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90965A - 一种预测缝洞储集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测缝洞储集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90965A
CN117890965A CN202211221412.9A CN202211221412A CN117890965A CN 117890965 A CN117890965 A CN 117890965A CN 202211221412 A CN202211221412 A CN 202211221412A CN 117890965 A CN117890965 A CN 1178909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fracture
amplitude energy
ovt
reservoi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2141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瀚
文龙
易海永
冉崎
陈康
曾鸣
彭达
龙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2141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909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90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909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缝洞储集体的方法,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了振幅残差能量值来体现缝洞储集体的发育程度。本发明基于叠前OVT道集对缝洞储集体是否发育的地震响应,造成快波、慢波差异性(缝洞储集体发育时,快波、慢波速度差异大;缝洞储集体不发育时,快波、慢波速度差异小),然后导致缝洞储集体发育和不发育时,OVT道集校正前、后叠加剖面振幅能量残差值具有明显不同(缝洞储集体发育时振幅能量残差值大,缝洞储集体不发育时振幅能量残差值小),这一方法,以叠加剖面振幅能量残差值来准确的预测碳酸岩缝洞储集体的分布。

Description

一种预测缝洞储集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预测缝洞储集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是一种重要的油气储集类型。在地层中造成方位各向异性与岩石中存在的大小和形状都不相同的孔隙、裂缝等有关系,这些孔隙和裂缝形成了缝洞储集体。
缝洞储集体由于非均质强,但是如何准确预测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的发育,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难点和重点。地下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的分布只能通过地震数据进行预测,但是目前通过叠后地震剖面的预测方法无法准确预测缝洞储集体的发育位置,常常导致钻井失利。
以往针对预测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的方法主要还是利用叠后地震预测方法,例如一种缝洞储集体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方法及装置(CN201711394338.X)是通过地球物理正演模型确定缝洞储集体地震响应,实际还是叠后地震数据分析。碳酸盐岩表层缝洞储集体刻画方法(CN201710692370.X)、一种缝洞储集体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CN201410160404.7)、一种缝洞储集体反演方法及系统(CN201710662577.2)、一种用于小尺度缝洞储集体地震识别的方法(CN201710077430.7)、基于纹理分析的缝洞储集体形态描述方法(CN201610366185.7)、多地震道积累振幅差分解谱寻找井旁缝洞储集体的方法(CN201510219574.2)等都只是利用叠后的地震属性或者反演方法来预测缝洞储集体的分布,这些方法都没有涉及如何叠前道集的各向异性特征及各向异性振幅能量残差来预测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的分布。总之,目前的相关现有技术没有解决如何准确预测缝洞储集体分布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测缝洞储集体的方法,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预测缝洞储集体分布的问题。本发明利用了振幅残差能量值来体现缝洞储集体的发育程度。本发明基于叠前OVT道集对缝洞储集体是否发育的地震响应,造成快波、慢波差异性(缝洞储集体发育时,快波、慢波速度差异大;缝洞储集体不发育时,快波、慢波速度差异小),然后导致缝洞储集体发育和不发育时,OVT道集校正前、后叠加剖面振幅能量残差值具有明显不同(缝洞储集体发育时振幅能量残差值大,缝洞储集体不发育时振幅能量残差值小),这一方法,以叠加剖面振幅能量残差值来准确的预测碳酸岩缝洞储集体的分布。
当地层中发育的缝洞储集体时,地震波沿缝洞储集体的裂缝面方向和垂直裂缝面方向的传播速度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存在快、慢纵波速度的特点,垂直缝洞储集体裂缝传播的地震速度减慢为慢纵波速度,平行缝洞储集体裂缝的地震波传播速度不受影响为快纵波速度,其他方向上的地震波传播速度介于快纵波速度和慢纵波速度之间,即产生了各向异性效应。
在大偏移距位置,不同方位纵波速度的规律变化导致了地震走时的“S”型特征,即“蜗牛”道集如附图1所示,图中在同一偏移距内,地震同相轴在不同的方位角由于传播速度不同,同相轴呈现扭动的趋势。因此,可以通过走时的差异,来描述速度的差异,进而评价地层的各向异性水平,通过表征地震各向异性,可以估计目标区的物理属性,比如用速度在哪里发生变化估计缝洞储集体密度,反映缝洞储集体发育强度的趋势。
当缝洞储集体发育时,各向异性差异大,“S”型的“蜗牛”道集扭曲更强,各向异性校正前的偏移剖面与各向异性校正后的偏移剖面振幅残差能量值大;当缝洞储集体不发育时,各向异性差异小,“S”型的“蜗牛”道集扭曲弱,各向异性校正前的偏移剖面与各向异性校正后的偏移剖面振幅残差能量值小。
本发明方法即利用了振幅残差能量值来体现缝洞储集体的发育程度。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测缝洞储集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研究区内确定缝洞储集体发育的一口井作为井一,确定缝洞储集体不发育的一口井作为井二;将井一和井二作为研究区内两类典型井模式的样本井;
S2、确定井一的OVT校正前、后叠加剖面的振幅残差模式;
S3、确定井二的OVT校正前、后叠加剖面的振幅残差模式;
S4、获取研究区缝洞储集体发育层段的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
S5、将井一和井二投影到S4步骤中得到的研究区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中,验证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的可靠性。
所述S4步骤中,获取研究区缝洞储集体发育层段的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具体是指,对研究区OVT域校正后的叠加偏移剖面,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设定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然后对研究区OVT域校正前的叠加剖面,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相同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将研究区OVT域校正后和校正前的最大振幅能量值相减,获得一套该研究区的缝洞储集体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
所述S2步骤中,确定井一的OVT校正前、后叠加剖面的振幅残差模式,具体是指,获取井一的OVT校正后的叠加偏移剖面,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设定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对井一的OVT校正前的叠加偏移剖面,同样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设定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将获取到的井一的OVT校正前最大振幅能量值与校正后的最大振幅能量之下相减,得到井一的振幅残差。
所述S3步骤中,确定井二的OVT校正前、后叠加剖面的振幅残差模式,具体是指,获取井二的OVT校正后的叠加偏移剖面,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设定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对井二的OVT校正前的叠加偏移剖面,同样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设定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将获取到的井二的OVT校正前最大振幅能量值与校正后的最大振幅能量之下相减,得到井二的振幅残差。
所述目的层顶界面向下设定时窗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设定时窗的获取位置要将研究区的缝洞储集体全部包含在内。
更进一步的,在S4步骤中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20ms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
在S2步骤中,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20ms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
在S3步骤中,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20ms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
所述S5步骤中,将井一和井二投影到研究区目的层的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中,观察井一和井二的振幅残差值在研究区目的层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中的位置,若井一和井二的振幅残差均与研究区目的层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相匹配,则该研究区目的层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的可靠性得到验证。
所述S1步骤中,在研究区内确定缝洞储集体发育的一口井作为井一,确定缝洞储集体不发育的一口井作为井二;具体是指,通过比较研究区中井的测井声波时差,当测井声波时差没有变化,则表示该井缝洞储集体不发育,将该井作为井二;当测井声波时差明显减小,则表示该井缝洞储集体发育,将该井作为井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的技术效果表现在:
本发明利用了振幅残差能量值来体现缝洞储集体的发育程度。本发明基于叠前OVT道集对缝洞储集体是否发育的地震响应,造成快波、慢波差异性(缝洞储集体发育时,快波、慢波速度差异大;缝洞储集体不发育时,快波、慢波速度差异小),然后导致缝洞储集体发育和不发育时,OVT道集校正前、后叠加剖面振幅能量残差值具有明显不同(缝洞储集体发育时振幅能量残差值大,缝洞储集体不发育时振幅能量残差值小),这一方法,以叠加剖面振幅能量残差值来准确的预测碳酸岩缝洞储集体的分布。本发明可准确预测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的分布,提高油气勘探开发井位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不同方位纵波速度的规律变化图;
图2为本发明预测缝洞储集体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例中Y2井OVT校正前道集图;
图4为本发明实例中Y2井OVT校正前叠加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实例中Y2井OVT校正后道集图;
图6为本发明实例中Y2井OVT校正后叠加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实例中Y2井的振幅残差图;
图8为本发明实例中Y1井OVT校正前道集图;
图9为本发明实例中Y1井OVT校正前叠加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实例中Y1井OVT校正后道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例中Y1井OVT校正后叠加剖面图;
图12为本发明实例中Y1井的振幅残差图;
图13为本发明实例中研究区缝洞储集体发育层段的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
图14为本发明实例中Y1井和Y2井振幅残差与研究区振幅能量残差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作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2所示,当地层中发育的缝洞储集体时,地震波沿缝洞储集体的裂缝面方向和垂直裂缝面方向的传播速度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存在快、慢纵波速度的特点,垂直缝洞储集体裂缝传播的地震速度减慢为慢纵波速度,平行缝洞储集体裂缝的地震波传播速度不受影响为快纵波速度,其他方向上的地震波传播速度介于快纵波速度和慢纵波速度之间,即产生了各向异性效应。
在大偏移距位置,不同方位纵波速度的规律变化导致了地震走时的“S”型特征,即“蜗牛”道集如附图1所示,图中在同一偏移距内,地震同相轴在不同的方位角由于传播速度不同,同相轴呈现扭动的趋势。因此,可以通过走时的差异,来描述速度的差异,进而评价地层的各向异性水平,通过表征地震各向异性,可以估计目标区的物理属性,比如用速度在哪里发生变化估计缝洞储集体密度,反映缝洞储集体发育强度的趋势。
当缝洞储集体发育时,各向异性差异大,“S”型的“蜗牛”道集扭曲更强,各向异性校正前的偏移剖面与各向异性校正后的偏移剖面振幅残差能量值大;当缝洞储集体不发育时,各向异性差异小,“S”型的“蜗牛”道集扭曲弱,各向异性校正前的偏移剖面与各向异性校正后的偏移剖面振幅残差能量值小。
本发明方法即利用了振幅残差能量值来体现缝洞储集体的发育程度。如图2所示,具体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
S1、在研究区内确定缝洞储集体发育的一口井作为井一,确定缝洞储集体不发育的一口井作为井二;将井一和井二作为研究区内两类典型井模式的样本井;
S2、确定井一的OVT校正前、后叠加剖面的振幅残差模式;
S3、确定井二的OVT校正前、后叠加剖面的振幅残差模式;
S4、获取研究区缝洞储集体发育层段的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
S5、将井一和井二投影到S4步骤中得到的研究区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中,验证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的可靠性。
实施例2
作为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预测缝洞储集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研究区内确定缝洞储集体发育的一口井作为井一,确定缝洞储集体不发育的一口井作为井二;将井一和井二作为研究区内两类典型井模式的样本井;
S2、确定井一的OVT校正前、后叠加剖面的振幅残差模式;
S3、确定井二的OVT校正前、后叠加剖面的振幅残差模式;
S4、获取研究区缝洞储集体发育层段的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所述S4步骤中,获取研究区缝洞储集体发育层段的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具体是指,对研究区OVT域校正后的叠加偏移剖面,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设定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然后对研究区OVT域校正前的叠加剖面,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相同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将研究区OVT域校正后和校正前的最大振幅能量值相减,获得一套该研究区的缝洞储集体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
S5、将井一和井二投影到S4步骤中得到的研究区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中,验证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的可靠性。
实施例3
作为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预测缝洞储集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研究区内确定缝洞储集体发育的一口井作为井一,确定缝洞储集体不发育的一口井作为井二;将井一和井二作为研究区内两类典型井模式的样本井;
S2、确定井一的OVT校正前、后叠加剖面的振幅残差模式;所述S2步骤中,确定井一的OVT校正前、后叠加剖面的振幅残差模式,具体是指,获取井一的OVT校正后的叠加偏移剖面,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设定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对井一的OVT校正前的叠加偏移剖面,同样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设定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将获取到的井一的OVT校正前最大振幅能量值与校正后的最大振幅能量之下相减,得到井一的振幅残差;
S3、确定井二的OVT校正前、后叠加剖面的振幅残差模式;所述S2步骤中,确定井一的OVT校正前、后叠加剖面的振幅残差模式,具体是指,获取井一的OVT校正后的叠加偏移剖面,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设定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对井一的OVT校正前的叠加偏移剖面,同样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设定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将获取到的井一的OVT校正前最大振幅能量值与校正后的最大振幅能量之下相减,得到井一的振幅残差;
S4、获取研究区缝洞储集体发育层段的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所述S4步骤中,获取研究区缝洞储集体发育层段的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具体是指,对研究区OVT域校正后的叠加偏移剖面,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设定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然后对研究区OVT域校正前的叠加剖面,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相同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将研究区OVT域校正后和校正前的最大振幅能量值相减,获得一套该研究区的缝洞储集体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
S5、将井一和井二投影到S4步骤中得到的研究区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中,验证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的可靠性。
实施例4
作为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预测缝洞储集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研究区内确定缝洞储集体发育的一口井作为井一,确定缝洞储集体不发育的一口井作为井二;将井一和井二作为研究区内两类典型井模式的样本井;
S2、确定井一的OVT校正前、后叠加剖面的振幅残差模式;所述S2步骤中,确定井一的OVT校正前、后叠加剖面的振幅残差模式,具体是指,获取井一的OVT校正后的叠加偏移剖面,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20ms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对井一的OVT校正前的叠加偏移剖面,同样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20ms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将获取到的井一的OVT校正前最大振幅能量值与校正后的最大振幅能量之下相减,得到井一的振幅残差;
S3、确定井二的OVT校正前、后叠加剖面的振幅残差模式;所述S2步骤中,确定井一的OVT校正前、后叠加剖面的振幅残差模式,具体是指,获取井一的OVT校正后的叠加偏移剖面,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20ms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对井一的OVT校正前的叠加偏移剖面,同样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20ms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将获取到的井一的OVT校正前最大振幅能量值与校正后的最大振幅能量之下相减,得到井一的振幅残差;
S4、获取研究区缝洞储集体发育层段的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所述S4步骤中,获取研究区缝洞储集体发育层段的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具体是指,对研究区OVT域校正后的叠加偏移剖面,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20ms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然后对研究区OVT域校正前的叠加剖面,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20ms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将研究区OVT域校正后和校正前的最大振幅能量值相减,获得一套该研究区的缝洞储集体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
S5、将井一和井二投影到S4步骤中得到的研究区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中,验证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的可靠性,具体的,将井一和井二投影到研究区目的层的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中,观察井一和井二的振幅残差值在研究区目的层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中的位置,若井一和井二的振幅残差均与研究区目的层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相匹配,则该研究区目的层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的可靠性得到验证。
实施例5
以某油气勘探区为例,对本发明的预测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具体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S1、研究区Y1井不发育缝洞储集体,测井声波时差没有变化;Y2井发育缝洞储集体,厚29米,缝洞储集体的测井声波时差明显减小。这两口井作为研究区内两类典型井模式的样本井。具体的,通过比较研究区中井的测井声波时差,当测井声波时差没有变化,则表示该井缝洞储集体不发育,将该井作为Y1井(井二);当测井声波时差明显减小,则表示该井缝洞储集体发育,将该井作为Y2井(井一)。
第二步:Y2井缝洞储集体发育目的层顶界面在双程旅行时1.3s(秒)下方,缝洞储集体发育在目的层顶界面向下20ms内。校正前的蜗牛道集各向异性强,快波、慢波的速度差异大;由于各向异性强,快波、慢波的速度相互削减,导致叠加剖面在井点位置振幅能量弱(如图3和图4所示);校正后的蜗牛道集消除了快波、慢波的速度差异,道集拉平到同一水平位置,道集叠加后导致叠加剖面在井点位置振幅能量增强明显(与校正前叠加剖面对比)(如图5和图6所示)。将校正前和校正后的叠加剖面振幅能量相减,振幅能量值残差大,约为300(图7,说明Y2井各项异性发育,残差剖面振幅在茅口组内为强振幅空白带)。
第三步:Y1井缝洞储集体发育目的层顶界面在双程旅行时1.33 s(秒),缝洞储集体应发育在目的层顶界面向下20ms内。校正前的蜗牛道集各向异性较弱,快波、慢波的速度差异不大;由于各向异性弱,快波、慢波的速度相互削减不明显,导致叠加剖面在井点位置振幅能量强(如图8和图9所示,Y1井缝洞储集体不发育,快波和慢波速度差异小,各向异性弱);校正后的蜗牛道集消除了快波、慢波差异,道集拉平到同一水平位置,道集叠加导致叠加剖面在井点位置振幅能量仅有略微增强(与校正前叠加剖面对比)(图10和图11所示)。将校正前和校正后的叠加剖面振幅能量相减,振幅能量值残差小,约为0(如图12所示,说明Y1井各向异性不发育,残差剖面振幅在茅口组内为弱振幅空白带)。
第四步:对OVT域校正后的叠加偏移剖面,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20ms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目的层顶界面向下20ms时窗刚好将该实例研究区的缝洞储集体全部包含在内,具体时窗获取位置以实际工区为准,可以是参考层向上或者向下的一个具体时窗内);然后对OVT域校正前的叠加剖面,也同样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20ms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将两套能量值相减,获得一套该实例研究区的缝洞储集体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如图13所示)。
第五步:将Y1和Y2井投影到目的层的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中,Y1井位于小于50能量值的位置,Y2井位于300能量值位置,两口井的吻合率为100%(如图13所示,为目的层顶界面向下20ms时窗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Y2井是强值,Y1井为弱值)。获取Y1和Y2井的连井过井剖面(即振幅能量残差值剖面,如图14所示,Y1井目的层内残差振幅弱,而Y2井目的层内附近振幅残差强),Y1井残差为0,Y2井残差约为300,平面和剖面匹配,确定该平面图的可靠性。
本说明书中采用的表示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习惯用法,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不做更详细解释。
如上所述,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发明的发明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预测缝洞储集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研究区内确定缝洞储集体发育的一口井作为井一,确定缝洞储集体不发育的一口井作为井二;将井一和井二作为研究区内两类典型井模式的样本井;
S2、确定井一的OVT校正前、后叠加剖面的振幅残差模式;
S3、确定井二的OVT校正前、后叠加剖面的振幅残差模式;
S4、获取研究区缝洞储集体发育层段的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
S5、将井一和井二投影到S4步骤中得到的研究区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中,验证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的可靠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测缝洞储集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获取研究区缝洞储集体发育层段的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具体是指,对研究区OVT域校正后的叠加偏移剖面,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设定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然后对研究区OVT域校正前的叠加剖面,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相同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将研究区OVT域校正后和校正前的最大振幅能量值相减,获得一套该研究区的缝洞储集体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测缝洞储集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确定井一的OVT校正前、后叠加剖面的振幅残差模式,具体是指,获取井一的OVT校正后的叠加偏移剖面,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设定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对井一的OVT校正前的叠加偏移剖面,同样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设定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将获取到的井一的OVT校正前最大振幅能量值与校正后的最大振幅能量之下相减,得到井一的振幅残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测缝洞储集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确定井二的OVT校正前、后叠加剖面的振幅残差模式,具体是指,获取井二的OVT校正后的叠加偏移剖面,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设定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对井二的OVT校正前的叠加偏移剖面,同样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设定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将获取到的井二的OVT校正前最大振幅能量值与校正后的最大振幅能量之下相减,得到井二的振幅残差。
5.如权利要求2-4任意一下所述的一种预测缝洞储集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层顶界面向下设定时窗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设定时窗的获取位置要将研究区的缝洞储集体全部包含在内。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测缝洞储集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步骤中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20ms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测缝洞储集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步骤中,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20ms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测缝洞储集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步骤中,提取目的层顶界面向下20ms时窗的最大振幅能量值。
9.如权利要求1-4或6-8任意一向所述的一种预测缝洞储集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步骤中,将井一和井二投影到研究区目的层的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中,观察井一和井二的振幅残差值在研究区目的层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中的位置,若井一和井二的振幅残差均与研究区目的层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相匹配,则该研究区目的层振幅能量残差平面图的可靠性得到验证。
10.如权利要求1-4或6-8任意一向所述的一种预测缝洞储集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在研究区内确定缝洞储集体发育的一口井作为井一,确定缝洞储集体不发育的一口井作为井二;具体是指,通过比较研究区中井的测井声波时差,当测井声波时差没有变化,则表示该井缝洞储集体不发育,将该井作为井二;当测井声波时差明显减小,则表示该井缝洞储集体发育,将该井作为井一。
CN202211221412.9A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预测缝洞储集体的方法 Pending CN1178909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21412.9A CN117890965A (zh)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预测缝洞储集体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21412.9A CN117890965A (zh)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预测缝洞储集体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90965A true CN117890965A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39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21412.9A Pending CN117890965A (zh)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预测缝洞储集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9096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77982B (zh) 一种泥页岩总有机碳含量地震预测方法
CN104005760A (zh) 基于方位各向异性弹性阻抗的裂缝检测方法
CN108663713A (zh) 一种建立深度域构造模型的方法
CN103777245A (zh) 基于地震资料的油气成藏条件定量评价方法
CN110173259B (zh) 一种斯通利波能量补偿校正的方法
CN113279746A (zh) 一种套管变形风险区域的确定方法及应用
CN103076630B (zh) 一种基于弹性阻抗梯度的油气检测方法
CN112946782A (zh) 一种致密油气储渗体地震精细刻画方法
CN117452491A (zh) 一种用于复杂山地地表条件下煤系气藏特征识别的组合勘探方法
Dance et al. Geological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Otway project pilot site: What a difference a well makes
CN117890965A (zh) 一种预测缝洞储集体的方法
CN115166831A (zh) 一种指导压裂及侧钻作业的声波测井方法
CN111650644B (zh) 盐胶结砂岩定量预测方法
Forgues et al. Continuous high-resolution seismic monitoring of SAGD
CN110297264B (zh) 一种低渗气藏薄储层甜点地震预测方法
CN106353813A (zh) 基于阵列声波测井的流体性质识别方法
CN112147676A (zh) 一种煤层及夹矸厚度预测方法
CN115932967B (zh) 一种基于蚂蚁体算法的裂缝识别方法
CN113495293B (zh) 油藏流体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3323875A (zh) 一种振幅归一化处理方法
CN117805898A (zh) 一种确定深层煤岩气有利区域的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17950017A (zh) 一种储层预测参数融合方法及装置
Chen et al.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win Technology to 3D Seismic Iterative Processing and Dynamic Geological Modeling
CN115343756A (zh) 基于微地震压裂的页岩气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5184991A (zh) 利用纵横波阻抗差异比进行页岩储层裂缝识别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