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31777A - 皮肤模型及其建立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皮肤模型及其建立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31777A
CN117831777A CN202311840801.4A CN202311840801A CN117831777A CN 117831777 A CN117831777 A CN 117831777A CN 202311840801 A CN202311840801 A CN 202311840801A CN 117831777 A CN117831777 A CN 117831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in
treatment
skin model
modeling
modeling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408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瑶瑶
赵毅
徐琴
徐婷
龚颖
杨儒雅
杨艳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loomage Bi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loomage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loomage Bi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loomage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4080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317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31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317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皮肤模型的建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标记:在待建模的皮肤上标记建模区域;初步处理:使用化学物质对建模区域进行初步处理;光照处理:对经初步处理的建模区域进行光照处理。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根据上述建立方法所建立的皮肤模型,以及使用所述皮肤模型的化妆品功效的评价方法。本申请的皮肤模型基于健康皮肤建立,不需要招募具有特定症状的人群,节省招募受试者时间、招募成本以及降低测试难度;同时可在安全范围内使健康皮肤短暂出现多种敏感性皮肤症状,且症状相对统一,可用客观仪器测试量化生理指标变化,具有快速、有效、重现性稳定、安全的特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皮肤模型及其建立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化妆品功效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肤模型的建立方法、一种皮肤模型及其在化妆品功效评价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由于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角质层受损和光损伤综合造成皮肤角质层变薄、皮肤屏障受损,脆弱的表皮屏障会使得刺激物或过敏原的渗透作用增强,且神经末梢得不到充分的保护,更深层的肌肤暴露在微生物及外界刺激下从而诱发皮肤局部炎症状态,出现泛红发痒、灼热刺痛等敏感性皮肤症状,严重影响该类人群的生活质量。
如何有效改善敏感性皮肤症状是这类人群的刚需。然而目前敏感性皮肤症状没有统一的测试方法,且由于受试者个体差异较大,每个人表现出的症状和程度并不统一,导致招募受试者难度大、检测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皮肤模型的建立方法,该方法所获得的皮肤模型的皮肤症状和程度相对统一,且该皮肤模型适用于评价多种敏感性皮肤症状。
本申请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皮肤模型的建立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标记:在待建模的皮肤上标记建模区域;
初步处理:使用化学物质对建模区域进行初步处理;
光照处理:对经初步处理的建模区域进行光照处理。
2.根据项1所述的建立方法,其中,所述化学物质为表面活性剂;
优选地,所述化学物质包含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和十四烯基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更优选地,所述化学物质包含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或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
更优选地,所述化学物质的浓度为0.1%~10%(w/w),优选为1%~10%(w/w)。
3.根据项1~2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立方法,其中,使用化学物质对建模区域进行初步处理的时间为1~24h,优选为1~2h。
4.根据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立方法,其中,所述光照处理为使用紫外线进行处理;
优选地,所述紫外线的波长为280~400nm。
5.根据项4所述的建立方法,其中,所述光照处理使用的照射剂量为0.1~1倍的最小红斑剂量(MED)/天;
优选地,所述光照处理周期1~2天。
6.根据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立方法,其中,所述建模区域包括2个或3个以上建模区域,且各建模区域之间间隔至少1cm。
7.根据项1~6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立方法,其中,所述皮肤模型的表征参数包括角质层水分含量、透皮水分散失率、皮肤红度、个体类型角和黑素指数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地,所述皮肤模型的表征参数包括角质层水分含量、透皮水分散失率和皮肤红度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8.根据项1~7中任一项所述的皮肤模型的建立方法在化妆品功效评价模型中的应用。
9.一种根据项1~7中任一项所述的皮肤模型的建立方法所建立的皮肤模型。
10.一种化妆品功效的评价方法,其中,包括使用项9所述的皮肤模型来评价化妆品功效;
优选地,所述化妆品功效包括舒缓、修护。
发明的效果
1.本申请的皮肤模型基于健康皮肤建立,不需要招募具有特定症状的人群,节省招募受试者时间、招募成本以及降低测试难度;
2.本申请的皮肤模型可在安全范围内使健康皮肤短暂出现多种敏感性皮肤症状(角质层水分降低、透皮水分散失率上升、皮肤红度上升、皮肤颜色变深),且症状相对统一,可用客观仪器测试量化生理指标变化;具有快速、有效、重现性稳定、安全的特点;
3.本申请的皮肤模型可用于评估和验证化妆品的舒缓、修护等多种功效,可避免由于敏感肌人群个体差异较大等原因导致的评估和验证结果不准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或“包括”为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然而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皮肤模型的建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标记:在待建模的皮肤上标记建模区域;
初步处理:使用化学物质对建模区域进行初步处理;
光照处理:对经初步处理的建模区域进行光照处理。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受试者手臂、背部或小腿上画框标记建模区域。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建模区域包括2个或3个以上的建模区域,具体可为2个、3个、4个、5个、6个、7个、8个、9个、10个等。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各建模区域之间间隔至少1cm,例如可以为1cm、2cm、3cm、4cm、5cm等。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建模区域可以为方形、圆形等任意形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建模区域为方形,建模区域的面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例如可以为(0.5cm~5cm)*(0.5cm~5cm),例如可以为0.5cm*0.5cm、1.0cm*1.0cm、1.5cm*1.5cm、2.0cm*2.0cm、2.5cm*2.5cm、3.0cm*3.0cm、3.5cm*3.5cm、4.0cm*4.0cm、4.5cm*4.5cm、5.0cm*5.0cm等。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采用涂抹或贴敷化学物质等的方式对建模区域进行初步处理。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化学物质为表面活性剂;优选地,所述化学物质包含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和十四烯基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更优选地,所述化学物质包含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或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化学物质的浓度为0.1%~10%(w/w),优选为1%~10%(w/w),例如可为0.1%w/w、0.5%w/w、1%w/w、2%w/w、3%w/w、4%w/w、5%w/w、6%w/w、7%w/w、8%w/w、9%w/w、10%w/w等。化学物质的浓度过高,可能会引起皮疹等不良反应,化学物质的浓度过低,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透皮水分散失率、皮肤红度a值基本没有变化,无法成功建模。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化学物质包含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和十四烯基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化学物质的浓度为0.1%~10%(w/w)。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化学物质包含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或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所述化学物质的浓度为1%~10%(w/w)。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使用化学物质对建模区域进行初步处理的时间为1~24h,优选为1~2h,例如可为1h、1.5h、2h、3h、4h、5h、6h、8h、h10h、12h、14h、16h、18h、20h、22h、24h等。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化学物质包含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和十四烯基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化学物质的浓度为0.1%~10%(w/w),使用化学物质对建模区域进行初步处理的时间为1~24h。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化学物质包含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和十四烯基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化学物质的浓度为1%~10%(w/w),使用化学物质对建模区域进行初步处理的时间为1~2h。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化学物质包含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或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所述化学物质的浓度为1%~10%(w/w),使用化学物质对建模区域进行初步处理的时间为1~2h。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所述光照处理步骤中,所述光照处理为使用紫外线进行处理;优选地,所述紫外线的波长为280~400nm,例如可以为280nm、290nm、300nm、310nm、320nm、330nm、340nm、3500nm、360nm、370nm、380nm、390nm、400nm等;优选地,所述紫外线的波长为280~320nm。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所述光照处理步骤中,所述光照处理使用的照射剂量为0.1~1倍的最小红斑剂量(MED)/天,例如可为0.1倍MED/天、0.2倍MED/天、0.3倍MED/天、0.4倍MED/天、0.5倍MED/天、0.6倍MED/天、0.7倍MED/天、0.8倍MED/天、0.9倍MED/天、1倍MED/天等。本申请中,“最小红斑剂量”为引起皮肤清晰可见的红斑,其范围达到照射点大部分区域所需要的紫外线照射最低剂量(J/m2)或最短时间(s)。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光照处理使用的照射剂量为0.1~1倍的最小红斑剂量(MED)/天,所述光照处理持续1~2天,例如可为1天、1.1天、1.2天、1.3天、1.4天、1.5天、1.6天、1.7天、1.8天、1.9天、2天等。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标记步骤后,在初步处理步骤前,所述建立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建模区域的表征参数的基础值,在光照处理步骤后,所述建立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建模区域的表征参数的测试值,进而通过基础值和测试值判断模型是否建立成功。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表征参数包括角质层水分含量、透皮水分散失率、皮肤红度、个体类型角和黑素指数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地,所述表征参数包括角质层水分含量、透皮水分散失率和皮肤红度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角质层水分含量又称皮肤水分含量、皮肤水含量,角质层含水量不仅反映了角质层的生理功能,同时也是整个皮肤乃至整个机体生理功能在皮肤的表现。角质层含水量降低往往也是皮肤生理老化的象征,也是环境对皮肤生理功能影响的表现。测量角质层的含水量对了解机体的生理功能及机体对环境的生理反应具有重要意义;适当地调节角质层含水量可能在延缓皮肤老化、防治某些皮肤病中有一定的作用。
经皮水分散失(Trans Epidermal Water Loss,TEWL)又称透皮失水,是反映角质层屏障功能的常用指标。TEWL值不能直接表示角质层的水分含量,但能表明角质层水分散失的情况,可反映皮肤角质层的保水能力,结合水分含量等仪器测得的皮肤水分含量,能够较全面综合地评价保湿化妆品的保湿效果。
皮肤红度,又称a值,a值越高,表示皮肤的红度越红,因此a值是评估化妆品敏感、炎症功效的指标,也会被用来间接评估化妆品美白、淡斑的功效。
黑素指数(Melanin index,MI)是基于光谱吸收的原理(RGB),通过仪器探头的发射器发出的568nm(绿光)、660nm(红光)、880nm(红外光)三种波长的光照射在皮肤表面,接收器测得皮肤反射的光。发射器和接收器的位置保证了只有漫射光和散射光可以被测到,由于发射光的量是一定的,因此就可以测出被皮肤吸收的光的量。MI数值越高,表示皮肤黑色素含量越高,因此MI是评估化妆品美白、淡斑的功效的重要评估指标。
个体类型角ITAo是CIE L*a*b*颜色空间建立的皮肤颜色测量指标。皮肤类型可以根据ITAo(individual typology angle)划分为I-VI型,共6种类型。
将不同时间点的指标测试值与基础值比较,采用Shapiro-Wilk Test进行数据改善值正态分布的显著性检验。P(双侧)>0.05,则呈正态分布,进行配对t检验,显著性差异水平α取0.05。若P(双侧)<0.05,则呈非正态分布,进行Wilcoxon符号秩检验,显著性差异水平α取0.05。
具备下述(1)~(3)所示的生理指标参数的改变,就说明模型建立较为成功;为了将对受试者的损伤降到最低,这3种皮肤指标出现上升或下降显著性变化即可:
(1)建模区域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显著下降(P<0.05);
(2)建模区域皮肤透皮水分散失率显著上升(P<0.05);
(3)建模区域皮肤出现皮肤红度显著性上升(P<0.05)。
根据出现显著性变化的角质层水分含量、透皮水分散失率和皮肤红度a值的数值,确定符合敏感肌的角质层水分含量变化率、透皮水分散失率变化率和皮肤红度a值变化率的最小取值;基于将对受试者的损伤降到最低的原则,确定符合敏感肌的角质层水分含量变化率、透皮水分散失率变化率和皮肤红度a值变化率的最高取值。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模型建立后,角质层水分含量比基础值降低2-55%,优选10-55%,透皮水分散失率增加4-40%,优选10-40%;皮肤红度增加10-30%,说明模型建立较为成功。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前述任一种皮肤模型的建立方法在化妆品功效评价模型中的应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化妆品形式可为酊剂、软膏剂、乳膏剂、糊剂、气雾剂、喷雾剂、膜剂、散剂、洗剂、搽剂、涂剂、涂膜剂、凝胶剂、贴剂等。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前述任一种皮肤模型的建立方法所建立的皮肤模型。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化妆品功效的评价方法,包括前述皮肤模型来评价化妆品功效。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化妆品功效包括保湿、美白、舒缓、修护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化妆品功效的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手前臂内侧、背部或小腿部位设置N+1(N为测试样品的数量)个测试区域随机分为空白区域、测试区域,造模完成后,测试皮肤水分含量、透皮水分散失率(TEWL)、皮肤红度、ITA°(个体类型角)、MI(黑素指数)等指标;在样品区涂抹测试样品后根据测试需求在一定时间点检测皮肤水分含量、TEWL、皮肤红度、ITA°、MI等指标,空白区域不涂抹测试样品;根据数值变化来评价化妆品相应的功效。
本申请的皮肤模型可模拟敏感肌的角质层水分含量、透皮水分散失率和皮肤红度a值中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症状,优选模拟两个症状,更优选模拟三个症状;
本申请的皮肤模型可实现30min至14d范围内的测试周期,适用于多种多样的测试周期的需求,实现高效快速检测。
实施例
本申请对试验中所用到的材料以及试验方法进行一般性和/或具体的描述,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试剂或仪器。
以下化妆品人体功效评价检验符合国际赫尔辛基宣言的基本原则,受试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采取必要的医学防护措施,最大程度地保护受试者的利益。
(1)考察化学物质+光照的处理方式
招募皮肤健康受试者10人,18~60岁,入组前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等询问受试者一系列关于疾病史、健康状况等问题,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人,在每个受试者手臂标记8个建模区域,区域为1.5cm×1.5cm的正方形区域,区域之间至少相隔1cm。在A组的每个受试者的8个建模区域中分别建立实施例1、2、6、7、8、9、10的皮肤模型,以及设置一个不做任何处理的空白区域;在B组的每个受试者的8个建模区域中分别建立实施例1、3、4、5、11、对比例1、2的皮肤模型,以及设置一个不做任何处理的空白区域。
用人工日光模拟仪(Solar light Model 601-300)确定每位受试者建模区域的最小红斑量(Minimal erythema dose,MED),人工日光模拟仪的紫外输出范围为280~400nm。
实施例1
在实施例1的皮肤建模区域,分别取45μl浓度为1%(w/w)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根据斑试器面积计算,2mg/cm2)滴于斑试器滤纸上,将斑贴贴于皮肤建模区域,2h后撕去斑贴;
撕去斑贴24小时后,用人工日光模拟仪(Solar light Model 601-300)按0.75倍MED剂量照射建模区域,每天照射1次,连续照射2天后对皮肤状态进行仪器检测。
使用角质层水分计(MDD4-Corneometer CM825)检测角质层水分含量,使用经皮水分散失测试仪(VAPOMETER)检测透皮水分散失率,使用皮肤颜色测试仪(Colorcatch)检测黑素指数MI值,以及使用多功能皮肤成像设备(Pixience C-Cube)对受试者各建模区域分别进行图像采集并分析皮肤红度a值。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0.1%(w/w)。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10%(w/w)。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每天照射剂量为0.5倍MED。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每天照射剂量为1倍MED。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浓度为10%(w/w)的斑贴贴于皮肤建模区域,1h后撕去斑贴。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浓度为0.1%(w/w)的斑贴贴于皮肤建模区域,24h后撕去斑贴。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每天照射剂量为0.1倍MED。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水溶液为1%(w/w)的斑贴贴于皮肤建模区域。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使用人工日光模拟仪照射。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使用含有化学物质的斑贴处理建模区域皮肤,只使用人工日光模拟仪(Solar light Model 601-300)按0.75倍MED剂量照射于建模区域皮肤。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浓度为0.025%(w/w)。
对比例4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浓度为15%(w/w)的斑贴贴于皮肤建模区域,24h后撕去斑贴。
将各实施例1~9和对比例1~4的建模参数列于下表1中。
表1
将实施例1、对比例1~2的角质层水分含量、透皮水分散失率、皮肤红度这三项皮肤指标的变化率列于下表2中。
表2
注:*表示P<0.05,为不同时间点的值与基础值比较的差异显著性。
皮肤自身生理节律会引起皮肤指标的波动,为排除皮肤自身生理指标的波动,在计算每个建模区域皮肤指标变化率(角质层水分含量、透皮水分散失率、MI值、皮肤红度a值等)的过程中扣除空白区域(不做任何处理的区域)皮肤指标的变化率,具体公式如下:
建模区域皮肤指标增长率=(建模后各时间点指标测试值Tn-建模前指标基础值T0)/建模前指标基础值T0*100%
空白区域皮肤指标增长率=(建模后各时间点指标测试值Kn-建模前指标基础值K0)/建模前指标基础值K0*100%
建模后皮肤指标变化率=建模区域皮肤指标增长率-空白区域皮肤指标增长率
验证皮肤模型建立成功的评价标准:
模型建立后,在安全范围内使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降低,透皮水分散失率和皮肤红度a值上升,具体来说,同时具备下述(1)~(3)所示的生理指标参数的改变,就说明模型建立较为成功;为了将对受试者的损伤降到最低,这3种皮肤指标出现上升或下降显著性变化即可:
(1)建模区域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显著下降(P<0.05);
(2)建模区域皮肤透皮水分散失率显著上升(P<0.05);
(3)建模区域皮肤出现皮肤红度显著性上升(P<0.05)。
由上表2可知,实施例1的建模条件可使皮肤在安全范围内显著性降低了角质层水分含量(P<0.05),建模后前4天(包括第四天)显著性提高了透皮水分散失率和皮肤红度a值(P<0.05),提高了皮肤反应程度;对比例1只有前4天(包括第4天)角质层水分含量显著性(P<0.05)下降;对比例2各数值均未表现出差异显著性;对比实施例1、对比例1、对比例2可以发现,实施例1的模型表现出的症状更全面,对敏感性皮肤的状态模拟更全面,且皮肤反应程度明显。
根据出现显著性变化的角质层水分含量、透皮水分散失率和皮肤红度a值的数值,确定符合敏感肌的角质层水分含量变化率、透皮水分散失率变化率和皮肤红度a值变化率的最小取值分别为2%、4%、10%;基于将对受试者的损伤降到最低的原则,确定符合敏感肌的角质层水分含量变化率、透皮水分散失率变化率和皮肤红度a值变化率的最高取值分别为55%、40%、30%。整体参考标准设定如下:
(1)模型建立后,角质层水分含量比基础值降低2-55%,优选10-55%;
(2)模型建立后,透皮水分散失率增加4-40%,优选10-40%;
(3)模型建立后,皮肤红度增加10-30%。
将实施例1~9和对比例1~4的角质层水分含量、透皮水分散失率、皮肤红度这三项皮肤指标的变化率列于下表3中。
表3
注:对比例4测试部位出现了轻微不良反应,终止测试。
由表3可知,实施例1~3、6、7、9相对于对比例2,以及实施例1、4、5、8相对于对比例1,均可使皮肤在安全范围内,在多个测试时间点出现角质层水分含量降低、透皮水分散失率提高和皮肤红度a值增加的结果。并且实施例1~9不会出现如对比例1那样使角质层过度失水(-64.73%)的情况。这表明,本申请选用的皮肤模型建立条件所构建的皮肤模型,能够显示出更多的皮肤症状,可以在多个时间点采用该皮肤模型进行产品测试,且能够减少对受试者皮肤的损伤,具有安全、高效、稳定、检测全面的优点。
(2)考察胶带贴+光照的处理方式
招募皮肤健康受试者10人,18-60岁,入组前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等询问受试者一系列关于疾病史、健康状况等问题。在受试者前臂内侧标记3个建模区域,区域面积为3.0cm×3.0cm的正方形区域,区域之间至少相隔1cm;在3个建模区域中分别建立对比例5、6的皮肤模型,以及设置一个不做任何处理的空白区域;使用角质层水分计(MDD4-CorneometerCM825)检测角质层水分含量,使用经皮水分散失测试仪(VAPOMETER)检测透皮水分散失率,使用多功能皮肤成像设备(Pixience C-Cube)对受试者各建模区域分别进行图像采集并分析皮肤红度a值。
对比例5
取1片皮肤角质层胶带贴在建模区域内,用压力棒按压10秒后,揭掉;后续的皮肤角质层细胞剥落取样片均贴在第1片的位置,用压力棒按压10秒后,换方位揭掉取样片。使用经皮水分散失测试仪(VAPOMETER)检测透皮水分散失率(TEWL),最终使需要损伤的测试部位的TEWL值均达到15~20g/(h·m2)之间。
对比例6
本对比例与对比例5的区别在于,在角质层剥脱24h后,用人工日光模拟仪(Solarlight Model 601-300)按0.75倍MED剂量照射建模区域,每天照射1次,连续照射2天后对皮肤状态进行仪器检测。
将对比例5~6的角质层水分含量、透皮水分散失率、皮肤红度这三项皮肤指标变化率列于下表4中。
表4
由对比例5与对比例6的比较显示,采用胶带贴与光照来处理皮肤时,相对于仅用胶带贴,并没有使皮肤在更多个测试时间点出现角质层水分含量降低、透皮水分散失率提高和皮肤红度a值增加的结果,并且对比例5、6仅能在建模后的第7天测试角质层水分含量,第4天测试透皮水分散失率,限制了测试的周期,无法满足高效检测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申请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皮肤模型的建立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标记:在待建模的皮肤上标记建模区域;
初步处理:使用化学物质对建模区域进行初步处理;
光照处理:对经初步处理的建模区域进行光照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方法,其中,所述化学物质为表面活性剂;
优选地,所述化学物质包含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和十四烯基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更优选地,所述化学物质包含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或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
更优选地,所述化学物质的浓度为0.1%~10%(w/w),优选为1%~10%(w/w)。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立方法,其中,使用化学物质对建模区域进行初步处理的时间为1~24h,优选为1~2h。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立方法,其中,所述光照处理为使用紫外线进行处理;
优选地,所述紫外线的波长为280~400n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立方法,其中,所述光照处理使用的照射剂量为0.1~1倍的最小红斑剂量(MED)/天;
优选地,所述光照处理周期1~2天。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立方法,其中,所述建模区域包括2个或3个以上建模区域,且各建模区域之间间隔至少1cm。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立方法,其中,所述皮肤模型的表征参数包括角质层水分含量、透皮水分散失率、皮肤红度、个体类型角和黑素指数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地,所述皮肤模型的表征参数包括角质层水分含量、透皮水分散失率和皮肤红度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皮肤模型的建立方法在化妆品功效评价模型中的应用。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皮肤模型的建立方法所建立的皮肤模型。
10.一种化妆品功效的评价方法,其中,包括使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皮肤模型来评价化妆品功效;
优选地,所述化妆品功效包括舒缓、修护。
CN202311840801.4A 2023-12-28 2023-12-28 皮肤模型及其建立方法与应用 Pending CN1178317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40801.4A CN117831777A (zh) 2023-12-28 2023-12-28 皮肤模型及其建立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40801.4A CN117831777A (zh) 2023-12-28 2023-12-28 皮肤模型及其建立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31777A true CN117831777A (zh) 2024-04-05

Family

ID=90512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40801.4A Pending CN117831777A (zh) 2023-12-28 2023-12-28 皮肤模型及其建立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3177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larys et al. Skin color measurements: comparison between three instruments: the Chromameter®, the DermaSpectrometer® and the Mexameter®
TW550064B (en) Classification and screening of test subjects according to optical thickness of skin
BABULAK et al. Quantitation of erythema in a soap chamber test using the Minolta Chroma (Reflectance) Meter: Comparison of
US9063054B2 (en) Vitro measurement of sunscreen protection
MXPA04012565A (es) Metodo para evaluar la salud de la piel y la salud general de un individuo.
Stanfield et al. In vitro measurements of sunscreen protection
CN103592252A (zh) 一种防晒化妆品的防护测定方法
Kölmel et al. Investigation of skin by ultraviolet remittance spectroscopy
JP3337832B2 (ja) 紫外線防御効果の測定方法及び装置
US20150108360A1 (en) Measurement of sunscreen protection using spin coated substrates
CN103380375A (zh) 皮肤的应激积累度的评价方法
Miyamae et al. A combined near-infrared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of assessment for the degree of photoaging and physiological aging of human skin
Young et al. Laser Doppler velocimetry to quantify UV‐B induced increase in human skin blood flow
Barel et al. In vivo evaluation of the hydration state of the skin: measurements and methods for claim support
CN117831777A (zh) 皮肤模型及其建立方法与应用
Chan et al.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drug-induced erythema by using a tristimulus colour analyzer: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data analysis
Shen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skin moisture and evaluation of cosmetic moisturizing properties using miniature near-infrared spectrometer
US20040219684A1 (en) In vitro prediction of sunscreen PFA values
CN111511289A (zh) 紫外线敏感性的判定方法
Herrling et al. The important role of melanin as protector against free radicals in skin
Casetti et al. Double trouble from sunburn: UVB-induced erythema is associated with a transient decrease in skin pigmentation
CN112773738A (zh) 一种保湿舒缓组合物,其制备方法、护肤品及应用
Mohamad 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electrical techniques in measuring skin moisture content
Gniadecka et al. Skin temperature and phototest evaluation
Omar et al. Optical fiber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for skin moisture measur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