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31476A - 驱动芯片在显示设备中的配置方案、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驱动芯片在显示设备中的配置方案、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31476A
CN117831476A CN202211190705.5A CN202211190705A CN117831476A CN 117831476 A CN117831476 A CN 117831476A CN 202211190705 A CN202211190705 A CN 202211190705A CN 117831476 A CN117831476 A CN 1178314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power supply
circuit
negative
supply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907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闵言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9070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3147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9692 priority patent/WO202406647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831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314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66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芯片在显示设备中的配置方案、显示设备,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解决栅极驱动电路电源功耗较高的问题。驱动芯片包括耦接的第一升压电路和第一稳压电路;驱动芯片被配置为应用于低压或高压显示设备中,低压显示设备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以及第一直通通路;第一电路板包括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第一中压电源输入端以及第一低压电源输入端;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一正电源电压小于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的第一高压电源电压;驱动芯片的配置方案包括:关闭第一升压电路。第一稳压电路通过第一直通通路直接接收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的第一高压电源电压,并对第一高压电源电压进行稳压处理后生成第一正电源电压后输出。

Description

驱动芯片在显示设备中的配置方案、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芯片在显示设备中的配置方案、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显示面板的发展呈现出了高集成度、低成本的发展趋势。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就是阵列基板行驱动(gate on array,GOA)技术量产化的实现。利用GOA技术将栅极驱动电路集成在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上,从而可以省掉栅极驱动集成电路部分,以从材料成本和制作工艺两方面降低产品成本。
然而,当前显示设备中,采用GOA技术形成的栅极驱动电路电源功耗较高,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芯片在显示设备中的配置方案、显示设备,用于解决栅极驱动电路电源功耗较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驱动芯片的配置方案,该驱动芯片例如可以为显示设备中的驱动芯片。该驱动芯片可以被配置为应用于低压显示设备中,该驱动芯片也可以被配置为应用于高压显示设备中,以兼容当前已有的高压显示设备和新的低压显示设备。
驱动芯片包括耦接的第一升压电路和第一稳压电路;第一升压电路用于对接收到的电压进行升压后传输至第一稳压电路,第一稳压电路用于对接收到的电压进行稳压后输出;配置方案包括第一配置方案和第二配置方案;在第一配置方案中,驱动芯片被配置为应用于低压显示设备中,低压显示设备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以及第一直通通路;第一电路板包括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第一中压电源输入端以及第一低压电源输入端;第一直通通路与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和第一稳压电路耦接;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一正电源电压小于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的第一高压电源电压;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第一中压电源输入端、第一低压电源输入端以及第一控制端均耦接于第一升压电路,第一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以打开和关闭第一升压电路;第一升压电路不消耗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第一中压电源输入端和第一低压电源输入端的电源电压。第一稳压电路通过第一直通通路直接接收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的第一高压电源电压,并对第一高压电源电压进行稳压处理后生成第一正电源电压,并将第一正电源电压输出至第一栅极驱动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稳压电路通过第一直通通路直接接收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的第一高压电源电压,无需经过第一升压电路。因此,驱动芯片中的第一升压电路不会损耗第一高压电源电压、第一中压电源电压以及第一低压电源电压,且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一正电源电压也降低至小于第一高压电源电压。因此,可以降低生成第一栅极驱动电路所需的第一正电源电压过程中的电源效率损失,使得低压显示设备的功耗也会按照相应比例下降。而且,驱动芯片的结构与当前技术中的驱动芯片可以兼容,工艺改变的成本较低,兼容性强,易于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低压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显示屏,第一显示屏包括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用于向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传输栅极驱动信号。这是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驱动芯片执行第一配置方案的过程中,第一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以关闭第一升压电路。通过软件程序关闭第一升压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驱动芯片包括第一寄存器,第一寄存器用于向第一控制端传输第一控制信号。这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实现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直通通路包括第一电阻。采用第一电阻作为第一直通通路时,可直接在当前技术中已有的电路板中通过焊接等方式集成第一电阻,以构成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电路板。工艺简单,易于实现,适用范围广,兼容性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阻包括0欧电阻。这是一种低损耗的实现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直通通路包括第一信号线。这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直通通路集成在驱动芯片中。这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直通通路集成在第一电路板中。这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路板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以及第一参考地电压端;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一升压电路和第一稳压电路之间,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一参考地电压端耦接;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一稳压电路与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之间,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一参考地电压端耦接。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作为稳压电容,可以对第一稳压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压进行稳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驱动芯片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以及第五引脚;第一引脚与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耦接,第二引脚与第一中压电源输入端耦接,第三引脚与第一低压电源输入端耦接,第四引脚与第一直通通路及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耦接,第五引脚与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一正电源电压端及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耦接。这是驱动芯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驱动芯片还包括依次串联耦接的负压转换电路、第二升压电路以及第二稳压电路;负压转换电路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一高压电源电压转换为负第一高压电源电压并传输至第二升压电路,第二升压电路用于对负第一高压电源电压进行负向升压并传输至第二稳压电路,第二稳压电路用于对接收到的电压进行稳压后输出;低压显示设备还包括第二直通通路,第二稳压电路通过第二直通通路与负压转换电路耦接;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一负电源电压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高压电源电压;第一配置方案还包括:负压转换电路接收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的第一高压电源电压,将接收到的第一高压电源电压转换为负第一高压电源电压并传输至第二升压电路和第二直通电路;负压转换电路、第一中压电源输入端、第一低压电源输入端以及第二控制端均耦接于第二升压电路,第二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以打开和关闭第二升压电路;第二稳压电路通过第二直通通路接收负第一高压电源电压,对负第一高压电源电压进行稳压处理后生成第一负电源电压,并将第一负电源电压输出至第一栅极驱动电路。
由于第二稳压电路通过第二直通通路直接与负压转换电路耦接,驱动芯片中的第二升压电路不会损耗第一中压电源电压和第一低压电源电压,且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一负电源电压的绝对值也降低至小于第一高压电源电压。因此,可以降低生成第一栅极驱动电路所需的第一负电源电压过程中的电源效率损失,使得低压显示设备的功耗也会按照相应比例下降。而且,驱动芯片的结构与当前技术中的驱动芯片可以兼容,工艺改变的成本较低,兼容性强,易于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驱动芯片执行第一配置方案的过程中,第二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以关闭第二升压电路。通过软件程序关闭第二升压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驱动芯片包括第二寄存器,第二寄存器用于向第二控制端传输第二控制信号。这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实现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直通通路包括第二电阻。采用第二电阻作为第二直通通路时,可直接在当前技术中已有的电路板中通过焊接等方式集成第二电阻,以构成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电路板。工艺简单,易于实现,适用范围广,兼容性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电阻包括0欧电阻。这是一种低功耗的实现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直通通路包括第二信号线。这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实现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直通通路集成在驱动芯片中。这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直通通路集成在第一电路板中。这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路板还包括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以及第二参考地电压端;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负压转换电路与第二升压电路之间,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二参考地电压端耦接;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二升压电路与第二稳压电路之间,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二参考地电压端耦接;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二稳压电路与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之间,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二参考地电压端耦接。第三电容、第四电容以及第五电容作为稳压电容,对负压转换电路输出端的电压、第二稳压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压进行稳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驱动芯片还包括第六引脚、第七引脚以及第八引脚;第六引脚与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及第二直通通路的第一端耦接,第七引脚与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及第二直通通路的第二端耦接,第八引脚与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一负电源电压端耦接。这是驱动芯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配置方案中,驱动芯片被配置为应用于高压显示设备中,高压显示设备包括第二电路板和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第二电路板包括第二高压电源输入端、第二中压电源输入端以及第二低压电源输入端;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二正电源电压大于第二高压电源输入端的第二高压电源电压;第一升压电路接收第二高压电源输入端的第二高压电源电压,以及第二中压电源输入端的电压和/或第二低压电源输入端的电压,对第二高压电源电压进行升压处理生成正电源电压,并将正电源电压传输至第一稳压电路;第一稳压电路对正电源电压进行稳压处理后生成第二正电源电压,并将第二正电源电压输出至第二栅极驱动电路。本申请实施例的驱动芯片可以兼容应用于低电压显示设备和高电压显示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驱动芯片执行第二配置方案的过程中,第一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以打开第一升压电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二负电源电压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高压电源电压;第二配置方案还包括:负压转换电路接收第二高压电源输入端的第二高压电源电压,将接收到的第二高压电源电压转换为负第二高压电源电压并传输至第二升压电路;第二升压电路接收负第二高压电源电压、第二中压电源输入端的电压和/或第二低压电源输入端的电压,对负第二高压电源电压进行负向升压生成负电源电压,并将负电源电压传输至第二稳压电路;第二稳压电路对负电源电压进行稳压处理后生成第二负电源电压,并将第二负电源电压输出至第二栅极驱动电路。本申请实施例的驱动芯片可以兼容应用于低电压显示设备和高电压显示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驱动芯片执行第二配置方案的过程中,第二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以打开第二升压电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高压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显示屏,第二显示屏包括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用于向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传输栅极驱动信号。这是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显示设备包括驱动芯片,驱动芯片采用第一方面任一项的配置方案进行配置,显示设备为第一方面任一项的低压显示设备或者高压显示设备。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框架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一种显示设备的布局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一种驱动芯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另一种驱动芯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压显示设备的布局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直通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直通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低压显示设备的布局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低压显示设备的布局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低压显示设备的布局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低压显示设备的布局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直通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直通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低压显示设备的布局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低压显示设备的布局示意图;
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低压显示设备的布局示意图;
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压显示设备的布局示意图;
图9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高压显示设备的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以下,术语“第二”、“第一”等仅用于描述方便,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二”、“第一”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上”、“下”、“左”、“右”等方位术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相对附图中的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可以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附图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此外,术语“相耦接”可以是直接的电性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的电性连接。术语“接触”可以是直接接触,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的接触。
本申请实施例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的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例如为消费性电子产品、家居式电子产品、车载式电子产品、金融终信号端产品等。其中,消费性电子产品如为手机(mobilephone)、平板电脑(pad)、笔记本电脑、电子阅读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桌面显示器、智能穿戴产品(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信号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终信号端设备、无人机等。家居式电子产品如为智能门锁、电视、遥控器、冰箱、充电家用小型电器(例如豆浆机、扫地机器人)等。车载式电子产品如为车载导航仪、车载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等。金融终信号端产品如为自动取款机(automated teller machine,ATM)机、自助办理业务的终信号端等。
以下为了方便说明,以显示设备为手机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如图1A所示,显示设备1主要包括盖板11、显示面板12、中框13以及后壳14。后壳14和显示面板12分别位于中框13的两侧,且中框13和显示面板12设置于后壳14内,盖板11设置在显示面板12远离中框13的一侧,显示面板12的显示面朝向盖板11。
上述显示面板12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在此情况下,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设置在盖板11和背光模组之间,背光模组用于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源。上述显示面板12也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由于OLED显示面板为自发光显示面板,因而无需设置背光模组。
上述中框13包括承载板131以及绕承载板131一周的边框132。上述显示设备1还可以包括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s,PCB)、电池、摄像头等电子元器件,印刷电路板、电池、摄像头等电子元器件可以设置在承载板131上。
如图1B所示,显示面板12包括有效显示区(active area,AA)A和位于该有效显示区A周边的周边区B。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2的有效显示区A作为显示设备1的显示区,显示面板12的周边区B作为显示设备1的非显示区。
如图1B所示,显示面板12的有效显示区A包括多个亚像素(sub pixel)P。为了方便说明,本申请中上述多个亚像素P是以矩阵形式排列为例进行的说明。此时,沿水平方向排列成一排的亚像素P称为同一行亚像素,沿竖直方向排列成一排的亚像素P称为同一列亚像素。
显示面板12包括显示屏,显示面板12的显示区A和周边区B作为显示屏的显示区A和周边区B。显示面板12中的亚像素P位于显示屏的显示区A。亚像素P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单元,像素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发光单元发光。
显示面板12还包括位于周边区B的栅极驱动电路和源极驱动电路,栅极驱动电路用于为亚像素P中的像素驱动电路提供栅极驱动信号,源极驱动电路用于为亚像素P中的像素驱动电路提供源极驱动信号。
示例的,栅极驱动电路例如可以采用阵列基板行驱动(gate on array,GOA)技术集成在显示面板12中。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shift register,SR)。
栅极驱动电路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示例的,如图1B所示,显示设备1包括两个栅极驱动电路,两个栅极驱动电路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有效显示区A的两侧。为了便于示意,下文中以显示设备1包括一个栅极驱动电路为例进行示意。
源极驱动电路例如可以集成在驱动芯片(display driver integrated circuit,DDIC)中,示例的,驱动芯片DDIC直接贴合在显示面板12中。
示例的,驱动芯片DDIC通过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与PCB耦接。驱动芯片DDIC所需的电容电阻等期间,设置在FPC上。
栅极驱动电路工作过程中,需要接收外部输入的正电源电压VRGH和负电源电压VRGL。
示例的,栅极驱动电路所需的正电源电压VRGH的范围通常为5.5V-8.5V,栅极驱动电路所需的负电源电压VRGL的范围通常为-11V~-7V。
但是,柔性电路板FPC上通常包括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中压电源输入端VCI以及低压电源输入端VDDI。而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1传输的高压电源电压avdd的取值范围为6.5V-8.0V,高压电源电压avdd的典型值为7.6V或者6.5V。中压电源输入端VCI传输的中压电源电压vci的取值范围为2.6V-4.0V,中压电源电压vci的典型值为3.1V。低压电源输入端VDDI传输的低压电源电压vddi的取值范围为1.6V-2.0V,低压电源电压vddi的典型值为1.8V。因此,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中压电源输入端VCI以及低压电源输入端VDDI均无法为栅极驱动电路直接提供正电源电压VRGH和负电源电压VRGL。
在一些实施例中,正电源电压VRGH和负电源电压VRGL由驱动芯片DDIC提供。如图1B所示,驱动芯片DDIC包括正电源电压生成电路20和负电源电压生成电路30,正电源电压生成电路20用于向栅极驱动电路提供正电源电压VRGH,负电源电压生成电路30用于向栅极驱动电路提供负电源电压VRGL。
驱动芯片DDIC接收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传输的高压电源电压avdd、中压电源输入端VCI传输的中压电源电压vci以及低压电源输入端VDDI传输的低压电源电压vddi,通过正电源电压生成电路20生成正电源电压VRGH后传输至栅极驱动电路,负电源电压生成电路30生成负电源电压VRGL后传输至栅极驱动电路。
在一些技术中,如图2A所示,正电源电压生成电路20包括正电源生成电荷泵(VGHcharge pump,VGH CP)和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 dropout regulator,LDO),正电源生成电荷泵VGH CP与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1串联耦接。
正电源电压生成电路20分别接收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中压电源输入端VCI以及低压电源输入端VDDI的高压电源电压avdd、中压电源电压vci以及低压电源电压vddi,正电源生成电荷泵VGH CP对接收到的电压进行升压处理,生成正电源电压VGH。
示例的,正电源电压VGH=avdd+avdd/vci/vddi。例如,VGH=avdd+avdd、VGH=avdd+vci或者VGH=avdd+vddi。
然后,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1接收正电源电压VGH,对正电源电压VGH进行稳压处理,生成正电源电压VRGH并传输至栅极驱动电路。
在一些技术中,如图2B所示,负电源电压生成电路30包括负压转换电荷泵(AVEEcharge pump,AVEE CP)、负电源生成电荷泵(VGL charge pump,VGL CP)和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2,负压转换电荷泵AVEE CP、负电源生成电荷泵VGL CP和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2依次串联耦接。
负压转换电荷泵AVEE CP接收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的高压电源电压avdd,将高压电源电压avdd转换为负高压电源电压avee。示例的,负高压电源电压avee=-avdd。
负电源生成电荷泵VGL CP接收负高压电源电压avee,负电源生成电荷泵VGL CP对接收到的电压进行负向升压,生成负电源电压VGL。
示例的,负电源电压VGL=avee-avdd/vci/vddi。例如,VGL=avee-avdd、VGL=avee-vci或者VGL=avee-vddi。
然后,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2接收负电源电压VGL,对负电源电压VGL进行稳压处理,生成负电源电压VRGL并传输至栅极驱动电路。
但是,当前技术方案中,为了生成正电源电压VRGH,高压电源电压avdd、中压电源电压vci以及低压电源电压vddi需要先经过正电源生成电荷泵VGH CP升压、再经过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1降压,这样会造成20%-40%的电源效率损失。同理,为了生成负电源电压VRGL,高压电源电压avdd需要先经过负压转换电荷泵AVEE CP,然后和中压电源电压vci以及低压电源电压vddi共同经过负电源生成电荷泵VGL CP及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2,这样会造成30%-50%的电源效率损失。从而导致显示设备整体的电源效率损失较大。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低压显示设备,如图3A所示,低压显示设备包括第一显示屏、驱动芯片DDIC、第一栅极驱动电路GOA1、第一电路板以及PCB。
第一显示屏例如可以是上述示意的显示屏,第一栅极驱动电路GOA1用于为第一显示屏中的像素驱动电路提供栅极驱动信号。
第一电路板与驱动芯片DDIC和PCB分别耦接,用于实现驱动芯片DDIC和PCB的信号互连。第一电路板例如可以是FPC,或者是其他能够使驱动芯片DDIC和PCB耦接的电路板结构。以下为了便于说明,以第一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为例进行示意。
第一电路板FPC1包括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1、第一中压电源输入端VCI1以及第一低压电源输入端VDDI1。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1用于向驱动芯片DDIC传输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dd1、第一中压电源输入端VCI1用于向驱动芯片DDIC传输第一中压电源电压vci1以及第一低压电源输入端VDDI1用于向驱动芯片DDIC传输第一低压电源电压vddi1。
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dd1、第一中压电源电压vci1以及第一低压电源电压vddi1是相对而言的,第一中压电源电压vci1的电压值,大于第一低压电源电压vddi1的电压值,小于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dd1的电压值。
本申请实施例的低压显示设备中,第一栅极驱动电路GOA1所需的第一正电源电压VRGH1的取值范围小于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1的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dd1,第一栅极驱动电路GOA1所需的第一负电源电压VRGL1的绝对值的取值范围小于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1的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dd1。
示例的,第一正电源电压VRGH1≤avdd1-0.3V,第一负电源电压的绝对值│VRGL1│≤avdd1-0.4V。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芯片DDIC可以提供两种配置方案,第一配置方案可以应用于上述低压显示设备中,第二配置方案可以应用于下述高压显示设备中。
在第一配置方案中,驱动芯片DDIC被配置为应用于低压显示设备中,驱动芯片DDIC被配置为向第一栅极驱动电路GOA1提供第一正电源电压VRGH1和第一负电源电压VRGL1。第一正电源电压VRGH1的取值范围小于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1的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dd1,第一负电源电压VRGL1的绝对值的取值范围小于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1的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dd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A所示,驱动芯片DDIC包括正电源电压生成电路20,正电源电压生成电路20包括串联耦接的第一升压电路21和第一稳压电路22。
第一升压电路21用于对接收到的电压进行升压后传输至第一稳压电路22,第一稳压电路22用于对接收到的电压进行稳压后输出。第一稳压电路22输出的即为第一栅极驱动电路GOA1所需的第一正电源电压VRGH1。
示例的,第一升压电路21包括正电源生成电荷泵(VGH charge pump,VGH CP),第一稳压电路22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 dropout regulator,LDO)。
在此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低压显示设备还包括第一直通通路40,第一直通通路40的两端与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1和第一稳压电路22分别耦接,第一直通通路40用于将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1的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dd1直接传输至第一稳压电路22。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芯片DDIC包括第一引脚M1、第二引脚M2、第三引脚M3以及第五引脚M5。
第一引脚M1与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1耦接,第二引脚M2与第一中压电源输入端VCI1耦接,第三引脚M3与第一低压电源输入端VDDI1耦接。第一引脚M1、第二引脚M2以及第三引脚M3均耦接于第一升压电路21,以实现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1、第一中压电源输入端VCI1以及第一低压电源输入端VDDI1分别与第一升压电路21的耦接。第一升压电路21用于接收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1的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dd1、第一中压电源输入端VCI1的第一中压电源电压vci1以及第一低压电源输入端VDDI1的第一低压电源电压vddi1。
第五引脚M5与第一栅极驱动电路GOA1的第一正电源电压端VRGH1'耦接,第一稳压电路22与第五引脚M5耦接,以实现第一稳压电路22与第一正电源电压端VRGH1'的耦接。第一稳压电路22用于向第一正电源电压端VRGH1'输出第一正电源电压VRGH1。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直通通路40集成于第一电路板FPC1中。
这样一来,采用当前技术中已有的驱动芯片DDIC,即可实现向低压显示设备提供驱动信号,可提供驱动芯片DDIC的配置方案的适用范围,兼容性强。
在这种情况下,驱动芯片DDIC还包括第四引脚M4。第四引脚M4与第一直通通路40的输出端耦接,第一稳压电路22与第四引脚M4耦接,以实现第一稳压电路22与第一直通通路40的耦接。第一稳压电路22用于接收第一直通通路40传输的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1的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dd1。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芯片DDIC在显示设备中的配置方案,第一配置方案包括:
第一升压电路21分别与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1、第一中压电源输入端VCI1以及第一低压电源输入端VDDI1耦接,与第一升压电路21耦接的第一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第一升压电路21在第一控制信号的控制下,打开和关闭第一升压电路21。
在驱动芯片DDIC执行第一配置方案的过程中,第一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以关闭第一升压电路21。
或者理解为,第一升压电路21虽然与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1、第一中压电源输入端VCI1以及第一低压电源输入端VDDI1均耦接,但是由于在第一配置方案中,第一升压电路21处于关闭状态,所以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1的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dd1、第一中压电源输入端VCI1的第一中压电源电压vci1以及第一低压电源输入端VDDI 1的第一低压电源电压vddi1并没有被第一升压电路21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关闭第一升压电路21的方法,包括:
向第一升压电路21传输第一使能信号,第一升压电路21接收第一使能信号,关闭第一升压电路21。
示例的,驱动芯片DDIC包括第一寄存器,第一寄存器用于向第一升压电路21传输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例如为第一使能信号。
或者,示例的,驱动芯片DDIC包括开关单元,开关单元用于向第一升压电路21传输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例如为第一关断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关闭第一升压电路21的同时,配置第一升压电路21向第一稳压电路22输出参考地电压。
第一稳压电路22通过第一直通通路40接收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1的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dd1,并对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dd1进行稳压处理后生成第一正电源电压VRGH1,并将第一正电源电压VRGH1输出至第一栅极驱动电路GOA1。
或者理解为,第一稳压电路22通过第一直通通路40直接接收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1的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dd1。那么,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1的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dd1可以直接作为正电源电压VGH。
这样一来,由于驱动芯片DDIC中的第一升压电路21不会损耗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dd1、第一中压电源电压vci1以及第一低压电源电压vddi1,且第一栅极驱动电路GOA1的第一正电源电压VRGH1也降低至小于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dd1。因此,生成第一栅极驱动电路GOA1所需的第一正电源电压VRGH1过程中的电源效率损失可以从相关技术中的20%-40%,降低至电源效率损失<5%。等效于将电源效率提升15%-35%,使得低压显示设备的功耗也会按照相应比例下降。而且,驱动芯片DDIC的结构与当前技术中的驱动芯片可以兼容,工艺改变的成本较低,兼容性强,易于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直通通路40的结构不做限定,能够以较低的损耗将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1的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dd1传输至第一稳压电路22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第一直通通路40包括第一电阻。
示例的,第一电阻包括0欧电阻。0欧电阻的损耗较小,可以进一步降低驱动芯片DDIC工作过程中的电源效率损失。
采用第一电阻作为第一直通通路40时,可直接在当前技术中已有的电路板中通过焊接等方式集成第一电阻,以构成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电路板FPC1。工艺简单,易于实现,适用范围广,兼容性强。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C所示,第一直通通路40包括第一信号线。
采用第一信号线作为第一直通通路40,在第一电路板FPC1中形成第一信号线的难度较低,易于实现。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直通通路40集成于驱动芯片DDIC中。
示例的,第一直通通路40包括第一信号线。
采用第一信号线作为第一直通通路40,在驱动芯片DDIC中形成第一信号线的难度较低,易于实现。另外,无需改变电路板的结构,相关技术中的电路板即可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电路板FPC1,兼容性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A和图5B所示,第一电路板FPC1还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以及第一参考地电压端GND1。
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一升压电路21和第一稳压电路22之间,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第一参考地电压端GND1耦接。
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一稳压电路22与第一栅极驱动电路GOA1之间,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与第一参考地电压端GND1耦接。
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作为稳压电容,对第一稳压电路2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压进行稳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A和图5B所示,第一电路板FPC1还包括电容C,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VDDI1、第一中压电源输入端VCI1以及第一低压电源输入端AVDD1与第一参考地电压端GND1之间分别耦接有电容C,电容C起到稳压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A所示,驱动芯片DDIC还包括负电源电压生成电路30,负电源电压生成电路30包括依次串联耦接的负压转换电路31、第二升压电路32以及第二稳压电路33。
负压转换电路31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dd1转换为负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ee1并传输至第二升压电路32。第二升压电路32用于对负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ee1进行负向升压并传输至第二稳压电路33。第二稳压电路33用于对接收到的电压进行稳压后输出。第二稳压电路33输出的即为第一栅极驱动电路GOA1所需的第一负电源电压VRGL1。第一栅极驱动电路GOA1的第一负电源电压VRGL1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dd1。
示例的,负压转换电路31包括负压转换电荷泵(AVEE charge pump,AVEE CP),第二升压电路32包括负电源生成电荷泵(VGL charge pump,VGL CP),第二稳压电路33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 dropout regulator,LDO)。
在此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低压显示设备还包括第二直通通路50,第二稳压电路33通过第二直通通路50与负压转换电路31耦接,第二直通通路50的两端与负压转换电路31和第二稳压电路33耦接,第二直通通路50用于将负压转换电路31输出的负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ee1直接传输至第二稳压电路33。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6A所示,第二直通通路50集成于第一电路板FPC1中。
这样一来,采用当前技术中已有的驱动芯片DDIC,即可实现向低压显示设备提供驱动信号,可提供驱动芯片DDIC的配置方案的适用范围,兼容性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芯片DDIC还包括第六引脚M6、第七引脚M7以及第八引脚M8。
负压转换电路31与第一引脚M1耦接,以实现负压转换电路31与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1的耦接。负压转换电路31用于接收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1的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dd1。
第六引脚M6与第二直通通路50的第一端耦接,第七引脚M7与第二直通通路50的第二端耦接,以实现第二稳压电路33与负压转换电路31的直接耦接。第八引脚M8与第一栅极驱动电路GOA1的第一负电源电压端VRGL1'耦接。第二稳压电路33用于向第一负电源电压端VRGL1'输出第一负电源电压VRGL1。
第二升压电路32与第二引脚M2和第三引脚M3耦接,以实现第二升压电路32与第一中压电源输入端VCI1以及第一低压电源输入端VDDI1的耦接。第二升压电路32用于接收第一中压电源输入端VCI1的第一中压电源电压vci1以及第一低压电源输入端VDDI1的第一低压电源电压vddi1。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芯片DDIC的第一配置方案还包括:
负压转换电路31接收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1的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dd1,将接收到的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dd1转换为负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ee1,并将负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ee1传输至第二升压电路32和第二直通电路50。
负压转换电路31、第一中压电源输入端VCI1、第一低压电源输入端VDDI1以及第二控制端均耦接于第二升压电路32,第二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以打开和关闭第二升压电路32。
驱动芯片DDIC执行第一配置方案的过程中,第二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以关闭第二升压电路32。
或者理解为,第二升压电路32虽然与负压转换电路31、第一中压电源输入端VCI1和第一低压电源输入端VDDI1耦接,但是由于第二升压电路32处于关闭状态,所以第一中压电源输入端VCI1的第一中压电源电压vci1以及第一低压电源输入端VDDI 1的第一低压电源电压vddi1并没有被第二升压电路32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关闭第二升压电路32的方法,包括:
向第二升压电路32传输第二使能信号,第二升压电路32接收第二使能信号,关闭第二升压电路32。
示例的,驱动芯片DDIC包括第二寄存器,第二寄存器用于向第二升压电路32传输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例如为第二使能信号。
或者,示例的,驱动芯片DDIC包括开关单元,开关单元用于向第二升压电路32传输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例如为第二关断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关闭第二升压电路32的同时,配置第二升压电路32向第二稳压电路33输出参考地电压。
第二稳压电路33通过第二直通通路50接收负压转换电路31输出的负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ee1,对负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ee1进行稳压处理后生成第一负电源电压VRGL1,并将第一负电源电压VRGL1输出至第一栅极驱动电路GOA1的第一负电源电压端VRGL1'。
或者理解为,第二稳压电路33通过第二直通通路50直接接收负压转换电路31输出的负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ee1。那么,负压转换电路31输出的负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ee1可以直接作为负电源电压VGL。
这样一来,由于第二升压电路32不会损耗第一中压电源电压vci1和第一低压电源电压vddi1,且第一栅极驱动电路GOA1的第一负电源电压VRGL1的绝对值也降低至小于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dd1。因此,生成第一栅极驱动电路GOA1所需的第一负电源电压VRGL1过程中的电源效率损失可以从相关技术中的30%-50%,降低至电源效率损失<15%。等效于将电源效率提升15%-35%,使得低压显示设备的功耗也会按照相应比例下降。而且,驱动芯片DDIC的结构与当前技术中的驱动芯片可以兼容,工艺改变的成本较低,兼容性强,易于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直通通路50的结构不做限定,能够以较低的损耗将负压转换电路31输出的负第一高压电源电压avee1传输至第二稳压电路32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B所示,第二直通通路50包括第二电阻。
示例的,第二电阻包括0欧电阻。0欧电阻的损耗较小,可以进一步降低驱动芯片DDIC工作过程中的电源效率损失。
采用第二电阻作为第二直通通路50时,可直接在当前技术中已有的电路板中通过焊接等方式集成第二电阻,以构成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电路板FPC1。工艺简单,易于实现,适用范围广,兼容性强。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C所示,第二直通通路50包括第二信号线。
采用第二信号线作为第二直通通路50,在第一电路板FPC1中形成第二信号线的难度较低,易于实现。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二直通通路50集成于驱动芯片DDIC中。
示例的,第二直通通路50包括第二信号线。
采用第二信号线作为第二直通通路50,在驱动芯片DDIC中形成第二信号线的难度较低,易于实现。另外,无需改变电路板的结构,相关技术中的电路板即可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电路板FPC1,兼容性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A和图8B所示,第一电路板FPC1还包括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以及第二参考地电压端GND2。
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耦接于负压转换电路31与第二升压电路32之间,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还与第二直通电路50的第一端耦接。示例的,第三电容C3与驱动芯片DDIC的第六引脚M6耦接,以实现上述耦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与第二参考地电压端GND2耦接。
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二升压电路32与第二稳压电路33之间,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还与第二直通电路50的第二端耦接;示例的,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与第七引脚M7耦接,以实现第四电容C4的上述耦接。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与第二参考地电压端GND2耦接。
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二稳压电路33与第一栅极驱动电路GOA1之间,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与第二参考地电压端GND2耦接。
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以及第五电容C5作为稳压电容,对负压转换电路31输出端的电压、第二稳压电路3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压进行稳压。
第一参考地电压端GND1和第二参考地电压端GND2例如可以为同一参考地电压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然,第一电路板FPC1还可以包括电容C,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VDDI1、第一中压电源输入端VCI1以及第一低压电源输入端AVDD1与第一参考地电压端GND1之间分别耦接有电容C,电容C起到稳压作用。图8A和图8B中未示意出电容C。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驱动芯片,也可以被配置为应用于高压显示设备中。当然,此处的高压显示设备,是相对于上述低压显示设备而言的,低压显示设备比高压显示设备栅极驱动电路所需的电压信号小。
如图9A和图9B所示,高压显示设备包括第二显示屏、驱动芯片DDIC、第二电路板FPC2和第二栅极驱动电路GOA2。
第二显示屏例如可以是上述显示屏,驱动芯片DDIC例如可以为低压显示设备中的驱动芯片DDIC。
第二电路板FPC2包括第二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2、第二中压电源输入端VCI2以及第二低压电源输入端VDDI2。第二栅极驱动电路GOA2用于为第二显示屏中的像素驱动电路提供栅极驱动信号,第二栅极驱动电路GOA2的第二正电源电压VRGH2大于第二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2的第二高压电源电压avdd2。
第二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2用于向驱动芯片DDIC传输第二高压电源电压avdd2、第二中压电源输入端VCI2用于向驱动芯片DDIC传输第二中压电源电压vci2以及第二低压电源输入端VDDI2用于向驱动芯片DDIC传输第二低压电源电压vddi2。
示例的,第二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2与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1传输的电压值相等,第二中压电源输入端VCI2与第一中压电源输入端VCI1传输的电压值相等,第二低压电源输入端VDDI2与第一低压电源输入端VDDI1传输的电压值相等。
本申请实施例的高压显示设备中,第二栅极驱动电路GOA2所需的第二正电源电压VRGH2的取值范围大于第二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2的第二高压电源电压avdd2,第二栅极驱动电路GOA2所需的第二负电源电压VRGL2的绝对值的取值范围大于第二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2的第二高压电源电压avdd2。
示例的,第二栅极驱动电路GOA2所需的第二正电源电压VRGH2的范围为5.5V-8.5V,第二栅极驱动电路GOA2所需的第二负电源电压VRGL2的范围为-11V~-7V。
驱动芯片DDIC被配置为向第二栅极驱动电路GOA2提供第二正电源电压VRGH2和第二负电源电压VRGL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芯片的配置方案还包括第二配置方案,第二配置方案可以应用于上述高压显示设备中。
在第二配置方案中,第一升压电路21接收第二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2的第二高压电源电压avdd2,以及第二中压电源输入端VCI2的第二中压电源电压vci2和/或第二低压电源输入端VDDI2的第二低压电源电压vddi2,对第二高压电源电压avdd2进行升压处理生成正电源电压VGH,并将正电源电压VGH传输至第一稳压电路22。
示例的,正电源电压VGH=avdd+avdd/vci/vddi。
驱动芯片DDIC执行第二配置方案的过程中,第一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以打开第一升压电路21。
第一稳压电路22对正电源电压VGH进行稳压处理后生成第二正电源电压VRGH2,并将第二正电源电压VRGH2输出至第二栅极驱动电路GOA2。
负压转换电路31接收第二高压电源输入端AVDD2的第二高压电源电压avdd2,将接收到的第二高压电源电压avdd2转换为负第二高压电源电压avee2,并将负第二高压电源电压avee2传输至第二升压电路32。
第二升压电路32接收负第二高压电源电压avee2、第二中压电源输入端VCI2的第二中压电源电压vci2和第二低压电源输入端VDDI2的第二低压电源电压vddi2,对负第二高压电源电压avee2进行负向升压生成负电源电压VGL,并将负电源电压VGL传输至第二稳压电路33。
驱动芯片DDIC执行第二配置方案的过程中,第二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以打开第二升压电路21。
第二稳压电路33对负电源电压VGL进行稳压处理后生成第二负电源电压VRGL2,并将第二负电源电压VRGL2输出至第二栅极驱动电路GOA2。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3)

1.一种驱动芯片在显示设备中的配置方案,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芯片包括耦接的第一升压电路和第一稳压电路;所述第一升压电路用于对接收到的电压进行升压后传输至所述第一稳压电路,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用于对接收到的电压进行稳压后输出;
所述配置方案包括第一配置方案和第二配置方案;
在所述第一配置方案中,所述驱动芯片被配置为应用于低压显示设备中,所述低压显示设备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第一显示屏以及第一直通通路;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第一中压电源输入端以及第一低压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稳压电路通过所述第一直通通路与所述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用于为所述第一显示屏中的像素驱动电路提供栅极驱动信号;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一正电源电压小于所述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的第一高压电源电压;
所述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中压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低压电源输入端以及第一控制端均耦接于所述第一升压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以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一升压电路;
所述第一稳压电路通过所述第一直通通路接收所述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的第一高压电源电压,并对所述第一高压电源电压进行稳压处理后生成所述第一正电源电压,并将所述第一正电源电压输出至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执行所述第一配置方案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控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以关闭所述第一升压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包括第一寄存器,所述第一寄存器用于向所述第一控制端传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配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通通路包括第一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包括0欧电阻。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配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通通路包括第一信号线。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配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通通路集成在所述驱动芯片或者所述第一电路板中。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配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以及第一参考地电压端;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升压电路和所述第一稳压电路之间,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参考地电压端耦接;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稳压电路与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之间,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参考地电压端耦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以及第五引脚;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一中压电源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三引脚与所述第一低压电源输入端耦接,所述第四引脚与所述第一直通通路及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五引脚与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一正电源电压端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耦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配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还包括依次串联耦接的负压转换电路、第二升压电路以及第二稳压电路;所述负压转换电路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高压电源电压转换为负第一高压电源电压并传输至所述第二升压电路,所述第二升压电路用于对所述负第一高压电源电压进行负向升压并传输至所述第二稳压电路,所述第二稳压电路用于对接收到的电压进行稳压后输出;
所述低压显示设备还包括第二直通通路,所述第二稳压电路通过所述第二直通通路与所述负压转换电路耦接;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一负电源电压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一高压电源电压;
所述第一配置方案还包括:
所述负压转换电路接收所述第一高压电源输入端的所述第一高压电源电压,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高压电源电压转换为负第一高压电源电压并传输至所述第二升压电路和所述第二直通电路;
所述负压转换电路、所述第一中压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低压电源输入端以及第二控制端均耦接于所述第二升压电路,所述第二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以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二升压电路;
所述第二稳压电路通过所述第二直通通路接收所述负第一高压电源电压,对所述负第一高压电源电压进行稳压处理后生成所述第一负电源电压,并将所述第一负电源电压输出至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配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执行所述第一配置方案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控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以关闭所述第二升压电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配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包括第二寄存器,所述第二寄存器用于向所述第二控制端传输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配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通通路包括第二电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配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阻包括0欧电阻。
15.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配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通通路包括第二信号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0-15任一项所述的配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通通路集成在所述驱动芯片或者所述第一电路板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0-16任一项所述的配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还包括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以及第二参考地电压端;
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负压转换电路与所述第二升压电路之间,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参考地电压端耦接;
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二升压电路与所述第二稳压电路之间,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参考地电压端耦接;
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二稳压电路与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之间,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参考地电压端耦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配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还包括第六引脚、第七引脚以及第八引脚;所述第六引脚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直通通路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七引脚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直通通路的第二端耦接,所述第八引脚与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一负电源电压端耦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配置方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配置方案中,所述驱动芯片被配置为应用于高压显示设备中,所述高压显示设备包括第二电路板和第二栅极驱动电路以及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第二高压电源输入端、第二中压电源输入端以及第二低压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用于为所述第二显示屏中的像素驱动电路提供栅极驱动信号;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二正电源电压大于所述第二高压电源输入端的第二高压电源电压;
所述第一升压电路接收所述第二高压电源输入端的第二高压电源电压,以及所述第二中压电源输入端的电压和/或所述第二低压电源输入端的电压,对所述第二高压电源电压进行升压处理生成正电源电压,并将所述正电源电压传输至所述第一稳压电路;
所述第一稳压电路对所述正电源电压进行稳压处理后生成所述第二正电源电压,并将所述第二正电源电压输出至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配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执行所述第二配置方案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控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以打开所述第一升压电路。
21.根据权利要求10-20任一项所述的配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二负电源电压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高压电源电压;
所述第二配置方案还包括:
所述负压转换电路接收所述第二高压电源输入端的第二高压电源电压,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二高压电源电压转换为负第二高压电源电压并传输至所述第二升压电路;
所述第二升压电路接收所述负第二高压电源电压、所述第二中压电源输入端的电压和/或所述第二低压电源输入端的电压,对所述负第二高压电源电压进行负向升压生成负电源电压,并将所述负电源电压传输至所述第二稳压电路;
所述第二稳压电路对所述负电源电压进行稳压处理后生成所述第二负电源电压,并将所述第二负电源电压输出至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配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执行所述第二配置方案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控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以打开所述第二升压电路。
23.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采用权利要求1-22任一项所述的配置方案进行配置,所述显示设备为低压显示设备或者高压显示设备。
CN202211190705.5A 2022-09-28 2022-09-28 驱动芯片在显示设备中的配置方案、显示设备 Pending CN1178314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90705.5A CN117831476A (zh) 2022-09-28 2022-09-28 驱动芯片在显示设备中的配置方案、显示设备
PCT/CN2023/099692 WO2024066477A1 (zh) 2022-09-28 2023-06-12 驱动芯片在显示设备中的配置方案、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90705.5A CN117831476A (zh) 2022-09-28 2022-09-28 驱动芯片在显示设备中的配置方案、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31476A true CN117831476A (zh) 2024-04-05

Family

ID=90475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90705.5A Pending CN117831476A (zh) 2022-09-28 2022-09-28 驱动芯片在显示设备中的配置方案、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31476A (zh)
WO (1) WO202406647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14715B (en) * 2006-03-17 2009-09-11 Innolux Display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power driving system incorporating the same
KR102011324B1 (ko) * 2011-11-25 2019-10-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2982780B (zh) * 2012-12-12 2015-09-30 中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的内置高电平产生电路
CN107146592B (zh) * 2017-07-20 2019-12-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11243540A (zh) * 2020-02-21 2020-06-05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12994436B (zh) * 2021-02-04 2022-06-03 重庆先进光电显示技术研究院 一种栅极开启电压产生电路、显示面板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66477A1 (zh) 2024-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92439B2 (en) OLED display panel and OLED display device
CN105895019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
US804491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8847871B2 (en) Tim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963361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4132338A (ja)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回路及びその駆動モジュールと表示装置と製造方法
US20120139895A1 (en) Timing controll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CN112820242A (zh)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CN115909935A (zh) 像素电路和显示设备
CN112530292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341240B (zh) 驱动控制电路、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7831476A (zh) 驱动芯片在显示设备中的配置方案、显示设备
US10360867B2 (en)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device
US8542174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214174767U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7256698B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模块与显示设备和制造方法
CN114333729A (zh) 液晶显示模组及其显示控制电路和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US11158255B2 (en) Display driving method, display driv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9076407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electronic equipment therewith
CN117456924B (zh) 一种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US20230386393A1 (en) Display device
KR102509404B1 (ko) 표시 장치
CN117809571A (zh) 一种显示驱动器、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7253449A (zh) 像素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显示面板、电子设备
KR20240042935A (ko) 파워 관리 회로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