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91106A - 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91106A
CN117891106A CN202211223728.1A CN202211223728A CN117891106A CN 117891106 A CN117891106 A CN 117891106A CN 202211223728 A CN202211223728 A CN 202211223728A CN 117891106 A CN117891106 A CN 117891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chromic device
color
varying signal
electrochromic
condu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237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华净
康孟珍
王浩宇
王秀娟
王飞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221122372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9110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8484 priority patent/WO202407394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891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911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63Operation of electrochromic cells, e.g. electrodeposition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electrochromic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电致变色器件的参数信息;基于参数信息,确定目标电量累积,目标电量累积用于表征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层在不同位置上的颜色分布均匀;将目标电量累积对应的目标时变信号输入电致变色控制器;电致变色控制器用于将目标时变信号输入电致变色器件的导电层,以使导电层基于时变信号对变色层的颜色进行控制。通过上述方法,由于目标时变信号可以抑制电致变色器件中变色层边缘的变色速度,使得变色层边缘变色速度和变色层中间的变色速度更趋近于抑制,因此将目标时变信号输入电致变色器件的导电层,进而可以实现电致变色器件更均匀的变色效果。

Description

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致变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器件具有电压低、多稳态、静态无功耗、变色功耗低、寿命长、响应时间快、成本低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智能调光玻璃、显示器、汽车自动防眩目后视镜等领域。
相关技术中,电致变色器件中的电致变色材料在外加电流或电场的作用下,外部离子在电致变色材料中注入或抽出,材料发生可逆的电化学反应,导致材料的光学属性(包括反射率、吸收率及透射率)发生变化,进而材料在外观上表现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
但是,由于电致变色器件中的导电层本身存在面阻,电压在电致变色器件上分布是不均匀的,即电压从边缘向中心逐渐降低,这会导致变色速度不一致,边缘快中心慢,影响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效果。
因此,如何避免电致变色器件变色速度不一致,进而提升变色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参数信息;
基于所述参数信息,确定目标电量累积,所述目标电量累积用于表征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层在不同位置上的颜色分布均匀;
将所述目标电量累积对应的目标时变信号输入电致变色控制器;所述电致变色控制器用于将所述目标时变信号输入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导电层,以使所述导电层基于所述时变信号对所述变色层的颜色进行控制。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参数信息,确定目标电量累积,包括:
基于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电流分布函数;
基于所述电流分布函数及时变信号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电量累积。
可选地,所述时变信号参数包括以下任一项:
时变信号的固定电压;
时变信号的振幅;
角频率。
可选地,所述目标时变信号可以通过以下公式(1)表示:
V(t)=V0+V1sin(2πωt) (1)
其中,V(t)表示所述目标时变信号;V0表示所述目标时变信号的固定电压;V1表示所述目标时变信号的振幅;ω表示所述目标电压的角频率。
可选地,所述参数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任一项:
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长度;
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宽度;
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厚度;
所述导电层的材料类型;
所述导电层的方阻;
所述导电层的导电率;
所述变色层的相对介电常数;
所述变色层着色速度与褪色速度的比例。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参数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参数信息,确定目标电量累积,所述目标电量累积用于表征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层在不同位置上的颜色分布均匀;
输入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电量累积对应的目标时变信号输入电致变色控制器;所述电致变色控制器用于将所述目标时变信号输入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导电层,以使所述导电层基于所述时变信号对所述变色层的颜色进行控制。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
基于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电流分布函数;
基于所述电流分布函数及时变信号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电量累积。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系统,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电致变色控制器及电致变色器件;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变色层和位于所述变色层上下两侧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电致变色控制器包括至少一对信号输出端口,每一对所述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连接。
第五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电致变色器件的参数信息,确定出可以使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层能够在不同位置上颜色分布均匀的目标电量积累;由于目标电量积累对应的目标时变信号可以抑制电致变色器件中变色层边缘的变色速度,使得变色层边缘变色速度和变色层中间的变色速度更趋近于抑制,因此将目标时变信号输入电致变色控制器,电致变色控制器将时变信号输入电致变色器件的导电层,进而可以实现电致变色器件更均匀的变色效果;另外,目标时变信号同样避免了由于压降过大,进而造成电致变色器件边缘电压已超过材料极限但是中心电压还未达到最低变色要求的问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致变色器件尺寸受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中电量累积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变色控制器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更加清晰地理解本申请各实施例,首先对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如下介绍。
电致变色材料是指在外加电流或电场的作用下,外部离子在电致变色材料中注入或抽出,材料发生可逆的电化学反应,导致材料的光学属性(包括反射率、吸收率及透射率)发生变化,进而材料在外观上表现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
现有技术中,电致变色器件几乎都有一个一致的结构:即最外部是一上一下两层透明导电层,可外接电极提供电压和电流;中间夹着变色层、离子存储层、离子输运层等功能性膜层。对不同材料的电致变色器件而言,其中间各层的层数、材料、厚度、制备方法多种多样,但整体器件结构是相同的。
通过对上下导电层施加合适的电压可以调节电致变色器件的透明度。通常,对器件施加的是直流电压、由极性变化来实现器件的着色和褪色,比如,正压着色、负压褪色。
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存在着一个较大的问题:由于导电层本身存在面阻,电压在器件上分布是不均匀的,从边缘向中心逐渐降低,这会导致变色速度不一致,边缘快中心慢,影响产品效果;甚至,如果压降过大,可能造成边缘电压已超过材料极限而中心电压还未达到最低变色要求,这将限制器件的最大尺寸。
综上所述,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从而避免电致变色器件变色速度不一致的问题,进而提升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效果。
下面结合图1至图5描述本发明的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包括步骤101至步骤103,其中:
步骤101、获取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参数信息。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具有电致变色器件控制功能的任何电子设备,例如可以为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台式电脑、手提电脑等任何一种;在实际应用中,执行主体基于电致变色器件的参数信息生成目标时变信号,并将目标时变信号输入至电致变色器控制器,进一步地,电致变色器控制器将目标时变信号施加在电致变色器件的导电层,以使导电层基于时变信号对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层的颜色进行控制。
其中,电致变色器控制器中至少包括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运算放大器、电源模块等电子器件和若干对输出引线。
具体地,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电致变色系统包括电致变色控制器及电致变色器件;电致变色器件包括变色层和位于变色层上下两侧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电致变色控制器包括至少一对信号输出端口,每一对信号输出端口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电致变色系统的连接方式仅是能够实现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的一种连接方式,本发明对电致变色系统的连接方式不作限定。
为了避免电致变色器件变色速度不一致,进而提升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效果,在本实施例中,首先需要获取电致变色器件的参数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获取到电致变色器件的参数信息之后,即可利用参数信息在数值仿真软件(例如COMSOL Multiphysics)中构建出电致变色器件的器件结构。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参数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任一项:
a)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长度;
b)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宽度;
c)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厚度;
d)所述导电层的材料类型;
e)所述导电层的方阻;
f)所述导电层的导电率;
g)所述变色层的相对介电常数;
h)所述变色层着色速度与褪色速度的比例。
步骤102、基于所述参数信息,确定目标电量累积,所述目标电量累积用于表征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层在不同位置上的颜色分布均匀。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参数信息之后,需要基于参数信息,计算在不同输入电压下电致变色器件的电量积累,其中,电量积累用于表征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层在不同位置上的变色程度。
然后再各电量积累中确定出目标电量累积,以使变色层在不同位置上的颜色分布均匀。
步骤103、将所述目标电量累积对应的目标时变信号输入电致变色控制器;所述电致变色控制器用于将所述目标时变信号输入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导电层,以使所述导电层基于所述时变信号对所述变色层的颜色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时变信号随时间变化,且目标时变信号可表达为三角函数如正弦、余弦的形式,也可以为方波的形式。
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通过电致变色器件的参数信息,确定出可以使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层能够在不同位置上颜色分布均匀的目标电量积累;由于目标电量积累对应的目标时变信号可以抑制电致变色器件中变色层边缘的变色速度,使得变色层边缘变色速度和变色层中间的变色速度更趋近于抑制,因此将目标时变信号输入电致变色控制器,电致变色控制器将时变信号输入电致变色器件的导电层,进而可以实现电致变色器件更均匀的变色效果;另外,目标时变信号同样避免了由于压降过大,进而造成电致变色器件边缘电压已超过材料极限但是中心电压还未达到最低变色要求的问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致变色器件尺寸受限的问题。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参数信息,确定目标电量累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具体包括步骤[1]-步骤[2]:
步骤[1]、基于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电流分布函数;
步骤[2]、基于所述电流分布函数及时变信号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电量累积。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需要基于参数信息,在不同的输入电压下,通过数值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得到电致变色器件的电流分布函数i(x,t),其中,电流分布函数用于表征电致变色器件中电压和电流的分布。
在得到电流分布函数之后,通过对时变信号参数进行调整,基于电流分布函数,即可在不同的电量累积中确定出在电致变色器件中分布尽可能均匀的目标电量累积,其中,目标电量累积用于表征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层在不同位置上的颜色分布均匀。
也就是说,通过在仿真软件中尝试不同的时变信号参数组合,使得电量累积尽可能均匀分布,即可得到目标电量积累。
需要说明的是,对电流分布函数的时间t进行积分,即可得到不同输入电压下的电量累积,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公式(2)表示:
其中,Q(x)表示电量累积;i(x,t)表示电流分布函数。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变信号参数包括以下任一项:
a)时变信号的固定电压V0
a)时变信号的振幅V1
a)角频率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对时变信号参数进行调整,即可确定出在电致变色器件中分布尽可能均匀的目标电量累积,由于目标电量积累对应的目标时变信号可以抑制电致变色器件中变色层边缘的变色速度,使得变色层边缘变色速度和变色层中间的变色速度更趋近于抑制,因此将目标时变信号输入电致变色器件的导电层,进而可以实现电致变色器件更均匀的变色效果。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时变信号可以通过以下公式(1)表示:
V(t)=V0+V1sin(2πωt) (1)
其中,V(t)表示所述目标时变信号;V0表示所述目标时变信号的固定电压;V1表示所述目标时变信号的振幅;ω表示所述目标电压的角频率。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包括步骤301至步骤304,其中:
步骤301、获取电致变色器件的参数信息。
具体地,电致变色器件的参数信息如下:
电致变色器件的长度为1.2m;电致变色器件的宽度为0.6m;电致变色器件的厚度为135nm;导电层的材料类型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导电层的方阻为7Ω/sq;导电层的导电率为0.01875uS/m;变色层的相对介电常数为7;变色层在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电压下着色速度和褪色速度比为1:2.5。
步骤302、基于参数信息,确定电致变色器件的电流分布函数。
步骤303、基于电流分布函数及时变信号参数,确定目标电量累积。
具体地,时变信号参数例如可以是时变信号的固定电压、时变信号的振幅、角频率。
步骤304、将目标电量累积对应的目标时变信号输入电致变色控制器,以使电致变色控制器将目标时变信号输入电致变色器件的导电层,其中,目标时变信号用于指示导电层对变色层的颜色进行控制。
作为对比,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中电量累积示意图;
如图4所示,虚线表示直流信号(即直流电压),实线表示时变信号(即时变电压);横坐标表示电致变色器件的位置、纵坐标表示单位长度的电致变色器件中的电量累积。
在同样条件下,与直流电压相比,时变电压抑制了电致变色器件中变色层边缘的变色速度,使得变色层边缘和变色层中间的变色速度更趋近于一致。
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通过电致变色器件的参数信息,确定出可以使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层能够在不同位置上颜色分布均匀的目标电量积累;由于目标电量积累对应的目标时变信号可以抑制电致变色器件中变色层边缘的变色速度,使得变色层边缘变色速度和变色层中间的变色速度更趋近于抑制,因此将目标时变信号输入电致变色控制器,电致变色控制器将时变信号输入电致变色器件的导电层,进而可以实现电致变色器件更均匀的变色效果;另外,目标时变信号同样避免了由于压降过大,进而造成电致变色器件边缘电压已超过材料极限但是中心电压还未达到最低变色要求的问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致变色器件尺寸受限的问题。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装置与上文描述的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装置500包括:获取模块501、确定模块502、输入模块503,其中:
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参数信息;
确定模块502,用于基于所述参数信息,确定目标电量累积,所述目标电量累积用于表征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层在不同位置上的颜色分布均匀;
输入模块503,用于将所述目标电量累积对应的目标时变信号输入电致变色控制器;所述电致变色控制器用于将所述目标时变信号输入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导电层,以使所述导电层基于所述时变信号对所述变色层的颜色进行控制。
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装置,通过电致变色器件的参数信息,确定出可以使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层能够在不同位置上颜色分布均匀的目标电量积累;由于目标电量积累对应的目标时变信号可以抑制电致变色器件中变色层边缘的变色速度,使得变色层边缘变色速度和变色层中间的变色速度更趋近于抑制,因此将目标时变信号输入电致变色控制器,电致变色控制器将时变信号输入电致变色器件的导电层,进而可以实现电致变色器件更均匀的变色效果;另外,目标时变信号同样避免了由于压降过大,进而造成电致变色器件边缘电压已超过材料极限但是中心电压还未达到最低变色要求的问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致变色器件尺寸受限的问题。
可选地,确定模块502,进一步用于:
基于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电流分布函数;
基于所述电流分布函数及时变信号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电量累积。
可选地,所述时变信号参数包括以下任一项:
时变信号的固定电压;
时变信号的振幅;
角频率。
可选地,所述目标时变信号可以通过以下公式(1)表示:
V(t)=V0+V1sin(2πωt) (1)
其中,V(t)表示所述目标时变信号;V0表示所述目标时变信号的固定电压;V1表示所述目标时变信号的振幅;ω表示所述目标电压的角频率。
可选地,所述参数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任一项:
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长度;
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宽度;
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厚度;
所述导电层的材料类型;
所述导电层的方阻;
所述导电层的导电率;
所述变色层的相对介电常数;
所述变色层着色速度与褪色速度的比例。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变色控制器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电致变色控制器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6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620、存储器(memory)630和通信总线640,其中,处理器610,通信接口620,存储器630通过通信总线6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610可以调用存储器6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参数信息;基于所述参数信息,确定目标电量累积,所述目标电量累积用于表征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层在不同位置上的颜色分布均匀;将所述目标电量累积对应的目标时变信号输入电致变色控制器,电致变色控制器将时变信号输入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导电层,以使所述导电层基于所述时变信号对所述变色层的颜色进行控制。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6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系统,包括电致变色控制器及电致变色器件;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变色层和位于所述变色层上下两侧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电致变色控制器包括至少一对信号输出端口,每一对所述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连接。所述电致变色控制器可将时变信号输入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导电层,以使所述导电层基于所述时变信号对所述变色层的颜色进行控制。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所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参数信息;基于所述参数信息,确定目标电量累积,所述目标电量累积用于表征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层在不同位置上的颜色分布均匀;将所述目标电量累积对应的目标时变信号输入电致变色控制器,电致变色控制器将时变信号输入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导电层,以使所述导电层基于所述时变信号对所述变色层的颜色进行控制。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方法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参数信息;基于所述参数信息,确定目标电量累积,所述目标电量累积用于表征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层在不同位置上的颜色分布均匀;将所述目标电量累积对应的目标时变信号输入电致变色控制器,电致变色控制器将时变信号输入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导电层,以使所述导电层基于所述时变信号对所述变色层的颜色进行控制。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参数信息;
基于所述参数信息,确定目标电量累积,所述目标电量累积用于表征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层在不同位置上的颜色分布均匀;
将所述目标电量累积对应的目标时变信号输入电致变色控制器;所述电致变色控制器用于将所述目标时变信号输入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导电层,以使所述导电层基于所述时变信号对所述变色层的颜色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参数信息,确定目标电量累积,包括:
基于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电流分布函数;
基于所述电流分布函数及时变信号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电量累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变信号参数包括以下任一项:
时变信号的固定电压;
时变信号的振幅;
角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时变信号可以通过以下公式(1)表示:
V(t)=V0+V1sin(2πωt) (1)
其中,V(t)表示所述目标时变信号;V0表示所述目标时变信号的固定电压;V1表示所述目标时变信号的振幅;ω表示所述目标电压的角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任一项:
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长度;
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宽度;
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厚度;
所述导电层的材料类型;
所述导电层的方阻;
所述导电层的导电率;
所述变色层的相对介电常数;
所述变色层着色速度与褪色速度的比例。
6.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参数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参数信息,确定目标电量累积,所述目标电量累积用于表征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层在不同位置上的颜色分布均匀;
输入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电量累积对应的目标时变信号输入电致变色控制器;所述电致变色控制器用于将所述目标时变信号输入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导电层,以使所述导电层基于所述时变信号对所述变色层的颜色进行控制。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
8.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控制器及电致变色器件;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变色层和位于所述变色层上下两侧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电致变色控制器包括至少一对信号输出端口,每一对所述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连接。
9.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
CN202211223728.1A 2022-10-08 2022-10-08 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8911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23728.1A CN117891106A (zh) 2022-10-08 2022-10-08 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138484 WO2024073942A1 (zh) 2022-10-08 2022-12-12 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23728.1A CN117891106A (zh) 2022-10-08 2022-10-08 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91106A true CN117891106A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07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23728.1A Pending CN117891106A (zh) 2022-10-08 2022-10-08 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91106A (zh)
WO (1) WO202407394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529488A (ja) * 2007-06-01 2010-08-26 クロモゲニクス アクティエボラーグ 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デバイスの制御
US20130271813A1 (en) * 2012-04-17 2013-10-17 View, Inc. Controller for optically-switchable windows
US8254013B2 (en) * 2011-03-16 2012-08-28 Soladigm, Inc. Controlling transitions in optically switchable devices
US9030725B2 (en) * 2012-04-17 2015-05-12 View, Inc. Driving thin film switchable optical devices
US9412290B2 (en) * 2013-06-28 2016-08-09 View, Inc. Controlling transitions in optically switchable devices
JP6720210B2 (ja) * 2015-01-12 2020-07-08 キネストラル・テクノロジー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Kinestral Technologies,Inc. 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ガラスユニットのためのドライバ
WO2017189307A2 (en) * 2016-04-29 2017-11-02 View, Inc. Calibration of electrical parameters in optically switchable windows
CN106940508A (zh) * 2017-05-10 2017-07-11 浙江上方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控制方法
TWI786524B (zh) * 2020-01-24 2022-12-11 美商塞奇電致變色公司 用於改善控制精度的電致變色玻璃磁滯補償
RU2743655C1 (ru) * 2020-07-17 2021-02-20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Октогласс" Способ стабилизированн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высокоскоростным оптическим переключением электрохромного модул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13253535B (zh) * 2021-04-12 2023-06-02 浙江上方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73942A1 (zh) 2024-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erloni et al. Impedance analysis of electronically conducting polymers
EP2161615B1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large-area electrochromic devices
Pereira et al. Electrochromic behavior of NiO thin films deposited by e-beam evapor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AU2009208112C1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large-area electrochromic devices
JPH06160915A (ja) 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セル
US5161048A (en) Electrochromic window with metal grid counter electrode and acidic polyelectrolyte
US20140327950A1 (en) Electrochromic materials and optical systems employing the same
Wei et al. Electr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electrochromic devices based on NiO and WO3 films using different lithium salts electrolytes
ATE229659T1 (d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elektrochromen elementes
Watanabe et al. Continuous-tone images obtained using three primary-color electrochromic cells containing gel electrolyte
US20200292902A1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redoxactive cells
Huang et al. Electrochemical studies of silicon nitride electron blocking layer for all-solid-state inorganic electrochromic device
CN113253535B (zh) 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703445A (zh) 颜色变化程度最小的n型离子存储层,使用其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oşkun et al. The effects of lithiation proces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ll-solid-state electrochromic devices
US2007018884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wering the drive potential of an electrochromic device
CN117891106A (zh) 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855243A1 (en) Light adjusting device
Skryabin et al. Testing and control issues in large area electrochromic films and devices
KR102370222B1 (ko) 전기변색소자
JP2916870B2 (ja) 液晶セルの製造方法
Chu et al. Stepwise driving and multi-transparency of polymer dispersion liquid crystals
CN109491172B (zh) 电致变色器件的离子传导层材料筛选方法
KR102415071B1 (ko) 조절가능한 반사도를 갖는 반사 셀
WO2024082197A1 (zh) 一种可控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光学性能调控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