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80322A - 深部高温储层多级多尺度缝网压裂方法 - Google Patents

深部高温储层多级多尺度缝网压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80322A
CN117780322A CN202410217051.3A CN202410217051A CN117780322A CN 117780322 A CN117780322 A CN 117780322A CN 202410217051 A CN202410217051 A CN 202410217051A CN 117780322 A CN117780322 A CN 117780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cturing
fracture
horizontal well
fracture network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170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780322B (zh
Inventor
邢岳堃
黄炳香
余洋
韩泰森
陈金龙
徐杭
刘江峰
孙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Priority to CN20241021705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803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7780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80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780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803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高温储层多级多尺度缝网压裂方法,属于深部能源开采技术领域。该深部高温储层多级多尺度缝网压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0、在地面向高温油气储层钻设第一水平井;S020、在第一水平井的附近沿垂直于第一水平井的方向依次均匀划分多个子区域,各子区域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所述第一水平井,每个子区域均对应于一个压裂阶段;S030、在一个压裂阶段内,泵注压裂液,使储层次级天然裂隙发生亚临界裂缝扩展,形成初级压裂缝网。提供深部高温储层多级多尺度缝网压裂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高温油气储层的渗透性,避免了现有压裂技术仅能形成单一裂缝,使得储层渗透性提升有限的问题,增加了缝内流体‑高温岩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开采效率。

Description

深部高温储层多级多尺度缝网压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部能源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部高温储层多级多尺度缝网压裂方法。
背景技术
压裂造缝网提升储层渗透性是高温油气储层中非常规油气的关键技术,在高温油气储层形成人工缝网,提升储层渗透性,进而提升储层中油气的采出率。
压裂造缝网提升储层渗透性也是干热岩储层采热的关键技术。以花岗岩为主的干热岩,十分致密,若通过注入井(注入冷水)与抽采井(采出换热的热水)循环采热,必须通过高压流体破裂岩石的压裂方法,在储层中形成人工缝网,使流体在人工缝网中流动,从而提高注入流体在人工缝网中的换热效率。
而上述传统压裂方法仅形成单一裂缝,对储层渗透性提升有限,同时缝内流体-高温岩体接触面积小,致使流体载热能力有限,限制了开采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深部高温储层多级多尺度缝网压裂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高温油气储层的渗透性,避免了现有压裂技术仅能形成单一裂缝,使得储层渗透性提升有限的问题,增加了缝内流体-高温岩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开采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深部高温储层多级多尺度缝网压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0、在地面向高温油气储层钻设第一水平井;S020、在第一水平井的附近沿垂直于第一水平井的方向依次均匀划分多个子区域,各子区域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所述第一水平井,每个子区域均对应于一个压裂阶段;S030、在一个压裂阶段内,泵注压裂液,使储层次级天然裂隙发生亚临界裂缝扩展,形成初级压裂缝网,再进行多级循环泵注压裂,使得初级压裂缝网进一步形成次级密集均匀压裂缝网,提升储层增渗效果;S040、在压裂阶段内,使用泵注流量和粘度均高于步骤S030中的压裂液进行泵注,同时压裂液中注入暂堵剂,暂堵剂堵住已有裂缝尖端,抑制裂缝沿已有缝尖扩展,从而使次级密集均匀压裂缝网的主裂缝继续扩展形成次级分支主裂缝;S050、重复步骤S030,对S040中形成的次级分支主裂缝进行再次压裂,使次级分支主裂缝周围形成次级密集均匀压裂缝网,一个压裂阶段压裂完成;S060、重复步骤S030~S050,依次对相邻的压裂阶段进行压裂,使得多个子区域之间互相连通,使得高温油气储层中的油气资源能够依次经过多个压裂阶段从第一水平井采出;当地面下方为干热岩层时,步骤S010中,钻取与第一水平井互相平行的第二水平井;步骤S020中,第一水平井与第二水平井之间设有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均对应于一个压裂阶段;依次完成步骤S030~S060,实现对干热岩层热量的抽采,其中第一水平井为注入井,用于注入低温流体,第二水平井为抽采井,用于抽采高温流体。
较佳地,对干热岩层压裂过程中还包括步骤S070:通过微震监测判断压裂缝网是否连通,并进行注、抽试采,验证缝网是否有效连通;若抽采井与注入井压裂缝网未连通,则重复步骤S030~S060,直至抽采井与注入井压裂缝网连通;若抽采井与注入井压裂缝网已连通,则保持压裂缝网内的液体压力,进行焖井作业,使得形成的压裂缝网在自支撑下保持导流能力。
较佳地,所述步骤S030中,多级循环泵注压裂包括三个压裂过程:第一压裂过程:以压裂中实测的破裂压力P为参照,压裂液泵注压力按照0~0.6P、0~0.7P、0~0.8P以及0~0.9P进行逐级增压循环泵注,每个压力区间循环泵注次数大于等于5次,使压裂裂缝两侧及尖端激活更多裂隙,形成次级密集压裂缝网;第二压裂过程:压裂液泵注压力按照0~P进行循环泵注,泵注次数大于等于15次,本阶段循环次数越多且泵注压力循环速度越快,造缝网效果越显著,有利于形成主裂缝;第三压裂过程:压裂液泵注压力按照0~0.9P、0~0.8P、0~0.7P以及0~0.8P进行循环泵注,每个压力区间循环泵注次数大于等于5次,针对第二阶段形成的主裂缝,使主裂缝周围形成初级密集压裂缝网,进一步提升压裂缝网密集程度。
较佳地,所述步骤S030中,进行多级循环泵注压裂期间利用微震监测手段,监测每个压裂阶段内的密集缝网程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如未达到设计要求,对各压裂阶段重新进行多级循环泵注压裂,直至压裂缝网密集程度达到设计要求。
较佳地,步骤S020中,沿第一水平井的延伸方向设有多个压裂段,各压裂段均包括多个子区域,各子区域均对应一个压裂阶段,采用后退式分段压裂方法依次对每个压裂段采用步骤S030~S060进行压裂作业。
较佳地,对干热岩层压裂过程中,采用所述步骤S060,其中,将第一水平井距第二水平井的距离设为D,自第一水平井向第二水平井的方向延展0.6D的区域设为A区,自第二水平井向第一水平井延展0.6D的区域设为B区;A区和B区两个区域均划设有多个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水平井的子区域,并且部分子区域互相重合,第一水平井和第二水平井同时朝向重合的子区域的方向进行压裂,直至在两个方向上,A区和B区在重合子区域内的压裂缝网互相连通。
较佳地,所述步骤S010中,第二水平井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第一水平井的两侧,同时第一水平井上水平段的方向垂直于垂向地应力,并且水平段的方向与最大水平地应力σH之间的夹角为α,α小于等于20°。
较佳地,所述步骤S030中,向压裂液中添加用于降低压裂液凝固点的溶质,如氯化钙,使压裂液温度低于-10 ℃,以产生更强的温差热冲击,有利于使压裂缝周围形成多裂缝。
较佳地,所述步骤S020中,对第一水平井向两侧的目标压裂区均进行压裂,形成压裂缝网;在所有目标压裂区的压裂缝网压裂结束后,泵注携砂液和支撑剂进入压裂缝网,防止压裂液返排后压裂裂缝闭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利用交替形成均匀的次级密集均匀压裂缝网与分支主裂缝,从而形成更大范围的多尺度复杂压裂缝网和次级分支主裂缝,能够有效提升高温油气储层的渗透性,避免了现有压裂技术仅能形成单一裂缝,使得储层渗透性提升有限的问题,增加了缝内流体-高温岩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开采效率。
其中,第一水平井或/和第二水平井以多段-段内多簇-极限限流压裂为主体方法,初级密集压裂缝网利用岩石拉-剪复合型断裂、泵注低粘度低排量压裂液、多级循环泵注及温差热冲击的方法,分支主裂缝主要利用泵注高粘度高排量压裂液、裂缝转向扩展以及多级暂堵造缝结合的方法。
其核心力学机理为:应用断裂过程区长度及耗散能表征的亚临界裂缝扩展模型,使天然裂隙充分发生亚临界裂缝扩展,在主裂缝形成前使天然裂缝发育并汇聚成更大范围的初级密集压裂缝网;通过热塑性断裂理论、与速率相关压裂裂缝转向扩展模型以及与加载速率相关的岩石拉剪复合型断裂模型,控制分支主裂缝扩展,并在达到设计缝长前抑制裂缝止裂,能够提高高温油气储层的油气开采效率和清洁地热的开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高温油气储层第一水平井的空间布置图;
图2为高温油气储层第一水平井单个压裂段的压裂缝网示意图;
图3为第一水平井单个压裂段中压裂子区域的缝网压裂示意图;
图4为干热岩第一水平井和第二水平井的空间布置图;
图5为干热岩第一水平井和第二水平井单个压裂段的压裂缝网示意图;
图6为第一水平井和第二水平井单个压裂段中区域及子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7为第二水平井单个压裂段中压裂子区域的缝网压裂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第一水平井,2. 第二水平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内”、“外”、“上”、“下”、“远”、“近”、“前”、“后”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本公开中的附图并不是严格按实际比例绘制,各个结构的具体地尺寸和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本公开中所描述的附图仅是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的深部高温储层多级多尺度缝网压裂方法,如图1-图3包括以下步骤:S010、在地面向高温油气储层钻设第一水平井1;S020、在第一水平井1的附近沿垂直于第一水平井1的方向依次均匀划分多个子区域,各子区域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所述第一水平井1,每个子区域均对应于一个压裂阶段;S030、在一个压裂阶段内,泵注压裂液,使储层次级天然裂隙发生亚临界裂缝扩展,形成初级压裂缝网,再进行多级循环泵注压裂,使得初级压裂缝网进一步形成次级密集均匀压裂缝网,提升储层增渗效果;S040、在压裂阶段内,使用泵注流量和粘度均高于步骤S030中的压裂液进行泵注,同时压裂液中注入暂堵剂,暂堵剂堵住已有裂缝尖端,抑制裂缝沿已有缝尖扩展,从而使次级密集均匀压裂缝网的主裂缝继续扩展形成次级分支主裂缝;S050、重复步骤S030,对S040中形成的次级分支主裂缝进行再次压裂,使次级分支主裂缝周围形成次级密集均匀压裂缝网,一个压裂阶段压裂完成;S060、重复步骤S030~S050,依次对相邻的压裂阶段进行压裂,使得多个子区域之间互相连通,使得高温油气储层中的油气资源能够依次经过多个压裂阶段从第一水平井1采出。
钻设第一水平井1后,在钻井后形成的井筒中,下入金属套管,采用料浆对套管与地层之间的环空进行封固,进而完成固井,固井后进行射孔完井。料浆为耐高温水泥,采用耐高温水泥对套管与地层环空之间固井,保证固井水泥在凝固硬化后材料参数达到设计要求。
步骤S030中,以每簇0.5~1 m3/min的流量泵注0~5 mPa·s粘度的压裂液,促使压裂液在流体压力达到破裂压力前,有充足的时间促使储层次级天然裂隙充分发生亚临界裂缝扩展,有利于压裂裂缝在起裂后初步形成初级密集压裂缝网;多级循环泵注压裂液进行压裂采用微震监测手段,实时监测压裂段改造范围。步骤S040中,以每簇高于3 m3/min的流量泵注40~80 mPa·s粘度的压裂液,高排量泵注高粘度压裂液促使密集缝网向远处延伸,压裂液携暂可溶性暂堵剂运移至压裂缝尖端,达到改造范围后,停泵,解堵。暂堵压裂的总液量需根据实际改造规模、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确定;暂堵级数可根据地质条件及压裂需求进行调整。
高排量泵注高粘度压裂液促使密集缝网向远处延伸时,通过微震监测,缝网延伸距离占该子区域的1/4;依次开展“三级”暂堵,第一级暂堵在本阶段初始开展,第二级暂堵在压裂缝网延伸至该子区域2/4范围时开展,第三级暂堵在压裂缝网延伸至该子区域3/4范围时开展,经三级暂堵压裂改造完成该子区域,形成多级多分支型缝网。通过微震监测控制每级暂堵压裂的改造规模。
利用交替形成均匀的次级密集均匀压裂缝网与分支主裂缝,从而形成更大范围的多尺度复杂压裂缝网和次级分支主裂缝,能够有效提升高温油气储层的渗透性。避免了现有压裂技术仅能形成单一裂缝,使得储层渗透性提升有限的问题,增加了缝内流体-高温岩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开采效率。
具体的,结合图3,第一水平井1的压裂位置及压裂步骤对应如下:
Ⅰ、多级循环泵注低温压裂液,激活天然裂缝,井壁周围产生分枝缝及不同尺度的微裂缝区;
Ⅱ、以高排量泵注高粘度压裂液,秘籍缝网向远处延伸;
Ⅲ、一级暂堵:泵注暂堵剂进行抑制缝尖优势扩展,使其产生次级裂缝;
Ⅳ、二级暂堵:在“一级暂堵”基础上,进一步产生分支缝。提高缝网复杂度;
Ⅴ、三级暂堵:在“二级暂堵”基础上,进一步产生分支缝,形成多级分枝型缝网;
Ⅵ、采用“多级循环泵注低排量、低粘度、低温压裂液的小尺度次级秘籍均匀压裂缝网”,对形成的多级分支型缝网进行再次压裂改造,使多级分支型缝网周围形成次级密集均匀压裂缝网。
当地面下方为干热岩层时,如图4-图7步骤S010中,钻取与第一水平井1互相平行的第二水平井2;步骤S020中,第一水平井1与第二水平井2之间设有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均对应于一个压裂阶段;依次完成步骤S030~S060,实现对干热岩层热量的抽采,其中第一水平井1为注入井,用于注入低温流体,第二水平井2为抽采井,用于抽采高温流体。
在与地应力斜交方向钻取两个水平井,在该条件下射孔方向将与地应力主方向斜交,进而,压裂裂缝有助于在拉应力与剪应力的共同作用下,起裂并扩展。形成剪切型压裂缝可在压裂液返排后,在地应力条件下自支撑,导流能力提升;同时,在剪应力作用下有助于压裂裂缝转向扩展,相较于平面裂缝改造范围广,且有利于形成分支缝。
本实施例中,对干热岩层压裂过程中还包括步骤S070:通过微震监测判断压裂缝网是否连通,并进行注、抽试采,验证缝网是否有效连通;若抽采井与注入井压裂缝网未连通,则重复步骤S030~S060,直至抽采井与注入井压裂缝网连通;若抽采井与注入井压裂缝网已连通,则保持压裂缝网内的液体压力,进行焖井作业,使得形成的压裂缝网在自支撑下保持导流能力。
焖井促使抽采井与注入井压裂裂缝连通区形成密集缝网,增强压裂缝连通区的裂缝密集度与连通性。本深部高温储层多级多尺度缝网压裂方法同样可适用于高温改性的煤层、油页岩、低熟度页岩油储层。
具体的,第二水平井2的压裂位置见图7,对应的压裂步骤与第一水平井1的压裂步骤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030中,多级循环泵注压裂包括三个压裂过程:第一压裂过程:以压裂中实测的破裂压力P为参照,压裂液泵注压力按照0~0.6P、0~0.7P、0~0.8P以及0~0.9P进行逐级增压循环泵注,每个压力区间循环泵注次数大于等于5次,使压裂裂缝两侧及尖端激活更多裂隙,形成次级密集压裂缝网;第二压裂过程:压裂液泵注压力按照0~P进行循环泵注,泵注次数大于等于15次,本阶段循环次数越多且泵注压力循环速度越快,造缝网效果越显著,有利于形成主裂缝;第三压裂过程:压裂液泵注压力按照0~0.9P、0~0.8P、0~0.7P以及0~0.8P进行循环泵注,每个压力区间循环泵注次数大于等于5次,针对第二阶段形成的主裂缝,使主裂缝周围形成初级密集压裂缝网,进一步提升压裂缝网密集程度。
第二压裂过程中,采用高泵注应力幅度循环压裂,促使次级密集压裂缝网进一步扩展提升缝网规模,提供疲劳载荷使宏观压裂缝两侧岩石承受压剪循环加载从而产生主裂缝,驱动压裂缝尖断裂过程区以及压裂缝两侧微裂缝区次级密集压裂缝网在“亚临界-准静态-失稳”状态之间交替发育,以形成多尺度压裂缝网,同时在斜交主应力方向钻井产生的“拉剪复合应力”作用下更有利于形成分支缝,最终形成大范围多尺度压裂缝网。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030中,进行多级循环泵注压裂期间利用微震监测手段,监测每个压裂阶段内的密集缝网程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如未达到设计要求,对各压裂阶段重新进行多级循环泵注压裂,直至压裂缝网密集程度达到设计要求。
每个压裂段子区域内的密集缝网程度具体指子区域微裂缝体积与子区域的总体积的比值。
本实施例中,步骤S020中,沿第一水平井1的延伸方向设有多个压裂段,各压裂段均包括多个子区域,各子区域均对应一个压裂阶段,采用后退式分段压裂方法依次对每个压裂段采用步骤S030~S060进行压裂作业。
后退式分段压裂方法,每段后退的段间距为5~20 m;针对第一水平井1的每个压裂段,射孔簇数为5~10簇,簇间距离为5~15 m,每个射孔簇的射孔数为2~8个,射孔工艺为60度相位螺旋射孔且孔密为16孔/m;第二水平井2和第一水平井1采用相同的段、簇及射孔参数,第二水平井2和第一水平井1的射孔方向互相朝向对方。其中,实际参数结合工程实际数据、数值模拟与室内物理模拟试验研究来确定。
本实施例中,如图5-图6对干热岩层压裂过程中,采用所述步骤S060,其中,将第一水平井1距第二水平井2的距离设为D,自第一水平井1向第二水平井2的方向延展0.6D的区域设为A区,自第二水平井2向第一水平井1延展0.6D的区域设为B区;A区和B区两个区域均划设有多个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水平井1的子区域,并且部分子区域互相重合,第一水平井1和第二水平井2同时朝向重合的子区域的方向进行压裂,直至在两个方向上,A区和B区在重合子区域内的压裂缝网互相连通。
将A区和B区共同分为4个子区域,同时A区和B区互相靠近的两个子区域重合,每个子区域对应于一个压裂阶段,每个压裂阶段包含初级密集压裂缝网压裂和次级分支主裂缝网压裂两个主要压裂步骤,最终形成具有密集和范围广两个性质的压裂缝网。
次级分支主裂缝网压裂采用多级暂堵、高排量泵注以及压裂液高粘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泵注,一方面促进主裂缝向远处扩展,另一方面促进主裂缝两侧产生次级分支缝,兼具压裂裂缝“扩展远”且“多分支”。上述采用多级暂堵、高排量泵注以及压裂液高粘度相结合的泵注方法,采用微震监测手段,实时监测压裂段改造范围。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述步骤S010中,第二水平井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第一水平井1的两侧,同时第一水平井1上水平段的方向垂直于垂向地应力,并且水平段的方向与最大水平地应力σH之间的夹角为α,α小于等于20°。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030中,向压裂液中添加用于降低压裂液凝固点的溶质,如氯化钙,使压裂液温度低于-10 ℃,以产生更强的温差热冲击,有利于使压裂缝周围形成多裂缝。
向压裂液中添加氯化钙,能够进一步降低压裂液凝固点。
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述步骤S020中,对第一水平井1向两侧的目标压裂区均进行压裂,形成压裂缝网;在所有目标压裂区的压裂缝网压裂结束后,泵注携砂液和支撑剂进入压裂缝网,防止压裂液返排后压裂裂缝闭合。
在所有目标压裂区缝网压裂结束后,泵注携砂液和支撑剂进入压裂缝网,防止压裂液返排后压裂裂缝闭合。依据具体实际地质参数(岩性、地应力、泊松比、弹性模量、强度参量、断裂参量等)、实际工程参数(泵注方式、泵注排量、粘度、总液量等)、压裂裂缝形态等,通过物理模拟实验、数值模拟及现场实验,确定适合的携砂液以及支撑剂,确保压裂裂缝在改造范围内形成有效的支撑裂缝。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工作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深部高温储层多级多尺度缝网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10、在地面向高温油气储层钻设第一水平井(1);
S020、在第一水平井(1)的附近沿垂直于第一水平井(1)的方向依次均匀划分多个子区域,各子区域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所述第一水平井(1),每个子区域均对应于一个压裂阶段;
S030、在一个压裂阶段内,泵注压裂液,使储层次级天然裂隙发生亚临界裂缝扩展,形成初级压裂缝网,再进行多级循环泵注压裂,使得初级压裂缝网进一步形成次级密集均匀压裂缝网,提升储层增渗效果;
S040、在压裂阶段内,使用泵注流量和粘度均高于步骤S030中的压裂液进行泵注,同时压裂液中注入暂堵剂,暂堵剂堵住已有裂缝尖端,抑制裂缝沿已有缝尖扩展,从而使次级密集均匀压裂缝网的主裂缝继续扩展形成次级分支主裂缝;
S050、重复步骤S030,对S040中形成的次级分支主裂缝进行再次压裂,使次级分支主裂缝周围形成次级密集均匀压裂缝网,一个压裂阶段压裂完成;
S060、重复步骤S030~S050,依次对相邻的压裂阶段进行压裂,使得多个子区域之间互相连通,使得高温油气储层中的油气资源能够依次经过多个压裂阶段从第一水平井(1)采出;
当地面下方为干热岩层时,步骤S010中,钻取与第一水平井(1)互相平行的第二水平井(2);步骤S020中,第一水平井(1)与第二水平井(2)之间设有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均对应于一个压裂阶段;
依次完成步骤S030~S060,实现对干热岩层热量的抽采,其中第一水平井(1)为注入井,用于注入低温流体,第二水平井(2)为抽采井,用于抽采高温流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部高温储层多级多尺度缝网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干热岩层压裂过程中还包括步骤S070:通过微震监测判断压裂缝网是否连通,并进行注、抽试采,验证缝网是否有效连通;若抽采井与注入井压裂缝网未连通,则重复步骤S030~S060,直至抽采井与注入井压裂缝网连通;若抽采井与注入井压裂缝网已连通,则保持压裂缝网内的液体压力,进行焖井作业,使得形成的压裂缝网在自支撑下保持导流能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部高温储层多级多尺度缝网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30中,多级循环泵注压裂包括三个压裂过程:
第一压裂过程:以压裂中实测的破裂压力P为参照,压裂液泵注压力按照0~0.6P、0~0.7P、0~0.8P以及0~0.9P进行逐级增压循环泵注,每个压力区间循环泵注次数大于等于5次,使压裂裂缝两侧及尖端激活更多裂隙,形成次级密集压裂缝网;
第二压裂过程:压裂液泵注压力按照0~P进行循环泵注,泵注次数大于等于15次,本阶段循环次数越多且泵注压力循环速度越快,造缝网效果越显著,有利于形成主裂缝;
第三压裂过程:压裂液泵注压力按照0~0.9P、0~0.8P、0~0.7P以及0~0.8P进行循环泵注,每个压力区间循环泵注次数大于等于5次,针对第二阶段形成的主裂缝,使主裂缝周围形成初级密集压裂缝网,进一步提升压裂缝网密集程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部高温储层多级多尺度缝网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30中,进行多级循环泵注压裂期间利用微震监测手段,监测每个压裂阶段内的密集缝网程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如未达到设计要求,对各压裂阶段重新进行多级循环泵注压裂,直至压裂缝网密集程度达到设计要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部高温储层多级多尺度缝网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20中,沿第一水平井(1)的延伸方向设有多个压裂段,各压裂段均包括多个子区域,各子区域均对应一个压裂阶段,采用后退式分段压裂方法依次对每个压裂段采用步骤S030~S060进行压裂作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部高温储层多级多尺度缝网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干热岩层压裂过程中,采用所述步骤S060,其中,将第一水平井(1)距第二水平井(2)的距离设为D,自第一水平井(1)向第二水平井(2)的方向延展0.6D的区域设为A区,自第二水平井(2)向第一水平井(1)延展0.6D的区域设为B区;A区和B区两个区域均划设有多个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水平井(1)的子区域,并且部分子区域互相重合,第一水平井(1)和第二水平井(2)同时朝向重合的子区域的方向进行压裂,直至在两个方向上,A区和B区在重合子区域内的压裂缝网互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部高温储层多级多尺度缝网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10中,第二水平井(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第一水平井(1)的两侧,同时第一水平井(1)上水平段的方向垂直于垂向地应力,并且水平段的方向与最大水平地应力σH之间的夹角为α,α小于等于2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部高温储层多级多尺度缝网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30中,向压裂液中添加用于降低压裂液凝固点的溶质,使压裂液温度低于-10 ℃,以产生更强的温差热冲击,有利于使压裂缝周围形成多裂缝。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部高温储层多级多尺度缝网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20中,对第一水平井(1)向两侧的目标压裂区均进行压裂,形成压裂缝网;
在所有目标压裂区的压裂缝网压裂结束后,泵注携砂液和支撑剂进入压裂缝网,防止压裂液返排后压裂裂缝闭合。
CN202410217051.3A 2024-02-28 2024-02-28 深部高温储层多级多尺度缝网压裂方法 Active CN1177803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17051.3A CN117780322B (zh) 2024-02-28 2024-02-28 深部高温储层多级多尺度缝网压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17051.3A CN117780322B (zh) 2024-02-28 2024-02-28 深部高温储层多级多尺度缝网压裂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80322A true CN117780322A (zh) 2024-03-29
CN117780322B CN117780322B (zh) 2024-05-07

Family

ID=90383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17051.3A Active CN117780322B (zh) 2024-02-28 2024-02-28 深部高温储层多级多尺度缝网压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8032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7746A (zh) * 2013-06-28 2013-12-11 东方宝麟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井多段段内多缝体积压裂方法
US20140014338A1 (en) * 2012-04-12 2014-01-16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Method of Increasing the Permeability of a Subterranean Formation by Creating a Multiple Fracture Network
CN105840146A (zh) * 2016-04-14 2016-08-1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分支井体积压裂自循环开采干热岩地热方法
CN110145290A (zh) * 2019-05-24 2019-08-2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干热岩地热井液氮多级压裂系统与方法
CN112523735A (zh) * 2020-12-08 2021-03-1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用于页岩储层改造的压裂方法
WO2022252591A1 (zh) * 2021-05-31 2022-12-08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水力压裂与甲烷原位燃爆协同致裂增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14338A1 (en) * 2012-04-12 2014-01-16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Method of Increasing the Permeability of a Subterranean Formation by Creating a Multiple Fracture Network
CN103437746A (zh) * 2013-06-28 2013-12-11 东方宝麟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井多段段内多缝体积压裂方法
CN105840146A (zh) * 2016-04-14 2016-08-1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分支井体积压裂自循环开采干热岩地热方法
CN110145290A (zh) * 2019-05-24 2019-08-2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干热岩地热井液氮多级压裂系统与方法
CN112523735A (zh) * 2020-12-08 2021-03-1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用于页岩储层改造的压裂方法
WO2022252591A1 (zh) * 2021-05-31 2022-12-08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水力压裂与甲烷原位燃爆协同致裂增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80322B (zh) 2024-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61617B (zh) 一种增加高温地层人工缝网复杂程度的压裂方法
CN112523735B (zh) 一种用于页岩储层改造的压裂方法
CN103306660B (zh) 一种页岩气藏水力压裂增产的方法
CN108678747B (zh) 一种脉冲水力致裂控制顶煤冒放性的方法及设备
CN109296350A (zh)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的缝网体积压裂方法
CN111271043B (zh) 一种油气井地应力扩容改造增产方法
CN110318674B (zh) 一种巷道顶板致裂防突的方法
CN106761606B (zh) 对称式布缝的异井异步注co2采油方法
CN109723423B (zh) 一种利用相变材料支撑裂缝前缘的复合酸压方法
CN109505577B (zh) 干热岩开采方法
CN109488274B (zh) 深层页岩气的压裂增产方法
CN109751027B (zh) 一种针对常压页岩气水平井的压裂方法
CN110847881A (zh) 鱼骨型sagd水平井扩容快速启动和储层改造结构方法
CN108952654B (zh) 一种油气井压裂方法
CN112324412A (zh) 一种体积压裂形成复杂缝网的方法
CN109025940B (zh) 一种针对致密油藏的co2压裂驱油一体化采油方法
CN117780322B (zh) 深部高温储层多级多尺度缝网压裂方法
CN111663930B (zh) 一种浅层致密油藏水平缝的压裂方法
CN105649625A (zh) 一种高低压分区致裂增渗式煤层注水方法
CN113107454A (zh) 一种常压页岩气水平井的储层改造方法与应用
CN116291441A (zh) 一种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干热岩压裂方法
CN111219177A (zh) 一种特低渗砂岩油藏侧钻水平井3寸半小井眼压裂方法
CN114961668B (zh) 一种裂隙型干热岩储层双斜井分段调控强化采热方法
CN109826606B (zh) 高低温流体交替压裂间断原位开采油页岩的方法及装置
CN113445976B (zh) 一种高塑性地层的压裂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