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99363B - 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非充气轮胎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非充气轮胎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99363B
CN117799363B CN202410235149.1A CN202410235149A CN117799363B CN 117799363 B CN117799363 B CN 117799363B CN 202410235149 A CN202410235149 A CN 202410235149A CN 117799363 B CN117799363 B CN 1177993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leg
deformation
leg
pneumatic tir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351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799363A (zh
Inventor
刘晓玉
周雪寒
徐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4102351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993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799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99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799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99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非充气轮胎及车辆,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包括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两个弹性的第一变形结构,第一支撑腿一端通过第一固定件与轮辋连接,第二支撑腿一端通过第二固定件与剪切带连接;第一支撑腿另一端与第二支撑腿通过第一变形结构连接,第二支撑腿另一端与第一支撑腿通过第一变形结构连接,两个第一变形结构平行设置;两个第一变形结构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第一支撑腿长度的1/4以及第二支撑腿长度的1/4,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发生压缩变形时两个第一变形结构可发生拉伸变形,降低了滚动阻力,提升了振动缓冲性能。

Description

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非充气轮胎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非充气轮胎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轮胎作为车辆与地面接触的唯一部件,是影响车辆综合性能、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的关键零部件。
比如公开号为CN214984626U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非充气轮胎,包括胎面、轮毂和支撑构件,支撑构件设于胎面和轮毂之间,支撑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外支撑环、支撑体和内支撑环,支撑体设于外支撑环和内支撑环之间,外支撑环与胎面连接,内支撑环套设于轮毂上。按照轮胎承载时的位置划分,与地面接触的区域因为受压发生压缩变形,称为接地区域,而其它部分称为非接地区域。支撑体是非充气轮胎主要的承载受力部件,轮胎在承受径向载荷时,接地区域的支撑体主要承受压缩应力而长度缩短发生压缩变形,非接地区域的支撑体受一定的拉伸应力发生伸长变形,因此,非充气轮胎往往通过支撑体的变形来实现径向承载。
然而,相关技术中,支撑体在承受径向载荷时,所在轮胎的滚动阻力较大,振动缓冲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非充气轮胎及车辆。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所述非充气轮胎包括同轴设置的轮辋和剪切带,所述剪切带围设在轮辋的外侧,所述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包括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以及两个弹性的第一变形结构;
所述第一支撑腿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在所述轮辋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支撑腿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在所述剪切带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支撑腿在沿所述非充气轮胎的周向上的投影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腿所在轮廓的区域范围内,所述第二支撑腿在沿非充气轮胎的周向上的投影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腿所在轮廓的区域范围内;
两个所述第一变形结构的其中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腿之间,两个所述第一变形结构的其中另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腿之间,且两个所述第一变形结构平行设置;
两个所述第一变形结构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支撑腿的长度的1/4且不小于所述第二支撑腿的长度的1/4,且所述第一支撑腿和所述第二支撑腿呈中心对称式布置,两个所述第一变形结构呈中心对称式布置,以在所述第一支撑腿和所述第二支撑腿沿所述径向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发生压缩变形时,两个所述第一变形结构能够发生拉伸变形,且在所述第一支撑腿和所述第二支撑腿沿所述径向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复位时,两个所述第一变形结构能够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复位。
可选的,各所述第一变形结构均包括第一变形件,所述第一变形件包括第一主体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两端的第一翻边,两个所述第一翻边的一者与所述第一支撑腿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翻边的另一者与所述第二支撑腿连接;
两个第一翻边位于所在第一主体部的同侧,或者两个第一翻边位于所在第一主体部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第一变形结构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变形件,两个所述第一变形件的第一主体部平行设置且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变形件一侧的两个第一翻边平齐并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第一变形件另一侧的两个第一翻边位于同侧,并间隔设置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支撑腿的另一端或所述第二支撑腿的另一端的容纳槽。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腿的背离所述第二支撑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夹设在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与所述第一支撑腿之间或者所述容纳槽的背离所述第二支撑腿的一面上;
和/或,所述第二支撑腿的背离所述第一支撑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夹设在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与所述第二支撑腿之间或者所述容纳槽的背离所述第一支撑腿的一面上。
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变形结构之间设置有柔性件,所述柔性件的外壁与两个所述第一变形结构、所述第一支撑腿、所述第二支撑腿均固定连接。
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变形结构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的第二变形结构,所述第二变形结构与所述第一变形结构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变形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腿和所述第二支撑腿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变形结构包括第二变形件,所述第二变形件包括第二主体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部两端的第二翻边,两个所述第二翻边位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同侧,且两个所述第二翻边的一者与所述第一支撑腿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翻边的另一者与所述第二支撑腿连接。
可选的,沿所述非充气轮胎的周向,所述第一固定件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腿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固定件在所述周向上背离所述第一支撑腿的一面为朝向所述第一支撑腿凹陷的第一弧形面;
沿所述周向,所述第二固定件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腿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固定件在所述周向上背离所述第二支撑腿的一面为朝向所述第二支撑腿凹陷的第二弧形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面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一弧形面形状匹配的第三加强件;所述第二弧形面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二弧形面形状匹配的第四加强件;
和/或,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腿的一侧时,所述第一支撑腿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方向朝向另一侧折弯,并与所述轮辋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腿的一侧时,所述第二支撑腿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方向朝向另一侧折弯,并与所述剪切带的内壁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轮辋的外壁与所述剪切带的内壁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0,所述第一支撑腿在沿所述轮辋至所述剪切带的方向上的长度为L1,所述第二支撑腿沿所述径向的长度为L2,所述第一支撑腿与经过所述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的几何中心的径向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第一变形结构与所述第二支撑腿之间的夹角为β,L0、L1、L2、α、β满足:L1=L2≥1.1L0/(2 cosα),15°≤α≤45°,45°≤β≤90°。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非充气轮胎,包括轮辋、剪切带以及多个如上述的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
所述剪切带同轴围设在所述轮辋的外侧,多个所述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沿所述非充气轮胎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轮辋和所述剪切带之间。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的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或如上述的非充气轮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的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非充气轮胎及车辆,通过设置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以及两个弹性的第一变形结构,将第一支撑腿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件连接在轮辋的外壁上,将第二支撑腿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件连接在剪切带的内壁上,并且第一支撑腿在沿非充气轮胎的周向上的投影的部分位于第二支撑腿所在轮廓的区域范围内,第二支撑腿在沿非充气轮胎的周向上的投影的部分位于第一支撑腿所在轮廓的区域范围内。在第一支撑腿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腿之间设置一个第一变形结构,在第二支撑腿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腿之间也设置一个第一变形结构,并且两个第一变形结构平行设置。在沿上述的径向上,两个第一变形结构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第一支撑腿的1/4且不小于第二支撑腿的1/4,并且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呈中心对称式布置,两个第一变形结构呈中心对称式布置,结构对称,美观性较好且重心稳定,以在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沿径向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发生压缩变形时,两个第一变形结构能够发生拉伸变形,且在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沿径向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复位时,两个第一变形结构能够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复位,也就是说,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在承受径向载荷发生压缩变形时,两个第一变形结构能够发生拉伸变形,即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在径向上的部分压缩变形转化为两个第一变形结构在与径向相交的横向上的拉伸变形,这样在径向载荷相等的情况下,减小了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在径向上的压缩变形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所在轮胎的滚动阻力,提升了振动缓冲性能。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非充气轮胎的轴侧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非充气轮胎的正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的轴侧图一;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的变形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的第一变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的轴侧图二;
图8为图7的侧视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的轴侧图三;
图10为图9的侧视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的轴侧图四;
图12为图11的侧视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的轴侧图五;
图14为图13的侧视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1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的轴侧图六;
图17为图16的侧视图;
图1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的轴侧图七;
图19为图18的侧视图;
图2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的轴侧图八;
图21为图20的侧视图;
图2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的轴侧图九;
图23为图22的侧视图;
图2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的轴侧图十;
图25为图24的侧视图;
图2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的轴侧图十一;
图27为图26的侧视图;
图2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2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的轴侧图十二;
图30为图29的侧视图;
图3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的轴侧图十三;
图32为图31的侧视图。
其中,10、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1、第一支撑腿;12、第二支撑腿;21、第一固定件;211、第一弧形面;22、第二固定件;221、第二弧形面;3、第一变形结构;31、第一主体部;32、第一翻边;33、容纳槽;41、第一加强件;42、第二加强件;5、柔性件;6、第二变形结构;61、第二主体部;62、第二翻边;71、第三加强件;72、第四加强件;8、加强板;100、非充气轮胎;20、轮毂;30、轮辋;40、剪切带;50、胎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申请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考图1至图3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非充气轮胎100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以下简称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该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包括第一支撑腿11、第二支撑腿12、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以及两个弹性的第一变形结构3。
参考图1和图2所示,非充气轮胎100(以下简称轮胎),具有沿其中心轴线延伸形成的宽度(参考图1中的线条W)、围绕中心轴线且垂直于中心轴线延伸的径向方向、围绕中心轴线旋转形成的周向(参考图2和图4中的线条S)。
轮胎通常包括同轴设置的轮辋30和剪切带40,剪切带40沿轮胎的周向围设在轮辋30的外侧,本实施例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布置在轮辋30和剪切带40之间,主要起到支撑和缓冲减震的作用。其中,轮辋30的径向、剪切带40的径向均与轮胎的径向一致,轮辋30的周向、剪切带40的周向均与轮胎的周向一致。
具体的,参考图1至图32所示,第一支撑腿11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件21连接在轮辋30的外壁即轮辋30的径向外侧上,第一支撑腿11的另一端朝向靠近剪切带40的方向延伸。第二支撑腿12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件22连接在剪切带40的内壁即剪切带40的径向内侧上,第二支撑腿12的另一端朝向靠近轮辋30的方向延伸。而且第一支撑腿11在沿非充气轮胎100的周向上的投影的部分位于第二支撑腿12所在轮廓的区域范围内,第二支撑腿12在沿非充气轮胎100的周向上的投影的部分位于第一支撑腿11所在轮廓的区域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图4所示,第一支撑腿11在沿轮辋30至剪切带40的方向上的尺寸为第一支撑腿11的长度L1,第一支撑腿11在沿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第一支撑腿11的宽度。第二支撑腿12在沿轮辋30至剪切带40的方向上的尺寸为第二支撑腿12的长度L2,第二支撑腿12在沿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第二支撑腿12的宽度。
参考图3至图32所示,两个第一变形结构3的其中一者设置在第一支撑腿11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腿12之间,两个第一变形结构3的其中另一者设置在第二支撑腿12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腿11之间,且两个第一变形结构3平行设置。两个第一变形结构3之间的垂直距离(参考图3中的H)不小于第一支撑腿11的长度的1/4且不小于第二支撑腿12的长度的1/4。并且第一支撑腿11和第二支撑腿12(以下简称两个支撑腿)相对于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的几何中心呈中心对称式布置,两个第一变形结构3相对于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的几何中心呈中心对称式布置,以在两个支撑腿沿径向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发生压缩变形时,两个第一变形结构3能够发生拉伸变形,且在两个支撑腿沿径向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复位时,两个第一变形结构3能够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复位。
具体实现时,第一固定件21用于将第一支撑腿11固定在轮辋30上,第一固定件21与轮辋30比如可以粘接在一起。第二固定件22用于将第二支撑腿12固定在剪切带40上,第一固定件21与剪切带40比如可以粘接在一起。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比如可以由橡胶、CPU、TPE等高分子弹性体组成,10%弹性模量≥3.5MPa,示例性地,10%弹性模量≥6MPa。
具体使用时,参考图5中T1所示,为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在自然状态下的状态。接地区域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在承受径向载荷时,两个支撑腿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发生压缩变形,此时,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的长度减小,由于设置在两个支撑腿之间的两个第一变形结构3具有弹性,所以两个第一变形结构3在两个支撑腿发生压缩变形时能够发生拉伸变形,即两个第一变形结构3在两个支撑腿之间的尺寸伸长,如图5中T2所示为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在受压变形后的状态。这样使得两个支撑腿的部分压缩变形转化为两个第一变形结构3一定程度上的拉伸变形,从而通过两个第一变形结构3的拉伸变形减小了两个支撑腿的压缩变形,进而降低了所在轮胎的滚动阻力,提升了其振动缓冲性能,有助于提升客户使用体验。
由于两个第一变形结构3均具有弹性,所以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在径向载荷取消时,两个支撑腿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复位时,即压缩变形复位时,两个第一变形结构3能够在其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复位,进一步保证两个支撑腿之间的连接强度和承载强度。
两个支撑腿是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的支撑主干,主要起到支撑和承载作用。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两个支撑腿均包括支撑骨架和弹性体材料,弹性体材料包覆设置在支撑骨架的周向外侧。其中,支撑骨架的弯曲模量比如不小于10GPa,具有较好的承载和径向刚度性能。支撑骨架比如可以采用玻璃纤维增强树脂、碳纤维增强树脂、芳纶纤维增强树脂、玄武岩纤维增强树脂、各类硬质塑料、低密度的金属材料等制成。
支撑骨架通常包括多个支撑件,多个支撑件沿轮胎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布并固定连接比如粘接在一起。多个支撑件的体积比例对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以及具有该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的轮胎的承载和径向刚度性能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多个支撑件的体积比例与径向刚度大致呈线性相关。支撑骨架在所在第一支撑腿11或第二支撑腿12的横截面内的占比比如可以在25-80%之间。
其中,每个支撑件的横截面比如可以是圆形或者矩形。当支撑件的横截面为圆形时,支撑件的直径≤2mm。当支撑件的横截面为矩形时,支撑件沿所在轮胎的周向方向的尺寸不大于2mm,支撑件沿所在轮胎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不大于10mm,比如可以是1*2 mm、1.2*3mm等。
弹性体材料比如可以由橡胶、CPU、TPE等高分子弹性体组成,10%弹性模量≥3.5MPa,示例性地,10%弹性模量≥6MPa。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变形结构3比如可以包括柔性帘线和弹性体。柔性帘线比如可以是加捻尼龙纤维、加捻聚酯帘线、加捻锦纶纤维、加捻人造丝纤维、加捻混合纤维、纤维网毡、网布等。柔性帘线可以是单一方向排布纤维加强,也可以是网布状加强,具有较大的拉伸模量,拉伸断裂伸长率≥5%,这样设置使得第一变形结构3具有较高的拉伸模量。第一变形结构3能够保证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的变形能力,使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以及所在的轮胎具有合适的缓冲减振特性,从而可以提高在高频循环应力下的高周疲劳寿命。
本申请提供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通过设置第一支撑腿11、第二支撑腿12、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以及两个弹性的第一变形结构3,将第一支撑腿11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件21连接在轮辋30的外壁上,将第二支撑腿12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件22连接在剪切带40的内壁上,并且第一支撑腿11在沿非充气轮胎100的周向上的投影的部分位于第二支撑腿12所在轮廓的区域范围内,第二支撑腿12在沿非充气轮胎100的周向上的投影的部分位于第一支撑腿11所在轮廓的区域范围内。在第一支撑腿11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腿12之间设置一个第一变形结构3,在第二支撑腿12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腿11之间也设置一个第一变形结构3,并且两个第一变形结构3平行设置。在沿上述的径向上,两个第一变形结构3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第一支撑腿11的1/4且不小于第二支撑腿12的1/4,并且两个支撑腿相对于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的几何中心呈中心对称式布置,两个第一变形结构3相对于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的几何中心呈中心对称式布置,结构对称,美观性较好且重心稳定,以在两个支撑腿沿径向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发生压缩变形时,两个第一变形结构3能够发生拉伸变形,且在两个支撑腿沿径向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复位时,两个第一变形结构3能够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复位,也就是说,两个支撑腿在承受径向载荷发生压缩变形时,两个第一变形结构3能够发生拉伸变形,即两个支撑腿在径向上的部分压缩变形转化为两个第一变形结构3在与径向相交的横向上的拉伸变形,这样在径向载荷相等的情况下,减小了两个支撑腿在径向上的压缩变形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所在轮胎的滚动阻力,提升了振动缓冲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至图32所示,各第一变形结构3均包括弹性的第一变形件,每个第一变形件都包括第一主体部31以及设置在第一主体部31两端的第一翻边32,第一主体部31在沿第一支撑腿11至第二支撑腿12的方向上延伸,两个第一翻边32的一者与第一支撑腿11连接,两个第一翻边32的另一者与第二支撑腿12连接,连接方便且可靠,便于实现拉伸变形。
具体实现时,两个第一翻边32的一者比如可以与第一支撑腿11平行,便于其与第一支撑腿11固定连接,两者贴合性较好,连接强度较高。两个第一翻边32的另一者比如可以与第二支撑腿12平行,便于其与第二支撑腿12固定连接,两者贴合性较好,连接强度较高。
其中,第一变形件与其两端的两个第一翻边32比如可以一体成型,整体性较好,弹性强度高,便于拉伸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变形件都包括上述的柔性帘线和上述的弹性体。
综上所述,第一支撑腿11通过第一固定件21固定在轮辋30上,第二支撑腿12通过第二固定件22固定在剪切带40上;第一支撑腿11背离轮辋30的一端和第二支撑腿12通过一个第一变形件固定连接,第二支撑腿12背离剪切带40的一端和第一支撑腿11也通过一个第一变形件固定连接,这样设置,轮胎承载时,在接地区域两个支撑腿发生压缩变形,接地区域的径向尺寸减小。由于第一变形件具有较高的拉伸模量,所以在接地区域的两个支撑腿发生压缩变形的同时,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的两个第一变形件发生拉伸变形,即两个第一变形件的长度增加,参考图5所示为变形前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各部件的位移和形变情况对比,充分发挥了第一变形件具有较高拉伸模量的特点。
此外,由于柔性帘线自身具有轻量化的特点,比如聚酯帘线,其线密度通常在1-2g/m,与现有技术中同尺寸的刚帘线密度在5 g/m以上相比,本实施例的第一变形结构3的柔性帘线能够实现结构的轻量化,并且能通过拉伸变形提供轮胎所需要的承载,减小了弹性体的体积,进一步降低了滚动阻力,提升了振动缓冲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4至图28所示,两个第一翻边32位于所在第一主体部31的同侧,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对称性较好,便于与两个支撑腿连接。
具体实现时,每个第一主体部31的两端比如可以朝向相同的方向折弯形成,整体性较好,便于拉伸变形。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9和图30所示,两个第一翻边32位于所在第一主体部31的两侧,增大了第一变形件在支撑腿的长度方向上的占用空间,便于拉伸变形。
具体实现时,每个第一主体部31的两端比如可以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折弯形成,整体性较好,便于拉伸变形。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图4、图6至图23、图31和图32所示,第一变形结构3包括两个第一变形件,两个第一变形件的第一主体部31平行设置且固定连接,两个第一变形件一侧的两个第一翻边32平齐并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两个第一变形件另一侧的两个第一翻边32位于同侧,并间隔设置以形成用于容纳第一支撑腿11的另一端或第二支撑腿12的另一端的容纳槽33,使得第一变形结构3具有更好的拉伸变形性能,进一步实现了滚动阻力的降低,使缓冲减震性能更好。
示例性地,参考图6和图7所示,位于上方的第一变形结构3(以下简称:上变形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变形件,上变形结构左侧的两个第一翻边32平齐分设在其两侧,并均与第一支撑腿11固定连接,连接方便,且结合面较大,使得上变形结构和第一支撑腿11之间的连接强度较高。上变形结构右侧的两个第一翻边32均沿朝向靠近第二支撑腿12的方向折弯,并在轮胎的周向上间隔设置,以形成用于容纳第二支撑腿12的容纳槽33(以下简称上槽),第二支撑腿12的顶端夹设在上槽内,并与上槽的槽壁固定连接,连接方便,且结合面较大,使得上变形结构和第二支撑腿12之间的连接强度也较高。
参考图7所示,位于下方的第一变形结构3(以下简称:下变形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变形件,下变形结构右侧的两个第一翻边32平齐分设在其两侧,并均与第二支撑腿12固定连接,连接方便,且结合面较大,使得下变形结构和第二支撑腿12之间的连接强度较高。上变形结构左侧的两个第一翻边32均沿朝向靠近第一支撑腿11的方向折弯,并在轮胎的周向上间隔设置,以形成用于容纳第一支撑腿11的容纳槽33(以下简称下槽),第一支撑腿11的底端夹设在下槽内,并与下槽的槽壁固定连接,连接方便,且结合面较大,使得下变形结构和第一支撑腿11之间的连接强度也较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8至图21所示,第一支撑腿11的背离第二支撑腿12的一侧(即第一支撑腿1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加强件41,第一加强件41夹设在容纳槽33的槽壁与第一支撑腿11之间或者容纳槽33的背离第二支撑腿12的一面上,从而可以增加第一支撑腿11的刚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第一支撑腿11在承载过程中弯曲变形过大,进一步提高了其刚度和承载性能。
具体实现时,参考图18和图19所示,第一支撑腿1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加强件41,第一加强件41夹设在第一支撑腿11和下槽的外槽壁之间,并且第一加强件41的朝向轮辋30的一端延伸至下槽的槽口外。示例性地,第一加强件41的朝向轮辋30的一端所处的位置不低于上变形结构的左侧的第一翻边32所处的位置。
当然,参考图20和图21所示,当下槽的背离第二支撑腿12的一侧(下槽的外侧)朝向靠近轮辋30的方向延伸至与上变形结构的左侧的第一翻边32平齐时,第一加强件41也可以直接固定在下槽的外壁面上,第一加强件41的朝向轮辋30的一端所处的位置不低于下槽的外壁面所处的位置,这样在增加第一支撑腿11的刚度和承载性能的基础上,还可以对两个第一变形结构3的端部起到保护作用,提高结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8至图21所示,第二支撑腿12的背离第一支撑腿11的一侧(即第二支撑腿1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加强件42,第二加强件42夹设在容纳槽33的槽壁与第二支撑腿12之间或者容纳槽33的背离第一支撑腿11的一面上,从而可以增加第二支撑腿12的刚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第二支撑腿12在承载过程中弯曲变形过大,进一步提高了其刚度和承载性能。
具体实现时,参考图18和图19所示,第二支撑腿1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加强件42,第二加强件42夹设在第二支撑腿12和上槽的外槽壁之间,并且第二加强件42的朝向剪切带40的一端延伸至上槽的槽口外。示例性地,第二加强件42的朝向剪切带40的一端所处的位置不高于下变形结构的右侧的第一翻边32所处的位置。
当然,参考图20和图21所示,当上槽的背离第一支撑腿11的一侧(上槽的外侧)朝向靠近剪切带40的方向延伸至与下变形结构的右侧的第一翻边32平齐时,第二加强件42也可以直接固定在上槽的外壁面上,第二加强件42的朝向剪切带40的一端所处的位置不高于上槽的外壁面所处的位置,这样在增加第二支撑腿12的刚度和承载性能的基础上,还可以对两个第一变形结构3的端部起到保护作用,提高结构稳定性。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加强件41和第二加强件42分别具有较大的压缩模量,压缩模量不小于200MPa。
参考图2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变形结构3之间设置有柔性件5,柔性件5的外壁与两个第一变形结构3、第一支撑腿11、第二支撑腿12均固定连接,具体实现时,柔性件5的外壁与两个第一变形结构3、第一支撑腿11、第二支撑腿12比如可以分别粘接在一起,连接方便且牢固。
其中,柔性件5比如可以是发泡胶、发泡聚氨酯、海绵等,一方面可以避免异物飞溅到两个第一变形结构3之间的空腔中,使用安全性较高。另一方面,符合轻量化设计需求,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滚动阻力,实现更好的缓冲减震效果。
参考图22和图2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变形结构3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的第二变形结构6,第二变形结构6与第一变形结构3平行设置,且第二变形结构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腿11和第二支撑腿12固定连接,即增大了设置在两个支撑腿之间的变形结构的数量,使得拉伸变形效果较好,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的承载性能。
当两个第一变形结构3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变形结构6时,多个第二变形结构6沿第一支撑腿11的长度方向或第二支撑腿1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继续参考图22和图2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变形结构6包括第二变形件,第二变形件包括第二主体部61以及设置在第二主体部61两端的第二翻边62,两个第二翻边62位于第二主体部61的同侧,两个第二翻边62的一者与第一支撑腿11连接,两个第二翻边62的另一者与第二支撑腿12连接,连接方便且可靠,便于实现拉伸变形。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二变形结构6包括两个第二变形件,两个第二变形件的第二主体部61平行设置且固定连接,位于两个第二变形件同侧的两个第二翻边62朝向相反的方向延伸,便于与两个支撑腿连接,且拉伸变形效果较好。
参考图3至图3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沿轮胎的周向,第一固定件21至少设置在第一支撑腿11的一侧,且第一固定件21在周向上背离第一支撑腿11的一面为朝向第一支撑腿11凹陷的第一弧形面211,在满足连接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在第一固定件21和轮辋30的结合处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发生。
参考图3至图5、图7至图10、图18至图30所示,第一固定件21设置在第一支撑腿11朝向轮辋30一端的两侧。
参考图11至图17所示,第一固定件21设置在第一支撑腿11朝向轮辋30一端的一侧。
在第一支撑腿11朝向轮辋30一端的一侧或者两侧设置第一固定件21,根据具体的使用工况而定,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参考图7至图3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弧形面211上固定有与第一弧形面211形状匹配的第三加强件71,这样设置可以提高在承载并受压缩变形时的结构强度,提高承载能力。同时在承载需求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显著减小第一固定件21的体积,从而有助于降低滚动阻力的进一步降低。
具体实现时,参考图11至图17所示,第一固定件21设置在第一支撑腿11的一侧时,第一支撑腿11朝向远离第一固定件21的方向朝向另一侧折弯,并与轮辋30的外壁固定连接,这样设置在结构相同的情况下,增加了第一支撑腿11的长度,使得第一支撑腿11可以包裹在第一固定件21的一侧,这样第一支撑腿11通过第一固定件21连接在轮辋30的基础上,其自身也可以直接连接在轮辋30上,增大了第一支撑腿11在轮辋30上的连接结合面积,从而可以提高第一固定件21的刚度,承载性能较好。
当然,参考图31和图32所示,第一固定件21设置在第一支撑腿11的一侧时,第一支撑腿11朝向轮辋30的一端所处的位置比如可以位于第一固定件21与轮辋30的结合面与第一变形结构3之间,即第一支撑腿11的长度较小,此时,可以在第一固定件21的背离第一弧形面211的一侧设置加强板8,这样可以对第一固定件21起到加强作用,从而可以提高第一固定件21的弹性耐久性能。
同时,参考图31和图32所示,第二固定件22设置在第二支撑腿12的一侧时,第二支撑腿12朝向剪切带40的一端所处的位置比如可以位于第二固定件22与剪切带40的结合面与第一变形结构3之间,即第二支撑腿12的长度较小,此时,可以在第二固定件22的背离第二弧形面221的一侧设置加强板8,这样可以对第二固定件22起到加强作用,从而可以提高第二固定件22的弹性耐久性能。
参考图3至图3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沿轮胎的周向,第二固定件22至少设置在第二支撑腿12的一侧,且第二固定件22在周向上背离第二支撑腿12的一面为朝向第二支撑腿12凹陷的第二弧形面221,在满足连接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在第二固定件22和剪切带40的结合处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发生。
参考图3至图5、图7至图10、图18至图30所示,第二固定件22设置在第二支撑腿12朝向剪切带40一端的两侧。
参考图11至图17所示,第二固定件22设置在第二支撑腿12朝向剪切带40一端的一侧。
在第二支撑腿12朝向剪切带40一端的一侧或者两侧设置第二固定件22,根据具体的使用工况而定,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参考图7至图3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弧形面221上固定有与第二弧形面221形状匹配的第四加强件72,这样设置可以提高在承载并受压缩变形时的结构强度,提高承载能力。同时在承载需求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显著减小第二固定件22的体积,从而有助于降低滚动阻力的进一步降低。
具体实现时,参考图11至图17所示,第二固定件22设置在第二支撑腿12的一侧时,第二支撑腿12朝向远离第二固定件22的方向朝向另一侧折弯,并与剪切带40的内壁固定连接,这样设置在结构相同的情况下,增加了第二支撑腿12的长度,使得第二支撑腿12可以包裹在第二固定件22的一侧,这样第二支撑腿12通过第二固定件22连接在剪切带40的基础上,其自身也可以直接连接在剪切带40上,增大了第二支撑腿12在剪切带40上的连接结合面积,从而可以提高第二固定件22的刚度,承载性能较好。
具体实现时,当图3和图4、图7和图8、图26至图30所示,第一固定件21设置在第一支撑腿11朝向轮辋30一端的两侧时,第一支撑腿11朝向轮辋30的一端包覆设置在第一固定件21内,使第一支撑腿11朝向轮辋30的一端不会与轮辋30接触,从而避免了轮胎承载过程中撞击轮辋30的现象发生,使用安全性较高。
同时,第二固定件22设置在第二支撑腿12朝向剪切带40一端的两侧时,第二支撑腿12朝向剪切带40的一端包覆设置在第二固定件22内,使第二支撑腿12朝向剪切带40的一端不会与剪切带40接触,从而避免了轮胎承载过程中撞击剪切带40的现象发生,使用安全性较高。
图9和图10、图18至图25所示,第一固定件21设置在第一支撑腿11朝向轮辋30一端的两侧时,第一支撑腿11朝向轮辋30的一端也可以与两侧的第一固定件21平齐。第二固定件22设置在第二支撑腿12朝向剪切带40一端的两侧时,第二支撑腿12朝向剪切带40的一端也可以与两侧的第二固定件22平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所示,轮辋30的外壁与剪切带40的内壁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0,第一支撑腿11在沿轮辋30至剪切带40的方向上的长度为L1,第二支撑腿12沿径向的长度为L2,第一支撑腿11与经过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的几何中心的径向之间的夹角为α,第一变形结构3与第二支撑腿12之间的夹角为β,L0、L1、L2、α、β满足:L1=L2≥1.1L0/(2cosα),15°≤α≤45°,45°≤β≤90°,以使两个支撑腿分别保证足够的长度,从而实现结构稳定性、刚度稳定性以及第一变形结构3的连接可靠性,便于实现循环的、弹性的拉伸变形,进而进一步实现滚动阻力的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轮辋30的外壁与剪切带40的内壁之间的垂直连线也是轮胎的径向,如图4中带双箭头的实线L所示。
夹角α的大小对两个支撑腿的刚度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对两个支撑腿和两个足部的稳定性,15°≤α≤45°。具体的是,夹角α根据非充气轮胎100的载荷需要而设置,载荷要求越高,夹角α的设置越小。
夹角β确定了第一主体部31与两个支撑腿在轮胎自然状态下的角度关系,45°≤β≤90°,β为90°时,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的径向伸长刚度于径向压缩刚度一致,具有拉压一致的力学性能表现。β小于90°时,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在自然状态下第一主体部31的长度更长,轮胎承载受压时,更容易发生伸长变形,从而降低滚动阻力,使缓冲减震性能更好。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充气轮胎100,该非充气轮胎100包括轮辋30、剪切带40以及多个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
其中,剪切带40同轴围设在轮辋30的外侧,多个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沿非充气轮胎100的周向间隔设置在轮辋30和剪切带40之间,并且每个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的一端与轮辋30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每个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的另一端与剪切带4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的具体数量比如可以是36-80。
具体的是,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的数量增加,使得轮胎在滚动时,具有更好的刚度均匀性,也就是说,支撑体的数量越多,轮胎的整体承载能力和径向刚度越大。
另外,参考图1和图2所示,非充气轮胎100还包括胎面50和轮毂20。胎面50沿非充气轮胎100的周向围设在剪切带40的外侧,并与剪切带40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比如粘接,而且胎面50背离剪切带40的一面上设置有花纹。轮毂20沿非充气轮胎100的周向围设在轮辋30的内侧,并与轮辋3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也就是说,轮毂20、轮辋30、剪切带40、胎面50在非充气轮胎100的径向上从内至外依次套设,并且同轴设置,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设置在轮辋30和剪切带40之间。
本实施例中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非充气轮胎100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的具体结构和实现原理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或非充气轮胎100。
本实施例中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非充气轮胎100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的具体结构和实现原理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施例中的非充气轮胎100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非充气轮胎100的具体结构和实现原理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非充气轮胎(100)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所述非充气轮胎(100)包括同轴设置的轮辋(30)和剪切带(40),所述剪切带(40)围设在轮辋(30)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包括第一支撑腿(11)、第二支撑腿(12)、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以及两个弹性的第一变形结构(3);
所述第一支撑腿(11)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21)连接在所述轮辋(30)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支撑腿(12)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22)连接在所述剪切带(40)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支撑腿(11)在沿所述非充气轮胎(100)的周向上的投影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腿(12)所在轮廓的区域范围内,所述第二支撑腿(12)在沿非充气轮胎(100)的周向上的投影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腿(11)所在轮廓的区域范围内;
两个所述第一变形结构(3)的其中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腿(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腿(12)之间,两个所述第一变形结构(3)的其中另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腿(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腿(11)之间,且两个所述第一变形结构(3)平行设置;
两个所述第一变形结构(3)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支撑腿(11)的长度的1/4且不小于所述第二支撑腿(12)的长度的1/4,且所述第一支撑腿(11)和所述第二支撑腿(12)呈中心对称式布置,两个所述第一变形结构(3)呈中心对称式布置,以在所述第一支撑腿(11)和所述第二支撑腿(12)沿所述非充气轮胎(100)的径向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发生压缩变形时,两个所述第一变形结构(3)能够发生拉伸变形,且在所述第一支撑腿(11)和所述第二支撑腿(12)沿所述非充气轮胎(100)的径向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复位时,两个所述第一变形结构(3)能够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复位;
各所述第一变形结构(3)均包括第一变形件,所述第一变形件包括第一主体部(3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31)两端的第一翻边(32),两个所述第一翻边(32)的一者与所述第一支撑腿(11)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翻边(32)的另一者与所述第二支撑腿(12)连接;
两个第一翻边(32)位于所在第一主体部(31)的同侧,或者两个第一翻边(32)位于所在第一主体部(31)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轮胎(100)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形结构(3)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变形件,两个所述第一变形件的第一主体部(31)平行设置且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变形件一侧的两个第一翻边(32)平齐并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第一变形件另一侧的两个第一翻边(32)位于同侧,并间隔设置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支撑腿(11)的另一端或所述第二支撑腿(12)的另一端的容纳槽(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充气轮胎(100)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腿(11)的背离所述第二支撑腿(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加强件(41),所述第一加强件(41)夹设在所述容纳槽(33)的槽壁与所述第一支撑腿(11)之间或者所述容纳槽(33)的背离所述第二支撑腿(12)的一面上;
和/或,所述第二支撑腿(12)的背离所述第一支撑腿(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加强件(42),所述第二加强件(42)夹设在所述容纳槽(33)的槽壁与所述第二支撑腿(12)之间或者所述容纳槽(33)的背离所述第一支撑腿(11)的一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轮胎(100)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变形结构(3)之间设置有柔性件(5),所述柔性件(5)的外壁与两个所述第一变形结构(3)、所述第一支撑腿(11)、所述第二支撑腿(12)均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轮胎(100)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变形结构(3)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的第二变形结构(6),所述第二变形结构(6)与所述第一变形结构(3)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变形结构(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腿(11)和所述第二支撑腿(1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充气轮胎(100)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形结构(6)包括第二变形件,所述第二变形件包括第二主体部(6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部(61)两端的第二翻边(62),两个所述第二翻边(62)位于所述第二主体部(61)的同侧,且两个所述第二翻边(62)的一者与所述第一支撑腿(11)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翻边(62)的另一者与所述第二支撑腿(1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轮胎(100)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非充气轮胎(100)的周向,所述第一固定件(21)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腿(11)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固定件(21)在所述周向上背离所述第一支撑腿(11)的一面为朝向所述第一支撑腿(11)凹陷的第一弧形面(211);
沿所述周向,所述第二固定件(22)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腿(12)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固定件(22)在所述周向上背离所述第二支撑腿(12)的一面为朝向所述第二支撑腿(12)凹陷的第二弧形面(221)。
8.一种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充气轮胎(100)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面(211)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一弧形面(211)形状匹配的第三加强件(71);所述第二弧形面(221)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二弧形面(221)形状匹配的第四加强件(72);
和/或,所述第一固定件(21)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腿(11)的一侧时,所述第一支撑腿(11)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件(21)的方向朝向另一侧折弯,并与所述轮辋(30)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22)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腿(12)的一侧时,所述第二支撑腿(12)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固定件(22)的方向朝向另一侧折弯,并与所述剪切带(40)的内壁固定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非充气轮胎(100)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30)的外壁与所述剪切带(40)的内壁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0,所述第一支撑腿(11)在沿所述轮辋(30)至所述剪切带(40)的方向上的长度为L1,所述第二支撑腿(12)在沿所述轮辋(30)至所述剪切带(40)的方向上的长度为L2,所述第一支撑腿(11)与所述非充气轮胎(100)的经过所述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的几何中心的半径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第一变形结构(3)与所述第二支撑腿(12)之间的夹角为β,L0、L1、L2、α、β满足:L1=L2≥1.1L0/(2 cosα),15°≤α≤45°,45°≤β≤90°。
10.一种非充气轮胎(100),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辋(30)、剪切带(40)以及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非充气轮胎(100)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
所述剪切带(40)同轴围设在所述轮辋(30)的外侧,多个所述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沿所述非充气轮胎(100)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轮辋(30)和所述剪切带(40)之间。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非充气轮胎(100)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10),或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非充气轮胎(100)。
CN202410235149.1A 2024-03-01 2024-03-01 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非充气轮胎及车辆 Active CN1177993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35149.1A CN117799363B (zh) 2024-03-01 2024-03-01 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非充气轮胎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35149.1A CN117799363B (zh) 2024-03-01 2024-03-01 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非充气轮胎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99363A CN117799363A (zh) 2024-04-02
CN117799363B true CN117799363B (zh) 2024-05-03

Family

ID=90432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35149.1A Active CN117799363B (zh) 2024-03-01 2024-03-01 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非充气轮胎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9936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0886A (zh) * 2015-12-22 2017-08-08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具有短程线帘布层的无胎圈式非充气轮胎
WO2019125466A1 (en) * 2017-12-21 2019-06-27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Reinforced resilient support for a non-pneumatic tire
CN113165438A (zh) * 2018-10-25 2021-07-23 卡姆索公司 一步模制的非充气轮胎
CN114643805A (zh) * 2020-12-21 2022-06-21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带有加强轮辐结构的非充气轮胎和轮组件
CN116922998A (zh) * 2023-08-02 2023-10-24 季华实验室 用于非充气轮胎的支撑体结构及非充气轮胎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0886A (zh) * 2015-12-22 2017-08-08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具有短程线帘布层的无胎圈式非充气轮胎
WO2019125466A1 (en) * 2017-12-21 2019-06-27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Reinforced resilient support for a non-pneumatic tire
CN113165438A (zh) * 2018-10-25 2021-07-23 卡姆索公司 一步模制的非充气轮胎
CN114643805A (zh) * 2020-12-21 2022-06-21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带有加强轮辐结构的非充气轮胎和轮组件
CN116922998A (zh) * 2023-08-02 2023-10-24 季华实验室 用于非充气轮胎的支撑体结构及非充气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99363A (zh) 202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42075A (en) Annular resilient body made of fiber composite materials
JP6025315B2 (ja) 非空気圧タイヤ
EP2664463B1 (en) System for non-pneumatic support of a vehicle
US9016336B2 (en) System for non-pneumatic support of a vehicle
CN105636799A (zh) 具有减小的横向硬度的非充气式车轮
US11577548B2 (en) Reinforced resilient support for a non-pneumatic tire
JP5808048B2 (ja) 非空気圧タイヤ
JP2015506300A (ja) インターレースされた補強を備えるせん断バンド
CN111867853B (zh) 非充气轮胎
JP5921364B2 (ja) 非空気圧タイヤ
US11577549B2 (en) Reinforced resilient support for a non-pneumatic tire
US11745542B2 (en) Curved reinforced resilient support for a non-pneumatic tire
US11919340B2 (en) Resilient composite structural support
CN117799363B (zh) 非充气轮胎的拉伸承载支撑体结构、非充气轮胎及车辆
CN111511581B (zh) 用于轮胎的加强型环形支撑件
CN117799362B (zh) 非充气轮胎的支撑体结构、非充气轮胎及车辆
CN118306134A (zh) 非充气轮胎及其多段式支撑体
CN115230400A (zh) 非充气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