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47027A - 一种蓄能器增压装置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能器增压装置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47027A
CN117847027A CN202311836957.5A CN202311836957A CN117847027A CN 117847027 A CN117847027 A CN 117847027A CN 202311836957 A CN202311836957 A CN 202311836957A CN 117847027 A CN117847027 A CN 1178470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oil
accumulator
gas
super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369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培
徐建华
胡宇
胡午洋
刘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ree Trade Zone Haitian Zhisheng Metal Form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ree Trade Zone Haitian Zhisheng Metal Form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ree Trade Zone Haitian Zhisheng Metal Form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ree Trade Zone Haitian Zhisheng Metal Form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3695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470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47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470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upply Devices, Intensifiers, Converters, And Tele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体压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蓄能器增压装置及使用方法,增压装置设置于储能工程机械上。该蓄能器增压装置包含有储能工程机械上原有的增压执行元件;储能工程机械上原有的油箱以及输油泵;用于连通油箱和增压执行元件的第一油路;用于连通增压执行元件和蓄能器的增压气路,增压气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用于连通外部气源和增压执行元件的气源气路,气源气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本发明中蓄能器增压装置基于储能工程机械原有部件改造得到,改造后增压工作无需外接增压装置;改造方案简单且成本相较于购置外置增压装置更低;蓄能器增压装置对蓄能器的增压效率高、蓄能器可积蓄的气体能量更多,适用于频繁利用高压力的场景。

Description

一种蓄能器增压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压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能器增压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蓄能器可以储存能量并在需要时提供额外的能量或动力输出,如启动大型机械设备或提供短期的爆发力的领域非常有用。如在压铸机等带有蓄能器的工程机械中,蓄能器可以用于储存和释放压缩空气或气体,在需要时释放以提供强大的动力或压力支持。
蓄能器的增压手段成为热门研究领域。近年来,如申请号为202020364034.X的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无需外接充氮装置的蓄能器充氮结构,使蓄能器增压变得更为便捷。但是该实用新型中活塞蓄能器仅能为辅助气瓶进行充气,其自身气端中气体的压力难以升高,最终所能释放的压力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储能工程机械本身部分零件改装得到、改造方便且成本较低,增压效率高,操作简单,无需外接增压装置的蓄能器增压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蓄能器增压装置,设置于储能工程机械上,所述储能工程机械带有至少一个蓄能器和至少一个增压执行元件,所述蓄能器增压装置用于为所述蓄能器增压储能,所述增压执行元件为包括但不限于油缸、无需进行增压的蓄能器等一端连液压油,另一端连气体的任意一种元件。
蓄能器增压装置包含有所述储能工程机械上原有的所述增压执行元件;所述储能工程机械上原有的油箱,其中所述油箱包含有输油泵;第一油路,用于连通所述油箱和所述增压执行元件;增压气路,用于连通所述增压执行元件和所述蓄能器,其中所述增压气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气源气路,用于连通外部气源和所述增压执行元件,其中所述气源气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其中,上述方案中除管道与管道上的阀门外,其余部件均为所述储能工程机械原有部件,所述储能工程机械包括但不限于压铸机、挤压机、注塑机等带有蓄能器的工程机械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方案中,所述蓄能器为增压储能对象,由以所述增压执行元件为核心的增压装置实现增压储能效果。
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打开的状态下,所述外部气源通过所述气源气路和所述增压气路将气体通入并充满所述增压执行元件和所述蓄能器各自的气端,实现基础的第一段充气。
在所述增压执行元件的气端被充满后即可开启第二段充气。此时,所述输油泵通过所述第一油路将液压油输送至所述增压执行元件的油端,使所述增压执行元件的气端被压缩;同时关闭第二阀门,防止气体倒流至所述外部气源、并使被压缩的气体仅能通过所述增压气路进入所述蓄能器;待所述增压执行元件的气端内气体排尽后,关闭所述第一阀门即可防止被压缩气体倒流至所述增压执行元件中,保持所述蓄能器的气端内气压不降低。
重新开启所述第二阀门,所述外部气源中的气体将重新通入并充满所述增压执行元件的气端,并压缩所述增压执行元件的油端;同时关闭所述输油泵,在压力差影响下下,液压油将回至所述油箱中。
至此,该装置完成了对所述蓄能器的一次增压工作,后续重复上述步骤即可为所述蓄能器进行增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蓄能器增压装置还包含有第二油路,所述第二油路一端与所述第一油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油箱相连接,用于所述增压执行元件的油端泄油;所述第一油路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二油路上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第二油路的连接处的位于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增压执行元件之间。
该结构下,所述输油泵进行输油时,需开启所述第三阀门、关闭所述第四阀门,使液压油顺利通过所述第一油路进入所述增压执行元件的油端;所述增压执行元件进行泄油时,开启所述第四阀门,关闭所述第三阀门,液压油即可通过所述第二油路返回油箱。
增加第二油路用于增压执行元件的油端泄油工作,能够防止回流的液压油与油箱以及第一油路内的液压油产生冲突,以免发生输油泵的电机超速反转等会造成系统不稳定的状况发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阀门、所述第四阀门均为单向阀。所述第一阀门仅允许气体自所述增压执行元件向所述蓄能器流通,所述第二阀门仅允许气体自所述外部气源向所述增压执行元件流通,所述第三阀门仅允许液压油自所述油箱向所述增压执行元件流通,所述第四阀门仅允许液压油自所述增压执行元件向所述油箱流通。单向阀的单一方向流通性可以使操作人员无需实时进行阀门的开合工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压气路的位于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蓄能器之间的分段上设置有截止阀。蓄能器增压完成后将存蓄有较大气体能量,此时关闭截止阀一方面能够防止气体能量泄露,另一方面防止所述蓄能器使用时带来的冲击导致所述第一阀门损坏,提高所述第一阀门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蓄能器增压装置还包含有用于冷却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截止阀的冷却装置。
在蓄能器增压装置使用期间,所述增压执行元件将持续向所述蓄能器的气端提供气体。随着供气的进行,所述增压执行元件所提供的气体压力逐渐上升,即气体通过增压气路进入所述蓄能器的过程是一个增压过程,则所述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热量将积蓄于所述增压气路上的所述第一阀门以及所述截止阀处。
阀门长期受热、积热将导致其损坏,因此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截止阀的过热直接影响了蓄能器增压装置的使用。为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截止阀配备冷却装置一方面能够延长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截止阀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安装有冷却装置后,无需再以降低增压装置运行功率的形式减少发热量,能够使蓄能器增压装置始终以较快的增压效率进行工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装置包含有冷却空腔,所述冷却空腔由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截止阀上的两部分空腔结构以及连接两部分空腔结构的管路共同组成;冷却气路,连通高压气源和所述冷却空腔,用于引导来自所述高压气源的高压气体流入所述冷却空腔,并在所述冷却空腔内转变为低压气体,气体此转换过程中吸热,冷却路径继续引导所述低压气体流入释气气路或直接排入大气。
在与所述冷却气路相连后,所述冷却空腔的一端与释气气路或直接与大气相通、另一端与所述高压气源相通。通入的高压气体在进入所述冷却空腔后,受空腔内压力差影响转变为低压气体,在高压气体转换为低压气体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达到较高的换热效率;同时使用高压气体作为冷却介质避免了引入如冷却水之类的第三种介质,无需针对液体进行防漏液结构等的设计,减少了对储能工程机械的改造成本以及改造难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压执行元件和所述蓄能器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以及所有阀门均与控制装置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增压执行元件和/或所述蓄能器的气端内气压大小并反馈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控制程序分析反馈数据并改变相应阀门的开合状态,调整气体的通入或压入状态。
一种储能工程机械,包含有上述的蓄能器增压装置、至少一个蓄能器和至少一个增压执行元件。
蓄能器增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1.接入所述外部气源,搭建形成所述气源气路;
S2.开启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由所述外部气源通入气体至所述增压执行元件和所述蓄能器的气端,直至相应气端被充满,达成第一段充气;
S3.关闭所述第二阀门,保持所述第一阀门开启,所述增压气路上设置有所述截止阀的,保持所述截止阀开启,启动所述输油泵,将液压油压入所述增压执行元件的油端,所述增压执行元件的气端及其内部的所述气体被压缩为高压气体,所述高压气体经增压气路进入所述蓄能器气端,关闭所述第一阀门;
S4.停止所述输油泵的运作,开启所述第二阀门,通入所述气体至所述增压执行元件的气端;
S5.重复S3~S4的操作内容,直至所述蓄能器的气端内气压达到使用要求,即达成第二段充气。
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阀门、所述第四阀门为单向阀,则无需实时进行阀门开合调整。
所述增压执行元件和所述蓄能器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则以所述压力传感器测得的气端内气压大小判断所述增压执行元件和所述蓄能器是否需要进行充气或增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油路上设置有第三阀门,连接有第二油路且所述第二油路上设置有第四阀门,在S3中需先开启所述第三阀门、关闭所述第四阀门再启动所述输油泵;S4中停止所述输油泵的运作后立即关闭所述第三阀门,开启所述第四阀门,使液压油经所述第二油路返回所述油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1)基于储能工程机械改造得到,改造方案简单且改造成本相较于购置充氮车等外置增压装置更低;
(2)安装有蓄能器增压装置后,储能工程机械中蓄能器的增压工作中仅需外接气源,无需外接增压装置,使增压工作的操作步骤减少且操作过程更为方便、简单;
(3)蓄能器增压装置对蓄能器的增压效率高、使蓄能器可积蓄的气体能量更多,适用于需要频繁利用高压力的场景;
(4)在采用单向阀和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控制装置的情况下,大量减少了人为操作,装置完全处于自运行状态,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中优选实施案例,以助于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蓄能器增压装置部件组成示意图;
图2为蓄能器增压装置部件连通路线示意图;
图3为蓄能器增压装置内冷却装置位置示意图;
附图说明:
1蓄能器,2增压执行元件,3油箱、301输油泵,4外部气源,5第一阀门,6第二阀门,7第三阀门,8第四阀门,9截止阀,10冷却装置,11高压气源,12压力传感器;
L1第一油路,L2增压气路,L3气源气路,L4第二油路,L5冷却气路,L6释气气路;
A储能工程机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实施例1:
一种蓄能器增压装置,设置于带有至少一个蓄能器1和至少一个增压执行元件2的储能工程机械A上,该增压装置用于为蓄能器1增压储能。本实施例中以储能工程机械A包含一个蓄能器1和一个增压执行单元2为例。
储能工程机械A上的增压执行元件2包括但不限于油缸、无需进行增压的蓄能器等一端连液压油,另一端连气体的元件,此类部件中,通入气体即可增大气端体积,压缩油端体积从而将油端内液压油排出;反之,压入液压油即可增大油端体积,从而压缩气端体积以及其内气体。
蓄能器增压装置包含有储能工程机械A上原有的增压执行元件2以及储能工程机械A上原有的油箱3,其中油箱3还包含有输油泵301。
在通过第一油路L1连通油箱3和增压执行元件2后,输油泵301可以为增压执行元件2的油端输入液压油以压缩其气端以及气端内的气体。
增压执行元件2的气端连接有增压气路L2和气源气路L3,其中增压气路L2使增压执行元件2的气端与蓄能器1的气端相连通,为后续的增压提供路径;气源气路L3使增压执行元件2的气端与外部气源4相连通,使增压执行元件2的气端都能通入来自外部气源的气体。
为了在增压过程中不出现倒流状况,气源气路L3上设置了第二阀门6,防止气体倒流至外部气源4中,增压气路L2上设置了第一阀门5,防止蓄能器1的气端中被压缩的气体倒流回增压执行元件2中。
在增压工作过程中,首先保持第一阀门5和第二阀门6为打开状态,使外部气源4能够通过气源气路L3和增压气路L2将气体通入并充满增压执行元件2以及蓄能器1各自的气端,实现基础的第一段充气。
在增压执行元件2的被气端充满后即可开启第二段充气。此时,开启输油泵301,即可使液压油通过第一油路L1输送至增压执行元件2的油端,使增压执行元件2的气端被压缩;同时关闭第二阀门6将使得被压缩的气体仅能通过增压气路L2进入蓄能器1的气端,达到为蓄能器1增压储能的目的;待增压执行元件2的气端内气体排尽后,关闭第一阀门5即可防止被蓄能器1的气端内被压缩的气体倒流,保持蓄能器1的气端内气压不降低。
重新开启第二阀门6,关闭输油泵301,停止供油,在压力差的影响下,外部气源4中的气体将重新通入并充满增压执行元件2的气端,并压缩增压执行元件2的油端,使液压油回至油箱3中。
至此,该装置完成了对蓄能器1的一次增压工作,后续重复上述过程即可为蓄能器1进行持续增压。
优选地,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6均为单向阀。第一阀门5仅允许气体自增压执行元件2向蓄能器1流通,在确保高压气体能够进入蓄能器1的同时,防止蓄能器1气端内的高压气体回流至增压执行元件2的气端内;第二阀门6仅允许气体自外部气源4向增压执行元件2流通,在确保气体能够被充入增压执行元件2的气端的同时,防止增压过程中高压气体被压入外部气源4中。
优选地,增压气路L2的位于第一阀门5和蓄能器1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截止阀9。蓄能器1增压完成后,其气端将存蓄有较大气体能量,在使用蓄能器1时,将该气体能量释放将产生巨大冲击。因此在使用蓄能器1时应关闭截止阀9,一方面能够防止使用过程中气体能量泄露,另一方面防止长期使用蓄能器1所带来的冲击导致第一阀门5损坏,提高第一阀门5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蓄能器增压装置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1.接入外部气源4,搭建形成气源气路L3;
S2.开启第一阀门5和第二阀门6,由外部气源4通入气体至增压执行元件2和蓄能器1的气端,直至相应气端被充满,达成第一段充气;
S3.关闭第二阀门6,保持第一阀门5开启,增压气路L2上设置有截止阀9的,保持截止阀9开启。启动输油泵301,将液压油压入增压执行元件2的油端,增压执行元件2的气端及其内部的气体被压缩为高压气体,高压气体经增压气路L2进入蓄能器1的气端,待增压执行元件2的气端内气体排尽后,关闭第一阀门5;
S4.停止输油泵301的运作,开启第二阀门6,通入气体至增压执行元件2的气端直至该气端被充满;
S5.重复S3~S4的操作内容,直至蓄能器1的气端内气压达到使用要求,达到要求后即达成第二段充气。
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6为单向阀的,则无需实时进行阀门开合调整,单向阀的单一方向流通效果可实现基本的开合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装置用于任意的包含有至少一个蓄能器和至少一个压力执行元件的储能工程机械,所述的使用方法适用于任意带有本实施例中所述蓄能器增压装置的储能工程机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蓄能器增压装置还包含有第二油路L4,第二油路L4的一端与第一油路L1相连,另一端与油箱3相连接,用于增压执行元件2的油端泄油。
同时为了保证输油以及泄油期间,油路的正常连通,第一油路L1上设置有第三阀门7,第二油路L4上设置有第四阀门8,且第一油路L1与第二油路L4的连接处的位于第三阀门7和增压执行元件2之间。在该结构下,输油泵301进行输油时,需开启第三阀门7、关闭第四阀门8,使液压油顺利进入增压执行元件2的油端;增压执行元件2进行泄油时,开启第四阀门8,关闭第三阀门7,液压油即可通过第二油路L4返回油箱3。
第二油路L4的设置能够防止回流的液压油与油箱以及存留在第一油路L1内的液压油产生冲突,避免了因带动电机超速反转等状况所导致的装置运行不稳定情况的产生。
优选地,第三阀门7、第四阀门8均为单向阀。第三阀门7仅允许液压油自油箱3向增压执行元件2的油端流通,防止泄油过程中液压油通过第一油路L1回流至油箱3内;第四阀门8仅允许液压油自增压执行元件2的油端向油箱3流通,防止液压油压入增压执行元件2的油端的过程中,液压油通过第二油路L4进入,与后续泄压时的液压油抢占路径。
相对于实施例1而言,本实施例中蓄能器增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合如下改进:
在S3中,需先开启第三阀门7、关闭第四阀门8再启动所述输油泵,以免液压油通过第二油路L4进入增压执行元件2的油端,与泄油路径产生冲突;
在S4中,停止输油泵301的运作后立即关闭第三阀门7,开启第四阀门8,使液压油经第二油路L4返回油箱3,以免泄出的液压油经第一油路L1返回油箱3。
同时,第三阀门7、第四阀门8为单向阀,也无需实时进行阀门的开合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装置用于任意的包含有至少一个蓄能器和至少一个压力执行元件的储能工程机械,所述的使用方法适用于任意带有本实施例中所述蓄能器增压装置的储能工程机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蓄能器增压装置工作效率,蓄能器增压装置还包含有用于冷却第一阀门5和截止阀9的冷却装置。
在蓄能器增压装置使用期间,增压执行元件2通过增压气路L2向蓄能器1增压储能,整个增压过程中,增压气路L2上的组件如第一阀门5以及截止阀9等均与高压气体相接处,在高压气体形成过程中,为相应组件带来了巨大的热量。
第一阀门5和截止阀9等组件长期受热容易造成组件的损坏,若不进行冷却活动,则不得不降低蓄能器增压装置的使用频率或降低使用时的功耗以降低产生的热量,这直接影响了蓄能器增压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
安装冷却装置10一方面能够延长第一阀门5和截止阀9等增压路径L2沿途组件的使用寿命,增加蓄能器增压装置的耐用性;另一方面,安装有冷却装置10后,无需再使用降低增压装置运行功率的方式减少发热量,能够加快蓄能器增压装置的增压工作效率。
优选地,冷却装置10包含有冷却空腔和冷却气路L5,冷却空腔包含分别设置于第一阀门5和截止阀9上的腔体结构以及连接两个腔体结构的管路。冷却空腔用于冷却相应组件,冷却气路L5连通高压气源11和冷却空腔,起到引导来自高压气源11的高压气体的作用,该结构可以使组件冷却工作与蓄能器1的增压工作同时进行,互不影响。
来自高压气源11的高压气体经冷却气路L5流入冷却空腔内,由于冷却空腔的远离高压气源11的一端与释气气路L6或者大气直接相连,在冷却空腔的内部形成较大的压力差,高压气体进入两组冷却空腔后,迅速吸收热量转变为低压气体,经引导后,转变得到的低压气体流入释气气路L6或直接排入大气。
其中冷却空腔可通过改装,置于第一阀门5和截止阀9内部,冷却气路L5也可置于增压气路L2和气源气路L3内部,使整体蓄能器增压装置外部无需增设管道,减少了装置整体的体积。
相对于实施例1或实施例2而言,本实施例中蓄能器增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合如下改进:
在蓄能器增压装置使用期间的任意步骤中,第一阀门5和截止阀9温度较高时,在冷却气路L5的一端接入高压气源11,通入高压气体;同时开启冷却气路L5的另一端,在冷却空腔的两端形成压力差,高压气体在流经冷却空腔的过程中转变为低压气体,同时吸收第一阀门5和截止阀9上的热量。
冷却完成后,停止高压气体输入;若高压气源11中气压不足,则更换高压气源11以用于下次冷却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装置用于任意的包含有至少一个蓄能器和至少一个压力执行元件的储能工程机械,所述的使用方法适用于任意带有本实施例中所述蓄能器增压装置的储能工程机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蓄能装置使用过程中的人工操作步骤,蓄能器增压装置的增压执行元件2和蓄能器1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2,该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增压执行元件2和/或所述蓄能器1的气端内气压大小,通过与控制装置相连,将数据直接反馈至控制装置,方便操作人员或控制程序判断是否需要向增压执行元件2内通入气体、或向蓄能器1中压入气体。同时所有阀门均与控制装置相连,控制程序通过压力传感器12反馈得到的数据,通过改变相应阀门的开合状态,调整气体通入、气体压入、液压油流通等工作的进程。
如蓄能器1的增压为达到所需压力值大小时,控制装置通过相关阀门的开合,继续推进增压工作,直至压力传感器12反馈蓄能器1的气端内压力值达到要求。
该结构下,控制程序可以自行判断充气阶段,并通过控制相应阀门的开合,自动控制充气阶段的进行,无需人为操作,使蓄能器增压装置整体完全处于自运行状态,减少了操作人员工作量的前提下,还能保证较高的充氮效率。
相对于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而言,本实施例中蓄能器增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合如下改进:
在S2中,在外部气源4通过气源气路L3通入气体时,通过增压执行元件2和蓄能器1各自的气端上的压力传感器12所反馈的气压数据判断相应气端的充满情况;
在S3中,高压气体经增压气路L2进入蓄能器1的气端时,通过增压执行元件2的气端上的压力传感器12所反馈的气压数据判断增压执行元件2的气端中气体是否排尽;
在S4中,在此通入气体至增压执行元件2的气端时,通过增压执行元件2的气端的压力传感器12所反馈的气压数据判断增压执行元件2的气端是否被充满,如压力传感器12检测到增压执行元件2的气端内压力稳态低于25 bar,即可提醒操作人员更换外部气源4;
在S5中,重复S3~S4的操作内容时,通过蓄能器1设置有的压力传感器12所反馈的气压数据判断蓄能器1的气端增压情况是否达到要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装置用于任意的包含有至少一个蓄能器和至少一个压力执行元件的储能工程机械,所述的使用方法适用于任意带有本实施例中所述蓄能器增压装置的储能工程机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案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案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案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案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蓄能器增压装置,设置于储能工程机械(A)上,所述储能工程机械(A)带有至少一个蓄能器(1)和至少一个增压执行元件(2),所述蓄能器增压装置用于为所述蓄能器(1)增压储能,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能器增压装置包含有所述储能工程机械(A)上原有的所述增压执行元件(2);
所述储能工程机械(A)上原有的油箱(3),所述油箱(3)包含有输油泵(301);
第一油路(L1),用于连通所述油箱(3)和所述增压执行元件(2);
增压气路(L2),用于连通所述增压执行元件(2)和所述蓄能器(1),所述增压气路(L2)上设置有第一阀门(5);
气源气路(L3),用于连通外部气源(4)和所述增压执行元件(2),所述气源气路(L3)上设置有第二阀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能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第二油路(L4),所述第二油路(L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油路(L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油箱(3)相连接,所述第二油路(L4)用于所述增压执行元件(2)的油端泄油;
所述第一油路(L1)上设置有第三阀门(7),所述第二油路(L4)上设置有第四阀门(8);
所述第一油路(L1)与所述第二油路(L4)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三阀门(7)和所述增压执行元件(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能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5)仅允许气体自所述增压执行元件(2)向所述蓄能器(1)的所在方向流通;
所述第二阀门(6)仅允许气体自所述外部气源(4)向所述增压执行元件(2)的所在方向流通;
所述第三阀门(7)仅允许液压油自所述油箱(3)向所述增压执行元件(2)的所在方向流通;
所述第四阀门(8)仅允许液压油自所述增压执行元件(2)向所述油箱(3)的所在方向流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蓄能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气路(L2)上设置有截止阀(9),所述截止阀(9)位于所述第一阀门(5)和所述蓄能器(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蓄能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用于冷却所述第一阀门(5)和所述截止阀(9)的冷却装置(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蓄能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10)包含有:
冷却空腔,所述冷却空腔包含有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阀门(5)和所述截止阀(9)上的两部分空腔结构以及连通两部分所述空腔结构的管路;
冷却气路(L5),连通高压气源(11)和所述冷却空腔,用于引导来自所述高压气源(11)的气体流经所述冷却空腔,并在冷却完成后,引导气体流入释气气路(L6)或直接排入大气。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条所述的一种蓄能器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执行元件(2)和所述蓄能器(1)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2),所述压力传感器(12)以及所有阀门均与控制装置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12)用于检测所述增压执行元件(2)和/或所述蓄能器(1)的气端内气压大小并反馈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控制程序分析反馈数据并调整相应阀门的开合状态。
8.一种储能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条所述的蓄能器增压装置。
9.一种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条所述的蓄能器增压装置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工程机械中的蓄能器增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S1.接入所述外部气源(4),搭建形成所述气源气路(L3);
S2.开启所述第一阀门(5)和所述第二阀门(6),由所述外部气源(4)通入气体至所述增压执行元件(2)和所述蓄能器(1)的气端,直至相应气端被充满,达成第一段充气;
S3.关闭所述第二阀门(6),保持所述第一阀门(5)开启,启动所述输油泵(301),将液压油压入所述增压执行元件(2)的油端,所述增压执行元件(2)的气端及其内部的所述气体被压缩为高压气体,所述高压气体经增压气路(L2)进入所述蓄能器(1)的气端,关闭所述第一阀门(5);
S4.停止所述输油泵(301)的运作,开启所述第二阀门(6),通入所述气体至所述增压执行元件(2)的气端;
S5.重复S3~S4的操作内容,直至所述蓄能器(1)的气端内气压达到使用要求,即达成第二段充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蓄能器增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油路(L1)上设置有第三阀门(7),连接有第二油路(L4)且所述第二油路(L4)上设置有第四阀门(8),在S3中需先开启所述第三阀门(7)、关闭所述第四阀门(8)再启动所述输油泵(301);S4中停止所述输油泵(301)的运作后立即关闭所述第三阀门(7),开启所述第四阀门(8),使液压油经所述第二油路(L4)返回所述油箱(3)。
CN202311836957.5A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蓄能器增压装置及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78470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36957.5A CN117847027A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蓄能器增压装置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36957.5A CN117847027A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蓄能器增压装置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47027A true CN117847027A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33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36957.5A Pending CN117847027A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蓄能器增压装置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4702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18247B1 (en) Assisted hydraulic system for moving a structural member
US6345970B1 (en) Hydraulic system for tire curing press
AU2017204033B2 (en) Apparatus for recuperating hydraulic energy with energy-efficient replenishment of the rod sides of differential cylinders and simultaneous pressure intensification
CN108150468B (zh) 一种能快速稳定实现局部加载的液压机液压系统
US20170241454A1 (en) Device for recuperation of hydraulic energy and working machine with corresponding device
CN103752792A (zh) 节能压铸机
CN106223391A (zh) 一种挖掘机能量回收及利用系统
CN105538625A (zh) 一种注塑机同步系统及其油路控制方法
CN203711803U (zh) 节能压铸机
CN215661712U (zh) 注塑机防反弹控制油路
CN117847027A (zh) 一种蓄能器增压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69722Y (zh) 新颖高效节能型增压器
US2299686A (en) Hydraulic press
CN103671295A (zh) 一种闭式蓄能液压系统
CN115978020A (zh) 一种基于独立负载口的压铸机压射液压系统
CN212376990U (zh) 一种无需外接充氮装置的蓄能器充氮结构
CN106321535B (zh) 以组对形式实现势能相互利用的液压机组
CN210705967U (zh) 注吹机合模机构的油路控制系统
CN110985455A (zh) 高效精密压射系统
CN111810461A (zh) 利用两级蓄能器进行供能的液压两级油源
CN105443513A (zh) 一种工程作业机械
CN219391640U (zh) 用于岩石力学试验机压力室的一体式充油增压系统
CN214349451U (zh) 一种用于造型机的全自动加热型液压系统
CN217152457U (zh) 一种食品容器高压清洗用自动增压系统
CN217558661U (zh) 一种油缸速度和压力闭环控制油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