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05409A - 一种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与井口下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与井口下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05409A
CN117905409A CN202410312813.8A CN202410312813A CN117905409A CN 117905409 A CN117905409 A CN 117905409A CN 202410312813 A CN202410312813 A CN 202410312813A CN 117905409 A CN117905409 A CN 1179054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hanger
oil pipe
sealing devic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128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亮
曾全胜
胡林枫
李松松
李红生
吕新鹏
崔福志
曾范建
何茂磊
张树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ei Marin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ei Marin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ei Marin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ei Marin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31281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054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05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054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与井口下钻方法,底座总成设置在井口,底座总成、悬挂器总成、表层套管头总成、技术套管四通总成、油管四通总成、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和采油树总成由下到上依次摞置,悬挂器总成用于锁紧表层套管,技术套管四通总成的侧壁上安装有DDV控制终端,技术套管四通总成的内腔中安装有套管悬挂器总成,套管悬挂器总成用于悬挂技术套管,技术套管上设置有DDV井下隔离阀;油管四通总成的内腔中安装有油管悬挂器总成,油管四通总成用于锁紧油管;本发明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与井口下钻方法,减少起下钻的时间,减少常规压井操作对地层的影响,采用多座式井口装置使得加工以及成本上更有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与井口下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与井口下钻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钻孔或井眼的不断加深,起下钻需要的时间愈来愈长。特别在深孔(井)钻进中,它更是一项繁重的工作。起下钻(hoisting or running operation)又称升降钻具。当钻进告一段落,或为了调换磨损了的钻头、提取岩心、排除孔(井)内故障及其他目的,而把下入到孔(井)内的钻具提升到地面的作业,称起钻,将钻具下入孔(井)内的作业,称下钻。两者合称起下钻。因此怎样能在安全,高效且节约成本的完成起下钻成为了钻井过程中的重点亦是难点。
DDV (Downhole Deployment Valve)为井下隔离阀,具有挡板式密封机制,将储层流体封存在套管中,可以避免在控制压力钻井作业中起下钻时的压井和压井作业,这种阀最大的优势是增大作业者的安全性与避免地层损害。因此,越来越多的油公司在钻井的时候采用DDV,避免了压井作业对地层的损害,同时减少的起下钻的时间,从而节约的大量的钻井成本。
DDV的开启与关闭时通过液压来控制,连续控制管线连接DDV,其终端在地面进行控制。为了配合这种安全且节约成本的高效钻井方式,本发明涉及到了一种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与井口下钻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与井口下钻方法,减少起下钻的时间,减少常规压井操作对地层的影响,采用多座式井口装置使得加工以及成本上更有优势,尾管回接时可以满足要求而不需要更换整个井口本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与井口下钻方法,包括:
底座总成,所述底座总成设置在井口上;
悬挂器总成,所述悬挂器总成安装在所述底座总成上,用于锁紧表层套管;
表层套管头总成,所述表层套管头总成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悬挂器总成的顶部;
技术套管四通总成,所述技术套管四通总成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表层套管头总成的顶部,所述技术套管四通总成的侧壁上安装有DDV控制终端,所述技术套管四通总成的内腔中安装有套管悬挂器总成,所述套管悬挂器总成用于悬挂技术套管,所述技术套管上设置有DDV井下隔离阀;
油管四通总成,所述油管四通总成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技术套管四通总成上,所述油管四通总成的内腔中安装有油管悬挂器总成,所述油管四通总成用于锁紧油管;
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所述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油管四通总成的上部;
采油树总成,所述采油树总成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油管四通总成的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表层套管头总成包括表层套管头本体和底座调节环,所述表层套管头本体与所述悬挂器总成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所述底座调节环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底座总成的顶部、另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表层套管头本体的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技术套管四通总成的内壁上设置有的第一承载台,用于安装所述套管悬挂器总成,所述套管悬挂器总成包括第一芯轴式套管悬挂器和第一密封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芯轴式套管悬挂器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承载台相适配的第一安装座,所述套管悬挂器总成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座安装在所述技术套管四通总成的内腔中,所述第一密封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芯轴式套管悬挂器和所述技术套管四通总成之间进行密封和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装置本体、第一锁紧环和第一坐封环;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本体下部套接在所述第一芯轴式套管悬挂器的外壁上并通过所述第一台阶进行限位,防止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本体向下移动,所述第一锁紧环套接在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本体的外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台阶上,所述第一坐封环安装在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本体的外壁上,且插接在所述第一锁紧环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本体之间,所述第一锁紧环靠近所述第一坐封环的一侧设有第一滑动面,所述第一坐封环靠近所述第一锁紧环的一侧设有第二滑动面,所述第一滑动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本体的轴线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滑动面和所述第二滑动面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本体由下到上依次穿过所述技术套管四通总成和所述油管四通总成,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本体与所述第一坐封环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本体与所述技术套管四通总成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本体与所述油管四通总成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一坐封环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本体之间均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圈进行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油管四通总成的内壁上设置第二承载台,用于安装所述油管悬挂器总成,所述油管悬挂器总成包括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和第二密封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座,所述油管悬挂器总成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座安装在所述油管四通总成的内腔中,所述第二密封装置用于所述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与所述油管四通总成之间的密封和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包括第二锁紧环和第二坐封环,所述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的外壁设置承载台阶,所述承载台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上方,所述第二锁紧环套接在所述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的外壁上,且位于所述承载台阶上方,所述第二坐封环安装在所述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的外壁上,且所述第二坐封环的端部插接在所述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与所述第二锁紧环之间,所述第二锁紧环靠近所述第二坐封环的一侧设有第三滑动面,所述第二坐封环靠近所述第二锁紧环的一侧设置有第四滑动面,所述第三滑动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的轴线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所述第三滑动面和所述第四滑动面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密封装置还包括第二密封圈,至少两道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与所述油管四通总成之间,实现所述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与所述油管四通总成之间的密封,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和所述承载台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油管悬挂器总成还包括第一金属密封装置,所述第一金属密封装置的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的内腔中、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的内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包括螺纹环、油管头异径接头本体和控制管线终端,所述螺纹环一端套接在所述油管头异径接头本体的外壁上、另一端套接在所述油管四通总成的外壁上部,所述螺纹环与所述油管四通总成的连接端上设有顶丝,所述顶丝由外到内螺纹穿过所述的螺纹环的侧壁后与卡块固定连接,所述油管四通总成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块相适配的凹槽,所述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通过所述顶丝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油管四通总成上,所述控制管线终端安装在所述油管头异径接头本体的顶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金属密封装置,所述第二金属密封装置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的内腔中、另一端安装在所述采油树总成的内腔中。
一种井口下钻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所述井口下钻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S1:安装所述底座总成到井口上;
S2:将钻具下入所述底座总成的导管内进行导向钻进,当钻井到设计深度后将钻具起升到地面,下入所述表层套管,当所述表层套管下入到设计深度后,在所述底座总成上安装所述悬挂器总成,并将所述表层套管套接在所述悬挂器总成中;
S3、将所述表层套管头总成安装在所述悬挂器总成上,并通过所述底座调节环来调节所述表层套管头本体与所述悬挂器总成的高低;
S4、将钻具下入所述表层套管内并继续进行下一层钻井,当钻井到设计深度后将钻具起升到地面,将事先安装好的所述技术套管四通总成和所述油管四通总成安装在所述表层套管头总成上;
S5、将所述技术套管的顶部安装在所述套管悬挂器总成上后,下入所述技术套管和所述DDV井下隔离阀;
S6、将钻具下入所述技术套管内并继续进行下一层钻井,通过所述DDV控制终端对所述DDV井下隔离阀进行控制,使所述DDV井下隔离阀打开,钻具通过所述DDV井下隔离阀进行钻井;
S7、当钻井结束后,先起下钻具至所述DDV井下隔离阀上方,此时所述DDV控制终端控制所述DDV井下隔离阀关闭,此时所述DDV井下隔离阀的上方压力降低,并迅速按照常规进行起下钻作业;
S8、钻井完成后,下入事先与所述油管悬挂器总成安装的所述油管,随后依次安装所述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和所述采油树总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一种新型井口装置和井口下钻方法,减少起下钻的时间,减少常规压井操作对地层的影响,通过配合钻井方法,设计一种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这种井口装置壳体采用多座式结构,相较于整体式井口,加工以及成本上更有优势,其次当井口需要有尾管回接的要求时可以满足要求而不需要更换整个井口本体;同时且内部采用锁紧式结构,在井口安装,维护,防喷器安装次数以及安全性上有极大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底座总成、悬挂器总成和表层套管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技术套管四通总成和油管四通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套管悬挂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油管悬挂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总成;101、导管;2、悬挂器总成;3、表层套管头总成;301、表层套管头本体;302、底座调节环;4、技术套管四通总成;401、DDV控制终端;402、第一承载台;5、油管四通总成;501、第二承载台;502、凹槽;6、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601、螺纹环;602、油管头异径接头本体;603、控制管线终端;604、顶丝;605、卡块;7、采油树总成;8、套管悬挂器总成;801、第一芯轴式套管悬挂器;801a、第一安装座;802、第一密封装置本体;802a、第一台阶;803、第一锁紧环;804、第一坐封环;805、第一密封圈;9、油管悬挂器总成;901、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901a、第二安装座;902、第二锁紧环;903、第二坐封环;904、第二密封圈;905、第一金属密封装置;10、表层套管;11、技术套管;12、油管;13、第二金属密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与井口下钻方法,减少起下钻的时间,减少常规压井操作对地层的影响,采用多座式井口装置使得加工以及成本上更有优势,尾管回接时可以满足要求而不需要更换整个井口本体。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考附图,图1为本发明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底座总成、悬挂器总成和表层套管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技术套管四通总成和油管四通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套管悬挂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油管悬挂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与井口下钻方法,包括底座总成1、悬挂器总成2、表层套管头总成3、技术套管四通总成4、油管四通总成5、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6和采油树总成7,底座总成1设置在井口上,悬挂器总成2安装在底座总成1上,用于锁紧表层套管10,具体的,悬挂器总成设置为卡瓦悬挂器或芯轴悬挂器等,其中优先选择卡瓦悬挂器,通过将悬挂器总成2设置为卡瓦悬挂器,使得表层套管10安装方便,节省安装时间,提高效率;表层套管头总成3可拆卸的安装在悬挂器总成2的顶部,表层套管头总成3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圈,用于密封表层套管10的上部,密封圈至少设置有两道以保证密封性;技术套管四通总成4可拆卸的安装在表层套管头总成3的顶部,技术套管四通总成4的侧壁上安装有DDV控制终端401,用来控制技术套管11上的DDV井下隔离阀,技术套管四通总成4的内腔中安装有套管悬挂器总成8,套管悬挂器总成8用于悬挂技术套管11,套管悬挂器总成8采用芯轴式,现场安装时无需切割套管;油管四通总成5可拆卸的安装在技术套管四通总成4上,油管四通总成5的内腔中安装有油管悬挂器总成9,油管四通总成5用于锁紧油管12;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6可拆卸的安装在油管四通总成5的上部,油管悬挂器总成9采用芯轴式,现场安装时无需切割套管;采油树总成7可拆卸的安装在油管四通总成5的上部,技术套管四通总成4和油管四通总成5在安装时是将二者提前连接到一起,作为一个带有双层悬挂的井口装置,因此在防喷器的安装只需要一次。
通过采用多座式井口装置使得加工以及成本上更有优势,另外尾管回接时可以满足要求而不需要更换整个井口本体。
具体而言,卡瓦悬挂器总成2与表层套管头总成3的连接处、表层套管头总成3与技术套管四通总成4的连接处、技术套管四通总成4与油管12四通总的连接处、油管12四通总与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6的连接处以及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6与采油树总成7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以保证多座式井口装置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2所示,表层套管头总成3包括表层套管头本体301和底座调节环302,表层套管头本体301与悬挂器总成2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底座调节环302的一端安装在底座总成1的顶部、另一端螺纹连接在表层套管头本体301的外壁上,通过转动底座调节环302来调节对表层套管头总成3的高度进行微调,防止在现场切割表层套管10后,表层套管头总成3与表层套管头总成3无法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技术套管四通总成4的内壁上设置有45度的第一承载台402,用于安装套管悬挂器总成8,套管悬挂器总成8包括第一芯轴式套管悬挂器801和第一密封装置;第一芯轴式套管悬挂器801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一承载台402相适配的第一安装座801a,套管悬挂器总成8通过第一安装座801a安装在技术套管四通总成4的内腔中,第一密封装置用于在第一芯轴式套管悬挂器801和技术套管四通总成4之间进行密封和锁紧。
具体而言,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第一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装置本体802、第一锁紧环803和第一坐封环804,第一密封装置本体80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台阶802a,第一密封装置本体802下部套接在第一芯轴式套管悬挂器801的外壁上并通过第一台阶802a进行限位,防止第一密封装置本体802向下移动,第一锁紧环803套接在第一密封装置本体802的外壁上且位于第一台阶802a的上,第一坐封环804安装在第一密封装置的外壁上,且第一坐封环804的下端插接在第一锁紧环803与第一密封装置本体802之间,第一锁紧环803靠近第一坐封环804的一侧设有第一滑动面,第一坐封环804靠近第一锁紧环803的一侧设有第二滑动面,第一滑动面所在平面与第一密封装置本体80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第一滑动面和第二滑动面滑动配合,第一滑动面和第二滑动面可以是斜面、圆弧面或者抛物线形面等,在安装时,第一坐封环804向下运动从而撑开第一锁紧环803,以实现第一芯轴式套管悬挂器801和第一密封装置的锁紧,完成了第一密封装置的固定,通过激发第一锁紧环803向外撑开而实现锁紧,避免了间隙堆积杂质,防止第一锁紧环803无法回收的情况。
具体而言,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密封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圈805,第一密封装置本体802由下到上依次穿过技术套管四通总成4和油管四通总成5,第一密封装置本体802与第一坐封环804的连接处、第一密封装置本体802与技术套管四通总成4的连接处、第一密封装置本体802与油管四通总成5的连接处以及第一坐封环804与第一密封装置本体802之间均通过第一密封圈805进行密封,第一密封圈805采用S型的橡胶圈,能够自激发的密封形式,密封能力强,为提高抗挤出能力,第一密封圈805内还设置有金属支撑环。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和图6所示,油管四通总成5的内壁上设置有45度的第二承载台501,第二承载台501用于安装油管悬挂器总成9,油管悬挂器总成9包括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901和第二密封装置;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90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座901a,油管悬挂器总成9通过第二安装座901a安装在油管四通总成5的内腔中,第二密封装置用于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901与油管四通总成5之间的密封和锁紧。
具体而言,如图1、图3和图6所示,第二密封装置包括第二锁紧环902和第二坐封环903,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901的外壁设置承载台阶,承载台阶位于第二安装座901a的上方,第二锁紧环902套接在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901的外壁上且位于承载台阶上方,第二坐封环903安装在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901的外壁上,且第二坐封环903的下端插接在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901与第二锁紧环902之间,第二锁紧环902靠近第二坐封环903的一侧设有第三滑动面,第二坐封环903靠近第二锁紧环902的一侧设置有第四滑动面,第三滑动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90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第三滑动面和第四滑动面滑动配合,第三滑动面和第四滑动面可以是斜面、圆弧面或者抛物线形面等,在安装时,第二坐封环903向下运动从而撑开第二锁紧环902,以保证油管悬挂器总成9锁紧在油管四通总成5的内腔中,完成了油管悬挂器总成9的固定,通过激发第二锁紧环902向外撑开而实现锁紧,避免了间隙堆积杂质,防止第二锁紧环902无法回收的情况。
具体而言,如图1和6所示,第二密封装置还包括第二密封圈904,至少两道第二密封圈904设置在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901与油管四通总成5之间,实现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901与油管四通总成5之间的密封,通过设置至少两道的第二密封圈904,使得密封性的到了进一步保证,第二密封圈904位于第二安装座901a和承载台阶之间,第一密封圈805采用S型的橡胶圈,能够自激发的密封形式,密封能力强;为提高抗挤出能力第二密封圈904内设置有金属支撑环。
具体而言,如图1和图6所示,油管悬挂器总成9还包括第一金属密封装置905,第一金属密封装置905的一端延伸到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901的内腔中、另一端安装在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6的内腔中,结合油管四通总成5与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6连接处的密封圈,进步一保证了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901与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6之间的密封性,具体的油管四通总成5与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6之间的密封圈采用橡胶制作,结合第一金属密封装置905,使得多座式井口装置可适用高压与高硫环境。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5所示,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6包括螺纹环601、油管头异径接头本体602和控制管线终端603,螺纹环601一端套接在油管头异径接头本体602的外壁上、另一端套接在油管四通总成5的外壁上部,螺纹环601与油管四通总成5的连接端上设有顶丝604,顶丝604由外到内螺纹穿过的螺纹环601的侧壁后与卡块605固定连接,油管四通总成5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卡块605相适配的凹槽502,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6通过顶丝604可拆卸的安装在油管四通总成5上,控制管线终端603安装在油管头异径接头本体602的顶部,通过顶丝604带动卡块605进行与油管12头四通总成的锁紧,摒弃了以往的螺栓连接,节省了安装时间,同时在安装效率上大大提高。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第二金属密封装置13,第二金属密封装置13的一端安装在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6的内腔中、另一端安装在采油树总成7的内腔中,保证了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6与采油树总成7之间的密封性,结合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6与采油树总成7的连接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由橡胶制作而成,使得多座式井口装置可适用高压与高硫环境。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井口下钻方法,采用上所述的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所述井口下钻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S1:安装底座总成1到井口上;
S2:将钻具下入底座总成1的导管101内进行导向钻进,当钻井到设计深度后将钻具起升到地面,下入表层套管10,当表层套管10下入到设计深度后,在底座总成1上安装悬挂器总成2,并将表层套管10套接在悬挂器总成2中;
S3、将表层套管头总成3安装在悬挂器总成2上,并通过底座调节环302来调节表层套管头本体301与悬挂器总成2的高低;
S4、将钻具下入表层套管10内并继续进行下一层钻井,当钻井到设计深度后将钻具起升到地面,将事先安装好的技术套管四通总成4和油管四通总成5安装在表层套管头总成3上;
S5、将技术套管11的顶部安装在套管悬挂器总成8上后,下入技术套管11和DDV井下隔离阀;
S6、将钻具下入技术套管11内并继续进行下一层钻井,通过DDV控制终端401对DDV井下隔离阀进行控制,使DDV井下隔离阀打开,钻具通过DDV井下隔离阀进行钻井;
S7、当钻井结束后,先起下钻具至DDV井下隔离阀上方,此时DDV控制终端401控制DDV井下隔离阀关闭,此时DDV井下隔离阀的上方压力降低,并迅速按照常规进行起下钻作业;
S8、钻井完成后,下入事先与油管悬挂器总成9安装的油管12,随后依次安装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6和采油树总成7。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总成(1),所述底座总成(1)设置在井口上;
悬挂器总成(2),所述悬挂器总成(2)安装在所述底座总成(1)上,用于锁紧表层套管(10);
表层套管头总成(3),所述表层套管头总成(3)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悬挂器总成(2)的顶部;
技术套管四通总成(4),所述技术套管四通总成(4)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表层套管头总成(3)的顶部,所述技术套管四通总成(4)的侧壁上安装有DDV控制终端(401),所述技术套管四通总成(4)的内腔中安装有套管悬挂器总成(8),所述套管悬挂器总成(8)用于悬挂技术套管(11),所述技术套管(11)上设置有DDV井下隔离阀;
油管四通总成(5),所述油管四通总成(5)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技术套管四通总成(4)上,所述油管四通总成(5)的内腔中安装有油管悬挂器总成(9),所述油管四通总成(5)用于锁紧油管(12);
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6),所述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6)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油管四通总成(5)的上部;
采油树总成(7),所述采油树总成(7)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油管四通总成(5)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套管头总成(3)包括表层套管头本体(301)和底座调节环(302),所述表层套管头本体(301)与所述悬挂器总成(2)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所述底座调节环(30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底座总成(1)的顶部、另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表层套管头本体(301)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技术套管四通总成(4)的内壁上设置有的第一承载台(402),所述套管悬挂器总成(8)包括第一芯轴式套管悬挂器(801)和第一密封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芯轴式套管悬挂器(801)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承载台(402)相适配的第一安装座(801a),所述套管悬挂器总成(8)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座(801a)安装在所述技术套管四通总成(4)的内腔中,所述第一密封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芯轴式套管悬挂器(801)和所述技术套管四通总成(4)之间进行密封和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装置本体(802)、第一锁紧环(803)和第一坐封环(804);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本体(80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台阶(802a),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本体(802)下部套接在所述第一芯轴式套管悬挂器(801)的外壁上并通过所述第一台阶(802a)进行限位,防止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本体(802)向下移动,所述第一锁紧环(803)套接在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本体(802)的外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台阶(802a)上,所述第一坐封环(804)安装在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本体802的外壁上,且插接在所述第一锁紧环(803)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本体(802)之间,所述第一锁紧环(803)靠近所述第一坐封环(804)的一侧设有第一滑动面,所述第一坐封环(804)靠近所述第一锁紧环(803)的一侧设有第二滑动面,所述第一滑动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本体(80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滑动面和所述第二滑动面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圈(805),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本体(802)由下到上依次穿过所述技术套管四通总成(4)和所述油管四通总成(5),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本体(802)与所述第一坐封环(804)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本体(802)与所述技术套管四通总成(4)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本体(802)与所述油管四通总成(5)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一坐封环(804)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本体(802)之间均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圈(805)进行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四通总成(5)的内壁上设置第二承载台(501),用于安装所述油管悬挂器总成(9),所述油管悬挂器总成(9)包括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901)和第二密封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90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座(901a),所述油管悬挂器总成(9)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座(901a)安装在所述油管四通总成(5)的内腔中,所述第二密封装置用于所述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901)与所述油管四通总成(5)之间的密封和锁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包括第二锁紧环(902)和第二坐封环(903),所述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901)的外壁设置承载台阶,所述承载台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座(901a)的上方,所述第二锁紧环(902)套接在所述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901)的外壁上且位于所述承载台阶上方,所述第二坐封环(903)安装在所述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901)的外壁上,且所述第二坐封环(903)的端部插接在所述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901)与所述第二锁紧环(902)之间,所述第二锁紧环(902)靠近所述第二坐封环(903)的一侧设有第三滑动面,所述第二坐封环(903)靠近所述第二锁紧环(902)的一侧设置有第四滑动面,所述第三滑动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90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所述第三滑动面和所述第四滑动面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装置还包括第二密封圈(904),至少两道所述第二密封圈(904)设置在所述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901)与所述油管四通总成(5)之间,实现所述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901)与所述油管四通总成(5)之间的密封,所述第二密封圈(904)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座(901a)和所述承载台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悬挂器总成(9)还包括第一金属密封装置(905),所述第一金属密封装置(905)的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芯轴式套管悬挂器(901)的内腔中、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6)的内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6)包括螺纹环(601)、油管头异径接头本体(602)和控制管线终端(603),所述螺纹环(601)一端套接在所述油管头异径接头本体(602)的外壁上、另一端套接在所述油管四通总成(5)的外壁上部,所述螺纹环(601)与所述油管四通总成(5)的连接端上设有顶丝(604),所述顶丝(604)由外到内螺纹穿过所述的螺纹环(601)的侧壁后与卡块(605)固定连接,所述油管四通总成(5)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块(605)相适配的凹槽(502),所述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6)通过所述顶丝(604)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油管四通总成(5)上,所述控制管线终端(603)安装在所述油管头异径接头本体(602)的顶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金属密封装置(13),所述第二金属密封装置(13)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6)的内腔中、另一端安装在所述采油树总成(7)的内腔中。
12.一种井口下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所述井口下钻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S1:安装所述底座总成(1)到井口上;
S2:将钻具下入所述底座总成(1)的导管(101)内进行导向钻进,当钻井到设计深度后将钻具起升到地面,下入所述表层套管(10),当所述表层套管(10)下入到设计深度后,在所述底座总成(1)上安装所述悬挂器总成(2),并将所述表层套管(10)套接在所述悬挂器总成(2)中;
S3、将所述表层套管头总成(3)安装在所述悬挂器总成(2)上,并通过所述底座调节环(302)来调节所述表层套管头本体(301)与所述悬挂器总成(2)的高低;
S4、将钻具下入所述表层套管(10)内并继续进行下一层钻井,当钻井到设计深度后将钻具起升到地面,将事先安装好的所述技术套管四通总成(4)和所述油管四通总成(5)安装在所述表层套管头总成(3)上;
S5、将所述技术套管(11)的顶部安装在所述套管悬挂器总成(8)上后,下入所述技术套管(11)和所述DDV井下隔离阀;
S6、将钻具下入所述技术套管(11)内并继续进行下一层钻井,通过所述DDV控制终端(401)对所述DDV井下隔离阀进行控制,使所述DDV井下隔离阀打开,钻具通过所述DDV井下隔离阀进行钻井;
S7、当钻井结束后,先起下钻具至所述DDV井下隔离阀上方,此时所述DDV控制终端(401)控制所述DDV井下隔离阀关闭,此时所述DDV井下隔离阀的上方压力降低,并迅速按照常规进行起下钻作业;
S8、钻井完成后,下入事先与所述油管悬挂器总成(9)安装的所述油管(12),随后依次安装所述油管头异径接头总成(6)和所述采油树总成(7)。
CN202410312813.8A 2024-03-19 2024-03-19 一种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与井口下钻方法 Pending CN1179054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12813.8A CN117905409A (zh) 2024-03-19 2024-03-19 一种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与井口下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12813.8A CN117905409A (zh) 2024-03-19 2024-03-19 一种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与井口下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05409A true CN117905409A (zh) 2024-04-19

Family

ID=90684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12813.8A Pending CN117905409A (zh) 2024-03-19 2024-03-19 一种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与井口下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05409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36595A1 (en) * 2006-11-28 2011-02-17 T-3 Property Holdings, Inc. Direct Connecting Downhole Control System
WO2012009451A1 (en) * 2010-07-13 2012-01-19 Richard White Drilling operation suspension spool
CN104989314A (zh) * 2015-06-12 2015-10-21 美钻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水下泥线采油树及其安装方法
CN211573458U (zh) * 2019-12-13 2020-09-25 威飞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嵌套功能的整体式井口
CN115929246A (zh) * 2023-03-13 2023-04-07 威飞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式双管井口与采油树装置
CN116146136A (zh) * 2023-04-19 2023-05-23 威飞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单筒多井井口装置安装方法及单筒多井井口装置
CN116291292A (zh) * 2023-04-21 2023-06-23 威飞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多座式井口装置
US20230295998A1 (en) * 2022-03-15 2023-09-21 Baker Hughes Oilfield Operations Llc Through-tubing electrical submersible pump for live wells and method of deployment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36595A1 (en) * 2006-11-28 2011-02-17 T-3 Property Holdings, Inc. Direct Connecting Downhole Control System
WO2012009451A1 (en) * 2010-07-13 2012-01-19 Richard White Drilling operation suspension spool
CN104989314A (zh) * 2015-06-12 2015-10-21 美钻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水下泥线采油树及其安装方法
CN211573458U (zh) * 2019-12-13 2020-09-25 威飞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嵌套功能的整体式井口
US20230295998A1 (en) * 2022-03-15 2023-09-21 Baker Hughes Oilfield Operations Llc Through-tubing electrical submersible pump for live wells and method of deployment
CN115929246A (zh) * 2023-03-13 2023-04-07 威飞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式双管井口与采油树装置
CN116146136A (zh) * 2023-04-19 2023-05-23 威飞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单筒多井井口装置安装方法及单筒多井井口装置
CN116291292A (zh) * 2023-04-21 2023-06-23 威飞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多座式井口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26793B1 (en) High pressure sleeve for dual bore hp riser
US8322441B2 (en) Open water recoverable drilling protector
US6805200B2 (en) Horizontal spool tree wellhead system and method
US736741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liner system
CA2492981C (en) Monobore wellbore and method for completing same
CN109458153B (zh) 一种适用于永置悬挂连续油管生产的采油树装置
US6196323B1 (en) Well head system
CN210317231U (zh) 一种连续管缆井口悬挂装置
US6401827B1 (en) Tubing hanger running tool
US3311168A (en) Well head assembly with means for effecting a preloaded seal
AU2016398436B2 (en) Big bore running tool quick lock adaptor
CN1369032A (zh) 多侧向井孔的钻井和完井系统
CN117905409A (zh) 一种新型多座式井口装置与井口下钻方法
CN113494259A (zh) 连续管悬挂装置、连续管井口芯轴式悬挂结构及方法
CN107191144A (zh) 一种海底换钻头装置
EP0301808B1 (en) Device for providing a passage for a drill string
WO202202286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ull bore tubing head spool
NL2014753B1 (en) Method and tool enabling removal of tubing from a hydrocarbon well.
CN114458215B (zh) 一种耐压型大尺寸尾管挂及其使用方法
CN112065302B (zh) 用于内插入固井的多规格防倾翻操作装置及其固井方法
CN114458214B (zh) 一种大尺寸尾管挂及其使用方法
CN213016310U (zh) 一种多功能完井压裂一体化管柱
CN107386997A (zh) 一种换钻头更换装置
CN117780290A (zh) 多外径连续油管油气井井筒作业方法
CN114909100A (zh) 可更换钻头式液动力套管钻井装置及钻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