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86282A - 一种热管地基及其导冷增强系数计算方法、导冷增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管地基及其导冷增强系数计算方法、导冷增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86282A
CN117786282A CN202410201352.7A CN202410201352A CN117786282A CN 117786282 A CN117786282 A CN 117786282A CN 202410201352 A CN202410201352 A CN 202410201352A CN 117786282 A CN117786282 A CN 1177862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heat pipe
conducting
medium
found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013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786282B (zh
Inventor
金龙
董元宏
胡彬华
陈建兵
陈盼
张金保
赵力国
裴万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First Highway Consulta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First Highway Consulta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First Highway Consulta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First Highway Consulta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0135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862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77862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862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7862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862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 Consolidation Of Soil By Introduction Of Solidifying Substances Into Soi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基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管地基及其导冷增强系数计算方法、导冷增强方法,通过冻结指数、土体融化潜热、未注入导冷增强介质时预埋孔的热阻、导冷增强体的热阻等参数,并利用公式计算未注入导冷增强介质时热管的冷却半径;以及,注入导冷增强介质后热管的冷却半径,随后求得导冷增强系数,并通过导冷增强系数判断是否进行后续施工,可见,本申请通过量化判断热管地基的导冷增强程度,避免了经验法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了判定结果的精准度,可为后期量化热管的工作效率提供科学依据,可以在冻土区各类应用热管的工程中广泛使用,比如公路工程、铁路工程、电力工程、油气管线工程等。

Description

一种热管地基及其导冷增强系数计算方法、导冷增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基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热管地基及其导冷增强系数计算方法、导冷增强方法。
背景技术
热管技术是多年冻土区土木工程建设中典型的主动导冷类降温结构,将热管埋设在地基中,当大气环境温度低于下部地基温度时,热管内部的工质不断发生气液相变、相变换热和重力回流,将地基的热量源源不断的导入外部环境,使地基的温度不断下降,起到高效降低地温、防治多年冻土地基的热融沉陷的作用。单根热管的额定功率在200W以上,但是实际监测发现,实际功率仅为50~60W左右,工作效率不到出厂功效的30%,而施工工艺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实际工程施工时,常采用钻孔埋设的方法,先实施钻孔,然后插入热管,在热管与钻孔之间往往采用砂砾进行回填。由于热管周围空隙狭小,回填材料松散,回填压实难度大,造成施工后热管与地基的接触不良,大大削弱了热管的导冷效率。并且大气降水更容易入渗钻孔,加速冻土地基退化,进一步诱发热棒地基各类热融病害的发生与发展。因此,必须要对热管钻孔进行防渗与导冷处治,达到充分发挥热管导冷效能的目的。
现行的《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热棒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T/CECS G:D21-03-2021)、《多年冻土区公路特殊路基施工与检测技术规程》(Q/CCCC GL103-2020)提出在钻孔与热管之间回填中粗砂,采用水中沉砂法施工,但由于热管埋设段过长(超5m以上),热管与钻孔之间空隙较小(约为2cm),且部分热管采用倾斜插入的方法,导致难以回填,无法压实,工后效果不良。专利文献201811160504.4一种用于控制季节性冻害的热棒路基及构造方法、201821616935一种用于控制季节性冻害的热棒路基,提出在热管与热管安装孔之间灌满细砂,均存在上述问题,无法避免回填效果差、无法避免渗水的问题,且均未对热管施工后回填效果差异进行功效计算与评价。
综上,相关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采用粗砂等方式回填钻孔,无法有效压实,导致热管与地基的接触不良,降低热管的导冷效率。
第二、粗砂作为回填材料较为松散,容易使大气降水入渗,加速冻土地基退化,进一步诱发热管地基各类热融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第三、无对热管地基施工后回填效果导冷增强的评价方法,而相关技术中的经验法判断精度不高,无法为量化热管的工作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热管地基及其导冷增强系数计算方法、导冷增强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热管地基导冷增强系数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气象数据,计算冻结指数
基于地质参数,计算土体融化潜热,以及计算未注入导冷增强介质时预埋孔的热阻/>;其中,导冷增强介质用于填入预埋孔以形成导冷增强体,以及用于填埋热管埋入预埋孔中的部分。
基于导冷增强介质,计算导冷增强体的热阻
利用公式
计算未注入导冷增强介质时热管的冷却半径;以及,利用公式
计算注入导冷增强介质后热管的冷却半径;其中,为热管的热阻,为所述导 冷增强体的热阻,为预埋孔的直径,为土体导热系数,为相变潜热。
利用公式
计算导冷增强系数K。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气象数据包括温度;利用公式
计算冻结指数;其中,t为时间,T为温度,T<0℃。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地质参数包括土体干密度和含水率w,利用公式计算土体融化潜热/>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地质参数包括预埋孔的初始导热系数;利用公式
进行计算未注入导冷增强介质时预埋孔的热阻;其中,/>为热管的直径,l为预埋孔的深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利用公式
计算预埋孔的初始导热系数;其中,/>为空气导热系数,/>为孔内介质导热系数,为空隙率。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利用公式
计算导冷增强体的热阻;其中,/>为热管的直径,/>为导冷增强体的导热系数,l为预埋孔的深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导冷增强介质为浆液。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导冷增强介质包括水泥浆和地质聚合物中的至少一者。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导冷增强介质满足:渗透系数<1×10-4cm/s;热传导系数 > 1.7 ;凝结时间<390min;7天放热量≤231 J/g。
一种热管地基的导冷增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采用导冷增强系数计算方法计算导冷增强系数K;
步骤S200:判断导冷增强系数K,若K≥1,则执行步骤S300,若K<1,则更换导冷增强介质,并返回步骤S100;
步骤S300:在地基处钻预埋孔;
步骤S400:在预埋孔中注入导冷增强介质,以及插入热管;
步骤S600:使导冷增强介质形成导冷增强体。
一种热管地基,包括:
地基,设有预埋孔;
热管,热管的埋设段埋入预埋孔中;
导冷增强介质,导冷增强介质为浆液,导冷增强介质能够填入预埋孔以形成导冷增强体,导冷增强体填埋热管埋入预埋孔中的部分。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公开一种热管地基导冷增强系数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基于气象数据,计算冻结指数
基于地质参数,计算土体融化潜热,以及计算未注入导冷增强介质时预埋孔的热阻/>;其中,导冷增强介质用于填入预埋孔以形成导冷增强体,以及用于填埋热管埋入预埋孔中的部分。
基于导冷增强介质,计算导冷增强体的热阻
利用公式
计算未注入导冷增强介质时热管的冷却半径;以及,利用公式
计算注入导冷增强介质后热管的冷却半径;其中,为热管的热阻,为预埋孔 的直径,为土体导热系数,为相变潜热。
利用公式计算导冷增强系数K。
上述的导冷增强系数K为热管地基的导冷增强程度的判定依据,导冷增强系数K越大,则热管的冷却半径在注入导冷增强介质前后的变化程度越大,导冷增强程度越大,反之越小。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导冷增强系数K的计算,量化判断热管地基的导冷增强程度,避免了经验法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了判定结果的精准度,可为后期量化热管的工作效率提供科学依据,可以在冻土区各类应用热管的工程中广泛使用,比如公路工程、铁路工程、电力工程、油气管线工程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热管地基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热管地基导冷增强系数计算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热管地基的导冷增强方法流程图。
图标:
10-导冷增强介质、20-预埋孔、30-导冷增强体、40-热管、50-地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相关技术中,热管已成为冻土区对地基进行热防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相关规范中只给出了热管制冷量功率的计算方法,并无热管地基导冷增强程度的计算方法,导冷增强程度的判定主要是借鉴以往的工程经验,而依据经验判定往往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容易导致判定结果失真。为此遂产生本申请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图1~图3进行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热管地基导冷增强系数计算方法,热管地基如图1所示,地基50通常为冻土区的地基,地基50中钻预埋孔20,并于预埋孔20中插入热管40,以及于预埋孔20中填入导冷增强介质10,导冷增强介质10于预埋孔20中形成导冷增强体30。热管40为传热元件,它充分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相变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透过热管40可以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外。
计算方法如图2所示,热管地基导冷增强系数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基于气象数据,计算冻结指数。冻结指数/>是表示一个地区冬季寒冷程度的重要参数,通常来说,冻结指数是以日平均气温(或者平均地表温度)低于0°C的天数内温度值累积而得到的。
基于地质参数,计算土体融化潜热,以及计算未注入导冷增强介质10时预埋孔20的热阻/>;其中,导冷增强介质10用于填入预埋孔20以形成导冷增强体30,以及用于填埋热管40埋入预埋孔20中的部分。其中,未注入导冷增强介质10时预埋孔20的热阻/>具体为:未注入导冷增强介质10时,预埋孔20中所填埋的诸如粗砂、土壤等介质时的热阻,通常来说预埋孔20中可以先加入粗砂、土壤等普通导冷介质,再加入浆液等作为导冷增强介质。
基于导冷增强介质10,计算导冷增强体30的热阻
利用公式
计算未注入导冷增强介质10时热管40的冷却半径;以及,利用公式
计算注入导冷增强介质10后热管40的冷却半径;其中,为热管40的热阻,为 所述导冷增强体30的热阻,为预埋孔20的直径,为土体导热系数,为相变潜热,具体来 说,可以为冰水相变潜热,=334kJ/kg。
利用公式计算导冷增强系数K。
本申请中,地基50中钻预埋孔20以填入导冷增强介质10和热管40,导冷增强介质10随后冷凝为导冷增强体30,如此,地基50的热量将随着导冷增强体30、热管40依次传导并进入大气环境,而大气环境的冷量又随着热管40、导冷增强体30依次传导并进入地基50中,这样地基50的热量导出的同时又获得了冷量,地基50的温度不断下降,起到高效降低地温、防治多年冻土地基的热融沉陷的目的。
而上述的导冷增强系数K为热管地基的导冷增强程度的判定依据,导冷增强系数K越大,则热管的冷却半径在注入导冷增强介质10前后的变化程度越大,导冷增强程度越大,反之越小。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导冷增强系数K的计算,量化判断热管地基的导冷增强程度,避免了经验法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了判定结果的精准度,可为后期量化热管的工作效率提供科学依据,可以在冻土区各类应用热管的工程中广泛使用,比如公路工程、铁路工程、电力工程、油气管线工程等。
可选地,冻结指数可以理解为关于温度的函数,故气象数据可以包括温度;利用公式
计算冻结指数;其中,t为时间,T为温度,T<0℃,则/>可以理解为:在t1~t2时间段内,比如一年(或整个冬期)中连续地低于0℃气温的持续时间和其数值乘积的总和,以度·日(℃·day)或度·月(℃·month)表示。
可选地,地质参数可以包括土体干密度和含水率w。利用公式
计算土体融化潜热。土体融化潜热是指钻有预埋孔20的地基50的土体加热到融点后,从固态变为液态吸收的热量,这里的液态指地基50中冻土从冻结到融化的状态,即地基50中土体的冰变为水的状态。
可选地,地质参数可以包括预埋孔20的初始导热系数。利用公式
进行计算未注入导冷增强介质10时预埋孔20的热阻;其中,/>为热管40的直径,l为预埋孔20的深度,热管40通常插入至预埋孔20的孔底,故l为也可以理解为热管40的埋设段的长度,热管40的埋设段即热管40埋入预埋孔20中的部分。
可选地,利用公式
计算预埋孔20的初始导热系数;其中,/>为空气导热系数,/>为孔内介质导热系数,/>为空隙率。孔内介质导热系数/>可以理解为预埋孔20中所填埋的土壤或粗砂的导热系数,而空气导热系数/>即预埋孔20中的空气导热系数,如此计算得出的预埋孔20的初始导热系数/>更加准确,防止失真。
可选地,利用公式
计算导冷增强体30的热阻;其中,/>为导冷增强体30的导热系数。
可选地,导冷增强介质10可以为粗砂等,而本申请则选择导冷增强介质10为浆液。通常来说,预埋孔20中可以先加入粗砂、土壤等普通导冷介质,再加入浆液等作为导冷增强介质10,这样在第一方面,可以通过浆液形成的导冷增强体30密封热管40周围的空隙,强化热管40与地基50的接触,进而提高热管40的导冷、导热能力,尤其是提高热管40的导冷能力,在第二方面,解决选用粗砂等导致的回填材料孔隙比大、无法压实等问题,在第三方面,浆液可以防止外部渗水,减缓地基50的退化,提高工程热稳定性,避免热管地基各类热融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可选地,导冷增强介质10可以包括水泥浆和地质聚合物中的至少一者,地质聚合物可以为矿渣基、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等。以导冷增强介质10选用水泥浆为例,水泥浆作为导冷增强介质10填入预埋孔20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冷凝作用,将逐渐干涸凝固,从而形成导冷增强体30。
可选地,导冷增强介质10满足:渗透系数<1×10-4cm/s,热传导系数> 1.7 ;凝结时间<390min;7天放热量≤231 J/g。以使导冷增强介质10综合具备低渗透、 高导热、快凝结、低放热等性能,可以直接增大热管40制冷功率、冷却半径等,有效节约工程 投资,且绿色环保,完全依靠外部自然冷能,不额外增加能源。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地基的导冷增强方法,导冷增强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0:采用上述的导冷增强系数计算方法,计算所选用的导冷增强介质10,其所对应得出的导冷增强系数K。
步骤S200:判断导冷增强系数K,若K≥1,则执行步骤S300,若K<1,则更换导冷增强介质10,并返回步骤S100。
步骤S300:在地基50处钻预埋孔20至预设深度;这里预设深度即上述的预埋孔20的深度l,针对冻土区,预设深度可以为8m~9m。
步骤S400:在预埋孔20中注入导冷增强介质10,以及插入热管40直至预设深度。
步骤S600:使导冷增强介质10形成导冷增强体30。以水泥浆为例,作为导冷增强介质10的水泥浆,经过一定时间的冷凝作用,将逐渐干涸凝固,从而形成不流动,且不任意改变形状的导冷增强体30。
可见,本实施例在判定所选用的导冷增强介质10导冷增强程度达到要求后,即导冷增强系数K≥1的情况下再进行具体的导冷增强介质10灌注,如此可以提高热管40的导冷能力,尤其在导冷增强介质10为浆液时,可强化热管40与地基50的接触,使得热管40的导冷能力达到最佳,从而保证后期热管的工作效率。
可选地,在步骤S400之前,导冷增强方法还包括:
步骤S350:在预埋孔20中加入普通导冷介质,比如普通导冷介质为粗砂、土壤等。
即预埋孔20中可以先加入粗砂、土壤等作为普通导冷介质,然后再加入浆液等作为导冷增强介质10,以达到良好的导冷能力的同时,减少导冷增强介质10用量,同时也能够保证导冷增强介质10在冷凝为导冷增强体之前,热管40于预埋孔20插入的稳定性。
可选地,上述热管地基的施工时间可以选择在冬季,如此能够更好的把大气环境中的冷量通过热管40、导冷增强体30传递至地基50,更好的发挥热管40的导冷能力。
可选地,步骤S400中,热管40可以插入至预设深度,即预埋孔20的深度l。冷量主要由热管40的底部传递至地基50中,故热管40插入的更深,则热管40便有更多容纳于预埋孔20中的部分,以便达到较好的导冷效果。
可选地,施工方法还包括步骤S500:封孔,具体为将导冷增强介质10在预埋孔20的孔口位置抹平,并使导冷增强介质10与地基50的表面平齐,防止导冷增强介质10渗出。
可选地,施工方法可以分为前注浆施工方法和后注浆施工方法两种。
具体来说,前注浆施工方法中,步骤S400包括:
步骤S410:将导冷增强介质10注入预埋孔20中。
步骤S420:插入热管40于预埋孔20中直至预设深度。
即前注浆施工方法中,按照先注入导冷增强介质10再插设热管40进行。
而在后注浆施工方法中,步骤S400包括:
步骤S430:插入热管40于预埋孔20中直至预设深度,并使热管40的中心线和预埋孔20的中心线重合。
步骤S440:在热管40与预埋孔20之间注入导冷增强介质10。
即后注浆施工方法中,按照先插设热管40再注入导冷增强介质10进行。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热管地基,热管地基采用实施例1的计算方法计算导冷增强系数K,以及采用实施例2的导冷增强方法实现导冷增强,阐述如下:热管地基包括地基50、热管40和导冷增强介质10。其中,地基50设有预埋孔20,热管40的埋设段埋入预埋孔20中,比如热管40埋设段埋入预埋孔20,热管40伸出段伸出于预埋孔20外。导冷增强介质10为浆液,导冷增强介质10能够填入预埋孔20以形成导冷增强体30,导冷增强体30填埋热管40埋入预埋孔20中的部分。
具体来说,导冷增强介质10在冷凝作用下形成导冷增强体30,工作时,大气环境中的冷量,可以通过热管40伸出于预埋孔20外的一侧,导入热管40埋入预埋孔20中的一侧,再由导冷增强体30导入地基50中,地基50中的热量可以通过导冷增强体30、热管40埋入预埋孔20中的一侧、热管40伸出于预埋孔20外的一侧依次导入大气环境中。
这样在第一方面,可以通过浆液形成的导冷增强体30密封热管40周围的空隙,强化热管40与地基50的接触,进而提高热管40的导冷、导热能力,尤其是提高热管40的导冷能力,在第二方面,解决选用粗砂等导致的回填材料孔隙比大、无法压实等问题,在第三方面,浆液形成的导冷增强体30可以防止外部渗水,减缓地基50的退化,提高工程热稳定性,避免热管地基各类热融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热管地基导冷增强系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基于气象数据,计算冻结指数
基于地质参数,计算土体融化潜热,以及计算未注入导冷增强介质(10)时预埋孔(20)的热阻/>;其中,所述导冷增强介质(10)用于填入所述预埋孔(20)以形成导冷增强体(30),以及用于填埋热管(40)埋入所述预埋孔(20)中的部分;
基于所述导冷增强介质(10),计算导冷增强体(30)的热阻
利用公式
计算未注入所述导冷增强介质(10)时所述热管(40)的冷却半径/>
以及,
利用公式
计算注入所述导冷增强介质(10)后所述热管(40)的冷却半径/>
其中,为所述热管(40)的热阻,为所述预埋孔(20)的直径,为土体导热系数,为相 变潜热,为所述导冷增强体(30)的热阻;
利用公式
计算导冷增强系数K。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参数包括土体干密度和含水率w
利用公式计算所述土体融化潜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参数包括所述预埋孔(20)的初始导热系数
利用公式进行计算所述未注入导冷增强介质(10)时预埋孔(20)的热阻/>;其中,/>为所述热管(40)的直径,l为所述预埋孔(20)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公式
计算所述预埋孔(20)的初始导热系数/>;其中,/>为空气导热系数,/>为孔内介质导热系数,/>为空隙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公式
计算所述导冷增强体(30)的热阻/>;其中,/>为所述热管(40)的直径,/>为所述导冷增强体(30)的导热系数,l为所述预埋孔(20)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冷增强介质(10)为浆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冷增强介质(10)包括水泥浆和地质聚合物中的至少一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冷增强介质(10)满足:
渗透系数<1×10-4 cm/s;
热传导系数> 1.7
凝结时间<390min;
7天放热量≤231 J/g。
9.一种热管地基的导冷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采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方法计算导冷增强系数K;
步骤S200:判断导冷增强系数K,若K≥1,则执行步骤S300,若K<1,则更换导冷增强介质(10),并返回步骤S100;
步骤S300:在地基(50)处钻所述预埋孔(20);
步骤S400:在所述预埋孔(20)中注入所述导冷增强介质(10),以及插入热管(40);
步骤S600:使所述导冷增强介质(10)形成所述导冷增强体(30)。
10.一种热管地基,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基(50),设有预埋孔(20);
热管(40),所述热管(40)的埋设段埋入所述预埋孔(20)中;
导冷增强介质(10),所述导冷增强介质(10)为浆液,所述导冷增强介质(10)能够填入所述预埋孔(20)以形成导冷增强体(30),所述导冷增强体(30)填埋热管(40)埋入所述预埋孔(20)中的部分。
CN202410201352.7A 2024-02-23 2024-02-23 一种热管地基及其导冷增强系数计算方法、导冷增强方法 Active CN1177862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01352.7A CN117786282B (zh) 2024-02-23 2024-02-23 一种热管地基及其导冷增强系数计算方法、导冷增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01352.7A CN117786282B (zh) 2024-02-23 2024-02-23 一种热管地基及其导冷增强系数计算方法、导冷增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86282A true CN117786282A (zh) 2024-03-29
CN117786282B CN117786282B (zh) 2024-05-17

Family

ID=90381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01352.7A Active CN117786282B (zh) 2024-02-23 2024-02-23 一种热管地基及其导冷增强系数计算方法、导冷增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86282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78936B1 (ko) * 2006-09-08 2007-11-22 지앤에스건설 주식회사 지열파이프 일체형 지반보강공법
RU2012117487A (ru) * 2012-04-28 2013-11-10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науч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электрификации сельского хозяйства Россий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ых наук (ГНУ ВИЭСХ Россельхозакадемии)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руглогодичных охлаждения, замораживания грунта основания фундамента и теплоснабжения сооружения на вечномерзлом грунте в условиях криолитозоны
CN105544512A (zh) * 2015-12-21 2016-05-04 河海大学 埋设传热管的加筋布袋注浆碎石桩及施工方法
CN106120506A (zh) * 2016-06-29 2016-11-16 中交第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能量平衡原理的多年冻土地区热棒路基参数设计方法
CN108589456A (zh) * 2018-07-13 2018-09-28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直插斜插交替式热管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235185A (zh) * 2018-09-30 2019-01-18 江西建工第二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控制季节性冻害的热棒路基及构造方法
CN209099108U (zh) * 2018-09-30 2019-07-12 江西建工第二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控制季节性冻害的热棒路基
CN110502847A (zh) * 2019-08-27 2019-11-26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热量收支平衡原理的多年冻土区热棒路基设计计算方法
WO2021254421A1 (zh) * 2020-06-17 2021-12-23 南京大学 一种分布式土体导热系数测试方法及其测试系统
CN115467206A (zh) * 2022-09-14 2022-12-13 国能新朔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抗冻胀路基系统及路基供热方法
CN116204967A (zh) * 2023-03-22 2023-06-02 河南大学 一种路基填筑短期内热棒高导热性影响的计算方法
KR20230119285A (ko) * 2022-02-07 2023-08-16 한국해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연안 개량 안강망 앵커에 기인한 해양케이블의 충돌 방지 해석 방법 및 동상민감성 지반에 인접한 지반구조물의 안정성 평가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6844674A (zh) * 2023-07-06 2023-10-03 东北大学 一种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导热系数模块化预测方法
US20230321772A1 (en) * 2020-10-26 2023-10-12 Aselsan Elektronik Sanayi Ve Ticaret Anonim Sirketi Fast heat pipe design and analysis methodology
US20230367919A1 (en) * 2021-05-13 2023-11-16 Hainan University An optimization method of shield tunnel starting end reinforcement solution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78936B1 (ko) * 2006-09-08 2007-11-22 지앤에스건설 주식회사 지열파이프 일체형 지반보강공법
RU2012117487A (ru) * 2012-04-28 2013-11-10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науч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электрификации сельского хозяйства Россий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ых наук (ГНУ ВИЭСХ Россельхозакадемии)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руглогодичных охлаждения, замораживания грунта основания фундамента и теплоснабжения сооружения на вечномерзлом грунте в условиях криолитозоны
CN105544512A (zh) * 2015-12-21 2016-05-04 河海大学 埋设传热管的加筋布袋注浆碎石桩及施工方法
CN106120506A (zh) * 2016-06-29 2016-11-16 中交第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能量平衡原理的多年冻土地区热棒路基参数设计方法
CN108589456A (zh) * 2018-07-13 2018-09-28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直插斜插交替式热管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9099108U (zh) * 2018-09-30 2019-07-12 江西建工第二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控制季节性冻害的热棒路基
CN109235185A (zh) * 2018-09-30 2019-01-18 江西建工第二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控制季节性冻害的热棒路基及构造方法
CN110502847A (zh) * 2019-08-27 2019-11-26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热量收支平衡原理的多年冻土区热棒路基设计计算方法
WO2021254421A1 (zh) * 2020-06-17 2021-12-23 南京大学 一种分布式土体导热系数测试方法及其测试系统
US20230321772A1 (en) * 2020-10-26 2023-10-12 Aselsan Elektronik Sanayi Ve Ticaret Anonim Sirketi Fast heat pipe design and analysis methodology
US20230367919A1 (en) * 2021-05-13 2023-11-16 Hainan University An optimization method of shield tunnel starting end reinforcement solution
KR20230119285A (ko) * 2022-02-07 2023-08-16 한국해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연안 개량 안강망 앵커에 기인한 해양케이블의 충돌 방지 해석 방법 및 동상민감성 지반에 인접한 지반구조물의 안정성 평가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5467206A (zh) * 2022-09-14 2022-12-13 国能新朔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抗冻胀路基系统及路基供热方法
CN116204967A (zh) * 2023-03-22 2023-06-02 河南大学 一种路基填筑短期内热棒高导热性影响的计算方法
CN116844674A (zh) * 2023-07-06 2023-10-03 东北大学 一种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导热系数模块化预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HANG, FAN XIAO: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oam Concrete Water Absorption and Cooling Performance"", 《 TSINGHUA UNIVERSITY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31 May 2023 (2023-05-31) *
周志东等: "《青藏铁路19标段施工技术与研究》", 31 October 2009,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pages: 31 - 34 *
杨永平, 魏庆朝, 周顺华, 张鲁新: "热管技术及其在多年冻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岩土工程学报》, no. 06, 20 December 2005 (2005-12-20) *
肖荣久: "《工程岩土学》", 30 September 1992,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pages: 133 - 134 *
谢鸣等: ""热管技术用于永久冻土地基的设计"", 《黑龙江电力技术》, vol. 15, no. 3, 30 June 1993 (1993-06-30), pages 189 - 191 *
陈永杰: ""吹填土地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山西建筑》, vol. 47, no. 14, 31 July 2021 (2021-07-31) *
陈继;徐舜华;窦顺;张鲁新;: "柴木铁路沼泽化冻土区热管冷却半径的观测研究", 《冰川冻土》, no. 04, 15 August 2011 (2011-08-15) *
陈继等: ""关于多年冻土区热管冷却半径的探讨"", 《灾害学》, vol. 34, no. 1, 20 November 2019 (2019-11-20) *
陶汉中; 张红; 庄骏; 张鲁新: ""低温热虹吸管群加固寒区建筑地基的分析计算"", 《岩土工程学报》, no. 08, 31 August 2005 (2005-08-3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86282B (zh) 2024-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Analysis of frost heave mechanisms in a high-speed railway embankment
CN108708372B (zh) 一种有压复合水泥风积砂浆搅拌桩成桩工艺
CN101419221A (zh) 深季节性冻土路基冻胀特性的计算方法
CN103061230B (zh) 一种利用地源热泵冷却及融冰冻路面技术的施工方法及施工用排水板
Zhang et al. Large‐Scale Model Testing of High‐Speed Railway Subgrade under Freeze‐Thaw and Precipitation Conditions
Xu et al. Frost heave of irrigation canals in seasonal frozen regions
CN201317935Y (zh) 高寒冻土区涵洞防冻胀融沉装置
JP3228728B2 (ja) 凍結融解を利用したボードドレーンによる地盤改良工法
CN117786282B (zh) 一种热管地基及其导冷增强系数计算方法、导冷增强方法
CN107117883A (zh) 一种先截水后透水的铺面砖及其制备方法
Wang et al. Frost jacking of piles in seasonally and perennially frozen ground
CN202230078U (zh) 冻土冻胀融沉测量装置
Shen et al. Effect of frost heave on a silt column filled with rubber-asphalt-fiber
CN109268068A (zh) 冻土地区地铁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控制值的预测方法
Sheng et al. Possible frost heave mechanisms in an unsaturated high-speed railway formation
CN211689710U (zh) 一种治理既有线路基冻涨融沉病害的新型通风管
JP2007017141A (ja) 埋設補助材
Wang et al. Mathematical Mode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hydrothermal Coupling for Unsaturated Soil Subgrade in the Seasonal Frozen Zone
CN110983890A (zh) 一种既有线土质路基冻胀融沉治理方法
CN106948832B (zh) 一种严寒地区隧道保温出水口施工方法
JPH10227032A (ja) 冬季の自然冷熱を利用した粘性土の盛土施工法
RU2310724C1 (ru) Способ возведения фундамента на пучинистом грунте в зимних условиях
CN205420937U (zh) 一种风积沙冻土路基结构
Chen et al. Failure mechanism and treatment measures for expansive soil canals in cold regions: A case study of the Xinjiang Water Conveyance Canal in China
Konrad Cold region engineer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