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79770A - 传输链路的评估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传输链路的评估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879770A CN117879770A CN202311872943.9A CN202311872943A CN117879770A CN 117879770 A CN117879770 A CN 117879770A CN 202311872943 A CN202311872943 A CN 202311872943A CN 117879770 A CN117879770 A CN 1178797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link
- index data
- transmission
- data
- coding m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8010076282 Factor IX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10074864 Factor XI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10080865 Factor XII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000000429 Factor XII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2 fr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01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53 sens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04L1/203—Details of error rate determination, e.g. BER, FER or W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5—Performance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04B10/07953—Monitoring or measuring OSNR, BER or Q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23—Errors, e.g. transmission errors
- H04L43/0847—Transmission erro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传输链路的评估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检测传输链路中帧的校验序列;基于校验序列,确定传输链路的第一指标数据,其中,第一指标数据用于表征传输链路的传输性能;基于第一指标数据,对传输链路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其中,评估结果用于表征传输链路的传输质量。本申请解决了传输链路的评估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传输链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传输链路的评估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简称为CPRI)传输链路中,可以使用光功率计、频谱仪、误码率测试仪、光时域反射仪或网络分析仪对传输链路进行质量检测和评估,但是上述方式需要依靠专业的测试仪器和设备进行监测和分析,且操作相对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进而出现传输链路的评估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传输链路的评估效率低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链路的评估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传输链路的评估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链路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检测传输链路中帧的校验序列;基于校验序列,确定传输链路的第一指标数据,其中,第一指标数据用于表征传输链路的传输性能;基于第一指标数据,对传输链路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其中,评估结果用于表征传输链路的传输质量。
可选地,基于第一指标数据,对传输链路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包括:将第一指标数据与第一指标数据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响应于比较结果为第一指标数据大于第一指标数据阈值,对传输链路执行第一编码模式,得到执行结果,其中,第一编码模式包括:第一级信道编码和第一交织方式;基于执行结果确定评估结果。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获取传输链路中的数据块缓存信息;对数据块缓存信息进行解析,得到传输链路的信道编码的控制信息,其中,控制信息用于表征不同的信道编码模式;基于控制信息,确定传输链路所执行的第一编码模式。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对传输链路执行第一编码模式,对传输链路中的数据块进行解交织处理;响应于传输链路未执行第一编码模式,对帧中的数据进行解析。
可选地,在响应于对传输链路执行第一编码模式,对传输链路中的数据块进行解交织处理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校验序列和纠错数据,得到第二指标数据和第三指标数据,其中,第二指标数据为通过校验序列所得到的指标值,第三指标数据为通过纠错数据所得到的指标值;基于第二指标数据和第三指标数据,确定传输链路的传输质量,其中,传输质量为正常传输质量,或异常传输质量;基于传输质量,确定传输链路的编码模式。
可选地,基于第二指标数据和第三指标数据,确定传输链路的传输质量,包括:响应于第二指标数据小于第一指标数据阈值,且第三指标数据小于第二指标数据阈值,确定传输质量为正常传输质量;响应于第二指标数据不小于第一指标数据阈值,且第三指标数据不小于第二指标数据阈值,确定传输质量为异常传输质量。
可选地,基于传输质量,确定传输链路的编码模式,包括:响应于传输质量为正常传输质量,确定编码模式为当前编码模式;响应于传输质量为异常传输质量,确定编码模式为第二编码模式,其中,第二编码模式用于表征对传输链路中的字节进行编码。
可选地,在响应于传输质量为异常传输质量,确定编码模式为第二编码模式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确定第四指标数据,其中,第四指标数据用于表征在传输链路执行第二编码模式后的传输链路的传输性能;响应于第四指标数据大于第三指标数据阈值,生成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传输链路中的误码信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传输链路的评估装置,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传输链路中帧的校验序列;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校验序列,确定传输链路的第一指标数据,其中,第一指标数据用于表征传输链路的传输性能;获取单元,用于基于第一指标数据,对传输链路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其中,评估结果用于表征传输链路的传输质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任意一种传输链路的评估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实现任意一种传输链路的评估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检测传输链路中帧的校验序列,然后基于校验序列,确定用于表征传输链路的传输性能的第一指标数据,最终根据第一指标数据,对传输链路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其中,评估结果用于表征传输链路的传输质量。由于考虑到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指标数据,对传输链路进行评估,以达到评估传输链路的传输质量的目的,进而实现提高传输链路的评估效率的技术效果,解决了传输链路的评估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传输链路的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CPRI帧的帧格式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检测传输链路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CPRI帧误码检测窗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填充第一级数据帧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信道编解码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列交织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字节级编码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传输链路的评估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用来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示例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链路的评估方法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传输链路的评估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检测传输链路中帧的校验序列。
在本申请上述步骤S102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可以检测传输链路中帧的校验序列。其中,传输链路可以称为CPRI传输链路。校验序列可以为帧检验序列(Frame CheckSequence,简称为FCS)。
可选地,通过传输链路的发送端设备,利用数据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 Check,简称为CRC)值,获取传输链路中帧的校验序列。比如,发送端设备在组帧前计算CPRI帧的第1至第157列的数据CRC值,将CRC计算结果填入CPRI帧第158列的低32位中作为FCS帧校验序列;发送端设备将组好的CPRI帧按超帧-无线帧的封装形式,依次将CPRI帧的每一列64比特(bit)数据通过光模块发送到接收端设备。接收端设备依次接收CPRI帧中的每一列,经循环计算出CRC校验结果。
可以理解的是,利用本地工作时钟进行计数,并提取出接收CPRI帧内的FCS帧的校验序列值,将计算出的CRC结果和发送端下插的FCS进行比较,以便确定在规定时间内传输数据的第一指标数据。
步骤S104,基于校验序列,确定传输链路的第一指标数据,其中,第一指标数据用于表征传输链路的传输性能。
在本申请上述步骤S104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获得传输链路中帧的校验序列之后,可以确定用于表征传输链路的传输性能的第一指标数据。其中,第一指标数据可以为在一定检测时间窗内,基于帧检验序列,计算获得的传输链路的误码率(Block Error Rate,简称为BLER),误码率也可以称为块误码率。
可选地,利用上层软件平台统计一定检测时间窗内FCS的校验结果,并计算获取误码率。
举例而言,假设检测时间窗长为1秒(s),则1s的时间窗内有100个无线帧,即960000个CPRI帧,含有数据量9.8304千兆字节每秒(Gb/s)。每个CPRI帧数据量为64bit*160=10240bit。每次收到CPRI帧后,上层软件都会计算FCS校验结果,若校验结果错误,则内部错误累加器加1,错误累加器在每个检测时间窗起始位置清0重新计算,在检测时间窗末尾,利用错误累加器值除以时间窗内接收到的CPRI帧总数,计算出误码率BLER。
步骤S106,基于第一指标数据,对传输链路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其中,评估结果用于表征传输链路的传输质量。
在本申请上述步骤S106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确定传输链路的第一指标数据之后,利用上层软件可以对传输链路进行评估,得到用于表征传输链路的传输质量的评估结果。其中,评估结果可以评估光纤链路的传输质量。
可选地,上层软件根据误码率BLER评估光纤链路传输质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检测传输链路中帧的校验序列,然后基于校验序列,确定用于表征传输链路的传输性能的第一指标数据,最终根据第一指标数据,对传输链路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其中,评估结果用于表征传输链路的传输质量。由于考虑到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指标数据,对传输链路进行评估,以达到评估传输链路的传输质量的目的,进而实现提高传输链路的评估效率的技术效果,解决了传输链路的评估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第一指标数据,对传输链路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包括:将第一指标数据与第一指标数据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响应于比较结果为第一指标数据大于第一指标数据阈值,对传输链路执行第一编码模式,得到执行结果,其中,第一编码模式包括:第一级信道编码和第一交织方式;基于执行结果确定评估结果。
其中,第一指标数据阈值可以为预先设定的阈值,可以称为门限值,通过LT1进行表示。第一编码模式可以称为第一级信道编码,利用第一编码模式可以启动第一级信道编码功能。第一编码模式可以为在传输链路中,为使能第一级数据块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Correction,简称为FEC)编码和交织方式。
可以理解的是,在获得第一指标数据之后,可以将第一指标数据与第一指标数据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如果比较结果为第一指标数据大于第一指标数据阈值,则需要对传输链路执行第一编码模式,以便达到获取执行结果的目的,根据上述获得的执行结果,可以确定对传输链路进行评估的评估结果。
可选地,上层软件根据误码率BLER评估光纤链路传输质量,如果BLER大于门限值LT1,则说明当前链路质量较低,对该传输链路执行第一编码模式,以便为传输链路的发送端启动第一级信道编码功能。此时需要向接收端中的上层软件上报告警信息,以达到提示工作人员,传输链路中的通信情况的目的。
举例而言,对传输链路执行第一编码模式中的第一级信道编码的过程可以为:发送端可以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对CPRI基本帧内每一个32列的新空口(New Radio,也被称为新无线/新空口)数据块进行信道编码,以便得到最多32位的校验信息。根据校验位长度的不同,有不同的纠错能。当4个NR数据块均计算出纠错编码后,将共计最大4*32位的前向纠错编码,并将上述前向纠错编码填充入CPRI帧的第153列和154列当中。其中,编码方式可以为里所码编码(Reed-solomon codes,简称为RS编码)、纠错码(比如,BCH码)等。
再举例而言,对传输链路执行第一编码模式中的第一交织方式的过程可以为:发送端对4组NR数据块进行交织。其中,交织方式可以为字节交织,比特交织,列交织等方式。
可选地,发送端在CPRI帧第158列高8bit填入信道编码控制信息,以便指示当前是否为CPRI帧使能前向纠错功能,以及交织的方式,其中,FEC是一种在数字通信中用于纠正传输过程中产生的误码的技术。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获取传输链路中的数据块缓存信息;对数据块缓存信息进行解析,得到传输链路的信道编码的控制信息,其中,控制信息用于表征不同的信道编码模式;基于控制信息,确定传输链路所执行的第一编码模式。
其中,数据块缓存信息可以为NR数据块的缓存信息。
容易注意到的是,可以先获取传输链路中的数据块缓存信息,然后对数据块缓存信息进行解析,得到用于表征不同的信道编码模式的控制信息,最终基于控制信息,以达到确定传输链路所执行的第一编码模式的目的。
举例而言,通过传输链接的接收端,可以在接收到CPRI帧后,基于4组NR数据块的缓存信息,解析其中的第158列中信道编码的控制信息,根据控制信息,确定传输链路所执行的第一编码模式。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对传输链路执行第一编码模式,对传输链路中的数据块进行解交织处理;响应于传输链路未执行第一编码模式,对帧中的数据进行解析。
其中,传输链路中的数据块可以为缓存的NR数据块。帧中的数据可以为CPRI内的NR数据。
容易注意到的是,当对传输链路执行第一编码模式,可以对传输链路中的数据块进行解交织处理;如果传输链路未执行第一编码模式,可以对帧中的数据进行解析。
举例而言,可以判定传输链路的信道编码模式,如果传输链路中使能了第一级数据块FEC编码和交织方式,可以对传输链路中的数据块进行解交织处理;如果传输链路未执行第一编码模式,则正常解析CPRI内NR数据。
再举例而言,将缓存的NR数据块进行解交织处理,其中,解交织过程可以分别对4组NR数据块进行解码,解码后,在CPRI帧第153和154列中的前向纠错编码中找到错误的比特位置并进行纠错。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响应于对传输链路执行第一编码模式,对传输链路中的数据块进行解交织处理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校验序列和纠错数据,得到第二指标数据和第三指标数据,其中,第二指标数据为通过校验序列所得到的指标值,第三指标数据为通过纠错数据所得到的指标值;基于第二指标数据和第三指标数据,确定传输链路的传输质量,其中,传输质量为正常传输质量,或异常传输质量;基于传输质量,确定传输链路的编码模式。
其中,校验序列可以为FCS序列。纠错数据可以为FEC数据。
容易想到的是,根据校验序列和纠错数据,可以得到第二指标数据和第三指标数据,基于第二指标数据和第三指标数据,确定传输链路的传输质量,并根据传输质量,可以确定传输链路的编码模式。
举例而言,在传输链路中的发送端使能了第一级数据块信道编码功能后,传输链路中的接收端持续对收到的CPRI帧内的FCS序列和FEC数据进行校验,进而确定传输链路的传输质量,并根据传输质量,以达到确定传输链路的编码模式的目的。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基于第二指标数据和第三指标数据,确定传输链路的传输质量,包括:响应于第二指标数据小于第一指标数据阈值,且第三指标数据小于第二指标数据阈值,确定传输质量为正常传输质量;响应于第二指标数据不小于第一指标数据阈值,且第三指标数据不小于第二指标数据阈值,确定传输质量为异常传输质量。
其中,第二指标数据阈值可以为预设的阈值,可以通过LT2进行表示。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如果获得的第二指标数据小于第一指标数据阈值,且获得的第三指标数据小于第二指标数据阈值,则说明传输质量为正常传输质量;如果获得的第二指标数据不小于第一指标数据阈值,且获得的第三指标数据不小于第二指标数据阈值,则说明传输质量为异常传输质量。
举例而言,在检测时间窗内,如果FCS序列校验出的误块率BLER小于LT1,且FEC校验出的误码率BER小于LT2,则认为当前链路传输质量正常,进而可以维持当前编码模式,并进行数据传输即可;如果FCS序列校验出的误块率BLER不小于LT1,且FEC校验出的误码率BER不小于LT2,则认为链路传输质量异常。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基于传输质量,确定传输链路的编码模式,包括:响应于传输质量为正常传输质量,确定编码模式为当前编码模式;响应于传输质量为异常传输质量,确定编码模式为第二编码模式,其中,第二编码模式用于表征对传输链路中的字节进行编码。
其中,第二编码模式可以称为第二级字节信道编码模式,简称为第二级字节信道编码。
容易注意到的是,基于传输质量,确定传输链路的编码模式的过程中,如果传输质量为正常传输质量,则可以确定编码模式为当前编码模式;如果传输质量为异常传输质量,则可以确定编码模式为用于表征对传输链路中的字节进行编码的第二编码模式。
举例而言,当认为链路传输质量异常,如果当前NR业务流量充裕,也即,仅用两通道NR而非四通道NR时,可以使能第二级字节信道编码。
可选地,在使能第二级字节信道编码之后,可以上报第二级告警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仅为确定编码模式为第二编码模式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不对确定编码模式为第二编码模式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响应于传输质量为异常传输质量,确定编码模式为第二编码模式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确定第四指标数据,其中,第四指标数据用于表征在传输链路执行第二编码模式后的传输链路的传输性能;响应于第四指标数据大于第三指标数据阈值,生成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传输链路中的误码信息。
其中,第三指标数据阈值可以为预设的阈值,可以通过LT3进行表示。提示信息可以为告警信息。
容易注意到的是,如果传输质量为异常传输质量,在确定编码模式为第二编码模式之后,可以确定第四指标数据,如果第四指标数据大于第三指标数据阈值,则可以生成用于提示传输链路中的误码信息的提示信息。
举例而言,发送端的第二级字节信道编码模式的过程:在对传输链路执行第一编码模式之前,对每一列NR数据内字节进行RS编码,得到前向纠错编码(I_FEC_n和Q_FEC_n(n从0~31)),纠错码位宽为8比特,最大可检测和纠错能力为8比特。纠错编码放置于每列NR数据的32比特。在完成字节级纠错编码和下插后,可以继续执行第一编码模式中的数据块前向纠错编码和交织方式。
再举例而言,在发送端使能了字节级纠错编码后,接收端在完成解交织处理和块FEC纠错之后,需要提取数据块NR数据中的每一列的I_FEC和Q_FEC,对检验数据(IQ数据)进行FEC校验和纠错,且在一定时间窗内,统计字节FEC错误的误码率BER。如果误码率大于门限值LT3,则上报误码告警信息给上层网管应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先检测传输链路中帧的校验序列,然后基于校验序列,确定用于表征传输链路的传输性能的第一指标数据,最终根据第一指标数据,对传输链路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其中,评估结果用于表征传输链路的传输质量。由于考虑到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指标数据,对传输链路进行评估,以达到评估传输链路的传输质量的目的,进而实现提高传输链路的评估效率的技术效果,解决了传输链路的评估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现结合一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CPRI帧的帧格式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CPRI帧的帧格式的示意图包括:前导码1、目的地址2、源地址3、帧长4、帧计数5、FCS6、间隙7、NR IQ数据8、NR通道1压缩因子9、NR通道2压缩因子10、NR通道3压缩因子11、NR通道4压缩因子12、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通道IQ数据13、LTE通道1压缩因子14、LTE通道2压缩因子15、预留以太网通道16、通道(C/M通道)17和消息通道18。
可选地,每个10毫秒(ms)无线帧中包含150个超帧,每个超帧包含64个基本帧,基本帧中由160列数据组成,每列数据64bit。CPRI基本帧的前3列数据是以太网帧格式的帧头,包括前导码、目的地址、源地址、帧长和帧计数等信息。第4至第135列分为四个NR数据块及对应的压缩因子。每个数据块内IQ数据摆放格式中的数据块内包含了4个通道的NR数据,每个通道数据分成I和Q各8比特。第136至152列为压缩后的两通道LTE数据,第153至160列为保留域、消息通道、间隙等帧尾信息。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检测传输链路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流程图主要包括步骤:
步骤S301,获取发送端设备的帧校验序列。
在该实施例中,发送端设备在组帧前计算CPRI帧的第1至第157列的数据CRC值,将CRC计算结果填入CPRI帧第158列的低32位中作为FCS帧校验序列。
步骤S302,将封装好的帧发送至接收端设备。
在该实施例中,发送端设备将组好的CPRI帧按超帧-无线帧的封装形式,依次将CPRI帧的每一列64bit数据通过光模块发送到接收端设备。
步骤S303,获取CRC校验结果。
在该实施例中,接收端设备依次接收CPRI帧中的每一列,经循环计算出CRC校验结果。
步骤S304,根据CRC校验结果,得到误码率。
在该实施例中,利用上层软件平台统计一定检测时间窗内FCS的校验结果,并计算获取误码率。
可选地,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CPRI帧误码检测窗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假设检测时间窗长为1s,则1s的时间窗内有100个无线帧,即960000个CPRI帧,含有数据量9.8304Gb/s。每个CPRI帧数据量为64bit*160=10240bit。每次收到CPRI帧后,上层软件都会计算FCS校验结果,若校验结果错误,则内部错误累加器加1,错误累加器在每个检测时间窗起始位置清0重新计算,在检测时间窗末尾,利用错误累加器值除以时间窗内接收到的CPRI帧总数,计算出误码率BLER。
步骤S305,根据误码率,评估光纤链路传输质量。
在该实施例中,上层软件根据误码率BLER评估光纤链路传输质量。
步骤S306,判断BLER是否大于门限值LT1。
在该实施例中,如果BLER是否大于门限值LT1,则执行步骤S307,如果小于,则执行步骤S309。
步骤S307,对传输链路进行第一级信道编码。
在该实施例中,如果BLER大于门限值LT1,则说明当前链路质量较低,对该传输链路执行第一编码模式,以便为传输链路的发送端启动第一级信道编码功能。此时需要向接收端中的上层软件上报告警信息,以达到提示工作人员,传输链路中的通信情况的目的,可以对传输链路进行第一级信道编码。
可选地,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填充第一级数据帧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可以包括数据块NR_BLOCK1、数据块NR_BLOCK2、数据块NR_BLOCK3、数据块NR_BLOCK4、LTE数据、FEC1数据、FEC2数据、FEC3数据和FEC4数据。
可选地,对传输链路执行第一编码模式中的第一级信道编码的过程可以为:发送端可以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对CPRI基本帧内每一个32列的新空口数据块进行信道编码,以便得到最多32位的校验信息。根据校验位长度的不同,有不同的纠错能。当4个NR数据块均计算出纠错编码后,将共计最大4*32位的前向纠错编码,并将上述前向纠错编码填充入CPRI帧的第153列和154列当中。其中,编码方式可以为里所码编码、纠错码(比如,BCH码)等。
步骤S308,对传输链路进行第一交织方式。
在该实施例中,对传输链路执行第一编码模式中的第一交织方式的过程可以为:发送端对4组NR数据块进行交织。其中,交织方式可以为字节交织,比特交织,列交织等方式。
可选地,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信道编解码处理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信道编解码处理流程可以为:先对输入的数据进行编码、交织,以及调制,然后对信道进行解调、解交织,最终实现对输入数据的解码,并进行输出。
可选地,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列交织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示意图主要是一种列交织方案,通过第一个NR数据块的第一列数据、第二个NR数据块的第一列数据、第三个NR数据块的第一列数据、第四个NR数据块的第一列数据分别移动到第5、第6、第7、第8列的位置,以此类推,以实现列交织。
步骤S309,无需处理。
在该实施例中,如果BLER小于门限值LT1,则说明当前链路质量较优,无需进行处理。
步骤S310,获取信道编码的控制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获取信道编码的控制信息。比如,发送端在CPRI帧第158列高8bit填入信道编码控制信息,以便指示当前是否为CPRI帧使能前向纠错功能,以及交织的方式。
步骤S311,确定传输链路的信道编码模式。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传输链接的接收端,可以在接收到CPRI帧后,基于4组NR数据块的缓存信息,解析其中的第158列中信道编码的控制信息。可以判定传输链路的信道编码模式,如果传输链路中使能了第一级数据块FEC编码和交织方式,可以对传输链路中的数据块进行解交织处理;如果传输链路未执行第一编码模式,则正常解析CPRI内NR数据。
步骤S312,对缓存的NR数据块进行解交织处理。
在该实施例中,将缓存的NR数据块进行解交织处理,其中,解交织过程可以分别对4组NR数据块进行解码,解码后,在CPRI帧第153和154列中的前向纠错编码中找到错误的比特位置并进行纠错。
步骤S313,判断FCS序列校验出的误块率BLER是否大于第一指标数据阈值,且FEC校验出的误码率BER是否大于第二指标数据阈值。
在该实施例中,在传输链路中的发送端使能了第一级数据块信道编码功能后,传输链路中的接收端持续对收到的CPRI帧内的FCS序列和FEC数据进行校验。在检测时间窗内,判断FCS序列校验出的误块率BLER是否大于LT1,且FEC校验出的误码率BER是否大于LT2,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14,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315。
步骤S314,对传输链路进行第二级信道编码。
在该实施例中,如果FCS序列校验出的误块率BLER大于LT1,且FEC校验出的误码率BER大于LT2,则认为链路传输质量异常,对传输链路进行第二级信道编码。
举例而言,当认为链路传输质量异常,如果当前NR业务流量充裕,也即,仅用两通道NR而非四通道NR时,可以使能第二级字节信道编码。
可选地,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字节级编码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示意图包括:通道1压缩因子9、通道2压缩因子10、通道3压缩因子11和通道3压缩因子12。I0、Q0、I1、Q1,...,I31和Q31等用于表征字节信道编码模式的不同编码值,此处不做具体赘述。
可选地,发送端的第二级字节信道编码模式的过程:在对传输链路执行第一编码模式之前,对每一列NR数据内字节进行RS编码,得到前向纠错编码(I_FEC_n和Q_FEC_n(n从0~31)),纠错码位宽为8比特,最大可检测和纠错能力为8比特。纠错编码放置于每列NR数据的32比特。在完成字节级纠错编码和下插后,可以继续执行第一编码模式中的数据块前向纠错编码和交织方式。
可选地,在发送端使能了字节级纠错编码后,接收端在完成解交织处理和块FEC纠错之后,需要提取数据块NR数据中的每一列的I_FEC和Q_FEC,对检验数据(IQ数据)进行FEC校验和纠错,且在一定时间窗内,统计字节FEC错误的误码率BER。如果误码率大于门限值LT3,则上报误码告警信息给上层网管应用。
步骤S315,维持当前编码模式。
在该实施例中,如果FCS序列校验出的误块率BLER小于LT1,且FEC校验出的误码率BER小于LT2,则认为当前链路传输质量正常,进而可以维持当前编码模式,并进行数据传输即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先检测传输链路中帧的校验序列,然后基于校验序列,确定用于表征传输链路的传输性能的第一指标数据,最终根据第一指标数据,对传输链路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其中,评估结果用于表征传输链路的传输质量。由于考虑到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指标数据,对传输链路进行评估,以达到评估传输链路的传输质量的目的,进而实现提高传输链路的评估效率的技术效果,解决了传输链路的评估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传输链路的评估装置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检测单元901、确定单元902和获取单元903。
检测单元901,用于检测传输链路中帧的校验序列。
确定单元902,用于基于校验序列,确定传输链路的第一指标数据,其中,第一指标数据用于表征传输链路的传输性能。
获取单元903,用于基于第一指标数据,对传输链路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其中,评估结果用于表征传输链路的传输质量。
可选地,获取单元903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将第一指标数据与第一指标数据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比较结果为第一指标数据大于第一指标数据阈值,对传输链路执行第一编码模式,得到执行结果,其中,第一编码模式包括:第一级信道编码和第一交织方式;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执行结果确定评估结果。
可选地,获取单元903还可以包括: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传输链路中的数据块缓存信息;第四获取模块,用于对数据块缓存信息进行解析,得到传输链路的信道编码的控制信息,其中,控制信息用于表征不同的信道编码模式;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控制信息,确定传输链路所执行的第一编码模式。
可选地,获取单元903还可以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对传输链路执行第一编码模式,对传输链路中的数据块进行解交织处理;解析模块,用于响应于传输链路未执行第一编码模式,对帧中的数据进行解析。
可选地,处理模块还可以包括:获取子模块,用于基于校验序列和纠错数据,得到第二指标数据和第三指标数据,其中,第二指标数据为通过校验序列所得到的指标值,第三指标数据为通过纠错数据所得到的指标值;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第二指标数据和第三指标数据,确定传输链路的传输质量,其中,传输质量为正常传输质量,或异常传输质量;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传输质量,确定传输链路的编码模式。
可选地,第一确定子模块还可以用于响应于第二指标数据小于第一指标数据阈值,且第三指标数据小于第二指标数据阈值,确定传输质量为正常传输质量;用于响应于第二指标数据不小于第一指标数据阈值,且第三指标数据不小于第二指标数据阈值,确定传输质量为异常传输质量。
可选地,第二确定子模块还可以用于响应于传输质量为正常传输质量,确定编码模式为当前编码模式;用于响应于传输质量为异常传输质量,确定编码模式为第二编码模式,其中,第二编码模式用于表征对传输链路中的字节进行编码。
可选地,第二确定子模块还可以用于确定第四指标数据,其中,第四指标数据用于表征在传输链路执行第二编码模式后的传输链路的传输性能;用于响应于第四指标数据大于第三指标数据阈值,生成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传输链路中的误码信息。
该装置中,检测单元901用于检测传输链路中帧的校验序列;确定单元902用于基于校验序列,确定传输链路的第一指标数据,其中,第一指标数据用于表征传输链路的传输性能;获取单元903用于基于第一指标数据,对传输链路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其中,评估结果用于表征传输链路的传输质量。由于考虑到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指标数据,对传输链路进行评估,以达到评估传输链路的传输质量的目的,进而实现提高传输链路的评估效率的技术效果,解决了传输链路的评估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任意一种传输链路的评估方法。
具体地,上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以下功能的程序指令,实现以下功能:
检测传输链路中帧的校验序列;基于校验序列,确定传输链路的第一指标数据,其中,第一指标数据用于表征传输链路的传输性能;基于第一指标数据,对传输链路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其中,评估结果用于表征传输链路的传输质量。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上述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在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传输链路的评估方法。
可选地,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如下步骤:
检测传输链路中帧的校验序列;基于校验序列,确定传输链路的第一指标数据,其中,第一指标数据用于表征传输链路的传输性能;基于第一指标数据,对传输链路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其中,评估结果用于表征传输链路的传输质量。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任一项传输链路的评估方法。
可选地,上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用来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示例电子设备的示意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申请的实现。
如图10所示,设备1000包括计算单元10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00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10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00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003中,还可存储设备10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计算单元1001、ROM 1002以及RAM 1003通过总线10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005也连接至总线1004。
设备10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1005,包括:输入单元100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100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100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100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1009允许设备10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计算单元100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计算单元100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计算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计算单元100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调用链数据的处理方法。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调用链数据的处理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100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1002和/或通信单元100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设备100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 1003并由计算单元100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调用链数据的处理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计算单元100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调用链数据的处理方法。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负载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申请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使得程序代码当由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也可以为分布式系统的服务器,或者是结合了区块链的服务器。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传输链路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传输链路中帧的校验序列;
基于所述校验序列,确定所述传输链路的第一指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指标数据用于表征所述传输链路的传输性能;
基于所述第一指标数据,对所述传输链路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其中,所述评估结果用于表征所述传输链路的传输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指标数据,对所述传输链路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包括:
将所述第一指标数据与第一指标数据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响应于所述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一指标数据大于所述第一指标数据阈值,对所述传输链路执行第一编码模式,得到执行结果,其中,所述第一编码模式包括:第一级信道编码和第一交织方式;
基于所述执行结果确定所述评估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传输链路中的数据块缓存信息;
对所述数据块缓存信息进行解析,得到所述传输链路的信道编码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用于表征不同的信道编码模式;
基于所述控制信息,确定所述传输链路所执行的所述第一编码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传输链路执行所述第一编码模式,对所述传输链路中的数据块进行解交织处理;
响应于所述传输链路未执行所述第一编码模式,对所述帧中的数据进行解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响应于对所述传输链路执行所述第一编码模式,对所述传输链路中的数据块进行解交织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校验序列和纠错数据,得到第二指标数据和第三指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指标数据为通过所述校验序列所得到的指标值,所述第三指标数据为通过所述纠错数据所得到的指标值;
基于所述第二指标数据和所述第三指标数据,确定所述传输链路的传输质量,其中,所述传输质量为正常传输质量,或异常传输质量;
基于所述传输质量,确定所述传输链路的编码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二指标数据和所述第三指标数据,确定所述传输链路的传输质量,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二指标数据小于所述第一指标数据阈值,且所述第三指标数据小于所述第二指标数据阈值,确定所述传输质量为所述正常传输质量;
响应于所述第二指标数据不小于所述第一指标数据阈值,且所述第三指标数据不小于所述第二指标数据阈值,确定所述传输质量为所述异常传输质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传输质量,确定所述传输链路的编码模式,包括:
响应于所述传输质量为所述正常传输质量,确定所述编码模式为当前编码模式;
响应于所述传输质量为所述异常传输质量,确定所述编码模式为第二编码模式,其中,所述第二编码模式用于表征对所述传输链路中的字节进行编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响应于所述传输质量为所述异常传输质量,确定所述编码模式为第二编码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四指标数据,其中,所述第四指标数据用于表征在所述传输链路执行所述第二编码模式后的所述传输链路的传输性能;
响应于所述第四指标数据大于第三指标数据阈值,生成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传输链路中的误码信息。
9.一种传输链路的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传输链路中帧的校验序列;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校验序列,确定所述传输链路的第一指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指标数据用于表征所述传输链路的传输性能;
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指标数据,对所述传输链路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其中,所述评估结果用于表征所述传输链路的传输质量。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传输链路的评估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872943.9A CN117879770A (zh) | 2023-12-29 | 2023-12-29 | 传输链路的评估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872943.9A CN117879770A (zh) | 2023-12-29 | 2023-12-29 | 传输链路的评估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879770A true CN117879770A (zh) | 2024-04-12 |
Family
ID=90576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872943.9A Pending CN117879770A (zh) | 2023-12-29 | 2023-12-29 | 传输链路的评估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879770A (zh) |
-
2023
- 2023-12-29 CN CN202311872943.9A patent/CN117879770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80585B (zh) | 输入位错误率推定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9347598B (zh) | 校验码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A2876137C (en) | Crc counter normalization | |
JP4748226B2 (ja) | 品質劣化検知装置、有線無線判定装置 | |
CN108599896B (zh) | 一种基于冗余编码系统的crc校验系统及方法 | |
WO2021073463A1 (zh) | 数据接收处理方法及装置 | |
EP4075692A1 (en) |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 |
KR20020001631A (ko) | 통신 시스템, 수신기 및 채널에 의해 야기되는 에러들을추정하는 방법 | |
CN112380046B (zh) | 计算结果校验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JP4460575B2 (ja) | エラー・レート検出方法および試験装置 | |
CN106372026B (zh) | 一种链路检测方法和接收设备 | |
CN106788888A (zh) | 弱网络环境下提高安卓移动终端通信成功率的方法及系统 | |
CN117879770A (zh) | 传输链路的评估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16893923A (zh) | 内存报错导致宕机的问题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KR102242346B1 (ko) | 데이터 프레임에서 복수의 길이에 대한 테스트를 통한 에러 정정 | |
CN112511522B (zh) | 探测扫描中减少内存占用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 |
CN103746773A (zh) | 一种umts接收机对译码后数据进行纠错的方法及系统 | |
US10924132B2 (en) | Techniques for link partner error reporting | |
CN110543380A (zh) | 一种基于汉明码的虚拟机动态迁移数据纠错方法及系统 | |
EP1387516A1 (en) | Blind transport format detection in spread spectrum receivers | |
CN111066267B (zh) | 用于对通信网络中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的方法和设备 | |
JP5394949B2 (ja) | 伝送品質評価装置及び伝送品質評価方法 | |
US20070165671A1 (en) | Method and measuring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n error rate without incremental redundancy | |
WO2011091759A1 (zh) | 通信质量估计方法、装置和基站 | |
US11871166B2 (en) | Sensor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