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93636B - 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专题地理实体边界融合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专题地理实体边界融合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93636B
CN117893636B CN202410291864.7A CN202410291864A CN117893636B CN 117893636 B CN117893636 B CN 117893636B CN 202410291864 A CN202410291864 A CN 202410291864A CN 117893636 B CN117893636 B CN 1178936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ographic entity
line
shaping
boundary line
the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9186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893636A (zh
Inventor
陈新
刘天清
田永雨
王逸文
寇媛
申永伟
官相瑜
刘新定
张正强
王军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stitute Of Hunan Province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stitute Of Hunan Provi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stitute Of Hunan Province filed Critical First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stitute Of Hunan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241029186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936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893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936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8936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936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专题地理实体边界融合方法,包括:获取基础地理实体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数据,根据基础地理实体空间身份编码,移除基础地理实体中线状实体以外的地类图斑,得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将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进行相交,统计交点数;若交点个数≥2,用交点顺序法提取整形线,再用节点距离法提取整形线,若交点个数小于2,则使用节点距离法提取整形线;利用提取到的整形线对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执行整形操作,输出融合成果。本方法实现了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自动、准确的边界融合,大幅提高融合数据的生产效率与自动化程度,大幅减少人工工作量。

Description

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专题地理实体边界融合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基础测绘体系与实景三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专题地理实体边界融合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基础地理实体和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的数据标准及采集精度不一致,导致两类数据在进行深度融合时存在大量的地类不一致、边界在精度范围内错位等问题。其中,河流、道路、沟渠、陡坎等线状实体具有数据量大、涉及范围广的特点,传统融合方法在进行该类别实体的融合处理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工作量使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对齐至对应的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上,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大大降低了融合数据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专题地理实体边界融合方法及系统,以提高融合数据的生产效率,大幅减少人工工作量,为统一基础测绘与国土调查数据底座,高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专题地理实体边界融合方法包括:
获取基础地理实体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数据,根据所述基础地理实体空间身份编码,移除基础地理实体中线状实体以外的地类图斑,得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
将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进行相交,统计交点个数。
若所述交点个数大于或等于2,则先使用交点顺序法提取整形线,并利用提取到的整形线对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执行整形操作,然后对整形后的现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再使用节点距离法提取整形线;若所述交点个数小于2,则使用节点距离法提取整形线。
利用提取到的整形线对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执行整形操作,输出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融合成果。
进一步的,所述交点顺序法包括:输入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交点数大于或等于2的线状实体数据;使用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进行相交计算,并构建交点信息表;依次获取相邻交点之间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上的节点;以各节点为圆心,第一阈值为半径,分别构建各节点的圆形区;若相邻交点之间的各节点的圆形区均与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相交,则该相邻交点间的整形线采用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否则采用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最后输出整形线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交点信息表包括:交点编号及坐标、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编号、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编号。
进一步的,所述节点距离法包括:输入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交点数等于1的线状实体数据;获取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上所有节点,并以各节点为圆心,第二阈值为半径,构建各节点的圆形区;判断各节点的圆形区内是否存在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若存在,则在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上标记出距离相应节点的最近点,并在缓冲区信息表中记录相应节点;获取与所述缓冲区信息表中所有节点的圆形区均相交的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数量M;若M=1,则将该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设定为参考线,若M≥2,则计算各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的节点平均最短距离,并将所述节点平均最短距离最小的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设定为参考线;构建整形线信息表,所述整形线信息表包含参考线信息、整形线起点信息、整形线起点在参考线上的投影点信息、整形线终点信息、整形线终点在参考线上的投影点信息,所述整形线起点为所述缓冲区信息表中记录的第一个节点,所述整形线终点为所述缓冲区信息表中记录的最后一个节点;根据所述整形线信息表,依次按照整形线起点、整形线起点在参考线上的投影点、整形线终点、整形线终点在参考线上的投影点,从参考线中截取整形线,输出提取的整形线结果。
所述节点平均最短距离的计算方法为:将所述缓冲区信息表中所有节点到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的最短距离之和除以所述缓冲区信息表中节点数量。
所述缓冲区信息表包括:节点编号及其所在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编号、圆形区内的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编号及其与节点的最短距离。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专题地理实体边界融合系统,用于实现上述所述方法,所述系统包括:
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础地理实体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数据,根据所述基础地理实体空间身份编码,移除基础地理实体中线状实体以外的地类图斑,得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
整形线提取模块,用于将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进行相交,统计交点个数;若所述交点个数大于或等于2,则先使用交点顺序法提取整形线,并利用提取到的整形线对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执行整形操作,然后对整形后的现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再使用节点距离法提取整形线;若所述交点个数小于2,则使用节点距离法提取整形线。
融合模块,用于利用提取到的整形线对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执行整形操作,输出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融合成果。
所述交点顺序法包括:
输入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交点数大于或等于2的线状实体数据;
使用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进行相交计算,并构建交点信息表;
依次获取相邻交点之间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上的节点;
以各节点为圆心,第一阈值为半径,分别构建各节点的圆形区;
若相邻交点之间的各节点的圆形区均与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相交,则该相邻交点间的整形线采用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否则采用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最后输出整形线结果。
所述节点距离法包括:
输入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交点数等于1的线状实体数据;
获取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上所有节点,并以各节点为圆心,第二阈值为半径,构建各节点的圆形区;
判断各节点的圆形区内是否存在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若存在,则在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上标记出距离相应节点的最近点,并在缓冲区信息表中记录相应节点;
获取与所述缓冲区信息表中所有节点的圆形区均相交的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数量M;
若M=1,则将该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设定为参考线,若M≥2,则计算各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的节点平均最短距离,并将所述节点平均最短距离最小的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设定为参考线;
构建整形线信息表,所述整形线信息表包含参考线信息、整形线起点信息、整形线起点在参考线上的投影点信息、整形线终点信息、整形线终点在参考线上的投影点信息,所述整形线起点为所述缓冲区信息表中记录的第一个节点,所述整形线终点为所述缓冲区信息表中记录的最后一个节点;
根据所述整形线信息表,依次按照整形线起点、整形线起点在参考线上的投影点、整形线终点、整形线终点在参考线上的投影点,从参考线中截取整形线,输出提取的整形线结果。
本申请所提的一种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专题地理实体边界融合方法及系统相较于传统通过耗费大量人力使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对齐至对应的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上的融合方法,本方法实现了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自动、准确的边界融合,大幅提高融合数据的生产效率与自动化程度,大幅减少人工工作量。
附图说明
当与以下附图一起考虑时,可获得关于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更完整的理解。提供附图以及相关注解以便于理解本公开,而不限制本公开的广度、范围、规模或可应用性。其中:
图1为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专题地理实体边界融合方法程序流程图。
图2为交点顺序法程序流程图。
图3为节点距离法程序流程图。
图4为使用交点顺序法提取整形线的具体算例示意图。
图5为使用节点距离法提取整形线的具体算例示意图。
图6为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专题地理实体边界融合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实施例一的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专题地理实体边界融合方法具体为:
获取基础地理实体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数据,根据所述基础地理实体空间身份编码,移除基础地理实体中线状实体以外的地类图斑,得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
将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进行相交,统计交点个数。
若所述交点个数大于或等于2,则先使用交点顺序法提取整形线,并利用提取到的整形线对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执行整形操作,然后对整形后的现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再使用节点距离法提取整形线;若所述交点个数小于2,则使用节点距离法提取整形线。
利用提取到的整形线对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执行整形操作,输出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融合成果。
实施例一所述方法程序流程图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输入基础地理实体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数据。
步骤2:根据地理实体空间身份编码,将线状实体以外的地类图斑移除,得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
步骤3:将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的边界线进行相交分析,统计交点个数N。
步骤4:判定交点个数N是否大于等于2。如果判定为是,则执行步骤5;判定为否,则执行步骤6。
步骤5:基于先“交点顺序法”提取整形线,并利用提取到的整形线对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执行整形操作,然后再使用“节点距离法”提取整形线,并利用提取的整形线对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执行整形操作。
步骤6:基于“节点距离法”提取整形线,并利用提取的整形线对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执行整形操作。
步骤7:输出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融合成果。
上述实施例一中所述交点顺序法包括:
输入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交点数大于或等于2的线状实体数据;使用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进行相交计算,并构建交点信息表;依次获取相邻交点之间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上的节点;以各节点为圆心,第一阈值为半径,分别构建各节点的圆形区;若相邻交点之间的各节点的圆形区均与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相交,则该相邻交点间的整形线采用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否则采用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最后输出整形线结果。
采用上述交点顺序法程序流程图如图2所示,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1-1:输入基础地理实体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交点数大于等于2的线状实体数据。
步骤1-2:使用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与国土调查地理实体边界线进行相交计算。
步骤1-3:逐交点构建“交点信息表”,交点信息表中包含以下信息:交点编号及坐标、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编号、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编号。
步骤1-4:通过交点信息表,遍历相邻交点间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节点,以各节点为圆心,距离阈值S为半径构建缓冲区,所述缓冲区为圆形区。
步骤1-5:判定节点至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的距离是否均小于缓冲区距离上限,如果判定为“是”,则执行步骤1-6;如果判定为“否”,则回到步骤1-4,遍历下一交点信息表。
步骤1-6:构建“相交多段线信息表”。所述相交多短线信息表中包含以下信息: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编号、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编号、两相邻交点编号、相邻交点间的节点编号。
步骤1-7: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中,根据相交多段线信息表的第一个交点编号至最后一个交点编号,同时相邻交点间通过“相邻交点间的节点编号”进行串联的方法,截取整形线。
步骤1-8:输出提取的整形线结果。
实施例一中所述节点距离法包括:输入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交点数等于1的线状实体数据;获取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上所有节点,并以各节点为圆心,第二阈值为半径,构建各节点的圆形区;判断各节点的圆形区内是否存在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若存在,则在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上标记出距离相应节点的最近点,并在缓冲区信息表中记录相应节点;获取与所述缓冲区信息表中所有节点的圆形区均相交的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数量M;若M=1,则将该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设定为参考线,若M≥2,则计算各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的节点平均最短距离,并将所述节点平均最短距离最小的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设定为参考线;构建整形线信息表,所述整形线信息表包含参考线信息、整形线起点信息、整形线起点在参考线上的投影点信息、整形线终点信息、整形线终点在参考线上的投影点信息,所述整形线起点为所述缓冲区信息表中记录的第一个节点,所述整形线终点为所述缓冲区信息表中记录的最后一个节点;根据所述整形线信息表,依次按照整形线起点、整形线起点在参考线上的投影点、整形线终点、整形线终点在参考线上的投影点,从参考线中截取整形线,输出提取的整形线结果。
采用实施例一中节点距离法提取整形线的程序流程图如图3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1:输入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交点数等于1的线状实体数据。
步骤2-2:遍历该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节点,以各节点为圆心,距离阈值S为半径构建缓冲区,所述缓冲区为圆形区。
步骤2-3:判定缓冲区内是否存在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如果判定为“是”,则执行步骤2-4;如果判定为“否”,则回到步骤2-2,遍历下一节点。
步骤2-4:在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上通过作垂线的方法,标记出距离节点最近点。
步骤2-5:构建“缓冲区信息表”,该表中包括一下信息:节点编号及其所在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编号、节点缓冲区内的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编号及其与节点的最短距离L。
步骤2-6:判定是否遍历该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的全部节点。如果判定为否,则返回步骤2-2遍历下一节点。如果判定为是,则执行步骤2-7。
步骤2-7:遍历缓冲区信息表,获取该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上每个节点都包含的缓冲区内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编号。
步骤2-8:判定步骤2-7中是否有且仅有一条满足条件的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如果判定为是,则将该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设定为参考线;如果判定为否,则计算各个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的“节点平均最短距离Ls”,具体公式为:
Ls=该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上的“节点最近点距离L”之和÷该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上的节点数量之和
获取最小的Ls对应的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并设定为参考线。
步骤2-9:构建“整形线信息表”。整形线信息表包含以下信息: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编号、参考线编号、整形线起点编号及其对应的参考线上距离节点最近点编号、整形线终点编号及其起点对应的参考线上距离节点最近点编号。其中,整形线起点为“缓冲区边界线信息表”的中包含该参考线的第一个“节点编号”。整形线终点为“缓冲区边界线信息表”的中包含该参考线的最后一个“节点编号”。
步骤2-10:根据整形线信息表,依次按照“整形线起点编号”、“起点对应的参考线上距离节点最近点编号”、“整形线终点编号”、“终点对应的参考线上距离节点最近点编号”从参考线中截取整形线。
步骤2-11:输出提取的整形线结果。
图4为使用交点顺序法提取整形线的具体算例示意图,其中图4(a)为融合前示意图,图4(b)为构建圆形区示意图,图4(c)为提取整形线示意图,图4(d)为融合结果图。图4(a)中,G1G4表示线状基础地理实体的道路边界线,X1X5表示某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的道路边界线。通过相交分析可知,G1G4与X1X5存在3个交点A、B、C,因此通过“交点顺序法”提取整形线。逐交点构建“交点信息表”如表1所示。
表1 交点信息表
如图4(b)所示,通过交点信息表,遍历相邻交点间的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节点,即交点A与B之间的节点X2、X3,交点B与C之间的节点X4。以各节点为圆心,距离阈值S为半径构建缓冲区,如图4(b)中圆形虚线内所示区域。
判定各节点至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的距离是否小于缓冲区距离上限。如图4(b)所示,节点X2、X3、X4至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的距离均小于缓冲区距离上限,进而可构建“相交多段线信息表”,见表2。
表2 相交多段线信息表
如图4(c)所示,根据相交多段线信息表中的两相邻交点编号,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中截取整形线A-X2-X3-B-X4-C,并输出提取的整形线结果。最后,如图4(d)所示,利用提取的整形线对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执行整形操作,实现该道路的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的融合。
图5为使用节点距离法提取整形线的具体算例示意图,其中,图5(a)为融合前示意图,图5(b)为构建圆形区示意图,图5(c)为提取整形线示意图,图5(d)为融合结果示意图。在图5(a)中,G1G6表示线状基础地理实体的河流边界线,X1X4、Y1Y4表示某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的河流边界线。通过相交分析可知,G1G6与X1X4、Y1Y4分别存在1个交点,因此通过“节点距离法”提取整形线。遍历该河流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节点,以各节点为圆心,距离阈值S为半径构建缓冲区如图5(b)中圆形虚线内所示区域。其中,节点G2的缓冲区内不存在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而节点G3、G4、G5的缓冲区内均存在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通过作垂线的方法在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上标记出距离节点最近点。对于节点G3,X1X4上距离G3的最近点为G3X,Y1Y4上距离G3的最近点为G3Y。进而可构建对应的“缓冲区边界线信息表”如表3所示。
表3 缓冲区信息表
通过遍历缓冲区信息表,可获取该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上每个节点都包含的缓冲区内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有且仅有一条Y1Y4,则将Y1Y4设定为参考线。进而可构建“整形线信息表”如表4所示。
表4 整形线信息表
如图5(c)所示,根据整形线信息表可从参考线Y1Y4中截取整形线G3-G3Y-G5Y-G5。最后,如图5(d)所示,利用提取的整形线对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执行整形操作,实现该河流的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的融合。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专题地理实体边界融合系统,如图6所示,该系统用于实现上述所述方法,所述系统包括:
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础地理实体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数据,根据所述基础地理实体空间身份编码,移除基础地理实体中线状实体以外的地类图斑,得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
整形线提取模块,用于将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进行相交,统计交点个数;若所述交点个数大于或等于2,则先使用交点顺序法提取整形线,并利用提取到的整形线对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执行整形操作,然后对整形后的现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再使用节点距离法提取整形线;若所述交点个数小于2,则使用节点距离法提取整形线。
融合模块,用于利用提取到的整形线对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执行整形操作,输出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融合成果。
所述交点顺序法包括:
输入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交点数大于或等于2的线状实体数据;
使用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进行相交计算,并构建交点信息表;
依次获取相邻交点之间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上的节点;
以各节点为圆心,第一阈值为半径,分别构建各节点的圆形区;
若相邻交点之间的各节点的圆形区均与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相交,则该相邻交点间的整形线采用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否则采用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最后输出整形线结果。
所述节点距离法包括:
输入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交点数等于1的线状实体数据;
获取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上所有节点,并以各节点为圆心,第二阈值为半径,构建各节点的圆形区;
判断各节点的圆形区内是否存在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若存在,则在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上标记出距离相应节点的最近点,并在缓冲区信息表中记录相应节点;
获取与所述缓冲区信息表中所有节点的圆形区均相交的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数量M;
若M=1,则将该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设定为参考线,若M≥2,则计算各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的节点平均最短距离,并将所述节点平均最短距离最小的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设定为参考线;
构建整形线信息表,所述整形线信息表包含参考线信息、整形线起点信息、整形线起点在参考线上的投影点信息、整形线终点信息、整形线终点在参考线上的投影点信息,所述整形线起点为所述缓冲区信息表中记录的第一个节点,所述整形线终点为所述缓冲区信息表中记录的最后一个节点;
根据所述整形线信息表,依次按照整形线起点、整形线起点在参考线上的投影点、整形线终点、整形线终点在参考线上的投影点,从参考线中截取整形线,输出提取的整形线结果。

Claims (5)

1.一种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专题地理实体边界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基础地理实体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数据,根据所述基础地理实体空间身份编码,移除基础地理实体中线状实体以外的地类图斑,得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
将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进行相交,统计交点个数;
若所述交点个数大于或等于2,则先使用交点顺序法提取整形线,并利用提取到的整形线对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执行整形操作,然后对整形后的现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再使用节点距离法提取整形线;若所述交点个数小于2,则使用节点距离法提取整形线;
利用提取到的整形线对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执行整形操作,输出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融合成果;
所述交点顺序法包括:
输入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交点数大于或等于2的线状实体数据;
使用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进行相交计算,并构建交点信息表;
依次获取相邻交点之间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上的节点;
以各节点为圆心,第一阈值为半径,分别构建各节点的圆形区;
若相邻交点之间的各节点的圆形区均与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相交,则该相邻交点间的整形线采用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否则采用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最后输出整形线结果;
所述节点距离法包括:
输入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交点数等于1的线状实体数据;
获取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上所有节点,并以各节点为圆心,第二阈值为半径,构建各节点的圆形区;
判断各节点的圆形区内是否存在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若存在,则在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上标记出距离相应节点的最近点,并在缓冲区信息表中记录相应节点;
获取与所述缓冲区信息表中所有节点的圆形区均相交的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数量M;
若M=1,则将该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设定为参考线,若M≥2,则计算各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的节点平均最短距离,并将所述节点平均最短距离最小的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设定为参考线;
构建整形线信息表,所述整形线信息表包含参考线信息、整形线起点信息、整形线起点在参考线上的投影点信息、整形线终点信息、整形线终点在参考线上的投影点信息,所述整形线起点为所述缓冲区信息表中记录的第一个节点,所述整形线终点为所述缓冲区信息表中记录的最后一个节点;
根据所述整形线信息表,依次按照整形线起点、整形线起点在参考线上的投影点、整形线终点、整形线终点在参考线上的投影点,从参考线中截取整形线,输出提取的整形线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界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点信息表包括:交点编号及坐标、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编号、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编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界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平均最短距离的计算方法为:将所述缓冲区信息表中所有节点到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的最短距离之和除以所述缓冲区信息表中节点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界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区信息表包括:节点编号及其所在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编号、圆形区内的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编号及其与节点的最短距离。
5.一种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专题地理实体边界融合系统,所述系统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础地理实体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数据,根据所述基础地理实体空间身份编码,移除基础地理实体中线状实体以外的地类图斑,得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
整形线提取模块,用于将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进行相交,统计交点个数;若所述交点个数大于或等于2,则先使用交点顺序法提取整形线,并利用提取到的整形线对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执行整形操作,然后对整形后的现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再使用节点距离法提取整形线;若所述交点个数小于2,则使用节点距离法提取整形线;
融合模块,用于利用提取到的整形线对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执行整形操作,输出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融合成果;
所述交点顺序法包括:
输入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交点数大于或等于2的线状实体数据;
使用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进行相交计算,并构建交点信息表;
依次获取相邻交点之间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上的节点;
以各节点为圆心,第一阈值为半径,分别构建各节点的圆形区;
若相邻交点之间的各节点的圆形区均与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相交,则该相邻交点间的整形线采用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否则采用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最后输出整形线结果;
所述节点距离法包括:
输入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与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交点数等于1的线状实体数据;
获取所述线状基础地理实体边界线上所有节点,并以各节点为圆心,第二阈值为半径,构建各节点的圆形区;
判断各节点的圆形区内是否存在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若存在,则在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上标记出距离相应节点的最近点,并在缓冲区信息表中记录相应节点;
获取与所述缓冲区信息表中所有节点的圆形区均相交的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数量M;
若M=1,则将该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设定为参考线,若M≥2,则计算各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的节点平均最短距离,并将所述节点平均最短距离最小的国土调查专题地理实体边界线设定为参考线;
构建整形线信息表,所述整形线信息表包含参考线信息、整形线起点信息、整形线起点在参考线上的投影点信息、整形线终点信息、整形线终点在参考线上的投影点信息,所述整形线起点为所述缓冲区信息表中记录的第一个节点,所述整形线终点为所述缓冲区信息表中记录的最后一个节点;
根据所述整形线信息表,依次按照整形线起点、整形线起点在参考线上的投影点、整形线终点、整形线终点在参考线上的投影点,从参考线中截取整形线,输出提取的整形线结果。
CN202410291864.7A 2024-03-14 2024-03-14 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专题地理实体边界融合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78936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91864.7A CN117893636B (zh) 2024-03-14 2024-03-14 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专题地理实体边界融合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91864.7A CN117893636B (zh) 2024-03-14 2024-03-14 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专题地理实体边界融合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93636A CN117893636A (zh) 2024-04-16
CN117893636B true CN117893636B (zh) 2024-05-17

Family

ID=90649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91864.7A Active CN117893636B (zh) 2024-03-14 2024-03-14 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专题地理实体边界融合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936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115632A (zh) * 2024-04-28 2024-05-31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 一种跨区域地理实体数据协调处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78146A (zh) * 2023-06-02 2023-09-1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基于多模态数据的道路信息提取方法及装置
CN117131143A (zh) * 2023-07-04 2023-11-2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海域地理实体构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49196B2 (en) * 2012-12-07 2015-02-03 Goog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tching similar geographic object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78146A (zh) * 2023-06-02 2023-09-1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基于多模态数据的道路信息提取方法及装置
CN117131143A (zh) * 2023-07-04 2023-11-2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海域地理实体构建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lustering Algorithms for Area Geographical Entities in Spatial Data Mining;CHEN Guang-xue 等;《010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FSKD 2010)》;20101231;第1-4页 *
地理实体与地形图数据一体化采集方法;董树秀 等;《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40331;第47卷(第2期);第101-103、10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93636A (zh) 202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893636B (zh) 线状基础地理实体与专题地理实体边界融合方法及系统
CN107547633B (zh) 一种用户常驻点的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8181607B (zh) 基于指纹库的定位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391753B (zh) 一种基于gis的路产矢量化数据自动生成系统及方法
CN105373559A (zh) 一种地理信息获取方法及地理信息获取系统
CN108806472B (zh) 电子地图中的道路渲染方法、装置和处理方法、装置
CN108388620B (zh) 一种土地审批测绘数据处理信息系统
CN103884345A (zh) 兴趣点信息采集方法、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463585B (zh) 指纹数据入库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676368B (zh) 基于标识码的地理实体信息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090712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856186A (zh) 一种无线网络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14692236B (zh) 一种面向大数据的国土空间规划底图底数处理方法
CN117171288B (zh) 一种栅格地图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0096564B (zh) 一种基于bim+gis的路线点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887910B (zh) 异常覆盖区域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1326559B (zh) 位置信息交换装置以及位置信息交换方法
CN108900978B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信令数据的城市主干道路连接方法
CN109766398B (zh) 一种基于gis数据进行栅格子区域划分的方法及装置
CN115292342B (zh) 一种基于poi数据更新城市用地现状图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6383282A (zh) 一种快速统计围栏覆盖区域面积的方法和装置
CN116450958A (zh) 检测点选址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63824A (zh) 一种基于mr位置和道路gis信息的通勤轨迹刻画方法及系统
CN113055239B (zh) 数据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269845B (zh) 面向异源数据的电子道路地图与公交线路的快速匹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