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79100A - 电池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池充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879100A CN117879100A CN202410027068.2A CN202410027068A CN117879100A CN 117879100 A CN117879100 A CN 117879100A CN 202410027068 A CN202410027068 A CN 202410027068A CN 117879100 A CN117879100 A CN 1178791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switch
- circuit
- pole double
- charg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987 metal hydr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97 blin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82 device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Substances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 nickel metal hydride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02J7/0024—Parallel/serial switching of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to charge or load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4—Overcurrent prot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circuits adapted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the batt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器,包括:用于TYPE‑C接口、充放电电路、开关组件;充放电电路分别与TYPE‑C接口和开关组件连接,充放电电路用于在充电时将经TYPE‑C接口输入的电源信号经开关组件传输至充电电池,在放电时根据充电需求将相应数量的充电电池的输出电压信号经开关组件传输至TYPE‑C接口;开关组件分别与充电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开关组件用于在放电时导通N节充电电池中相邻两节充电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连接,以实现N节充电电池串联连接,或者,在充电时导通N节充电电池正极之间的电连接和N节充电电池负极之间的电连接以实现N节充电电池并联连接。该充电器能够作为充电宝为用户设备充电,满足用户多种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充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池充电器只能为电池充电,功能相对单一。
因此,需要一种电池充电器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而提出了本申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器,可以用做充电宝,增加了电池充电器的功能,满足用户多种需求。
根据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器,所述电池充电器包括:用于连接充电电源或用电设备的TYPE-C接口、充放电电路、用于供用户操作的开关组件;
所述充放电电路分别与所述TYPE-C接口和所述开关组件连接,所述充放电电路用于在充电时将经所述TYPE-C接口输入的电源信号经所述开关组件传输至充电电池,在放电时根据用户设备的充电需求将相应数量的所述充电电池的输出电压信号经所述开关组件传输至所述TYPE-C接口;
所述开关组件分别与充电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所述开关组件用于在放电时导通N节充电电池中相邻两节充电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连接,以实现N节充电电池串联连接,或者,在充电时导通N节充电电池正极之间的电连接和N节充电电池负极之间的电连接以实现N节充电电池并联连接,其中,N为正整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放电电路包括控制芯片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的第一开关电路、一个或多个第二开关电路,每个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连接在相应的充电电池正极和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之间;
所述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所述充电电源或所述用电设备分别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相应的第二开关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充电电源与所述充电电池的电路连接状态;
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调整串联连接的充电电池的输出电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开关端、第一开关元件第一端和第一开关元件第二端,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包括第二开关元件开关端、第二开关元件第一端和第二开关元件第二端,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开关端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第一开关元件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开关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第一端与所述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二开关电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之间还连接有二极管。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开关电路第一端、开关电路第二端和开关电路控制端,所述开关电路控制端配置为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电路第一端和所述开关电路第二端之间的电路的通断,所述开关电路第一端和所述开关电路第二端串联在所述TYPE-C接口和第N个充电电池之间,所述开关电路控制端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充电器包括:
用于容纳N节充电电池的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包括分别对应于N节所述充电电池的N个充电位,每一个充电位用于可取出地放置一节所述充电电池,每一个充电位的两侧设置有一个电池正极连接端子和一个电池负极连接端子。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组件连接至N个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端子和N个所述电池负极连接端子中的至少部分,所述开关组件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
当所述开关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N个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端子并联连接,N个所述电池负极连接端子并联连接;
当所述开关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前一节充电电池的电池负极连接端子与后一节充电电池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个所述电池负极连接端子用于接地,
第N个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端子用于连接电源正极,
所述开关组件包括2N-2个单刀双掷开关,第一个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端子、第N个所述电池负极连接端子、以及第二至第N-1个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端子和所述电池负极连接端子均连接所述2N-2个单刀双掷开关中的一个,其中,
当M为奇数时,第M个单刀双掷开关的不动端连接至第(M+1)/2个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端子,第M个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自由端用于连接至电源正极连接端子,第M个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自由端连接至第M+1个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自由端;
当M为偶数时,第M个单刀双掷开关的不动端连接至第(M+2)/2个所述电池负极连接端子,第M个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自由端用于接地,第M个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自由端连接至第M-1个单刀双掷开关第二自由端,
其中,全部2N-2个所述单刀双掷开关构造为同步切换不动端与自由端的连接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全部2N-2个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不动端与第一自由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全部2N-2个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不动端与第二自由端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充电器还包括充放电状态显示电路,所述充放电状态显示电路包括稳压模块、第一指示信号灯和第二指示信号灯,所述稳压模块包括稳压模块输入端和稳压模块输出端,所述稳压模块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指示信号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号灯连接,所述稳压模块输入端与所述TYPE-C接口和至少一节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
所述充放电状态显示电路,用于在所述充放电电路的驱动下,当所述开关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点亮所述第一指示信号灯,当所述开关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点亮所述第二指示信号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充电器还包括限流电路,所述限流电路分别与所述充电电池和所述充放电电路连接,所述限流电路用于当充电电流大于预设电流时中断所述充电电池与所述充放电的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充电器,可以用做充电宝,能够根据用户设备需求输出相应的电压,从而增加了电池充电器的功能,满足用户多种需求。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为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池充电器的左视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池充电器的右视图;
图3为图1和图2所示的电池充电器内部电路的第一部分示意图,其中开关组件处于第一状态;
图4为图3中的电路的A部分的另一种连接方式的示意图,其中开关组件处于第二状态;
图5为图3中的电路的A部分的又一种连接方式的示意图,其中开关组件处于第二状态;
图6为图1和图2所示的电池充电器内部电路的第二部分的示意图;
图7为图1和图2所示的电池充电器的充放电显示电路的示意图;
图8为图1和图2所示的电池充电器的滤波电路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上盖
20:电池仓
23A/23B/23C/23D/23E/23F/23G/23H:电池正极连接端子
24A/24B/24C/24D/24E/24F/24G/24H:电池负极连接端子
25/25A/25B/25C/25D/25E/25F/25G/25H:充电电池
30:充电电池
31:充放电电路
33:CC1引脚
34:CC2引脚
36:充电正极引脚/VBUS引脚
37:PTC热敏电阻
371:接地引脚
38:Type-C接口
39:控制芯片
391:电源引脚
310:第一开关电路
320:第二开关电路
311:第一场效应管
312:第二场效应管
325:第三场效应管
326:第四场效应管
327:第五场效应管
328:第六场效应管
311D/312D/325D/326D/327D/328D:漏极
311S/312S/325S/326S/327S/328S:源极
311G/312G/325G/326G/327G/328G:栅极
313:第一三极管
321:第二三极管
322:第三三极管
323:第四三极管
324:第五三极管
313E/321E/322E/323E/324E:发射极
313B/321B/322B/323B/324B:基极
313C/321C/322C/323C/324C:集电极
330:滤波电路
331:第一电阻
332:第二电阻
333:滤波电容
40:底盖
50:指示信号灯
51:第一指示信号灯
52:第二指示信号灯
60:开关组件
61:按键
62/62A/62B/62C/62D/62E/62F/62G/62H/62I/62J/62K/62L/62M/62N:单刀双掷开关
63/66C/67C:不动端
64/66A/67A:第一自由端
65/66B/67B:第二自由端
66:第一附加单刀双掷开关
67:第二附加单刀双掷开关
70:充放电显示电路
71:第一二极管
72:第二二极管
731:第三二极管
732:第四二极管
733:第五二极管
734:第六二极管
73:稳压模块
74:稳压模块输入端
75:稳压模块输出端
100:电池充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申请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申请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申请,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然,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特殊细节。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申请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本申请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词语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词语解释为名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非限制。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器。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电池充电器100包括上盖10、电池仓20、充电电池30、底盖40、指示信号灯50和按键61。
电池仓20用于容纳N(N为正整数)节充电电池30。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N=8。当然,N也可以为其他数值,例如4、6、10等。电池仓20包括分别对应于N节充电电池30的N个充电位,每一个充电位用于可取出地放置一节充电电池30。当N=8时,8个充电位可以分为两层设置,从而每层可以容纳4节充电电池30。每一个充电位包括一个用于连接充电电池30的正极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图中未示出)和一个用于连接充电电池30的负极的电池负极连接端子(图中未示出)。可以理解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也相当于充电电池30的正极端子,电池负极连接端子也相当于充电电池30的负极端子。
优选地,充电位构造为可以兼容不同型号的充电电池,例如兼容5号电池和7号电池。由于不同型号的电池尺寸不同,例如长度不同,电池负极连接端子可以包括多个等电位连接的负极子端子,分别用于接触不同型号的充电电池的负极,不同型号的电池共用电池正极连接端子。
电路板(图中未示出)位于电池仓20内部,并依靠电池仓20支撑。电路板设置有充放电电路31(如图2至图7所示),使得充电器100可以实现预期的功能。N个电池正极连接端子和N个电池负极连接端子电连接至电路板,或者说设置在电路板,从而N个电池正极连接端子和N个电池负极连接端子也成为充放电电路31的一部分。
底盖40连接在电池仓20的底部,形成电池充电器100的外壳的一部分。上盖10和底盖40分别用于扣合电池仓20。优选地,上盖10、底盖40分别可拆卸地连接至电池仓20,或者,上盖10、底盖40分别可枢转地连接至电池仓20,从而上盖10、底盖40可以敞开电池仓20或者封盖电池仓20。
指示信号灯50包括第一指示信号灯51和第二指示信号灯52,第一指示信号灯51和第二指示信号灯52分别用于指示电池的充放电状态。
按键61连接至开关组件60(如图2至图7所示),开关按键61可被用户触及,从而用户可通过操作按键61来控制开关组件60的状态。
如图3所示,电池充电器包括:用于连接充电电源或用电设备的TYPE-C接口38、充放电电路31、用于供用户操作的开关组件60。
充放电电路31分别与TYPE-C接口38和开关组件60连接,充放电电路31用于在充电时将经TYPE-C38接口输入的电源信号经开关组件60传输至充电电池30,在放电时根据用户设备的充电需求将相应数量的充电电池30的输出电压信号经开关组件60传输至TYPE-C接口38;
开关组件60分别与充电电池30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开关组件60用于在放电时导通N-1节充电电池30中相邻两节充电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连接,以实现N节充电电池30串联连接,或者,在充电时导通N节充电电池30正极之间的电连接和N节充电电池30负极之间的电连接以实现N节充电电池30并联连接,其中,N为正整数。
TYPE-C接口38用于与外部电源设备连接,包括充电正极引脚即VBUS引脚36、接地引脚371、CC1引脚33和CC2引脚34,其中,Type-C接口38的VBUS引脚36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正极,向充电器100引入充电电流。接地引脚371用于接地。
具体地,电池充电器100的第一个充电位的电池负极连接端子24A用于接地(在本申请中,接地也即连接至接地引脚371),第N个充电位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例如23H)用于在充电时连接至充电正极引脚36,也即连接至Type-C接口38的VBUS引脚36。
电池充电器100具有第一状态,在第一状态下,N个电池正极连接端子并联连接,N个电池负极连接端子并联连接,使得在充电接口38与外部电源设备连接时,电池充电器100可以为N节充电电池25充电。
电池充电器100还具有第二状态,在第二状态下,前一个充电位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连接至后一个充电位的电池负极连接端子。从而,当电池仓中放置有N节充电电池25时,在第二状态下,1-N-1节充电电池25呈依次串联连接,使得电池充电器100可以为其他用电设备充电,提供1.5伏特的充电电压(例如每节电池25的电压为1.5V),也即在第二状态下,充电器100变为充电宝100。在放电状态下,Type-C接口38的VBUS引脚36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充电正极。
如图3至图5所示,电池充电器100还包括开关组件60,用于供用户操作。开关组件60连接至N个电池正极连接端子和N个电池负极连接端子中的至少部分。开关组件60具有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当开关组件60处于第一状态时,电池充电器100处于第一状态,N个电池正极连接端子并联连接,N个电池负极连接端子并联连接,也即N节电池25并联;当开关组件60处于第二状态时,电池充电器100处于第二状态,前一个充电位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连接至后一个充电位的电池负极连接端子,也即N节电池25串联。
优选地,如图1所示,电池仓20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用于共用户操作的按键61,按键61连接至开关组件60,用于控制开关组件60的状态。按键61例如为自锁式按键,具有第一锁定状态和第二锁定状态。当按键61全部处于第一锁定状态时,使得开关组件60处于第一状态;当按键61全部处于第二锁定状态时,使得开关组件60处于第二状态。例如,用户按动按键61,每按动一次,则按键61在第一锁定状态与第二锁定状态之间切换一次,开关组件60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一次。从而,用户通过按动按键61,改变充电器100的工作状态,使得充电器100在充电器功能与充电宝功能之间切换。
为实现上述N节充电电池30的并串联转换,具体地,如图3至图5所示,开关组件60包括至少2N-2个单刀双掷开关62。单刀双掷开关62包括一个不动端63、一个第一自由端64和一个第二自由端65。不动端63要么与第一自由端64导通,要么与第二自由端65导通,从而单刀双掷开关62具有两个导通状态。每个按键61用于控制一个或多个单刀双掷开关62。
例如,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N=8,开关组件60包括14个单刀双掷开关62,62A、62B、62C、62D、62E、62F、62G、62H、62I、62J、62K、62L、62M、62N。单刀双掷开关62的不动端63为图中的下方的连接点,第一自由端64为左上方的连接点,第二自由端65为右上方的连接点。图中仅在单刀双掷开关62N标识了不动端和两个自由端,单刀双掷开关62A、62B、62C、62D、62E、62F、62G、62H、62I、62J、62K、62L、62M的结构与62F相同。
如图3至图5所示,为了能使控制芯片39正确判断电池充电器100的工作状态(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以与外部设备建立正常的通讯,开关组件60还包括第一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6和第二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7。第一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6和第二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7构造为至少分别与第一个单刀双掷开关62和第2N-2个单刀双掷开关62同步切换不动端与自由端的连接状态。也即,当单刀双掷开关62A的不动端63与第一自由端64连接时,第一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6的不动端66C与其第一自由端66A连接,当单刀双掷开关62N的不动端63与第一自由端64连接时,第二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7的不动端67C与其第一自由端67A连接。当单刀双掷开关62A的不动端63与第二自由端65连接时,第一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6的不动端66C与其第二自由端66B连接,当单刀双掷开关62N的不动端63与第二自由端65连接时,第二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7的不动端67C与其第二自由端67B连接。
第一个充电位的电池负极连接端子用于接地,第N个充电位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用于连接第二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7。第一个充电位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第N个充电位的电池负极连接端子、以及第二至第N-1个充电位21中的每一个电池正极连接端子和电池负极连接端子均连接2N-2个单刀双掷开关62中的一个。
例如,第一节电池25A的负极端子24A接地。第八节电池25H的正极端子23H连接第二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7。第一节电池25A的正极端子23A、第八节电池25H的负极端子24H、第二节电池25B的负极端子24B和正极端子23B、第三节电池25C的负极端子24C和正极端子23C、第四节电池25D的负极端子24D和正极端子23D、第五节电池25E的负极端子24E和正极端子23E、第六节电池25F的负极端子24F和正极端子23F、第七节电池25G的负极端子24G和正极端子23G都依次连接14个单刀双掷开关62A、62B、62C、62D、62E、62F、62G、62H、62I、62J、62K、62L、62M、62N中的一个。具体地,第一节电池25A的正极端子23A连接第一个单刀双掷开关62A,第二节电池25B的负极端子24B连接第二个单刀双掷开关62B,第二节电池25B的正极端子23B连接第三个单刀双掷开关62C,第三节电池25C的负极端子24C连接第四个单刀双掷开关62D,第三节电池25C的正极端子23C连接第五个单刀双掷开关62E,第四个电池25D的负极端子24D连接第六个单刀双掷开关62F,以此类推,第八节电池25H的负极端子24H连接第十四个单刀双掷开关62N。
其中,当M为奇数时,第M个单刀双掷开关62的不动端63连接至第(M+1)/2个电池正极连接端子,第M个单刀双掷开关62的第一自由端64用于连接至第N个充电位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也即用于连接充电正极引脚36),第M个单刀双掷开关62的第二自由端65连接至第M+1个单刀双掷开关62的第二自由端65;当M为偶数时,第M个单刀双掷开关62的不动端63连接至第(M+2)/2个电池负极连接端子,第M个单刀双掷开关62的第一自由端64用于接地,第M个单刀双掷开关62的第二自由端65连接至第M-1个单刀双掷开关62的第一自由端64。
例如,M为1时,第1个单刀双掷开关62A的不动端连接至第1个电池25A的正极端子23A,第1个单刀双掷开关62A的第二自由端连接至第2个单刀双掷开关62B的第二自由端,第1个单刀双掷开关62A的第一自由端连接至第N个充电位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
M为2时,第2个单刀双掷开关62B的不动端连接至2个电池25B的负极端子24B,第2个单刀双掷开关63B的第二自由端连接至第1个单刀双掷开关62A的第二自由端,第2个单刀双掷开关62B的第一自由端接地。
M为3时,第3个单刀双掷开关62C的不动端连接至第2个电池25B的正极端子23B,第3个单刀双掷开关62C的第二自由端连接至第4个单刀双掷开关62D的第二自由端,第3个单刀双掷开关62C的第一自由端连接至第N个充电位21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
M为4时,第4个单刀双掷开关62D的不动端连接至3个电池25C的负极端子24C,第4个单刀双掷开关62D的第二自由端连接至第3个单刀双掷开关62C的第二自由端,第4个单刀双掷开关62D的第一自由端接地。
M为5时,第5个单刀双掷开关62E的不动端连接至第3个电池25C的正极端子23C,第5个单刀双掷开关62E的第二自由端连接至第6个单刀双掷开关62F的第二自由端,第5个单刀双掷开关62E的第一自由端连接至第N个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
以此类推,此处对M为6-13时的连接方式不再展开说明。
M为14时,第14个单刀双掷开关62N的不动端连接至第8个电池25H的负极端子24H,第14个单刀双掷开关62N的第二自由端连接至第13个单刀双掷开关62M的第二自由端,第14个单刀双掷开关62N的第一自由端接地。
其中,T个个单刀双掷开关62构造为同步切换不动端63与自由端(第一自由端64和第二自由端65)的连接状态,1<T≤2N-2。在第一状态下,T个单刀双掷开关62的不动端63与第一自由端65连接,在第二状态下,T个单刀双掷开关62的不动端63与第二自由端64连接。
例如,全部14个单刀双掷开关62构造为同步切换不动端63与自由端(第一自由端64和第二自由端65)的连接状态。如图3所示,在第一状态下,全部14个单刀双掷开关62的不动端63均与第一自由端64连接(全部单刀双掷开关62的下部的连接点均连接至左上方的连接点),从而八节电池25A、25B、25C、25D、25E、25F、25G、25H相互并联连接(全部八节电池的负极接地,正极连接至充电正极引脚36);如图4和图5所示,在第二状态下,全部2N-2个单刀双掷开关62的不动端63均与第二自由端65连接(全部单刀双掷开关62的下部的连接点均连接至右上方的连接点),从而八节电池依次串联连接(第一节电池25A的负极接地,第八节电池25H的正极连接至充电正极引脚36)。
如图6所示,电池充电器100还包括控制芯片39。Type-C接口38的CC1引脚33和CC2引脚34连接至控制芯片39(参见图中电气连接点J和K),从而控制芯片39可与外部连接的设备通讯。
控制芯片39例如为单片机。第一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6的不动端66C连接至控制芯片39(例如控制芯片39的一个I/O引脚,具体地,电压输入引脚,见图中电气连接点C)。第一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6的第一自由端66A和第二自由端66B中的一个连接至第一个充电位的电池负极连接端子24A(也即接地引脚371,也即接地)。第一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6的第一自由端66A和第二自由端66B中的另一个连接至第N个充电位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第二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7的不动端67C连接至第N个充电位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第二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7的第一自由端67A连接至充电正极引脚/VBUS引脚。从而,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第一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6向控制芯片39输送不同的电压信号,使得控制芯片39可以知道充电器100的工作状态。
在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6的第一自由端66A连接至第一个充电位的电池负极连接端子24A,第一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6的第二自由端66B连接至第N个充电位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6的第一自由端66A连接至第一个充电位的电池负极连接端子24A,第一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6的第二自由端66B连接至第N个充电位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
优选地,如图1和图6所示,电池充电器还包括充放电状态显示电路70,充放电状态显示电路包括稳压模块73、指示信号灯50,用于指示充电器100的工作状态。例如,指示灯50包括第一指示信号灯51和第二指示信号灯52。稳压模块包括稳压模块输入端74和稳压模块输出端75,稳压模块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指示信号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号灯连接,稳压模块输入端与TYPE-C接口和至少一节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
充放电状态显示电路,用于在充放电电路的驱动下,当开关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点亮第一指示信号灯51,当开关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点亮第二指示信号灯52。
例如,电池充电器100配置为,当开关组件60处于第一状态时,使得第一指示信号灯51点亮、第二指示信号灯52熄灭,从而第一指示信号灯51用于指示充电器100处于电池充电的工作状态。例如,充电器100配置为,当开关组件60处于第二状态时,使得第一指示信号灯51熄灭、第二指示信号灯52点亮,从而第二指示信号灯52用于指示充电器100处于电池放电(充电宝)的工作状态。或者,指示信号灯50设置为以闪烁的形式点亮,例如,第一指示信号灯51闪烁用于指示充电器100处于电池充电的工作状态,第二指示信号灯52闪烁用于指示充电器100处于电池放电的工作状态。或者,第一指示信号灯51和第二指示信号灯52中的一个点亮用于指示充电器100处于电池充电的工作状态,第一指示信号灯51和第二指示信号灯52同时点亮用于指示充电器100处于电池放电的工作状态。优选地,第一指示信号灯51与第二指示信号灯52颜色不同,更便于用户分辨。第一指示信号灯51和第二指示信号灯52还可以通过其它点亮方式指示充电器100的工作状态,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第一指示信号灯51的第一端连接至控制芯片39(见图中电气连接点H),第一指示信号灯51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至充电正极引脚36和第N个充电位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见图中电气连接点E和F)。第二指示信号灯52的第一端连接至控制芯片39(见图中电气连接点I),第二指示信号灯52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至充电正极引脚36和第N个充电位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见图中电气连接点E和F)。
优选地,第一指示信号灯51配置为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一指示信号灯51的第一端为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端子,第一指示信号灯51的第二端为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端子。优选地,第二指示信号灯52配置为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二指示信号灯52的第一端为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端子,第二指示信号灯52的第二端为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端子。
当全部单刀双掷开关62的不动端与第一自由端连接时,第一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6和第二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7也处于不动端与第一自由端连接的状态;当全部单刀双掷开关62的不动端与第二自由端连接时,第一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6和第二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7也处于不动端与第二自由端连接的状态。也即,第一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6和第二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7遵从开关组件60的开关状态。
从而,当开关组件6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6和第二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7的不动端与第一自由端连接,使控制芯片39判定开关组件60处于第一状态,充电器100处于充电(从机)状态。此时,充电正极引脚36为第一指示信号灯51和第二指示信号灯52的正极供电。控制芯片39向第一指示信号灯51、第二指示信号灯52的负极输出相应的电压,以指示充电器100的工作状态。例如,向第一指示信号灯51的负极输出低电压以使第一指示信号灯51点亮,向第二指示信号灯52的负极输出高电压以使第二指示信号灯52不能点亮,或者向第一指示信号灯51的负极输出高电压以使第一指示信号灯51不能点亮,向第二指示信号灯52的负极输出低电压以使第二指示信号灯52点亮。
类似地,当开关组件60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6和第二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7的不动端与第二自由端连接,使控制芯片39判定开关组件60处于第二状态,充电器100处于放电(主机)状态。此时,串联连接的最后一个充电位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为第一指示信号灯51和第二指示信号灯52的正极供电。控制芯片39向第一指示信号灯51、第二指示信号灯52的负极输出相应的电压,以指示充电器100的工作状态。
具体地,如图7所示,第一指示信号灯51的第一端连接至控制芯片39(例如控制芯片39的一个I/O引脚,见图中电气连接点H),第一指示信号灯51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至充电正极引脚36和第N个充电位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从而,控制芯片39控制第一指示信号灯51的点亮。第二指示信号灯52的第一端连接至控制芯片39(例如控制芯片39的一个I/O引脚,见图中电气连接点I),第二指示信号灯52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至充电正极引脚36和第N个充电位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从而,控制芯片39控制第二指示信号灯52的点亮。
因此,第一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6通过向控制芯片39输送不同额电压信号,使得控制芯片39可以确定充电器100的工作状态,然后再控制第一指示信号灯51和第二指示信号灯52的负极电压,以指示充电器100的工作状态。可以理解的,在这样的工作原理下,第一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6向控制芯片39输送的电压信号可以有多种形式,第一指示信号灯51和第二指示信号灯52的指示方式也可以有多种形式。
如图7所述,电池充电器100还包括第一二极管71和第二二极管72。第一二极管71的正极连接至第N个充电位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见图中电气连接点F),第一二极管71的负极用于连接至第一指示信号灯51的第二端和第二指示信号灯52的第二端。第二二极管72的正极连接至充电正极引脚36(见图中电气连接点E),第二二极管72的负极用于连接至第一指示信号灯51的第二端和第二指示信号灯52的第二端。因而电池充电器10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均可以保证电源正极与指示灯50之间的单向导通。
稳压模块73构造为,当稳压模块输入端74有高电平信号输入时,稳压模块输出端75输出电压值恒定的直流电压信号(例如稳定的3V、5V等)。其中,第一二极管71的负极和第二二极管72的负极连接至第一稳压模块输入端74,第一指示信号灯51的第二端和第二指示信号灯52的第二端连接至稳压模块输出端75。从而,当第一稳压模块输入端74有高电平信号输入时,输入至指示灯50第二端的电压值恒定。控制芯片39设定的在指示灯50与控制芯片39的连接电气连接点I、H的电平值可以准确地控制指示灯50的点亮。
同时,控制芯片39的电源引脚391连接至第一稳压模块输出端75(见图中电气连接点G)。从而,控制芯片39由第一稳压模块输出端75提供稳定的电源电压。
在本申请中,按键61实现全部2N-2个单刀双掷开关62、第一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6和第二附加单刀双掷开关67的开关状态的同步切换。
优选地,充电电池25为干电池,例如为锂可充电池。也即,根据本申请的电池充电器100优选与锂可充电池适配使用。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充放电电路包括控制芯片以及分别与控制芯片连接的第一开关电路、一个或多个第二开关电路,每个第二开关电路连接在相应的充电电池正极和第一开关电路之间;
控制芯片,用于根据充电电源或用电设备分别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相应的第二开关电路;
第一开关电路,用于基于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充电电源与充电电池的电路连接状态;
第二开关电路,用于基于第二控制信号调整串联连接的充电电池的输出电压。
电池充电器的第一开关电路,可以用于检测电池充电器是否使用了非法电池,以下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3所示,第一开关电路310包括开关电路第一端311D、开关电路第二端312D和开关电路控制端313B。开关电路第一端311D和开关电路第二端312D串联在TYPE-C接口的充电正极引脚36和第N个充电电池之间,具体地,串联在充电正极引脚36和第N个充电位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之间,其中,开关电路第一端311D连接至充电正极引脚36,开关电路第二端312D连接至第N个充电位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开关电路控制端313B连接至控制芯片39,用于控制第一开关电路第一端311D和第一开关电路第二端312D之间的电路的通断。
控制芯片39配置为,在第一状态下,检测N个电池正极连接端子中的至少一个的电压Up,当该电压Up低于预设电压阈值时,向开关电路控制端313B发送关断信号,使得开关电路第一端311D和开关电路第二端312D之间的电路断开。例如,在使用锂充电电池的情况下,预设电压阈值为2.8至4.3V。镍氢充电电池的充电电压通常为0.8至1.45V,低于锂充电电池的充电电压。因此,当用户使用了非法电池(镍氢充电电池)时,控制芯片39可以检测出充电电压的异常,从而断开电路,使充电器100不能工作。优选地,控制芯片39还可以通过第一指示信号灯51和第二指示信号灯52提示用户使用了非法电池。
优选地,控制芯片39连接至全部N个电池正极连接端子,从而监测全部充电电池25是否是非法电池。只要N个充电电池25中有一个是非法电池,控制芯片39即断开充电正极引脚36和电池正极连接端子之间的电路。
电池充电器的第二开关电路,可以用于在控制芯片检测外部用电设备的接收电压和接收功率后,通过第二开关电路来调整输出电压,以下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3所示,充放电电路中包括4个第二开关电路320,以下以开关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正极连接端子23D连接的第二开关电路为例进行说明。
第二开关电路320包括开关电路第一端325D、开关电路第二端325S和开关电路控制端321B。开关电路第一端325D和开关电路第二端325S串联在TYPE-C接口的充电正极引脚36和正极连接端子23D之间。第二开关电路控制端321B连接至控制芯片39,用于控制第二开关电路第一端325D和第二开关电路第二端325S之间的电路的通断。
控制芯片39配置为,在第二状态下,检测外部用电设备的接收电压和功率。每节充电电池放电电压为1.5伏,例如,外部用电设备的接收电压为6伏,则需要四节电池向外输出。因此需要向第二开关电路控制端321B发送导通信号,使得第二开关电路第一端325D和第二开关电路第二端325S之间的电路导通;向其他三个第二开关电路的控制端322B、323B、324B发送关断信号,使得漏极326D和源极326S之间、漏极327D和源极327S之间、漏极328D和源极328S之间断开,从而使得4节充电电池25A、25B、25C、25D串联后的电压输出。
优选地,每个第二开关电路第一端325D、326D、327D、328D与TYPE-C接口的充电正极引脚36之间还分别串联有第三三极管731、第四三极管732、第五三极管733、第六三极管734,用于防止充电池发生电流倒灌。
具体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第一开关元件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开关端、第一开关元件第一端和第一开关元件第二端,第二开关元件包括第二开关元件开关端、第二开关元件第一端和第二开关元件第二端,第一开关元件开关端与控制芯片连接,第一开关元件第一端与第二开关元件开关端连接,第二开关元件第一端与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二开关元件第二端与第一开关电路连接。
具体地,第一开关元件为场效应管,第二开关元件为三极管。示例性地,当充放电电路包括4个第二开关电路时,第一开关元件包括第三场效应管325、第四场效应管326、第五场效应管327、第六场效应管328。第二开关元件包括第二三极管321、第三三极管322、第四三极管323、第五三极管324。
其中,第三场效应管325的漏极325D连接至充电正极引脚36,第三场效应管325的源极325S连接至充电电池25D的正极连接端子,第三场效应管325的栅极325G连接至第二三极管321的集电极321C,第二三极管321的发射极321E接地,第二三极管321的基极321B连接至控制芯片39(见图中电气连接点P)。
第四场效应管326的漏极326D连接至充电正极引脚36,第四场效应管326的源极326S连接至充电电池25E的正极连接端子,第四场效应管326的栅极326G连接至第三三极管322的集电极322C,第二三极管322的发射极322E接地,第二三极管322的基极322B连接至控制芯片39(见图中电气连接点Q)。
第五场效应管327的漏极327D连接至充电正极引脚36,第五场效应管327的源极327S连接至充电电池25F的正极连接端子,第五场效应管327的栅极327G连接至第四三极管323的集电极323C,第四三极管323的发射极323E接地,第四三极管323的基极323B连接至控制芯片39(见图中电气连接点R)。
第六场效应管328的漏极328D连接至充电正极引脚36,第六场效应管328的源极328S连接至充电电池25G的正极连接端子,第六场效应管328的栅极328G连接至第五三极管324的集电极324C,第五三极管324的发射极324E接地,第五三极管324的基极324B连接至控制芯片39(见图中电气连接点S)。
具体地,参见图3和图8,VBUS引脚36、第N个充电位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分别连接有滤波电路330。滤波电路330包括第一电阻331和第二电阻332。第一电阻331和第二电阻332串联在VBUS引脚36、第N个充电位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与地线之间。滤波电路330还可以包括电容333。电容333与第二电阻332并联,起到滤波的作用。
具体地,如图3所示,开关电路310包括第一场效应管311、第二场效应管312和第一三极管313。其中,第一场效应管311的漏极311D连接至充电正极引脚36,第二场效应管312的源极312S连接至第一场效应管311的源极311S,第二场效应管312的漏极312D连接至第N个充电位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第一三极管313的发射极313E接地,第一三极管313的基极313B连接至控制芯片39(见图中电气连接点L),第一三极管313的集电极313C连接至第一场效应管311的栅极311G和第二场效应管312的栅极312G。其中,第一场效应管311的漏极311D为第一开关电路第一端311D,第二场效应管312的漏极312D为第一开关电路第二端312D,第一三极管313的基极313B为第一开关电路控制端313B。
在第一状态下,充电正极引脚36为控制芯片39供电。当控制芯片39检测到电池正极连接端子的电压Up低于预设电压阈值时,通过向第一三极管313的基极313B发出关断信号,继而改变第一三极管313的集电极313C的电压,使得第一场效应管311和第二场效应管312不能导通,也即使得第一场效应管311的漏极311D与第二场效应管312的漏极312D之间的电路断开,以停止充电。
锂充电电池与镍氢充电电池相比,不仅充电电压不同,充电电流也不同。例如,锂充电电池的充电电流通常小于700mA,而镍氢充电电池的充电电流可以达到2~3A。因此,当使用非法电池时,过大的充电电流会造成电路31中的部件损毁。
为了限制使用非法电池时的充电电流,电池充电器还包括限流电路,限流电路分别与充电电池和充放电电路连接,限流电路用于当充电电流大于预设电流时中断充电电池与充放电的连接。
如图4至图5所示,限流电路包括热敏电阻(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PTC)37。对于每一个充电位,在第一状态下,电池正极连接端子与第N个充电位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充电正极)之间串联有PTC热敏电阻37,或者,电池负极连接端子与接地引脚371(地线)之间串联有PTC热敏电阻37。也即,在第一状态下,每一个充电电池25与热敏电阻37串联。当充电电池25为非法电池时,流经充电电池25的充电电流较大。该充电电流同时流经PTC热敏电阻37,使PTC热敏电阻37产热升温。继而,PTC热敏电阻37的阻值上升,使得流经其的电流减小(例如低于100mA),也即使得流经充电电池25的电流减小,从而保护充放电电路31。同时,PTC热敏电阻37的阻值上升,其两端的压降增加,使得充电电池25的电压下降,从而辅助控制芯片39辨别非法电池。
如前所述,当开关组件60处于第一状态时,充电器100用作电池充电器。在充电状态下,单刀双掷开关62的不动端63与第一自由端64连接。因此,PTC热敏电阻37连接至单刀双掷开关62的第一自由端64,以在充电状态下接入充放电电路31中。
优选地,充放电电路31配置有与N节充电电池25分别对应的N个PTC热敏电阻37,使得充电时每一节充电电池25均与一个PTC热敏电阻37串联组成回路。
其中,第一节充电电池25A和第N节充电电池25只连接有一个单刀双掷开关62,所以,2N-2个单刀双掷开关62中的第一个单刀双掷开关62(连接第一节充电电池25A的单刀双掷开关62A)的第一自由端与第N个充电位21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23之间设置(串联)有PTC热敏电阻37,2N-2个单刀双掷开关62中的第2N-2个单刀双掷开关62(连接第N节充电电池25的单刀双掷开关62)的第一自由端与接地引脚371之间设置(串联)有PTC热敏电阻37。
第二至第N-1节充电电池25的正极和负极均连接有单刀双掷开关62,因此,对于第二至第N-1节充电电池25,PTC热敏电阻37既可以连接至正极的单刀双掷开关62,也可以连接至负极的单刀双掷开关62。因此,全部2N-2个单刀双掷开关62中的第M个单刀双掷开关62的第一自由端与接地引脚371之间设置(串联)有PTC热敏电阻37;或者,第M+1个单刀双掷开关62的第一自由端与第N个充电位21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23之间设置(串联)有PTC热敏电阻37。其中M为小于2N-2的偶数。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至图5,当M=2时,第2个单刀双掷开关62B连接在第二节电池25B的负极,第3个单刀双掷开关62C连接在第二节电池25B的正极,可以在第2个单刀双掷开关62B的第一自由端与地线之间设置PTC热敏电阻37(如图4所示),也可以在第3个单刀双掷开关62C的第一自由端与充电正极之间设置PTC热敏电阻37(如图5所示)。当M=4时,第4个单刀双掷开关62D连接在第三节电池25C的负极,第5个单刀双掷开关62E连接在第三节电池25C的正极,可以在第4个单刀双掷开关62D的第一自由端与地线之间设置PTC热敏电阻37(如图4所示),也可以在第5个单刀双掷开关62的第一自由端与充电正极之间设置PTC热敏电阻37(如图5所示)。
上述的每一个PTC热敏电阻37也可以替换为功率电阻,同样可以起到限流保护的作用。
上述的所有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流程、步骤仅是示例。除非发生不利的效果,否则可以按与上述流程的顺序不同的顺序进行各种处理操作。上述流程的步骤顺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加、合并或删减。
在理解本申请的范围时,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含”及其派生词旨在是开放式术语,其指定所记载的特征、元件、部件、群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但不排除其他未记载的特征、元件、部件、群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这种概念也适用于具有类似含义的词语,例如术语“包括”“具有”及其衍生词。
这里使用的术语“被附接”或“附接”包括:通过将元件直接固定到另一元件而将元件直接固定到另一元件的构造;通过将元件固定到中间构件上,中间构件转而固定到另一元件而将元件间接固定到另一元件上的构造;以及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是一体,即一个元件基本上是另一个元件的一部分的构造。该定义也适用于具有相似含义的词,例如“连接”“联接”“耦合”“安装”“粘合”“固定”及其衍生词。最后,这里使用的诸如“基本上”“大约”和“近似”的程度术语表示修改术语使得最终结果不会显着改变的偏差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申请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申请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申请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器包括:用于连接充电电源或用电设备的TYPE-C接口、充放电电路、用于供用户操作的开关组件;
所述充放电电路分别与所述TYPE-C接口和所述开关组件连接,所述充放电电路用于在充电时将经所述TYPE-C接口输入的电源信号经所述开关组件传输至充电电池,在放电时根据用户设备的充电需求将相应数量的所述充电电池的输出电压信号经所述开关组件传输至所述TYPE-C接口;
所述开关组件分别与充电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所述开关组件用于在放电时导通N节充电电池中相邻两节充电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连接,以实现N节充电电池串联连接,或者,在充电时导通N节充电电池正极之间的电连接和N节充电电池负极之间的电连接以实现N节充电电池并联连接,其中,N为正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电路包括控制芯片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的第一开关电路、一个或多个第二开关电路,每个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连接在相应的充电电池正极和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之间;
所述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所述充电电源或所述用电设备分别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相应的第二开关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充电电源与所述充电电池的电路连接状态;
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调整串联连接的充电电池的输出电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开关端、第一开关元件第一端和第一开关元件第二端,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包括第二开关元件开关端、第二开关元件第一端和第二开关元件第二端,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开关端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第一开关元件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开关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第一端与所述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开关电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之间还连接有二极管。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开关电路第一端、开关电路第二端和开关电路控制端,所述开关电路控制端配置为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电路第一端和所述开关电路第二端之间的电路的通断,所述开关电路第一端和所述开关电路第二端串联在所述TYPE-C接口和第N个充电电池之间,所述开关电路控制端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器包括:
用于容纳N节充电电池的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包括分别对应于N节所述充电电池的N个充电位,每一个充电位用于可取出地放置一节所述充电电池,每一个充电位的两侧设置有一个电池正极连接端子和一个电池负极连接端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连接至N个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端子和N个所述电池负极连接端子中的至少部分,所述开关组件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
当所述开关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N个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端子并联连接,N个所述电池负极连接端子并联连接;
当所述开关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前一节充电电池的电池负极连接端子与后一节充电电池的电池正极连接端子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个所述电池负极连接端子用于接地,
第N个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端子用于连接电源正极,
所述开关组件包括2N-2个单刀双掷开关,第一个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端子、第N个所述电池负极连接端子、以及第二至第N-1个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端子和所述电池负极连接端子均连接所述2N-2个单刀双掷开关中的一个,其中,
当M为奇数时,第M个单刀双掷开关的不动端连接至第(M+1)/2个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端子,第M个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自由端用于连接至电源正极连接端子,第M个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自由端连接至第M+1个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自由端;
当M为偶数时,第M个单刀双掷开关的不动端连接至第(M+2)/2个所述电池负极连接端子,第M个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自由端用于接地,第M个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自由端连接至第M-1个单刀双掷开关第二自由端,
其中,全部2N-2个所述单刀双掷开关构造为同步切换不动端与自由端的连接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全部2N-2个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不动端与第一自由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全部2N-2个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不动端与第二自由端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器还包括充放电状态显示电路,所述充放电状态显示电路包括稳压模块、第一指示信号灯和第二指示信号灯,所述稳压模块包括稳压模块输入端和稳压模块输出端,所述稳压模块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指示信号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号灯连接,所述稳压模块输入端与所述TYPE-C接口和至少一节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
所述充放电状态显示电路,用于在所述充放电电路的驱动下,当所述开关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点亮所述第一指示信号灯,当所述开关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点亮所述第二指示信号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器还包括限流电路,所述限流电路分别与所述充电电池和所述充放电电路连接,所述限流电路用于当充电电流大于预设电流时中断所述充电电池与所述充放电的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027068.2A CN117879100A (zh) | 2024-01-08 | 2024-01-08 | 电池充电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027068.2A CN117879100A (zh) | 2024-01-08 | 2024-01-08 | 电池充电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879100A true CN117879100A (zh) | 2024-04-12 |
Family
ID=90596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027068.2A Pending CN117879100A (zh) | 2024-01-08 | 2024-01-08 | 电池充电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879100A (zh) |
-
2024
- 2024-01-08 CN CN202410027068.2A patent/CN117879100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10260689A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harge and discharge control method | |
EP0642202A2 (en) | Electronic device, battery pack and charger for the battery pack | |
JP2010148223A (ja) | カスケード電力供給装置 | |
CN101689619A (zh) | 具有至少一个电池的装置 | |
US20240178651A1 (en) | Output control circuit, start power supply, and battery clip | |
CN211698114U (zh) | 电量检测电路 | |
CN117879100A (zh) | 电池充电器 | |
CN219960142U (zh) | 电池保护电路、电池保护系统及电子设备 | |
CN118040819A (zh) | 电池充电器 | |
CN102751703A (zh) | 充电电池保护装置 | |
CN221552882U (zh) | 一种可用作充电宝的电池充电器 | |
CN117856398A (zh) | 一种电池充电器 | |
CN211428937U (zh) | 电子烟电池包及电子烟 | |
CN109185921B (zh) | 一种高集成度电子点烟器芯片 | |
CN221669594U (zh) | 一种电池充电器 | |
CN221767630U (zh) | 一种可用作充电宝的电池充电器 | |
US20050110462A1 (en) | Power charger and rechargeable battery system | |
CN215860872U (zh) | 便携风扇 | |
CN117856399A (zh) | 一种电池充电器 | |
KR100768332B1 (ko) | 원격제어유닛 | |
CN219086825U (zh) | 充放电指示灯电路及电器 | |
CN110649680A (zh) | 一种双端供电的多用移动电源电路 | |
CN218633391U (zh) | 锂电池组充电保护装置 | |
CN209948752U (zh) | 带电量显示电池保护电路 | |
CN217642763U (zh) | 放电控制电路、电池管理电路及储能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