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97380A - 微导管以及导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微导管以及导管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797380A CN117797380A CN202410159570.9A CN202410159570A CN117797380A CN 117797380 A CN117797380 A CN 117797380A CN 202410159570 A CN202410159570 A CN 202410159570A CN 117797380 A CN117797380 A CN 11779738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tical fiber
- microcatheter
- tube
- groups
-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7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1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614 Polyether block amid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433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06 elastom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783 fric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903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00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343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810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377 silic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803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12239 silicon dioxide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08000019155 Radiation injury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02 le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10000004204 blood vesse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146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186 cumul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861 polyme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800 visua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4 chro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943 hotme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1100000915 pathological change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285 pathological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380 skin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63 304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1481 Pathologic Constric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589 SAE 304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601 base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08 calc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9078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351 coronary vesse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059 diagnostic im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594 fluo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86 memory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414 obstr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85 shape-memory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804 steno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262 stenosi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66 steno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92 vasc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4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105—Steering means as part of the catheter or advancing means; Markers for position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105—Steering means as part of the catheter or advancing means; Markers for positioning
- A61M25/0108—Steering means as part of the catheter or advancing means; Markers for positioning using radio-opaque or ultrasound mark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微导管,主体管具有轴向贯通的导管内腔,光纤体包含至少一根光纤芯,光纤体沿着主体管的轴向设置,光纤体用于在形状解调后生成图像数据,图像数据被配置为用于在图像显示设备中可读取。上述微导管以及导管系统中,微导管结合利用了光纤技术进行导航定位的发明构思,在微导管中加入光纤实现更加精确的定位功能,并且利用光纤感知微导管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分布,形成三维图像,拓宽视野。这可有效解决术中视线遮挡问题,便于临床医生判断和操作。这种光纤技术在微导管中的应用,可解决现在临床上放射医学影像技术辐射伤害大,且其二维成像不利于判断导管位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微导管以及导管系统。
背景技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主要用于治疗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因其具备微创、省时、安全且高效等优势而发展迅速,针对如左主干病变、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严重钙化病变等均具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和良好的治疗效果。作为适用在冠脉血管中,尤其是开通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利器,微导管在血管中的定位性能至关重要,只有清楚地知道微导管的位置,才能更好推送微导管,帮助导丝通过狭窄病变。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进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用于诊断和治疗更远端的血管区域,而这也需要比以往更小、更精确的设备组件。目前常规的方式是通过放射医学影像技术进行微导管的定位,要求许多设备组件在X射线透视下可见,以确保在手术过程中正确放置和导航。用于制造微导管的塑料在X射线下本质上是透明的,必须将不透射线的填料混入基础聚合物中,以提供必要的可见度或不透射线。但是,这种技术依赖医学影像技术,对临床医生的辐射伤害大,射线剂量累积达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引起人体的病理性改变,如皮肤损害和晶状体损伤等。另外,这种技术输出的医学影像往往是二维图像,其视野有限,一旦存在各种导丝、导管、器械等,容易造成视线遮挡,无法良好的判断微导管在血管中的位置,导航精准度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提及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微导管以及导管系统。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微导管,所述微导管包括:
主体管,所述主体管具有轴向贯通的导管内腔;
光纤体,所述光纤体包含至少光纤芯,所述光纤体沿着所述主体管的轴向设置,所述光纤体用于在形状解调后生成图像数据,所述图像数据被配置为用于在经过数据处理后生成可在图像显示设备中显示的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纤体沿着所述主体管的轴向嵌入在所述主体管的管壁的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纤体包含多根光纤芯,多根所述光纤芯分为中央纤芯以及其余的多根外围纤芯,所述中央纤芯沿着所述主体管的轴向延伸,其余多根所述外围纤芯均围绕在所述中央纤芯的外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根所述光纤芯沿着所述主体管的轴向相互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根所述光纤芯沿着所述主体管的轴向相互非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余多根所述外围纤芯沿着所述主体管的轴向呈螺旋形盘绕在所述中央纤芯的外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管包括:
内部管层,所述内部管层具有轴向贯通的内管内腔;
中间管层,所述中间管层具有轴向贯通的中管内腔,所述中间管层通过所述中管内腔固定套装在所述内部管层的外部;
外部管层,所述外部管层具有轴向贯通的外管内腔,所述外部管层通过所述外管内腔固定套装在所述中间管层的外部;
其中,所述内部管层、所述中间管层和所述外部管层中至少一者的管壁的内部开设呈轴向延伸的光纤收纳通道,所述光纤收纳通道用于穿设所述光纤体;或者,所述内部管层、所述中间管层和所述外部管层中的至少一者为编织结构,所述光纤体编织在所述编织结构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部管层的材料采用高分子材料;和/或,
所述中间管层的材料采用金属材料;和/或,
所述内部管层的材料采用低摩擦材料;和/或,
所述光纤体的材料采用二氧化硅;和/或,
所述主体管的远端设置导引部件;和/或,
所述主体管上设置显影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部管层的材料采用尼龙、嵌段聚醚酰胺树脂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中间管层的材料采用不锈钢;和/或,
所述内部管层的材料采用聚四氟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管系统,所述导管系统包括:
所述微导管;
信号解调仪,所述信号解调仪与所述微导管内的光纤体数据连接,用于对所述光纤体的形状进行数据解调,生成图像数据,所述图像数据用于在经过数据处理后生成可在图像显示设备中显示的图像。
上述微导管以及导管系统中,微导管结合利用了光纤技术进行导航定位的发明构思,在微导管中加入光纤实现更加精确的定位功能,并且利用光纤感知微导管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分布,形成三维图像,拓宽视野。这可有效解决术中视线遮挡问题,便于临床医生判断和操作。这种光纤技术在微导管中的应用,可解决现在临床上放射医学影像技术辐射伤害大,且其二维成像不利于判断导管位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微导管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微导管经放射医学影像技术获得的图像。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微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微导管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主体管的管层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光纤体的多根光纤芯分布图。
图8为如图7所示的多根光纤芯的A-A径向截面分布图。
图9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光纤体的拉伸区域和压缩区域的展示图。
附图标号:
10、目标血管;20、目标病变;
100、信号解调仪;200、图像显示设备;
1000、主体管;2000、光纤体;
1000a、导引部件;1000b、显影部件;1000c、导引丝线;1000d、护套;1000e、连接件;
1100、内部管层;1200、中间管层;1300、外部管层;
1200a、编织结构;1300a、光纤收纳通道;
2000a、光纤芯;2000a1、拉伸区域;2000a2、压缩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常规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微导管可通过导引丝线1000c的引导通过迂曲的目标血管10和目标血管10中狭窄的目标病变20。在前进过程中主要通过微导管远端的显影环等显影元件显示其自身的位置。所以,常规微导管的定位精度较差,在一台手术中需要多次经过X射线确认。X射线的多次使用会造成射线剂量累积,长此以往可能会引起医生的病理性改变,如皮肤损害和晶状体损伤等其损伤,造成沉重负担。而且如图2所示,X射线产生的二维成像精度其实也不高,一旦存在各种导丝、导管、器械等混淆,就容易造成视线遮挡,无法良好的判断微导管在血管中的位置。
鉴于上述技术缺陷,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导管。该微导管采取了利用光纤技术进行导航定位的发明构思,在微导管中加入光纤实现更加精确的定位功能,并且利用光纤感知微导管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分布,形成三维图像,拓宽视野,有效解决术中视线遮挡问题,便于临床医生判断和操作。这种光纤技术在微导管中的应用,可解决现在临床上放射医学影像技术辐射伤害大,且其二维成像不利于判断导管位置的技术问题。
参阅图3和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微导管包括主体管1000和光纤体2000,光纤体2000沿着主体管1000的轴向设置在主体管1000内,其中,光纤体2000的数量可为一根或多根,可根据实际需求添加,例如1根、2根或3根不等。主体管1000作为微导管的主体结构,可采用常规的管型和材料构成,也可根据光纤体2000的装配和布局需求构建为特定的设计形态,采用适配的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在此不做限定。主体管1000具有轴向贯通的导管内腔,导管内腔可用于穿设导引丝线1000c,使得微导管可利用导引丝线1000c的引导通过例如图1中所示的迂曲的目标血管10和目标血管10中狭窄的目标病变20等,在此不做限定。
光纤体2000可包含至少一根光纤芯2000a,例如光纤体2000中仅包含一根光纤芯2000a或者同时包含两根或两根以上光纤芯2000a,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光纤体2000中同时包含两根或两根以上光纤芯2000a时,光纤体2000中包含的光纤芯2000a数量可限定在4根至7根之间,例如光纤体2000中包含4根、5根、6根或7根光纤芯2000a。光纤体2000可沿着主体管1000的轴向设置在主体管1000内,利用光纤体2000沿着主体管1000的轴向布置模拟主体管1000的形态和结构。
光纤体2000在形状解调后可生成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是能够经过图像处理器处理后生成可直接观察的图像,可称之为“造影图像”或“医疗图像”,用于显示该图像的为图像显示设备200,因此图像显示设备200可通过对图像数据的数据处理产生并展示图像,在图像显示设备200中显示出“造影图像”。该“造影图像”表示的是光纤体2000的图像形态。但是,由于光纤体2000沿着主体管1000的轴向模拟主体管1000的轴向形态,因此该“造影图像”其实就能够间接地表达主体管1000的图像形态,也即表达出微导管的图像形态。
光纤体2000的形状解调原理在于:当光纤体2000随着主体管1000在目标血管10中发生形变后,光纤体2000内部包含的光纤芯2000a的应变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因此通过将光纤芯2000a输出的局域坐标信息(信号)进行累计重构后,再将局域坐标信息(信号)输入到信号解调仪100中进行形状解调,便可生成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可被图像显示设备200解读,最终在图像显示设备200中输出“造影图像”,表现出光纤体2000的图像形态,进而实现微导管的三维形状的可视化。
基于上述形状解调原理,光纤体2000在主体管1000中的布局形式和结构等将影响最终“造影图像”输出的质量,也可理解为对微导管三维形状表达的准确度。本申请将对光纤体2000在主体管1000中的具体布置形式和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光纤体2000的主要目的是沿着主体管1000的轴向模拟主体管1000的形态和结构,使得主体管1000在目标血管10中发生弯曲时,光纤体2000也能够相应地发生适配的弯曲,进而借助于光纤体2000的形态改变表示出主体管1000的真实形态。因此,光纤体2000可采用多种方式嵌入在主体管1000内。例如,光纤体2000可沿着主体管1000的轴向嵌入在主体管1000的内壁、外壁,或者嵌入在内壁和外壁之间的管壁之中。
当光纤体2000沿着主体管1000的轴向嵌入在主体管1000的内壁或外壁时,可在主体管1000的内壁或外壁开设可用来容纳光纤体2000的线形槽结构,使得光纤体2000可吻合嵌入到相应的线形槽结构中,并且利用粘接、缝合等方式将光纤体2000和主体管1000完好固定,保证主体管1000发生弯曲时光纤体2000也不会脱落,而是随着主体管1000发生适配的形变。
或者,当光纤体2000沿着主体管1000的轴向嵌入在主体管1000内壁和外壁之间的管壁之中时,主体管1000的管壁之中可开设相应的贯通通道,使得光纤体2000可沿着主体管1000的轴向嵌入到管壁中开设的贯通通道中,然后也可采用粘接、缝合等方式将光纤体2000和主体管1000完好固定,保证主体管1000发生弯曲时光纤体2000也不会脱落,而是随着主体管1000发生适配的形变。
参阅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体管1000可包括内部管层1100、中间管层1200以及外部管层1300,内部管层1100具有轴向贯通的内管内腔,中间管层1200具有轴向贯通的中管内腔,中间管层1200通过中管内腔固定套装在内部管层1100的外部,其中,中间管层1200和内部管层1100之间可借助于高分子材料热融等方式相互固定,外部管层1300具有轴向贯通的外管内腔,外部管层1300通过外管内腔固定套装在中间管层1200的外部,其中,外部管层1300和中间管层1200之间也可借助于高分子材料热融等方式相互固定。
内部管层1100、中间管层1200和外部管层1300中至少一者的管壁的内部开设呈轴向延伸的光纤收纳通道1300a,光纤收纳通道1300a用于穿设光纤体2000。因此,光纤体2000在具有内部管层1100、中间管层1200以及外部管层1300的主体管1000中,可根据设计需求设置在内部管层1100、中间管层1200或外部管层1300中。或者,内部管层1100、中间管层1200和外部管层1300中的至少一者为编织结构1200a,因此,当主体管1000的内部管层1100、中间管层1200以及外部管层1300中如果有选择采用编织方式构建时,可将光纤体2000编织在编织结构1200a内。而且,在编织结构1200a中也可添加形状记忆合金,提高编织结构1200a的形状记忆功能。
参阅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部管层1300的管壁的内部可开设光纤收纳通道1300a,光纤体2000穿设在外部管层1300的光纤收纳通道1300a中。或者,中间管层1200为编织结构1200a,光纤体2000编织在中间管层1200内。除此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通过其他设置形式布置光纤体2000,在此不做限定。
外部管层1300的材料可采用高分子材料,例如高分子材料可选择尼龙、嵌段聚醚酰胺树脂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等。中间管层1200的材料可采用金属材料,例如金属材料可选择不锈钢等,如304不锈钢。内部管层1100的材料可采用低摩擦材料,例如低摩擦材料可选择聚四氟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等。光纤体2000的材料可采用二氧化硅等。
除此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采用其他方式将光纤体2000沿着主体管1000的轴向嵌入在所述主体管1000中,通过光纤体2000模拟主体管1000的形态和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主体管1000的远端还可设置导引部件1000a,导引部件1000a可具有易于引导主体管1000在目标血管10中前进的锥形结构等。主体管1000上也可同时设置显影部件1000b,例如显影环等。主体管1000的近端还可设置护套1000d以及连接件1000e等,用于方便连接信号解调仪1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光纤体2000包含多根光纤芯2000a时,多根光纤芯2000a可沿着主体管1000的轴向相互平行设置,或者多根光纤芯2000a也可沿着主体管1000的轴向相互非平行设置。其中,多根光纤芯2000a沿着主体管1000的轴向相互平行设置,既包含多根光纤芯2000a相对于主体管1000的中心轴线绝对的平行,也包含微小角度上的偏差。而多根光纤芯2000a也可沿着主体管1000的轴向相互非平行设置,主要表现为多根光纤芯2000a相对于主体管1000的中心轴线形成明显的弯曲、缠绕等,使得光纤体2000中的多根光纤芯2000a虽然主要沿着主体管100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但是各个光纤芯2000a均具有各自的弯曲形态。
参阅图7至图9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纤体2000中包含的多根光纤芯2000a可分为中央纤芯以及其余的多根外围纤芯,其中,中央纤芯的数量可以为一根或多根,其余的光纤芯2000a则称之为外围纤芯。需要说明的是,分别命名的中央纤芯以及其余的多根外围纤芯均是光纤体2000中包含的光纤芯2000a,只是为了方便对照图7至图9中展示的分布而进行的命名,中央纤芯以及其余的多根外围纤芯之间并无区别。对照参阅图7和图8所示,一根中央纤芯可沿着主体管1000的轴向延伸,光纤体2000中除了一根中央纤芯以外的其余多根外围纤芯均围绕在一根中央纤芯的外围,使得一根中央纤芯和其余多根外围纤芯在主体管1000内呈现出三维空间上的分布。
例如参阅图7至图9中的分布方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余多根外围纤芯可沿着主体管1000的轴向呈螺旋形盘绕在一根中央纤芯的外围。除此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实际需求将其余多根外围纤芯通过其他围绕方式分布在一根中央纤芯的外围,这当中既可包含将其余多根外围纤芯以例如上述螺旋形的规则围绕方式分布在一根中央纤芯的外围,也包含将其余多根外围纤芯以其他非规则的围绕方式分布在一根中央纤芯的外围,在此不做限定。
参阅图9所示,以其余多根外围纤芯采用螺旋形的围绕方式分布在一根中央纤芯的外围为例,当主体管1000发生弯曲时,光纤体2000中的多根光纤芯2000a(包括一根中央纤芯以及多根外围纤芯)也会发生相应形变。例如主体管1000和光纤体2000同时如图9中所示的方式弯曲时,光纤体2000中包含多根光纤芯2000a也会适配地发生同方向的弯曲,此时一根中央纤芯会产生弯曲的形态,而在一根中央纤芯外围的多根外围纤芯则会在光纤体2000的弯曲外侧和弯曲内侧表现出更加明显的差异。光纤体2000的弯曲外侧会被拉伸,表现出明显的拉伸区域2000a1,光纤体2000的弯曲内侧会被压缩,表现出明显的压缩区域2000a2。因此,光纤体2000随着主体管1000发生形变后,可导致光纤体2000中各个光纤芯2000a的应变不同,表现为各个光纤芯2000a的局域坐标信息(信号)的改变,通过累计重构后,再将局域坐标信息(信号)输入到信号解调仪100中进行形状解调,便可生成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可被图像显示设备200解读,最终在图像显示设备200中输出“造影图像”,表现出光纤体2000的图像形态,进而实现微导管的三维形状的可视化。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管系统,导管系统包括微导管以及信号解调仪100等。信号解调仪100与微导管内的光纤体2000数据连接,用于对光纤体2000的形状进行数据解调,生成图像数据,所述图像数据用于在经过数据处理后生成可在图像显示设备200中显示的图像。当光纤体2000随着主体管1000在目标血管10中发生形变后,光纤体2000内部包含的光纤芯2000a的应变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因此通过将光纤芯2000a输出的局域坐标信息(信号)进行累计重构后,再将局域坐标信息(信号)输入到信号解调仪100中进行形状解调,便可生成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可被图像显示设备200解读,最终在图像显示设备200中输出“造影图像”,表现出光纤体2000的图像形态,进而实现微导管的三维形状的可视化。由于微导管的具体结构、功能原理以及技术效果均在前文详述,在此便不再赘述。任何有关于微导管的技术内容,均可参考前文的记载。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导管包括:
主体管,所述主体管具有轴向贯通的导管内腔;
光纤体,所述光纤体包含至少一根光纤芯,所述光纤体沿着所述主体管的轴向设置,所述光纤体用于在形状解调后生成图像数据,所述图像数据被配置为用于在经过数据处理后生成可在图像显示设备中显示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体沿着所述主体管的轴向嵌入在所述主体管的管壁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体包含多根光纤芯,多根所述光纤芯分为中央纤芯以及其余的多根外围纤芯,所述中央纤芯沿着所述主体管的轴向延伸,其余多根所述外围纤芯均围绕在所述中央纤芯的外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光纤芯沿着所述主体管的轴向相互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光纤芯沿着所述主体管的轴向相互非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其余多根所述外围纤芯沿着所述主体管的轴向呈螺旋形盘绕在所述中央纤芯的外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包括:
内部管层,所述内部管层具有轴向贯通的内管内腔;
中间管层,所述中间管层具有轴向贯通的中管内腔,所述中间管层通过所述中管内腔固定套装在所述内部管层的外部;
外部管层,所述外部管层具有轴向贯通的外管内腔,所述外部管层通过所述外管内腔固定套装在所述中间管层的外部;
其中,所述内部管层、所述中间管层和所述外部管层中至少一者的管壁的内部开设呈轴向延伸的光纤收纳通道,所述光纤收纳通道用于穿设所述光纤体;或者,所述内部管层、所述中间管层和所述外部管层中的至少一者为编织结构,所述光纤体编织在所述编织结构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管层的材料采用高分子材料;和/或,
所述中间管层的材料采用金属材料;和/或,
所述内部管层的材料采用低摩擦材料;和/或,
所述光纤体的材料采用二氧化硅;和/或,
所述主体管的远端设置导引部件;和/或,
所述主体管上设置显影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管层的材料采用尼龙、嵌段聚醚酰胺树脂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中间管层的材料采用不锈钢;和/或,
所述内部管层的材料采用聚四氟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导管;
信号解调仪,所述信号解调仪与所述微导管内的光纤体数据连接,用于对所述光纤体的形状进行数据解调,生成图像数据,所述图像数据用于在经过数据处理后生成可在图像显示设备中显示的图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159570.9A CN117797380A (zh) | 2024-02-02 | 2024-02-02 | 微导管以及导管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159570.9A CN117797380A (zh) | 2024-02-02 | 2024-02-02 | 微导管以及导管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797380A true CN117797380A (zh) | 2024-04-02 |
Family
ID=90428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159570.9A Pending CN117797380A (zh) | 2024-02-02 | 2024-02-02 | 微导管以及导管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797380A (zh) |
-
2024
- 2024-02-02 CN CN202410159570.9A patent/CN117797380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632468B2 (en) |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s for 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TIPS) procedures | |
WO2012150567A1 (en) | A catheter with electromagnetic position sensors and a location system catheters and guide wires | |
ES2316604T3 (es) | Microcateter con punta distal mejorada y transiciones. | |
US8491484B2 (en) | Forward looking imaging guidewire | |
US20140100445A1 (en) | Mri compatible handle and steerable sheath | |
US9757538B2 (en) | MRI compatible control handle for steerable sheath with audible, tactile and/or visual means | |
EP0598025A4 (en) | Variable stiffness catheter. | |
JP2017511178A (ja) | ハイブリッド式血管内圧測定装置並びに関連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CN114642814B (zh) | 医用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 |
AU2013359395A1 (en) | MRI compatible handle and steerable sheath | |
EP3950036B1 (en) | Optimized catheter sheath for rx catheter | |
JP2016511644A (ja) | カテーテル配向マーカー | |
JP2023144058A (ja) | エコー源性のカテーテルおよびカテーテルシステム | |
US20160067456A1 (en) | Pressure guide wire pullback catheter | |
JP2020515340A (ja) | Oss奥行短縮検出システム | |
KR20220004073A (ko) | 센서 캐리어 | |
EP3288629A1 (en) | Mri compatible control handle for steerable sheath with audible, tactile and/or visual means | |
US10695539B2 (en) | Device for measuring length of tubular body structure | |
EP3331437B1 (en) | Curved sensorized catheter | |
CN117797380A (zh) | 微导管以及导管系统 | |
CN115003359A (zh) | 具有多根丝加强的导管轴杆及相关装置和系统 | |
US20230334677A1 (en) | Computed tomography-based pathway for co-registration of intravascular data and blood vessel metrics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based three-dimensional model | |
CN118402013A (zh) | 导丝和导管选择及实时引导 | |
EP3397190A1 (en) | Elongated interventional device for optical shape sensing | |
US20240350118A1 (en) | Coregistration of intraluminal data to guidewire in extraluminal image obtained without contras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