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16235U - 对虾循环水养殖池虾壳、颗粒物的分离、去除的一体系统 - Google Patents

对虾循环水养殖池虾壳、颗粒物的分离、去除的一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16235U
CN220916235U CN202322723010.5U CN202322723010U CN220916235U CN 220916235 U CN220916235 U CN 220916235U CN 202322723010 U CN202322723010 U CN 202322723010U CN 220916235 U CN220916235 U CN 2209162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pond
shrimp
pipe
siphon
integrated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230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华
黄欣文
刘嘉祎
李�杰
舒波
牛江波
归洋涛
董文迅
袁军伟
梁勤朗
李伦佳
蒋礼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wei Fish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wei Fish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wei Fish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wei Fish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230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162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16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162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对虾循环水养殖池虾壳、颗粒物的分离、去除的一体系统,涉及南美白对虾循环水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养殖池,养殖池池底中部设有排放口,排放口下方连接排污管,排污管上设有气动阀;排放口上方设有与排放口匹配的排污篦子,排污篦子上方通过虹吸管组件连接侧排收集器,虹吸管组件的靠近排放口端连接有自动抬降装置,所述侧排收集器包括回水箱和过滤网筐,过滤网筐置于回水箱中,虹吸管组件的出口连通过滤网筐,过滤网筐外的回水箱还连接有回水管,该系统能快速分离出养殖过程中产生的蜕壳、死虾以及残饵、粪便等颗粒残渣,并防止活虾逃逸,结构巧妙,便于操作。

Description

对虾循环水养殖池虾壳、颗粒物的分离、去除的一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南美白对虾循环水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对虾循环水养殖池虾壳、颗粒物的分离、去除的一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养虾业采用了高位池塘养虾、温棚流水养虾、生物絮团养虾、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虾四种养殖模式。前三种模式依赖于添加藻类、菌类等来调节养殖池的水质,但每天都需要进行拔管排污,将含有虾壳、死虾、残饵和粪便的养殖废水排放到外界环境中,导致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同时也消耗大量的养殖用水和劳动力。此外,生物絮团养虾模式需要拥有丰富经验的管理者进行操作,一般人难以掌握,而大面积推广也面临很大的困难。由于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成为虾类养殖的必要选择和未来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
然而实现封闭式循环水对虾养殖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快速分离出养殖过程中产生的蜕壳、死虾以及颗粒残渣(残饵、粪便等),并防止活虾逃逸。目前,国内封闭式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中,大多数养殖池仅有一个排水管路,使得蜕壳、死虾以及颗粒残渣废弃物全部排到外部循环水中,加重了整个循环水处理系统负担,并提高了疾病发生率,影响了对虾的生长和产量。同时,也无法对排出养殖池活虾进行回收,增加养殖过程损失。
因此,为了公司百万吨虾产业计划的绿色健康发展,需进一步对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蜕壳、死虾以及颗粒残渣(残饵、粪便等)的分离及收集展开深入研究,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封闭式循环水对虾养殖技术中,暂时没有较好的快速分离出养殖过程中产生的蜕壳、死虾以及颗粒残渣(残饵、粪便等),并防止活虾逃逸的方法,本方案在现有的养殖池上进一步优化,实现对虾循环水养殖池中虾壳、颗粒物的收集与去除。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对虾循环水养殖池中虾壳、颗粒物的收集与去除的一体系统,包括养殖池,养殖池池底中部设有排放口,排放口下方连接排污管,排污管上设有气动阀;
排放口上方设有与排放口匹配的排污篦子,排污篦子上设有用于拦截虾壳通过颗粒物的通孔Ⅱ,排污篦子上方通过虹吸管组件连接侧排收集器,虹吸管组件的靠近排放口端连接有自动抬降装置,
所述侧排收集器包括回水箱和过滤网筐,过滤网筐置于回水箱中,虹吸管组件的出口端连通过滤网筐,过滤网筐外的回水箱还连接有回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虹吸管组件包括虹吸管、软管和弯管,软管一端与虹吸管连通;另一端与弯管连通,虹吸管下方通过支撑铰座与养殖池连接,弯管的另一端通过水位调节插管连通侧排收集器的过滤网筐。
进一步的,所述回水管在回水箱中的端头最高点略低于水位调节插管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回水管、排污管的另一端均连接废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的出口端通过管道再与养殖池连通,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微滤机、蛋白分离器、脱碳装置和生化池。
进一步的,虹吸管的吸入口端由圆锥体状的开模件、拦截网筒以及管件组成,圆锥体开模件与管件胶接固定,圆锥体开模件和拦截网筒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拦截网筒周身均匀布置有通孔Ⅰ,拦截网筒底部设有利用柔性材料制成的裙边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抬降装置包括用于牵引的钢丝绳和收卷组件,虹吸管端部上方设有挂件,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养殖池上;另一端穿过挂件后与收卷组件连接,自动抬降装置用于提升或下降虹吸管。
进一步的,所述养殖池池壁靠近侧排收集器处设有用于限制养殖池内水流高度的水位差调节插板组件,水位差调节插板组件包括插槽和水位差调节插板,插槽通过螺栓固定在养殖池溢流口处,水位差调节插板开有多个长条通孔并放置在插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排污篦子水平放置在养殖池排放口上,排污篦子上的通孔Ⅱ为条形漏孔,孔径为2-4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中,提出一种对虾循环水养殖池虾壳、颗粒物的分离、去除的一体系统,在养殖池池底中部设有排放口,排放口下方连接排污管,排污管上设有气动阀;排放口上方设有与排放口匹配的排污篦子,排污篦子上方通过虹吸管组件连接侧排收集器,虹吸管组件的靠近排放口端连接有自动抬降装置,所述侧排收集器包括回水箱和过滤网筐,过滤网筐置于回水箱中,虹吸管组件的出口连通过滤网筐,过滤网筐外的回水箱还连接有回水管,通过在排放口处设置排污篦子,排污篦子可以拦截虾壳、死虾等大块的废料,残饵、粪便等小颗粒可通过排污篦子上的通孔Ⅱ。当开启排污管上的气动阀,通过排污管可将残饵、粪便等颗粒废料排出本养殖池外,将带颗粒物的废水送至废水处理子系统中集中进行处理;关闭气动阀后,开启自动抬降装置,通过自动抬降装置上升虹吸管组件的接触排放口的端侧,虾壳、死虾等废料通过虹吸管组件带至侧排收集器的过滤网筐中,过滤网筐可拦截虾壳、死虾,被拦截到的个别活虾由人工送回至养殖池中,过滤网外的回水箱连接有回水管,通过回水管将水输送至废水处理子系统或直接输送至养殖池中,实际实施过程中可根据现场、水质要求等进行调整。这样即可实现虾壳、颗粒物的分离、分别收集与去除,也便于集中处理这部分废料,降低后处理的难度,降低水的消耗,分类的废料可集中处理,避免细菌滋生,降低疾病发生率。
二、本实用新型中,结构巧妙,方便操作,对相应的工作人员要求不高,便于推广。
三、本实用新型中,虹吸管组件采用虹吸管、软管和弯管等多个零部件构成,其中虹吸管通过支撑铰座与养殖池连接,可以限定虹吸管的调节路径,保证其在上升、下降过程均处于预设的位置,保证虾壳、颗粒物的收集与去除效果,虹吸管与弯管之间通过软管连通,主要是为了便于虹吸管动作,弯管的另一端通过水位调节插管连通侧排收集器的过滤网筐,水位调节插管可便于调节液位高度。
四、本发明中,通过间歇性的启动气动阀和自动抬降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化分离虾壳、死虾与残饵、粪便等颗粒物,也可以实现清理池底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收集与去除的一体系统的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体系统中虹吸管端头、排污篦子等部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图5是虹吸管端头、排污篦子等部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图5中的B部放大图。
图7是一体系统中侧排收集器、水位差调节插板组件所在部位的局部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C部放大图。
其中,1、养殖池;2、排放口;3、排污管;4、气动阀;5、排污篦子;6、虹吸管组件;7、侧排收集器;8、自动抬降装置;9、回水管;10、支撑铰座;11、水位调节插管;12、废水处理系统;13、水位差调节插板组件;14、挂件;15、裙边结构;16、通孔Ⅲ;5.1、通孔Ⅱ;6.1、虹吸管;6.2、软管;6.3、弯管;7.1、回水箱;7.2、过滤网筐;8.1、钢丝绳;8.2、收卷组件;12.1、微滤机;12.2、蛋白分离器;12.3、脱碳装置;12.4、生化池;13.1、插槽;13.2、水位差调节插板;13.3、长条通孔;6.1.1、开模件;6.1.2、拦截网筒;6.1.3、管件;6.1.4、通孔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对虾循环水养殖池中虾壳、颗粒物的收集与去除的一体系统,涉及南美白对虾循环水养殖设备领域,包括养殖池1,参考图1-2,养殖池1池底中部设有排放口2,排放口2下方连接排污管3,排污管3上设有气动阀4;
排放口2上方设有与排放口2匹配的排污篦子5,排污篦子5上设有用于拦截虾壳通过颗粒物的通孔Ⅱ5.1,排污篦子5上方通过虹吸管组件6连接侧排收集器7,虹吸管组件6的靠近排放口2端连接有自动抬降装置8;
所述侧排收集器7包括回水箱7.1和过滤网筐7.2,过滤网筐7.2置于回水箱7.1中,虹吸管组件6的出口连通过滤网筐7.2,过滤网筐7.2外的回水箱7.1还连接有回水管9。
本实施例为最基本的实施方式,在排放口2下方连接排污管3,排污管3上设有气动阀4;排放口2上方设有与排放口2匹配的排污篦子5,排污篦子5上方通过虹吸管组件6连接侧排收集器7,虹吸管组件6的靠近排放口2端连接有自动抬降装置8,所述侧排收集器7包括回水箱7.1和过滤网筐7.2,过滤网筐7.2置于回水箱7.1中,虹吸管组件6的出口连通过滤网筐7.2,过滤网筐7.2外的回水箱7.1还连接有回水管9,通过在排放口2处设置带通孔Ⅱ5.1的排污篦子5,可以拦截虾壳、死虾等大块的废料,残饵、粪便等小颗粒可穿过排污篦子5上的通孔Ⅱ5.1。当开启排污管3上的气动阀4,通过排污管3即可将将残饵、粪便等颗粒废料排出本循环系统外,再集中对该部分颗粒物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关闭气动阀4,通过自动抬降装置8提升虹吸管组件6靠近排放口2的端侧,虾壳、死虾等废料即通过虹吸管组件6带至侧排收集器7的过滤网筐7.2中,过滤网筐7.2可拦截虾壳、死虾,过滤网外的回水箱7.1连接有回水管9,通过回水管9将水输送至下一系统,这样即可实现虾壳、颗粒物的分离、分别收集与去除工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所述虹吸管组件6包括虹吸管6.1、软管6.2和弯管6.3,参考图1,软管6.2一端与虹吸管6.1连通;另一端与弯管6.3连通,虹吸管6.1下方通过支撑铰座10与养殖池1连接,弯管6.3的另一端通过水位调节插管11连通侧排收集器7的过滤网筐7.2。
优选的,所述回水管9在回水箱7.1中的端头最高点略低于水位调节插管11出水口。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2相比,区别在于,所述回水管9、排污管3的另一端均连接废水处理系统12,参考图2,废水处理系统12的出口端通过管道再与养殖池1连通,所述废水处理系统12包括微滤机12.1、蛋白分离器12.2、脱碳装置12.3和生化池12.4。
优选的,虹吸管6.1的吸入口端由圆锥体状的开模件6.1.1、拦截网筒6.1.2以及管件6.1.3组成,参考图3-4,圆锥体形的开模件6.1.1与管件6.1.3胶接固定,圆锥体开模件6.1.1和拦截网筒6.1.2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拦截网筒6.1.2周身均匀布置有通孔Ⅰ6.1.4,开模件6.1.1上设有通孔Ⅲ16,通孔Ⅲ16呈辐射状分布在开模件6.1.1上。
优选的,参考图5-6,拦截网筒6.1.2底部设有利用柔性材料制成的裙边结构6.1.5。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相比,区别在于,所述自动抬降装置8包括用于牵引的钢丝绳8.1和收卷组件8.2,参考图1-4,虹吸管6.1端部上方设有挂件14,钢丝绳8.1一端固定在养殖池1上;另一端穿过挂件14后与收卷组件8.2连接,自动抬降装置8用于提升或下降虹吸管6.1。
本实施例中,通过收卷组件8.2收放钢丝绳8.1,在挂件14于与虹吸管组件6等部件的配合下,虹吸管6.1的吸入口端端头始终处于排放口2的正上方。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4相比,区别在于,所述养殖池1池壁靠近侧排收集器7处设有用于限制养殖池1内水流高度的水位差调节插板组件13,水位差调节插板组件13包括插槽13.1和水位差调节插板13.2,参考图1、7-8,插槽13.1通过螺栓固定在养殖池1溢流口处,水位差调节插板13.2开有多个长条通孔13.3,水位差调节插板13.2放置在插槽13.1内。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5相比,区别在于,所述排污篦子5水平放置在养殖池1的排放口2上,排污篦子5上的通孔Ⅱ5.1为条形漏孔,参考图4,孔径设置为2-4mm为宜,仅能通过残饵、粪便类颗粒物。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以一种正在使用的八角养殖池1的对虾循环水养殖池中虾壳、颗粒物的收集与去除的一体系统为例,进一步说明本方案。
本收集与去除的一体系统具体包括养殖池1,参考图1-2,养殖池1池底中部设有排放口2,排放口2下方连接排污管3,排污管3上设有气动阀4;排放口2上方设有与排放口2匹配的排污篦子5,排污篦子5上方通过虹吸管组件6连接侧排收集器7,虹吸管组件6的靠近排放口2端连接有自动抬降装置8,所述侧排收集器7包括回水箱7.1和过滤网筐7.2,过滤网筐7.2置于回水箱7.1中,虹吸管组件6的出口连通过滤网筐7.2,过滤网筐7.2外的回水箱7.1还连接有回水管9。
其中,八角养殖池1采用混凝土浇筑方式成型,斜侧面设有溢流口,底部中心筑有圆坑基础,即本方案中的排放口2,排放口2基础下预埋有排污管3。排污管3上的气动阀4与排污管3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水位差调节插板组件13由插槽13.1和水位差调节插板13.2组成,插槽13.1通过螺栓固定在养殖池1溢流口处,水位差调节插板13.2开有多个长条通孔13.3,放置在插槽13.1内,用来限制养殖池1内水流高度,参考图7-8。
本实施例中,池底的排污篦子5水平放置在养殖池1排放口2上,排污篦子5上均布有孔径3mm的通孔,仅能让残饵和粪便等颗粒物通过。
本实施例中,所述虹吸管组件6包括虹吸管6.1、塑筋软管6.2和弯管6.3,塑筋软管6.2一端与虹吸管6.1连通;另一端与弯管6.3连通,虹吸管6.1下方通过支撑铰座10与养殖池1连接,虹吸管6.1与支撑铰座10焊接固定,支撑铰座10与养殖池1池底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弯管6.3的另一端通过水位调节插管11连通侧排收集器7的过滤网筐7.2,进而虹吸管6.1、塑筋软管6.2、弯管6.3和水位调节插管11串通形成整条管路。
本实施例中,所述虹吸管6.1的吸入口端端头由圆锥体状的开模件6.1.1、拦截网筒6.1.2以及管道组成,圆锥体开模件6.1.1与管道胶接固定,圆锥体开模件6.1.1和拦截网筒6.1.2通过法兰连接。圆锥体开模件6.1.1内表面为开模光滑锥面,具有理想汇流效果,利于较大面积吸取虾壳、死虾,开模件6.1.1直径600mm,高120mm;开模件6.1.1上开设有通孔Ⅲ16,通孔Ⅲ16呈辐射状分布在开模件6.1.1上,拦截网筒6.1.2周身均匀布置直径3mm,边间距3mm的通孔Ⅰ6.1.4,起到过水阻虾的作用,网筒底部设有“裙边”的拦截结构,即本实施例中提到的裙边结构,“裙边”材料采用海绵或复丝渔网等柔性材料,起到补偿间隙的作用,网筒直径600mm,高140mm。整个虹吸管组件6的运动受支撑铰座10转动副所约束,在自然状态下,虹吸管6.1末端的“裙边”与排放口2贴合,在外力作用下,末端与排污篦子5与排放口2可形成开口。
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抬降装置8主要用于抬升/下降虹吸管组件6的虹吸管6.1,自动抬降装置8包括用于牵引的包塑钢丝绳8.1和收卷组件8.2,参考图1-4,虹吸管6.1端部上方设有挂件14,钢丝绳8.1一端固定在养殖池1上;另一端穿过挂件14后与收卷组件8.2连接,自动抬降装置8用于提升或下降虹吸管6.1。在钢丝绳8.1、挂件14,以及虹吸管组件6的配合下,保证虹吸管6.1的吸入口端处于排放口2的上方,便于下放虹吸管6.1时,虹吸管6.1的吸入口准确的下放至排放口2中。收卷组件8.2主要是辅助包塑钢丝绳8.1收放的组件,包括动力机构、控制线、滑轮、支撑座等部件。参考图3-4,自动抬降装置8的钢丝绳8.1和收卷组件8.2配合为虹吸管6.1提供上升力,使虹吸管6.1靠近排放口2的末端与排污篦子5形成开口,此开口间距为5-10cm。当关闭自动抬降装置8的动力机构,在管件6.1.3的重力影响下,钢丝绳8.1放长,绳结处做下降运动且与上升运动轨迹重合,带动虹吸管6.1下降至复位,虹吸管组件6末端“裙边”重新与排污篦子5贴合。
本实施例中,养殖池1池壁靠近侧排收集器7处设有用于限制养殖池1内水流高度的水位差调节插板组件13,水位差调节插板组件13包括插槽13.1和水位差调节插板13.2,参考图1、7-8,插槽13.1通过螺栓固定在养殖池1溢流口处,水位差调节插板13.2开有多个长条通孔13.3,水位差调节插板13.2放置在插槽13.1内。在水位差调节插板组件13的作用下,养殖池1内的水位始终高于管路内的水位,在虹吸管6.1路内部产生虹吸效应,随着自动抬降装置8开启,虹吸管组件6末端与排污篦子5形成开口间隙,虾壳、死虾从开口间隙处被吸进虹吸管组件6,最终达到过滤网筐7.2中。
本实施例中,水位差调节插板组件13过水高度和水位调节插管11的出水高度之间形成的高度差可通过改变插板过水开口高度或插拔水位调节插管11进行调节,高度差越大,虹吸效应越明显,虹吸管组件6的末端产生负压越大,可根据现场养殖需求进行调节。
本对虾循环水养殖池1中虾壳、颗粒物的收集与去除的一体系统中,可实现对虾循环水养殖池1中虾壳、颗粒物等废料的收集、去除两种工作模式。同时,使用本一体系统,除了可实现常规收集与去除模式外,还可以深度清理池底杂物,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模式①:气动阀4开启→残饵及粪便等颗粒物去除→气动阀4关闭→自动抬降装置8抬升→虾壳、死虾收集→自动抬降装置8下降→收集与去除动作结束;
模式②:气动阀4开启→残饵及粪便等颗粒物去除→气动阀4关闭→自动抬降装置8抬升→虾壳、死虾收集→自动抬降装置8下降→气动阀4开启→虾壳、死虾汇聚→气动阀4关闭→自动抬降装置8抬升→虾壳、死虾收集→自动抬降装置8下降→收集与去除动作结束。
在模式①过程中,首先去除残饵及粪便等颗粒物,随后收集虾壳、死虾,可避免颗粒物在未被去除的情况下,随虾壳收集过程被大量吸入回水箱7.1,导致回水箱7.1污染,从而除了实现虾壳、颗粒物收集与去除的目的,也实现了颗粒物与虾壳、死虾的分离目的,作为常规收集与去除模式;
在模式②过程中,相比于模式①重复了一个循环过程,即利用随气动阀4开启底排系统产生虹吸效应,底排处存在负压,周围的虾壳和死虾汇聚在底排和虹吸管6.1附近,便于自动收集装置再此收集,此模式除了实现模式①的目的,也深度清理池底杂物,针对养殖过程中存在大量死虾、虾壳的特殊情况,也能快速的除去这部分死虾、虾壳并改善养殖池中水质。

Claims (8)

1.对虾循环水养殖池虾壳、颗粒物的分离、去除的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1),养殖池(1)池底中部设有排放口(2),排放口(2)下方连接排污管(3),排污管(3)上设有气动阀(4);
排放口(2)上方设有与排放口(2)匹配的排污篦子(5),排污篦子(5)上设有用于拦截虾壳并通过颗粒物的通孔Ⅱ(5.1),排污篦子(5)上方通过虹吸管组件(6)连接侧排收集器(7),虹吸管组件(6)的靠近排放口(2)端连接有自动抬降装置(8),
所述侧排收集器(7)包括回水箱(7.1)和过滤网筐(7.2),过滤网筐(7.2)置于回水箱(7.1)中,虹吸管组件(6)的出口端连通过滤网筐(7.2),过滤网筐(7.2)外的回水箱(7.1)还连接有回水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虾循环水养殖池虾壳、颗粒物的分离、去除的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组件(6)包括虹吸管(6.1)、软管(6.2)和弯管(6.3),软管(6.2)一端与虹吸管(6.1)连通;另一端与弯管(6.3)连通,虹吸管(6.1)下方通过支撑铰座(10)与养殖池(1)连接,弯管(6.3)的另一端通过水位调节插管(11)连通侧排收集器(7)的过滤网筐(7.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虾循环水养殖池虾壳、颗粒物的分离、去除的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9)在回水箱(7.1)中的端头最高点略低于水位调节插管(11)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虾循环水养殖池虾壳、颗粒物的分离、去除的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9)、排污管(3)的另一端均连接废水处理系统(12),废水处理系统(12)的出口端通过管道再与养殖池(1)连通,所述废水处理系统(12)包括微滤机(12.1)、蛋白分离器(12.2)、脱碳装置(12.3)和生化池(12.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虾循环水养殖池虾壳、颗粒物的分离、去除的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虹吸管(6.1)的吸入口端由圆锥体状的开模件(6.1.1)、拦截网筒(6.1.2)以及管件(6.1.3)组成,圆锥体开模件(6.1.1)与管件(6.1.3)胶接固定,圆锥体开模件(6.1.1)和拦截网筒(6.1.2)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拦截网筒(6.1.2)周身均匀布置有通孔Ⅰ(6.1.4),拦截网筒(6.1.2)底部设有利用柔性材料制成的裙边结构(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虾循环水养殖池虾壳、颗粒物的分离、去除的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抬降装置(8)包括用于牵引的钢丝绳(8.1)和收卷组件(8.2),虹吸管(6.1)端部上方设有挂件(14),钢丝绳(8.1)一端固定在养殖池(1)上;另一端穿过挂件(14)后与收卷组件(8.2)连接,自动抬降装置(8)用于提升或下降虹吸管(6.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虾循环水养殖池虾壳、颗粒物的分离、去除的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池壁靠近侧排收集器(7)处设有用于限制养殖池(1)内水流高度的水位差调节插板组件(13),水位差调节插板组件(13)包括插槽(13.1)和水位差调节插板(13.2),插槽(13.1)通过螺栓固定在养殖池(1)溢流口处,水位差调节插板(13.2)开有多个长条通孔(13.3)并放置在插槽(13.1)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虾循环水养殖池虾壳、颗粒物的分离、去除的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篦子(5)水平放置在养殖池(1)排放口(2)上,排污篦子(5)上的通孔Ⅱ(5.1)为条形漏孔,孔径为2-4mm。
CN202322723010.5U 2023-10-11 2023-10-11 对虾循环水养殖池虾壳、颗粒物的分离、去除的一体系统 Active CN220916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23010.5U CN220916235U (zh) 2023-10-11 2023-10-11 对虾循环水养殖池虾壳、颗粒物的分离、去除的一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23010.5U CN220916235U (zh) 2023-10-11 2023-10-11 对虾循环水养殖池虾壳、颗粒物的分离、去除的一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16235U true CN220916235U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68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23010.5U Active CN220916235U (zh) 2023-10-11 2023-10-11 对虾循环水养殖池虾壳、颗粒物的分离、去除的一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162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38115A (zh) 一种鱼类养殖箱
CN112715471A (zh) 一种养虾系统连续浓缩排污装置及方法
CN202153950U (zh) 循环水养殖系统鱼苗收集装置
CN108835001A (zh) 一种气体旋流集污的养殖池系统
CN205648745U (zh) 一种龙虾养殖池塘的排污系统
CN206835965U (zh) 一种适用于大型中华鲟养殖池的排污装置
CN212464575U (zh) 一种水产养殖虾壳及死虾分离装置
CN220916235U (zh) 对虾循环水养殖池虾壳、颗粒物的分离、去除的一体系统
CN208029988U (zh) 一种鱼类养殖箱
CN113875687B (zh) 虾养殖池尾水过滤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6292638U (zh) 一种鱼苗养殖用育苗箱
CN117337797A (zh) 对虾循环水养殖池中虾壳、颗粒物的分离与去除方法与系统
CN213719434U (zh) 一种简易海马循环养殖装置
CN201216119Y (zh) 一种自动化收集鱼卵的装置
CN213427817U (zh) 一种对虾养殖池用排污装置
CN210841179U (zh) 一种水产生态养殖系统
CN206949284U (zh) 循环虾精养池塘自动排污系统
CN217407463U (zh) 一种水产循环水养殖及污物收集系统
CN220654476U (zh) 一种新型养殖排污装置
CN221059288U (zh) 一种对虾养殖池高效集污装置
CN211631405U (zh) 一种高效集污排污的水产养殖系统
CN210959990U (zh) 一种鱼类养殖池排污装置
CN219939372U (zh) 一种高效集污陆基养殖圆池系统
CN217136370U (zh) 一种规模化猪场的快速自动清粪装置
NL2029700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sewage and preventing escape of live shrimps from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