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61412A - 一种异味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味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61412A
CN117861412A CN202311677823.3A CN202311677823A CN117861412A CN 117861412 A CN117861412 A CN 117861412A CN 202311677823 A CN202311677823 A CN 202311677823A CN 117861412 A CN117861412 A CN 1178614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eodorizing
control valve
pipeline
od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778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鹏
应基光
周娟娟
刘斌
刘启凯
林莉峰
鞠庆玲
李梦琼
章鸣
袁征
郗家福
汪芸芸
胡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itu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7782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614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61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614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味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监测控制技术领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异味监测模块,所述异味监测模块包括多个异味监测仪和通讯单元,所述多个异味监测仪分别与通讯单元通信连接;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连通重点污染区域,并将所述重点污染区域的异味气体抽出;除臭模块,所述除臭模块包括第一除臭单元和第二除臭单元,所述第二除臭单元的进风口连通所述新风模块的出风口,以将新风模块抽出的异味气体进行净化处理;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通讯单元通信连接,并对所述新风模块和所述除臭模块的实时操作进行控制。本发明能够对异味气体进行高灵敏度的实时监测,使得气体除臭操作更加智能化,更好地节约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异味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监测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味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城市生活垃圾的大量增加引起的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城市生活垃圾经集中回收后往往需要预先堆积在垃圾转运中心的工作车间,然后再对垃圾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还会涉及对垃圾污水的处理,这就使得垃圾转运中心的工作车间、垃圾污水处理区成为异味气体源,这种异味气体源也会对垃圾转运中心厂界及其周边区域产生影响。
目前,尚未有针对垃圾转运中心工作车间、垃圾污水处理区以及厂界的异味气体进行系统进行高灵敏度实时监测、全面去除的系统,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提供一种对于垃圾转运中心的异味气体进行实时监测且全面处理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异味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能够对异味气体进行高灵敏度的实时监测,使得气体除臭操作更加智能化,更好地节约资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味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异味监测模块,所述异味监测模块包括多个异味监测仪和通讯单元,所述多个异味监测仪分别与通讯单元通信连接;
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连通重点污染区域,并将所述重点污染区域的异味气体抽出;
除臭模块,所述除臭模块包括第一除臭单元和第二除臭单元,所述第二除臭单元的进风口连通所述新风模块的出风口,以将新风模块抽出的异味气体进行净化处理;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通讯单元通信连接,并对所述新风模块和所述除臭模块的实时操作进行控制。
优选地,所述多个异味监测仪与所述通讯单元采用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有线通信方式包括ETH、M-BUS、PLC、USB、RS-485、RS-232;所述无线通信方式包括:红外、WiFi、蓝牙、Zi gbee、Z-wave、NB-l oT、GPRS、5G、LTE、Si gFox、LoRaWAN。
优选地,所述重点污染区域包括垃圾转运中心工作车间、垃圾污水处理区以及厂界,所述多个异味监测仪设置于所述新风模块的出风口、第二除臭单元以及厂界,以监测异味气体中各目标组分的浓度值,所述新风模块维持所述垃圾转运中心工作车间、垃圾污水处理区空间为微负压状态。
优选地,所述新风模块包括收集口、电动风阀以及风机,所述收集口、电动风阀以及风机经由风管连接,所述收集口设置有等离子净化装置,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接除臭模块。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为PLC控制模块,所述PLC控制模块预设有异味气体中各目标组分的安全浓度阈值。
优选地,所述第一除臭单元包括植物喷淋液除臭机构,所述第二除臭单元包括沿异味气体净化流路依次设置的化学洗涤塔、生物喷淋塔、活性炭吸附塔,所述植物喷淋液除臭机构设置于所述垃圾转运中心工作车间、垃圾污水处理区以及厂界,所述生物喷淋塔为常开设置。
优选地,所述植物喷淋液除臭机构净化操作方式包括普通模式和增强模式,所述增强模式按其净化强度依次包括:将植物喷淋液除臭机构的循环喷淋流量提升至普通净化处理模式的1.5倍;将新鲜药植物液加药流量提升至普通净化处理模式的1.5倍。
优选地,所述化学洗涤塔的进气口通过第一管线连通新风模块的出风口,化学洗涤塔的排气口通过第二管线连通生物喷淋塔的进气口,所述生物喷淋塔的出气口通过第三管线连通活性炭吸附塔的进气口,活性炭吸附塔的排气口通过第四管线连通除臭风机,生物喷淋塔的进气口还通过第五管线直接连通于新风模块的出风口,生物喷淋塔的排气口还通过第六管线直接连通于除臭风机,所述第一管线、第二管线、第三管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五管线上设置有第五控制阀,所述第六管线上设置有第六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五控制阀、第六控制阀分别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二除臭单元的除臭风机的出口设置有异味监测仪,该异味监测仪将监测到的异味气体浓度值信号经由通讯单元发送至控制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异味控制方法,其应用于异味控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控制模块控制开启所述新风模块的电动风阀、风机以及等离子净化装置,所述设置于新风模块出风口的异味监测仪将监测结果经由通讯单元输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所述异味气体中各目标组分的监测浓度与安全浓度阈值进行比较,如所述监测浓度小于安全浓度阈值,则维持当前工作状态;如监测浓度大于安全浓度阈值,则控制模块开启植物喷淋液除臭机构,所述植物喷淋液除臭机构根据需要可在普通模式或增强模式下进行净化操作;
步骤S2:控制模块控制开启除臭模块,新风模块出风口将抽出的异味气体输送至除臭模块,除臭模块对异味气体进行净化处理。
优选地,所述步骤S2包括:
步骤S21:控制模块控制打开第五控制阀、第六控制阀,关闭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同时根据新风模块出风口各目标组分流量值以及浓度值信号控制除臭风机频率;
步骤S22:新风模块出风口的异味气体经第五管线进入生物喷淋塔净化后自第六管线被除臭风机抽出,设置于除臭风机的出口的异味监测仪的监测各目标组分浓度值;
若净化后气体中各目标组分浓度值不高于安全浓度阈值,则控制模块控制生物喷淋塔维持当前废气净化处理工作状态;
若净化后气体中各目标组分浓度值高于安全浓度阈值,且持续时间超过T1时间,则执行步骤S23;
步骤S23:控制模块控制打开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六控制阀,关闭第五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同时根据新风模块出风口各目标组分流量值以及浓度值控制除臭风机频率;
步骤S24:新风模块出风口排出的异味气体经第一管线进入化学洗涤塔净化后自第二管线进入生物喷淋塔净化,净化后的气体自第六管线被除臭风机抽出,设置于除臭风机的出口的异味监测仪监测净化后气体中各目标组分浓度值;
若净化后气体中各目标组分浓度值不高于安全浓度阈值,则控制模块控制化学洗涤塔及生物喷淋塔维持当前净化处理工作状态;
若净化后气体中各目标组分浓度值高于安全浓度阈值,且持续时间超过T1时间,则执行步骤S25;
步骤S25:控制模块控制打开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关闭第五控制阀、第六控制阀,同时根据新风模块出风口各目标组分流量值以及浓度值控制风机频率;
步骤S26:新风模块出风口排出的异味气体经第一管线进入化学洗涤塔净化后自第二管线进入生物喷淋塔,净化后的气体经第三管线进入活性炭吸附塔吸附,吸附后的气体自第四管线被除臭风机抽出,设置于除臭风机的出口的异味监测仪监测净化后气体中目标组分浓度值;
若净化后气体中各目标组分浓度值不高于安全浓度阈值,则控制模块控制化学洗涤塔、生物喷淋塔及活性炭吸附塔维持当前净化处理工作状态;
若净化后废气中一种或多种目标组分浓度值数据仍超过其安全浓度阈值,且持续时间超过T1时间,和/或厂界处设置的异味监测仪监测的净化后气体中各目标组分浓度值也超过其安全浓度阈值,则控制模块请求人工介入决策。
有益效果:本发明中的异味监测模块与除臭模块相互强耦合,新风模块能够将臭味气体从垃圾转运中心工作车间、垃圾污水处理区抽出至除臭模块进行处理,并且采用在新风模块的出风口、第二除臭单元以及厂界布置异味监测仪,能够实现全方位监测,不会遗漏监测盲区;本发明中的控制模块能够根据新风模块的出风口、第二除臭单元以及厂界的实时监测结果,并能够在植物液喷淋除臭塔,所述第二除臭单元为生物喷淋塔、化学洗涤塔、活性炭吸附塔中进行分级组合净化臭味气体,能够更好节约资源,使得除臭操作策略更为智能化。
通过参照以下附图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异味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2是异味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是异味控制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味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异味监测模块,所述异味监测模块包括多个异味监测仪和通讯单元,所述多个异味监测仪分别与通讯单元通信连接;
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连通重点污染区域,并将所述重点污染区域的异味气体抽出;
除臭模块,所述除臭模块包括第一除臭单元和第二除臭单元,所述第二除臭单元的进风口连通所述新风模块的出风口,以将新风模块抽出的异味气体进行净化处理;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通讯单元通信连接,并对所述新风模块和所述除臭模块的实时操作进行控制。
优选地,所述多个异味监测仪与所述通讯单元采用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有线通信方式包括ETH、M-BUS、PLC、USB、RS-485、RS-232;所述无线通信方式包括:红外、WiFi、蓝牙、Zi gbee、Z-wave、NB-l oT、GPRS、5G、LTE、Si gFox、LoRaWAN。
优选地,所述重点污染区域包括垃圾转运中心工作车间、垃圾污水处理区以及厂界,所述多个异味监测仪设置于所述新风模块的出风口、第二除臭单元以及厂界,以监测异味气体中各目标组分的浓度值,所述新风模块维持所述垃圾转运中心工作车间、垃圾污水处理区空间为微负压状态。
优选地,所述新风模块包括收集口、电动风阀以及风机,所述收集口、电动风阀以及风机经由风管连接,所述收集口设置有等离子净化装置,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接除臭模块。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为PLC控制模块,所述PLC控制模块预设有异味气体中各目标组分的安全浓度阈值。
优选地,所述第一除臭单元包括植物喷淋液除臭机构,所述第二除臭单元包括沿异味气体净化流路依次设置的化学洗涤塔、生物喷淋塔、活性炭吸附塔,所述植物喷淋液除臭机构设置于所述垃圾转运中心工作车间、垃圾污水处理区以及厂界,所述生物喷淋塔为常开设置。
优选地,所述植物喷淋液除臭机构净化操作方式包括普通模式和增强模式,所述增强模式按其净化强度依次包括:将植物喷淋液除臭机构的循环喷淋流量提升至普通净化处理模式的1.5倍;将新鲜药植物液加药流量提升至普通净化处理模式的1.5倍。
优选地,所述化学洗涤塔的进气口通过第一管线连通新风模块的出风口,化学洗涤塔的排气口通过第二管线连通生物喷淋塔的进气口,所述生物喷淋塔的出气口通过第三管线连通活性炭吸附塔的进气口,活性炭吸附塔的排气口通过第四管线连通除臭风机,生物喷淋塔的进气口还通过第五管线直接连通于新风模块的出风口,生物喷淋塔的排气口还通过第六管线直接连通于除臭风机,所述第一管线、第二管线、第三管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五管线上设置有第五控制阀,所述第六管线上设置有第六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五控制阀、第六控制阀分别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二除臭单元的除臭风机的出口设置有异味监测仪,该异味监测仪将监测到的异味气体浓度值信号经由通讯单元发送至控制模块。
本实施例中的异味监测模块与除臭模块相互强耦合,新风模块能够将臭味气体从垃圾转运中心工作车间、垃圾污水处理区抽出至除臭模块进行处理,并且采用在新风模块的出风口、第二除臭单元以及厂界布置异味监测仪,能够实现全方位监测,不会遗漏监测盲区;控制模块能够根据新风模块的出风口、第二除臭单元以及厂界的实时监测结果,并能够在植物液喷淋除臭塔,所述第二除臭单元为生物喷淋塔、化学洗涤塔、活性炭吸附塔中进行分级组合净化臭味气体,能够更好节约资源,使得除臭操作策略更为智能化。
实施例2
图2是异味控制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味控制方法,其应用于实施例1中的异味控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控制模块控制开启所述新风模块的电动风阀、风机以及等离子净化装置,所述设置于新风模块出风口的异味监测仪将监测结果经由通讯单元输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所述异味气体中各目标组分的监测浓度与安全浓度阈值进行比较,如所述监测浓度小于安全浓度阈值,则维持当前工作状态;如监测浓度大于安全浓度阈值,则控制模块开启植物喷淋液除臭机构,所述植物喷淋液除臭机构根据需要可在普通模式或增强模式下进行净化操作;
步骤S2:控制模块控制开启除臭模块,新风模块出风口将抽出的异味气体输送至除臭模块,除臭模块对异味气体进行净化处理。
优选地,所述步骤S2包括:
步骤S21:控制模块控制打开第五控制阀、第六控制阀,关闭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同时根据新风模块出风口各目标组分流量值以及浓度值信号控制除臭风机频率;
步骤S22:新风模块出风口的异味气体经第五管线进入生物喷淋塔净化后自第六管线被除臭风机抽出,设置于除臭风机的出口的异味监测仪的监测各目标组分浓度值;
若净化后气体中各目标组分浓度值不高于安全浓度阈值,则控制模块控制生物喷淋塔维持当前废气净化处理工作状态;
若净化后气体中各目标组分浓度值高于安全浓度阈值,且持续时间超过T1时间,则执行步骤S23;
步骤S23:控制模块控制打开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六控制阀,关闭第五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同时根据新风模块出风口各目标组分流量值以及浓度值控制除臭风机频率;
步骤S24:新风模块出风口排出的异味气体经第一管线进入化学洗涤塔净化后自第二管线进入生物喷淋塔净化,净化后的气体自第六管线被除臭风机抽出,设置于除臭风机的出口的异味监测仪监测净化后气体中各目标组分浓度值;
若净化后气体中各目标组分浓度值不高于安全浓度阈值,则控制模块控制化学洗涤塔及生物喷淋塔维持当前净化处理工作状态;
若净化后气体中各目标组分浓度值高于安全浓度阈值,且持续时间超过T1时间,则执行步骤S25;
步骤S25:控制模块控制打开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关闭第五控制阀、第六控制阀,同时根据新风模块出风口各目标组分流量值以及浓度值控制风机频率;
步骤S26:新风模块出风口排出的异味气体经第一管线进入化学洗涤塔净化后自第二管线进入生物喷淋塔,净化后的气体经第三管线进入活性炭吸附塔吸附,吸附后的气体自第四管线被除臭风机抽出,设置于除臭风机的出口的异味监测仪监测净化后气体中目标组分浓度值;
若净化后气体中各目标组分浓度值不高于安全浓度阈值,则控制模块控制化学洗涤塔、生物喷淋塔及活性炭吸附塔维持当前净化处理工作状态;
若净化后废气中一种或多种目标组分浓度值数据仍超过其安全浓度阈值,且持续时间超过T1时间,和/或厂界处设置的异味监测仪监测的净化后气体中各目标组分浓度值也超过其安全浓度阈值,则控制模块请求人工介入决策。
本实施例提供的异味控制方法,能够对异味气体进行高灵敏度的实时监测,使得气体除臭操作更加智能化,更好地节约资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异味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异味监测模块,所述异味监测模块包括多个异味监测仪和通讯单元,所述多个异味监测仪分别与通讯单元通信连接;
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连通重点污染区域,并将所述重点污染区域的异味气体抽出;
除臭模块,所述除臭模块包括第一除臭单元和第二除臭单元,所述第二除臭单元的进风口连通所述新风模块的出风口,以将新风模块抽出的异味气体进行净化处理;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通讯单元通信连接,并对所述新风模块和所述除臭模块的实时操作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异味监测仪与所述通讯单元采用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有线通信方式包括ETH、M-BUS、PLC、USB、RS-485、RS-232;所述无线通信方式包括:红外、WiFi、蓝牙、Zigbee、Z-wave、NB-loT、GPRS、5G、LTE、SigFox、LoRaWA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点污染区域包括垃圾转运中心工作车间、垃圾污水处理区以及厂界,所述多个异味监测仪设置于所述新风模块的出风口、第二除臭单元以及厂界,以监测异味气体中各目标组分的浓度值,所述新风模块维持所述垃圾转运中心工作车间、垃圾污水处理区空间为微负压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包括收集口、电动风阀以及风机,所述收集口、电动风阀以及风机经由风管连接,所述收集口设置有等离子净化装置,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接除臭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为PLC控制模块,所述PLC控制模块预设有异味气体中各目标组分的安全浓度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臭单元包括植物喷淋液除臭机构,所述第二除臭单元包括沿异味气体净化流路依次设置的化学洗涤塔、生物喷淋塔、活性炭吸附塔,所述植物喷淋液除臭机构设置于所述垃圾转运中心工作车间、垃圾污水处理区以及厂界,所述生物喷淋塔为常开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喷淋液除臭机构净化操作方式包括普通模式和增强模式,所述增强模式按其净化强度依次包括:将植物喷淋液除臭机构的循环喷淋流量提升至普通净化处理模式的1.5倍;将新鲜药植物液加药流量提升至普通净化处理模式的1.5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洗涤塔的进气口通过第一管线连通新风模块的出风口,化学洗涤塔的排气口通过第二管线连通生物喷淋塔的进气口,所述生物喷淋塔的出气口通过第三管线连通活性炭吸附塔的进气口,活性炭吸附塔的排气口通过第四管线连通除臭风机,生物喷淋塔的进气口还通过第五管线直接连通于新风模块的出风口,生物喷淋塔的排气口还通过第六管线直接连通于除臭风机,所述第一管线、第二管线、第三管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五管线上设置有第五控制阀,所述第六管线上设置有第六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五控制阀、第六控制阀分别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二除臭单元的除臭风机的出口设置有异味监测仪,该异味监测仪将监测到的异味气体浓度值信号经由通讯单元发送至控制模块。
9.一种异味控制方法,其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异味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控制模块控制开启所述新风模块的电动风阀、风机以及等离子净化装置,所述设置于新风模块出风口的异味监测仪将监测结果经由通讯单元输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所述异味气体中各目标组分的监测浓度与安全浓度阈值进行比较,如所述监测浓度小于安全浓度阈值,则维持当前工作状态;如监测浓度大于安全浓度阈值,则控制模块开启植物喷淋液除臭机构,所述植物喷淋液除臭机构根据需要可在普通模式或增强模式下进行净化操作;
步骤S2:控制模块控制开启除臭模块,新风模块出风口将抽出的异味气体输送至除臭模块,除臭模块对异味气体进行净化处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异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步骤S21:控制模块控制打开第五控制阀、第六控制阀,关闭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同时根据新风模块出风口各目标组分流量值以及浓度值信号控制除臭风机频率;
步骤S22:新风模块出风口的异味气体经第五管线进入生物喷淋塔净化后自第六管线被除臭风机抽出,设置于除臭风机的出口的异味监测仪的监测各目标组分浓度值;
若净化后气体中各目标组分浓度值不高于安全浓度阈值,则控制模块控制生物喷淋塔维持当前废气净化处理工作状态;
若净化后气体中各目标组分浓度值高于安全浓度阈值,且持续时间超过T1时间,则执行步骤S23;
步骤S23:控制模块控制打开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六控制阀,关闭第五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同时根据新风模块出风口各目标组分流量值以及浓度值控制除臭风机频率;
步骤S24:新风模块出风口排出的异味气体经第一管线进入化学洗涤塔净化后自第二管线进入生物喷淋塔净化,净化后的气体自第六管线被除臭风机抽出,设置于除臭风机的出口的异味监测仪监测净化后气体中各目标组分浓度值;
若净化后气体中各目标组分浓度值不高于安全浓度阈值,则控制模块控制化学洗涤塔及生物喷淋塔维持当前净化处理工作状态;
若净化后气体中各目标组分浓度值高于安全浓度阈值,且持续时间超过T1时间,则执行步骤S25;
步骤S25:控制模块控制打开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关闭第五控制阀、第六控制阀,同时根据新风模块出风口各目标组分流量值以及浓度值控制风机频率;
步骤S26:新风模块出风口排出的异味气体经第一管线进入化学洗涤塔净化后自第二管线进入生物喷淋塔,净化后的气体经第三管线进入活性炭吸附塔吸附,吸附后的气体自第四管线被除臭风机抽出,设置于除臭风机的出口的异味监测仪监测净化后气体中目标组分浓度值;
若净化后气体中各目标组分浓度值不高于安全浓度阈值,则控制模块控制化学洗涤塔、生物喷淋塔及活性炭吸附塔维持当前净化处理工作状态;
若净化后废气中一种或多种目标组分浓度值数据仍超过其安全浓度阈值,且持续时间超过T1时间,和/或厂界处设置的异味监测仪监测的净化后气体中各目标组分浓度值也超过其安全浓度阈值,则控制模块请求人工介入决策。
CN202311677823.3A 2023-12-07 2023-12-07 一种异味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78614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77823.3A CN117861412A (zh) 2023-12-07 2023-12-07 一种异味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77823.3A CN117861412A (zh) 2023-12-07 2023-12-07 一种异味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61412A true CN117861412A (zh) 2024-04-12

Family

ID=90589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77823.3A Pending CN117861412A (zh) 2023-12-07 2023-12-07 一种异味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6141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5867B (zh) 一种生化废气除臭净化装置及生物除臭方法
CN202844876U (zh) 一种新型高效生物除臭净化器
CN105289237B (zh) 一种超高效智能型复合式恶臭气体处理方法
CN204933192U (zh) 一种有机废气吸附一体化系统
CN110694419A (zh)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的节电系统及监控系统
KR20020073971A (ko) 바이오필터와 활성탄 및 활성탄 섬유를 이용한 악취 및VOCs의 처리시스템
CN117861412A (zh) 一种异味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KR102562516B1 (ko) 악취농도에 따라 가변 구동이 가능한 스마트 절전형 복합탈취기 및 그 제어시스템
CN208574430U (zh) 一种利用篦冷机协同处置垃圾车间内臭味系统
CN105289238B (zh) 一种超高效智能型复合式恶臭气体处理装置
CN209348392U (zh) 自动控制系统和除臭系统
CN205760532U (zh) 一种恶臭气体处理装置
CN111921367A (zh) 一体式智能生物法污水除臭系统
CN209771801U (zh) 一种负压抽风收集的除臭装置
CN208998216U (zh) 多功能室内空气净化器
CN210208048U (zh) 一种城市垃圾除臭装置
CN113634104A (zh) 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的处理工艺
CN111841281A (zh) 一种工业场所内空气净化VOCs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2549011U (zh) 一体式智能生物法污水除臭系统
CN206008469U (zh) 光氧催化废气净化器
CN220194418U (zh) 一种除臭工艺测试系统
CN219510862U (zh) 一种美食街油烟净化除味系统
CN214972990U (zh) 一种集成光催化及生物滤床结构的废气处理装置
CN211988012U (zh) 垃圾仓除臭系统
CN215086089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除臭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