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93917A - 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与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与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93917A
CN117793917A CN202211198269.6A CN202211198269A CN117793917A CN 117793917 A CN117793917 A CN 117793917A CN 202211198269 A CN202211198269 A CN 202211198269A CN 117793917 A CN117793917 A CN 1177939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meter
communication device
bsr
buffer status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982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玉娇
范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982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9391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18497 priority patent/WO202406709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793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939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based on requested quality, e.g. Qo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与通信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缓存状态报告BSR,该BSR包括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BSR索引,第二参数为该BSR索引的关联参数,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的数据量,该BSR索引用于指示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于第二通信装置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通信装置传输该业务的通信资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能够实现第二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上报的BSR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传输配置更为精准的通信资源,从而避免通信资源的分配浪费或者不足。

Description

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与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与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终端设备有上行数据需要传输时,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缓存状态报告(buffer state report,BSR)来指示终端设备有上行数据需要传输以及该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网络设备基于该BSR为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的传输配置合适的通信资源。
然而,终端设备所有的业务传输均会采用相同的BSR表格(BSR表格包括至少一个BSR索引以及与每个BSR索引一一对应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进行上报,这会使得网络设备可能无法为终端设备的数据量较大的业务提供更为精准的通信资源分配,可能导致通信资源的分配浪费或者不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与通信装置,能够实现第二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上报的BSR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传输配置更为精准的通信资源,从而避免通信资源的分配浪费或者不足。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BSR,该BSR包括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BSR索引,第二参数为该BSR索引的关联参数,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的数据量,该BSR索引用于指示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于第二通信装置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通信装置传输该业务的通信资源。
具体地,第二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上报的BSR中的第一参数确定BSR索引,继而确定该SBR索引对应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由于第二参数是该BSR索引的关联参数,第二通信装置根据该关联参数并结合该缓存状态数值区间进一步地确定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的数据量。相比于现行的BSR的结构,通过为第一参数配置关联参数,本申请能够实现更为准确地指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的数据量。
示例性地,若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的数据量超出了BSR表格所能指示的最大缓存状态数值区间时,通过配置用于BSR表格中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加法运算的系数,第二通信装置就能够根据第一通信装置上报的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更为准确地获取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的数据量。
综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支持第二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上报的BSR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传输配置更为精准的通信资源,避免通信资源的分配浪费或者不足。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区间索引,运算系数,或者,指示参数;区间索引用于指示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中的子区间,运算系数用于针对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运算,指示参数用于指示是否需要使用运算系数。
通过上述的几项参数中一项或多项,本申请能够实现更为准确地指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的数据量,第二通信装置也可以根据上述的几项参数与第一参数之间的组合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传输配置更为准确的通信资源,从而避免通信资源的分配浪费或者不足。
示例性地,第二参数包括区间索引,该区间索引指示第一参数所指示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中的某个子区间,第二通信装置根据第一参数所指示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以及该区间索引确定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中的某个子区间,则该子区间可以更为接近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的实际数据量,相比于仅指示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方式,本申请能够支持第二通信装置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传输配置更为准确的通信资源。
又示例性地,第二参数包括运算系数时,第二通信装置根据该运算系数对第一参数所指示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进行运算,例如,乘法运算,或者,加法运算等,就能够得到一个更为准确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该运算后得到的新缓存状态数值区间可以更为接近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的实际数据量,相比于仅指示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方式,本申请能够支持第二通信装置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传输配置更为准确的通信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运算系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系数,或者,第二系数;第一系数用于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加法运算,第二系数用于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乘法运算。
通过上述的第一系数或者第二系数,本申请能够提高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的数据量的BSR反馈精度。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参数包括区间索引时,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BSR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一通信装置确定业务的数据量在该子区间之内。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业务为扩展现实业务时,该缓存状态数值区间是长BSR表格中的参数。
具体来说,扩展现实业务的数据量一般较大,如果通过短BSR表格进行BSR反馈,则可能导致第二通信装置不能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传输配置足够的通信资源。因此,通过规定对于扩展现实业务的传输可以进行长BSR表格进行BSR反馈,可以使得第二通信装置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传输配置足够的通信资源。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通信装置确定该业务的数据量是否大于150K比特;在该业务的数据量小于等于150K比特时,该缓存状态数值区间是短BSR表格中的参数;在该业务的数据量大于150K比特时,该缓存状态数值区间是长BSR表格中的参数。
本申请支持第一通信装置能够根据业务的数据量确定合适的BSR表格,例如,业务的数据量较小时(≤150Kbytes),可以采用短BSR表格,业务的数据量较大时(>150Kbytes),可以采用长BSR表格,如此,就能够提升业务的数据量的BSR上报精度。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包括:第二通信装置接收来自于第一通信装置的BSR,该BSR包括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BSR索引,第二参数为该BSR索引的关联参数,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的数据量,该BSR索引用于指示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第二通信装置根据该BSR确定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通信装置传输该业务的通信资源;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该配置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区间索引,运算系数,或者,指示参数;该区间索引用于指示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中的子区间,该运算系数用于针对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运算,该指示参数用于指示是否需要使用运算系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运算系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系数,或者,第二系数;该第一系数用于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加法运算,该第二系数用于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乘法运算。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业务为扩展现实业务时,缓存状态数值区间是长BSR表格中的参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通信装置根据BSR确定配置信息,包括:第二通信装置根据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确定该业务的数据量;第二通信装置根据该业务的数据量确定该配置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业务的数据量小于等于150K比特时,该缓存状态数值区间是短BSR表格中的参数;在该业务的数据量大于150K比特时,该缓存状态数值区间是长BSR表格中的参数。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第一方面的第一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例如,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者电路),或者是能够和终端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一一对应的模块或单元,该模块或单元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用于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BSR,该BSR包括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BSR索引,第二参数为该BSR索引的关联参数,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用于指示该通信装置的业务的数据量,该BSR索引用于指示缓存状态数值区间;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二通信装置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该通信装置传输该业务的通信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区间索引,运算系数,或者,指示参数;该区间索引用于指示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中的子区间,该运算系数用于针对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运算,该指示参数用于指示是否需要使用运算系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运算系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系数,或者,第二系数;该第一系数用于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加法运算,该第二系数用于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乘法运算。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用于确定该业务的数据量在该子区间之内。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业务为扩展现实业务时,缓存状态数值区间是长BSR表格中的参数。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该业务的数据量是否大于150K比特;在该业务的数据量小于等于150K比特时,该缓存状态数值区间是短BSR表格中的参数;在该业务的数据量大于150K比特时,该缓存状态数值区间是长BSR表格中的参数。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第二方面的第二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例如,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者电路),或者是能够和网络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执行第二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一一对应的模块或单元,该模块或单元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一通信装置的BSR,该BSR包括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BSR索引,第二参数为该BSR索引的关联参数,第二参数与第一参数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的数据量,该BSR索引用于指示缓存状态数值区间;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该BSR确定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通信装置传输该业务的通信资源;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该配置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区间索引,运算系数,或者,指示参数;该区间索引用于指示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中的子区间,该运算系数用于针对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运算,该指示参数用于指示是否需要使用运算系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运算系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系数,或者,第二系数;该第一系数用于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加法运算,该第二系数用于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乘法运算。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业务为扩展现实业务时,缓存状态数值区间是长BSR表格中的参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确定该业务的数据量;根据该业务的数据量确定该配置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业务的数据量小于等于150K比特时,该缓存状态数值区间是短BSR表格中的参数;在该业务的数据量大于150K比特时,该缓存状态数值区间是长BSR表格中的参数。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通过执行计算机程序或者指令,或者,通过逻辑电路,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
可选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在一起,或者处理器和存储器分开设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位于该通信装置之外。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输入和/或输出信号。
示例性的,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逻辑电路和输入输出接口,该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输出和/或输入信号,该逻辑电路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该的方法;或者,执行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该的方法。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输入输出接口用于向第二通信装置输出BSR,该BSR包括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BSR索引,第二参数为该BSR索引的关联参数,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用于指示该通信装置的业务的数据量,该BSR索引用于指示缓存状态数值区间;该输入输出接口还用于输入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该通信装置传输该业务的通信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输入第一通信装置的BSR,该BSR包括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BSR索引,第二参数为该BSR索引的关联参数,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的数据量,该BSR索引用于指示缓存状态数值区间;该逻辑电路用于根据该BSR确定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通信装置传输该业务的通信资源;该输入输出接口还用于输出该配置信息。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该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该计算机执行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指令,当该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该计算机执行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第一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的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可能的实现中的方法;或者,用于执行上述的第二方面及其各自可能的实现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第二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的第三方面及其各种可能的实现中的方法;或者,用于执行上述的第四方面及其各自可能的实现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三方面及前述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提供的第一通信装置和第四方面及前述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提供的第二通信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适用通信系统100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200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300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缓存状态报告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500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缓存状态报告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700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缓存状态报告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900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000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100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200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300的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空口(newradio,NR)、第六代(6th generation,6G)系统等5G之后演进的系统、星间通信和卫星通信等非陆地通信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包括卫星基站以及终端设备。卫星基站为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卫星基站也可以与地面基站进行通信。卫星可作为基站,也可作为终端设备。其中,卫星可以是指无人机,热气球,低轨卫星,中轨卫星,高轨卫星等非地面基站或非地面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对于同构网络与异构网络的场景均适用,同时对于传输点也无限制,可以是宏基站与宏基站、微基站与微基站和宏基站与微基站之间的多点协同传输,对FDD/TDD系统均适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不仅适用于低频场景(sub 6G),也适用于高频场景(6GHz以上),太赫兹,光通信等。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适用于网络设备和终端的通信,也可以适用于网络设备和网络设备的通信,终端和终端的通信,车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的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也可以应用于终端与单个基站连接的场景,其中,终端所连接的基站以及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络(core network,CN)为相同制式。比如CN为5GCore,基站对应的为5G基站,5G基站直接连接5G Core;或者CN为6G Core,基站为6G基站,6G基站直接连接6G Core。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用于终端与至少两个基站连接的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也可以使用通信网络中不同形态的基站组成的宏微场景,例如,基站可以是卫星、空中气球站、无人机站点等。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也适合于同时存在广覆盖基站和小覆盖基站的场景。
还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5.5G、6G及以后的无线通信系统,适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地面蜂窝通信、NTN、卫星通信、高空通信平台(highaltitude platform station,HAPS)通信、车辆外联(vehicle-to-everything,V2X)、接入回传一体化(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IAB),以及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通信等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具体可以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用户站、移动台(mobilestation)、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卫星电话、蜂窝电话、智能手机、无线数据卡、无线调制解调器、机器类型通信设备、可以是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客户终端设备(customer-premises equipment,CPE)、智能销售点(point of sale,POS)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高空飞机上搭载的通信设备、可穿戴设备、无人机、机器人、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device,D2D)中的终端、V2X中的终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或者5G之后演进的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终端设备中或者和终端设备匹配使用。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用于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接入网设备可以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中的节点,又可以称为基站,还可以称为RAN节点。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gNodeB(gNB)等5G网络中的基站或者5G之后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PLMN)中的基站,宽带网络业务网关(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BNG),汇聚交换机或者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接入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传输点(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int,TRP)、发射点(transmitting point,TP)、移动交换中心以及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车辆外联(vehicle-to-everything,V2X)、机器到机器(machine-to-machine,M2M)通信中承担基站功能的设备等,还可以包括云接入网(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系统中的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NTN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网络设备中或者和网络设备匹配使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适用通信系统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100包括网络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另外,本申请实施例对通信系统100所包括的终端设备120与网络设备110的数量不作限定。应理解,图1仅作为示例性理解,并不能限定本申请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其中,终端设备120可以是如上所列举的任意一个终端设备,网络设备110也可以是如上所列举的任意一个网络设备。
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在有上行数据需要传输时,终端设备120向网络设备110发送BSR,其用于向网络设备110指示终端设备120有上行数据需要传输以及该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网络设备110基于终端设备120上报的BSR为终端设备120配置通信资源。终端设备120根据网络设备110配置的通信资源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
由于终端设备120所有的业务传输均会采用相同的BSR表格进行上报,这会使得网络设备110可能无法为终端设备120的数据量较大的业务提供更为精准的通信资源分配,可能导致通信资源的分配浪费或者不足等问题。
具体来说,上述的BSR表格包括短BSR表格与长BSR表格。其中,一张BSR表格包括多个BSR索引以及与每个SBR索引一一对应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短BSR表格能够较为准确地反馈数据量在0~150Kbytes以内的业务(短BSR表格也可以反馈数据量在150Kbytes以上的业务,但不能准确地反馈该业务的数据量),长BSR表格能够较为准确地反馈数据量在0~81MBytes以内的业务(长BSR表格也可以反馈数据量在81MBytes以上的业务,但不能准确地反馈该业务的数据量)。若某一业务的数据量超过81Mbytes,长BSR表格可能无法精准反馈该业务。
其中,在长BSR表格中,随着BSR表格中的BSR索引(index)的增加,该BSR索引所指示的缓存状态数值(BS value)区间的区间长度也会随之增大,具体可以见表1。
表1
如表1所示,示例性地,BSR索引47所指示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区间长度为12(即大于等于181以及小于等于193的区间的长度),BSR索引148所指示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区间长度为6720(即大于等于103532以及小于等于110252的区间的长度),BSR索引251所指示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区间长度为4371950(即大于等于67352729以及小于等于71724679的区间的长度)。过大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区间长度会为网络设备110为终端设备120配置合适的通信资源带来困难。
一个示例中,终端设备120的上行数据的数据量为80MBytes时,该上行数据的数据量落入了BSR索引253所指示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之内。网络设备110根据终端设备120上报的BSR确定BSR索引为253指示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但无法准确获取终端设备120的实际数据量。网络设备110根据该BSR为终端设备120配置的通信资源可能无法满足终端设备120的业务传输需求。譬如,网络设备110为终端设备120配置的通信资源如果少于80MBytes所需要的通信资源,这会导致通信资源的分配不足问题;或者,网络设备110为终端设备120配置的通信资源如果多于80MBytes所需要的通信资源,这会导致通信资源的分配浪费问题。
由表1可知,表1能够反馈数据量在0~81MBytes之内的业务,若终端设备120的某个业务的数据量超出该范围,可能导致网络设备110无法为终端设备120配置合适的通信资源。
综上,现有的BSR上报机制无法提供更高精度的业务数据量的反馈,相应地,网络设备110无法为终端设备120提供更为精准的通信资源配置,可能导致通信资源的分配浪费或者不足等问题。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与通信装置,能够实现第二通信装置(例如,网络设备)根据第一通信装置(例如,终端设备)上报的BSR为第一通信装置(终端设备)的业务传输配置更为精准的通信资源,从而避免通信资源的分配浪费或者不足等问题。
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与通信装置进行描述。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200的交互流程示意图。图2中的方法流程可以由第一通信装置与第二通信装置执行,或者由安装于第一通信装置与第二通信装置中的具有相应功能的模块和/或器件(例如,芯片或集成电路等)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其中,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120,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110。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于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可以适用于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可以适用于网络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或者,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等,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下文便以第一通信装置与第二通信装置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方法200包括:
S210、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BSR1,BSR1包括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BSR索引A,第二参数为BSR索引A的关联参数,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A的数据量,BSRA索引用于指示缓存状态数值区间。
相应地,第二通信装置接收来自于第一通信装置的BSR1。
在S210中,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的BSR1包括两个参数,分别是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BSR表格中(可以为短BSR表格,也可以为长BSR表格,本申请不限定)的BSR索引A,第二参数是BSR索引A的关联参数。
其中,该“关联参数”的含义为:第二通信装置根据第一参数确定BSR索引A指示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后,根据第二参数进一步地确定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A的数据量(也可以为:第二通信装置根据第二参数更准确地确定业务A的数据量所处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具体细节将在下文进行描述。
在现行的BSR上报机制中,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上报的BSR仅包括第一参数,仅能够达到向第二通信装置指示BSR表格中的某个BSR索引的目的,第二通信装置根据该某个BSR索引获取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A的数据量信息。但正如前文所述,当第一通信装置的某个业务的数据量较大时,这会使得第二通信装置无法为第一通信装置的某个数据量较大的业务的传输配置较为合适的通信资源,可能会产生通信资源的分配浪费或者不足等问题。
通过设计BSR1包括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第二通信装置根据第一参数确定BSR索引A,再根据第二参数更为准确地确定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A的数据量的信息,便于第二通信装置更为准确地获取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A的数据量的信息,并为第一通信装置配置适宜的通信资源,从而避免通信资源的分配浪费或者不足等问题。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的“关联参数”还可以为: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共同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A的数据量。
相比于仅通过第一参数指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A的数据量,结合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的方式能够让第二通信装置更为准确地获取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A的数据量的信息。
S220、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配置信息1,配置信息1用于配置第一通信装置传输业务A的通信资源。
相应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于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的配置信息1,并基于配置信息1所配置的通信资源进行业务A的传输。
具体来说,第二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BSR1确定配置信息1,并将配置信息1发送给第一通信装置。
更为具体的说,第二通信装置根据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确定业务A的数据量;第二通信装置根据该业务A的数据量确定配置信息1。
如前文所述,上述的BSR1包括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BSR索引A,第二参数为BSR索引A的关联参数。第二通信装置根据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能够更为准确地获取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A的数据量的信息,并基于业务A的数据量为第一通信装置配置适宜的通信资源。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BSR1还包括第三参数,第三参数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有上行数据(可以理解为业务A)需要传输。
示例性地,第三参数为逻辑信道组(logic channel group,LCG)标识。其中,一个LCG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逻辑信道(logic channel,LCH)。LCG标识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的某个LCG有上行数据(可以理解为业务A)需要传输或有缓存尺寸(buffer size)上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资源可以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或者码本资源等中的一项或者多项,还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资源,例如,天线端口、发送波束等,本申请对此不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业务A的数据量可以为固定的数值(譬如,5Mbytes),也可以为数值区间(譬如,100Kbytes~200Kbytes),本申请对此也不限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能够实现第二通信装置(网络设备)根据第一通信装置(终端设备)上报的BSR为第一通信装置(终端设备)的业务传输配置更为精准的通信资源,从而避免通信资源的分配浪费或者不足等问题。
具体地,第二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上报的BSR中的第一参数确定BSR索引,继而确定该SBR索引对应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由于第二参数是该BSR索引的关联参数,第二通信装置根据该关联参数并结合该缓存状态数值区间进一步地确定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的数据量。相比于现行的BSR结构,通过为第一参数配置关联参数,本申请能够实现更为准确地指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的数据量。
示例性地,若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的数据量超出了BSR表格所能指示的最大缓存状态数值区间时,通过配置用于BSR表格中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加法运算的系数,第二通信装置就能够根据第一通信装置上报的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更为准确地获取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的数据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支持第二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装置上报的BSR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传输配置更为精准的通信资源,从而避免通信资源的分配浪费或者不足。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区间索引,运算系数,或者,指示参数。
具体而言,区间索引用于指示BSR索引A所指示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中的子区间。运算系数用于针对BSR索引A所指示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运算(可以包括加法运算和乘法运算)。指示参数用于指示是否需要使用运算系数。
通过上述的几项参数,本申请能够实现更为准确地指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的数据量,第二通信装置也可以根据上述的几项参数与第一参数之间的组合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传输配置更为准确的通信资源,从而避免通信资源的分配浪费或者不足。
示例性地,第二参数包括区间索引,该区间索引指示第一参数所指示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中的某个子区间,第二通信装置根据第一参数所指示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以及该区间索引确定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中的某个子区间,则该子区间可以更为接近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的实际数据量,相比于仅指示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方式,本申请能够支持第二通信装置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传输配置更为准确的通信资源。
又示例性地,第二参数包括运算系数时,第二通信装置根据该运算系数对第一参数所指示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进行运算,例如,乘法运算,或者,加法运算等,就能够得到一个更为准确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该运算后得到的新缓存状态数值区间可以更为接近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的实际数据量,相比于仅指示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方式,本申请能够支持第二通信装置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传输配置更为准确的通信资源。
其中,运算系数用于针对BSR索引A所指示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运算,可以理解为: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区间上限与区间下限分别使用运算系数进行运算。
一个示例中,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为(100,200],运算系数为a,针对该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运算为:(100+a,200+a],或者,(100*a,200*a]。
可选地,运算系数a也可以为负数,也可以为分数,本申请不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所列举的几项参数(譬如,区间索引,运算系数,或者,指示参数)可以彼此耦合,本申请不限定具体的耦合方式。为便于描述,本申请在下文将逐个描述每个参数的作用,且不对两个参数或者三个参数之间的耦合作用进行描述了。在此做统一说明,后文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的几项参数,本申请能够实现更准确(或者更高精度)的BSR上报,第二通信装置能够更为准确地获取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的数据量的信息。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业务A为扩展现实(extend reality,XR)业务时,上述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为长BSR表格中的一个参数。
可选地,业务A为XR业务时,第一通信装置针对业务A采用长BSR表格进行BSR上报时,该BSR可以包括第一参数,不包括第二参数。
具体地,本申请支持通过为不同的业务配置相应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当终端设备确定某个业务的QoS满足一个标准(譬如,大于或等于QoS阈值)时,可以判断该业务为XR业务,则可以选择长BSR表格向网络设备上报终端设备的业务的数据量。如此,可以支持对数据量较大的业务的高精度BSR上报。
应理解,XR业务的数据量一般较大,如果通过短BSR表格进行BSR反馈,则可能导致第二通信装置不能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传输配置足够的通信资源。因此,通过规定对于XR业务的传输可以进行长BSR表格进行BSR反馈,可以使得第二通信装置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传输配置足够的通信资源。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110通过RRC信令为一个数据无线承载(dataradio bearer,DRB)或LCH或LCG配置指示参数A(譬如,enhancedBSR),其用于指示当业务A为XR业务时,终端设备12采用长BSR表格进行BSR上报。
具体地,网络设备110在DRB或LCH或BSR的配置信元中配置指示参数A。对于DRB/LCH/LCG,当终端设备120触发常规BSR(regular BSR)或周期性BSR(periodic BSR)时,如果只有一个LCG有待传输数据(也可以有多个LCG有数据传输,本申请不限定),终端设备120使用长BSR进行BSR上报。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110为终端设备120配置指示参数A(见上文描述),以及,网络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约定一个缓存状态数值区间。该缓存状态数值区间可以是以协议预定义(如大于150Kbytes)或通过RRC信令预配置(如在BSR的配置信元中携带对应该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BSR索引)的形式进行确定。当终端设备120触发常规BSR或周期性BSR时,如果只有一个LCG有待传输数据,数据量在该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之内,终端设备120使用长BSR表格进行BSR上报(此时本申请不限定BSR的结构形式)。
可选地,本申请支持将上述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例如,网络设备110为一个DRB或LCH或LCG配置指示参数A,并且,网络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约定一个缓存状态数值区间。对于DRB/LCH/LCG,当终端设备120触发常规BSR或周期性BSR时,如果只有一个LCG有待传输数据,数据量在约定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之内,终端设备120使用长BSR表格进行BSR上报。
综上,本申请通过指定DRB/LCH/LCG或缓存状态数值区间,在只有一个LCG有数据传输时,终端设备使用长BSR表格进行BSR上报,能够实现更高精度的BSR上报,辅助网络设备更为高效的资源调度,且可以提升XR业务的用户体验和网络容量。同时,对非XR业务或数据量较小的业务,终端设备仍可以使用短BSR进行BSR上报,能够减少信令开销。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通信装置确定业务A的数据量≤150Kbytes(也可以为其他数值)时,上述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为短BSR表格中的一个参数。如此,可以降低用于BSR上报的比特开销。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通信装置确定业务A的数据量>150Kbytes(也可以为其他数值)时,上述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为长BSR表格中的一个参数。如此,可以支持对数据量较大的业务的高精度BSR上报。
本申请支持第一通信装置能够根据业务的数据量确定合适的BSR表格,例如,业务的数据量较小时(≤150Kbytes),可以采用短BSR表格,业务的数据量较大时(>150Kbytes),可以采用长BSR表格,如此,就能够提升业务的数据量的BSR上报精度。
下文将结合其他附图对图2所示的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300的交互流程示意图。图3中的方法流程可以由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执行,或者由安装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中的具有相应功能的模块和/或器件(例如,芯片或集成电路等)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下文便以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方法300包括:
S310、终端设备120向网络设备110发送BSR2,BSR2包括BSR索引A与区间索引B。
相应地,网络设备110接收来自终端设备120的BSR2。
关于S310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S210的描述,在此就不再赘述。
具体来说,区间索引B用于指示BSR索引A所指示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中的某个子区间。为便于描述,本申请以表1为例进行描述。
一个示例中,BSR索引A为190,BSR索引A所指示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为(1452903,1547213](可以查表1),该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区间长度为94310。若终端设备120仅上报BSR索引A,网络设备110仅能获取到终端设备120的业务的数据量在BSR索引A所指示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内,无法获取到更为准确的业务A的数据量信息。
一个示例中,本申请支持对缓存状态数值区间进行子区间划分,例如,将缓存状态数值区间(1452903,1547213]划分为多个子区间,例如,子区间1(1452903,1453500],子区间2(1453500,1545000],子区间3(145500,1547213],…,子区间N(1540000,1547213],并为每个子区间配置一个区间索引。其中,每个子区间的区间长度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本申请对此不限定。
示例性地,BSR2还包括区间索引B=1,网络设备110基于区间索引B=1准确获取业务A的数据量在(1452903,1453500]内,相比于网络设备110仅通过BSR索引A=190获取的业务A的数据量在(1452903,1547213],这能够为网络设备110为业务A的传输配置通信资源时降低配置误差(例如,降低93713byte的误差),避免产生通信资源的分配浪费或者不足等问题。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支持针对现有的BSR表格中的每个缓存状态数值区间增加若干个子区间,构成一张更小的BSR表格。终端设备120通过增加的指示字段(例如,第二参数)向网络设备110上报对应的区间索引。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的子区间划分可以由网络设备110指示给终端设备120,譬如,网络设备110通过RRC信令向终端设备120配置多个子区间和区间索引的对应关系,或者,上述的子区间划分可以是通过协议预定义进行确定的。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基于现有的BSR表格,终端设备120与网络设备110通过一致的数学运算对上报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做子区间划分。
具体来说,终端设备120向网络设备110上报相关参数,网络设备110根据该参数对终端设备120的业务A的数据量在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上的位置进行计算。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数学运算方式可以是线性运算或非线性运算。
可选地,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子区间划分是均匀的或非均匀的。
可选地,网络设备110通过RRC信令向终端设备120配置该数学运算方式。
本申请支持将现有的BSR表格(包括长BSR表格与短BSR表格)扩展成更大的BSR表格,且可以增加BSR-媒体访问控制层控制单元(medium access control-controlelement,MAC CE)的比特数(用于反馈BSR)。终端设备120按照扩展后得到的BSR表格向网络设备110上报缓存状态数值区间对应的BSR索引。如此,也可以实现高精度的BSR上报。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BSR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的(a)所示的BSR是针对短BSR表格而言的。具体地,BSR2包括第一参数(buffer size)、第二参数(finergranularity indication)以及第三参数(LCG ID)。第一参数用于指示BSR索引A,第二参数用于指示区间索引B,第三参数用于指示LCG标识。示例性地,本申请支持使用5个比特指示第一参数,本申请支持使用3个比特指示第三参数,本申请支持使用一个或多个比特指示第二参数。
图4的(b)所示的BSR是针对长BSR表格而言的。具体地,BSR2包括多个第一参数(buffer size)、多个第二参数(finer granularity indication)以及第三参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BSR索引A,第二参数用于指示区间索引B,第三参数用于指示LCG标识。示例性地,本申请支持使用8个比特指示每个第一参数,使用8个比特指示第三参数。示例性地。采用比特位图的方式指示某个LCG有上行数据需要传输,例如,比特位图包括8位比特,每位比特指示一个LCG ID是否有上行数据传输,譬如,比特为1时指示有数据传输,比特为0时指示没有数据传输),使用一个或多个比特指示每个第二参数。
应理解,在图4的(b)所示的结构中,每个第二参数、每个第一参数与一个有上行数据传输的LCG关联。譬如,第二参数1与第一参数1关联,第一参数1与LCG1关联。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120向网络设备110发送BSR2之前,终端设备120确定业务A的数据量在区间索引B指示的子区间之内。如此,便于网络设备120准确获取终端设备110的业务A的实际数据量。
可选地,网络设备110通过RRC信令为终端设备120配置一个判决条件,当终端设备120确定业务A的数据量满足该判决条件时,则向网络设备110上报BSR2。其中,该判决结果可以包括业务A的数据量在区间索引B所指示的子区间内。
具体而言,网络设备110在BSR或者DRB或者LCH的信元中配置上述的判决条件。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110配置一个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例如,配置一个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区间上限与区间下限,业务A的数据量落入该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区间下限与区间上限之内)。终端设备120触发BSR时,如果终端设备120的某个LCH/LCG的数据量处于该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之内时,则向网络设备110上报BSR2。
S320、网络设备110向终端设备120发送配置信息1,配置信息1用于配置终端设备120传输业务A的通信资源。
相应地,终端设备120接收来自网络设备110的配置信息1。
关于S320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看S220的描述,在此就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将BSR索引A=190所指示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1452903,1547213]划分为多个子区间,例如,子区间1(1452903,1453500],子区间2(1453500,1545000],子区间3(145500,1547213],…,子区间N(1540000,1547213],并为每个子区间配置一个区间索引。BSR2还包括区间索引B=1,网络设备110根据区间索引B=1准确获取业务A的数据量在(1452903,1453500]之内,相比于网络设备110仅通过BSR索引A=190获取的业务A的数据量在(1452903,1547213],这能降低网络设备110为业务A的传输配置通信资源时的误差(例如,降低93713byte的误差),避免产生通信资源的分配浪费或者不足等问题。
应理解,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之中,本申请支持采用现有的BSR表格进行BSR上报。
通过在现有的BSR表格的基础之上上报更细粒度的第二参数,本申请能够实现更高精度的BSR上报。
本申请还可以支持网络设备高效率地调度通信资源,从而避免通信资源的分配浪费或者不足等问题。
本申请还支持保留现有的BSR表格,这能够维持现有的BSR上报的精度水平,且不会因BSR表格的子区间划分与业务的数据量不匹配而导致严重的通信资源浪费。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500的交互流程示意图。图5中的方法流程可以由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执行,或者由安装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中的具有相应功能的模块和/或器件(例如,芯片或集成电路等)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下文便以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方法500包括:
S510、终端设备120向网络设备110发送BSR3,BSR3包括BSR索引A与第一系数。
相应地,网络设备110接收来自终端设备120的BSR3。
关于S510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S210的描述,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具体来说,第一系数用于针对BSR索引A所指示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加法运算。为便于描述,本申请以表1为例进行描述。
应理解,所述的加法运算也可以视为减法运算。例如,若第一系数为负数时,则所述的加法运算可以理解为减法运算。
具体来说,终端设备120触发BSR时,终端设备120判断业务A的数据量是否大于网络设备110配置的第一系数(也可以理解为delta参数)。如果业务A的数据量大于第一系数,终端设备120根据业务A的数据量与第一系数之间的差值确定BSR索引A,之后,终端设备120向网络设备110上报BSR3。
由于终端设备120的业务A的数据量大于第一系数,BSR索引A所指示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与第一系数是相互关联的。例如,若终端设备120的业务A的数据量为100.04Mbytes,第一系数为100Mbytes,BSR索引A所指示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需要包括0.04Mbytes。由表1可知,BSR索引为132,其所指示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为(37850,40307]。由于该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区间长度为2457,结合第一系数=100Mbytes与BSR索引A=132,网络设备110获取终端设备120较为精确的业务A的数据量,为其配置适宜的通信资源,避免通信资源的分配浪费或者不足等问题。
具体地说,业务A的数据量为100.04Mbytes,终端设备120向网络设备110上报BSR索引A=254,网络设备110能确定业务A的数据量大于81Mbytes,但无法准确获取业务A的数据量的信息。通过上述方案,本申请支持网络设备110更为精确地获取业务A的数据量,并为其配置适宜的通信资源。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120向网络设备110上报数据包大小相关的统计信息,如平均包大小、最大/小值等信息。
可选地,终端设备120向网络设备110上报数据到达周期/帧率等信息。
示例性地,终端设备120向网络设备110上报数据流的速率R为200Mbps、帧率F为60fps等信息,网络设备110基于这些信息确定数据帧的均值(mean)为416.7Kbytes,网络设备110确定第一系数的值为416.7Kbytes,并将其下发给终端设备120。
应理解,上述的这些参数可以用于辅助网络设备110配置一个或多个候选的第一系数。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110向终端设备120下发多个候选的第一系数。终端设备120根据自身的业务传输的需要从该多个候选的第一系数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第一系数上报给网络设备110,便于网络设备110更为准确地获取业务A的数据量的信息。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120向网络设备110上报一个或多个候选的第一系数。网络设备110从该终端设备120上报的一个或多个候选的第一系数中确定合适的多个候选的第一系数,并将其下发给终端设备120。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120向网络设备110发送指示参数,其用于指示BSR索引A是否需要结合第一系数。具体来说,终端设备120与网络设备110之间配置了一个第一系数,终端设备120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比特来指示是否需要该第一系数。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110通过RRC信令为终端设备120配置一个或多个候选的第一系数。具体地,配置形式可以是单位为bytes/Kbytes/Mbytes的数值,也可以是单位为bytes/Kbytes/Mbytes的数值对应的索引。本申请不限定第一系数的配置形式。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110可以为每个LCG分别配置一个或者多个候选的第一系数。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120被配置有多个候选的第一系数时,每个候选的第一系数可以配置一个索引,终端设备120在BSR3中携带某个第一系数的索引,用于让网络设备110确定业务A的数据量需要采用哪个第一系数进行确定。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BSR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的(a)所示的BSR是针对短BSR表格而言的。具体地,BSR3包括第一参数(buffer size)、第二参数(第一系数)以及第三参数(LCG ID)。第一参数用于指示BSR索引A,第二参数用于针对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加法运算,第三参数用于指示LCG标识。示例性地,本申请支持使用5个比特指示第一参数,使用3个比特指示第三参数,使用一个或多个比特指示第二参数。
图6的(b)所示的BSR是针对长BSR表格而言的。具体地,BSR3包括多个第一参数(buffer size)、多个第二参数(第一系数)以及第三参数(LCG ID)。第一参数用于指示BSR索引A,第二参数用于针对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加法运算,第三参数用于指示LCG标识。示例性地,本申请支持使用8个比特指示每个第一参数,使用一个或多个比特指示每个第二参数,使用8个比特指示第三参数。示例性地。采用比特位图的方式指示某个LCG有上行数据需要传输,例如,比特位图包括8位比特,每位比特用于指示一个LCG ID是否有上行数据传输,譬如,比特为1时指示有数据传输,比特为0时指示没有数据传输。
应理解,在图6的(b)所示的结构中,每个第二参数、每个第一参数与一个有上行数据传输的LCG关联。譬如,第二参数2与第一参数2关联,第一参数2与LCG2关联。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支持通过BSR MAC CE中显式的增加指示字段指示第一系数,也支持通过利用MAC子头进行隐式的指示第一系数,譬如:利用特定的LCID(譬如,37)表示需要增加第一系数,或者,利用保留比特(reserved bit)表示一个具体的第一系数对应的索引(网络设备110为终端设备120配置多个候选的第一系数)。
可选地,本申请支持分别为长BSR表格与短BSR表格配置不同的第一系数。
S520、网络设备110向终端设备120发送配置信息1,配置信息1用于配置终端设备120传输该业务的通信资源。
相应地,终端设备120接收来自网络设备110的配置信息1。
关于S520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看S220的描述,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应理解,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之中,本申请支持采用现有的BSR表格进行BSR上报。
通过配置合适的第一系数,终端设备的业务的数据量较大时,本申请可以利用现有的BSR表格中的上报精度较高的前半部分来反馈业务的数据量,能够实现更准确的BSR上报,避免通信资源的分配浪费或者不足等问题。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700的交互流程示意图。图7中的方法流程可以由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执行,或者由安装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中的具有相应功能的模块和/或器件(例如,芯片或集成电路等)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下文便以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方法700包括:
S710、终端设备120向网络设备110发送BSR4,BSR4包括BSR索引A与第二系数。
相应地,网络设备110接收来自终端设备120的BSR4。
关于S710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S210的描述,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具体来说,第二系数用于针对BSR索引A所指示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乘法运算。为便于描述,本申请以表1为例进行描述。
终端设备120触发BSR时,终端设备120先确定业务A的数据量是否大于某个阈值(譬如,80Mbytes)。如果确定业务A的数据量大于某个阈值,终端设备120向网络设备110上报BSR4。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120触发BSR时,终端设备120判断业务A的数据量是否超过了BSR表格中的BSR索引N(BSR索引N为BSR表格中的任意一个BSR索引,譬如,BSR索引=165)对应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如果不超过,则按照原有的BSR上报方式进行上报。否则,终端设备120向网络设备110上报第二系数(譬如,Cmax)、BSR索引N(譬如,maxBSRindex,其也可以不上报)、BSR索引A(譬如,可为remainBSRindex)。
其中,remianBSRindex表示业务A的数据量减去maxBSRindex对应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Cmax倍后剩余的数据量对应的BSR索引。网络设备120将Cmax*BSvalue(maxBSRindex)+remainBSindex作为终端设备120上报的业务A的数据量。另外,BSR索引N为终端设备120与网络设备110之间配置的,因此,终端设备120不向网络设备110上报BSR索引N,上报与之关联的第二系数,以及BSR索引A。
示例性地,BSR索引N=100,业务A的数据量=60Kbytes,第二系数=10,BSR索引A则为139。其中,网络设备110根据BSR索引N、第二系数以及BSR索引A等信息确定终端设备120的业务A的数据量在(56699,60376]之内。相比于网络设备110通过终端设备120的BSR索引A=139确定的业务A的数据量在(58784,62599],可以降低138bytes的误差,从而支持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适宜的通信资源,避免通信资源的分配浪费或者不足等问题。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120确定业务A的数据量大于BSR表格中的BSR索引N(BSR索引N为BSR表格中的任意一个BSR索引,譬如,BSR索引=165)对应的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终端设备120向网络设备110上报多个BSR索引以及对应的第二系数。
示例性地,BSR索引A1=165,C1=4,BSR索引A2=117,C2=1,且终端设备110的业务A的数据量为1.3Mbytes,网络设备110根据终端设备120上报的信息确定业务A的数据量=BSR索引A1*C1+BSR索引A2*C2=(1221052,1300312],相比于网络设备110根据终端设备120上报的SBR索引A=188所确定的业务A的数据量在(1281179,1364342],可以降低3903bytes的误差,从而支持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适宜的通信资源,避免通信资源的分配浪费或者不足等问题。
应理解,上述仅作为示例理解,本申请不限定第二系数与BSR索引的组合方式。
可选地,终端设备120向网络设备110上报数据包大小相关的统计信息,如平均包大小、最大/小值等信息。
可选地,终端设备120向网络设备110上报数据到达周期/帧率等信息。
应理解,上述的这些信息可以用于辅助网络设备110配置多个候选的第二系数。
相应地,网络设备110可以向终端设备120下发多个候选的第二系数。终端设备120根据自身的业务传输的需要从该多个候选的第二系数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第二系数上报给网络设备110,以便于网络设备110更为准确地获取终端设备120的业务A的数据量的信息。
可选地,终端设备120也可以向网络设备110上报一个或多个候选的第二系数。网络设备110从该终端设备120上报的一个或多个候选的第二系数中确定合适的多个候选的第二系数,并将其下发给终端设备120。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BSR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的(a)所示的BSR是针对短BSR表格而言的。具体地,BSR4包括第一参数(buffer size)、第二参数(第二系数)以及第三参数(LCG ID)。第一参数用于指示BSR索引A,第二参数用于针对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乘法运算,第三参数用于指示LCG标识。示例性地,本申请支持使用5个比特指示第一参数,使用3个比特指示第三参数,使用一个或多个比特指示第二参数。
图8的(b)所示的BSR是针对长BSR表格而言的。具体地,BSR4包括多个第一参数(buffer size)、多个第二参数(第二系数)以及第三参数(LCG ID)。第一参数用于指示BSR索引A,第二参数用于针对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乘法运算,第三参数用于指示LCG标识。示例性地,本申请支持使用8个比特指示每个第一参数,使用8个比特指示第三参数。示例性地,本申请支持采用比特位图的方式指示某个LCG有上行数据需要传输或有buffer size上报,例如,比特位图包括8位比特,每位比特指示一个LCG是否有上行数据传输,譬如,比特为1时指示有数据传输,比特为0时指示没有数据传输。另外,本申请支持使用一个或多个比特指示每个第二参数。
可选地,本申请支持图8的(b)增加用于指示每个LCG是否有第二系数的比特位图。如此,网络设备110根据该比特位图就能够确定是否需要执行前述的运算方式确定业务A的数据量。
应理解,在图8的(b)中,不是每个LCG都需要配置一个第二系数,例如,LCG0不需要配置第二系数0;LCG1配置有BSR索引1与第二系数1等等。
应理解,图8所示的内容仅为示例性参考,本申请不限定具体的配置格式或者形式。
S720、网络设备110向终端设备120发送配置信息1,配置信息1用于配置终端设备120传输业务A的通信资源。
相应地,终端设备120接收来自网络设备110的配置信息1。
关于S720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看S220的描述,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应理解,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之中,本申请支持采用现有的BSR表格进行BSR上报。
通过配置合适的第二系数,终端设备的业务的数据量较大时,本申请可以利用现有的BSR表格中的上报精度较高的前半部分来反馈业务的数据量,能够实现更准确的BSR上报,避免通信资源的分配浪费或者不足等问题。
具体来说,终端设备的业务的数据量较大时,本申请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实现高精度的BSR上报,且还能规避因BSR表格的后半部分的分配粒度过大而导致的BSR上报的准确度下降的问题。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实施例,下面对相应的装置实施例进行介绍。
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终端、网络设备均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900的示意性框图。通信装置900包括处理器910和通信接口920,处理器910和通信接口920可以通过总线930相互连接。图9所示的通信装置90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
可选地,通信装置900还包括存储器940。
存储器940包括但不限于是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 only memory,EPROM)、或便携式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该存储器940用于相关指令及数据。
处理器910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在处理器910是一个CPU的情况下,该CPU可以是单核CPU,也可以是多核CPU。
当通信装置900是终端设备120,示例性地,该通信装置900中的处理器910用于执行以下操作:向网络设备110发送BSR1,BSR1包括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BSR索引A,第二参数为BSR索引A的关联参数,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A的数据量,BSRA索引用于指示缓存状态数值区间;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110发送的配置信息1,并基于配置信息1所配置的通信资源进行业务A的传输。
上述所述内容仅作为示例性描述。该通信装置900是终端设备120时,其将负责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与终端设备120相关的方法或者步骤。
当通信装置900是网络设备110,示例性地,该通信装置900中的处理器910用于执行以下操作: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120的BSR1,BSR1包括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BSR索引A,第二参数为BSR索引A的关联参数,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A的数据量,BSR索引A用于指示缓存状态数值区间;根据BSR1确定配置信息1;向终端设备120发送配置信息1。
上述所述内容仅作为示例性描述。通信装置900是网络设备110时,其将负责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与网络设备110相关的方法或者步骤。
上述描述仅是示例性描述。具体内容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内容。另外,图9中的各个操作的实现还可以对应参照图2至图8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相应描述。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000的示意性框图。通信装置1000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也可以为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模块,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涉及的方法。通信装置1000包括收发单元1010与处理单元1020。下面对该收发单元1010与处理单元1020进行示例性地介绍。
收发单元1010可以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分别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发送或接收的功能;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处理单元,用于实现除发送或接收之外的功能。
当通信装置1000是终端设备120,示例性地,该收发单元1010用于向网络设备110发送BSR1,BSR1包括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BSR索引A,第二参数为BSR索引A的关联参数,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A的数据量,BSR索引A用于指示缓存状态数值区间;该收发单元1010还用于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110发送的配置信息1,并基于配置信息1所配置的通信资源进行业务A的传输。
其中,通信装置1000的处理单元1020用于执行终端设备120涉及处理、协调等步骤的内容。譬如,该处理单元1020用于确定该业务A的数据量是否大于150Kbytes。
可选地,通信装置1000还包括存储单元1030,存储单元1030用于存储用于执行前述方法的程序或者代码。
上述所述内容仅作为示例性描述。该通信装置1000是终端设备120时,其将负责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与终端设备120相关的方法或者步骤。
当通信装置1000是网络设备110,示例性地,该收发单元1010用于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120的BSR1,BSR1包括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BSR索引A,第二参数为BSR索引A的关联参数,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A的数据量,BSR索引A用于指示缓存状态数值区间;该收发单元1010还用于向终端设备120发送配置信息1。该处理单元1020用于根据BSR1确定配置信息1。
其中,通信装置1000的处理单元1020用于执行网络设备110涉及处理、协调等步骤的内容。
可选地,通信装置1000还包括存储单元1030,该存储单元1030用于存储用于执行前述方法的程序或者代码。
上述所述内容仅作为示例性描述。通信装置1000是网络设备110时,其将负责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与网络设备110相关的方法或者步骤。
另外,图10的各个操作的实现还可以对应参照上述实施例所示的方法相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9和图10所示的装置实施例是用于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图2至图8所述的内容的。因此,图9和图10所示装置的具体执行步骤与方法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内容。
应理解,上述的收发单元可以包括发送单元与接收单元。发送单元用于执行通信装置的发送动作,接收单元用于执行通信装置的接收动作。为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将发送单元与接收单元合为一个收发单元。在此做统一说明,后文不再赘述。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100的示意图。通信装置11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的功能。通信装置1100可以是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中的芯片。
通信装置1100包括:输入输出接口1120和处理器1110。输入输出接口1120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处理器1110可以是信号处理器、芯片,或其他可以实现本申请方法的集成电路。其中,输入输出接口1120用于信号或数据的输入或输出。
举例来说,当通信装置1100为终端设备120时,输入输出接口1120用于向网络设备110发送BSR1,BSR1包括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BSR索引A,第二参数为BSR索引A的关联参数,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A的数据量,BSR索引A用于指示缓存状态数值区间。其中,处理器1110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举例来说,当通信装置1100为网络设备110时,输入输出接口1120用于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120的BSR1,BSR1包括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BSR索引A,第二参数为BSR索引A的关联参数,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A的数据量,BSR索引A用于指示缓存状态数值区间。其中,处理器1110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处理器1110通过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实现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实现的功能。
可选的,通信装置1100还包括存储器。
可选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在一起。
可选的,存储器在通信装置1100之外。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处理器1110可以为逻辑电路,处理器1110通过输入输出接口1120输入/输出消息或信令。其中,逻辑电路可以是信号处理器、芯片,或其他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方法的集成电路。
上述对于图11的装置的描述仅是作为示例性描述,该装置能够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具体内容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200的示意框图。通信装置120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芯片。该通信装置12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2至图8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操作。
当通信装置1200为网络设备时,例如为基站。图12示出了一种简化的基站结构示意图。基站包括1210部分、1220部分以及1230部分。1210部分主要用于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1210部分通常是基站的控制中心,通常可以称为处理器,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侧的处理操作。1220部分主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和数据。1230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1230部分通常可以称为收发模块、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1230部分的收发模块,也可以称为收发机或收发器等,其包括天线1233和射频电路(图中未示出),其中射频电路主要用于进行射频处理。可选地,可以将1230部分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机,将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射机,即1230部分包括接收机1232和发射机1231。接收机也可以称为接收模块、接收器、或接收电路等,发送机可以称为发射模块、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1210部分与1220部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单板,每个单板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处理器用于读取和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以及对基站的控制。若存在多个单板,各个单板之间可以互联以增强处理能力。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者是多个单板共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或者是多个单板同时共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1230部分的收发模块用于执行图2至图8所示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收发相关的过程。1210部分的处理器用于执行图2至图8所示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处理相关的过程。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1210部分的处理器用于执行图2至图8所示实施例中由通信设备执行的处理相关的过程。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1230部分的收发模块用于执行图2至图8所示实施例中由通信设备执行的收发相关的过程。
应理解,图12仅为示例而非限定,上述所包括的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收发器的网络设备可以不依赖于图9至图11所示的结构。
当通信装置1200为芯片时,该芯片包括收发器、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收发器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通信接口;处理器为该芯片上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发送操作可以理解为芯片的输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接收操作可以理解为芯片的输入。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300的示意框图。通信装置1300可以为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或芯片。通信装置13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或通信设备所执行的操作。
当通信装置1300为终端设备时,图13示出了一种简化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收发器。存储器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收发器包括发射机1331、接收机1332、射频电路(图中未示出)、天线1333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图中未示出)。
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等。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射频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种类的终端设备可以不具有输入输出装置。
当需要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为便于说明,图13中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处理器和收发器,在实际的终端设备产品中,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存储器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设置,也可以是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射频电路视为终端设备的收发模块,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的处理模块。
如图13所示,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1310、存储器1320和收发器1330。处理器1310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处理单板,处理模块、处理装置等,收发器1330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装置等。
可选地,可以将收发器1330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模块,将收发器1330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模块,即收发器1330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收发器有时也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模块、或收发电路等。接收器有时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模块、或接收电路等。发送器有时也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模块或者发射电路等。
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310用于执行图2至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处理动作,收发器1330用于执行图2至图8中终端设备侧的收发动作。
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310用于执行图2至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处理动作,收发器1330用于执行图2至图8中终端设备侧的收发动作。
应理解,图13仅为示例而非限定,上述的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的终端设备可以不依赖于图9至图11所示的结构。
当该通信装置1300为芯片时,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其中,收发器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或通信接口;处理器可以为该芯片上集成的处理模块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发送操作可以理解为芯片的输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接收操作可以理解为芯片的输入。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通信设备执行上述各示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另一种芯片,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处理器,所述输入接口、输出接口以及所述处理器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相连,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代码,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各示例中的方法。可选地,该芯片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者代码。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中涉及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的方法和功能。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前述实施例的方法得以实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被运行时,前述实施例的方法得以实现。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二个或多于二个。“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同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便于理解。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申请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
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二个或二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0)

1.一种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缓存状态报告BSR,所述BSR包括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BSR索引,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BSR索引的关联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的数据量,所述BSR索引用于指示缓存状态数值区间;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传输所述业务的通信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区间索引,运算系数,或者,指示参数;
所述区间索引用于指示所述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中的子区间,
所述运算系数用于针对所述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运算,
所述指示参数用于指示是否需要使用所述运算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系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系数,或者,第二系数;
所述第一系数用于所述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加法运算,
所述第二系数用于所述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乘法运算。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参数包括所述区间索引时,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BSR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确定所述业务的数据量在所述子区间之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为扩展现实业务时,所述缓存状态数值区间是长BSR表格中的参数。
6.一种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通信装置接收来自于第一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报告BSR,所述BSR包括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BSR索引,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BSR索引的关联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的数据量,所述BSR索引用于指示缓存状态数值区间;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根据所述BSR确定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传输所述业务的通信资源;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所述配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区间索引,运算系数,或者,指示参数;
所述区间索引用于指示所述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中的子区间,
所述运算系数用于针对所述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运算,
所述指示参数用于指示是否需要使用所述运算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系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系数,或者,第二系数;
所述第一系数用于所述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加法运算,
所述第二系数用于所述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乘法运算。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根据所述BSR确定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确定所述业务的数据量;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根据所述业务的数据量确定所述配置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为扩展现实业务时,所述缓存状态数值区间是长BSR表格中的参数。
1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缓存状态报告BSR,所述BSR包括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BSR索引,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BSR索引的关联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所述通信装置的业务的数据量,所述BSR索引用于指示缓存状态数值区间;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通信装置传输所述业务的通信资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区间索引,运算系数,或者,指示参数;
所述区间索引用于指示所述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中的子区间,
所述运算系数用于针对所述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运算,
所述指示参数用于指示是否需要使用所述运算系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系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系数,或者,第二系数;
所述第一系数用于所述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加法运算,
所述第二系数用于所述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乘法运算。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业务的数据量在所述子区间之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为扩展现实业务时,所述缓存状态数值区间是长BSR表格中的参数。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一通信装置的缓存状态报告BSR,所述BSR包括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BSR索引,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BSR索引的关联参数,所述第二参数与所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业务的数据量,所述BSR索引用于指示缓存状态数值区间;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BSR确定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传输所述业务的通信资源;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所述配置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区间索引,运算系数,或者,指示参数;
所述区间索引用于指示所述缓存状态数值区间中的子区间,
所述运算系数用于针对所述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运算,
所述指示参数用于指示是否需要使用所述运算系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系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系数,或者,第二系数;
所述第一系数用于所述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加法运算,
所述第二系数用于所述缓存状态数值区间的乘法运算。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确定所述业务的数据量;
根据所述业务的数据量确定所述配置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为扩展现实业务时,所述缓存状态数值区间是长BSR表格中的参数。
2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执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或者,通过逻辑电路,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
23.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输入和/或输出信号。
2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逻辑电路和输入输出接口,所述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输入和/或输出信号,所述逻辑电路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2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含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27.一种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2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执行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通信装置与第二通信装置,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用于执行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198269.6A 2022-09-29 2022-09-29 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与通信装置 Pending CN1177939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98269.6A CN117793917A (zh) 2022-09-29 2022-09-29 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与通信装置
PCT/CN2023/118497 WO2024067091A1 (zh) 2022-09-29 2023-09-13 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与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98269.6A CN117793917A (zh) 2022-09-29 2022-09-29 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与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93917A true CN117793917A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80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98269.6A Pending CN117793917A (zh) 2022-09-29 2022-09-29 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与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93917A (zh)
WO (1) WO202406709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1771B (zh) * 2010-06-21 2015-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缓冲区状态上报的方法及系统
CN102547669B (zh) * 2012-02-10 2014-12-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数据缓存状态上报及上行资源调度方法和设备
JP2014197907A (ja) * 2014-07-14 2014-10-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バッファ状態報告の報告方法、取得方法、端末、基地局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11295905A (zh) * 2017-11-14 2020-06-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终端、无线基站、无线通信系统、缓存状态报告的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67091A1 (zh) 2024-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24958B2 (en) Relay node connection management
CN102549943B (zh) 用于对资源度量进行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02449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2273306B (zh) 基于来自另一基站的干扰指示符信息调度基站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01138220B (zh) 用于在移动站和基站之间传送反馈信息的方法
CN109120313B (zh) 一种秩指示上报方法和装置、指示方法和装置
CN105723629A (zh) 无线电信系统中数据传递的中继节点聚合
CN109075905A (zh) 一种非授权频谱下ack/nack反馈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2792753A (zh) 无线通信系统、高功率基站、低功率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2423393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333826B (zh) 一种业务接纳方法及装置
CN112449368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2215594B (zh) 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7793917A (zh) 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与通信装置
Gao et al. A load balancing scheme for supporting safety applications in heterogeneous software defined LTE-V networks
CN112054831B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0461039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996335B (zh) 一种传输时间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260135B (zh) 一种系统信息传输方法、用户终端和传输节点
CN108184335A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3160254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EP3190847A1 (en) Capability cost signalling
CN117835438A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相关产品
CN117545089A (zh) 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通信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CN117793734A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与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