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31116A - 音量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音量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31116A
CN117931116A CN202311872017.1A CN202311872017A CN117931116A CN 117931116 A CN117931116 A CN 117931116A CN 202311872017 A CN202311872017 A CN 202311872017A CN 117931116 A CN117931116 A CN 1179311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ume
audio
application
play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720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创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720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311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31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311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音量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以第一音量播放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的第一音频且第二应用的第二音频未播放;持续播放第一音频,接收到用户将第二音频的音量由第二音量设置为第三音量的触发操作,将第一音频的音量由第一音量修改为第四音量,第四音量基于第三音量调整得到;持续播放第一音频以及播放第二音频,第一音频的音量为第四音量,第二音频的音量为第三音量。本申请的方法,通过在将第二音频的音量设置为第三音量时,第一音频以第三音量进行播放,避免了两个同时播放的音频的音量不同而导致的差异,也即避免了第三音量对第一音频的音量的稳定性的影响。

Description

音量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量调节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设备在通过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时,用于可以进入终端设备的设置应用,对第二音频的音量进行调节,终端设备响应于用于针对的第二音频的音量的调节操作,通过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和第二音频。也即,用户可以在终端设备播放第一音频时,可以对终端设备上的第二音频的音量进行调节。例如终端设备正在通过扬声器播放音乐(第一音频),用户可以对来电铃声的音量进行调节,在用户对来电铃声的音量进行调节的过程中,音乐会持续播放,且终端设备会根据用户调节的音量播放对应音量的来电铃声。
但是,用户对第二音频的音量进行调节时会造成第一音频的播放产生差异,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音量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在第一音频播放时,用户调节第二音频的音量,没有对播放第一音频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音量调节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以第一音量播放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的第一音频,且第二应用的第二音频未播放。其中,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不同,例如第一应用为音乐,第二应用为来电铃声。
持续播放第一音频,接收到用户将第二音频的音量由第二音量设置为第三音量的触发操作,将第一音频的音量由第一音量修改为第四音量,第四音量基于第三音量调整得到。在第二时刻时,终端设备正在播放第一音频,此时用户可以对第二应用的第二音频进行调节,也即用户会执行将第二音频的音量由第二音量设置为第三音量的操作,其中第三音量可以大于第二音量,也可以小于第二音量,本申请不做限定。
当第一音量大于第三音量时,第三音量会影响第一音频的播放的稳定性,本申请通过将将第一音量修改为基于第三音量调整得到的第四音量,可以避免第三音量对第一音频的播放的稳定性的影响。
持续播放第一音频以及播放第二音频;第一音频的音量为第四音量;第二音频的音量为第三音量。本申请通过将第一音频的音量修改为第四音量,并进行播放,可以避免第三音量对第一音频的播放的稳定性的影响。其中,第四音量可以与第三音量相同,第四音量也可以小于第三音量,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此外,通过将第一音频的音量修改为第四音量,还可以避免因第一音频的音量大于第三音频的音量所导致的用户难以识别第二音频的问题,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还包括:基于用户的触发操作记录第一音量,在第二音频播放完毕之后,将第一音频的音量由第四音量恢复为记录的第一音量。其中,通过在用户执行触发操作时,记录第一音频的音量为第一音量,便于后续在第二音频播放完毕或用户针对第二音频的调节完成后,将第一音频的音量由第四音量恢复为第一音量。也即,在第二音频播放完毕后,第一音频恢复原来的音量,无需用户手动恢复,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框架层判断第三音量是否小于第一音量,若第三音量不小于第一音量则第一音频的音量为第一音量;若第三音量小于第一音量将第一音频的音量由第一音量修改为第四音量。
当第三音量大于第一音量时,第三音量对第一音量的影响较小,此时可以不改变第一音频的音量,可以更快的响应用户操作,并进行第二音频的播放,同时,由于第一音量小于第三音量,故第一音量也不会影响用户对第二音频的识别和调节,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播放第二音频之前,还包括:终端设备的硬件层获取第三音量对应的音量增益,然后利用音量增益对第三音量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三音量,并以处理后的第三音量播放第二音频。
通过利用音量增益对第三音量进行处理,可以使得第三音量下的第二音频的声音更加清晰,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接收到用户将第二音频的音量由第二音量设置为第三音量的触发操作,包括:响应于用户对设置应用的第一操作,显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包括第一控件;第一控件用于调节第二应用的第二音频的音量;其中,在第二时刻之前,第二音频的音量为第二音量;接收到用户对第一控件的第二操作;第二操作用于将第二音频的音量设置为第三音量。
这样,终端设备可以支持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将第二应用的音量设置为第三音量,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接收到用户将第二音频的音量由第二音量设置为第三音量的触发操作,包括:响应于用户对音量调节按钮的第三操作,显示第二界面;第二界面包括第二控件和第三控件;第二控件用于调节第一应用的第一音频的音量;第三控件用于调节第二应用的第二音频的音量;第三操作用于将第一音频的音量设置为第四音量;其中,在第二时刻之前,第一音频的音量为第一音量,第二音频的音量为第二音量;接收到用户对第三控件的第四操作;第四操作用于将第二音频的音量设置为第三音量。
这样,终端设备可以支持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将第二应用的音量设置为第三音量,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播放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的第一音频之前,还包括: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框架层对第一应用中的第一音频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一音频;终端设备的高级数字信号处理器ADSP模块对处理后的第一音频进行处理,得到再次处理后的第一音频;播放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的第一音频,包括:通过终端设备的扬声器播放再次处理后的第一音频。
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部署有一种音效处理方法例如DTS音效,对第一应用中的音频进行处理,终端设备的高级数字信号处理ADSP模块可以部署有另一种音效处理方法例如Histen音效,对处理后的音频进行处理,得到再次处理后的音频;并通过终端设备的扬声器播放再次处理后的音频。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框架层和终端设备的高级数字信号处理ADSP模块均对音频进行处理,属于级联音效场景,本申请可以适用于级联音效场景,有利于在级联音效场景下提高音量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播放第二音频之前,还包括: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框架层获取第二应用的第二音频;应用程序框架层向终端设备的硬件层传递第二音频;播放第二音频,包括:通过硬件层的扬声器播放第二音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四音量的音量值与第三音量的音量值相同。本申请将第一音频的音量由第一音量修改为第三音量,可以使得第一音量不会影响用户对第二音频的识别和调节,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在存储器中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如第一方面的音量调节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的音量调节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该芯片或者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执行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其中,芯片中的通信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相对应,各方面及对应的可行实施方式所取得的有益效果相似,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播放第一音频时对第二音频的音量进行调节的示意图;
图1b为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音频流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量调节方法的模块交互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量调节的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音量调节的示意图;
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一种音量调节的示意图;
图4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音量调节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量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量调节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终端设备在播放第一音频时,用户可以在不打断播放的第一音频的情况下,调节第二音频的音量。示例性地,图1a展示了一种在播放第一音频时对第二音频的音量进行调节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手机当前正在播放音频1,音频1的音量为13,也即“音乐、视频、游戏”的音量为13,用户通过拖动控件100将“来电、信息、通知”的音量由10调节为1。控件100用于改变“来电、信息、通知”的音量,控件100可以显示“来电、信息、通知”的音量值。
在一种示例中,若手机当前正在通过扬声器播放音频1,且“音乐、视频、游戏”的音量为13,也即音频1的音量为13,用户通过控件100将“来电、信息、通知”的音量由10调节为1(或由2调节为1、或由1调节为3),手机响应用户的操作,在通过扬声器播放音频1时,同时通过扬声器播放“来电、信息、通知”对应的音频2。用户对“来电、信息、通知”的音量的调节操作,会造成音频1在播放时出现差异例如音频1在播放时存在噪音,或当音频1按照最大音量(比如16)播放时出现“嗡嗡”声,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人研究发现:终端设备通过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时,用户调节终端设备上的第二音频的音量,之所以会造成第一音频的播放出现差异,是因为第二音频的音量的改变,会造成第一音频的音量的变化。
终端设备部署有级联音效,例如,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框架层部署有一种音效处理方法,终端设备的硬件层的ADSP芯片部署有另一种音效处理方法,终端设备的ADSP芯片部署的音效处理方法处于终端设备的软件架构的底层,无法获取更多的信息,使得ADSP芯片无法区分第一音频的音量和第二音频的音量,用户在对第二音频的音量进行调节时,也会对第一音频的音量进行处理,进而使得第一音频的播放出现差异例如产生噪音。若正在播放的第一音频的音量为最大音量,还可能出现“嗡嗡”声,影响用户体验。
示例性地,如图1b所示,假设音频包括音乐(MUSIC)、来电铃声(RING)和闹钟(ALARM)三种,在终端设备部署级联音效时,并未在软件结构中对播放流进行区分,也即音乐(MUSIC)、来电铃声(RING)和闹钟(ALARM)三种音频均按照Audio Track格式进行下发至HAL层(硬件抽象层),HAL层将前述三种音频均按照audio_stream_out格式输出,因此在调节任一应用的音频时,变化后的音量对应的音量标识(volume_index)会下发至ADSP模块获取音量增益,ADSP模块根据音量标识确定的音量增益会对各个音频的音量均生效。示例性地,终端设备在播放MUSIC时,用户调节RING的音量,终端设备检测到RING的音量变化,会将变化后的音量对应的音量标识下发至ADSP模块,ADSP模块会根据音量标识确定音量增益,该音量增益会生效在MUSIC的音量和RING的音量之上。
应理解的是,当用户调节后的第二音频的音量处于较低的音量时,终端设备的ADSP芯片会通过变化后的音量确定音量增益,并利用音量增益对调节后的第二音频的音量进行处理,以使用户可以在音量较低时清晰地听到第二音频。其中,第二音频的音量越低,ADSP芯片所产生的音量增益越大。
但是,由于ADSP芯片无法区分第一音频的音量和第二音频的音量,当用户对第二音频的音量进行调节时,ADSP芯片所产生的音量增益会同步生效在第一音频的音量上,若此时第一音频的音量较高,在较高音量的基础上混合较大的音量增益,会导致第一音频在播放时出现噪音,若第一音频的音量为最大值时,可能会突破扬声器的物理音量,从而产生“嗡嗡”声,进一步可能会造成扬声器的损坏,影响用户体验。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音量调节方法及相关装置,在第一音频播放情况下,用户调节第二音频的音量,应用程序框架层记录第一音频的音量,并将第一音频的音量修改为小于或等于调节后的第二音频的音量(指第四音量),以使ADSP模块利用音量增益按照小于或等于调节后的第二音频的音量进行处理,避免产生噪音或突破扬声器的物理音量,也就不会造成第一音频的播放产生差异,从而减少第二音频的音量的变化对第一音频的播放的稳定性的影响,提高用户体验感。
此外,由于用户在对第二音频的音量进行调节时,第二音频的音量可能会小于第一音频的音量,从而可能会导致用户难以分辨出第二音频,影响用户对于第二音频的调节,因此在本申请中,通过将第一音频的音量修改为小于或等于调节后的第二音频的音量,可以使得用户能够识别出第二音频,提高用户体验。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首先对终端设备的软件结构进行说明。
示例性地,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运行有操作系统。例如苹果公司所开发的iOS操作系统,谷歌公司所开发的Android开源操作系统,微软公司所开发的Windows操作系统等。在该操作系统上可以安装运行应用程序。其中,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可以采用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或云架构。
结合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以分层架构的Android系统为例,示例性说明电子设备的软件结构。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framework)层、硬件抽象层(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HAL)、以及内核层(kernel)。在四层结构之下,电子设备还包括硬件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应用程序层通过调用应用程序框架层所提供的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运行应用程序。如图2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音乐,通话,视频,闹钟,设置以及播放控制等应用程序。其中,播放控制应用用于支持用户改变终端设备上的第一音频的音量和第二音频的音量,即可以支持用户对终端设备上的第一音频的音量和第二音频的音量进行调节。设置应用用于支持用户改变终端设备上的第一音频的音量和第二音频的音量,第一音频包括但不限于音乐、视频、通话、闹钟应用等声音,第二音频包括但不限于音乐、视频、闹钟、通话等应用的声音。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音频和第二音频可以为下述声音中的任意两种声音:辅助提示音(AUDIO_STREAM_ACCESSIBILITY)、闹钟(AUDIO_STREAM_ALARM)、蓝牙SCO通道(电话)(AUDIO_STREAM_BLUETOOTH_SCO)、按键音一类的(拨号)(AUDIO_STREAM_DTMF)、强制音频(相机拍照,截屏)(AUDIO_STREAM_ENFORCED_AUDIBLE)、媒体音(AUDIO_STREAM_MUSIC)、通知音(AUDIO_STREAM_NOTIFICATION)、铃声(AUDIO_STREAM_RING)、系统音(触摸提示音,锁屏)(AUDIO_STREAM_SYSTEM)、智慧语音的语音播报(AUDIO_STREAM_TTS)、通话(AUDIO_STREAM_VOICE_CALL),但并不局限于此。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如图2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java层和native层。java层用于提供java语言的编程框架,native层用于提供C语言或者C++的编程框架。其中,java层可以包括音频获取模块1、音频系统模块1和音频管理模块。native层包括音频获取模块2、音频系统模块2、音频策略管理模块、音频投递模块和音量投递模块。音频投递模块包括DTS音效(简称为第一音效),音频策略管理模块包括音量记录模块和音量修改模块。需要说明的是,音频投递模块包括DTS音效仅仅为一种示例,本申请实施例对音频投递模块包括的具体的音效处理方法不作限定。
音频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音乐、视频、游戏、通话等应用中至少一个应用的正在播放的音频(第一音频),并将其传递至音频获取模块2。音频获取模块2用于将接收的音频发送至音频投递模块。音频投递模块用于利用第一音效对音频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音频(处理后的第一音频),还用于将处理后的音频的状态传递至音频策略管理模块,还用于将处理后的音频发送至硬件层的ADSP模块。ADSP模块用于根据XSITEN音效对处理后的音频进行处理,并通过扬声器播放再次处理后的音频(再次处理后的第一音频)。
其中,音频获取模块1还用于获取其他应用的待播放音频(第二音频),该待播放音频为用户待调节音量的音频,并用于将待播放音频传递给音频获取模块2。音频获取模块2还用于将待播放音频发送至音频投递模块。音频投递模块还用于利用第一音效对待播放音频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待播放音频(处理后的第二音频),并用于将处理后的待播放音频传递至音频策略模块,还用于将处理后的待播放音频发送至硬件层的ADSP模块。ADSP模块用于根据XSITEN音效对处理后的待播放音频(再次处理后的第二音频)进行处理,并通过扬声器播放再次处理后的待播放音频。
在终端设备未播放任何音频(比如第一音频),音频管理模块用于在用户点击播放第一音频的情况下,获取第一音频对应的播放音量。音频记录模块还用于将播放音量传递至音频系统模块1。音频系统模块1用于从音频管理模块获取播放音量,并用于将播放音量传递至音频系统模块2。音频系统模块2用于从音频系统模块1获取播放音量,并用于将播放音量传递音量投递模块。音量投递模块将播放音量传递至音量调节模块。音量调节模块用于将播放音量通过内核层下发至ADSP模块。ADSP模块用于通过扬声器按照播放音量播放第一音频。
在终端设备播放任意音频(比如第一音频),音频管理模块用于在用户调节其他应用的音量的情况下,获取调节后的其他应用的音量。调节后的其他应用的音量可以简称变化后的音量。作为一种示例,用户将来电铃声由13调节为1,那么音量1为变化后的音量。音频管理模块还用于将变化后的音量传递至音频系统模块1。音频系统模块1用于从音频管理模块获取变化后的音量,并将变化后的音量传递至音频系统模块2。音频系统模块2用于从音频系统模块1获取变化后的音量,并用于将变化后的音量传递给音频策略模块中的音频记录模块。音量记录模块用于在用户进入调节其他应用的音量的界面时,或,在用户通过语音助手、调节按钮调节其他应用的音量时,记录音频系统模块2中正在播放音频(通过扬声器播放的再次处理后的第一音频)的音量,并用于记录变化后的音量。正在播放音频的音量可以简称为播放音量。音量记录模块用于将播放音量和变化后的音量传递至音量修改模块。音量修改模块用于从音量记录模块获取播放音量和变化后的音量,并用于将播放音量修改为小于或等于变化后的音量。音量修改模块还用于将变化后的音量下发至音量投递模块。音量投递模块用于将变化后的音量传递至音量调节模块。音量调节模块用于从音量修改模块获取变化后的音量,并将变化后的音量通过内核层下发至ADSP模块。也即,在将变化后的音量传递给音量调节模块之前,将播放音量修改为小于或等于变化后的音量,可以避免正在播放的音频的播放产生差异,也即避免第二音频对于第一音频的播放的稳定性的影响,提高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音频的音量由当前的播放音量修改为小于或等于变化后的音量后,修改后的第一音频的音量不会通过音量修改模块下发至音量投递模块,而是直接通过程序代码对ADSP模块中的第一音频的音量进行修改,避免修改后的第一音频的音量下发后会通过ADSP模块重新获取音量增益。
HAL层的目的在于将硬件抽象化,可以为上层的应用提供一个统一的查询硬件设备的接口,或也可以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存储服务。如图2所示,该HAL层可以包括音频输出模块。音频输出模块用于从音频投递模块得到经DTS音效处理后的音频,还用于在扬声器播放处理后的音频的情况下,从音频投递模块得到处理后的变化音量以及待播放音频。示例性地,音频输出模块可以从音频投递模块得到第一音频的音量和音频,还可以得到第二音频的变化后的音量和音频。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如图2所示,该内核层中可以至少包括显示驱动等。内核层中还存在一个模块,该模块用于从音频输出模块得到经DTS音效处理后的音频,还用于在扬声器播放处理后的音频的情况下,从音频输出模块得到变化后的音量以及待播放音频。该模块在图2中未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对该模块不作限定。
如图2所示,硬件层可以包括:ADSP模块、扬声器以及显示屏等。ADSP模块可以部署于ADSP芯片中,该ADSP模块包括XSITEN音效,XSITEN音效为一种音效处理方法的名称,可以表示Histen音效,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ADSP模块用于从内核层得到经DTS音效处理后的第一音频,还用于在扬声器播放再次处理后的第一音频的情况下,从内核层得到变化后的音量和第二音频。ADSP模块还用于通过XSITEN音效对经DTS音效处理后的第二音频进行再次处理,得到再次处理后的第二音频,并通过扬声器播放再次处理后的第二音频。
ADSP模块,还用于获取变化后的音量(第二音频的音量)对应的音量增益,并根据音量增益对第一音频的音量和第二音频的音量进行处理,也即根据音量增益对播放音量的处理是按照播放音量为小于或等于变化后的音量进行处理,例如播放音量为13,变化后的音量为2,音量增益为k,可以通过程序代码将播放音量由13修改为1(或2),并根据音量增益为k对修改后的播放音量为1(或2)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播放音量为1+k(或2+k)。在对变化后的音量进行音量增益处理时,通过将播放音量修改为小于或等于变化后的音量,可以避免第一音频在播放时出现噪音或超过扬声器的物理音量,提高用户体验感。此外,通过将播放音量修改为小于或等于变化后的音量,有利于用户可以识别出第二音频,便于后续对第二音频的音量进行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扬声器可以同时播放两种声音,也即当扬声器正在播放第一音频时,扬声器可以在持续播放第一音频的基础上播放第二音频,第一音频和第二音频同时播放的过程在此并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级联音效是指通过至少两种音频处理方法对音频进行处理。
示例性地,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第一种音效处理方法,终端设备的硬件层中ADSP芯片部署有第二种音效处理方法,第二种音效处理方法可以弥补第一种音效处理方法的缺陷。终端设备检测到音频时,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框架层中的第一种音效处理方法对音频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音频,并可以通过硬件层的第二种音效处理方法对处理后的音频进行再次处理,得到再次处理后的音频。第一种音效处理方法和第二种音效处理方法可以是DTS音效、杜比音效以及Histen音效三种音效处理方法中的任意两种。
DTS音效是一种高品质的数字音频编码技术,它可以把多声道的音频数据压缩成一个数字流,用于在电影、游戏和其他媒体上提供超过CD标准的音频性能,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声音体验。DTS音效的编码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动态范围、更高的压缩比、更多的声道转换等,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声音体验。
杜比音效是指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它可以把四声道立体声在录制时通过特定的编码手段合成为两声道,即将原来的左声道(L)、右声道(R)、中置声道(C)、环绕声道(S)的4个信号,经编码后合成为LT、RT复合双声道信号,重放时通过解码器将已编码的双声道复合信号LT和RT还原为编码的左、右、中、环绕四个互不干犹的独立信号,经放大后分别输入左音箱、右音箱、中置音箱和环绕音箱。
Histen音效采用最新最先进的音频处理算法,结合心理声学模型和听觉感知模型,将各种移动设备的音频系统的性能发挥到极致,还原高品质声音的质感和清晰度,通过三维(three dimensions)3D声场技术拓展声音的空间感和方位感,为用户提供完美的天籁音质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介绍DTS音效、杜比音效以及Histen音效三种音效处理方法,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这三种音效处理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虽然以Android系统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其基本原理同样适用于基于iOS、Windows等操作系统的电子设备。
下面结合图3对上述图2中的模块的具体交互进行说明。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量调节方法的模块交互示意图。该方法可以适用于上述图1a所示的场景,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应用框架层的音频获取模块1检测到第一音频,且应用程序框架层的音频管理模块检测到第一音频对应的第一音量。
用户通过音乐、视频、游戏、语音通话或手机通话等应用播放声音时,音频获取模块1可以检测到音乐音频、视频音频、游戏音频、语音通话音频或手机通话音频的流类型可以为流类型1。音乐音频、视频音频、游戏音频、语音通话音频或手机通话音频可以简称为音频1(第一音频)。音频获取模块在传递音频过程中,还可以传递音频1和流类型1。
示例性地,音频获取模块1可以通过start()接口检测到音乐、视频、游戏、语音通话或手机通话的音频1和流类型1。
用户通过音乐、视频、游戏、语音通话或手机通话等应用播放声音时,音频管理模块可以检测到用户检测到音乐音频、视频音频、游戏音频、语音通话音频或手机通话音频的播放音量(也即第一音量),播放音量可以简称为音量1。
S302:音频获取模块1将音频1和流类型1传递至应用程序框架层的音频获取模块2,对应地,音频获取模块2从音频获取模1得到音频1;音频管理模块将音量1传递至应用程序框架层的音频系统模块1,对应的,音频系统模块1从音频管理模块获取音量1。
示例性地,音频获取模块2可以通过start()接口从音频获取模块1得到音频1和流类型1。
S303:音频获取模块2将音频1和流类型1传递至应用程序框架层的音频投递模块,对应地,音频投递模块从音频获取模块2得到音频1和流类型1;音频系统模块1将音量1传递至应用程序框架层的音频系统模块2,对应的,音频系统模块2从音频系统模块1获取音量1。
示例性地,音频投递模块可以通过openoutput()接口从音频获取模块2中得到音频1和流类型1。
S304:音频投递模块通过第一音效对音频1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音频1;音频系统模块2将音量1下发至音量投递模块。
音频投递模块可以通过部署的音频方法对音频1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音频1。音频方法可以为DTS音效、杜比音效以及Histen音效中的任意一种,但不限定于前述三种音效。
S305:音频投递模块将处理后的音频1传递至HAL层的音频输出模块,对应地,音频输出模块从音频投递模块得到处理后的音频1;音量投递模块将音量1传递至HAL层的音量调节模块,对应的,音量调节模块从音频投递模块获取音量1。
示例性地,音频输出模块可以通过adev_set_parameters()接口从音频投递模块得到处理后的音频1。
S306:音频输出模块将处理后的音频1通过内核层传递至硬件层的ADSP模块,对应地,ADSP模块从音频输出模块得到处理后的音频1。
S307:音量调节模块将音量1通过内核层传递至硬件层的ADSP模块,对应的,ADSP模块从音量调节模块得到音量1。
S308:ADSP模块通过XSITEN音效对处理后的音频1进行再次处理,得到再次处理后的音频1;ADSP模块根据音量1确定音量1对应的音量增益1,并利用音量增益1对音量1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音量1。
S309:ADSP模块通过扬声器按照处理后的音量1播放再次处理后的音频1。
S310:应用程序框层的音频管理模块检测到终端设备的其他应用的音量设置发生变化。
在终端设备通过扬声器播放音频1时,用户可以通过如图1a所示的设置界面改变来电铃声的音量,也即来电铃声的音量发生变化。在另一种示例中,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助手或终端设备的音量调节按钮设置其他应用的音量。
示例性地,如图4a展示了一种音量调节的示意图。如图4a所示,终端设备为手机,响应于用户选择设置中的声音与振动选项的操作,可以显示声音与振动界面,例如图4a中的界面所示,声音与振动界面包括控件401、控件402、控件403、控件404以及控件405。控件401用于设置来电、信息以及通知的音量,控件402用于设置闹钟的音量,控件403用于设置音乐、视频以及游戏的音量,控件404用于设置通话的音量,控件405用于设置智慧语音的音量。用户可以调节通话的音量,手机可以检测到用户调节通话的音量的操作,响应于用户调节通话的音量的操作,检测到通话的音量发生变化。
示例性地,如图4b展示了另一种音量调节的示意图。如图4b所示,终端设备为平板,响应于用户从平板上端执行下拉的操作,可以显示控制中心界面,例如图4b中的界面所示,控制中心界面包括卡片410、控件411、控件412和控件413。卡片410用于显示应用的音频的播放状态,例如音乐、视频的播放状态,控件411用于设置正在播放的音频的音量,控件412用于设置来电、信息以及通知的音量,控件413用于设置闹钟的音量。用户可以调节闹钟的音量,平板可以检测到用户调节到用户调节闹钟的音量的操作,响应于用户调节闹钟的音量的操作,检测到通话的音量发生变化。
示例性地,如图4c展示了还一种音量调节的示意图。如图4b所示,终端设备为手机,响应于用户按压音量调节按钮(手机的物理音量键)的操作,可以显示快捷调节界面,例如图4c中的界面所示,快捷调节界面包括控件421、控件422、控件423、控件424以及控件425。控件421用于设置媒体的音量,比如扬声器播放音频的音量,控件422用于设置正在播放音频的应用的音量,比如音乐软件的音量,控件423用于设置来电铃声的音量,控件424用于设置通知的音量,控件425用于设置闹钟的音量。用户可以按压音量调节按钮,手机响应于用户按压音量调节按钮的操作,显示开解调节界面,用户进一步调节来电铃声的音量,手机可以检测到用户调节来电铃声的操作,响应于用户调节来电铃声的操作,检测到来电铃声的音量发生变化。
示例性地,如图4d展示了又一种音量调节的示意图。如图4d所示,终端设备为智能音箱,响应于用户向智慧语音说“将闹钟音量调节为1”的语音操作,可以在后端显示虚拟界面,该虚拟界面不向用户展示,例如图4d的智能音箱所示,智能音箱可以播放音频,并响应于用户的“将闹钟音量调节为1”的语音操作,检测到闹钟的音量发生变化。
音频管理模块响应于用户设置其他应用的音量调节的操作,或通过语音助手、终端设备的音量调节按钮设置其他应用的音量的操作,可以检测到其他应用的音量发生变化,并得到变化后的音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音量发生变化对应的音频简称为音频2,例如用户调节来电铃声的音量,也即来电铃声的音量发生变化,那么来电铃声对应的预览音频作为音频2。音频管理模块检测到终端设备的其他应用的音量设置发生变化,还可以传递流类型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前正在播放音频1的应用以音乐为例,其他应用以来电铃声为例进行说明。
S311:音频管理模块将变化后的音量(也即调节后的第二音频的音量)传递至音频系统模块1,对应地,音频系统模块1从音频管理模块得到变化后的音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用户调节其他应用的音量时,音频获取模块1还可以检测到待播放的音频2,并将获取的音频2传递给音频获取模块2,对应的,音频获取模块2从音频获取模块1接收到音频2。音频获取模块2还用于将音频2传递给音频投递模块,对应地,音频投递模块用于利用第一音效对音频2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音频2。
S312:音频系统模块1将变化后的音量传递至音频系统模块2,对应地,音频系统模块2从音频系统模块1中接收到变化后的音量。
示例性地,音频系统模块2可以通过setStreamVolumeindex()接口从音频系统模块1得到变化后的音量。
S313:音频系统模块2将变化后的音量传递至应用程序框架层的音频策略管理模块中的音量记录模块,对应地,音量记录模块从音频系统模块2得到变化后的音量。
示例性地,音频系统模块2可以先通过get_audiopplicy_service()接口得到音量记录模块的服务,再通过setStreamVolumeindex()接口将变化后的音量和流类型传递至音量记录模块。
S314:音频策略管理模块中的音量记录模块判断终端设备是否进入音量调节状态,并从音频系统模块2获取音频1的音量1。
需要说明的是,音量调节状态意指用户进入音量调节界面的状态,或,用户对音量进行调节的状态,比如上述示例中所述的声音与振动界面、控制中心界面、快捷调节界面、语音操作等等,均属于音量调节状态。
第一音量、音量1或播放音量均指示音频1的音量。示例性地,音频1可以为音乐应用的音乐,音频1的音量1可以为13。
S315:音量记录模块还用于将音量1和变化后的音量传递给音频策略管理模块中的音量修改模块,对应地,音量修改模块从音量记录模块得到音频1的音量1和变化后的音量。
S316:音量修改模块将音量1修改为变化后的音量,得到修改后的音量1。
示例性地,假设音量1的音量值为13,变化后的音量的值为1,音量修改模块可以将音频1的音量1的音量值修改为1。
应理解的是,由于修改后的音量1与变化后的音量的值相同,因此只需要下发一次以获取音量增益即可,无需重复下发。
应理解的是,通过将音频1的音量由音量1同步为变化后的音量,在硬件层的ADSP模块对音频1的音量进行处理时,是按照音频1的音量为变化后的音量进行处理,避免了变化后的音量所产生的音量增益导致的音频1的音量差异,比如产生噪声,或在音频1的音量为最大值时产生“嗡嗡”声。
需要说明的是,若音量1的音量值小于或等于变化后的音量,则可以不对第一音量进行修改,也即,不执行后续步骤,可以直接将变化后的音量下发至音量调节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仅作为示例以将音频1的音量由音量1修改为变化后的音量,在其他实现方式中,也可以将音频1的音量由音量1修改为小于变化后的音量。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可以将音频1的音量调节为小于音量1的值,音频1的音量可以不同步修改为变化后的音量。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音频1的音量可以调节为小于变化后的音量,比如变化后的音量为2,音频1的音量可以修改为1,在本实现方式中,通过将音频1的音量修改为小于变化后的音量,一方面可以避免变化后的音量对音频1的音量的稳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用户对音频2的分辨和识别,便于用户后续对音频2的音量进行再次调整。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对变化后的音量的音量增益进行估计,得到估计增益,并判断叠加估计增益的音频1的音量是否超出扬声器的物理音量,若超出,则对音频1的音量进行调整并重新进行前述判断操作,直至叠加估计增益的音频1的音量不超过扬声器的物理音量,并将不超过扬声器的物理音量对应的修改后的音量值作为音频1的音量,一方面可以避免变化后的音量对音频1的稳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减小对音频1的音量的调节幅度,使得音频1以接近用户选择的音量进行播放,提高用户体验。
S317:音量修改模块将变化后的音量下发至音量投递模块。
S318:音量投递模块将变化后的音量传递至HAL层的音量调节模块。
S319:音量调节模块将变化后的音量下发至ADSP模块,对应的,ADSP模块从音量调节模块接收到变化后的音量。
S320:音频投递模块将处理后的音频2下发至音频输出模块,对应的,音频输出模块接收处理后的音频2。
处理后的音频2是指音频投递模块利用第一音效对音频2进行处理得到的音频。
也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是将变化后的音量下发至硬件层的ADSP模块获取音量增益。
S321:音频输出模块将处理后的音频2传输至硬件层的ADSP模块,对应地,ADSP模块从音频输出模块得到处理后的音频2。
其中,步骤S319和步骤S321可同步执行,在此不做具体说明。
S322:ADSP模块用于根据变化后的音量确定对应的音量增益。
需要说明的是,音量增益是指调整音频信号的幅度,以控制音频的响度。音量增益可以使音频变得更响或更轻。音量增益通常用于调整音频的整体音量水平,例如调整音乐的音量大小。音效处理是指对音频信号进行各种处理,以改变音频的声音特性。音效处理可以包括均衡器、混响、压缩、延迟等效果。音效处理可以改变音频的音色、空间感和动态范围等方面,以增强音频的表现力和听感。音效处理通常用于音频编辑、音乐制作和影视后期等领域。也即,音量增益是调整音频的整体音量水平,而音效处理是对音频进行各种处理以改变声音特性。
音量增益是指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的过程。在音频处理中,音量增益用于调整音频信号的音量级别,使其更适合于特定的应用场景或设备。通过增加音频信号的幅度,音量增益可以提高音频的响度和可听性。音量增益通常用于调整音频的整体音量,以便使其更清晰、更易于听到或更适合于特定的播放设备或环境。音量增益可以在硬件层面或软件层面进行调整,具体的实现方式取决于应用场景和设备的要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音量增益可以在软件层面进行调整。音量增益的大小取决于音量的高低,也即,音量越高,音量增益越小,反之,音量增益越大。
S323:利用音量增益对修改后的音量1和变化后的音量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音量1和处理后的变化音量。
应理解的是,由于音量1修改为变化后的音量,因此,处理后的音量1与处理后的变化音量的值相同。变化音量是指经由音量增益处理的变化的音量。
S324:ADSP模块通过XSITEN音效对处理后的音频2进行再次处理,得到再次处理后的音频2。
S325:ADSP模块按照处理后的变化音量同时播放音频1和音频2。
应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处理后的音量1与处理后的变化音量相同,因此再次处理后的音频1和再次处理后的音频2按照相同的音量进行播放,具体的播放实现过程在此并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应用程序框架层中的音量修改模块还可以判断用户是否停止对第二音频的音量的调节,示例性地,停止对第二音频的音量的调节包括但不限于用户退出上述图4a~图4d的音量调节状态、用户关闭手机屏幕、第二音频播放完毕等等,此时应用程序框架层会将第一音频的音量由变化后的音量修改为第一音量。此时,扬声器将以第一音量播放第一音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音频的第一音量修改为第二音频的变化后的音量,并按照变化后的音量叠加音效增益,得到处理后的第一音量,也即第一音频的第一音量是按照变化后的音量与音量增益进行处理,由于变化后的音量小于第一音量,因此,在变化后的音量的基础上混合音量增益,并不会使得第一音量产生差异,避免变化后的音量对第一音量的影响,提高用户体验感。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模块名称均可以定义为其他的名称,能够实现各模块的作用即可,不对模块的名称做具体限制。
上面从终端设备中的各个模块交互的角度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下面将从终端设备角度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量调节方法,首先对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进行说明。
在一种示例中,终端设备可以为部署有级联音效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电子设备、可播放音频的智能设备(比如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冰箱)等设备,本申请对上述终端设备的具体形式不做特殊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结构可以如图5所示,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510,音频模块520,显示屏530和内部存储器540。其中,音频模块520包括扬声器521。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具体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5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510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10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510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量调节方法。
终端设备通过GPU,显示屏530,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530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5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GPU,显示屏530,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上述图1a所示的界面的功能。
显示屏530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530包括显示面板。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530,N为大于1的正整数。
终端设备可以通过音频模块520,扬声器521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音频模块52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520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520可以设置于处理器510中,或将音频模块520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510中。扬声器521,也称“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扬声器521收听音乐,或收听免提通话。
内部存储器540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内部存储器54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内部存储器540可以存储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量调节方法的代码。
上面介绍了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进一步的,图6提供了一种音量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应用于上述图5所示的终端设备,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量调节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601:播放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的第一音频;第一音频的音量为第一音量;第二应用的第二音频未播放。
第一应用可以如上图2的应用程序层所示的音乐、视频、游戏或通话等应用,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第一音频的音量为第一音量,可以说明终端设备在以第一音量播放第一应用的第一音频。第二应用可以如上述图2所示的设置和播放控制,但本申请并不限于此。其中,第一音量与上述实施例涉及的播放音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终端设备播放第一音频的过程可如上述图3中的步骤S301~S309,在此不再赘述。
S602:持续播放第一音频,接收到用户将第二音频的音量由第二音量设置为第三音量的触发操作,将第一音频的音量由第一音量修改为第四音量;第四音量基于第三音量调整得到。
触发操作是指如上述图4a~图4d所示的用户操作,但不限于此。触发操作用于表示用户将第二应用的音量由第二音量设置为第三音量,例如将第二应用的音量由13设置为1。
第三音量与第二音量不同,可以说明第三音量大于第二音量,也可以第三音量小于第二音量。若第三音量小于第一音量,则需要将第一音频的音量由第一音量修改为小于或等于第三音量的音量(也即第四音量),以避免第三音量对第一音频的播放的稳定性的音响,还可以使得用户可以识别出第二音频,提高用户体验。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第三音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音量,则可以不将第一音频的音量由第一音量修改为第四音量,直接执行步骤S603。也即,当第三音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音量,则可以说明第三音量并不会影响第一音频的播放的稳定性,故可以不对第一音频的音量进行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音量与前述实施例涉及的变化后的音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603:持续播放第一音频以及播放第二音频;第一音频的音量为第四音量,第二音频的音量为第三音量。
由于在第三时刻将第一音频的音量由第一音量修改为第三音量,故在利用音量增益对第一音频的音量进行处理时,是按照第三音量进行处理,也即,硬件层仅有第三音量的标识,以保证处理后的第一音频的音量的稳定性,且当第一音量为最大值时不会突破扬声器的物理音量。
此外,当第一音频与第二音频同时播放时,第四音量小于或等于第三音量,避免了第一音频的音量大于第二音频的音量导致的用户难以识别第二音频的问题。
持续播放第一音频以及播放第二音频,可以说明终端设备在持续播放第一音频的同时播放第二音频。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在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框架层记录第一音量;在第二音频播放完毕之后,将第一音频的音量由第四音量恢复为记录的第一音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框架层判断第三音量是否小于第一音量,若第三音量不小于第一音量则第一音频的音量为第一音量;若第三音量小于第一音量则将第一音频的音量由第一音量修改为第四音量。
应理解的是,当第三音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音量,则第三音量的音量增益不会对第一音量产生影响,也即第一音量不会发生变化,反之,第三音量的音量增益会对第一音量产生影响,造成第一音量的音量差异。
基于上述各实施例,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音量调节方法的场景示意图,终端设备以手机为例,第一音频以音乐为例,第二音频以来电铃声为例,第一音频的音量为13,第二音频的音量为10,第二音频的变化后的音量为2,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可以包括:
S701:判断用户是否进入音量调节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S702;若否,则按照第一音量正常播放第一音频。
示例性地,音量调节状态可以为用户进入设置界面,或用户唤醒智慧语音,或用户按压音量键,在此并不做具体限定。
S702:记录第一音频的第一音量。
示例性地,假设用户进入设置页面,并点击设置中的声音与振动,则认为用户进入音量设置状态,此时需要记录正在播放的音乐的音量为13,也即第一音量为13。
S703:响应于用户调节第二音频的操作,获取用户调节第二音频的音量,也即变化后的音量。
示例性地,用户可以将来电铃声由10修改为2,变化后的音量为2。
S704:将第一音频的音量由第一音量修改为小于或等于变化后的音量。
示例性地,将音乐的音量由13修改为2。
S705:将处理后的变化音量下发至音量层的ADSP模块。
S706:ADSP模块获取变化后的音量对应的音量增益,并利用音量增益对修改后的第一音频的音量和第二音频的变化后的音量进行处理。
修改后的第一音频的音量为变化后的音量,也即,此时第一音频的音量与第二音频的音量相同。
示例性地,假设获取的音量增益为k,利用音量增益为k对第一音频的音量为2和第二音频的音量为2进行修改,处理后的第一音频的音量为2+k,处理后的变化音量为2+k。
S707:通过扬声器按照处理后的变化音量播放第二音频,按照处理后的小于或等于变化音量播放第一音频。
应理解的是,当用户对第二音频的音量调节完成,则可以恢复第一音频的音量为第一音量。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快闪存储器、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说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限定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音量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播放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的第一音频;所述第一音频的音量为第一音量,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应用的第二音频未播放;
持续播放所述第一音频,接收到用户将所述第二音频的音量由第二音量设置为第三音量的触发操作,将所述第一音频的音量由所述第一音量修改为第四音量;所述第四音量基于所述第三音量调整得到;
持续播放所述第一音频以及播放所述第二音频;所述第一音频的音量为所述第四音量,所述第二音频的音量为所述第三音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基于所述触发操作记录所述第一音量;
在所述第二音频播放完毕之后,将所述第一音频的音量由所述第四音量恢复为记录的所述第一音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框架层判断所述第三音量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音量;
若所述第三音量不小于所述第一音量,则所述第一音频的音量为第一音量;
将所述第一音频的音量由所述第一音量修改为所述第四音量,包括:若所述第三音量小于所述第一音量,将所述第一音频的音量由所述第一音量修改为所述第四音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播放所述第二音频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的硬件层获取所述第三音量对应的音量增益;
所述硬件层利用所述音量增益对所述第三音量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三音量;
所述播放第二音频,包括:以所述处理后的第三音量播放所述第二音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用户将所述第二应用的第二音频的音量由第二音量设置为第三音量的触发操作,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对设置应用的第一操作,显示第一界面;所述第一界面包括第一控件;所述第一控件用于调节第二应用的所述第二音频的音量;其中,在所述第二时刻之前,所述第二音频的音量为所述第二音量;
接收到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一控件的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用于将所述第二音频的音量设置为第三音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用户将所述第二应用的第二音频的音量由第二音量设置为第三音量的触发操作,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对音量调节按钮的第三操作,显示第二界面;所述第二界面包括第二控件和第三控件;所述第二控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应用的所述第一音频的音量;所述第三控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应用的所述第二音频的音量;所述第三操作用于将所述第一音频的音量设置为第四音量;其中,在所述第二时刻之前,所述第一音频的音量为所述第一音量,所述第二音频的音量为所述第二音量;
接收到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三控件的第四操作;所述第四操作用于将所述第二音频的音量设置为第三音量。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播放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的第一音频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框架层对所述第一应用中的所述第一音频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一音频;
所述终端设备的高级数字信号处理器ADSP模块对所述处理后的第一音频进行处理,得到再次处理后的第一音频;
播放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的第一音频,包括:通过所述终端设备的扬声器播放所述再次处理后的第一音频。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播放所述第二音频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框架层获取所述第二应用的所述第二音频;
所述应用程序框架层向所述终端设备的硬件层传递所述第二音频;
播放所述第二音频,包括:通过所述硬件层的扬声器播放所述第二音频。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音量的音量值与所述第三音量的音量值相同。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其中,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音量调节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音量调节方法。
CN202311872017.1A 2023-12-29 2023-12-29 音量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79311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72017.1A CN117931116A (zh) 2023-12-29 2023-12-29 音量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72017.1A CN117931116A (zh) 2023-12-29 2023-12-29 音量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31116A true CN117931116A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62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72017.1A Pending CN117931116A (zh) 2023-12-29 2023-12-29 音量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3111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3211541B2 (en) Mobile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9165005B (zh) 音效增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78448A (zh) 一种处理音频异常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70195817A1 (en) Simultaneous Binaural Presentation of Multiple Audio Streams
WO2019166278A1 (en) A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for telecommunications
CN107404587B (zh) 音频播放控制方法、音频播放控制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2840678B (zh) 立体声播放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915874A (zh) 音频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WO2020022154A1 (ja) 通話端末、通話システム、通話端末の制御方法、通話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11107226A (zh) 应用于移动终端的音量控制方法
JP2523367B2 (ja) 音声再生方式
CN106293607B (zh) 自动切换音频输出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CN117931116A (zh) 音量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1556406B (zh) 音频处理方法、音频处理装置及耳机
JP2022095689A (ja) 音声データノイズ低減方法、装置、機器、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4710730A (zh) 音量提示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
JP2523366B2 (ja) 音声再生方式
CN116347320B (zh) 音频播放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307161A (zh) 用于播放音频的方法和装置
CN117707464A (zh) 音频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6567489B (zh) 一种音频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709652B (zh) 音频播放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6546126B (zh) 一种杂音抑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4103953A1 (zh) 音频处理方法、音频处理装置、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18102176A (zh) 音频输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