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34493A - 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34493A
CN117834493A CN202211192439.XA CN202211192439A CN117834493A CN 117834493 A CN117834493 A CN 117834493A CN 202211192439 A CN202211192439 A CN 202211192439A CN 117834493 A CN117834493 A CN 1178344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internet
things module
performance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9243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Haier Uplu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Haier Uplu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Haier Uplu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9243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344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34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344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智能家居/智慧家庭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在与物联模组进行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向物联模组发送当前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指令,并接收物联模组发送的测试日志;测试日志是物联模组执行测试指令后生成的;对测试日志进行解析,确定物联模组在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性能反馈值;将性能反馈值与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性能基准值进行比对,并基于比对结果确定物联模组在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测试结果。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比较全面且系统地对物联模组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提高了物联模组的性能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智慧家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开始应用在家庭生活中,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例如,在家庭生活中,可以使用大量的智能开关、智能灯具、智能锁、智能空调、智能洗衣机和智能电冰箱等。这些智能设备均配置有物联模组,用于实现与用户终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互联互通,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现有技术中,对于智能设备配置的物联模组,缺乏行之有效的性能测试方法,使得物联模组的测试效率低,测试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物联模组的测试效率低,测试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包括:
在与物联模组进行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当前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指令,并接收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的测试日志;所述测试日志是所述物联模组执行所述测试指令后生成的;
对所述测试日志进行解析,确定所述物联模组在所述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性能反馈值;
将所述性能反馈值与所述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性能基准值进行比对,并基于所述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物联模组在所述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测试结果。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所述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当前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指令,并接收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的测试日志,包括:
在所述当前测试功能为响应测试功能的情况下,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第一测试指令,并基于与所述物联模组连接的通信链路确定路由信息;
接收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的第一测试日志;所述第一测试日志包括所述第一测试指令的执行结果,以及所述第一测试指令的响应时长;所述响应时长对应的性能基准值与所述路由信息中的路由器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所述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当前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指令,并接收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的测试日志,包括:
在所述当前测试功能为压力测试功能的情况下,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绑定指令;
在确定所述物联模组基于所述绑定指令发送的执行结果为绑定成功的情况下,在预设时间内向所述物联模组连续发送第一预设数量的第二测试指令;
接收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的第二测试日志;所述第二测试日志包括所述第二测试指令的执行结果,以及所述物联模组在所述预设时间内的掉线信息和重启信息。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所述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当前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指令,并接收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的测试日志,包括:
在所述当前测试功能为并发测试功能的情况下,基于多个测试终端同时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第三测试指令;
接收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的第三测试日志;所述第三测试日志包括各个测试终端发送的第三测试指令的执行结果。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所述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当前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指令,并接收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的测试日志,包括:
在所述当前测试功能为配网测试功能的情况下,分别基于不同操作系统类型的测试终端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第二预设数量的第四测试指令;所述第四测试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物联模组与不同操作系统类型的测试终端进行绑定;
接收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的第四测试日志;所述第四测试日志包括各个测试终端的绑定结果,以及各个测试终端的终端标识。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所述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当前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指令,并接收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的测试日志,包括:
在所述当前测试功能为控制测试功能的情况下,基于预设执行顺序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第三预设数量的第五测试指令;
接收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的第五测试日志;所述第五测试日志包括所述第五测试指令的执行结果和执行顺序。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所述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当前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指令,并接收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的测试日志,包括:
在所述当前测试功能为掉线测试功能的情况下,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第六测试指令;所述第六测试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物联模组在预设挂机时长内处于挂机状态;
接收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的第六测试日志;所述第六测试日志包括所述物联模组在所述预设挂机时长内的掉线次数和成功完成连接建立次数。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所述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当前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指令,包括:
确定多个测试终端;
确定各个测试终端对应的测试优先级,并将各个测试终端按照测试优先级进行降序排列;
将测试优先级最高的测试终端作为当前测试终端,基于所述当前测试终端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测试指令,并获取所述当前测试终端与所述物联模组之间的通信质量参数;
在所述通信质量参数小于预设通信质量阈值的情况下,基于下一测试测试终端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测试指令。
本申请提供一种物联模组性能测试装置,包括:
测试单元,用于在与物联模组进行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当前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指令,并接收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的测试日志;所述测试日志是所述物联模组执行所述测试指令后生成的;
解析单元,用于对所述测试日志进行解析,确定所述物联模组在所述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性能反馈值;
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性能反馈值与所述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性能基准值进行比对,并基于所述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物联模组在所述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测试结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所述的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通过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所述的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在与物联模组进行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向物联模组发送当前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指令,并接收物联模组发送的测试日志;测试日志是物联模组执行测试指令后生成的;对测试日志进行解析,确定物联模组在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性能反馈值;将性能反馈值与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性能基准值进行比对,并基于比对结果确定物联模组在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测试结果;能够根据不同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指令对物联模组进行自动地测试,能够比较全面且系统地对物联模组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提高了物联模组的性能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物联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物联模组性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的硬件环境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401:终端设备;402: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110、步骤120和步骤130。
步骤110、在与物联模组进行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向物联模组发送当前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指令,并接收物联模组发送的测试日志;测试日志是物联模组执行测试指令后生成的。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测试终端。测试终端可以为上位机(计算机)、服务器和移动终端等。测试终端能与物联模组进行通信连接,执行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
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可以以程序的形式运行在测试终端中。例如,物联模组可以与家电设备连接,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可以设置在家电设备的应用程序中,该应用程序在移动终端中运行。将该移动终端与物联模块进行通信连接,就可以对物联模块进行性能测试。
物联模组为用于与物联网或者互联网进行通信连接的模件的组合。物联模组可以集成设置在智能家电设备中,为智能家电设备提供与物联网或者互联网进行连接的通道,使得智能家电可以将运行状态数据发送至服务器或者用户终端,同时也可以接收服务器或者用户终端发送的运行控制命令。用户终端为用户使用的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等。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物联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物联模组包括:
设备接入模块210,与测试终端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测试终端发送的数据;设备接入模块包括蜂窝通信模块、WiFi接入模块、BLE(Bluetooth Low Energy,低功耗蓝牙)接入模块和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窄带物联网)接入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协议转换模块220,与设备接入模块210连接,用于基于测试终端确定的通信协议,对设备接入模块接收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协议转换模块所支持的通信协议包括USS协议(Universal Serial Interface Protocol,通用串行接口协议)和TCP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等。
连接管理模块230,与设备接入模块210和协议转换模块220连接,用于对设备接入模块的设备连接状态进行监控,以及对协议转换模块的数据转换状态进行监控。
为了对物联模组在不同情形下的状态进行测试,可以设定多个测试功能。这些测试功能包括响应测试功能、压力测试功能、并发测试功能、配网测试功能、控制测试功能和掉线测试功能等等。
响应测试功能主要用于对物联模组对于测试终端发送的测试指令的响应时间进行测试。响应时间越短,响应速度越快,表明物联模组的性能越好。
压力测试功能主要用于对物联模组对于大量的测试终端频繁发送的测试指令的处理能力进行测试。物联模组短时间内处理的测试指令越多,表明物联模组的性能越好。
并发测试功能主要用于对物联模组对于一定数量的测试终端同时发送的测试指令的处理能力进行测试。物联模组同时能够处理的测试指令越多,表明物联模组的性能越好。
配网测试功能主要用于对物联模组对于设备绑定的处理能力进行测试。物联模组能够绑定设备的成功率越高,表明物联模组的性能越好。
控制测试功能主要用于对物联模组对于控制命令的执行结果进行测试。物联模组能够执行的控制指令的数量越多,成功率越高,表明物联模组的性能越好。
掉线测试功能主要用于对物联模组在长时间挂机过程中的掉线情况进行测试。物联模组在长时间挂机过程中掉线率越低,表明物联模组的性能越好。
测试指令为用于对待测试物联模型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的控制命令。性能基准值为用于评价物联模组性能的性能指标的基准值。例如,在响应测试功能中,可以将响应时间设置为性能指标,将响应时间的性能基准值设置为10秒。如果物联模组的响应时间大于10秒,则表明物联模组的性能较差;如果物联模组的响应时间小于10秒,则表明物联模组的性能较好。
物联模组在多个测试功能下的性能基准值可以预先存储在测试终端中。在测试时,可以在测试终端输入待测试物联模组的名称或者型号,查询后可以得到上述信息。
测试终端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物联模组进行连接。在确定当前测试功能后,测试终端可以向物联模组发送当前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指令。
物联模组在接收到测试指令后,根据测试指令获取相关的设备信息,生成当前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日志。测试日志为用于记录测试指令的执行结果以及相关信息的日志文件。
步骤120、对测试日志进行解析,确定物联模组在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性能反馈值。
具体地,测试终端可以对物联模组发送的测试日志进行解析,得到物联模组在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性能反馈值。性能反馈值为物联模组在执行测试指令后反馈的性能指标的实际值。
步骤130、将性能反馈值与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性能基准值进行比对,并基于比对结果确定物联模组在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测试结果。
具体地,测试终端将性能反馈值与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性能基准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生成物联模组在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测试结果。例如,在掉线测试功能下,测试指令为测试掉线率的控制指令,性能基准值为0。如果物联模组的性能反馈值为0,则表明物联模组在掉线测试功能下的测试结果为合格;如果物联模组的性能反馈值大于0,则表明物联模组在掉线测试功能下的测试结果为不合格。
在完成各个测试功能下的测试结果后,测试终端可以生成物联模组的性能测试结果。性能测试结果可以采用分数或者等级来评价。例如,可以为不同的测试功能确定不同的评价权重。在任一测试功能下,根据测试指令的性能反馈值确定物联模组在该测试功能下的测试分数,用于表示该测试功能下的测试结果。最后采用加权求和的方式,确定总测试分数,用于表示物联模组的性能测试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在与物联模组进行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向物联模组发送当前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指令,并接收物联模组发送的测试日志;测试日志是物联模组执行测试指令后生成的;对测试日志进行解析,确定物联模组在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性能反馈值;将性能反馈值与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性能基准值进行比对,并基于比对结果确定物联模组在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测试结果;能够根据不同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指令对物联模组进行自动地测试,能够比较全面且系统地对物联模组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提高了物联模组的性能测试效率。
基于上述实施例,步骤110包括:
在当前测试功能为响应测试功能的情况下,向物联模组发送第一测试指令,并基于与物联模组连接的通信链路确定路由信息;
接收物联模组发送的第一测试日志;第一测试日志包括第一测试指令的执行结果,以及第一测试指令的响应时长;响应时长对应的性能基准值与路由信息中的路由器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具体地,响应测试功能可以有两种。主要是根据物联模组的配网方式或者路由信息来确定的。
在第一种响应测试功能下,配网方式为测试终端与物联模组的网络接入方式,包括SoftAP配网方式、Smartlink配网方式和BLE配网方式。
测试终端在确定配网方式后,向物联模组发送绑定测试指令,将测试终端与物联模组进行绑定。物联模组根据接收到的绑定测试指令执行绑定操作,然后发送绑定测试日志至测试终端。绑定测试日志中包括了绑定结果和绑定时长。绑定结果可以为绑定成功或者绑定失败。绑定时长可以为从开始执行绑定操作到绑定操作成功的时长。在此测试过程中,绑定时长的实际值可以作为性能反馈值。
例如,物联模组在开启绑定配置之前记录时间戳,配置绑定成功之后再记录时间戳,结束时间戳减去开始时间戳就是绑定时长。可以通过物联模块的日志进行解析,从而计算时间。
绑定时长与配网方式相对应。例如,SoftAP配网绑定成功所用时长的性能基准值为20秒;Smartlink配网绑定成功所用时长的性能基准值为40秒;BLE配网绑定成功所用时长的性能基准值为10秒。
在第二种响应测试功能下,由于测试终端可能直接与物联模组连接,也可能通过物联网或者互联网与物联模组远程连接,这些连接信息可以通过路由信息体现出来。路由信息可以通过测试终端与物联模组连接的通信链路确定。
测试终端获取与物联模组连接的路由信息后,并向物联模组发送包含第一测试指令;物联模组接收并执行第一测试指令,并根据第一测试指令的执行结果,以及第一测试指令的响应时长生成测试日志,反馈至测试终端。在此测试过程中,第一测试指令的响应时长可以作为性能反馈值。第一测试指令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开机命令、关机命令等。
测试终端直接与物联模组连接,可以称之为小循环;通过物联网或者互联网与物联模组远程连接,可以称之为大循环。显然,大循环中所经过的路由器数量越多,相应的第一测试指令的响应时长也就越长,即响应时长的性能基准值与路由信息中的路由器数量成正比例关系。例如,小循环的响应时长的性能基准值可以为200毫秒;大循环的响应时长的性能基准值可以为300毫秒。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步骤110包括:
在当前测试功能为压力测试功能的情况下,向物联模组发送绑定指令;
在确定物联模组基于绑定指令发送的执行结果为绑定成功的情况下,在预设时间内向物联模组连续发送第一预设数量的第二测试指令;
接收物联模组发送的第二测试日志;第二测试日志包括第二测试指令的执行结果,以及物联模组在预设时间内的掉线信息和重启信息。
具体地,压力测试功能下,测试终端先向物联模组发送绑定指令,并在确定绑定结果为绑定成功的情况下,在预设时间内向物联模组连续发送第一预设数量的第二测试指令。预设时间和第一预设数量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第二测试指令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开机命令、关机命令等。
例如,测试终端在绑定物联模组后,进行自动化控制页面,自动发送第二测试指令。预设时间可以为1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96小时和120小时等。连续发送的执行间隔为1毫秒、2毫秒和5毫秒等。可以设置无限制执行次数,但是限制超时时间可以设置为5秒。
物联模组执行第二测试指令,生成第二测试日志。第二测试日志包括第二测试指令的执行结果。第二测试日志中还包含了物联模组在预设时间内的掉线信息和重启信息。掉线信息用于表示物联模组在压力测试功能中是否出现异常掉线,重启信息用于表示物联模组在压力测试功能中是否出现异常重启。
在此过程中,第二测试指令的执行结果的性能基准值为执行成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步骤110包括:
在当前测试功能为并发测试功能的情况下,基于多个测试终端同时向物联模组发送第三测试指令;
接收物联模组发送的第三测试日志;第三测试日志包括各个测试终端发送的第三测试指令的执行结果。
具体地,在并发测试功能下,测试终端可以为多个用户终端和/或服务器,同时向物联模组发送第三测试指令。第三测试指令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开机命令、关机命令等。
物联模组执行第三测试指令,并根据第三测试指令的执行结果生成第三测试日志。
测试终端可以根据各个第三测试指令的执行结果和/或各个第三测试指令的执行时间,确定物联模组是否能够同时处理多个设备发送的控制命令。测试终端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设置物联模组同时连接8个测试终端。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步骤110包括:
在当前测试功能为配网测试功能的情况下,分别基于不同操作系统类型的测试终端向物联模组发送第二预设数量的第四测试指令;第四测试指令用于控制物联模组与不同操作系统类型的测试终端进行绑定;
接收物联模组发送的第四测试日志;第四测试日志包括各个测试终端的绑定结果,以及各个测试终端的终端标识。
具体地,操作系统类型可以包括Android和IOS等。在配网测试功能下,测试终端可以分别与不同操作系统类型的测试终端连接,或者模拟不同操作系统类型的测试终端,向物联模组发送第二预设数量的第四测试指令。第四测试指令主要用于控制物联模组与各个测试终端进行绑定。第二预设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100次。
物联模组在接收到第四测试指令后,根据第四测试指令中的绑定信息,生成与测试终端的绑定结果;根据绑定结果以及绑定的测试终端标识,生成第四测试日志。
测试终端可以根据第四测试日志,确定物联模组能够成功绑定不同操作系统类型的测试终端。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步骤110包括:
在当前测试功能为控制测试功能的情况下,基于预设执行顺序向物联模组发送第三预设数量的第五测试指令;
接收物联模组发送的第五测试日志;第五测试日志包括第五测试指令的执行结果和执行顺序。
具体地,在控制测试功能下,测试终端可以按照预设执行顺序,向物联模组发送第三预设数量的第五测试指令。第三预设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第五测试指令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开机命令、关机命令等。
物联模组在接收并执行第五测试指令,生成第五测试指令的执行结果,记录第五测试指令的执行顺序,并生成第五测试日志。
测试终端可以根据第五测试日志中第五测试指令的执行结果和执行顺序,确定物联模组能够成功执行第五测试指令,并根据各个第五测试指令的执行结果和第三预设数量,确定物联模组的控制成功率。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步骤110包括:
在当前测试功能为掉线测试功能的情况下,向物联模组发送第六测试指令;第六测试指令用于控制物联模组在预设挂机时长内处于挂机状态;
接收物联模组发送的第六测试日志;第六测试日志包括物联模组在预设挂机时长内的掉线次数和成功完成连接建立次数。
具体地,在掉线测试功能下,测试终端向物联模组发送第六测试指令,用于控制物联模组在预设挂机时长内处于挂机状态。预设挂机时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在预设挂机时长内,物联模组可以通过日志记录掉线次数和成功完成连接建立次数,生成第六测试日志,发送至测试终端。测试终端根据掉线次数和成功完成连接建立次数,生成掉线率。例如,掉线率为掉线次数和成功完成连接建立次数之间的商。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步骤110包括:
确定多个测试终端;
确定各个测试终端对应的测试优先级,并将各个测试终端按照测试优先级进行降序排列;
将测试优先级最高的测试终端作为当前测试终端,基于当前测试终端向物联模组发送测试指令,并获取当前测试终端与物联模组之间的通信质量参数;
在通信质量参数小于预设通信质量阈值的情况下,基于下一测试测试终端向物联模组发送测试指令。
具体地,为了提高测试效率,可以确定多个测试终端。可以根据各个测试终端的操作方便性和设备硬件配置等,确定各个测试终端对应的测试优先级,并按照测试优先级的高低顺序对各个测试终端进行降序排列。例如处理器和内存等硬件配置越高的测试终端具有较高的测试优先级,应该被优先选取用于对物联模组进行测试。
可以将测试优先级最高的测试终端作为当前测试终端,使用当前测试终端向物联模组发送测试指令,并获取当前测试终端与物联模组之间的通信质量参数。通信质量参数可以为数据上传速度和数据下载速度等。通信质量参数可以用于对测试终端与物联模组之间建立的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进行评估。通信质量参数越高,表明通信可靠性越高;通信质量参数越低,表明通信可靠性越低。
在当前测试终端与物联模组之间的通信质量参数小于预设通信质量阈值的情况下,表明当前测试终端与物联模组之间的通信链路可能受到了干扰或者发生了故障,导致通信质量降低。此时,可以使用下一测试测试终端向物联模组发送测试指令,继续进行性能测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通过对多个测试终端确定测试优先级,并根据通信质量参数进行选择,提高了物联模组性能测试的有效性,避免了通信中断等网络故障给性能测试带来不利的影响,提高了物联模组性能测试的效率。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物联模组性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测试单元310,用于在与物联模组进行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向物联模组发送当前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指令,并接收物联模组发送的测试日志;测试日志是物联模组执行测试指令后生成的;
解析单元320,用于对测试日志进行解析,确定物联模组在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性能反馈值;
确定单元330,用于将性能反馈值与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性能基准值进行比对,并基于比对结果确定物联模组在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测试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联模组性能测试装置,在与物联模组进行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向物联模组发送当前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指令,并接收物联模组发送的测试日志;测试日志是物联模组执行测试指令后生成的;对测试日志进行解析,确定物联模组在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性能反馈值;将性能反馈值与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性能基准值进行比对,并基于比对结果确定物联模组在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测试结果;能够根据不同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指令对物联模组进行自动地测试,能够比较全面且系统地对物联模组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提高了物联模组的性能测试效率。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测试单元具体用于:
在当前测试功能为响应测试功能的情况下,向物联模组发送第一测试指令,并基于与物联模组连接的通信链路确定路由信息;
接收物联模组发送的第一测试日志;第一测试日志包括第一测试指令的执行结果,以及第一测试指令的响应时长;响应时长对应的性能基准值与路由信息中的路由器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测试单元具体用于:
在当前测试功能为压力测试功能的情况下,向物联模组发送绑定指令;
在确定物联模组基于绑定指令发送的执行结果为绑定成功的情况下,在预设时间内向物联模组连续发送第一预设数量的第二测试指令;
接收物联模组发送的第二测试日志;第二测试日志包括第二测试指令的执行结果,以及物联模组在预设时间内的掉线信息和重启信息。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测试单元具体用于:
在当前测试功能为并发测试功能的情况下,基于多个测试终端同时向物联模组发送第三测试指令;
接收物联模组发送的第三测试日志;第三测试日志包括各个测试终端发送的第三测试指令的执行结果。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测试单元具体用于:
在当前测试功能为配网测试功能的情况下,分别基于不同操作系统类型的测试终端向物联模组发送第二预设数量的第四测试指令;第四测试指令用于控制物联模组与不同操作系统类型的测试终端进行绑定;
接收物联模组发送的第四测试日志;第四测试日志包括各个测试终端的绑定结果,以及各个测试终端的终端标识。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测试单元具体用于:
在当前测试功能为控制测试功能的情况下,基于预设执行顺序向物联模组发送第三预设数量的第五测试指令;
接收物联模组发送的第五测试日志;第五测试日志包括第五测试指令的执行结果和执行顺序。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测试单元具体用于:
在当前测试功能为掉线测试功能的情况下,向物联模组发送第六测试指令;第六测试指令用于控制物联模组在预设挂机时长内处于挂机状态;
接收物联模组发送的第六测试日志;第六测试日志包括物联模组在预设挂机时长内的掉线次数和成功完成连接建立次数。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测试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多个测试终端;测试终端中运行有物联模组对应的性能测试程序;
确定各个测试终端对应的测试优先级,并将各个测试终端按照测试优先级进行降序排列;
将测试优先级最高的测试终端作为当前测试终端,基于当前测试终端中运行的性能测试程序向物联模组发送测试指令,并获取当前测试终端与物联模组之间的通信质量参数;
在通信质量参数小于预设通信质量阈值的情况下,基于下一测试测试终端中运行的性能测试程序向物联模组发送测试指令。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该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广泛应用于智慧家庭(Smart Home)、智能家居、智能家用设备生态、智慧住宅(Intelligence House)生态等全屋智能数字化控制应用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的硬件环境示意图,上述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4所示的由终端设备401和服务器402所构成的硬件环境中。服务器402通过网络与终端设备401进行连接,可用于为终端或终端上安装的客户端提供服务(如应用服务等),可在服务器上或独立于服务器设置数据库,用于为服务器402提供数据存储服务,可在服务器上或独立于服务器配置云计算和/或边缘计算服务,用于为服务器402提供数据运算服务。
上述网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有线网络,无线网络。上述有线网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上述无线网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蓝牙。终端设备401可以并不限定于为PC、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空调、智能烟机、智能冰箱、智能烤箱、智能炉灶、智能洗衣机、智能热水器、智能洗涤设备、智能洗碗机、智能投影设备、智能电视、智能晾衣架、智能窗帘、智能影音、智能插座、智能音响、智能音箱、智能新风设备、智能厨卫设备、智能卫浴设备、智能扫地机器人、智能擦窗机器人、智能拖地机器人、智能空气净化设备、智能蒸箱、智能微波炉、智能厨宝、智能净化器、智能饮水机、智能门锁等。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电子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5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520、存储器(Memory)530和通信总线(Communications Bus)540,其中,处理器510,通信接口520,存储器530通过通信总线5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510可以调用存储器530中的逻辑命令,以执行如下方法:
在与物联模组进行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向物联模组发送当前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指令,并接收物联模组发送的测试日志;测试日志是物联模组执行测试指令后生成的;对测试日志进行解析,确定物联模组在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性能反馈值;将性能反馈值与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性能基准值进行比对,并基于比对结果确定物联模组在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测试结果。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530中的逻辑命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命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中的处理器可以调用存储器中的逻辑指令,实现上述方法,其具体的实施方式与前述方法实施方式一致,且可以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其具体的实施方式与前述方法实施方式一致,且可以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方法。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与物联模组进行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当前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指令,并接收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的测试日志;所述测试日志是所述物联模组执行所述测试指令后生成的;
对所述测试日志进行解析,确定所述物联模组在所述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性能反馈值;
将所述性能反馈值与所述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性能基准值进行比对,并基于所述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物联模组在所述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测试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当前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指令,并接收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的测试日志,包括:
在所述当前测试功能为响应测试功能的情况下,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第一测试指令,并基于与所述物联模组连接的通信链路确定路由信息;
接收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的第一测试日志;所述第一测试日志包括所述第一测试指令的执行结果,以及所述第一测试指令的响应时长;所述响应时长对应的性能基准值与所述路由信息中的路由器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当前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指令,并接收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的测试日志,包括:
在所述当前测试功能为压力测试功能的情况下,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绑定指令;
在确定所述物联模组基于所述绑定指令发送的执行结果为绑定成功的情况下,在预设时间内向所述物联模组连续发送第一预设数量的第二测试指令;
接收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的第二测试日志;所述第二测试日志包括所述第二测试指令的执行结果,以及所述物联模组在所述预设时间内的掉线信息和重启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当前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指令,并接收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的测试日志,包括:
在所述当前测试功能为并发测试功能的情况下,基于多个测试终端同时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第三测试指令;
接收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的第三测试日志;所述第三测试日志包括各个测试终端发送的第三测试指令的执行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当前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指令,并接收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的测试日志,包括:
在所述当前测试功能为配网测试功能的情况下,分别基于不同操作系统类型的测试终端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第二预设数量的第四测试指令;所述第四测试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物联模组与不同操作系统类型的测试终端进行绑定;
接收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的第四测试日志;所述第四测试日志包括各个测试终端的绑定结果,以及各个测试终端的终端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当前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指令,并接收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的测试日志,包括:
在所述当前测试功能为控制测试功能的情况下,基于预设执行顺序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第三预设数量的第五测试指令;
接收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的第五测试日志;所述第五测试日志包括所述第五测试指令的执行结果和执行顺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当前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指令,并接收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的测试日志,包括:
在所述当前测试功能为掉线测试功能的情况下,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第六测试指令;所述第六测试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物联模组在预设挂机时长内处于挂机状态;
接收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的第六测试日志;所述第六测试日志包括所述物联模组在所述预设挂机时长内的掉线次数和成功完成连接建立次数。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当前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指令,包括:
确定多个测试终端;
确定各个测试终端对应的测试优先级,并将各个测试终端按照测试优先级进行降序排列;
将测试优先级最高的测试终端作为当前测试终端,基于所述当前测试终端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测试指令,并获取所述当前测试终端与所述物联模组之间的通信质量参数;
在所述通信质量参数小于预设通信质量阈值的情况下,基于下一测试测试终端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测试指令。
9.一种物联模组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试单元,用于在与物联模组进行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向所述物联模组发送当前测试功能对应的测试指令,并接收所述物联模组发送的测试日志;所述测试日志是所述物联模组执行所述测试指令后生成的;
解析单元,用于对所述测试日志进行解析,确定所述物联模组在所述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性能反馈值;
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性能反馈值与所述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性能基准值进行比对,并基于所述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物联模组在所述当前测试功能下的测试结果。
10.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
CN202211192439.XA 2022-09-28 2022-09-28 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8344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92439.XA CN117834493A (zh) 2022-09-28 2022-09-28 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92439.XA CN117834493A (zh) 2022-09-28 2022-09-28 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34493A true CN117834493A (zh) 2024-04-05

Family

ID=90504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92439.XA Pending CN117834493A (zh) 2022-09-28 2022-09-28 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3449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5843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end-of-life of internet of things (IoT) device and closing associated block chain
CN116016002A (zh) 智能家电配网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5167164A (zh) 设备场景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4697150A (zh) 命令的下发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1698736A (zh) 智能家电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和服务器
CN117834493A (zh) 物联模组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540556A (zh) 基于用户习惯的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6361155A (zh) 软件开发包的测试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5499333A (zh) 关联关系的确定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5309062A (zh) 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5494737A (zh) 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5174296B (zh) 设备功能接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0120617A (zh) 一种关闭家电设备的方法和智能插座
CN114826899B (zh) 设备控制服务的调试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4760235B (zh) 拨测任务的执行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5002206B (zh)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5148204B (zh) 语音唤醒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4756348A (zh) 拨测任务的执行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6578435A (zh) 智能家电终端的故障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6302877A (zh) 消息队列性能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6184012A (zh) 设备的用电量确定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8112967A (zh) 控制结果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7573522A (zh) 启动时长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5103033A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6009409A (zh) 在线率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