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92981A - 路由方法、装置、路由设备、路由管理设备和路由网络 - Google Patents

路由方法、装置、路由设备、路由管理设备和路由网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92981A
CN117792981A CN202410219630.1A CN202410219630A CN117792981A CN 117792981 A CN117792981 A CN 117792981A CN 202410219630 A CN202410219630 A CN 202410219630A CN 117792981 A CN117792981 A CN 1177929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ting
node
nodes
routing node
marking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196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792981B (zh
Inventor
陈静静
李树青
高娜
孙华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Yunhai Guochuang Cloud Computing Equipment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Yunhai Guochuang Cloud Computing Equipment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Yunhai Guochuang Cloud Computing Equipment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Yunhai Guochuang Cloud Computing Equipment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1963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92981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410219630.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77929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792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92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792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929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路由方法、装置、路由设备、路由管理设备和路由网络,应用于包括2 N 个路由节点和多个终端节点的网络,路由方法包括:确定待传数据需要从源路由节点经由中间路由节点传输至目的路由节点;在源路由节点为第一类节点时,根据第一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基于第一路由选择方式确定的路由顺序,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从低位到高位发生变化;在源路由节点为第二类节点时,根据第二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基于第二路由选择方式确定的路由顺序,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从高位到低位发生变化。采用本方法能够解决传统技术中出现的死锁问题。

Description

路由方法、装置、路由设备、路由管理设备和路由网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路由方法、装置、路由设备、路由管理设备和路由网络。
背景技术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用传输媒体把计算机等各种设备与传输媒介形成的节点与线的物理布局。网络的节点通常有两类,一类是转换和交换信息的转换结点,可以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终端控制器等,另一类是访问节点,又称为终端节点,可以包括计算机主机或其他终端设备等,网络拓扑结构中的线代表各种传输媒介,包括有形和无形的。
在网络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引入路由算法的控制,可以实现在多节点间进行端到端的数据传输的目的。然而,在网络拓扑结构的规模和数据传输请求的数量较大时,多个终端节点或路由节点均存在数据传输的需求,在传统的路由算法的控制下,网络容易出现拥堵甚至死锁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网络性能的路由方法、装置、路由设备、路由管理设备和路由网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路由方法,路由方法应用于包括个路由节点和多个 终端节点的网络,其中为大于1的自然数;个路由节点包括连接终端节点的第一类节 点和第二类节点,每个第一类节点和每个第二类节点分别与个路由节点相接;路由方法 包括:确定待传数据需要从源路由节点经由中间路由节点传输至目的路由节点;在源路由 节点为第一类节点时,根据第一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基于第一路 由选择方式确定的路由顺序,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从低位到高位发生变化;在源路由节 点为第二类节点时,根据第二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基于第二路由 选择方式确定的路由顺序,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从高位到低位发生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待传数据需要从源路由节点经由中间路由节点传输至目的路由节点,包括:根据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和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确定待传数据需要从源路由节点经由中间路由节点传输至目的路由节点;或,将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进行异或运算,根据异或运算的结果,确定待传数据需要从源路由节点经由中间路由节点传输至目的路由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和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为二进制数;根据第一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包括:将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一类参考值;从低位到高位依次保留第一类参考值中的非0位,其他数位置0,每次置0得到对应的第一类中间值;从源路由节点开始,依次将已知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对应的第一类中间值进行异或运算,确定后一个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一类参考值,包括:确定第一类节点和第二类节点中标记信息最小的目标节点;将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以及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分别与目标节点的标记信息相加后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一类参考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二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包括:
将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二类参考值;从高位到低位依次保留第二类参考值中的非0位,其他数位置0,每次置0得到对应的第二类中间值;从目的路由节点开始,依次将已知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对应的第二类中间值进行异或运算,确定前一个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和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为二进制数;根据第一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包括:确定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中数值不同的数位;从低位到高位,对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中数位上的数值进行迭代取反;以取反得到的结果作为中间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以取反的顺序确定路由顺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和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为二进制数;根据第二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包括:确定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中数值不同的数位;从高位到低位,对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中数位上的数值进行迭代取反;以取反得到的结果作为中间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以取反的顺序确定路由顺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路由方法还包括:任一路由节点根据收到的待传数据确定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在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相同时,将待传数据发给与当前路由节点连接的终端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共用同一组物理链路的路由节点为一组路由节点,一组路由节点连接的终端节点与另一组路由节点连接的终端节点的通道宽度相同和/或通道数量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至少两组间,连接同样通道宽度和/或通道数量的终端节点的路由节点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组包括两个路由节点;组内每个路由节点均连接4个终端节 点,组内的一个路由节点连接通道宽度为的终端节点,另一个路由节点连 接通道宽度为以及宽度的终端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的位数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个路由节点包括未连接终端节点的第三类节点;第三类节点 与第一类节点和/或第二类节点连接;第一类节点的标记信息和第二类节点的标记信息均 为第三类节点的标记信息与预设数值异或运算的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的取值为4,预设数值为1000。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4,第一类节点的数目为8,第二类节点的数目为4,第三类节 点的数目为4。
在一些实施例中,个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为0001至1111;其中,标记信息分别为 0010、0011、0100、0101、1010、1011、1100以及1101的路由节点为第一类节点,标记信息分别 为0110、0111、1000以及1001的路由节点为第二类节点,标记信息分别为0000、0001、1110以 及1111的路由节点为第三类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路由方法还包括:根据待传数据对应的源终端节点的标记信息确定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根据待传数据对应的目的终端节点的标记信息确定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路由装置,路由装置应用于包括个路由节点和多个 终端节点的网络,其中为大于1的自然数;个路由节点包括连接终端节点的第一类节 点和第二类节点,每个第一类节点和每个第二类节点分别与个路由节点相接;路由装置 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传数据需要从源路由节点经由中间路由节点传输至目的路由 节点;
第一路由模块,用于在源路由节点为第一类节点时,根据第一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基于第一路由选择方式确定的路由顺序,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从低位到高位发生变化;第二路由模块,用于在源路由节点为第二类节点时,根据第二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基于第二路由选择方式确定的路由顺序,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从高位到低位发生变化。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路由设备,路由设备是包括个路由节点和多个终端 节点的网络的任一节点,路由设备用来执行第一方面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的路由方法的步 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路由管理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的路由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路由网络,包括个路由节点和多个终端节点,其中为大于1的自然数;个路由节点包括连接终端节点的第一类节点和第二类节点,每个 第一类节点和每个第二类节点分别与个路由节点相接;网络中的至少一个节点和/或路 由管理设备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确定待传数据需要从源路由节点经由中间路由节点传输至 目的路由节点;在源路由节点为第一类节点时,根据第一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 和路由顺序;基于第一路由选择方式确定的路由顺序,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从低位到高 位发生变化;在源路由节点为第二类节点时,根据第二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 路由顺序;基于第二路由选择方式确定的路由顺序,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从高位到低位 发生变化。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的路由方法的步骤。
上述路由方法、装置、路由设备、路由管理设备和路由网络,根据待传数据所需经过的源路由节点的类型确定对应的路由算法,不同的源路由节点类型采用不同的路由算法。由于第一路由选择方式和第二路由选择方式控制待传数据拟经过的各个路由节点的标记变化顺序相反,在实际应用场合中,相当于通过不同的路由算法引导网络中的多股数据流,以不同的流向进行流动,使网络中的不同路由方向上的路由节点能够被充分利用。传统方式中,整个网络的路由节点均采用同一路由算法进行路由,容易导致网络的多股数据流在同一路由算法控制的方向上进行流动,导致某些路由路径被频繁占用,且同一时刻下其他一些路由路径被闲置。相较于传统方式,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使得整个网络的路由节点的使用频率更加均衡,有利于更好地应对网络拥堵和死锁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些实施例中路由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些实施例中路由网络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些实施例中路由网络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些实施例中路由网络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些实施例中路由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些实施例中路由网络发生死锁的示意图;
图7为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类节点的分布示意图;
图8为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类节点的分布示意图;
图9为一些实施例中容易出现阻塞的路由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些实施例中路由节点与终端节点连接的示意图;
图11为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二以及三类节点的分布示意图;
图12为一些实施例中路由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3为一些实施例中路由管理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图14为一些实施例中路由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定本公开。
在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节点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点,多个终端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终端。此外,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的术语“网络”在单独出现时,指路由网络。本文中的术语“节点”在单独出现时,指路由节点或终端节点。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解释是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并不是对本申请所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路由网络中,该路由网络包括多个路由节点101和与每个路由节点101相连的多个终端节点102。出于简洁图示,图1仅示出一个路由节点101与多个终端节点102进行连接的情况。图1中的连线示出了路由节点101之间的连接关系,或路由节点101与终端节点102的连接关系。
具体地,路由节点用于在接收到待传数据时,对待传数据进行转发。其中,路由节点可以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网桥和中继器等可以用于转发数据的设备。
终端节点用于发送和收集待传数据。其中,终端节点可以是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
路由节点或终端节点可以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可以采用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通用处理器、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网络中,包括数量为的路由节点,个路由节点中, 每个路由节点是平级关系,路由节点之间不存在树形结构的关系。个路由节点中,一些 路由节点可以连接终端节点,一些路由节点不必连接终端节点,具体取决于用户的实际需 求。其中,一些路由网络的拓扑结构如图2、3和4所示。图3中,标记信息为12-15的路由节点 未连接终端节点。图4中,标记信息为0-1以及14-15的路由节点未连接终端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路由网络可以包括16个路由节点,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为0-15,各个路由节点之间通过双向两通链路连接。其中,每个路由节点连接若干个终端节点(图中仅示意出其中一个路由节点所连接的终端节点),每个路由节点与终端节点之间通过双向单通链路连接。终端节点负责数据包的发送和收集,相互之间可以互发数据包,路由节点负责转发数据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路由网络还可以包括32个路由节点,或者64个路由节点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以及需求设计具体网络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路由网络中还可以包括路由管理设备。路由管理设备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每个路由节点中的设备进行通信,当然,路由节点之间、终端节点之间或者路由节点与终端节点之间,也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通信。其中,无线方式可以包括2G/3G/4G/5G/6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或是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WLAN)、蓝牙(bluetooth,BT)、调频(frequenc10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紫蜂(11igbee)和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其中,WLAN例如可以是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10,Wi-Fi)网络。路由管理设备可以是网络管理设备,具体可以根据网络管理的需求进行配置。通常,网络管理设备可以包括各节点的网管单元以及网络管理中心的设备和相应的软件,可以在应用环境中对网络进行规划、控制和监视,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方法可以应用于至少一个路由节点或终端节点,或应用于路由网络中的路由管理设备,或者可以由至少一个节点与路由管理设备共同执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路由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路由网络为例进行说明,路由方法具 体应用于包括个路由节点和多个终端节点的网络,其中为大于1的自然数;个路由 节点包括连接终端节点的第一类节点和第二类节点,每个第一类节点和每个第二类节点分 别与个路由节点相接。
在第一方面,如图5所示,路由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501,确定待传数据需要从源路由节点经由中间路由节点传输至目的路由节点。
其中,第一类节点以及第二类节点是指连接了终端节点的路由节点。源路由节点是指待传数据的传输路径中的起始路由节点。目的路由节点是指待传数据的传输路径中的终止路由节点。
前述的网络是指包含个路由节点的网络。其中,每个路由节点都有条链路与 其他路由节点相连。当每个路由节点利用位二进制数进行标记时,将位二进制数从低 位到高位依次取反,各次取反对应得到一个新的二进制数,以此类推,各个节点对应得到的个二进制数,即为各个节点所连接的其他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
示例性地,当为4时,网络中包括16个路由节点,每个路由节点与4个其他的路由 节点连接。其中,标记信息为0000的路由节点,所连接的4个其他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分别 为0001、0010、0100以及1000。
具体地,当源终端节点需要发送数据到目的终端节点时,根据源终端节点确定源路由节点,根据目的终端节点确定目的路由节点。其中源终端节点需要发送的数据即为上述的待传数据。源终端节点所连的路由节点即为源路由节点,目的终端节点所连的路由节点即为目的路由节点。
步骤S502,在源路由节点为第一类节点时,根据第一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基于第一路由选择方式确定的路由顺序,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从低位到高位发生变化。
其中,路由顺序是指待传数据经过或拟经过的路由路径上各个路由节点的排列顺序。标记信息是指各个节点的唯一性标记信息。示例性地,这里的标记信息可以为各个节点的标号或者序号等。低位以及高位是指标记信息的数位的所在位置。示例性地,若标记信息为0011,则从低位到高位依次为1、1、0以及0。发送变化是指数位的值发生变动,例如,由1变为0,或者由0变为1。
例如,当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为0001,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为1111时,根据第一路由选择方式可以确定中间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依次为0011、0111。完整的路由路径为:节点0001→节点0011→节点0111→节点1111。
节点0001相较于节点0011而言改动了第二位,节点0011相较于节点0111而言改动了第三位,节点0111相较于节点1111而言改动了第四位。因此,路由顺序上各个节点的标记信息变化顺序为从低位到高位发生变化。
需要注意,本文中,为简洁表述,以“→”表示节点之间的路由顺序,以“节点0001”的形式表示具有0001标记信息的路由节点,该形式适用于其他节点。
步骤S503、在源路由节点为第二类节点时,根据第二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基于第二路由选择方式确定的路由顺序,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从高位到低位发生变化。
示例性地,当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为0001,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为1111时,根据第二路由选择方式可以确定中间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依次为1001、1101。完整的路由路径为:节点0001→节点1001→节点1101→节点1111。
其中,节点0001相较于节点1001而言改动了第四位,节点1001相较于节点1101而言改动了第三位,节点1101相较于节点1111而言改动了第二位。因此,路由顺序上各个节点的标记信息变化顺序为从高位到低位发生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501可以包括:根据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和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确定待传数据需要从源路由节点经由中间路由节点传输至目的路由节点;或,将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进行异或运算,根据异或运算的结果,确定待传数据需要从源路由节点经由中间路由节点传输至目的路由节点。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和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均为二进制数,确定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和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的异或结果中的非0位的个数,根据非0位的个数确定中间节点的个数,当中间节点的个数为至少一个时,确定待传数据需要从源路由节点经由中间路由节点传输至目的路由节点。
其中,根据非0位的个数确定中间节点的个数,可以包括:根据非0位的个数M,确定中间节点数目为M-1。
本申请通过该实施方式可以预先判断是否需要采用第一路由选择方式以及第二路由选择方式进行计算,当不存在中间节点时,将待传输从源路由节点直接发送至目的路由节点,无需采用第一路由选择方式或第二路由选择方式进行计算,避免了不必要的繁琐步骤,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和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为二进制数。根据第一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将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一类参考值;从低位到高位依次保留第一类参考值中的非0位,其他数位置0,每次置0得到对应的第一类中间值;从源路由节点开始,依次将已知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对应的第一类中间值进行异或运算,确定后一个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
示例性地,当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为0010,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为1111时,将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一类参考值,可以为:将0010与1111异或,得到1101即为第一类参考值。
从低位到高位依次遍历1101的各个非0位,并依次保留各个非0位,同时,其他位置0,得到对应的第一类中间值。例如,分别得到0001、0100以及1000三个第一类中间值。
从源路由节点开始,依次将已知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对应的第一类中间值进行异或运算,确定后一个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将0010与0001进行异或运算,得到0011;将0011与0100进行异或运算,得到0111;将0111与1000进行异或运算,得到1111。
因此,完整的路由路径为:节点0010→节点0011→节点0111→节点1111。
在源路由节点为第一类节点时,确定采用第一路由选择方式,而并非所有的节点均采用同一路由算法,实现了路由路径使用的均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死锁的发生概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死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竞争资源或者由于彼此通信而造成的一种阻塞的现象,若无外力作用,它们都将无法推进下去。此时称系统处于死锁状态或系统产生了死锁,如图6所示,网络拓扑结构中的存在四个路由节点(601、602、603和604),分别通过路径610-641相连接而形成一个环形。假设在某一时刻,节点601有报文P1需要经过节点602到达节点603,节点602有报文P2需要经过节点603到达节点604,节点603有报文P3需要经过节点604到达节点601,此时,报文P1经过路径610传输,请求路径620;报文P2经过路径620传输,请求路径630;报文P3经过路径630传输,请求路径640;报文P4经过路径640传输,请求路径610。但是路径610、620、630和640的路径缓冲区已经被占满,使得报文P1、P2、P3和P4都不能够获得请求许可而形成路径缓冲区资源依赖环,这样的依赖环就称之为“死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一类参考值,可以包括:确定第一类节点和第二类节点中标记信息最小的目标节点;将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以及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分别与目标节点的标记信息相加后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一类参考值。
示例性地,请参考图7,701(即标记信息为0-11的各个路由节点)属于第一类节点或者第二类节点(连接了终端节点)。标记信息最小的目标节点的标记信息为0。将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以及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分别加0后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一类参考值。
示例性地,请参考图8,801(即标记信息为2-13的各个路由节点)属于第一类节点或者第二类节点(连接了终端节点)。标记信息最小的目标节点的标记信息为2。将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以及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分别加2后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一类参考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二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将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二类参考值;从高位到低位依次保留第二类参考值中的非0位,其他数位置0,每次置0得到对应的第二类中间值;从目的路由节点开始,依次将已知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对应的第二类中间值进行异或运算,确定前一个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
示例性地,当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为0110,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为1111时,将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二类参考值,可以为:将0110与1111异或,得到1001即为第二类参考值。
从高位到低位依次遍历1001的各个非0位,并依次保留各个非0位,同时,其他位置0,得到对应的第二类中间值。例如,分别得到1000以及0001两个第二类中间值。
从目的路由节点开始,依次将已知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对应的第二类中间值进行异或运算,确定前一个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可以包括:将0110与1000进行异或运算,得到1110;将1110与0001进行异或运算,得到1111。
因此,完整的路由路径为:节点0110→节点1110→节点1111。
传统技术中,对于图9的网络,如采用一种路由算法,容易导致路由路径使用不均衡。例如,当只有6个宽度为X16的终端节点之间互相发送数据时,0→8和2→10路径被频繁使用:
(1)对于0→8路段:请求1:0→8。请求2:2→0→8。请求3:4→0→8。请求4:6→4→0→8。如果四个请求同时发送,会导致0→8路段阻塞。
(2)对于2→10路段:请求1:0→2→10。请求2:2→10。请求3:4→6→2→10。请求4:6→2→10。如果四个请求同时发送,会导致2→10路段阻塞。
相较于传统技术,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第一类路由算法与第二类路由算法,实现了不同的源路由节点采用不同的算法,降低了某些路径被频繁使用的可能,从而降低了死锁的发生概率或缓解了拥堵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和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为二进制数。根据第一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中数值不同的数位;从低位到高位,对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中数位上的数值进行迭代取反;以取反得到的结果作为中间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以取反的顺序确定路由顺序。
其中,迭代取反是指将每次取反的结果,作为下一次取反的对象。示例性地,当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为0010,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为1111时,可以确定0010与1111的数值不同的数位,即第1、3以及4位。依次对0010的第1、3以及4位迭代取反,具体如下:对0010的第1位取反,得到0011;对0011的第3位取反,得到0111;对0111的第4位取反,得到1111。
因此,完整的路由路径为:节点0010→节点0011→节点0111→节点1111。
上述方式为第一路由选择方式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即通过依次取反实现第一路由选择方式,实现了方案的多样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和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为二进制数;据第二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可以包括:确定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中数值不同的数位;从高位到低位,对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中数位上的数值进行迭代取反;以取反得到的结果作为中间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以取反的顺序确定路由顺序。
示例性地,当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为0110,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为1111时,可以确定0110和1111的数值不同的数位,即第1和4位。依次对0110的第4以及1位迭代取反,具体如下:对0110的第4位取反,得到1110;对1110的第1位取反,得到1111。
因此,完整的路由路径为:节点0110→节点1110→节点1111。
上述方式为第二路由选择方式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即通过依次取反实现第二路由选择方式,实现了方案的多样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路由方法还可以包括:任一路由节点根据收到的待传数据确定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在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相同时,将待传数据发给与当前路由节点连接的终端节点。
本申请中,任一节点在接收到待传数据时,可以提取待传数据中携带的目标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或者,任一节点接收到数据路由请求时,提取数据路由请求中携带的待传数据以及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
进一步,任一节点接收到待传数据后判断自身的标记信息是否与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相同,若相同,则将待传数据发送给与当前路由节点连接的终端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共用同一组物理链路的路由节点为一组路由节点,一组路由节点连接的终端节点与另一组路由节点连接的终端节点的通道宽度相同和/或通道数量相同。
如图10所示,1001示意的是终端节点,1002示意的是一组路由节点,每组路由节点共用一组PHY(Physical,物理链路)。0和1这组路由节点所连的终端节点中包括一个X16、一个X8、2个X4和4个X2。2和3这组路由节点所连的终端节点中包括一个X16、一个X8、2个X4和4个X2。其中,X16、X8、X4以及X2代表通道宽度。因此,由图7可知,一组路由节点连接的终端节点与另一组路由节点连接的终端节点的通道宽度相同和/或通道数量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至少两组间,连接同样通道宽度和/或通道数量的终端节点的路由节点相连接。
继续参考图10,在图10中,路由节点0连接X16、X4以及X2,路由节点2也连接X16、X4以及X2,路由节点0和路由节点2相连接。路由节点1连接X8、X4以及X2,路由节点3也连接X8、X4以及X2,路由节点1连接路由节点3。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组包括两个路由节点;组内每个路由节点均连接4个终端节点,组内的一个路由节点连接通道宽度为X16、X4和X2的终端节点,另一个路由节点连接通道宽度为X8、X4以及X2宽度的终端节点。
继续参考图10,在图10中,第一组路由节点由0和1组成,其中,节点0连接的4个终端节点的标记信息分别为0-3,终端节点的通道宽度分别为X16、X4和X2。路由节点1连接的4个终端节点的标记信息分别为4-7,终端节点的通道宽度分别为X8、X4和X2。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的位数为
其中,标记信息可以为二进制数,标记信息的位数可以为二进制数的位数。示例性 地,当为4时,标记信息为4位的二进制数。当为8时,标记信息为8位的二进制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个路由节点包括未连接终端节点的第三类节点。其中,第三类 节点与第一类节点和/或第二类节点连接。第一类节点的标记信息和第二类节点的标记信 息均为第三类节点的标记信息与预设数值异或运算的结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第三类节点的标记信息与预置数值进行异或运算,以确定第二类节点的标记信息,进一步根据第二类节点的标记信息确定第一类节点的标记信息。
其中,第三类节点的标记信息可以为二进制数,将第三类节点的标记信息与预置数值进行按位异或运算,得到的运算结果即为第二类节点的标记信息,根据总的节点数目以及第二类节点以及第三类节点的标记信息,确定第一类节点的标记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的取值为4,预设数值为1000。
具体地,可以根据网络的连接关系,确定第三类节点的标记信息,即未连接终端节点的路由节点即为第三类节点。进一步将各个第三类节点的标记信息依次与1000异或,得到的结果即为第三类节点的标记信息。
示例性地,假设第三类节点的标记信息包括0000、0001、1110以及1111。依次将0000、0001、1110以及1111与1000异或,分别得到1000、1001、0110以及0111。进一步,除去第一类节点以及第三类节点的标记信息,即得到第二类节点的标记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N为4,第一类节点的数目为8,第二类节点的数目为4,第三类节点的数目为4。
如图11所示,1101示意的是第一类节点,1102示意的是第二类节点,1103示意的是第三类节点。具体地,标记信息为2、3、4、5、10、11、12以及13的节点为第一类节点,标记信息为6、7、8以及9的节点为第二类节点,标记信息为0、1、14以及15的节点为第三类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个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为0001至1111。其中,标记信息分别为 0010、0011、0100、0101、1010、1011、1100以及1101的路由节点为第一类节点,标记信息分别 为0110、0111、1000以及1001的路由节点为第二类节点,标记信息分别为0000、0001、1110以 及1111的路由节点为第三类节点。
如图11所示,标记信息为2、3、4、5、10、11、12以及13的节点为第一类节点,对应的二进制表达分别为0010、0011、0100、0101、1010、1011、1100以及1101。
标记信息为6、7、8以及9的节点为第二类节点,对应的二进制表达分别为0110、0111、1000以及1001。
标记信息为0、1、14以及15的节点为第三类节点,对应的二进制表达分别为0000、0001、1110以及1111。
其中,路由节点0,1和14,15之间的8条链路并不会用到,布局布线时可以裁掉,更利于布局布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路由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待传数据对应的源终端节点的标记信息确定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根据待传数据对应的目的终端节点的标记信息确定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
示例性地,当N为4,终端节点可以采用6位二进制编码,其中,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取源终端节点的标记信息的前4位表示。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取目的终端节点的标记信息的前4位表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源路由节点和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可以通过确定待传数据的源终端节点和目的终端节点分别连接的路由节点后获取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在又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源路由节点和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还可以根据源终端节点和目的终端节点的标记信息中获取,例如:在一些情况下,终端节点标记信息中包括有其直接连接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N为4的情况,终端节点可以采用6位二进制编码,其中前4位表示终端节点连接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后2为表示终端节点的编号。此时,路由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1)将源终端节点S编号的前4位(相当于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加上2和目的终端节点D编号的前4位(相当于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加上2,然后按位进行异或,结果记为I。
(2)判断I的前4位是否全部为0,若是则确定源终端节点S和目的终端节点D在同一个路由节点,此时不执行待传数据的路由。举例说明,假设源终端节点S为000110、目的终端节点D为000111,S的前4位加上2为0011和目的终端节点D的前4位加上2为0011,按位异或之后I为0000,前4个位都是0,这两个终端节点在一个路由节点上(即路由节点3),那么直接在内部进行路由即可。
若I前4位不都是0,则以前4位中“1”的数量为k,确定从源终端节点S到目的终端节点D需要经过k+1个节点。举例说明,假设源终端节点S为000010、目的终端节点D为011111,S的前4位加上2为0011和目的终端节点D的前4位加上2为1001,按位异或之后I为1010,前4个位含有2个1,那么从源终端节点S:000010到目的终端节点D:011111需要经过3个路由节点。
(3)确定所采用的路由算法。仍然以步骤(2)的例子进行说明,源终端节点S为000010在第3个路由节点0011,按照第一路由选择方式中的先后顺序进行路由。
(4)确定路由路径。目的终端节点D为011111在第9个路由节点1001。按照第一路由选择方式的先后顺序进行路由,按照I依次改变第0个路由节点0000中位的信息(本来是0则变为1,本来是1则变为0),路由节点每个位信息的改变,I中对应位中的1也变为0,直到I中所有位都是0的时候路由节点之间的路由结束,根据D的最后一个位将路由信息路由到终端节点。按照第一路由选择方式的先后顺序进行路由,路由结果如下:节点0000→节点0010节点→10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有图8所示的网络中,对于具有6个X16通道宽度的终端节点之间互相发送数据的情况,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路由选择方式结合第二路由选择方式,可以得到以下路由路径。
(1)在起点节点的标记为2的情况下,可选的路由路径如下: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4的情况:节点2→节点0→节点4;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6的情况:节点2→节点6;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8的情况:节点2→节点0→节点8;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10的情况:节点2→节点10;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12的情况:节点2→节点0→节点4→节点12。
(2)在起点节点的标记为4的情况下,可选的路由路径如下: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4的情况:节点4→节点6→节点2;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6的情况:节点4→节点6;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8的情况:节点4→节点0→节点8;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10的情况:节点4→节点6→节点2→节点10;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12的情况:节点4→节点12。
(3)在起点节点的标记为6的情况下,可选的路由路径如下: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2的情况:节点6→节点2;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4的情况:节点6→节点4;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8的情况:节点6→节点14→节点12→节点8;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10的情况:节点6→节点14→节点10;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12的情况:节点6→节点10→节点12。
(4)在起点节点的标记为8的情况下,可选的路由路径如下: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2的情况:节点8→节点0→节点2;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4的情况:节点8→节点0→节点4;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6的情况:节点8→节点0→节点4→节点6;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10的情况:节点8→节点10;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12的情况:节点8→节点12。
(5)在起点节点的标记为10的情况下,可选的路由路径如下: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2的情况:节点10→节点2;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4的情况:节点10→节点8→节点12→节点4;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6的情况:节点10→节点14→节点6;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8的情况:节点10→节点8;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12的情况:节点10→节点8→节点12。
(6)在起点节点的标记为12的情况下,可选的路由路径如下: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2的情况:节点12→节点14→节点10→节点2;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4的情况:节点12→节点4;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6的情况:节点12→节点14→节点6;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8的情况:节点12→节点8;对应于终点节点的标记为10的情况:节点12→节点14→节点10。
通过第一路由选择方式和第二路由选择方式确定的以上路由路径,可以有效应对拥堵和死锁问题。
在第二方面,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由装置1200,应用于包括 个路由节点和多个终端节点的网络,其中为大于1的自然数;个路由节点包括连接终 端节点的第一类节点和第二类节点,每个第一类节点和每个第二类节点分别与个路由 节点相接。路由装置1200包括:确定模块1201、第一路由模块1202和第二路由模块1203,其 中:确定模块1201,用于确定待传数据需要从源路由节点经由中间路由节点传输至目的路 由节点。
第一路由模块1202,用于在源路由节点为第一类节点时,根据第一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其中,基于第一路由选择方式确定的路由顺序,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从低位到高位发生变化。
第一路由模块1203,用于在源路由节点为第二类节点时,根据第二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其中,基于第二路由选择方式确定的路由顺序,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从高位到低位发生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模块1201可以根据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和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确定待传数据需要从源路由节点经由中间路由节点传输至目的路由节点,或,将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进行异或运算,根据异或运算的结果,确定待传数据需要从源路由节点经由中间路由节点传输至目的路由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和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为二进制数,第一路由模块1202可以将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一类参考值,从低位到高位依次保留第一类参考值中的非0位,其他数位置0,每次置0得到对应的第一类中间值,从源路由节点开始,依次将已知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对应的第一类中间值进行异或运算,确定后一个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路由模块1202还可以确定第一类节点和第二类节点中标记信息最小的目标节点,将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以及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分别与目标节点的标记信息相加后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一类参考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路由模块1203可以将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二类参考值,从高位到低位依次保留第二类参考值中的非0位,其他数位置0,每次置0得到对应的第二类中间值,从目的路由节点开始,依次将已知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对应的第二类中间值进行异或运算,确定前一个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和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为二进制数,第一路由模块1202可以确定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中数值不同的数位,从低位到高位,对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中数位上的数值进行迭代取反,以取反得到的结果作为中间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以取反的顺序确定路由顺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和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为二进制数,第一路由模块1203可以确定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中数值不同的数位,从高位到低位,对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中数位上的数值进行迭代取反,以取反得到的结果作为中间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以取反的顺序确定路由顺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路由模块1203还可以任一路由节点根据收到的待传数据确定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在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相同时,将待传数据发给与当前路由节点连接的终端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共用同一组物理链路的路由节点为一组路由节点,一组路由节点连接的终端节点与另一组路由节点连接的终端节点的通道宽度相同和/或通道数量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至少两组间,连接同样通道宽度和/或通道数量的终端节点的路由节点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组包括两个路由节点;组内每个路由节点均连接4个终端节 点,组内的一个路由节点连接通道宽度为的终端节点,另一个路由节点连 接通道宽度为以及宽度的终端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的位数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个路由节点包括未连接终端节点的第三类节点,第三类节点 与第一类节点和/或第二类节点连接,第一类节点的标记信息和第二类节点的标记信息均 为第三类节点的标记信息与预设数值异或运算的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的取值为4,预设数值为1000。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4,第一类节点的数目为8,第二类节点的数目为4,第三类节 点的数目为4。
在一些实施例中,个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为0001至1111;其中,标记信息分别为 0010、0011、0100、0101、1010、1011、1100以及1101的路由节点为第一类节点,标记信息分别 为0110、0111、1000以及1001的路由节点为第二类节点,标记信息分别为0000、0001、1110以 及1111的路由节点为第三类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模块1201还可以根据待传数据对应的源终端节点的标记信息确定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根据待传数据对应的目的终端节点的标记信息确定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
在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由设备,该路由设备应用于路由网络中,该路由设备包括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的处理器,可以执行以实现在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路由方法。该路由设备可以是的如图1所示的路由网络中的任一路由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路由设备可以是路由器,还可以是交换机、集线器、网桥和中继器等可以用于转发数据的设备。
在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路由管理设备,该路由管理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3所示。该路由管理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其中,该路由管理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路由管理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路由管理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设备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路由方法。
在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由网络,路由网络可以包括个路由节 点和多个终端节点,其中为大于1的自然数;个路由节点包括连接终端节点的第一类 节点和第二类节点,每个第一类节点和每个第二类节点分别与个路由节点相接。
所述网络中的至少一个节点和/或路由管理设备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确定待传数据需要从源路由节点经由中间路由节点传输至目的路由节点;在所述源路由节点为所述第一类节点时,根据第一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基于所述第一路由选择方式确定的路由顺序,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从低位到高位发生变化;在所述源路由节点为所述第二类节点时,根据第二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基于所述第二路由选择方式确定的路由顺序,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从高位到低位发生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路由网络可以包括路由管理设备、多个路由节点以及多个终端节点。其中,路由管理设备连接多个路由节点,各路由节点连接多个终端节点。出于简洁图示,图14仅示意出了3个路由节点以及3个终端节点。
其中,路由网络中的至少一个节点和/或路由管理设备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路由方法的步骤。
关于路由网络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路由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在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在第一方面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路由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 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2)

1.一种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个路由节点和多个终端节点的网络,其中/>为大于1的自然数;/>个路由节点包括连接终端节点的第一类节点和第二类节点,每个第一类节点和每个第二类节点分别与/>个路由节点相接;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待传数据需要从源路由节点经由中间路由节点传输至目的路由节点;
在所述源路由节点为所述第一类节点时,根据第一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基于所述第一路由选择方式确定的路由顺序,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从低位到高位发生变化;
在所述源路由节点为所述第二类节点时,根据第二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基于所述第二路由选择方式确定的路由顺序,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从高位到低位发生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待传数据需要从所述源路由节点经由所述中间路由节点传输至所述目的路由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确定所述待传数据需要从所述源路由节点经由所述中间路由节点传输至所述目的路由节点;或,
将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进行异或运算,根据所述异或运算的结果,确定所述待传数据需要从所述源路由节点经由所述中间路由节点传输至所述目的路由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为二进制数;
所述根据第一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包括:
将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一类参考值;
从低位到高位依次保留所述第一类参考值中的非0位,其他数位置0,每次置0得到对应的第一类中间值;
从源路由节点开始,依次将已知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对应的第一类中间值进行异或运算,确定后一个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一类参考值,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类节点和所述第二类节点中标记信息最小的目标节点;
将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以及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分别与所述目标节点的标记信息相加后进行异或运算,得到所述第一类参考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二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包括:
将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二类参考值;
从高位到低位依次保留所述第二类参考值中的非0位,其他数位置0,每次置0得到对应的第二类中间值;
从目的路由节点开始,依次将已知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对应的第二类中间值进行异或运算,确定前一个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为二进制数;所述根据第一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包括:
确定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中数值不同的数位;
从低位到高位,对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中所述数位上的数值进行迭代取反;
以迭代取反得到的结果作为中间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以迭代取反的顺序确定路由顺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为二进制数;所述根据第二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包括:
确定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中数值不同的数位;
从高位到低位,对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中所述数位上的数值进行迭代取反;
以迭代取反得到的结果作为中间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以迭代取反的顺序确定路由顺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任一路由节点根据收到的待传数据确定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
在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与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相同时,将所述待传数据发给与当前路由节点连接的终端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共用同一组物理链路的路由节点为一组路由节点,一组路由节点连接的终端节点与另一组路由节点连接的终端节点的通道宽度相同和/或通道数量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两组间,连接同样通道宽度和/或通道数量的终端节点的路由节点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组包括两个路由节点;组内每个路由节点均连接4个终端节点,组内的一个路由节点连接通道宽度为、/>和/>的终端节点,另一个路由节点连接通道宽度为/>、/>以及/>宽度的终端节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的位数为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个路由节点包括未连接终端节点的第三类节点;
所述第三类节点与所述第一类节点和/或所述第二类节点连接;
所述第一类节点的标记信息和所述第二类节点的标记信息均为所述第三类节点的标记信息与预设数值异或运算的结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的取值为4,所述预设数值为1000。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4,所述第一类节点的数目为8,所述第二类节点的数目为4,所述第三类节点的数目为4。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个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为0001至1111;
其中,标记信息分别为0010、0011、0100、0101、1010、1011、1100以及1101的路由节点为所述第一类节点,标记信息分别为0110、0111、1000以及1001的路由节点为所述第二类节点,标记信息分别为0000、0001、1110以及1111的路由节点为所述第三类节点。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待传数据对应的源终端节点的标记信息确定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
根据所述待传数据对应的目的终端节点的标记信息确定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
18.一种路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包括个路由节点和多个终端节点的网络,其中/>为大于1的自然数;/>个路由节点包括连接终端节点的第一类节点和第二类节点,每个第一类节点和每个第二类节点分别与/>个路由节点相接;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传数据需要从源路由节点经由中间路由节点传输至目的路由节点;
第一路由模块,用于在所述源路由节点为所述第一类节点时,根据第一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基于所述第一路由选择方式确定的路由顺序,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从低位到高位发生变化;
第二路由模块,用于在所述源路由节点为所述第二类节点时,根据第二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基于所述第二路由选择方式确定的路由顺序,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从高位到低位发生变化。
19.一种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设备是包括个路由节点和多个终端节点的网络中的任一节点,所述路由设备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0.一种路由管理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1.一种路由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个路由节点和多个终端节点,其中/>为大于1的自然数;/>个路由节点包括连接终端节点的第一类节点和第二类节点,每个第一类节点和每个第二类节点分别与/>个路由节点相接;
所述网络中的至少一个节点和/或路由管理设备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确定待传数据需要从源路由节点经由中间路由节点传输至目的路由节点;
在所述源路由节点为所述第一类节点时,根据第一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基于所述第一路由选择方式确定的路由顺序,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从低位到高位发生变化;
在所述源路由节点为所述第二类节点时,根据第二路由选择方式确定中间路由节点和路由顺序;基于所述第二路由选择方式确定的路由顺序,各路由节点的标记信息从高位到低位发生变化。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410219630.1A 2024-02-28 路由方法、装置、路由设备、路由管理设备和路由网络 Active CN1177929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19630.1A CN117792981B (zh) 2024-02-28 路由方法、装置、路由设备、路由管理设备和路由网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19630.1A CN117792981B (zh) 2024-02-28 路由方法、装置、路由设备、路由管理设备和路由网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92981A true CN117792981A (zh) 2024-03-29
CN117792981B CN117792981B (zh) 2024-06-07

Family

ID=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9805A (zh) * 2005-07-15 2006-01-1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3D Torus交换网络中报文保序的多路径路由方法
WO2018042650A1 (ja) * 2016-09-05 2018-03-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経路選択プログラム
WO2019237264A1 (zh) * 2018-06-13 2019-12-19 卧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低功耗蓝牙通信方法、电子设备、网络和存储介质
WO2021008533A1 (zh) * 2019-07-18 2021-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路径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3055945A (zh) * 2021-04-08 2021-06-29 鹤壁天海电子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方法及移动自组织网络
CN117135108A (zh) * 2023-10-25 2023-11-28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路由路径规划方法、路由请求处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9805A (zh) * 2005-07-15 2006-01-1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3D Torus交换网络中报文保序的多路径路由方法
WO2018042650A1 (ja) * 2016-09-05 2018-03-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経路選択プログラム
WO2019237264A1 (zh) * 2018-06-13 2019-12-19 卧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低功耗蓝牙通信方法、电子设备、网络和存储介质
WO2021008533A1 (zh) * 2019-07-18 2021-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路径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3055945A (zh) * 2021-04-08 2021-06-29 鹤壁天海电子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方法及移动自组织网络
CN117135108A (zh) * 2023-10-25 2023-11-28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路由路径规划方法、路由请求处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95510B (zh) 一种量子密钥中继服务方法
JP6093867B2 (ja) インターコネクトにおける不均一なチャネル容量
US11595196B2 (en)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9825844B2 (en) Network topology of hierarchical ring with recursive shortcuts
CN110690928B (zh) 一种量子中继链路虚拟化方法与装置
US9672910B2 (en) Memory architecture for storing data in a plurality of memory chips
US9529775B2 (en) Network topology of hierarchical ring with gray code and binary code
CN114389794A (zh) 量子云密钥协商方法、装置及系统、量子及量子云服务器
WO2018072690A1 (zh) 用于测量网络路径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7792981B (zh) 路由方法、装置、路由设备、路由管理设备和路由网络
KR101942194B1 (ko) 토폴로지 및 라우팅 테이블을 위한 네트워크 토폴로지 시스템 및 생성 방법
CN117792981A (zh) 路由方法、装置、路由设备、路由管理设备和路由网络
CN109462547B (zh) 基于量子城域通信网络的路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6915708A (zh) 路由数据包的方法、处理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01826B (zh) 一种消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17319308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Shen et al. Edge learning based green content distribution for information-centric Internet of Things
CN101841455A (zh) 编码路由方法、系统以及编码路由节点
CN105577575A (zh) 一种链路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416695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8055059A (zh) 网络拓扑结构、路由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介质
CN118055058A (zh) 网络拓扑结构、路由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介质
KR102342600B1 (ko) 채널 인코딩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202151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5900383A (zh) 通信系统、控制节点和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