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76607A - 一种多场景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场景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76607A
CN117876607A CN202410263276.2A CN202410263276A CN117876607A CN 117876607 A CN117876607 A CN 117876607A CN 202410263276 A CN202410263276 A CN 202410263276A CN 117876607 A CN117876607 A CN 1178766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monomer
geometric
description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632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876607B (zh
Inventor
路景海
李亮
王磊
胡爱明
赵远
阚红尘
刘磊
李晓磊
肖丽娜
吴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Shuzhi Constr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Shuzhi Constr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Shuzhi Constr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filed Critical Anhui Shuzhi Constr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6327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766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876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766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8766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766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型构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场景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获取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描述、功能描述和逻辑描述;重新建立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描述;确定单体物模型的映射;建立复合物模型拼合的约束条件;在复合物模型构建时,根据场景条件确定用于复合物模型拼合的单体模型集合;定义单体模型集合中各单体物模型的工作数据的数字孪生节点;需拼合的单体物模型进行几何拼合;按各单体物模型的拼合连接顺序定义拼合端两端的数据流逻辑;完成全部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拼合和数据流定义后,完成复合物模型的构建;通过修改几何拼合关系和/或数据流逻辑,构建多场景复合物模型;本发明提高了复合物模型构建的扩展性和兼容性。

Description

一种多场景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型构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场景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不同工程场景的设备复杂度、设备功能都不一样,设计一套足够描述海量设备的方法是物模型建设面对的首要挑战。设备建模需要具备物模型的普适性和规则执行效率和稳定性,并且设备建模需要覆盖建筑领域各种场景和多种不同的设备,对于智能建造业务场景而言,设备建模还需要支持复杂的业务系统模型构建,每个节点需要支持多个属性定义并且每个设备模型也需要支持多条数据计算规则定义,因而,需要构建一套支持设备最本质的共性并具备足够扩展性的复合物模型,并且该复合物模型还要求能够保证数据规则执行的效率和稳定性。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4186300A公开了一种模型构建方法及模型构建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建模需求信息;根据建模需求信息构建基础模型对象,并构建与基础模型对象关联的多个目标模型对象,其中,每个目标模型对象关联有至少一个索引模型对象;建立所述索引模型对象与所述基础模型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该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正向流程的建模方式,无法建立起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导致后期无法对所有相关模型进行快速修改调整的技术问题。但是,其无法根据需求进行单个物模型的替换和节点定义,因而扩展性和修改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场景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复合物模型构建中各物模型间的构建基数和参考坐标不相同导致的多物模型进行组合中模型扩展性和兼容性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场景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
获取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描述、功能描述和逻辑描述,其中,功能描述包括输入描述、工作描述和输出描述,逻辑描述包括设备的使用场景描述;
根据各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描述和功能描述确定各单体物模型的输入几何基点和输出几何基点,并分别以输入几何基点和输出几何基点为原点重新建立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描述;
确定单体物模型的各输入参数值与对应工作参数值的映射;
根据各个单体物模型的输入描述和输出描述建立复合物模型拼合的约束条件;
在复合物模型构建时,根据复合物模型的场景条件与各单体模型的逻辑描述比对以确定用于复合物模型拼合的单体模型集合;
定义所述单体模型集合中各单体物模型的工作数据的数字孪生节点,所述数字孪生节点至少包括各单体物模型的输入端节点和输出端节点;
在复合物模型的单个单体物模型拼合时,根据当前已拼合的单体物模型与需拼合端的连接关系确定当前拼合的约束条件,以确定当前可拼合索引模型集合;
基于所述当前可拼合索引模型集合确定需拼合的单体物模型,并以需拼合端对应的几何基点为原点进行几何拼合;
按各单体物模型的拼合连接顺序定义拼合端两端的数据流逻辑,以连接各单体物模型的数字孪生节点;
完成全部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拼合和数据流定义后,完成复合物模型的构建;
通过修改几何拼合关系和/或数据流逻辑,构建多场景复合物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约束条件包括几何约束条件和功能约束条件;
所述几何约束条件为拼合中单个物模型对拼合对象的几何要求,所述功能约束条件为拼合中单个物模型对应设备对拼合对象的功能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几何描述包括设备的实际三维模型和抽象几何模型;
其中,所述抽象几何模型仅包括单个设备的整体三维尺寸、输入端实际三维模型、输出端实际三维模型以及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相对位置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描述包括设备的原料输入描述和设备的动力源输入描述。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约束条件包括对象类型约束条件和值约束条件,其中:
所述对象类型约束条件用以确定单体物模型的输出目标的类型或输入目标的类型;
所述值约束条件用以确定对应设备的各输入参数值或输出参数值。
进一步地,所述可拼合索引模型集合包括输入端可拼合索引模型集合和输出端可拼合索引模型集合。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各输入参数值与对应工作参数值的映射,包括:
获取单个物模型对应设备的历史数据,对历史数据中的单个输入参数值与输出参数值和过程控制参数值进行数据学习,形成以输入参数值与输出参数值和过程控制参数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和,根据预设运算逻辑确定形成以输入参数值与输出参数值和过程控制参数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用于复合物模型拼合的单体模型集合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场景条件和各单体物模型的逻辑描述;
将所述场景条件与所述逻辑描述进行比较,筛选包含场景条件的逻辑描述,得到筛选后的逻辑描述集合;
基于所述逻辑描述集合中的各逻辑描述对应的单体物模型,确定所述单体模型集合。
进一步地,所述几何拼合的步骤包括:
确定已拼合的单体物模型的拼合需求端,调取其对应的几何基点;
确定需拼合的单体物模型,确定对应所述拼合需求端的对应端及对应端的几何基点;
以拼合需求端对应的几何基点为原点,调用需拼合的单体物模型对应端的几何基点为原点的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描述,拼合已拼合的单体物模型和需拼合的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描述。
进一步地,还包括,根据构建的所述复合物模型的整体输入端对应的单体物模型的各输入参数值,确定复合物模型中各所述数字孪生节点的数据阈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重新定义单体物模型的构建基数和参考坐标确定同一参考系下的几何描述,能够快速拼合单体物模型形成复合物模型,并且,本发明通过定义单个物模型的映射,能够使得单个几何描述适应多种功能限定,提高了单体物模型的扩展性,本发明还能够对复合物模型中的数值孪生节点进行运算逻辑定义,能够支持各种运算逻辑的设定,也提高了本发明复合物模型构建的兼容性,提高了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效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抽象几何模型能够在进行复合物模型构建中代替其中各单体物模型的实际三维模型,既能够通过输入端输出端的几何限定对复合物模型构建进行条件约束避免复合物模型构建后实物无法实现,又能够节约模型拼合算力,减少各单体模型拼合中不必要的模型构建数据的计算,节约算力,提高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效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定义单个设备的映射,能够体现单个设备的输入参数值与对应工作参数值的对应关系,体现了设备的工作状态,从而,能够通过改变或设定映射关系,修改设备的功能属性,以调整复合物模型适应对应场景。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首先根据场景条件筛选出符合场景条件的单体模型的集合,能够有效避免模型构建中单体模型拼合的约束条件符合但场景不符合造成的复合物模型构建不成功,提高了复合物模型构建的效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根据整体输入端对应的单体物模型的各输入参数值定义数值孪生节点的数据阈值,能够及时确定后续各单体物模型的数据符合情况,避免数值孪生节点仅满足单体物模型的数值范围,不能反映实时整体复合物模型当前条件下的数据符合性,提高了复合物模型对数字孪生节点数据符合性的判断精度和灵敏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复合物模型构建方法能覆盖建筑领域各种场景多种不同设备,具备足够扩展性,其中对于智能建造业务场景,复合物模型构建方法支持复杂的业务系统模型构建,每个数字孪生节点支持定义并且模型也支持多条数据计算规则定义,能够根据设定自动触发数据和业务数据逻辑计算,并能够保证数据规则执行的效率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多场景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各输入参数值与对应工作参数值的映射的步骤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用于复合物模型拼合的单体模型集合的步骤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几何拼合的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中,单体物模型是指单个设备的三维模型。建筑工程中设备繁多,因而大多数已分别建立对应单个设备的单体物模型,对于常用物模型,其已存在于模型库中,在构建多场景复合物模型中,如能够利用各单体物模型,则能够降低复合物模型建立的工作量,提高模型建立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物模型构建方法实施例,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多场景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方法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场景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描述、功能描述和逻辑描述;
步骤S2,根据各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描述和功能描述确定各单体物模型的输入几何基点和输出几何基点,并分别以输入几何基点和输出几何基点为原点重新建立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描述;
步骤S3,确定单体物模型的各输入参数值与对应工作参数值的映射;
步骤S4,根据各个单体物模型的输入描述和输出描述建立复合物模型拼合的约束条件;
步骤S5,在复合物模型构建时,根据复合物模型的场景条件与各单体模型的逻辑描述比对以确定用于复合物模型拼合的单体模型集合;
步骤S6,定义所述单体模型集合中各单体物模型的工作数据的数字孪生节点,所述数字孪生节点至少包括各单体物模型的输入端节点和输出端节点;
步骤S7,在复合物模型的单个单体物模型拼合时,根据当前已拼合的单体物模型与需拼合端的连接关系确定当前拼合的约束条件,以确定当前可拼合索引模型集合;
步骤S8,基于所述当前可拼合索引模型集合确定需拼合的单体物模型,并以需拼合端对应的几何基点为原点进行几何拼合;
步骤S9,按各单体物模型的拼合连接顺序定义拼合端两端的数据流逻辑,以连接各单体物模型的数字孪生节点;
步骤S10,完成全部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拼合和数据流定义后,完成复合物模型的构建;
步骤S11,通过修改几何拼合关系和/或数据流逻辑,构建多场景复合物模型。
本发明通过重新定义单体物模型的构建基数和参考坐标确定同一参考系下的几何描述,能够快速拼合单体物模型形成复合物模型,并且,本发明通过定义单个物模型的映射,能够使得单个几何描述适应多种功能限定,提高了单体物模型的扩展性,本发明还能够对复合物模型中的数值孪生节点进行运算逻辑定义,能够支持各种运算逻辑的设定,也提高了本发明复合物模型构建的兼容性,提高了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效率。
具体而言,在步骤S1中,功能描述包括输入描述、工作描述和输出描述,逻辑描述包括设备的使用场景描述,可以理解的是,输入描述包括输入目标和输入目标的参数范围,工作描述包括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转化关系和工作过程参数范围,输出描述包括输出目标和输出目标的参数范围;逻辑描述包括设备的使用温度范围、设备的使用湿度范围、设备的使用环境时间范围等。
对于输入描述,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对于混凝土搅拌机而言,输入描述包括各原材料和电源(输入目标)、各原材料的进料速度和各原材料的粒径范围(输入目标的参数范围)、搅拌时长和搅拌速度(工作过程参数范围)、混凝土(输出目标)、混凝土的出料速度和混凝土的密度(输出目标的参数范围)。
具体而言,所述输入描述包括设备的原料输入描述和设备的动力源输入描述。例如,对于混凝土搅拌机,各原材料(如水泥、细骨料等)属于原料输入目标,电源属于动力源输入目标。再例如,对于发电机,(机械能或光能、风能)属于原料输入对象,无动力源输入目标。
具体而言,所述几何描述用以确定单个设备在场景中的三维结构,包括设备的实际三维模型和抽象几何模型;
其中,所述抽象几何模型仅包括单个设备的整体三维尺寸、输入端实际三维模型、输出端实际三维模型以及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且,输入端、输出端均指单个设备与其他设备拼合中用以拼合连接的端部,具体的端部范围在此不做限定,其能够根据具体的设备进行设定。可以理解的是,抽象几何模型能够在进行复合物模型构建中代替其中各单体物模型的实际三维模型,既能够通过输入端输出端的几何限定对复合物模型构建进行条件约束避免复合物模型构建后实物无法实现,又能够节约模型拼合算力,减少各单体模型拼合中不必要的模型构建数据的计算,节约算力,提高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效率。
具体而言,在步骤S2中,对于单个设备而言,根据其单体物模型的功能描述确定其对应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再根据其对应输出端和输入端的几何描述确定单体物模型的输入几何基点和输出几何基点,并分别以输入几何基点和输出几何基点为原点重新建立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描述。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例如,一个输入端为圆形进料口,与其配合的另一个输出端为方形出料口,且出料口端部内置于进料口内部,其连接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为出料口与进料口共轴,此时,可以设定圆形进料口轴线上的一点为输入几何基点,设定方形出料口轴线上的一点为输出几何基点,至于具体的基点位置,能够根据具体的输出端和输入端的几何描述确定,一般的,根据连接关系设定为其连接中心所在位置。
请参阅图2所示,在步骤S3中,确定各输入参数值与对应工作参数值的映射,包括:
获取单个物模型对应设备的历史数据,对历史数据中的单个输入参数值与输出参数值和过程控制参数值进行数据学习,形成以输入参数值与输出参数值和过程控制参数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和,根据预设运算逻辑确定形成以输入参数值与输出参数值和过程控制参数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对于混凝土搅拌机对应的单体物模型,可以设定或训练得到其输入原材料进料速度与输出的混凝土的出料速度的映射,也可以设定或训练得到其输入原材料进料速度、进料量与搅拌时长和搅拌速度的映射,还能够设定或训练得到各原材料进料量与输出的混凝土的密度的映射。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对于光伏发电机而言,可以设定或训练得到光照强度与发电量的映射,并且,该光照强度与发电量的映射与环境温度具有相关性,因而,对于不同的场景条件,环境温度不同,其光照强度与发电量的映射也会相应变化。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的映射,用以体现单个设备的输入参数值与对应工作参数值的对应关系,体现了设备的工作状态,通过映射,能够定义单个设备的功能属性。这里的工作参数值包括工作过程参数和输出参数。其中,各输入参数和工作参数通过功能描述确定。在不同的场景条件下,同一设备也可以具有不同的映射。本发明中对历史数据中的单个输入参数值与输出参数值和过程控制参数值进行数据学习以形成映射的方式不做限定,例如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或迭代运算。
本发明通过定义单个设备的映射,能够体现单个设备的输入参数值与对应工作参数值的对应关系,体现了设备的工作状态,从而,能够通过改变或设定映射关系,修改设备的功能属性,以调整复合物模型适应对应场景。
具体而言,在步骤S4中,所述约束条件包括几何约束条件和功能约束条件;
所述几何约束条件为拼合中单个物模型对拼合对象的几何要求,所述功能约束条件为拼合中单个物模型对应设备对拼合对象的功能要求。
可以理解的是,几何约束条件一般相对于特定形状或尺寸具有配合要求,其要求拼合的另一单体物模型的拼合端需要具备一定的形状或尺寸,即可以理解为几何约束条件是单体物模型对需要拼合的另一单体物模型的拼合端提出的尺寸配合要求。功能约束条件考察的是要求拼合的另一单体物模型的拼合端需要具备的功能特征,例如对于一个特定的单体物模型为发电机的输出端,需要拼合另一端接受电能,此时,拼合的另一单体物模型的拼合端需要具备的功能就是其输入端的输入目标是电能。
具体而言,所述功能约束条件包括对象类型约束条件和值约束条件,其中:
所述对象类型约束条件用以确定单体物模型的输出目标的类型或输入目标的类型;
所述值约束条件用以确定对应设备的各输入参数值或输出参数值。
在实施中,对于单体物模型而言,其输入端的功能约束条件中对象类型约束条件用以确定单体物模型的输入目标的类型,其输入端的功能约束条件中值约束条件用以确定设备的各输入目标的参数范围;
在实施中,对于单体物模型而言,其输出端的功能约束条件中对象类型约束条件用以确定单体物模型的输出目标的类型,其输出端的功能约束条件中值约束条件用以确定设备的各输出目标的参数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输出目标的类型或输入目标的类型考察的是功能上的相符性,例如,对于一个特定的单体物模型为光伏发电机而言,其输入目标的类型为光能类,其输出目标的类型为电能类。
因此,在实施中,能够根据约束条件在各个单体物模型中确定与单个物模型关联的可拼合索引模型集合;在确定当前与需拼合端的连接关系后,能够确定当前拼合的约束条件(即已拼合的单体物模型的拼合需求端的约束条件),确定当前可拼合索引模型集合。
请参阅图3所示,在步骤S5中,确定用于复合物模型拼合的单体模型集合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场景条件和各单体物模型的逻辑描述;
将所述场景条件与所述逻辑描述进行比较,筛选包含场景条件的逻辑描述,得到筛选后的逻辑描述集合;
基于所述逻辑描述集合中的各逻辑描述对应的单体物模型,确定所述单体模型集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首先,根据场景条件为光照强度0.1万~10万lux、温度零下30℃、湿度20%,对各单体物模型的逻辑描述进行比较,筛选包含场景条件的逻辑描述,光伏发电机的逻辑描述(工作温度-10℃~50℃)不包含该场景条件,因此,逻辑描述集合中无光伏发电机对应的逻辑描述,从而,单体模型集合中不包含光伏发电机。
本发明通过首先根据场景条件筛选出符合场景条件的单体模型的集合,能够有效避免模型构建中单体模型拼合的约束条件符合但场景不符合造成的复合物模型构建不成功,提高了复合物模型构建的效率。
具体而言,所述可拼合索引模型集合包括输入端可拼合索引模型集合和输出端可拼合索引模型集合。
具体而言,在步骤S6中,数字孪生节点为智能制造中复合物模型或单体物模型上传至智能数仓中的检测数据。
对于单体物模型而言,根据其功能描述确定其数字孪生节点,单个节点对应单个参数值。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对于混凝土搅拌机而言,输入端数字孪生节点包括各原材料的进料速度、各原材料的粒径范围;过程数字孪生节点包括搅拌时长、搅拌速度;输出端数字孪生节点包括混凝土的出料速度和混凝土的密度。
请参阅图4所示,在步骤S8中,几何拼合包括:
确定已拼合的单体物模型的拼合需求端,调取其对应的几何基点;
确定需拼合的单体物模型,确定对应所述拼合需求端的对应端及对应端的几何基点;
以拼合需求端对应的几何基点为原点,调用需拼合的单体物模型对应端的几何基点为原点的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描述,拼合已拼合的单体物模型和需拼合的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描述。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中,确定已拼合的单体物模型的拼合需求端为输出端,调取输出几何基点在当前几何模型中的位置坐标;
确定需拼合的单体物模型,确定对应拼合需求端的对应端为输入端,以及输入几何基点坐标;
以输出几何基点在当前几何模型中的位置坐标为原点,调用需拼合的单体物模型输入端的几何基点为原点的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描述,将已拼合的单体物模型和需拼合的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描述进行拼合。
具体而言,在步骤S9中,各单体物模型的拼合连接顺序为复合物模型中从整体输入端至整体输出端的连接顺序,拼合端为两个单体物模型拼合中的几何基点的重合端;
定义拼合端两端的数据流逻辑包括:
确定拼合端两端对应的数字孪生节点;
建立拼合端两端由输出端至输入端的数字孪生节点的运算逻辑,完成单体物模型的数字孪生节点向连接的下一单体物模型的数字孪生节点的连接。
其中,运算逻辑包括等于、减小和增加。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拼合端的输出端的数字孪生节点与输入端的数字孪生节点的运算逻辑为等于。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拼合端的输出端的数字孪生节点与输入端的数字孪生节点的运算逻辑为减小设定值。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拼合端的输出端的数字孪生节点与输入端的数字孪生节点的运算逻辑为成比例增加。
具体而言,在步骤S11中,通过修改复合物模型中至少一个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拼合关系或数据流逻辑,能够构建对应不同场景复合物模型。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多场景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方法,还包括步骤S12,根据构建的复合物模型的整体输入端对应的单体物模型的各输入参数值,确定复合物模型中各所述数字孪生节点的数据阈值。
在实施中,根据复合物模型的整体输入端对应的单体物模型的各输入参数值、各输入参数值地波动范围及其单体物模型的映射,结合后续各拼合端两端的数据流逻辑,能够确定复合物模型中各个单体物模型的数字孪生节点的数据范围,从而确定当前整体输入端各输入参数值对应的各数字孪生节点的数据阈值。
通过根据整体输入端对应的单体物模型的各输入参数值定义数值孪生节点的数据阈值,能够及时确定后续各单体物模型的数据符合情况,避免数值孪生节点仅满足单体物模型的数值范围,不能反映实时整体复合物模型当前条件下的数据符合性,提高了复合物模型对数字孪生节点数据符合性的判断精度和灵敏性。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场景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描述、功能描述和逻辑描述,其中,功能描述包括输入描述、工作描述和输出描述,逻辑描述包括设备的使用场景描述;
根据各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描述和功能描述确定各单体物模型的输入几何基点和输出几何基点,并分别以输入几何基点和输出几何基点为原点重新建立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描述;
确定单体物模型的各输入参数值与对应工作参数值的映射;
根据各个单体物模型的输入描述和输出描述建立复合物模型拼合的约束条件;
在复合物模型构建时,根据复合物模型的场景条件与各单体模型的逻辑描述比对以确定用于复合物模型拼合的单体模型集合;
定义所述单体模型集合中各单体物模型的工作数据的数字孪生节点,所述数字孪生节点至少包括各单体物模型的输入端节点和输出端节点;
在复合物模型的单个单体物模型拼合时,根据当前已拼合的单体物模型与需拼合端的连接关系确定当前拼合的约束条件,以确定当前可拼合索引模型集合;
基于所述当前可拼合索引模型集合确定需拼合的单体物模型,并以需拼合端对应的几何基点为原点进行几何拼合;
按各单体物模型的拼合连接顺序定义拼合端两端的数据流逻辑,以连接各单体物模型的数字孪生节点;
完成全部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拼合和数据流定义后,完成复合物模型的构建;
通过修改几何拼合关系和/或数据流逻辑,构建多场景复合物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场景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条件包括几何约束条件和功能约束条件;
所述几何约束条件为拼合中单个物模型对拼合对象的几何要求,所述功能约束条件为拼合中单个物模型对应设备对拼合对象的功能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场景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几何描述包括设备的实际三维模型和抽象几何模型;
其中,所述抽象几何模型仅包括单个设备的整体三维尺寸、输入端实际三维模型、输出端实际三维模型以及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相对位置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场景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描述包括设备的原料输入描述和设备的动力源输入描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场景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约束条件包括对象类型约束条件和值约束条件,其中:
所述对象类型约束条件用以确定单体物模型的输出目标的类型或输入目标的类型;
所述值约束条件用以确定对应设备的各输入参数值或输出参数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场景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拼合索引模型集合包括输入端可拼合索引模型集合和输出端可拼合索引模型集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场景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各输入参数值与对应工作参数值的映射,包括:
获取单个物模型对应设备的历史数据,对历史数据中的单个输入参数值与输出参数值和过程控制参数值进行数据学习,形成以输入参数值与输出参数值和过程控制参数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和,根据预设运算逻辑确定形成以输入参数值与输出参数值和过程控制参数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场景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用于复合物模型拼合的单体模型集合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场景条件和各单体物模型的逻辑描述;
将所述场景条件与所述逻辑描述进行比较,筛选包含场景条件的逻辑描述,得到筛选后的逻辑描述集合;
基于所述逻辑描述集合中的各逻辑描述对应的单体物模型,确定所述单体模型集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场景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几何拼合的步骤包括:
确定已拼合的单体物模型的拼合需求端,调取其对应的几何基点;
确定需拼合的单体物模型,确定对应所述拼合需求端的对应端及对应端的几何基点;
以拼合需求端对应的几何基点为原点,调用需拼合的单体物模型对应端的几何基点为原点的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描述,拼合已拼合的单体物模型和需拼合的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描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场景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构建的所述复合物模型的整体输入端对应的单体物模型的各输入参数值,确定复合物模型中各所述数字孪生节点的数据阈值。
CN202410263276.2A 2024-03-08 2024-03-08 一种多场景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Active CN1178766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63276.2A CN117876607B (zh) 2024-03-08 2024-03-08 一种多场景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63276.2A CN117876607B (zh) 2024-03-08 2024-03-08 一种多场景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76607A true CN117876607A (zh) 2024-04-12
CN117876607B CN117876607B (zh) 2024-06-11

Family

ID=90594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63276.2A Active CN117876607B (zh) 2024-03-08 2024-03-08 一种多场景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7660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14383A1 (en) * 2013-01-25 2014-07-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posite simulation modeling and analysis
WO2016198047A1 (de) * 2015-06-10 2016-12-15 Fev Gmbh Verfahren für die erstellung eines simulationsmodells zur abbildung zumindest eines funktionalen prozesses einer antriebstrangkomponente
CN113033001A (zh) * 2021-03-26 2021-06-25 山东山大华天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数字孪生应用的三维数字工厂建模方法及系统
US20210215840A1 (en) * 2020-01-15 2021-07-15 Shell Oil Company Method for structure model building
CN116305914A (zh) * 2023-03-14 2023-06-23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知识引导的铁路建造场景数字孪生建模方法
CN116599857A (zh) * 2023-07-13 2023-08-15 北京发祥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用于物联网多场景的数字孪生应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14383A1 (en) * 2013-01-25 2014-07-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posite simulation modeling and analysis
WO2016198047A1 (de) * 2015-06-10 2016-12-15 Fev Gmbh Verfahren für die erstellung eines simulationsmodells zur abbildung zumindest eines funktionalen prozesses einer antriebstrangkomponente
US20210215840A1 (en) * 2020-01-15 2021-07-15 Shell Oil Company Method for structure model building
CN113033001A (zh) * 2021-03-26 2021-06-25 山东山大华天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数字孪生应用的三维数字工厂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16305914A (zh) * 2023-03-14 2023-06-23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知识引导的铁路建造场景数字孪生建模方法
CN116599857A (zh) * 2023-07-13 2023-08-15 北京发祥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用于物联网多场景的数字孪生应用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正兴, 张福炎, 蔡士杰: "一种面向方案设计的装配建模表示方法",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no. 01, 1 January 2000 (2000-01-01), pages 28 - 33 *
谢兄;张维石;: "一种基于线性逻辑的构件组装方法研究",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no. 05, 15 May 2008 (2008-05-15), pages 15 - 18 *
闫雪锋;赵楠;: "复杂产品数字孪生的多维信息统一融合设计研究",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no. 03, 15 March 2020 (2020-03-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76607B (zh) 2024-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33001B (zh) 一种面向数字孪生应用的三维数字工厂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09063381B (zh) 一种基于cad平台的汽车线束工艺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06600700B (zh) 一种三维模型数据处理系统
CN110365510A (zh) 一种可对网络节点批量ota升级的物联网网关及ota升级方法
WO2021197353A1 (zh) 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492059A (zh) 一种多源异构数据融合与模型修正过程管控方法
CN109610850B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导航方法
CN108241322B (zh) 一种fpga互联资源的优化配置生成方法
CN110867956A (zh) 一种基于智能台区的拓扑自动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17876607B (zh) 一种多场景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14972687B (zh) 基于消除三角形网格对的网格调整方法
CN111062110A (zh) 一种基于cim的使用间隔模板快速构建变电站模型并生成站内接线图的方法
CN116706954A (zh) 一种基于iec61850的储能分层分级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835647B (zh) 应用软件配置方法、配置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4936407A (zh) 一种基于数字化设计管理平台共享gim模型的方法
CN115167274A (zh) 物料切割方法、装置、控制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180817B (zh) 一种梯形图转换二叉树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57332B (zh) 一种大规模电网电磁暂态自动建模的分网解耦方法及系统
CN110737980B (zh) 电气设计系统和电气设计方法
CN114268673A (zh) 一种基于5g通信的电力业务处理方法及控制设备
CN110659060A (zh) 一种就地分布式fa配置快速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13948950A (zh) 适用于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控制系统内部的通讯方法和装置
CN217655546U (zh) 网管线施工管理系统
CN115988087B (zh) 基于总线的服务调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034383B (zh) 一种基于catia的跨系统用户底层数据连接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