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58051A -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蓝牙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蓝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58051A
CN117858051A CN202211208378.1A CN202211208378A CN117858051A CN 117858051 A CN117858051 A CN 117858051A CN 202211208378 A CN202211208378 A CN 202211208378A CN 117858051 A CN117858051 A CN 1178580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bluetooth
connection
connection mode
bluetooth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083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林
霍伟明
梁进明
黄钟浩
李叶萌
司徒锦铨
陈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0837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5805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10074 priority patent/WO202406671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858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580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蓝牙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蓝牙设备被唤醒,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至少一种连接模式,以使得所述蓝牙设备与待连接设备连接,所述蓝牙设备中配置有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其中,所述主动连接模式用于所述蓝牙设备主动与待连接设备连接,所述被动连接模式用于所述蓝牙设备被动与待连接设备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提高蓝牙设备与待连接设备连接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蓝牙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蓝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存储介质及蓝牙设备。
背景技术
在蓝牙设备对设备的控制应用场景中,比如,在蓝牙遥控设备对空调设备控制的场景中,一般需要特地设计蓝牙设备的连接模式以适应已知连接模式的待连接的空调设备,然而,这种实施方式让蓝牙遥控设备受限于待连接的空调设备端的连接方式,对于未知连接模式的待连接的空调设备而言,没有经过特地设计的蓝牙设备则无法灵活与其连接,甚至有可能无法与其连接,从而不能对这种未知连接模式的待连接的空调设备进行控制。基于此,如何提高蓝牙设备与待连接设备连接的灵活性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存储介质及蓝牙设备,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蓝牙设备与待连接设备连接的灵活性。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蓝牙连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蓝牙设备被唤醒,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至少一种连接模式,以使得所述蓝牙设备与待连接设备连接,所述蓝牙设备中配置有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其中,所述主动连接模式用于所述蓝牙设备主动与待连接设备连接,所述被动连接模式用于所述蓝牙设备被动与待连接设备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至少一种连接模式,包括: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任意一种连接模式,以使得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任意一种连接模式下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
如果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任意一种连接模式下未连接到待连接设备,则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除所述任意一种连接模式之外的其它连接模式,以使得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其它连接模式下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至少一种连接模式,包括:同步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以使得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主动连接模式下与对应待连接设备连接,以及在所述被动连接模式下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在所述主动连接模式下,扫描待连接设备广播的第一连接信号;如果扫描到所述第一连接信号,则基于所述第一连接信号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如果扫描到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信号,则确定信号强度最强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信号,作为目标连接信号;基于所述目标连接信号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连接信号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包括:基于所述第一连接信号,向待连接设备发送第一连接请求;在待连接设备对所述第一连接请求认证通过之后,建立与待连接设备的安全连接通道,以完成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之间的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在所述被动连接模式下,向待连接设备广播第二连接信号;如果被待连接设备扫描到所述第二连接信号,则基于所述第二连接信号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基于所述第二连接信号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包括:基于所述第二连接信号,接收待连接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在对所述第二连接请求认证通过之后,建立与待连接设备的安全连接通道,以完成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之间的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在所述蓝牙设备与待连接设备连接之后,与所述待连接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蓝牙设备未与所述待连接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则触发所述蓝牙设备切换至休眠模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在与所述待连接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过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蓝牙设备向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第一控制数据之后,接收由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的与所述第一控制数据对应的反馈数据,所述第一控制数据为所述蓝牙设备首次向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的控制数据;在所述蓝牙设备向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第二控制数据之后,屏蔽由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的与所述第二控制数据对应的反馈数据,所述第二控制数据为所述蓝牙设备非首次向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的控制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如果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下均未连接到待连接设备,则触发所述蓝牙设备切换至休眠模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蓝牙连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启动单元,被用于响应于蓝牙设备被唤醒,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至少一种连接模式,以使得所述蓝牙设备与待连接设备连接,所述蓝牙设备中配置有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其中,所述主动连接模式用于所述蓝牙设备主动与待连接设备连接,所述被动连接模式用于所述蓝牙设备被动与待连接设备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蓝牙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通过在所述蓝牙设备中配置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其中,所述主动连接模式用于所述蓝牙设备主动与待连接设备连接,所述被动连接模式用于所述蓝牙设备被动与待连接设备连接,在与未知连接模式的待连接设备进行连接时,可自适应未知连接模式的待连接设备的连接模式,进而能提高蓝牙设备与待连接设备连接的灵活性,提高用户对蓝牙设备的使用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蓝牙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蓝牙设备在所述任意一种连接模式下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的细节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同步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的细节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蓝牙连接装置的框图;
图5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蓝牙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申请中,所述蓝牙设备中配置有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其中,所述主动连接模式用于所述蓝牙设备主动与待连接设备连接,所述被动连接模式用于所述蓝牙设备被动与待连接设备连接,所述待连接设备可以是配置有蓝牙模块的智能设备,比如空调、冰箱、电视、灯具、音响等,在本申请中不做限定。
参见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蓝牙连接方法的流程图。其中,具体包括步骤110:
步骤110,响应于蓝牙设备被唤醒,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至少一种连接模式,以使得所述蓝牙设备与待连接设备连接,所述蓝牙设备中配置有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其中,所述主动连接模式用于所述蓝牙设备主动与待连接设备连接,所述被动连接模式用于所述蓝牙设备被动与待连接设备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利用陀螺仪检测原理实现对所述蓝牙设备的唤醒,示例性的,利用陀螺仪检测所述蓝牙设备的方向以及方位信息,当检测到所述蓝牙设备被拿起则所述蓝牙设备被唤醒,也可以利用在所述蓝牙设备上进行按钮操作以唤醒所述蓝牙设备,对唤醒所述蓝牙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申请中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至少一种连接模式,具体可以按照如下步骤111至步骤112执行:
步骤111,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任意一种连接模式,以使得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任意一种连接模式下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
步骤112,如果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任意一种连接模式下未连接到待连接设备,则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除所述任意一种连接模式之外的其它连接模式,以使得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其它连接模式下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至少一种连接模式,还可以按照如下步骤113执行。
同步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以使得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主动连接模式下与对应待连接设备连接,以及在所述被动连接模式下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蓝牙设备中配置有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当检测到所述蓝牙设备被唤醒,则可以首先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主动连接模式,如果主动连接模式未连接成功,则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被动连接模式;或者可以首先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被动连接模式,如果被动连接模式未连接成功,则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主动连接模式;或者同步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到所述蓝牙设备被唤醒,所述蓝牙设备具体启动何种连接模式,可以根据所述蓝牙设备被唤醒的方式确定,也可以根据上一次与待连接设备的连接记录确定。
示例性的,可以在所述蓝牙设备中的控制面板中设置与连接方式相匹配的唤醒按键,当所述蓝牙设备检测到唤醒按键被触控时,启动与唤醒按键相匹配的模式,比如,当用户在存在多台待连接的设备场景中,用户通过触控与同步启动相匹配的唤醒按键,则同步启动所述蓝牙设备的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
也可以检测到所述蓝牙设备被拿起后获取所述蓝牙设备中上一次与待连接设备的连接记录,如果上一次是通过主动连接模式与待连接设备进行连接,则启动所述蓝牙设备的主动连接模式,如果上一次是通过被动连接模式与待连接设备进行连接,则启动所述蓝牙设备的被动连接模式,如果上一次是通过同步启动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与待连接设备进行连接,则同步启动所述蓝牙设备的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对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何种连接模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申请中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中,通过响应于蓝牙设备被唤醒,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至少一种连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所述蓝牙设备的连接方式,进而能提高对不同连接方式的待连接设备的适应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主动连接模式下,扫描待连接设备广播的第一连接信号;如果扫描到所述第一连接信号,则基于所述第一连接信号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如果扫描到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信号,则确定信号强度最强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信号,作为目标连接信号;基于所述目标连接信号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连接信号是所述待连接设备广播的蓝牙数据信息,即待连接设备广播的连接请求数据,可以通过dB值来判断所述第一连接信号的信号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蓝牙设备的主动连接模式只有在扫描到待连接设备的连接请求时才能实现与待连接设备连接,如果所述蓝牙设备在所有信息通道中只扫描到一个第一连接信号,则与所述第一连接信号相对应的待连接设备相连接,如果所述蓝牙设备处在多个待连接设备的场景中,则所述蓝牙设备在扫描所有信息通道的蓝牙数据信号时,则会扫描到多个待连接设备的第一连接信号,即所述蓝牙设备会扫描到多个第一连接信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果所述蓝牙设备在主动连接模式下,扫描到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信号,则确定信号强度最强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信号,作为目标连接信号;基于所述目标连接信号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蓝牙设备扫描到多个第一连接信号时,需要基于扫描到的所述第一连接信号的信号强度对扫描到的所有的第一连接信号按照信号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基于排序结果,将其中最强的第一连接信号确定为目标连接信号,基于目标连接信号,所述蓝牙设备分别与目标连接信号相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进行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果所述蓝牙设备在主动连接模式下,扫描到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信号,则会与至少一个的待连接设备进行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对所有信息通道的蓝牙信息数据的扫描,确定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信号,并基于确定到的第一连接信号与其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进行连接,能在一些场景中同时连接多台待连接设备,进而能实现所述蓝牙设备同时对多台待连接设备的控制,提高用户利用所述蓝牙设备对多台待连接设备进行控制的便捷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主动连接模式下,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连接信号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一连接信号,向待连接设备发送第一连接请求;在待连接设备对所述第一连接请求认证通过之后,建立与待连接设备的安全连接通道,以完成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之间的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蓝牙设备扫描到所述第一连接信号之后并不能立即与所述第一连接信号相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进行数据交互,需要进行安全认证之后建立了安全连接通道才能与所述待连接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示例性的,以蓝牙遥控设备在主动连接模式下,扫描到配置为被动连接模式的空调设备,则所述蓝牙遥控设备需要向所述空调设备发送第一连接请求,在所述空调设备对所述第一连接请求进行安全认证并建立安全连接通道之后,才能实现所述蓝牙遥控设备对所述空调设备的控制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蓝牙设备在主动连接模式下与所述待连接设备之间建立安全连接通道,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所述蓝牙设备与所述待连接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被动连接模式下,向待连接设备广播第二连接信号;如果被待连接设备扫描到所述第二连接信号,则基于所述第二连接信号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蓝牙设备在被动连接模式下,所述蓝牙设备会主动按照格式协议广播所述蓝牙设备的蓝牙信号数据,即向待连接设备广播第二连接信号,且所述第二连接信号只能被一个待连接设备接受。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蓝牙设备在被动连接模式下,向待连接设备广播第二连接信号的过程中,可以在所述蓝牙设备中提前配置预设广播时间,比如10s、20s、30s等,具体预设时间在本申请中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二连接信号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包括:基于所述第二连接信号,接收待连接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在对所述第二连接请求认证通过之后,建立与待连接设备的安全连接通道,以完成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之间的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待连接设备扫描到所述蓝牙设备广播的第二连接信号之后,并不能立即实现所述蓝牙设备与所述待连接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需要进行安全认证之后建立了安全连接通道才能与所述待连接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示例性的,以蓝牙遥控设备在被动连接模式下,通过广播第二连接信号,在配置为主动连接模式的空调设备扫描到所述第二连接信号之后,所述空调设备向所述蓝牙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在所述空调设备与所述蓝牙遥控设备进行完全认证并建立了安全连接通道之后,才能实现所述蓝牙遥控设备对所述空调设备的控制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蓝牙设备在被动连接模式下与所述待连接设备之间建立安全连接通道,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所述蓝牙设备与所述待连接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蓝牙设备与待连接设备连接之后,与所述待连接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蓝牙设备未与所述待连接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则触发所述蓝牙设备切换至休眠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长为蓝牙设备系统自定义设置的时长,可以是10s、30s,60s等,在本申请中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利用检测到用户退出唤醒操作后,在一定时长后触发所述蓝牙设备切换至休眠模式。
示例性的,当以拿起所述蓝牙设备作为对所述蓝牙设备的唤醒操作,当所述蓝牙设备检测到用户退出拿起操作即将所述蓝牙设备放下3s之后,触发所述蓝牙设备切换至休眠模式;也可以在所述蓝牙设备控制面板配置退出按键,当检测到用户对所述退出按键的触控操作,控制所述蓝牙设备切换至休眠模式,当然,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设计所述蓝牙设备切换至休眠模式的触发方式,在本申请中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蓝牙设备在没有与待连接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一定时长后,控制所述蓝牙设备切换至休眠模式,能降低蓝牙设备的功耗,进而延长蓝牙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蓝牙设备在与所述待连接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过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蓝牙设备向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第一控制数据之后,接收由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的与所述第一控制数据对应的反馈数据,所述第一控制数据为所述蓝牙设备首次向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的控制数据;
在所述蓝牙设备向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第二控制数据之后,屏蔽由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的与所述第二控制数据对应的反馈数据,所述第二控制数据为所述蓝牙设备非首次向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的控制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蓝牙设备与待连接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过程中,所述待连接设备在接受到所述蓝牙设备发送的控制数据后会回传设备状态数据,所述蓝牙设备会将所述待连接设备回传的设备状态数据缓存在本地存储器中,同时也会将所述蓝牙设备每次向待连接设备发送的控制数据缓存在本地存储器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蓝牙设备在与所述待连接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过程中,所述蓝牙设备只记录由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的与所述蓝牙设备首次向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的控制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是,屏蔽由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的与所述第二控制数据对应的反馈数据,所述第二控制数据为所述蓝牙设备非首次向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的控制数据;也可以是在所述蓝牙设备中提前配置数据自纠正模式,即所述蓝牙设备在发送第一控制数据中包括向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只需所述待连接设备反馈与所述第一控制数据对应的数据,无需反馈与第二控制数据对应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设计所述蓝牙设备只记录由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的与所述蓝牙设备首次向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的控制数据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中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蓝牙设备在与所述待连接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过程中,所述蓝牙设备通过只记录由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的与所述蓝牙设备首次向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的控制数据,能降低蓝牙设备的功耗,进而延长蓝牙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蓝牙连接方法还包括:如果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下均未连接到待连接设备,则触发所述蓝牙设备切换至休眠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时长为蓝牙设备系统自定义设置的时长,可以是10s、30s,60s等,在本申请中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利用检测到用户退出唤醒操作后,在一时长后触发所述蓝牙设备切换至休眠模式。
示例性的,当以拿起所述蓝牙设备作为对所述蓝牙设备的唤醒操作,当所述蓝牙设备检测到用户退出拿起操作即将所述蓝牙设备放下3s之后,触发所述蓝牙设备结束执行连接待连接设备的工作模式,将所述蓝牙设备切换至休眠模式;也可以在所述蓝牙设备控制面板配置结束按键,当检测到用户对所述结束按键的触控操作,触发所述蓝牙设备结束执行连接待连接设备的工作模式,将所述蓝牙设备切换至休眠模式,当然,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设计所述蓝牙设备结束执行连接待连接设备的工作模式的触发方式,在本申请中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响应于所述蓝牙设备被唤醒,所述蓝牙设备启动主动连接模式,如果所述蓝牙设备在主动连接模式下没有扫描到第一连接信号,则会将所述蓝牙设备的主动连接模式切换至被动连接模式,当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被动连接模式下,如果没有被待连接设备扫描到所述第二连接信号,则所述蓝牙设备又会将所述被动连接模式切换为主动连接模式,将继续重复上述以实现连接待连接设备目的的步骤,直到所述蓝牙设备连接所述待连接设备。
或者在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所述述蓝牙设备在所述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下均未连接到待连接设备,则触发所述蓝牙设备切换至休眠模式,即控制所述蓝牙设备结束执行连接待连接设备的工作模式。
举例来说,假如用户将蓝牙遥控设备在没有待连接设备的封闭房间唤醒所述蓝牙遥控设备时,所述蓝牙遥控设备就会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蓝牙遥控设备的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下均不能连接到待连接设备,则会触发所述蓝牙遥控设备切换至休眠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蓝牙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没有连接上待连接设备,则控制所述蓝牙设备切换至休眠模式,能降低蓝牙设备的功耗,进而延长蓝牙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图2和图3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的一些实施例进行整体流程说明。
参见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蓝牙设备在所述任意一种连接模式下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的细节流程图,其中,是以所述蓝牙设备被唤醒时,启动所述蓝牙设备的主动连接模式为例来进行说明。具体包括步骤200至步骤207。
步骤200,启动蓝牙设备的主动连接模式,即响应于蓝牙设备被唤醒,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主动连接模式。
步骤201,扫描第一连接信号,即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主动连接模式下,扫描待连接设备广播的第一连接信号。
步骤202中,判断是否扫描到第一连接信号,如果扫描到待连接设备广播的第一连接信号,则执行步骤203,如果没有扫描到所述待连接设备广播的第一连接信号,则执行步骤204。
步骤203,基于所述第一连接信号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
在步骤203之后,还包括:所述蓝牙设备与所述待连接设备建立安全信息通道,在所述蓝牙设备与待连接设备建立安全信息通道之后,与所述待连接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蓝牙设备未与所述待连接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则触发所述蓝牙设备切换至休眠模式。
步骤204,启动蓝牙设备被动连接模式,即将所述蓝牙设备的主动连接模式切换为被动连接模式。
步骤205,广播第二连接信号,即所述蓝牙设备向待连接设备广播第二连接信号。
在步骤205之后,如果所述蓝牙设备广播的第二连接信号被待连接设备扫描到,则所述蓝牙设备将返回至步骤201。
步骤206,被待连接设备扫描到所述第二连接信号,即所述蓝牙设备所广播的第二连接信号被待连接设备扫描到。
步骤207,基于所述第二连接信号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
在步骤207之后,还包括:所述蓝牙设备与所述待连接设备建立安全信息通道,在所述蓝牙设备与待连接设备建立安全信息通道之后,与所述待连接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蓝牙设备未与所述待连接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则触发所述蓝牙设备切换至休眠模式之后,与所述待连接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蓝牙设备未与所述待连接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则触发所述蓝牙设备切换至休眠模式。。
参见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同步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的细节流程图,具体包括步骤300至步骤305。
步骤300,同步启动蓝牙设备的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即响应于蓝牙设备被唤醒,同步启动蓝牙设备的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
步骤301,扫描第一连接信号,即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主动连接模式下,扫描待连接设备广播的第一连接信号。
步骤302,基于所述第一连接信号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
在步骤302之后,还包括:所述蓝牙设备与所述待连接设备建立安全信息通道,在所述蓝牙设备与待连接设备建立安全信息通道。
步骤303,广播第二连接信号,即在所述蓝牙设备扫描第一连接信号的同时,所述蓝牙设备也广播第二连接信号。
步骤304,被待连接设备扫描到所述第二连接信号,即所述蓝牙设备所广播的第二连接信号被待连接设备扫描到。
步骤305,基于所述第二连接信号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
在步骤305之后,还包括:所述蓝牙设备与所述待连接设备建立安全信息通道,在所述蓝牙设备与待连接设备建立安全信息通道之后,与所述待连接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蓝牙设备未与所述待连接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则触发所述蓝牙设备切换至休眠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同步启动所述蓝牙设备中的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的场景中,在所述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都分别与待连接设备连接后,用户利用所述蓝牙设备对所述待连接设备进行控制时,各个待连接设备接受相同的所述蓝牙设备发送的控制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所述蓝牙设备中配置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其中,所述主动连接模式用于所述蓝牙设备主动与待连接设备连接,所述被动连接模式用于所述蓝牙设备被动与待连接设备连接,在与未知连接模式的待连接设备进行连接时,可自适应未知连接模式的待连接设备的连接模式,进而能提高蓝牙设备与待连接设备连接的灵活性,提高用户对蓝牙设备的使用体验。
以下介绍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的蓝牙连接方法。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上述的蓝牙连接方法的实施例。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蓝牙连接装置的框图。
参照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蓝牙连接装置400,包括:启动单元401。
其中,启动单元401,被用于响应于蓝牙设备被唤醒,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至少一种连接模式,以使得所述蓝牙设备与待连接设备连接,所述蓝牙设备中配置有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其中,所述主动连接模式用于所述蓝牙设备主动与待连接设备连接,所述被动连接模式用于所述蓝牙设备被动与待连接设备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启动单元401包括: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任意一种连接模式,以使得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任意一种连接模式下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如果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任意一种连接模式下未连接到待连接设备,则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除所述任意一种连接模式之外的其它连接模式,以使得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其它连接模式下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启动单元401包括:同步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以使得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主动连接模式下与对应待连接设备连接,以及在所述被动连接模式下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启动单元401包括:在所述主动连接模式下,扫描待连接设备广播的第一连接信号;如果扫描到所述第一连接信号,则基于所述第一连接信号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启动单元401包括:如果扫描到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信号,则确定信号强度最强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信号,作为目标连接信号;基于所述目标连接信号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启动单元401包括: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连接信号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包括:基于所述第一连接信号,向待连接设备发送第一连接请求;在待连接设备对所述第一连接请求认证通过之后,建立与待连接设备的安全连接通道,以完成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之间的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启动单元401包括:在所述被动连接模式下,向待连接设备广播第二连接信号;如果被待连接设备扫描到所述第二连接信号,则基于所述第二连接信号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启动单元401包括:所述基于所述第二连接信号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包括:基于所述第二连接信号,接收待连接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在对所述第二连接请求认证通过之后,建立与待连接设备的安全连接通道,以完成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之间的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启动单元401包括:在所述蓝牙设备与待连接设备连接之后,与所述待连接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蓝牙设备未与所述待连接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则触发所述蓝牙设备切换至休眠模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启动单元401包括:在所述蓝牙设备向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第一控制数据之后,接收由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的与所述第一控制数据对应的反馈数据,所述第一控制数据为所述蓝牙设备首次向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的控制数据;在所述蓝牙设备向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第二控制数据之后,屏蔽由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的与所述第二控制数据对应的反馈数据,所述第二控制数据为所述蓝牙设备非首次向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的控制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启动单元401包括:如果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下均未连接到待连接设备,则触发所述蓝牙设备切换至休眠模式。
图5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蓝牙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5示出的蓝牙设备的计算机系统500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计算机系统5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5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502中的程序或者从储存部分5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5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例如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在RAM503中,还存储有系统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501、ROM 502以及RAM 503通过总线5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接口505也连接至总线5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5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5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507;包括硬盘等的储存部分508;以及包括诸如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509。通信部分5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5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505。可拆卸介质5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5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储存部分508。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5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5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5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系统中限定的各种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其中,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蓝牙连接方法。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蓝牙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蓝牙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蓝牙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蓝牙设备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蓝牙连接方法。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触控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施方式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3)

1.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蓝牙设备被唤醒,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至少一种连接模式,以使得所述蓝牙设备与待连接设备连接,所述蓝牙设备中配置有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其中,所述主动连接模式用于所述蓝牙设备主动与待连接设备连接,所述被动连接模式用于所述蓝牙设备被动与待连接设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至少一种连接模式,包括:
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任意一种连接模式,以使得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任意一种连接模式下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
如果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任意一种连接模式下未连接到待连接设备,则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除所述任意一种连接模式之外的其它连接模式,以使得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其它连接模式下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至少一种连接模式,包括:
同步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以使得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主动连接模式下与对应待连接设备连接,以及在所述被动连接模式下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主动连接模式下,扫描待连接设备广播的第一连接信号;
如果扫描到所述第一连接信号,则基于所述第一连接信号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扫描到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信号,则确定信号强度最强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信号,作为目标连接信号;
基于所述目标连接信号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连接信号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连接信号,向待连接设备发送第一连接请求;
在待连接设备对所述第一连接请求认证通过之后,建立与待连接设备的安全连接通道,以完成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之间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被动连接模式下,向待连接设备广播第二连接信号;
如果被待连接设备扫描到所述第二连接信号,则基于所述第二连接信号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连接信号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连接,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连接信号,接收待连接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
在对所述第二连接请求认证通过之后,建立与待连接设备的安全连接通道,以完成与对应的待连接设备之间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蓝牙设备与待连接设备连接之后,与所述待连接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蓝牙设备未与所述待连接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则触发所述蓝牙设备切换至休眠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待连接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过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蓝牙设备向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第一控制数据之后,接收由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的与所述第一控制数据对应的反馈数据,所述第一控制数据为所述蓝牙设备首次向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的控制数据;
在所述蓝牙设备向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第二控制数据之后,屏蔽由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的与所述第二控制数据对应的反馈数据,所述第二控制数据为所述蓝牙设备非首次向所述待连接设备发送的控制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下均未连接到待连接设备,则触发所述蓝牙设备切换至休眠模式。
12.一种蓝牙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启动单元,被用于响应于蓝牙设备被唤醒,启动配置于所述蓝牙设备中的至少一种连接模式,以使得所述蓝牙设备与待连接设备连接,所述蓝牙设备中配置有主动连接模式和被动连接模式,其中,所述主动连接模式用于所述蓝牙设备主动与待连接设备连接,所述被动连接模式用于所述蓝牙设备被动与待连接设备连接。
13.一种蓝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存储器,以及一个以上程序,其中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且经配置以由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以上程序,所述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CN202211208378.1A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蓝牙设备 Pending CN1178580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8378.1A CN117858051A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蓝牙设备
PCT/CN2023/110074 WO2024066715A1 (zh) 2022-09-30 2023-07-31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蓝牙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8378.1A CN117858051A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蓝牙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58051A true CN117858051A (zh) 2024-04-09

Family

ID=90475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08378.1A Pending CN117858051A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蓝牙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58051A (zh)
WO (1) WO202406671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8431B (zh) * 2018-11-14 2021-09-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蓝牙扫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69240A (zh) * 2019-03-12 2019-05-1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423238B (zh) * 2019-08-22 2022-09-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控制终端、存储介质和设备连接方法
CN111629366B (zh) * 2020-04-27 2023-06-0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969167A (zh) * 2021-02-02 2021-06-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配网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99640B (zh) * 2021-11-25 2024-01-02 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智能钥匙学习方法及装置
CN115002780A (zh) * 2022-06-20 2022-09-02 深圳十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体感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66715A1 (zh) 2024-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22824B (zh) 语音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483721B (zh) 基于黑屏手势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US1059527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calized device wakeup using Bluetooth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s
CN105049923A (zh) 唤醒电子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89861B (zh) 一种主题直播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229124B (zh) 用于使便携式计算装置的处理器快速进入以及快速退出休眠状态的方法和系统
CN112114887A (zh) 被控设备、唤醒被控设备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0677899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90286497A1 (en) Method for Application Action Synchroniz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131015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云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2201242A (zh) 唤醒设备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851595B (zh) 有序广播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2559082B (zh) 终端设备及nfc时钟控制方法、nfc模块、介质
US11388673B2 (e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CN117858051A (zh)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蓝牙设备
CN110856196B (zh) Wlan服务优化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27933A (zh) 设备唤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818621A (zh) 蓝牙设备唤醒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7741894B (zh) 一种应用进程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12350895B (zh) 应用程序的保活方法及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850458A (zh) 广播消息排队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3825004A (zh) 显示内容的多屏共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7239354B (zh) 一种通知息屏事件的方法及终端
CN105188112A (zh) 休眠状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302480B (zh) 基于蓝牙的智能设备批量配网的方法、系统、装置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