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05834B - 基于频谱共振峰的多目标空间位置关系预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频谱共振峰的多目标空间位置关系预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05834B
CN117805834B CN202410227033.3A CN202410227033A CN117805834B CN 117805834 B CN117805834 B CN 117805834B CN 202410227033 A CN202410227033 A CN 202410227033A CN 117805834 B CN117805834 B CN 1178058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rical
frequency
targets
model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270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805834A (zh
Inventor
张培珍
尹晓峰
冯子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41022703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058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7805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05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8058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058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Velocity Or Position Using Acoustic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频谱共振峰的多目标空间位置关系预报方法,涉及目标识别跟踪领域,本方法基于多圆柱目标的散射回波成分组成,对其频率响应特性图进行时域回波仿真,根据时域回波图,可以看出目标的主要回波成分包括目标的镜反射波、Franz波以及目标之间的二阶散射波,并根据实际仿真情况给出不同回波的路程计算公式。当不同回波之间的路程差为信号波长的整数倍时,回波之间相互耦合产生干涉、共振现象。在此特性的基础上,本方法给出了不同回波之间的耦合干涉的峰值频率计算公式,对多圆柱目标的间距以及半径信息进行有效的预估。

Description

基于频谱共振峰的多目标空间位置关系预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目标识别跟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频谱共振峰的多目标空间位置关系预报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声呐进行水下目标识别领域不断朝着多目标方向发展。由目标产生的散射回波可以提供关于目标的固有属性和空间位置关系,如其大小、形状和材质、间距等特性。这些可以抽象为多个圆柱体的理论散射问题,此外,由于海洋工程中的水下航行器、水下管道以及风电场桩基等也是一种新式的特殊目标,往往是以集群柱状分布,为了对这类目标进行安全及工作状态的监测,掌握其目标强度预报方法同样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频谱共振峰的多目标空间位置关系预报方法实现了多目标空间位置关系预报。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基于频谱共振峰的多目标空间位置关系预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发射信号并获取多圆柱目标共同产生的时域信号;其中每个圆柱目标的半径相同,相邻两个圆柱目标的间距相同且为d,圆柱目标的总数量大于等于2;
S2、对多圆柱目标的时域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谱图;从频谱图中提取干涉条纹峰值亮点位置处的频率和角度,以及共振谷值位置的频率;
S3、构建圆柱目标镜反射相互作用所产生峰值的频率计算模型,即第一模型;构建圆柱目标镜反射与自身的Franz波的相互耦合的共振频率谷值所在位置的计算模型,即第二模型;
S4、将共振谷值位置的频率带入第二模型,获取圆柱目标的半径;将圆柱目标的半径和干涉条纹峰值亮点位置处的频率和角度带入第一模型,得到圆柱目标的间距;
S5、判断圆柱目标的数量是否为2,若是则将当前得到的半径和间距作为预报结果进行输出;否则进入步骤S6;
S6、构建包含任意两个圆柱目标的镜反射相互作用所产生干涉频率峰值所在的位置计算模型、相邻两个圆柱目标之间的二阶散射与该两个圆柱目标的镜反射之间互耦合的干涉频率的计算模型、距离为2d的两个圆柱目标的二阶散射与该两个圆柱目标的镜反射之间相互耦合的干涉频率的计算模型中至少一个计算模型的第三模型;
S7、将共振谷值位置的频率和干涉条纹位置处的频率和角度带入第三模型中的每个计算模型,得到第三模型输出的M个间距;其中M为第三模型中包含的计算模型总数;
S8、将第三模型输出的M个间距与第一模型得到的间距求平均值,将平均值作为圆柱目标的间距。
进一步地,步骤S3中第一模型的表达式为:
其中表示两圆柱目标镜反射相互作用所产生峰值的频率;为整数,表示向下取整,为接收的宽带信号的最高频 率;c为信号的波速;为圆柱目标的半径;为干涉条纹峰值亮点位置处的角度,也即声波 入射角度;为正弦函数。
进一步地,步骤S3中第二模型的表达式为:
其中为圆柱目标镜反射与自身的Franz波的相互耦合的共振频率谷值,即共振 谷值位置的频率;为整数,表示向下取整,为接 收的宽带信号的最高频率,为圆周率;c为信号的波速;为圆柱目标的半径。
进一步地,任意两个圆柱目标的镜反射相互作用所产生干涉频率峰值所在的位置计算模型的表达式为:
其中为任意两个圆柱目标的镜反射相互作用所产生干涉频率峰值,由频谱 图得到;为整数,;其中N为常数,N×d表示两个圆 柱目标的间距。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圆柱目标之间的二阶散射与该两个圆柱目标的镜反射之间互耦合的干涉频率的计算模型的表达式为:
其中为邻两个圆柱目标之间的二阶散射与该两个圆柱目标的镜反射之间互耦 合的干涉频率,由频谱图得到;为整数,为圆周率。
进一步地,距离为2d的两个圆柱目标的二阶散射与该两个圆柱目标的镜反射之间相互耦合的干涉频率的计算模型的表达式为:
其中为距离为2d的两个圆柱目标的二阶散射与该两个圆柱目标的镜反射之间 相互耦合的干涉频率,由频谱图得到;为整数,为圆周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法可以实时获取多圆柱目标的半径和间距,实现远距离空间位置关系预报,便于进行水下航行器、水下管道以及风电场桩基等集群对象的工作状态监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二维声场模型;
图3(a)为三个目标贴合排列时的时域回波图;
图3(b)为相邻两个目标直接间距为单个目标的半径时的时域回波图;
图3(c)为相邻两个目标直接间距为单个目标的直径时的时域回波图;
图4(a)为镜面反射波的传播路径示意图;
图4(b)为沿着每个目标的边缘切线方向传播的Franz波的传播路径示意图;
图4(c)为目标之间的因耦合产生的二阶散射示意图;
图5(a)为三个目标贴合排列下的频率-角度谱图;
图5(b)为相邻两个目标直接间距为单个目标的半径下的频率-角度谱图;
图5(c)为相邻两个目标直接间距为单个目标的直径下的频率-角度谱图;
图6(a)为三个目标贴合排列下的频率-角度频谱中三个圆柱体的共振频率计算示意图;
图6(b)为相邻两个目标直接间距为单个目标的半径下的频率-角度频谱中三个圆柱体的共振频率计算示意图;
图6(c)为相邻两个目标直接间距为单个目标的直径下的频率-角度频谱中三个圆柱体的共振频率计算示意图;
图7为带有两个圆柱的实验布局示意图;
图8(a)为双柱紧邻的时域的距离-角度图;
图8(b)为双柱紧邻的频率-角度频谱图;
图9(a)为双柱分开的时域的距离-角度图;
图9(b)为双柱分开的频率-角度频谱图;
图10(a)为提取双圆柱体紧贴时的频谱图最小值示意图;
图10(b)为提取双圆柱体分开时的频谱图最小值示意图;
图11(a)为从紧密相邻的双圆柱体频谱图中提取干涉条纹峰示意图;
图11(b)为紧密相邻的双圆柱体的距离估计结果分布散点图;
图11(c)为从双圆柱体分开的频谱图中提取干涉条纹峰示意图;
图11(d)为双圆柱体分离的距离估计结果分布散点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所示,该基于频谱共振峰的多目标空间位置关系预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发射信号并获取多圆柱目标共同产生的时域信号;其中每个圆柱目标的半径相同,相邻两个圆柱目标的间距相同,圆柱目标的总数量大于等于2;
S2、对多圆柱目标的时域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谱图;从频谱图中提取干涉条纹峰值亮点位置处的频率和角度,以及共振谷值位置的频率;
S3、构建圆柱目标镜反射相互作用所产生峰值的频率计算模型,即第一模型;构建圆柱目标镜反射与自身的Franz波的相互耦合的共振频率谷值所在位置的计算模型,即第二模型;
S4、将共振谷值位置的频率带入第二模型,获取圆柱目标的半径;将圆柱目标的半径和干涉条纹峰值亮点位置处的频率和角度带入第一模型,得到圆柱目标的间距;
S5、判断圆柱目标的数量是否为2,若是则将当前得到的半径和间距作为预报结果进行输出;否则进入步骤S6;
S6、构建包含任意两个圆柱目标的镜反射相互作用所产生干涉频率峰值所在的位置计算模型、相邻两个圆柱目标之间的二阶散射与该两个圆柱目标的镜反射之间互耦合的干涉频率的计算模型、距离为2d的两个圆柱目标的二阶散射与该两个圆柱目标的镜反射之间相互耦合的干涉频率的计算模型中至少一个计算模型的第三模型;
S7、将共振谷值位置的频率和干涉条纹位置处的频率和角度带入第三模型中的每个计算模型,得到第三模型输出的M个间距;其中M为第三模型中包含的计算模型总数;
S8、将第三模型输出的M个间距与第一模型得到的间距求平均值,将平均值作为圆柱目标的间距。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收发合置的配置下,假定圆柱体 目标长度相对于半径相比较大时,近似为无限长柱体,空间中排列的多个线弹性圆柱体目标如图2所示。
图2以三个圆柱目标以线性排列方式布置为例。目标之间的距离设置为 d,其中圆 柱的横截面的半径 R;声波入射角为,也即干涉条纹峰值亮点位置处的角度。目标圆柱依 次标注为目标#2、#1和#3,图2中S代表声源。入射信号采用LFM信号,频率为100Hz-10kHz(频 率间隔为20Hz)。入射方向为 -90°到 90°,并以2°为间隔。目标与收发合置换能器之间的远 场距离为50m。现在规定如下:入射角度沿 x 轴为 0°。目标圆柱的材料由不锈钢组成,纵波 速度为 5940 m/s,横波速度为 3100 m/s,密度为 7800 kg/m3
不同间距的三个圆柱目标时域回波如图3(a)、图3(b)和图3(c)所示。其中图中纵轴为目标时域回波的传播双程距离,横轴为信号入射角度,绿色线位置反映的是三个圆柱目标自身的镜反射波。对于弹性介质材料,在目标周围介质中存在的慢速Franz波,它沿着靠近表面的切线方向传播。黑色线的位置对应于三个目标自身的Franz波。红色线与粉色线的位置则是两个目标之间因耦合所产生的二阶散射波。
从图3(a)、图3(b)和图3(c)中可以看出,在收发合置的远场接收点条件下,多个弹性圆柱体目标受声波激励产生的散射波成分主要包括:每个目标的镜面反射波(图4(a)),沿着每个目标的边缘切线方向传播的Franz波(见图4(b))以及目标之间的因耦合产生的二阶散射(见图4(c)),这些不同的回波在传播过程中相互作用,若同向位叠加时发生共振现象。
对时域信号进行傅里叶变化,获得目标的频谱图。图5(a)、图5(b)和图5(c)表示了三个圆柱体在不同间距d (其中d=0R为目标之间贴合排列,R为目标半径)下的频率-角度谱图。图中的水平轴表示声波的入射角度;垂直轴表示的是入射信号的频率范围。
以目标#1的中心为参考点,根据不同回波信号的相对路程公式,当回波之间的路程差为信号波长的整数倍时,回波之间相互耦合产生干涉,频谱图中相应的位置为峰值。计算出不同回波成分之间相互耦合下的干涉频率峰值与信号入射角度以及目标半径和目标间距之间的数学计算关系。相邻的两个目标镜反射相互作用产生峰值的频率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表示两圆柱目标镜反射相互作用所产生峰值的频率;为整数,表示向下取整,为接收的宽带信号的最高频 率;c为信号的波速;为圆柱目标的半径;d为相邻两圆柱目标的间距;为干涉条纹峰值亮 点位置处的角度;为正弦函数。
任意两个相隔为N∙d的圆柱目标之间的镜反射相互作用所产生干涉频率峰值所在的位置:
圆柱目标自身镜反射与自身的Franz波的相互耦合的共振频率谷值所在位置:
相邻两个圆柱目标之间的二阶散射与目标的镜反射之间相互耦合的干涉频率如下:
目标#2与#3的二阶散射与目标的镜反射之间相互耦合的干涉频率如下:
从上述公式(1)-(5)中可以看出,峰值频率的计算公式和多圆柱目标的间距d以及目标尺度R有关,因此可以根据不同回波之间的干涉频率峰值以及共振频率谷值,对目标的半径以及间距进行预测。根据上述不同回波之间相互耦合的频率计算公式,在图5(a)、图5(b)和图5(c)的基础上给出三个目标不同回波相互作用所在频率位置的数值预报结果,如图6(a)、图6(b)和图6(c)所示。
从图6(a)、图6(b)和图6(c)中可以看出,三圆柱体的频谱图中有两种条纹类型。一种是朝着入射方向0°方向弯曲的明暗相间宽窄不同的条纹(如红色实线和黑色虚线),其中较窄的亮条纹(黑色虚线)来源于远距离两个目标(目标#2与#3)相互耦合干涉时所展现的较强的振幅特性。而较宽的亮条纹(红色实线)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相邻两个目标的镜反射(目标#1与#2、目标#1与#3)相互作用下,以及远距离两个目标(目标#2与#3)的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二次幅值叠加能量,因此所展现出的最强的振幅特性。另一种由0°入射方向向90°与-90°方向弯曲的条纹(白色虚线),来源于目标的二阶散射,与镜反射耦合的交叉点形成最高的目标强度值。
此外,图5(a)、图5(b)和图5(c)中绿色虚线的位置表示了目标自身的镜反射回波与Franz波的共振所引起的目标散射强度的变化。Franz波是一种沿目标表面传播的表面波,当Franz波和镜反射波叠加时,会在固定频率点附近出现目标散射强度的谷值。
结合图6(a)、图6(b)和图6(c)中的规律以及上述回波耦合频率计算公式(1)-(5),可以从线性排列下的多圆柱目标频率谱图中,提取由镜反射波与二阶散射波作用下的峰值点以及Franz波作用下的频率响应特性谷值点,对多圆柱目标的间隔距离以及目标的半径进行数值估计。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验证回波信号的耦合频率预测公式的准确性,在水槽中进行了双柱回声测试实验。实验中采用100-200KHz的LFM信号,脉冲宽度为0.02ms,采样频率为1000KHz。实验在两种布局下进行:双圆柱紧贴和双圆柱间距0.15m。两个圆柱垂直悬挂在水槽中,长度为80cm,直径为5cm。现规定两个圆柱同时面朝水听器为90°,单个圆柱面朝水听器为0°。实验测试的具体布局如图7所示。通过旋转该双柱目标,获得接收和发射位置 -90°至90°范围内目标回波的特征,并用时域回波(图8(a)和图9(a))和频率-角度谱图(图8(b)和图9(b))来表示两种工况下的双圆柱目标。
为了验证上述回波预报公式的准确性,由于目标散射强度受到镜反射波与Franz波相互耦合时导致散射强度的谷值。以0°至90°范围为例,提取目标散射强度的谷值频率位置,如图10(a)和10(b)中紫色亮点位置所示。按照公式(3)中给出的目标镜反射与Franz波的共振频率计算公式,根据每个谷值点所处位置的频率,对圆柱目标的半径进行了估计,并对两种工况下的估计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半径结果约为:R=0.0251m。该估计结果与实际目标半径十分接近。
当两个目标的镜反射回波之间相互耦合发生干涉,则会形成频率的响应峰值,在频率角度谱图中呈现出最亮的条纹。分别提取两种工况下的频谱图中最亮干涉条纹的亮点位置,即提取120-160KHz频率范围内的清晰明亮的干涉条纹,如图11(a)和图11(c)所示。求出不同峰值散点所对应的频率和角度。基于上述对半径的估计结果,代入公式(1)中,对目标间距进行估计。结果如图11(b)和图11(d)所示,图中红色虚线为所有条纹的峰值散点估计结果的均值结果,计算出两种目标间距分别为d=0m,d=0.149m,这与实验实际布放十分相吻合。该实验数值预报结果证实了目标回波干涉共振频率计算公式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基于多圆柱目标的散射回波成分组成,对其频率响应特性图进行时域回波仿真,根据时域回波图,可以看出目标的主要回波成分包括目标的镜反射波、Franz波以及目标之间的二阶散射波,并根据实际仿真情况给出不同回波的路程计算公式。当不同回波之间的路程差为信号波长的整数倍时,回波之间相互耦合产生干涉、共振现象。在此特性的基础上,本方法给出了不同回波之间的耦合干涉的峰值频率计算公式,对多圆柱目标的间距以及半径信息进行有效的预估。

Claims (6)

1.一种基于频谱共振峰的多目标空间位置关系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发射信号并获取多圆柱目标共同产生的时域信号;其中每个圆柱目标的半径相同,相邻两个圆柱目标的间距相同且为d,圆柱目标的总数量大于等于2;
S2、对多圆柱目标的时域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谱图;从频谱图中提取干涉条纹峰值亮点位置处的频率和角度,以及共振谷值位置的频率;
S3、构建圆柱目标镜反射相互作用所产生峰值的频率计算模型,即第一模型;构建圆柱目标镜反射与自身的Franz波的相互耦合的共振频率谷值所在位置的计算模型,即第二模型;
S4、将共振谷值位置的频率带入第二模型,获取圆柱目标的半径;将圆柱目标的半径和干涉条纹峰值亮点位置处的频率和角度带入第一模型,得到圆柱目标的间距;
S5、判断圆柱目标的数量是否为2,若是则将当前得到的半径和间距作为预报结果进行输出;否则进入步骤S6;
S6、构建包含任意两个圆柱目标的镜反射相互作用所产生干涉频率峰值所在的位置计算模型、相邻两个圆柱目标之间的二阶散射与该两个圆柱目标的镜反射之间互耦合的干涉频率的计算模型、距离为2d的两个圆柱目标的二阶散射与该两个圆柱目标的镜反射之间相互耦合的干涉频率的计算模型中至少一个计算模型的第三模型;
S7、将共振谷值位置的频率和干涉条纹位置处的频率和角度带入第三模型中的每个计算模型,得到第三模型输出的M个间距;其中M为第三模型中包含的计算模型总数;
S8、将第三模型输出的M个间距与第一模型得到的间距求平均值,将平均值作为圆柱目标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频谱共振峰的多目标空间位置关系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第一模型的表达式为:
其中表示两圆柱目标镜反射相互作用所产生峰值的频率;/>为整数,,/>表示向下取整,/>为接收的宽带信号的最高频率;c为信号的波速;/>为圆柱目标的半径;/>为干涉条纹峰值亮点位置处的角度,也即声波入射角度;/>为正弦函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频谱共振峰的多目标空间位置关系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第二模型的表达式为:
其中为圆柱目标镜反射与自身的Franz波的相互耦合的共振频率谷值,即共振谷值位置的频率;/>为整数,/>;/>表示向下取整,/>为接收的宽带信号的最高频率,/>为圆周率;c为信号的波速;/>为圆柱目标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频谱共振峰的多目标空间位置关系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圆柱目标的镜反射相互作用所产生干涉频率峰值所在的位置计算模型的表达式为:
其中为任意两个圆柱目标的镜反射相互作用所产生干涉频率峰值,/>由频谱图得到;/>为整数,/>;其中N为常数,N×d表示两个圆柱目标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频谱共振峰的多目标空间位置关系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圆柱目标之间的二阶散射与该两个圆柱目标的镜反射之间互耦合的干涉频率的计算模型的表达式为:
其中为邻两个圆柱目标之间的二阶散射与该两个圆柱目标的镜反射之间互耦合的干涉频率,/>由频谱图得到;/>为整数,/>,/>为圆周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频谱共振峰的多目标空间位置关系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距离为2d的两个圆柱目标的二阶散射与该两个圆柱目标的镜反射之间相互耦合的干涉频率的计算模型的表达式为:
其中为距离为2d的两个圆柱目标的二阶散射与该两个圆柱目标的镜反射之间相互耦合的干涉频率,/>由频谱图得到;/>为整数,,/>为圆周率。
CN202410227033.3A 2024-02-29 2024-02-29 基于频谱共振峰的多目标空间位置关系预报方法 Active CN1178058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27033.3A CN117805834B (zh) 2024-02-29 2024-02-29 基于频谱共振峰的多目标空间位置关系预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27033.3A CN117805834B (zh) 2024-02-29 2024-02-29 基于频谱共振峰的多目标空间位置关系预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05834A CN117805834A (zh) 2024-04-02
CN117805834B true CN117805834B (zh) 2024-05-07

Family

ID=90430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27033.3A Active CN117805834B (zh) 2024-02-29 2024-02-29 基于频谱共振峰的多目标空间位置关系预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0583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33539B1 (ko) * 2014-12-17 2015-07-03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파이프체 내의 유체 물질을 원격으로 식별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38989B1 (ko) * 2016-04-27 2017-05-23 한국해양과학기술원 미확인 물체 음파 탐지 시스템
CN109061654A (zh) * 2018-08-02 2018-12-2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深海环境下单圆环阵主动三维定位方法
CN109100711A (zh) * 2018-08-02 2018-12-28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深海环境下单基地主动声纳低运算量三维定位方法
WO2020129709A1 (ja) * 2018-12-20 2020-06-25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干渉縞解析装置、干渉縞解析方法、および距離測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33539B1 (ko) * 2014-12-17 2015-07-03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파이프체 내의 유체 물질을 원격으로 식별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38989B1 (ko) * 2016-04-27 2017-05-23 한국해양과학기술원 미확인 물체 음파 탐지 시스템
CN109061654A (zh) * 2018-08-02 2018-12-2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深海环境下单圆环阵主动三维定位方法
CN109100711A (zh) * 2018-08-02 2018-12-28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深海环境下单基地主动声纳低运算量三维定位方法
WO2020129709A1 (ja) * 2018-12-20 2020-06-25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干渉縞解析装置、干渉縞解析方法、および距離測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05834A (zh) 202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43306A (zh) 舰船目标宽带雷达散射特性的水声测量方法
Grosdidier et al. HFSW radar model: Simulation and measurement
Luce et al. Interpretation of VHF ST radar vertical echoes from in situ temperature sheet observations
CN111006743B (zh) 一种基于平面雷达水位计的水位测量排除干扰的方法
CN107976660A (zh) 弹载多通道雷达超低空目标分析与多径回波建模方法
CN111159937B (zh) 一种近岸非线性正弦型波浪微波散射特性分析方法
CN117805834B (zh) 基于频谱共振峰的多目标空间位置关系预报方法
CN114779170A (zh) 一种浅海近场声源定位方法
Trizna et al. Directional sea spectrum determination using HF Doppler radar techniques
Siegert et al. Internal ice-sheet radar layer profil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reflection mechanisms between Dome C and the Transantarctic Mountains
Hayek et al. Azimuthal dependence of Bragg scattering from the ocean surface
Hantscher et al. Comparison of UWB target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s for through-wall imaging applications
CN111796274B (zh) 一种基于分波束雷达实时测量河流流量的方法
Owen et al.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rough surface scattering and its effects on communication coherence
CN215575663U (zh) 一种基于参量阵的海底埋藏电缆探测系统
JP2000310678A (ja) レーダによる波浪観測方式
Menakath et al. k-Wave as a Modelling Tool for Underwater Acoustical Imaging
Becker Effect of various surface-height-distribution properties on acoustic backscattering statistics
CN116930906B (zh) 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阵列的海浪观测方法
Cao et al. Measurement of Scattering Properties of Water Body by Using a Multibeam Echosounder System
RU2801053C1 (ru) Акустический способ измерения параметров движения слоистой морской среды
RU79187U1 (ru) Многоуровневая импульсная доплеровская навигационная система
Lobatch et al. Modeling of modulated signal back scattering from a quasiperiodic surface
Ellis et al. Range-dependent reverberation and target echo calculations using the DRDC Atlantic Clutter Model
Borodina et al. Azimuthal dependence of reverberation from a harmonic signal propagating in shallow wa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