低于服务小区,且服务小区的Srxlev小于等于S nonIntraSearchP时,开启低优先级的小区频点测量。满足低优先级小区重选规则时重选到低优先级邻区。
其中高优先级重选规则如下:对于NG-RAN系统,当如下条件同时满足时,小区重选将选择高优先级E-UTRAN小区。
1.UE在当前服务小区驻留超过1s。
2.gNB在SIB5中广播的E-UTRAN邻区重选时间(通过NRCellReselConfig.EutranCellReselTimer配置)内,被评估邻区的Srxlev持续大于SIB5中广播的重选到高优先级频点门限(threshX-High)(通过参数NRCellEutranNFreq.EutranFreqHighPriReselThld配置)。
其中低优先级重选规则如下:
对于NG-RAN系统,当如下条件都满足时,小区重选将选择低优先级E-UTRAN小区。
1.不满足高优先级小区重选的条件。
2.UE在当前服务小区驻留超过1s。
3.gNB在SIB5中广播的E-UTRAN邻区重选时间(通过NRCellReselConfig.EutranCellReselTimer配置)内,服务小区的Srxlev持续小于SIB2中广播的threshServingLowP(通过参数NRCellReselConfig.ServFreqLowPriRsrpReselThd配置),并且被评估邻区Srxlev持续大于SIB5中广播的threshX-Low(通过参数NRCellEutranNFreq.EutranFreqLowPriReselThld配置)。
图18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例控制紧急承载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通过该方法1800,在终端的RRC层为空闲态时,终端可以根据历史小区信息确定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以抑制终端不必要的异系统行为。参见图18,该方法可以包括S1810,S1820,S1830和S1840,下面对各步骤进行说明。
应理解,示例性地,方法1800为终端的RRC层空闲态时的一种控制紧急承载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在终端的RRC层为空闲态时,终端的异系统行为为重选。
S1810,终端判断历史小区信息是否记录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
应理解,S1810终端判断历史小区信息是否记录目标小区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的方法与上文中S610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S1820,终端修改驻留标准。
应理解,当终端判断历史小区信息未记录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时,目标小区存在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的风险,此时终端执行抑制操作。示例性地,终端修改驻留标准包括终端降低当前小区的驻留标准或提高目标小区的驻留标准。终端可以修改当前小区的SIB3广播中的threshServingLow,从而降低了当前小区的驻留标准;或者提高目标小区的 高优先级小区重选阈值,如目标小区的SIB24中广播的threshX-High-r15,从而提高了重选到目标小区的难度,即提高目标小区的驻留标准。
应理解,终端降低当前小区的驻留标准或提高目标小区的驻留标准的目的为提高终端异系统重选的难度,尽可能抑制终端异系统重选至目标小区的难度,尽量保证紧急承载的连续性。
S1830,终端判断目标小区是否支持紧急承载服务。
应理解,当终端判断历史小区信息记录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之后,终端需要根据历史小区信息进一步判断目标小区是否支持紧急承载服务。当目标小区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时,终端执行抑制操作,示例性地,终端可以降低当前小区的驻留标准或提高目标小区的驻留标准。当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时,终端不需要执行抑制操作。
S1840,终端禁止执行抑制操作。
应理解,当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时,终端禁止执行抑制操作,即使终端异系统重选至目标小区,也不会破坏紧急承载的连续性,终端不需要执行抑制操作。
图19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例控制紧急承载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通过该方法1900,在终端的RRC层为空闲态时,终端可以根据历史小区信息确定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以抑制终端不必要的异系统行为。参见图19,该方法可以包括S1910,S1920,S1930,S1940和S1950,下面对各步骤进行说明。
应理解,示例性地,方法1900为终端的RRC层空闲态时的一种控制紧急承载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在终端的RRC层为空闲态时,终端的异系统行为为重选。
S1910,终端判断当前小区的优先级是否为最高优先级。
应理解,在终端判断历史小区信息是否记录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之前,终端先判断当前小区的优先级。终端将当前小区的优先级与目标小区的优先级比较,当当前小区的优先级为最高优先级时,终端不满足异系统重选条件,此时终端不需要执行抑制操作也不会发生异系统重选;当当前小区的优先级不是最高优先级时,即目标小区的优先级高于当前小区的优先级时,终端可能发生异系统重选,此时终端可能需要执行抑制操作来抑制异系统重选,尽量保证紧急承载的连续性。
S1920,终端判断历史小区信息是否记录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
应理解,当终端判断当前小区的优先级不是最高优先级时,终端需要进一步判断历史小区信息是否记录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具体内容详见S610,此处不再赘述。
S1930,终端修改当前小区优先级为最高优先级或修改驻留标准。
应理解,当终端判断历史小区信息未记录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时,终端执行抑制操作,示例性地,终端可修改当前小区优先级为最高优先级或修改驻留标准,终端修改驻留标准可理解为降低当前小区的驻留标准或提高目标小区的驻留标准。
S1940,终端判断目标小区是否支持紧急承载服务。
应理解,当终端判断历史小区信息记录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时,终端需要进一步判断目标小区是否支持紧急承载。当目标小区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时,终端执行抑制操作,尽量抑制不必要的异系统重选;当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时,终端不需要执行抑制操作。
S1950,终端禁止执行抑制操作。
应理解,当当前小区的优先级最高时,或当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时,终端禁止执行抑制操作。此时,如果终端从当前小区重选至目标小区时,不会破坏紧急承载的连续性,因此不需要抑制异系统行为。
图20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例控制紧急承载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通过该方法2000,终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广播消息确定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并且确定是否需要抑制终端不必要的异系统行为。参见图20,该方法可以包括S2020,S2020和S2030,下面对各步骤进行说明。
S2010,终端判断目标小区是否携带有IMS紧急服务支持标志。
应理解,终端接收目标小区发送的广播消息,该广播消息用于指示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该广播消息中可能携带IMS紧急承载服务支持标志。终端需要对接收到的广播消息中的内容进行判断,根据广播消息所携带的标志判断目标小区是否支持紧急承载服务。
S2020,终端执行抑制操作。
应理解,当终端判断广播消息中未携带有IMS紧急服务支持标志时,终端对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未知,为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异系统行为,避免可能破坏紧急承载的连续性,终端执行抑制操作。
S2030,终端禁止执行抑制操作。
应理解,当终端判断广播消息中携带了IMS紧急服务支持标志时,该标志用于指示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此时,即使终端从当前小区异系统行为至目标小区时,也不会导致紧急承载连续性被破坏,终端禁止执行抑制操作。
图21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例控制紧急承载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通过该方法2100,根据终端的RRC层不同状态,可以采用不同的抑制操作来抑制终端不必要的异系统行为。参见图21,该方法可以包括S2101,S2102,S2103,S2104,S2105,S2106和S2107,下面对各步骤进行说明。
S2101,终端发送Attach/TAU请求,具体步骤详见图7-9,此处不再赘述。
S2102,网络发送Attach/TAU消息。
应理解,终端根据Attach或TAU中携带的信息,本地记录当前小区的ID和紧急服务能力,示例性地,终端可以记录多个驻留小区的历史信息。
S2103,终端发起紧急呼叫。
应理解,在终端的RRC层为连接态时,终端发起紧急呼叫,紧急呼叫具体流程详见图5,此处不再赘述。
S2104,网络建立紧急承载。
应理解,终端在当前小区紧急呼叫后,经过紧急注册流程,终端与当前小区建立紧急承载,并且,终端在该当前小区的紧急承载保持。
S2105,终端呼叫挂断。
S2106,终端启动抑制异系统定时器。
应理解,在终端挂断紧急呼叫后,当前小区存在紧急承载,当前小区可用,终端启动抑制异系统定时器,该抑制异系统定时器启动期间,抑制终端的异系统行为;该抑制异系统定时器停止后,终端的异系统行为不被抑制,终端可以自由从当前小区异系统行为至目 标小区。
应理解,此时终端的RRC层为连接态,终端执行抑制操作包括抑制B1测量报告上报。
S2107,终端的RRC层释放。
应理解,当终端的RRC层被释放后,RRC处于空闲态,示例性地,当终端的RRC层为空闲态时,终端执行的抑制操作包括修改当前小区的优先级为最高优先级或降低当前小区的驻留标准或提高目标小区的驻留标准。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紧急承载的方法可以由图22所示的终端执行。应理解,图22所示的终端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题还可以包括其他模块或者单元,或者包括与图22中的各个模块的功能相似的模块,或者并非需要包括图22中所有的模块。下面对图22中的各个模块和单元进行描述,
判断模块2210,用于确定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包括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和目标小区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
可选地,该判断模块2210还可以包括第一判断单元2211,用于根据历史小区信息确定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能力。
可选地,该判断模块2210还可以包括第二判断单元2212,用于根据广播消息确定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
可选地,该判断模块2210还可以包括第三判断单元2213,在该判断模块确定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之前,用于确定当前小区的优先级,包括确定当前小区的优先级低于目标小区的优先级或当前小区的优先级高于目标小区的优先级。
执行模块2220,用于根据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确定是否执行抑制操作,抑制操作用于抑制异系统行为,异系统行为包括终端从存在紧急承载的当前小区重选或切换到所述目标小区。
可选地,该执行模块2220还可以包括第一执行单元2221,在终端的RRC层为空闲态时,用于设置当前小区的优先级为最高优先级。
可选地,该执行模块2220还可以包括第二执行单元2222,在终端的RRC层为空闲态时,用于降低当前小区的驻留标准或提高目标小区的驻留标准。
可选地,该执行模块2220还可以包括第三执行单元2223,在终端的RRC层为连接态时,用于抑制B1测量报告的上报。
抑制异系统定时器2230,终端在当前小区存在紧急承载时启动抑制异系统定时器;当判断单元确定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时,终端停止抑制异系统定时器;或当判断单元确定目标小区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或判断单元未记录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时,终端在抑制异系统定时器超时时释放所述紧急承载。
如图2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终端2300,所述终端可以为图22中的终端2200,该终端可以采用如图23所示的硬件机构,其能够用于执行与上述实施例方法对应的内容。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2310和收发器2320,可选地,该终端还可以包括存储器2330,该处理器2310、收发器2320和存储器2330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231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专用处理器,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集成电路。或者, 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例如可以是基带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装置(如,基站、终端、或芯片等)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
可选地,该处理器2310可以包括是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在处理器是一个CPU的情况下,该CPU可以是单核CPU,也可以是多核CPU。
该收发器2320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和/或信号,以及接收数据和/或信号。该收发器可以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用于发送数据和/或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数据和/或信号。
该存储器2330包括但不限于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该存储器1030用于存储相关指令及数据。存储器2330用于存储网络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可以为单独的器件或集成在处理器2310中。
具体地,所述处理器2310用于控制收发器与终端进行信息传输。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图23仅仅示出了终端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该装置还可以分别包含必要的其他元件,包含但不限于任意数量的收发器、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申请的终端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方法的相应流程。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 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终端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5)

  1. 一种控制紧急承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确定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包括所述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和所述目标小区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确定是否执行抑制操作,所述抑制操作用于抑制异系统行为,所述异系统行为包括所述终端从存在紧急承载的当前小区重选或切换到所述目标小区。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确定是否执行抑制操作,包括:
    在所述终端在所述当前小区挂断紧急呼叫的情况下,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确定是否执行抑制操作。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历史小区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所述历史小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驻留过的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目标小区发送的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广播消息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广播消息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包括:
    所述广播消息包括网际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紧急服务支持标志,所述IMS紧急服务支持标志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
  6.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所述当前小区挂断紧急呼叫的情况下,所述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层的状态包括空闲态或连接态。
  7.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确定是否执行抑制操作,包括:
    当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小区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或所述终端未记录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时,所述终端执行所述抑制操作。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未记录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包括:
    所述历史小区信息未记录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或所述广播消息未记录所述IMS紧急服务支持标志。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确定是否执行抑制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的RRC层为空闲态时,所述终端确定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目 标小区的优先级。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执行所述抑制操作,包括:
    所述终端设置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为最高优先级。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执行所述抑制操作,包括:
    所述终端降低所述当前小区的驻留标准或提高所述目标小区的驻留标准。
  12.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执行所述抑制操作,包括:
    当所述终端的RRC层为连接态时,所述终端抑制B1测量报告的上报。
  13.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确定是否执行抑制操作,包括:
    当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时,所述终端禁止执行所述抑制操作。
  14.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确定是否执行抑制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的RRC层为空闲态时,所述终端确定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目标小区的优先级;
    所述终端禁止执行所述抑制操作。
  15. 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所述当前小区存在紧急承载时启动抑制异系统定时器;
    当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时,所述终端停止所述抑制异系统定时器;或
    当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小区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或所述终端未记录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时,所述终端在所述抑制异系统定时器超时时释放所述紧急承载。
  16. 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确定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包括所述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和所述目标小区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
    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确定是否执行抑制操作,所述抑制操作用于抑制异系统行为,所述异系统行为包括所述终端从存在紧急承载的当前小区重选或切换到所述目标小区。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在所述当前小区挂断紧急呼叫的情况下,所述执行模块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确定是否执行抑制操作。
  18. 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根据历史小区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所述历史小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驻留过的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
  19. 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根据广播消息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所述广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消息包括IMS紧急服务支持标志;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根据所述IMS紧急服务支持标志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
  21. 如权利要求16-2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所述当前小区挂断紧急呼叫的情况下,所述终端的RRC层的状态包括空闲态或连接态。
  22. 如权利要求16-2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确定所述目标小区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或所述判断模块未记录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时,所述执行模块执行所述抑制操作。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未记录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包括: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中的历史小区信息未记录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或所述第二判断单元中的广播消息未记录所述IMS紧急服务支持标志。
  24. 如权利要求22中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包括: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
    在所述终端的RRC层为空闲态时,所述第三判断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目标小区的优先级。
  25.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包括:
    第一执行单元,用于设置当前小区的优先级为最高优先级。
  26.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包括:
    第二执行单元,用于降低所述当前小区的驻留标准或提高所述目标小区的驻留标准。
  27.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包括:
    第三执行单元,用于抑制B1测量报告的上报;
    当所述终端的RRC层为连接态时,所述第三执行单元抑制B1测量报告的上报。
  28. 如权利要求16-2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时,所述执行模块禁止执行所述抑制操作。
  29. 如权利要求16-2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包括: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
    在所述终端的RRC层为空闲态时,所述第三判断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当前小区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目标小区的优先级;
    所述执行单元禁止执行所述抑制操作。
  30. 如权利要求16-2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抑制异系统定时器;
    所述终端在所述当前小区存在紧急承载时启动抑制异系统定时器;
    当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时,所述终端停止所述抑制异系统定时器;或
    当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目标小区不支持紧急承载服务或所述判断单元未记录所述目标小区的紧急承载服务能力时,所述终端在所述抑制异系统定时器超时时释放所述紧急承载。
  31. 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信号和发送信号;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调用所述程序代码执行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2. 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当所述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33. 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所述终端执行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4.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5.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80101826.5A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控制紧急承载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79414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125859 WO2023065343A1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控制紧急承载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41415A true CN117941415A (zh) 2024-04-26

Family

ID=86058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101826.5A Pending CN117941415A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控制紧急承载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41415A (zh)
WO (1) WO202306534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8330B (zh) * 2009-08-18 2014-06-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056113A (zh) * 2009-11-04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紧急业务切换的处理方法及基站
US8811935B2 (en) * 2010-01-12 2014-08-19 Blackberry Limited Emergency services in home cells system and method
CN108200618B (zh) * 2018-01-30 2021-05-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65343A1 (zh) 2023-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57843B2 (ja) 次世代移動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でアクセス制御を遂行する方法及びユーザ装置
US1051201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NAS signaling reques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04005B2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associated with location area updat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906633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从ngs移动到eps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设备
EP3567981B1 (en) Method by which relay ue having connection with remote ue connects networ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1869265B (zh) 一种网络通信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CN108141741B (zh) 一种语音漫游方法,移动性管理网元及接入网网元
EP3740028B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pdu session and corresponding terminal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1448843B (zh) 发起服务请求过程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US943288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et-switched service handov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761632B1 (ko) 근접 서비스 기반의 무선 접속 방식 변경 방법 및 장치
EP3255930B1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plmn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EP2761904B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associated with location area updat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658601B (zh) 数据传输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EP3206436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 related to nbifom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3395205B (zh) 用于建立语音呼叫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306520B2 (en) Handover method betwee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and device for same
CN114125972A (zh) 网络连接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7751624A (zh) 一种通话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1183680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EP3211930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erminal unloading processing and terminal registration processing
WO2023065343A1 (zh) 一种控制紧急承载的方法和装置
CN110731119A (zh) 网络回退的方法、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CN110463230A (zh) 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4830731A (zh) 用于无线通信装置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芯片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