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80840A - 在流体腔中包括进给阀的阻尼器 - Google Patents

在流体腔中包括进给阀的阻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80840A
CN117780840A CN202311273185.9A CN202311273185A CN117780840A CN 117780840 A CN117780840 A CN 117780840A CN 202311273185 A CN202311273185 A CN 202311273185A CN 117780840 A CN117780840 A CN 1177808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damper
valve assembly
inner tube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731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德费尔梅
B·L·J·狄尔斯
G·曼格肖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 Lei Wei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 Lei Wei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8/371,52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20240110609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De Lei Wei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 Lei Wei Automobil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780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808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阻尼器,包括具有纵向轴线的内管和可滑动地安装在内管中的活塞。外管环绕内管,并在其间形成一个流体腔。第一阀组件包括第一阀环和固定在第一阀环上的第一阀盘。第一阀盘覆盖第一通道,限制流体沿第一方向流动,并允许流体沿相反的第二方向流动。第二阀组件包括第二阀环和固定在第二阀环上的第二阀盘。第二阀盘覆盖着贯通第二阀环的第二通道,以限制第二方向的水流,并允许第一方向的水流。第一阀组件与第二阀组件在轴向间隔开。

Description

在流体腔中包括进给阀的阻尼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2022年9月29日提交的第17/936,700号美国专利申请的部分续申请。本申请引用了上述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涉及阻尼器。更具体地说,本申请涉及一种带有外部主动控制阀和被动进给阀的阻尼器,从而可选择性地允许流体在回弹工作腔和压缩工作腔之间的流动。
背景技术
车辆阻尼器通常用于各种车辆细分领域。有些车辆包括半主动阻尼器,可根据路况和车辆动态调节阻尼等级。阻尼器位于车身和车辆悬挂系统之间。阻尼器内有活塞。活塞通过活塞杆与车身或车辆悬架相连。当阻尼器被压缩或拉伸时,流体在阻尼器内的回弹工作腔和压缩工作腔之间流动,以抵消振动。通过调节阻尼流体在腔体之间的流动,可以产生更大或更小的阻尼力。
发明内容
阻尼器包括具有纵向轴线的内管,活塞可滑动地布置在内管中。外管环绕内管,并在其间形成流体腔。第一阀组件包括第一阀环和固定至第一阀环的第一阀盘。第一阀盘覆盖第一阀环的第一通道,限制流体沿第一方向的流通,并允许流体沿相反的第二方向流动。第二阀组件包括第二阀环和固定至第二阀环的第二阀盘。第二阀盘覆盖贯穿第二阀环的第二通道,以限制流体沿第二方向的流通,并允许沿第一方向流动。第一阀组件与第二阀组件在轴向间隔开。
在另一种布置中,阻尼器包括可滑动地布置在内管中的活塞。外管环绕内管,并在其间形成流体腔。第一阀组件包括第一阀环和固定至第一阀环的第一阀盘。第一阀组件位于流体腔内。第二阀组件包括第二阀环和固定至第二阀环的第二阀盘。第二阀组件位于流体腔内,并与第一阀组件轴向间隔开。外管包括沿轴向位于第一阀组件和第二阀组件之间的进给孔。
一种装配阻尼器的方法,包括将第一阀盘与第一阀环连接,以限定第一阀组件;将第二阀盘与第二阀环连接,以限定第二阀组件。该方法包括在连接步骤之后将第二阀组件和第一阀组件滑动到阻尼器的内管上。内管、第一阀组件和第二阀组件位于阻尼器的外管内。
附图说明
图1是一辆汽车的示意图,其包括具有多个阻尼器的悬挂系统。
图2是阻尼器在回弹冲程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3是阻尼器在压缩冲程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4是包括进给阀的阻尼器的各部件的爆炸图。
图5是包括进给阀的阻尼器的部件的剖面图。
图6是组装进给组件步骤的流程图。
图7是进给组件在组装前的部件的剖面图。
图8是组装后的进给组件的剖面图。
图9是组件安装在阻尼器内管上的立体图。
图10是另一进给阀安装在阻尼器内管上的的立体图。
图11是进给阀和内管的爆炸图。
图12是沿图10所示的线12-12的进给阀和内管的剖面图。
图13是沿图10所示的线13-13的进给阀和内管的另一剖面图。
图14是描述阻尼器装配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根据路况和车辆10的动态连续调节阻尼等级的阻尼系统。参照图1,图中显示了具有悬挂系统12和车身14的车辆10。悬架系统12包括阻尼器16和螺旋弹簧18。阻尼器16可以是半主动的,阻尼等级由电子控制单元(ECU)20控制。电子控制单元20从车辆10上不同位置的传感器(未示出)接收信息(加速度、位移、转向、制动、速度),对每个阻尼器16进行独立调节。
参照图2-图4,示例性公开了一种阻尼器16,它包括进给组件22,其带有至少一套支撑环24a、24b(均为一体成型)和一对支撑间隔件26a、26b。一体成型是指没有接缝、接头、紧固件或粘合剂的单一、整块的材料同时一起成型作为单一连续单元,其例如通过对单件毛坯加工、模制、锻造、铸造等成型。与传统结构和方法相比,一体成型支撑环24a、24b和一对支撑间隔件26a、26b能够提高装配效率。
阻尼器16包括沿轴线A1延伸的内管28和可滑动地设置在内管28中的活塞30。活塞30和内管28限定了回弹工作腔32和压缩工作腔34。阻尼器16包括围绕内管28的外管36。内管28和外管36之间限定了流体腔38。回弹工作腔32、压缩工作腔34和流体腔38中装有流体,最好是适用于阻尼器16的液压油。
进给组件22位于流体腔38中,用于控制其中的流体流动。进给组件22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环24a、24b和一对支撑间隔件26a、26b。进给组件22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柱42,支撑柱42固定在支撑环24a、24b上并沿轴线A1延伸,远离支撑环24a、24b和一对支撑间隔件26a、26b。进给组件22包括由支撑柱42支撑的阀环44a、44b。阀环44a、44b限定了孔46a、46b。进给组件22包括阀盘48a、48b,例如,一个或多个可弯曲的第一阀盘48a和一个或多个可弯曲的第二阀盘48b,由支撑柱42支撑在阀环44a、44b与单元支撑环24a、24b以及支撑间隔件26a、26b之间。阀盘48a、48b覆盖阀环44a、44b的孔46a、46b,可控制流体通过。
阻尼器16包括主动回弹阀50,它通过流体腔38和内管28的远端孔52与回弹工作腔32保持流体连通。主动回弹阀50具有可由电子控制单元20控制的可变流阻。阻尼器16还包括主动压缩阀54,其通过近端内管孔56与压缩工作腔34保持流体连通。主动压缩阀54具有可由电子控制单元20控制的可变流阻。如图所示,主动回弹阀50和主动压缩阀54位于外管36外部,可通过间隙58分开。主动回弹阀50和主动压缩阀54可以围绕外管36周向间隔设置(未图示)。进给组件22位于流体腔38内,并可位于间隙58对应的位置处。进给组件22通过外管进给孔60与主动回弹阀50和主动压缩阀54选择性地进行流体连通,进给组件22据此在回弹和压缩冲程期间控制流动。
主动回弹阀50通过外管36中的主动回弹阀孔62与流体腔38保持流体连通,并通过内管28的远端孔52与回弹工作腔32保持流体连通。远端孔52与回弹工作腔32流体相通。在回弹冲程中,流体从回弹工作腔32,通过流体腔38流出远端内管孔52,通过外管36中的主动回弹阀孔62流入主动回弹阀50,并通过进给组件22流入压缩工作腔34,通过近端内管孔56流入压缩工作腔34。主动压缩阀54通过外管主动压缩阀孔64和近端内管孔56与流体腔38相通。在压缩冲程中,流体从压缩工作腔34流出近端内管孔56,经过外管36中的主动压缩阀孔64,进入主动压缩阀54,经过进给组件22,经过流体腔38,再经过远端内管孔52进入回弹工作腔32。
进给组件22支承在阻尼器16的内管28和外管36之间的流体腔38中。例如,进给组件22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可在内管28和外管36之间压缩,例如压缩到内管28的外表面66和/或外管36的内表面68上。另一个例子是,进给组件22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可以固定在内管28和/或外管36上,例如通过焊接、粘合剂、紧固件等。
参照图4和图5,可以更详细地看到进给组件22。进给组件22可包括第一支撑环24a和第二支撑环24b。第一支撑环24a可以位于进给组件22的一端,第二支撑环24b可以位于进给组件22的另一端。进给组件22的其他组件,如阀环44a、44b和阀盘48a、48b,可布置在第一支撑环24a和第二支撑环24b之间。
进给组件22包括支撑间隔件26a、26b,以实现各阀盘48a、48b的弯曲,并在各阀盘48a、48b和支撑环24a、24b之间提供间距。支撑环24a、24b和对应的支撑间隔件26a、26b是一体式的。例如,第一支撑环24a和一对第一支撑间隔件26a可以是彼此一体的,第二支撑环24b和一对第二支撑间隔件26b可以是彼此一体的。支撑间隔件26a、26b比支撑环24a、24b厚,例如沿轴线A1的厚度。支撑间隔件26a、26b的厚度增加,使各阀盘48a、48b与支撑环24a、24b之间的间距增大,并使阀盘48a、48b向支撑环24a、24b弯曲。支撑间隔件26a、26b可包括两个(且只有两个)分别连接到支撑环24a、24b的支撑间隔件26a、26b。连接到对应的支撑环24a、24b的两个支撑间隔件26a、26b可以围绕支撑环24a、24b相互间隔180度。换句话说,支撑间隔件26a、26b可以在各自的支撑环24a、24b上彼此相对,例如,支撑环24a、24b的直径与支撑间隔件26a、26b相交。与图示相比,进给组件22可以包括与支撑环24a、24b连接的更多或更少的支撑间隔件26a、26b。装配时,支撑间隔件26a、26b提供预负荷,以实现适当的液压密封,从而使流体不会流动通过第一阀环44a,例如在压缩冲程期间,同样也不会流动通过第二阀环44b,例如在回弹冲程期间。
进给组件22包括支撑柱42,用于相对彼此固定支撑环24a、24b,并支撑进给组件22的其他部件,例如,其限制了阀环44a、44b和阀盘48a、48b横向于轴线A1的移动。进给组件22可包括两个且仅有两个支撑柱42,例如,围绕支撑环24a、24b彼此间隔180度。支撑柱42可以从支撑环24a、24b中的一个延伸到另一个。例如,每个支撑柱42可以从第一支撑环24a的一个支撑间隔件26a延伸到第二支撑环24b的一个第二支撑间隔件26b。支撑柱42例如沿平行于轴线A1的方向延伸。
支撑柱42可固定至支撑环24a、24b和支撑间隔件26a、26b。支撑柱42可以压入支撑环24a、24b和支撑间隔件26a、26b的孔70中,支撑柱42可以焊接到支撑环24a、24b和支撑间隔件26a、26b上,支撑柱42可以通过紧固件或其他合适的结构固定到支撑环24a、24b和支撑间隔件上。例如,支撑柱42可以包括螺纹轴,螺母可以啮合在螺纹轴上,以将一个支撑环推向另一个支撑环。另一个例子是,支撑柱42可以是中空的,并且可以变形,以便将支撑环24a和24b固定在一起。换句话说,支撑柱42可以提供铆钉,将支撑环24a、24b互相固定。
如上所述,进给组件22包括第一阀环44a和第二阀环44b。第一阀环44a和第二阀环44b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第一阀环44a和第二阀环44b可以镜像配置面对面。第一阀环44a可以与第二阀环44b相隔一定距离,例如沿轴线A1相隔一定距离。第一阀环44a和第二阀环44b可分别限定各自的孔46a、46b。孔46a和46b的形状可以是弧形。第一阀环44a上的孔46a可称为回弹孔46a,而第二阀环44b上的孔46b可称为压缩孔46b。由外管36限定的进给孔60可以沿轴线A1位于第一阀环44a和第二阀环44b之间,例如,流体可以从进给孔60通过第二阀环44b和第一阀环44a之间的空间流向孔46a、46b。第一阀环44a和第二阀环44b可由支撑柱42支撑,例如沿轴线A1支撑在支撑环24a和24b与支撑间隔件26a和26b之间。第一阀环44a和第二阀环44b可分别包括一个或多个紧固孔72。支撑柱42可以布置在紧固孔72内。第一阀环44a和第二阀环44b包括各自的锥形部分74。锥形部分74可以径向向外,并提供流体通过外管进给口60进入进给组件22的通道。锥形部分74可径向向内,例如,如下文进一步讨论的那样,对夹紧环78施力。
第一阀环44a和第二阀环44b的外径与外管36的内径基本一致,第一阀环44a和第二阀环44b的内径与内管28的外径基本一致。如图所示,可包括一对O形环76,用于将第一阀环44a和第二阀环44b密封在外管36上。
进给组件22可包括夹紧环78。夹紧环78可设置在第一阀环44a和第二阀环44b之间。夹紧环78的径向最外侧表面可径向位于回弹孔46a和压缩孔46b的内侧。夹紧环78可将进给组件22固定在内管28的外表面66上。例如,来自第一阀环44a和第二阀环44b的锥形部分74的法向力可将夹紧环78压靠在内管28上。另一个例子是,夹紧环78可以安装在围绕内管28外表面66周向延伸的凹槽80中。
进给组件22包括阀盘48a、48b,用于控制流体流经阀环44a、44b的孔46a、46b。阀盘48a、48b覆盖孔46a、46b,例如,阻止流体向一个方向流动,并选择性地允许流体向相反方向流动。阀盘48a、48b可以与每个阀环44a、44b相抵,例如,与孔46a、46b的周边相抵。为了留出间隙,例如让阀盘48a、48b远离孔46a、46b,阀盘48a、48b的外径小于外管36的内径。同样,阀盘48a、48b的内径大于内管28的外径。
阀盘48a、48b可由支撑柱42支撑。例如,阀盘可包括紧固件孔82,而支撑柱42可布置在紧固件孔82内。阀盘48a、48b可由支撑柱42沿轴线A1支撑在各自的支撑环24a、24b和阀环44a、44b之间。例如,第一阀盘48a可支撑在第一支撑环24a和第一阀环44a之间,第二阀盘48b可支撑在第二支撑环24b和第二阀环44b之间。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进给组件22包括位于第一支撑环24a和第一阀环44a之间的两个阀盘48a,以及位于第二支撑环24b和第二阀环44b之间的两个阀盘48b。进给组件22可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阀盘。
阻尼器16可包括储存器84。储存器84通过储存器孔86与主动回弹阀50和主动压缩阀54保持流体连通。储存器84包括低压腔88,其被端壁90与压缩工作腔34隔开。储存器84还包括挠性膜92和气室94。储存器84可以接收或排放本领域已知的流体。
参照图2,将更详细地描述回弹冲程。在回弹冲程期间,活塞30沿箭头方向移动。如图所示,流体从远端内管孔52被迫流出,进入流体腔38。流体流经流体腔38并进入主动回弹阀50。如图所示,通过第二阀盘48b与第二阀环44b的液压密封,流体被固定在进给组件22上。主动回弹阀50由电子控制单元20控制,以提供所需的阻尼效果。流体从主动回弹阀50流出,流经外管进给孔60。随着压缩工作腔34的增大,其中的压力低于入口和低压腔88的压力。这种压力差作用在第一阀盘48a上,使阀盘48a弯曲远离回弹孔46a。回弹支撑间隔件26a的尺寸和选择可根据弯曲回弹盘48a远离回弹孔46a所需的较大或较小流体压力来确定。如图所示,必要时流体可从储液器84的低压腔88通过外管进给孔60。然后,流体将流经近端内管孔56,进入压缩工作腔34,直至回弹行程完成。
参照图3,将更详细地描述压缩冲程。在压缩冲程期间,活塞30沿箭头方向移动。如图所示,流体从近端内管孔56进入主动压缩阀54,通过流体腔38和外管主动压缩阀孔64。可弯曲回弹阀盘48a在静压力的作用下紧贴回弹孔46a关闭。流体在电子控制单元20的控制下流经主动压缩阀54。随着回弹工作腔32的扩大,其中的压力小于入口处的压力,而压缩工作腔34中的压力大于低压腔88中的压力。在此,流体从外管进给孔60进入进给组件22,迫使可弯曲压缩阀盘48b远离压缩孔46b。如图所示,流体可根据需要流入储液器84的低压腔。流体流入流体腔38,通过远端内管孔52流入回弹工作腔32,直至压缩冲程完成。
图6显示了装配阻尼器16的方法600的流程图。方法600从步骤610开始,在该步骤中,将第一阀盘48a、第一阀环44a、夹紧环78、第二阀环44b和一个或多个阀盘48b安装到连接到第一支撑环24a的一对支撑柱42上。例如,参照图7,支撑柱42可以插入第一阀盘48a的紧固件孔82、第一阀环44a和第二阀环44b的紧固件孔72以及第二阀盘48a、48b的紧固件孔82中。第一阀盘48a可以与第一阀环44a相抵。第二阀盘48b可与第二阀环44b相抵。
接下来,在步骤620,将第二支撑环24b和第二对支撑间隔件26b固定到支撑柱42上与第一支撑环24a相对,以提供进给组件22。例如,第二支撑环24b和第二对支撑间隔件26b可以安装到支撑柱42上,如图8所示。换句话说,可将支撑柱42插入第二支撑环24b和第二对支撑间隔件26b的孔70中。插入后,第二支撑环24b和第二对支撑间隔件26b可固定到支撑柱42上,例如,通过焊接、粘合剂、摩擦配合、螺母或与支撑柱42接合的其他紧固件、部分或全部铆接支撑柱42等。
接下来,在步骤630中,将进给组件22安装到阻尼器16的内管28上。如图9所示,可通过将内管28插入进给组件22的中央开口(未编号)来安装进给组件22。进给组件22可以沿着内管28滑动到所需位置。例如,可沿内管28滑动进给组件22,直到夹紧环78与内管28的凹槽80接合。第一阀盘48a、第一阀环44a、夹紧环78、第二阀环44b和第二阀盘48b可在第一支撑环24a和第一对支撑间隔件26a之间以及第二支撑环24b和第二对支撑间隔件26b之间压缩。可通过进一步铆接支撑柱42、拧紧与支撑柱42啮合的螺母等方式提供压紧力。压缩可促使夹紧环78抵在内管28的外表面66上。在将进给组件22安装在内管28上之后,可通过常规方法等完成阻尼器16的组装。
图10-14描述了进给阀100,它被配置在流体腔38内,用于控制其中的流体流动。进给阀100的一般功能与之前描述的进给组件22基本相同。现在将详细介绍进给阀100的新功能。
进给阀100是一种模块化配置,包括第一阀组件102、第二阀组件104、间隔件106和固定器108。换一种说法,进给阀100是一组彼此相邻的组件,其功能与进给组件22相似。
内管110包括第一端112和相对的第二端114。在第一端112上有外径减小的部分116,其预定轴向长度终止于一个环形台118。在邻近第二端114处,多个孔周向间隔开,穿过内管110延伸,起到前述远端孔52的作用。一般来说,应该理解进给阀100的组件是为便于制造和装配而配置的。例如,第一阀组件102可以与第二阀组件104相同。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如果需要不同的流动特性,第一阀组件102的结构可以与第二阀组件104不同。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阻尼器制造工厂的装配复杂性,第一阀组件102和第二阀组件104可以在与阻尼器16其余装配步骤无关的分装站进行装配。
在图中描述的实施例中,第一阀组件102与第二阀组件104基本相同。因此,仅对第一阀组件102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1-13所示,第一阀组件102包括第一阀环124,其形状为基本圆柱形的空心圆柱体,具有内表面126、外表面128、第一端面130和相对的第二端面132。内表面126基本呈圆柱形,其内径略大于缩小的外径部分116的外径。多个通道136轴向穿过第一阀环124,从第一端面130延伸至第二端面132。通道136与之前描述的孔46a相对应。第一阀环124包括接收密封件140的凹槽138。密封圈140可具有图中所示的圆形横截面,也可具有不同的形状,以便对外管36的内表面68提供流体密封,并与第一阀环124密封。
第一阀组件102还包括第一排放盘144和第一阀盘146。第一排放盘144与第二端面132接合。第一阀盘146叠放在第一排放盘144上,并与第一排放盘144相邻。如图13所示,紧固件150(如铆钉)通过孔152、154延伸,分别穿过第一排放盘144和第一阀盘146。一对孔156穿过第一阀环124。孔152、154、156对齐并接收紧固件150。紧固件150可以是任何结构,包括铆钉、螺纹配合件、冲压销或类似结构。紧固件150将第一阀盘146和第一排放盘144夹在第一阀环124上。在靠近紧固件150的区域,第一排放盘144和第一阀盘146之间的相对运动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第一排放盘144和第一阀盘146是相对较薄的挠性部件,因此第一排放盘144和第一阀盘146离紧固件150最远的部分可以弯曲,从而有选择地打开和关闭通道136。因此,通道136能够相对于每个紧固件150被扭转方向,以允许第一阀盘146在流经第一阀环124的位置相对于第一阀环弯曲。
第一阀组件102在回弹和压缩冲程中的操作与之前描述的基本相同。但应注意的是,第一阀组件102和第二阀组件104中的每一个都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形状不同的阀盘。例如,第一阀组件102包括第一排放盘144,第一排放盘144包括周向间隔开的狭缝或凹槽160。凹槽160与通道136轴向对齐。如果配备了这样的装置,当暴露在比使第一排放盘144和第一阀盘146弯曲偏离第一端面130所需的压力小得多的压力下时,允许少量流体流经凹槽160。还应注意的是,第一阀组件102没有配备支撑间隔件,但如果需要,也可以加入这些功能。在另一种变型中,第一阀组件102可以用类似于第一阀盘146的另一个阀盘代替第一放气阀盘144。在另一种布置中,只有一个第一阀盘146通过紧固件150固定在第一阀环124上。
第二阀组件104包括与第一阀组件102基本相同的部件。因此,类似的元件将用包括质数后缀的相同参考数字标识。第二阀组件104包括通过紧固件150'相互连接的第二阀环124'、第二排放盘144'和第二阀盘146'。
间隔件106是一个中空的直圆柱体,具有内表面164,其内径略大于缩小的外径部分116的直径。间隔件106包括第一端面166和相对的第二端面168。第一端面166与第二端面168基本平行延伸,第一端面166与第二端面168之间有指定的轴向间距。第一端面166和第二端面168之间的间距被确定为在第一阀组件102和第二阀组件104之间提供所需的流体体积,以确保通过每个阀的适当流动特性。
装配时,间隔件106的第一端面166与第一阀环124的第二端面132相接合。间隔件106的第二端面168与第二阀环124'的第二端面132'接合,因为第一阀组件102和第二阀组件104在装配到内管110上时方向相反。第二阀环124'的第一端面130'与环形台118接合。
保持器108包括第一端面172和相对的第二端面174。保持器108包括圆柱形内表面176,其内径略大于缩小外径部分116的外径。保持器108的第二端面174与第一阀环124的第一端面130接合。第一端面172与端壁90相邻并接合(图2)。提供多个圆周间隔开的弧形槽180,以允许压缩工作腔34和外管主动压缩阀孔64之间的流体连通,其方式与之前描述的近端内管孔56的方式类似。
如前所述,第一阀组件102、第二阀组件104、间隔件106和保持器108中的每一个都具有一定尺寸的内径,以便与缩小的外径部分116形成滑动配合。在进给阀100的组装过程中,进给阀100的组件与内管110之间只需要轴向相对运动。轴向运动非常简单,为降低装配成本和实现自动化提供了机会。另外一个好处是不需要紧固件、粘合剂或焊接等工艺。
图14描述了在装配阻尼器的方法400。在步骤402中,使用紧固件150将排放盘144和第一阀盘146连接到第一阀环124上来限定第一阀组件102。在步骤404中,使用紧固件150将第二排放盘144'和第二阀盘146'连接到第二阀环124'来限定第二阀组件104。为进一步装配阻尼器,在步骤406中,将第二阀组件104滑过缩小的外径部分116,并与环形台118接合。接下来在步骤408,将间隔件106滑过外径减小的部分116并与第二阀组件接合。在步骤410,第一阀组件102滑过缩小的外径部分116并与间隔件106接合。在步骤412,保持器108部分位于内管110上,部分悬空。这些部件现在形成一个子组件,在步骤414插入外管36内。如图12所示,保持器108的第一端面172与端壁90接合。内管110的第二端114可通过杆导轨、外管36或其他结构固定,以保持组件的理想相对位置。
请参阅各图,其中相同的数字表示各视图中的相应部件,图中显示了各种配备舒适阀的悬挂系统。
现在将参照附图对示例实施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提供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内容更加详尽,并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公开内容的范围。为了让人们对本公开的实施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列出了许多具体细节,如具体组件、设备和方法的示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无需采用具体细节,示例实施例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体现,并且这两种形式都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众所周知的过程、众所周知的设备结构和众所周知的技术。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的示例实施例,并不具有限制性,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术语“包括”、“包含”、“包括”和“具有”具有包容性,因此指明了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组的存在或增加。本文所描述的方法步骤、流程和操作不应被理解为必须按照所讨论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来执行,除非特别指明了执行顺序。还应理解的是,还可以采用其它步骤或替代步骤。
当一个元件或层被称为“在”、“接合到”、“连接到”或“耦合到”另一个元件或层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或层上、接合、连接或耦合到另一个元件或层,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反,当一个元件被称为“直接在”、“直接接合”、“直接连接”或“直接耦合到”另一个元素或层上时,可能没有中间元素或层存在。用于描述元件之间关系的其他词语也应按类似方式解释(例如,“之间”与“直接之间”、“相邻”与“直接相邻”等)。本文所用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尽管本文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可能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区域、层或部分。除非上下文有明确说明,否则此处使用的"第一"、"第二"和其他数字术语并不意味着顺序或次序。因此,下文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可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而不会偏离示例实施例的教导。
为便于描述,此处可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内部”、“外部”、“下方”、“下面”、“下部”、“上方”、“上部”等,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图中所示的另一个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除了图中描述的方位外,空间上的相对术语还可包括设备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设备被翻转过来,那么被描述为“在......下面”或“在......下面”的其它元件或特征就会被置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上面"。因此,示例术语"下方"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两种方向。设备可以以其它方式定向(旋转90度或其它定向),此处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符也可相应解释。
本公开内容是以说明性的方式描述的,应理解所使用的术语是描述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根据上述教导,本公开的许多修改和变化都是可能的,并且本公开可以以具体描述以外的方式实施。

Claims (15)

1.阻尼器,包括:
具有纵向轴线的内管;
可滑动地布置在所述内管中的活塞;
环绕所述内管的外管,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限定流体腔;
第一阀组件,包括第一阀环和固定至所述第一阀环的第一阀盘,所述第一阀环包括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阀盘覆盖所述第一通道,以限制流体沿第一方向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并允许流体沿相反的第二方向的流动,以及
第二阀组件,包括第二阀环和固定至所述第二阀环的第二阀盘,所述第二阀环包括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阀盘覆盖所述第二通道,以限制流体沿所述第二方向流动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并允许流体沿所述第一方向流动,其中,所述第一阀组件与所述第二阀组件轴向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还包括轴向设置在所述第一阀组件和所述第二阀组件之间的间隔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中,所述外管限定有进给孔,所述进给孔轴向位于所述第一阀组件和所述第二阀组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中,所述进给孔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不受干扰地流体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中,所述第一阀组件与所述第二阀组件结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尼器,其中,所述第一阀组件与所述第二阀组件的朝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中,所述第一阀组件包括将所述第一阀盘固定至所述第一阀环的径向相对的多个紧固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尼器,其中,所述第一通道能够相对于每个紧固件扭转方向,以便第一阀盘相对于第一阀环挠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中,所述第一阀环与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密封接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中,所述第一阀盘能够从限制流体通过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位置移动到允许流体通过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器,其中,所述间隔件的外径小于所述外管的内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中,所述第一阀组件和所述第二阀组件均与内管滑动配合。
13.一种装配阻尼器的方法,包括:
将第一阀盘与第一阀环连接形成第一阀组件,将第二阀盘与第二阀环连接形成第二阀组件;
之后,将所述第二阀组件滑动到阻尼器的内管上;
之后,将所述第一阀组件滑动到阻尼器的内管上;
将带有第一阀组件和第二阀组件的内管布置在阻尼器的外管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将所述第二阀组件滑动到阻尼器的内管上之后、以及将所述第一阀组件滑动到阻尼器的内管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内管上安装一个间隔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二阀组件滑动到阻尼器的内管上包括将所述第二阀组件与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密封接合。
CN202311273185.9A 2022-09-29 2023-09-28 在流体腔中包括进给阀的阻尼器 Pending CN1177808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936,700 2022-09-29
US18/371,526 2023-09-22
US18/371,526 US20240110609A1 (en) 2022-09-29 2023-09-22 Damper Assembly Including Intake Valve In Fluid Chamb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80840A true CN117780840A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96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73185.9A Pending CN117780840A (zh) 2022-09-29 2023-09-28 在流体腔中包括进给阀的阻尼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8084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17454B2 (en) Damping force control type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KR102588959B1 (ko) 완충기
US5975258A (en) Damping force control type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US8590680B2 (en) Shock absorber
US5788030A (en) Vibration damper with adjustable damping force
US20090120749A1 (en) Vibration damper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three-pipe system for a vibration damper
US20090038897A1 (en) Shock absorber
EP2009321A2 (en) Shock absorber
EP1942289B1 (en) Damping force generating mechanism of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JPH0218359Y2 (zh)
JP6440861B2 (ja) 緩衝器及び緩衝器の組立方法
US11635122B2 (en) Intake device for a damper having a side collector
US11441633B2 (en) Damper assembly including intake valve in fluid chamber
US20210018058A1 (en) Pre-Assembled Piston Accumulator Insert Device
US7172057B2 (en) Vibration damper with amplitude-dependent damping force
JP4356016B2 (ja) 油圧緩衝器
CN112377553B (zh) 阻尼器组件和用于其的壳体
EP3333446B1 (en) Valve structure for buffer
CN117780840A (zh) 在流体腔中包括进给阀的阻尼器
US20020179388A1 (en) Modular blow-off valve for automotive damper
US20240110609A1 (en) Damper Assembly Including Intake Valve In Fluid Chamber
US20240109390A1 (en) Damper assembly including intake valve in fluid chamber
CN116917641A (zh) 阀门及缓冲器
WO2024070710A1 (ja)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および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の製造方法
EP4075012A1 (en) Hydraulic damper with piston assembly having blow-off valv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