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64186A - 具有承载架的模块化站台 - Google Patents

具有承载架的模块化站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64186A
CN117864186A CN202311475171.5A CN202311475171A CN117864186A CN 117864186 A CN117864186 A CN 117864186A CN 202311475171 A CN202311475171 A CN 202311475171A CN 117864186 A CN117864186 A CN 1178641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carrier
bearing
support plate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751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强
任洪鹏
吴昊
曹兵
李猛
穆梦斐
鲁思平
冯帅
徐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LA Rocket Force 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PLA Rocket Force 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LA Rocket Force 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PLA Rocket Force 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31147517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641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64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641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uxiliar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承载架的模块化站台,包括站台组件,多个站台组件可相互拼接形成临时站台;站台组件包括底台和设置于底台正上方的顶台,底台和顶台的间距以及顶台相对于所述底台的倾斜角度可调,位于水平状态的顶台的顶面形成临时站台的承载面,位于倾斜状态的顶台顶面形成临时站台的坡面,顶台的形成的坡面下方设置有承载架;承载架包括相铰接的承载座和承载支撑板,承载支撑板可相对于承载座旋转,以调节承载支撑板的倾斜角度,从而支撑不同角度的顶台。本发明可随处拼接搭建临时站台,从而有利于实施快速救援;另外,通过设置承载架,大大提高了临时站台的承载能力,满足更多车辆的需求。

Description

具有承载架的模块化站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急救援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承载架的模块化站台。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轮式车辆和履带式车辆的快速运输,通常需要依靠站台作为中间载体,实现轮式车辆、履带式车辆在地面和铁路车辆之间的装卸转移。
然而在战时,铁路有被炸毁的可能,铁路车辆无法行驶至站台,导致铁路平车上的轮式车辆无法卸载;另外,在进行紧急救援或者运输救灾车辆时,也需要提高车辆装卸的灵活性和时效形,因此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1 5557272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机动式铁路装卸站台车,该装置采用可移动式的折叠站台对需要运输的车辆进行装卸载,无需依靠传统的固定站台,能够在任意地点完成车辆的装卸,从而方便实施快速救援。
但是,上述机动式铁路装卸站台车中,折叠站台通过装卸平台设置于平车本体上,并通过滚珠丝杆组件驱动折叠站台在装载平台上沿装载平台的宽度方向移动,因此,折叠站台的活动范围极为有限,仅能在站台车的紧邻位置一侧展开,轮式车辆需要移动至靠近铁轨和铁路平车位置后,通过折叠坡道和主站台进行转移操作,上车位置和上车形式固定单一,使用不便;不仅如此,该装卸站台车中,折叠站台展开形态下,折叠坡道和主站台的宽度尺寸受铁路平车的宽度尺寸影响,所展开的站台宽度有限,车辆不易平稳安全通过站台进行转移,对车辆驾驶员驾驶技巧需要有较高的要求。另外,履带式车辆,救援车辆等重量大,对站台的承载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快捷且安全的具有高承载能力的模块化站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承载架的模块化站台,具有可随处搭建临时站台、搭建位置不受约束、转移方式多样、使用方便且承载能力高的效果。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承载架的模块化站台,其中,包括站台组件,多个站台组件可相互拼接形成临时站台;站台组件包括底台和设置于底台正上方的顶台,底台和顶台的间距以及顶台相对于所述底台的倾斜角度可调,位于水平状态的顶台的顶面形成临时站台的承载面,位于倾斜状态的顶台顶面形成临时站台的坡面,顶台的形成的坡面下方设置有承载架;承载架包括相铰接的承载座和承载支撑板,承载支撑板可相对于承载座旋转,以调节承载支撑板的倾斜角度,从而支撑不同角度的顶台。
进一步,承载支撑板靠近承载座的一面设置有调节支腿,承载座靠近承载支撑板的一面设置有调节槽,调节槽内设置有多个调节凸起,调节支腿可与不同的调节凸起相卡接,以调节承载支撑板的倾斜角度。
进一步,调节支腿与调节凸起相卡接的一端设置有圆弧状的卡接导向部,以方便调节支腿滑动至相邻两个调节凸起形成的凹槽内。
进一步,承载座与收纳锁定座滑动连接,承载支撑板与承载座贴合时,收纳锁定座可将承载支撑板锁紧,以使承载架处于收纳状态。
进一步,收纳锁定座与承载座相连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至少两根锁定柱,承载座上设置有与锁定柱形状相匹配的锁定孔,锁定孔内固定设置有锁定弹簧,锁定弹簧与锁定柱的端部固定相连,锁定弹簧可对收纳锁定座提供向承载座靠近的拉力,以使收纳锁定座可锁紧收纳状态下的承载支撑板。
进一步,承载支撑板的两侧设置有锁定板,承载支撑板与锁定板可扣合在收纳锁定座上以实现承载支撑板的锁紧。
进一步,承载座包括两块承载底板,两块承载底板分别与承载支撑板的两侧相铰接。
进一步,承载底板远离承载支撑板的一面设置有防滑凸起,防滑凸起可提高承载架的稳定性。
进一步,防滑凸起为倒梯形结构,防滑凸起为橡胶制成。
进一步,承载支撑板与顶台接触的一面设置有缓冲单元,缓冲单元可对顶台提供缓冲。
本发明结构设计巧妙,自动化程度高,可随处拼接搭建临时站台、供运输车和轮式车辆通过转运站台移动至地面或者铁路平车上,从而有利于实施快速救援;另外,通过设置承载架,大大提高了临时站台的承载能力,满足更多车辆的需求;并且通过设计可调角度的承载架,可适应不同坡度的站台,同时,通过设置收纳锁定座,可将承载支撑板锁紧,以使承载架处于收纳状态,方便承载架的运输与存储。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具有承载架的模块化站台运输时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有承载架的模块化站台卸载时的示意图1;
图3是本发明的具有承载架的模块化站台卸载时的示意图2;
图4是本发明的具有承载架的模块化站台的顶台水平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具有承载架的模块化站台的顶台倾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顶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爆炸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B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的顶台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底台与支撑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爆炸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两个站台组件拼接后形成转运站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C部放大图;
图16是本发明的两个站台组件拼接形成的另一形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的D部放大图;
图18是本发明在铁路平车侧部搭建形成转运站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在铁路平车侧部搭建形成另一转运站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在铁路平车端部搭建形成转运站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在铁路平车侧部搭建形成另一转运站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的顶台用作斜坡时用承载架进行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的承载架的支撑状态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的承载架的收纳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功能以及具体设计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有承载架的模块化站台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4所示,本发明所应用的模块化站台包括站台组件,多个站台组件可相互拼接形成临时站台;站台组件包括底台3、设置于底台3正上方的顶台4以及设置于底台3和顶台4之间的支撑组件5,支撑组件5可调节底台3和顶台4的间距以及顶台4相对于所述底台3的倾斜角度,位于水平状态的顶台3的顶面形成临时站台的承载面,位于倾斜状态的顶台3的顶面形成临时站台的坡面。
如图18-图21所示,站台组件可拆卸连接形成转运站台,转运站台中,至少有两个站台组件的顶部分别水平和倾斜设置,以供轮式车辆和运输车1在铁路平车7和地面之间转移。
本发明中,运输车1优选采用重卡车,运输车1,运输车1包括运输架和设置于运输架下方的行驶装置;运输车1可通过行驶装置在地面上高速行驶,从而移动至目标位置,利用站台组件进行转运站台的搭建;也可以通过站台组件搭建形成的转运站台行驶至铁路平车7上停靠,而后运输车1通过机械臂2将各站台组件逐一搬运转移至自身的运输架上进行堆叠,而后运输车1随铁路平车7沿着铁轨71移动至目标位置,再将站台组件卸下进行转运站台的搭建。
具体来说,在到达目标位置后,运输车1上的机械臂2可将堆叠的站台组件转移至地面上,而后将各站台组件拼接形成如图18-图21所示的转运站台,转运站台搭建在地面上时,运输车1和轮式车辆可通过转运站台在地面与铁路平车7之间移动。
当然,如图3所示,若运输车1上装载有站台组件且在地面上行驶时,运输车1也可通过机械臂2将站台组件在运输架和地面之间进行转移,形成转运站台,供轮式车辆和运输车1通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支撑组件5用于调整底台3和顶台4的间距,可适用于多个场景,如下所述:
其一,通过支撑组件5将底台3与顶台4相互靠近,使得二者紧邻后,减小底台3与顶台4的高度距离,进而降低站台组件的高度尺寸,方便运输车1的运输架上堆叠更多的站台组件,以增加运输效率,并且,通过增加站台组件数量,有利于增加站台组件拼接形成的临时性转运站台的长度尺寸和宽度尺寸,从而保证轮式车辆和运输车1安全通过转运站台,降低对驾驶员驾驶技巧的要求;
其二,当底台3位于地面时,通过支撑组件5可调整顶台4的高度位置,从而调节临时性转运站台的高度位置,使得转运站台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的铁路平车7,扩大使用范围;
其三,站台组件通过机械臂2转运过程中,当机械臂2处于悬空状态时,通过支撑组件5可调整底台3的高度位置,如图3所示,使得底台3能够与地面接触,能够减少升降臂24的升降活动行程,无需将升降臂24下降至最低位置,在升降臂24下降的过程中,底台3可通过支撑组件5同时下降,直至与地面、铁轨71或者运输架接触,提高装卸效率的同时,保证站台组件安全搬运输送转移。
此外,通过支撑组件5还可以使顶台4倾斜向下,形成如图6和如图7所示的斜坡,如此,当顶台4倾斜的站台组件和顶台4水平的站台组件进行拼接时,可拼接搭建形成如图14所示的临时性转运站台,由于站台的摆放位置随意,该临时性转运站台可用作顶装站台或者侧装站台等形式,或者与其他临时性转运站台依次拼接,形成如图18-图21的形式,增大转运站台的尺寸,方便轮式车辆和运输车1从不同的位置、并以不同方向通过该转运站台移动至铁路平车7上,或者从铁路平车7上通过该转运站台移动至地面,使得车辆的装卸更方便快捷,并且由于转运站台尺寸增加,降低了对车辆驾驶员的驾驶要求,从而提高了装卸安全性。
为了方便调整顶台4与底台3的距离以及顶台4相对于底台3的倾斜角度,支撑组件5包括均沿铅垂方向伸缩运动的固定伸缩单元51和滑动伸缩单元52,顶台4上固定有与固定伸缩单元51顶端铰接的固定座41,顶台4上还滑动有与滑动伸缩单元52顶端铰接的滑动座42。
具体的,如图12和图13所示,支撑组件5包括沿垂直于方向分布的两个固定伸缩单元51和设置于两个固定伸缩单元51之间的滑动伸缩单元52,固定伸缩单元51和滑动伸缩单元52的结构相似,固定伸缩单元51包括固定油缸511和固定伸缩架512,固定油缸511的缸筒固定于底台3上方,活塞杆与固定伸缩架512底部的一端铰接,固定伸缩架512底部的另一端铰接于底台3上,固定伸缩架512的顶端铰接有固定座41,固定座41固定于顶台4的底面;滑动伸缩单元52包括滑动油缸521和滑动伸缩架522,滑动油缸521的缸筒固定于底台3上方,活塞杆与滑动伸缩架522底部的一端铰接,滑动伸缩架522底部的另一端铰接于底台3上,滑动伸缩架522的顶端铰接有滑动座42,顶台4的底面设置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滑轨451,滑轨451为与滑动座42滑动配合的T形滑轨451。
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固定油缸511活塞杆伸缩移动,调节固定伸缩架512的伸缩长度,通过滑动油缸521活塞杆伸缩移动,调节滑动伸缩架522的伸缩长度。当固定伸缩架512的长度尺寸与滑动伸缩架522的长度尺寸一致时,滑动座42相对于固定座41的高度位置不变,此时顶台4调整至水平状态,在此状态下,通过调整固定伸缩架512的长度尺寸和滑动伸缩架522的长度尺寸,可调节顶台4与底台3的高度距离;当固定伸缩架512的长度尺寸与滑动伸缩架522的长度尺寸不一致时,滑动座42相对于固定座41的高度位置改变,滑动座42在滑轨451上滑动,此时,顶台4调整至倾斜状态,通过调整调整固定伸缩架512的长度尺寸和滑动伸缩架522的长度尺寸,可方便调整顶台4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
进一步的改进是,底台3上设置有滚动件31和驱动滚动件31活动于滚动工位和固定工位的活动单元32,滚动工位的滚动件31用于支撑底台3至脱离地面,以方便站台组件的位移调节,固定工位的滚动件31位于底台3底面的上方。
具体的,如图12和图13所示,底台3的底面设置有凹口,滚动件31为万向轮,活动单元32为活动油缸,其缸筒固定于底台3上,活塞杆贯穿凹口的内底壁且连接有横条,滚动件31设置于横条的下方,滚动工位下,滚动件31通过活动油缸移动至凹口的下方,滚动件31可与地面接触的同时,将底台3向上支撑起脱离地面,从而方便站台组件在地面上的移动,而固定工位下,滚动件31收容于凹口内,位于底台3底面的上方,此时可方便底台3的位置固定,防止站台组件在地面、运输架上发生水平方向的偏移。
为了方便调节顶台4的长度尺寸,使得站台组件在用作转用站台一部分时,能够通过增加长度尺寸,方便车辆通过,而堆叠于运输架上时,能够减小长度尺寸,提升结构紧凑性,方便暂存,顶台4包括依次贴合且滑动连接的支板,相邻两个支板之间设置有驱动二者发生相对位移的推动单元46;支板设置有三个且均为中空结构,三个支板依次密封套设连接。
具体的,如图8-9所示,顶台4包括三个中空且依次密封套设连接的支板,三个支板中,相邻两个支板相对滑动连接且相邻两个支板之间设置有驱动二者发生相对位移的推动单元46;更进一步具体的,三个支板由内至外,分别为内嵌支板43、夹层支板44和外套支板45,推动单元46包括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固定于外套支板45的下方,夹层支板44的其中一端下方固定有夹层凸板441,夹层凸板441与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杆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推杆固定于夹层支板44的内腔中,其伸缩杆固定连接有推动条461,推动条461与夹层支板44远离夹层凸板441一端的内壁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可带动夹层支板44和外套支板45发生相对位移,通过第二电动推杆可带动内嵌支板43与夹层支板44发生相对位移。
当站台组件需要堆叠存放于运输架上时,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带动夹层支板44靠近外套支板45,通过第二电动推杆带动内嵌支板43靠近夹层支板44,从而减小顶台4的长度尺寸,以减小站台组件的尺寸,方便存储;当顶台4用作临时性转运站台的斜坡时,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带动夹层支板44远离外套支板45,通过第二电动推杆带动内嵌支板43远离夹层支板44,如此,可将内嵌支板43与夹层支板44推出,从而可大幅度增加顶台4的长度尺寸,相应的,可减少斜坡的倾斜度,从而方便轮式车辆和运输车1安全通过转运站台;此外,当顶台4水平且推动单元46朝向铁路平车7时,通过推动单元46可带动内嵌支板43或者夹层支板44伸出,如图16和图17所示,搭接于铁路平车7顶部的侧边上方,保证轮式车辆和运输车1能够更加安全通过转运站台,在铁路平车7和地面之间安全转移。
进一步的改进是,顶台4上限位连接有可移动和可转动的对接套6,对接套6的移动方向与转动方向相垂直,对接套6的内侧穿设有螺栓63,螺栓63螺纹连接有螺母64。
具体的,如图10、图15以及图17所示,在内嵌支板43远离外套支板45端部的两侧,以及外套支板45远离内嵌支板43端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长条盲孔452,长条盲孔452的孔口覆盖有与其周向内壁固定连接且与其内底壁存在间隔的长条腰环65,长条腰环65和长条盲孔452均沿支板的伸缩方向延伸,长条腰环65的内侧一体成型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对接套6固定连接有沿垂直于其轴向延伸的对接杆61,对接杆61远离对接套6的一端一体连接有对接凸板62,对接杆61穿设于条形孔内侧,对接杆61外径小于条形孔宽度且对接凸板62外径大于条形孔宽度,对接凸板62夹设于长条腰环65和长条盲孔452的内底壁之间。如此,实现了两个对接套6分别与内嵌支板43和外套支板45的限位连接,并且由于条形孔的宽度介于对接杆61外径和对接凸板62内径之间,方便了对接套6的转动和移动,移动方向与转动方向相垂直且转动轴心线沿垂直于支板的伸缩方向和平行于顶台4承载面的方向延伸。
基于上述因素,相邻两个站台组件可进行端部拼接或者侧部拼接,具体而言,当两个站台组件拼接状态下且顶台4的两侧齐平,如图14和图15所示,通过调整相邻对接套6的位置和方向,使得相邻对接套6轴心线重合后,穿过螺栓63,旋入螺母64;而当两个站台组件拼接状态下且顶台4的两端齐平,如图16-17所示,相邻位置的对接套6通过调整角度和方向后,穿过螺栓63后旋入螺母64,即能够将相邻的两个顶台4连接,从而实现相邻两个站台组件的拼接。此外,由于通过螺栓63和螺母64将相邻两个站台组件的顶台4连接后,两个顶台4共同受力,因此,当用作如图18-图21的转运站台后,顶台4之间共同承受上方的压力,能够大幅度增加转运站台的结构强度和载荷能力,从而延长站台组件的使用寿命。
如图22-24所示,为了提高顶台4用作斜坡时的承载能力,顶台4的斜坡下方设置有承载架9,承载架9可对内嵌支板43与夹层支板44起到支撑的作用,以提高内嵌支板43与夹层支板44的承载能力。
具体来说,承载架9包括相铰接的承载座91和承载支撑板92,承载支撑板92可相对于承载座91旋转,以调节承载支撑板92的倾斜角度,从而对内嵌支板43与夹层支板44提供支撑。
承载支撑板92靠近承载座91的一面设置有调节支腿93,承载座91靠近承载支撑板92的一面设置有调节槽94,调节槽94内设置有多个调节凸起,调节支腿93可与不同的调节凸起相卡接,以调节承载支撑板92的倾斜角度。
优选的,承载座91与收纳锁定座95滑动连接,承载支撑板92与承载座91贴合时,收纳锁定座95可将承载支撑板92锁紧,以使承载架9处于收纳状态,方便承载架9的运输与存储。收纳锁定座95与承载座91相连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至少两根锁定柱96,承载座91上设置有与锁定柱96形状相匹配的锁定孔,锁定孔内固定设置有锁定弹簧,锁定弹簧与锁定柱96的端部固定相连,锁定弹簧可对收纳锁定座95提供向承载座91靠近的拉力,以使收纳锁定座95可锁紧收纳状态下的承载支撑板92。另外,在承载支撑板92支撑状态时,收纳锁定座95还可以提高承载座91的稳定性。
优选的,承载座91包括两块承载底板,两块承载底板分别与承载支撑板92的两侧相铰接,采用两块承载底板可以降低对地面平整度的要求,使承载架9在使用时更稳定可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承载架的模块化站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站台组件,多个站台组件可相互拼接形成临时站台;站台组件包括底台和设置于底台正上方的顶台,底台和顶台的间距以及顶台相对于所述底台的倾斜角度可调,位于水平状态的顶台的顶面形成临时站台的承载面,位于倾斜状态的顶台顶面形成临时站台的坡面,顶台的形成的坡面下方设置有承载架;承载架包括相铰接的承载座和承载支撑板,承载支撑板可相对于承载座旋转,以调节承载支撑板的倾斜角度,从而支撑不同角度的顶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承载架的模块化站台,其特征在于,承载支撑板靠近承载座的一面设置有调节支腿,承载座靠近承载支撑板的一面设置有调节槽,调节槽内设置有多个调节凸起,调节支腿可与不同的调节凸起相卡接,以调节承载支撑板的倾斜角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承载架的模块化站台,其特征在于,调节支腿与调节凸起相卡接的一端设置有圆弧状的卡接导向部,以方便调节支腿滑动至相邻两个调节凸起形成的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承载架的模块化站台,其特征在于,承载座与收纳锁定座滑动连接,承载支撑板与承载座贴合时,收纳锁定座可将承载支撑板锁紧,以使承载架处于收纳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承载架的模块化站台,其特征在于,收纳锁定座与承载座相连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至少两根锁定柱,承载座上设置有与锁定柱形状相匹配的锁定孔,锁定孔内固定设置有锁定弹簧,锁定弹簧与锁定柱的端部固定相连,锁定弹簧可对收纳锁定座提供向承载座靠近的拉力,以使收纳锁定座可锁紧收纳状态下的承载支撑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承载架的模块化站台,其特征在于,承载支撑板的两侧设置有锁定板,承载支撑板与锁定板可扣合在收纳锁定座上以实现承载支撑板的锁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承载架的模块化站台,其特征在于,承载座包括两块承载底板,两块承载底板分别与承载支撑板的两侧相铰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承载架的模块化站台,其特征在于,承载底板远离承载支撑板的一面设置有防滑凸起,防滑凸起可提高承载架的稳定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承载架的模块化站台,其特征在于,防滑凸起为倒梯形结构,防滑凸起为橡胶制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承载架的模块化站台,其特征在于,承载支撑板与顶台接触的一面设置有缓冲单元,缓冲单元可对顶台提供缓冲。
CN202311475171.5A 2023-11-07 2023-11-07 具有承载架的模块化站台 Pending CN1178641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75171.5A CN117864186A (zh) 2023-11-07 2023-11-07 具有承载架的模块化站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75171.5A CN117864186A (zh) 2023-11-07 2023-11-07 具有承载架的模块化站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64186A true CN117864186A (zh) 2024-04-12

Family

ID=90576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75171.5A Pending CN117864186A (zh) 2023-11-07 2023-11-07 具有承载架的模块化站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6418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56701B2 (en) Conveyance device using carriage
CN105283375B (zh) 电池更换系统和技术
RU2463193C2 (ru) Транспортир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тележки
US8141851B2 (en) Portable vehicle lift
EP0771297A1 (en) A device in an expandable and contractable arm
CN104364122A (zh) 用于从suv或者货车车厢装载/卸载货物的系统和装置
US20220176883A1 (en) Vehicle Cargo Rack System with Powered Lift
US20210047159A1 (en) Vehicle lift with high-capacity adjustable bridge
US6802391B2 (en) Aircraft non-ambulatory/ambulatory boarding and off-loading system
RU2096310C1 (ru) Подъем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11532809A (zh) 一种水平推拉式集装箱整列同步装卸系统
CN117864186A (zh) 具有承载架的模块化站台
RU2085455C1 (ru) Салазки для поднятия и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контейнера с уголковыми элементами для его захвата
CN117416765A (zh) 应急车载移动式模块化站台
US6739825B2 (en) Underfloor lifts
CN112340531A (zh) 一种电缆输送装置
CN216662125U (zh) 一种大载重货梯防倾斜安全电梯
CN111533044A (zh) 用于特大装备的装卸单元、装卸装置及装卸方法
CN212740613U (zh) 一种承载强度高的千斤顶
CN219487279U (zh) 一种多功能应用平台及应急救援辅助车辆
CN112537610B (zh) 载车滑橇的转运装置
US20170267152A1 (en) Outrigger and landing gear apparatus
CN219360904U (zh) 一种智能车辆
CN114314040B (zh) 一种集装箱用重型筒状物装卸机械手系统
CN213833964U (zh) 一种电缆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