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30339A - 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30339A
CN117930339A CN202211311758.8A CN202211311758A CN117930339A CN 117930339 A CN117930339 A CN 117930339A CN 202211311758 A CN202211311758 A CN 202211311758A CN 117930339 A CN117930339 A CN 1179303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sp
profile
data
survey line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1175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跃宏
钱雪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Petroleum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Petroleum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Petroleum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Petroleum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1175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303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30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303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可以包括:针对Z分量原始叠加记录进行零偏VSP处理,获得上行反射P波剖面;对走廊区域进行垂直叠加,形成走廊叠加剖面;根据VSP井位在测线上投影位置进行剖面配准;根据VSP时深关系剖面,得出单岩性或组合岩性的速度,进而进行配准;对地质界面进行标准层标定,进而对目的层段进行精细的标定,完成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本发明通过VSP成果准确标定过井二维地震剖面上主要反射波组的地质属性,为该区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提供了可靠依据。

Description

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地震勘探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VSP(Vertical Seismic Profiling),即垂直地震剖面,是石油地震勘探中的一种地震观测系统,它与通常地面观测系统的地震剖面相对应。地面地震勘探,是沿地面预先设计好的测线方向,铺设检波器并通过地震激发炮点进行激发,获得二维或者三维地震勘探地震数据;VSP是将检波器放置于勘探开发大井中,在地面通过炮井或者震源车激发地震,井中检波器接收地震波,把每道记录叠加排列在一起,并经过资料处理,获得垂直地震剖面。由于它们都是对同一目标地块进行地震勘探,只是地震勘探的观测系统不同,两者之间数据可以相互验证、拟合和标定。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能够通过VSP成果准确标定过井二维地震剖面上主要反射波组的地质属性,为该区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提供了可靠依据。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方法,包括:
针对Z分量原始叠加记录进行零偏VSP处理,获得上行反射P波剖面;
对走廊区域进行垂直叠加,形成走廊叠加剖面;
根据VSP井位在测线上投影位置进行剖面配准;
根据VSP时深关系剖面,得出单岩性或组合岩性的速度,进而进行配准;
对地质界面进行标准层标定,进而对目的层段进行精细的标定,完成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
优选地,对VSP三分量原始记录数据中的Z分量进行分析选排,获得Z分量原始叠加记录。
优选地,根据VSP井位在测线上投影位置进行剖面配准包括:
选择地面地震过井测线,对比VSP井位在测线上投影位置,根据地面测线地震测线的频谱,确定VSP走廊叠加剖面嵌入井旁二维地震测线的名称;
取井位在测线上的投影点前后50各CDP,调出地面二维测线地震剖面,根据时间轴进行剖面配准。
优选地,根据VSP时深关系剖面,得出单岩性或组合岩性的速度,进而进行配准包括:
根据VSP时深关系剖面,通过深度轴配准地质地层柱状图;
从零偏初至时间和P波速度针对地质分层进行地层速度计算,得出单岩性或组合岩性的速度;
通过综合测井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获取声波曲线AC、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通过时间深度轴进行配准。
作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装置,包括:
零偏VSP模块,针对Z分量原始叠加记录进行零偏VSP处理,获得上行反射P波剖面;
垂直叠加模块,对走廊区域进行垂直叠加,形成走廊叠加剖面;
第一配准模块,根据VSP井位在测线上投影位置进行剖面配准;
第二配准模块,根据VSP时深关系剖面,得出单岩性或组合岩性的速度,进而进行配准;
标定模块,对地质界面进行标准层标定,进而对目的层段进行精细的标定,完成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
优选地,对VSP三分量原始记录数据中的Z分量进行分析选排,获得Z分量原始叠加记录。
优选地,根据VSP井位在测线上投影位置进行剖面配准包括:
选择地面地震过井测线,对比VSP井位在测线上投影位置,根据地面测线地震测线的频谱,确定VSP走廊叠加剖面嵌入井旁二维地震测线的名称;
取井位在测线上的投影点前后50各CDP,调出地面二维测线地震剖面,根据时间轴进行剖面配准。
优选地,根据VSP时深关系剖面,得出单岩性或组合岩性的速度,进而进行配准包括:
根据VSP时深关系剖面,通过深度轴配准地质地层柱状图;
从零偏初至时间和P波速度针对地质分层进行地层速度计算,得出单岩性或组合岩性的速度;
通过综合测井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获取声波曲线AC、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通过时间深度轴进行配准。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所述的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方法。
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VSP走廊叠加剖面数据和过井地面二维地震测线剖面数据拟合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装置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201、零偏VSP模块;202、垂直叠加模块;203、第一配准模块;204、第二配准模块;205、标定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方法,包括:
针对Z分量原始叠加记录进行零偏VSP处理,获得上行反射P波剖面;
对走廊区域进行垂直叠加,形成走廊叠加剖面;
根据VSP井位在测线上投影位置进行剖面配准;
根据VSP时深关系剖面,得出单岩性或组合岩性的速度,进而进行配准;
对地质界面进行标准层标定,进而对目的层段进行精细的标定,完成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
在一个示例中,对VSP三分量原始记录数据中的Z分量进行分析选排,获得Z分量原始叠加记录。
在一个示例中,根据VSP井位在测线上投影位置进行剖面配准包括:
选择地面地震过井测线,对比VSP井位在测线上投影位置,根据地面测线地震测线的频谱,确定VSP走廊叠加剖面嵌入井旁二维地震测线的名称;
取井位在测线上的投影点前后50各CDP,调出地面二维测线地震剖面,根据时间轴进行剖面配准。
在一个示例中,根据VSP时深关系剖面,得出单岩性或组合岩性的速度,进而进行配准包括:
根据VSP时深关系剖面,通过深度轴配准地质地层柱状图;
从零偏初至时间和P波速度针对地质分层进行地层速度计算,得出单岩性或组合岩性的速度;
通过综合测井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获取声波曲线AC、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通过时间深度轴进行配准。
具体地,VSP观测系统,从激发震源距离大井的距离来区分,通常有两种情况,即零偏移距和有偏偏移距。零偏以地震属性标定、速度分析、反射波特征分析、储层物性参数分析及钻前地层厚度、压力预测作为解释工作的重点;有偏以反射波、转换波波组特性分析、成像剖面尺寸构造细节作为解释工作的重点。本发明专利叙述的是零偏VSP与地面地震数据的拟合方法。
对零偏VSP数据采集获得的三分量原始记录资料进行选排,分析和评价原始资料的品质、波场信息和信噪比。由于VSP通过井中设置的检波器接收地面震源的直达下行波和地层反射波,波组在垂直方向(Z分量)上传播的时间和地层速度,即构建了垂直方向上深度的变化;地面地震资料,作为沿测线地震勘探的剖面,同样以垂直方向上的传播时间和地层速度来描述地层的深度变化,因此,选择VSP的Z分量剖面,作为VSP数据和地面地震数据拟合的桥梁。
通过零偏VSP处理流程对原始采集的资料进行处理:
观测系统的建立。根据VSP野外数据采集的仪器班报,建立资料处理所需要的观测系统,包括观测井段、观测点距及偏移距等。
静校正。把VSP激发点的高程校正到地面地震勘探相同的基准面上,计算公式:
其中,ΔTi为第i个炮点的静校正量,(xi,yi,hi)为第i个炮点的坐标,(x0,y0,h0)为炮群中心的坐标,V低速层为低速层的层速度。
频谱分析。对原始VSP资料进行频谱分析,有助于资料处理过程中选用合适的滤波档。考虑到VSP资料的特点,下行直达P波的频谱分析是在初至波拉平的基础上,对主要目的层中、深度段进行分析;消除强能量的下行P波,选取主要目的层反射特征明显的上行波组进行上行反射P波的频谱分析。
球面扩散补偿校正。主要是补偿传播路径的能量损失。处理时对零偏VSP原始垂直(Z)进行振幅球面扩散补偿处理。原始Z分量经过振幅球面补偿校正后,剖面显示出上、下行波能量均匀,波组特征表现更加清晰。
初至拾取。零偏VSP资料直达波初至时间拾取至关重要,拾取得是否准确,关系到能否建立可靠的时深关系以及平均速度和层速度的计算精度,准确的初至时间为做好后续的上行波排齐等处理提供了可靠保证。
波场分离。波场分离是VSP数据处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零偏VSP原始波场记录是多种类型的波叠合在一起的,波场信息量太大。通过参数试验和方法比较,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分离上、下行波场。这里选择了去背景干扰,然后用叠加消去法与中值滤波法相结合的手段来进行波场分离。
反褶积处理。上、下行波反褶积处理目的是对分离后的上、下行P波波场压制多次波和提高分辨率。VSP反褶积主要是从井下垂直(Z)分量的下行直达P波中提取反褶积算子,采取每道分别提取算子的方法,然后分别应用到上、下行波场。
VSP垂直分量(Z分量)与过井测线地面地震剖面数据拟合。以波场分离后上行P波波场为基础资料,在上行波排齐的剖面上开一个只保留一次波的走廊区域,切除走廊区域以外的信息,对走廊区域进行垂直叠加,形成走廊切除叠加剖面。走廊叠加剖面能对地面地震数据进行准确的标定,完成井中VSP观测数据和地面地震数据地拟合。
地层层序资料通过随钻数据获得。通过深度轴和时间轴,在VSP时间-深度剖面上,对地面地震沿过井测线的地层进行标定。
对零偏VSP资料进行直达波分析及初至波时间拾取,通过软件处理后,可计算出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平均速度、层速度等参数,层速度通过深度轴进行配准。
通过综合测井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并对综合测井中的声波曲线AC(m/s)、自然伽马GR(API)、自然电位SP(mv)通过深度轴进行配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装置,包括:
零偏VSP模块,针对Z分量原始叠加记录进行零偏VSP处理,获得上行反射P波剖面;
垂直叠加模块,对走廊区域进行垂直叠加,形成走廊叠加剖面;
第一配准模块,根据VSP井位在测线上投影位置进行剖面配准;
第二配准模块,根据VSP时深关系剖面,得出单岩性或组合岩性的速度,进而进行配准;
标定模块,对地质界面进行标准层标定,进而对目的层段进行精细的标定,完成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
在一个示例中,对VSP三分量原始记录数据中的Z分量进行分析选排,获得Z分量原始叠加记录。
在一个示例中,根据VSP井位在测线上投影位置进行剖面配准包括:
选择地面地震过井测线,对比VSP井位在测线上投影位置,根据地面测线地震测线的频谱,确定VSP走廊叠加剖面嵌入井旁二维地震测线的名称;
取井位在测线上的投影点前后50各CDP,调出地面二维测线地震剖面,根据时间轴进行剖面配准。
在一个示例中,根据VSP时深关系剖面,得出单岩性或组合岩性的速度,进而进行配准包括:
根据VSP时深关系剖面,通过深度轴配准地质地层柱状图;
从零偏初至时间和P波速度针对地质分层进行地层速度计算,得出单岩性或组合岩性的速度;
通过综合测井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获取声波曲线AC、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通过时间深度轴进行配准。
具体地,VSP观测系统,从激发震源距离大井的距离来区分,通常有两种情况,即零偏移距和有偏偏移距。零偏以地震属性标定、速度分析、反射波特征分析、储层物性参数分析及钻前地层厚度、压力预测作为解释工作的重点;有偏以反射波、转换波波组特性分析、成像剖面尺寸构造细节作为解释工作的重点。本发明专利叙述的是零偏VSP与地面地震数据的拟合方法。
对零偏VSP数据采集获得的三分量原始记录资料进行选排,分析和评价原始资料的品质、波场信息和信噪比。由于VSP通过井中设置的检波器接收地面震源的直达下行波和地层反射波,波组在垂直方向(Z分量)上传播的时间和地层速度,即构建了垂直方向上深度的变化;地面地震资料,作为沿测线地震勘探的剖面,同样以垂直方向上的传播时间和地层速度来描述地层的深度变化,因此,选择VSP的Z分量剖面,作为VSP数据和地面地震数据拟合的桥梁。
通过零偏VSP处理流程对原始采集的资料进行处理:
观测系统的建立。根据VSP野外数据采集的仪器班报,建立资料处理所需要的观测系统,包括观测井段、观测点距及偏移距等。
静校正。把VSP激发点的高程校正到地面地震勘探相同的基准面上,计算公式:
其中,ΔTi为第i个炮点的静校正量,(xi,yi,hi)为第i个炮点的坐标,(x0,y0,h0)为炮群中心的坐标,V低速层为低速层的层速度。
频谱分析。对原始VSP资料进行频谱分析,有助于资料处理过程中选用合适的滤波档。考虑到VSP资料的特点,下行直达P波的频谱分析是在初至波拉平的基础上,对主要目的层中、深度段进行分析;消除强能量的下行P波,选取主要目的层反射特征明显的上行波组进行上行反射P波的频谱分析。
球面扩散补偿校正。主要是补偿传播路径的能量损失。处理时对零偏VSP原始垂直(Z)进行振幅球面扩散补偿处理。原始Z分量经过振幅球面补偿校正后,剖面显示出上、下行波能量均匀,波组特征表现更加清晰。
初至拾取。零偏VSP资料直达波初至时间拾取至关重要,拾取得是否准确,关系到能否建立可靠的时深关系以及平均速度和层速度的计算精度,准确的初至时间为做好后续的上行波排齐等处理提供了可靠保证。
波场分离。波场分离是VSP数据处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零偏VSP原始波场记录是多种类型的波叠合在一起的,波场信息量太大。通过参数试验和方法比较,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分离上、下行波场。这里选择了去背景干扰,然后用叠加消去法与中值滤波法相结合的手段来进行波场分离。
反褶积处理。上、下行波反褶积处理目的是对分离后的上、下行P波波场压制多次波和提高分辨率。VSP反褶积主要是从井下垂直(Z)分量的下行直达P波中提取反褶积算子,采取每道分别提取算子的方法,然后分别应用到上、下行波场。
VSP垂直分量(Z分量)与过井测线地面地震剖面数据拟合。以波场分离后上行P波波场为基础资料,在上行波排齐的剖面上开一个只保留一次波的走廊区域,切除走廊区域以外的信息,对走廊区域进行垂直叠加,形成走廊切除叠加剖面。走廊叠加剖面能对地面地震数据进行准确的标定,完成井中VSP观测数据和地面地震数据地拟合。
地层层序资料通过随钻数据获得。通过深度轴和时间轴,在VSP时间-深度剖面上,对地面地震沿过井测线的地层进行标定。
对零偏VSP资料进行直达波分析及初至波时间拾取,通过软件处理后,可计算出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平均速度、层速度等参数,层速度通过深度轴进行配准。
通过综合测井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并对综合测井中的声波曲线AC(m/s)、自然伽马GR(API)、自然电位SP(mv)通过深度轴进行配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处理器,处理器运行存储器中的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的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方法。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及其效果,以下给出四个具体应用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该示例仅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其任何具体细节并非意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方法包括:步骤101,针对Z分量原始叠加记录进行零偏VSP处理,获得上行反射P波剖面;步骤102,对走廊区域进行垂直叠加,形成走廊叠加剖面;步骤103,根据VSP井位在测线上投影位置进行剖面配准;步骤104,根据VSP时深关系剖面,得出单岩性或组合岩性的速度,进而进行配准;步骤105,对地质界面进行标准层标定,进而对目的层段进行精细的标定,完成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VSP走廊叠加剖面数据和过井地面二维地震测线剖面数据拟合的示意图。
VSP垂直分量(Z分量)记录叠加剖面数据、过井测线地面地震剖面数据和综合测井资料数据,通过VSP时深关系中的深度轴,配准钻井、测井资料数据;通过VSP时深关系中的时间轴,拟合过井测线地面地震数据,建立三者之间地桥式对比图。如图2所示的桥式对比图直观地反应出VSP数据资料对地面地震数据的标定和验证,建立了钻井数据资料中地层序列、测井数据资料的层速度、声波曲线、自然伽马和电位的关系。为目标区域的地震勘探和资料处理解释提供数据支撑。
实施例2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装置的框图。
如图3所示,该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装置,包括:
零偏VSP模块201,针对Z分量原始叠加记录进行零偏VSP处理,获得上行反射P波剖面;
垂直叠加模块202,对走廊区域进行垂直叠加,形成走廊叠加剖面;
第一配准模块203,根据VSP井位在测线上投影位置进行剖面配准;
第二配准模块204,根据VSP时深关系剖面,得出单岩性或组合岩性的速度,进而进行配准;
标定模块205,对地质界面进行标准层标定,进而对目的层段进行精细的标定,完成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
在一个示例中,对VSP三分量原始记录数据中的Z分量进行分析选排,获得Z分量原始叠加记录。
在一个示例中,根据VSP井位在测线上投影位置进行剖面配准包括:
选择地面地震过井测线,对比VSP井位在测线上投影位置,根据地面测线地震测线的频谱,确定VSP走廊叠加剖面嵌入井旁二维地震测线的名称;
取井位在测线上的投影点前后50各CDP,调出地面二维测线地震剖面,根据时间轴进行剖面配准。
在一个示例中,根据VSP时深关系剖面,得出单岩性或组合岩性的速度,进而进行配准包括:
根据VSP时深关系剖面,通过深度轴配准地质地层柱状图;
从零偏初至时间和P波速度针对地质分层进行地层速度计算,得出单岩性或组合岩性的速度;
通过综合测井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获取声波曲线AC、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通过时间深度轴进行配准。
实施例3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处理器,处理器运行存储器中的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该存储器用于存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指令。具体地,存储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该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该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
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它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电子设备中的其它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用于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该计算机可读指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为了解决如何获得良好用户体验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包括诸如通信总线、接口等公知的结构,这些公知的结构也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有关本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考前述各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该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指令由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前述的本公开各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光存储介质(例如:CD-ROM和DVD)、磁光存储介质(例如:MO)、磁存储介质(例如:磁带或移动硬盘)、具有内置的可重写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媒体(例如:存储卡)和具有内置ROM的媒体(例如:ROM盒)。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的目的仅为了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并不意在将本发明的实施例限制于所给出的任何示例。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0)

1.一种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针对Z分量原始叠加记录进行零偏VSP处理,获得上行反射P波剖面;
对走廊区域进行垂直叠加,形成走廊叠加剖面;
根据VSP井位在测线上投影位置进行剖面配准;
根据VSP时深关系剖面,得出单岩性或组合岩性的速度,进而进行配准;
对地质界面进行标准层标定,进而对目的层段进行精细的标定,完成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方法,其中,对VSP三分量原始记录数据中的Z分量进行分析选排,获得Z分量原始叠加记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方法,其中,根据VSP井位在测线上投影位置进行剖面配准包括:
选择地面地震过井测线,对比VSP井位在测线上投影位置,根据地面测线地震测线的频谱,确定VSP走廊叠加剖面嵌入井旁二维地震测线的名称;
取井位在测线上的投影点前后50各CDP,调出地面二维测线地震剖面,根据时间轴进行剖面配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方法,其中,根据VSP时深关系剖面,得出单岩性或组合岩性的速度,进而进行配准包括:
根据VSP时深关系剖面,通过深度轴配准地质地层柱状图;
从零偏初至时间和P波速度针对地质分层进行地层速度计算,得出单岩性或组合岩性的速度;
通过综合测井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获取声波曲线AC、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通过时间深度轴进行配准。
5.一种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零偏VSP模块,针对Z分量原始叠加记录进行零偏VSP处理,获得上行反射P波剖面;
垂直叠加模块,对走廊区域进行垂直叠加,形成走廊叠加剖面;
第一配准模块,根据VSP井位在测线上投影位置进行剖面配准;
第二配准模块,根据VSP时深关系剖面,得出单岩性或组合岩性的速度,进而进行配准;
标定模块,对地质界面进行标准层标定,进而对目的层段进行精细的标定,完成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装置,其中,对VSP三分量原始记录数据中的Z分量进行分析选排,获得Z分量原始叠加记录。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装置,其中,根据VSP井位在测线上投影位置进行剖面配准包括:
选择地面地震过井测线,对比VSP井位在测线上投影位置,根据地面测线地震测线的频谱,确定VSP走廊叠加剖面嵌入井旁二维地震测线的名称;
取井位在测线上的投影点前后50各CDP,调出地面二维测线地震剖面,根据时间轴进行剖面配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装置,其中,根据VSP时深关系剖面,得出单岩性或组合岩性的速度,进而进行配准包括:
根据VSP时深关系剖面,通过深度轴配准地质地层柱状图;
从零偏初至时间和P波速度针对地质分层进行地层速度计算,得出单岩性或组合岩性的速度;
通过综合测井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获取声波曲线AC、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通过时间深度轴进行配准。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方法。
CN202211311758.8A 2022-10-25 2022-10-25 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79303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11758.8A CN117930339A (zh) 2022-10-25 2022-10-25 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11758.8A CN117930339A (zh) 2022-10-25 2022-10-25 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30339A true CN117930339A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63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11758.8A Pending CN117930339A (zh) 2022-10-25 2022-10-25 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3033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25896B (zh) 白云岩油气储层分布预测方法及装置
AU200231057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orientation of a seismic receiver during a seismic survey
US8531914B2 (en) Method of imaging a target area of the subsoil from walkaway type data
US20080130407A1 (en) Fracture Clusters Identification
CA2636250A1 (en) Traveltime calculation in three dimensional transversely isotropic (3d tti) media by the fast marching method
US20220163690A1 (en) Optimal survey design
CN102176054A (zh) 近地表综合信息处理解释方法
US9500759B2 (en) Identification of multiples contamination in seismic images
Malagnini et al. Estimating absolute site effects
Bobbio et al. A local magnitude scale for southern Italy
Zhang et al. Automated microseismic event location by amplitude stacking and semblance
CN104267434B (zh) 一种三维多分量地震观测系统炮检距分布获取方法及装置
EP3259618B1 (en) Black hole boundary conditions
CN111077577B (zh) 井地联合储层描述方法及装置
CN117930339A (zh) Vsp剖面数据和地面数据拟合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684498A (zh) 一种基于宽方位地震数据的储层裂缝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2415601A (zh) 表层品质因子q值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716230B (zh) 一种井地联合微地震定位方法
CN112014874B (zh) 一种计算地震资料品质的量化评价值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WO2023123971A1 (zh) 基于vsp的深度域地震剖面层位标定方法及装置
CN112748461B (zh) 一种标定单炮记录层位的方法及装置
CN112824939B (zh) 地震数据的剩余静校正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13774B (zh) 一种浅层q模型估计方法及装置
CN112285781A (zh) 二维垂直地震数据的非纵观测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14460636A (zh) 基于炮检对信噪比地震照明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