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86283A - 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86283A
CN117786283A CN202410204816.XA CN202410204816A CN117786283A CN 117786283 A CN117786283 A CN 117786283A CN 202410204816 A CN202410204816 A CN 202410204816A CN 117786283 A CN117786283 A CN 1177862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ruction
data
building material
energy consumption
carbon e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048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786283B (zh
Inventor
吴海锋
徐瑞明
张亚孟
李腾飞
时浩
刘卫龙
尚衍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Rui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Rui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Rui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Rui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0481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862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786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862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7862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862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进行数据监控采集,以得到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数据、施工工程能源消耗数据以及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根据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数据、施工工程能源消耗数据以及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进行碳排放分析及碳排放融合计算,得到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量数据;利用可视化技术对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量数据进行实时可视化处理,得到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实时曲线图。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量的精准评估。

Description

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当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建筑施工工程的碳排放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准确评估和监控建筑施工工程的碳排放对于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大多数的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仍然依赖于传统的手工录入和计算,往往比较简单,且缺乏实时性和精确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有必要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及系统,以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进行数据监控采集,以得到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数据、施工工程能源消耗数据以及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
步骤S2:根据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数据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材料影响评估分析,得到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单位材料能耗确定,得到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基于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以及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材料碳排放分析,得到建筑材料施工过程碳排放量数据;
步骤S3:对施工工程能源消耗数据进行能耗碳排放分析,得到施工工程能耗碳排放量数据;对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进行运输密度区域分割,以得到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以及运输低频区域信息数据;对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以及运输低频区域信息数据进行区域分类碳排放分析,得到建筑材料运输碳排放量数据;
步骤S4:对建筑材料施工过程碳排放量数据、施工工程能耗碳排放量数据以及建筑材料运输碳排放量数据进行碳排放融合计算,得到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量数据;利用可视化技术对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量数据进行实时可视化处理,得到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实时曲线图。
本发明首先通过数据监控采集建筑施工工程过程数据,包括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施工工程能源消耗和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这一步骤的关键在于实现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的全面监控和数据采集,为后续的碳排放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有助于发现潜在问题并提高施工效率。其次,通过结合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数据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材料影响评估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施工设备对建筑材料使用的影响程度,这有助于识别可能存在的问题或瓶颈,进一步优化施工过程,提高材料利用效率,降低损耗和浪费。通过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单位材料能耗确定,可以量化不同建筑材料的能耗系数情况,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管理提供基础数据,这有助于建立更为精准的能耗系数表格,为后续的碳排放分析处理过程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基于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以及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材料碳排放分析,这样能够综合考虑机械影响因子和单位能耗系数,可以量化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从而为实现整个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提供数据保障。然后,通过对施工工程能源消耗数据进行能耗碳排放分析,可以客观评估不同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碳排放影响。通过量化能耗碳排放量,能够为后续的整体碳排放计算提供基础数据保障。还通过对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进行运输密度区域分割,可以评估建筑材料在不同区域的运输集中程度,通过了解建筑材料的运输密度,可以有针对性地分析建筑材料的运输路线,从而为后续的运输碳排放分析过程提供数据支持。另外,通过对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以及运输低频区域信息数据进行区域分类碳排放分析,可以深入了解高频和低频运输区域的碳排放情况,从而全面了解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状况,为后续的整体碳排放计算提供基础数据保障。最后,通过对建筑材料施工过程、施工工程能耗和建筑材料运输的碳排放量数据进行融合计算,能够实现全面的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量评估。此外,还通过利用可视化技术对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量数据进行实时可视化处理,使得数据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这一步骤的关键在于能够提供了全面的碳排放量数据,并通过可视化方式呈现,能够为监控和调整碳排放情况提供实时参考,从而能够实现建筑施工工程整个过程碳排放计算的实时性和精确性。
优选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系统,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该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系统包括:
建筑施工工程数据监控模块,用于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进行数据监控采集,以得到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数据、施工工程能源消耗数据以及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
建筑材料碳排放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数据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材料影响评估分析,得到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单位材料能耗确定,得到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基于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以及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材料碳排放分析,从而得到建筑材料施工过程碳排放量数据;
施工能耗及运输碳排放分析模块,用于对施工工程能源消耗数据进行能耗碳排放分析,得到施工工程能耗碳排放量数据;对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进行运输密度区域分割,以得到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以及运输低频区域信息数据;对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以及运输低频区域信息数据进行区域分类碳排放分析,从而得到建筑材料运输碳排放量数据;
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可视化模块,用于对建筑材料施工过程碳排放量数据、施工工程能耗碳排放量数据以及建筑材料运输碳排放量数据进行碳排放融合计算,得到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量数据;利用可视化技术对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量数据进行实时可视化处理,从而得到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实时曲线图。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系统,该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系统由建筑施工工程数据监控模块、建筑材料碳排放分析模块、施工能耗及运输碳排放分析模块以及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可视化模块组成,能够实现本发明所述任意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用于联合各个模块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之间的操作实现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系统内部结构互相协作,这样能够大大减少重复工作和人力投入,能够快速有效地提供更准确、更高效的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过程,从而简化了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系统的操作流程。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步骤S1的详细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步骤S2的详细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法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附图仅为本发明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方法和/或微控制器方法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其中一个或更多所列出的相关联项目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进行数据监控采集,以得到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数据、施工工程能源消耗数据以及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
步骤S2:根据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数据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材料影响评估分析,得到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单位材料能耗确定,得到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基于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以及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材料碳排放分析,得到建筑材料施工过程碳排放量数据;
步骤S3:对施工工程能源消耗数据进行能耗碳排放分析,得到施工工程能耗碳排放量数据;对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进行运输密度区域分割,以得到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以及运输低频区域信息数据;对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以及运输低频区域信息数据进行区域分类碳排放分析,得到建筑材料运输碳排放量数据;
步骤S4:对建筑材料施工过程碳排放量数据、施工工程能耗碳排放量数据以及建筑材料运输碳排放量数据进行碳排放融合计算,得到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量数据;利用可视化技术对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量数据进行实时可视化处理,得到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实时曲线图。
本发明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所示,为本发明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在本实例中,所述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的步骤包括:
步骤S1: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进行数据监控采集,以得到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数据、施工工程能源消耗数据以及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相应的传感器或设备(包括材料使用监控设备、设备监测传感器、能源监测传感器以及运输监控设备)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采集,以实时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包括在不同的施工工序中的使用量、使用位置、使用时间等信息),施工设备的运行状态情况(包括工作运行时间、停滞工程量、停滞时间、设备年限耗损时间等信息),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状况(包括电能、燃料等的消耗量和消耗时间等信息),同时跟踪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建筑材料运输的相关信息(包括运输路径、速度、运输时间等数据),最终得到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数据、施工工程能源消耗数据以及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
步骤S2:根据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数据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材料影响评估分析,得到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单位材料能耗确定,得到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基于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以及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材料碳排放分析,得到建筑材料施工过程碳排放量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数据收集相应的设备停滞工程量和设备年限耗损时间来计算每台施工设备的平均施工停滞工程量和设备年限耗损概率情况和施工设备在施工停滞期间的设备损伤概率情况,并计算量化设备年限耗损和损伤概率对施工设备的影响系数,同时,通过使用计算得到的影响系数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评估分析,以准确地评估施工设备对建筑材料使用的影响因素情况,从而得到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其次,通过结合全国统一预设的建筑材料能耗基础定额标准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对比和计算,以计算每种建筑材料在不同施工工序中的单位能耗系数情况,并进行表格可视化整合,从而得到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然后,通过结合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以及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确定相应建筑材料的碳排放因子,并通过使用确定的不同建筑材料的碳排放因子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分析,以分析每种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情况,并将分析得到的各种建筑材料碳排放情况进行整合,以获取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整体碳排放量情况,最终得到建筑材料施工过程碳排放量数据。
步骤S3:对施工工程能源消耗数据进行能耗碳排放分析,得到施工工程能耗碳排放量数据;对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进行运输密度区域分割,以得到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以及运输低频区域信息数据;对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以及运输低频区域信息数据进行区域分类碳排放分析,得到建筑材料运输碳排放量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结合当地的能源排放标准(其包括办公能源、生活能源以及额外能源对应消耗所产生的碳排放限制情况)对施工工程能源消耗数据进行分析,以将相应的能源消耗数据转换为相应的碳排放量情况,并将转换得到的碳排放量情况相加,从而得到施工工程能耗碳排放量数据。其次,通过使用一个合适的材料运输密度计算公式对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进行密度计算,以量化评估建筑材料在不同运输区域的运输集中程度,同时,通过使用预先设置的运输密度标准值对计算得到的运输密度值进行比较判断,从而得到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如果运输密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运输密度标准值)以及运输低频区域信息数据(如果运输密度值小于预设的运输密度标准值)。然后,通过考虑运输距离、交通工具等因素对被划分标记为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以分析高频区域内建筑材料的运输能源消耗情况和建筑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碳污染影响程度,并分析考虑交通拥堵导致的能源浪费和碳排放增加的影响程度因素,再通过将分析得到的影响参数相乘对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以综合考虑运输能耗、碳排放因子和拥堵影响因素来计算评估建筑材料在高频区域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情况,并通过结合当地的运输排放标准(其涵盖了包括轻型车辆、重型车辆、公共交通工具等车辆燃料尾气排放的限制)对运输低频区域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建筑材料在低频区域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情况,最后,将两种碳排放情况进行合并,以全面了解建筑材料在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状况,最终得到建筑材料运输碳排放量数据。
步骤S4:对建筑材料施工过程碳排放量数据、施工工程能耗碳排放量数据以及建筑材料运输碳排放量数据进行碳排放融合计算,得到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量数据;利用可视化技术对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量数据进行实时可视化处理,得到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实时曲线图。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先前分析得到的建筑材料施工过程碳排放量数据、施工工程能耗碳排放量数据以及建筑材料运输碳排放量数据进行融合计算,以全面了解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状况,从而得到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量数据。其次,通过使用时序分析方法对计算得到的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量数据进行分析,以将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量数据转换为时序形式的碳排放量数据,然后,通过使用可视化技术将时序形式的碳排放量数据转化为实时的碳排放量曲线可视化图,以提供实时的可视化界面,最终得到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实时曲线图。
本发明首先通过数据监控采集建筑施工工程过程数据,包括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施工工程能源消耗和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这一步骤的关键在于实现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的全面监控和数据采集,为后续的碳排放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有助于发现潜在问题并提高施工效率。其次,通过结合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数据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材料影响评估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施工设备对建筑材料使用的影响程度,这有助于识别可能存在的问题或瓶颈,进一步优化施工过程,提高材料利用效率,降低损耗和浪费。通过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单位材料能耗确定,可以量化不同建筑材料的能耗系数情况,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管理提供基础数据,这有助于建立更为精准的能耗系数表格,为后续的碳排放分析处理过程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基于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以及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材料碳排放分析,这样能够综合考虑机械影响因子和单位能耗系数,可以量化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从而为实现整个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提供数据保障。然后,通过对施工工程能源消耗数据进行能耗碳排放分析,可以客观评估不同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碳排放影响。通过量化能耗碳排放量,能够为后续的整体碳排放计算提供基础数据保障。还通过对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进行运输密度区域分割,可以评估建筑材料在不同区域的运输集中程度,通过了解建筑材料的运输密度,可以有针对性地分析建筑材料的运输路线,从而为后续的运输碳排放分析过程提供数据支持。另外,通过对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以及运输低频区域信息数据进行区域分类碳排放分析,可以深入了解高频和低频运输区域的碳排放情况,从而全面了解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状况,为后续的整体碳排放计算提供基础数据保障。最后,通过对建筑材料施工过程、施工工程能耗和建筑材料运输的碳排放量数据进行融合计算,能够实现全面的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量评估。此外,还通过利用可视化技术对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量数据进行实时可视化处理,使得数据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这一步骤的关键在于能够提供了全面的碳排放量数据,并通过可视化方式呈现,能够为监控和调整碳排放情况提供实时参考,从而能够实现建筑施工工程整个过程碳排放计算的实时性和精确性。
优选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通过材料使用监控设备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的建筑材料进行使用数据监控采集,得到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
步骤S12:通过设备监测传感器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的施工设备进行运行数据监控处理,得到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数据;
步骤S13:通过能源监测传感器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状况进行能源数据监控采集,得到施工工程能源消耗数据;
步骤S14:通过运输监控设备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的建筑材料运输过程进行运输数据监控采集,得到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参考图2所示,为图1中步骤S1的详细步骤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通过材料使用监控设备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的建筑材料进行使用数据监控采集,得到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利用材料使用监控设备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的建筑材料进行实时监控和采集,以实时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包括在不同的施工工序中的使用量、使用位置、使用时间等信息,最终得到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
步骤S12:通过设备监测传感器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的施工设备进行运行数据监控处理,得到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相应的设备监测传感器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的施工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采集,以实时监控采集施工设备的运行状态情况,包括工作运行时间、停滞工程量、停滞时间、设备年限耗损时间等信息,最终得到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数据。
步骤S13:通过能源监测传感器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状况进行能源数据监控采集,得到施工工程能源消耗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能源监测传感器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状况进行能源的实时监控和采集,以实时采集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状况,包括电能、燃料等的消耗量和消耗时间等信息,最终得到施工工程能源消耗数据。
步骤S14:通过运输监控设备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的建筑材料运输过程进行运输数据监控采集,得到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运输监控设备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的建筑材料运输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采集,以实时采集跟踪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建筑材料运输的相关信息,包括运输路径、速度、运输时间等数据,最终得到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
本发明首先通过利用材料使用监控设备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的建筑材料进行使用数据监控采集,可以实现对建筑材料的精准管理和利用,从而有效控制建筑材料的消耗量和使用效率,这种数据采集有助于施工管理团队更好地了解施工现场项目工序的材料使用情况,及时调整供应链和计划,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浪费,最终提升整体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其次,通过使用设备监测传感器对建筑施工工程中的施工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能够实时监测施工设备的机械运行信息,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作效率和异常情况,这样的监控和数据采集有助于提高施工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设备故障和维修时间,优化施工进度和质量管理,降低施工成本,从而提升整个工程的效率和竞争力。然后,通过使用能源监测传感器对建筑施工工程中的能源消耗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可以及时了解施工现场的能源利用情况,发现能源浪费和节能潜力,这种监控有助于优化能源管理策略,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降低能源消耗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通过使用运输监控设备对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建筑材料运输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能够监控建筑材料的运输区域信息,这样可以实现对运输过程的实时跟踪和管理,这种监控有助于提高建筑材料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减少运输损耗和延误,优化物流管理,降低施工成本,提升工程的整体效率和可靠性。
优选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通过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数据获取施工设备的平均施工停滞工程量数据以及设备年限耗损概率数据,并根据平均施工停滞工程量数据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的施工设备进行设备损伤计算,以得到施工设备损伤概率数据;
步骤S22:利用施工设备影响系数计算公式对设备年限耗损概率数据以及施工设备损伤概率数据进行影响系数计算,得到建筑材料施工过程设备影响系数;
步骤S23:根据建筑材料施工过程设备影响系数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材料影响评估分析,得到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
步骤S24: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单位材料能耗确定,得到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
步骤S25:基于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以及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材料碳排放分析,得到建筑材料施工过程碳排放量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参考图3所示,为图1中步骤S2的详细步骤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通过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数据获取施工设备的平均施工停滞工程量数据以及设备年限耗损概率数据,并根据平均施工停滞工程量数据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的施工设备进行设备损伤计算,以得到施工设备损伤概率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数据收集相应的设备停滞工程量和设备年限耗损时间来计算每台施工设备的平均施工停滞工程量和设备年限耗损概率情况,从而得到施工设备的平均施工停滞工程量数据以及设备年限耗损概率数据。然后,通过结合平均施工停滞工程量数据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施工设备的理想工程量和设备损伤情况进行计算,以计算施工设备在施工停滞期间的设备损伤概率情况,最终得到施工设备损伤概率数据。
步骤S22:利用施工设备影响系数计算公式对设备年限耗损概率数据以及施工设备损伤概率数据进行影响系数计算,得到建筑材料施工过程设备影响系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结合影响系数计算的积分时间范围参数、时间变量参数、设备年限耗损概率、设备年限耗损概率的影响调整系数、施工设备损伤概率、施工设备损伤概率的影响调整系数、施工设备逻辑影响函数的形状调整参数、中心位置调整参数、位置偏移调整参数、影响调整系数以及相关参数构成了一个合适的施工设备影响系数计算公式进行影响系数计算,以量化设备年限耗损和损伤概率对施工设备的影响程度,最终得到建筑材料施工过程设备影响系数。另外,该施工设备影响系数计算公式还能够使用本领域内任意一种影响评估算法来代替影响系数计算的过程,并不局限于该施工设备影响系数计算公式。
步骤S23:根据建筑材料施工过程设备影响系数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材料影响评估分析,得到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计算得到的建筑材料施工过程设备影响系数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评估分析,以准确地评估施工设备对建筑材料使用的影响因素情况,最终得到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
步骤S24: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单位材料能耗确定,得到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结合全国统一预设的建筑材料能耗基础定额标准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对比和计算,以计算每种建筑材料在不同施工工序中的单位能耗系数情况,并进行表格可视化整合,最终得到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
步骤S25:基于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以及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材料碳排放分析,得到建筑材料施工过程碳排放量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结合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以及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确定相应建筑材料的碳排放因子,并通过使用确定的不同建筑材料碳排放因子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分析,以分析每种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情况,并将分析得到的各种建筑材料碳排放情况进行整合,以获取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整体碳排放量情况,最终得到建筑材料施工过程碳排放量数据。
本发明首先通过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数据获取施工设备的平均施工停滞工程量数据以及设备年限耗损概率数据,能够全面了解施工设备的运行状况,包括停滞情况和设备年限的消耗概率。同时,基于平均施工停滞工程量数据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的施工设备进行设备损伤计算,这对于设备维护和替换计划的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降低施工中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停滞和成本增加的风险,从而为后续的处理过程提供基础数据保障。其次,通过使用一个合适的施工设备影响系数计算公式对设备年限耗损概率数据以及施工设备损伤概率数据进行影响系数计算,可以综合考虑设备年限耗损和损伤概率对施工设备的影响,从而得到建筑材料施工过程设备的影响系数,这个影响系数是一个关键的参数,对于制定设备维护策略和提高施工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指导意义。然后,通过结合建筑材料施工过程设备影响系数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材料影响评估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施工设备对建筑材料使用的影响程度,这有助于识别可能存在的问题或瓶颈,进一步优化施工过程,提高材料利用效率,降低损耗和浪费。接下来,通过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单位材料能耗确定,可以量化不同建筑材料的能耗系数情况,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管理提供基础数据,这有助于建立更为精准的能耗系数表格,为后续的碳排放分析处理过程提供科学依据。最后,通过基于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以及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材料碳排放分析,这样能够综合考虑机械影响因子和单位能耗系数,可以量化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从而为实现整个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提供数据保障。
优选地,步骤S22中的施工设备影响系数计算公式具体为:
式中,为建筑材料施工过程设备影响系数,为影响系数计算的积分时间范围参 数,为影响系数计算的时间变量参数,为在时间处的设备年限耗损概率,为设备年 限耗损概率的影响调整系数,为在时间处的施工设备损伤概率,为施工设备损伤概 率的影响调整系数,为施工设备逻辑影响函数的数量,均为施工设备逻辑影响函 数的形状调整参数,均为施工设备逻辑影响函数的中心位置调整参数, 均为施工设备逻辑影响函数的位置偏移调整参数,均为施工设备逻辑影响函数的 影响调整系数,为建筑材料施工过程设备影响系数的修正值。
本发明通过使用具体的数学模型并经过验证得到了一个施工设备影响系数计算公式,用于对设备年限耗损概率数据以及施工设备损伤概率数据进行影响系数计算,该施工设备影响系数计算公式首先通过结合设备年限耗损概率和施工设备损伤概率来反映了施工设备随时间的逐渐老化和施工过程中可能遭受的损伤停滞程度,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施工设备的影响程度。
其次,该公式中还包含了个施工设备逻辑影响函数,每个函数都有对应的形状调 整参数、中心位置调整参数、位置偏移调整参数以及影响调整系数,这些参数可以根据实际 情况对施工设备的影响进行更细致的调整和评估,其中,形状调整参数、中心位置调整参数 以及位置偏移调整参数可以捕捉到施工设备影响程度的不同变化趋势,而影响调整系数可 以对影响程度进行加权调整,使得计算公式更贴近实际情况。该公式中的积分项通过对时 间进行了整体考虑,能够反映了施工设备在整个影响系数计算时间范围内的影响程度,这 样通过对时间范围内设备年限耗损概率和施工设备损伤概率的积分,可以综合考虑设备的 老化和损伤情况,更全面地评估施工设备的影响系数。另外,通过修正值项用于微调整个别 因素对设备影响系数的影响,以提高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和适应性,这样通过调整修正值,可 以进一步优化计算公式,使其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施工场景和条件。所以,该施工设备影响系 数计算公式综合考虑了设备年限耗损、施工损伤、逻辑影响函数和时间积分等因素,能够较 为准确地评估施工设备对施工过程的影响程度,为建筑材料施工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 据。综上所述,该公式充分考虑了建筑材料施工过程设备影响系数,影响系数计算的积分 时间范围参数,影响系数计算的时间变量参数,在时间处的设备年限耗损概率,设 备年限耗损概率的影响调整系数,在时间处的施工设备损伤概率,施工设备损伤概 率的影响调整系数,施工设备逻辑影响函数的数量,施工设备逻辑影响函数的形状调整 参数,施工设备逻辑影响函数的中心位置调整参数,施工设备逻辑影响 函数的位置偏移调整参数,施工设备逻辑影响函数的影响调整系数,建筑 材料施工过程设备影响系数的修正值,根据建筑材料施工过程设备影响系数与以上各 参数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构成了一种函数关系,该公式能够实现对 设备年限耗损概率数据以及施工设备损伤概率数据的影响系数计算过程,同时,通过建筑 材料施工过程设备影响系数的修正值的引入可以根据计算过程中出现的误差情况进行调 整,从而提高了施工设备影响系数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优选地,步骤S24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41: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施工工序分类处理,得到建筑材料调直工序数据、建筑材料切割工序数据、建筑材料成型工序数据以及建筑材料焊接工序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按照不同的施工工序(包括材料调直工序、材料切割工序、材料成型工序以及材料焊接工序)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细致的分类处理,以深入理解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同工序的建筑材料使用情况,最终得到建筑材料调直工序数据、建筑材料切割工序数据、建筑材料成型工序数据以及建筑材料焊接工序数据。
步骤S242:对建筑材料调直工序数据、建筑材料切割工序数据、建筑材料成型工序数据以及建筑材料焊接工序数据进行工序台班消耗分析,得到调直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切割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成型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以及焊接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建筑材料调直工序数据、建筑材料切割工序数据、建筑材料成型工序数据以及建筑材料焊接工序数据的设备施工台班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分析,以量化分析建筑材料在不同施工工序内的能耗情况,最终得到调直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切割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成型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以及焊接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
步骤S243:基于调直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切割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成型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以及焊接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利用预设的建筑材料能耗基础定额标准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的建筑材料进行单位材料能耗确定,得到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结合调直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切割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成型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以及焊接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参考全国统一预设的建筑材料能耗基础定额标准进行对比和计算,以计算每种建筑材料在不同施工工序中的单位能耗系数情况,并进行表格可视化整合,最终得到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
本发明首先通过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细致的施工工序分类处理,能够将其划分为建筑材料调直工序数据、建筑材料切割工序数据、建筑材料成型工序数据以及建筑材料焊接工序数据,这一分类过程有助于深入理解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同工序的特点和要求,为后续的分析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数据基础。通过明确工序数据,可以更精准地评估每个环节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情况,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然后,通过对各个工序(调直、切割、成型、焊接)的台班消耗进行详尽分析,从而得到调直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切割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成型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以及焊接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这一分析过程能够为建筑材料在不同工序中的能耗情况提供了具体而准确的量化指标,为制定工序优化方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台班消耗数据的获取,可以更好地掌握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资源利用情况,为后续建筑材料能耗确定的实现提供支持。最后,基于调直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切割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成型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以及焊接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利用预设的建筑材料能耗基础定额标准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的建筑材料进行单位材料能耗的确定,这一步骤为不同建筑材料的能耗系数情况提供了标准化的计量方式,使得不同工程中的能耗数据可比,有助于建立行业标准和指导方针。通过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的生成,可以为未来的碳排放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优选地,步骤S24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431: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的建筑材料进行材料直径类型划分,以得到能源高耗建筑材料以及能源低耗建筑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预先设置的材料直径划分标准(以直径15mm为划分界限)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的建筑材料进行划分,以帮助确定在施工过程中哪些建筑材料会消耗较多的能源,最终划分得到能源高耗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直径为15mm以内(含15mm))以及能源低耗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直径为15mm以外)。
步骤S2432:基于调直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利用预设的建筑材料能耗基础定额标准分别对能源高耗建筑材料以及能源低耗建筑材料进行调直工序能耗计算并求平均,以得到调直工序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集;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结合调直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参考全国统一的建筑材料能耗基础定额标准分别对相应的能源高耗建筑材料以及能源低耗建筑材料进行单位能耗计算,以提供不同能耗的建筑材料(包括能源高耗建筑材料以及能源低耗建筑材料)在调直工序中单位能耗的具体数值,并对相应计算得到的单位能耗具体数值求平均值,从而得到调直工序中能源高耗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以及能源低耗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最终得到调直工序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集。
步骤S2433:基于切割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利用预设的建筑材料能耗基础定额标准分别对能源高耗建筑材料以及能源低耗建筑材料进行切割工序能耗计算并求平均,以得到切割工序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集;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结合切割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参考全国统一的建筑材料能耗基础定额标准分别对相应的能源高耗建筑材料以及能源低耗建筑材料进行单位能耗计算,以提供不同能耗的建筑材料(包括能源高耗建筑材料以及能源低耗建筑材料)在切割工序中单位能耗的具体数值,并对相应计算得到的单位能耗具体数值求平均值,从而得到切割工序中能源高耗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以及能源低耗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最终得到切割工序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集。
步骤S2434:基于成型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利用预设的建筑材料能耗基础定额标准分别对能源高耗建筑材料以及能源低耗建筑材料进行成型工序能耗计算并求平均,以得到成型工序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集;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结合成型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参考全国统一的建筑材料能耗基础定额标准分别对相应的能源高耗建筑材料以及能源低耗建筑材料进行单位能耗计算,以提供不同能耗的建筑材料(包括能源高耗建筑材料以及能源低耗建筑材料)在成型工序中单位能耗的具体数值,并对相应计算得到的单位能耗具体数值求平均值,从而得到成型工序中能源高耗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以及能源低耗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最终得到成型工序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集。
步骤S2435:基于焊接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利用预设的建筑材料能耗基础定额标准分别对能源高耗建筑材料以及能源低耗建筑材料进行焊接工序能耗计算并求平均,以得到焊接工序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集;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结合焊接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参考全国统一的建筑材料能耗基础定额标准分别对相应的能源高耗建筑材料以及能源低耗建筑材料进行单位能耗计算,以提供不同能耗的建筑材料(包括能源高耗建筑材料以及能源低耗建筑材料)在焊接工序中单位能耗的具体数值,并对相应计算得到的单位能耗具体数值求平均值,从而得到焊接工序中能源高耗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以及能源低耗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最终得到焊接工序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集。
步骤S2436:将调直工序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集、切割工序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集、成型工序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集以及焊接工序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集进行系数表格确定,得到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
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计算得到的调直工序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集、切割工序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集、成型工序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集以及焊接工序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集进行表格可视化整合确定,最终得到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其中包含建筑材料的两种类型在不同施工工序中的单位能耗系数情况(如图4所示)。
本发明首先通过对建筑施工工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进行材料直径类型划分,从而区分出能源高耗建筑材料和能源低耗建筑材料,这一步骤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帮助确定在施工过程中哪些材料会消耗较多的能源,从而有针对性地计算相应工序能耗情况的策略。通过准确划分建筑材料的能源消耗特性,有助于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然后,通过分别针对调直、切割、成型和焊接工序,基于各自的台班消耗量数据和预设的建筑材料能耗基础定额标准分别对能源高耗建筑材料和能源低耗建筑材料进行能耗计算并求平均,从而得到了各个工序中能源高耗和能源低耗建筑材料的单位能耗系数,这些系数集合提供了建筑材料在不同工序中相应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的具体数值,为施工过程中的能源管理和优化提供了实际数据支持。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有针对性地优化能源高耗材料的使用方式,从而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能耗水平。最后,通过将调直、切割、成型和焊接工序中建筑材料的单位能耗系数集合进行整合,以确定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这一表格的制定将不同工序中的能源消耗数据统一整合,为施工管理和资源利用提供了便利。该表格不仅为建筑施工过程中能源消耗的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还为未来的能源管理和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持,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向着低碳、节能的方向发展。
优选地,步骤S25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51:对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以及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进行建筑材料匹配,得到不同建筑材料的施工机械影响因子以及单位能耗系数值;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以及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对应的建筑材料进行匹配,以匹配查找相应建筑材料的施工机械影响因子和单位能耗系数,最终得到不同建筑材料的施工机械影响因子以及单位能耗系数值。
步骤S252:利用建筑材料碳排放因子计算公式对不同建筑材料的施工机械影响因子以及单位能耗系数值进行因子计算,得到不同建筑材料的碳排放因子;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对应建筑材料的施工机械影响因子以及单位能耗系数值进行相乘构成了一个合适的建筑材料碳排放因子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以客观评估不同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来量化建筑材料在施工阶段对碳排放的贡献程度,最终得到不同建筑材料的碳排放因子。另外,该建筑材料碳排放因子计算公式还能够使用本领域内任意一种碳排放因子分析算法来代替因子计算的过程,并不局限于该建筑材料碳排放因子计算公式。
其中,建筑材料碳排放因子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为第类建筑材料的碳排放因子,为建筑材料的类型项次,为建筑材料的 类型总数量,为第类建筑材料的施工机械影响因子,为第类建筑材料的单位能耗系 数值;
本发明通过使用具体的数学模型并经过验证得到了一个建筑材料碳排放因子计 算公式,用于对不同建筑材料的施工机械影响因子以及单位能耗系数值进行因子计算,该 建筑材料碳排放因子计算公式综合考虑了建筑材料的施工机械影响因子和单位能耗系数, 将两者结合起来计算碳排放因子,能够更全面地评估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情 况。该公式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能够灵活地计算各类建筑材料的碳排放因子,包括 但不限于混凝土、钢材、木材等。其次,该公式中的施工机械影响因子考虑了施工过程中使 用的机械设备对碳排放的影响,包括机械设备的年限耗损、损伤等情况,能够更准确地反映 施工机械对碳排放的贡献。然后,该公式中的单位能耗系数反映了单位建筑材料在生产、运 输和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情况,通过考虑这一因素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建筑材料的碳排放 情况,这样能够为建筑材料碳排放的定量分析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为减少建筑材料碳排放 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综上所述,该公式充分考虑了第类建筑材料的碳排放因子,建筑材 料的类型项次,建筑材料的类型总数量,第类建筑材料的施工机械影响因子,第类建 筑材料的单位能耗系数值,根据第类建筑材料的碳排放因子与以上各参数之间的相互 关联关系构成了一种函数关系,该公式能够实现对不同建筑材料的施工机械影 响因子以及单位能耗系数值的因子计算过程,从而能够提高了建筑材料碳排放因子计算公 式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步骤S253:根据不同建筑材料的碳排放因子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材料碳排放分析,得到建筑材料施工过程碳排放量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计算得到的不同建筑材料的碳排放因子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分析,以分析每种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情况,并将分析得到的各种建筑材料碳排放情况进行整合,从而获取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使用阶段的整体碳排放量情况,最终得到建筑材料施工过程碳排放量数据。
本发明首先通过对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以及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进行建筑材料匹配,能够实现了不同建筑材料的施工机械影响因子和单位能耗系数值的获取,这一步骤的关键在于将建筑材料与其在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机械设备进行匹配,从而能够针对不同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能耗碳排放情况进行精确评估,通过匹配建筑材料和相应的施工机械影响因子,可以更好地计算施工过程中不同建筑材料的碳排放情况。然后,通过使用合适的建筑材料碳排放因子计算公式对不同建筑材料的施工机械影响因子和单位能耗系数值进行因子计算,进而得到了不同建筑材料的碳排放因子,这一步骤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建筑材料的碳排放因子,能够客观评估不同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通过计算碳排放因子,可以量化建筑材料在施工阶段对碳排放的贡献,从而为后续的材料碳排放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最后,通过使用不同建筑材料的碳排放因子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材料碳排放分析,从而得到建筑材料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数据,这一步骤的关键在于通过结合相应的碳排放因子分析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情况,从而为后续的整体碳排放计算提供基础数据保障。
优选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对施工工程能源消耗数据进行能源消耗类型分析,得到施工工程办公能源消耗数据、施工工程生活能源消耗数据以及施工工程额外能源消耗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收集到的能源消耗数据按照办公(包括办公照明、供暖和空调制冷消耗等)、生活(包括施工工地工人生活照明、日常能源消耗、厨房炊事消耗等)以及额外(包括夜间加班照明、夜间能源消耗、临时能源消耗等)能源消耗方面进行分类划分,最终得到施工工程办公能源消耗数据、施工工程生活能源消耗数据以及施工工程额外能源消耗数据。
步骤S32:根据当地能源排放标准对施工工程办公能源消耗数据、施工工程生活能源消耗数据以及施工工程额外能源消耗数据进行能耗碳排放分析,得到施工工程能耗碳排放量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结合当地的能源排放标准(其包括办公能源、生活能源以及额外能源对应消耗所产生的碳排放限制情况)对施工工程办公能源消耗数据、施工工程生活能源消耗数据以及施工工程额外能源消耗数据进行分析,以将相应的能源消耗数据转换为相应的碳排放量情况,并将转换得到的碳排放量情况相加,最终得到施工工程能耗碳排放量数据。
步骤S33:利用材料运输密度计算公式对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进行密度计算,得到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结合运输区域范围参数、运输区域复杂度度量参数、建筑材料运输距离参数、建筑材料运输时间参数、建筑材料运输效率系数、建筑材料运输成本参数、建筑材料重要性系数、建筑材料稳定性系数、运输区域坐标参数、运输区域坐标分布均值、运输区域坐标分布标准差以及相关参数构成了一个合适的材料运输密度计算公式对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进行密度计算,以量化评估建筑材料在不同运输区域的运输集中程度,最终得到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另外,该材料运输密度计算公式还能够使用本领域内任意一种运输密度检测算法来代替密度计算的过程,并不局限于该材料运输密度计算公式。
步骤S34:根据预设的建筑材料运输密度标准值对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进行比较判断,当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建筑材料运输密度标准值时,则将该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对应的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划分标记为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当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小于预设的建筑材料运输密度标准值时,则将该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对应的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划分标记为运输低频区域信息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预先设置的建筑材料运输密度标准值对计算得到的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进行比较判断,如果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建筑材料运输密度标准值,说明该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对应的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的运输集中程度较大,则将该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对应的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划分标记为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如果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小于预设的建筑材料运输密度标准值,说明该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对应的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的运输集中程度较小,则将该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对应的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划分标记为运输低频区域信息数据。
步骤S35:对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进行运输能耗及碳排放因子分析,得到建筑材料运输能耗数据以及建筑材料运输碳排放因子;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通过考虑运输距离、交通工具等因素对被划分标记为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以分析高频区域内建筑材料的运输能源消耗情况,从而得到建筑材料运输能耗数据。然后,通过结合当地的运输排放标准对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建筑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碳污染影响程度,最终得到建筑材料运输碳排放因子。
步骤S36:通过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获取对应高频区域的运输路线拥堵状况数据,并根据运输路线拥堵状况数据对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进行碳排放影响分析,得到运输拥堵碳排放影响因子;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进行运输路线状况分析,以分析相应的运输路线交通拥堵状况,从而得到对应高频区域的运输路线拥堵状况数据。然后,通过结合运输路线拥堵状况数据对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内的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以分析考虑交通拥堵导致的能源浪费和碳排放增加的影响程度因素,最终得到运输拥堵碳排放影响因子。
步骤S37:基于运输拥堵碳排放影响因子、建筑材料运输能耗数据以及建筑材料运输碳排放因子对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进行高频区域碳排放分析,得到建筑材料高频区域运输碳排放量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结合运输拥堵碳排放影响因子、建筑材料运输能耗数据以及建筑材料运输碳排放因子相乘对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以综合考虑运输能耗、碳排放因子和拥堵因素来计算评估建筑材料在高频区域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情况,最终得到建筑材料高频区域运输碳排放量数据。
步骤S38:根据当地运输排放标准对运输低频区域信息数据进行低频区域碳排放分析,得到建筑材料低频区域运输碳排放量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结合当地的运输排放标准(其涵盖了包括轻型车辆、重型车辆、公共交通工具等车辆燃料尾气排放的限制)对运输低频区域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建筑材料在低频区域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情况,最终得到建筑材料低频区域运输碳排放量数据。
步骤S39:对建筑材料高频区域运输碳排放量数据以及建筑材料低频区域运输碳排放量数据进行数据合并,得到建筑材料运输碳排放量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建筑材料高频区域运输碳排放量数据以及建筑材料低频区域运输碳排放量数据进行合并,以全面了解建筑材料在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状况,最终得到建筑材料运输碳排放量数据。
本发明首先通过对施工工程能源消耗数据进行能源消耗类型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型能源在施工过程中的使用情况。通过细分能源消耗类型,可以有针对性地分析不同能源消耗类型的碳排放情况,从而为后续的能源碳排放分析过程提供基础保障。通过结合当地能源排放标准对施工工程办公能源消耗数据、施工工程生活能源消耗数据以及施工工程额外能源消耗数据进行能耗碳排放分析,可以客观评估不同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碳排放影响。通过量化能耗碳排放量,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减排措施,降低碳排放量,实现碳中和目标,从而为后续的整体碳排放计算提供基础数据保障。还通过使用合适的材料运输密度计算公式对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进行密度计算,可以评估建筑材料在不同区域的运输集中程度,通过了解建筑材料的运输密度,可以有针对性地分析建筑材料的运输路线,从而为后续的运输碳排放分析过程提供数据支持。其次,通过使用预设的建筑材料运输密度标准值对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进行比较判断,以将建筑材料运输区域进行分类标记,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运输碳排放分析策略。通过对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进行运输能耗及碳排放因子分析,可以深入了解高频运输区域的能源消耗情况以及与之相关的碳排放因子。通过分析建筑材料运输能耗数据能够帮助识别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而碳排放因子的分析则有助于评估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碳污染程度,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高频区域碳排放分析过程至关重要。然后,通过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获取对应高频区域的运输路线拥堵状况数据,并根据运输路线拥堵状况数据对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进行碳排放影响分析,这一步骤的目的在于评估运输拥堵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拥堵状况是影响运输效率和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拥堵状况,可以更好地理解拥堵对碳排放的影响,为减少碳排放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基于运输拥堵碳排放影响因子、建筑材料运输能耗数据以及建筑材料运输碳排放因子对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进行高频区域碳排放分析,这一步骤将运输能耗、碳排放因子和拥堵因素综合考虑,从而精确评估高频区域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情况。通过这种分析,可以识别出运输高频区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为后续的处理过程提供基础数据。接下来,通过结合当地运输排放标准对运输低频区域信息数据进行低频区域碳排放分析,这一步骤旨在评估低频区域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情况。虽然低频区域的运输频率较低,但仍然对碳排放有一定影响,通过分析低频区域的碳排放情况,可以全面了解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状况。最后,通过对建筑材料高频区域运输碳排放量数据以及建筑材料低频区域运输碳排放量数据进行数据合并,这一步骤能够将高频区域和低频区域的碳排放数据进行合并,从而得到全面的建筑材料运输碳排放情况。通过这一步骤,可以为制定减排策略和优化运输方案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还可以为后续的整体碳排放计算提供基础数据保障。
优选地,步骤S33中的材料运输密度计算公式具体为:
式中,为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为运输区域范围参数,为运输区域复杂度度量 参数,为建筑材料运输距离参数,为建筑材料运输时间参数,为建筑材料运输效率系 数,为建筑材料运输成本参数,为建筑材料重要性系数,为建筑材料稳定性系数,为 运输区域横坐标参数,为运输区域横坐标分布均值,为运输区域横坐标分布标准差, 为运输区域纵坐标参数,为运输区域纵坐标分布均值,为运输区域纵坐标分布标准差,为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的修正值。
本发明通过使用具体的数学模型并经过验证得到了一个材料运输密度计算公式, 用于对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进行密度计算,该材料运输密度计算公式通过考虑运输 区域的大小,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建筑材料的运输密度值。通过运输区域复杂度度量参数用 于衡量运输区域的复杂程度,这样通过考虑运输区域的复杂度,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建筑材 料运输的难度和影响。通过考虑建筑材料运输距离参数和时间参数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建筑 材料运输的工作量、成本和能耗情况。其次,通过结合建筑材料运输效率系数、成本参数、重 要性系数和稳定性系数来用于对建筑材料运输的效率、成本、重要性和稳定性进行权衡和 调整,这样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建筑材料运输的实际情况。然后,通过考虑运输区域坐标参数 和空间分布情况可以更准确地捕捉建筑材料运输的空间特征和影响情况。另外,通过引入 修正值来微调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以提高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和适应性。通过调整修正值, 可以使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更符合实际情况。综上所述,材料运输密度计算公式综合考虑 了运输区域的大小、复杂度、距离、时间、效率、成本、重要性、稳定性以及空间分布等因素, 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建筑材料运输的密度,为分析运输频率和规划运输策略提供重要参 考。所以,该公式充分考虑了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运输区域范围参数,运输区域复杂度 度量参数,建筑材料运输距离参数,建筑材料运输时间参数,建筑材料运输效率系数 ,建筑材料运输成本参数,建筑材料重要性系数,建筑材料稳定性系数,运输区域横坐 标参数,运输区域横坐标分布均值,运输区域横坐标分布标准差,运输区域纵坐标参 数,运输区域纵坐标分布均值,运输区域纵坐标分布标准差,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的 修正值,根据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与以上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构成了一种函数关 系:
该公式能够实现对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的密度计算过程,同时,通过建筑 材料运输密度值的修正值的引入可以根据计算过程中出现的误差情况进行调整,从而能 够提高了材料运输密度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优选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系统,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该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系统包括:
建筑施工工程数据监控模块,用于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进行数据监控采集,以得到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数据、施工工程能源消耗数据以及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
建筑材料碳排放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数据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材料影响评估分析,得到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单位材料能耗确定,得到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基于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以及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材料碳排放分析,从而得到建筑材料施工过程碳排放量数据;
施工能耗及运输碳排放分析模块,用于对施工工程能源消耗数据进行能耗碳排放分析,得到施工工程能耗碳排放量数据;对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进行运输密度区域分割,以得到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以及运输低频区域信息数据;对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以及运输低频区域信息数据进行区域分类碳排放分析,从而得到建筑材料运输碳排放量数据;
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可视化模块,用于对建筑材料施工过程碳排放量数据、施工工程能耗碳排放量数据以及建筑材料运输碳排放量数据进行碳排放融合计算,得到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量数据;利用可视化技术对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量数据进行实时可视化处理,从而得到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实时曲线图。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系统,该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系统由建筑施工工程数据监控模块、建筑材料碳排放分析模块、施工能耗及运输碳排放分析模块以及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可视化模块组成,能够实现本发明所述任意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用于联合各个模块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之间的操作实现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系统内部结构互相协作,这样能够大大减少重复工作和人力投入,能够快速有效地提供更准确、更高效的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过程,从而简化了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系统的操作流程。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申请文件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发明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进行数据监控采集,以得到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数据、施工工程能源消耗数据以及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
步骤S2:根据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数据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材料影响评估分析,得到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单位材料能耗确定,得到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基于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以及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材料碳排放分析,得到建筑材料施工过程碳排放量数据;
步骤S3:对施工工程能源消耗数据进行能耗碳排放分析,得到施工工程能耗碳排放量数据;对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进行运输密度区域分割,以得到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以及运输低频区域信息数据;对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以及运输低频区域信息数据进行区域分类碳排放分析,得到建筑材料运输碳排放量数据;
步骤S4:对建筑材料施工过程碳排放量数据、施工工程能耗碳排放量数据以及建筑材料运输碳排放量数据进行碳排放融合计算,得到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量数据;利用可视化技术对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量数据进行实时可视化处理,得到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实时曲线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通过材料使用监控设备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的建筑材料进行使用数据监控采集,得到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
步骤S12:通过设备监测传感器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的施工设备进行运行数据监控处理,得到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数据;
步骤S13:通过能源监测传感器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状况进行能源数据监控采集,得到施工工程能源消耗数据;
步骤S14:通过运输监控设备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的建筑材料运输过程进行运输数据监控采集,得到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通过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数据获取施工设备的平均施工停滞工程量数据以及设备年限耗损概率数据,并根据平均施工停滞工程量数据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的施工设备进行设备损伤计算,以得到施工设备损伤概率数据;
步骤S22:利用施工设备影响系数计算公式对设备年限耗损概率数据以及施工设备损伤概率数据进行影响系数计算,得到建筑材料施工过程设备影响系数;
步骤S23:根据建筑材料施工过程设备影响系数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材料影响评估分析,得到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
步骤S24: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单位材料能耗确定,得到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
步骤S25:基于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以及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材料碳排放分析,得到建筑材料施工过程碳排放量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中的施工设备影响系数计算公式具体为:
式中,为建筑材料施工过程设备影响系数,/>为影响系数计算的积分时间范围参数,/>为影响系数计算的时间变量参数,/>为在时间/>处的设备年限耗损概率,/>为设备年限耗损概率的影响调整系数,/>为在时间/>处的施工设备损伤概率,/>为施工设备损伤概率的影响调整系数,/>为施工设备逻辑影响函数的数量,/>均为施工设备逻辑影响函数的形状调整参数,/>均为施工设备逻辑影响函数的中心位置调整参数,/>均为施工设备逻辑影响函数的位置偏移调整参数,/>均为施工设备逻辑影响函数的影响调整系数,/>为建筑材料施工过程设备影响系数的修正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4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41: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施工工序分类处理,得到建筑材料调直工序数据、建筑材料切割工序数据、建筑材料成型工序数据以及建筑材料焊接工序数据;
步骤S242:对建筑材料调直工序数据、建筑材料切割工序数据、建筑材料成型工序数据以及建筑材料焊接工序数据进行工序台班消耗分析,得到调直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切割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成型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以及焊接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
步骤S243:基于调直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切割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成型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以及焊接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利用预设的建筑材料能耗基础定额标准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的建筑材料进行单位材料能耗确定,得到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4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431: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中的建筑材料进行材料直径类型划分,以得到能源高耗建筑材料以及能源低耗建筑材料;
步骤S2432:基于调直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利用预设的建筑材料能耗基础定额标准分别对能源高耗建筑材料以及能源低耗建筑材料进行调直工序能耗计算并求平均,以得到调直工序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集;
步骤S2433:基于切割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利用预设的建筑材料能耗基础定额标准分别对能源高耗建筑材料以及能源低耗建筑材料进行切割工序能耗计算并求平均,以得到切割工序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集;
步骤S2434:基于成型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利用预设的建筑材料能耗基础定额标准分别对能源高耗建筑材料以及能源低耗建筑材料进行成型工序能耗计算并求平均,以得到成型工序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集;
步骤S2435:基于焊接工序台班消耗量数据利用预设的建筑材料能耗基础定额标准分别对能源高耗建筑材料以及能源低耗建筑材料进行焊接工序能耗计算并求平均,以得到焊接工序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集;
步骤S2436:将调直工序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集、切割工序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集、成型工序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集以及焊接工序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集进行系数表格确定,得到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5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51:对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以及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进行建筑材料匹配,得到不同建筑材料的施工机械影响因子以及单位能耗系数值;
步骤S252:利用建筑材料碳排放因子计算公式对不同建筑材料的施工机械影响因子以及单位能耗系数值进行因子计算,得到不同建筑材料的碳排放因子;
其中,建筑材料碳排放因子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为第/>类建筑材料的碳排放因子,/>为建筑材料的类型项次,/>为建筑材料的类型总数量,/>为第/>类建筑材料的施工机械影响因子,/>为第/>类建筑材料的单位能耗系数值;
步骤S253:根据不同建筑材料的碳排放因子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材料碳排放分析,得到建筑材料施工过程碳排放量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对施工工程能源消耗数据进行能源消耗类型分析,得到施工工程办公能源消耗数据、施工工程生活能源消耗数据以及施工工程额外能源消耗数据;
步骤S32:根据当地能源排放标准对施工工程办公能源消耗数据、施工工程生活能源消耗数据以及施工工程额外能源消耗数据进行能耗碳排放分析,得到施工工程能耗碳排放量数据;
步骤S33:利用材料运输密度计算公式对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进行密度计算,得到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
步骤S34:根据预设的建筑材料运输密度标准值对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进行比较判断,当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建筑材料运输密度标准值时,则将该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对应的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划分标记为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当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小于预设的建筑材料运输密度标准值时,则将该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对应的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划分标记为运输低频区域信息数据;
步骤S35:对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进行运输能耗及碳排放因子分析,得到建筑材料运输能耗数据以及建筑材料运输碳排放因子;
步骤S36:通过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获取对应高频区域的运输路线拥堵状况数据,并根据运输路线拥堵状况数据对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进行碳排放影响分析,得到运输拥堵碳排放影响因子;
步骤S37:基于运输拥堵碳排放影响因子、建筑材料运输能耗数据以及建筑材料运输碳排放因子对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进行高频区域碳排放分析,得到建筑材料高频区域运输碳排放量数据;
步骤S38:根据当地运输排放标准对运输低频区域信息数据进行低频区域碳排放分析,得到建筑材料低频区域运输碳排放量数据;
步骤S39:对建筑材料高频区域运输碳排放量数据以及建筑材料低频区域运输碳排放量数据进行数据合并,得到建筑材料运输碳排放量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3中的材料运输密度计算公式具体为:
式中,为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为运输区域范围参数,/>为运输区域复杂度度量参数,/>为建筑材料运输距离参数,/>为建筑材料运输时间参数,/>为建筑材料运输效率系数,为建筑材料运输成本参数,/>为建筑材料重要性系数,/>为建筑材料稳定性系数,/>为运输区域横坐标参数,/>为运输区域横坐标分布均值,/>为运输区域横坐标分布标准差,/>为运输区域纵坐标参数,/>为运输区域纵坐标分布均值,/>为运输区域纵坐标分布标准差,/>为建筑材料运输密度值的修正值。
10.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该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系统包括:
建筑施工工程数据监控模块,用于对建筑施工工程过程进行数据监控采集,以得到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数据、施工工程能源消耗数据以及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
建筑材料碳排放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施工设备机械运行信息数据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材料影响评估分析,得到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单位材料能耗确定,得到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基于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影响因子以及建筑材料单位能耗系数表对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情况数据进行材料碳排放分析,从而得到建筑材料施工过程碳排放量数据;
施工能耗及运输碳排放分析模块,用于对施工工程能源消耗数据进行能耗碳排放分析,得到施工工程能耗碳排放量数据;对建筑材料运输区域信息数据进行运输密度区域分割,以得到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以及运输低频区域信息数据;对运输高频区域信息数据以及运输低频区域信息数据进行区域分类碳排放分析,从而得到建筑材料运输碳排放量数据;
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可视化模块,用于对建筑材料施工过程碳排放量数据、施工工程能耗碳排放量数据以及建筑材料运输碳排放量数据进行碳排放融合计算,得到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量数据;利用可视化技术对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量数据进行实时可视化处理,从而得到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实时曲线图。
CN202410204816.XA 2024-02-26 2024-02-26 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77862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04816.XA CN117786283B (zh) 2024-02-26 2024-02-26 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04816.XA CN117786283B (zh) 2024-02-26 2024-02-26 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86283A true CN117786283A (zh) 2024-03-29
CN117786283B CN117786283B (zh) 2024-05-10

Family

ID=90396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04816.XA Active CN117786283B (zh) 2024-02-26 2024-02-26 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8628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40380A1 (en) * 2008-03-20 2009-09-24 Ashok Deepak Shah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US20130022131A1 (en) * 2011-07-20 2013-01-24 Ocon James D 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prioritized transmission of data
CN108427859A (zh) * 2017-12-29 2018-08-21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3283799A (zh) * 2021-06-15 2021-08-20 东南大学 一种适用于设计阶段量化和评测公共建筑碳排放的方法
CN113762778A (zh) * 2021-09-09 2021-12-07 上海和数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能源区块链的减碳量计算方法
CN114493957A (zh) * 2021-09-10 2022-05-13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阶段的碳排放的计算方法
CN116029590A (zh) * 2022-12-14 2023-04-28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变电站工程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40380A1 (en) * 2008-03-20 2009-09-24 Ashok Deepak Shah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US20130022131A1 (en) * 2011-07-20 2013-01-24 Ocon James D 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prioritized transmission of data
CN108427859A (zh) * 2017-12-29 2018-08-21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3283799A (zh) * 2021-06-15 2021-08-20 东南大学 一种适用于设计阶段量化和评测公共建筑碳排放的方法
CN113762778A (zh) * 2021-09-09 2021-12-07 上海和数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能源区块链的减碳量计算方法
CN114493957A (zh) * 2021-09-10 2022-05-13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阶段的碳排放的计算方法
CN116029590A (zh) * 2022-12-14 2023-04-28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变电站工程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ENG LIU ET AL: "Calculation Model for Energy Carbon Emission of Building Material Transportation",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PRODUCT E-SERVICE AND E-ENTERTAINMENT》, 10 December 2010 (2010-12-10), pages 1 - 3 *
李水生 等: "建筑施工阶段碳足迹计算与分析研究", 《环境科学与管理》, vol. 45, no. 3, 31 March 2020 (2020-03-31), pages 41 - 4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86283B (zh) 2024-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uo et al. China's building stock estimation and energy intensity analysis
Wang et al. Methodology of comprehensive building energy performance diagnosis for large commercial buildings at multiple levels
CN103024761B (zh) 基站能耗模型建立方法、能耗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8489875B (zh) 一种基于时段统计分析的污染物溯源系统及方法
CN109656204B (zh) 一种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智能环保岛系统
CN111103565A (zh) 一种基于智能电能表计量误差分析的数据变换方法及系统
Huo et al. The total-factor energy productivity growth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Evidence from the regional level
CN105354371A (zh) 基于ga-wnn的输变电工程造价预测方法
CN117786283B (zh) 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6976561A (zh) 高压电缆类设备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方法
CN113240333B (zh) 一种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量评估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5809783A (zh) 一种中大型能源用户分行业能效评价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7172625B (zh) 一种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的综合化分析方法
US2012027166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 sustainability metric
Chen et al. Assessing urban low-carbon performance from a metabolic perspective
Bonfà et al. Monitoring compressed air systems energy performance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lesson learned from an explorative study in large and energy-intensive industrial firms.
CN116596196A (zh) 一种碳排放核查方法及系统
CN115829253A (zh) 碳中和绿色生态园区低碳化实施路径与评价方法
CN117787571B (zh) 一种区域大气治理的碳排放测算方法及系统
CN117406685B (zh) 适用于绿色低碳建筑的建筑设备智能控制优化管理系统
CN117689396A (zh) 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后生命周期家电碳足迹核算方法
Xiang et al. Project management mode under the concept of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its value in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Jin et al. Research on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model based on multiple regression
Chavarry-Vallejos et al. Decarbonization Technology in Road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CN112883013B (zh) 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一致性审核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