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52778B - 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信息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信息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52778B
CN117852778B CN202410263614.2A CN202410263614A CN117852778B CN 117852778 B CN117852778 B CN 117852778B CN 202410263614 A CN202410263614 A CN 202410263614A CN 117852778 B CN117852778 B CN 1178527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godatree
inchworm
larva
damag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636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852778A (zh
Inventor
张迎臻
高持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an County Forestry Development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Yinan County Forestry Development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an County Forestry Development Center filed Critical Yinan County Forestry Development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41026361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527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852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527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8527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527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林业管理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通讯连接的数据收集模块和尺蠖幼虫活动模型,用于解决对国槐树木进行驱虫时,对于振动力度难以准确掌握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定期采集尺蠖幼虫活动数据以及国槐树体参数,并将尺蠖幼虫活动数据以及国槐树体参数进行存储并传输,分析国槐树木的振动力度控制范围,再对国槐树体损伤值进行分析,将国槐树体损伤值与国槐树体损伤阈值进行比较,对于损伤不合格的国槐树木进行警报处理,能够精确控制国槐树木防治尺蠖时的振动力度,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振动时对国槐树木的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信息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业管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信息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国槐尺蠖初孵化的幼虫主要取食幼叶部位,会吐丝下垂,随风扩散到其他国槐树上,且其幼虫食量大,主要啃食叶片部位,仅留中脉部分,且国槐尺蠖具有暴食性,严重时会在短时间内把整株叶片啃食光,故而要做好越冬虫蛹的消灭工作。在幼虫高发期,幼虫容易受到惊吓而吐丝下垂,利用这一特性通过振动树体的方式让虫体受到惊吓,落到地面后利用人工方式杀死幼虫,但对国槐树体进行振动时,无法精确掌握振动力度,从而导致树木枝干折断,甚至根部松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定期采集尺蠖幼虫活动数据以及国槐树体参数,并将尺蠖幼虫活动数据以及国槐树体参数进行存储并传输,分析国槐树木的振动力度控制范围,再对国槐树体损伤值进行分析,将国槐树体损伤值与国槐树体损伤阈值进行比较,对于损伤不合格的国槐树木进行警报处理,能够精确控制国槐树木防治尺蠖时的振动力度,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振动时对国槐树木的损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通讯连接的数据收集模块和尺蠖幼虫活动模型,尺蠖幼虫活动模型通过采集到的尺蠖幼虫信息,分析尺蠖幼虫对国槐树木造成的损伤估计值;尺蠖幼虫活动模型包括振动分析模块以及振动风险管理模块;振动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国槐树木的振动力度控制范围;振动分析模块包括第一振动分析单元、第二振动分析单元以及综合控制单元,第二振动分析单元用于构建国槐树体振动时尺蠖幼虫的第二作用力分析模型,获得使尺蠖幼虫掉落的第二作用力,尺蠖幼虫的第二作用力分析模型公式为:
式中:为使尺蠖幼虫掉落的第二作用力,/>为尺蠖幼虫的质量,/>为角度/>的一阶导数,/>为尺蠖幼虫与尺蠖幼虫在国槐枝叶掉落处的距离,/>为尺蠖幼虫的转动惯量,/>为等效弹性系数,/>为重力加速度,/>为尺蠖幼虫掉落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角度/>的二阶导数,/>为尺蠖幼虫与国槐枝叶的结合力,/>为国槐枝叶的振幅,/>为振动时长,/>为国槐枝叶的振动频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振动风险管理模块用于对国槐树体损伤值进行分析,将国槐树体损伤值与国槐树体损伤阈值进行比较,当国槐树体损伤值大于等于国槐树体损伤阈值时,则国槐树体损伤值不合格,将触发损伤警报;当国槐树体损伤值小于国槐树体损伤阈值时,则国槐树体损伤值合格。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数据收集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存储单元以及数据传输单元;振动分析模块包括第一振动分析单元、第二振动分析单元以及综合控制单元;振动风险管理模块包括虫害活跃值计算单元、国槐树体损伤值计算单元、合格判断单元以及损伤警报单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虫害活跃值计算单元用于将尺蠖幼虫活动数据的均值导入至虫害活跃值分析模型中,进行虫害活跃值的计算;国槐树体损伤值计算单元用于将国槐树体参数的均值以及虫害活跃值导入至国槐树体损伤分析模型中,进行国槐树体损伤值的计算;合格判断单元用于将国槐树体损伤值与国槐树体损伤阈值进行数值比较,进而判断国槐树体损伤值是否合格;损伤警报单元用于对不合格的国槐树体损伤值发出警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虫害活跃值计算单元用于通过构建虫害活跃值分析模型,进行虫害活跃值的计算,虫害活跃值分析模型的公式为:
式中:为虫害活跃值,/>为/>棵国槐的幼虫增长数量均值,/>为第/>棵国槐的幼虫活动频率均值,/>为国槐树木的总数,/>为第/>棵国槐的幼虫活动频率,/>为第/>棵国槐的幼虫增长数量,/>为第/>棵国槐采集周期内的幼虫活动频率最大值,/>为第/>棵国槐采集周期内的幼虫活动频率最小值。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国槐树体损伤值计算单元用于将国槐树体参数以及虫害活跃值导入至国槐树体损伤分析模型中,进行国槐树体损伤值的计算,国槐树体损伤分析模型的公式为:
式中:为国槐树体损伤值,/>为国槐树体高度、树体主干长度、树体主干直径以及最大树冠直径中的第/>项,/>为国槐树体高度、树体主干长度、树体主干直径以及最大树冠直径中的第/>项对应的均值,/>为国槐树体参数的总项数,/>为国槐树体高度、树体主干长度、树体主干直径以及最大树冠直径中的第/>项的占比系数,/>为虫害活跃值。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第一振动分析单元用于构建对国槐树体振动时的受力分析模型,获得使国槐树体振动的第一作用力;第二振动分析单元用于构建国槐树体振动时尺蠖幼虫的第二作用力分析模型,获得使尺蠖幼虫掉落的第二作用力;综合控制单元用于将对国槐树木的振动力度控制在小于第一作用力且大于第二作用力的范围内。
本发明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通过定期采集尺蠖幼虫活动数据以及国槐树体参数,并将尺蠖幼虫活动数据以及国槐树体参数进行存储并传输,分析国槐树木的振动力度控制范围,再对国槐树体损伤值进行分析,将国槐树体损伤值与国槐树体损伤阈值进行比较,对于损伤不合格的国槐树木进行警报处理,能够精确控制国槐树木防治尺蠖时的振动力度,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振动时对国槐树木的损伤;通过自动化数据采集和分析,降低了人为操作的干扰和误差,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发现国槐树木的病虫害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信息管理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技术方案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信息管理系统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通讯连接的数据收集模块和尺蠖幼虫活动模型。其中,
数据收集模块与尺蠖幼虫活动模型相连接,用于定期采集尺蠖幼虫活动数据以及国槐树体参数,并将尺蠖幼虫活动数据以及国槐树体参数进行存储并传输;
尺蠖幼虫活动模型通过采集到的尺蠖幼虫信息,分析尺蠖幼虫对国槐树木造成的损伤估计值。
尺蠖幼虫活动模型包括振动分析模块以及振动风险管理模块,其中,
振动分析模块与振动风险管理模块相连接,用于分析国槐树木的振动力度控制范围;
振动风险管理模块用于对国槐树体损伤值进行分析,将国槐树体损伤值与国槐树体损伤阈值进行比较,当国槐树体损伤值大于等于国槐树体损伤阈值时,则国槐树体损伤值不合格,将触发损伤警报;当国槐树体损伤值小于国槐树体损伤阈值时,则国槐树体损伤值合格。
通过定期采集尺蠖幼虫活动数据以及国槐树体参数,并将尺蠖幼虫活动数据以及国槐树体参数进行存储并传输,分析国槐树木的振动力度控制范围,再对国槐树体损伤值进行分析,将国槐树体损伤值与国槐树体损伤阈值进行比较,对于损伤不合格的国槐树木进行警报处理,能够精确控制国槐树木防治尺蠖时的振动力度,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振动时对国槐树木的损伤。
数据收集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存储单元以及数据传输单元;数据采集单元与数据处理单元相连接,数据处理单元与数据存储单元相连接,数据存储单元与数据传输单元相连接;
振动分析模块包括第一振动分析单元、第二振动分析单元以及综合控制单元;第一振动分析单元、第二振动分析单元分别与综合控制单元相连接;
振动风险管理模块包括虫害活跃值计算单元、国槐树体损伤值计算单元、合格判断单元以及损伤警报单元;虫害活跃值计算单元与国槐树体损伤值计算单元相连接,国槐树体损伤值计算单元与合格判断单元相连接,合格判断单元与损伤警报单元相连接。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定期采集尺蠖幼虫活动数据以及国槐树体参数;
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周期内采集的尺蠖幼虫活动数据以及国槐树体参数进行处理;
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对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存储;
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对数据存储单元存储的数据进行传输。
数据收集模块用于定期采集尺蠖幼虫活动数据以及国槐树体参数,其中,尺蠖幼虫活动数据包括幼虫增长数量以及幼虫活动频率;国槐树体参数包括国槐树体高度、树体主干长度、树体主干直径、最大树冠直径。
其中,幼虫增长数量通过在国槐树的树冠顶部、树冠中部以及树冠底部随机采取若干国槐叶片,获取观察周期内尺蠖幼虫的增长数量,取若干国槐叶片上尺蠖幼虫增长数量的均值作为局部幼虫增长数量,国槐树上的幼虫增长数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第/>棵国槐的幼虫增长数量,/>为局部幼虫增长数量,/>为国槐叶片面积,/>为国槐树冠的面积。
幼虫活动频率通过在国槐树上随机选取若干条尺蠖幼虫并通过标记重捕法进行标记,通过摄像监控尺蠖幼虫一天之内的活动频率,取若干条尺蠖幼虫一天之内活动频率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幼虫活动频率。国槐树体高度通过激光测距仪测量得到,测量从地面到树冠顶端的垂直距离;树体主干长度通过激光测距仪测量得到,在树木正前方测量从地面到主干开始分枝处的垂直距离;主干直径是指树木主干的最宽处的直径,使用直径测量仪进行测量;最大树冠直径使用测量杆在树木的最宽处进行测量。
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周期内采集的尺蠖幼虫活动数据以及国槐树体参数进行处理,即分别计算尺蠖幼虫活动数据的均值以及国槐树体参数的均值,具体为国槐树体高度均值、树体主干长度均值、树体主干直径均值以及最大树冠直径均值;分别将得到的尺蠖幼虫活动数据的均值以及国槐树体参数的均值,以一维向量的形式存储于数据存储单元中。
虫害活跃值计算单元用于将尺蠖幼虫活动数据的均值导入至虫害活跃值分析模型中,进行虫害活跃值的计算;
国槐树体损伤值计算单元用于将国槐树体参数的均值以及虫害活跃值导入至国槐树体损伤分析模型中,进行国槐树体损伤值的计算;
合格判断单元用于将国槐树体损伤值与国槐树体损伤阈值进行数值比较,进而判断国槐树体损伤值是否合格;
损伤警报单元用于对不合格的国槐树体损伤值发出警报。
虫害活跃值计算单元用于通过构建虫害活跃值分析模型,进行虫害活跃值的计算,虫害活跃值分析模型的公式为:
式中:为虫害活跃值,/>为/>棵国槐的幼虫增长数量均值,/>为第/>棵国槐的幼虫活动频率均值,/>为国槐树木的总数,/>为第/>棵国槐的幼虫活动频率,/>为第/>棵国槐的幼虫增长数量,/>为第/>棵国槐采集周期内的幼虫活动频率最大值,/>为第/>棵国槐采集周期内的幼虫活动频率最小值。
通过计算虫害活跃值,能够评估每棵国槐树上的虫害活跃程度,有助于确定哪些地区或树木受到的虫害程度更严重,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当虫害活跃值超过预设的阈值时,系统将发出警报信号,提示相关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从而及时应对虫害威胁,减少虫害造成的损失;通过对虫害活跃值的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虫害分布情况和趋势,有助于优化资源的分配,提高防治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国槐树体损伤值计算单元用于将国槐树体参数以及虫害活跃值导入至国槐树体损伤分析模型中,进行国槐树体损伤值的计算,国槐树体损伤分析模型的公式为:
式中:为国槐树体损伤值,/>为国槐树体高度、树体主干长度、树体主干直径以及最大树冠直径中的第/>项,/>为国槐树体高度、树体主干长度、树体主干直径以及最大树冠直径中的第/>项对应的均值,/>为国槐树体参数的总项数,/>为国槐树体高度、树体主干长度、树体主干直径以及最大树冠直径中的第/>项的占比系数,/>为虫害活跃值。
通过计算国槐树体损伤值,量化评估国槐树木所受到的虫害损伤程度,有助于准确了解虫害对国槐树木的影响程度,为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能够帮助决策者更准确地了解国槐树木的损伤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和管理措施,有助于优化资源的分配和提高防治效率;当国槐树体损伤值超过预设的阈值时,能够发出警报信号,提示相关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有助于及时应对虫害威胁,减少损失发生。
第一振动分析单元用于构建对国槐树体振动时的受力分析模型,获得使国槐树体振动的第一作用力;
第二振动分析单元用于构建国槐树体振动时尺蠖幼虫的第二作用力分析模型,获得使尺蠖幼虫掉落的第二作用力;
综合控制单元用于将对国槐树木的振动力度控制在小于第一作用力且大于第二作用力的范围内。
第一振动分析单元用于构建对国槐树体振动时的受力分析模型,获得使国槐树体振动的第一作用力,国槐树体振动时的受力分析模型的公式为:
式中:为使国槐树体振动的第一作用力,/>为国槐树木的弹性模量,/>为国槐树木振点与树枝基部的距离,/>为国槐树枝末端直径,/>为国槐树枝基部直径,/>为国槐树枝长度,/>为国槐树木总长度,/>为国槐树木振动时振点的水平方向位移。
通过分析振动时的受力,能够准确计算国槐树体振动的第一作用力,有助于了解振动对树体的影响程度,为控制振动力度提供准确的依据;获取振动的第一作用力能够帮助优化振动控制策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振动的水平方向位移和振动点的位置,以减小振动对国槐树体的影响,提高防治效果;了解振动的第一作用力有助于减少对树体的损伤,通过控制振动力度,能够降低振动对国槐树枝的扭曲和变形,减少振动可能带来的破坏;通过优化振动控制策略,便于更有效地控制振动,从而提高防治效率,减少振动对国槐树体的影响,有助于减少虫害的传播和扩散,进而降低虫害造成的损失。
第二振动分析单元用于构建国槐树体振动时尺蠖幼虫的第二作用力分析模型,获得使尺蠖幼虫掉落的第二作用力,尺蠖幼虫的第二作用力分析模型公式为:
式中:为使尺蠖幼虫掉落的第二作用力,/>为尺蠖幼虫的质量,/>为角度/>的一阶导数,/>为尺蠖幼虫与尺蠖幼虫在国槐枝叶掉落处的距离,/>为尺蠖幼虫的转动惯量,/>为等效弹性系数,/>为重力加速度,/>为尺蠖幼虫掉落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角度/>的二阶导数,/>为尺蠖幼虫与国槐枝叶的结合力,/>为国槐枝叶的振幅,/>为振动时长,/>为国槐枝叶的振动频率。
通过分析尺蠖幼虫的受力情况,能够准确计算尺蠖幼虫掉落的第二作用力,有助于了解尺蠖幼虫受到的力量大小,从而更好地评估其掉落的速度和强度;获取尺蠖幼虫掉落的第二作用力可以帮助优化尺蠖幼虫掉落过程的控制策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尺蠖幼虫与国槐枝叶的结合力和国槐枝叶的振动参数,以控制尺蠖幼虫的掉落速度和方向,从而降低其对国槐树体的损害;了解尺蠖幼虫掉落的力度能够帮助减少其对树木的危害,通过控制尺蠖幼虫的掉落速度和方向,能够减少其对国槐树枝叶的破坏,保护树木的生长和健康;通过优化控制尺蠖幼虫掉落过程的策略,便于更有效地防治尺蠖幼虫的危害,减少尺蠖幼虫对国槐树木的损害,有助于保护树木的生长,提高防治效率,减少损失的发生。
当作用在国槐树木上的振动带动尺蠖幼虫作加速运动时,尺蠖幼虫受到自身重力、尺蠖幼虫与国槐枝叶的结合力以及惯性力的合力作用,其中尺蠖幼虫的惯性力为尺蠖幼虫进行加速运动过程中的法向惯性力以及切向惯性力的合力,而尺蠖幼虫的掉落主要因为受到尺蠖幼虫的法向惯性力,故而在尺蠖幼虫的掉落过程中,当其法向惯性力和尺蠖幼虫自身重力在法向方向上分力的合力大于尺蠖幼虫与国槐枝叶的结合力时,尺蠖幼虫将成功掉落,即:
其中,尺蠖幼虫振动掉落时的动能以及势能的公式为:
式中:为尺蠖幼虫振动掉落时的动能,/>为尺蠖幼虫的质量,/>为竖直方向上尺蠖幼虫的位移,/>为距离/>的一阶导数,/>为角度/>的一阶导数,/>为尺蠖幼虫与尺蠖幼虫在国槐枝叶掉落处的距离,/>为尺蠖幼虫的转动惯量,/>为尺蠖幼虫振动掉落时的势能,/>为等效弹性系数,/>为重力加速度,/>为尺蠖幼虫掉落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根据尺蠖幼虫受到振动掉落时的动能以及势能构建拉格朗日函数,得到拉格朗日函数的表达式为:
式中:为角度/>的二阶导数,/>为距离/>的二阶导数。
其中,由于尺蠖幼虫振动下落的过程可看作是单摆模型,故而有:;/>,代入拉格朗日函数的表达式中,得到化简后的拉格朗日函数的表达式:
尺蠖幼虫受到的竖直方向上的振动表达式为:
式中:为尺蠖幼虫受到的竖直方向上的振动,/>为国槐枝叶的振幅,/>为振动时间,/>为国槐枝叶的振动频率;
将尺蠖幼虫受到的竖直方向上的振动表达式,带入化简后的拉格朗日函数的表达式中,得到:
经过变换得到
通过考虑尺蠖幼虫受到的重力、惯性力和结合力多种因素的影响,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尺蠖幼虫在振动下落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优化驱虫策略,合理控制振动力度和频率,提高尺蠖幼虫掉落的效率,从而降低尺蠖幼虫对国槐树木的危害。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定期采集尺蠖幼虫活动数据以及国槐树体参数,并将尺蠖幼虫活动数据以及国槐树体参数进行存储并传输,分析国槐树木的振动力度控制范围,再对国槐树体损伤值进行分析,将国槐树体损伤值与国槐树体损伤阈值进行比较,对于损伤不合格的国槐树木进行警报处理,能够精确控制国槐树木防治尺蠖时的振动力度,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振动时对国槐树木的损伤;通过自动化数据采集和分析,降低了人为操作的干扰和误差,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发现国槐树木的病虫害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通讯连接的数据收集模块和尺蠖幼虫活动模型,其特征在于,尺蠖幼虫活动模型通过采集到的尺蠖幼虫信息,分析尺蠖幼虫对国槐树木造成的损伤估计值;尺蠖幼虫活动模型包括振动分析模块以及振动风险管理模块;振动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国槐树木的振动力度控制范围;振动分析模块包括第一振动分析单元、第二振动分析单元以及综合控制单元,第二振动分析单元用于构建国槐树体振动时尺蠖幼虫的第二作用力分析模型,获得使尺蠖幼虫掉落的第二作用力,尺蠖幼虫的第二作用力分析模型公式为:
F2>FJ
式中:F2为使尺蠖幼虫掉落的第二作用力,M为尺蠖幼虫的质量,为角度θ的一阶导数,R为尺蠖幼虫与尺蠖幼虫在国槐枝叶掉落处的距离,J为尺蠖幼虫的转动惯量,k为等效弹性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θ为尺蠖幼虫掉落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角度θ的二阶导数,FJ为尺蠖幼虫与国槐枝叶的结合力,A0为国槐枝叶的振幅,t为振动时长,ω为国槐枝叶的振动频率;
振动风险管理模块用于对国槐树体损伤值进行分析,将国槐树体损伤值与国槐树体损伤阈值进行比较,当国槐树体损伤值大于等于国槐树体损伤阈值时,则国槐树体损伤值不合格,将触发损伤警报;当国槐树体损伤值小于国槐树体损伤阈值时,则国槐树体损伤值合格;
虫害活跃值计算单元用于将尺蠖幼虫活动数据的均值导入至虫害活跃值分析模型中,进行虫害活跃值的计算;国槐树体损伤值计算单元用于将国槐树体参数的均值以及虫害活跃值导入至国槐树体损伤分析模型中,进行国槐树体损伤值的计算;合格判断单元用于将国槐树体损伤值与国槐树体损伤阈值进行数值比较,进而判断国槐树体损伤值是否合格;损伤警报单元用于对不合格的国槐树体损伤值发出警报;
虫害活跃值计算单元用于通过构建虫害活跃值分析模型,进行虫害活跃值的计算,虫害活跃值分析模型的公式为:
式中:hc为虫害活跃值,sic为m棵国槐的幼虫增长数量均值,fic为第i棵国槐的幼虫活动频率均值,m为国槐树木的总数,fi为第i棵国槐的幼虫活动频率,si为第i棵国槐的幼虫增长数量,simax为第i棵国槐采集周期内的幼虫活动频率最大值,simin为第i棵国槐采集周期内的幼虫活动频率最小值;
国槐树体损伤值计算单元用于将国槐树体参数以及虫害活跃值导入至国槐树体损伤分析模型中,进行国槐树体损伤值的计算,国槐树体损伤分析模型的公式为:
式中:sg为国槐树体损伤值,lj为国槐树体高度、树体主干长度、树体主干直径以及最大树冠直径中的第j项,ljg为国槐树体高度、树体主干长度、树体主干直径以及最大树冠直径中的第j项对应的均值,n为国槐树体参数的总项数,wj为国槐树体高度、树体主干长度、树体主干直径以及最大树冠直径中的第j项的占比系数,hc为虫害活跃值;
第一振动分析单元用于构建对国槐树体振动时的受力分析模型,获得使国槐树体振动的第一作用力;第二振动分析单元用于构建国槐树体振动时尺蠖幼虫的第二作用力分析模型,获得使尺蠖幼虫掉落的第二作用力;综合控制单元用于将对国槐树木的振动力度控制在小于第一作用力且大于第二作用力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收集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存储单元以及数据传输单元;振动分析模块包括第一振动分析单元、第二振动分析单元以及综合控制单元;振动风险管理模块包括虫害活跃值计算单元、国槐树体损伤值计算单元、合格判断单元以及损伤警报单元。
CN202410263614.2A 2024-03-08 2024-03-08 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信息管理系统 Active CN1178527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63614.2A CN117852778B (zh) 2024-03-08 2024-03-08 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信息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63614.2A CN117852778B (zh) 2024-03-08 2024-03-08 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信息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52778A CN117852778A (zh) 2024-04-09
CN117852778B true CN117852778B (zh) 2024-05-14

Family

ID=90530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63614.2A Active CN117852778B (zh) 2024-03-08 2024-03-08 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信息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52778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1820A (zh) * 2013-10-30 2015-05-06 周世永 一种国槐尺蠖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58761A (zh) * 2016-08-31 2017-01-04 陈福志 一种糖槭的选育方法
CN108919676A (zh) * 2018-06-27 2018-11-30 合肥草木蕃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景区树木防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314548A (zh) * 2020-09-21 2021-02-05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一种茶树假死性害虫的捕捉装置及捕捉方法
JP2021129540A (ja) * 2020-02-21 2021-09-09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森林研究・整備機構 振動を用いた樹木害虫の防除法
WO2021207782A1 (en) * 2020-04-14 2021-10-21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s Pty Limited Pest management system
CN114931132A (zh) * 2022-06-21 2022-08-23 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植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一种用于枸杞树上叶甲类害虫的捕捉装置
JP2023013014A (ja) * 2021-07-15 2023-01-26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森林研究・整備機構 振動を用いた害虫の行動及び成長の制御によりキノコ類を保護する方法
CN117115654A (zh) * 2023-09-07 2023-11-24 杨邦会 一种基于综合遥感技术的森林环境遥感监测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76311B8 (en) * 2009-09-09 2020-04-29 Forest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sect pest by vibration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1820A (zh) * 2013-10-30 2015-05-06 周世永 一种国槐尺蠖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58761A (zh) * 2016-08-31 2017-01-04 陈福志 一种糖槭的选育方法
CN108919676A (zh) * 2018-06-27 2018-11-30 合肥草木蕃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景区树木防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21129540A (ja) * 2020-02-21 2021-09-09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森林研究・整備機構 振動を用いた樹木害虫の防除法
WO2021207782A1 (en) * 2020-04-14 2021-10-21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s Pty Limited Pest management system
CN112314548A (zh) * 2020-09-21 2021-02-05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一种茶树假死性害虫的捕捉装置及捕捉方法
JP2023013014A (ja) * 2021-07-15 2023-01-26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森林研究・整備機構 振動を用いた害虫の行動及び成長の制御によりキノコ類を保護する方法
CN114931132A (zh) * 2022-06-21 2022-08-23 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植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一种用于枸杞树上叶甲类害虫的捕捉装置
CN117115654A (zh) * 2023-09-07 2023-11-24 杨邦会 一种基于综合遥感技术的森林环境遥感监测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国槐尺蠖的防治技术;徐耀强;张莉香;;现代园艺;20180903(第17期);全文 *
基于轻量级神经网络的2种害虫钻蛀振动识别方法;孙钰;脱小倩;蒋琦;张海燕;陈志泊;宗世祥;骆有庆;;林业科学;20200315(第03期);全文 *
有机核桃病虫害防治技术;张进兴;;山西果树;20150110(第01期);全文 *
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宋海军;;中国科技信息;20200930(第19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52778A (zh) 202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71074B2 (en) Sensor based observation of anthropods
Lemaire et al. Leaf tissue turnover and efficiency of herbage utilization
CN110545531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农作物长势监控方法与系统
CN105091938B (zh) 畜禽健康状况监测方法及系统
KR101598898B1 (ko) 음향 및 영상분석을 통한 넙치 질병 예방 시스템
CN105941365A (zh) 一种靶标害虫自动监测预防系统
Hervas et al.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a white seabass (Atractoscion nobilis) stock enhancement program in California: Post-release dispersal, growth and survival
Zong et al. Annual variation in predation and dispersal of Arolla pine (Pinus cembra L.) seeds by Eurasian red squirrels and other seed-eaters
Oshima et al. Biotic and abiotic drivers of dipterocarp seedling survival following mast fruiting in Malaysian Borneo
CN111476149A (zh) 一种植物培育控制方法和系统
EP3436809A1 (en) Improv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gricultural pests
CN117852778B (zh) 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信息管理系统
CN115238237A (zh) 虫情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6078727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害虫智能测报系统
CN111080616A (zh) 一种烟叶病虫害监测系统
CN109699596A (zh) 一种便于出茧的簇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15756037A (zh) 一种设施大棚蔬菜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3313374A (zh) 一种昆虫密度及有害性分析方法
CN206133603U (zh) 一种美国白蛾自动识别系统
CN111815202A (zh) 一种蜂蜜生产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0537525A (zh) 一种基于箱外观察的中蜂饲养方法
Zhu et al. Early prediction of honeybee hive winter survivability using multi-modal sensor data
CN216874634U (zh) 害虫诱捕器
CN219698856U (zh) 一种中华鼢鼠捕捉器
CN117910709B (zh) 一种智能化牛场的饲养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