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25652A - 茄二十八星瓢虫HvUba1基因及其在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茄二十八星瓢虫HvUba1基因及其在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25652A
CN117925652A CN202410091310.2A CN202410091310A CN117925652A CN 117925652 A CN117925652 A CN 117925652A CN 202410091310 A CN202410091310 A CN 202410091310A CN 117925652 A CN117925652 A CN 1179256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ccinella
gene
hvuba
solani
dsr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9131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春晓
邱佳仁
骆旭明
陈诗敏
潘慧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41009131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256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25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256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茄二十八星瓢虫HvUba1基因及其在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中的应用,HvUba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核苷酸SEQ ID NO:1所示。根据HvUba1基因合成dsHvUba1,用dsHvUba1直接饲喂茄二十八星瓢虫可导致其死亡。该方法操作简便、杀虫效率高,且对环境友好,为茄二十八星瓢虫的绿色防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和途径。

Description

茄二十八星瓢虫HvUba1基因及其在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中的 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虫害防控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茄二十八星瓢虫HvUba1基因及其在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属于鞘翅目瓢虫科,是茄科和葫芦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虫。茄二十八星瓢虫在全国各地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发生和为害较为严重。目前主要用化学合成杀虫剂杀灭茄二十八星瓢虫,但是化学合成杀虫剂会诱发茄二十八星瓢虫产生抗药性,杀伤天敌以及传粉昆虫等有益生物,部分化学合成杀虫剂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要研究出环境友好型的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的方法。
RNA干扰(RNAi)是指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由双链RNA(dsRNA)诱发的、同源mRNA高效特异性降解的现象。通过RNAi干扰控制害虫发育或重要行为的关键基因,间接阻碍害虫正常的生长和繁殖,或者直接导致害虫死亡,从而达到害虫防控的目的。dsRNA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在环境中易降解,因此无毒、无残留。因此,用dsRNA防治害虫,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害虫防控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获得高效安全的致死靶标基因是利用RNAi技术进行害虫防治的关键。目前已经在茄二十八星瓢虫中鉴定得到了几个致死能力较高的靶标基因,但仍需要发掘其他RNAi致死靶标基因,从而实现茄二十八星瓢虫的精准防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与不足,提供茄二十八星瓢虫HvUba1基因及其在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HvUba1基因和/或其表达抑制剂在预防茄二十八星瓢虫虫害和/或制备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虫害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HvUba1基因和/或其表达抑制剂在抑制茄二十八星瓢虫生长和/或制备抑制茄二十八星瓢虫生长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HvUba1基因和/或其表达抑制剂在促进茄二十八星瓢虫死亡和/或制备促进茄二十八星瓢虫死亡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的重组质粒。
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的重组工程菌。
本发明的第七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的重组质粒和/或重组工程菌在制备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的产品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泛素化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一种类型,泛素化可以调节多种细胞过程,包括细胞周期、细胞凋亡、转录调控、DNA损伤修复等。泛素样修饰激活酶1(Uba1)基因编码大多数泛素化反应第一步所需的E1酶,E1酶含有三个保守的结构域,分别是结合ATP和ULM/Ub的腺苷化结构域(Adenylation domain,AD)、具有作为载体催化活性的半胱氨酸结构域(Catalytic cysteine domain,CCD)以及泛素折叠结构域(Ubiquitin-folddomain,UFD)。
基于以上研究和认识,本申请对茄二十八星瓢虫的基因组和转录组进行文库构建和测序,利用现有昆虫的Uba1基因与茄二十八星瓢虫的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比对分析,获得茄二十八星瓢虫的HvUba1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通过试剂盒体外合成dsHvUba1,并用dsHvUba1溶液浸泡茄子叶片,风干后饲喂茄二十八星瓢虫1龄幼虫2天,而后以未经dsHvUba1处理的茄子叶片饲喂,观察记录茄二十八星瓢虫的死亡率以及dsHvUba1的LC50值。随后,用LC50值的dsHvUba1溶液浸泡茄子叶片,风干后饲喂茄二十八星瓢虫1龄幼虫2天和4天,通过RT-qPCR分析dsHvUba1对茄二十八星瓢虫HvUba1基因的沉默效率。最后,通过构建菌液表达dsRNA的载体,观察菌液表达dsRNA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实验室种群和田间种群存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取食dsHvUba1的茄二十八星瓢虫体内HvUba1基因的表达量在第2天和第4天显著的降低,且dsHvUba1均能高效的杀死实验室种群和田间种群。这说明HvUba1基因可作为潜在的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的RNAi靶标基因。
因此,本发明要求保护以下内容:
HvUba1基因和/或其表达抑制剂在预防茄二十八星瓢虫虫害和/或制备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虫害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HvUba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优选地,所述表达抑制剂为dsRNA。
更优选地,所述dsRNA的其中一条链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HvUba1基因和/或其表达抑制剂在抑制茄二十八星瓢虫生长和/或制备抑制茄二十八星瓢虫生长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HvUba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优选地,所述表达抑制剂为dsRNA。
更优选地,所述dsRNA的其中一条链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HvUba1基因和/或其表达抑制剂在促进茄二十八星瓢虫死亡和/或制备促进茄二十八星瓢虫死亡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HvUba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优选地,所述表达抑制剂为dsRNA。
更优选地,所述dsRNA的其中一条链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一种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的方法,饲喂外源dsRNA,所述dsRNA沉默或抑制HvUba1基因的表达,所述HvUba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优选地,所述dsRNA的其中一条链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一种用于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的重组质粒,所述重组质粒中含有沉默或抑制HvUba1基因表达的dsRNA。
优选地,所述dsRNA的其中一条链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一种用于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的重组工程菌,所述重组工程菌中含有上述的重组质粒。
上述的重组质粒和/或重组工程菌在制备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的产品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茄二十八星瓢虫HvUba1基因及其在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中的应用。本发明根据HvUba1基因,获得其dsRNA(dsHvUba1),用所述dsHvUba1饲喂茄二十八星瓢虫后,开始死亡率统计的6天内,死亡率接近100%,dsHvUba1的LC50为18.61ng/μL。dsHvUba1饲喂茄二十八星瓢虫1龄幼虫2天和4天后,与对照组相比,其HvUba1基因的表达水平被显著抑制,分别明显下降1.89倍和2.71倍。在重组工程菌中大量表达dsHvUba1,用所得菌液饲喂广东省4个田间种群和1个实验室种群的茄二十八星瓢虫,10天内致死率均为100%,说明dsHvUba1适用于在茄二十八星瓢虫的体内引发强烈的RNAi效应,导致瓢虫死亡。本发明的dsHvUba1为实现基于HvUba1基因的茄二十八星瓢虫绿色防控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试剂盒体外合成的dsGFP和dsHvUba1电泳图,其中泳道1为Marker,泳道2为dsGFP的电泳结果,泳道3为dsHvUba1的电泳结果。
图2为取食dsHvUba1对茄二十八星瓢虫1龄幼虫HvUba1的沉默效率影响。图中数值为平均值±标准误。图中不同字母表示组间有显著性差异(Tukey,P<0.05)。
图3为取食菌液表达的dsHvUba1对不同地理种群茄二十八星瓢虫存活率的影响。注:分别利用不同地理种群幼虫的死亡率数据,使用Cox回归程序建立存活曲线,图中不同字母表示组间有显著性差异(Tukey,P<0.0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技术领域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
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试剂和材料均为市购。
供试虫源:茄二十八星瓢虫实验室种群于2018年4月采集自广州华南农业大学校园温室内的龙葵叶片上,继代饲养于广东省生物农药创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饲养材料为茄子叶片。茄二十八星瓢虫4个田间种群于2021年7月采集自广东省4个地区(湛江、阳江、汕头、潮州)的龙葵上。茄二十八星瓢虫和叶片均放入带有滤纸和保湿棉球的培养皿中,置于人工气候箱(温度25±1℃,湿度70%~80%,光周期14L:10D)培养。
数据分析:用软件PoloPlus(LeOra Software 2002,Berkeley,CA)计算dsHvUba1对茄二十八星瓢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死亡率数据的平等性和并行性的假设也用PoloPlus进行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Breslow两两比较,P<0.05)检验饲喂dsRNA后,对照和处理之间的沉默效率差异,并使用Cox回归程序创建基于幼虫死亡率的生存曲线。
实施例1dsHvUba1和dsGFP的合成
一、实验方法
1.生长发育相关基因HvUba1的获得
对茄二十八星瓢虫的基因组和转录组进行文库构建和测序,利用现有昆虫的Uba1基因与茄二十八星瓢虫的基因组进行同源比对,获得茄二十八星瓢虫HvUba1基因序列,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总RNA提取和cDNA第一链的合成
用TRIzol法提取不同发育阶段的茄二十八星瓢虫RNA(Invitrogen,UnitedStates),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质量并用NanoDrop OneC分光光度计(ThermoFisher Scientific,Waltham,MA,United States)检测RNA浓度,所有样本RNA的OD260/OD230在1.8~2.2之间。
用试剂盒PrimeScriptTM RT reagent Kit with gDNA Eraser(Perfect RealTime,Takara,RR047A)将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所有的cDNA稀释10倍用于后续实验。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从含有GFP的质粒上扩增获得。
3.体外合成dsRNA
(1)设计引物
利用E-RNAi网站(https://www.dkfz.de/signaling/e-rnai3//)设计靶向HvUba1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dsRNA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并在上下游引物的5’端各增加一段T7启动子序列。
采用相同的方式针对GFP基因设计dsRNA序列的特异性引物,作为阴性对照。dsHvUba1和dsGFP的特异性引物如表1所示。
表1dsHvUba1和dsGFP的特异性引物
(2)试剂盒合成HvUba1基因和GFP基因的dsRNA
用表1中的dsHvUba1和dsGFP的特异性引物分别对步骤2反转录合成的cDNA和GFP质粒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用于合成dsRNA。
PCR反应体系如表2所示,其中引物dsHvUba1-F和dsHvUba1-R用于扩增HvUba1,引物dsGFP-F和dsGFP-R用于扩增GFP。
表2PCR反应体系
PCR反应条件:94℃预变性3min;94℃变性30s,55℃退火30s,72℃延伸1min,35个循环;72℃延伸10min。PCR反应完成后,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上述2种PCR产物。
用DNA纯化回收试剂盒(Universal DNA Purification Kit,TIANGEN,China)回收,获得2种PCR回收产物,分别作为合成dsHvUba1和dsGFP的模版。用MEGAscriptTM T7试剂盒(Thermo Fisher Scientific,Waltham,MA,USA)分别合成dsHvUba1和dsGFP,dsRNA的合成体系如表3所示。
表3dsRNA合成体系
上述体系混匀后,置于37℃反应4h。反应结束后加入2.5μL的TURBO DNase去除残留的模版DNA和单链RNA,然后纯化dsRNA。
用50μL ddH2O溶解dsRNA后,置于-80℃冰箱中保存,分别得到dsHvUba1和dsGFP。用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sRNA质量,用NanoDrop OneC分光光度计(Thermo FisherScientific,Waltham,MA United States)检测dsHvUba1和dsGFP浓度。
二、实验结果
结果如图1所示,dsHvUba1扩增产物的片段大小为439bp,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6所示。由于在引物dsHvUba1-F和dsHvUba1-R的5’端各增加了一段T7启动子序列,因此,扩增产物的5’端和3’端都具有一段T7启动子序列。dsHvUba1为双链RNA,由正义链和反义链组成,其正义链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其反义链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6的反向互补序列。
dsGFP扩增产物的片段大小为456bp,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由于在引物dsGFP-F和dsGFP-R的5’端各增加了一段T7启动子序列,因此,扩增产物的5’端和3’端都具有一段T7启动子序列。dsGFP为双链RNA,由正义链和反义链组成,其正义链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其反义链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7的反向互补序列。
用NanoDrop OneC分光光度计(Thermo Fisher Scientific,Waltham,MA UnitedStates)检测dsHvUba1和dsGFP浓度,其中dsHvUba1浓度为8049ng/μL,dsGFP浓度为6353ng/μL。
实施例2体外合成dsHvUba1对实验室茄二十八星瓢虫种群的存活率的影响
一、实验方法
用实施例1得到的dsHvUba1和dsGFP分别饲喂来自实验室种群的茄二十八星瓢虫1龄幼虫。
茄二十八星瓢虫1龄幼虫处理组(dsHvUba1):在放有滤纸和加湿棉球的培养皿中放入10只茄二十八星瓢虫的1龄幼虫,10头为1个重复,设置3个重复。分别用浓度200ng/μL、100ng/μL、50ng/μL、25ng/μL、12.5ng/μL和6.25ng/μL的dsHvUba1溶液浸泡直径为12mm的圆形茄子叶片1min,风干后饲喂幼虫,每隔24h更换一次叶片,饲喂两天后,用未经dsHvUba1处理的茄子叶片每天饲喂幼虫。
以相同浓度和方法设置对照组(dsGFP)。
培养皿置于人工气候箱中(温度25±1℃,湿度70%~80%,光周期14L:10D)培养。每隔24h统计每个培养皿中茄二十八星瓢虫的死亡数目,并计算存活率及LC50
二、实验结果
dsHvUba1饲喂实验室种群茄二十八星瓢虫1龄幼虫的结果显示,开始死亡率统计的6天内,死亡率接近100%,因此选取第5天进行LC50值分析(表4)。结果显示实验室种群茄二十八星瓢虫1龄幼虫对dsHvUba1的LC50为18.61ng/μL。
表4dsHvUba1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实验室种群的毒力测定
实施例3dsHvUba1对茄二十八星瓢虫HvUba1的沉默效率影响
一、实验方法
用实施例1得到的dsHvUba1和dsGFP进行实验,根据实施例2获得的dsHvUba1的LC50值(18.61ng/μL),分别配置18.61ng/μL的dsHvUba1和dsGFP溶液。
分别用18.61ng/μL的dsHvUba1和dsGFP溶液浸泡直径为12mm的圆形茄子叶片1min,风干后饲喂幼虫,2天和4天后收集样本,5头幼虫为1个生物学重复。所有样本均设置4个生物学重复。收集样本后,液氮速冻,-80℃储存。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提取所收集样品的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用RT-qPCR分析dsHvUba1对茄二十八星瓢虫的沉默效率。
选取基因HvRPS18作为内参基因,HvRPS18基因和HvUba1基因的RT-qPCR引物如表5所示。
表5HvUba1和HvRPS18的RT-qPCR引物的核苷酸序列
RT-qPCR反应体系如表6所示,其中引物RT-qPCR-HvUba1-F和RT-qPCR-HvUba1-R用于扩增HvUba1,引物RT-qPCR-HvRPS18-F和RT-qPCR-HvRPS18-R用于扩增HvRPS18。
表6RT-qPCR反应体系
RT-qPCR反应程序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变性阶段95℃:30s;定量分析阶段(95℃:5s,60℃:30s)40个循环;熔解曲线95℃:5s(4.4℃/s),60℃(2.2℃/s),95℃(0.11℃/s,每上升1℃拍照5次)。
反应在96孔板Microseal PCR plates(BIO-RAD Inc.,USA)中进行,RT-qPCR的反应仪器为Bio-Rad C1000 Real-Time PCR system(Bio-Rad C1000 Real-Time PCRsystem,BIO-RAD,USA)。
最终的结果计算采用2-△△Ct法(Ct表示循环数)进行计算。
二、实验结果
RT-qPCR分析结果表明,dsHvUba1饲喂茄二十八星瓢虫1龄幼虫2天和4天后,与对照组相比,其HvUba1基因的表达水平被显著抑制,分别明显下降1.89倍(F1,6=13.275,P<0.05)和2.71倍(F1,6=76.966,P<0.001)(图2)。
实施例4菌液表达dsRNA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实验室种群和田间种群存活率的影响
一、实验方法
1.菌液表达dsRNA的载体构建
(1)设计引物
构建表达dsRNA的载体的引物如表7所示,其中L4440-dsHvUba1-F和L4440-dsHvUba1-R是构建L4440-dsHvUba1的引物,在引物的5’端分别添加一段带有酶切位点的同源臂;L4440-dsGFP-F和L4440-dsGFP-R是构建L4440-dsGFP的引物,在引物的5’端分别添加一段带有酶切位点的同源臂。
表7构建L4440-dsHvUba1和L4440-dsGFP的引物
(2)PCR扩增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获得cDNA。以茄二十八星瓢虫的cDNA和GFP质粒为模板,分别进行PCR扩增。PCR反应体系如表8所示,其中引物L4440-dsHvUba1-F和L4440-dsHvUba1-R用于扩增dsHvUba1,引物L4440-dsGFP-F和L4440-dsGFP-R用于扩增dsGFP。
表8PCR反应体系
PCR反应条件:94℃预变性3min;94℃变性30s,55℃退火30s,72℃延伸1min,35个循环;72℃延伸10min。
(3)回收PCR产物
上述PCR反应后,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获得PCR回收产物,其中引物L4440-dsHvUba1-F和L4440-dsHvUba1-R经PCR反应后,所得扩增产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6所示。引物L4440-dsGFP-F和L4440-dsGFP-R经PCR反应后,所得扩增产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7所示。由于在dsHvUba1和dsGFP上下游引物的5’端各增加了一段带有酶切位点的同源臂,因此,扩增产物的5’端和3’端都具有一段带有酶切位点的同源臂序列。
(4)L4440载体的酶切
在带有双T7启动子的L4440载体上选择BamHI和SacI作为酶切位点,用限制性内切酶QuickCutTMSacI和QuickCutTMBamHI(TaKaRa)酶切L4440载体,将酶切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切胶后进行回收。使用通用DNA纯化试剂盒(北京天根)对酶切L4440载体进行纯化,获得纯化后的L4440线性载体。
(5)重组转化
①用重组酶TreliefTM SoSoo Cloning Kit(擎科,广州),将纯化后的L4440线性载体与上述PCR回收产物进行重组,将含有目的片段的重组载体转化到具有IPTG诱导T7聚合酶活性的RNaseⅢ缺陷型大肠杆菌HT115(DE3)细胞中。
②在LB琼脂平板上培养后,将含有目的片段的单菌落接种到含有Tet(10μg/mL)和Amp(100μg/mL)的4mL LB液体培养基中,以210rpm,37℃培养12~14h,获得菌液。
③将500μL菌液转移至50mL含有Amp(100μg/mL)和Tet(10μg/mL)的LB液体培养基中,将菌液稀释100倍扩大培养,培养至菌液的OD值在0.5~0.8之间。
④将IPTG添加至菌液中使其终浓度为1mM,并在37℃,120rpm下振荡培养5h诱导dsRNA(dsHvUba1和dsGFP)。
2.菌液表达dsRNA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实验室种群和田间种群存活率的影响
茄二十八星瓢虫4个田间种群于2021年7月采集自广东省4个地区的龙葵上,具体分别采集自湛江(ZJ)、阳江(YJ)、汕头(ST)、潮州(CJ)的龙葵上。实验室种群(GZ)于2018年4月采集自广州华南农业大学校园温室内的龙葵叶片上,继代饲养于广东省生物农药创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用上述菌液表达的dsHvUba1和dsGFP对实验室种群和田间种群的茄二十八星瓢虫1龄幼虫进行生物测定,分为dsHvUba1实验组和dsGFP对照组。所有生测的茄二十八星瓢虫包括3个重复:每个重复分别包括10头1龄幼虫,生测在培养皿中进行。
开始生测前,供试昆虫饥饿处理3h。将大小相等的茄子叶片(直径12mm)浸泡在菌液表达的dsRNA溶液中1min,放置在滤纸上,在室温下风干1h。风干后饲喂给1龄幼虫。每个重复连续饲喂dsRNA处理过的叶片两天。从第三天开始,给测试昆虫饲喂等量的不含dsRNA的叶片,每隔24h统计每个培养皿中茄二十八星瓢虫的死亡数目,并计算10天内存活率。
二、实验结果
由图3可知,连续饲喂茄二十八星瓢虫1龄幼虫菌液表达的dsHvUba1两天后,不同地理种群茄二十八星瓢虫的处理组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并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统计的10天内致死率均为100%,说明取食菌液表达的dsHvUba1能够在不同地理种群茄二十八星瓢虫的体内引发强烈的RNAi效应,导致瓢虫死亡。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HvUba1基因和/或其表达抑制剂在预防茄二十八星瓢虫虫害和/或制备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虫害的产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HvUba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HvUba1基因和/或其表达抑制剂在抑制茄二十八星瓢虫生长和/或制备抑制茄二十八星瓢虫生长的产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HvUba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3.HvUba1基因和/或其表达抑制剂在促进茄二十八星瓢虫死亡和/或制备促进茄二十八星瓢虫死亡的产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HvUba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抑制剂为dsRN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dsRNA的其中一条链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6.一种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饲喂外源dsRNA,所述dsRNA沉默或抑制HvUba1基因的表达,所述HvUba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dsRNA的其中一条链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8.一种用于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的重组质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质粒中含有沉默或抑制HvUba1基因表达的dsRNA。
9.一种用于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的重组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工程菌中含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重组质粒。
10.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组质粒和/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重组工程菌在制备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的产品中的应用。
CN202410091310.2A 2024-01-22 2024-01-22 茄二十八星瓢虫HvUba1基因及其在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中的应用 Pending CN1179256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91310.2A CN117925652A (zh) 2024-01-22 2024-01-22 茄二十八星瓢虫HvUba1基因及其在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91310.2A CN117925652A (zh) 2024-01-22 2024-01-22 茄二十八星瓢虫HvUba1基因及其在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25652A true CN117925652A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64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91310.2A Pending CN117925652A (zh) 2024-01-22 2024-01-22 茄二十八星瓢虫HvUba1基因及其在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2565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92117B (zh) 高致死基因vATPase B及其防瓢虫应用
CN110468137B (zh) 一种茄二十八星瓢虫高致死基因及其在防治瓢虫的应用
Alfaro-Espinoza et al. Bacterial N2-fixation in mangrove ecosystems: insights from a diazotroph–mangrove interaction
CN110551730B (zh) 茄二十八星瓢虫rps18基因及其在防虫害中的应用
CN110616223B (zh) 一种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的靶基因及其应用
CN114591964B (zh) 茄二十八星瓢虫致死基因HvSrp54k及其应用
CN110616222A (zh) 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的靶基因及其应用
CN103602705A (zh) 利用amiRNAs获得安全可选择灭杀转基因水稻方法
CN117925652A (zh) 茄二十八星瓢虫HvUba1基因及其在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中的应用
CN110511936B (zh) 茄二十八星瓢虫生长发育相关基因chs1及其应用
CN110511937B (zh) Snf7基因及其防治瓢虫的应用
CN114540362B (zh) 茄二十八星瓢虫致死基因HvABCH1及其应用
CN110564702B (zh) 二化螟生长发育相关蛋白ND及其编码基因、dsRNA干扰序列和应用
CN103243108A (zh) 一种茎瘤芥来源的钙离子结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10628774B (zh) 基因deltaCOPI及其在防治酸浆瓢虫中的应用
CN110628771B (zh) 一种防治酸浆瓢虫的试剂盒
CN110628773B (zh) 一种用于防治酸浆瓢虫的靶基因和方法
CN112410359B (zh) 茄二十八星瓢虫pp2a基因及其防治瓢虫的应用
CN110628772B (zh) 基因gammaCOPI及其在防治酸浆瓢虫中的应用
CN110669768B (zh) 一种防治酸浆瓢虫的方法
CN114657208B (zh) 一种蜘蛛香转基因毛状根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方法
CN112410345B (zh) 茄二十八星瓢虫ftz-f1基因及其在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中的应用
CN115029357B (zh) 昆虫m6A甲基化阅读蛋白elF3-S6基因的dsRNA及其应用
CN113025621B (zh) Cipk14基因在提高木豆抗旱中的应用
CN114854761B (zh) AtSpook基因在防治蜂巢小甲虫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