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91097A - 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91097A
CN117891097A CN202211224863.8A CN202211224863A CN117891097A CN 117891097 A CN117891097 A CN 117891097A CN 202211224863 A CN202211224863 A CN 202211224863A CN 117891097 A CN117891097 A CN 1178910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wavelength conversion
conversion film
light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248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文颢
林千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lu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Display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122486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910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91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910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背板、一灯板、一胶框、一波长转换膜以及一光学膜片组。灯板设置在背板上。胶框设置在背板上且具有一支撑面以及一侧表面,支撑面与侧表面连接,且侧表面围绕灯板。波长转换膜设置在胶框上且具有一底面,底面接触或贴合于支撑面。光学膜片组设置在波长转换膜上。灯板具有邻近于灯板的一边缘的一发光单元,发光单元的一中心点与波长转换膜的一边缘相隔一距离,且距离大于或等于0.1毫米且小于或等于2.5毫米。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特别是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可应用于非自发光显示装置以提供光源。然而,现有的背光模组可能因中心和边缘的亮度差异而导致周边亮度不足,进而产生周边暗带以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因此,如何降低背光模组的周边暗带的现象为本领域重要的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背板、一灯板、一胶框、一波长转换膜以及一光学膜片组。灯板设置在背板上。胶框设置在背板上且具有一支撑面以及一侧表面,支撑面与侧表面连接,且侧表面围绕灯板。波长转换膜设置在胶框上且具有一底面,底面接触或贴合于支撑面。光学膜片组设置在波长转换膜上。灯板具有邻近于灯板的一边缘的一发光单元,发光单元的一中心点与波长转换膜的一边缘相隔一距离,且距离大于或等于0.1毫米且小于或等于2.5毫米。
附图说明
图1为包括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电子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包括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电子装置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为包括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电子装置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为包括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电子装置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200、300、400-显示装置;AD1-第一贴材;AD2-第二贴材;BB-基材;BF-蓝光膜;BM-背光模组;BP-背板;BS-底面;CB-载板;CF-彩色滤光基板;CL-阵列基板;CP-中心点;D1、D2、D3-距离;D4-厚度;DF-扩散板;DP-显示面板;E1、E2-边缘;ED-电子装置;GF-胶框;GL1、GL2、AH1-胶层;L1-光线;LB-灯板;LU、LU1-发光单元;OF1-第一光学层;OF2-第二光学层;OF3-第三光学层;OFM-光学膜片组;PL-保护层;POL-偏光片;QF-量子点膜;R1-区域;RL-反射层;S1-支撑面;S2-侧表面;S3、S4-表面;SC1、SC2-阶梯结构;TS1、TS2-上表面;WF-波长转换膜;X、Y、Z-方向;θ-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考以下的详细描述并同时结合附图可以理解本发明,须注意的是,为了使读者能容易了解及为了附图的简洁,本发明中的多张附图只绘出电子装置的一部分,且附图中的特定元件并非依照实际比例绘图。此外,图中各元件的数量及尺寸仅作为示意,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通篇说明书与所附的权利要求中会使用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元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电子设备制造商可能会以不同的名称来指称相同的元件。本文并不意在区分那些功能相同但名称不同的元件。
在下文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书中,“含有”与“包括”等词为开放式词语,因此其应被解释为“含有但不限定为…”之意。
应了解到,当元件或膜层被称为“设置在”另一个元件或膜层“上”或“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膜层时,它可以直接在此另一元件或膜层上或直接连接到此另一元件或膜层,或者两者之间存在有插入的元件或膜层(非直接情况)。相反地,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个元件或膜层“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膜层时,两者之间不存在有插入的元件或膜层。当元件或膜层被称为“电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膜层时,其可解读为直接电连接或非直接电连接。本发明中所叙述的电连接或耦接皆可以指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于直接连接的情况下,两个电路上元件的端点直接连接或以一导体线段互相连接,而于间接连接的情况下,两个电路上元件的端点之间具有开关、二极管、电容、电感、电阻、其他适合的元件、或上述元件的组合,但不限于此。
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可用以描述多种组成元件,但组成元件并不以此术语为限。此术语仅用于区别说明书内单一组成元件与其他组成元件。权利要求中可不使用相同术语,而依照权利要求中元件宣告的顺序以第一、第二、第三…取代。因此,在下文说明书中,第一组成元件在权利要求中可能为第二组成元件。
在本发明中,厚度、长度与宽度的测量方式可以是采用光学显微镜测量而得,厚度或宽度则可以由电子显微镜中的剖面影像测量而得,但不以此为限。
另外,任两个用来比较的数值或方向,可存在着一定的误差。术语“大约”、“等于”、“相等”或“相同”、“实质上”或“大致上”一般解释为在所给定的值的正负20%范围以内,或解释为在所给定的值的正负10%、正负5%、正负3%、正负2%、正负1%或正负0.5%的范围以内。
此外,用语“给定范围为第一数值至第二数值”、“给定范围落在第一数值至第二数值的范围内”表示所述给定范围包括第一数值、第二数值以及它们之间的其它数值。
若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则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角度可介于80度至100度之间;若第一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则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角度可介于0度至10度之间。
除非另外定义,在此使用的全部用语(包含技术及科学用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涵义。能理解的是,这些用语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用语,应被解读成具有与相关技术及本发明的背景或上下文一致的意思,而不应以一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方式解读,除非在本发明实施例有特别定义。
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可应用到任何适合的电子装置,其中电子装置可包括显示装置、感测装置、天线装置、拼接装置或其他适合的电子装置,但不以此为限。例如,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可应用于非自发光显示装置,但不以此为限。电子装置可为可弯折、可挠曲或可拉伸的电子装置。显示装置可例如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公共显示器、拼接显示器、车用显示器、触控显示器、电视、监视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光源模块、照明设备或例如为应用于上述产品的电子装置,但不以此为限。感测装置可包括生物传感器、触控传感器、指纹传感器、其他适合的传感器或上述类型的传感器的组合。天线装置可例如包括液晶天线装置,但不以此为限。拼接装置可例如包括显示器拼接装置或天线拼接装置,但不以此为限。须注意的是,本发明的背光模组还可应用于上述电子装置的各种组合,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考图1,图1为包括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电子装置的剖视示意图。根据本发明,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ED可例如为显示装置100,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与操作而显示静态或动态的影像或画面,但不以此为限。显示装置100可包括背光模组BM以及设置在背光模组BM上的显示面板DP。具体来说,可通过胶层GL1将显示面板DP贴合固定在背光模组BM的前侧,但不以此为限。胶层GL1可包括任何适合的黏着材料,例如具高透光率的胶材。显示面板DP可包括非自发光显示面板,例如液晶面板,但不以此为限。在此情形下,显示面板DP可包括两层基板、电路层、液晶层…等元件和/或膜层,但不以此为限。例如,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DP可包括阵列基板CL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CL上的彩色滤光基板CF。阵列基板CL上可设置有电路层,电路层可包括驱动元件或其他适合的电子元件,其中驱动元件例如包括晶体管,但不以此为限。彩色滤光基板CF上可包括任何适合的光转换元件,例如彩色滤光片、量子点、其他适合的材料或上述材料的组合。此外,显示面板DP还可包括设置在阵列基板CL相对于彩色滤光基板CF的一侧的偏光片POL,但不以此为限。需注意的是,虽然图1未示出,显示面板DP还可包括设置在彩色滤光基板CF上的偏光片、设置在阵列基板CL与彩色滤光基板CF之间的液晶层和/或其他适合的元件或膜层,并不以图1所示结构为限。设置在显示面板DP下方的背光模组BM可提供显示面板DP显示用的光源。具体来说,背光模组BM可包括可发射光线的发光单元LU,而发射自发光单元LU的光线可向上进入显示面板DP,作为显示面板DP的显示光源。本发明的背光模组BM可例如包括直下式(direct type)背光模组,但不以此为限。
根据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BM可包括背板BP、灯板LB、胶框GF、波长转换膜WF以及光学膜片组OFM,其中灯板LB和胶框GF可设置在背板BP上,波长转换膜WF可设置在灯板LB上,而光学膜片组OFM可设置在波长转换膜WF上,但不以此为限。以下将详细介绍背光模组BM中所包括的元件和/或膜层。
背板BP可包括任何适合的支撑材料,用于支撑位于其上的膜层和/或元件。例如,背板BP可包括铁、塑料、其他适合的材料或上述材料的组合。此外,如图1所示,背板BP的两端可向上延伸并嵌入胶框GF内,但不以此为限。背板BP嵌入胶框GF的设计可降低背板BP与胶框GF分离的可能性,进而改善背光模组BM的可靠度。
灯板LB可通过任何适合的方式设置在背板BP上。具体来说,可例如通过胶层GL2将灯板LB贴合到背板BP上,但不以此为限。灯板LB可包括载板CB以及设置在载板CB上的发光单元LU。载板CB可用于支撑设置于其上的发光单元LU,而可包括任何适合的支撑材料。此外,虽然图中未示出,灯板LB还可例如包括用于驱动发光单元LU发光的电路层和/或任何适合的元件,其中电路层可设置在载板CB上或整合于载板CB中,但不以此为限。根据本实施例,发光单元LU可包括发光二极管,其中发光二极管可例如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OLED)、量子点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QLED)、无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其他任何适合的发光元件或上述的组合。无机发光二极管可例如包括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 LED)或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但不以此为限。在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的芯片尺寸可约为300微米(μm)到10毫米(mm),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 LED)的芯片尺寸可约为100微米到300微米,而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ED)的芯片尺寸可约为1微米到100微米,但不以此为限。发光单元LU可电连接到上述的电路层,进而通过电路层控制发光单元LU发光。需注意的是,背光模组BM还可包括一保护层PL,覆盖在发光单元LU上。保护层PL可包括任何适合的绝缘材料,以提供发光单元LU的保护效果及/或改善光学品味效果。
胶框GF可设置在背板BP上,并可围绕背光模组BM中除背板BP以外的其他元件和/或膜层。例如,胶框GF可围绕背光模组BM中的灯板LB、波长转换膜WF、光学膜片组OFM和/或其他膜层,但不以此为限。根据本实施例,胶框GF可包括一支撑面S1以及一侧表面S2,其中支撑面S1与侧表面S2连接。具体来说,胶框GF在背光模组BM的剖面图中可例如具有阶梯形状,且可至少包括一阶梯结构SC1,接触于背板BP的表面S3,其中阶梯结构SC1的上表面可定义为胶框GF的支撑面S1,而阶梯结构SC1的侧表面可定义为胶框GF的侧表面S2,但不以此为限。换言之,当胶框GF包括多个阶梯结构时,其中最下侧与背板BP接触的阶梯结构的上表面和侧表面可分别定义为支撑面S1和侧表面S2,但不以此为限。据此,胶框GF的侧表面S2可与背板BP的表面S3接触。在一些实施例中,胶框GF除了阶梯结构SC1外还可包括连接于阶梯结构SC1上侧的阶梯结构SC2。在一些实施例中,胶框GF除了阶梯结构SC1和阶梯结构SC2外还可包括其他阶梯结构,端看背光模组BM的设计而定。需注意的是,图1所示的胶框GF的形状仅为示例性的,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根据本实施例,胶框GF的侧表面S2可围绕灯板LB。详言之,如图1所示,胶框GF的侧表面S2可例如为口字形状表面,而该口字形状表面可在背板BP的表面S3上围绕出一区域R1,其中灯板LB可设置在由侧表面S2所围绕出的区域R1内,但不以此为限。换言之,在背光模组BM的俯视方向(例如平行于方向Z的俯视视角)上,侧表面S2可具有封闭的口字形状,定义出区域R1,而灯板LB的设置面积可小于或等于区域R1的面积。此外,设置在灯板LB上的保护层PL的上表面TS1可不高于支撑面S1。具体来说,保护层PL的上表面TS1与背板BP的表面S3之间可具有距离D1,而胶框GF的支撑面S1与背板BP的表面S3之间可具有距离D2,其中距离D1可小于或等于距离D2,但不以此为限。
波长转换膜WF可设置在胶框GF上,并可用于转换来自灯板LB的发光单元LU的光线的波长和/或颜色。例如,发光单元LU可例如发射蓝光,而波长转换膜WF可将发光单元LU所发射的蓝光转换为白光,但不以此为限。根据本实施例,波长转换膜WF可包括量子点膜QF以及蓝光膜BF,其中量子点膜QF可设置在蓝光膜BF上,但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波长转换膜WF还可包括其他适合的光学膜层。量子点膜QF可例如包括复数个量子点以及填充材料(图未示),其中量子点可设置在填充材料中。量子点可包括将光线转换为白光的任何适合的材料。蓝光膜BF可设置在量子点膜QF下,而可用于增强进入量子点膜QF的蓝光的光线量和/或强度,进而改善背光模组BM的出光效果。例如,蓝光膜BF可包括反射结构,将朝下前进的光线反射并增加其进入量子点膜QF的几率,但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蓝光膜BF还可包括其他适合的光学结构。
如图1所示,灯板LB可包括邻近于灯板LB边缘的一发光单元LU1,其中灯板LB的边缘可例如定义为载板CB的边缘E1,但不以此为限。换言之,发光单元LU1可例如为灯板LB的复数个发光单元LU中最外围的发光单元LU或是最接近胶框GF的侧表面S2的发光单元LU。此外,波长转换膜WF可具有一边缘E2。根据本实施例,波长转换膜WF可突出于灯板LB设置,即波长转换膜WF的边缘E2可突出于灯板LB的边缘E1。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邻近于灯板LB的边缘(即边缘E1)的发光单元LU1可具有一中心点CP,而发光单元LU1的中心点CP与波长转换膜WF的边缘E2可相隔一距离D3,其中距离D3可大于或等于0.1毫米(mm)且小于或等于2.5mm,但不以此为限。发光单元LU1的中心点CP可例如定义为发光单元LU1中的发光层的几何中心,但不以此为限。距离D3可例如定义为在背光模组BM的剖面图(如图1)中,波长转换膜WF的边缘E2与发光单元LU1的中心点CP在平行于背板BP的表面S3的一方向上(例如方向X,但不以此为限)的最小距离,但不以此为限。换言之,得到背光模组BM的剖面结构后,距离D3可为邻近于灯板LB的边缘E1的发光单元LU1的中心点CP与波长转换膜WF中与边缘E1位于相同侧的边缘E2在平行于背板BP的表面S3的一方向上的距离。
根据本实施例,通过使波长转换膜WF突出于灯板LB设置,或使邻近于灯板LB的边缘E1的发光单元LU1的中心点CP与波长转换膜WF的边缘E2之间的距离D3落在上述范围中,可改善波长转换膜WF转换来自发光单元LU的光线的效果,进而降低背光模组BM的周边亮度下降而影响显示装置100的显示效果的可能性。具体来说,由于波长转换膜WF的边缘E2相对于最外围的发光单元LU1的中心点CP可突出距离D3,可有效增加发射自发光单元LU1的蓝光进入波长转换膜WF而被转换成白光的几率。或是说,可降低未经过波长转换膜WF而被转换的光线的比例。据此,可改善未经转换的蓝光从背光模组BM的周边泄漏而产生周边暗带的问题。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波长转换膜WF可设置在胶框GF上。具体来说,波长转换膜WF可具有一底面BS,其中底面BS的至少一部分可接触于胶框GF的支撑面S1,但不以此为限。换言之,波长转换膜WF可设置在胶框GF的支撑面S1上。波长转换膜WF的底面BS可例如为蓝光膜BF的下表面,但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波长转换膜WF可包括其他适合的光学膜层,而底面BS可为波长转换膜WF所包括的膜层中最下方的膜层的下表面。由于本实施例的波长转换膜WF可设置在胶框GF的支撑面S1上,因此可在波长转换膜WF突出于灯板LB设置的情形下通过支撑面S1提供波长转换膜WF支撑效果。换言之,胶框GF的支撑面S1可用于设置或支撑波长转换膜WF以及其上的膜层,但不以此为限。
本实施例的胶框GF可包括高反射率的材料,例如反射率大于90%的材料,但不以此为限。例如,胶框GF的材料可包括白色塑料(例如PPA_150G2_白色,反射率约96%,但不以此为限)、灰色塑料(PPA_150G2_灰色,反射率约92%,但不以此为限)、其他适合的材料或上述材料的组合,但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用上述具高反射率的塑料材料,并通过射出成型(insert molding)的方式形成胶框GF,并将胶框GF与背板BP结合。在一些实施例中,背板BP可与胶框GF由相同的材料形成(例如上述的塑料材料),而胶框GF与背板BP可例如通过射出成型的方式一体形成。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胶框GF的侧表面S2可例如为一斜面,而侧表面S2与背板BP的表面S3之间可具有夹角θ。如图1所示,夹角θ可为胶框GF的阶梯结构SC1与背板BP的表面S3之间的夹角。根据本实施例,夹角θ可大于或等于45度且小于90度,但不以此为限。换言之,夹角θ可为大于或等于45度的锐角。在此情形下,侧表面S2的斜率可大于或等于1。在一些实施例中,夹角θ可大于或等于45度且小于或等于60度。在此情形下,侧表面S2的斜率可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1.73。
如上文所述,本实施例的胶框GF可由高反射率的材料所形成,此外,胶框GF的侧表面S2可为斜面,而与背板BP的表面S3具有夹角θ,其中夹角θ可例如为位于上述角度范围中的锐角。因此,可提高发射自发光单元LU的光线进入波长转换膜WF的比例。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当发射自发光单元LU的光线L1射至胶框GF的侧表面S2时,光线L1可被具高反射性的侧表面S2反射,进而降低光线L1从波长转换膜WF外经过而未被转换的比例。此外,通过设计胶框GF的侧表面S2的斜率,或是说设计侧表面S2与背板BP的表面S3之间的夹角θ位于上述范围中,可提升光线(例如光线L1)被侧表面S2反射而进入波长转换膜WF的可能性,进而改善波长转换膜WF的转换效率。
根据本实施例,背光模组BM还可包括一扩散板DF,其中扩散板DF可设置在波长转换膜WF与灯板LB之间,但不以此为限。换言之,扩散膜DF可设置在波长转换膜WF与发光单元LU之间。设置在发光单元LU上的扩散膜DF可用于使发光单元LU所发出的光线均匀化,进而改善背光模组BM的出光效果。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波长转换膜WF下的扩散板DF可被胶框GF的侧表面S2围绕,而扩散板DF可与灯板LB同样设置于侧表面S2在背板BP的表面S3上所围绕出的区域R1内。例如,在背光模组BM的剖视图中,扩散板DF的边缘可大致上切齐于灯板LB的边缘,但不以此为限。据此,在本实施例中,波长转换膜WF可突出于灯板LB以及扩散板DF设置。如上文所述,由于胶框GF的支撑面S1可与波长转换膜WF的底面BS接触而支撑波长转换膜WF,因此设置在波长转换膜WF下的扩散板DF的上表面在背光模组BM的俯视方向(例如平行于方向Z)上可例如大致上对齐于支撑面S1,而保护层PL的上表面与背板BP的表面S3之间的距离D1与扩散板DF的厚度D4之和可大致上与胶框GF的支撑面S1与背板BP的表面S3之间的距离D2相同,但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波长转换膜WF与灯板LB之间不包括扩散板DF或其他膜层时,保护层PL的上表面在背光模组BM的俯视方向(例如方向Z)上可大致上对齐于支撑面S1,而距离D1可大致上与距离D2相同。根据本实施例,由于波长转换膜WF可突出于扩散板DF设置,可降低发光单元LU所发出的光线经过扩散板DF后未经过波长转换膜WF而被转换的可能性,进而改善波长转换膜WF的转换效率。如此,可改善背光模组BM的周边亮度,进而降低背光模组BM的周边暗带发生的可能性。
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BM还可包括一光学膜片组OFM,设置在波长转换膜WF上,但不以此为限。光学膜片组OFM可包括任何可改善背光模组BM的出光效果的光学膜层。例如,本实施例的光学膜片组OFM可包括由第一光学层OF1、第二光学层OF2和第三光学层OF3依序堆叠所形成的结构,其中第一光学层OF1和第三光学层OF3可包括透镜(lens),而第二光学层OF2可包括扩散片,但不以此为限。需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光学膜片组OFM的结构并不以图1所示为限。光学膜片组OFM可例如提供背光模组BM的集光、匀光等效果,但不以此为限。此外,在背光模组BM的剖视图中,光学膜片组OFM的边缘可例如切齐于波长转换膜WF的边缘,并可突出于扩散板DF与灯板LB,但不以此为限。
需注意的是,图1所示的背光模组BM的结构仅为示例性的,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组BM还可包括任何适合的元件和/或膜层,端看背光模组BM的设计需求。下文中将描述本发明更多的实施例。为了简化说明,下述实施例中相同的膜层或元件会使用相同的标注,且其特征不再赘述,而各实施例之间的差异将会于下文中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2,图2为包括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电子装置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为了简化附图,图2仅示出了显示装置200的剖视图的局部结构。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可包括背光模组BM以及设置在背光模组BM上的显示面板DP。根据本实施例,背光模组BM的胶框GF的侧表面S2不垂直于背板BP的表面S3,并且包括一曲面,但不以此为限。具体来说,胶框GF的侧表面S2可朝胶框GF内凹陷以形成一曲面。根据本实施例,侧表面S2的曲面可具有一曲率半径,其中曲率半径可大于或等于0.75mm,但不以此为限。换言之,侧表面S2的曲面的曲率(为曲率半径的倒数)可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33。欲测量侧表面S2的曲面的曲率半径时,可先根据侧表面S2的曲面定义出一虚拟圆圈,而该虚拟圆圈半径可定义为侧表面S2的曲面的曲率半径,但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任何适合的方式定义或测量侧表面S2的曲率半径。在一些实施例中,侧表面S2的曲面可近似于所定义出的虚拟圆圈的四分之一,在此情形下,侧表面S2的曲面的曲率半径可为胶框GF的支撑面S1与背板BP的表面S3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上述的距离D2。换言之,距离D2可大于或等于0.75mm,但不以此为限。此外,本实施例的胶框GF可包括具高反射率的材料,其细节可参考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内容,故不再赘述。通过使胶框GF包括高反射率的材料,且将胶框GF的侧表面S2设计为曲率半径落在上述范围内的曲面,可提高发射自发光单元LU的光线(例如图1的光线L1)进入波长转换膜WF的可能性,进而改善波长转换膜WF的转换效率。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BM的其他元件和/或膜层的结构特征及设置可参考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内容,故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3,图3为包括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电子装置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为了简化附图,图3仅示出了显示装置300的剖视图的局部结构。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00可包括背光模组BM以及设置在背光模组BM上的显示面板DP。根据本实施例,显示装置300的背光模组BM可包括第一贴材AD1,其中第一贴材AD1可设置在胶框GF的支撑面S1上,但不以此为限。据此,波长转换膜WF可通过第一贴材AD1贴合于胶框GF的支撑面S1。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设置在支撑面S1上的第一贴材AD1来支撑波长转换膜WF及其上的膜层,而波长转换膜WF的底面BS可例如接触于第一贴材AD1的上表面。根据本实施例,第一贴材AD1可包括复合结构,其可例如包括基材BB、设置在基材BB下方的胶层AH1和设置在基材BB上方的反射层RL,但不以此为限。基材BB可例如包括胶带、垫片、泡棉、橡胶、其他适合的材料或上述材料的组合。设置在基材BB下方的胶层AH1可用于将第一贴材AD1贴附于胶框GF的支撑面S1。胶层AH1可包括任何适合的黏着材料,例如双面胶,但不以此为限。设置在基材BB上方的反射层RL可包括具有高反射率的任何适合的材料。例如,反射层RL可包括白色胶带、银色胶带、麦拉(Mylar)、反射片、其他适合的材料或上述材料的组合。由于第一贴材AD1可包括反射层RL,于光学波长550nm下,第一贴材AD1的反射率可大于或等于90%且小于100%,或是说,第一贴材AD1的表面(例如上表面TS2,但不以此为限)的反射率可大于或等于90%且小于100%。需注意的是,虽然图3示出了反射层RL设置在基材BB上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射层RL可设置在基材BB的侧表面上。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一贴材AD1的结构并不以图3所示为限,而可根据产品设计需求包括任何适合的结构。通过使第一贴材AD1包括具高反射率的反射层RL,可提高发射自发光单元LU的光线(例如图1的光线L1)进入波长转换膜WF的比例,进而改善波长转换膜WF的转换效率。
由于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BM可包括设置在胶框GF的支撑面S1上的第一贴材AD1,扩散板DF的上表面可大致上对齐于第一贴材AD1的上表面。此外,扩散板DF可不设置在胶框GF的支撑面S1上。例如,在背光模组BM的剖视图中,扩散板DF的边缘可切齐于灯板LB的边缘,但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层PL的上表面TS1可大致上对齐于支撑面S1,而在此情形下,第一贴材AD1的厚度可大致上与扩散板DF的厚度(即厚度D4)相同。换言之,相较于将扩散板DF设置在支撑面S1上的背光模组的结构,本实施例可在背光模组BM的支撑面S1上以第一贴材AD1取代扩散板DF,以提供波长转换膜WF及其上膜层的支撑效果。据此,可降低发光单元LU发出的光线从扩散板DF边缘射出而未进入波长转换膜WF的可能性,进而降低背光模组BM的周边暗带发生的可能性。
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BM除了上述的第一贴材AD1外还可包括第二贴材AD2,其中第二贴材AD2可设置在胶框GF的侧表面S2与灯板LB之间。具体来说,第二贴材AD2的两侧可分别贴附或连接到灯板LB以及第一贴材AD1,但不以此为限。需注意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贴材AD2还可延伸进入灯板LB下。换言之,第二贴材AD2还可设置在灯板LB与背板BP之间,但不以此为限。第二贴材AD2可包括基材、设置在基材上的反射层以及胶层(图未示),其中胶层可用于将第二贴材AD2贴附到第一贴材AD1和/或灯板LB,反射层可包括高反射率的材料,而可用于反射发射自发光单元LU的光线,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贴材AD2的反射层可例如设置在第二贴材AD2中面对灯板LB(或是说远离侧表面S2)的一侧,以此透过反射层反射光线。第二贴材AD2的基材、胶层和反射层的材料可分别参考上述第一贴材AD1的基材BB、胶层AH1和反射层RL的材料,故不再赘述。由于第二贴材AD2可包括反射层,于光学波长550nm下,第二贴材AD2的反射率可大于或等于90%且小于100%,或是说,第二贴材AD2的表面(例如面对灯板LB的表面S4,但不以此为限)的反射率可大于或等于90%且小于100%。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贴材AD2可例如具有一斜面(例如表面S4),其中该斜面可围绕灯板LB,但不以此为限。此外,如上文所述,第二贴材AD2中面对灯板LB的表面S4可具有高反射率,于光学波长550nm下,其反射率可大于或等于90%且小于100%。据此,可通过设置在灯板LB与侧表面S2之间的第二贴材AD2反射发射自发光单元LU的光线,增加光线进入波长转换膜WF的可能性,以改善波长转换膜WF的转换效率或降低背光模组BM的周边暗带发生的可能性。此外,本实施例的侧表面S2可垂直于背板BP的表面S3,但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侧表面S2可不垂直于背板BP的表面S3。
需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二贴材AD2的结构并不以图3所示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贴材AD2还可延伸并设置在第一贴材AD1的上表面上。换言之,第二贴材AD2还可设置在波长转换膜WF与第一贴材AD1之间。在此情形下,第一贴材AD1可不包括反射层RL,而第二贴材AD2可接触于第一贴材AD1的基材BB。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贴材AD2在背光模组BM的剖视图中可例如具有直角三角形的形状,并可贴附到胶框GF的侧表面S2和/或第一贴材AD1的侧表面。
需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BM的结构并不以图3所示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组BM可包括第一贴材AD1而不包括第二贴材AD2,而胶框GF的侧表面S2可如图1和图2所示为斜面或曲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组BM可包括第二贴材AD2而不包括第一贴材AD1。
请参考图4,图4为包括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电子装置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为了简化附图,图4仅示出了显示装置400的剖视图的局部结构,即显示装置400的剖视结构的左半部。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400可包括背光模组BM以及设置在背光模组BM上的显示面板DP。根据本实施例,背光模组BM的扩散板DF可设置在波长转换膜WF上,即波长转换膜WF可设置在扩散板DF与灯板LB之间,但不以此为限。换言之,扩散板DF可设置在支撑面S1上,并位于波长转换膜WF与光学膜片组OFM之间。由于本实施例的扩散板DF可设置在支撑面S1上,在背光模组BM的剖视图中,扩散板DF的边缘可与波长转换层WF的边缘切齐,而突出于灯板LB的边缘,但不以此为限。据此,可改善扩散板DF的匀光效果。需注意的是,虽然图4示出了胶框GF的侧表面S2为斜面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侧表面S2可包括曲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组BM还可包括设置在支撑面S1上的第一贴材AD1和/或设置在侧表面S2与灯板LB之间的第二贴材AD2。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应用于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其中背光模组中的波长转换膜可突出于发光单元,以此改善发射自发光单元的光线的转换效果。此外,背光模组的胶框表面可用于支撑波长转换膜,因此可缩小扩散板的尺寸,进而降低光线从扩散板边缘泄漏而未经波长转换膜转换的可能性。再者,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胶框表面可包括各式设计而提升反射率,以此提升光线进入波长转换层而被转换的可能性。据此,可降低背光模组的周边暗带发生的可能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背板;
一灯板,设置在所述背板上;
一胶框,设置在所述背板上且具有一支撑面以及一侧表面,所述支撑面与所述侧表面连接,且所述侧表面围绕所述灯板;
一波长转换膜,设置在所述胶框上且具有一底面,所述底面接触或贴合于所述支撑面;以及
一光学膜片组,设置在所述波长转换膜上;
其中,所述灯板具有邻近于所述灯板的一边缘的一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中心点与所述波长转换膜的一边缘相隔一距离,且所述距离大于或等于0.1毫米且小于或等于2.5毫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扩散板,设置在所述波长转换膜与所述发光单元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表面与所述背板的一表面之间具有一夹角,且所述夹角大于或等于45度且小于90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大于或等于45度且小于或等于60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表面包括一曲面,所述曲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0.75毫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膜包括一量子点膜与一蓝光膜,所述量子点膜设置在所述蓝光膜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扩散板,设置在所述波长转换膜上,所述扩散板的一边缘与所述波长转换膜的一边缘切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贴材,所述波长转换膜通过所述第一贴材与所述支撑面贴合,且于光学波长550nm下,所述第一贴材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90%且小于10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贴材,设置在所述侧表面与所述灯板之间,且于光学波长550nm下,所述第二贴材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90%且小于10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贴材还设置在所述灯板与所述背板之间。
CN202211224863.8A 2022-10-09 2022-10-09 背光模组 Pending CN1178910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24863.8A CN117891097A (zh) 2022-10-09 2022-10-09 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24863.8A CN117891097A (zh) 2022-10-09 2022-10-09 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91097A true CN117891097A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39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24863.8A Pending CN117891097A (zh) 2022-10-09 2022-10-09 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9109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24438B2 (ja) 照明ユニット、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7440045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having a brightness enhancement diffuser plate with two diffusing layers
CN113777826B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20120169963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20200218005A1 (en) Display device
US11782312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tile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11609449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20060109395A1 (en) Area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1422396B2 (en) Display device
JP2017069154A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KR102479242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210263376A1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TW202042202A (zh) 顯示裝置
CN117891097A (zh) 背光模组
CN113628530B (zh) 显示装置以及移动装置
US2021035280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210240033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202416028A (zh) 背光模組
CN111158191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721383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4063346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5704974B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2023016852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11751342B2 (en) Display device
TWI831659B (zh) 觸控顯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