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94431A - 灰尘捕集装置、吸尘器以及吸尘器基站 - Google Patents

灰尘捕集装置、吸尘器以及吸尘器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94431A
CN117794431A CN202280055105.XA CN202280055105A CN117794431A CN 117794431 A CN117794431 A CN 117794431A CN 202280055105 A CN202280055105 A CN 202280055105A CN 117794431 A CN117794431 A CN 1177944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bag
flow path
base station
clea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5510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廷玩
金成埈
李东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200446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30022100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22/01160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3014136A1/ko
Publication of CN117794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944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灰尘捕集装置,该灰尘捕集装置包括:空气流入部,形成有供空气流入的吸入流路;灰尘分离部,从通过所述空气流入部流入的空气中分离出灰尘;灰尘袋,存储从所述灰尘分离部分离出的灰尘;袋支撑部,容纳所述灰尘袋;罩体,将所述袋支撑部和所述灰尘分离部容纳于内部;吸入马达,提供空气的流动力;连接流路,将通过了所述灰尘分离部的空气引向所述吸入马达;以及旁通流路,连接所述袋支撑部和所述吸入马达,由此,具有用户可以仅通过移除灰尘袋来清空灰尘桶的效果。

Description

灰尘捕集装置、吸尘器以及吸尘器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灰尘捕集装置、吸尘器以及吸尘器基站,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够分离空气中含有的灰尘并将其捕集到灰尘袋,能够仅将灰尘袋清空的灰尘捕集装置、吸尘器以及吸尘器基站。
背景技术
通常,吸尘器是一种以利用电来吸入空气的方式,吸入较小的垃圾或灰尘,并将其填充在位于产品内的灰尘桶的家电设备,通常将其称作真空吸尘器。
这样的吸尘器可以划分为手动吸尘器和自动吸尘器,所述手动吸尘器是用户直接移动吸尘器并进行清扫的吸尘器,所述自动吸尘器是自主行驶并进行清扫的吸尘器。手动吸尘器可以根据吸尘器的形态而划分为罐式(canister-type)吸尘器、立式(upright)吸尘器、手持式吸尘器以及杆式(stick-type)吸尘器等。
以往,在家庭用吸尘器中较多使用罐式吸尘器,但是近年来其趋势为,越来越多地使用将集尘桶和吸尘器主体设置为一体,从而使用便利性得到提高的手持式吸尘器和杆式吸尘器。
在罐式吸尘器中,利用橡胶软管(hose)或管(pipe)来连接主体和吸入口,可以根据情况将刷子装配于吸入口而使用。
手持式吸尘器是最大限度提高了便携性的吸尘器,虽然其重量轻,但是由于长度较短从而需要蹲下进行清扫,因此清扫区域存在限制。从而,用于诸如书桌、沙发上或汽车内的局部场所的清扫。
杆式吸尘器可以站立使用,因此在不弯腰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清扫。因此,有利于在宽敞的区域移动并进行清扫。与对窄小的空间进行清扫的手持式吸尘器相比,杆式吸尘器可以对更宽敞的空间进行清扫,并且能够对手无法触及的高处进行清扫。近年来,通过以模块形态提供杆式吸尘器,从而也对多样的对象主动地变更吸尘器类型而使用。
另外,近年来,已经使用了无需用户的操作而自主进行清扫的扫地机器人。扫地机器人一边在想要清扫的区域自主行驶一边从地面吸入灰尘等异物,由此自动清扫想要清扫的区域。
但是,现有的手持吸尘器、杆式吸尘器以及扫地机器人由于存储收集到的灰尘的灰尘桶的容量较小,因此存在需要用户每次清空灰尘桶的麻烦。
另外,由于在清空灰尘桶时灰尘会飞散,因此存在对用户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
另外,存在如下的问题,当灰尘桶中的残存灰尘未被去除时,降低吸尘器的吸入力。
另外,存在如下的问题,当灰尘桶中的残存灰尘未被去除时,残留物引起恶臭。
作为现有专利文献,韩国授权专利公报KR10-2161708B1公开了一种包括灰尘袋的基站。
在所述现有专利文献中,包括与吸尘器的灰尘桶结合的基站,并在基站配置有灰尘袋。此时,灰尘袋可以沿着滑动槽结合在吸尘器的罩体内部,灰尘袋的外表面由能够在空气穿过时进行过滤的材料构成。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透过或半透过性的灰尘袋的情况下,存在如下的问题,灰尘袋内部的灰尘可能向灰尘袋的外部漏出,恶臭也向灰尘袋的外部漏出。
另外,作为现有专利文献,韩国公开专利公报KR10-2021-0019940A公开了一种捕集收集到吸尘器的灰尘桶的灰尘的吸尘器基站。
所述现有专利文献的吸尘器基站,包括:吸尘器,吸入并存储空气中的灰尘;以及吸尘器基站,与所述灰尘桶结合,以去除存储在所述灰尘桶的灰尘;所述吸尘器基站包括吸入结合于所述吸尘器基站的所述灰尘桶内的异物和内部空气的集尘马达,并且包括塑料袋类型的集尘部。
但是,在所述吸尘器基站中,当集尘马达运转时塑料袋被拉向集尘马达侧,从而可能会被压扁。
因此,在所述吸尘器基站中,在集尘马达运转时,随着塑料袋的内部空间变窄难以将灰尘捕集到塑料袋内。
另外,在所述吸尘器基站中,由于以未从空气中分离出灰尘的状态向塑料袋进行捕集,因此存在一部分灰尘流入到集尘马达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为了改善如上所述的现有的灰尘捕集装置、吸尘器以及吸尘器基站中存在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收集灰尘的期间保持灰尘袋的形态的灰尘捕集装置、吸尘器以及吸尘器基站。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含有灰尘的空气向集尘马达侧流动的过程中从空气中分离出灰尘并将其捕集到灰尘袋的灰尘捕集装置、吸尘器以及吸尘器基站。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无需用户直接捆绑灰尘袋的灰尘捕集装置、吸尘器以及吸尘器基站。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仅通过用户移除灰尘袋就能够清空灰尘桶的灰尘捕集装置、吸尘器以及吸尘器基站。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灰尘捕集装置可以包括:空气流入部,形成有供空气流入的吸入流路;灰尘分离部,从通过所述空气流入部流入的空气中分离出灰尘;灰尘袋,存储从所述灰尘分离部分离出的灰尘;袋支撑部,容纳所述灰尘袋;罩体,将所述袋支撑部和所述灰尘分离部容纳于所述罩体的内部;吸入马达,提供空气的流动力;以及连接部,包括连接流路和旁通流路,所述连接流路将通过了所述灰尘分离部的空气引向所述吸入马达,所述旁通流路连接所述袋支撑部和所述吸入马达。
所述袋支撑部可以包括:支撑部主体,将所述灰尘袋容纳于所述支撑部主体的内部;以及吸附孔,沿着所述支撑部主体的外周面形成有复数个。
所述袋支撑部可以包括:支撑部主体,将所述灰尘袋容纳于所述支撑部主体的内部;以及吸附孔,在所述支撑部主体的重力方向的下侧面形成有复数个。
所述罩体可以包括:下部罩体,结合有所述袋支撑部,连接有所述旁通流路;以及上部罩体,与所述空气流入部连接,容纳所述灰尘分离部,连接有所述连接流路。
在所述连接部中,所述连接流路可以与所述旁通流路连通。
所述灰尘袋可以由非透过性材料形成。
如果所述吸入马达运转,所述灰尘袋则可以在所述袋支撑部内膨胀。
在所述支撑部主体的外周面和所述下部罩体的内周面之间可以形成有空间。
在所述支撑部主体的下侧面和所述下部罩体的下侧面之间可以形成有空间。
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吸尘器可以包括:吸入部,形成有供空气流入的吸入流路;灰尘分离部,从通过所述空气流入部流入的空气中分离出灰尘;灰尘袋,存储从所述灰尘分离部分离出的灰尘;袋支撑部,容纳所述灰尘袋;罩体,将所述袋支撑部和所述灰尘分离部容纳于所述罩体的内部;吸入马达,提供空气的流动力;电池,向所述吸入马达供电;把手,用于被用户把持;以及连接部,包括连接流路和旁通流路,所述连接流路将通过了所述灰尘分离部的空气引向所述吸入马达,所述旁通流路将通过了所述袋支撑部和所述罩体之间的空间的空气引向所述吸入马达。
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吸尘器基站可以包括,罩体;结合部,配置于所述罩体,包括与吸尘器的至少一部分结合的结合面;集尘部,容纳于所述罩体的内部,配置于所述结合部的下侧,捕集所述吸尘器的灰尘桶内部的灰尘;集尘马达,容纳于所述罩体的内部,配置于所述集尘部的下侧,产生用于吸入所述灰尘桶内部的灰尘的吸入力;以及流路部,包括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所述第一流路使所述吸尘器的灰尘桶与所述集尘部连接,所述第二流路将通过了所述集尘部的空气引向所述集尘马达。
此时,所述集尘部可以包括:灰尘分离部,从所述灰尘桶流入的空气中分离出灰尘;灰尘袋,存储从所述灰尘分离部分离出的灰尘;以及袋支撑部,容纳所述灰尘袋。
所述流路部还可以包括使所述袋支撑部和所述集尘马达连接的旁通流路。
所述集尘部还可以包括灰尘袋盒,所述灰尘袋盒以能够分离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罩体,并供应所述灰尘袋。
所述集尘部还可以包括预滤器,所述预滤器配置在所述第二流路上,并从在所述第二流路流动的空气中分离出异物。
所述集尘部还可以包括用于接合所述灰尘袋的接合器。
所述接合器可以在所述集尘马达的运转结束的状态下运转。
所述袋支撑部可以包括:支撑部主体,将所述灰尘袋容纳于内部;以及轮,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主体的下侧面。
本发明的吸尘器基站还可以包括袋容纳空间,所述袋容纳空间形成于所述罩体的内部,并容纳所述袋支撑部,所述灰尘袋可以容纳于所述袋支撑部,并从所述袋容纳空间排出。
所述第一流路可以连接在所述袋容纳空间的上侧,所述第二流路可以连接在所述袋容纳空间的上侧。
所述旁通流路可以连接在所述袋容纳空间的下侧。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灰尘捕集装置、吸尘器以及吸尘器基站,具有能够在收集灰尘的期间保持灰尘袋的形态的效果。
另外,具有能够在含有灰尘的空气向集尘马达侧流动的过程中分离出灰尘并将其捕集到灰尘袋的效果。
另外,由于通过接合器来接合灰尘袋的上侧,因此具有无需用户直接捆绑灰尘袋就能够密封灰尘袋的效果。
另外,具有仅通过用户移除被密封的灰尘袋就能够清空灰尘桶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灰尘捕集装置的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的构成的概略图。
图3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系统中的吸尘器的图。
图4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图3的吸尘器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系统中的吸尘器的灰尘桶下侧面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系统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基站中的结合部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基站中的固定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9和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基站中的吸尘器与门单元的关系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基站中的吸尘器与盖开放单元的关系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基站中灰尘被引导至集尘部和流路部的过程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基站中的集尘部的主视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图13的集尘部的具体配置和构成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基站中的灰尘分离部的立体图。
图16和图1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基站中的袋支撑部和流路部的立体图。
图1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基站中的控制构成的框图。
图19至图2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基站中的灰尘袋膨胀、接合并移除灰尘袋的过程的图。
图2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系统的图。
图2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系统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
本发明可以进行多样的变更,可以具有各种实施例,因此在附图中示出特定的实施例,并且在详细的说明中进行具体说明。这并不旨将本发明限定为特定的实施方式,而是应当被解释为涵盖了本发明的思想和技术范围所包含的所有变更、均等物乃至替代物。
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说明特定的实施例,并不用来限定本发明。除非在上下文中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单数的表述可以包括复数的表述。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包括技术或科学术语在内的这里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可以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诸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可以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除非在本发明中另有明确定义,否则可以不被解释为理想或过于形式的含义。
灰尘捕集装置
图1示出了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灰尘捕集装置的图。
下面,参照图1,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灰尘捕集装置1进行说明。
灰尘捕集装置1包括罩体10、空气流入部20、灰尘分离部30、灰尘袋40、袋支撑部50、吸入马达60以及连接部70。
罩体10可以形成灰尘捕集装置1的外观。罩体10可以提供能够将灰尘分离部30、灰尘袋40以及袋支撑部50容纳于内部的空间。罩体10可以以与圆筒相似的形态构成。
罩体10可以包括下部罩体11和上部罩体12。
下部罩体11可以结合有袋支撑部50,并且可以连接有连接部70。具体而言,在下部罩体11的内部可以结合有袋支撑部50,在吸入马达60运转时下部罩体11可以容纳灰尘袋40的至少一部分,下部罩体11可以连接有连接部70的旁通流路72。此时,在下部罩体11的内周面和袋支撑部50的外周面之间可以形成有规定间隔的空间(以下,可以称作“侧面空间”),空气可以通过所述空间流动。另外,在下部罩体11的下侧面和袋支撑部50的下侧面之间可以形成有规定间隔的空间(以下,可以称作“底面空间”),空气可以通过所述空间流动。此外,所述侧面空间和所述底面空间可以与旁通流路72连通。
上部罩体12可以与空气流入部20连接,灰尘分离部30可以容纳于上部罩体12,连接部70可以连接在上部罩体12。具体而言,在上部罩体12的一侧连接有空气流入部20,在上部罩体12的内部可以结合有灰尘分离部30,上部罩体12可以连接有连接部70的连接流路71。
空气流入部20可以从罩体10向外侧凸出。具体而言,空气流入部20可以从上部罩体10向外侧凸出。作为一例,空气流入部20可以以内部开放的圆筒形状形成。空气流入部20可以提供含有灰尘的空气能够流动的流路(以下,可以称作“吸入流路”)。吸入流路可以与罩体10内部的空间连通。
灰尘分离部30可以与空气流入部20连通。灰尘分离部30可以分离出通过空气流入部20吸入到内部的灰尘。灰尘分离部30内部的空间可以与袋支撑部50内部的空间连通。
例如,灰尘分离部30可以具有至少一个能够通过旋风流动来分离灰尘的旋风部。并且,灰尘分离部30内部的空间可以与所述吸入流路连通。因此,通过空气流入部20吸入的空气和灰尘可以沿着灰尘分离部30的内周面螺旋流动。由此,可以在灰尘分离部30的内部空间产生旋风流动。
灰尘分离部30是与空气流入部20连通,并采用了利用离心力的集尘器的原理的构成,以分离通过空气流入部20吸入到罩体10的内部的灰尘。
灰尘分离部30还可以包括从旋风器排出的空气再次分离出灰尘的二次旋风器。此时,二次旋风器可以位于旋风器的内部,以最小化灰尘分离部的尺寸。二次旋风器可以包括并联配置的复数个旋风器主体。从旋风器排出的空气可以向复数个旋风器主体分流并通过。
灰尘袋40可以配置在下部罩体11的内部。灰尘袋40可以配置于灰尘分离部30的重力方向下侧。
灰尘袋40可以由非透过性材料形成。例如,灰尘袋40可以包括卷筒塑料(未图示)。灰尘袋40可以固定于罩体10,并通过吸入马达60运转时产生的负压而展开。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当灰尘袋40密封或接合时,能够防止捕集到灰尘袋40内部的灰尘或恶臭向灰尘袋40的外部漏出。
此时,展开状态的灰尘袋40可以容纳于袋支撑部50内部。即,当吸入马达60运转时,灰尘袋可以在袋支撑部50内膨胀。并且,展开状态的灰尘袋40被袋支撑部50支撑,从而形态可以得到保持。
灰尘袋40可以存储在灰尘分离部30分离出的灰尘。灰尘袋40的上部区域可以通过接合器(未图示)来切断和接合。灰尘袋40可以在上部区域被切断和接合的状态下从袋支撑部50分离。
通过这种构成,用户无需额外地捆绑捕集了灰尘的灰尘袋等,因此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袋支撑部50可以支撑灰尘袋40。袋支撑部50可以在灰尘袋40膨胀的情况下将灰尘袋40容纳于内部。袋支撑部50可以支撑膨胀的灰尘袋40的外形。
具体而言,袋支撑部50可以包括支撑部主体51和吸附孔52。
支撑部主体51可以结合在下部罩体11内部。例如,支撑部主体51可以以圆筒形态形成,支撑部主体51的上侧端部可以插入结合于下部罩体11。另外,在支撑部主体51的外周面和下部罩体11的内周面之间可以形成有空间。并且,在支撑部主体51的下侧面和下部罩体11的下侧面之间可以形成有空间。所述空间可以提供传递吸入马达60的吸入力的路径。
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当吸入马达60运转时,由于吸入马达60的吸入力,存在于支撑部主体51和下部罩体11之间的空间的空气可以被吸入到吸入马达60,在支撑部主体51和下部罩体11之间的空间可以形成使灰尘袋40膨胀的负压。
支撑部主体51可以形成为当灰尘袋40膨胀时能够容纳灰尘袋40。例如,支撑部主体51可以以圆筒形态形成,支撑部主体51的上侧面可以开放,支撑部主体51的下侧面可以形成为至少一部分被封堵的形态。此时,支撑部主体51的上侧可以配置有灰尘袋40的至少一部分。此外,当灰尘袋40膨胀时,灰尘袋40可以随着向下侧膨胀而填充支撑部主体51的内部空间。
吸附孔52可以在支撑部主体51形成有复数个。例如,吸附孔52可以沿着支撑部主体51的外周面以规定间隔形成有复数个。并且,吸附孔52可以在支撑部主体51的下侧面形成有至少一个。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在吸入马达60运转时,支撑部主体51内部的空气可以通过吸附孔52向支撑部主体51的外部流动。另外,在灰尘袋40在支撑部主体51内部膨胀的状态下,灰尘袋40可以被施加朝支撑部主体51的外部的负压,灰尘袋40可以膨胀为与支撑部主体51的内周面和下侧面紧贴。即,灰尘袋40可以沿着袋支撑部50的内部形态膨胀。
吸入马达60可以产生使空气流动的流动力。吸入马达60可以利用连接部70与罩体10连接。吸入马达60可以通过旋转来产生吸入力。
连接部70可以连接罩体10和吸入马达60。连接部70可以提供能够使罩体10的空气向吸入马达60流动的流路。
具体而言,连接部70可以包括连接流路71和旁通流路72。连接流路71可以连接上部罩体12和吸入马达60。作为一例,连接流路71可以以管形态形成,其一侧端部可以与上部罩体12连接,而另一侧端部可以与吸入马达60的罩体连接。
连接流路71可以与上部罩体12的内部空间和吸入马达60的罩体的内部空间连通。并且,连接流路71可以与结合于上部罩体12的灰尘分离部30的内部空间连通。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连接流路71可以将通过了灰尘分离部30的空气引向吸入马达60。
旁通流路72可以与下部罩体11的内部空间和吸入马达60的罩体的内部空间连通。此时,旁通流路72可以与形成在下部罩体11的下侧面和袋支撑部50的下侧面之间的空间(所述底面空间)连通。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旁通流路72可以将存在于袋支撑部50和下部罩体11之间的空间的空气引向吸入马达60。
连接流路71和旁通流路72可以彼此连通并连接到吸入马达60的罩体。作为一例,在旁通流路72可以连接有连接流路71,而旁通流路72可以连接到吸入马达60的罩体。作为另一例子,在连接流路71可以连接有旁通流路72,而连接流路71可以连接到吸入马达60的罩体。由此,连接流路71和旁通流路72可以分别以流路的方式与罩体10和吸入马达60连接。
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具有如下的效果,能够通过使吸入马达60运转来保持灰尘袋的形态的同时吸入外部的空气的效果。
本发明的灰尘捕集装置1还可以包括灰尘袋盒(未图示)。灰尘袋盒(未图示)可以以能够分离的方式结合于罩体10,并供应灰尘袋40。
灰尘袋盒(未图示)可以以能够装卸的方式结合于罩体10。虽然未图示,罩体10的内部可以形成有供灰尘袋盒(未图示)结合的结构,用户可以将灰尘袋盒(未图示)插入到罩体10的内部。另外,当在灰尘袋盒(未图示)结合于罩体10的状态下用户拉拽灰尘袋盒(未图示)时,灰尘袋盒(未图示)可以从罩体10分离。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用户可以轻松地将灰尘袋盒(未图示)安装于罩体或者从罩体分离灰尘袋盒。
在灰尘袋盒(未图示)可以设置有灰尘袋40。例如,在灰尘袋盒(未图示)可以结合有卷筒塑料形态的灰尘袋40的至少一部分,灰尘袋40可以随着吸入马达60的运转而朝袋支撑部50方向膨胀。另外,当灰尘袋40随着后述的接合器(未图示)运转而被接合时,灰尘袋40的一部分可以与灰尘袋盒(未图示)分离。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用户无需额外地捆绑捕集了灰尘的灰尘袋等,因此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本发明的灰尘捕集装置1还可以包括接合器(未图示)。接合器(未图示)可以接合灰尘袋40。
接合器(未图示)可以配置于罩体10。接合器(未图示)可以配置于袋支撑部50的上部区域。接合器(未图示)可以切断和接合捕集有灰尘的卷筒塑料的上部区域。具体而言,接合器(未图示)可以将卷筒塑料集中于中央区域并热线接合卷筒塑料的上部区域。例如,接合器(未图示)可以包括第一接合构件(未图示)和第二接合构件(未图示)。第一接合构件(未图示)可以通过第一接合驱动部朝第一方向移动,第二接合构件(未图示)可以通过第二接合驱动部朝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移动。
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能够将从外部捕集的灰尘收集于卷筒塑料内部,并使卷筒塑料自动接合。因此,用户无需额外地捆绑捕集了灰尘的灰尘袋等,因此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吸尘器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的构成的概略图。
下面,参照图2,对本发明的吸尘器2的结构进行说明。
吸尘器2可以是指用户手动操作的吸尘器。例如,吸尘器2可以是指手持吸尘器或杆式吸尘器。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可以以将罩体110的底面(下侧面)和电池罩体190的底面(下侧面)安放在地面上时为基准定义方向。
此时,前方可以是指以罩体110为基准配置有吸入部120的方向,后方可以是指配置有把手180的方向。此外,以从吸入马达160观察吸入部120时为基准,可以将配置于右侧的方向称作右侧,将配置于左侧的方向称作左侧。另外,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以将罩体110和电池罩体190的底面(下侧面)安放在地面上时为基准,可以沿着与地面垂直的方向定义上侧和下侧。
吸尘器2可以包括罩体110、吸入部120、灰尘分离部130、灰尘袋140、袋支撑部150、吸入马达160、连接部170、把手180以及电池罩体190。
罩体110可以形成吸尘器2的外观。罩体110可以提供能够将灰尘分离部130、灰尘袋140、袋支撑部150容纳于内部的空间。罩体110可以以与圆筒相似的形态构成。
罩体110可以包括下部罩体111和上部罩体112。
下部罩体111可以结合有袋支撑部150,下部罩体111可以连接有连接部170。具体而言,在下部罩体111的内部可以结合有袋支撑部150,在吸入马达160运转时下部罩体111可以容纳灰尘袋140的至少一部分,下部罩体111可以与连接部170的旁通流路172连接。此时,在下部罩体111的内周面和袋支撑部150的外周面之间可以形成有规定间隔的空间(以下,可以称作“侧面空间”),空气可以通过所述侧面空间流动。另外,在下部罩体111的下侧面和袋支撑部150的下侧面之间可以形成有规定间隔的空间(以下,可以称作“底面空间”),空气可以通过所述底面空间流动。此外,所述侧面空间和所述底面空间可以与旁通流路172连通。
上部罩体112可以与吸入部120连接,上部罩体112可以容纳灰尘分离部130,上部罩体112可以与连接部170连接。具体而言,在上部罩体112的一侧可以连接有吸入部120,灰尘分离部130可以容纳于上部罩体112的内部,连接部170的连接流路171可以连接于上部罩体112。
吸入部120可以从罩体110向外侧凸出。作为一例,吸入部120可以以内部开放的圆筒形状形成。吸入部120可以与延伸管(未图示)结合。吸入部120可以提供含有灰尘的空气能够流动的流路(以下,可以称作“吸入流路”)。
灰尘分离部130可以与吸入部120连通。灰尘分离部130可以分离通过吸入部120吸入到内部的灰尘。灰尘分离部130内部的空间可以与罩体110内部的空间连通。
例如,灰尘分离部130可以具有至少一个能够通过旋风流动来分离灰尘的旋风部。并且,灰尘分离部130内部的空间可以与所述吸入流路连通。因此,通过吸入部120吸入的空气和灰尘可以沿着灰尘分离部130的内周面螺旋流动。因此,可以在灰尘分离部130的内部空间产生旋风流动。
灰尘分离部130是与吸入部120连通,并采用了利用离心力的集尘器的原理的构成,以分离通过吸入部120吸入到罩体110的内部的灰尘。
灰尘分离部130还可以包括从旋风器排出的空气再次分离出灰尘的二次旋风器。此时,二次旋风器可以位于旋风器的内部,以最小化灰尘分离部130的尺寸。
灰尘袋140可以配置于下部罩体111的内部。灰尘袋140可以配置于灰尘分离部130的重力方向下侧。
灰尘袋140可以由非透过性材料形成。例如,灰尘袋140可以包括卷筒塑料(未图示)。灰尘袋140可以固定于罩体110,并通过在吸入马达160运转时产生的吸入力(负压)而展开。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当灰尘袋140密封或接合时,能够防止捕集到灰尘袋140内部的灰尘或恶臭向灰尘袋140的外部漏出。
此时,展开状态的灰尘袋140可以容纳于袋支撑部150内部。即,当吸入马达160运转时,灰尘袋140可以在袋支撑部150内膨胀。并且,展开状态的灰尘袋140被袋支撑部150支撑,从而形态能够得到保持。
灰尘袋140可以存储在灰尘分离部130分离出的灰尘。
通过这种构成,用户无需额外地捆绑捕集了灰尘的灰尘袋等,因此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袋支撑部150可以支撑灰尘袋140。在灰尘袋140膨胀的情况下,袋支撑部150可以将灰尘袋140容纳于内部。袋支撑部150可以支撑膨胀的灰尘袋140的外形。
具体而言,袋支撑部150可以包括支撑部主体151和吸附孔152。
支撑部主体151可以结合在下部罩体111内部。支撑部主体151可以结合在下部罩体111内部。例如,支撑部主体151可以以圆筒形态形成,支撑部主体151的上侧端部可以插入结合于下部罩体111。另外,在支撑部主体151的外周面和下部罩体111的内周面之间可以形成有空间。并且,在在支撑部主体151的下侧面和下部罩体111的下侧面之间可以形成有空间。所述空间可以提供传递吸入马达160的吸入力的路径。
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当吸入马达160运转时,由于吸入马达160的吸入力,可以朝吸入马达160方向吸入存在于支撑部主体151和下部罩体111之间的空间的空气,支撑部主体151和下部罩体111之间的空间可以被施加使灰尘袋140朝支撑部主体151的下侧面(底面)方向膨胀的吸入力(负压)。
支撑部主体151可以形成为灰尘袋140膨胀时能够容纳灰尘袋140。例如,支撑部主体151可以以圆筒形态形成,支撑部主体151的上侧面可以开放,支撑部主体151的下侧面可以形成为至少一部分被封堵的形态。此时,在支撑部主体151的上侧可以配置有灰尘袋140的至少一部分。此外,在灰尘袋140膨胀的情况下,灰尘袋140可以随着朝支撑部主体151的下侧面(底面)膨胀而填充支撑部主体151的内部空间。
吸附孔152可以在支撑部主体151形成有复数个。例如,吸附孔152可以沿着支撑部主体151的外周面形成有复数个。并且,吸附孔152可以在支撑部主体151的下侧面形成有至少一个。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在吸入马达160运转时,支撑部主体151内部的空气可以通过吸附孔152向支撑部主体151的外部流动。另外,在灰尘袋140在支撑部主体151内部膨胀的状态下,灰尘袋140可以被施加朝支撑部主体151的外部的负压,灰尘袋140可以膨胀为与支撑部主体151的内周面和下侧面紧贴。即,灰尘袋140可以沿着袋支撑部150的内部形态膨胀。
吸入马达160可以产生吸入空气的吸入力。吸入马达160可以以流路的方式与连接部170连接,空气可以通过连接部170流入。
吸入马达160可以容纳于马达罩体(未图示)内。此时,马达罩体(未图示)可以与罩体110一体形成,也可以与罩体110分开形成。马达罩体(未图示)可以与连接部170连接。马达罩体(未图示)的内部空间可以与连接部170彼此连通。作为一例,马达罩体(未图示)的内部空间可以与连接流路171连通。作为另一例子,马达罩体(未图示)的内部空间可以与旁通流路172连通。
在马达罩体(未图示)可以容纳有过滤器(未图示)。通过这种构成,过滤器可以过滤向吸入马达160流入的空气中的异物。
在马达罩体(未图示)可以形成有排气孔。通过这种构成,可以排出流入到吸入马达160的空气。
连接部170可以连接罩体110和吸入马达160。连接部170可以提供能够使罩体110的空气向吸入马达160流动的流路。
具体而言,连接部170可以包括连接流路171和旁通流路172。连接流路171可以连接上部罩体112和吸入马达160。作为一例,连接流路171可以以管形态形成,连接流路171的一侧端部可以与上部罩体112连接,而另一侧端部可以与吸入马达160的马达罩体连接。
连接流路171可以与上部罩体112的内部空间和吸入马达160的马达罩体的内部空间连通。并且,连接流路171可以与结合在上部罩体112的灰尘分离部130的内部空间连通。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连接流路171可以将通过了灰尘分离部130的空气引向吸入马达160。
旁通流路172可以与下部罩体111的内部空间和吸入马达160的马达罩体的内部空间连通。此时,旁通流路172可以与形成在下部罩体111的下侧面和袋支撑部150的下侧面之间空间(所述底面空间)连通。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旁通流路172可以将存在于袋支撑部150和下部罩体111之间的空间空气引向吸入马达160。
连接流路171和旁通流路172可以彼此连通并连接到吸入马达160的马达罩体。作为一例,在旁通流路172可以连接有连接流路171,而旁通流路172可以连接到吸入马达160的马达罩体。作为另一例子,在连接流路171可以连接有旁通流路172,而连接流路171可以连接到吸入马达160的马达罩体。由此,连接流路171和旁通流路172可以分别以流路的方式与罩体110和吸入马达160连接。
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具有能够通过使吸入马达160运转来保持灰尘袋的形态的同时吸入外部的空气的效果。
把手180可以被用户把持。把手180可以配置在吸入马达160的后方。作为一例,把手180可以与圆柱形状相似地形成。或者,把手180可以以弯曲的圆柱形状形成。
把手180可以包括:把持部,以柱形状形成,使得用户能够把持;以及延伸部,与把持部连接,朝罩体110延伸而形成。
吸尘器2可以包括电池罩体190。在电池罩体190可以容纳有电池191。电池罩体190可以配置在把手180的下侧。作为一例,电池罩体190可以呈下部开放的六面体形状。电池罩体190的背面可以与把手180连接。
电池罩体190可以包括向下方开放的容纳部。电池191可以通过电池罩体190的容纳部装卸。
吸尘器2可以包括电池191。
例如,电池191可以以能够分离的方式结合于吸尘器2。电池191可以以能够分离的方式结合于电池罩体190。作为一例,电池191可以在电池罩体190的下方插入到电池罩体190的内部。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可以提高吸尘器2的便携性。
与此不同地,电池191可以在电池罩体190内部一体设置。此时,电池191的底面不向外部露出。
电池191可以向吸尘器2的吸入马达160供电。电池191可以配置在把手180的下部。电池191可以配置在罩体110的后方。
本发明的吸尘器2还可以包括灰尘袋盒(未图示)。灰尘袋盒(未图示)可以以能够分离的方式结合于罩体110,并供应灰尘袋40。
灰尘袋盒(未图示)可以以能够装卸的方式结合于罩体110。虽然未图示,在罩体110的内部可以形成有供灰尘袋盒(未图示)结合的结构,用户可以将灰尘袋盒(未图示)插入到罩体10的内部。另外,当灰尘袋盒(未图示)结合于罩体10的状态下用户拉拽灰尘袋盒(未图示)时,灰尘袋盒(未图示)可以从罩体110分离。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用户可以轻松地将灰尘袋盒(未图示)安装于罩体或者从罩体分离灰尘袋盒。
在灰尘袋盒(未图示)可以设置有灰尘袋140。例如,在灰尘袋盒(未图示)可以结合有卷筒塑料形态的灰尘袋140的至少一部分,灰尘袋140可以随着吸入马达160的运转而朝袋支撑部150方向膨胀。另外,在灰尘袋140随着后述的接合器(未图示)运转而被接合时,灰尘袋140的一部分可以与灰尘袋盒(未图示)分离。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用户无需额外地捆绑捕集了灰尘的灰尘袋等,因此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本发明的吸尘器2还可以包括接合器(未图示)。接合器(未图示)可以接合灰尘袋140。
接合器(未图示)可以配置于罩体110。接合器(未图示)可以配置在袋支撑部150的上部区域。接合器(未图示)可以切断和接合捕集有灰尘的卷筒塑料的上部区域。具体而言,接合器(未图示)可以将卷筒塑料集中于中央区域并热线接合卷筒塑料的上部区域。例如,接合器(未图示)可以包括第一接合构件(未图示)和第二接合构件(未图示)。第一接合构件(未图示)可以通过第一接合驱动部朝第一方向移动,第二接合构件(未图示)可以通过第二接合驱动部朝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移动。
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能够将从外部捕集的灰尘收集于卷筒塑料内部,并使卷筒塑料自动接合。因此,用户无需额外地捆绑捕集了灰尘的灰尘袋等,因此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吸尘器基站
图3示出了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系统3中的吸尘器200的图,图4示出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图3的吸尘器200的图,图5示出了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系统3中的吸尘器200的灰尘桶220的下侧面的图,图6示出了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系统3的图。
参照图3至图6,本说明书的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系统3可以包括吸尘器200和吸尘器基站300。
吸尘器系统3可以包括吸尘器基站300。在吸尘器基站300可以结合有吸尘器200。在吸尘器基站300的侧面可以结合有吸尘器200。吸尘器基站300可以去除吸尘器200的灰尘桶220的灰尘。
首先,参照图3至图5,对吸尘器200的结构进行说明。
吸尘器200可以是指用户手动操作的吸尘器。例如,吸尘器200可以是指手持吸尘器或杆式吸尘器。
吸尘器200可以放置于吸尘器基站300。吸尘器200可以被吸尘器基站300支撑。吸尘器200可以与吸尘器基站300结合。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可以以将灰尘桶220和电池罩体230的底面(下侧面)安放在地面上时为基准,定义吸尘器200的方向。
此时,前方可以是指以吸入马达214为基准配置有吸入部212的方向,后方可以是指以吸入马达214为基准配置有把手216的方向。并且,可以将从吸入马达214观察吸入部212时为基准配置于右侧的方向称作右侧,将配置于左侧的方向称作左侧。另外,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可以以将灰尘桶220和电池罩体230的底面(下侧面)安放在地面上时为基准,沿着与地面垂直的方向定义上侧和下侧。
吸尘器200可以包括主体210。主体210可以包括主体罩体211、吸入部212、灰尘分离部213、吸入马达214、空气排出盖215、把手216以及操作部218。
主体罩体211可以形成吸尘器200的外观。主体罩体211可以提供能够将吸入马达214和过滤器(未图示)容纳于内部的空间。主体罩体211可以以与圆筒相似的形态构成。
吸入部212可以从主体罩体211向外侧凸出。作为一例,吸入部212可以以内部开放的圆筒形状形成。吸入部212可以与延伸管(未图示)结合。吸入部212可以提供含有灰尘的空气能够流动的流路(以下,可以称作“吸入流路”)。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形成贯穿以圆筒形状构成的吸入部212的内部的假想线。
灰尘分离部213可以与吸入部212连通。灰尘分离部213可以分离通过吸入部212吸入到内部的灰尘。灰尘分离部213内部的空间可以与灰尘桶220内部的空间连通。
例如,灰尘分离部213可以具有至少一个能够通过旋风流动来分离灰尘的旋风部。并且,灰尘分离部213内部的空间可以与所述吸入流路连通。因此,通过吸入部212吸入的空气和灰尘可以沿着灰尘分离部213的内周面螺旋流动。因此,可以在灰尘分离部213的内部空间产生旋风流动。
灰尘分离部213是与吸入部212连通,并采用了利用离心力的集尘器的原理的构成,以分离通过吸入部212吸入到主体210的内部的灰尘。
灰尘分离部213还可以包括从旋风器排出的空气再次分离出灰尘的二次旋风器。此时,二次旋风器可以位于旋风器的内部,以最小化灰尘分离部的尺寸。二次旋风器可以包括并联配置的复数个旋风器主体。从旋风器排出的空气可以向复数个旋风器主体分流并通过。
此时,二次旋风器的旋风流动的轴也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旋风器的旋风流动的轴可以与二次旋风器的旋风流动的轴可以在上下方向上形成同轴,这可以统称为灰尘分离部213的旋风流动的轴。
吸入马达214可以产生吸入空气的吸入力。吸入马达214可以容纳在主体罩体211内。吸入马达214可以通过旋转来产生吸入力。作为一例,吸入马达214可以与圆筒形态相似地形成。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形成将吸入马达214的旋转轴延伸的假想的吸入马达轴线。
空气排出盖215可以配置在主体罩体211的轴向一侧。在空气排出盖215可以容纳有用于过滤空气的过滤器。作为一例,在空气排出盖215可以容纳有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
在空气排出盖215可以形成有空气排出口,所述空气排出口使利用吸入马达214的吸入力吸入的空气排出。
在空气排出盖215可以配置有流动引导件。流动引导件可以引导通过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的流动。
把手216可以被用户把持。把手216可以配置于吸入马达214的后方。作为一例,把手216可以与圆柱形状相似地形成。或者,把手216可以以弯曲的圆柱形状形成。把手216可以配置为与主体罩体211或吸入马达214或灰尘分离部213形成规定角度。
把手216可以包括:把持部216a,以柱形状形成,使得用户能够握住;第一延伸部216b,与把持部216a的长度方向(轴向)一侧端部连接,朝吸入马达214延伸而形成;以及第二延伸部216c,与把持部216a的长度方向(轴向)另一侧端部连接,朝灰尘桶220延伸而形成。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形成沿着把持部216a的长度方向(柱的轴向)延伸,并贯穿把持部的假想把持部贯穿线。
作为一例,把持部贯穿线可以是形成在圆柱形状的把手216内部的假想线,可以是与把持部的外侧面(外周面)中至少一部分平行的假想线。
把手216的顶面可以形成吸尘器200的顶面的一部分外观。由此,能够防止在用户把持把手216的情况下吸尘器200的一部分构成与用户的臂部接触。
第一延伸部可以从把持部朝主体罩体211或吸入马达214延伸。第一延伸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沿水平方向延伸。
第二延伸部可以从把持部朝灰尘桶220延伸。第二延伸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沿水平方向延伸。
操作部218可以配置于把手216。操作部218可以配置于在把手216的上部区域形成的倾斜面。用户可以通过操作部218来输入吸尘器200的运转或停止指令。
吸尘器200可以包括灰尘桶220。灰尘桶220可以与灰尘分离部213连通。灰尘桶220可以存储在灰尘分离部213分离出的灰尘。
灰尘桶220可以包括灰尘桶主体221、排出盖222、灰尘桶压缩杆223以及压缩件(未图示)。
灰尘桶主体221可以提供用于存储在灰尘分离部213分离出的灰尘的空间。作为一例,灰尘桶主体221可以与圆筒形态相似地形成。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形成贯穿灰尘桶主体221的内部(内部空间),并沿着灰尘桶主体221的长度方向(指圆筒形态的灰尘桶主体221的轴向)延伸而形成的假想的灰尘桶贯穿线。
灰尘桶主体221的下侧面(底面)的一部分可以开放。另外,在灰尘桶主体221的下侧面(底面)可以形成有底面延伸部221a。底面延伸部221a可以形成为封堵灰尘桶主体221的下侧面的一部分。
灰尘桶220可以包括排出盖222。排出盖222可以配置于灰尘桶220的下侧面。
排出盖222可以设置为开闭灰尘桶主体221的长度方向一侧端部。具体而言,排出盖222可以选择性地开闭向下方开口的灰尘桶220的下部。
排出盖222可以包括盖主体222a和铰链部222b。盖主体222a可以形成为封堵灰尘桶主体221的下侧面的一部分。盖主体222a可以以铰链部222b为基准向下方旋转。铰链部222b可以配置为与电池罩体230邻近。在铰链部222b可以设置有扭转弹簧222d。由此,在排出盖222从灰尘桶主体221分离的情况下,盖主体222a可以以从灰尘桶主体221以铰链部222b为轴旋转规定角度以上的状态被扭转弹簧222d的弹力支撑。
排出盖222可以通过钩结合来与灰尘桶220结合。另一方面,排出盖222可以通过结合杆222c从灰尘桶220分离。结合杆222c可以配置于灰尘桶的前方。具体而言,结合杆222c可以配置于灰尘桶220的前方侧外侧面。在施加外力时,结合杆222c可以使从盖主体222a延伸形成的钩弹性变形,以解除盖主体222a和灰尘桶主体221的钩结合。
在排出盖222关闭的情况下,灰尘桶220的下侧面可以被排出盖222和底面延伸部221a封堵(密封)。
灰尘桶220可以包括灰尘桶压缩杆223(参照图4)。灰尘桶压缩杆223可以配置于灰尘桶220或灰尘分离部213的外部。灰尘桶压缩杆223可以配置为能够在灰尘桶220或灰尘分离部213的外部上下移动。灰尘桶压缩杆223可以与压缩件(未图示)连接。在灰尘桶压缩杆223因外力而向下移动的情况下,压缩件(未图示)也可以一起向下移动。由此,可以提供用户的便利性。压缩件(未图示)和灰尘桶压缩杆223可以利用弹性构件(未图示)而回归到原位置。具体而言,在施加到灰尘桶压缩杆223的外力被去除的情况下,弹性构件可以使灰尘桶压缩杆223和压缩件(未图示)向上移动。
压缩件(未图示)可以配置于灰尘桶主体221的内部。压缩件可以在灰尘桶主体221的内部空间移动。具体而言,压缩件可以在灰尘桶主体221内上下移动。由此,压缩件可以向下方压缩灰尘桶主体221内的灰尘。另外,在排出盖222从灰尘桶主体221分离从而灰尘桶220的下部开放的情况下,压缩件可以从灰尘桶220的上部向下部移动,由此去除灰尘桶220内的残余灰尘等异物。因此,灰尘不会残存在灰尘桶220内,从而能够提高吸尘器的吸入力。此外,能够通过防止灰尘残存在灰尘桶220内来消除残留物引起的恶臭。
吸尘器200可以包括电池罩体230。在电池罩体230可以容纳有电池240。电池罩体230可以配置在把手216的下侧。作为一例,电池罩体230可以呈下部开放的六面体形状。电池罩体230的背面可以与把手216连接。
电池罩体230可以包括向下方开放的容纳部。电池240可以通过电池罩体230的容纳部装卸。
吸尘器200可以包括电池240。
例如,电池240可以以能够分离的方式结合于吸尘器200。电池240可以以能够分离的方式结合于电池罩体230。作为一例,电池240可以在电池罩体230的下方插入到电池罩体230的内部。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能够提高吸尘器200的便携性。
与此不同地,电池240可以在电池罩体230内部一体设置。此时,电池240的底面不向外部露出。
电池240可以向吸尘器200的吸入马达214供电。电池240可以配置在把手216的下部。电池240可以配置在灰尘桶220的后方。
根据实施例,在电池240结合在电池罩体230的情况下,电池240的底面可以向外部露出。在将吸尘器200安放于地面时电池240可以置于地面,因此可以从电池罩体230直接分离电池240。另外,由于电池240的底面向外部露出从而与电池240外部空气直接接触,因此能够提高电池240的冷却性能。
另一方面,在电池240一体固定在电池罩体230的情况下,能够减小用于电池240和电池罩体230的装卸的结构,因此能够减小吸尘器200的整体尺寸,能够轻量化。
吸尘器200可以包括延伸管250。延伸管250可以与清扫模块260连通。延伸管250可以与主体210连通。延伸管250可以与主体210的吸入部212连通。延伸管250可以以较长的圆筒形状形成。
主体210可以与延伸管250连接。主体210可以利用延伸管250与清扫模块260连接。主体210可以通过吸入马达214来产生吸入力,并通过延伸管250向清扫模块260提供吸入力。外部的灰尘可以通过清扫模块260和延伸管250流入到在主体210。
吸尘器200可以包括清扫模块260。清扫模块260可以与延伸管250连通。由此,通过在吸尘器200的主体210产生的吸入力,外部的空气可以经由清扫模块260和延伸管250流入到吸尘器200的主体210。
吸尘器200的灰尘桶220内的灰尘可以因重力和集尘马达391的吸入力而被捕集到吸尘器基站300的集尘部370。由此,无需用户的额外的操作就能够去除灰尘桶内的灰尘,因此能够提高用户便利性。另外,能够消除需要用户每一次清空灰尘桶的麻烦。另外,能够防止清空灰尘桶时灰尘飞散。
吸尘器200可以与罩体310的侧面结合。具体而言,吸尘器200的主体210可以放置于结合部320。更具体而言,吸尘器200的灰尘桶220和电池罩体230可以与结合面321结合,灰尘桶主体221的外周面可以与灰尘桶引导面322结合,吸入部212可以与结合部320的吸入部引导面326。在此情况下,灰尘桶220的中心轴可以沿着与地面平行的方向配置,延伸管250可以沿着与地面垂直的方向配置。
图7示出了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基站中的结合部的图,图8示出了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基站中的固定单元的图,图9和图10示出了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基站中的吸尘器与门单元的关系的图,图11示出了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基站中的吸尘器与盖开放单元的关系的图,图12示出了用于说明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系统中,灰尘被引导至集尘部和流路部的过程的图。
下面,参照图6至图12对本发明的吸尘器基站300进行说明。
在吸尘器基站300可以结合有吸尘器200。具体而言,在吸尘器基站300的侧面可以结合有吸尘器200的主体。吸尘器基站300可以去除吸尘器200的灰尘桶220的灰尘。
吸尘器基站300可以包括罩体310。罩体310可以形成吸尘器基站300的外观。具体而言,罩体310可以以包括至少一个外壁面的柱形状形成。作为一例,罩体310可以以与四棱柱相似的形态形成。
在罩体310可以形成有能够将集尘部370和灰尘吸入模块390容纳的空间,所述集尘部370的内部存储有灰尘,所述灰尘吸入模块390产生使灰尘集中到集尘部370的流动力。
罩体310可以包括底面311、外壁面312以及上部面313。
底面311可以支撑灰尘吸入模块390的重力方向下侧。即,底面311可以支撑灰尘吸入模块390的集尘马达391的下侧。
此时,底面311可以配置为朝向地面。底面311不仅可以与地面平行配置,也可以配置为与地面倾斜规定角度。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具有能够稳定地支撑集尘马达391,即便在结合有吸尘器200的情况下也能够均衡整体重量的优点。
另一方面,根据实施例,底面311还可以包括增加与地面接触的面积的地面支撑部311a,以防止吸尘器基站300翻到并保持均衡。作为一例,地面支撑部311a可以呈从底面311延伸形成的板形态,也可以是一个以上的框架从底面311朝地面方向凸出延伸而形成。
外壁面312可以是指沿着重力方向形成的面,并且与底面311连接的面。例如,外壁面312可以是指与底面311垂直连接的面。作为与此不同的实施例,外壁面312也可以配置为与底面311倾斜规定角度。
外壁面31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面。作为一例,外壁面312可以包括第一外壁面312a、第二外壁面312b、第三外壁面312c以及第四外壁面312d。
此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壁面312a可以配置于吸尘器基站300的正面。在此,正面可以是指,在吸尘器200结合于吸尘器基站300的状态下露出吸尘器200的面。由此,第一外壁面312a可以形成吸尘器基站300的正面的外观。
另一方面,下面,为了理解本实施例,定义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吸尘器200放置于吸尘器基站300的状态下定义方向。
可以将在吸尘器200放置在吸尘器基站300时,吸尘器200向吸尘器基站300的外部露出的方向称作前方。
从不同的观点上来看,可以将吸尘器200放置于吸尘器基站300时,配置有吸尘器200的吸入马达214的方向称作前方。并且,可以将吸尘器基站300中配置有吸入马达214的方向的相反方向称作后方。
此外,可以以罩体310的内部空间为基准,面向正面的方向的面称作吸尘器基站300的背面。因此,背面可以是指形成有第二外壁面312b的方向。
此外,可以将以罩体310的内部空间为基准看所述正面时的左侧的面称作左侧面,而将右侧的面称作右侧面。由此,左侧面可以是指形成有第三外壁面312c的方向,右侧面可以是指形成有第四外壁面312d的方向。
第一外壁面312a不仅可以以平面形态形成,也可以以整体上呈曲面的形态形成,或者可以形成为一部分包括曲面。
在第一外壁面312a可以配置有结合部320。通过这种构成,吸尘器200可以结合于吸尘器基站300,并且被吸尘器基站300支撑。对于结合部320的具体构成的说明将在后面进行。
另一方面,在第一外壁面312a也可以追加用于放置吸尘器200中使用的各种形态的清扫模块260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外壁面312b可以是面向第一外壁面312a的面。即,第二外壁面312b可以配置在吸尘器基站300的背面。第二外壁面312b可以形成吸尘器基站300的背面的外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外壁面312c和第四外壁面312d可以是指使第一外壁面312a和第二外壁面312b连接的面。此时,第三外壁面312c可以配置在吸尘器基站300的左侧面,第四外壁面312d可以配置在吸尘器基站300的右侧面。与此不同地,也可以是第三外壁面312c配置在吸尘器基站300的右侧面,第四外壁面312d配置在吸尘器基站300的左侧面。
第三外壁面312c或第四外壁面312d不仅可以以平面形态形成,也可以形成为整体上呈曲面形态,或者可以形成为一部分包括曲面。
另一方面,在第三外壁面312c或第四外壁面312d也可以追加用于放置吸尘器200中使用的各种形态的清扫模块290的结构。
上部面313可以形成吸尘器基站的上侧外观。即,上部面313可以是指在吸尘器基站中配置于重力方向最上侧并向外部露出的面。
作为参考,在本实施例中,上侧和下侧可以分别是指,在吸尘器基站300设置在地面的状态下沿着重力方向(与地面垂直的方向)的上侧和下侧。
此时,上部面313不仅可以与地面平行配置,也可以配置为与地面倾斜规定角度。
在上部面313可以配置有显示部。作为一例,在显示部可以显示有吸尘器基站300的状态,吸尘器200的状态,除此之外还可以显示清扫进行状况、针对清扫区域的地图等信息。
另一方面,根据实施例,上部面313可以设置为能够从外壁面312分离。此时,当上部面313分离时,在被外壁面312包围的内部空间可以容纳有从吸尘器200分离的电池,并且可以设置有能够对分离的电池充电的端子(未图示)。
另一方面,在罩体310的内部可以形成有袋容纳空间315。袋容纳空间315可以配置于结合部320的重力方向下侧,并且可以配置于灰尘吸入模块390的重力方向上侧。
在袋容纳空间315可以设置有集尘部370。具体而言,后述的袋支撑部373可以以能够出入的方式容纳于袋容纳空间315。此外,后述的灰尘袋盒374可以以能够装卸的方式结合在袋容纳空间315。另外,在袋容纳空间315可以安装有后述的接合器376。袋容纳空间315可以与后述的第一流路381、第二流路382以及旁通流路383连通。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袋容纳空间315可以提供从灰尘桶220流入的空气和灰尘能够流动并能够捕集到灰尘袋372的空间。
另一方面,下面,参照图6和图12对吸尘器200结合于吸尘器基站300的状态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中,吸尘器200可以放置于吸尘器基站300的外壁面312。作为一例,吸尘器200的灰尘桶220和电池罩体230可以与吸尘器基站300的结合面321结合。即,吸尘器200可以放置于第一外壁面312a。
此时,吸入马达214的轴线可以形成为与第一外壁面312a垂直。即,吸入马达214的轴线可以形成与地面平行。
贯穿灰尘桶220的假想线可以形成为与第一外壁面312a垂直。
罩体310的长度方向轴线C可以形成为与地面垂直。罩体310的长度方向轴线C可以形成为与第一外壁面312a、第二外壁面312b、第三外壁面312c、第四外壁面312d中的至少一个平行。
在吸尘器200结合于吸尘器基站300的情况下,吸入马达214的轴线可以与吸尘器基站300的长度方向轴交叉。即,吸入马达214的旋转轴可以与吸尘器基站300的长度方向轴交叉。
另外,在吸尘器200结合于吸尘器基站300的情况下,电池240可以配置于以地面为基准比吸入马达214的旋转轴更远离地面的位置。通过这种构成,吸尘器200可以稳定地被支撑在吸尘器基站300。
在吸尘器200结合于吸尘器基站300的情况下,贯穿灰尘桶220的假想线可以与吸尘器基站300的长度方向轴交叉。即,灰尘桶220的长度方向轴可以与吸尘器基站300的长度方向轴交叉。此时,灰尘桶220的长度方向轴与吸尘器基站300的长度方向轴的交叉点可以位于罩体310内部,更具体的说,可以位于流路部380内部。
另一方面,在吸尘器200结合于吸尘器基站300的情况下,把手216可以配置于以为地面基准比贯穿灰尘桶220的假想线更远离地面的位置。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可以提供在用户把持把手216时,仅通过用户使吸尘器200朝与地面平行的方向移动的简单的动作就能够使吸尘器200结合或分离于吸尘器基站300的便利性。
下面,参照图7,对本发明的吸尘器基站300的结合部320进行说明。
吸尘器基站300可以包括用于吸尘器200的结合的结合部320。具体而言,结合部320可以配置于第一外壁面312a,吸尘器200的主体210、灰尘桶220以及电池罩体230可以与结合部320结合。
结合部320可以包括结合面321。结合面321可以配置于罩体310的侧面。作为一例,结合面321可以是指以从第一外壁面312a向吸尘器基站300的内侧凹陷的槽形态形成的面。即,结合面321可以是指与第一外壁面312a形成台阶的面。
在结合面321可以结合有吸尘器200。作为一例,结合面321可以与吸尘器200的灰尘桶220和电池罩体230的下侧面接触。在此,下侧面可以是指用户不使用吸尘器200或者将吸尘器200安放在地面时朝向地面的面。
作为一例,结合面321与地面形成的角度可以是直角。由此,能够最小化吸尘器200结合于结合面321时的吸尘器基站300的空间。
作为另一例子,结合面321可以倾斜配置为与地面形成规定角度。由此,在吸尘器200结合于结合面321的情况下吸尘器基站300能够被稳定地支撑。
在结合面321可以形成有灰尘通过孔321a,以使罩体310外部的空气能够流入到内部。灰尘通过孔321a可以与灰尘桶220的形态对应地以孔形态形成,以使灰尘桶220的灰尘流入到集尘部370。灰尘通过孔321a可以与灰尘桶220的排出盖222的形态对应地形成。灰尘通过孔321a可以形成为与后述的流路部380连通(参照图10)。
结合部320可以包括灰尘桶引导面322。灰尘桶引导面322可以配置在第一外壁面312a。灰尘桶引导面322可以与第一外壁面312a连接。另外,灰尘桶引导面322可以与结合面321连接。
灰尘桶引导面322可以以与灰尘桶220的外侧面对应的形状形成。在灰尘桶引导面322可以结合有灰尘桶220的前方外侧面。由此,可以提供吸尘器200结合于结合面321的便利性。
另一方面,在灰尘桶引导面322可以形成有凸起移动孔322a,后述的按压凸起351可以沿着凸起移动孔322a直线移动(参照图11)。另外,在灰尘桶引导面322的重力方向下侧可以设置有容纳后述的盖开放单元350的齿轮等的齿轮箱355。此时,在灰尘桶引导面322的下侧面和齿轮箱355的上侧面之间可以形成有按压凸起351能够移动的引导空间322b。并且,所述引导空间322b可以利用旁通孔322c与第一流路381连通。即,凸起移动孔322a、引导空间322b、旁通孔322c以及第一流路381可以形成一个流路。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具有当在灰尘桶220结合于结合部320的状态下集尘马达391运转时,能够通过所述流路吸入残存在灰尘桶220和灰尘桶引导面322的灰尘等的优点。
结合部320可以包括引导凸起323。引导凸起323可以配置于结合面321。引导凸起323可以从结合面321向上部凸出。引导凸起323可以彼此隔开配置有两个。彼此隔开的两个引导凸起323之间的距离可以与吸尘器200的电池罩体230的宽度对应。由此,可以提供吸尘器200结合于结合面321的便利性。
结合部320可以包括结合部侧壁324。结合部侧壁324可以是指配置于结合面321的两侧面的壁面,其可以与结合面321垂直连接。结合部侧壁324可以与第一外壁面312a连接。另外,结合部侧壁324可以形成与灰尘桶引导面322连接的面。由此,能够稳定地容纳吸尘器200。
结合部320可以包括结合传感器325。结合传感器325可以感测吸尘器200是否结合到结合部320。
结合传感器325也可以包括接触传感器。作为一例,结合传感器325可以包括微型开关(micro switch)。此时,结合传感器325可以配置于引导凸起323。因此,吸尘器200的电池罩体230或电池240可以在结合于一对引导凸起323之间时与结合传感器325接触,结合传感器325可以感测到吸尘器200的结合。
另一方面,结合传感器325也可以包括非接触传感器。作为一例,结合传感器325可以包括红外线传感器部(IR sensor)。此时,结合传感器325可以配置于结合部侧壁324。由此,当吸尘器200的灰尘桶220或主体210经过结合部侧壁324并到达结合面321时,结合传感器325可以感测灰尘桶220或主体210的存在。
在吸尘器200结合于吸尘器基站300的状态下,结合传感器325可以与吸尘器200的灰尘桶220或电池罩体230面对。
结合传感器325可以成为判断电源是否施加到吸尘器200的电池240和吸尘器200是否结合的手段。
结合部320可以包括吸入部引导面326。吸入部引导面326可以配置于第一外壁面312a。吸入部引导面326可以与灰尘桶引导面322连接。在吸入部引导面326可以结合有吸入部212。吸入部引导面326的形状可以与吸入部212的形状对应。
结合部320还可以包括固定构件出入孔327。固定构件出入孔327可以沿着结合部侧壁324以长孔形态形成为固定构件331能够出入。
通过这种构成,当用户使吸尘器200结合于吸尘器基站300的结合部320时,能够通过灰尘桶引导面322、引导凸起323以及吸入部引导面326,稳定地将吸尘器200的主体210配置在结合部320。由此,可以提供吸尘器200的灰尘桶220和电池罩体230结合于结合面321的便利性。
另一方面,吸尘器基站300还可以包括充电部328。充电部328可以配置在结合部320。充电部328可以与结合到结合部320的吸尘器200电连接。充电部328可以对结合于结合部320的吸尘器200的电池供电。
另外,吸尘器基站300还可以包括侧面门(未图示)。侧面门可以配置于罩体310。侧面门可以使集尘部370选择性地向外部露出。由此,用户可以轻松地从吸尘器基站300移除灰尘袋372。
参照图8,对本发明的固定单元330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吸尘器基站300可以包括固定单元330。固定单元330可以配置于结合部侧壁324。另外,固定单元330可以配置于结合面321的背面。固定单元330可以使与结合面321结合的吸尘器200固定。具体而言,固定单元330可以使与结合面321结合的吸尘器200的灰尘桶220和电池罩体230固定。
固定单元330可以包括:固定构件331,使吸尘器200的灰尘桶220和电池罩体230固定;以及固定部马达333,驱动固定构件331。另外,固定单元330还可以包括将固定部马达333的动力传递给固定构件331的固定部联结件335。
固定构件331可以配置于结合部侧壁324,并设置为能够在结合部侧壁324往复移动,以使灰尘桶220固定。具体而言,固定构件331可以被容纳在固定构件出入孔327的内部(参照图8)。
固定构件331可以分别配置在结合部320的两侧。作为一例,两个固定构件331可以以结合面321为中心成对配置为对称。
固定部马达333可以提供使固定构件331移动的动力。
固定部联结件335可以将固定部马达333的旋转力转换为固定构件331的往复移动。
固定密封件336可以在灰尘桶引导面322配置为在结合有吸尘器200时气密灰尘桶220。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当结合有吸尘器200的灰尘桶220时,吸尘器200的自身重量可以对固定密封件336加压,灰尘桶220和灰尘桶引导面322可以被密封。
固定密封件336可以配置在固定构件331的假想的延伸线上。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当固定部马达333运转从而固定构件331对灰尘桶220加压时,可以密封灰尘桶220的同一高度上的周缘。
根据实施例,固定密封件336可以与后述的盖开放单元350的配置对应地以弯折的线形态配置在灰尘桶引导面322上。
由此,在吸尘器200的主体210配置在结合部320的情况下,固定单元330可以固定吸尘器200的主体210。具体而言,在结合传感器325感测到吸尘器200的主体210结合于吸尘器基站300的结合部320的情况下,固定部马达333可以通过使固定构件331移动来固定吸尘器200的主体210。
由此,灰尘不会残存在灰尘桶内,从而能够提高吸尘器的吸入力。此外,能够通过防止灰尘残存在灰尘桶内,来去除残留物引起的恶臭。
下面,参照图9和图10,对本发明的门单元340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吸尘器基站300可以包括门单元340。门单元340可以构成为能够开闭灰尘通过孔321a。
门单元340可以包括门341、门马达342以及门臂343。
门341可以铰链结合于结合面321,并且可以开闭灰尘通过孔321a。门341可以包括门主体341a。
门主体341a可以以能够封挡灰尘通过孔321a的形态形成。作为一例,门主体341a可以与圆盘形态相似地形成。
以门主体341a封挡灰尘通过孔321a的状态为基准,在门主体341a的上侧可以配置有铰链部,在门主体341a的下侧可以配置有臂结合部341b。
门主体341a可以以能够气密灰尘通过孔321a的形态形成。作为一例,门主体341a中向吸尘器基站300的外部露出的外侧面形成为具有与灰尘通过孔321a的直径对应的直径,配置于吸尘器基站300的内部的内侧面形成为具有大于灰尘通过孔321a的直径的直径。另外,在外侧面和内侧面之间可以形成台阶。另一方面,在内侧面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凸出形成的加强肋,所述加强肋用于使铰链部和臂结合部341b连接,并且提高门主体341a的支撑力。
铰链部可以是使门341铰链结合于结合面321的手段。铰链部可以配置于门主体341a的上侧端部,并与结合面321结合。
臂结合部341b可以是使门臂343可旋转地结合的手段。臂结合部341b可以配置于门主体341a的下侧,并且可以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门主体341a,门臂343可以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臂结合部341b。
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当在门341关闭灰尘通过孔321a的状态下门臂343拉拽门主体341a时,门主体341a可以以铰链部为轴朝吸尘器基站300的内侧旋转移动,而灰尘通过孔321a可以被开放。另一方面,当在灰尘通过孔321a开放的状态下门臂343推动门主体341a时,门主体341a可以以铰链部341b为轴朝吸尘器基站300的外侧旋转移动,灰尘通过孔321a可以被封堵。
另一方面,在吸尘器200结合到吸尘器基站300并且排出盖222从灰尘桶主体210分离的状态下,门341可以与排出盖222接触。此外,排出盖222可以随着门341的旋转而与门341联动并旋转。
门马达342可以提供使门341旋转的动力。具体而言,门马达342可以使门臂343朝正方向或反方向旋转。在此,正方向可以是指,门臂343拉拽门341的方向。因此,在门臂343朝正方向旋转时,灰尘通过孔321a可以被开放。另外,反方向可以是指,门臂343推动门341的方向。因此,当门臂343朝反方向旋转时,可以封堵灰尘通过孔321a的至少一部分。正方向可以是与反方向相反的方向。
门臂343可以使门341和门马达342连接,并利用在门马达342产生的动力来开闭门341。
作为一例,门臂343可以包括第一门臂343a和第二门臂343b。第一门臂343a的一侧端部可以与门马达342结合。第一门臂343a可以通过门马达342的动力来旋转。第一门臂343a的另一侧端部可以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第二门臂343b结合。第一门臂343a可以将从门马达342接收到的力传递给第二门臂343b。第二门臂343b的一侧端部可以与第一门臂343a结合。第二门臂343b的另一侧端部可以与门341结合。第二门臂343b可以通过推压或拽拉门341来开闭灰尘通过孔321a。
门单元340还可以包括门开闭感测部344。门开闭感测部344可以设置在罩体100内部,并感测门341是否处于开放状态。
作为一例,门开闭感测部344可以分别配置在门臂343的旋转移动区域的两侧端部。作为另一例子,门开闭感测部344可以分别配置在门341的移动区域的两侧端部。
由此,当门臂343移动到预先设定的门开放位置DP1或者门341被打开到规定位置时,门开闭感测部344可以感测到门已被打开。另外,当门臂343移动到预先设定的门封堵位置DP2或者门341被打开到规定位置时,门开闭感测部344可以感测到门已被打开。
门开闭感测部344也可以包括接触传感器。作为一例,门开闭感测部344可以包括微型开关(micro switch)。
另一方面,门开闭感测部344也可以包括非接触传感器。作为一例,门开闭感测部344可以包括红外线传感器部(IR sensor)。
通过这种构成,门单元340可以通过选择性地开闭结合面321的至少一部分,使第一外壁面312a的外侧与流路部380和/或集尘部370连通。
门单元340可以在吸尘器200的排出盖222打开时一起被打开。另外,当门单元340关闭时,吸尘器200的排出盖222可以与此联动而一起被关闭。
在吸尘器200的灰尘桶220的灰尘被去除的情况下,门马达342可以通过使门341旋转,将排出盖222结合于灰尘桶主体221。具体而言,门马达342可以通过使门341旋转来使门141以铰链部341b为基准旋转,以铰链部341b为基准旋转的门141可以朝灰尘桶主体221推压排出盖222。
下面,参照图11对本发明的盖开放单元350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吸尘器基站300可以包括盖开放单元350。盖开放单元350可以配置于结合部320,并且可以使吸尘器200的排出盖222开放。
盖开放单元350可以包括按压凸起351、盖开放马达352、盖开放齿轮353以及齿轮箱355。
按压凸起351可以在吸尘器200的结合时移动以对结合杆222c加压。
按压凸起351可以配置于灰尘桶引导面322。具体而言,在灰尘桶引导面322可以形成有凸起移动孔,按压凸起351可以通过凸起移动孔向外部露出。
按压凸起351可以配置于能够在结合有吸尘器200的情况下按压结合杆222c的位置。即,结合杆222c可以配置在凸起移动孔上。另外,结合杆222c可以配置在按压凸起351的移动区域上。
按压凸起351可以直线往复运动以对结合杆222c加压。具体而言,按压凸起351可以通过结合于齿轮箱355而得到直线移动的引导。按压凸起351可以与盖开放齿轮353结合,并通过盖开放齿轮353的移动而一起移动。
盖开放马达352可以提供使按压凸起351移动的动力。具体而言,盖开放马达352可以使马达轴(未图示)朝正方向或反方向旋转。在此,正方向可以是指按压凸起351按压结合杆222c的方向。另外,反方向可以是指,使按压结合杆222c的按压凸起351回归到原位置方向。正方向可以是与反方向相反的方向。
盖开放齿轮353可以与盖开放马达352结合,并利用盖开放马达352的动力使按压凸起351移动。具体而言,盖开放齿轮353可以容纳在齿轮箱355的内部。盖开放齿轮353的驱动齿轮353a可以通过盖开放马达352的马达轴结合而得到动力。盖开放齿轮353的从动齿轮353b可以通过与按压凸起351结合使按压凸起351移动。作为一例,从动齿轮353b可以以齿条形态设置并且与驱动齿轮353a啮合,可以从驱动齿轮353a接收动力。
此时,在排出盖222可以设置有扭转弹簧222d。通过扭转弹簧222d的弹力,排出盖222可以旋转规定角度以上,并被支撑在旋转到的位置上。由此,排出盖222可以被开放,可以使灰尘通过孔321a和灰尘桶220内部连通。
齿轮箱355可以设置于罩体310的内部,并且配置于结合部320的重力方向下侧,并将盖开放齿轮353容纳于内部。
在齿轮箱355可以设置有盖开放感测部355f。此时,盖开放感测部355f也可以包括接触传感器。作为一例,盖开放感测部355f可以包括微型开关(micro switch)。另一方面,盖开放感测部355f也可以包括非接触传感器。作为一例,盖开放感测部355f可以包括红外线传感器部(IR sensor)。
盖开放感测部355f可以在齿轮箱355的内侧面或外侧面配置有至少一个。作为一例,盖开放感测部355f可以在齿轮箱355的内侧面配置有一个。此时,盖开放感测部355f可以感测到按压凸起351位于初始位置。
因此,根据本发明,通过盖开放单元350,用户无需额外地打开吸尘器的排出盖222就能够使灰尘桶220开放,从而能够提高便利性。
另外,由于在吸尘器200结合于吸尘器基站300的状态下排出盖222被打开,因此具有能够防止灰尘飞散的效果。
另一方面,图13示出了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基站中的集尘部的主视图,图14示出了用于说明图13的集尘部的具体配置和构成的图,图15示出了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基站中的灰尘分离部的立体图,图16和图17示出了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基站中的袋支撑部和流路部的立体图。
另一方面,下面,参照图12至图17、图19至图22对集尘部370进行说明。
吸尘器基站300可以包括集尘部370。集尘部370可以配置在罩体310的内部。集尘部370可以配置在袋容纳空间315。集尘部370可以配置于结合部320的重力方向下侧。并且,集尘部370可以配置于集尘马达391的重力方向上侧。集尘部370的具体配置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集尘部370可以捕集吸尘器200的灰尘桶220内部的灰尘。具体而言,当在吸尘器200结合于吸尘器基站300并且灰尘桶220内部与流路部380连通的状态下集尘马达391运转时,灰尘桶220内部的灰尘可以沿着流路部380流动并被捕集到集尘部370。
集尘部370可以包括灰尘分离部371、灰尘袋372、袋支撑部373、灰尘袋盒374、预滤器375以及接合器376。
灰尘分离部371可以从灰尘桶220流入的空气中分离出灰尘。
灰尘分离部371可以配置在灰尘袋372、袋支撑部373、灰尘袋盒374以及接合器376的上侧。灰尘分离部371可以配置在吸尘器基站300的长度方向轴线C上。
灰尘分离部371可以与第一流路381连通。灰尘分离部371可以分离出通过第一流路381吸入到内部的灰尘。灰尘分离部371内部的空间可以与袋支撑部373内部的空间连通。
例如,灰尘分离部371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能够通过旋风流动来分离灰尘的旋风部371a。因此,通过第一流路381流入的空气和灰尘沿着灰尘分离部371的内周面螺旋流动。由此,在灰尘分离部371的内部空间可以产生旋风流动。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旋风部371a可以设置有圆筒形态的网(mesh)。在此,网的轴向可以与地面平行配置。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当在吸尘器基站300的侧面拉拽旋风部371a时,可以从集尘部370分离。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用户可以轻松地分离旋风部371a,并清洗网。
另外,灰尘分离部371可以包括灰尘通过管371b,所述灰尘通过管371b将在旋风部371a分离出的灰尘引向灰尘袋372。灰尘通过管371b可以在旋风部371a的轴向一侧朝向下方形成。由此,灰尘通过管371b可以使袋支撑部373的内部空间与旋风部371a连通。
灰尘分离部371还可以包括从旋风器排出的空气再次分离出灰尘的二次旋风器。此时,二次旋风器可以位于旋风器的内部,以最小化灰尘分离部371的尺寸。二次旋风器可以包括并联配置的复数个旋风器主体。从旋风器排出的空气可以向复数个旋风器主体分流并通过。
灰尘分离部371是与第一流路381连通,并采用了利用离心力的集尘器的原理的构成,以分离通过灰尘通过孔321a流入到罩体310的内部的灰尘
灰尘袋372可以配置于罩体310的内部。灰尘袋372可以配置于灰尘分离部371的重力方向下侧。
灰尘袋372可以由非透过性材料形成。例如,灰尘袋372可以包括卷筒塑料(未图示)。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能够防止灰尘袋372被密封或接合时捕集到灰尘袋372内部的灰尘或恶臭向灰尘袋372的外部漏出。
灰尘袋372可以利用灰尘袋盒374安装于罩体310。根据需要,灰尘袋372可以通过灰尘袋盒374来更换。即,集尘部370可以被定义为是消耗性部件。灰尘袋372可以在安装于罩体310的状态下因集尘马达391运转时产生的吸入力(负压)而体积变大。
此时,展开状态的灰尘袋372可以被容纳在袋支撑部373内部。即,当集尘马达391运转时,灰尘袋372可以在袋支撑部373内膨胀。之后,处于展开状态的灰尘袋372可以被袋支撑部373支撑从而形态得到保持。
灰尘袋372可以存储在灰尘分离部371分离出的灰尘。灰尘袋372的上部区域可以被接合器376切断和接合。在上部区域被切断和接合的状态下,灰尘袋372可以从袋支撑部373分离。
通过这种构成,用户无需额外地捆绑捕集了灰尘的灰尘袋等,因此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袋支撑部373可以支撑灰尘袋372。袋支撑部373可以在灰尘袋372膨胀的情况下将灰尘袋372容纳于内部。袋支撑部373可以支撑膨胀的灰尘袋372的外形。
袋支撑部373可以配置于灰尘分离部371的下侧。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在灰尘分离部371分离出的灰尘可以被捕集到袋支撑部373的内部。
袋支撑部373可以配置于灰尘袋盒374的下侧。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当灰尘袋372从灰尘袋盒374向下侧膨胀时,灰尘袋37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容纳在袋支撑部373的内部。
袋支撑部373可以配置在接合器376的下侧。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膨胀的灰尘袋372被接合器376接合而分离,并随着因重力而向下方下落,被容纳在袋支撑部373内。
具体而言,袋支撑部373可以包括支撑部主体373a和吸附孔373b。
支撑部主体373a可以以能够分离的方式结合在罩体310内部。例如,支撑部主体373a可以以圆筒形态形成,在支撑部主体373a的下侧可以设置有轮373c。此时,支撑部主体373a的外周面可以配置为与袋容纳空间315的侧壁隔开。由此,在支撑部主体373a的外周面和袋容纳空间315的侧壁之间可以形成有空间。此外,在支撑部主体373a的下侧面和袋容纳空间315的下侧面之间可以形成有空间。所述空间可以提供传递集尘马达391的吸入力的路径。
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当集尘马达391运转时,通过集尘马达391的吸入力,存在于袋容纳空间315的空气可以被吸入到集尘马达391,在袋容纳空间315可以形成使灰尘袋372膨胀的负压。
支撑部主体373a可以形成为在灰尘袋372膨胀的情况下能够将灰尘袋372容纳于内部。例如,支撑部主体373a可以以圆筒形态形成,支撑部主体373a的上侧面可以开放,支撑部主体373a的下侧面可以以至少一部分封堵的形态形成。
作为另一例子,支撑部主体373a可以以六面体形态形成,支撑部主体373a的上侧面可以开放,支撑部主体373a中的前方面可以开放。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可以通过开放的前方面来移除灰尘袋372。
在支撑部主体373a的上侧可以配置有灰尘袋372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在灰尘袋372膨胀的情况下,随着灰尘袋372向下侧膨胀,可以填充支撑部主体373a的内部空间。
吸附孔373b可以在支撑部主体373a形成有复数个。例如,吸附孔373b可以沿着支撑部主体373a的外周面形成有复数个。并且,吸附孔373b可以在支撑部主体373a的下侧面形成有至少一个。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在集尘马达391运转时,支撑部主体373a内部的空气可以通过吸附孔373b向支撑部主体373a的外部流动。另外,在灰尘袋372在支撑部主体373a内部膨胀的状态下,可以对灰尘袋372施加朝支撑部主体373a的外部的负压,灰尘袋372可以膨胀为与支撑部主体373a的内周面和下侧面紧贴。即,灰尘袋372可以沿着袋支撑部373的内部形态膨胀。
尤其,在复数个吸附孔373b形成为保持规定间隔的情况下,可以对整个灰尘袋372施加均匀的负压,从而灰尘袋372可以均匀地膨胀并保持膨胀的形态。
另一方面,袋支撑部373可以设置为能够从罩体310内引出。
具体而言,袋支撑部373可以设置于形成在罩体310内部的袋容纳空间315。此时,袋支撑部373可以具有引导袋支撑部373的直线移动的结构。作为一例,如图22所示,在袋支撑部373可以设置有复数个轮373c。即,在支撑部主体373a的下侧面可以设置有复数个轮373c。作为另一例子,虽然未图示,但是,在袋支撑部373的侧面可以形成有引导轨道。
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用户可以在开放吸尘器基站300的侧面门(未图示)之后,通过拉拽袋支撑部373将灰尘袋372引出至罩体310的外部。因此,根据本发明,用户可以轻松地移除并丢弃灰尘袋。
灰尘袋盒374可以以能够分离的方式结合于罩体310,并供应灰尘袋372。
灰尘袋盒374可以以能够装卸的方式结合于罩体310。虽然未图示,在罩体310的内部(袋容纳空间315)可以形成有供灰尘袋盒374结合的结构,用户可以将灰尘袋盒374插入到罩体310的内部。另外,当在灰尘袋盒374结合于罩体310的状态下用户向吸尘器基站300的外侧拉拽灰尘袋盒374时,可以从罩体310分离灰尘袋盒374。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用户可以轻松地将灰尘袋盒374安装于罩体或者从罩体分离灰尘袋盒374。
在灰尘袋盒374可以设置有灰尘袋372。例如,在灰尘袋盒374可以结合有卷筒塑料形态的灰尘袋372的至少一部分,灰尘袋372可以随着集尘马达391的运转而朝袋支撑部373方向膨胀。另外,当灰尘袋372随着后述的接合器376的动作而被接合时,灰尘袋372的一部分可以与灰尘袋盒374分离。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用户无需额外地捆绑捕集了灰尘的灰尘袋等,因此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灰尘袋盒374可以配置在灰尘分离部371的下侧。例如,灰尘袋盒374的上侧面可以与灰尘分离部371的下侧面彼此接触。此时,在灰尘袋盒374的上侧面和/或灰尘分离部371的下侧面,可以设置有阻断异物的泄漏的密封件(sealer)。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在灰尘分离部371分离出的异物不会向外部泄漏并被捕集到灰尘袋372内部。
灰尘袋盒374可以配置在接合器376的上侧。例如,灰尘袋盒374的下侧面可以与接合器376的上侧面彼此接触。此时,在灰尘袋盒374的下侧面和/或接合器376的上侧面可以设置有阻断异物的泄漏的密封件(sealer)。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在灰尘袋372被接合从而分离的状态下,能够防止流路部380上的异物从灰尘袋盒374与接合器376之间泄漏。
集尘部370还可以包括预滤器375。预滤器375可以配置在第二流路382上,并能够从在第二流路382流动的空气中分离出异物。例如,预滤器375可以配置于第二流路382的流入口侧并分离出通过了灰尘分离部371的空气中含有的灰尘等。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具有能够防止异物流入到集尘马达391的效果。
预滤器375可以以能够装卸的方式结合于第二流路382。预滤器375可以以能够在吸尘器基站300的前方装卸的方式结合于第二流路382。
集尘部370还可以包括接合器376。接合器376可以配置于罩体310。例如,接合器376可以固定结合在罩体310。
接合器376可以配置于灰尘袋盒374的下侧。例如,接合器376的上侧面可以与灰尘袋盒374的下侧面接触。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接合器376可以引导灰尘袋盒374的装卸。另一方面,在接合器376的上侧面和灰尘袋盒374的下侧面之间可以设置有密封件(sealer),由此能够防止异物泄漏。
接合器376可以配置于袋支撑部373的上侧。例如,接合器376的下侧面可以与袋支撑部373的上侧面接触。此时,在接合器376的下侧面和袋支撑部373的上侧面之间可以设置有密封件(sealer),由此能够防止异物泄漏。
接合器376可以切断和接合捕集有灰尘的灰尘袋372的上部区域。具体而言,接合器376可以聚集于灰尘袋372的中央区域并热线接合灰尘袋372的上部区域。例如,接合器376可以包括第一接合构件(未图示)和第二接合构件(未图示)。第一接合构件(未图示)可以通过第一接合驱动部朝第一方向移动,第二接合构件(未图示)可以通过第二接合驱动部朝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移动。
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能够将从外部捕集的灰尘收集于卷筒塑料内部,并使卷筒塑料自动接合。因此,用户无需额外地捆绑捕集了灰尘的灰尘袋等,因此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另一方面,虽然未图示,集尘部370还可以包括灰尘量传感器。灰尘量传感器可以测量灰尘袋372内的灰尘的量。
吸尘器基站300可以包括流路部380。流路部380可以使吸尘器200、集尘部370以及集尘马达391连接。
流路部380可以包括第一流路381、第二流路382以及旁通流路383。
第一流路381可以连接吸尘器200的灰尘桶220和集尘部370。第一流路381可以配置于结合面321的后侧。第一流路381可以是指吸尘器200的灰尘桶220与集尘部370之间的空间。第一流路381可以是从灰尘通过孔321a向后侧形成的空间,可以是从灰尘通过孔321a向下方形成并且灰尘和空气能够流动的流路。
例如,第一流路381可以包括:第一区域381a,当吸尘器200结合于吸尘器基站300并且灰尘通过孔321a开放时,与灰尘桶220的内部空间连通;以及第二区域381b,使所述第一区域381a和袋容纳空间315(或集尘部370的内部空间)连通。此时,可以配置为第一区域381a的形成方向与灰尘桶的轴向(长度方向)实质上平行。另外,第二区域381b形成的方向可以与罩体310的长度方向轴线C平行。此时,第一区域381a和第二区域381b可以形成规定角度。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能够最小化集尘马达391的吸入力在第一流路381和第二流路382减小。
因此,当集尘马达391运转时,吸尘器200的灰尘桶220内的灰尘可以通过第一流路381向集尘部370流动。
第二流路382可以连接集尘部370和灰尘吸入模块390。具体而言,第二流路382可以是使集尘部370的上侧和灰尘吸入模块390的上侧连接的流路。例如,第二流路382可以包括:第三区域382a,从集尘部370的上侧朝铅直上方形成;第四区域382b,从所述第三区域382a连接,沿水平方向形成;第五区域382c,从所述第四区域382b连接,朝铅直下方形成;以及第六区域382d,从所述第五区域382c沿水平方向形成,与旁通流路383合流。
根据这种构成,通过第二流路382,可以将通过了集尘部370的空气引向集尘马达391。
旁通流路383可以以流路的方式连接袋支撑部373和集尘马达391。
旁通流路383可以使袋容纳空间315和灰尘吸入模块390的内部空间连通。例如,旁通流路383可以是沿重力方向形成为使袋容纳空间315和灰尘吸入模块390连接的流路。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旁通流路383可以将存在于袋容纳空间315的空气引向集尘马达391。
第二流路382和旁通流路383可以彼此连通并连接到灰尘吸入模块390。作为一例,在旁通流路383可以连接有第二流路382,而旁通流路383可以连接到灰尘吸入模块390。作为另一例子,在第二流路382可以连接有旁通流路383,而第二流路382可以连接到灰尘吸入模块390。由此,第二流路382和旁通流路383可以分别以流路的方式与集尘部370和集尘马达391连接。
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具有能够通过使集尘马达391运转来保持灰尘袋的形态的同时吸入外部的空气的效果。
吸尘器基站300可以包括灰尘吸入模块390。灰尘吸入模块390可以包括集尘马达391。
集尘马达391可以配置在集尘部370的下部。集尘马达391可以在流路部380产生吸入力。由此,集尘马达391可以提供能够吸入吸尘器200的灰尘桶220内的灰尘的吸入力。
集尘马达391可以通过旋转来产生吸入力。作为一例,集尘马达391可以以与圆柱相似的形态形成,并且可以随着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来产生吸入力。此时,集尘马达391的旋转轴的方向可以配置为与地面垂直。
另一方面,图18示出了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吸尘器基站中的控制构成的框图。
下面,参照图18,对本发明的吸尘器基站300的控制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吸尘器基站300还可以包括控制结合部320、固定单元330、门单元340、盖开放单元350、集尘部370、流路部380以及灰尘吸入模块390的基站控制部400。
基站控制部400可以由印刷电路板和安装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元件构成。
当结合传感器325感测到吸尘器200的结合时,结合传感器325可以发送吸尘器200已结合于结合部320的信号。此时,基站控制部400可以通过接收结合传感器325的信号来判断吸尘器200已结合于结合部320。
另外,当从充电部328向吸尘器200的电池240供电时,基站控制部400可以判断吸尘器200已结合于结合部320。
当判断为吸尘器200已结合于结合部320时,基站控制部400可以通过使固定部马达333运转,使吸尘器200固定。
当固定构件331或固定部联结件335移动到规定的固定位置FP1时,固定感测部337可以发送吸尘器200已被固定的信号。基站基站控制部400可以通过从固定感测部337接收吸尘器200已被固定的信号来判断吸尘器200已被固定固定。当判断为吸尘器200已被固定时,基站基站控制部400可以使固定部马达333的运转中断。
另一方面,当灰尘桶220的清空结束时,基站控制部400可以通过使固定部马达333朝反方向旋转,来解除吸尘器200的固定。
当判断为吸尘器200已固定于结合部320时,基站控制部400可以通过使门马达342运转来开放吸尘器基站300的门341。
当门341或门臂343到达规定开放位置DP1时,门开闭感测部344可以发送门341门已被打开的信号。基站控制部400可以通过从门开闭感测部337接收门341已被打开的信号来判断门341已被打开。当判断为门341已被打开时,基站控制部400可以中断门马达342的运转。
另一方面,当灰尘桶220的清空结束时,基站控制部400可以通过使门马达342朝反方向旋转来关闭门341。
当判断为门341已被打开时,基站控制部400可以通过使盖开放马达352运转来开放吸尘器200的排出盖222。
当引导框架351e到达规定开放位置CP1时,盖开放感测部355f可以发送排出盖222已被打开的信号。基站控制部400可以通过从盖开放感测部355f接收排出盖222已被打开的信号来判断排出盖222已被打开。当判断为排出盖222已被打开时,基站控制部400可以中断盖开放马达352的运转。
基站控制部400可以通过驱动接合器376来接合灰尘袋372。例如,基站控制部400可以使第一接合构件运转并使其朝第一方向移动,基站控制部400可以使第二接合构件运转并使其朝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移动。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基站控制部400可以在集尘马达391的运转结束之后使接合器376运转。作为一例,基站控制部400可以在集尘马达391的运转结束之后经过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时使接合器376运转。作为另一例子,基站控制部400可以在集尘马达391运转预先设定的次数之后经过规定时间时使接合器376运转。作为又一例子,基站控制部400可以在每一个预先设定的周期使接合器376运转,并且在集尘马达391运转的情况下经过规定时间时使接合器376运转。除此之外,基站控制部400也可以在由灰尘量传感器(未图示)测量到的灰尘的量超过规定基准的情况下使接合器376运转。
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可以在灰尘沉降到灰尘袋372内而不是浮游在吸尘器基站300的内部的状态下密封灰尘袋372,从而能够提高卫生。
基站控制部400可以通过驱动集尘马达391来吸入灰尘桶220内部的灰尘。
基站控制部400可以通过使显示部410运转来显示针对吸尘器200的灰尘桶清空状况和充电状况。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在灰尘量传感器测量到的灰尘的量超过规定基准值的情况下,基站控制部400可以在显示部410显示关于需要更换灰尘袋372的内容。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吸尘器基站300可以包括显示部410。
显示部410不仅可以配置于罩体310,也可以配置于额外的显示装置,还可以设置于包括电话在内的终端。
显示部410可以构成为包括可输出文字和/或图形的显示面板和可输出语音信号和声音的扬声器中的至少一种。通过由显示部输出的信息,用户可以轻松地掌握当前进行中的过程状况、剩余时间等。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吸尘器基站300可以包括存储器430。存储器430可以包括用于吸尘器基站300的驱动和运转的各种数据。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吸尘器基站300可以包括输入部440。输入部440产生用户为了吸尘器基站300的运转控制而输入的键输入数据。为此,输入部440可以由键盘(keypad)、圆顶开关(dome switch)、触摸板(静压/静电)等构成。尤其,在触摸板与显示部410彼此形成层次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将其称作触摸屏(touch screen)。
下面,参照图12、图18至图22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系统3的运转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当吸尘器200结合于吸尘器基站300时,固定部马达333运转,由此可以通过固定构件331移动使吸尘器200的灰尘桶220固定。
之后,当吸尘器200的灰尘桶220被固定时,盖开放马达352运转,由此可以打开吸尘器200的排出盖222,并且门马达342运转,从而门341可以开放灰尘通过孔321a。在此情况下,灰尘桶220的内部、第一流路381以及集尘部370可以连通。
接着,当集尘马达391运转时,可以对流路部380施加负压,灰尘桶220内部的空气和灰尘可以向集尘马达391方向流动。
具体而言,从灰尘桶220内部流入到第一流路381的空气可以经由第一流路381,之后在灰尘分离部371中灰尘被分离。之后,分离出灰尘的状态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二流路382向集尘马达391侧流动,并排出到外部。
另一方面,当集尘马达391运转从而旁通流路383被施加负压时,灰尘袋372可以朝袋支撑部373方向膨胀。之后,从空气中分离出的灰尘可以被捕集到膨胀的灰尘袋372的内部(参照图20)。
接着,当集尘马达391的运转结束时,接合器376可以运转。当接合器376运转时,在袋支撑部373的内部膨胀的灰尘袋372的上部可以彼此接合。由此,灰尘袋372被密封,从而捕集到内部的灰尘不会向外部排出。并且,被接合的灰尘袋372可以向下方分离并装在袋支撑部373(参照图21)。
另一方面,灰尘袋372分离的同时,在灰尘袋盒374可以产生新的灰尘袋372′。例如,新的灰尘袋372′可以在灰尘袋372因接合而从设置于灰尘袋盒374的卷筒塑料分离时形成(参照图22)。
之后,袋支撑部373可以向吸尘器基站300的罩体310的外侧移动。例如,在袋支撑部373的下侧面可以设置有复数个轮373c,当用户打开罩体310的侧面门(未图示)并拉拽袋支撑部373时,袋支撑部373可以向罩体310的外侧移动。在此状态下,用户可以移除被密封的灰尘袋372并丢弃。
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可以提供仅通过用户从吸尘器基站300取出已被密封的灰尘袋并丢弃的简单的动作就能够清空灰尘桶的便利性。
另一方面,图23示出了用于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系统的图。
为了避免重复的说明,除了在本实施例中特别说明的内容之外,可以引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系统的内容。
下面,参照图23对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系统3a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预滤器1375可以配置于第二流路1382的流入口上,并能够从向第二流路1382流入的空气中分离出灰尘。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具有能够防止异物流入到集尘马达1391的效果。
预滤器1375可以从通过第一流路1381吸入到集尘部1370内部的空气中分离出灰尘。预滤器1375可以配置于比灰尘袋1372更靠重力方向上侧的位置。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流路1381可以包括:第一区域1381a,与灰尘桶220的内部空间连通;以及第二区域1381b,使所述第一区域1381a和袋容纳空间1315(或集尘部1370的内部空间)之间连通。此时,第一区域1381a形成的方向可以配置为与灰尘桶的轴向(长度方向)实质上平行。另外,第二区域1381b形成的方向可以沿着与罩体1310的长度方向轴线C平行的方向配置。此时,第一区域1381a可以形成为与第二区域1381b形成规定角度。
另外,第二流路1382可以包括:第三区域1382a,从袋容纳空间1315的上侧(或集尘部1370的上侧)朝铅直上方形成;第四区域1382b,从所述第三区域1382a连接,朝水平方向形成;第五区域1382c,从所述第四区域1382b连接,朝铅直下方形成;以及第六区域1382d,从所述第五区域1382c沿着水平方向形成,与旁通流路1383合流。
由此,当集尘马达1391运转时,沿着第二区域1381a朝铅直下方流动的空气沿着第三区域1382a朝铅直上方流动。在此过程中,重量相对大的灰尘可以下落到灰尘袋1372,重量相对小的灰尘可以被预滤器1375过滤并从空气中分离。
因此,与设置有灰尘分离部371和预滤器375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不同地,本实施例可以仅通过预滤器1375使空气中的灰尘分离。
另一方面,图24示出了用于说明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系统的图。
为了避免重复的说明,除了在本实施例中特别说明的内容之外,可以引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系统的内容。
下面,参照图24对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系统3b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流路2381可以包括:第一区域2381a,与灰尘桶220的内部空间连通;以及第二区域2381b,使所述第一区域2381a与袋容纳空间2315(或者集尘部2370的内部空间)之间连通。此时,第一区域2381a形成的方向可以配置为与灰尘桶220的轴向(长度方向)实质上平行。另外,第二区域2381b形成的方向可以沿着与罩体2310的长度方向轴线C平行的方向配置。此时,第一区域2381a可以形成为与第二区域2381b形成规定角度。
另外,第二流路2382可以包括:第三区域2382a,从袋容纳空间2315的上侧(或者集尘部2370的上侧)朝铅直上方形成;第四区域2382b,从所述第三区域2382a连接,沿着水平方向形成;第五区域2382c,从所述第四区域2382b连接,朝铅直下方形成;以及第六区域2382d,从所述第五区域2382c沿着水平方向形成,与灰尘吸入模块239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旁通流路2383可以使袋支撑部2350和集尘马达2391连接。
具体而言,旁通流路2383可以将袋容纳空间2315的空气引向第二流路2382。作为一例,旁通流路2383可以从袋容纳空间2315朝铅直方向下侧形成之后,朝第二流路2382的第五区域2382c沿水平方向形成。作为另一例子,旁通流路2383可以从袋容纳空间2315朝第二流路2382的第五区域2382c向下方倾斜形成。
第二流路2382和旁通流路2383可以彼此连通并连接到灰尘吸入模块2390。例如,在第二流路2382可以连接有旁通流路2383,而第二流路2382可以连接到灰尘吸入模块2390。由此,第二流路2382和旁通流路2383可以分别以流路的方式连接到集尘部2370和集尘马达2391。
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存在于袋容纳空间2315的空气可以被合流到第二流路2382并流入到集尘马达2391。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集尘马达2391的旋转轴的方向可以配置为与地面平行。此时,第二流路2382的第六区域2382d形成的方向可以配置为与集尘马达2391的轴向(长度方向)实质上平行。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能够简化通过第二流路2382向集尘马达2391流动的空气的路径,能够最小化集尘马达2391的吸入力在第二流路2382减小。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上述说明仅用于具体说明本发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进行变形或者改进,这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本发明进行的单纯变形至变更均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通过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会更加明确。

Claims (20)

1.一种灰尘捕集装置,其中,包括:
空气流入部,形成有供空气流入的吸入流路;
灰尘分离部,从通过所述空气流入部流入的空气中分离出灰尘;
灰尘袋,存储从所述灰尘分离部分离出的灰尘;
袋支撑部,容纳所述灰尘袋;
罩体,将所述袋支撑部和所述灰尘分离部容纳于所述罩体的内部;
吸入马达,提供空气的流动力;以及
连接部,包括连接流路和旁通流路,所述连接流路将通过了所述灰尘分离部的空气引向所述吸入马达,所述旁通流路连接所述袋支撑部和所述吸入马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尘捕集装置,其中,
所述袋支撑部包括:
支撑部主体,将所述灰尘袋容纳于所述支撑部主体的内部;以及
吸附孔,沿着所述支撑部主体的外周面形成有复数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尘捕集装置,其中,
所述袋支撑部包括:
支撑部主体,将所述灰尘袋容纳于所述支撑部主体的内部;以及
吸附孔,在所述支撑部主体的重力方向的下侧面形成有复数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尘捕集装置,其中,
所述罩体包括:
下部罩体,结合有所述袋支撑部,连接有所述旁通流路;以及
上部罩体,与所述空气流入部连接,容纳所述灰尘分离部,连接有所述连接流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尘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部中,所述连接流路与所述旁通流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尘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灰尘袋由非透过性材料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尘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吸入马达运转,所述灰尘袋则在所述袋支撑部内膨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尘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袋支撑部包括将所述灰尘袋容纳于内部的支撑部主体,
所述罩体包括下部罩体,所述下部罩体结合有所述袋支撑部并且连接有所述旁通流路,
在所述支撑部主体的外周面和所述下部罩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尘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袋支撑部包括将所述灰尘袋容纳于内部的支撑部主体,
所述罩体包括下部罩体,所述下部罩体结合有所述袋支撑部并且连接有所述旁通流路,
在所述支撑部主体的下侧面和所述下部罩体的下侧面之间形成有空间。
10.一种吸尘器,其中,包括:
吸入部,形成有供空气流入的吸入流路;
灰尘分离部,从通过所述空气流入部流入的空气中分离出灰尘;
灰尘袋,存储从所述灰尘分离部分离出的灰尘;
袋支撑部,容纳所述灰尘袋;
罩体,将所述袋支撑部和所述灰尘分离部容纳于所述罩体的内部;
吸入马达,提供空气的流动力;
电池,向所述吸入马达供电;
把手,用于被用户把持;以及
连接部,包括连接流路和旁通流路,所述连接流路将通过了所述灰尘分离部的空气引向所述吸入马达,所述旁通流路将通过了所述袋支撑部和所述罩体之间的空间的空气引向所述吸入马达。
11.一种吸尘器基站,其中,包括:
罩体;
结合部,配置于所述罩体,包括与吸尘器的至少一部分结合的结合面;
集尘部,容纳于所述罩体的内部,配置于所述结合部的下侧,捕集所述吸尘器的灰尘桶内部的灰尘;
集尘马达,容纳于所述罩体的内部,配置于所述集尘部的下侧,产生用于吸入所述灰尘桶内部的灰尘的吸入力;以及
流路部,包括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所述第一流路使所述吸尘器的灰尘桶与所述集尘部连接,所述第二流路将通过了所述集尘部的空气引向所述集尘马达;
所述集尘部包括:
灰尘分离部,从所述灰尘桶流入的空气中分离出灰尘;
灰尘袋,存储从所述灰尘分离部分离出的灰尘;以及
袋支撑部,容纳所述灰尘袋;
所述流路部还包括使所述袋支撑部和所述集尘马达连接的旁通流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尘器基站,其中,
所述集尘部还包括灰尘袋盒,
所述灰尘袋盒以能够分离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罩体,并供应所述灰尘袋。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尘器基站,其中,
所述集尘部还包括预滤器,
所述预滤器配置在所述第二流路上,并从在所述第二流路流动的空气中分离出异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尘器基站,其中,
所述集尘部还包括用于接合所述灰尘袋的接合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吸尘器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器在所述集尘马达的运转结束的状态下运转。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尘器基站,其中,
所述袋支撑部包括:
支撑部主体,将所述灰尘袋容纳于所述支撑部主体的内部;以及
轮,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主体的下侧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尘器基站,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袋容纳空间,
所述袋容纳空间形成于所述罩体的内部,并容纳所述袋支撑部,
所述灰尘袋容纳于所述袋支撑部,并从所述袋容纳空间排出。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尘器基站,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袋容纳空间,
所述袋容纳空间形成于所述罩体的内部,并容纳所述袋支撑部,
所述第一流路连接在所述袋容纳空间的上侧,
所述第二流路连接在所述袋容纳空间的上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吸尘器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通流路连接在所述袋容纳空间的下侧。
20.一种吸尘器基站,其中,包括:
罩体;
结合部,配置于所述罩体,包括与吸尘器的至少一部分结合的结合面;
集尘部,容纳于所述罩体的内部,配置于所述结合部的下侧,捕集所述吸尘器的灰尘桶内部的灰尘;
集尘马达,容纳于所述罩体的内部,配置于所述集尘部的下侧,产生用于吸入所述灰尘桶内部的灰尘的吸入力;以及
流路部,包括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所述第一流路使所述吸尘器的灰尘桶与所述集尘部连接,所述第二流路将通过了所述集尘部的空气引向所述集尘马达;
所述集尘部包括:
灰尘分离部,配置于所述结合部的重力方向的下侧,从所述灰尘桶流入的空气中分离出灰尘;
灰尘袋盒,配置于所述灰尘分离部的重力方向的下侧,提供用于存储从所述灰尘分离部分离出的灰尘的灰尘袋;
接合器,配置于所述灰尘袋盒的重力方向的下侧,接合已膨胀的所述灰尘袋;以及
袋支撑部,配置于所述灰尘袋盒的重力方向的下侧,容纳已膨胀的所述灰尘袋。
CN202280055105.XA 2021-08-06 2022-08-05 灰尘捕集装置、吸尘器以及吸尘器基站 Pending CN1177944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103987 2021-08-06
KR10-2022-0044644 2022-04-11
KR1020220044644A KR20230022100A (ko) 2021-08-06 2022-04-11 먼지 포집 장치, 청소기 및 청소기 스테이션
PCT/KR2022/011607 WO2023014136A1 (ko) 2021-08-06 2022-08-05 먼지 포집 장치, 청소기 및 청소기 스테이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94431A true CN117794431A (zh) 2024-03-29

Family

ID=90400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55105.XA Pending CN117794431A (zh) 2021-08-06 2022-08-05 灰尘捕集装置、吸尘器以及吸尘器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9443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08726B1 (ko) 진공청소기용 사이클론 집진장치
JP4205466B2 (ja) 電気掃除機
CN115768324A (zh) 真空清洁器站和控制真空清洁器站的方法
TWI789718B (zh) 清掃機站、清掃機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KR20220086482A (ko) 청소기 시스템
KR100849554B1 (ko) 로봇 청소기의 먼지 비움 시스템
CN117794431A (zh) 灰尘捕集装置、吸尘器以及吸尘器基站
US20230371766A1 (en) Station for cleaner
US20230263348A1 (en) Cleaner station
EP4265168A1 (en) Cleaner system
KR20230022100A (ko) 먼지 포집 장치, 청소기 및 청소기 스테이션
AU2022321358A1 (en) Dust collecting device, cleaner, and cleaner station
KR20240006957A (ko) 청소기 스테이션 및 청소기 스테이션의 제어방법
KR20230165439A (ko) 청소기 스테이션
KR20230149140A (ko) 청소기 스테이션
KR20230120355A (ko) 청소기 스테이션 및 청소기 스테이션의 제어 방법
KR102406189B1 (ko) 청소기 시스템
KR102440910B1 (ko) 청소기 스테이션, 청소기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230119785A (ko) 청소기 스테이션
KR20220073945A (ko) 청소기 스테이션
KR20220046863A (ko) 청소기 스테이션
KR102527189B1 (ko) 청소기 스테이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청소기 시스템과, 청소기 시스템을 이용한 잔여 먼지 제거 방법
KR20220052602A (ko) 청소기 스테이션
KR20230133586A (ko) 청소기 스테이션
KR20220046861A (ko) 청소기 스테이션 및 청소기 스테이션의 세척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