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14007B - 一种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914007B CN117914007B CN202410317090.0A CN202410317090A CN117914007B CN 117914007 B CN117914007 B CN 117914007B CN 202410317090 A CN202410317090 A CN 202410317090A CN 117914007 B CN117914007 B CN 11791400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id
- voltage
- energy storage
- circulation
- storage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4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86 operation strate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4 computer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01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449 preven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8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monitoring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information or by user interaction, e.g.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 [SCADA] or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32—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the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该发明,通过实时监测和预测电网环流稳定程度,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来调整构网型储能系统,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降低电网波动对供电系统的影响,使得储能系统可以根据电网环流的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整,有效地利用储能资源,提高运行效率和经济性,通过预测并联后电网环流的稳定程度,可以在出现潜在风险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供电系统的故障和损失,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储能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日益凸显。构网型储能系统作为一种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手段,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构网型储能系统通过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进行存储,然后在需要时再将能量转化为电能进行释放,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稳定供电。构网型本质为电压源,内部设定电压参数信号输出电压与频率,既可并网也可离网运行,对电网支撑能力强。然而,构网型储能系统的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其储能效率和系统稳定性,因此,如何对构网型储能系统进行有效地运行监测,一直是业界研究的重点。
传统的构网型储能系统监测方法往往只关注于单个系统的运行状况,缺乏对多个系统并联后电网环流稳定性的综合考虑。此外,现有方法通常缺乏实时性和动态调整能力,不能及时应对电网环境的变化,容易造成电网运行不稳定或供电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方法,能够通过实时获取数据和动态调整系统配置,可以及时应对电网环境的变化,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方法,包括:
获取构网型储能系统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运行参数包括历史电压信息和当前电压信息;
根据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历史电压信息,获取电压波动程度;
根据电压波动程度确定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
获取需并联的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并根据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当前电压信息,预测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并联后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
根据预测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对需并联的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进行动态调整,使电网环流降低至安全范围内。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根据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历史电压信息,获取电压波动程度的步骤,包括:
获取电压波动程度模型,从电压波动程度模型中获取电压波动程度函数;
将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历史电压信息输入电压波动函数中,输出值为电压波动值;
获取标准电压波动评估区间,并根据电压波动值,判断电压波动程度;
若电压波动程度值属于标准电压波动评估区间,则表明电压波动程度稳定;
若电压波动程度值不属于标准电压波动评估区间,则表明电压波动程度不稳定,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大。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电压波动程度函数为:
其中,Q表示为电压波动值,i表示历史电压信息的编号,n表示历史电压信息的总数,U表示为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历史电压,Umax表示为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历史电压最大值,Umin表示为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历史电压最小值,B表示为构网型储能系统的标准电压。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根据电压波动程度确定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的步骤,包括:
获取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波动值;
获取电压稳定评估区间,并根据电压波动程度,判断电压变化趋势,其中,所述电压稳定评估区间根据电压波动值分为一级电压稳定区间、二级电压稳定区间、三级电压稳定区间和四级电压稳定区间;
若电压波动程度为稳定,且电压波动值属于一级电压稳定区间,则表明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为稳定;
若电压波动程度为稳定,且电压波动值属于二级电压稳定区间,则表明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为弱稳定;
若电压波动程度为不稳定,且电压波动值属于三级电压稳定区间,则表明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为弱波动;
若电压波动程度为不稳定,且电压波动值属于四级电压稳定区间,则表明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为剧烈波动。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获取需并联的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并根据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当前电压信息,预测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并联后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的步骤,包括:
获取需并联的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及当前电压信息;
获取电网环流稳定模型,并从电网环流稳定模型中提取电网环流稳定函数;
将电压变化趋势和当前电压信息输入至电网环流稳定函数中,输出值为电网环流稳定值;
获取电网环流评估区间;
将电网环流稳定值与电网环流评估区间进行匹配,得到预测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
若电网环流稳定值属于电网环流评估区间,则表明电网环流稳定程度为稳定,对构网型储能系统影响在安全范围内;
若电网环流稳定值超出电网环流评估区间,则表明电网环流稳定程度为动荡,对构网型储能系统影响在可危害设备运行的范围内。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电网环流稳定函数为:
其中,W表示为电网环流稳定值,r表示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当前电压信息的编号,m表示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当前电压信息的总数,D表示为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当前电压信息,k表示为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的等级补偿系数,Z表示为构网型储能系统的标准内阻,其中,电压变化趋势为稳定时等级补偿系数为a,电压变化趋势为弱稳定时等级补偿系数为b,电压变化趋势为弱波动时等级补偿系数为c,电压变化趋势为剧烈波动时等级补偿系数为d。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根据预测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对需并联的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进行动态调整,使电网环流降低至安全范围内的步骤,包括:
获取需并联的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及当前电压信息;
根据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并联时预测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对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进行动态调整;
若电网环流稳定程度为动荡,则表明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并联时电网环流危害大,需要按照电压波动值从四级电压稳定区间至一级电压稳定区间的顺序,依次去除相应的构网型储能系统,直至获得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属于稳定;
若电网环流稳定程度为稳定,则表明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并联时电网环流安全。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若电网环流稳定程度为动荡,则表明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并联时电网环流危害大,需要按照电压波动值从四级电压稳定区间至一级电压稳定区间的顺序,依次去除相应的构网型储能系统,直至获得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属于稳定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去除的构网型储能系统,并标定为待稳压系统;
获取待稳压系统的内阻和当前电压;
根据构网型储能系统的标准电压,以及构网型储能系统的标准内阻,将待稳压系统的当前电压及内阻补偿至与标准电压和标准内阻相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系统,用于上述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方法,包括:
参数提取模块,用于获取构网型储能系统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运行参数包括历史电压信息和当前电压信息;
波动模块,用于根据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历史电压信息,获取电压波动程度;
趋势模块,用于根据电压波动程度确定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
环流程度模块,用于获取需并联的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并根据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当前电压信息,预测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并联后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预测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对需并联的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进行动态调整,使电网环流降低至安全范围内。
以及,一种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终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所述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方法。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实时监测和预测电网环流稳定程度,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来调整构网型储能系统,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降低电网波动对供电系统的影响,使得储能系统可以根据电网环流的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整,有效地利用储能资源,提高运行效率和经济性,通过预测并联后电网环流的稳定程度,可以在出现潜在风险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供电系统的故障和损失,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系统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再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附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方法,包括:
S1、获取构网型储能系统的运行参数,其中,运行参数包括历史电压信息和当前电压信息;
S2、根据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历史电压信息,获取电压波动程度;
S3、根据电压波动程度确定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
S4、获取需并联的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并根据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当前电压信息,预测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并联后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
S5、根据预测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对需并联的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进行动态调整,使电网环流降低至安全范围内。
如上述步骤S1至S5中,首先,获取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实时运行参数,其中包括历史电压信息和当前电压信息,分析历史电压信息,以了解电压的波动程度,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确定正常电网环境下的电压变化模式,基于历史电压信息的分析,确定当前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这可以预测未来电压的变化方向和速率,通过分析并联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和当前电压信息,预测并联后电网环流的稳定程度,不仅仅考虑单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还考虑了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并联后的影响,基于对电网环流稳定程度的预测,对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进行动态调整,以确保电网环流降低至安全范围内,通过实时监测和预测电网环流稳定程度,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来调整构网型储能系统,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降低电网波动对供电系统的影响,使得储能系统可以根据电网环流的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整,有效地利用储能资源,提高运行效率和经济性,通过预测并联后电网环流的稳定程度,可以在出现潜在风险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供电系统的故障和损失,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根据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历史电压信息,获取电压波动程度的步骤,包括:
S201、获取电压波动程度模型,从电压波动程度模型中获取电压波动程度函数;
S202、将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历史电压信息输入电压波动函数中,输出值为电压波动值;
S203、获取标准电压波动评估区间,并根据电压波动值,判断电压波动程度;
若电压波动程度值属于标准电压波动评估区间,则表明电压波动程度稳定;
若电压波动程度值不属于标准电压波动评估区间,则表明电压波动程度不稳定,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大。
如上述步骤S201至S203中,建立一个电压波动程度模型,该模型能够描述不同输入参数(如历史电压信息)与电压波动程度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一个电压波动程度函数,将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历史电压信息输入到电压波动函数中,反映了一段时间内电压的变化情况,通过将这些数据输入到电压波动函数中,系统可以计算出对应的电压波动值,将根据电压波动值与预先设定的标准电压波动评估区间进行比较,如果电压波动值位于标准区间内,则表示电压波动程度稳定;反之,如果电压波动值超出了标准区间,则表明电压波动程度不稳定,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较大,通过建立电压波动程度模型和评估流程,可以定量评估电压波动程度的稳定性,而不仅仅是主观判断,这有助于更准确地了解电压波动情况,并为后续的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该方法允许系统实时地监测电压波动情况,并在电压波动程度不稳定时提供预警,这有助于运维人员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电网环境的不稳定对系统造成影响,通过对电压波动程度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对构网型储能系统进行调整,以优化系统的运行状态,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压波动程度函数为:
其中,Q表示为电压波动值,i表示历史电压信息的编号,n表示历史电压信息的总数,U表示为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历史电压,Umax表示为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历史电压最大值,Umin表示为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历史电压最小值,B表示为构网型储能系统的标准电压。
上述,通过这个电压波动程度函数,系统能够实时分析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波动程度,有助于运维人员了解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及时发现电压异常情况,波动程度值提供了对电压稳定性的定量评估,运维人员可以根据波动程度值的大小,判断系统的稳定性水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较高的波动程度值可能暗示着系统运行存在风险,可能会导致电网环流不稳,因此,通过监测电压波动程度,可以提前预测构网型储能运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波动程度值的分析有助于优化系统的运行策略,例如调整储能系统的电压配比或者改变系统的并联配置,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根据电压波动程度确定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的步骤,包括:
S301、获取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波动值;
S302、获取电压稳定评估区间,并根据电压波动程度,判断电压变化趋势,其中,电压稳定评估区间包括一级电压稳定区间、二级电压稳定区间、三级电压稳定区间和四级电压稳定区间;
若电压波动程度为稳定,且电压波动值属于一级电压稳定区间,则表明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为稳定;
若电压波动程度为稳定,且电压波动值属于二级电压稳定区间,则表明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为弱稳定;
若电压波动程度为不稳定,且电压波动值属于三级电压稳定区间,则表明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为弱波动;
若电压波动程度为不稳定,且电压波动值属于四级电压稳定区间,则表明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为剧烈波动。
如上述步骤S301至S302中,首先,需要获取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波动值,这可以通过前面步骤中提到的电压波动程度模型得到,根据预先设定的电压稳定评估区间来判断电压变化趋势的级别,这些区间可能包括一级电压稳定区间、二级电压稳定区间、三级电压稳定区间和四级电压稳定区间,每个区间代表了不同的电压稳定程度,根据电压波动程度和电压稳定评估区间,进行如下判断:
如果电压波动程度为稳定,并且电压波动值位于一级电压稳定区间内,则表明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为稳定;
如果电压波动程度为稳定,并且电压波动值位于二级电压稳定区间内,则表明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为弱稳定;
如果电压波动程度为不稳定,并且电压波动值位于三级电压稳定区间内,则表明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为弱波动;
如果电压波动程度为不稳定,并且电压波动值位于四级电压稳定区间内,则表明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为剧烈波动;
该方法通过将电压变化趋势分为不同级别,提供了更详细和准确的评估,这使得运维人员可以更清晰地了解系统的电压状态,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根据不同级别的电压变化趋势,系统可以快速反应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在发现剧烈波动趋势时,系统可以立即采取措施以避免系统不稳定或损坏,通过对电压变化趋势的评估,系统可以优化储能系统的运行策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从而更好地满足电网需求。
获取需并联的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并根据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当前电压信息,预测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并联后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的步骤,包括:
S401、获取需并联的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及当前电压信息;
S402、获取电网环流稳定模型,并从电网环流稳定模型中提取电网环流稳定函数;
S403、将电压变化趋势和当前电压信息输入至电网环流稳定函数中,输出值为电网环流稳定值;
S404、获取电网环流评估区间;
S405、将电网环流稳定值与电网环流评估区间进行匹配,得到预测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
若电网环流稳定值属于电网环流评估区间,则表明电网环流稳定程度为稳定,对构网型储能系统影响在安全范围内;
若电网环流稳定值超出电网环流评估区间,则表明电网环流稳定程度为动荡,对构网型储能系统影响在可危害设备运行的范围内。
如上述步骤S401至S405中,需要获取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以及它们的当前电压信息,需要有一个电网环流稳定模型,该模型可以基于电力系统的动态模拟、数学建模或者机器学习方法等得到,从这个模型中,系统提取电网环流稳定函数,将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和当前电压信息输入至电网环流稳定函数中,以计算电网环流的稳定值,需要预先设定一个电网环流评估区间,该区间用于判断电网环流稳定程度的范围,将计算得到的电网环流稳定值与电网环流评估区间进行匹配,以判断电网环流的稳定程度:
如果电网环流稳定值属于电网环流评估区间,则表明电网环流稳定程度为稳定,对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影响在安全范围内;
如果电网环流稳定值超出电网环流评估区间,则表明电网环流稳定程度为动荡,对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影响可能会在可危害设备运行的范围内;
通过考虑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并结合电网环流稳定模型进行综合评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并联后电网环流的稳定情况,可以根据预测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提前发出警报,帮助运维人员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止不稳定环流对设备造成损害,根据电网环流稳定程度的预测结果,系统可以优化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并联策略,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网环流稳定函数为:
其中,W表示为电网环流稳定值,r表示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当前电压信息的编号,m表示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当前电压信息的总数,D表示为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当前电压信息,k表示为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的等级补偿系数,Z表示为构网型储能系统的标准内阻,其中,电压变化趋势为稳定时等级补偿系数为a,电压变化趋势为弱稳定时等级补偿系数为b,电压变化趋势为弱波动时等级补偿系数为c,电压变化趋势为剧烈波动时等级补偿系数为d。
上述,通过这些函数,可以实时监测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波动程度和并联后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这有助于运维人员及时了解系统运行状态,并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基于函数计算结果,系统可以智能地对构网型储能系统进行动态调整,例如,根据电网环流稳定值W的大小,调整并联系统的数量或配置,以优化电网的稳定性和效率,通过实时监测和调整,系统可以降低电网环流不稳定性带来的运行风险,及时调整系统配置可以避免电网环流波动过大而导致的供电故障或设备损坏,通过优化系统配置和调整,系统可以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用户持续获得稳定的电力供应,提高用户满意度,其中,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的等级补偿系数k,在取值为a、b、c和d时,可根据默认值进行计算,例如1.1、1.2、1.3和1.4,也可根据使用的实际需求,通过运维人员的手动调整进行设置,提升了多样化。
根据预测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对需并联的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进行动态调整,使电网环流降低至安全范围内的步骤,包括:
S501、获取需并联的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及当前电压信息;
S502、根据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并联时预测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对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进行动态调整;
若电网环流稳定程度为动荡,则表明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并联时电网环流危害大,需要按照电压波动值从四级电压稳定区间至一级电压稳定区间的顺序,依次去除相应的构网型储能系统,直至获得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属于稳定;
若电网环流稳定程度为稳定,则表明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并联时电网环流安全。
如上述步骤S501至S502中,需要获取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以及它们的当前电压信息,这可以通过实时监测系统得到,根据预测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对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进行动态调整:
如果预测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为动荡,则表明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并联时可能会导致电网环流危害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将根据电压波动值从四级电压稳定区间至一级电压稳定区间的顺序,逐步去除相应的构网型储能系统,直至获得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属于稳定;
如果预测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为稳定,则表示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并联时电网环流处于安全状态,不需要进行调整,
通过动态调整并联的构网型储能系统,可以确保电网环流稳定在安全范围内,这有助于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减少电网故障和损失的风险,根据电网环流稳定程度进行动态调整可以有效利用储能系统资源,避免过度或不足的并联,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性能,能够根据预测的环流稳定程度及时进行调整,确保电网运行在安全状态下,这种实时响应能力有助于降低电网运行风险,提高供电可靠性。
若电网环流稳定程度为动荡,则表明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并联时电网环流危害大,需要按照电压波动值从四级电压稳定区间至一级电压稳定区间的顺序,依次去除相应的构网型储能系统,直至获得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属于稳定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S5021、获取去除的构网型储能系统,并标定为待稳压系统;
S5022、获取待稳压系统的内阻和当前电压;
S5023、根据构网型储能系统的标准电压,以及构网型储能系统的标准内阻,将待稳压系统的当前电压及内阻补偿至与标准电压和标准内阻相同。
如上述步骤S5021至S5023中,根据需要识别并获取这些待稳压系统,待稳压系统是指需要被移除以减少电网环流不稳定性的构网型储能系统,获取待稳压系统的内阻和当前电压信息,内阻是指储能系统内部的电阻,它影响着系统的放电速率和稳定性,根据构网型储能系统的标准电压和标准内阻,对待稳压系统的当前电压和内阻进行补偿,使其达到与标准相同的电压和内阻水平,通过补偿待稳压系统的电压和内阻,可以确保系统中每个储能系统都处于标准化的状态,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待稳压系统往往是引起电网环流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移除或调整这些系统,并将其电压和内阻补偿至标准水平,可以有效减少电网环流的波动,降低系统的运行风险,使得系统能够在动态环境下进行调整,根据电网环流稳定程度来优化系统配置,这有助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效率,通过补偿待稳压系统的电压和内阻,可以减少系统中储能设备的过载和过放电,以及损耗,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附图2所示,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系统,用于上述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方法,包括:
参数提取模块,用于获取构网型储能系统的运行参数,其中,运行参数包括历史电压信息和当前电压信息;
波动模块,用于根据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历史电压信息,获取电压波动程度;
趋势模块,用于根据电压波动程度确定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
环流程度模块,用于获取需并联的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并根据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当前电压信息,预测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并联后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预测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对需并联的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进行动态调整,使电网环流降低至安全范围内。
上述,参数提取模块负责从构网型储能系统中提取实时运行参数,其中包括历史电压信息和当前电压信息,这些信息是后续分析和预测的基础,波动模块根据参数提取模块提供的历史电压信息,波动模块分析电压的波动程度,这有助于了解电网环境的稳定性,趋势模块基于电压波动程度的分析结果,趋势模块确定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这有助于预测电网环境的变化趋势,环流程度模块获取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并结合当前电压信息预测并联后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这能够帮助系统评估并联后的整体电网环境,匹配模块根据预测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匹配模块对需并联的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进行动态调整,以确保电网环流降低至安全范围内,系统通过不同模块的协作,实现了对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参数的实时提取、电压波动程度的分析、趋势的预测以及电网环流稳定程度的预测,这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预防性调整,系统根据预测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智能地对构网型储能系统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电网环流处于安全范围内,这为运维人员提供了决策支持,帮助其做出有效的运行管理决策,通过动态调整构网型储能系统,并根据实时情况对电网环流进行管理,系统能够提高电网的稳定性,降低供电系统的运行风险,确保供电的可靠性。
以及,一种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终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7)
1.一种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构网型储能系统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运行参数包括历史电压信息和当前电压信息;
根据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历史电压信息,获取电压波动程度;
根据电压波动程度确定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
获取需并联的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并根据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当前电压信息,预测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并联后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
根据预测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对需并联的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进行动态调整,使电网环流降低至安全范围内;
所述根据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历史电压信息,获取电压波动程度的步骤,包括:
获取电压波动程度模型,从电压波动程度模型中获取电压波动程度函数;
将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历史电压信息输入电压波动函数中,输出值为电压波动值;
获取标准电压波动评估区间,并根据电压波动值,判断电压波动程度;
若电压波动程度值属于标准电压波动评估区间,则表明电压波动程度稳定;
若电压波动程度值不属于标准电压波动评估区间,则表明电压波动程度不稳定,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大;
所述根据电压波动程度确定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的步骤,包括:
获取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波动值;
获取电压稳定评估区间,并根据电压波动程度,判断电压变化趋势,其中,所述电压稳定评估区间根据电压波动值分为一级电压稳定区间、二级电压稳定区间、三级电压稳定区间和四级电压稳定区间;
若电压波动程度为稳定,且电压波动值属于一级电压稳定区间,则表明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为稳定;
若电压波动程度为稳定,且电压波动值属于二级电压稳定区间,则表明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为弱稳定;
若电压波动程度为不稳定,且电压波动值属于三级电压稳定区间,则表明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为弱波动;
若电压波动程度为不稳定,且电压波动值属于四级电压稳定区间,则表明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为剧烈波动;
所述获取需并联的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并根据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当前电压信息,预测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并联后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的步骤,包括:
获取需并联的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及当前电压信息;
获取电网环流稳定模型,并从电网环流稳定模型中提取电网环流稳定函数;
将电压变化趋势和当前电压信息输入至电网环流稳定函数中,输出值为电网环流稳定值;
获取电网环流评估区间;
将电网环流稳定值与电网环流评估区间进行匹配,得到预测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
若电网环流稳定值属于电网环流评估区间,则表明电网环流稳定程度为稳定,对构网型储能系统影响在安全范围内;
若电网环流稳定值超出电网环流评估区间,则表明电网环流稳定程度为动荡,对构网型储能系统影响在可危害设备运行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波动程度函数为:
其中,Q表示为电压波动值,i表示历史电压信息的编号,n表示历史电压信息的总数,U表示为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历史电压,Umax表示为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历史电压最大值,Umin表示为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历史电压最小值,B表示为构网型储能系统的标准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环流稳定函数为:
其中,W表示为电网环流稳定值,r表示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当前电压信息的编号,m表示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当前电压信息的总数,D表示为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当前电压信息,k表示为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的等级补偿系数,Z表示为构网型储能系统的标准内阻,其中,电压变化趋势为稳定时等级补偿系数为a,电压变化趋势为弱稳定时等级补偿系数为b,电压变化趋势为弱波动时等级补偿系数为c,电压变化趋势为剧烈波动时等级补偿系数为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测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对需并联的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进行动态调整,使电网环流降低至安全范围内的步骤,包括:
获取需并联的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及当前电压信息;
根据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并联时预测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对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进行动态调整;
若电网环流稳定程度为动荡,则表明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并联时电网环流危害大,需要按照电压波动值从四级电压稳定区间至一级电压稳定区间的顺序,依次去除相应的构网型储能系统,直至获得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属于稳定;
若电网环流稳定程度为稳定,则表明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并联时电网环流安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电网环流稳定程度为动荡,则表明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并联时电网环流危害大,需要按照电压波动值从四级电压稳定区间至一级电压稳定区间的顺序,依次去除相应的构网型储能系统,直至获得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属于稳定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去除的构网型储能系统,并标定为待稳压系统;
获取待稳压系统的内阻和当前电压;
根据构网型储能系统的标准电压,以及构网型储能系统的标准内阻,将待稳压系统的当前电压及内阻补偿至与标准电压和标准内阻相同。
6.一种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系统,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数提取模块,用于获取构网型储能系统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运行参数包括历史电压信息和当前电压信息;
波动模块,用于根据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历史电压信息,获取电压波动程度;
趋势模块,用于根据电压波动程度确定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
环流程度模块,用于获取需并联的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电压变化趋势,并根据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当前电压信息,预测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并联后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预测的电网环流稳定程度,对需并联的多个构网型储能系统进行动态调整,使电网环流降低至安全范围内。
7.一种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执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317090.0A CN117914007B (zh) | 2024-03-20 | 2024-03-20 | 一种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317090.0A CN117914007B (zh) | 2024-03-20 | 2024-03-20 | 一种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914007A CN117914007A (zh) | 2024-04-19 |
CN117914007B true CN117914007B (zh) | 2024-06-04 |
Family
ID=90692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317090.0A Active CN117914007B (zh) | 2024-03-20 | 2024-03-20 | 一种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914007B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930024269A (ko) * | 1992-06-09 | 1993-12-22 | 기타오카 다카시 | 펄스폭변조(pwm) 인버터의 병렬운전제어장치 |
CN106374530A (zh) * | 2016-09-28 | 2017-02-01 | 南京埃斯顿自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并联运行变流器的环流抑制方法 |
CN107181281A (zh) * | 2017-06-22 | 2017-09-19 | 同济大学 | 一种孤岛微网并联逆变器间环流抑制方法 |
CN108039716A (zh) * | 2017-12-25 | 2018-05-15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微网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08448597A (zh) * | 2017-12-15 | 2018-08-24 | 西安石油大学 | 基于分布式协同控制的微网功率平衡和环流抑制控制方法 |
CN108832612A (zh) * | 2018-07-02 | 2018-11-16 | 东北大学 | 一种基于分层管理的直流微电网控制方法和系统 |
WO2022126300A1 (zh) * | 2020-12-14 | 2022-06-23 |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光伏系统及环流抑制方法 |
WO2022141365A1 (zh) * | 2020-12-31 | 2022-07-07 |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逆变器并联系统中的环流抑制方法及装置 |
CN115693654A (zh) * | 2022-10-28 | 2023-02-03 | 新源智储能源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微电网储能系统离网并联运行环流抑制方法及装置 |
CN117713221A (zh) * | 2024-02-01 | 2024-03-15 | 深圳戴普森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微逆光伏并网优化系统 |
-
2024
- 2024-03-20 CN CN202410317090.0A patent/CN11791400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930024269A (ko) * | 1992-06-09 | 1993-12-22 | 기타오카 다카시 | 펄스폭변조(pwm) 인버터의 병렬운전제어장치 |
CN106374530A (zh) * | 2016-09-28 | 2017-02-01 | 南京埃斯顿自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并联运行变流器的环流抑制方法 |
CN107181281A (zh) * | 2017-06-22 | 2017-09-19 | 同济大学 | 一种孤岛微网并联逆变器间环流抑制方法 |
CN108448597A (zh) * | 2017-12-15 | 2018-08-24 | 西安石油大学 | 基于分布式协同控制的微网功率平衡和环流抑制控制方法 |
CN108039716A (zh) * | 2017-12-25 | 2018-05-15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微网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08832612A (zh) * | 2018-07-02 | 2018-11-16 | 东北大学 | 一种基于分层管理的直流微电网控制方法和系统 |
WO2022126300A1 (zh) * | 2020-12-14 | 2022-06-23 |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光伏系统及环流抑制方法 |
WO2022141365A1 (zh) * | 2020-12-31 | 2022-07-07 |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逆变器并联系统中的环流抑制方法及装置 |
CN115693654A (zh) * | 2022-10-28 | 2023-02-03 | 新源智储能源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微电网储能系统离网并联运行环流抑制方法及装置 |
CN117713221A (zh) * | 2024-02-01 | 2024-03-15 | 深圳戴普森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微逆光伏并网优化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构网型逆变器技术综述;赵炳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20220831;第37卷(第4期);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914007A (zh) | 2024-04-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31521B (zh) | 一种配电网自愈控制中的电网运行状态辨识方法 | |
CN116014741B (zh) | 基于数据处理的柔性控制器与配电网运行适配系统及方法 | |
CN116155956B (zh) | 一种基于梯度决策树模型的多路复用通信方法及系统 | |
CN117596209B (zh) | 一种高低压配电环境运行参数实时监测预警系统 | |
CN116976557A (zh) | 一种节能减碳的园区能源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4421621A (zh) | 一种混合储能光伏电站的功率调节系统 | |
CN118157185B (zh) | 一种光伏储能充电控制方法和系统 | |
CN118281912A (zh) | 一种智能化新能源储能网络管理方法及系统 | |
CN116228184A (zh) | 一种电力设备安装维护方法及系统 | |
CN117722750B (zh) | 一种用于svg无功补偿的制冷空调运行安全监管系统 | |
CN117335570B (zh) | 一种弹性配电网全景信息可视化监测系统及方法 | |
CN117559542B (zh) | 一种分布式新能源群控群调系统及方法 | |
CN117914007B (zh) | 一种构网型储能系统运行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 |
CN118199261A (zh) |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城市数据管理方法 | |
CN111210083A (zh) | 一种管网异常分析方法 | |
CN117764559A (zh) | 基于数据分析的电器柜运维检修监管预警系统 | |
CN117591828A (zh) | 一种数据中心网络设备实时监控方法及系统 | |
CN110021951B (zh) | 一种多直流馈入的受端特高压环网的安控设计方法及系统 | |
KR20220001426A (ko) | 광발전 및 에너지 스토리지를 갖는 그리드-연결 발전 시스템을 위한 에너지 스토리지 충전 전력 조절 방법 및 에너지 관리 시스템 | |
CN115619098A (zh) | 一种基于分级监控预警的智能电力物资数据处理方法 | |
CN114094650A (zh) | 一种梯次储能电池使用优化及寿命监测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17792279B (zh) | 基于神经网络的分布式光伏监控系统 | |
CN110991833B (zh) | 一种稳态电能质量评级方法 | |
CN116542510B (zh) | 船舶电气调试流程的优化配置方法 | |
CN118100161A (zh) | 寒地风光热综合能源智能监测与预警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