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79350A - 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储能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储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79350A
CN117879350A CN202311791957.8A CN202311791957A CN117879350A CN 117879350 A CN117879350 A CN 117879350A CN 202311791957 A CN202311791957 A CN 202311791957A CN 117879350 A CN117879350 A CN 1178793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ect current
battery module
bidirectional
converter
b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919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梓鸿
赵密
陈熙
王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flow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flow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9195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793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79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793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在电池模块满充时双向直流变换器保持在运行状态,在母线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即直流源的功率满足负载需求有余,存在给电池模块充电条件时,将双向直流变换器的驱动关闭,防止满电的电池模块有浮充风险;在母线电压低于第二电压阈值,即直流源的功率不满足负载需求,立即恢复双向直流变换器的驱动,对电池模块放电满足负载所需;另外,这种控制方法无需接受外界主机的控制,双向直流变换器仅根据自身采样参数即可判断是否进入封停止/开启驱动,控制逻辑简单方便,动态响应快。

Description

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储能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储能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当电池包满电而外界仍然有充电条件时,为防止过充造成电芯损坏,须将充电电流限制到0。但由于为保证随时能够带载,又不能将功率电路彻底关闭,如果采样有误差,则难以将电流真正控制到0,因此对电池包有浮充风险。另外,在多个电池包并联的情况下,每个电池包还需要与主机通讯,由主机统一调配电池包的充放电。由于通信存在延时,降低了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如突加载的工况下,系统会无法稳定工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供电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电池包满电时对电池包有浮充风险、且动态响应能力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了一种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连接电池模块,所述第二端连接直流母线,所述直流母线用于连接直流源和负载,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和所述母线电压;
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大于或等于满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停止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工作;
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的大于或等于满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的情况下,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从所述电池模块取电至所述直流母线,其中,所述第二电压阈值小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检测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和所述直流母线的母线电压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小于所述满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从所述直流母线取电以对所述电池模块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检测所述电池模块电量的电量和所述直流母线的母线电压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大于保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的情况下,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从所述电池模块取电至所述直流母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大于或等于满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大于等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停止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工作,包括:
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大于或等于满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若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未工作在放电模式,则停止向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发送驱动信号以停止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的大于或等于满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的情况下,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从所述电池模块取电至所述直流母线,包括:
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的大于或等于满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发送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工作在放电模式;
所述放电模式下所述电池模块经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向所述直流母线放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小于所述满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从所述直流母线取电对所述电池模块进行充电,包括:
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小于所述满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发送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工作在充电模式;
所述充电模式下所述直流母线经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对所述电池模块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大于保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的情况下,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从所述电池模块取电至所述直流母线,包括:
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大于保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发送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工作在放电模式;
所述放电模式下所述电池模块经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向所述直流母线放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的过程中:
配置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的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上限值由0开始按预设增长速度增大到目标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储能设备,包括双向直流变换器、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连接电池模块,所述第二端用于连接直流母线,所述直流母线用于连接直流源和负载,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控制器执行时可实现如上述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与相关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在电池模块满充时双向直流变换器保持在运行状态,在母线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即直流源的功率满足负载需求有余,存在给电池模块充电条件时,将双向直流变换器的驱动关闭,防止满电的电池模块有浮充风险;在母线电压低于第二电压阈值,即直流源的功率不满足负载需求,需要电池模块放电补充功率时,立即恢复双向直流变换器的驱动,对电池模块放电满足负载所需;另外,这种控制方法无需接受外界主机的控制,双向直流变换器仅根据自身采样参数即可判断是否进入封停止/开启驱动,控制逻辑简单方便,动态响应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向直流变换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波形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图1所示为光伏储能系统一示例性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双向直流变换器11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双向直流变换器110的第一端用于连接电池模块120,双向直流变换器110第二端连接直流母线bus,直流母线bus用于连接直流源200和负载。由光伏储能系统框图可以看出,直流母线bus上的双向直流变换器110、直流源200、负载300三者为并联关系。
请参阅图2,双向直流变换器110以Buck_Boost拓扑为例,包括电容C1、MOS管Q1、MOS管Q2、电感L1以及电容C2。在Boost模式下,电压的增益为:V2=V1/(1-D2);在Buck模式下,电压的增益为:V1=D1*V2。其中,D1为MOS管Q1的占空比,D2为MOS管Q2的占空比。双向直流变换器110的控制电路(图未示)输出驱动信号,控制MOS管Q1和MOS管Q2的导通或断开,控制驱动信号的占空比D1和D2即可以控制电压增益,进而控制输出电压。
一般地,在户用光伏(Photovoltaics,PV)储能系统中,上述直流源200包括光伏板和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电路,而对电池模块120来说,上述负载300包括AC-DC变换电路(即逆变器)以及家庭负载300。电池模块120可以与双向直流变换器110分别设置,也可以设置在同一设备内,构成电池包100。当电池包100满电而直流源200或电网仍然有充电条件时,为防止过充造成电池模块120中的电芯损坏,须将充电电流限制到0。但由于为保证随时能够带载,又不能将双向直流变换器110彻底关闭,如果对电池模块120的电压/电流采样有误差,则难以将电流真正控制到0,因此对电池包100有浮充风险。
另外,光伏储能系统中的不同设备之间通过一般通过总线通信,例如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总线通讯传递数据。因此,在多个电池包100并联的情况下,每个电池包100还需要与光伏储能系统的主控通讯,由主控统一调配电池包100的充放电;或由多个电池包100选出主机。但通信存在延时,降低了主控的动态响应能力,如突加载的工况下,系统会无法稳定工作。
请参阅图3和图4,针对上述缺陷,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10,检测电池模块的电量和母线电压。
本实施例中,双向直流变换器110的控制电路可以通过检测电路分别检测双向直流变换器11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电压,根据双向直流变换器110的第一端的电压获得电池模块120的电量,双向直流变换器110的第二端即母线电压vbus_volt_real。
可以理解,此处,电池模块120的电量是指电池模块120的剩余电量,可以通过荷电状态SOC(State of Charge,荷电状态)表征。双向直流变换110第一端的电压即电池电压一定程度上可以表征SOC。在另一些实施例中,SOC也可以由电池模块120的BMS(BateryManager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实时检测电池模块120的电压、电流等参数并计算后得到。
步骤S120,在电池模块的电量大于或等于满电阈值,且母线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停止驱动双向直流变换器工作。
其中,满电阈值可以设置为例如95%电量,也可以设置为90%~100%电量中任意值。母线电压vbus_volt_real_大于第一电压阈值vbus_volt_ref,表示直流源200能提供的功率Psource大于负载300所需功率Pload,可以维持母线电压vbus_volt_real稳定并提供负载300所需功耗。此时,电池模块120无需进行充电,双向直流变换器110的控制电路可以进入封波(即不发出控制双向直流变换器110进行直流变换的驱动信号,例如PWM波形)模式,电池模块120的充电电流为0,避免过充的同时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损耗。
步骤S130,在电池模块的电量的大于或等于满电阈值,且母线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的情况下,驱动双向直流变换器从电池模块取电至直流母线,其中,第二电压阈值小于第一电压阈值。
其中,母线电压vbus_volt_real小于第二电压阈值delta_volt,表示直流源200提供的功率Psource小于负载300所需功率Pload,不能维持母线电压vbus_volt_real稳定,故导致母线电压vbus_volt_real下跌至小于第二电压阈值delta_volt。若此时,依旧仅以直流源200给负载300供电,则可能导致负载300无法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将双向直流变换器110的控制电路退出封波态,向双向直流变换器110发波,控制电池模块120工作在放电模式。此时,双向直流变换器110从电池模块120取电至直流母线bus,使得直流母线bus的输出功率满足负载300所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电池模块120的电量大于或等于满电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母线电压vbus_volt_real判断是否要双向直流变换器110的控制电路进入封波态。封波态下,电池模块120对外连接的继电器保持闭合,也即电池模块120对外供电的通道保持闭合,可随时供电而保持带载能力;双向直流变换器110的控制环路计算停止运行,使得充电电流为0。负载300加重或直流源200输出降低时,母线电压vbus_volt_real跌落,此时双向直流变换器110的控制电路退出封波态,稳定母线电压vbus_volt_real的同时输出负载300所需功率Pload,这种控制方法可以有效避免电池模块120的电芯过充,且不影响瞬间带载能力。
另外,采用以上控制方法时,无需由电池包100之外的电路/芯片进行额外逻辑判断,并且不用频繁地控制电池包100在开关机状态间切换(如果无法保证将充电电流控制到0,那电量在满电阈值以上的电池包100就只能在能够充电的条件下关机,需要放电的条件下再切回开机),能够有效防止电池包100过充。且因无需由电池包100之外的电路/芯片进行额外逻辑判断,则双向直流变换器110的控制电路不需要额外的通讯,仅根据自身采样参数即可判断是否进入封波态,控制逻辑简单方便,具有很好的动态响应能力,有利于稳定系统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封波态下,电池模块120对外连接的继电器保持闭合,也即电池模块120对外供电的通道保持闭合,可随时供电而保持带载能力;仅双向直流变换器110的控制环路计算停止运行,PWM发生器不发波,但各控制器保持上电,各参数配置、计数器等继续生效。关机状态下,则所有控制器下电,电池模块120对外连接继电器断开,控制环路不运行、PWM发生器不发波,各计数器、参数配置清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在步骤S110之后,还包括步骤S210:在电池模块120的电量小于满电阈值,且母线电压vbus_volt_real大于第一电压阈值vbus_volt_ref的情况下,驱动双向直流变换器110从直流母线bus取电以对电池模块120进行充电。
母线电压vbus_volt_real大于第一电压阈值vbus_volt_ref的情况下,说明直流源200可以维持母线电压vbus_volt_real稳定并提供负载300所需功耗。此时,电池模块120的电量小于满电阈值,则双向直流变换器110的控制电路驱动双向直流变换器110工作在充电模式,利用直流母线bus剩余的功率Psource-Pload对电池模块120进行充电,直流源200可以稳定系统工作的同时,给电池模块120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在步骤S110之后,还包括步骤S310:在电池模块120的电量大于保电阈值,且母线电压vbus_volt_real小于第二电压阈值delta_volt的情况下,驱动双向直流变换器110从电池模块120取电至直流母线bus。
一般情况下,电池模块120的总容量可以由正常使用的常规电量和并网状态下不使用的保电电量组成,保电电量占总容量的比例可以由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设置。例如,保电阈值可以设置为例如25%电量,也可以设置为10%~30%电量中任意值。在电网正常接入(即并网)时,当电池模块120常规电量耗尽,且电网除了给负载300提供功率之外,没有剩余的能量给电池模块120充电的情况下,电池包100内部的双向直流变换器110的控制环节停止计算,运行数据清零,双向直流变换器110进入关机状态,电池包100进入保电模式。可以理解,保电电量的预留可以保证在电网异常时,电池包100有足够的电流为负载300提供功率,避免电网异常时,出现光伏储能系统无法为负载供电的情况。
母线电压vbus_volt_real小于第二电压阈值delta_volt,表示直流源200提供的功率Psource小于负载300的功率Pload,若此时,依旧仅以直流源200给负载300供电,则导致负载300无法正常工作。电池模块120的电量大于保电阈值,即此时的电池模块120的电量为常规电量,可以为负载300供电,因此需要将双向直流变换器110的控制电路退出封波态,向双向直流变换器110发波,驱动双向直流变换器110工作在放电模式从电池模块120取电至直流母线bus,使得直流母线bus的输出功率满足负载300所需。
可选地,向双向直流变换器110发波后,双向直流变换器110工作在放电模式,从电池模块120取电至直流母线bus,直至电池模块120的电量小于或等于保电阈值,双向直流变换器110的控制电路进入封波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20包括:在电池模块120的电量大于或等于满电阈值,且母线电压vbus_volt_real大于第一电压阈值vbus_volt_ref的情况下,若双向直流变换器110未工作在放电模式,则停止向双向直流变换器110发送驱动信号以停止驱动双向直流变换器110工作。
在一个示例中,在预设调控策略下,在正常并网运行过程中,在电网的电价较高的时段,且光伏板功率不足以支撑负载300运行的情况下,电池模块120会利用常规电量主动承担负载300的功耗,即放电模式下电池模块120经双向直流变换器110向直流母线Vbus放电,以通过AC-DC变换电路给负载300供电。而在电网的电价较低的时段,光伏板功率不足以支撑负载300运行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电网承担负载300的功耗,同时对电池模块120进行充电。或者,在光伏板功率多于负载300运行所需功率的情况下,多余的功率可以用于对电池模块120进行充电或通过AC-DC变换电路馈入电网售电。充电模式下,光伏储能系统通过AC-DC变换电路对电网的交流电电整流后,输出直流电到直流母线bus,或光伏板通过MPPT电路后输出直流电到直流母线bus,直流母线bus经双向直流变换器110对电池模块120进行充电。
双向直流变换器110未工作在放电模式表示:双向直流变换器110工作在充电模式或静置状态。双向直流变换器110的控制电路以停止向双向直流变换器110发送驱动信号的方式停止驱动双向直流变换器110工作,而不是控制电池包100直接关机,可以使得电池包100保持有随时能够带载的能力。
请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30包括:
步骤S131,在电池模块的电量的大于或等于满电阈值,且母线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的情况下,向双向直流变换器发送驱动信号以驱动双向直流变换器工作在放电模式。
例如,直流源200输出功率变小,或者负载300所需功率变大时,母线电压vbus_volt_real由大于第一电压阈值vbus_volt_ref变为小于第二电压阈值delta_volt,此时需要电池模块120放电以补充功率。即双向直流变换器110的控制电路由封波态切换为发波态,相比于电池包100由关机切换为开机,响应速度更快,不会引起其他设备掉电关机。
步骤S132,放电模式下电池模块经双向直流变换器向直流母线放电。
放电模式下,电池模块120放电以向直流母线bus输出功率,从而提升母线电压vbus_volt_real,给负载300补充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10包括:在电池模块120的电量小于满电阈值,且母线电压vbus_volt_real大于第一电压阈值vbus_volt_ref的情况下,向双向直流变换器110发送驱动信号以驱动双向直流变换器110工作在充电模式;充电模式下直流母线bus经双向直流变换器110对电池模块120进行充电。
双向直流变换器110的控制电路在直流源200可以维持母线电压vbus_volt_real稳定并提供负载300所需功耗,并有剩余功率Psource-Pload的情况下,发送驱动信号驱动双向直流变换器110从直流母线bus的抽取剩余功率Psource-Pload对电池模块120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10包括:在电池模块120的电量大于保电阈值,且母线电压vbus_volt_real小于第二电压阈值delta_volt的情况下,向双向直流变换器110发送驱动信号以驱动双向直流变换器110工作在放电模式;放电模式下电池模块120经双向直流变换器110向直流母线bus放电。
直流源200提供的功率Psource小于负载300的功率Pload,若此时,依旧仅以直流源200给负载300供电,则导致负载300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双向直流变换器110的控制电路向双向直流变换器110发波,控制双向直流变换器110工作在放电模式从电池模块120取电至直流母线bus,使得直流母线bus的输出功率满足负载300所需。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双向直流变换器110的过程中:配置驱动双向直流变换器110的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上限值由0开始按预设增长速度增大到目标值。
在双向直流变换器110的启动过程中,为了避免电压的突变对输入或输出电容带来的大电流冲击,可以使驱动双向直流变换器110的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上限值由0开始按预设增长速度增大到目标值,从而使得的输出电压从0逐渐增大到目标电压,在降低损耗、减少电流冲击的过程中完成双向直流变换器110的软启动。
请参阅图6,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双向直流变换器110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601,用于检测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和所述母线电压;
驱动模块602,用于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大于或等于满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停止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工作;驱动模块602还用于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的大于或等于满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的情况下,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从所述电池模块取电至所述直流母线,其中,所述第二电压阈值小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块602还用于: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小于所述满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从所述直流母线取电以对所述电池模块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块602还用于: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大于保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的情况下,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从所述电池模块取电至所述直流母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块602具体用于: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大于或等于满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若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未工作在放电模式,则停止向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发送驱动信号以停止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块602具体用于:
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的大于或等于满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发送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工作在放电模式;所述放电模式下所述电池模块经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向所述直流母线放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块602具体用于: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小于所述满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发送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工作在充电模式;所述充电模式下所述直流母线经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对所述电池模块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块602具体用于: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大于保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发送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工作在放电模式;所述放电模式下所述电池模块经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向所述直流母线放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块602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的过程中:配置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的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上限值由0开始按预设增长速度增大到目标值。
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控制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相关有益效果说明,请参照上述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例的说明,这里不在赘述。
请参阅图7,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储能设备70,储能设备70包括、双向直流变换器71、存储器72、处理器73以及存储在存储器72中并可在处理器73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721,双向直流变换器11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用于连接电池模块701,第二端用于连接直流母线bus,直流母线bus用于连接直流源200和负载300,双向直流变换器71还与处理器73连接,处理器73执行计算机程序721时实现如上述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储能设备70可以是具有单个电池模块701的功率装置,也可以是一个具有多个电池包100或电池模块701的储能设备。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仅仅是储能设备70的举例,并不构成对储能设备7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比如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等。
处理器73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处理器73还可以是其他通用控制器、数字信号控制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控制器可以是微控制器或者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控制器。
存储器7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储能设备70的内部存储单元,比如储能设备70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7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储能设备70的外部存储设备,比如储能设备7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72还可以既包括储能设备7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72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 Loader)、数据以及其他程序等。存储器72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721,该计算机程序721被处理器73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721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721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721在被处理器73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该计算机程序721包括计算机程序721代码,该计算机程序721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该计算机可读介质至少可以包括:能够将计算机程序721代码携带到拍照装置/终端设备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计算机存储器72、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72)、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72)、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只读光盘)、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本申请提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换句话说,可以是非瞬时性存储介质。
应当理解的是,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结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721产品的形式实现。该计算机程序721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电子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电子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连接电池模块,所述第二端连接直流母线,所述直流母线用于连接直流源和负载,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和所述直流母线的母线电压;
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大于或等于满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停止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工作;
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的大于或等于满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的情况下,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从所述电池模块取电至所述直流母线,其中,所述第二电压阈值小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和所述直流母线的母线电压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小于所述满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从所述直流母线取电以对所述电池模块进行充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所述电池模块电量的电量和所述直流母线的母线电压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大于保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的情况下,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从所述电池模块取电至所述直流母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大于或等于满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大于等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停止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工作,包括:
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大于或等于满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若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未工作在放电模式,则停止向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发送驱动信号以停止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工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的大于或等于满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的情况下,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从所述电池模块取电至所述直流母线,包括:
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的大于或等于满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发送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工作在放电模式;
所述放电模式下所述电池模块经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向所述直流母线放电。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小于所述满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从所述直流母线取电对所述电池模块进行充电,包括:
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小于所述满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发送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工作在充电模式;
所述充电模式下所述直流母线经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对所述电池模块进行充电。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大于保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的情况下,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从所述电池模块取电至所述直流母线,包括:
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大于保电阈值,且所述母线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发送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工作在放电模式;
所述放电模式下所述电池模块经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向所述直流母线放电。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的过程中:
配置驱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的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上限值由0开始按预设增长速度增大到目标值。
9.一种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直流变换器、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连接电池模块,所述第二端用于连接直流母线,所述直流母线用于连接直流源和负载,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控制器执行时可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311791957.8A 2023-12-22 2023-12-22 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储能设备 Pending CN1178793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91957.8A CN117879350A (zh) 2023-12-22 2023-12-22 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储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91957.8A CN117879350A (zh) 2023-12-22 2023-12-22 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储能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79350A true CN117879350A (zh) 2024-04-12

Family

ID=90585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91957.8A Pending CN117879350A (zh) 2023-12-22 2023-12-22 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储能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7935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91729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systems and rechargeable battery system operational methods
US9912178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systems and rechargeable battery system operational methods
Moo et al. Parallel operation of battery power modules
JP5633478B2 (ja) 蓄電池
EP2587623B1 (en) Dc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US9653924B2 (en) Battery system
US8860252B2 (en) Power storage system,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a program for executing the method
CN102934320B (zh) 电池供电设备及其功率的控制方法
US20120187909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systems and rechargeable battery system operational methods
KR20200048913A (ko) 폐배터리 기반의 독립형 가정용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JP2015195674A (ja) 蓄電池集合体制御システム
CN110176788B (zh) 蓄电系统以及蓄电装置
CN108859798B (zh) 用于燃料电池车辆的发电系统和发电方法
CN117879350A (zh) 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储能设备
CN116365653A (zh) 供电电路、功率转换设备及储能设备
EP4075627A1 (en) Direct current distribution-based charging/discharging system for battery activation
Sreeram et al.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SoC-Based BMS for Stand-Alone Solar PV-Fed DC Microgrids
CN117879032A (zh) 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供电装置
CN116365652A (zh) 电池包控制方法、电池包及储能设备
CN117895632A (zh) 功率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电力设备
CN114465324A (zh) 可充电的供电装置
CN117040047A (zh) Mppt充电电路的充电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储能系统
CN117879092A (zh) 并联电池包的充电控制方法及电力设备
CN114461054A (zh) 一种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笔记本电脑
CN115241874A (zh) 一种电源系统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