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19322A - 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19322A
CN117919322A CN202311483161.6A CN202311483161A CN117919322A CN 117919322 A CN117919322 A CN 117919322A CN 202311483161 A CN202311483161 A CN 202311483161A CN 117919322 A CN117919322 A CN 117919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leaf
ointment
sodium benzoate
treating eczem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831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殿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de Qiwei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de Qiwei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de Qiwei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de Qiwei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8316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193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19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193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质量组分;白蔹25‑35份、杠香藤22‑32份、樗叶20‑30份、油柑叶18‑28份、果胶2‑8份、甘油4‑16份、罗裙带5‑15份、白凡士林7.76‑31.04份、十八烷醇4‑16份、单甘脂0.16‑0.64份、苯甲酸钠0.08‑0.32份,余量为纯化水。有益效果:白蔹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生肌敛疮,杠香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消肿,驱虫止痒,樗叶清热燥湿,杀虫,由于加入了苯甲酸钠,其与果胶可以起到协同作用,发明乳剂药膏的PH值处于3.6‑3.8。能起到瞬间迅速平衡并调节皮肤表面酸碱环境阻断细菌生长繁殖以形成无菌状态间接消灭细菌,继而产生防治修复的作用。使得治愈时间大大缩短,同时苯甲酸钠易溶于水,防腐作用依靠其未解离分子。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疹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
慢性湿疹皮损表现为干燥,颜色呈棕红色或灰色,表面有抓痕浸润,粘腻性痂皮变厚,呈苔藓样变。在经常活动的部位,如手指、手掌、足趾、足跟等处,皮肤失去弹性,最易发生皲裂而致痛。在上肢或小腿部位,常伴灰褐、暗红色素沉着。瘙痒剧烈,因长期难以忍受的瘙痒,可使患者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中医认为属湿热内蕴,外受风、湿、热邪,两邪相搏,结于腠理,最易耗血伤阴,化燥生风,发为本病。又因湿性重浊粘腻,化燥生风,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临床观察,西医治疗此病外用药物,仍然是激素类霜、膏,如:派瑞松、哈西奈德乳膏、哈西奈德溶液、去炎松尿素软膏、肤轻松软膏、曲咪新软膏,肤疾宁贴膏等。但如长期外用激素类霜、膏,对皮肤可有不同程度损害,如毛孔变大,表皮萎缩变薄,色素增加等副作用,至今仍未有疗效较佳的外用中药膏治疗此病。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质量组分;白蔹25-35份、杠香藤22-32份、樗叶20-30份、油柑叶18-28份、果胶2-8份、甘油4-16份、罗裙带5-15份、白凡士林7.76-31.04份、十八烷醇4-16份、单甘脂0.16-0.64份、苯甲酸钠0.08-0.32份,余量为纯化水。
作为优选的,白蔹25份、杠香藤22份、樗叶20份、油柑叶18份、果胶2份、甘油4份、罗裙带5份、白凡士林7.76份、十八烷醇4份、单甘脂0.16份、苯甲酸钠0.08份,余量为纯化水。
作为优选的,白蔹30份、杠香藤27份、樗叶25份、油柑叶23份、果胶5份、甘油10份、罗裙带10份、白凡士林19.4份、十八烷醇10份、单甘脂0.4份、苯甲酸钠0.2份,余量为纯化水。
作为优选的,白蔹35份、杠香藤32份、樗叶30份、油柑叶28份、果胶8份、甘油16份、罗裙带15份、白凡士林31.04份、十八烷醇16份、单甘脂0.64份、苯甲酸钠0.32份,余量为纯化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用于所述的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包括以下步骤;
将白蔹、杠香藤、樗叶、油柑叶和罗裙带加入凡士林中浸泡5天,得到浸泡物;
将浸泡物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将果胶、甘油、白凡士林、十八烷醇与水混匀加热,得到水相混合物;
将单甘脂和苯甲酸钠混匀加热,得到油相混合物;
将水相混合物和油相混合物混合搅拌,搅拌过程将温度降低至20-50℃,并持续搅拌5-15min,得到膏状物;
所得的汁液和膏状物混合,加入凡士林后,制备为外用软膏剂产品,即为所述的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
作为优选的,所述白蔹、杠香藤、樗叶、油柑叶和罗裙带与凡士林的比例为10g:35-50mL;凡士林温度为10-45℃。
作为优选的,所述浸泡物在绞汁后,通过压滤机进行压滤得到汁液。
作为优选的,为使单甘脂和苯甲酸钠完全融合,加热温度为60℃-90℃,加热时间为30min-60min。
作为优选的,为使水与果胶、甘油、白凡士林、十八烷醇充分混合,搅拌时间为50min-9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白蔹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生肌敛疮,杠香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消肿,驱虫止痒,樗叶清热燥湿,杀虫,由于加入了苯甲酸钠,其与果胶可以起到协同作用,发明乳剂药膏的PH值处于3.6-3.8。能起到瞬间迅速平衡并调节皮肤表面酸碱环境阻断细菌生长繁殖以形成无菌状态间接消灭细菌,继而产生防治修复的作用。使得治愈时间大大缩短,同时苯甲酸钠易溶于水,防腐作用依靠其未解离分子,防腐最佳PH是2.5-4.0,在pH4以下的药液中,绝大部分为分子形式,防腐效力较强。而且苯甲酸钠为常用于保藏高酸性水果、果酱、饮料糖浆记忆其他酸性食品,安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质量组分;白蔹25-35份、杠香藤22-32份、樗叶20-30份、油柑叶18-28份、果胶2-8份、甘油4-16份、罗裙带5-15份、白凡士林7.76-31.04份、十八烷醇4-16份、单甘脂0.16-0.64份、苯甲酸钠0.08-0.32份,余量为纯化水。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白蔹25份、杠香藤22份、樗叶20份、油柑叶18份、果胶2份、甘油4份、罗裙带5份、白凡士林7.76份、十八烷醇4份、单甘脂0.16份、苯甲酸钠0.08份,余量为纯化水。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白蔹30份、杠香藤27份、樗叶25份、油柑叶23份、果胶5份、甘油10份、罗裙带10份、白凡士林19.4份、十八烷醇10份、单甘脂0.4份、苯甲酸钠0.2份,余量为纯化水。
实施例四;
如图1所示,白蔹35份、杠香藤32份、樗叶30份、油柑叶28份、果胶8份、甘油16份、罗裙带15份、白凡士林31.04份、十八烷醇16份、单甘脂0.64份、苯甲酸钠0.32份,余量为纯化水。
实施例五;
如图1所示,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将白蔹、杠香藤、樗叶、油柑叶和罗裙带加入凡士林中浸泡5天,得到浸泡物;
步骤S103、将浸泡物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步骤S105、将果胶、甘油、白凡士林、十八烷醇与水混匀加热,得到水相混合物;
步骤S107、将单甘脂和苯甲酸钠混匀加热,得到油相混合物;
步骤S109、将水相混合物和油相混合物混合搅拌,搅拌过程将温度降低至20-50℃,并持续搅拌5-15min,得到膏状物;
步骤S111、所得的汁液和膏状物混合,加入凡士林后,制备为外用软膏剂产品,即为所述的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
所述白蔹、杠香藤、樗叶、油柑叶和罗裙带与凡士林的比例为10g:35-50mL;凡士林温度为10-45℃。
所述浸泡物在绞汁后,通过压滤机进行压滤得到汁液。
为使单甘脂和苯甲酸钠完全融合,加热温度为60℃-90℃,加热时间为30min-60min。
为使水与果胶、甘油、白凡士林、十八烷醇充分混合,搅拌时间为50min-90min。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白蔹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生肌敛疮,杠香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消肿,驱虫止痒,樗叶清热燥湿,杀虫,由于加入了苯甲酸钠,其与果胶可以起到协同作用,发明乳剂药膏的PH值处于3.6-3.8。能起到瞬间迅速平衡并调节皮肤表面酸碱环境阻断细菌生长繁殖以形成无菌状态间接消灭细菌,继而产生防治修复的作用。使得治愈时间大大缩短,同时苯甲酸钠易溶于水,防腐作用依靠其未解离分子,防腐最佳PH是2.5-4.0,在pH4以下的药液中,绝大部分为分子形式,防腐效力较强。而且苯甲酸钠为常用于保藏高酸性水果、果酱、饮料糖浆记忆其他酸性食品,安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组分;白蔹25-35份、杠香藤22-32份、樗叶20-30份、油柑叶18-28份、果胶2-8份、甘油4-16份、罗裙带5-15份、白凡士林7.76-31.04份、十八烷醇4-16份、单甘脂0.16-0.64份、苯甲酸钠0.08-0.32份,余量为纯化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白蔹25份、杠香藤22份、樗叶20份、油柑叶18份、果胶2份、甘油4份、罗裙带5份、白凡士林7.76份、十八烷醇4份、单甘脂0.16份、苯甲酸钠0.08份,余量为纯化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白蔹30份、杠香藤27份、樗叶25份、油柑叶23份、果胶5份、甘油10份、罗裙带10份、白凡士林19.4份、十八烷醇10份、单甘脂0.4份、苯甲酸钠0.2份,余量为纯化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白蔹35份、杠香藤32份、樗叶30份、油柑叶28份、果胶8份、甘油16份、罗裙带15份、白凡士林31.04份、十八烷醇16份、单甘脂0.64份、苯甲酸钠0.32份,余量为纯化水。
5.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包括以下步骤;
将白蔹、杠香藤、樗叶、油柑叶和罗裙带加入凡士林中浸泡5天,得到浸泡物;
将浸泡物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将果胶、甘油、白凡士林、十八烷醇与水混匀加热,得到水相混合物;
将单甘脂和苯甲酸钠混匀加热,得到油相混合物;
将水相混合物和油相混合物混合搅拌,搅拌过程将温度降低至20-50℃,并持续搅拌5-15min,得到膏状物;
所得的汁液和膏状物混合,加入凡士林后,制备为外用软膏剂产品,即为所述的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蔹、杠香藤、樗叶、油柑叶和罗裙带与凡士林的比例为10g:35-50mL;凡士林温度为10-4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物在绞汁后,通过压滤机进行压滤得到汁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使单甘脂和苯甲酸钠完全融合,加热温度为60℃-90℃,加热时间为30min-60min。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使水与果胶、甘油、白凡士林、十八烷醇充分混合,搅拌时间为50min-90min。
CN202311483161.6A 2023-11-09 2023-11-09 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79193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83161.6A CN117919322A (zh) 2023-11-09 2023-11-09 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83161.6A CN117919322A (zh) 2023-11-09 2023-11-09 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19322A true CN117919322A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49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83161.6A Pending CN117919322A (zh) 2023-11-09 2023-11-09 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1932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06655A (zh) 一种修复性烧伤烫伤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49466B (zh) 治疗烧烫伤的中草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57290A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消毒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72335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7919322A (zh) 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
CN109966364A (zh) 一种治疗皮肤创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17220049A2 (zh) 一种治疗烫伤配方
KR101374537B1 (ko) 곰보배추를 이용한 화상치료용 약학 조성물
CN107466235B (zh) 一种用于皮肤轻度冻伤的配方精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53573A (zh) 一种促进早期创面愈合并减轻瘢痕形成的水凝胶
CN105998795A (zh) 一种治疗烫伤消炎止痛配方
WO2018000727A1 (zh) 一种治疗接触性皮炎的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
KR101723615B1 (ko) 천연 한약재를 이용한 샴푸 조성물
CN116549570B (zh) 一种卷柏精油烧伤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35708A (zh) 一种橄榄油芦荟烧伤膏
CN106692746A (zh) 一种改善经量过少颜色浅淡的外用能量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64534B (zh) 防治烧烫伤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35539A (zh) 一种天然驱蚊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58206A (zh) 一种足底疣外用药酒的制备方法
CN106924384A (zh) 一种消炎修复的皮肤外用药及制备方法
CN107875285A (zh) 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09643A (zh) 一种烧伤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25801B (zh) 一种用于产妇刀口止痒的喷雾剂及制备方法
CN114558076A (zh) 一种纯天然蒲黄蜂巢素皮肤创伤止血镇痛乳膏及制备方法
CN116725936A (zh) 一种除脚气脚臭脚水泡脚干裂脱皮的湿巾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