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37552A - 一种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37552A
CN117837552A CN202410056352.2A CN202410056352A CN117837552A CN 117837552 A CN117837552 A CN 117837552A CN 202410056352 A CN202410056352 A CN 202410056352A CN 117837552 A CN117837552 A CN 1178375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water outlet
aquaculture pond
drain
inne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563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道航
韩轶晶
李义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Chongrui Aquat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Chongrui Aquat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Chongrui Aquat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Chongrui Aquat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5635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375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37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375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包括:池体,底部设有出水口;外管,与出水口连接,外管的侧壁设有顶排水口和底排水口;内管,可升降的设置在外管中并与外管贴合,内管的侧壁设有上通孔,内管的底部设有下通孔,顶排水口和上通孔的导通面积与底排水口和下通孔的导通面积呈负相关。本发明提供的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通过调节内管在外管中的位置,可以使顶排水口和上通孔导通以及底排水口和下通孔导通,从而切换不同排水模式,具有优秀的排污能力,而且不容易造成水产损伤,提高了水产养殖效果,同时降低了养殖池管路设计的复杂程度和鱼池建设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
背景技术
在虾蟹等水产养殖作业中,需要定期对水产养殖池进行清洁,将养殖代谢产物和沉淀在池底的沉积物排出养殖池外,否则会影响水产的健康生长,现有技术中已有的一些养殖池排污结构,比如申请号为CN202122921936.6、名称为一种水产养殖池自动排污以及死虾虾壳的分离收集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或者是申请号为CN201922119668.9、名称为对虾养殖池自动排污系统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这类传统的养殖池一般只能收集较轻的沉淀物,对虾的头胸甲以及死去水产等较重的残留物的去除效果较弱,无法保障良好的养殖环境,造成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可切换排污模式来提高排污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包括:
池体,底部设有出水口;
外管,与出水口连接,外管的侧壁设有顶排水口和底排水口;
内管,可升降的设置在外管中并与外管贴合,内管的侧壁设有上通孔,内管的底部设有下通孔,顶排水口和上通孔的导通面积与底排水口和下通孔的导通面积呈负相关。
进一步地,所述顶排水口和上通孔的导通面积与底排水口和下通孔的导通面积之和大于零。
进一步地,所述顶排水口和底排水口在外管的侧壁沿圆周方向错位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的侧壁设有定位销,所述内管设有供定位销滑动的导向槽。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沿内管表面的螺旋线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位于顶排水口远离底排水口的一侧,所述顶盖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内管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电机与连接件连接,所述内管沿母线设有与连接件滑动连接的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位于底排水口处设有生物驱散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顶排水口处设有防逃网。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的侧壁靠近下通孔的一端设有辅助排水孔,所述辅助排水孔包括两个以上在内管侧壁上阵列布置的排水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在池体的出水口位置安装固定的外管,外管内嵌设有内管,通过调节内管在外管中的位置,可以使顶排水口和上通孔导通以及底排水口和下通孔导通。随着顶排水口和上通孔的导通面积越来越大,底排水口和下通孔的导通面积越来越小直至为零,此时内、外管装置的底排水结构是闭合的,而面排水结构是打开的,位于养殖池内水面的杂物从顶排水口进入上通孔后,经由内管排出养殖池。因为虾等甲壳类生物会蜕壳,并且蜕的壳比水重,同时也会有少许死亡的虾也会随着壳一起沉底,经过重力与水流等综合作用,最终会慢慢沉积在围绕排污装置附近的池底里。当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虾壳囤积的量比较多了,内、外管装置就可以切换为底排污模式。底排污模式为调节内管在外管中的位置使底排水口和下通孔导通,当底排水口和下通孔导通面积越来越大,顶排水口和上通孔的导通面积越来越小直至为零,此时内、外管装置的底排水结构打开,面排水结构关闭,池底堆积的虾壳等重物会受到水压从底排水口、下通孔冲入内管并排出养殖池,沉积物排净后再切换回顶排水模式。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水产养殖池的排污结构能够切换不同排水模式,具有优秀的排污能力,而且不容易造成水产损伤,提高了水产养殖效果,简化了养殖池整体的建造设计成本,只需要一个底水口便可以达到底水或面水排污的效果,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以减轻养殖工作人员工作量,可以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养殖阶段精准调节,在收集虾壳等沉淀物时不会惊扰与应激养殖池内生物,本装置的底排水能力强,对虾的头胸甲、蟹苗的蜕壳以及死虾等较重的残留去除效果很好,在排污过程中不会将活的水产一起排出,安全可靠,整体结构巧妙、安装方便,便于在旧池的基础上进行改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外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外管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池体; 11、出水口; 2、外管; 21、顶排水口; 22、底排水口; 23、定位销; 24、顶盖; 25、电机; 26、连接件; 27、生物驱散组件; 28、防逃网; 3、内管; 31、上通孔; 32、辅助排水孔; 33、导向槽; 34、滑槽; 35、下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用于鱼虾等水产养殖池中的排污及循环水处理领域。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包括:
池体1,底部设有出水口11;
外管2,与出水口11连接,外管2的侧壁设有顶排水口21和底排水口22;
内管3,可升降的设置在外管2中并与外管2贴合,内管3的侧壁设有上通孔31,内管3的底部设有下通孔35,顶排水口21和上通孔31的导通面积与底排水口22和下通孔35的导通面积呈负相关。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在池体的出水口位置安装固定的外管,外管内嵌设有内管,通过调节内管在外管中的位置,可以使顶排水口和上通孔导通以及底排水口和下通孔导通。随着顶排水口和上通孔的导通面积越来越大,底排水口和下通孔的导通面积越来越小直至为零,此时内、外管装置的底排水结构是闭合的,而面排水结构是打开的,位于养殖池内水面的杂物从顶排水口进入上通孔后,经由内管排出养殖池。因为虾等甲壳类生物会蜕壳,并且蜕的壳比水重,同时也会有少许死亡的虾也会随着壳一起沉底,经过重力与水流等综合作用,最终会慢慢沉积在围绕排污装置附近的池底里。当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虾壳囤积的量比较多了,内、外管装置就可以切换为底排污模式。底排污模式为调节内管在外管中的位置使底排水口和下通孔导通,当底排水口和下通孔导通面积越来越大,顶排水口和上通孔的导通面积越来越小直至为零,此时内、外管装置的底排水结构打开,面排水结构关闭,池底堆积的虾壳等重物会受到水压从底排水口、下通孔冲入内管并排出养殖池,沉积物排净后再切换回顶排水模式。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水产养殖池的排污结构能够切换不同排水模式,具有优秀的排污能力,而且不容易造成水产损伤,提高了水产养殖效果,简化了养殖池整体的建造设计成本,只需要一个底水口便可以达到底水或面水排污的效果,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以减轻养殖工作人员工作量,可以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养殖阶段精准调节,在收集虾壳等沉淀物时不会惊扰与应激养殖池内生物,本装置的底排水能力强,对虾的头胸甲、蟹苗的蜕壳以及死虾等较重的残留去除效果很好,在排污过程中不会将活的水产一起排出,安全可靠,整体结构巧妙、安装方便,便于在旧池的基础上进行改造。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顶排水口21和上通孔31的导通面积与底排水口22和下通孔35的导通面积之和大于零。
从上述描述可知,即顶排水口21和上通孔31之间或者底排水口22和下通孔35之间至少有一组为导通,从而保证排水循环以及持续排污。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顶排水口21和底排水口22在外管2的侧壁沿圆周方向错位设置。
从上述描述可知,采用上述布置方式时,只需要通过转动内管3就可以让顶排水口21和上通孔31导通以及底排水口22和下通孔35导通,既便于排水模式的切换,又利于控制顶排水和底排水的精度。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外管2的侧壁设有定位销23,所述内管3设有供定位销23滑动的导向槽33。
从上述描述可知,利用定位销23与导向槽33的配合,对内管3的运动方向进行限位,提高了排水模式切换的效率以及精度。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33沿内管3表面的螺旋线设置。
从上述描述可知,导向槽33在定位销23的约束下沿螺旋方向相对滑动,内管3在外管2内做螺旋升降运动,不仅有利于排水模式切换速度和精度控制的提升,而且可以调节内管3上的通孔和外管2上的开口对应的位置,从而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排污排出的位置,避免堆积的沉淀物将排污通路堵塞,提高排污抽吸能力和排污效率。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外管2设有顶盖24,所述顶盖24位于顶排水口21远离底排水口22的一侧,所述顶盖24内设有电机25,所述电机25与内管3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电机25用于驱动内管3在外管2中旋转,从而切换不同排水模式,顶盖24则起到防水保护的作用。
在可选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件26,所述电机25与连接件26连接,所述内管3沿母线设有与连接件26滑动连接的滑槽34。
从上述描述可知,连接件26的作用是带动内管3转动,连接件26与内管3采用滑动连接的方式使内管3在旋转的同时还能够沿着轴向运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既便于排水模式的切换,又利于控制顶排水和底排水的精度,还能实现上述提高排污抽吸能力和排污效率的效果。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外管2位于底排水口22处设有生物驱散组件27。
从上述描述可知,生物驱散组件27的作用是对底排水口22附近活的水产进行刺激,将它们驱散开来避免被吸入排污通路中。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顶排水口21处设有防逃网28。
从上述描述可知,防逃网28采用可拆卸的安装方式,可以根据当前养殖品种的尺寸替换防逃网28的目数大小。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排水孔32包括两个以上在内管3侧壁上阵列布置的排水孔。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孔32作用是在只走面水模式时、底部也有微微的水流,使得杂物往排污口附近缓慢流动,排水孔的数量及排列方式根据池体1的规格、养殖水产种类以及排污要求进行设计。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一种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包括:
池体1,底部设有出水口11,池体1可以使用土建池或者成品池均可,因为使用本装置,养殖池可以省去面水口;
外管2,与出水口11连接,外管2的侧壁设有顶排水口21和底排水口22;
内管3,可活动的设置在外管2中并与外管2贴合,内管3的侧壁设有上通孔31和下通孔35,顶排水口21和上通孔31的导通面积与底排水口22和下通孔35的导通面积呈负相关,外管2和内管3均为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中空管。
所述顶排水口21的面积大于或等于上通孔31的面积,所述底排水口22的面积大于或等于下通孔35的面积,所述顶排水口21和上通孔31的导通面积与底排水口22和下通孔35的导通面积之和大于零,当顶排水口21和上通孔31的导通面积为最大时,底排水口22和下通孔35的导通面积为零,当底排水口22和下通孔35的导通面积为最大时,顶排水口21和上通孔31的导通面积为零。所述顶排水口21和底排水口22在外管2的侧壁呈上下且沿圆周方向交错设置。所述外管2的侧壁设有定位销23,所述内管3设有供定位销23滑动的导向槽33,导向槽33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组,以提高配合稳定性,提高排水控制精度。所述导向槽33沿内管3表面的螺旋线设置,螺旋线的角度为10°~45°。所述外管2设有顶盖24,所述外管2位于顶排水口21远离底排水口22的一侧具有安装口,所述外管2与安装口密封安装,所述顶盖24内设有电机25,所述电机25与内管3连接。还包括连接件26,所述电机25与连接件26的一端连接,连接件26的另一端设有滑动杆,所述内管3沿母线设有两组与滑动杆滑动连接的滑槽34。所述外管2位于底排水口22处设有生物驱散组件27。在本实施例中生物驱散组件27为频闪灯与脉冲装置。所述顶排水口21处设有防逃网28。所述辅助排水孔32包括两个以上在内管3侧壁上阵列布置的圆形排水孔。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正常使用过程中,内管3位于最低位置,此时装置的底出水口11是闭合的无法排水,而面水口是打开的,养殖池内排污排水从装置面水口进入、排出养殖池。底排污模式下,首先启动位于装置底排水口22上方的频闪灯与脉冲装置,频闪强度与电脉冲强度控制在虾的安全范围内,对附近的活虾产生刺激,受刺激的活虾逃离底排污出水口11位置。接着控制电机25启动,传动销在内管3的竖向滑槽34带动内管3旋转到一定角度,内管3在旋转的同时也会上升,此时设备底出水口11通道导通,相应的面出水通道同时变小或者完全关闭。底排污附近堆积的虾壳会受到水压从设备底出水口11冲入养殖池底排污口。其中控制电机25旋转内筒并打开底水口的大小,是可以精确调节的,打开的尺寸是根据养殖的虾品种与当前养殖阶段的大小决定的,这样有利于排污精度的提升。待虾壳排出之后,控制电机25再次启动,带动内管3反转,底排水口22关闭,面水口重新打开到最大状态,控制电机25关闭,之后将位于装置底排水口22上方的频闪灯与脉冲装置关闭。整个设备开启排虾壳的过程根据养殖密度、虾壳数量、排污的间隔时间等等进行调整,每次启动排虾壳的时间范围一般从几秒到十几秒便可、特殊情况可以延长到几十秒。设备开关通过外接操作台手动开启或设置时间、也可以通过外接PLC或者单片机或者外接物联网电脑等进行操作。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为:养殖池边上可以设计一个外接集污池或相关收集设备,集污池建议上进上出或底进上出设计。养殖池内排出的虾壳在集污池内沉淀,而养殖水则正常溢流进水处理系统内,养殖管理人员可以在集污池内收集虾壳。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在池体的出水口位置安装固定的外管,外管内嵌设有内管,通过调节内管在外管中的位置,可以使顶排水口和上通孔导通以及底排水口和下通孔导通。随着顶排水口和上通孔的导通面积越来越大,底排水口和下通孔的导通面积越来越小直至为零,此时内、外管装置的底排水结构是闭合的,而面排水结构是打开的,位于养殖池内水面的杂物从顶排水口进入上通孔后,经由内管排出养殖池。因为虾等甲壳类生物会蜕壳,并且蜕的壳比水重,同时也会有少许死亡的虾也会随着壳一起沉底,经过重力与水流等综合作用,最终会慢慢沉积在围绕排污装置附近的池底里。当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虾壳囤积的量比较多了,内、外管装置就可以切换为底排污模式。底排污模式为调节内管在外管中的位置使底排水口和下通孔导通,当底排水口和下通孔导通面积越来越大,顶排水口和上通孔的导通面积越来越小直至为零,此时内、外管装置的底排水结构打开,面排水结构关闭,池底堆积的虾壳等重物会受到水压从底排水口、下通孔冲入内管并排出养殖池,沉积物排净后再切换回顶排水模式。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水产养殖池的排污结构能够切换不同排水模式,具有优秀的排污能力,而且不容易造成水产损伤,提高了水产养殖效果,简化了养殖池整体的建造设计成本,只需要一个底水口便可以达到底水或面水排污的效果,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以减轻养殖工作人员工作量,可以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养殖阶段精准调节,在收集虾壳等沉淀物时不会惊扰与应激养殖池内生物,本装置的底排水能力强,对虾的头胸甲、蟹苗的蜕壳以及死虾等较重的残留去除效果很好,在排污过程中不会将活的水产一起排出,安全可靠,整体结构巧妙、安装方便,便于在旧池的基础上进行改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池体,底部设有出水口;
外管,与出水口连接,外管的侧壁设有顶排水口和底排水口;
内管,可升降的设置在外管中并与外管贴合,内管的侧壁设有上通孔,内管的底部设有下通孔,顶排水口和上通孔的导通面积与底排水口和下通孔的导通面积呈负相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排水口和上通孔的导通面积与底排水口和下通孔的导通面积之和大于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排水口和底排水口在外管的侧壁沿圆周方向错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侧壁设有定位销,所述内管设有供定位销滑动的导向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沿内管表面的螺旋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位于顶排水口远离底排水口的一侧,所述顶盖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内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电机与连接件连接,所述内管沿母线设有与连接件滑动连接的滑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位于底排水口处设有生物驱散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排水口处设有防逃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侧壁靠近下通孔的一端设有辅助排水孔,所述辅助排水孔包括两个以上在内管侧壁上阵列布置的排水孔。
CN202410056352.2A 2024-01-15 2024-01-15 一种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 Pending CN1178375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56352.2A CN117837552A (zh) 2024-01-15 2024-01-15 一种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56352.2A CN117837552A (zh) 2024-01-15 2024-01-15 一种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37552A true CN117837552A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38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56352.2A Pending CN117837552A (zh) 2024-01-15 2024-01-15 一种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3755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32708U (zh) 带有鱼厕所的健康养殖系统
CN213187700U (zh) 一种鱼类养殖池的排污装置
CN112544547A (zh) 一种对虾养殖池及对虾代谢物的清理方法
CN117837552A (zh) 一种水产养殖池排污结构
CN109892274B (zh) 一种斑节虾养殖用多功能生态环境池
CN110839582A (zh) 跑道式水产养殖池及水产养殖系统
CN208159708U (zh) 一种畜牧用饲养棚
CN202248993U (zh) 水池沉淀物清理装置
CN211910159U (zh) 一种可自动清洗的青虾培育池
CN111357705A (zh) 带有鱼厕所的健康养殖系统
CN209011107U (zh) 一种简易高效的养殖池塘蓝藻群体打捞装置
CN21910017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
CN105613395A (zh) 一种淡水鱼苗繁育设施
CN219352801U (zh) 一种高位池养殖自动排污装置
CN220529016U (zh) 一种鱼类粪便排污装置
CN22084777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
CN214709711U (zh) 快速去除养殖池沉积物的机构
CN217742778U (zh) 一种分离与去除对虾循环水养殖池虾壳和死虾的装置
CN213848266U (zh) 斑马鱼水循环净化饲养装置
CN218457082U (zh) 养殖鱼池用的循环水处理装置
CN220916235U (zh) 对虾循环水养殖池虾壳、颗粒物的分离、去除的一体系统
CN209152030U (zh) 养殖池死鱼收集装置
CN213695358U (zh) 水产养殖用除污设备及系统
CN211129439U (zh) 一种脆肉鲩循环养殖池塘
CN218392660U (zh) 一种渔业养殖水循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